小学数学教法

2024-10-20

小学数学教法(通用12篇)

小学数学教法 篇1

小学数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过程, 特别是对学生实施创新、全面落实高效课堂的教育要求尤其重要, 然而广大农村学校由于硬件设施、学生素质、师资水平等客观条件的落后, 高效课堂的实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不花一定的心思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更谈不上“意想”效果了.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乐意走进课堂, 乐意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呢?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备课

首先, 要认真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 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 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 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 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因此, 教者在制定目标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其次, 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 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最后,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 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要勇于创新, 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要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是为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才学习的, 可是持续应试教育让大部分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数学, 不知道学数学的用途是什么.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取向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精心营造氛围, 让学生能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活动中, 努力加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 小学一年级下册关于人民币的认识那一节, 因为农村孩子很少会用到钱, 所以不利于理解这节知识, 我模拟了“逛超市”的情形使学生容易理解, 讲桌摆满了书包、文具盒、铅笔刀、圆珠笔、练习本以及面值不同的模拟人民币, 让学生自由模拟售货员或者消费者, 老师规定双方务必以礼待人, 并且随后给出付款的算式.活动一开始, 整个教室里一片沸腾, 笑声叠起.在活动中, 有既会买又会卖的小能手, 也有因计算有误或不会找钱的失败者, 教师针对这一现象, 抓住契机进行总结并鼓励到:“同学们, 老师相信你们从今天起, 人人都会成为能卖能买的小当家.”从那以后, 孩子们常常互相利用模拟币进行买卖的游戏活动, 从而把学生从课堂引入到现实生活中.

三、高效课堂要注重课堂互动, 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师生互动即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包括教师与学生个体, 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关键还在于教师在数学课堂之中要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直观易懂的课堂语言, 针对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积”这一堂课的时候, 对于数学公式推断的讲解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 那么在这个时候使用适当的工具作为教学道具, 进行演示教学就会显得简单易懂很多.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倍, 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然后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能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吗?”这时再让学生拿出自己已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进行相拼,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就能回答出上面的问题了.

四、高效课堂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 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 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首先, 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 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 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 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 教师水平大大提高.其次, 查找不足的病因, 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 尽如人意, 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 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 找准不足之处, 并进行分析, 找到应对的策略, 记录下这些策略, 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最后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师在反思时, 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 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 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 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 有利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目前的形势要求我们打造高效的课堂,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上需要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发挥.尽可能地多与学生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争取让学生多多发言.老师与学生要默契配合, 老师讲得轻松, 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饱满.知识掌握得自然要好, 并且还能打造一个氛围活跃的课堂.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总结经验, 如此才能找到高效课堂的幸福所在.

摘要:课堂的高效, 始于教师, 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精心备课,联系实际,师生互动,写好反思

参考文献

[1]优秀老师提升课堂实效101“个问题”.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金龙, 主编.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数学教法 篇2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5、课堂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6、动手操作法

动手操作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7、启发法

边远地区小学数学教法研究 篇3

关键词:边远地区;小学数学;教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05-01

今天,边远地区的教育教学发展较为迟缓,主要是由于区域、民族文化、历史原因和经济基础等因素等外部因素造成的;也有自身的内部矛盾存在影响了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所以,小学数学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不断的钻研和更新。而把一些城镇地区的教学方法搬到边远地区来就会不适应,这样我们急需钻研出一套新的、适应该地区的教学方法来。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边远地区多为民族地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上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的的制约,在教学上改革一直比较缓慢。在大力提倡和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边远地区的课程教学教法也在积极地进行革新,但发展状况不尽人意。主要是现在很多地区把教学质量与教师的工作业绩关联起来,造成教师以提高教学“业绩”为目的,学生以高分为目的,这样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主旨。所以,边远地区的小学数学课教学要达到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探索和研究。

二、更新观念,提高素养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以要有登高望远的气魄。要搞好边远地区小学数学的教学,提高综合教学水平,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要做到二者相互兼顾;所以,笔者有几点看法。首先,更新教学观念应当作为一个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的重要一环。没有新的教学理念,那么教学改革就会是“无米之炊,”没有目标和方向就搞不好教学。所以,要革新教学法,首先是思想一定要更新,不能老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之上。其次,在教育教学当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只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学习,而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有创新的能力和思维。教师是教学的主动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动者,二者之间的关系要融洽,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不能盲目地追求分数的高低而扼杀了学生的本性。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提高学生对学生的领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发现知识。

三、善于激趣,乐于学习

目前,边远地区的教育现状是,很多地区的学生都比较厌学,特别是小学数学,学生整天和数字打交道,引导不好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所以,作为一名边远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最好的概括。而教师要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看教师个人的教学方法了。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各式各样,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导火线”。教师要与学生增加互动,在热爱教学的同时也要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方法,例如,用直观的教具展示教学过程,把抽象思维具体化,使学生容易接受;在课堂上多引用比较典型的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也可以经常进行数学知识或智力游戏,让学生反应更加灵敏,思维更加丰富。不同的学生兴趣也有不同之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区别开来,注意学生情绪和思想的变化,善于发现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由于边远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各项教学硬件设施比较有限,这样就给教学带来了一些限制和不便。很多地区的电化教学设备缺乏,与现代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造成教育教学落后的一大因素。所以,广大教师在教学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自身条件来进行教学,不能好高骛远。由于边远地区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教师不能盲目的进行比较,也不能以悲观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只能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走下去,针对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来进行提高。加强低年级的基础阶段教学,巩固中高年级的教学。

五、教法创新,教师转型

由于边远地区的小学数学教法缺乏研究与创新,这也就造成教学长期停止不前的现状,所以,教师要从一个学习型的教育工作者转向研究型,我们不仅要学习教学方法,而更要研究教学方法。因为边远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学生存在差异性,而我们不能照搬一些教学方法,要创新出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说,作为一名边远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钻研教法,要研究出怎样才能搞好边远地区数学教学的方法。

总之,边远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主要讲求去旧探新,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要注意区域性,掌握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特点;让学生热爱学习,而且有创新精神。教师要从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化,钻研出一套适应边远地区学生学习的教学理论及方法,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善基.教学思想录中学数学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 齐建华.数学教育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农村小学数学新教材教法探究 篇4

一、联系生活, 找准切入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 唤起其原有的经验, 能使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 它的编写及呈现是以活动为主线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分类”时, 新课开始问学生:你们家养有鸡和牛吗?是不是都把它们放在一起圈养?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家里总是把鸡、牛分开圈养, 因为如果把它们关在一起喂养, 牛会把鸡踩死。教师告诉学生, 这就是要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归类, 接着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发现这种现象, 并把自己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课堂气势活跃, 学生都会根据不同标准正确地分类,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分类, 而且还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吃透教材, 激发兴奋点

在偏僻的农村小学, 怎样才能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要吃透教材, 理解编者的意图, 然后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 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 把知识点放到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如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锐角和钝角”一课, 教科书上是呈现一幅上海黄浦江斜拉桥的夜景, 通过斜拉桥上拉绳与拉绳、拉绳与桥面间所成的角, 引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找出不同的角, 并让学生代表上台指出找到的角, 然后让学生用三角尺和图上的角比一比, 看发现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比一比之后发现有的角比直角大, 有的角比直角小, 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锐角和钝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口、手、脑得以并用, 在民主的氛围里建立了锐角和直角的观念。

三、减少负担, 向课堂要质量

农村的孩子家务负担过重、但早懂事。数学作业, 应以课本为主, 不搞偏题、怪题, 不搞题海战术, 题量要适中, 可以结合学生能力, 分清轻重, 不搞“一锅端”。注意引导掌握学习、思维方法, 发现解题规律。数学题目变化多样, 但类型和规律都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抓住解题规律, 这是提高作业质量, 减轻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

小学数学教法 篇5

(一)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B.概念C.素材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认知水平B.热情C.兴趣D.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B.意志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A】

A.解决问题B.修改问题C.研究对策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B】

A.多做题目B.经历探索过程C.科学研究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B C D】

A.空间观念B.形成统计观念

C.尊重事实的态度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A B C】

A.计数B.测量C.实验D.计算

4.《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 时代性,所选素材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 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反映了 数学课程与教学 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 数学课程改革 和 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进 教师的教学方式 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 实践性、探究性和研究性 学习的课程渠道。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 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 正确的数学观。

5.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熟悉的 生活事例 出发,从学生身边的 现实背景 中提炼,符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现实性特点。

五、问答题

1.“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

答:“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

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 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P120)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①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强调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和整体把握;

② 在数学思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③ 在解决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和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125)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和素材。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游戏性题材有较强的愉悦功能,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设计和制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但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要有数学味道。

测试题

(二)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6).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

①估算过程多样②估算方法多样③估算结果多样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6、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① 上下、前后、左右② 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④ 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三、运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分析(10分)

下面上《“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简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四、解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15次)手。

2、地面以上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2层下降了9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8)层。

3、有一个整数除300,262,205所得的余数相同,则这个整数最大是(19)。

4、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鸡有(23)只,兔有(12)只。

5、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11)分钟。

6、用绳子三折量水深,水面以上部分绳长13米;如果绳子五折量,则水面以上部分长3米,那么水深是(12)米。

7、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步行上学,沿途发现每隔9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7分钟遇到一辆迎面而来的公共汽车.若汽车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而且汽车的速度相同,求公共汽车发车的间隔是(63/8)分钟。

8、一个合唱队共有50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你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最少花(6分钟)时间就能通知到

每个人。

9、口袋里装有42个红球,15个黄球,20个绿球,14个白球,9个黑球。那么至少要摸出(66)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1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10、在统计学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称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下面给出一批数据,请挑选适当的代表。

(1)在一个20人的班级中,他们在某学期出勤的天数是:7人未缺课,6人缺课1天,4人缺课2天,2人缺课3天,1人缺课90天。试确定该班学生该学期的缺课天数。(选取:平均数)

(2)确定你所在班级中同学身高的代表,如果是为了:①体格检查,②服装推销。(①选取:中位数②选取:众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法初探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05-01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重点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习将变成一种乏味、不见成效的苦玩意,更谈不上求知欲。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教师应把激发兴趣贯穿于教学始终,用风趣幽默的新课导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什么或怎么回事,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情况下,越是差生就越不爱学习,他们的兴趣就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并不难,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画图、转移策略、换元等方法去解应用题

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时,教师进一步搭桥,把应用题的隐含条件用画图的方法转化为纯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很轻松地发现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联系,很快找到解题的途径。如: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约1/9,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

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通过线段图,使学生很容易找到等量关系:

计划烧煤的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烧煤吨数

可以设四月份原计划烧煤x吨

x-1/9x=120 x=135

著名数学家路沙·波得在其名著《无穷的玩意》中,对数学思维的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对问题往往不是正面的攻击,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直到把它转化为能够得到解决的问题。”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同学们搞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去老师那里领碗,老师问他需多少,他说领55个。老师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参加野营活动的有多少人?解题时,我们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观察图形,我们知道饭碗数与参加野营活动的人数相等,菜碗数是参加活动人数的一半,汤碗数是参加活动人数的三分之一,三者的和是55。运用转移策略,我们可以看出参加活动的每一人必须有饭碗一个,菜碗1/2个,汤碗1/3个,即每个人需有碗(1+1/2+1/3)个,由此可得算式:55÷(1+1/2+1/3)=30(个),所以参加活动的共有30人。在这里,转移策略一运用,解题过程立刻简单明了。

三、培养数学能力,训练解题技巧

应用题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排列和层次,变化甚多。有扩题、缩题、拆题,编题、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等训练。在这里以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为例谈谈具体的训练方法。

1、一题多变。一题多变可以使有关知识,相互沟通,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从不同的角度去揭露统一事物的数量关系,这种求异思维,能主动发现知识的奥秘及内在规律。

如:小华做520个零件,改变以下条件和问题形成不同的分数应用题。

(1)小李做了小华的7/8,小李做了多少个?

(2)小华做了小李的8/7,小李做了多少个?

(3)小李比小华少1/8,小李做了多少个?

(4)小华比小李多1/7,小李做了多少个?

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使学生深刻领会了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了解答方法,具体解法可概括为“一定二对三列式”,即1.确定单位“1”,2.找准量率对应关系,3.列式计算。

2、一题多解。教师在课堂中有目的、有重点地设置练习,做到少而精,所出示习题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力求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在一题多解中实行重组数量的思路发展,复合应用题的多解现象较普遍地存在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解题时突破固定思维,重组数量关系,多方面思考问题,从不同途径解题。如在讲解分数应用题时,可出示下列问题:一套课桌椅的单价是144元,其中椅子的价钱是课桌的5/7,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教师引导学生用4种思路解:

(1)把课桌的单价看作单位“1”,总价144元与(1+5/7)相当,用分数知识解。

(2)把5/7看作价钱的比,可按比分配的方法解。

(3)把5/7看作份数,144元相当于(5+7)份,可用归一法解。

(4)列方程解(可设课桌的单价为x元)。

综上所述,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只要在同层次上重视数量的发散训练,就可以开启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从而优化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教法 篇7

一、将生活实例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

小学数学贴近生活, 具有实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的积极作用,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 真正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目标。

1. 把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数学的案例分析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言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借助典型的案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的数学原理。所选取的案例既要简单明了, 又要具有启发性, 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相较于书本中僵化、呆板的案例来说, 从生活中选取案例进行教学具有独特优势。首先, 学生对于生活比较熟悉, 生活中的案例更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激发探索精神。另外, 将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案例,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使学生消除对例题的陌生感, 更容易理解接受。

(1) 生活案例在计算题中的运用

计算题中的抽象数字对于学生的接受而言有一定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抽象转化为具体, 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数学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 此前的幼儿教育只是停留在硬性记忆的阶段, 只是知道数字的读写, 却不知其意义。教师可以贴近生活实际, 运用恰当的类比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讲解“ () 个10是100, 80里面有 () 个10”这一题目时, 教师可以将其转为:“如果妈妈让你去商店把一张100块钱换成10块的零钱, 那售货员阿姨要给你多少张10元钱才是对的呢?”这样的转化既建立在原先问题的基础上, 又拓展开去, 贴近生活, 引起兴趣。

同样, 在讲解让学生颇为费神的解方程时, 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加深他们对题目的理解, 从而找到解题的规律。比如在解“5X+2=12”时, 学生可能对“移项”存在着疑惑, 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字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小事使题目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小明有12个苹果, 比小红的5倍还多两个, 那么小明有多少个苹果呢?”这种形象化的转化, 也培养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寻找多种解决方法的意识。

(2) 生活案例在几何图形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的几何图形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图形本来就来自于生活, 因此生活案例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的运用也就更为广泛。生活案例的运用, 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明白各个图形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在实际解题时就能够运用得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 只将结果告诉学生。其实, 欲速则不达, 忽视了实践过程, 学生就缺少一个知识梳理和消化的过程, 在解题时就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学习几何图形时, 不仅不能省掉推导过程, 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来推导。比如求长方体的表面积S= (长×宽+长×高+宽×高) ×2, 教师就可以借助讲台上的粉笔盒, 让同学来思考怎样求面积。通过实物展示, 学生能够直观地从具体图形中发现规律, 明白所以然, 理解在这公式中为什么要乘以2等, 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调动知识库, 解决各种难题。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从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转变,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思维。

2. 把数学问题回归到生活当中去

很多人在学习数学之后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合起来, 把数学问题回归到生活当中去, 发挥数学的真正价值。

比如在学习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之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矿泉水瓶的包装, 要求使用料最省。再比如, 让学生为家长选择手机套餐:两家通讯公司同时推出了套餐优惠活动, A公司要求使用者先缴50元月基础费, 然后每通话1分钟, 再付0.4元;B公司不缴月基础费, 每分钟付话费0.6元。请根据父母的实际情况, 为他们选择较便宜的套餐。学生对手机等电子产品很感兴趣, 加上能为父母做决定的成就感, 使他们愿意动脑筋找答案。

我们可以发现以上这些问题, 都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数学难题, 真正让数学来源于生活, 最后服务于生活。

二、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数学课堂片面地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 导致教与学处于失衡状态, 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抑制学生的创造力, 使学生对教师“唯命是从”, 不敢提出质疑。因此, 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 还课堂于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鼓励学生开展讨论

有些数学题答案固定, 但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可以有多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探讨, 彼此分享思路和看法, 比较不同解题方法之间存在的优缺点, 找出容易理解且便于解题的方法。

例如在相遇问题中, “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 客车行完全程需10小时, 货车行完全程需15小时, 相遇时两车各行多少千米?”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容易想到的解题方法就是采用工程问题的解法, 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的公式, 可以求出客车的速度为450÷10=45 (千米/小时) , 货车的速度为450÷15=30 (千米/小时) 。然后再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为450÷ (45+30) =6 (小时) , 则客车行了45×6=270 (千米) , 货车行了30×6=180 (千米) 。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这道题目展开探讨, 看看是否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教师可以从旁点拨, 比如提示他们可以从“比例分配方法”的角度思考。学生在讨论中可以发现两车所需的时间之比是10:15=2:3, 所以两车速度之比是3:2。由于两车运行时间相同, 所以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 即两车行驶路程之比也是3:2。则相遇时客车行了450× (3/5) =270 (千米) , 相遇时货车行了450× (2/5) =180 (千米)

教师在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比较这两种解题方法存在的不同之处, 各有什么优缺点, 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 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能够更有效地加强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获得对一些较抽象的知识点的理解。

比如“有一个圆柱 (如图1) , 高等于12厘米, 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 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 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 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学生很难直接对这种立体图形进行空间想象, 这就为解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教师要鼓励他们根据题意, 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快发现圆柱展开之后的侧面其实就是一个长方形 (A、B两点如图2所示) , 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所以最短路线为AB。

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 能够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 教师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 转而有针对性地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时, 也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 分享动手实践所得到的体验,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喜悦。通过合作, 共同探讨实践结论, 进一步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不仅能够掌握知识, 而且能够培养其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几种教法 篇8

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 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所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低年级的简单应用题, 主要是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 而中高年级的一般应用题, 学生主要是在掌握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分析来解答的。

一、培养数学能力, 训练解题技巧

教师在进行低、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时, 缺乏整体观念, 没有“顾后”意识, 只满足于学生“会做”应用题, 不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和必要的“铺垫训练”, 不注意搞好简单应用题到复杂应用题的能力过渡, 以至于使学生在解复杂应用题时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无法正确解答。因此, 教师要及早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思路训练。

1. 综合法的思路训练。用综合法解应用题时, 从已知条件出发, 根据数量关系, 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

例如, 某污水处理厂共要处理污水3200吨, 第一天处理800吨, 剩下的3天处理完, 平均每天处理多少吨?

分析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

(1) 已知要处理3200吨和第一天处理800吨, 由这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剩下的吨数;

(2) 剩下的吨数求出后, 要分3天处理完, 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平均每天处理的吨数。

分析到这里, 问题得到解决。即:要处理的吨数-第一天处理的吨数=剩下的吨数;剩余的吨数÷处理的天数=平均每天处理的吨数。列式计算:

剩下多少吨?3200-800=2400 (吨)

剩下的平均每天处理多少吨?2400÷3=800 (吨)

综合算式: (3200-800) ÷3=800 (吨)

2. 分析法的思路训练。

分析法是从待求问题出发, 找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然后看这些条件中哪些是已知的, 哪些是未知的。对照未知的条件, 再去寻找解决它的条件, 这样不断推究下去直到解决问题。分析法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能够经常地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 妈妈给小明300元钱, 让他去买球, 小明买了3个篮球, 每个42元, 还买了5个排球, 比买篮球用的钱多24元, 问小明还剩多少钱?

这道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因为剩的钱数=总钱数-花的钱数, 所以, 要想求剩的钱数, 就先要知道总钱数和花的钱数。总钱数是已知的, 所以, 关键是求花的总钱数;又因为花的总钱数=买篮球的钱数+买排球的钱数, 所以, 要想求花的总钱数, 就应该分别求出买篮球和买排球的钱数:因为买排球的钱数比买篮球用的钱数多24元, 所以, 要想知道买排球的钱数, 就必须知道买篮球用的钱数;要想求出买篮球的钱数, 就应该知道买篮球的个数和篮球的单价。这两个条件都是题目已经给出的, 即买了3个篮球, 每个42元, 于是问题就解决了。

分步列式即:

买篮球用的钱数:42×3=126 (元)

买排球用的钱数:126+24=150 (元)

花的总钱数:126+150=276 (元)

剩的钱数:300-276=24 (元)

综合算式:300- (42×3+24+42×3) =24 (元)

3. 图形法的思路训练。

图形法比较直观, 能正确地反映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辅助方法。在解题时,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学生就能凭借图形中反映出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可谓一目了然。

教师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 提早进行这几种方法的训练, 对学生以后的解题大有好处。有些应用题比较复杂, 学生不容易理解, 解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根据题意有意识地简化题目, 就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从而轻松、愉快地作答。例如, 曙光小学的操场原来长120米, 宽40米, 后来长增加了20米, 宽增加了15米, 学校操场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同学们解这道题有时会觉得无从下手, 那么可以先让他们解下面3道小题:

(1) 曙光小学的操场长120米, 宽40米, 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由于扩建, 曙光小学的操场长增加到140米, 宽增加到55米, 扩建后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曙光小学操场原来的面积是4800平方米, 扩建后增加到7700平方米, 扩建后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同学们看完这3道题后, 很快就能给出答案:

(1) 120×40=4800 (平方米)

(2) 140×55=7700 (平方米)

(3) 7700-4800=2900 (平方米)

然后再让他们回过头来看前面那道题, 就能很快明白解题思路, 想到解题方法。

二、激发学生兴趣, 训练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学习将变成一种乏味、不见成效的苦差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 教师应把激发兴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用风趣幽默的新课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 使学生急于知道什么或怎么回事,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情况下, 越是差生越不爱学习, 他们的兴趣就无从谈起。在教学中, 教师要力求创设愉快的情境, 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并不难, 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提出:“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 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更自觉地克服只重学习结果, 忽视学习过程的倾向, 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年龄小, 数学知识少, 特别是空间观念薄弱, 因此, 教师要想方设法针对他们的思维客观情况, 多举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 教学“逆向应用题”时, 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易于机械模仿, 见“比……多”就用加法计算, “比……少”就用减法计算。为此, 教师要多举例子作对比、分析, 区别不同的数量关系,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介绍各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规律,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除了前面介绍的综合法、分析法、图形法外,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还原法、假设法、类比法、对应法等解题方法, 以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总之, 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多,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肯下功夫, 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 对应用题的教学加强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的思维训练, 使学生有目的、有根据、不矛盾地分析数量关系, 应用题这个“老大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圆满完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任务。

小学数学教法 篇9

一、“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与定位

1. 分布与特点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2013年教育部审定)为例,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如表1。

通过分析,这些知识有两个特点:一是基础性。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而这一学段的学生经历尚不够丰富,思维也不够发达,主要依赖直观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得准确的数学感受和把握知识的意义、对象的特征、事物的属性等。二是具有独立性。由于教材编排的要求,这些知识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当中,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相对比较独立,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中的知识的关联度不高。因此,多数教师忽略知识的前后联系,对其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经常出现教和不教一个样的情形。

2. 目标与定位

鉴于“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与特点,如下两方面应该引起重视和思量。

(1)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

须要考虑:一是基本性目标。基本性目标是某一类教学内容所须要遵循和落实的共同教学目标。例如观察物体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学段当中,但都是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懂得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提高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特定性目标。因为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能力发展阶段不同,教学要求和目的也会存在差异。例如观察物体的教学,第一次教学只要求学生知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而第二次教学则需要学生区别出到底不同在哪里,还要求能够正确画出观察的结果,是第一次教学的补充和提升。三是发展性目标。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除了要有基本目标也需要有发展性目标。有目标但不囿于目标,灵活地实现预期之外的目标。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在第一次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还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有些物体观察的位置相对观察的结果左右正好相反,使学生对观察的结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2)关于教学要求的认识

应该注重:一是加强教学的活动性。因为“感受式”数学知识大多分布在第一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喜欢游戏或者活动。所以教学时,应该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创设必要的活动情境或者故事场景来展开教学。二是注重教学的感受性。“感受式”知识通常难以通过分析、联系等方式来予以掌握和理解,而多半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可感的体验和建立感性的认识。所以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和有所发展。三是突出经验的积累性。经验可以承接,也可以生长。教学过程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的过程,是学生利用积累的学习经验进行判断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支撑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提升。

二、“感受式”数学知识的教法与举措

1. 在实践中积累数学认识与学习经验

(1)创设活动场景,帮助儿童丰富活动经验

有意义的活动是孕育思维、培养能力的场所。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有体验事情来龙去脉的机会,有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时间,也有实现真正的数学理解的平台。所以数学教学,须要加强教学的活动性和实验性,精心创设有意义的活动场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往往比较浅显,只是学生学习的“发展区”,辅助而不能支撑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因为在活动中,学生积累的经验和认识往往是无意识的,而且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所以留下的仅是活动过程的一些印象,而没有多少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认知。例如,人民币的使用学生虽然非常熟悉,一般都有购买物品的经历,但是如何付钱、怎样找钱等问题学生在购买物品的活动中很少思考,虽经历了却没留下多少经验。所以教学“小小商店”时,我们的教学不能停滞于“再现教材场景”的简单层面,而须要立足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和在活动中学会思维、学会解决问题”这些有利于学生后继学习的发展性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情境和问题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想一想买1元的物品可以怎样付钱,怎样付1元钱最方便,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付出的钱、什么是找回的钱以及与物品的价钱有怎样的关系,最后还得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哪些情形与购物的情形相似,以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加深学生对生活场景的印象,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数学活动的作用,促进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才能彰显实践活动的意义,实现学生对学习活动经验的积累和丰富。

(2)设计操作问题,帮助儿童积攒实践感悟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参与学习和思考,给学生提供感悟数学问题的机会,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积极的学习心理倾向步入新知识的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方式,但学生对这种运动方式的认识一般只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和水平,对于物体旋转过程中局部和细节的变化很少关注,以致如“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样的要求成为该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对旋转现象的局部进行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对旋转现象有更为细致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才能正确画出旋转后图形的样子。教学时,不妨设计几个操作问题,让三名学生背对屏幕面向全班,课件演示一根吸管沿一端点由12点位置逆时针旋转90°的情形,随即让其他学生描述屏幕中吸管的旋转方式,要求这三名学生逐一模仿屏幕中的操作。第一名学生可能把吸管顺时针旋转。此时,大家连忙纠正:“不对!应该是从12点转到9点。”有了提示但学生一般都会习惯性地绕吸管中心旋转,对此教师可以追问“他的操作与屏幕中的一样吗?”“也不对!应该是吸管的下端不动,把吸管向左旋转90°。”让第三名学生正确演示后引导:“你觉得描述旋转时需要说清什么?”“要说清旋转方向,还要固定一个点,旋转角度也要说清楚。”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一边否定不一致的操作,一边感悟操作的要求和注意点,逐步感受到旋转运动的三个要素,为接下来“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教学奠定了知识和经验基础。

2. 在操作中获取数学认识和学习方法

(1)加强对比辨析,帮助儿童厘正经验认识

对比是指将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其目的是为了弄清事情原委或纠正问题错误。数学教学也需要给学生清晰而准确的数学认知,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模糊的认识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所以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比和分析,注重交流和辨析,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和形成科学的认知。

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会获得的一些感性经验和认识,有时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认识和判断。例如,学生容易将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或者近似的正方体误认为是正方体,这种偏颇的经验认识使得大多数学生在统计中数图形的个数或者在观察物体中判断图形形状时经常出现判断错误。所以教学“认识图形(二)”,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需要加入对比和辨析教学环节,在明确什么样的物体是正方体后,借助特殊的长方体来让学生凭眼力判断是什么形状的图形。然后用“把面画下来比较是否相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有的面不是正方形或者六个面并不相同,从而知道这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而不是正方体。最后让学生判断和验证自己所带的香盒、魔方等是不是正方体,得出判断问题不能单靠直觉还需要验证的认识。这样,在比较、辨析和验证活动中,学生可以形成对比的意识,不再肤浅地仅靠直觉来判断问题,不再草率地依赖模糊的概念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为后继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经验基础。

(2)注重过程反思,帮助儿童获取经验方法

数学教学要重视总结反思,特别是对活动过程的反思,让学生反思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方式方法,积累活动的经验和方法,提高运用活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

感受需要回顾才能升华为感悟,感悟积累多了才能有助于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例如,二年级的《观察物体》的教学,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活动的经验和表象。很多教师便依此借助玩具熊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粗略地观看玩具熊,及时积累活动表象以解决问题。这样教学本无可非议,但是要知道观察物体不是观看物体,观察是细心查看事物的现象和动向的意思。如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浅显地停留在让学生用即时获得的事物表象来解决问题的层面,而需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对象的细微之处,准确感知对象的外部特征和特点,以获得观察物体方式和方法的经验认识。所以本课教学,应该在达成基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想一想(闭眼想象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玩具熊的样子)、说一说(交流看到玩具熊的哪些部位)、连一连(用获得的表象解决连线问题)的基础上,再经历比一比(比较从前后或左右看到的玩具熊有什么不同)、用一用(用观察玩具熊的经验想象从不同位置观察汽车所得到的结果)、忆一忆(知道观察物体需要经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连一连、用一用等过程)等学习过程。这样教学,有活动、有思考、有交流、有反思,在让学生用即时获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获得观察物体的经验和方法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课中的观察经验同化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法 篇10

关键词: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育界对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观、课程观与学生观也愈发重视。从传统的侧重理论灌输教育模式, 逐渐转变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掌握技能。在此背景下, 针对小学数学教法课方式的改变, 尝试实践教学法应运而生, 并不断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尝试实践教学法的起源与理论根据

自20 世纪80 年代起, 全世界开始关注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 邱学华老师通过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 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小学数学知识框架, 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尝试实践教学法。所谓尝试实践教学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先出示相关课程的引导题, 让学生尝试做出解答, 再通过学生叙述解答的方法与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习课程知识, 从而让学生系统掌握全部知识, 进而巩固练习。通过教学实践, 学以致用。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 通过尝试实践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 尝试实践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解题实践和教法实践, 从而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点的。尝试实践教学法注重整个学习的过程, 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和练习中掌握知识, 与现代教学论的教学思想要求相符合。让学生去尝试,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二、尝试实践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

1.利用引导题设置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通过利用引导题, 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 便于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来吸收与同化所学的新知识, 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来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学习“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节, 如果能够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营造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 从而避免传统的抽象、枯燥理论教学, 学生就会引起思考与参与的兴趣, 进而体验数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的求知欲被激活, 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吸收便会事半功倍。

通过自我探索与发现的学习, 学生通常会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 进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正确的情境设置, 从而有方向地引导学生的思维, 便于学生良好思维的养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尝试解答, 便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实践能力, 在设置问题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尝试解答, 引导学生学习课程知识

提出引导题后, 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 尝试做出解答。由于引导题都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改编而成, 因此学生可以利用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寻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进而通过自己的运算完成解答。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对问题的解答, 便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运用, 利用旧知识来学习与吸收新知识, 从而便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学生尝试做出解答后, 教师通过学生对解答方法与过程的阐述, 了解到学生的不足, 通过对不足之处的讲解, 让学生了解知识原理, 进而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在讲解过程中, 依旧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让学生在解答完以后, 各自讲述解法与过程, 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解答, 讲解复合应用题的两种思路, 即分析法与综合法, 让学生了解两种方法的特点与区别, 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通过教师的必要讲解,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

3.巩固练习, 学以致用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 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之后, 需要大量的巩固练习。通过用各种背景不同、情形各异的训练来深化学生所学的新知识, 从而形成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针对应用题教学的巩固练习, 教师可采用课后习题或自己编题, 来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从而做出改进与调整, 帮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经过巩固练习之后, 学生需要进行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 将所学的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在此环节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参与, 主动创新, 利用自己的特长, 设计出独特的风格, 完成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试讲完后, 其余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教师做出点评, 指出学生的优缺点, 从而使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 通过利用尝试实践教学法, 了解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尝试解题和尝试教学, 让学生完成了学生和教师两种角色的转换, 让学生在系统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的同时, 也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能力。当然, 尝试实践教学法不是万能的,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不能机械地照搬已有模式, 而是要结合教学实际, 做到对理论的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胡安波.尝试实践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J].淄博师专学报, 2006 (04) :49-52.

[2]谢祎.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 (06) :127-128.

小学数学教法 篇11

【关键词】 促发 激情 导入 算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巨大作用。知识是思维的结果,能力和方法来自于教学活动本身,活动的成效则又与兴趣息息相关,而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则又是促发兴趣的“灵丹妙方”。故此,创设良好的“情”境以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动、有节的活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绝好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以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以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1、投入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石。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往能激发情感,沟通心灵。情感是导向师生心灵和谐境界的桥梁。成功的教育在于用真情感染学生。记得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要爱得真挚、不偏爱,不溺爱,爱的目的在于感化、陶冶。师生良好的情感交融和合作氛围,会使师生在课堂中沉浸于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双方都会因此感到教与学不只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享受。

2、激情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显得比较重要。它关系到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就必须要自然,新颖、灵活,紧扣题意,切中要害;不落俗套,有趣好奇;形式多样,方法多变。为达到此目的,老师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去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兴奋起来,产生求知欲望。如:谈话导入,讲故事导入,展示挂图、实物演示等等。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新知和旧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3、凭借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学过程都是在特有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良好的情境会产生良好的情趣,情绪高涨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配合新教材,充分利用书本上的插图进行一些描述和演说,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具体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情境,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并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归纳知识,同时能形象地渗透思想教育。

4、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轻松活泼的语言和内涵文史知识的“点睛之语”能激起学生充分的兴趣,如“你真聪明”、“他真棒”等鼓励性语言,以及讲数学小故事、以儿歌、顺口溜来归纳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典故和成语及谜语在教学中的恰当使用,都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比如:教学“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简便运算”时以“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少加上要再加、少减了要再减”的短语作结论定能使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牢固而深刻。

对优生和后进生提供发言机会、评价课堂表现的公平程序对促进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是否面对大多数学生而教学和是否因材施教对班级整体学习兴趣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利用合理有效的活动和操作,开拓学生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智慧表现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开展有效的活动,使其在实践中获得真理,验证真理,并充分联想、创造,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实为重要。

1、探索性操作

通过此类操作,能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理论和知识获取直观的认识,感知表象、形成内涵。这一点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作用尤为明显。几何图形的制、剪、移、拼、量、比、算等操作对学生掌握图形特征、性质、相到关系、公式推导具有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剪成长方形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其面积公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得出理论知识,不仅印象深刻,又会大大提高其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再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先操作将圆锥教具的水或沙子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学生会因此对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

2、演绎性操作

通过此类表演性的活动,可以使一些抽象性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如:教学追及问题的应用题时,可让学生表演追及的過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以观察、分析出“多跑的路程”从而理解解题的关键。这样,一个貌似困难而又内含常理的抽象性问题就显得形象可知了,而且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应用性,同时获得抽象思维的发展。

再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演示性操作对长方体的顶点、棱、面进行操作演示,可使学生对基本特征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同时对学生的空间立体概念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

3、对比性操作

通过此类操作,可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深刻认识事物的特征。

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可各制作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具,然后再请学生分别拉动两个教具,再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性”。这样,学生既对知识点认识深刻,同时又对知识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分概念。再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让学生自己制作大、小不等的三角形纸片,然后分别测量三个内角的度数,算出内角和,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内角和都是180°的结论,通过操作,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异常深刻。

4、验证性操作

通过此类操作,可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得到发展和提高。

如:教学完“三角形的分类”后,可让学生作判断训练,通过操作验证可知:只看到一个或两个锐角无法判断是什么三角形,看到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可判断是什么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才能是锐角三角形“,从而使学生对概念获得深刻的认识,并促进分析、推理能力的提高。再如:通过实地测量计算,来验证几何图形的面积及周长计算方法,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5、实践性活动

通过这一类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激发创造力。

如:教学完统计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进行课外调查统计,通过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体会到知识的应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情感是师与生勾通的桥梁,活动是教与学合作的温床。数学教学应当架设好这座桥梁,铺设好这张温床,才能使数学的教学走向高效和完美。

【参考文献】

[1].卜霞.关于创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1

小学数学教法 篇12

一、设计新颖情境,引领学生探究

课堂导入时最好问题新颖, 让学生快速度进入情境,调整好心态准备好接受新的知识. 一切以最适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出发点,可以把与学生有关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及其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若能够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笑话、小故事或动画内容穿插进来, 更会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时,就可以这样来进行导入: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出示蓝猫,再结合语音,让蓝猫向大家问好:“哈喽 , 大家好 , 我是你们的朋友蓝猫 , 愿意一起去冒险岛寻宝吗? ”本来学生就喜欢蓝猫,再听说要去寻宝,更是跃跃欲试. 看到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以后,就继续前行,动画显示在路上遇到了啄木鸟在分饼时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这时把预设的问题出示在屏幕上: 怎样才能将饼或其他的物品分的一样多,让大家觉得公平呢? 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接着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一半吗? 学生迷茫了,求知的欲望被激发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操作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小学生生性好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 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必须依靠学生亲手去实验,在具体的操作中获得灵感,获得启发,获得新的体验. 通过自己的思考, 用具体的实在的能感触到的体验去感悟那些抽象的原理,变枯燥为有趣,变思考到操作,变抽象到具体. 同样以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为例, 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操作情境:一个情境是把所有能够提供的图形进行涂色,要求学生只涂其二分之一,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都可以利用起来. 另一个情境是利用一些 常见的图形,如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等,以折一折涂一涂的方式创造出其他的分数出来,不一定是二分之一,还可以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者是五分之二,等等. 通过不断变换问题的设置方式,来变换学生的思维方式,用学生灵巧的双手和多色的彩笔描绘出心中的答案.

三、营造竞争情境,做到激趣乐学

小学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且有好胜心理. 教学时应经常创设竞争机制来激励小学生参与其中,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获得知识,容易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竞赛的活动中来. 知识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 在游戏的快乐中产生了对新的知识的探究欲望, 一个个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希望在活动中获得大家的关注和好评,满足心理的需要. 教师也应和学生进行配合,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不要扼杀学生的旺盛的求知欲望,尽量多提问, 点到每一位举手的学生. 要知道他们能够勇于发言都是认为自己的回答是有理有据的,希望得到检验和肯定的.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环节:拿出一副扑克牌,以四人为一组,每人出示一张扑克牌,谁用这四张牌经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先凑出24,谁就赢得这几张牌,以最后获得牌多者为胜. 学生的兴趣获得极大的满足,娱乐的同时又让学生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联系生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及生活,生活即教育. 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所服务. 教材中编排的相关内容都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都可以生活的事例来进行导入,学生就不会觉得陌生,不至于找不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学生会把数学上抽象的知识和生活的有关体验相比对,从而获得灵感和启发, 最终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 例如: 在教学《时、分、秒》时 ,就创设情境 :以停电为话题 ,告诉学生一节课为40分钟,第二节上课的时间是9:45,现在已经是10:10,让学生计算一下还有多长时间下课? 本来时分秒似乎比较抽象,但是当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每天的生活联系到一起之后,学生很快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样的情境设置,使得学生在计算时间的同时认识了时针和分针,认识了时、分、秒,认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为后面与之相关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理念中, 学生之间的合作备受关注. 事实也应该如此,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集大家的智慧,聚集体的力量,对问题的解决获得创新的方式. 特别是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更容易显现出合作的优势. 例如: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时,就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理分工,先预设可能需要负责具体事物的人员以及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事情. 很快分工完成. 负责导游的学生会告知距离目的地的距离和时间,有人负责购买门票,有人负责午餐配送,所有事务都有了具体的负责人. 这样的合作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锻炼,学生在合作的同时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态度,使思维敏捷的搜索相关的活动, 注意力也十分的集中. 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思维获得了解放,各负其责,表现出足够的责任心和尽责的心态,无论是与人沟通能力,还是办事效率都得到了发展. 考虑问题也不再以个人为中心,而是兼顾了他人的利益,互相交流,合作共赢,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品质.

上一篇:APP营销下一篇:农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