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创新之我见

2024-09-25

人才政策创新之我见(通用10篇)

人才政策创新之我见 篇1

人才政策创新之我见

要推进人才政策的创新,就必须积极探索,推进重大人才政策创新工作,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打破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全面梳理现有人才政策法规,找出是哪些内容制约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哪些条款束缚了人才的使用和激励,哪些程序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选拔,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把阻挡人才快速发展的绊脚石搬掉,把缠绕人才队伍壮大的枷锁去掉,将资金支持、住房补助等经济因素纳入到人才政策创新体系当中,为人才发展、人才政策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

制定富有成效的明规良策。在创新人才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精神,围绕更好地实施人才战略,从实际需求出发,把满足人才对于工作、生活、学习上合理诉求作为落脚点,着眼于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政策体系,着眼于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强化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有利于人才辈出、有利于才尽其用的人才政策,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工作机制。

打造明晰顺畅的工作体系。开展人才政策创新,必须结合不同部门的职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在横向上将有关部门联系起来,在纵向上将职能分工连接起来,环环相扣、步步紧凑,切实提高服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抓好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实,要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落实体系。要完善政策兑现机制。成立人才工作专门机构,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对人才创新创业进行扶持,把承诺的优惠政策、扶持资金、生活补贴等落实到位,踏踏实实地解决好人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努力提高行政措施的执行力来提升党委政府在各类人才中的公信力。要完善人才活动机制,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把人才联系起来、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智力优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大化。

人才政策创新之我见 篇2

1 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的立足点

2006年3月, 中共中央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 这是我党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的颁布实施, 对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使得国有企业的培训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 为国有企业搭建一个高效的、有正确导向的人才培训平台是当前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着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企业人才培训计划工作主要立足于员工 (含高管、中层和基层员工) 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培训, 提高部门之间配合默契度, 加强环节管理, 规范管理, 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人才的要求。

笔者认为, 培训工作一定要坚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 服务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 同时它又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 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因此, 在制定培训计划时, 要尽可能做好先期的调研工作, 在充分了解员工需求的基础上, 设计合理的、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培训计划。

2 坚持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四项基本原则

2.1 坚持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则

企业要发展, 员工的知识、技能需要不断的调整, 甚至超前地发展, 否则企业的管理、经营等各方面势必落后于社会发展, 从而走上被市场竞争淘汰的道路。培训工作要以最短时间、最小规模影响、甚至不影响企业当前生产、经营任务顺利完成为前提来开展培训工作, 并与企业的发展实力、经济基础相结合。企业的人员结构特点决定了培训既要改善职工的硬技能, 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 如企业文化观念、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 还要满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相融合的需要。因此, 培训工作开展的方式将采取职能部门内训、企业整体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方式, 在严格控制成本的前提下, 结合业务开展的时间特点, 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年的培训工作, 一方面改变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使企业管理面貌得到有效的改善, 另一方面为未来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2 坚持解决企业核心问题的原则

有效的培训不是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的“救火工程”, 而是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 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 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注重针对性的前提下, 必须体现出系统性和前瞻性。要根据企业现状及目标, 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要根据不同部门 (班组) 、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 在培训的内容上体现不同的深度。制定涵盖企业所有职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 我们企业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的管理架构和模式, 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培训更加注重部门之间的互训, 更加注重培训与企业发展的配合度, 提高对合作部门业务的了解, 使各部门的工作真正做到无缝链接, 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结合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开展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企业文化等“软件”管理培训, 改变在员工中存在的不正确认识和不良的风气;结合企业文化培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大家可以增进了解、提高对企业的认识, 将个人的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更好的结合。

2.3 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

员工培训说到底是一种对成人的继续教育, 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 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 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 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 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 使得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被培训者。同时, 应重点培训一批技术骨干、管理骨干, 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

2.4 坚持培训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结束后, 培训效果如何, 受训人员接受的程度都需要进行评估、考核, 并且将人员培训结果与人员任职、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等结合起来, 让受训者受到某种程度的鼓励和鞭策。

3 在提升企业职工培训效果上下功夫

笔者认为, 要使培训走出俗套, 创造积极明显的理想效果, 就必须在培训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一是坚持培训观念的创新。转变职工企业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 树立起职工企业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是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行为, 因此在坚持节约的原则下, 更应强调培训的适用性, 更应与企业发展的未来规划相匹配, 在重视培训的近期效益的同时更加重视长期效果和未来效果, 将各种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培训方式的创新。在坚持传统授课方式上增加拓展、参观、模拟训练、郊游、研讨会等方法, 力争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式, 帮助员工更好理解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效果。

三是坚持培训计划的创新。在设计培训计划时, 充分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开展的特点以及阶段性工作的要求, 尽可能减少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参加培训的事件发生, 在客观上保证参训人员和培训效果。

四是坚持在培训授课者的选择上的创新。选择企业内部领导以及内部职工成为培训师, 因为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他们具备以下几个优势: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受到同事的尊敬;善于与人沟通;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能力;关心企业的发展。研究表明, 这种培训可以提升工作效率22.4%, 而培训加教练则可以提升工作效率88.0%。

五是培训考核方式的创新。员工往往认为培训的意义在于获得证书, 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 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 职工进一步提高自我甚至应用从培训中获得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因此, 培训的考核方式必须是长效的, 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参与度, 更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的培训考核方式有:1) 正规的学历和证书培训外的培训考核;2) 内部考核奖励机制, 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培训课程, 进行不同的培训考核, 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员工进行日常的奖励外, 在年底的绩效考核中给与适当的倾斜;3) 培训的考核与员工职位的升迁、薪资的变动更加紧密结合, 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

总之, 企业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实质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企业真正重视职工企业培训, 对企业、对员工将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当然培训工作必须得到企业上下全体员工的支持和配合, 才能实现培训的目标, 否则只能流于形式, 既浪费了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 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员工的负担。

4 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4.1 培训经费的安排

目前, 很多地方培训费用是由企业全部负担, 但是与外资企业相比, 投入明显不足。按照国家规定提取教育培训经费是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的。经费成为制约企业培训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 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考虑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 也可以考虑由职工来负担小部分费用。这样既可以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 也可以使参与培训的人才真正成为培训平台运转的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 充分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当然, 这需要安排质量较高的培训课程。

4.2 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公平与效率问题

公平和效率是一个古老和基础的经济学问题, 同时, 也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鉴于公平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替代的, 因此, 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应该兼顾效率和公平, 片面的强调效率不利于员工忠诚度的培养, 也违背了开展培训工作的初衷;而过分地倾向于公平也不能够很好的实现企业的绩效, 对有能力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打击。因此, 如何选择一个平衡点是十分关键的。

4.3 培训结果跟踪和评价过程中监督机制的建立

如前所述, 虽然对培训后果的跟踪是十分必要的, 但从成本观念的角度出发, 全程的监督显然是不够明智的。由于信息的分布问题, 我们很难完全掌握所需要的信息。那么, 如何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对培训的效果进行监督?这样的机制如何建立?也是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牛睿.中国国有企业培训.问题与对策[J].人才开发, 2003, (7) .

[4]纪军.现代企业的培训资源与培训走向[J].中国培训, 2002, (10) .

学校教育人才之我见 篇3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的竞争取决于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教育人才的竞争,而对学校教育人才的发现、培养、合理使用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对此,我在下面谈谈本人对学校教育人才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学校教育人才

学校教育人才是指某个时期在学校的某个岗位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德才兼备,敢开拓,能创新,并做出突出成绩的教育教学人员。

从教育岗位的角度上,可以把学校教育人才分为教育管理人才;专业教学人才;后勤服务人才三类:学校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学校党政工团队、教导处、政教处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才,专业教学人才主要指各学科教学人才,后勤服务人才主要指总务处、校办企业等后勤辅助人才。

从人才的才能、知识结构的角度上可以分为独当一面型人才和多面手型人才。

二、学校教育人才的几个特性

人才的时代性:人才具有时代性,什么样的时代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才标准。当今的人才标准是“德才兼备”,在学校,随着时代的改革发展,需要大批的教育创新人才、教育改革人才、教育实践人才。

人才与非人才的可转移性:任何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要认准目标,不断吸收新知识,通过主观努力,非人才可以转变成人才,反之,若是固步自封,坐享其成,不思上进,人才也会变为非人才,甚至变成庸才。

人才的局限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全才,特别是专业教学人才,他可能在某个时期,某个专业教学上可称为人才,但可能在另一个时期或另一个专业教学上无从下手,不堪胜任。

人才的交叉性:一个人才在多个岗位上都能得心应手,做出突出成绩,这种人才即多面手型人才,能够交叉使用在不同的岗位上。

三、人才的发现

人才的发现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伯乐相马,二是毛遂自荐,三是“赛马”选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深入、发展和完善,包括技术、劳务、人才、信息、文化及教育培训在内的各种市场逐渐形成,已经深入地改变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教育部门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公开招聘制和组织任命制相结合,采用伯乐相马的方式,根据学校编制的岗位职数,层层招聘,内外招聘,在聘任过程中实行双向选择,动态组合,科学进行“德、能、勤、绩”考核,不断发现人才,提拔人才,优化教师队伍。

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是人才,更不可能都成为全才。但都具有成为人才的潜质,要树立人人都有可用之才的理念。在伯乐相马的同时,要提倡毛遂自荐,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人才自身要根据自己的才能和性格特点,找准自己的坐标点,寻找适合自身施展才华的舞台,大胆表现自己,展己所长,用己所长。

另外,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发挥每个人的天分,有目的地引导教师成为某方面的人才。要因地制宜,公平、公正制定有关方案,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采用轮换制、助理制等方式,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组织人才“赛马”,让人才在竞争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身的才能智慧,在“赛马”中一比高低,学校从“赛马”中发现人才,为“我”所用。

四、人才的培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育人才。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培养,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学校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人才资源更好地适用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已经告诉我们,教师的一次性学历教育不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教育部门加大力度筹措资金,增加培训费用,有针对性、多渠道培养学校急需的各类人才,通过在岗培训、在岗继续教育、自学考试、函授学习、岗位练兵等途径培养人才,大力拓宽人才的发展空间,让人才有不断学习“充电”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以适应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五、人才的选拔任用

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要根据学校的不同需要确定不同的人才标准,量才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必须以政策为突破口,完善培养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建立各类人才择优录取,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人才流动机制。条件成熟时,采取校外招聘、跨行业招聘、跨校兼职等方式。吸收优秀人才进入教育教学岗位。让人才在一定的区域、系统内自主择业,实行教育人才动态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人才,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最佳配置:学校管理人才要做到少而精,要懂管理,能创新,敢为天下先;学校专业教学人才要专,教学上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后勤服务人才要勤,为教学一线竭诚服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同时要注重培养多面手型教育人才,一人多职,一人多岗,以利精减人员,提高效率,提高教育人才的待遇。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以资历论人才,不以年龄论人才,不以文凭论人才,不以职称论人才,而是以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不断充实头脑,能创新、敢开拓,有能力、求实效,德才兼备论人才。

必须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以能力用人,改一人“对号入座”为多人竞争上岗,让优秀人才得到合理选择和科学使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学校内部形成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团结高效、协办创新的氛围,形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整体合力。

由于人才的局限性,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人才、宣传人才、保护人才,防止人才流失,要容许人才的失误,容纳人才的缺点,使人才有安全感、归属感,忠实地为学校服务。

在建立新的用人机制的同时,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创造机会,不断给人才赋予新的挑战性的目标、任务及责任,让人才承担的工作、责任符合自身的特长,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

对于在岗教育教学人员,存在隐性下岗的问题,有的教育人才由于未合理地聘用在一定的岗位上,才能得不到发挥,因此必须根据个人的特长与才华,合理地调整,使其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

六、如何留住人才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学校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而又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各类教育教学人才,同时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1.进行用人制度改革,发挥用人激励作用。学校要创造一个公正、公平、良好的用人环境,让人才脱颖而出,使用人制度能够有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发挥分配激励作用。要留住优秀教育人才,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就必须打破旧的分配机制,建立“按能力,按实绩,按贡献”的分配机制,避免少做事多得报酬,多做事少得报酬的现象出现,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人才参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人才的管理

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彻底打破传统的依赖心理和寄生性,克服观望情绪和畏难心理,特别是教育管理人员要改变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大胆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并加强对人才的管理。

为了调动教育人才的积极性,要建立目标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有效地调动教育人才的积极性,做到层层负责,分级管理,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事事有考核,事事有实效。

要形成一种“好马自会奋蹄飞”式的主动管理模式,发挥各类教育人才自身的优势,形成学校全员自觉学习,主动创新,爱校、爱岗、爱生,不断进步,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在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在学校建立一种宽松、和谐,有激情、有上进心的合作环境,用政策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当一个学校抢占到教育人才的制高点时,学校才有希望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不断辉煌。

总之,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类人才的作用,依靠人才的作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档次,增加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跨越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萍钢小学 萍钢中学)

企业人才理念之我见 篇4

一、完善引进机制,广揽天下贤才强化培养无疑是壮大人才队伍最根本的途径,但同时也是最耗时、最费力的途径,属于一种“长期投资”,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因而,在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人才教育培养的同时,敞开大门招引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应该是迅速壮大人才队伍的一种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立灵活的选人机制。古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凡人才,总是向着环境好、待遇优、最能发挥自身作用、更易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云集。所以,我们在用人时,应当遵循人才流动规律,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选人机制。比如成立人才引进中介机构,根据各类人才需求情况,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限制,公开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等。为使人才引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还应当建立人才培养输送单位——人才引进服务中介机构——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齐心协力形成“人才凹地”效应,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让天下贤才为我所用。——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要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把按劳分配原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推行科技人员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课题工资制和年薪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提出,要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展开来理解,就是要善于为各类人才创造用武之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工作舞台,实现岗位留人;善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爱岗、敬业、奉献,增强实现自身价值的责任感、荣誉感;善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各类人才心情舒畅地工作;善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为各类人才办实事、办好事,解除各类后顾之忧,实现待遇留人。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动员全部力量,真心实意地关心、理解、爱护、信赖人才,努力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企业的成就感、得到企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二、完善使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充分调动每个人才的积极性,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稳定人才人才队伍的根本。首先,打破常规给位子。坚决冲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束缚,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用人路子,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同时,建立一套优用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让“帅才掌帅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其次,坚持在实践中锤炼。人才成长有一个规律:早压担子早成才。要加快人才成长,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人才创造“挑担子”的机会,通过“在其位,谋其政”,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压担子”的途径,一是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可塑性强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送到高等院校深造培训,或者下派到基层,在相对较困难的岗位任职;二是对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令办、创办科技实体等。通过实践摔打磨练,丰富领导工作经验。条件成熟的要及时放到关键岗位,予以重用。再次,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目前,在人才问题上存在着重使用、轻培训,重现实、轻长远的现象;对所分配的学生安置上,专业不对口,有的学不致用等现象,有不小的负面效应。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既不能奉行先到井下锻炼、然后锻炼成长,也不能盲目排外,既重视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又善于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培育人才,人尽其才。

新型技术人才培养之我见 篇5

新型技术人才培养之我见

作者:于晓红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5期

技术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技术人才,就要打破传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采取新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体系创新,提高基本素质

现在技术院校的教学体系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够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差,毕业后不能尽快“顶岗”;二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不能及时融入到教学中,教学内容老化。

技术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因此应突出技能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针对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入门容易,提高难”的问题,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即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应知应会,将本专业技能分解为若干模块,规定每一模块的学习时间,学完后进行测验。理论教学应着重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与针对性,按照“实用为先、够用为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相关专业知识合理分配到技能模块中,实现“技能理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目前技术院校的课堂大多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粉笔、黑板是主要的教学工具,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的教学手段,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创新,首先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变“教”为“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课堂作业项目化,引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走访调查、咨询专家、个案分析等,锻炼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利用网络技术,跨越时空限制,共享技术资源和优秀师资,提高学生兴趣。

三、教学模式创新,发展创新能力

目前大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习仍在校内完成,只是在毕业前,才安排一次到企业的校外实习,导致学生对企业的情况不够了解,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技术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化、市场化需求的新型技术人才,就应当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首先,工学结合使学生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顺利跨越学用界限,突出学生顶岗能力的培养,实现 “零距离”上岗。

其次,开展工学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还有利于缓解学校实习条件不足的困难。

第三,开展工学结合促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教师“走出去”,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还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技术人员“请进来”,可弥补学校教师缺乏经验技术的不足。

四、教学体制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大部分技术院校仍秉承传统教学体制,同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长短完全一样,学习的课程完全相同。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体制,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学体制创新,一要实行学分制,结合“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体系,学生在修满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可通过选择选修模块、辅修专业来修满(或超过)规定的总学分;二要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要与学分制相结合,在修满规定的总学分的基础上,学校可放宽学习年限,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

技术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技术院校保持活力的需要。

创新课堂之我见 篇6

一、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放在“课堂教学”范畴中来看,“自主学习”既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基础性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范畴中的“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人民平常所说的学生的自学,也不同于人们提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具有以下特征:a.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b.以完成“双基”教学任务为主要追求;c.以“学案”导学为主要教学策略;e.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f.以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活动为核心;g.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

所谓“学案”,是指师生共同参与制定,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用的材料,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疑点、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练、知识拓展六个部分。学案的编写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编写,也可以由学习来编写,还可以由师生分工合作共同确定;可以就一节课编写一个学案,也可以就一次实验、一类问题、一个单元乃至一本教材编写一个学案,也可以在新授课之前编写,也可以在一个学段结束后编写(供学生小结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学信息反馈为依据,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教育,有效地弘扬了学生的主题性,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二、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征:(1)以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2)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来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过程;

(3)尽量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问题探究教学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己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这类教学模式适用于科学学科的教学。

实验学校济宁师专附属中学构建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问题探究教学不是简单的提问,更不是一般的例题、习题的解答。这种教学模式是按照“问题探究一新问题一再探究”如此循环往复的科学研究的思路展开的。从教学的外部形态来讲,问题探究教学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这是探究的准备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二是问题定向,多向求解。这是探究的具体实施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独立处理教学情境提供材料信息,寻求问题及问题的解决。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在教师内通过谈话讨论的方式完成,也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课外或开放教室内完成。“问题的提出”是该阶段教学的关键。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寻求教学的关键。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或方案。三是交流成果,严正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各自探究的思路和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修正错误,升华认识。

必须指出:(1)这种教学模式是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的。教师没必要,也不可能在所有的课堂教学中都运用这种模式组织教学。一般来说,一位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组织五六次这样一来的教学就很好了。(2)完整的“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往往很难在一堂课中完成,一般而言要向课堂教学的两

端,即课前或课后延伸。或者课前为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做好准备;或者课后把课堂教学中新城的探究兴趣继续引向课外。

三、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课堂有基本特点,在于情景性。目前,人们特别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而相对忽视了体验式教学,这既不利于学生情感智慧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智慧的发展。其实,“体验”也是人类智慧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创新教育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体验式教学方式,提出了“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这类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征:a.以“情感发生过程”为教学内容;b.以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动场”;c.特别强调学生在情境体验为主要教学手段;d.特别强调学生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感悟、内化、交流、研讨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人文学科的教学。

比如,有的教师在教《败不馁》一课时,他们把课文的第一个小故事《卧薪尝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氛围中,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理去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收到了“课伊始、情亦生”的良好效果。创设一个类似的生活情境,形成一个主动请教、平等交流的环境,使学生毫无顾忌地打开心灵之窗,畅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在这种心心相应的互动体验中,完成忍知和领悟,通过学生的喜、怒、哀、乐,完成有意义的相应道德角色的构建,在感受角色所得和角色要求的同时,构建自己的道德素养。

四、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把教学活动看做是“特殊的认识活动”,片面强调间接经验的学习,割裂生活实践与知识学习的关系,“讲解接受”教学模式一统天下,忽视甚至排斥实践性教学,不参加社会实践,是导致我国中小学生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a.以大学科教学观为指导。为了在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架设桥梁,为了推动学生与学科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大学科教学观。b.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价值追求。c.以实践性知识为教学内容。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的表现形态看,往往是“知识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统一,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探究性,比较适合于借助实践活动来展开教学过程。d.以实践活动为基本教学策略。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学生不是天生不会动手,关键是学校、家庭、社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实践活动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的机会和条件。e.以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为基本活动(当然并不必然都在课外进行),然后在进行课内教学,是大课堂教学观的充分体现。

创新之我见 篇7

一、创新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中国清朝乾隆时期,国富民强,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可是同时也潜伏着一些新的历史危机,然而清朝统治者在以后近一个世纪里没有针对新矛盾改革创新,仍然遵循“祖宗家法”,从而走向穷途末路。成为世界列强的“俎上之肉”。使中华民族遭受重大灾难。与之相反,同时期的日本却实施了明治维新,国力强盛起来,逐步废除了与西方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由此可见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生力。

我们中华民族能够从过去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是富有创新能力的弄潮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意性地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贫穷落后的中国,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国的繁荣富强,注入了新的动力;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当代领导集体,在国际形式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处于关键时期的今天,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新思路,进一步体现了我党领导集体的创新意识,使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昌盛不衰。

作为改革开放的现代人,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树立创新观念,从工作实际为出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自主创新,使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二、自主创新是继承、借鉴、学习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人们意识到越是民族的东西也越是世界的。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正是自己的闪光点。由此可见,创新不是简单的照搬,也不是简单的放弃,而是兴利除弊,在继承、借鉴、学习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我们不能因学习别人的长处而抹杀自己优秀的东西,也不能因继承而墨守成规。任何发展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任何改革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抛弃过时的,创造新鲜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受到重大挫折后,意识到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放弃了城市,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敌人围追堵截的强大军事压力下,创造了万里长征的壮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独创性地解决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同样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紧迫,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经提上重要日程。在新的更高发展平台上,每位创新者应该总结以往创新经验,事实求是地评估现在,立足科学发展观,科学地规划未来,让创新继往开来。

三、创新需要勇气和胆略

我国现行经济政策之我见 篇8

摘要:随着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经济政策;税收;就业

2008年开始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的不断政策引导下已趋以缓和,但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在原“两防”方针指导下的“软着陆”过程,加入了迅猛的外部冲击,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已带有在经济周期由高涨向低迷的阶段转换中“硬着陆”的危险,一些加工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遇到了比较明显的困难。这些问题如何来解决?我们应该先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找到这些根源性的东西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我认为我国经济有如下根源性问题:

一、大型、特大型国企行政垄断利润过高,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在我国,政府垄断行业产生的“利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营盈余,而是靠行政垄断保护下收入大于支出的盈余,通常被稱为“行政垄断利润”。“行政垄断利润”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实施市场禁人或限入的产物。在政府垄断市场的条件下,卖家远离价格竞争压力,无须节约成本,也不受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平均利润趋向零”的“铁律”威胁。

此外,行政垄断企业、行业方面存在许多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例如,许多行政垄断部门在设备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依然不降价、不让利。再如,政府垄断的行业普遍为国民经济的上游、上上游行业,它们成了“资产增值”的主力,而大量的下游企业为其利润买单,进一步扭曲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据此,作者认为,行政垄断利润拖累国民经济增长。以千亿元人民币计的燃油、电力、通信等国有部门的巨额利润,不是国民经济之喜,而是国民经济之忧。目前,这个行政垄断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未来市场改革还要加大力度,尽快塑造竞争性市场结构是提高收入、增加就业,合理化社会收入分配的唯一途径。

二、对外依存度过大,增加了经济活动风险

自从19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方面,内需作用逐渐下降,而投资和出口的作用逐渐提高,对外依存度加强是我国对外开发的重大结果,有助于提升国内就业和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由此加大了风险,国际经济的任何波动都会直接给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三、宏观税负过重,收入分配格局失衡

据有关方面测算,从2002年到2006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2年为62.1‰2006年为57.1%,下降了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的收入比重从20%上升为21.5‰政府收入比重则从17.9%过快地上升到21.4%。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必然导致居民的需求能力和结构相应发生总体不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消极影响。例如,同期(C、I、G)三大需求对国民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中,消费贡献率也从43.6%下降到38.9%。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趋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初次收入分配环节存在着经济秩序严重混乱问题和二次收入分配环节存在着政府收入比重增长过快问题。从近15年的税制改革实践效果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税收与其它政策手段相配合,不仅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部分地满足了国民对国家税制建设提出的兼顾(平衡)“经济效率”目标与“社会公平”目标的要求。

四、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真正理顺

市场经济属于自由竞争性质,但是它要在政府设计的合理的“游戏规则”框架内运行;否则,它将陷入秩序紊乱,以至瘫痪状态。“游戏规则”包括政府立法与政府监管。在这两方面,发达国家也存在问题,但我国的问题更严重。

香港经济学家朗咸平最近撰文指出,美国的次贷危机事件,就如我国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我国奶业问题的出现,有企业道德因素,也有政府监管不力因素。美国金融危机,同样与政府监管不力有关。这次事件的最大教训是,政府应该把经济活动的立法、监管放在最重要的经济环节(如生产环节)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如金融部门)。如果政府注意力总是放在一些鸡毛蒜皮事上,就会分散精力,应该管好的事管不好,不应该管的事又管得太多太滥。

分析了以上种种原因后,我们对导致经济衰退的政策因素有了清醒认识。经济衰退与政府经济政策长期工作不力有直接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未来经济工作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质性改进:

1.政府没有控制好经济秩序,这通常要靠立法和制度改革进行弥补。

古代思想家荀子曾精辟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2.政府没有理顺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如果单纯强调经济效率而且把经济增长的成果大部分分配给少数富人,最终无非是把“天下人之天下”变成“少数人之天下”。在我国最近几年,因为缺少社会公正、社会公平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太多,这通常要靠合意的公共政策予以修复。《吕氏春秋》明确提道:“……治天下,必先公,公则天下平,平得于公。”因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

河南省水泥行业调整政策之我见 篇9

河南省水泥行业调整政策之我见

2007年年底河南省全部关停立窑水泥生产线,有些地市提出2006年底关停立窑,以期实现全省水泥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所有水泥生产全部新型干法旋窑化,达到整合我省水泥市场、保护环境的目标.

作 者:孙长江  作者单位:许昌市老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刊 名:河南建材 英文刊名:HENAN BUI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2006 “”(3) 分类号:F4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育之我见 篇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又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育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培育创新能力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不断开发个人的创新能力,个人所在企业或单位的创新能力,以至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且创新的速度逐渐加快,创新对人类生活影响也由小变大。一个人、一个企业或单位、甚至民族或国家,要想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就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与创造的区别

创造与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应该搞清创造与创新的基本涵义及其关系,以利于开发培育我们的创新能力。

创造就是人们为了实现开发前所未有的独创性成果目标,借助有灵感激发的高度智能劳动,产生新社会价值成果的活动。

创新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在不同情况下常有不同的含义。

最早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认为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

1、循环流传。假定经济生活中有一种“循环流传”的“均衡”状态。生产过程循环往返,周而复始,没有创新,就没有变化,也就没有发展。

2、创新与企业家。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目的是为了获得潜在的利润。

3、创新与破坏。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即不断地破坏旧的结构,不断创新的结构的过程。

4、创新与经济发展。熊彼德创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由于创新而得到发展,创新是内在因素,对经济发展出起了决定性作用。

以后有众多学者对创新概念有了多种解释,达40多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创新是创设想发展到实际和成功运用的阶段。因此一般意义上讲,创造强调的是新疑性和独特性,创新则是强调的是创造的某种社会现实。现在常讲创新,从广义上援引了这个概念,比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创造着重指“首创”是一个具体结果。创新是创造的过程和目的性结果,侧重宏观影响的结果。

二、发现与发明

发现是对客观规律事物的首先正确的认识。

发明是属于科技成果在某领域中的新创造。

发现和发明的区别是:发现是认识世界,发明是改造世界。

三、发明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过程里需要发明,但发明不可预测,也不能计划,而创新可以预测,可以有计划地去做。

四、创新的特性

(一)、创新产生的必然性

创新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因为人们对生活会有些要求,如天热需要空调,出门需要交通工具。

创新的必然性启发我们正确认识“创新必然是不断破坏旧的结构,不断创造新的结构的过程”的这一特性,激励我们紧跟时代步伐,渴望学习创新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二)、创新行为的社会性

创新不象个人发明,它是一种企业行为或社会行为,组织内部的组织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着创新活动的推进。

(三)、创新文化的先进性

中国古时有不少发明是世界领先的,但不注重技术创新,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不强,国势也就渐弱。这和那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国家倡导的是让读书人思考重大思想问题,这样的人才有身份。因此,读书人大都不肯动手,认为动手做事是很低下的,看重做学问本身,写论文是否有实际用途,似乎不那么重要。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创新的差异。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多学习思考,不要多讲话。如果学生毕业后将这样的思维方式带到社会上去、工作中,就会限制人的聪明才智。美国人很喜欢讲,讲错了也无所谓,就因为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对的东西就会自动浮现。中国人讲话比较谨慎,许多时候保持沉默,习惯上是怕错,讲话前深思熟虑,讲出的话四平八稳,不偏不倚。科学(科研)和技术应用工作强调沟通,强调信息之间的充分表达。如果人们都在意见不同的时候不愿正面表达,这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甚至传统文化的新陈代谢都产生不利的影响。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都应尽量表达自己,尤其是地自己与人有不同的意见时。否则,我们的科技将很难赢得充分发展的环境。

过分的谨慎限制了许多好的思想的诞生,当然过取于社会的宽容和理性程度。在美国大家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反对你的想法,而不是你这个人。而在我国假如有人当面对一个人提不同意见,有时就会被这个人误解为对方跟自己有点过不去。这种心态。实际上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习惯,难以让人轻松坦然,是会影响创新环境氛围的。

容忍度直接关系到创新度,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在美国,人们从小就被鼓励参加各种活动,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对失败者的容忍度就比较高,这有助于人们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勇于尝试新的方法,也就是富有创新精神。

创新文化的先进性启示我们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不能只学习西方科技创新的本身事物,还要重视学习西方科技创新背后的文化创新、思想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要注意学习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学习创新程度高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营造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以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创新水平。

五、国家创新体系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取决于它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即是提高国家竟争力。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创新体系也各有特点。

(一)、美国的创新体系的特点

1、有一个较自由的内环境结构。美国社会相当富足,技术先进、创新活动有一个比较自由的经济环境结构,市场作用强。如果有人发明了一个新技术,他要把这项发明引入市场,这时社会各方面都会为他提供支持。如资金、投资家、公司代理等帮助。这些支持可以使技术很快被推向市场,接受市场考验。

2、政府不直接介入企业创新,主要通过政府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美国政府基本上是小事不管,只管大事,即尽量鼓励公平竞争,强调反垄断,鼓励企业与高较、科研机构的联系,鼓励企业之间的购并,以创造一个促进竞争、鼓励创新的环境。

3、速度和市场促进形成社会分工细密。

4、创新主体在企业。美国的创新主体在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实验室,创新能力很强。

5、企业与高较互动。美国一流大学有良好的开发环境,与生产界联系密切。他们向企业开放课堂,使企业界人士可以随时在职学习,企业也聘请教授做公司顾问。

6、政府的责任是打好基础和创造环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是创新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7、分合更新,相互为用。企业不可能永续存在,由于科技创新速度加快,冲击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迫使很多公司只做最有竞争力的业务,把资源都集中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而非金属核心业务或不具有竞争实力的业务,将其分离出去或包给别的公司去做。这是美高新技术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高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文化不相容,人才就会走掉,人才走掉等于买了一个空壳,那在市场经济的力量强大,适者生存,不适者当被淘汰。

(二)、日本创新体系的特点

日本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主要(导)作用,一方面国家制定科技发展计划或战略,另一方面也直接干涉企业的创新活动。

日本汽车企业最初发展时先是引进美国生产汽车的先进技术,他们完全照搬,这是第一步,之后开始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然后再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车型,并不断地改进,形成了改进的创新优势。

(三)、欧洲国家独特的创新模式

欧洲国家没有统一的创新模式,但有些很成功的大公司,他们的成功很有些代表性,可见创新的独特一面。

1、是国际化的理念非常强。拥有一个全球的批发、销售,客户服务和其他经营部门的网络。

2、市场反应能力强、速度快。在电信领域诺基亚的运作方法比竞争对手更加实际、更加专注、更加灵活。特点是市场反应能力强,速度快。诺机亚手机型号变化快,其实未必用的是最先进的技术,但它性能却是最实用,最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3、而法国阿尔卡特是法国高新技术领域做得比较成功的公司。它做事谨慎、耐心,节奏感强。他们的始终坚持行之有较的“三步行”市场策略是(1)、转让技术;(2)、建立面向市场的研究中心;(3)、建立面向世界的研究中心。他们看准市场,就会大胆投资,并且会从长远利益出发,有步骤地拓展市场。

(4)德国企业在电力、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比较占优势。在德国企业都在公司内开展业务计划竞赛,给员工展示新想法的机会,并给予资金的支持,便其很快成为现实的产品。这种方式实行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中国创新体系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创新水平与美国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从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未完全建立创新体系。人国在创建自己的创新体系过程中,值得借鉴日欧国家和企业的创新模式,但不能照搬,因为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不同。目前我国正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应尽快地发挥优势,解决存在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体系。

1、有人才优势。我国发展高科技,最大的优势是人才。我国的人才兼有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可谓资源丰富。

2、有市场优势。中国有潜力巨大的广阔市场,信息产业在中国近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今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跨国公司的推进作用。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究机构十分活跃,中国以广阔的市场和众多的优秀人才,也吸引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建立研究中心。

4、历史形成的文化瓶颈。从创新的角度看,中国历史形成的某些文化背景,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如:中国人民比较重视科学知识,不太重视工程技术;重视理论,不大注重实际应用;重视思维,不太重视动手操作;重视知识学习,不太重视情感智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和锻炼;重视学位,不太重视研发和企业内部经验,重视学历教育;不太重视企业内部培训。不是理论,学位和教育不重要,而是在创新里有个平衡问题。平衡了,有利于创新。培训是特殊的需要,在短期内使人的技能提高。

当时代,技术进步越来越快,尤其跟计算机,通信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往往学了一年就变旧了。所以培训、再培训的比例越来越重要,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很重要。而我国在这些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

5、创建中草药国特点的创新体系。目前中国创新体系还在建设中,从创新的环节看,基础部分不错,但中国环节较弱,没有很好地根据市场需求从技术发展到产品。现在国家开始重视创新体系的建立,鼓励产学研结合,并给予不少政策的支持。发展高科技创新,要很好地领导。团队、人才和技术这四个要素结合起来,进一步的速度就会快起来。进步的速度竞争中最重要的力量。目前最重要的挑战,就是怎样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实现产业与技术的结合。并加速整个产业进步的速度,尽快缩小与美国欧洲、日本的成功经验,但中国的创新模式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创新体系的创建中,要重视学习吸收世界先进的利于创新的文化,在自己的企业,在自己的国家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激发中华民族创新活力的先进的文化氛围。为此,教育在对学校教育改革和加强企业培训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上一篇:清洁生产审核合同下一篇:求职礼仪故事:电梯间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