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2024-05-28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精选12篇)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1

长期以来,浙江省台州市中小企业通过细密的分工协作和内部挖潜,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实现市场拓展。当前,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的拓展难度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从“台州制造”迈向“台州创造”?唯一出路就是,“要在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上克难攻坚,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1]

科学技术可以引进,而实践创新的能力无法引进,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此,台州市政府通过制订一系列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加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制度和办法,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等,形成一整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提高台州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本项目通过对台州市运用各种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的梳理,从微观层面对企业自主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旨在通过规范分析与特色分析的有效结合,从一个新的角度使我们对企业创新活动与区域政策支持体系之间的内在机理、机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领会。

一、台州市关于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是台州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了增加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台州市各级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这些政策覆盖了财政、税收、金融和信用等不同侧面,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体系。

(一)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3]

1.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通过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对经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共建的创新载体,政府相关部门对新增的省市级民营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适当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以保证其正常运作,但需要每二年接受相关部门检查考核。

2.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发展。为扶持台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强和改进中介服务企业经营制度,着力推进台州市科技企业服务信息化、咨询、监理等技术支撑服务工作办法的确立。

3.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的政策。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一部分技术费用来抵扣其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如果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不足以抵押其当年应交税款时,可按相关法律法规在一定期限内结转抵扣。对于企业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根据不同价格可采取不同批次摊入管理费,并且对于刚刚应用发明专利的产品,3年内根据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程度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

4.为推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科技孵化器建设政策。给予市级、省级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一次性资助。对于市级、省级认定的孵化器,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免收营业税、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二)推动台州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4]

1.根据台州市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规定,2006—2010年台州市各级政府部门为推进科技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科技财政投入应占同级政府财政支出的5%左右。

2.台州市技术创新基金规定,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的科技投入五年时间内在原有基础上以20%比例逐年增长。

3.政府财政部门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要发挥引导作用。文件规定,台州市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科技投入比例应达到1:10,而对于市级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投入应不低于收入的5%,民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则不低于3%。

(三)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政策[5]

1.对于获得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立项的项目,并且成功产业化后,政府会根据其对地方贡献的大小给予项目团队一定比例的科研奖,对一些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政府将授予其荣誉市民等称号。

2.对于已经获得国家认可的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来台州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经有关部门审核备案后,可获得一定数目的科研启动经费。

(四)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制度[6]

1.倡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专利形式和相应制度保护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在科技三项经费中相关政府部门要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设立软件著作权登记费、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备案费以及行业标准制订费用、专利购买费用给各级政府在科技三项经费中专门设立知识产权补助基金,对发生的企业国内外专利申请予适当补助。

2.以财政性资金为手段,建立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使台州市企业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得以加速推动。在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时,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相关部门要针对本地区列入目录的自主创新产品给予优先考虑购买。各级政府部门就以财政性资金采购招标项目评标评审中,应对自主创新因素给予如下的关注:以价格为主,在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在评审中,要加大自主创新评分因素,并合理设置分值比例。

(1)自主创新产品价位高于一般产品的,要依据其科技含量、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给予其一定幅度的价位调低;(2)企业报价自主创新产品价位不高于排序第一的一般产品一定比例的,自主创新的应最先获得采购合同。

二、增强台州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区域政策运用中的问题分析

台州市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区域政策建设,虽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着很大的差距,就全市而言,区域政策建设发展存在不平衡,区域政策实施发布明显落后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这种现象既影响了浙江省台州市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又限制了台州市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

(一)台州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

当前的自主创新支持政策虽提出了实施了“星火计划”、“新产品补助”、“火炬计划”等一些政策,但这些政策多以某一创新技术项目或产品为对象给予支持,有很强烈的“计划分配”为主题,最终结果是,既缺乏对项目的进程跟踪和情况反馈,也缺乏在技术和市场间的关系考虑。除此之外,这些政策的运行,也仅局限于在应用研发层面展开,缺少研发过程中系统分析,缺少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间互动交流的考虑。

(二)台州市运用区域政策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缺少企业的差别政策

国有大中型企业,无论财力还是技术上经过国家多年大力支持,现如今都具有了较雄厚的技术实力,多数企业都有了自己独具类型的技术创新机构,如国家级研发机构、企业研究所等,人才、财力、技术都有了较强的基础。跟国有企业相比,我国的民营企业底蕴弱、起步晚,无论规模、资金还是人才、技术都存在很大差距,特别大中型国有企业,与其整体实力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特别自主创新方面,民营企业差距更加明显。

(三)台州市运用区域政策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缺乏实施创新资源全市配套战略

1.资源管控与产业发展主体之间的矛盾亟待化解

台州市城区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即大部分土地统一由市级平台经营管理,在过去一段时期对统一筹措发展资金、协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现如今各区县在对照自身定位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为市里经济等做贡献,但缺乏足够的调控手段和协调措施。长期以来,台州市的文化、教育、卫生等优质公共社会资源富集,分布广泛,但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资源分散于各区县,这样就使得台州市项目建设实施与产业发展推进等多方主体之间职能错位、工作缺位,所反映出的体制性矛盾较为突出,资源配置优势、主体合力优势难以加快成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2.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的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台州市分税制财政体制中,高新区之间、圈层之间和五城区的税收分成比例差距较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够完善。2010年1月1日,台州市对区县执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以增强市级财政调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从现实执行情况看,市级目标预期已基本达到。在新体制实施后,台州市因市级下划企业税收增幅远低于本级企业税收增幅,致使区级相对财力不但没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同时,伴随城市建设发展、民生保障性投入、社会管理改革创新、法制性增长等刚性支出增加,保障标准提高,财政支出的负担越来越大。2011年,台州市在用于保民生基本投入,再加上保运转的基本需求支出后,在一般预算财力的比例趋近于90%。除此之外,城乡风貌建设、社会公共管理等资金需求较大的险难急重目标任务均以实际专项目标形式下达给城区政府,但所用资金并未及时、足够下达。财权、事权不匹配,权利、责任不对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区担负多项重点工作,重点目标的任务艰巨,压力巨大。

3.区域一体化的招商政策亟待加强统筹

台州市当前在产业发展定位上错位不够,指导各圈层错位发展的具体规划不尽完善,各区县在吸引投资上比政策、拼地价,已有各种过度竞争、恶性竞争不良的倾向,资源有效利用和规范管理上出现很多问题和弊端。中心城区因资源更少负担压力更重,现已无力在优惠政策上形成更多的竞争优势,项目招商、企业引进受到更为明显的冲突。此外,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对各圈层、各县区主导产业发展、开发合作等目前的目标考核机制仍需尽快完善,差异化、针对性的目标考核体系需要更进一步加速建设。

三、增强台州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综上分析,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指导思想,应是“市场驱动、政府支持、服务配套”,并建立政策基点以消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通过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设施,建立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

(一)继续贯彻执行浙政[1999]1 号文件有关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从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上交的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中提取一部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兴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用地指标由省优先安排解决,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在外资企业中开展“双密企业”认定工作,按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项目费用投入

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据实列支,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的可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必须购置的专用、关键的试制用设备、测试仪器所发生的费用,可一次或分次记入成本。建立政府购买高新技术产品协调机制,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和标准。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到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各类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贷杠杆的作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7]。

1.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定位不应满足“一视同仁”,而应“倾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各方面都显得很弱小,缺点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台州市民营企业有了很大的飞跃,但目前还存在很多因素阻碍着其积极性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台州市各级政府对待民营企业政策定位有偏见,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普遍要求对待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但可以看到,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即弱势企业群体,对待弱者我们应该“倾斜”,而不是“一视同仁”。

对就中小弱势企业“倾斜”、帮助和扶持,首先要有组织保障。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都建有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统一管理机构,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日本的中小企业厅、德国的中小企业局,以及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其他欧盟国家为中小企业专门设立的管理或服务机构等。而我国在管理民营企业方面普遍缺少一种专门的组织机构,这是我国乃至浙江省台州市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缺陷。因此,根据浙江省台州市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台州市应该尽早建立市级的中小企业统一管理机构,在条件成熟时应将台州市发改委中的中小企业司提升,强化其职能和地位,直接面向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负责制订和实施中小企业政策,并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援助与服务。以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统筹和协调配置科技资源,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改进科技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在科研管理和科研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

2.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技术中介服务组织是联系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通过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等技术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服务,搭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充分整合有利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方面资源,改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单打独斗”或“全线出击”的局面,降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难度。

3.民营企业是弱势企业群体,应得到国家金融、财税政策的倾斜支持。近年来,虽然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财政投入日益增加,但大部分资金用于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且企业的科技资金又大部分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就少得可怜了。目前,我国直接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的法律渊源主要有:1996年4月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1999年3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1999年11月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2000年6月24日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的税收优惠等。

4.建立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因为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应用研究,所以在考虑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时,必须要从加强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角度出发,环环相扣,层层展开。共性技术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和源泉。如,美国政府通过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的先进技术计划(ATP),实现对共性技术的资助。同时,根据小企业创新计划(SBIR),由ATP资助的政府实验室对与单个企业合作的项目提供资助,从而实现共性技术与企业应用研究的联动。此方式不但提高了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而且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和费用,让共性技术得以促进发展,使市场信息步入到共性技术研究中来。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起共性技术和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5.制订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适度聚拢财政资金建立民营企业资助创新基金,扶持具有科技型的民营企业,大力提倡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除了已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普适性的税收激励政策外,重点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实行特定优惠的免税政策,提升加大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新动力。例如,制订针对民营企业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税收激励政策。

6.优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环境。一是设立专门化的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引导民间资金与海外资金,专门从事针对民营企业的资产管理活动和融资活动。二是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担保机构的建立与健全的步伐加速。三是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多层次融资渠道,逐步深入地建立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2

编写《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旨在为各级政府机构、行业社团、服务机构和社会各界从法规、政策层面了解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通过各级政府现有政策和制度的颁布,分析和掌握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方法及措施,为政府管理者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与经验借鉴,为信用行业机构提供发展定位参考,为行业自律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信用管理提供政策学习、查询和实践指导。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文件摘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文件摘录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 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联合开展“共铸诚信”活动的通知》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 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消费者协会《关于深入开展“诚信兴商”活动的意见》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关于印发《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跨省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深化中小企业贷款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进一步发挥信用保险作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的通知》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的通知》

司法部《关于加快建立律师诚信制度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财政部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务管理和政策支持若干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的指导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诚信教育大纲(试行)》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加快建立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信用档案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建立房地产企业及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通知》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建设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上海、江苏、浙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关于征求《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交通部《关于印发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印发《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乡镇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印发《乡镇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规莅》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开展创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活动的通知》商务部关于印发《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长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意见》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的通知》附录:有关文件摘引

(二)北京市人民政府令《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天津市行政机关归集和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政府信用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集指标体系》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山西省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归集记录办法》和《山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布办法》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黑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诚信龙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么关于建设“信用浙江”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信用建设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计委省法制办关于“信用安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安徽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诚信山东”建设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信用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湖北省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试行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湖北省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试行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服务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湖南省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信用建设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我省企业信用信息网建设意见的通知》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信用建设的决定》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省企业信用信息网络系统信息采集发布工作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海南省征信和信用评估管理暂行规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四川省行政机关征集与披露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陕西省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细则(试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加强我省企业信用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青海省信用社区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3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区域创新体系 现状和问题 政策

大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克服资源、环境及人口等方面的制约瓶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建设创新体系,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科技工作的重点[ ]。江苏省政府要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就必须建设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

一、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江苏省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的自主创新体系。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江苏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新体系;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江苏的自主创新体系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奠定基础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水平及研发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重,是衡量国家和地区自主技术创新实力和能力的重要指标。2004年,广东、江苏和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为全国超过百亿元的三个省份,分别为163.1亿元、153.1亿元和118.6亿元,浙江为88.1亿元。四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的47.3%,其中江苏占13.9%,在全国排名第二。从国家和各省已发布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公报可看出,用R&D投入与销售收入比重来评价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江苏占第一位,高于国家平均投入强度0.03个百分点。从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来看,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高出国家0.71%水平0.06个百分点。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

2.知识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以体现江苏优势和特色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构建知识创新体系。2004年,江苏省共有各类科技机构3531个,从业人员11.55万人,其中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316个,从业人员3.43万人;高校科技机构401个,从业人员0.68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2814个,从业人员7.44万人。全省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21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48万人;全年技工贸总收入71.82亿元,科技活动总支出36.87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活动支出11.92亿元;创办经济实体127个,总收入20.33亿元。

3.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覆盖全省的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科技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目前已基本建立起省、市、县逐级分布、种类齐全的各种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到2003年底,江苏全省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49家,其中国家重点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中心5家,居全国首位,各省辖市都建立了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类科技孵化器共28家,其中国家级10家,专业型孵化器2家,国家级孵化器数居全国第一;情报所近70家,建成了覆盖全省各市县的科技信息网络;全省共有技术市场20家。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资源整合、技术推广和转移上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江苏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问题分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崛起的筋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江苏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包括自主创新,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江苏省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自主能力相对较低,政府为引导的科技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江苏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1.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目前,江苏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近半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认识,无作为”。2000年全省大中型企业中未开展科技活动的占62.8%,2004年这一比重仍达到49.7%。大中型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省R&D经费支出的比重虽由2000年的45.38%升至2004年的57.95%,但仍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水平。2004年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59%,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这一指标的2.5%~4.0%距离很大。同时,一些企业在技术改造活动中,重引进、轻消化,重加工、轻品牌,满足于简单的工艺模仿和来料加工。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为1:0.22,而这一比例日本和韩国是1:5。

2004年,全省大中型企业中仍有近半数未开展科技活动。同时,一些企业在技术改造活动中,重引进、轻消化,重加工、轻品牌,满足于简单的工艺模仿和来料加工。[ ]许多企业由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长期不足,缺乏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能力,难以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高新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只有23%,而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都在40%以上,大大制约了工业企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水平的提高。

2.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缺乏高层次人才

江苏是人才大省,由表1显示,2004年江苏省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达到33.53万人,位居全国首位。比位于第二、三两位的北京和广东两省分别多3.33和4.24万人。但在相对指标以及人才质量方面仍存在差距。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2004年江苏省的这一指标为59.2%,全国平均水平64.7%,江苏省比全国水平低5.5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创新活动的核心力量,2004年,江苏拥有的R&D人员为10.33万人年(折合全时人员计算),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但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仅为7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下表是对京沪苏浙鲁粤六省市科技人才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进行的比较: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江苏核心竞争力[J].统计分析资料,2006,7

由表1可见,江苏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十分明显,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使江苏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捕捉重大的发展方向。此外,科技人才的流失现象也不容忽视。近年来,众多跨国公司纷纷在江苏设立研发机构,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使江苏研究机构和企业面临着愈加激烈的人才竞争。

3.科技自主创新投入总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2004年,江苏省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1.38%,较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5个百分点,但距离江苏1.5%的小康目标仍有差距。2003年,美国、日本、韩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3.15%、2.64%。江苏目前的创新投入水平与这些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还很大。科技投入能力的不足,将是长期困扰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江苏核心竞争力[J].统计分析资料,2006,7

图中显示,江苏与北京、上海市相比,R&D占GDP比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江苏省各级政府财政对科技拨款虽由2000年的12.72亿元增至2004年的26.79亿元,但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却由2.15%下降为2004年的2.04%,其比重明显低于广东、北京、浙江等省市。R&D经费投入水平的高低,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和质量密切相关。全省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虽由2000年0.85%升至2004年的1.38%,但投入的强度明显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4.专利不足,增长缓慢

评价地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效一般用专利数(国际通用指标)来度量,专利的数量和水平及被社会认可和市场接受的程度,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竞争力。江苏专利增长较快,但发明专利不足。1998年至2002年,江苏申请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3%,上海为27%。而且,江苏省年发明专利授权只占全国的4.22%,低于北京、辽宁、山东、上海、江苏、四川。

与国际比较:江苏专利的人均水平仍然较低。每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10.45项,与发达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60项~70项/万人的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普查资料(表2)显示:2004年江苏在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两项指标名列第三位。广东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全国的19.8%,江苏占8.8%。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粤苏鲁浙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2006.2

三、加强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科技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已经成为影响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江苏经济较快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在新的形势下,江苏要做到率先发展,就需要把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作为江苏省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江苏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1.推进企业成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企业将在自主创新中扮演先锋和主体角色,是整个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江苏省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企业家自主创新意识的培育需要政策的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作为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尽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高起点、高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重点建设一批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走出“调整、开发、创造、组织与实现”的自主创新之路。

2.建设高素质自主创新人才队伍

构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造就一批创新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提供产业、事业发展机会等措施和办法,吸引国内外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深化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知识产权人格化,人力资源资本化,建立科学的人才价值评价体系,冲破“论资排辈”思想观念,形成人才竞争机制,让创新人才成为创新利益主体,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3.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首先,大力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科技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基金等),特别要扭转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逐年下降的趋势。其次,引导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及研发机构,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研究等)。再次,激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包括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及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创建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此外,引导金融部门增加科技信贷资金,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人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其中,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参考文献:

[1]徐冠华: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J].求是,2005,(8)

[2]路甬祥: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自主创新[J].求是,2005,(13)

[3]卢 萍:江苏自主创新水平全国领先[N].江苏商报,2006~02~24

[4]2004年江苏省科技统计公报

[5]张少华 梅姝娥 仲伟俊:江苏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 )

[6]任彦申: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N].人民日报,2005~11~1(10)

[7]徐冬青:技术创新:江苏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02,(7 )

[8]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践与路径[J].统计分析资料,2005,(86 )

[9]江苏统计信息网,http://www.jssb.gov.cn/tjfx/tjfxzl/1200512260068.htm

[10]江苏省统计局.在结构调整中推进江苏经济又快又好发展[J].统计分析资料,2005, (82)

[11]江苏省统计局.加强自主创新 提升江苏核心竞争力[J].统计分析资料,2006,(7 )

[12]董宏伟:企业必须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12~19

[13]杨 锐: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促进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江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展望[J].江苏科技信息,2003,(9 )

[14]方在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科技支撑[J].唯实,2004,(3 )

首都创新政策体系优化探讨 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明确要求北京新增科技创新中心的职能,这已成为未来北京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北京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北京必须制定更加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和机制体制,形成更加适宜的创新创业环境。当前对北京市创新政策体系如何完善的公开研究并不多见,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2012年曾对科技政策创新的“北京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但以总结经验为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1]在每年出版的《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和北京市科委每年向北京市人大汇报科技工作时也分别对北京市的创新政策作一些分析,但仍不是很系统。为此,进一步全面而深入地开展北京作为首都在未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的创新政策体系优化问题研究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

为更好地分析这个问题,需要对相关概念进行澄清。首先,首都意味着北京市所制定的科技创新政策既要立足北京,又必须瞄准全国和面向全球。其次,新时期北京市的创新政策体系是服务于首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这意味着北京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是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它与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共同构成统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新[2]。而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技政策相比较而言,创新政策体系的范围不仅有科技政策,还包括财政、金融、税收、贸易、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领域,它们必须相互协调、互为补充[3]。后面的研究将基于上述认识进行。

2 首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SWOT分析

北京作为首都,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认清自身存在的长处和短处,为进一步明确定位并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奠定基础。基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北京市面临的形势,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4,5,6,7],本文认为,北京市自身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上同时存在诸多优势和不足,而从外部看,则同时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其中最核心的优势、不足、机遇与挑战可归结为如表1所示的16个方面。在此仅举两例加以说明。其中,优势以北京市作为国家创新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彰显为例看,北京市的创新驱动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北京排名第三,其最大优势是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中小企业众多和创业环境良好[8],其中:北京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国的20%,发表SCI论文占16.3%,技术合同成交额占38.2%,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占30.5%,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占30%以上,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占40%,承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占50%等。劣势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确立为例,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低至1%左右;与此相比,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9%,主要发达国家该比例也达2.5%~4%。由此可见,北京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利和不利方面都非常突出,这就要求对北京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定位和措施要更加精准和有操作性、实效性。

3 对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定位的再认识

(1)从国际比较看。依据OECD[9]的区域创新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区域可划分为知识中心、非科技驱动中心和工业生产中心等3类,而利用北京的数据进行比较看,北京市不能简单地划入任何一类中心,但多数特征符合知识中心和工业生产中心的一般情况,处在工业生产中心向知识中心的过渡阶段。依据世界经济论坛提出按的照人均GDP作为基本标准评价各经济体所处发展阶段的标准看(附带“出口中矿产资源产品低于70%的标准)[10],区域发展可分为要素驱动阶段、要素向效率过渡阶段、效率驱动阶段、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创新驱动阶段等5个阶段,而2015年北京市人均GDP为17 064美元,实际上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阶段。综合而言,北京市从城市功能看,正处在从工业生产中心向知识中心过渡的阶段;从发展驱动力看,处在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过渡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的,也就是说,一旦实现了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变,就能促成由工业生产中心完全向知识中心的职能转变。与OECD列出的21个评价指标比较,北京市的人均GDP、研发投入、劳动者教育水平、专利申请量、公共部门从业人口比例、高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口比例都较高,制造业部门从业人口比例与人口密度高而失业率较低,这意味着北京今后可进一步大力发展以高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加速推动北京市从工业生产中心向知识中心转变。同时,OECD[9]认为知识中心的基本发展战略分2类,其中优先战略是依赖现有优势,即科学卓越、技术引领或兼而有之,支持社会经济转型也可作为战略选项。从全球范围看,走向知识中心的主要路径是发展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和(或)技术中心,支持经济社会转型并非必然,最多是一个附产品。北京作为拥有创新资源数量和质量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城市,只选科学中心或只选技术中心都是对北京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极大浪费,北京和中国承受不起这种损失,因此,北京必将同时以全球领先的科学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的双重身份出现,在此过程中顺带实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任务。

(2)从国家要求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新的核心功能。围绕该定位,北京市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应首先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并朝着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之一努力。北京市作为创新中心,首先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继而实现高端产业增长极、创新创业栖息地、文化创新先行区、生态建设示范城四大战略目标,但四大功能应在创新要素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实现,而且开放本来就是创新的应有之义,因而还应将国际开放创新重要枢纽纳入其内涵中。北京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内涵可概括为科技创新引领区、高端产业增长极、创新创业栖息地、文化创新先行区、生态建设示范城、开放创新主枢纽,由它们共同构成北京市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定位。

(3)从城市比较看。与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南京、西安、重庆、天津、成都、杭州、苏州等国内一线创新城市比较看,真正在战略定位上与北京交叉程度较高的是上海和深圳,它们的目标都是世界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有全球性影响力,其次是武汉和南京二市都定位于国家创新中心但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其他城市则定位于区域性创新中心,因此,北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上海和深圳,武汉和南京也会产生很大一部分竞争压力。这里重点对比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定位情况。首先,在科技创新上,北京是领头羊,而上海和深圳是中坚,这反映上海、深圳承认北京科技创新引领区的地位;其次,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深圳与北京更突出尖端产业部分,上海突出其大规模发展,深圳与北京的竞争会更激烈,但由于发展模式不同,北京应进一步强调原始创新和发展高端服务业,从而与深圳更突出高端制造业区分开;再次,在创新创业上,三市定位雷同,这需要各地通过政策和环境的营造来塑造差异;再次之,在开放创新上,上海和深圳有清晰定位,而北京未予明确,建议北京应将开放创新主枢纽作为定位之一,且是比前两者级别更高的开放创新中心;最后,在创新社会生态影响上,三市虽然都有明确的定位,但由于主要服务于本地发展,可不用考虑定位雷同问题。

上述基于不同角度分析和比较的结果,均对北京市的定位提出了不同层面的要求,北京市在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时必须依据上述定位来进行。

4 首都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OECD[9]根据各国和地区不同时期使用最频繁的4类创新政策工具差别,将创新政策分为基于空间开发的区域创新政策阶段、支持技术转移与企业发展阶段、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战略阶段以及区域科学政策等4个阶段。从北京市的情况看,北京市近年来创新政策完善的重点仍聚焦于创新系统中各创新要素的网络化和集群发展,突出针对中小企业创新,特别是初创企业的软服务以促进发展等,整体上处在推进“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战略”阶段。具体来看,北京市创新政策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5个方面:创新政策的制定主体分布广泛,例如目前北京市585件创新政策的牵头部门涵盖50个管理部门中的30个,若纳入参与部门则更多;其中牵头发布部门较多的有北京市政府、北京市人大、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11个;作用对象相对集中于政策制定的研发与创新治理和战略情报、促进技术转移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研发和创新友好的环境、研发和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工具手段全面涵盖科技创新的全部环节和主要工具类型;科技园区政策体系健全,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有近百项,基本涵盖所有政策领域[11],并成为全国各地科技园区竞相学习的对象;目标集中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等。总体上看,北京市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新政策体系。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北京市作为首都,在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从自身内部比较看,主要问题包括:创新政策体系整体上已经初步成型,但内部构成不均衡,主要是供给面和环境面政策较完备而需求面政策制定力度不够;各部门都积极开展创新政策的制定,但创新政策群还未形成整体合力,这涉及到市级部门之间、市与区县之间、中央与北京之间等复杂的层面;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效果良好,但还需更好地平衡试点政策与普惠性政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许多政策未覆盖非北京市属单位和非中关村地区的单位;大部分创新政策符合实际情况,但也有部分政策不适应发展需要,例如创新基地政策、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同时,与其他省份纵向比较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企业品牌和标准能力建设不足、企业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不足、产学研联系仍不够紧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足、创新的生态环境效应不显著、部分政策落实效果不好、北京落实中央的创新政策完整而及时但与其他地方相比政策偏保守等[4,5,6,7,11,12]。例如,北京作为首都,对中央政策文件的掌握、认知和快速反应速度较其他地区快,但北京在落实中央政策时,有时较为强调政策细节稳妥而不敢大胆探索,而其他地方有时则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或者至少在落实细节时将中央的政策发挥到极致。上述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存在但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例如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有些是之前关注不足的,例如创新的生态环境效应不显著,首都创新政策的完善必须着眼于解决这些重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盘考虑和谋划。

5 国内外创新政策完善新态势及其启示

为完善首都创新政策体系,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和掌握国外发展新态势非常必要。纵观近10多年以来,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体系完善的一些新动向来看,具有5个方面的特征值得给予特别关注,包括:明确区域政府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中资源积聚主体的地位和在科学政策、技术与创新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制定中的差异;极力强调和突出政策实施对象的普惠性,尽快将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试点政策推而广之;强调依据发展阶段的不同选择和完善相应的创新政策工具;更关注政策工具的组合和协调而非其数量,例如,奥地利、德国和瑞典等国采用的政策工具类型一直不变,变化的只是工具组合及其实现机制;西班牙、葡萄牙和匈牙利等国在政策组合变化中一直注重解决缺乏合作和协同效应的问题,持续强化对某些重点政策工具的运用[9,10,13]。

上述新态势和新特征以及国内其他区域在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方面的做法,对首都完善创新政策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包括: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间接支持的力度,推动创新激励从“前置驱动”向“后置驱动”转变;加大需求面政策的制定实施力度,例如在进一步完善现有供给面政策的基础上,应加大政府公共采购、税收减免、标准制定等相关的需求面政策的制定实施力度,推动试点政策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制定跨区域创新要素、机构和成果流动的政策和机制体制,重点是推动京津冀在创新方面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加大产业政策向高、精、尖产业聚焦的力度,重点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现代农业等;加大科技支持社会问题解决的政策和制度支撑,重点针对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人口调控和老龄化、医疗卫生等与社会民生和科技进步关系密切的领域;积极借鉴和探索新的政策工具在解决创新难题中的作用,例如创新券、工业博士、研究网络、跨境联合研究中心等;更加突出创新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政策工具的协调使用,广泛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创新政策协调等[9]。

6 完善北京市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

本文认为,基于上述启示,完善首都创新政策体系的工作可重点从“一个明确、六个加大”方面进行,即明确创新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主体及实施对象,从创新政策链的角度继续加大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创新政策执行、创新政策监督评估、创新政策统筹协调、创新法治化。

(1)进一步明确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对象。扩大创新政策主体的范围,涵盖所有利益相关者,其中政策制定部门从科委等科技部门拓展到所有创新相关部门,创新主体、社会力量等主要参与政策和制度设计、政策和制度改革咨询、政策和制度改革调研和讨论等环节;对于作用对象不局限于北京市域范围的,还应将国家有关部委和其他地方等纳入进来。同时,调整政策和机制体制改革措施的实施对象,具体适用类别上应更广泛,让大多数政策和机制体制都适用于不同归属的国内外机构,可减少试点政策和制度的试点期,但也不排除对于一些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的实施对象制定专门政策;地域范围上,北京制定的政策一般覆盖全市域范围,但对于与重要部门联合制定的政策,则有可能覆盖北京市域范围以外的其他地区。

(2)围绕企业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加大机制体制改革。机制体制改革的重点可集中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解决新兴创新机构发展面临的体制困境;加快市属高校、科研院所的现代大学和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组建专门支持创新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大力推动地方性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和立法工作;大力发展创新领域的新型智库等方面。例如,为发展新型智库,需首先从观念上将软科学研究提升到与硬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继而大幅增加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经费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鼓励软科学研究人员潜心开展长期研究,区分软科学研究与硬科学研究的资助差别等。

(3)着力加大面向普惠和间接支持、开放创新、弱势主体的创新政策。政策丰富的重点可聚焦于:政府采购支持政策;以后补助为主的企业创新研发支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创新科技金融税收政策;加强对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政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政策;创新联盟扶持政策等方面。例如,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方面,应系统地对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关心的社会保障、职业发展两类核心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加强全市范围内的教育资源统筹、住房保障、社保与医保跨区域统筹、薪酬制度改革、创新创业经费资助等,大幅提升创新创业人员的整体收入水平,大幅缩小不同学科领域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差别,同时逐步拉开不同职级之间的收入差别。

(4)切实加大政策和体制机制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政策和机制体制落地的重点可从4个方面考虑,包括:进一步明确各项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对实施效果较好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予以常态化;切实落实研发费用的税收抵扣等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政策和机制体制改革措施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与中央政策的协同执行等。例如,为加强政策宣传推广力度,市科委应联合有关部门,依据不同创新主体关注政策的内容不同,将全部创新政策进行编辑整合,形成针对不同创新主体的定制化创新政策内容大全;同时,市科委应牵头建立一个政策宣传和交流的互动平台,供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对象、政策研究者和其他关心北京市创新政策的人士对北京市的创新政策内容进行交流和答疑解惑。

(5)继续加大针对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的监督评估。监督评估的重点可考虑:尽快建立北京市创新调查制度;定期完整评估一次综合性政策和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对新实施的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同步开展监督评估;组织开展对标监测分析与评价;市人大和市政协应定期组织实施检查;加强同政策实施对象的直接交流反馈等方面。例如为推动直接交流反馈,市科委应联合其他有关部门,依托前述建议的北京市创新政策宣传和交流互动平台,针对北京市各类创新主体,建立固定化的在线沟通交流渠道,及时发送新发布的创新政策及权威解读,并鼓励沟通反馈政策内容及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和意见,市科委在定期整理以后,提交给首都科技创新协调机构讨论。

(6)全力加大创新政策和机制体制的统筹协调。统筹协调工作的重点可考虑:成立首都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加强京津冀三地创新政策的统筹协调;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统筹;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全面梳理已颁布的创新政策等方面。例如,可将拟建的首都科技创新协调机构改为首都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将与国务院各部委、中科院、央企和解放军各部门建立的固定合作机制进行整合,邀请各部门成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商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制定实施共同行动措施。

(7)积极加大创新政策法治化进程。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北京市可考虑将创新法治化进程融入到创新政策和机制体制建设之中,在决定制定创新政策和改革体制机制前就全面引入法治化程序,依据合法和科学的手段对原有政策和体制机制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给人大委员会,经人大委员会相关机构提出实施意见以后,再着手按照合法程序进行政策完善和体制机制改革,待征求意见稿正式被人大通过以后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发布实施。同时通过立法有效保护政策创新者的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应推动制定科技进步条例,明确政策创新的风险以及依法应予保护创新政策制定者的政策创新权力和免责范围,允许其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真正让其大胆探索和用于尝试。同时,加强对政策制定者及其创新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法律监督,政府对政策制定者免责范围之外的责任及违规违法行为保留终身追责的权力。

摘要:分析首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部四大优势与四大劣势、外部面临的四大机遇与四大挑战,深入剖析北京市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特征;其次探讨新形势下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新的定位以及创新政策体系的完善方向,继而深入分析首都现有创新政策体系在内容及实施成效方面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外创新政策体系完善的态势与经验启示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定、实施、监督评估、统筹协调、法治化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首都创新政策体系的“1+6”建议。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5

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

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

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程国强 通业态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一是农产品交易由过 去的传统集市贸易扩展到专业批发、“订单”购销、拍2007 年第 10 期

一、我国农村市场流通现状

经过近30 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农村基本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正在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市场机制逐

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形成多层次、多

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农村

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一,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市场消

费水平不断提高。2005 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

品 零 售 总 额 达 到 2.2 万 亿 元,比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的1978 年增长 21 倍,比 “九 五 ”末 的 2000 年 增 长 1.5

倍(接近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 倍的水平)。农村市场的扩大,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今后扩大内需、促进新一轮

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市场。

第二,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逐步提升。目前我国

农村既有传统的集贸市场,也有各种综合市场、专业

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 ;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

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

卖和期货交易等现代方式,农产品综合市场、专业市

场、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如到 2005 年底,我国有亿 元以上的农产品综合市场 539 个,成交额 2412 亿 元,比 2000 年增长 6.1%。二是农资连锁配送发展势 头较好,分销、直销、超市、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经 营模式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企 业近千家,连锁门店 3 万多个,为农民创造了方便、安全和实惠的农资购买环境。三是农村日用消费品

流通以小百货、食杂店、夫妻店等传统方式为主,连 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始走向农村市

场。商务部 2005 年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 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农村“夫妻

店”、“代销店”,建设标准化“农家店”。2006 年全国有 2287 个企业在 1817 个县进行试点,全国累计建设农 家店 16 万个,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 117 亿元,吸 纳富余劳动力 65 万人,扩大农村消费近600 亿元,使 1.4 亿农民受益。供销合作社系统运用现代流通方 式改造农村传统经营网络,自建、合建连锁、配送网 点近10 万个,50%的消费品零售已纳入连锁经营和 配送体系。

第三,农村市场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农民经纪

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是目前农 产品流通的核心主体。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 购销经营活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 2 万多

个,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服务活动的农村 经纪人达 600 万个。农资经营已形成由供销社农资 公司、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三站”、个体工商户等多

— 7 —

探讨与争鸣

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的格局。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超

市销售比例在 70%以上,其中美国、德国达到 95%,二、当前我国农村市场流通存在的突出问题

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流通方式落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薄弱,在根本 上不适应扩大农村消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第一,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78 年我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05 亿元,占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的 32.4%,而县及县以下为 1053 亿元,占 77.6%,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市场规模迅速扩展。到 1995 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超过县及县以下,城 乡市场规模相差 1.2 倍。到 2005 年,城乡市场规模差 距扩大到 2 倍。占全国 2/3 的农村人口,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 1/3。从长期趋 势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市场规 模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农村市场规模过小、农村消 费不足,将越来越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增长 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

第二,农村市场流通的地区差距逐步拉大。总体 而言,我国市场流通体系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差距逐步拉大。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市场流通东大西 小、东强西弱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和交易方式

在东部地区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比较缓慢 ; 中、西 部地区的农村流通体系发展程度明显低于东部地

区。如 2005 年,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成交额,东 部地区占全国的 78.9%,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占 12.4%和 8.7%。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等农产品集中消 费地区,批发市场设施条件较好,农产品配送、零售 网络比较健全 ; 而农产品产地市场基础设施条件、经 济效益比较差,特别是中部粮棉油、蔬果主产区以及 西部特色农业地区的产地批发市场,交通、通讯和市 场交易条件差,发展明显滞后。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6

【关键词】科技政策;自主创新;ICT企业

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21世纪国家间综合实力中的核心竞争力,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政策,实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国家宏观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ICT(信息通信技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ICT企业具有巨大的自主创新空间,与党和国家的现行科技政策体系有着必然的联系。

1.我国ICT企业自主创新及其对现行科技政策体系反馈的现状

1.1我国ICT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随着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ICT在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光通信、移动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机、数据通信等领域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早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中国还发展了如小米、华为、中兴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CT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成功实施人才、技术、专利三大战略,不断提高了自主创新力。这些企业在NGN、4G、数字集群等通信领域上的技术早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的产品也远销近百个国家和的确,逐渐成为了我国计算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不过,这些ICT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如苹果、三星等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上看,我国的ICT企业还处在集成创新的阶段,距离上升到原始创新还有一段距离。

1.2ICT企业对现行科技政策体系反馈的现状

为了将我国ICT企业的自主创新推向更高的台阶,提高其自主创新力,我国科技部于2005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财政税收、金融支持、科技投入、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平台建设、统筹协调、人才队伍建设等9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科技政策,形成了科技政策体系,并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构建科学的科技政策体系,强化了ICT企业的自主创新作用,巩固了其在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其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不过从多少ICT企业对科技政策的反馈上得知,ICT企业对财政税收、科技投入、金融支持等资金需求关联性较强的政策认知度更高,其根源主要为:①与资金需求相关的政策操作和规则都较简单,而对应市场需求的政策则相对复杂。以政府采购为例,从招投标、签订合同、评审、实施、验收、评估的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政策规定,极为繁琐。②与资金需求相关的政策虽然存在与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情况,但财税口仍然掌握了主导权,而对应市场需求的政策是多部门协调配合下的结果。以“政府部门信息化项目需求信息公开”为例,该政策不仅与科技工作主管部门相关,还涉及到了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

2.ICT企業的不同科技政策反馈及促使其自主创新的政策性建议

2.1财税政策反馈及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现行的财税政策包括了对企业在技术研发、硬件购买等活动中的税收补贴,对中介服务结构从事科技创新投资和服务的税收优惠。相关研究表明,ICT企业对直接针对企业自身财税补偿和优惠的政策认知度较高,而对间接政策了解不多,且主观认识不高[1]。而就如何促进ICT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强扶持ICT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力度,调整财税政策的平衡性。加大对民用产品自主创新基础研究的科技投入,对从事经济效益外溢性较大的基础研究,其实际研发费用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科技资金扶持,如银行贷款贴息、科技经费无偿拨款等。另一方面,结合多种财税政策,提高ICT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要不断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式,设立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计划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资金等;要购买更多利用企业资产创新的设备,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采购国内的创新技术、产品和品牌。

2.2金融政策反馈及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金融政策对ICT企业的支持包括了资本市场调节、提高ICT企业的保险服务水平以及资金支持等。相关研究表明,大中型ICT企业对金融政策的认知度较高,能有效利用金融政策为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而即便现行金融政策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政策,但小型企业的认知度仍然不高,其资金问题更依赖与国家的科技资助和境内外风险投资。而就如何促进ICT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上,可以通过建立适应自主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和金融体系、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以及拓展融资渠道,加快资本与项目的对接等手段入手。

2.3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反馈及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纲要》中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向,也有有关促使推动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内容。当前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企业也更加重视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尊重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因此,ICT企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反馈结果较好,一些企业甚至提出了提高目录更新频率的建议。如何促进ICT企业提高与知识产权政策相适应的自主创新能力,除了要将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纳入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外,还应该确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确立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为例,要不断鼓励企业遵循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工作制度,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同时,要不断拓展示范企业的要求,扩大专利示范的范围,促使专利示范的整体化和全面化。

2.4政府政策反馈及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在ICT领域,政府政策下的相关技术产品支持的政府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建设,对市场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纲要》中有关政府采购政策主要是一些管理类的方法,严格规定了政府采购的预算、评审等各环节,以免出现不规范的操作。相关研究表明,ICT企业虽然对政府政策的认知度较高,但对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疑虑,一些企业认为政府信息化项目的信息通道不顺畅会制约自主创新产品的发展。对此,为了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即要全面把握企业对政府政策的具体需求,要不断完善政府政策的监督反馈机制,要不断加大政府政策的执行力,要促使产学研的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建立健全的现代技术要求市场服务体系,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

3.结语

总之,我国现行的科技政策体系对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ICT自主创新企业对当前的各项科技政策反馈不一。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组织、部门要根据ICT行业的实际情况及其对各项科技政策的具体需求来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体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国平,孔欣欣.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制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3(0,2):15-16.

作者简介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7

1 江苏省目前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

1.1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现状

1.1.1 国家、省和市(县)三级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已经建立

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江苏省和各市(县)也根据自身的条件、基础和特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办法(见表1),并有效推动了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深入。但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政策中主要是一些办法、意见等偏重原则性规定且约束力不强的文件,而相关涉及权利、义务、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等方面权威性强的法律法规少,这使合作的法律保障机制欠缺。

1.1.2 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体系已初步形成

目前江苏为产学研合作服务的公共网络平台十余个,如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网、江苏省科技政策服务网,江苏省科技成果网、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网站、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站和江苏科技条件网等。这些平台功能各有侧重,初步形成了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网络平台体系。另外还建有一些实体性服务平台(见表2),此外,江苏省每两年分别举办面向国内的“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和面向国外的“国际产学研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等已成为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品牌。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1) 产学研合作的财税支持政策

江苏省对产学研合作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支持上。江苏省有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或局)等多个科研资助部门。这些部门设有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专利实施计划项目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这促进了产学研的合作。

此外,苏州、无锡、泰州等地还针对性地采取了税收扶持政策。如苏州对医药及生物技术企业符合规定的研究开发费税前150%抵扣。泰州则规定在中国医药城兴办的科研机构以及其它科技服务型企业,自投入使用之日起1年内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和2年内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作为科技扶持全额奖励给该单位。

(2) 产学研合作的金融、风险投资支持政策

省市通过有关政策,如政府补偿或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介入共同承担风险。目前,江苏省科研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依然是政府,但是政府的创新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较大,而金融机构对创新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乏力,特别是对中小高技术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缺乏且实施不力,产学研合作项目从基础性研究、中试到产业化各个环节都存在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3) 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目前江苏省相关人力政策主要侧重于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政策,如无锡的“530”计划等。主要通过对引进人才给予经费补贴,在人事关系、各类保险、职称等相关手续办理转接上给予便利,实施优惠政策等。同时,许多地方也对产学研合作中的优秀人才和突出贡献者设立专门奖项。部分财政充裕的地方还设了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但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尚缺乏有力和稳定的支持鼓励政策。此外,江苏省也开始探索和运用评估考核和运行补贴等手段,推动高校院所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进入产业一线。

2 推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政策创新的思路

江苏省现有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了本省产学研合作的推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升级,还需探索政策创新,进行政策引导,重点强调以下三个结合:

2.1 政策突破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深入推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既需要短期、具体的政策突破,也需要长期、系统的制度安排。政策要软硬结合,在完善创新财税政策、资金补贴等“硬政策”的同时,更多地在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模式、评价和服务平台等“软政策”上下功夫。突破创新资源分割、创新主体乏力、创新成果转化低下等瓶颈问题,激发产学研创新主体的活力,为产学研合作及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2.2 政府引导推动与市场内生相结合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调节的道路。政府需开拓思路,加快创新管理体制、转变自身职能,将主要精力放到做好政策、规范和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并发挥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围绕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推动重点领域联盟的构建。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积极构建联盟,探索多种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2.3 聚焦重点与三方联动相结合

一方面,继续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产业创新链条中的各自优势,以高校院所为核心推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育,以市场为平台推动技术向企业转移、产学合作,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知识产权共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引导、政策法制环境营造作用,统筹协调三方资源,推动三方融合和互相促进,完善三方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载体共建、利益共赢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3 江苏省产学研政策创新策略探讨

3.1 创新政策保障体系

政府要构建促进产学研战略合作的政策保障和激励体系,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明确产学研各方的权利、职责,规范产学研合作行为,明确合作中的资金管理、内部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归属与保护关系,解决目前产学研组织松散、行为短期、不能持续发展等问题。特别是要保障“知识产权私权属性”,强化“谁完成归谁享有”的原则,保障多个完成或协作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约定的履行。

3.2 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创新

3.2.1 推动促进三方联动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立与发展

为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研究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相关地方法规明确联盟内产、学、研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知识产权收益评估、共享、保护等工作,引导战略联盟合作中的信用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责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其次,推动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构建模式上的创新。支持以产业高端的联合研发工程对关键技术瓶颈集成配套攻关为目的的产学研共建产业技术开发中心或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科研机构转制企业联合组建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与服务集团模式;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吸纳工程设计单位、转制院所构建具有设计、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模式。再次,以产学研合作联盟为依托进行机制安排,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的构建,探索在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时,从政策上引导倾斜,明确以产学研联盟为主要载体和承担力量的发展思路,促进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2]

3.2.2 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及服务创新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基础较好,这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还需要通过对入园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强化政策支持、保障项目用地、给予税收扶持、创新创优公共服务等措施的实施来引导在园区内的产学研合作。当然政府针为园区提供公共服务不仅包括一般的共性服务还要根据产业创新的战略重点和产业园区的特色,着重建设相应的科研设备、实验室共享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构建促进相关研发、人才培养培训、成果转化的政策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和信息资讯等方面的服务平台。

泰州政府扶持的中国医药城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值得借鉴,该平台为进驻企业、机构从事医药产品研发提供小试和中试实验室及相关装置。园区还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新药创制服务中心、提供“交钥匙工程”服务的项目配套中心等服务机构。

北京的知识产权托管工程也值得推广,工程由北京知识产权局启动,以北京雁栖开发区为试点单位,与开发区及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两家中介机构签署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协议,针对园区企业的个性需求,量身定制知识产权服务,使企业不出园区内就能享受到专利申请咨询、知识产权保护及知识产权维权等专业服务。[4]

3.3 创新产学研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学研各方信息沟通

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完善方面,应强化行业协会、各类学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它们在信息沟通、市场需求把握、组织协调、培训评估和举办大型行业性会议方面的优势。此外,还要创新举办产学研交流形式,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展览会品牌创建。

此外,要为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方面,要完善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其市场行为,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市场的资源整合。另一方面,重点培育扶持权威咨询机构,扶持鼓励科研机构组织成立中介服务机构,并支持科技中介模式创新。可借鉴北京健康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经验。该中心是由北京市委牵头组建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承接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的中间平台,将来自科研院所的小试成果进行二次开发,缩短科技成果与产业化间的距离,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

3.4 创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评价机制,提高产学研合作绩效

江苏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但它们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与目前以论文和课题评价高校院所的评价机制有关。因此,需通过逐步将产学研合作绩效作为评价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重要指标(除从事基础研究性的高校院所)来提高其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避免其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与实际脱节的研究。构建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与高校院所的排名和科研经费分配相挂钩。同时,可借鉴英国设立类似“教育与工业(商业)联合奖”的奖项,重奖产学研合作成果显著的高校院所及个人。[3]

3.5 创新财税支持政策

针对主要投资于江苏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可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科技服务的专业机构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同等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实施加速折旧政策。对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联盟捐赠的,可确定为公益性捐赠,给予税收优惠。

3.6 对风险投资进行支持,强化金融支持

省政府对风险资本投资产学研合作项目应给予更有力扶持。政府应给予高新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在财税、信贷、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给予创业资助和税收减免激励,允许风险投资企业按照不高于总收益10%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等。设立风险投资种子基金和补偿基金,设计合理退出机制,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业的共同成长。

此外,应积极提供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金融服务。对江苏省(或市)重大的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贷款的重点支持。[4]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产学研合作,积极改善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金融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要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每年要有一定比例的贷款面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企业在国内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 [5]

3.7 探索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人才政策

一方面,激励创新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在职称评聘、利益分配、评奖评优等方面对于产学研合作发起人和参与者及其对产学研合作中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政策倾斜。另一方面,探索完善柔性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通过柔性流动方式进入企业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或从事其它专业服务。鼓励企业以岗位或项目聘用和人才租赁方式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通过政策保证柔性流动的优秀人才与其原单位其他在职人员拥有同样的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各类奖项等权利,使这些人才专心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宋健,陈士俊.国外产学研政策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8(7):36-38

[2]赵丹萍.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1-4

[3]杨晓丽.厦门市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D].2009

[4]范英俊.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8

我国人均资源能源占有量低,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污染严重,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因此,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生态创新政策体系,对推动生态创新战略,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创新战略具有宏观性和全局性,涉及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涵盖生态技术研发、企业绿色生产、绿色商品销售和社会绿色消费等内容。生态创新政策体系构建亦可从以上4个方面入手,分为生态技术研发鼓励政策、企业绿色生产支持政策、生态创新市场激励政策和全社会绿色消费促进政策等。生态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须依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社会组织的协同努力。

1鼓励从事生态技术研发活动

生态技术研发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导致市场中社会组织从事生态技术研发的规模,通常都低于社会最优水平[2]。为增加组织的研发动力,政府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应在保护生态技术研发积极性上发挥关键作用。政府应当对生态技术研发活动提供足够政策支持。

( 1) 设置生态技术研发专项。2011年,荷兰学者Rene Kemp总结出部分经济学家反对政府设置专项,以支持生态技术研发的理由[3]。这些经济学家认为,组织本身可通过与相关技术专利的拥有者合作,获得所需生态技术,政府的专项支持是在“选择市场赢家”,将破坏市场竞争。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对于某些特定的生态技术( 如藻类燃料技术、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等) ,组织面对着一般支持计划无法解决的特殊困难。因此,对特殊技术的专项支持并非是在选择赢家,而是为了协助组织解决问题, 并过度到新的生态技术知识基础。此外,对于企业独立研发水平较低的某些部门( 如能源部门) ,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技术领域,政府也应对其生态技术的研发进行专项支持。

譬如在汽车工业领域,为鼓励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政府可设置氢气和燃料电池技术专项,并提供专项资金支助,用于相关技术研发。同时,为保证企业专款专用,政府可成立相应的准政府组织,通过参与项目进程、参加监督会议等,确保专项支持转化为生态创新成果。

( 2) 推广生态技术成果。政府可通过公布《国家鼓励发展的生态技术》目录、规定经营者须运用生态技术或采取其它适宜措施开展污染防治等,推广组织的生态技术成果。《国家鼓励发展的生态技术》目录所涵盖的生态技术,应由各地方、国务院相关部门或有关行业协会推荐,经过专家评审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定。生态技术目录的公布,将加快生态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引导投资方向,为从事生态技术研发创造有利条件。规定经营者须采取一切适宜措施( 尤其是运用生态技术) 进行污染防治,则将促进各行各业中生态技术的使用。以能源工业为例,此规定将增加绿色能源技术的运用规模,特别是对热功率超标的燃气设备,矿油提炼厂、液化煤气工厂等。

( 3) 支持生态技术研发金融。生态技术研发通常使组织面临较大的商业和金融风险。融资渠道问题也一直被认为是阻碍实施生态创新战略、进行生态技术研发的关键问题。然而,市场机制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长期来看,政府应制定相关公共政策,以缓解组织融资问题。

正如学者Van Giessel和Van der Veen所说,政府可采取多种政策工具,对生态技术研发进行金融支持。如成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基金,为社会组织开展生态技术研发提供种子资金; 设置绿色基金,为生态技术研发的投资项目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等。一些发达国家还成立了环保基金会和环保银行[4]。环保基金会除负责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外,还支持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对从事生态技术研发的组织,基金会将提供最优惠的贷款利率,并给予贷款补助。环保银行属于商业银行,是国家环保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主要负责环保项目的贷款与投资。针对生态技术研发项目,环保银行可提供低于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和较长的还款期。

( 4) 实行生态技术研发税收奖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学者Frans Oosterhuis和英国研究人员Patrick ten Brink[5]认为,政府政策对推动组织生态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至于采用何种政策工具最能促进生态技术研发,学术界并无定论。但研究者发现,税收、交易许可证等经济手段的运用,优于命令控制式的直接管制。设计适当的税收政策,将对生态技术研发形成持久且日益强化的财政激励。

政府应实行生态技术研发税收奖励,通过制定各种税收奖励制度,促进企业对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针对企业生态技术研发支出的免税,对企业用于生态技术研发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等。另外,政府还可对生态技术研发企业的技术成果转让, 及转让过程中取得的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从事生态技术研发的企业,免收生产经营用房购置税等。政府可以根据生态技术产生的环境效益高低,分别给予研发企业低税率优惠、零税率和免税等奖励。

( 5) 加快生态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是创新技术研发过程中最具价值的投入资源。政府在教育和人力资本领域,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政策,应致力于知识增长及应用,和人才的培养。许多国家都通过教育和培训项目进行研发人才培养,促进技术创新。政府应加快生态技术研发人才教育。牛津大学学者Lena Shipper等[6]提到,这些教育和培训项目在发展生态技术研发所需人力资本的同时,也为组织中诸如生态技术研发这类的 “绿色岗位”提供了潜在劳动力。

政府可以启动教育计划,通过设立跨学科研究课程、提供奖学金、促进企业与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措施,鼓励学生从事生态技术研究。还可利用公共资金建立非盈利的教育和就业组织,专注于符合生态行业发展方向的技术培训。确保生态技术及知识人才的储备,满足组织中从事生态技术研发的人力资源需求。

2支持企业生产过程的生态化

为了增加企业竞争力、获得更高经济增长,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生态创新政策体系。出台政策支持企业生产过程的生态化,使企业实现同时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的双赢。

( 1) 对绿色生产提供财政援助和税收减免。欧洲著名咨询 公司Technopolis Group专家Alasdair Reid等[7]指出,政府对企业绿色生产的财税支持政策,应根据企业实现绿色生产所付出的综合成本来制定。在市场价格机制下,政府可出台补贴和减税政策,对企业从事绿色生产这一外部经济行为进行奖励。使绿色生产企业有利可图,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过程的生态化。

具体激励政策包括: 对在清洁生产实施中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减、免税; 对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企业,降低其所得税; 为企业的可持续生产提供财政补贴等。政策的资金来源可以是国家投资或缴纳的排污费。政府还可对生产资源节约型重点产品的关键设备,实行加速折旧优惠。对纳税困难的绿色生产企业,酌情给予减免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政策照顾。

( 2) 建立企业生产的生态管理及审计体系。引入环境管理体系( EMS) ,是企业生态创新战略中组织创新的重要内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综合了众多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原则,通过向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环保绩效,为企业迈向高效节能生产提供了实施框架。由于组织和行业差异,执行环境管理体系的方式有多种。政府应当建立相关标准,确保企业实施生态化生产; 清晰划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责任; 使企业接受外部环境审计。政府可建立企业生产的生态管理及审计体系( EMAS) ,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序,用更少资源,生产更多产品和服务,产生更少浪费和污染。

生态管理及审计体系是面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来自愿参加环境评估、报告,改善各自环保表现的管理工具[8]。生态管理及审计体系的管理细则,对企业的注册、环境表现申报和评估等,都作出了规范性说明。企业自愿参与生态管理及审计体系,将减少政府例行的环保监察,降低行政成本。从公众的角度看,该体系的建立还将迫使环保表现不佳的企业改善表现、提升形象。

3构建生态创新战略的市场激励机制

社会组织开展生态创新的阻碍除了来自投资不足,还来自生态创新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缺乏。环境监管及政策工具的运用,可以创造相关的市场需求。 但OECD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环境监管会对技术变革起主导作用,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基于市场的激励机制有时效果更好,因此,应加大基于市场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9]。

( 1) 建立环保标识体系。政府应建立环保标识体系,降低产品在部分或整个生命周期内造成的环境负担。环保标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先进生态技术和生态产品、服务的扩散。此外,由于环保标识体系对环保产品消费需求具有刺激作用,这种市场创造效应将进一步活跃社会组织的可持续生产和生态创新活动。

环保标识体系是一种软性标准化政策工具,它对各类产品和服务中的环保领袖进行环保标识认证。便于消费者在市场上对生态产品的识别和选择,鼓励生产者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环保标识体系覆盖的产品族群包括家用电器、清洁用品、建筑、 家具和服务等,其建立有利于政府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表现进行管控,树立良好的产品环境形象。政府在环保标志体系建立过程中,应当注意保证认证标准设置和修改的动态性,确保以最高的产品能源效率为基准进行标准计算。

( 2) 实施绿色公共采购计划。OECD研究者Fabienne Cerri等[10]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就将绿色公共采购作为一种环境政策来推行。但由于许多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 采购专员缺乏背景知识; 对妨碍公平市场竞争的担心等诸多因素,绿色公共采购政策并没有发展为主流。然而,随着各国政府愈加关注需求政策, 公共采购对创新的刺激作用重新凸显。曼彻斯特大学创新研究中心学者Jakob Edler等[11]提出,绿色公共采购应当被纳入生态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绿色公共采购政策一方面可以产生并维持生态创新产品及服务的有效需求; 另一方面则有助于解决企业的生态创新产品需求在市场化时出现的结构性失败和低效率问题。此外,政府可制定绿色公共采购政策, 运用最新的生态创新解决方案,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质量。

绿色公共采购计划是政府在进行公共采购时, 选择具有环保效益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在国防、交通、住房和建设等政策领域。在生命周期内比其他同类产品产生更少环境负面影响( 减少空气污染、 改善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资源等) 的生态创新产品,将优先进入绿色公共采购目录供政府选择。从而进一步促进组织在生态技术领域的创新行为。

( 3) 构建绿色价格机制。传统的价格形成机制容易使企业忽视生态和自然资源的价值,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然而,企业使用绿色原材料、改善产品的环保效益、研制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绿色营销的过程,都伴随着短期各类费用的增加,影响了企业实施生态创新战略的积极性。

为鼓励企业开展生态创新,政府应顺应价格调控政策的国际化趋势,建立“绿色价格”机制。绿色价格包含企业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所支出的相关成本。“绿色价格”机制联合了环保意识较高的消费者,使其愿意支付更高价格购买生态产品。在“绿色价格”市场机制下,生态产品可以比传统产品获得相对更高的市场价格。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制造企业开发可持续生产设备,投资生态产品项目,从而支持和促进企业生态创新战略的实施。

( 4) 完善环境 技术认证 方案。美国环保 署 ( EPA) 认为,生态创新从最初构想形成,到最终成功进行市场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至少要经历6个连续阶段: 研究和证明; 开发; 演示; 验证; 商业化; 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在“演示”和“验证”这2个前商业化阶段,政府应制定适当形式的政策,推动生态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正如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学者Arnold Tukker[12]所说,许多有价值的生态技术,之所以尚未被成功引入市场,部分原因就是无法进行可行性“验证”。现阶段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消费系统束缚了它们的商业化。

为加快新的生态技术进入市场,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开展环境技术认证( ETV) 。环境技术认证政策通过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对生态创新技术进行评估和测试,并向技术购买者和社会公众等出具认证报告。环境技术认证降低了购买生态技术的风险,保护了生态技术开发组织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建立环境技术认证平台,实现生态技术和市场的有效结合,推动生态技术创新实践。

( 5) 构建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生态创新激励政策中较为重要的是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在该市场上,政府允许碳排放较多的组织,从排放量低于规定标准的组织那里购买碳排放权。这样,组织之间可以交换所承担的碳排放义务,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重新分配碳排放量。碳排放交易政策利用市场机制,通过给污染环境的行为定价,提高了政策的成本效益。此外,大量研究结论表明,碳排放交易机制, 对于促进社会组织的生态技术创新具有明显推动作用。

要发挥碳排放交易政策对社会组织节能减排的倒逼作用,政府应当为碳排放交易市场构建正确的框架体系。目前,我国已在国内七个地区进行了碳交易试点,仍处于碳排放交易的起步阶段。配套措施的落实、交易规则的完善等,有待于更多政策细则的出台。

4促进全社会的绿色消费

生态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每位社会成员改善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对绿色消费和资源高效利用达成共识。政府应制定系统的消费者政策,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消费者环保行为的实现,推动全社会进行绿色消费。

( 1) 强化资源回收利用。欧洲经济研究中心学者Jens Hemmelskamp等[13]的研究表明,资源的回收利用政策是影响组织进行生态创新决策的10项政策之一。尽管在影响社会组织生态创新行为的效果上,该政策相对弱于环境监管政策。但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在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废弃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引导组织通过生态创新,积极承担起资源回收利用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推进和规范资源的回收利用,政府应当不断完善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包括建立便捷的废弃物回收网络和区域性集散市场、制定详细的回收利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及建设高附加值再生资源的加工基地等。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将为生态创新战略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高效实施提供有利条件。

( 2) 补助绿色消费。绿色公共采购政策对社会组织采取生态创新战略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激励,使政府有效地引导了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绿色消费。 此外,政府可直接补助企业和个体的绿色消费行为, 如购买可再生能源、节能电子产品及绿色建筑等。 增加生态创新产品及服务的社会需求,鼓励企业的绿色产品供给。

以购买私家车为例,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促进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一些欧洲国家政府采取了奖惩制。即根据所购新车的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对购买者实施200 ~ 5 000欧元不等的补助,或处以相应罚金。为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一些国家直接对使用清洁能源的个人、企业和单位进行补助, 扶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雅典理工大学研究人员Kostantinos D Patlitzianas等[14]还发现,有政府以补助或低息贷款形式,资助可再生能源设施的购买,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 3) 部分返还绿色消费税收。能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如产生废气、废水等。政府可向购买此类商品的消费者征税, 为污染治理筹集必要资金,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 该政策是政府对经济发展所付出环境成本的补偿,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返还绿色消费税收政策指,将消费者在使用能源产品时所缴纳税金的一部分,返还给绿色能源产品生产企业,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该政策与政府直接向绿色能源企业提供财政援助不同,它降低了绿色能源产品生产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其生产积极性,为促进全社会的绿色能源产品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 4) 加强公众绿色消费教育。生态创新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绿色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政府应当巩固生态创新产品及服务市场。其中第一步就是加强对公众的绿色消费教育。通过开展针对绿色消费的培训和宣传项目,引导公众的消费偏好,提升其绿色消费意识。只有在思想层面上,将生态环境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众的消费行为模式才能向更可持续、更绿色的方向转变。

公众绿色消费教育的强化,有助于绿色消费公共意识的建立。绿色消费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促进, 将成为政府推动社会组织开展生态创新的强大动力。具体教育内容包括: 消除绿色消费误区、正确识别绿色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鼓励公众消费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绿色标志食品以及环境标志产品; 提倡对废品的分类和回收等。

摘要:我国生态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构建适当的政策体系作为支撑。政府应鼓励社会组织从事生态技术研发活动,支持企业生产过程生态化,构建生态创新战略的市场激励机制,促进全社会的绿色消费。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9

一、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为解决农产品流通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近年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底, 国务院办公厅就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专门出台了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 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因而, 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仅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而且可以引导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也可以完善市场调控, 更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力量。

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政策保障

随着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认识的提高, 政府、学者和企业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然而,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如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与运营脱节, 流通基础设施、设备及技术差, 流通主体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 流通模式落后、流通渠道不完善, 流通信息共享程度低、交易者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以及监管缺乏、调控无力等。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较为完整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

三、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体系是为保障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法规、措施的总和,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政策体系的目标是最终建成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主体是政府、客体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内容从功能上主要包括支持政策、保护政策、促进政策和调控政策4个方面, 每个方面又由相应的子政策支撑, 如图1所示。

1.支持政策

“支持”, 即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总量和力度。可以从财政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4个方面加以支持。

(1) 财政政策。

明确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公益性定位, 增加财政投入。一方面,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以政府为投资主体, 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加强农产品信息系统、批发市场、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 设立专项资金对用于农产品 (尤其是生鲜农产品) 保鲜的冷冻车、冷冻库、冷链系统购置和建设进行财政补贴。

(2) 税费政策。

突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公益性, 减免相关税费。税收方面, 对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进口设备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免征新鲜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减免涉农流通企业所得税, 通过政策杠杆多渠道 (合作、合资、置换、BOT)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产品流通领域, 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组织。费用方面, 减免农产品批零市场的租金、摊位费、管理费等费用;继续扩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和品种, 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

(3) 金融政策。

着力解决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 创新金融模式。一是支持涉农金融主体建设, 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如小额贷款公司) , 鼓励和引导其把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方面的业务作为重点。二是加强信贷支持, 在信贷增量中保持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支持。三是支持涉农担保机构发展, 解决农产品流通主体 (如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小流通企业) 融资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

(4) 土地政策。

优先安排和保障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基本用地。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应完善用地指标配置方式, 可以采取划拨方式或者按作价出资 (入股) 方式供应;对农产品流通企业有偿使用的土地, 可以适当缩短出让年限或采取租赁方式供应。对涉农用地要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 简化程序。支持农民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2.保护政策

“保护”, 即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 制定行业准入门槛和技术标准等以保护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快速、健康发展。应继续优化农产品流通载体, 完善大型批发市场的功能与体制, 加快农产品流通立法, 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 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 严厉打击农产品销售违法行为,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促进政策

“促进”, 即进一步改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条件。可以从服务政策、人才政策和科技政策3个方面加以促进。

(1) 服务政策。

充分集中行政资源、调动市场资源, 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注册、运行、咨询等服务;简化服务流程, 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和“专家大院”制度, 健全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指导农民生产, 服务农产品销售。

(2) 人才政策。

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高度建立农产品流通人才的吸引、培养、利用和管理机制。构建农产品流通人才的职业教育体系, 并用多重措施加大农产品流通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 全面提升农产品流通人才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3) 科技政策。

将农产品流通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 推动农产品流通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各主体共同推进农产品流通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促进农产品流通先进适用技术、模式的推广, 支持农产品流通各类人才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

4.调控政策

“调控”, 即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继续着力统筹完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 完善市场监测及预警、储备调运制度, 提高应急调控能力, 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加强对各方面的宏观协调和管理, 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性管理体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提高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竞争程度, 引导和促进农产品流通各主体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参考文献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10

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中用到的指标结构庞大、数目众多, 各指标之间关系复杂, 只有制定和遵循相应的原则, 才能使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 为评价方法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性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应全面地反映其数量化的现象和概念, 即能够对被数量化的对象做出完整的划分和全面的覆盖, 使被数量化对象的信息没有遗漏。

(2) 科学性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中指标间应不存在信息重叠, 以免影响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可比性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设置和含义应当符合相关标准, 以便同其他指标体系作比较。

(4) 可操作性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现实性, 对其指标值可以进行测量, 能有效地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服务。同时作为对某特定方面的评价,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考虑其个性。

就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说, 还应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 指标体系设计要简练, 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通过对众多指标的分析比较, 为了能更加科学、全面、系统地做出评价, 设计者往往不得已采用一套具有庞大结构、繁复项目的指标进行操作。这就造成了数据采集困难、指标间相关性高、计算复杂等难以克服的缺陷, 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细分目标。

第二, 指标体系设计要有超前性和指导性。设计的预选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涉及的数据目前相关部门尚未进行统计, 因而无统计资料可用, 这给用该套预选指标体系进行实际评价造成了困难。这些指标主要涉及环境、知识可持续性、科学管理能力等方面。

第三, 指标设计应有效地将总量指标和均量指标加以结合。对于某些指标, 单一考虑总量, 往往有失偏颇。例如专利相关指标, 专利总量体现了总体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小;人均专利数体现了科技创新的绩效。如指标只选其一就显得难以全面准确地描述评价对象。本次指标体系设计中对于这类指标, 拟用分指标加权计算, 形成综合指标来解决, 即在一个综合指标下设计分指标, 赋予不同权重, 综合计算考虑。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估中的指标体系方面, 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加以体现:一是科技基础和科技投入, 是指科技潜力和人口素质基础以及在科技活动中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二是科技产出, 是指科技活动所产出的直接和间接成果;三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是指科技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可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参考有关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科技实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经过初选、分析、筛选、归并, 提炼出一套科技政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 由科技基础和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成果、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个一级指标, 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直接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活质量提高6个二级指标以及更加细分得到的29个三级指标共同构成。具体指标体系详见表1。

3 指标体系的说明

第一个一级指标是科技创新基础和科技投入情况, 反映科技创新基础实力, 是一个地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石。科技创新基础实力涵盖的内容有科技人力资源和财力投入两个方面。科技人力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前奏, 没有资金和人员围绕一些课题开展研究, 是不可能产生大量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力资源指标由专业技术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构成。研究开发机构是知识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没有一个固定的研究开发机构和人员投入, 没有实验设备和场所, 就不可能形成创新的活动空间。

科技产出和科技成果是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二个一级指标。在一个确定的科技投入和制度体系下, 科技产出和科技成果是决定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 是最重要的指标。它具体又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市场4部分。知识创新用科技论文数来衡量, 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产出中相对于知识创新的另一个指标。技术创新水平可用省科技进步奖励数﹑万人专利申请量﹑万人专利授权量来描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由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占全市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值比重4个指标构成。技术市场通过技术市场成交额衡量, 来表明科技活动活跃的程度。

第三个一级指标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由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二级指标构成。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最终应表现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科技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可通过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GDP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5项指标来衡量。环境保护和生活水平提高程度主要通过环境质量综合治理指数、资源综合利用指数、人均邮电业务量、万人使用因特网户数等4个指标来描述。

4 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设计的建议

关于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 偏重经济效益指标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的现象较为突出, 特别是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往往被忽视。技术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扩散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 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人类生活的质量, 但同时有可能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 损害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因此, 偏重技术创新的直接经济效益指标而忽视其间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 或忽视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 是不值得提倡的。

第二, 科技产出和成果评价指标的选取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独特性。科技创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科技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具有回收期长、见效慢等特点, 需要实行超前投资, 且年际间投入又往往存在高低不一的波动现象, 因而以当前某一年度的投入额来度量是欠科学的, 而应改用“若干年 (如近5年) 累计科技投入总额”或“近5年来年均科技投入增长率”等指标来度量。

第三, 评价指标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系统性重视不够。科技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有机构成的整体, 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和必要保障。由于指标难以取得的原因, 对于市场创新、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 我们要予以重视。因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状况的主要因素, 不是物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而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紧密相关的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设计的建议如下:

(1)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 逐步增加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注意增加社会和生态方面的评价指标, 尤其是要增加反映技术创新的正、负外部效应的相关量化指标, 以便逐步转变粗放型的科技创新方式, 倡导可持续的科技创新方式, 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循环资源回收率等。

(2) 增加高校创新能力和科技园区孵化作用力的评价指标, 体现科技创新的产学研联动过程。新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应能反映高校产学研联盟建设情况, 体现科技园区的孵化作用大小。高校参与下的产学研联盟企业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创新的主科技园区,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 为新的科技企业的孵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为已有的科技企业带来了集聚效益。

(3) 明确技术收入指标构成, 鼓励技术开发。目前大多采用技术合同成交额或技术收入这类指标来反映技术创新的经济收益, 这还不够全面。应进一步明确技术收入的构成。技术收入包括技术开发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技术咨询收入和学术活动收入4个部分。新的指标设计应能涵盖这4个方面, 在进一步增加技术开发的基础上, 鼓励开展技术咨询和学术活动等活动。

摘要:本文根据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从科技基础和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成果、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分析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贲友红.财务预警模型中研究变量体系的设计[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5 (12) .

[2]贲友红.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3) .

[3]杜启明.关于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评价研究[J].甘肃农业, 2006 (6) .

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篇11

关键词:文化市场;诚信体系;政策分析

文化市场诚信体系是文化市场中国家管理部门诚信、文化产品经营者诚信、文化群团组织诚信、文化消费者诚信的总和。文化市场诚信体系是“文化市场”作为整体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和属性,是文化市场经济的神经,在文化市场各主体之间起着重要的联系和纽带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将“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作为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健全的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已经成为保障未来我国文化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分析当前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政策缺失,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政策概况

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对完善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进程而提出并不断明确的,是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指导下逐步展开的。从2001年开始,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制定和颁布相关政策逐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

2001~2004年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步规划阶段。这一时期相关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国家逐步认识到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府对信用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方向性、框架性的要求,但相关政策内容比较笼统。

2005~2010年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阶段。这一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規章和规划,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架构。

2011年至今,国家出台了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完善阶段。

2.国家关于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文化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侵权盗版、虚假宣传、恶意拖欠等一系列失信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与稳定。为打击文化市场失信行为,维护正常的文化市场经济秩序,党和政府提出了加强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用于加强文化市场诚信建设。从相关政策的内容来看,我国的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见表2)。

2002~2009年是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相关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已经认识到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政策的创新和实践不断加强文化市场诚信监管,旨在维护诚信、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2010年至今是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初步规划阶段。这一时期,国家进一步强调了诚信建设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突出位置,政府提出了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概念和方向性要求。但是,相关政策并没有明确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架构,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步规划阶段。

二、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政策失范的表现

目前,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政策存在着体系不健全、政策“越位”、缺乏可操作性等失范表现。

1.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政策体系不健全

我国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政策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用于引导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专项政策。国家有关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而提出的。相关政策并没有明确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更没有提出文化市场诚信体系的主要内容。这就使得我国在推进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不利于文化市场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是缺乏用于支持文化行业协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化行业协会作为自律性的非政府文化组织,在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然而,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用来指导文化行业协会发展的管理办法,使得文化行业协会在运作上缺乏监督和管理,致使文化市场上出现文化行业协会公信力不足,向市场提供虚假信息等问题。

2.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政策存在“越位”现象

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用于加强文化市场诚信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政策内容并不符合文化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存在“越位”现象。例如,为规范文化市场发展秩序,营造诚信的文化市场发展环境,政府曾先后出台政策对电子游戏、歌舞娱乐、网吧等行业进行了“全面关闭”“全面整顿”和“重新登记”。然而,这些文化行业经营主体在取得政府市场准入资格,并与政府建立起许可经营的信赖保护关系之后,却在相关政策的强制性规定中丧失了经营资格。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了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对政府相关政策的无所适从和不信任。

3.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良好的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政策应该是既有政策目标,又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并且配套措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的可操作性是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得以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政策规定没有遵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并且许多政策并没有相应配套措施,也没有具体实施细则,落实起来十分困难。例如在动漫市场领域,中央和地方一些过于宽松的财政支持政策使一些动漫产品生产者丧失了追求高质量作品的动力,助长了厂商对消费者需求的漠视。由于按分钟补贴的政策缺乏运作的可操作性,动漫市场涌现出一批山寨者和投机者,动漫产品生产厂商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经营行为。此外,一些“限制性”和“禁止性”方面的政策过于原则,造成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我国有关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的政策法规对破坏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一般都作出“由相应文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取缔”的规定,但是,“依法予以取缔”的概念过于原则和抽象,具体操作难度很大。相关政策的操作性不强给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带来了困惑,也十分不利于文化市场建立公平、诚信、有序的经营氛围。

nlc202309051435

三、完善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政策的建议

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相关政策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发展的首要因素。完善我国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政策需要健全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的政策体系、提高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完善文化市场诚信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健全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的政策体系

充分发挥政策对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的保障作用,应建立健全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的政策体系。一方面,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有关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专项政策,为有计划地推进文化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設提供重要政策依据。另一方面,对于规定不具体的政策条款,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以保证政策落实的有效性,降低政策适用依据不当的风险。部分政策条款甚至需要国家司法机关作出司法解释,从而保障文化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减小执法难度。

2.提高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政策决策的科学性

完善政策的决策机制。我国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源于缺乏统一有效的政策决策机制,部门和行业之间缺乏协调。传统文化市场是基于行政分业、行业分类的一种条块化管理模式,管理功能有限。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容易造成多头管理,致使文化市场监管“缺位”和“越位”,并且容易导致管理机构各自为政,产生不同文化行业间的“文化壁垒”。因此,建立起打破横向行业分割和纵向行政分割的集约型管理机制十分必要,这样将有利于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保障文化市场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

推进政策制定过程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政策制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是保障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当前,有关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的政策并没有完全实现从经验政策向科学政策的转变。部分政策的制定采取“试错法”,即根据政策主体的喜好,选择一方案实行,若发现了错误,再重新选择其他方案,这种政策决策方式极易导致政策失误。为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政策制定的环节,加强对调查研究、专家论证以及实施反馈等环节的投入和重视,杜绝“拍脑袋出政策”的情况。此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当有法律依据。为提高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政策的法制化程度,我们需要强化政策制定的法律监督机制,确保在《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的范围内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3.完善文化市场诚信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文化市场诚信规则的维护,从根本上说在于文化市场各主体参与文化市场活动时必须坚守诚信原则,但当诚信与利益发生冲突时,文化市场的参与者却往往倾向于利益而违背诚信规则。因此,完善文化市场诚信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就成为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文化市场诚信监督应该实行政府和行业协会相结合、以政府为主的监管体制。政府要在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市场管理公信力的同时,加大对文化市场的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严惩有违文化市场诚信原则的违法行为,保障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执行。对文化市场的失信行为应采取行政惩罚和司法惩罚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惩处力度,让“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以此来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保障文化市场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关联知识

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依照现在比较学理的说法就是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而将这种学理的说法通俗一点的表达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如果再白再简化一点就是“互联网平台+传统产业”。也有人将“互联网+”概括为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造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等六大特征。

(摘自潘凯旋:《试说出版业的互联网+》,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3日11版)

智慧城市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进展 篇12

综合整理2013年度中央国务院和各省部委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共计51项, 其中: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发文18项, 各部委发文33项。

在统计的51项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中, 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14项, 直接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14项, 国家各部委指导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工作的政策文件22项, 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13项。

关于绿色、节能、环保、民生、低碳的相关政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融合就是实现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四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2013年, 国务院有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指导文件更加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践,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关注我国新型城镇化在具体实施中的相关政策的发布。

在2013年度中, 《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文和《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3]2号) 文就明确对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建筑和水资源管理发布了政策规定。

其他相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还有:

(1) 《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的通知》 (国办发[2013]10号) ;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号) ;

(3)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3]36号) ;

(4)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号) ;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国发[2013]30号) ;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23号) ;

(7)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1号) 。

以上文件凸显出国务院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核心内容已经形成了体系性的政策法规。

助力智慧城市技术支撑和各项专业技术的政策

在2013年度中, 国务院及各相关部委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和支撑技术方面也进一步完善了政策法规的建设, 如:

(1) 《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信[2013]7号) ;

(2) 《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发改高技[2013]266号) ;

(3) 《关于印发<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试行) >的通知》 (建科研函[2013]52号) ;

(4)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

(5) 《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3]31号) ;

(6) 《关于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3]97号) ;

(7) 《信息化发展规划》 (工信部规[2013]362号) ;

(8) 《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 (民发[2013]170号) ;

(9) 《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卫规划发[2013]32号) 。

从以上发布的政策文件的目录可以看出, 从2010年至2013年度, 国务院和各部委已经就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涉及的各项支撑技术及各专项专业技术的基础应用, 逐步形成了体系完整的智慧城市政策规范。

1《“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国发[2013]31号) 中指出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全球范围看, 宽带网络正推动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 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 作为抢占新时期国民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 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 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 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 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 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 亟需得到解决。

根据《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3号) 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特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 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2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办发[2011]38号) 、《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信部规[2011]556号) 等文件发布以后, 《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就进一步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现代物流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指导意见》要求深刻认识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物流是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全局的重要活动。信息化正在全面渗透和融合到物流活动中, 成为现代物流最重要的核心特征和时代特征。

3《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是在《“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布后的又一重要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管理文件, 文件对规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 (主要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政府数据中心以及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建设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 的管理, 促进了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高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电子政务项目的投资效益。

4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是智慧城市数据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试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智慧城市要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 去满足各政务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 多渠道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共享信息的迫切需要, 切实提升宏观决策、监测分析、应急处置和公共服务能力, 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政务部门有效规范经济社会秩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 也是我国2013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践中立项最多的内容。

5公共服务实施相对完善, 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和市民的身体健康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始终关注的目标。人口健康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体现国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

《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卫规划发[2013]32号) 的发布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我国人口健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在智慧医疗和智慧社区的规划和项目实施中必须遵循的基础性文件。《指导意见》指出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快速发展, 为提高卫生计生服务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覆盖城乡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全面建立, 以临床应用和电子病历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远程会诊系统初具规模, 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步伐加快, 居民健康卡试点成效开始显现, 信息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日益健全, 150余项标准和安全规范初步满足当前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需求, 部分地方建立了省级信息平台和地市、县级区域信息平台, 区域内卫生信息共享以及跨区域业务协同逐步深化。形成数据向上集中、应用向下延伸的服务模式, 探索开展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的跨部门、跨地域交互和共享, 促进了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在智慧城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中, 面临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亟需整合卫生计生已有信息系统, 扩大区域信息平台覆盖面, 并提高联网水平, 实现系统互连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提高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亟需改变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状态, 促进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平衡发展。亟需提升数据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提高科学决策支持能力。亟需进一步加强制度、管理、人才和资金的保障, 进一步完善信息标准和安全体系, 支撑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产业调整的深入, 在2013年度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就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运作模式的改革上也发布了相关的极其重要的政策文件, 如:

(1) 《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3]4号) ;

(2) 《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3]96号) ;

(3) 《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2号) ;

(4) 《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7号) ;

(5)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2013]20号) ;

(6) 《关于印发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 (国办函[2013]69号) 。

2013年度可以认为是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运作模式进入更深层次探索和实践的一年。

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政策指导性文件

在2013年度, 各部委有关智慧城市试点都做了相应的政策指导和规定, 城市试点的实践进一步深入开展, 对实践中产生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式, 如:

(1) 《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测国发[2012]122号) ;

(2) 《关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 (建科研函[2013]3号) ;

(3) 《关于做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建办科[2013]5号) ;

(4) 《关于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立项的批复》 (国测国发[2013]14号) ;

(5) 《关于申报2013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通知》 (农办市[2013]4号) ;

(6) 《关于印发<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农办市[2013]8号) ;

(7) 《关于认定2013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通知》 (农市发[2013]5号) ;

(8) 《关于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通知》 (建办科[2013]22号) ;

(9) 《关于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1884号) ;

(10) 《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3]1718号) ;

○11《关于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国科办高[2013]52号) ;

○12《关于征选信息消费试点市 (县、区) 的通知》 (工信厅信函[2013]701号) ;

○13《关于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过程管理细则 (试行) >的通知》 (建科研函[2013]183号) ;

○14《关于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2664号) 。

综合整理上述国家智慧城市相关试点的政策文件, 截至2013年底, 我国目前已有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信息消费试点市 (县、区) 、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8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项目, 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第一批和第二批共计193个以外, 其他试点项目根据文件内容可以了解到其进展情况。

1 2012年底,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测国发[2012]122号) , 这项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是对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支撑技术的重要实践项目, 也是智慧城市可靠保障的重大举措, 因此, 也收录在2013年度发布的重要政策文件范围内。

该《通知》指出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三项重大的意义。

第一,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在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 科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 社会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研究迈向实践探索, 正在成为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途径。

第二,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通过泛在网络、传感设备、智能计算等新型高科技手段, 实时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 而形成的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第三,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试点工作, 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时空数据资源获取、地理信息服务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 推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2012年12月24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局长会上明确提出, 2013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每年将选择约10个城市为建设试点, 每个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3年。

2013年,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在太原、广州、徐州、临沂、郑州、重庆、武汉、无锡、淄博、济宁启动了试点工作。

选择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要求这些城市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包括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中心必须初具规模;良好的地理信息资源及应用服务基础;要建立起比较科学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 包括更新与共享方面的能力;具备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人才资源基础。

2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项目中, 2013年度已经认定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等40家单位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3在“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项目中, 2013年已经确认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克拉玛依、厦门、青岛、深圳以及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联合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群建设。

《关于同意北京市等16个城市 (群) 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3017号) 中对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的建设提出了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不断完善的基本要求, 同时要求示范城市形成深挖特色应用、注重形成合力、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形成长效机制的工作模式。

4 “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包含:顶层设计专项行动计划;标准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技术研发专项行动计划;应用推广专项行动计划;产业支撑专项行动计划;商业模式专项行动计划;安全保障专项行动计划;政府扶持措施专项行动计划;法律法规保障专项行动计划;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10项。其牵头部门分别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

《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行动计划的牵头部门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对各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分工与进度、保障措施等, 尽快细化具体措施。要求各牵头部门加强沟通协调, 务实推进相关工作。

5为深入贯彻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落实国务院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充分发挥信息消费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 (县、区) 在全国范围内遴选50个试点。从2014年1月开始, 截至2015年12月结束。试点结束时, 择优评选“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市 (县、区) ”, 进行示范经验推广。

6 在2013年底,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通知》, 酝酿了一年多的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终于启动了。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是推进物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行动项目, 是在《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7号)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2号) 、《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3]1718号) 发布后, 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重大举措。文件同时发布了《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总体工作方案编制大纲》。

发布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政策

在2013年度,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国家信息安全和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发布了相关政策, 《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1965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3]101号) 。

《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3号) 的工作部署, 针对金融、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面临的信息安全实际需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组织国家信息安全专项。并要求和支持各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信息安全试点示范、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应用试点示范、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试点示范及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领域示范。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 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要求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 紧密结合实际, 合理确定内容, 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纵观智慧城市两年来的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遵循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入、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总结2013年度我国国务院和各部委的关于智慧城市的政策文件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先行探索, 更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而各级领导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规范从科学管理和科学实践方面形成了具体的实施政策指导体系。这对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者来说不仅是必须遵循的科学指导意见, 更是智慧城市两年来建设成果的体现。

附录:2013年度智慧城市重要文件目录表 (见表1)

上一篇:电子线路仿真下一篇:信息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