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解读

2024-06-04

莎乐美解读(共6篇)

莎乐美解读 篇1

《莎乐美》取材于《圣经》的一个情节,通过写作手法 的构建,表达其中蕴含的欲望和自私,还有人性,你有哪些感想呢?

从莎乐美看出人性私欲丑陋的一面

1895年入狱的王尔德几乎告别了他的艺术生涯,从高高在上的爵士到身无分文流浪汉,从爱尔兰到巴黎,王尔德可谓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回读王尔德的文章能看出他无疑是一个艺术天才,他欣赏着特别的艺术,只不过人类从来没有接收過异端。

莎乐美是王尔德最杰出的特别作品之一,看完这部书,我感觉就算这是一个剧本,也把人物刻画的十分细致,把唯美主义和宗教故事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不由的让人赞叹,可反过来更多的是让我去思考一些东西,那就是文中不断出现的若隐若现的线索‘欲望’。无论是从一开始的莎乐美的母亲希罗底与她的小叔子希律王乱伦的肉欲,到后面被预言家施洗约翰称为通奸而产生想除掉施洗约翰的杀欲。还是后来希律王希望看到妖艳的莎乐美起舞的欲望,更是莎乐美看到约翰而产生的疯狂的爱欲。

在西方,莎乐美一直都是爱欲的代表,这种病态的爱从王尔德的书中可以得到很好体现,莎乐美为了追求约翰做出的种种过激行为,当她的爱慕者侍卫队长看到她调戏约翰的行为而无法容忍而自杀时,莎乐美却无情的连头也没回一下。然后当她向希律王提出要约翰的头时,希律王连半壁江山都答应给她,但她只想要约翰的头颅时。还有她得到约翰的头后疯狂亲吻他的首级时的病态作风,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为了爱情可以抛弃一切的丧心病狂的公主,与传统圣经里的莎乐美不同,王尔德刻画的莎乐美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只不过她对于爱情扭曲的认识导致了后面一系列让人诧异的故事,正如同王尔德本地人当年所阐述的一样,他改变了两个地方,让莎乐美爱上了约翰,让侍卫队长爱慕上了莎乐美,但里面却充斥了原著里太多得不到的爱欲与死亡,侍卫队长是与嫉妒和绝望,莎乐美死于爱欲和惩罚,而约翰死于莎乐美极端的疯狂。这都是人私欲所酿成的惨剧。

会过头来看,我们的希律王是怎样的一种人呢?细细品味,他是一个很好美色的国王,近乎于疯狂一样,为了看到莎乐美那妖娆的舞蹈,他连自己半壁江山都可以豁出去,为了肉欲,而可以背上一个通奸的名号去乱伦他的嫂子。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胆小而又无情的国王,看到侍卫队长尸体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把他拉出去,毫无任何感情,而且当莎乐美提出要约翰的命时,他却畏惧了,害怕人民造反,不过碍于面子还是兑现了诺言,而且最后他把莎乐美杀了的时候也是落幕的时候,从这个莎乐美的叔叔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同样的无情残忍,也同时为了自己的欲望可以抛弃一切。

全书很好的展现了人的私欲,但王尔德好像是在替圣经告诉世人一样,太多的欲望一定会得到其相同的报复,就像我们本身一样,有这像莎乐美一样的疯狂的爱欲,有这像希律王一样的肉欲与杀欲,有着像侍卫队长一样的绝望与嫉妒,但同时,我们的身体散发着本能的善良,无私的友谊与爱情,也能抵制住扭曲的欲望,而这些欲望的控制是在于我们自己,看了这么长时间,我有一句反问自己的话,我到底是该做一个有着善良欲望的人,还是做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丑陋欲望而走向无尽深渊的怪物呢?

莎乐美解读 篇2

1890年, 王尔德告诉他的美国朋友埃德加.塞特鲁斯 (1855-1921) 说他准备写一本关于圣经中从良罪人玛丽的故事。路加福音中写到“那城里有一个女人, 是个罪人, 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 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 站在耶稣背后, 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 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 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 把香膏抹上。”因此, 耶稣对那女人说:“你许多的罪都赦免了, 你的信救了你。”王尔德告诉他的朋友说他打算把玛丽描写成莎乐美。因此剧中莎乐美这个角色其实是结合了这两个人物的特性, 不同之处就在于莎乐美的爱和信是给了施洗约翰。

月亮在本剧中反复出现, 对于王尔德和剧中人物来说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月亮在西方文化当中往往和女性的一些气质联系在一起。例如脆弱, 祸水, 冲动, 情绪化, 主观, 性等等。莎乐美的确具有这些特性, 她性感, 对爱疯狂, 但是内心脆弱, 同时她又是祸水, 因为正是她导致了约翰的死亡。月亮在西方文化中还象征着自私。这一象征意义来源于希腊神话当中的月亮女神。她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 但是她很孤单。有一天, 她爱上了一个男孩。但是这个男孩是个凡人, 终会死去。因此月亮女神便把他放在一个洞穴当中每天都亲吻他。这个男孩最后是得以不朽, 但是他不得不永远在沉睡当中度过。月亮女神牺牲了男孩的自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莎乐美也是自私的, 她杀了乔卡南仅仅是因为她想要亲吻他。

月亮在西方文化当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象征意义, 如病态, 恐怖或者癫狂。在这部剧中, 月亮就是莎乐美的化身。她和月亮一样“冷冽贞洁”, 之后当她见到乔卡南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她变得狂热, 为爱癫狂, 就如同希律王描述的月亮一样成为了“疯狂的女士, 一位四处寻找爱人的疯狂女人。”故事的最后部分, 一束月光落在莎乐美身上, 照亮了她, 这个时候, 月亮其实已经和莎乐美融为一体了。

希律王愿以半壁江山换取莎乐美的七重纱巾舞。七重纱巾舞是东方的一种舞蹈, 据说它起源于伊什塔尔下到地狱的神话。伊什塔尔是叙利亚、巴比伦宗教中的大母神, 是繁殖和丰产女神和天后。在巴比伦, 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就是她为了追寻死去的爱人塔木兹不惜下到地狱里。据记载, 女神下入地狱时, 每下降一重天就需要跨进一重门, 脱去一层纱巾, 在这过程中, 她会逐渐失去她的神性。莎乐美的七重纱巾舞就是来源于伊什塔尔从天体降到地狱时一次次地脱去纱巾, 在这个过程当中, 她需要不断得扭动她的腰身和臀部。因此这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和极具性感的“肚皮舞”。莎乐美选择此舞一方面是为了暗示这是为了她的爱人, 另一方面也表明为了达到她的目标她不惜丢弃她的自豪和贞洁。最后, 她成功了, 希律王同意给她乔卡南的头颅。我们感受到莎乐美七重纱之舞的魅惑和辛酸。

为什么莎乐美想要乔卡南的头颅呢?每个人从出生的时候就把头看做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部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头总是和男人, 父亲, 理智或者权威联系在一起, “头”具有组织和管理的作用。不管是在古老的神话当中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认为如果你拥有了一个人的头颅那么你就拥有了这个人。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伊丝拉.帕尔玛在她的情人死去后仔细得切下了他的头颅并带回了家, 她把这颗头捧在手中大哭, 并且亲吻了一千多次。司汤达《红与黑》当中的马蒂尔德在于连被绞死后得到了他的头颅并把它放在桌子上亲吻他的额头。这些女性都代表着恋爱中的女人, 如果他们不能在爱人活着的时候得到他们, 那么在死后得到他们的头颅也让她们感觉满足, 此时头颅已经成为了一种替代品。这一举动看起来近乎疯狂, 但是这一方面暗示了莎乐美的癫狂, 另一方面也恰恰表明了她对乔卡南的爱。同时银器又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就是救赎。莎乐美的确害死了乔卡南, 但这正是出于她的“大爱”。所以, 在王尔德看来, 莎乐美和乔卡南都应该得到救赎。

奈特.威尔逊说过, 基督是王尔德的生命, 是解开他生命之谜的钥匙。他的作品深受圣经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也弥漫着神圣的气氛, 这在他的悲剧《莎乐美》当中尤其明显。王尔德自己深爱莎士比亚的作品, 尤其是《罗密欧和朱丽叶》, 在这部剧中爱因为死亡而变得完美, 同时, 他也很喜欢《麦克白》, 欲望因鲜血而得到了满足。王尔德总是试着把这两种特性联系在一起。他的美是脆弱, 病态的美, 描述罪恶的美。在《莎乐美》中, 他成功得将这二者连结在一起。爱, 欲望, 死亡和鲜血在这部剧中完美得交融在一起, 通过这种交融, 王尔德也展示了他对于美的追求的强烈愿望。

摘要:奥斯卡.王尔德 (1856-1900) , 是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 小说家, 诗人, 是英国文学史上唯美主义杰出的代表人物, 与莎士比亚、本.琼森、谢里丹并称为英国戏剧史上的四座高峰。其以圣经故事中施洗约翰之死为蓝本创作的著名的独幕剧《莎乐美》, 是王尔德唯一的一部悲剧作品, 也是英国文学中首部象征主义悲剧。王尔德以其特有的幽默机智和唯美的语言创作出了独特的《莎乐美》。该剧当中有很丰富的意象运用, 例如月亮, 年轻的叙利亚士兵, 七重纱巾舞以及乔卡南的头颅等等,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解读来更好得理解这部唯美主义悲剧。

关键词:圣经,象征意象,月亮,七重纱巾舞,头颅

参考文献

[1]、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1.

[2]、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9.

[3]、Holy Bible[M].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2000.

[4]、赵武平《王尔德全集.戏剧卷》[M]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莎乐美》:伦敦的禁演 篇3

以他罕有的天才,王尔德的确有他自负的理由。但王尔德也并不无视一切,他也尊重他人的天才。三年前,即1879年,当萨拉·伯恩哈特来伦敦访问,王尔德前往码头迎接她时,把一大抱百合花撒落在她的脚下;以后也一直与她保持良好的友谊。这是因为伯恩哈特是一位让王尔德觉得值得尊重的天才人物。

萨拉·伯恩哈特(1844~1923)生于法国巴黎,原名亨里埃特-罗西娜·贝尔纳,是一个私生女。父亲爱德华·伯恩哈德是一个穷苦的大学生,母亲朱丽·凡·哈德则是在巴黎颇有声望的一位荷兰高级名妓。

萨拉小时曾想做一个修女,但1858年十四岁那年被送入公立的戏剧表演学院。不多久,她的表演技巧便使教她的老师们感到吃惊。1862年离开学院后,凭着她母亲的情人、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领袖、拿破仑三世同母异父的兄弟莫尔尼公爵的关系,她进了国家剧团法兰西喜剧院做一名见习演员。在此期间,她曾三次登台,却都未能引起剧评家们的注意,而且其他方面也出现过一些麻烦。

萨拉·伯恩哈特第一次令人瞩目的成功是与奥德翁剧院订下合同之后的第三年,即1868年出演法国小说家和剧作家大仲马的《凯恩》中的安娜·丹比一角。在奥德翁剧院的最大成功则是1869年在青年剧作家弗朗索瓦·科佩的独幕诗剧《过路人》中扮演游吟诗人札那托。后来因拿破仑三世亲点此剧,她再次扮演这个角色。

1872年,萨拉回到法兰西喜剧院。在那里,她最成功的表演之一是扮演伏尔泰《萨伊》中的同名人物;最后,她终于有机会在让·拉辛的《费德尔》中担任剧名女主角,使剧评家们改变了以往对她的看法,为她写出了热情洋溢的评论;萨拉在维克多·雨果的名剧《爱尔那尼》中塑造的多娜·索尔一角,据说使剧作家本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1878年出演威廉·莎士比亚《奥瑟罗》中的苔丝德蒙娜之后,萨拉·伯恩哈特随法兰西喜剧院于1879~1880年去伦敦。她主演《费德尔》第二幕获得很大的成功。在此之后,她就一步步建立起国际性的声望。

这是必然的。萨拉·伯恩哈特有一张白皙的脸,一头红色的鬈发,容貌娇好;她嗓子甜美,动作优雅,内心充满激情;她能极好地感受剧作的内在意蕴,再缓缓地以清晰而精致的吐字、优美而银铃般的迷人的声音表达出来。她因饰演雨果《吕伊·布拉斯》一剧中的王后玛丽娅,被雨果誉为“金嗓子”,自此,她这“金嗓子”的美名就被广泛接受;人们甚至称她是“天赐的萨拉”。

1880年,已是声誉赫赫的萨拉·伯恩哈特组建起她自己的旅行剧团,并很快就成为一位国际性的偶像。她相当有规律地去英国演出,并把她的巡回演出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和美国、加拿大。

以艺名亨利·欧文而闻名的约翰·亨利·布罗德里布(1838~1905)是英国最著名的演员之一。

欧文初期参加英国北部的一家固定剧团当配角演员去各地旅行演出时,三年里在三百三十部戏剧中饰演过四百多个不同的角色,包括莎士比亚的大部分保留剧目。成名后,欧文于1878年成为著名的伦敦兰心剧院的租赁人和经理,并在身边建立起一个忠实于他的剧团。他对剧团的演出,别说是对演员的要求,连细节都异常关注。他不惜代价讲究布景和服装,并雇请英国最优秀的舞台设计师和音乐师,还聘用了著名女演员爱伦·特里(1847~1928)。从1878年开始,他本人还与爱伦·特里持续了长达二十四年的合作,由他和爱伦·特里扮演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和奥菲利娅、《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波希霞等角色,被认为是珠联璧合的典范。由于欧文为英国的舞台戏剧做出巨大的贡献,1895年,维多利亚女王为他授爵士位。他是演剧界第一个获得爵士封号的演员。

欧文经常以举办午餐会等形式邀请演员、剧作家、剧评家,作为联络感情的方式。在一次萨拉·伯恩哈特也参加的这种聚会上,欧文邀请王尔德为这位法国女演员写一出用她的母语——法语演出的戏。王尔德说,他心中已经有一个要为她而写的题材了。王尔德指的就是莎乐美的故事。在王尔德看来,萨拉着装艳丽夺目,长期在国外生活,接受放荡的性传统,私生活上也出现过一些丑闻,如女作家玛丽·科隆比埃在1883年的《萨拉·巴尔尼姆回忆录》中写到一些离奇生活,与野兽嬉戏啦,睡进棺材啦,当然还有情夫什么的,都是尽人皆知的绯闻,虽然其中不少是纯属杜撰。王尔德曾在《费德尔致萨拉·伯恩哈特》一诗中这样称颂萨拉·伯恩哈特:“定显得寡味而虚幻,这世俗凡尘/你这样的人物只该在佛罗伦萨与/米兰多拉交谈,或在学园漫步/走进园里那片清凉的橄榄林……”

在王尔德的心目中,觉得萨拉·伯恩哈特是扮演莎乐美的最合适的人选。对此,学者让·保罗·里基尔评论说:伯恩哈特本身的强有力、影响深远的个性,有助于观众解除理解剧本上的困惑:可以设想,观众看莎乐美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王尔德的人物,还有以往的作家、艺术家的莎乐美,以及伯恩哈特的个性。

于是在欧文的午餐会结束后的那个晚上,他们就开始研究起莎乐美的个性特征和生理特征;不过对于在舞台上萨拉·伯恩哈特是否应像夜一样的黑、像银色的月亮,像一条古怪而有毒的绿蜥蜴,发生激烈的争论。最后,剧作家和演员取得一致,让莎乐美的头发以蓝色来表现。

但是该剧五年里都未能得以演出。

《莎乐美》于1892年6月开始在伦敦皇家剧院排练,萨拉·伯恩哈特饰演莎乐美,阿伯特·达曼特饰希律,格雷厄姆·罗伯逊设计服装。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好,不但是萨拉的表演,连莎乐美的服装都异常不同凡响。可是到了6月底,排练正进行得火热,在即将上演的“最后一分钟”,立法机构下议院议员张伯伦爵士(1863~1937)指控剧作“一半是圣经,一半是黄色”,下令禁演。“黄色”说的是剧中莎乐美的舞蹈和疯狂的吻;而“圣经”,是因为一项古老的法律禁止将《圣经》中的人物搬上舞台——这指的是清教徒在十六世纪时制定的法律;不过这禁令也可能是针对剧中的性激情的。《纽约时报》报道说:

伦敦演出季开场了。奥斯卡·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被禁止在伦敦上演。萨拉·伯恩哈特小姐要穿的服装有两部分:掩盖在飘动的长袍服里的是质地极佳的黄金织物,造价每码十二英镑。这件金的服饰上面,都绣有一大朵一大朵淡蓝色和橙红色的花,花朵的中心是圆润的珍珠,边缘以金丝勾勒。金服外比较短一些的那件黄色的鲜艳的丝织礼袍,也饰以一朵一朵中央嵌有宝石的大花。伯恩哈特小姐特别赏识这一极为丰富多彩的设计,她演出时大概不曾有过这种不同寻常的昂贵的服饰了。

下议院为英国两院制中的立法机构,上议院极少搁置下议院通过的法律,英国国王也几乎是自动地同意下院所通过的法案,因此下院被认为是大不列颠的有效的立法权威。不过虽说是张伯伦颁发的戏剧许可证、“下令”禁演《莎乐美》,实际上干此事的是一个小职员爱德华·皮戈特,他当时任张伯伦爵士的戲剧检察官。对此,王尔德在给友人的信中愤怒地抨击说,“审查官拒绝上演我的悲剧是立委基于他不能上演《圣经》题材的愚蠢庸俗的规定”;而皮戈特是为了“迎合英国人民对于平庸和虚伪的需要,准许每一出低级笑剧和平庸的情节剧上演。他甚至允许舞台用来讽刺艺术家的性格。在他禁演《莎乐美》的同时,他准许一出对《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的滑稽模仿的戏上演”。王尔德这里指的是1892年5月19日在喜剧院上演的音乐剧《诗人与木偶》,其中一个演员扮成王尔德,将王尔德戏仿为“诗人”,模仿他的声音和举止,进行讽刺。基于种种情形,大戏剧家萧伯纳把皮戈特描写为是“一本活的、平庸的、狭隘的偏见手册”。

王尔德非常感激萧伯纳对他的同情和支持,在给他的一封信中称赞他“写可笑的舞台审查制度的文章非常出色而机智”,在英国这个“知识迷雾笼罩的国度,你为净化空气做了很大贡献”;他也感谢“除乔治·伯纳·萧之外,唯一一位站在我一边反对审查制度的著名评论家”威廉·阿彻(1856~1924)。这位苏格兰的批评家和剧作家曾在1892年致函《蓓尔美尔公报》对此表示抗议。

《蓓尔美尔公报》是一张历史悠久的晚报,由出版商乔治·史密斯创办于1865年,他的基本思路一是摘要各家晨报上新闻,同时还就政治和社会问题发表重要文章,1892年至1896年在亨利·克鲁斯特主持期间,乔治·罗斯金、王尔德、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拉迪亚德·吉普林等都是它的撰稿人。阿彻的这封抗议禁演《莎乐美》的信件发表在这年7月1日的《蓓尔美尔公报》上,全文如下:

先生,自从奥斯卡·王尔德先生两周前告诉我,《莎乐美》一剧已被萨拉·伯恩哈特夫人接受后,我就一直以某种恶意的欣喜之情盼望着那个了不起的不负责任者会不可避免地禁演此剧。尽管那位绅士以及他的前任过去的功绩十分离奇,但没有哪次比目前事态中的审查纪录更稀奇古怪的了。这是一件严肃的艺术作品,我们时代最杰出的女演员已接受了它并对它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排练。就在此戏作者的人格夜复一夜遭到嘲笑时,它却在公众舞台上被断然禁止,一贯正确的法令居然完全准允此事。但王尔德先生逃离一个依靠英国剧作者的倾轧和冷漠而生存的暴政并不体面。巴黎并不特别需要王尔德先生。那里他将成为众多天才中的一员,而且身体又不好,还多多少少得使用一种后天的方言。我不知道有什么人用一种并非母语的活生生的语言创造出最高艺术水平的作品。而在这里,情况截然不同,王尔德先生的才华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他的才华,我们赞赏他的才华——我们中任何懂得艺术欣赏的人都会如此。我们尤其需要他帮助我们将艺术从不负责任的官僚愚蠢的干预中解放出来。一旦英国戏剧获得某种类似于理性的男子气概的东西时,那么审查制度的寿命就不会太长了。然而如果天才们和敌人第一次交锋后,就“屈服于寻求另一民族的诱惑”,艺术又怎能获得这种男子气概?“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制”,达林顿勋爵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中说道。但这一个案属于例外中的例外。一个像王尔德先生这样的人,怯懦行为的诱惑不该是不可抵制的。

您恭顺的仆人〓威廉·阿彻

后来,阿彻又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尔德。如王尔德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1893年4月19日开始上演后,阿彻在4月26日的《世界报》上发表评论,说“有关奥斯卡·王尔德先生剧作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它必须被放在英国戏剧的最高水平上,而且在英国戏剧中独领风骚。无论在智力上、在艺术竞争上还是在戏剧直觉上,王尔德先生在戏剧界的同行都无人可与他匹敌”。

对阿彻这次为他辩护,王尔德当然表示感激,感激他“很礼貌地、大度地承认我的作品,而且对在英国戏剧方面存在的可鄙的官僚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同时王尔德对自己的剧作《莎乐美》和对伯恩哈特的演出,也都具有充分的信心,他相信,无论是禁演,甚至遭到有影响的《泰晤士报》上的评论抨击,都不能削弱他这个作品的价值。

1893年2月23日《泰晤士报》的评论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出为萨拉·伯恩哈特夫人写的戏,张伯伦勋爵为此禁止该戏在本国上演。这出戏血腥,残忍,病态,稀奇古怪,令人作呕,而且由于在一些背离神圣的情景中采用《圣经》语言而极为令人作呕。它倒适合于伯恩哈特夫人这位戏剧天才某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阶段,而且某些部分写得很刚健。总的来说,它显示了王尔德先生掌握法语的本领,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开头几场听起来就像奥伦道夫的一次练习。

评论中说的“伯恩哈特夫人这位戏剧天才某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阶段”一句,意思不太直白,想必是暗示伯恩哈特夫人某些私生活上的事。

王尔德根本不顾这一切,他给《泰晤士报》写信,对这篇评论作了有力的回击。他首先说道,评论关于他法语掌握方面的肯定,“引不起我的兴趣”;重要的是他要更正评论中的“一个错误说法”。他声称:“事实是现在还活着的任何舞台上的最伟大的悲剧女演员都在我的剧作中看到了美,她(伯恩哈特)急于将它表现出来,自己当女主角,将她性格的魅力赋予整首诗,将她长笛一样动听的声音赋予我的作品——这当然而且永远是我的自豪和快乐的一个源泉……”他又在给友人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剧作的信念,说“《莎乐美》的趣味和价值不在于它被一个愚蠢的官僚禁止,而是它是一个艺术家写的。作品的悲剧美造就了作品的价值和趣味,并非审查官的无知和粗鲁的恶劣行为”。

莎乐美解读 篇4

莎乐美这个名字逐渐成为了邪恶的象征, 文学家王尔德的剧本里莎乐美被塑造成勇敢追求爱的女子。圣经里的故事是这样的:巴比伦国公主莎乐美爱上圣者约翰, 因为无法得到后者的爱, 她向觊觎其美色的继父希律王跳起著名的“七层纱舞”, 作为交换她要求希律杀死约翰。如愿以偿后莎乐美拾起约翰的头颅抱在怀里亲吻其嘴唇, 这时希律发现了莎乐美的变态, 后悔杀了圣徒, 于是下令将公主杀死……

一、文学—王尔德的《莎乐美》唯美意识中的现实观与自我观

剧中的莎乐美是一个象征形象:她为了能够吻到约翰的唇不顾一切, 舍弃一切。这个人物对王尔德尤其有象征意义, 他对唯美主义的执着追求有如莎乐美对约翰的追求, 而莎乐美作为公主却惨遭处死的结局似乎也预示着王尔德大悲大喜的悲剧命运。《莎乐美》虽然短小, 但可算得上是王尔德戏剧中最具张力且最完美的作品。

《莎乐美》中唯美情趣及颓废成分发挥的淋漓尽致。游戏人生轻松气氛荡然无存, 代之以如死一般坚强的对于爱与美的病态的向往, 一种几乎是非理性的固执苦求。作家在短小简洁的戏剧里不惜以诗意笔触渲染了色情调子, 更加突出了作品的颓废特色, 让人品味“爱的神秘比死的神秘更伟大”的颓废主题。

二、美术—古斯塔夫·莫洛的《莎乐美》陌生色彩勾勒的靡废美丽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居斯塔夫·莫洛的莎乐美系列绘画于1876在巴黎的沙龙和1878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 使无数观者叹为观止, 《幽灵出现》中的莎乐美面无表情, 美艳绝伦, 曼妙的乳胸上缠绕着神奇的宝石, 在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中, 希律王是这样描绘那些宝石的:“我有乳色烧制的玉石, 犹如冷冽的火光, 如同悲伤男子的心, 害怕独处在黑暗之中而不见天日。……我有大如鸡蛋的蓝宝石, 如同花朵一般青蓝。海洋徜徉其中, 月色从不会从里头的浪潮中消失。”莫洛的色彩, 正是这样一种花朵、玉石与月亮的色彩, 互相映照, 令人无法描摹。

这幅画中披着薄纱和珠光宝气的莎乐美, 手指着施洗约翰被斩下的头, 鲜血淋漓。圣光四射的人头与莎乐美冷艳的人体互为映衬, 创造出一种奇异的气氛:莎乐美的面容被描绘得庄严而严峻;淫荡的舞蹈, 必然会唤醒年迈的希律王麻木的感觉, 她那眼神集中、双目像一个梦游者那样瞪视, 但她既不看颤抖着的小君主及她的母亲――那个残忍的希腊罗蒂, 她此时正冷酷的凝视着莎乐美, 而莎乐美则行若无事。画家把官能的美感和灵魂的恐怖感不可思议地结合在一起。画面的描绘极为细致, 莎乐美身上的饰物和薄纱被画得极富质感, 环境既真实又充满阴森可怖的神秘气氛。

莫洛用他对矛盾反差的把握, 完成了他表达的内在动意:疯狂、迷乱与死亡对感觉的冲击。他贪恋死亡对“文明世界”的破坏、侵犯和僭越, 他藏匿在女性形象背后, 用极端的感官刺激来言说反叛的心曲。

三、音乐—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后浪漫的音乐语言

理查·施特劳斯对他作曲的《莎乐美》既不称其为歌剧, 也不叫它作音乐剧, 而只是在总谱上标记为“Drama” (剧) 。他之所以这样做, 可能是作曲家认为在这部作品中他没有以传统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写作 (既无前奏曲也没有间奏曲) , 而只是使用了主导动机让音乐从始至终以瓦格纳的风格流动着。

歌剧的故事荒诞且由于怪诞、情色被斥责为病态, 几经修改才被允许公开。该剧于1905年底在德累斯顿首演。施特劳斯以无调性音乐来构筑整部歌剧, 更以极具感官能动性的旋律来描绘变态的剧情, 丝毫不亚于当今的三级片。其中反响最大的就是剧中莎乐美所跳的“七纱舞”, 这段舞蹈要求莎乐美的扮演者全裸出演, 这可难倒了表演这段舞蹈的歌唱演员;时至今日, 仍然有人为莎乐美该穿几层薄纱出场犯难 (有的说应该是一层纱, 有的说是七层纱) 。这部充满恐怖感和罪恶感的作品轰动一时, 但争议极大。它使舆论界目瞪口呆, 甚至连德国皇帝也认为这是一部病态的作品。但在音乐上却是理查·施特劳斯歌剧作品的巅峰之作。音乐的夸张手法同剧本中露骨的描写异曲同工。

《莎乐美》是一出较难诠释的戏剧, 它的管弦乐队编制庞大, 在音响上追求一种迷人的色彩。音乐的夸张手法同剧本中的露骨描写给人造成一种特殊的紧张感觉, 它表现了绝望、仇恨、丧失理智、复仇心切和复仇已遂的心满意足。

据说, 上帝有七层面纱, 掀开最后一层面纱, 真理便现身了。

然而真理并非是人人都敢于直面的, 因此, 舞台上的七层纱总会留着最后一层, 不是所有人都有直面真理的勇气, 更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人类处境的终极意义。但是那位勇敢的女高音违反了游戏规则, 她让观者直面她——莎乐美的身体的结果, 是让人感觉到了肉体的无比残酷。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至少要让别的任何人也得不到——这是世界上一部分人的内心隐密。于是莎乐美只好杀了约翰。这是一切莎乐美的宿命, 他们必定会有得不到的东西, 巨大的受挫感让他们宁可毁灭式地同归于尽, 也不愿坐视自己的宝贝被别人夺走。

人们永远记得王尔德笔下的莎乐美, 莫洛画中的莎乐美, 施特劳斯音符中的莎乐美, 那个美艳而阴毒、戴着阿拉伯宝石狂舞的准裸体女子, 但有谁曾经目睹过莎乐美的七层纱呢?

参考文献

[1] (美) 唐纳德·杰·格劳特, 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汪启璋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 (法) 保·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M].朱少坤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3] (英) 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M].顾犇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 (美) 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张洪岛、杨燕迪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5] (美) 约瑟夫·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刘可希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莎乐美:征服多位天才的女人 篇5

——————1——————

1861年2月13日,莎乐美出生在冬宫对面的参谋部大楼,她的父亲曾任俄罗斯军队总监。沙皇为她的出生写了贺信。但是,莎乐美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过得并不轻松,喜欢独自沉思的她,总和周围的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莎乐美17岁那年,因为内心的诸多困惑不能得到满意的解答而和教会、家庭及社会产生了许多矛盾,信仰危机使她陷入更深的孤寂中。

5月的一天,莎乐美推开了彼得保罗大教堂的门。一个如同来自天国般的声音从布道坛上传入她的耳中,撞击着她的心灵。这位名叫吉洛的英俊牧师,那手势,那神态,很像《圣经》中的先知。莎乐美在心中大声疾呼:“我的孤独终于有了尽头。”

接下来的日子,莎乐美过得充实而愉快,吉洛牧师像灿烂的阳光,照亮了莎乐美的人生之路。莎乐美像爱父亲、爱上帝一样爱着吉洛牧师,充满了敬重和崇拜。作为一个43 岁的男人,吉洛也被莎乐美深深地吸引着。终于有一天,这位已有妻女的男人决定,要不顾一切地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上完课,莎乐美坐在桌边整理着笔记。吉洛牧师在房间里踱着步,脚步越来越乱。突然,他奔到莎乐美身边,将她紧紧地抱在怀里,急促而充满激情地说:“我爱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莎乐美惊恐万状,冥冥之中,她听到一个声音在告诫她:“一个人只能听从自己。”于是,她平静地对吉洛牧师说:“我走了,但是我不会忘记您,我永远是您的孩子。”

——————2——————

1880年秋天,19 岁的莎乐美到苏黎士大学求学。一年后,她得了肺结核,不得不中断学业,到意大利疗养。

在罗马,她结识了马尔维达·封·迈森堡夫人,并在夫人的文化沙龙中,与思想家保尔·里不期而遇。直觉告诉莎乐美,这个男人会像哥哥一样保护她。但是,保尔·里并没有把她当成妹妹,这位充满理性的哲人抗拒不住对莎乐美强烈的爱情,跪地求婚。然而,莎乐美拒绝了他。

保尔·里受到了伤害,他决定离开罗马。这个想法遭到莎乐美的反对,她不明白为什么男女之间就不能做朋友。保尔·里动摇了,爱情不能强求,友谊也是很可贵的,他留了下来,并建议把尼采也请来。于是,尼采在接到马尔维达夫人信的同时,也接到了保尔·里的信。

莎乐美、尼采和保尔·里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莎乐美敏锐的思辨和特有的悟性,以及思维中反传统的勇气和果敢的想象力,使得两位男性同时钟情于她。

这是尼采第一次真正的恋爱,也是最后一次。这一年,他38岁,怀着一种少有的兴奋向朋友们透露:一位女性进入了他的生活,他决定向她求婚。遗憾的是尼采的求婚也遭到了莎乐美的拒绝。莎乐美不愿意束缚在婚姻的枷锁下,她追求的是灵魂上的沟通和碰撞。

秋天,莎乐美和尼采在图滕堡单独生活了近一个月。莎乐美回忆这一段时光:“不是爱情、崇拜、调情和私通,而是工作、研究和哲学思考。”不过,莎乐美已经意识到他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她不能接受尼采充满痛苦的人生观和对人的不信任,以及他的悲观和孤独。她反省自己:“我和尼采完全有可能成为敌人。”

伴着严寒的到来,这种预感变成了现实。尼采清楚地意识到,这是永别。孤独像巨浪一样袭来,尼采陷入到绝望中。他精神恍惚,痛苦万分,一封封充满仇恨和恶意的信,彻底地摧毁了他们的友谊。

——————3——————

1883年,在和尼采彻底分手后,莎乐美和保尔·里定居柏林。他们的关系既非夫妻也非情人,保尔·里把对莎乐美的爱掩藏起来,像父亲和哥哥那样关心和爱护莎乐美。

1885年,莎乐美的处女作《为上帝而战》在德国出版,此后,她开始跻身于作家的行列中。

1886年夏日的一天,东方语言学家安德烈亚斯的闯入打破了莎乐美平静的生活。他不是登门拜访,而是登门求婚。他单刀直入,步步紧逼,锲而不舍,莎乐美从一开始就预感到,她遇到了一位和自己具有同样意志的对手。

最后,二人打成了平手,在答应安德烈亚斯求婚的同时,莎乐美提出了两个附加条件:第一,她必须保持和保尔·里现存的友谊和生活方式不变;第二,她只能完成一桩没有夫妻生活的婚姻。难以理解的是,这种奇特的婚姻居然维持了43年,而且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莎乐美订婚的消息震惊了社交界,保尔·里更是百思不解。尽管莎乐美从一开始就向他解释了事情的缘由,他还是痛苦地选择了离开。1901年深秋,保尔·里从悬崖上摔下来,意外死亡,出事的地点是他和莎乐美曾经共同避暑的地方,莎乐美为此悔恨终生。

1887年,在吉洛牧师的主持下,莎乐美和安德烈亚斯在荷兰结婚。婚后,她重新进入柏林的文学界和艺术界,仍有许多男性爱慕她,但是她知道怎样去和他们相处,充分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接下来的10年间,莎乐美完成了8本书和50多篇文章,而且,她对文学心理学运用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当时的文学界是超前的。

——————4——————

1897年春天,莎乐美收到了一封署名“莱纳·玛利亚·里尔克”的信,信中充满了对她的敬仰,还表达了希望能见到莎乐美的意愿。莎乐美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命运安排他们见了面。

最初,莎乐美对她和里尔克之间关系的发展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她已经36岁了,里尔克的激情却像孩子般毫无遮拦地喷涌出来,他向莎乐美苦苦哀求:“我不要鲜花,不要天空,也不要太阳,我要的惟有你……”里尔克在无意间击中了莎乐美的母性情怀,她接受了这一段爱情。

这一年的夏天,他们在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小镇里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除了精神上、心灵上的相通外,他们的“身体和人已经不可分”了。在这次爱的历程中,莎乐美体验到了作为女人的全部内容。

转眼到了1900年。经过几年的相处,莎乐美已经从爱情的高潮中退了下来,开始对自己和里尔克的关系进行理智的思考。几年来,她更多的是像导师和母亲一样呵护着里尔克。里尔克这种过分的依赖性,对他无疑是一种障碍,这种依赖同时也束缚了莎乐美,她不愿意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

1901年,莎乐美地向里尔克提出分手。她把一张牛奶瓶子的包装纸塞在里尔克的手中,背面是几行潦草的字:“在很久以后,如果你的情况不好,那么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这儿就是你的家。”

尽管他们的爱情浓缩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但他们的灵魂再也没有分开过。1975年,他们长达30多年的通信在德国公开发表,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的真实记录。1926年,里尔克告别了人世。莎乐美一直觉得难以置信,在她72岁时,仍在回忆36年前与里尔克相恋的时光。

——————5——————

1903年,莎乐美与安德烈亚斯迁居格廷根。莎乐美很喜欢这里,夫妇俩住在这里直到去世。在这里,莎乐美写出了多部文学作品。

1911年,莎乐美50岁,拜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为师,开始了长达25年的精神分析研究工作。她是大师的学生和助手,他们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情爱的成分,这在莎乐美和男人的交往中也是不多见的。

莎乐美曾经想给丈夫找一个替代自己的女人,但是丈夫不同意。后来莎乐美让女佣“承担了所有的义务”,女佣和安德烈亚斯生的孩子长大后,被指定为莎乐美和丈夫财产的继承人,并陪伴莎乐美度过了晚年。

1930年,84岁的安德烈亚斯去世了,莎乐美第一次感到了孤独的可怕。1931年,过完70岁的生日,她开始动手写回忆录《生命的回顾》。1937年2月5日,在她即将迎来76岁生日的时候,她的心脏因糖尿病引发的尿毒症而停止了跳动。

(摘自《人物》,本刊有删改)(责编 冰蓝)

莎乐美解读 篇6

年逾八十的汪曾祺脱离了优美、温馨、冲淡的汪式风格, 写出了《小孃嬢》这样逾越人理伦常的惊天之作, 让众多读者面红耳赤而措手不及。家世颓杞、荒芜庭院、相濡以沫、肉体之欢, 汪曾祺让谢普天和与小孃孃谢淑媛乱伦的凄绝故事在婕园上演, 让残破不堪的废墟绽放开迷乱的爱情纠结和狂乱的生命气息。这命定的悲剧让谢普天和谢淑媛出走昆明, 而谢淑媛最终在难产血崩中悄然凋谢。当谢普天把小孃的裸体肖像画交给顾山出版的时候, 我们猛然发觉, 这用罪恶浇灌成的小花在死亡的祭祀下达到了完美。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曾在三四十年代广泛地影响中国知识分子, 尤其是《莎乐美》中的病态美学。而在汪曾《小孃孃》的创作中, 我们可以看到《莎乐美》的许多痕迹, 甚至可以说, 双方在罪恶、死亡与美的理解上具有惊人的一致。在王尔德的《莎乐美》中, 美就是沾染着阴冷、罪恶和死亡气息的恶之花。“她 (月亮) 像是挂着黄色面纱的小公主, 她的双脚银白无瑕”、“她 (月亮) 就像是从坟墓里复活的女人。她就像是具行尸走肉。你能想像她的外表居然充满了死亡的意味吗?”“看那月亮!她变得赤红, 她赤红如血”, 《莎乐美》中的月亮或许就是公主莎乐美的全部映象, 月亮是希腊处女的守护神, 而月亮的银白则暗示着莎乐美的坚贞和崇高;赤红如血的月亮就像一个死去的女人, 伸手找寻她的裹尸布, 当莎乐美对约翰的欲望和爱情请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 她就只能用血腥和死亡来祭祀美的所在。罪恶和死亡始终贯穿着《莎乐美》故事的铺展, 莎乐美围困于继父的淫威和约翰的禁欲, 她就只有通过犯罪和献祭来达到自身对美的死死追求。而在汪曾祺的《小孃孃》中, 谢普天和谢淑媛被现世伦理禁忌的大山压着, 他们一旦逾越了就陷入焦灼的深渊而永不回头。汪曾祺的狠毒之处就在于让谢普天和谢淑媛置身于诗情画意的婕园, 在情欲和伦理血与泪的轮番折磨中双双凋谢。情爱是整篇小说展开的线索, 而伦理是牵着情爱发展的辔头。姑侄二人“觉得很快乐, 又觉得很痛苦。他们很轻松。又很沉重“, 爱情双方的情感纠结和灵魂烤灼就在罪恶和情欲的多重斗争中展现。罪孽和报应最终弄垮了谢普天和谢淑媛, 死亡使爱情双方的痛苦结束, 而那份不朽的、刻骨铭心的爱和美却永留世间, 成为永远。《莎乐美》和《小孃孃》在故事梗概和主题精神上非常相像, 罪恶、死亡与美的关系是两篇小说的共同命题。

在《莎乐美》和《小孃嬢》的联系对读中, 最有意义的是两篇小说结尾的比较。《莎乐美》结尾中莎乐美对美和爱的狂热追求和乔卡南对美和爱的冷酷拒绝, 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莎乐美无力反抗, 于是她只能病态地要求杀死约翰, 献上那占满血腥的一吻。“一缕月光落在莎乐美身上, 她立即被光照亮”, 我们发现, 当莎乐美用死亡来祭祀罪恶之花的时候, 那生死交际的美也就达到了它的最高境界。死亡是多方困境加于莎乐美的戕害, 或者说, 莎乐美的死亡本身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死亡, 她才能获得肉体和精神上的解放。莎乐美如同一位虔诚的祭司, 将自己作为牺牲来供奉美的祭坛, 莎乐美的深情一吻堵住了流淌的岁月, 同时使过去和未来彻底被遗忘。而莎乐美对美的疯狂追求在现时被定格的一瞬间骤然实现。莎乐美的行为是超乎常理的, 是恶毒的, 然而这么一个荒唐的举动却使她脱去了凡人的世俗衣冠, 成为了精神维度的存在, 走向了美的神境当中。而在汪曾祺的《小孃孃》中, 那个独特美丽世界弥漫着死亡的沧桑意味, 从开头就命定了结局, 谢普天和谢淑媛的爱情注定成为一幕痛苦的悲剧。欢乐隐藏了爱, 但痛苦却往往揭示出爱和美的本质。读完《小孃嬢》, 全文最惊心动魄的乃是谢淑媛见到海激动时平平凡凡的一句话:“我这辈子值得了!”谢淑媛最后为自己的罪献出了生命, 但她那杂糅着罪恶和情意的裸体画却使她对美和爱的执着追求存留在永恒当中。谢普天画的裸体画之所以能达到美的境界, 是因为其中交织着罪孽深重和纯洁无辜, 揉碎着悔恨、绞心与爱抚、情愿。美原来是嗜罪和嗜血, 甚至要用死来成全。我们不敢想象谢淑媛没死的话, 将来两人会怎么扛住每天千百遍的煎熬, 也难以想象这样的罪孽情感能否抵得住几十年的世俗平庸生活。而谢淑媛的死恰恰使这种罪恶成为了一种怀念中的刻骨铭心, 她用她的鲜血浇灌成的恶之花使她超越了原本暗淡、粗陋的肉体, 成就了精神维度上的美和爱。而这与莎乐美用死亡来成全美的神境如出一辙。正是因为这样, 《莎乐美》与《小孃嬢》的悲剧性就减弱了, 单纯意义上的遗憾、惆怅以及悲天悯人对他们的爱和美来说都是一种亵渎。

地狱之火后便是天堂之门, 一种罪与死的磨难和短暂使莎乐美和谢淑媛通向了神境, 走向了美的永恒。

摘要:年逾八十的汪曾祺创作了《小孃孃》这样逾越人理伦常的惊天之作, 不仅让人联想起了王尔德《莎乐美》中的病态美学。通过文本的细读发现, 《小孃孃》与《莎乐美》在在故事梗概和主题精神上非常相像。罪恶、死亡与美的关系是两篇小说的共同命题。

关键词:《莎乐美》,《小孃孃》,病态美学

参考文献

[1]王尔德著.萧易译.《谎言的衰落——王尔德艺术批评文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汪曾祺.《汪曾祺全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小学音乐 玩具进行曲 教学设计下一篇:【必备】改写游子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