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比赛成绩

2024-08-19

绘画比赛成绩(精选15篇)

绘画比赛成绩 篇1

鸣凰中心小学2013年艺术节绘画比赛成绩

三年级

一等奖:三3 何烨 三4 陈方舟

二等奖:三4 陈方舟 三5 沈玥 三3 胡颖 三等奖:三

五年级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五

六年级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六

吴佳 三5 郑睿 三2 虞露 五 张雅秋 五2朱佳仁

五3 杨峥 五3 王睿 五1 张昕怡 2俞宸珺 五4李嘉文 五 卞京陵 六2 唐娇 六3徐可易之

六1周媛 六3王天舒 六1 朱益婷 1胡佳怡 六1虞砾 六2 恽鸿婷

绘画比赛成绩 篇2

由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主办、《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活动 (以下简称大赛) , 已经成功举办十八届。十八年来, 全国参赛少年儿童累计达几百万人次, 遍及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是一项有着广泛影响力也是教育部唯一保留下来具有引领性的大型艺术类教育比赛活动。

大赛活动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 促进少年儿童素质的全面提升, 大赛不仅丰富了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且已成为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是一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品牌活动。在中国儿童中心的指导下, 大赛活动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得到了教育部的关注和认同, 也得到了全体参赛师生的信任和认可。此活动最大特色是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 紧贴少年儿童的生活。孩子们可以通过画笔描绘锦绣河山, 抒发生活感悟, 畅想美好未来, 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与支持。对于普及少儿美术教育, 促进少年儿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十八年的征程中, 大赛活动不断蓬勃发展, 孩子们在活动中, 不仅学到了知识, 提高了素养, 放飞了心灵, 增加乐趣, 还对生活有了新的体会和感触, 在知识的海洋和空间里遨游并从中收获了快乐。

可以说大赛活动是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摇篮。

一、大赛是少年儿童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大赛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 为每个孩子提供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这项赛事覆盖面广越广、惠及孩子也越多。孩子们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健康幸福成长, 学习观察、学习思考, 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将自己所思所想描绘出来, 在学习中激发创作、激发灵感, 提高学习艺术的兴趣爱好, 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如南京一位爱好书法的老人, 非常希望自己回国的孙女多多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逐渐喜爱书法绘画, 但多方教导孩子仍然没有积极性自主性, 在看到大赛的宣传后, 开始鼓励孙女随学校参加, 没想到5岁的孙女获得了优秀奖。孩子拿到证书, 非常开心地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典礼及夏令营活动, 和获奖学生沟通、交流并参观了大型获奖作品展览后, 对书法、绘画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开始苦练书法并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世界, 这让爷爷很高兴, 多次向组委会表达感激之情, 认为大赛活动是孩子们学习艺术的奠基石, 鼓励孙女继续参加每一年的大赛, 在大赛的平台上展示自己在书法上的进步。很多参赛学生在组织老师带动下, 能够互相学习、沟通, 为了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而团结协作, 形成良好的创作、学习氛围。孩子们在参与活动中, 在思考创作中, 学会关注生活, 了解生活, 用自己的体验去表现生活;因为要完美的作品, 他们要去探究、要去奋斗、要去操练基本功, 要去选择自己最完美的表现;要表现出主题的内涵, 指导老师们也更加活跃起来, 组织队伍、认识主题、搜集素材、反复研讨, 师生互动, 使美术教育活动更加有声有色。可以说大赛活动早已深入老师和孩子们的心中。

二、注重美术教师理论研究的提升

每年, 大赛组委会都会召开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讨会活动, 以“创新中小学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推动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为宗旨, 引导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儿童美术教育理念, 研究分析当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和特点, 指导美术教学实践, 共享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组委会邀请众多当今儿童美术教育顶尖专家组织精彩讲座, 推动各地美术流派的相互学习交流, 研究新形势下儿童美术教学与活动的创新模式, 分析国内的教学现状, 在理论火花的碰撞中产生新的艺术活力, 对于切实提升少儿美术教育教学水平,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儿美术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大赛不断创新、前进, 在活动中成长

大赛活动始终坚持活动的正确导向, 坚持公益方向, 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在少年儿童和美育教师面前拉开崭新帷幕, 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参与到艺术教育当中来, 为孩子奠定美好的人生基础, 激发孩子的创造性, 张扬孩子的个性, 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 着眼于童心的释放, 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提高他们的对美的感受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大赛始终保持规范操作的活动理念, 保证了权威性, 以此推动活动的广泛普及, 越来越有生命力和创造性并坚持用艺术教育形式塑造少年儿童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每年, 组委会积极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多年来, 大赛每一届启动会和颁奖会, 在地点的选择、内容的确定和方式的设计上都力求富有新意, 让参加活动的师生能够开阔眼界、丰富见闻、增添阅历、增长知识。2013年, 在俄罗斯美丽的海滨城市海参崴大洋儿童中心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颁奖会暨艺术之旅夏令营活动, 第一次走出了国门。中俄少年儿童在十米长卷上共同绘画, 画出了中俄儿童对艺术的理解, 对生活的热爱, 孩子们互相交流、赠送小礼物、合影留念。短短几天的活动, 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收获了友谊, 收获了人生中一段精彩的记忆。

一次绘画比赛 篇3

在此之前,我做了精心准备,我练习的题目是:一个屠夫在杀鸡,他的儿子不忍心看到这样血淋淋的场面,在旁边哭泣,露出痛苦的神情。

为了把这幅画儿画得生动,我每天去辅导老师家里练习两个小时。一段时间以后,老师夸我画得好,我也对比赛充满了信心。

但一进赛场,我却傻眼了,之前练习的题目跟这次比赛的题目压根就没有关联。这次要求画正一个拿着花儿笑的小男孩儿,要画出小男孩儿的静态表情。

顿时,我脑袋里一片空白,怎么办?但我又很快冷静下来,心想:我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开动脑筋,思索起来。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我决定画一个拿着花、戴眼镜、正在微笑的小男孩儿。监考老师一看到我的画就皱起了眉头,说;“这张画儿根本不是动漫的画风,只是一张儿童画。”说罢,她拿了一张纸对我说,“重画一遍。”

我重新画了一遍,这次我画了一个小孩儿,手捧鲜花,跨着马步,微笑着面对大家 。当我画完这一整幅画儿时,比赛结束的铃声响了起来,我写好了自己的名字,把作品交了上去。

想知道结果吗?嘿嘿,我得奖了!

营口市健康小学六年三班 陶美儒

指导老师:赵荣清

(责任编辑 张仁斌)

绘画比赛cehua 篇4

举办单位:经济学院团委

经济学院志愿者分队

河北大学社团联合会

河北大学美术协会

2012-3-7

“画出我们的家园”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

“画出我们的美丽家园”绘画征集比赛

二、主办单位: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团委、经济学院志愿者分队、河北大学美术协会

三、活动地点:河北大学

四、活动时间:3月12日—3月26日

五、参与人员

由经济学院团委、经济学院志愿者分队和河北大学社团联合会美术协会共同举办,面向河北大学全体同学。

六、活动主题

1、爱心,用爱心点燃希望。

2、环保,创造美丽家园。

参赛者可任选其一。

七、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大家团结互助意识与爱心,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以“爱心”、“环保”为主题,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用绘画,涂鸦等作品的形式,展现同学们的青春活力、无限风采和奉献精神,反映广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与和谐的文化氛围。

八、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安排如下:

1.前期通知及宣传:3月9日~3月13日

2.作品收集:3月14日~20日

3.作品打分及评奖:3月21~25日

4.获奖作品展示:3月26日

九、活动流程

1.活动宣传3月9日~3月13日:

(1)院内:组织部将本次活动的通知于3月13号班团例会下达到09、10、11

级的各个班级,通知各班准备作品。

(2)3月9—14日宣传部在南北院食堂门口摆放展板进行宣传。

(3)人人网管理员把绘画作品照片上传到先行者人人主页进行投票。

2.作品创作收集3月14日~20日(期间周六、日除外):

经济学院各班团支书/班长,其他学院同学于3月20日班团例会统一将作品(作

品后应附有作者的班级、姓名、联系方式)交到成教405(过期不候,团委应

于3月19日周一向各班强调通知)。

3.获奖作品评选:3月21~26日

经济学院团委宣传部、社联美术协会及老师评出获奖作品。

4.3月26日颁发获奖证书及展示获奖作品(3月27日班团例会统一下发)。

5.3月26日活动总结,并将相关成果上报老师。与美术协会进行交流。

6.后续宣传:

(1)人人网管理员将获奖选手的感言发布到先行者主页上,同大家进行交流。

(2)宣传部将本次活动的新闻简报于3月27日前发布到经济学院网站上。

十、相关说明:

(1)经济学院11级每班应至少有5份作品,不限种类。

(2)该活动的评选结果会作为本班级评选优秀班集体的参考;对于获奖选手,颁发校级证书。

(3)09、10级同学自愿参加。

(4)本活动面向全校,各院同学都可参加。

(5)经济学院志愿者分队与河北大学志愿者总队以及各分队沟通,对获奖志愿者注册。

(6)作品尺寸应为8开以上(含8开)手工绘画作品。

十一、活动奖励: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0名

一等奖:4G优盘1个和校级证书

二等奖:精美耳机1个和校级证书

三等奖:中性笔1支和奖状

十二、预算:

奖品及证书大约150元。

河北大学社团联合会、河北大学美术协会、经济学院团委、经济学院志愿者分队

绘画比赛 篇5

现场绘画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迎接2018年元旦的到来,感受节日的艺术气氛,使同学们过上一个欢庆的新年,本次活动特提供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通过现场绘画形式,进一步丰富校园艺术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氛围,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使同学们成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才。我校一年级组举行“庆元旦·共绘中国梦”现场绘画比赛。具体要求如下:

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以“庆元旦·共绘中国梦”为活动主题,充分反映井冈山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

活动对象 一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7年12月29日

四、活动地点

AB栋教学楼间的小操场(按照做操的队伍站)

五、活动要求

1、围绕“庆元旦·共绘中国梦”这一主题,由作者自由命题。绘画内容要求表现学生生活,发挥儿童的想象空间,绘画作品必须是反映积极向上和美好的事物。

2、本次活动重在参与,全员参与,以常态性绘画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描绘,不必给学生太大的创作压力。

3、一年级绘画作品参赛纸张学校统一发,横竖放置均可。所有绘画工具自备,为便于携带和清理,现场绘画尽量选择油画棒、彩色笔等不需用水的颜料。

4、作品要求整洁、干净,主题突出,构图完整,色彩和谐,作品具有感染力。

5、活动结束后,一年级组将把获奖作品张贴,布置画展。

6、每个班安排5名家长志愿者,4名家长维持绘画现场的纪律,1名家长担任评委。

六、作品的奖励方式与表彰

学校将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

9、优秀奖若干名。余下作品各班可组织班级画展,营造新年气氛。

七、活动人员安排

1、班主任:做好前期的宣传和准备工作。

2、评委:潘欣、肖娟娟、叶萍和10名家长。

3、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绘画现场的纪律。

4、奖品的采购:高丽华

5、画展的布置:潘欣、肖娟娟、叶萍

绘画比赛活动总结 篇6

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一定有不少可以总结的东西吧。现在你是否对活动总结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绘画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绘画比赛活动总结1

为推动学校“德智健行”理念向纵深发展,丰富学生艺术文化生活,我校特举办此次以“庆国庆”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作品以素描、彩笔画、蜡笔画、油画等为主,从不同的形式和角度充分展示我校教师和学生的艺术特长和艺术创作能力。

本次绘画大赛学生的参与率非常高,接近95%。自9月印发书画大赛展览的征稿通知以来,得到每个班级的积极支持。学校根据不同情况,对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学生在比赛中不同对待各有要求。根据通知要求,分年级设奖,每个年级共评出绘画类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优秀奖20人。并对获奖的学生及时进行了表彰奖励,并组织了部分学生进行了参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绘画大赛及展览促进了学生的艺术发展,为一部分爱好美术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了我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发展,为今后的艺术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绘画比赛活动总结2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校园的艺术氛围,推动我校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我们举行了绘画比赛活动。

各班派代表参加了这次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品大胆创意,追求个性,打破了学校与课堂的束缚,通过一次有规模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同学的机智,释放同学的激情。对于此次活动我们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从活动构思到作品征集,从选择评委老师到颁奖仪式,都渗透着活动组织者的汗水。

在工作中有过抱怨,有过放弃的想法,可是我们互相鼓励、相互支持,才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局,让更多喜好设计的人,热爱绘画的人走进了我们的活动中来,并且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当然,通过本次活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等等。

总之,领导老师的支持下以及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此一并对支持这次活动的所有人员表示忠心的感谢。以后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突破。

此次活动使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评委老师的点评,增加了我们的知识水平;看到富有创意的作品,仔细的画工,听到精彩的解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绘画比赛活动总结3

荒地民汉合校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顺利完成了,这次主题充分反映了荒地民汉合校的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现了思想和艺术的统一。

可以说本次活动充分地展现了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达到艺术和谐与人际和谐的高度统一。

在绘画上,我们要求全校学生都参与,每幅作品都灌注了小选手的心血和汗水。有的作品可总体来说,同学们积极参与,老师们的大力配合,使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各班都能够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去组织,学生的活动热情也很高,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对艺术的执著和热爱,同时也体现了我校学生的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审美意识。

略论西方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篇7

(一)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孕育

1. 理性主义的沉寂。

19世纪前, 理性主义牢牢占据着西方哲学史的主导地位, 直到19世纪中期, 非理性主义开始渐渐崛起, 科学技术兴旺发达, 进入20世纪后, 人们也取得了很多重大研究成果, 然而当时的理性主义和科学的发展大都包含着对人的感性因素的否定, 人成为了理性的附属品, 主体地位丧失, 这种危机在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弊端中渐渐显露。

2. 产业革命下的基本矛盾。

18世纪60年代, 英格兰爆发了产业革命, 19世纪后期, 产业革命迅速发展, 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也开始显现, 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也随之暴露, 阶级关系达到高度紧张的状态。

3. 一战的爆发。

一战持续了近五年, 给70%左右的世界人口都留下了阴影, 战争双方为取得胜利都殚精竭虑地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新型武器的研发, 公众关于“科学杀人”的厌恶情绪日益高涨。总之, 一战激化了本就存在的各种矛盾, 在公众间形成了一次空前的精神危机, 这样的社会背景也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产生创造了历史的和精神的氛围。

(二) 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生于1856年卒于1939年, 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潜意识理论是其学说的核心内容, 他指出潜意识是人们行为的基础, 而意识只是心里层面的冰山一角。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应当在自己的创作中释放本能的痛苦, 这正好迎合了当时艺术家急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诉求。受精神学说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创作开始由意识层次转入到潜意识层次, 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三) 内涵

1924年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列东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 标志着超现实主义时代的来临, 布列东对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给出的释义:“名词, 纯心理的自动主义, 凭此以口语、文学或其他任何方式表现思想的真实过程, 它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 也不考虑任何美学或道德成见的思想记录。”可以看出, 它是一种内在于人, 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依据的主观存在。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精神层面的解释, 还要作用于“改造世界”“改变人生”的超现实主义革命之中。

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作品解读

(一) 达利与《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扛鼎人物非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莫属, 达利生于1904年卒于1989年, 作为“当代艺术魔法大师”, 受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的影响, 一生都致力于将梦境中的潜意识影像转变为画布上的客观存在, 因此达利的绘画有着典型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达利把探索潜意识意象作为其虔诚的艺术追求, 并发明了“偏执狂批判”法, 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在荒诞中永恒的达利世界。

1931年, 达利创作的作品《记忆的永恒》是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 很多人把它看作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画作中四不像的生物 (达利肖像的变体) 、枯萎的小树、流质的钟表、啃噬怀表的蚂蚁等, 一切与常理相悖的物体被安排在了同一个空间里, 按理性逻辑来分析, 简直荒谬之至。但作品中无一不传递出死亡窒息之感, 就是这种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感知使人们感到害怕, 幻想中的梦境在这幅画中是那么清晰可见, 触及灵魂与内心。

(二) 马格利特与《错误的镜子》

雷尼·马格利特 (Rene Magritte) 生于1898年卒于1967年, 比利时画家, 也是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直以来被誉为魔幻超现实主义大师。马格利特在艺术上追求“逼真的”超现实主义, 画作往往富有哲学意味, 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 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方法进行描绘, 造成一种怪诞奇特的“幻觉景象”。

1928年《错误的镜子》是马格利特的代表作之一, 整个画面是一个眼睛的特写, 眼睛的外形被放大了边框, 眼珠的虹膜成为蔚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黑色的瞳孔则如一面镜子, 凝视着观者。他充满灵感地将原本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那种“无中生有”让人惊艳, 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置身于马格利特幻化出来的梦幻世界, 聆听着哲学思辨的吟唱。

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特性

(一) 阴性特征

作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阴性特征之一, 隐喻一直都被用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表达方式, 被动描述、模糊、矛盾、不可穷尽成为隐喻在作品创作中的主要特征。阴性特征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对女性身体情感的表达, 对于这一点的处理态度, 男性艺术家与女性艺术家是不同的, 男性艺术家更倾向于在不影响表达的基础上将女性身体放在任意一个可以归属的环境中, 使其作为辅助创作表达的要素之一;而女性艺术家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女性身体, 使其代表自己作为画作的主体, 并辅以其他要素表达个人情感。总之, 隐喻和对女性身体情感的游离留恋使得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给自身蒙上一层厚厚的阴性面纱。

(二) 潜意识理论的运用

超现实主义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和释梦理论的影响, 强烈关注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致力于探讨潜意识、本能和梦在绘画中的表现, 这样的审美境界就是意识的自由与解放。超现实主义先驱们大胆地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在他们的认识中, 这是以一种形式与内容上的荒谬来击碎现实中的荒谬。另外,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还运用视觉艺术不断论证想象的创作力和夸张变形能力。虽然他们将诗意在视觉艺术中表现的方法差别很大, 然而它们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挣脱了受到模仿制约, 直接表达具体的诗意思想。在他们看来, 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超越的现实”。

(三) 创作手法的荒谬性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手法充满了荒谬的幻想, 主要表现为:时空的荒谬性。艺术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把虚幻杜撰的、不符合自然逻辑的不同形象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组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形体错置的荒谬性。具体来说就是艺术家将一个或多个不同属性甚至互不相容的形体进行拆分、变形、重置等处理后, 由形体之间强烈的冲击力产生震撼人心的爆发力;对比的荒谬性, 荒谬的对比是成对或二分概念的对立或错置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并以此激起的荒谬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绘画之所以成为绘画 篇8

我们为何仍需要那些手绘的创作品?在过去的20年里,画家鲁道夫·斯廷格尔创作了大量的布面绘画作品来试图对绘画的本质进行提问和作答。

4月7日至12月31日,在意大利威尼斯葛拉西宫举办的斯廷格尔个人作品展上,就包括了他的地毯画作在内的30幅绘画作品。或许你并不认同斯廷格尔对于绘画的观点,但无论如何,你都可去对绘画重新认识一番。就像策展人拉塞尔·弗格森说过的那样,“每次当你得出一个答案,你可以想出一些东西来反驳它。”

Exhibition at a Glance

1993年的纽约市/2月13日—5月26日/纽约新博物馆/欧洲冲突、中东危机、艾滋病蔓延、枪支管制等等问题都是1993年时年轻艺术家们所共同经历的成长背景,同时也成为了影响他们艺术创作的现实素材。主办方希望借由这场展出将参观者带回到1993年,那个代表着美国及全球社会、经济、文化转折点的时代。

十五分钟的永恒/4月28日—7月28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名为“十五分钟的永恒”的展览将是迄今为止亚洲规模最大的安迪·沃霍尔作品展。展出将涵盖波普艺术最负盛名的开创者之一安迪·沃霍尔从1950年至1980年创作的架上绘画、版画、雕塑、摄影、素描等500余件作品。

绘画比赛作文 篇9

啊!奖品居然是ipad2!我既兴奋又意外,做梦都没想到我能在这次全国绘画大赛中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还拿到了这么好的奖品。

还记得那天,我通过初赛的重重选拔,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进入到了总决赛。在一间封闭的教室里,主考官当场命题让我们现场作画。绘画的主题是:我最喜欢的。这可难倒不少人,教室里一片安静,大家都开始思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陆续有人动笔画画了,我也构思好了画面,开始画画。我用的是线描画和刮蜡画相结合的形式来表达我对运动的热爱。画面上是四个穿着滑轮鞋的小朋友在花园里开心地做运动。我刚画到一半的时候,已经有小朋友陆陆续续画完交卷了,我有些着急了,但是我知道,光求快是没用的,只有认认真真地完成自己的作品,才能有希望取得好成绩。于是,我继续动笔画了起来,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我的作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作品获奖了,受到了评委老师一致好评。我拿着奖品,心里美滋滋的!

书法绘画比赛活动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为响应十八大号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丰富学生艺术文化生活,特举办学生书法、绘画、小制作比赛。

二、内容形式

1、主题:以“十八大召开后,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为主题,内容健康向上,具有创新性,能充分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紧跟新一代中央集体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与决心,能充分反映当代青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2、项目:(1)书法类:软笔、篆刻、字体不限。

(2)绘画类:国画、油画、水粉、水彩、儿童画、彩笔、素描、速写。

(3)手工小制作是指一件作品从无到有或从半成品到成品,完全由学生根据想象和思考、自备原料完成的。在手工制作中,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加工、创新,完成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过的塑料瓶做成机器人、火箭模型„„。

3、参赛形式:

七、八年级每班至少推选10张书法作品,10幅绘画作品,10个手工制作作品,九年级每班至少推选12张书法作品,12幅绘画作品,12个手工制作作品。书法、绘画用纸学校统一提供,手工制作需要原材料各班自行搜集。

三、活动要求

1、各班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此项活动,要引起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的高度重视,做到人人参与。

2、所有绘画作品右下角注明作品名称、作者班级、作者姓名。

3、所有绘画及书法作品禁用铅笔和圆珠笔。

抽象绘画和从绘画中抽象 篇11

我们在此议论抽象绘画只是抽象艺术中的一个领域,议论的原因来自中国当代艺术界有一种梳理中国抽象绘画的现实,这不能不让我们有必要回放一下世界艺术中有关抽象绘画的来龙去脉,而“从绘画中抽象”则是抽象绘画这一文脉的延展。

抽象绘画

霍夫曼:优雅的先驱者

如果从战后的美国开始讨论抽象表现主义,在中国的文本中,大都会从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开始,这实际上是不够严谨的说法。波洛克固然重要,也是抽象表现主义划时代的艺术家,但是,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1883-1966)是我们不能绕过或忘记的人物。霍夫曼是30年代到美国的德国移民,他为美国的青年人带去欧洲人的敏感和艺术的文雅,特别是在色彩和绘画结构以及精神层面上的贡献,实际上是新兴的美国前卫艺术的领军人。他通过教育(包括自办学校)和在绘画上的双重实践,帮助美国年轻的艺术家们认识到,什么是欧洲的现代主义的优雅绘画。因为欧洲绘画的优雅性来自他们欧洲大陆自己的绘画传统,所以尽管美国的新派艺术家们拼命学习,但却难以获得真谛(企图回避和在自己的作品中消除这种优雅的人除外)。

霍夫曼强调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的平面性,即在两维性中追求精神性。这一思想来自欧洲立体主义作品所强调的,通过推拉的力量来创造没有景深的空间。霍夫曼认为艺术家需要向观众展示可以平衡地进入一幅画的空间运动,这一说教对学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霍夫曼在64岁时才举办了第一次个展,他从1958年到1966年生命最后的八年间,所创作的大面积色块和饱和色彩的作品,为以后产生的“色域”绘画开了先锋,如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1936-)和罗伯特·莱曼(Robert Ryman)就是直接受益者,而纽约抽象艺术家小组一般的创建成员都曾拜霍夫曼为师。

戈尔基的混合风土

美籍土耳其艺术家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1904-1948)的早期作品,有欧洲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以后无论是二十年代还是三十年代的作品,都有来自毕加索早期风格的影子。他的风格变化很大,最终还是他的出生地亚美尼亚的风土,使他的绘画回到自然的形状。但是在戈尔基的画中始终有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那就是,他是超现实主义的画家,同时又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马瑟韦尔:反抗秩序的黑马

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不像大多数纽约画派的艺术家出生那么低微,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获有哲学学位,是一名理论家。马瑟韦尔绘画的风格特别明显的带有哲理,在绘画上的情感因素非常明显,实际上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对现有秩序的一种反抗。在马瑟韦尔早期的单色作品的画面构成中,条状和椭圆形形成绘画视觉上前所未有的张力,《西班牙共和国的挽歌》的系列如同政论,虽说马瑟韦尔是纽约画派的成员,可是有很大的区别,他把绘画作为武器。对马瑟韦尔来说,他希望将美国的艺术提升到欧洲现代主义的水平之上,而不是一个追随者,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艺术家在艺术上试图超越欧洲现代主义的野心。

马瑟韦尔不是一位空想家,他确实做了许多为美国年轻艺术家,能够读到欧洲现代主义文献而必须做的翻译工作,他不但教书还编辑杂志。在黑山学院这座艺术的大本营里,他和德库宁、康宁哈姆、约翰凯奇和劳森伯等艺术名流共度过十年时光。马瑟韦尔六十年代末创作的《打开》系列,和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除了有未完成感之外,显得平静和神秘,蓝调的画面富有自然的生气,《在柏拉图洞中1号》(1972)显然和柏拉图洞窟的学说有关,这些作品在马瑟韦尔看来或许是一种哲学的升华。

德·库宁:内容只是一瞬

来自荷兰的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开始一直从事商业艺术和壁画等创作,和戈尔基相识是运气,从而受其影响。是戈尔基让他看到了米罗,立体主义和抽象超现实主义的光芒。德库宁50年代早期的妇女系列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纵横交错的笔触富有美感并且强而有力,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画家有着强烈的激情。其实德库宁并不重视内容,他认为:内容只不过是某种东西一瞬而过,只是像闪光一样的遭遇。

1950年的《挖掘》是德库宁作品中少有的风格,它呈现为“满幅画”的画面,它接近于波洛克同时期创作的自动主义的滴洒风格的作品,也就是让画面的每个角落都有绘画的痕迹,高密度地利用画布空间。遗憾的是,德库宁并没有发展这一画法,而只有波洛克把它发展为终生坚持的风格。德库宁的基本性格是向内的,而波洛克则是无限的向外扩张。更为遗憾的是,由于健康等因素,德库宁70年代以后的作品和50年代的作品比较起来,在各方面都显得不如20年前。

波洛克的引力绘画

杰克逊·波洛克绘画的出现,对以往的绘画具有摧毁性的打击。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把画笔从画布上解放出来,利用引力作画,但是它仍然属于抽象绘画的领域,他只不过是重新定义了绘画,让无意识的真实更为赤裸裸。

波洛克虽然对汉斯霍夫曼对他的评价不屑一顾,但是霍夫曼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作品中获得的平面性启示,对波洛克来说是同样的。波洛克的满幅构图的作品具有均质的特征,虽然没有景深,但有丰富的层次,在好像装饰的表面下,有渲泄的情绪和奔放的、近似于暴力的行为。这些作品的本质和波洛克先前的绘画《男人和女人》(1942)有关,那时,他就从非洲和土族艺术中吸取灵感。滴洒绘画属于半自动主义的艺术,它的创造力涉及到艺术的起源,那就是无意识意象。而在绘画的构图上,波洛克的手法是革命性的,虽然蒙特利安和其他荷兰风格派绘画都在构图上显得非常平面,但是仍然有一种潜在的构图结构,而波洛克走的更远,他让画面更加均匀分配,从而成为自动主义绘画的构图风格。

nlc202309012152

其实早在20年代中期,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们就曾经实验过滴洒和泼溅颜料的方法,但没有人去发展和将其扩大,是波洛克在20年之后,在一次偶然中,发现了滴下去的颜料本身具有的美感,从而使这一画法成为艺术历史的里程碑。关于自动主义绘画,可能有一种误解,认为画家可以减少以前在构图上所花费的控制力,但实际上则相反,而是需要更多的控制力。以前,画家坐着或站在画架前,用笔操作画面,运动的主要是笔,而在波洛克的情景中,画家的身体姿态必须具有连续性运动,因此,画家的身体实际上是绘画的“笔”的延伸。绘画变了,同时画家的身份位置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一个值得议论的问题,我们在这之后还会发现同类的问题。

纽曼的崇高与无限

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1905-1970)的绘画是一座高峰,他最能反映出战后世界艺术中心的转移之后,北美和欧洲大陆在文脉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纽曼绘画与崇高观念渊源来自欧洲大陆的北方浪漫主义,具体的说,就是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表现崇高主题的早期作品《海边的僧侣》(1809-1810)为这类绘画树立了典范。

纽曼的表现是这类崇高绘画在20世纪的升级版,他把弗里德里希的绘画中最具精神性的部分加以提纯和抽象,而这种抽象区别于至今为止所有的抽象类型。纽曼凭借绘画表达了对崇高的敬意,他的方式比他的所有前辈都来得直接和纯粹,站在纽曼的绘画面前会有一种崇高的感觉由然升起,他的画所达到的境界,和纽曼曾经在希伯来学校接受大量的宗教哲学教育有关。

纽曼对达达艺术没有兴趣,他除了宗教哲学以外,还研究科学、植物学和鸟类学,目的都是通过这些研究来了解生命的起源,这和歌德晚年的研究很类似。纽曼绘画的题目可以看出他的兴趣在宇宙和进化方面,比如《天空》《欧几里德深渊》《起源》《异教的空虚》等等。作品《同-1》(1948)是纽曼风格形成的代表作,作品中那条直线成为核心观念的一种符号,在以后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这一符号是受到斯宾诺莎(Spinoza)哲学的影响,斯宾诺莎认为人类是上帝“全部”的延伸,上帝是无限的,所以纽曼绘画中的直线是上帝的光和意志的象征。上帝分开光明和黑暗,在空虚中划出一条线,巨大的色域象征着空虚,无限和宇宙。这条线代表原初的行为,“同一”是创生的一刻,纽曼的画是创世纪的赞歌。1950年至1951年纽曼创作的《人:崇高的英雄的》这幅作品巨大无比,使他的纪念碑式的作品达到高峰,他的目的是给人一种有启示的经历。

罗斯科神秘的超越

在所有抽象画中,可能没有一个人的作品,会像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的作品那样给观者的心灵带来震撼。罗斯科的作品属于色域绘画,也就是尽可能地把色彩铺满画布,通过色域最大限度激发自然情感的那种绘画。但是,罗斯科绘画的魅力并不是因为他的风格,而是通过深邃且悲剧性的色彩,深深地控制住观者的整个状态,这是只有那种具有原始力量的绘画才能达到的力度。在20世纪只有另一位画家可以与之比美,他就是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罗斯科的绘画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的精神性方面,所达到的高度的标高,他超越了欧洲的抽象绘画所达到的景深,也看不到一点欧洲抽象绘画类型的影子。罗斯科像其他纽约画派的画家一样,曾对神话产生兴趣,他在探索“神话精神”方面,受到荣格对普遍神话的兴趣,所以罗斯科的作品在1945年就显示出与超现实主义的联系。罗斯科的风格是在1949年前后形成的,也就是那种把中心色彩的形式固定和扩大化,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依赖色块的大比例,来营造一种势不可挡的物质的在场感。比如,他会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画成如同云块一般,它同样让我们想起弗里德里希那幅表现崇高主题的作品《海边的僧侣》,罗斯科的作品太像从弗里德里希那里得到提纯,而升华为更为简略的精神性绘画。

罗斯科的绘画,无论是英雄式的构图还是色彩,以及在消除世俗的笔触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创造。他认为:只有摆脱了熟悉的东西,才能让超越经验成为可能。这些绘画的形式都服从于传达一种基本的宗教情感,创造了一种宏大和悲剧性的肃穆。所以,罗斯科在去世前的一周说,他认为安放他的作品最合适的场所是教堂。欣赏罗斯科的绘画,不需要专业知识和导引,只是面对就可以,因为那些色块蕴藏着神秘的来源。罗斯科希望观众从近处看他的画,这样观众可以慢慢地被吞没在冥想之中。观看这些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体验,这就是为什么有观众会在他的作品前能够哭泣的原因。

从绘画中抽象

冯塔纳从绘画向空间

当我们把视线从美洲转移到欧洲大陆,那么米兰的卢西奥·冯塔纳(Lucio Fontana,1899-1968)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艺术明星。其实冯塔纳是生于阿根廷,他的父亲是意大利人,他往返于欧洲和南美之间。冯塔纳以空间主义的创始人的名声留在美术史上,如果波洛克的绘画,是对以往的绘画具有摧毁性的打击,那么冯塔纳的绘画就是直接摧毁了绘画。

冯塔纳的一刀下去,让画内和画外的空间得以沟通,从而打破了绘画和雕刻之间的界限,这一刀,激活了宇宙。冯塔纳强烈反对以平面绘画和立体雕刻构筑的空间,这是从绘画中抽象出来的一步,因而我们的议题就从“抽象绘画”转为“从绘画中抽象”。冯塔纳早在1946年的白色宣言中就声称,他在寻求“一种我们的艺术概念无法干涉的艺术”,他做到了。从40年代末,他就开始在画布上扎空,而在这之前,冯塔纳的一些作品是半抽象的,但是半抽象的雕塑中有强烈的骚动,从而看出他的早期作品中就有巴洛克的情绪,当他在50年代,用刀直接划破画布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当时最为果断的和淋漓的举动,然而他的情绪仍然是巴洛克式的。这一刀在观者和画布之间留下了互动关系的张力,我们把这种张力称为“空间概念”。画布上虽然还有颜料涂抹的痕迹,但已经和绘画无关。

除此之外,冯塔纳还在同期实验了“空间环境”装置实验,即用霓虹灯作为材料制作装置。笔者在1992年原德意志联邦艺术中心看到一件冯塔纳的霓虹灯装置作品悬在空中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40多年前的作品,冯塔纳太有把工业材料当作艺术材料来使用的瘾,他是从绘画中最先逃走的逃兵。

伊夫·克莱因的单色画探险

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的行动绘画,在当下有人把它作为行为艺术来看待,其实克莱因的本意还是源于从绘画中抽象出来。他希望自己仍然主宰着画面的效果,但却不是通过传统的绘画手法,甚至也不像波洛克那样,即使用滴洒的方式而画家本人也必须直接介入绘画的物理过程。克莱因欧洲式的浪漫主义具有戏剧性的色彩,他不关注情节,而是仔细琢磨怎样让能量在空间中扩散和启示无限的空间。克莱因认为:“绘画的真正品格极其存在,在于在基本物质状态中凭借绘画的敏感性超越可见的东西。”

克莱因把功夫下在如何营造什么都不展出的虚无的空间上,这是走向纯粹的非物质性。他信奉什么都没有的空间充满力量,可是这些只得到很少的文化精英的喝彩,由此可见克莱因艺术的实验性所处的早期环境。克莱因的“活动画笔”(Living Brush)的绘画被广为知晓,就是让全身涂满蓝颜色的裸体模特儿,在画家的指挥下把颜色印在画布上。克莱因把人体当作画笔进行绘画,他认为这样才到位,因为这使得画家可以和他所绘制的作品保持纯粹的非物质的距离,而又不失去控制力。如同气功师发功之后他可以不接触对象,但仍然可以发射能量而控制对象。

其实,满怀热情的克莱因,直到他1966年去世为止,所进行的一系列前卫性实验,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相反的是遭到嘲讽和打击,他在抗争和激辩中,由于心脏病发作,而过早结束了只有34岁的“单色画探险”的生涯。

绘画比赛成绩 篇12

关键词:数字绘画,传统绘画,高校绘画专业

自从电脑于20世纪的70年代问世以来, 艺术家们便开始了对数字绘画的研究, 但囿于当时软硬件技术的局限, 早期的数字绘画有着极浓的机械制作痕迹, 难于表现生动自如的笔触效果, 数字绘画并未为人所注意。但随着图形图像软件的发展, 硬件设备的提升, 数位板的普及等为数字绘画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尤其是图形图像软件Photoshop和Painter的拟真性使数字艺术家们如虎添翼, 在丰富真实的笔刷效果的帮助下, 突破了软件绘画的过于冰冷和呆板的程式, 使传统绘画的优秀元素很好地融合到了数字媒体之中。再加上数字绘画的方便快捷等优点, 使它迅速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得到应用。

由于数字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升级和数字绘画技术的不断成熟, 数字绘画在经过早期的实验性之后, 快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商业领域。由于数字绘画低成本高效率以及计算机语言带来的崭新的视觉效果, 很快得到设计人士的青睐。21世纪消费时代的来临, 设计领域被划分得越来越细, 商业插画也与数字绘画结合得更加紧密, 动画原画设计、服装效果图设计、手绘风格的海报设计、室内装潢效果图设计等均大多由数字绘画来制作的。短短的五六十年, 在商业领域, 数字绘画的应用范围, 令传统绘画无法与之抗衡。

与传统绘画的创作强调观念与主观意绪不同, 数字绘画更多地探寻数字语言的丰富性与技巧的表现力, 这源于数字绘画语言不像传统绘画语言那样有较多限制有关。传统绘画语言的局限是由传统各画种媒材的局限性决定的, 这一局限决定了传统绘画创作者只能在一狭小的媒材可能性中发展绘画语言, 如油画的肌理与色彩, 中国画的水墨晕章, 水彩的透明与酣畅等。但对于数字绘画的创作者来说, 却并无这样的局限, 因为数字绘画领域语言的丰富性与组合的可能性是无法穷尽的, 油画的厚重与水墨的氤氲可以并置, 版画的明朗与水彩的通透无妨结亲……数字绘画语言种种组合的可能性释放了数字创作者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也导致了数字绘画面貌的丰富多变。

当然, 数字绘画的优势并不是要说明数字绘画长于传统绘画, 数字绘画的计算机语言同样有其局限性, 传统绘画的制作的亲切感也是数字绘画无法做到的, 另外, 数字绘画虽然发展得很迅猛, 但它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画种, 它的艺术成就还远不能和具

为单位进行交流, 说说自己课前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如果让你画出来、做出来, 你会怎么画、怎么做?因为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 所以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几乎没有。每个学生或画或制作, 都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所以说, 我们广大的一线美术教师要用新的角度、理念, 审视当前的美术课程资源,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勇于开发、创新教育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备悠久历史的传统绘画, 创造了大量经典作品的传统绘画相比。

数字绘画作为一种新的绘画方式, 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对于高校绘画专业的学生而言, 可以起到扎实造型, 培养审美素养, 促进创造活力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绘画, 数字绘画还很年经, 并未发展成熟, 无法和传统艺术的高度精雅, 高度成熟相比, 也未能引起太多绘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注意, 但数字绘画的巨大潜力以及其与纯艺的高度互补性依然使我认识到, 在高校绘画专业开设数字绘画课程是一项极有意义的事情。

数字绘画是利用计算机作为绘画媒介进行绘画的一种新的画种, 相对于传统绘画, 数字绘画有着它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表现形式。在高校开设数字绘画课程, 理由是:

一, 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这两种绘画形式在形式法则上是完全相通的, 点线面的组合, 黑白灰的布置, 节奏感的把握, 气氛的营造等艺术原则是基本相同的。但数字绘画的过程是更加高效的, 并且是可逆的, 这对于正处在绘画技巧不太纯熟, 需要更多积累绘画形式技巧的学生而言, 使用数字绘画的形式来解决无疑是更有效率的。

二, 数字绘画的高仿真性使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先行画出要创作的传统绘画的样稿, 提前看到要最终创作的效果, 并通过数字绘画的修改的方便来完善样稿, 这样做无疑会大大提高传统绘画创作的成功率。

三, 数字绘画独特的绘画语言具有数字语言的魅力, 并且数字语言在很多时候是传统绘画所达不到的。对于一个体现了新时代精神的数字绘画, 绘画专业的学生也有必要深入了解和实践数字绘画,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创造活力, 并培养有志于数字绘画的人才, 为以后的就业和学生在新的领域发展提供契机。

四, 数字绘画有着新的数字化语言, 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会培养学生新的审美意识, 这又促使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种新的审美意识应用到自己的传统绘画当中, 引起绘画面貌的更新, 这也有利于传统绘画的创新发展。

故而, 有必要在高校的绘画专业开设数字绘画课程。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字绘画是传统绘画的延伸, 同时也有着它独特的形式魅力。与数字影像, 数字音乐, 数字动画等相比, 数字绘画艺术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薄弱, 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将这门新兴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发展得更加完善。

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参考文献:

师生书法绘画比赛通知 篇13

“庆六一”师生书法绘画比赛通知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艺术素质,展示我校师生艺术才能,经学校研究决定特举办迎“六一”师生书画赛,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范围:全体师生

二、活动主题:“同一片蓝天下——我的梦想”

三、参赛作品要求

(一)作品内容要求

1、教师作品:倡导在体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力争突破,展示出自己最好的艺术创作成就;

2、学生绘画作品倡导在关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童心再现、童趣天成的绘画创作;

3、学生书法作品,庆祝建党九十一周年,倡导突出经典文化,书写论语警句、中华经典词语等作品,以培养学生诵读、书写经典,提高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探索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的有效途径。

(二)作品类型

参赛作品包括绘画、书法两类,具体要求如下:

1.绘画作品:中国画、素描、水彩画、卡通画、彩色水笔画、蜡笔画、剪贴画、彩色铅笔画等,作品规格不小于4K(形式不限,纸张由班级提供,绘画工具自备)

2.书法作品: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自选书体,尺寸不限。

(三)分组要求

书法、绘画分为“低年级组”(一、二年级)、“中年级组”(三、四年级)、“高年级组”(五、六年级)和教师组。各班在班级初选的基础上每类作品上交学校5幅,教师作品上交1幅,5月28日前交到钱校长处。

四、奖励办法

学校组建评委会,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三个年级组分别评出书法、绘画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优秀奖各3名;教师组优秀奖若干。

五、评审委员会

组长:张志坤

副组长:钱凤兰

成员:韩云龙张琦朱雅娜王丽娟

大牛群小学

学校绘画比赛策划书 篇14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的校园美化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尽情展示我校学生的绘画风采,特举行“靓丽校园”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4——10月8日

三、活动对象

我校全体学生

四、主办科室

大队部

五、比赛办法

1、以班级为单位,先由班级进行初评,每班在活动规定时间内上交一至三幅优秀作品(至少一幅),参赛选手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合作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2、各班于10月8日前上交作品至大队部。大队部将组织评委评出各等级奖项。

六、比赛内容

(一)比赛要求

1、内容要求:作品以宣传“靓丽校园”为主题。

2.绘画要求:作品应全部为手绘。作品表现手法可以为:水彩画、水粉画、蜡笔画等。

3、形式要求:作品用纸学校统一提供(如需重画,来大队部重新领取纸张)。每份作品上下页边距2厘米,左右页边距1.5厘米,作品页面统一为横式,版面布局合理,知识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

(二)版面要求

1、主题明确有刊头,作品的名称贴切;

2、作品背面右下角需要注明作品名称、班级、作者、辅导教师等;

3、版面制作均使用手绘图,版面制作不能有任何粘贴;

(三)评比规则

1、只对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的符合主题的作品进行评比。

2、评比标准:(满分100分)

(1)内容选择(40分):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突出主题,弘扬主旋律并适合小学生观赏,富有知识性、创新性。

(2)原创手绘(20分):内容占整个版面的比例达到70%以上。

(3)版面设计(20分):版面新颖活泼、有创意;规范合理

(4)注明完整(20分):作品名称、班级、作者、辅导教师完整

(四)比赛奖项设立:

绘画比赛成绩 篇15

关键词:清朝宫廷绘画,法国宫廷绘画,相同与不同

18世纪清朝处于康乾盛世,法国处于路易十五时期。清宫廷以郎世宁为代表的“折衷主义”新画体和法国宫廷以华托为代表的“洛可可”风格成为宫廷绘画的主导力量,这一过程中它们有三点相同与三点不同。

一、三点相同:

1、宫廷绘画与主政者紧密相连。

18世纪一批有绘画功底的传教士进入清宫廷画院,其中以郎世宁为代表成为宫廷画的主格调,称之为“折衷主义”新画体。据《郎世宁画集》“欲以欧洲光线阴阳浓淡暗射之法输入吾国,不为清帝喜,且强其师吾国画法。因之郎氏不能不曲阿帝旨弃其所习,别为新体。”可看出宫廷画院的主格调是为迎合皇帝而作。

18世纪路易十五“享受生活”思潮主导法国宫廷,形成对前一时期专制主义思想禁锢和宗教束缚反叛的“洛可可”风格,路易十五任命华托等为皇家绘画雕刻学院院长,使“洛可可”风格成为宫廷画的主流。

2、本国传统绘画依旧强大。

“折衷主义”新画体是被改造的中国画,除了在人物肖像画上以油画技巧保持优势,在山水花鸟画上乾隆还是偏爱传统山水花鸟创作,以焦秉贞为代表的传统山水花鸟画家在清宫廷画院依旧是中坚力量。

路易十五亲睐的以华托为代表的“洛可可”绘画,主导了法国一个世纪,然而法国皇家学院却依旧保持着早在17世纪就确立起来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在院长布朗去世后学院形成了普桑派和鲁本斯派,虽这两派绘画在18世纪都不是宫廷绘画主流,但“洛可可”风格画家却脱胎于学院派绘画,如华托的画,从艺术实践上看是建筑在鲁本斯和威尼斯画派基础上。

3、两国宫廷画的主流都有外来影响。

“折衷主义”新画体是为适应乾隆审美趣味,西方与中国绘画在画法上的结合,在西方人眼中郎世宁等在清宫廷作品已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油画,他们的作品只能是以油画为本、中法为辅的中西结合新画法,它应归属在中国画创作中,是中西绘画结合的有益探索。

“洛可可”艺术喜用曲线形,是中国与意大利花纹的结合,这种艺术样式是接受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工艺品影响而在法国产生,被称作“中国一法国式”。“洛可可”风格绘画作品吸收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因素,富有诗的情调。

二、三点不同:

1、欣赏者接受理解上有区别。

在王耀庭《故宫藏品探讨郎世宁的画风》记载中,雍、乾二帝并不接受油画表现方法,对其“闪光”和浓重的黑彩颇为反感。从郎世宁存世作品中不难发现,他尽力迎合皇帝审美趣味。为此,其所作均以纸、娟取代画布,不论人物还是衬景均无高光和浓影,光线、色彩上的明暗、浓淡反差不大,笔触也不明显,涂抹得平平光光,没有油彩厚层凸起,比较和谐。

“洛可可”艺术追求的是温柔优雅的气氛、滑润的运动、难以捉摸的形态和朦胧的色彩。英国美术史家里德评价洛可可艺术时,指出它的实质是向往自由意志在艺术中的表现:“自由是为了娱乐——这可说是对洛可可精神的最中肯的描述。”洛可可艺术用它轻快、精巧、愉悦和装饰性的风格,赢得和符合了从路易十五到贵族及中产阶级的厚爱。

2、创作环境上有区别。

“折衷主义”新画体在清宫廷产生了煊赫影响,但这种折衷主义对清廷内的西画家而言,无疑显现了一种困境。据戎克《万历、乾隆期间西方美术的输入》记载“是余抛弃其平身所学而易为新体,以曲阿皇上之意旨矣。然吾等所绘之画,且出自皇帝之命。当其初吾亦尝依吾国画体,本正确之理法而绘之矣。乃呈阅时不如其意,辄命退还修改。至其修改之当否,非我等所敢言;唯有屈从其意旨而已”。

法国宫廷画家华托在路易十五、贵族和中产阶级赞助下创作了大量“洛可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画家,也是赞助人向往自由意志和田园牧歌在艺术中的表现。

3、影响传播上有着区别。

“折衷主义”新画体大部分被录入清代画史,对清宫廷画院有相当影响,但从整个西方绘画史看,这批传教士画家并不是欧洲一流画家,只能说具有基本绘画技巧,由于中国皇帝的好奇心与兴趣使得这一特长得以发挥,不可能对中国绘画有深远影响。

“洛可可”艺术很多评论家都认为是贵族艺术,表现的是欢宴享乐和男女纵情的低俗趣味,对社会和绘画只是负面作用。但种片面的评价却掩盖不住它对欧洲绘画特有的传播和影响。画家德拉克洛瓦在1847年的日记上写道,华托“这幅画的绝妙技巧使我大吃一惊。法兰德斯画派和威尼斯画派的技巧,在此已熔于一炉了”。还有研究者指出,弗拉戈纳尔松散灵活的大笔触一气呵成,轻快,流畅,充满诗意,尤其是其中的动感和光感,为印象派绘画开了先河;在画家戈雅的一些作品中就继承了华托和弗拉戈纳尔的传统,而“其他的一些画得奔放、用色新奇的画,可说是杜米埃、莫奈和雷诺阿的先驱”(德斯配泽尔、福斯卡:《欧洲绘画史》,第169页)。

上一篇:计算教学的游戏下一篇:妇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