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分层教学论文(共8篇)
目标分层教学论文 篇1
分层教学与目标教学关系小议
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在于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促使学校教育功能由“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化,使每一位学生都切实地有所收获。下面分项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对分层教学内容的认识。
分层教学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五项:同一教学内容在教学深度上有深有浅;同一教学对象在整合上有分有合;同等基础的学生在学习内容上有多有少;同一教学阶段中学习进度上有快有慢;同一教学方法在学习效果上有优有劣。
分层教学,解决了处在同一教学班中程度不同的各类学生在学习要求和接受能力间客观存在的差异,给各类学生同时都提供较适应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融为一体,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使各类学生都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促使他们主动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分层教学与目标教学是“近缘”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
1、两种教学方法的目的都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变选择教育为发展教育,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教育为现代教育。两种方法的实施,都从根本上矫正了教师只抓尖子生而忽略中差生,或只顾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中差生而忽略尖子生的各种带倾向性的教学和要求。
在共同的空间和相同的时间内给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置较好的学习环境,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较好的心态下愉快和谐的学习,使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更优秀,使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免遭淘汰。
2、两种教学方法都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样反映了我国传统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观点。自从采取班级课堂授课以后,“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始终沿袭下来,至今已成为限制学生发展的梏桎。这两种教学方法,都重视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对学生的要求,都注意照顾学生固有的起始点和他们所具有的不同的能力,给各类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提高都设置了满足他们的条件。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吃得了”。使学生在课堂这同一片蓝天下都能尽自我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
三、分层教学是目标教学的优化和深化
分层教学吸收了目标教学的四条原理(整体发展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情感激励原理;反馈调控原理)和两类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优点,同时又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纵向整合,从而优化和深化了目标教学。
1、整体性原则。实行整体育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个体特长的发展。
2、主体性原则。确认学生是学习认识的主体,身心发展的主体,给学生以期待、理解、信任和宽容,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3、愉悦性原则。为学生创设和谐、协调、合作的心理氛围和易于愉快地接受教育环境、教学、教育活动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从而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4、活动性原则。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分层教学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使之学会思维和操作。
总之,分层教学是科学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机制。
目标分层教学论文 篇2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进一步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它使教学活动沿着预定的目标行进,使教学过程既具有方向性和科学性,又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因此,它对教师组织处理教学内容、采用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撰写反思随笔。所谓随笔,就是随时记录下自己教学上的感触和思考,如果不及时写下来,可能就会遗忘。教师要养成写反思随笔的好习惯。随笔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句话。
4.开展教研活动。校与校之间或者校内进行开课和评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反思方法。评课时,听课教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上课教师共同反思,进行教学交流与分析,通过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教研活动除了听课、评课形式外,还有备课组或教研组展开的集体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和集体反思。“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备课组或教研组之间共同讨论,共同反思,有利于开发集体智慧,使反思更有广度和深度。
5.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反思。网络扩大了教师反思的渠道和途径,正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接受,其影响也越来越大。教师可以在教育论坛、教育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经验和案例,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利用互联网,普通教师可以和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广泛的交流。
四、精于教学反思
精于反思,就是反思不能泛泛而谈,而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思考的深度。反思要有深度,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地学习教学理论,丰富教学理论知识,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艺术。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度的思考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学目标则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除了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外,还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差异,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个性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良好个性潜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对目标认识和目标确立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分层教学理念及其主题任务的能否完成。
目前,有关分层教学目标,在认识上存在着两种分歧,即“长善”与“救失”。所谓“长善”,就是针对分层教学实际中某些个性特点较突出的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学生良好个性优势的充分发挥。其依据有二:一是“从教学效果上看,发挥个性优势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关键”;二是“社会的分工合作的存在,要求教育要培养各种‘英才’”。所谓“救失”,即指针对分层教学中一些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滞后的状况,而采取的教育措施要注意使这些学生能有效地学习,体验成功的愉悦。其依据亦有二:一是“教学的教育性不只是德育性,而是包括人的完整性的各方面”;二是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反思时,必须充分挖掘反思的深度,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寻找背后隐藏的教学规律,再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思考习惯。教学反思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教师应本着追求更好、更完善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和教师走向成功的法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学反思成为工作的一个必要部分,使自己迅速成长为时代所需的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陈丽.关注教学反思,促教师专业发展[J].文教资料,2009.3,下旬刊.
[2]陈明瑚.教学反思———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基石[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3).
[3]陈小玲,甘剑.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J]江西教育,2009.4.
[4]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5]杨登新.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7.3.
[6]张乐.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J].教育探索,2006,(5).
(作者系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中学教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育硕士)
“仅从智育来看,也还有个相对的全面性问题”。
因此,分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与上述两种认识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即“英才”目标和“补差”目标。这在一些倡导“加速型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和“矫正型分层教学”实践模式上可见一斑。所谓“加速型分层教学”,即以加快班级中“优等生”的学习速度和加深其学业难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英才”为目标,在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教师都特别关注“优等生”的发展。而所谓“矫正型分层教学”,则是指以减缓班级中“差生”的学习速度和减轻其学业难度为目标的。
事实上,以上两种“分层教学”实践行为,都是对分层教学目标的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实际上是把立足于“发扬学生个性中的优点”等同于只进行加速其学习速度、增加其学业难度的“促优”教学。这种“促优”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要培养“英才”、“尖子生”。因此,在教学环节及其组织活动等的安排上,都极其关注“优秀生”的发展。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在意识、行为上不自觉地对学生形成分等级观念,将成绩欠佳的学生贴上“弱智生”、“差生”的标签,放任对其的教育,使得这些“差生”、“弱智生”,包括部分“中等生”因缺乏教师的积极关注而情绪消极,丧失学习兴趣,造成其个性的不良发展。而立足于“弥补学生个性发展中的缺点、不足”则等同于只进行减缓其学习进度、减轻其学业难度的“补差”教学。这是一种以形式上的合理掩盖、实质上的不平等的做法,同样极易挫伤“差生”的自信心,造成其个性的不良发展。显然,这两种“分层教学”还是以往“应试”教育观念下的用同一模式去塑造基础和条件各不相同的学生,用同一教学目标去衡量他们的高低、成败的一种教学。其弊端不言而喻:桎梏了分层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也否定了学生个性和个体的独立价值。正如日本学者香山健一所言:“从文明史的角度看,进步基于区别,单调就是死亡,……如果没有一点理想的境界,我们的智慧就将冬眠,与此同时生命力、行动的欲望也将沉睡。追求单一的心理,使人类贫乏。它从共同事业中抹去每个人的独特因素。”
可见,澄清这种分层教学目标认识上的误解极为重要。分层教学提倡或“长善”或“救失”,其实质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是针对的问题不同、出发点不同,因而着眼点不同而已。立足于“长善”的分层教学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学生个性的长短处,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个性的长短处与学生潜在的能力的强弱是相一致的。因此,从个体发展、职业定位的角度来看,应立足于发扬其个性优势。但它并不排斥弥补个性中的不足,也不意味着对学生个性中弱的方面的熟视无睹。立足于“救失”的分层教学目标,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个性中的弱点和缺陷,强调学生应该是有优势的,但不能够片面、畸形发展。因此,要“救失”、“补偏”,并不排斥要发扬学生个性中优势的一面。从提出分层教学的初衷来讲,分层教学不是要使学生个体各方面的素质和学生之间的各种个体差异都要平均发展和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而是旨在促进每个学生良好个性潜能的全面和谐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种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道德的、智力的、劳动的、审美的、身体的几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同挖掘人的天赋才能结合起来,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其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
因此,这种发展应是多样性的,有个别差异的,也是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的。这就意味着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应该采取多目的化的观点,摆脱传统的基于单一目标的局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发展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学习要求与学习活动。这种多元化的、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发展目标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一个总的教学目标,即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共同的基本教学目标,包括学年目标、各学科的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等;总目标之下,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层次目标,如高层目标、中层目标和基础目标等,各层学生要学习相应层次的目标;并且这种目标是动态的,是与各组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接轨基础上的层层相连、逐级递进的序列。如上海教科所的胡兴宏曾拟订了一个从朗读起步培养初中预备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层七级目标系列,值得借鉴。具体做法是:低层生以第一级目标为起点,半年内达到或超过第三级目标;中层生以第三级为起点,半年内达到或超过第五级目标;高层生以第五级目标为起点,半年内达到或超过第七级目标,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个性的不同方面,所设目标也有区别,如某学生在知识目标上,可达到高层要求,但在体力目标上达到基础目标,可能就是其较充分的发展了。
总之,分层教学统一目标的实现过程是有弹性的,它允许学生在学习内容、方法、达标期限上有所选择,也鼓励学生在统一目标之上争取实现程度上的差别。但体现基本要求的统一目标是绝无弹性可言的,不能成为某些教师降低对学生要求的借口,将分层后所确定的阶段性目标视为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的终极目标。同理,也不能将分层后所确定的由中层生或高层生所要达到的目标视为全体学生的起始目标,这样做的后果只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挫伤和个性的片面发展。
参考文献
[1][2]傅小娣.对教育目的的探讨[J].湖州师傅专科学校学报(人文版),1987,(1):92-97.
[3][4]杨启亮.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评论,1989,(3):7-8.
[5]朱永新等.当代日本教育改革[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134.
[6]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0,(4):1-4.
“目标分层教学模式”教学体会 篇3
目标教学流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提出的目标教学流程是:第一,启情导入。即教师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和相关单元重点,借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积极参与学习情景。第二,初读识字。即教师先出示识字教学的目标“会认哪几个字”,然后再出示识字教学的步骤与方法: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于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字典、同桌、老师认会,实在不会的可以圈上;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同桌查读生字条,不会的教会;全班抽查生字,运用识字方法点拨学生不会的字;扩新词读。第三,指导写字。即先出示目标“我会写的字”,然后再出示相关步骤方法:观察字形;小组内交流书写要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范写;学生修改;展评。第四,读文感悟。即先出示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是“体会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出示相关步骤方法:出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读圈画体会;小组交流;汇报、点拨、指导;实践运用。
“目标分层教学”的实践运用
自上学期开始,笔者采用“目标分层教学模式”。从最开始抵触,到后来的逐步适应,直至今日爱不释手,这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以及教师的教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及积极的变化。
“机会均等、各得其所”:尊重学生主体性,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本班班额较大,且大多属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多数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这使得学生们已有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个体能力差异比较大。在班级授课、老师主讲的原有课堂教学中,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同样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显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往“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最显著特点是:学优生不用学、学困生学不懂,而中等生不会学。在语文课堂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是课堂发言的主角,能力平平的学生被动复制前者的答案与回答技巧,而能力较差的学生游离课堂之外,参与性极低。而“目标分层教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它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通过预设目标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结合教师的个别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讨论的生生互动,以学优生带动中等生,以中等生辅导学困生,进而使学优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中等生学会吃,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不仅如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也大大转变,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到探究学习,学生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里所说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不会的内容先由同桌教,然后由小组教(三人教一人),最后再由全体教(多人教一人或多人)。
“投薪指路、巧授图逸”:发挥主导作用,减轻教师负担 教师应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更是情感的熏陶者。不过,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无疑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讲;老师连珠炮般地提问,学生如流水般地应答。一堂课下来,老师往往筋疲力尽、声嘶力竭,而学生则是兴趣缺缺、收获寥寥。老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所得不成正比。而“目标分层教学模式”则真正落实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将教师从连篇累牍的“全讲频问”中解放出来——
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即指明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和怎样学;其次,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即组织学生如何理解教材,有效地展开讨论与交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最后,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即针对学生的表现,除了指出不足之外,更重要是给予他们鼓励,调动他们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而“目标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以及解决学习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上。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广大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地学,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努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而真正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业负担。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目标分层教学模式”,既尊重了学生个性的差异,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保证了班级整体携手共进,使语文课堂兼顾基础,注重能力。笔者认为,高效课堂的建立,必然要依靠高效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教学资源的不断发展变化,相信“目标分层教学模式”也会日趋完善,必将成为构建高品质课堂的一大亮点。
目标分层教学论文 篇4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中管理权责安排结构及企业管理要求的多样性是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基本理论。在确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应当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层次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具体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及其设计,以便于具体贯彻落实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目标构造机理 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会计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即控制主体通过各种措施将自己的目标、要求、期望传达给被控制者,以规范和指导其行为。广义的会计控制既包括“会计控制”,又包括“对会计的控制”。“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对会计的控制”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及其质量所进行的控制,它是对控制者所进行的一种再控制。对于所有者来说,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即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的会计控制作保证。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中管理权责安排结构及企业经济管理要求的多样性是构造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基本理论,在确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应当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层次对企业内部控制具体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及其设计,以便于具体贯彻落实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合理地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特别是按照公司治理结构中权责关系及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则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构造
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质是指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相制衡为主的各种权利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安排。在这个多元利益主体结构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既包括“会计控制”,又包括“对会计的控制”,从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第五条“单位负责人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等规定来看,也显然包括“对会计的控制”。企业不同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权力和经济利益要求及其所承担责任的不同,实施会计控制的目的也就不同,因此,企业内部权责结构决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当然,我们在研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各种目标的差异时,并不否认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目标具相同之处,即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利害关系各方之利益的共同所在,因此,它是协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各具体目标不对等、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基本点和根本依据。
在现代企业利害关系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两大集团。按照这一原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可以分为所有者目标和经营管理者目标两大目标群。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企业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有效的、高质量的会计控制作保证。因此,企业所有者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相关、及时的会计住处是所有者了解,查证委托经营者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尽职尽责的基本依据,所有者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过对企业信息的分析能够了解掌握其资本的安全性、收益性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实施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经营管理者的必要干预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全面履行其受托经营责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经营者要实现这些目标,没有会计控制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实施对会计的控制并通过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构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及时向企业所有者提供为企业所有者接受的财务报告及其它会计信息,以解脱其受托责任。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按照企业治理结构原理,上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还应具体划分为股东、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财会经理、内部审计等若干层次具体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股东作为企业资本的出资者和股份的持有人享有所有权和股东权,在内部会计控制上拥有审查财务账簿和股东大会决议以及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法定权利机关,享有决议权、听取报告权和查核权,股东大会可以查核董事会所造具的财务会计报告,查核监事对这些财务会计报告及账册审核后所提出的报告。可见,股东及股东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整、有用的会计报告及其它会计信息,监督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行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及管理决策。董事会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同第三者进行交易活动的法定必备的业务执行机关,对业务执行起决策作用,它接受股东的委托,负责公司的战略和资产经营,监督和制约经营主要决策,董事及董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保证计划、投资方案、财务决策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的科学公平合理、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制定高效可行的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等。企业经理人员由董事会委托,是企业的代理人,具体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协助董事会制定企业战略并负责具体实施,如制定企业长短期计划;制定、建议并实施企业财务总战略;制定并实施有关企业预算和管理控制程序,确保企业管理者能够掌握正确信息,以明确目标、做出决策、监督绩效;具体管理企业的劳动人事、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以及财务事项。从此不难看出,企业经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管理要求的内部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系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监事由公司创立会或股东大会选任并对股东大会负责,它是对董事和经理班子行使监督职能的机关或个人;监事会是对董事会、董事和经理人员等管理人员行使监督职能的机关,其主要职权是对公司普通业务的监察和财务会计监察,因此,监事及监事会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及行为、财务会计工作及会计资料实施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股东及股东大会目标的实现。因此类推,企业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认真实施会计监督、履行自身职责(在正常的、不违规的前提下)对财务负责人负责。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在我国内部审计主要是对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对企业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的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促进单位领导及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在我国内部审计的机制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部审计身份及目标的定位问题,即为谁服务为谁负责?世界多数国家公司的监督控机制,主要有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种。而我国是采用双轨制的国家,其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设置主要有股东会、董事会和监察人(即监事会)三者,其内部审计设置是隶属于股东会的,这样能够形成互相制约、相互联系的严密内控系统,即股东会通过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控,董事会通过内部审计对总经理及其它管理者实施内控。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因此,明确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具体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按照分权制约原则,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应对企业会计负责人负责,对企业所发生的日常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按照社会审计的基本职责来看,聘请、委托注册会计师的权利及有关事项应由企业监事会负责,以保证和社会审计发挥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和促进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职能的作用。
按照约束与激励原理,在确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约束目标的同时,明确激励目标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内容。确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激励目标的基本原则应是约束与激励相一致,即谁约束谁激励。例如:在美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中,设置提名委员会和报酬委员会,分别负责提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任免和报酬方案,报请董事会研究确定。我觉得这种做法,便是很好地做到了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协调、一致。更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使生产效率出现快速增长。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来划分大致如下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及时有用、内控制制度科学合理、查错防弊及时准确、财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健康运行、风险控制系统有效、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实高效、国家法规贯彻执行、职业道德完善升华等。这些内部控制目标呈相互联系、相互储存了的递进层次关系,通常表现 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
1.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既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又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会计正是通过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的记录、汇总、报告等手段实现其对企业经管责任落实、对企业财产及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职能的。从大的方面讲,会计工作与业务经办活动是两项不相容职务的工作,会计是对业务活动进行控制的基本方式和手段,这是会计存在并取得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美国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其《会计思想史》著作中指出:私人财富的积累导致了委托责任会计的产生。这种会计不仅应保护物质财产的安全,而且应证明管理这些财产的人是否适当地履行了他们的职责。调查受托者的诚实性和可靠性的需要,使内部控制成为所有古代簿记制度的`主要特征。这充分说明了会计及会计资料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会计及会计资料的内部控制本质。
2.会计信息及时有用是在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前述各个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进一步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所谓“信息”是指有用的消息及相关资料,会计信息是指对企业利害关系者进行管理及经营决策有用的会计资料,从内部控制的层次内部来看,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主要是单位负责人、会计部门及人员的基本内控职责,会计资料能否进一步成为会计信息这主要是股东、股东会、监事会的内控职责,也就是说会计资料是否有用,要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和标准来判断,所以《会计法》将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作为其基本立法宗旨之一,并明确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负责是科学合理的。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加强会计控制,拓宽对会计控制的认识,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路之一。加强会计控制,首先需要优化会计控制的环境。具体地讲,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出一套使经营者在获利的条件下又受到相应的约束,以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机制。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结合,将使经营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所有者可以利用业绩评价,或通过董事会利用公司章程规定经营者的权限范围,还可以派出监事会直接监督其代理权,以维护所有者权益;对经营者的激励可以尝试推选年薪制与股票期权计划,使经营者与股东利益相结合,达到利润最大化。另外,为了充分发挥会计控制的作用,应改变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机构对所有者负责,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负责。公司业务运行则由经营者全权负责,财务总监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从而使所有者与经营者达到激励相容。财务总监制的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控制的范围不仅仅是账、证、表的相互核对,还应包括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设计与控制;业务处理过程不相容职务的控制;事后复核与分析控制;财产清查核对控制等,从而维护所有者权益,使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的基本内控目标,包括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两个基本部分,企业应按照《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规章制度,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及其以下各基层管理和业务经管部门及人员的内控权限、职责义务范围、履行方法及其奖惩内容、办法等各项内部都应以科学合理的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尤其是各部门及经办人员的内控目标及具体内容应具体详尽、科学合理适当。
4.查错防弊及时准确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应是企业内部各管理阶层、各管理部门的会计控制目标,但是各管理阶层及管理部门的具体查错防弊的具体目标、具体方法及措施却是不尽相同的,如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过程中的查错防弊,应有财会部门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相应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需分离。相关机构及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各资金使用部门应严格遵守授权与批准程序及权限范围的规定,会计部门及人员应严格履行审查监督职责。
5.保证财产安全完整,既是财产经管和使用部门及人员的内控目标,又是财会部门的内控职责,还是企业出资者及管理当局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因为,从会计基本原理来看,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包含着资本的安全完整,资产是资本赖以存在的自然状态,资产还是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有用的经济资源,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也有赖于资产的安全完整,它要求企业会计在稳健等会计原则基础上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在尽可能防范和抵御未来资产风险的基础上,从事会计核算及监督工作,在制定各项投资及其它经营决策时要充分考虑投资及其它决策的风险因素。可见,财产安全完整既是自然物质和权力形态的安全完整,更是财产价值形态的安全完整,因此,财产安全完整是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内控目标的职责。
6.促进并保证企业业务活动健康运行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所谓业务活动健康运行应是指各项业务活动内容合理合法、符合企业整体业务目标和效益大于成本原则,业务风险在可预见的控制范围之内,开办业务活动的手段与方法科学正当、无违法违纪行为,业务活动效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性和前瞻性,业务活动运行程序明确顺畅、快捷、高效率,业务经办部门及人员责任心强、积极性高等的运行状态,可见,业务活动健康运行这一内控目标涵盖了具体的控制目标。
7.风险控制系统有效目标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种类内容、风险程序、风险发生及其防范部门、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防范规避风险措施得当,风险信息反馈灵敏准确,防范风险能够令行禁止,防范风险的奖惩制度严明等等。
8.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是指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之外的其它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应健全完善、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除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外,还应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与内控制度协调一致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确保这些规章制度贯彻执行。
9.管理效率真实高效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保证真实反映企业管理效率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过于繁琐,不讲效率,同时又要保持适度的控制与被控制者之间的博弈空间,以便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0.保证国家法规制度贯彻执行不仅是社会审计、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再控制”的目标之一,而且还是国家以所有者和国家宏观管理者的身份实施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当然,这里也包括通过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国家法规制度在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
目标分层教学论文 篇5
分层教学,多年来一直颇有争议,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探索,认为分层教学不但能让我们较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而且能较好地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分层的目的
给学生分层次,若处理不好,确实可能挫伤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就有必要在分层之前对学生讲清楚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是为了教师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关注、关心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
二、分层的依据
讲清楚了分层次的目的,一般来说,学生是能接受的。但如何分?依据什么分?依据把握不好同样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我对学生分层时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学生的成绩。这是最基本的依据。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来说,基础相对较差,又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学生,都应该分在较低的层次,以便对其进行帮助与监督。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上述依据,我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班里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较优秀的学生,C 层次为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其余的为B层次。各层次的人数根据班级情况而定。在我现任教的两个班里,一个班我将一半的学生分为A层次,四分之一分为B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而在另一个班,我将一半学生分为B层次,四分之一分为A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
分层教学,目的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的:
1.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办法
对A层次的学生重“引”,对C层次的学生重“灌”,而对B层次的学生则根据情况采取比较折中的办法。对于A层次的学生,许多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悟”,这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好得多。他们一旦提高了这样的悟性,会受益终身。对于C层次的学生,硬要让他去“悟”,很多时候是悟不出来的,一次次悟不出来,便是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失败。所以,对于他们,还是以“多灌少引”为好。
2.走进B、C 层次,真正关心他们
每天上课,我百分之八十以上时间是站在B、C层次之间的过道里,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常常主动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一旦感觉到老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尽其全力去学习、去努力。
3.贯彻“成功教育”的理念
现代社会,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其思想、观念较以前任何时代都大不一样了。所谓“苦口良药”、“黄金棍下出好人”再也不实用了。他们对老师不再是百依百顺、逆来顺受。批评、打击、挖苦、讽刺只能令他们生厌,产生逆反情绪。黄金棍下他们不再屈服,他们会拿起法律的武器跟你理论。还是刘京海老师的“成功教育”的理论好,它引导我们解决了许多我们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分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成功教育”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成功”二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一个对于A组学生来说也许是不屑一顾的问题,对于C组学生,只要他们解答出来就是成功;一个上次仅考25分的学生这次考了30分就是成功。教师应善于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对其每一个小小的成功给予表扬,千万不要吝啬“Good”,“OK”,“Well
done”等话语,让他们在一次次赞扬中逐渐树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功慢慢走向大的成功。4.借鉴“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其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组内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来说有其独到的优势。
但是,由于我们班级的人数多,一般都在五十人以上,难以以合围的方式排列座位,如何在这种大班制下借鉴和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呢?
1)我把各组内每前后两排四人编为一个小组,四人轮流当组长,每人一周,负责检查、监督组内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和统计组内同学的测试成绩。2)课堂讨论时,前一排学生向后转,四人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3)抽学生回答问题时,组内同学可以讨论、提醒和补充,回答情况代表小组成绩。
4)教学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价,少关心个人多少分,多关心小组平均多少分;少在乎平均多少分,多在乎比上次增减多少分。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5.遵循“目标教学”原则
所谓“目标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和以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只有老师知道,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为让学生明确各单元、各课时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都制定出“单元目标”并分解到各课时印发给每个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根据“目标”有目的地预习,也能根据“目标”有重点地听课,更能根据“目标”进行复习和小结。学生对每一周每一节课的学习就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
浅谈分层教学 篇6
自从学校提出了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不断进步后,我就在思考,在我的教学中该如何向学校的校本课题靠拢。
因为我负责的是学校四五年级的心理课,那心理课上该如何分层呢?心理素质好?心理素质差?我觉得都不太合适,学生的心理素质本身就并不是可以用一个单一的好坏就说的清的。
它会受所处的环境,面对的领域,当日的情绪等因素影响。我们的心理韧性和积极乐观课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积极乐观的品质,培养他们在遇到生活、学习甚至到以后工作中的复杂情况时,从容面对,乐观应对、韧性强队的美好品质。可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意志坚定,情绪稳定,辩证思考,坦然而理性地承认和接收现实,又能有勇气、有能力、有智慧的去适应环境,尽己之力,锐意进取,力图改变,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当下及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周围的人和事有正面的认知,拥有稳定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和自信的态度,正确合理的归因,科学看待成败,理性对待顺境和挫折,做到欣赏别人,悦纳自我,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享受做事的过程,体验人生的美好。
而在心理课堂中,我们倾向于让孩子们针对事件,针对焦点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也没有明确的正确与否,我们培养的就是孩子们的辩证思维,培养他们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或许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分层吧,面对一件事的时候直观的感受是第一层,与之相反的角度是第二层,辩证归因是第三层,请同学们追忆分享自己的看法,每一个问题都会在同学们互相的交流中分享中,得到分层解读。这是学生自行形成的分层。
为了和我们的校本课题接轨,学期末的时候心理课也留了一次笔头任务。每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一学期所学的心理知识做一份手抄报,一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同学缺乏这部分的思路,技能。我鼓励他们寻找自己印象最深的一课,可以以几个人合作的方式,比如有人负责选题出思路,有人负责美术,有人负责写字,有人负责描边等,以这样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积极乐观的力量,做到让每一孩子都不断的积极乐观,心理韧性起来,这或许就是不断进步的意义。
分层教学是一个很先进的理念,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加融洽的去运用,或是去发现隐藏在学生们中间的分层现象。我同样也期待着分层教学也会带着心理教学走向一个更先进的层面。
陈佳佳
目标分层教学论文 篇7
分层教学综合最优化教育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结合学生实际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要求,使他们在目标的导向下,积极主动学习,探求知识,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渐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在这里我主要就本人教学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如何分层次的。
一、研究学生,制定目标
要想很好地定位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精心设计,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好反馈检测题,让尖子生冒得出,让更多学生迈大步,让后进生不落伍,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充分发展,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所谓教学目标分层,就是要求教师要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可分解为高、中、低(即A、B、C)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高层次的学生要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拓宽;中等层次的学生要紧扣基本要求学习;对低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速度和难度的要求上,则可略有降低。对普通学生,教师要多加帮助,应采取低起点、循序渐进的方法,把训练目标分解成几个有梯度的、连贯的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分一步或几步达到教学要求。
我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是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紧扣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了详实的教学目标,并依托教学目标,把设置的课堂问题的答案,即课堂训练目标分解成几个有梯度的、连贯的分目标。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认真解读本文题目的含义,注意从中捕捉关键信息。
(2)通读全文,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并找出与他们有关的信息,如语言、服饰、动作、神态等。
(3)注意几个人物出场的方式,讨论特殊人物的特点。
(4)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5)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比较、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学重、难点】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
在“知识和能力”这一层面里,我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可实现的目标,学生都有事可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高,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这样课堂目标完成程度就好,学生的成就感就强。
二、精心设计,分层设疑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每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接着进行分层次练习,教师分重点指导。同时,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梯度,同时还要注重知识间的连贯性,让学生能够找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我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是这样设置问题的:
(1)你看了文题后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从文中找出,林黛玉到贾府后是怀着什么心态呢?
(3)小组合作,划出林黛玉所说的话,并说明黛玉说话的场合及对象。
(4)在这些话中,你觉得哪句话是你最喜欢的呢?为什么喜欢?
(5)讨论:黛玉说话处处留心在意,但她说话有没有前后矛盾的地方?
(6)探究:与林黛玉留心在意的语言相比,贾宝玉、王熙凤的语言有何不同?
这六个问题的设置是有必然联系的,并且是相互勾连、层层递进的,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自然过渡到对下一问题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从读题入手,获得相关信息:这一部分主人公是林黛玉,是以进贾府为背景,是通过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过程间接描写贾府的一些情况,即林黛玉是中心人物,贾府在小说中是典型环境,中心事件是“进贾府”。看到题目后,可知小说的中心人物、中心事件和典型环境。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下面的问题将以递进的方式层层推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以“进”为线,找出设置的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即“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以此为第三个问题的开端,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在文中划出林黛玉所说的话。
①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场合:贾母带众人来了以后,众人问她时说的。
对象:众人。
②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场合:邢夫人要留她吃饭。
对象:邢夫人。
③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场合:王夫人提到贾宝玉时说的。
对象:王夫人。
④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场合:晚饭结束后。
对象:贾母。
⑤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场合:黛玉与宝玉见面后。
对象:宝玉。
第三个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些,只要引导好学生读书,教师能够以合作交流的形式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学生自然而然地也投入到读书中去,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势必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带着这个学习的热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心得体会,从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入手,来谈谈自己对文中林黛玉话的喜欢程度,即开始解决第四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学生可回答的空间比较大,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同时即能够分析出林黛玉的性格。问题自然过渡到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学生在解决上一问题时,自然过渡到下一问题的回答层面上,这样让学生感觉不到问题设置障碍的存在,学生在这种学习气氛中接受知识,会感到很开心,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在愉悦中接受知识,这不正是我们做教师追求的目标吗?
目标引导下的生物分层教学 篇8
关键词:目标引导 学生差异 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3.9
中图分类号:
目标教学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
作为一名老教师,长期以来,我在备课时,很重视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而忽视了备学生、备学法。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节,使得教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而教。那么,如何通过目标引导,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都各有所获呢?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通过实践,感觉效果较好。下面我就以《开花和结果》一课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及评价四个方面,来谈谈在目标引导下的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课前分层: 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将教学目标分层、学生分层、提问的问题分层、作业分层、习题分层。
1.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A、B、C三个层次.(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然后再把这些学生组合成几个小组,使每一组中成员中都含有A、B、C各层次的学生,,且各组在各方面水平基本旗鼓相当,以便小组之间能够比较公平地开展竞争。
1.2 教学目标分层:备课时,认真分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将这些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也分成相当的A、B、C三个层次。对本教课中的教学目标,我这样进行了分层:
知识:概述花的基本结构(C)
概述传粉的概念及方式(C)
概述受精的过程(B、A)
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B、A)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C)、绘图能力(B、C)及语言表
达能力(B、C)
情感:使学生认同花、果实和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自觉
养成爱花护花的好习惯(A、B、C)
1.3 提问的问题分层:备课时,把课堂中将要提问的问题根据难易程度,也分为相应的层次,并与相应层次的学生相对应。例如:《开花和结果》一课中,对课前提问的问题进行了这样的分层:
1)对植物自身来说,开花有什么重要意义?(C)
2)被子植物的果实由哪两部分结构组成?(B)
1.4习题分层:即每节课的学习内容。结束之后,进行巩固练习的时候,
也要将习题也分为与学生水平对应的A、B、C三个层次。例如,本课中分层习题设计如下:
C层:
1、 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 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植物的传粉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 和 。
3、受精完成后,花的结构中,一般唯有 继续发育,成为 。
4、支持花药的结构是 ( )
A、花柱 B、花丝 C、花柄 D、花托
5、被子植物的花粉在花的哪一 结构中? ( )
A、花丝 B、雌蕊 C、花药 D、花托
6、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是 ( )
A、传粉不足 B、水分不足 C、光照不足 D、营养不足
B层:( )
1、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的现象,叫做 。
2、一朵花里的雌蕊若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经过的两个重要
生理过程是 ( )
A、开花和传粉 B、开花和受精
C、传粉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雌蕊中将来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 )
A、柱头 B、花柱 C、胚珠 D、 房
4、在市场购买的西瓜(果实)是由西瓜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 )
A、柱头 B、花柱 C、子房 D、花药
A层:
1、在植物学术语中,果皮是指 ( )
A、水果的皮 B、果实中由子房壁发育成的部分
C、果实最外侧的皮 D、果实中由珠被发育成的皮
2、当摘除一朵花的哪一部分后,这朵花就肯定不会再发育成果实了
( )
A、花瓣 B、雄蕊 C、花药 D、雌蕊
3、被子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列变化中
正确的是 ( )
A、子 房 种子 B、受精卵 胚
C、胚 珠 果实 D、果 实 子房
1.5作业分层:这需要教师要比以往留作業时要更用心些,认真分析作业题的难易度,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投放。
2、课中分层: 将备课时做好的目标分层与学生分层落实到课堂中,将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别分配给相应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将相应层次的问题交给与之相适合的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例如:《开花和结果》一课教学中,我将这些目标分配给C层学生:对照教材104页插图,到黑板上完成对教师板画的识图填空,阅读教材后,说出什么是传粉及传粉的方式有哪些?分配给B层的任务和A层的任务有:阅读教材后,概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到黑板板画受精的过程,并结合板画的内容,为同学们讲解受精的过程。这样,就调动起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学内容,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快乐。在巩固练习环节,设置分层习题,使得各层次的学生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内容,以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而不是望而却步。
3、课后分层:主要体现在作业的分层次上。
本节的分层作业,我是这样布置的:
C层:按照教材中的插图,绘出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并标出各部分结构名
称和功能。
B层:绘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标出各结构名称及功能,以及练习册中针对花的结构图而展开的识图填空题。
C层:在B层学生作业的基础上,再增加练习册中强化能力提升的1个习题。
4、评价分层:
既然已经把学生根据各方面水平划分为了不同的层次,那么,如何对不同水平的各层次的学生,巧妙地实施分层评价,并调动起个人和小组的积极性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呢?经过我一段时间来的摸索,我发现了通过分层评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办法就是:作为代表派出来汇报的同学,如果是优等生(A层),他答对的话,组内的每个人都各加1分;如果是中等生(B层),他答对的话,组内的每个人都各加2分;如果是学困生(A)答对层了,则组内的每个人都各加3分,以此来保护这些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是对他们能够参与课堂的一种鼓励,也体现出了教师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这一理念。
通過亲自实践,我发现分层评价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使一个小组的所有同学,能够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最常看到的现象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小组能够获得更多的分数,一些优等生不厌其烦地教那些差生,以期望通过他们的发言,能够为本组获得更多的分数。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让学习好一些的同学主动地去教那些差生,又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同学团结一致,同时也把更多的表现的机会给了中差生,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