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案例(共8篇)
体育心理案例 篇1
(二)研究案例2 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
1.研究目的
作者以特质学派和五大因素模型,在理论导向、结构框架、特质定义、因素分析、预测能力、控制策略等6个方面的局限性,综述了以往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在预测运动成绩时遇到的困难。
2.研究结论
(1)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导向,不能解释原因;人格因素的数量可能不一定是五大因素;五大因素可能非正交;缺乏对特质概念的明确界定;因素分析技术的限制;过于笼统,难于预测;未能提供控制和治疗方法。总之,特质概念究竟包括了人格的哪些层面和特质理论家们是否对此已有了一致的意见,这类问题仍有待澄清。
(2)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的思路是采用新的研究模式——利用更为具体的人格特质预测更为具体的行为。更为具体的人格特质是指将大特质降解为小特质;将一般情景转为特殊情景;更为具体的行为是指预测行为的个别方面而不是行为的综合结果。
(3)改善移植量表的预测效度主要表现在预测对象水平、一般情景和特殊情景、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主因素和亚因素的确定。
(4)发展运动领域的人格测验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建立综合的中国运动员人格测验。
(5)通过证实性因素分析检验理论。过去,在寻找人格结构中有多少和哪些因素的研究中,特质学派几乎完全依赖于探索性因素分析(ERA)。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证实性因素分析(CFA)来对五大因素模型进行检验(如Elizabeth,1996;James,1996)。
(6)反复进行信效度检验。特质学派研究者通过长期的、艰难的探索,已经对人格结构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论认识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因此条件已经允许我们更多地利用CFA来进行不同的假设检验。主要结论为:人格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曾是运动心理学的热门话题,但到了80、90年代论文数量明显减少(张力为,褚跃德,1994)。
特质研究未能满足运动心理学家的期望,主要原因可归结为3个方面: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理想的预测效度。如果我们在前两个方面尝试改进,就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加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因此,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在进行特质研究之前应该注意思考的问题是:研究问题是否是科学问题?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何在?研究假设是否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预测关系是否具体?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满足研究目的的需要?关于第一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科学问题可能产生于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差距之中、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之中以及解释某一现象的需要之中;科学问题应当是可解的,即可以得到概率意义上的实证检验(McGuigan,1997)。关于第四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新方法的产生总是服务于研究问题的,如前述的证实性因素分析。另一值得注意的方法是多特质多方法的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综合采用语言评估、非语言评估、自我评估、他人评估来考察多个因素的结构模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化,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关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时候,自然应当联想到与其相对应的方面。我们还需要指出,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学派有着各自的强点和弱点,不要期待特质学派的发展能够解决运动心理学家面临的所有人格研究问题。
但是,特质学派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仍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特质学派和生物学学派在运动员的心理评定和心理选材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心理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以及认知学派在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方面有其特殊的价值。特质学派帮助我们了解运动员在人格的哪些方面有多大程度的差异,而生物学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则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在这些方面会有这样大的差异。我们需要根据研究和应用的不同目的,来寻求不同的理论支持并对不同的理论进行检验。
3.简要述评
本研究以特质学派和五大因素模型在理论导向、结构框架、特质定义、因素分析、预测能力、控制策略等6个方面的局限性为切人点,以特质和五大因素理论为依据,对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在预测运动成绩时所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梳理。发现人格特征在预测运动成绩时所遇到的困难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采用过于宽泛的人格特质预测过于宽泛的行为结果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提高移植量表的预测效度和发展运动领域人格测验的可能途径。本研究以思辨的方式提出论点,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论据,论述思路清楚、层次分明,所得结论有助于运动心理学家在人格特质的研究中明确方向,最终更好地描述、预测、解释和控制运动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4.文献来源
张力为,李安民.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28~31(三)研究案例3
个性特质与情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1.研究目的
Bowers K.S以个性与情境之问交互作用的理论为依据,在1973年撰写了一篇题为昏心理学中的情境论者》的文章,强调个性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理论是最令人满意的理论。为证明这一理论的有效性,他研究了1959年以来出版的有关个性特质与情境之问相互影响的ll篇论文和19份资料。
2.研究结论
结果表明,其中占总数12.71%的文章强调个性对行为的作用,只有10.17%的文章强调情境对行为的作用,而强调个性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文章占总数的20.77%(相当于前两类文章的总和)。
Bowers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之一是由EndlerN.S和Hunt J.M.于1966年进行的通过S R焦虑问卷测量产生焦虑行为的原因方面的研究。这项研究要求被试分别将引起焦虑的11种不同情境中的问题与14种不同的焦虑反应相匹配。
(1)这11种情境是:①“你正要出发做一次长距离的机动车旅行”;②“你要迎接一种新的生活”;③“你将参加心理测验”;④“你正在山边沿着岩壁向前爬”;⑤“在一大群人面前你要站起来发言”;⑥“你要到咨询处去求助解决一个私人问题”;⑦“你正要坐小船出发到波涛汹涌的海面上”;⑧“你要参加一场有许多观众观看的激烈的比赛”;⑨“深夜你一个人走在森林里”;⑩“你正参加一门重要课程的最后一次考试”;⑩“你正要为接任一项非常重要的职务去接受面试”。(2)14种反应模式是:①心跳加快;②有(无)不安之感;③动作慌乱;④感到兴奋和颤抖;⑤想回避情境;⑥出汗;⑦尿频;⑧接受挑战;⑨口发干;⑩变得不灵活;⑩胃部有饱胀感;⑩体验到焦虑;⑩想大便;⑩呕吐感。
以上两部分互相组合可以提出154个题目(1l×14)。要求被试用5级量表法对每一题目作出回答。三个样组中大多数被试的反应表明,只有总分的8%是从个性特质维度(P)来分析焦虑水平高低的;6%是从情境维度(s)来分析焦虑水平高低的;大约总分的29%是通过三种交互作用【P×s,P×MR,s×MR)来分析焦虑水平高低的,即用三种交互作用来解释行为的(图1—5)。另有34%的情况是被试未作回答或者做出不正确的回答,这就是说,人对许多行为还不能做出解释。
Endler和Hunt的研究支持了人的行为是由个性(特质理论)和环境(情境理论)之间交互作用所决定的理论。他们的研究表明,如果要理解焦虑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情境的约束这两方面的因素。
863423未加说明(或错误的)S与MR交互作用P与MR交互作用P与S交互作用反应习惯(MR)情境61013
图1—5引起焦虑的各种变量所占的百分比
个性
(引自EndlerN s和Hunt J M,1965)
Morgan和他的同事于1979年对世界级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包括摔跤、长跑、划船、自行车等)的个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是心理生理和特质一状态的方法,即在测量心理变量的同时,测量生理变量;在测量个性特质的同时,测量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结果显示,成功的运动员与不成功的运动员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模式。临床运用的结果表明,用特质一状态测量手段来测量运动员和划分成功与不成功的运动员,其正确度大约可达70%。Silva等人在1981年用同样的测量手段去测查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团体,其正确度可达80%;采用心理生理的方法测量运动员,其正确度可达93%。Lenders和他的同事在1980年也研究发现,步枪射击运动员的心率、呼吸率等心理生理过程以及心理生理同步的度与射击成绩的相关很大。
总之,采用多变量的(即心理的、生理的、情境性的)模式来研究个性,可以更好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变量的结合,能更好地反映出运动员比赛情境中的情况。
3.简要述评
本研究以个性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理论为指导,通过S-R焦虑问卷来测量产生焦虑行为的原因,并运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对有关个性特质和情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相关论文和资料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其中占总数12.71%的研究结果强调个性对行为的作用,只有10.17%的研究结果强调情境对行为的作用。然而,强调个性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占总数的20.77%(相当于前两类文章的总和)。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个性(特质理论)和环境(情境理论)之间交互作用所决定的理论。如果要理解焦虑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情境的约束这两方面因素。
本研究理论构架明确、设计合理、方法得当、研究思路清晰、结论准确。这一结论为研究运动员个性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4.文献来源 体育心理学第一次作业:
◆结合专题二 个性与体育运动 中案例2 和案例3 的研究结论,谈谈你对运动员个性研究发展方向的看法。(请两周内交给沈飞)
体育心理案例 篇2
案例一:
钱某某,考前两天到考点报到和适应场地,平时在学校紧张的作息时间规律发生了改变,白天适应训练结束后就蒙头大睡,结果到考试前一天的晚上,由于一直兴奋地想着考试的事情而怎么也睡不着觉,致使第二天考试时精神状态很差,没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分析:
考试前几天作息时间的变化使生活规律发生了改变,考试前一晚由于白天休息时间长,晚上没有睡意,再加上想着考试的事情,导致焦虑和紧张,使得休息不充分。
解决办法:
到考点后,还是按平时的作息时间学习、训练和休息,特别注意不能白天睡大觉,否则会晚上睡不着,颠倒生物钟。可以在学习、训练之余,在住宿地附近散散步,以调节生活规律。
案例二:
李某某,平时没有参加过比赛,没有比赛临场经验,在参加200米专项考试时,检录进场后注意力分散,把自己当成了“观众”,只顾看别人考试,忘了专心做自己的准备活动,最后仓促上阵,没能取得好成绩。
分析:
这是由于比赛经验不足,考前准备考试的程序不清楚,进场后被新鲜刺激吸引,不能集中注意力准备自己的考试。
解决办法:
首先,老师要明确考生进场后的任务,具体到什么时候做专项准备活动,什么时候换鞋,什么时候听枪,等等,都要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进场后按要求去做。为此,在考前的适应训练和测试时就应要求考生严格按正式考试程序进行准备和测试。
其次,如果同一组里有具有比赛经验的考生时,可指定这名考生到场内后带领其他考生做考前准备。
案例三:
徐某,平时短跑训练起跑时喜欢猜枪,可是考试时由于同组考试学生多(平时训练一般都是两人一组),发令员按规则等所有考生处于静止状态才发口令,发令时间相对长了点,结果徐某抢跑,抢跑后慌了神,注意力不能集中,第二次起跑又发生了愣枪现象,最后没能发挥应有水平。
分析:
把训练中养成的投机取巧的习惯带到了考试中,而且对考试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不足,导致心理发生变化,影响考试。
解决办法:
在平时起跑训练时,就要教育考生不要猜枪,起跑训练时用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发令;采用各种方法提高考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模拟起跑抢跑的情况:抢跑发生后顺势跑出去,逐渐减速后,慢慢走回起点,同时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准备下一次起跑。
案例四:
张某,铅球专项,平时训练场地的落地区里是草坪,而考试时的落地区是光秃秃的沙地,导致她感觉平时训练的目标线好像比较远,自信心受到很大的影响,最终没能获得最佳成绩。
分析:
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而且由于场地器材的变化,在其他项目上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比如篮球专项,在室外训练和在室内考试、水泥场地和木地板场地、透明篮板和不透明篮板,给考生的感觉都不一样。
解决办法:
老师要预先说明场地器材变化的情况,帮助考生分析其对考试的影响,做好心理疏导,使考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对考试环境的变化。另外,还要创造条件让考生多适应考点或者是类似于考点的场地和器材,使考生迅速适应考试的环境和条件。
案例五:
朱某、王某某,平时的立定三级跳远训练都是在普通的泥地上进行的,训练中只能跳8米1、8米2左右。到考试时,由于是在塑胶场地上测试,而且竞技状态也调整得不错,结果两人都跳出了8米7以上的好成绩,出了考场就兴奋地让老师猜“考了多少”,考试的信心大增,后面的几个项目也越考越好,最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另一名考生丁某某,平时的立定三级跳远也不错,但是他对自己在这个项目上有比较高的心理预期,结果考试时只是正常发挥,低于他自己的预期目标,打击了自信心,导致情绪低落,影响到后面几个项目的考试。
分析:
对考试成绩目标的不同预期,会对考生的考试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当考试成绩超过预期目标时考生会产生积极的考试情绪,当考试成绩低于预期目标时会产生消极的考试情绪。
解决办法:
对于信心“过于充足”的考生,老师要适当地“泼点凉水”,降低这部分考生的心理预期,特别是在竞赛期调整训练中出现的历史最好成绩,老师要适当地进行“隐瞒”,不要对考生提出过高的考试目标,让考生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刘翔在创造男子110米栏12秒88的世界纪录前的训练中其实已经达到过这样的成绩,但是孙海平教练一直没有透露,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案例六:
顾某,身材不高,是一名有比赛经验的跳远运动员,短跑和跳远专项都不错,但是800米和立定三级跳远相对比较差(他平时也轻视这两个项目的训练),800米考试没有拼,结果前几个项目的总分算下来后,最后的跳远专项必须跳满分才能达到预计的专业分数线,所以,最后的专项考试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后一跳才达到满分,惊险地走了回钢丝。
分析:
体育专业加试与单项比赛不同,体育专业加试考查的是考生的全面素质,而单项比赛主要体现某一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所以不能轻视任何一个项目的训练,要全面发展。对于短跳运动员的耐力项目训练不能轻视。
解决办法:
在训练中要强调各个项目的均衡发展,不能有太弱的项目。800米考试要鼓励考生努力拼搏,拼与不拼,反映在考试成绩上有5—10秒的差距。800米考试多拼一下,能减少专项考试的压力。在放松的心态下,专项才能考得更好。
思考与建议
体育心理案例 篇3
如何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如何取得实效?这是近年来各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普遍遇到的问题。按照常规,许多学校在大课间做广播操集体锻炼身体,这本是件好事情。但是现在有很多学校做广播操都是流于形式。学生没精打采,毫无生气,抬胳膊伸腿都是懒洋洋的。这样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更谈不上放松身心。在这种背景下,由厦门市教科所高思刚老师率先提出研发“心理放松操”的创意,我校组织精干力量进行研发,经过探索和实践,2008年9月底研发成功并在大课间活动中实施。2009年3月,心理放松操通过版权申请并由福建省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心理放松操设计原理与依据
这套心理放松操借鉴了瑜伽身心放松的方法,把心理学的主要放松训练方法如肌肉放松、呼吸放松、音乐放松、想像放松有机地融合起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紧张与松弛是相对的,当紧张过后,就能体会松弛与放松,肌肉放松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做放松操时以轻柔缓慢的音乐为背景,以娓娓动听的暗示语来逐个集中注意力:先做肌肉拉紧的动作,拉紧某个部位的肌肉到极限,然后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放松。用心去感受由紧到松的过程,再持续保持这种放松的感觉。肌肉放松时配合腹式呼吸的韵律做,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速度愈慢愈好。腹式呼吸能够增加吸氧量,所增加的氧气量对身体和心理都有益。它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神经系统趋于平静,使心灵达到深沉与宁静;也能降低由情绪紧张而产生的过多能量消耗,使身心得到适当休息并加速疲劳的恢复。与健美操或其他运动操相比,健美操使肌肉和内脏处在极度紧张状态,而心理放松操可使新陈代谢低缓,使生命系统放松,产生增进身心平衡的最大效果。对于整天处于繁重学习任务中的学生来说,做这套放松操能达到转移注意力、放松大脑和身体、排除压力的目的和功效。不仅能使学生在紧张上课后真正地放松,也为学生单调乏味的大课间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心理放松操的特点、效果
1.简单易学。与一般的广播体操或放松操不同,这套心理放松操只有4节,分别为颈部运动、脊柱的扭转运动、四肢伸展动作和侧腰伸展动作,兼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完整做下来大约10分钟,学生能很快掌握。
2.随时随地可以做。这套操既适合在广场做,也适合在家里或办公室做。每逢下雨天,在教室里把椅子往桌子下一塞就可以做。一些学生说自己每天在家学习时,每隔一小时就做一次放松操当课间休息,效果很不错,甚至家长都跟着学习。
这套放松操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喜爱,现在我校学生周二周四做心理放松操;周三周五做广播体操。学生普遍反映,不仅使大课间换了口味很新鲜,更能在紧张上课后真正放松,用学生的话说做完很爽。每逢学生在校做心理放松操时,有一部分老师就会不知不觉跟着做起来,有的老师说自己在家经常练习,改善了颈椎或脊椎的毛病。
三、中学生心理放松操动作要领
1.第一节颈部运动
吸气,抬头,下巴上扬,牙关紧闭,颈部要感觉到强烈挤压,整个后背完全挤压,身体微微前倾;———后仰
呼气,头向前,向下,下巴去找锁骨,尽量靠近锁骨,去感受颈部完全拉伸,肩部要自然放松下垂,没有丝毫紧张;———下压
吸气,头回正,呼气,右耳找右肩,去感受左侧颈部的强烈拉伸,肩部有微微的酸胀感,注意身体不要倾斜,保持自然垂下,吸气,头缓缓回正;———右耳向右肩靠
呼气,左耳去找左肩,双肩自然下垂,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去感受右侧颈部的强烈拉伸,吸气,身体缓缓回正。左耳向左肩靠
呼气,头向前向下向右拉伸到极限。身体自然直立,每个角度拉伸到自己的极限,牙关始终闭合,两臀夹紧,大腿并拢,身体回正;反方向,向左,向后,向前,身体自然直立,不要晃动,只是颈部在做运动,只是颈部的挤压和拉伸。颈部圆周运动,右三圈、左三圈
2.第二节脊柱的扭转运动
站好,两臀夹紧,双腿夹紧,吸气,肩胸自然打开,肩自然下垂,呼气,身体向右后翻扭转,髋部保持正前方向,眼睛看向后方,到了极限后,右手绕过后腰放在左侧腰上,左手放在前方右侧腰上,感觉脊柱完全扭转起来。注意髋部保持正前方向,两大腿夹紧,这时后背有微微的酸胀感觉;停留时保持正常呼吸,吸气,身体缓缓回正,呼气,松开双手,收回,自然调息,交换体位再做一次。注意双肩要保持同一水平,感觉身体有两股力量在拉伸,一股力量是上身向后方扭转,一股力量在腿部,保持髋部指向正前方,停留时保持正常呼吸。
3.第三节四肢伸展动作
两腿微微分开,与肩同宽,指尖朝外,肩自然下垂,配合呼吸做,双手前平举打开向上,在两耳旁双手十指相扣,正常调息,再次深深吸一口气,翻转手腕,带动上身向上拉伸,同时踮起脚后跟,眼睛平视前方,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不要受到干扰,背夹夹紧,双臂距离尽量拉近,把身体的中心尽量往上走,感觉有根绳子拉着你的身子向上拉伸,感觉你的侧腰带腿部向上拉伸,停留时一定要正常呼吸,把你的身体完全拉伸起来,背夹完全夹紧,眼睛平视前方,心如止水,稳如泰山,再次深吸一口气,身体再次向上拉伸,呼气,松开双手,收回,感觉指间有发麻发热的感觉,自然调息,两腿并拢收回。
4.第四节侧腰伸展动作
站好,两臀夹紧,肩自然下垂,配合呼吸来做,双手前平举打开向上,放于两耳旁,双手合十,拇指向后,双臂一定要放于两耳旁或两耳后,两背夹紧,身体的力量向上拉伸,深深再次吸一口气,把你的脊柱向上拉伸,呼气,以髋为折点,身体向右弯曲,两臀夹紧,两大腿并拢,胸部和腹部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把你的身体向右弯曲,去感受左侧腰的强烈拉伸和右侧腰的挤压,到达极限后扭转头部,眼睛看上左上方的天花板,停留时保持正常呼吸,注意两臀夹紧,双膝并拢,吸气,身体缓缓回正。
脊柱再次向上拉伸,呼气,以髋为折点,身体向左弯曲。胸部和腹部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把你的身体向左弯曲,去感受左侧腰的强烈拉伸和右侧腰的挤压,到达极限后扭转头部,眼睛看上右上方的天花板,停留时保持正常呼吸,吸气,身体缓缓回正,脊柱再次向上拉伸,感觉有根绳子拉着你的身子向上拉伸,呼气,回正。
5.调整结束
两脚分开,肩自然下垂,轻轻地闭上双眼,低头,调整呼吸,抛开所有的杂念,配合深长而缓慢的呼吸,把你的心完全沉静下来,停止一切的思维,聆听优美的音乐,身心完全放松,吸气,身体缓缓回正,睁开双眼。
富有特点的心理放松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一线教师。2008年11月,首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院)长论坛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学术年会由我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专家、代表观摩了心理放松操活动,并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0年6月,学校向厦门市300多名心理、体育教师展示了心理放松操;2010年6月,海峡两岸心理危机论坛在我校举行,台湾著名专家观摩了心理放松操,给予充分的肯定。
简便有效的心理放松操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商报》《海峡导报》以及厦门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体育教学》杂志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2012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4套《中国新闻》节目在上午7点档黄金时间做了约两分钟的报道。
心理咨询案例 篇4
三年(2)班
陈志
辅导对象:胡志源 班级:三年(2)班 性别:男 年龄:9 辅导时间:2014年5月
问题表现:胡志源与别的同学交流时,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觉得自己被孤立,上课常走神。他总有这样的苦恼—— “他们不喜欢我”、“他们总不愿和我做朋友”、“根本没人理会我”。平时同学不小心碰了他的什么,他便会大发雷霆,与人争执。为此他本人很懊恼,没少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胡志源在心理也常提醒自己,别人没你想的那么坏,他们不是故意 的,但到时候他还是会很激动。他真是苦恼极了,却很难改掉这个坏习惯。
原因分析:有一个可怕的毛病就是自卑,对自己缺乏自信,这种自卑感使得他克服不了一点小麻烦。也有可能是“入学适应” 困难,胡志源刚进入三年级的学习,环境变了,学习的压力大了,学习的方法也需要调整了,这些都可能在他心理上产生压力。
辅导对策及过程
1、体验“成功”喜悦,克服“自卑”心理
多形式、多层次地让胡志源“体念成功喜悦,克服自卑心理”。其一,教学降低重心,重视基础。其二,课堂上创造参与的机会。课堂上让他回答能够解决的问题、主题班会让他发言等,让他知道“我的回答还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我的讲话还可以得到同学们的掌声”。其三,给予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胡志源体操做得不错,让他领操。
2、学会恰当评价自己
自卑的本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以至信心不足。要克服自卑,应从恰当评价自己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肯定 自己的成绩;要进行“别人能行,我也能行”的积极暗示,以振作精神,增强信心。
3、确定合乎实际的目标。
奋斗目标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分阶段制定,首先确定最有可能实现的近期目标,集中精力向这个目标冲刺。这个近期目标实现 后,再制定下一个近期目标,循序渐进,这样可以减少挫折和失败,有效的保护和增强信心,防止自卑感的产生。
辅导追踪:
心理健康案例 篇5
我们班里有一个叫潘建飞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看黄色书籍,当 时我很吃惊,刚上初中,就知道看这种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花季少年的心灵这么阴霾。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走过心灵阴霾的心旅历程
案例: 基本情况:潘建飞,男,14岁,初一学生。家庭情况:
1、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在医院工作,家庭条件非常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学习成绩差。除了数学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只写数学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英语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谁也不愿跟他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和他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知道,感觉他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以上是我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看黄色小说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数学成绩特别优秀,写字认真,爱惜物品等。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孩子需要帮助。我决定从“黄色小说”这个根源入手,揭开孩子心头上那层阴暗的面纱„
一、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潘建飞妈妈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
1、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高。
3、三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他所在的班级连续换了好几个老师,他的学习成绩更差了,后来干脆伸腿不干了,据说他当时是被“枪毙”了(老师不管了)。
4、他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课回家辅导得也少,如果遇到孩子有不会做的地方,家长的态度很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让他往东,他偏朝西,对他表示关心的时候,孩子却漠然视之,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综合他的行为表现,我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他担心同学们瞧不起他,感到孤立无助,缺乏自信,不敢跟同学们交流,一个朋友也没有。因为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就总是琢磨着寻求点刺激。
2、在家里跟家长不沟通,感到妈妈对他的爱护是多余的,父亲的溺爱,也是他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没有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强这种心理的发展。时间一常,对他成长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二、共同商讨,摆脱心理困扰。
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助打开孩子的心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在家里,父母就能协助老师做好课后辅助的工作。潘建飞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建议他的妈妈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如:每天都争取和孩子聊天,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最关心自己的人还是父母。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厌学,刚开始聊的内容尽量不要谈学习,就随便聊,孩子想说什么,就跟他聊什么,等过一段时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缓和了,再慢慢往学习上靠,问问今天学的什么,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老师有没有表扬等。孩子哪怕有点滴进步,家长一定要抓紧时机狠狠的表扬他,让他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沟通。我还特意在班队会上为潘建飞打造了一次和同学沟通的良机,有几个热心的同学提出愿意和他交朋友,帮助他学习,真是求之不得!相信这些同学一定能以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他,让他慢慢走出心灵的阴影地带。
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潘建飞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由于成绩差,所以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以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心里产生孤立,缺乏自信。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太低或太高都是很危险的。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呢?首先对孩子表示信任和喜欢,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学习成绩差就不喜欢你,老师非常愿意帮助你。其次,把孩子的优点罗列一下,让孩子看到原来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如数学特别优秀,说明你很聪明,其他学科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赶上其他同学的。
4、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学习上严格要求,如:上课时,多提醒他认真听讲,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他的做法,抓住他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这一点大力表扬等,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慢慢的他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有了干劲,期中考试之前制定目标时,潘建飞定的目标是:英语60分,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他考了87分,达到并超出了目标很多,真是令人欣喜!全班同学、老师和家长都为他高兴。他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95分,而且在为达到目标不断努力。
三、初步结果:
1、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的潘建飞和他妈妈,那才叫一个亲,母子俩别提多开心了。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念叨一句话:要是没遇到老师,我会是什么样子?
心理咨询案例(精选) 篇6
注:以下全部案例,均为化名,并在事件方面只选取了片断且有所加工,以符合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来访者的隐私,但在情感及关系方面,尽可能做到最真实地呈现。
小学——
案例1 背景:
张同学,男,7岁,小学一年级。在校爱与同学打架,与同学交往时动作粗暴,容易引起争端,然后用打架解决问题,经常被老师批评并找家长。从小就对妈妈很冷漠,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跟妈妈亲近。父母之间常起冲突,父母在小时候也常常用拳头来解决问题,经常打孩子,总是用很多标准来要求孩子做到。
妈妈说:
跟我一点也不亲,唉,我这个当妈的,心寒啊!
这孩子就知道打,教了多少次也改不了,最多能好个两三天,就又变回老样子了。我也知道打不好,气头上也就打了,唉,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评估:
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来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感受到被珍视,同情心没能发展出来,所以对人会显得比较冷漠;同时在他的经验中只有用打架来解决问题的模式,所以,当他感觉不公平、委屈、愤怒的时候,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就只好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也就是打架,来解决了。
干预过程:
妈妈本人在做个体的心理咨询,所以为孩子制定了个体的沙盘游戏的咨询方式。经过十多次的咨询,孩子在学校可以比较友好地与人交往,可以轻松地与同学互动、说笑了,老师反馈的情况是,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确实好多了,和同学的冲突少了;同时,孩子在家会关注到妈妈了,妈妈能够感受到孩子其实是非常在乎自己的。
后续建议:
建议孩子继续保持稳定频率的个体咨询,能够帮助孩子进一步在识别、管理自己的情绪并控制行为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家庭关系方面的问题最好通过做家庭形式的咨询来进行调整,能够帮助家庭成员之间提高相互的理解、更加有效地进行沟通,并寻找适合家庭的互动方式。
案例2 背景:
吴同学,男,8岁,小学二年级。父母已离婚,孩子跟着妈妈生活,在与妈妈的互动中会时不时地容易发脾气。在学校学习方面比较自觉,但一年级时与同学关系也处得不好,二年级有好转。妈妈本人是一家小学的校长,曾有着优秀的学业成就,也会比较注重孩子在学校的整体表现。
妈妈说:
总觉得这孩子心理压力很大,我们离婚肯定对他有很大影响的,觉得挺内疚的,就想寻求一些帮助,看看能不能帮孩子放下这些压力,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评估:
父母从关系开始不好一直到离婚的这几年中,经常暴发剧烈的冲突,目睹了这一过程的孩子,内心经常处于非常失控的状态,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自己会被扔给谁,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有所帮助。长期的担心使孩子的愤怒情绪被迫压抑到内心深处无法处理。这也正是孩子在与人互动中呈现出容易发脾气的原因。
干预过程:
为孩子安排了一次沙盘游戏的个体咨询。由此能感受到孩子内心有很多的担心和害怕,同时孩子希望寻找可依赖的关系陪他渡过难关,但也显示出孩子对“信任”本身就存在的担心。
后续建议:
在孩子与妈妈的生活世界里,妈妈的喜怒哀乐都会被孩子敏锐的识别到,特别是妈妈的行为表现仍然被对伴侣的负面情感主导着。为了能让母子关系更快地进入良性循环,建议妈妈做个体的心理咨询,梳理好自己的情绪,走出离婚的愤怒沼泽,才会更有能量教养孩子,孩子的心理压力才有可能真正得到释放。
案例3 背景:
刘同学,女,8岁,小学三年级。爸爸已去世,曾经吸毒、坐牢,孩子曾见过爸爸自己注射毒品。孩子现在与妈妈共同生活,从一年级开始偷钱,到三年级更严重了,还因为脏、乱、咬指甲等行为经常被妈妈暴打。在校学习成绩中上,没什么关系好的朋友,老师认为她比同龄孩子心理压力更大。
妈妈说:
我很担心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我知道我跟她爸的事对她影响很不好,我也知道打是不对的,我自己就是被打大的,好几次差点没死在我妈手里,我这辈子过得好苦!我不想我女儿重复我的老路,我想好好地教她,可是我做不到!我控制不了自己,我该怎么办?
评估:
从父母双方的情况,可以理解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是非常地曲折与沉重,孩子自己无力处理这么多沉重的压力,那些出格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寻求对环境的掌控,并发出求救的呐喊。妈妈一直在努力想做出改变,但源自原生家庭的问题和情绪并未得到修复,致使妈妈无力应对女儿的各种行为,只能选择自己最痛恨却也最无奈的方式。
干预过程:
虽然妈妈是因为孩子的行为问题而来,但妈妈自己很清楚自己是首先需要帮助的,所以为妈妈安排了个体的心理咨询。经过二十多次的咨询,妈妈的愤怒得到一定程度的处理,对女儿的要求更宽松了,能够允许一定程度的脏乱,几乎不打孩子了,转变为程度更轻些的发脾气,孩子偷钱的行为没有了,母女之间感觉更亲近些了。
后续建议:
妈妈的个体咨询继续一段时间,能帮助她更好地处理童年时留下的创伤,对母亲的愤怒和对父亲的失望,都需要得到释放和哀悼,才能真正接受现在的自己,并能与原生家庭保持恰当的关系,从而不需要在各种关系里寻求掌控。
案例4 背景:
李同学,女,6岁,小学一年级。父母之间感情疏离,长年分居,现已离婚,与妈妈共同生活。一直要与妈妈一起睡,不然就会很晚都睡不着。妈妈本人一直有比较重的抑郁倾向。老师反应说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很难集中注意力,成绩较好,因为长得胖总被同学笑,只有一两个玩得好的同学。
妈妈说:
孩子从小就一直粘我,分床的事总也成不了,总是分了几天就又睡到一起了。就算我偶尔不在,也得有人陪她睡,她自己很难一个人睡。
她小时候她爸就总不在家,孩子跟她爸一直不亲近。现在又离了!
评估:
虚弱的妈妈、遥远的爸爸,疏离的父母亲,使得整体的养育环境呈现出无法依靠的状态。孩子没能内化一个稳定的好父母形象,内心却被担心焦虑填的满满的,所以她无法自己入睡,也无法专心上课。
干预过程:
妈妈认为自己的抑郁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进行了个体咨询。大约60次后,妈妈的抑郁状态已得到很大缓解,大部分时候能够回应到孩子的情感需求,慢慢走出了离婚的低落,开始自己的事业,并努力协调工作与照顾孩子的平衡。孩子则自己主动提出了要单独睡的要求,上课也比较能集中注意力了,并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
后续建议:
离婚自己带孩子,这种二人世界的状况,最麻烦的就是孩子会一直过于关注身边这唯一一位父母,所以孩子会比同龄人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大人及大人的情绪上,而一旦这位父母陷入糟糕情绪时,就很难平和地面对养育任务。这种纠结冲突的状况,可以在需要时继续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案例5 背景:
刘同学,男,10岁,小学四年级。小的时候是交给保姆和老人带的,从小就不太爱说话,胆小,没自信,上课爱走神,最近成绩下滑得很厉害。老师不太关注孩子。妈妈是高管,串有严重的乳腺疾病,对孩子期望较高。夫妻关系冲突较大,常吵架。爸爸觉得孩子没必要非得上大学,自己学历不高也挺成功的。
妈妈说:
都怪我,小时候没管,光顾忙自己的了,现在管又不听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不能让他爸管,他爸自己都没上大学,他觉得学习不好不是什么问题,那哪行!我这病,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呢,万一我有什么事,他靠谁啊!他爸可指望不上„„
评估:
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与高要求和长期情感忽略的复杂作用有关。孩子做不到妈妈的要求,又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只能逃避退缩才能保全自己。身体疾病加上不安全的伴侣关系让母亲的焦虑逐步升级,于是孩子的表现好坏便成了妈妈的关注焦点和情绪指针,这样一来,孩子必然难以承受。
干预过程:
为妈妈安排了个体的心理咨询。十多次咨询后,妈妈本人的焦虑得到一部分缓解,夫妻关系趋向和缓,跟孩子的关系也放松些了。孩子成绩回升到原来的水平。
后续建议:
建议妈妈继续个体咨询,处理深层次的恐惧和愤怒,更好的接纳伴侣和孩子的不完美之处,学习在各种关系中与他人相处。也可通过夫妻形式的咨询,来提升两人之间的理解与接纳的程度。
案例6 背景:
钱同学,男,11岁,小学五年级。与父母及外公外婆共同生活。小时候总被老师投诉,特别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现在情况有改善,但还是在学校与同学的互动中,时不时会引起一些冲突,好像没办法跟同学好好交流,也不太会保护自己。他与小姨、外公外婆说事情时,妈妈经常要帮他解释,不然似乎就无法表达清楚。老师认为他在表达方面的欠缺是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妈妈说:
他小时候就因为容易跟同学起冲突,总被老师说,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我觉得他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老师说这样很难跟同学相处,还是要找找心理方面的帮助。不会保护自己这事我最愁了,又不能教他打回去?
评估:
孩子的语言表达的发展,明显慢于同龄人,所以总是无法向同学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无法在感觉不好时表示拒绝。在咨询中发现如果能耐心等待,他还是能够说清楚的。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给与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家长的慌张和急躁会使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接纳,更加退缩,为了逃避自卑羞愧的情绪体验,减少语言表达,而用行动说话。干预过程:
经孩子的要求,孩子与妈妈一起进行了家庭形式的咨询。孩子的表达特点是,要么需要很慢地说,要么很难说清楚,要么就示意妈妈替他说。同时,妈妈也总是主动帮他说,或是不能耐心等他说完就抢着帮他说了。与妈妈一起梳理了养育方式,帮助妈妈看到一些关于空间、边界、示范、情感联接的问题。允许孩子语言发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学习和接纳内心情绪和情感的机会。
后续建议:
以孩子现有的情况,综合小时候的经历,建议孩子进行长程的个体心理咨询,帮助他提升识别情绪和想法的能力,并逐渐完成言语化过程,提升理解他人和与人互动的能力。妈妈对孩子的过度帮助,源于妈妈本人内在的焦虑,可以通过妈妈的个体咨询来理解这些焦虑,并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
初中——
案例1 背景:
赵同学,男,13岁,初二。从小比较听话,成绩也不错,小学高年级时偶尔有偷窃行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但在初一开始没多久,就表现出各种不适应,成绩一下滑到倒数。老师说他希望被关注,喜欢故意违反纪律,很难承受批评,觉得妈妈对孩子要求太高了。妈妈一直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各个方面都管得比较严格;现在感觉孩子总在跟她对着干,爸爸在教育的方式上跟妈妈经常有不同意见。
妈妈说:
他小时候有很多好习惯啊,作息啊、洗漱啊、阅读啊、学习啊,怎么现在都做不到了? 为了教育好他,我和他爸爸都改了很多坏习惯,就想引导好他,可他怎么没变化呢? 我找老师谈要多关注下他,又找好同学跟他做朋友,还找过学心理的大学生假期来陪他,他怎么还是这样?
评估:
父母亲注重孩子从小的习惯和品格养成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硬性的灌输和服从,缺乏情感交流和方式方法,很难让孩子真正内化这些好习惯好品质,而只是表面的服从。进入青春期,有较强的冲破束缚的动力,未曾满足的情感需求通常以一些不良行为的方式呈现出来。孩子需要得到情感的关注,他渴望真实的自己被认可、被接纳,而不是被外力塑造。
干预过程:
孩子并未准备好进行个体咨询。妈妈意识到自己的咨询意愿,首先接受了几次个体咨询,每次话题全部紧密围绕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在此过程中,梳理了妈妈对教育方式的一些误解,帮助妈妈看到自己对孩子一直以来都抓得过度紧了,触及到了妈妈本人的夫妻关系。妈妈的转变也影响着孩子,据妈妈反应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已稍有好转。
后续建议:
妈妈本人有着非常强烈的焦虑,建议继续她的个体咨询。爸爸几乎没法介入孩子的教育,可以通过夫妻或家庭形式的咨询,调整三个人之间僵化的互动,帮助彼此之间更加理解,才能合力应付困境。
案例2 背景:
郑同学,女,14岁,初三。父母通过QQ留言和手机短信,发现孩子与外校男友发生了性关系,孩子并不很愿意,只是怕男友伤心才顺从了。老师反应孩子在校表现大致正常,只是上课容易走神,劝父母不要过激处理,以免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父母说:
这孩子从小一直是很听话的,怎么现在做出这种事? 我的乖女儿,怎么会变成这样?
评估:
一个在与父母的关系里习惯了顺从的孩子,当她遇到另外的比较强大有力的人时,也会很容易去顺从,因为在孩子的经验里,“听话”是应该的,不听话就会很糟糕。
干预过程:
给父母安排了家庭形式的咨询。妈妈很无助、悲伤,而爸爸急于将责任全部推到男孩身上,急切地想找些方法扭转局面,比如帮女儿转学,或是找人教训那男孩儿,每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妈妈会更加无助与悲伤。根据父母对孩子一贯的描述,顺从这个问题,早已经在孩子的性格中了。
后续建议:
父母之间呈现出无法相互理解与依靠的现象,会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可以通过夫妻形式的咨询来改善。而孩子这种顺从的习性,需要通过长程的个体咨询才能得到处理,在顺从之下,有太多的恐惧和无助,没有退路,所以只能顺从。全家人都参与的家庭形式的咨询,能帮助父母与孩子之间重新调整空间和距离,以便更加适应孩子青春期的成长需求。
案例3 背景:
冯同学,女,14岁,初三。从初一开始,无心学习,成绩明显下滑,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上小学前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父母在外地工作,过年才能团聚,上小学后被父母接到城市一起生活。成绩中等,一直比较懂事。爸爸对老家的家族事务会有非常多的参与。
父母说:
唉,孩子什么都不肯跟我们说,怎么办?怎么才能知道她到底怎么了?听老师说应该没有什么早恋的迹象啊。
他总是老家的事、老家的事,都不怎么管孩子!什么都靠我一个人!我好辛苦„„
评估:
孩子早年没有与父母共同生活过,缺乏亲密互动和情感培养,并未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孩子进入青春期,认为自己是独立个体,不愿意受父母约束,与父母的沟通明显减少。加上缺乏亲子互动的基础,更容易让父母感觉到被拒绝。而父母之间不和谐的夫妻关系恰恰是诸多问题的核心所在。
干预过程:
为父母安排了家庭形式的咨询。在谈到孩子很少的情况后,话题很快转入夫妻矛盾,夫妻两人在很多事情的判断标准及感受上,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关于金钱、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对老家事务的卷入程度,丈夫的一些做法,加深了妻子原有的担心,而妻子以更加紧张的态度来回应,却激发了丈夫更多的不满。咨询中呈现了两人之间感受与期望的差异,双方能够表达一些对对方的情感与需求。
后续建议:
夫妻形式的咨询,能够帮助夫妻之间更加了解彼此,使沟通更加有效,相互之间更加宽容与接纳,才可能齐心协力负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孩子个人的情况,可以考虑安排个体咨询,以了解她的困扰到底是来自于哪里。
案例4 背景:
张同学,男,12岁,初一。读寄宿学校,体型较胖,成绩不好,喜欢不停的讲话,与同学关系比较差,讨厌别人说自己胖。特别是看不惯睡在其下铺的同学L,说L胖,不爱干净,影响到自己,发生过口角甚至打架。咨询中多次提到希望L跳楼,死掉。孩子从小与父母生活,有一个姐姐,家庭条件较好,因为成绩不好,常被父母严厉管教,身上还留有伤痕,在姑姑家也被母亲教训过。
张同学说:
妈妈打我也是为我好,她是大好人。爸爸是个大忙人,很少看到他。L真该死,最好跳楼摔死。
评估:
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暴力教育让孩子心里累积了愤怒,却无从表达。与周围人相处容易诱发其对他人的敌意和攻击,把愤怒的情绪排放出去。但这一行为模式必定会招来周围人对其更大的攻击,使得孩子更加厌恶自己,容易自卑,无法接纳自己的真实情绪。
干预过程:
孩子经过大概30次的个体咨询,宣泄了愤怒,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习控制情绪的方法。逐步完成对自我的认识和接纳。同时母亲进行了约20次的个体咨询,讨论了孩子的敌意,家庭中的愤怒,寻找更合适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张同学报告已经不再厌恶下床的L了,与同学关系也有所改善。
后续建议: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温暖抱持的家庭环境。暴力会使孩子变得焦躁和不安,容易形成以暴制暴的行为模式,情绪和行为的调节和改善是基于内在自我的成熟发展而发生的。只有家庭的愤怒和敌意得到了处理,孩子的内心才能找到发展的空间。建议父亲加入家庭式咨询,以寻求更完善的家庭氛围,支持孩子行为的改善和进步。
案例5 背景:
安娜,女,15岁,初二,混血儿。出生在传统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是母亲意外怀孕后生下的。母亲对女儿从小就严格要求,犯错就要打屁股。父亲是美籍商人,很少在家,一回家就会带安娜出去游玩,甚至会跟学校请假,主张自由民主的教养方式,反对暴力教育。外公外婆教育安娜要忍让宽容,安娜因为自己的混血脸孔被同学吐口水,外婆则教育她自己擦掉就好了。安娜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很差,上课爱插嘴,发脾气时踢桌子,打同学,有时甚至使老师无法继续上课,与几位老师都曾发生争执,班主任老师曾要求其退学。同学说安娜有时讲黄色笑话(谈论避孕套),母亲觉得无可厚非。
妈妈说: 从小我就怕她哭,一哭我就没辙了。她外婆管着挺好的。
我就是太单纯,什么都知道的太晚。所以我要把我知道的现在都告诉安娜,不要走我的老路。
她不听话就得打呀,不打不知道错!
评估:
安娜从小就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下混养长大,感受情绪和共情他人的能力发展受阻,无法获得稳定一致的情绪认知,反而导致了自我意识的分裂。由此影响了以后一系列如分辨好坏行为,树立边界,遵守规则等能力的发展。
干预过程:
在10次沙盘治疗咨询之后,安娜逐步处理了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宣泄,冲动行为有所减少。
母亲同时进行了10次的个体咨询,主要探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冲突和障碍,母亲也第一次正视了安娜的愤怒和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
后续建议
沙盘治疗结束后与安娜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咨询,青春期是修复早年创伤的重要时期,通过深度的心理分析,有望修通受阻阶段,完成发展任务。母亲的咨询可同时进行,或邀请父亲一起进行家庭治疗。
案例6 背景:
林同学,男,13岁,初一。初一住校后出现焦虑失眠,成绩下降,做作业容易分神,喜欢玩网络游戏。母亲做事严谨,对他照顾无微不至,患有慢性疾病,长期在家休息。父亲中等文化,与其沟通一般,曾经打骂他,觉得他很不听话。林同学小时候多和母亲生活,直到小学4年级才和母亲分床睡,对母亲很孝顺。每次夫妻发生争执,林同学都站在母亲这边,指责父亲。
孩子、父母说:
妈妈:我什么都帮他弄好了,他还不好好学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孩子:我觉得要窒息了。我妈什么都要管我,上个网她也要盯着我,好像我要做坏事一样。
爸爸:他控制不了自己的!
评估:
父母亲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却让孩子觉得束缚多多,难以承受。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飞跃发展,他们渴望认同而不是替代,需要支持但不是约束。林同学进入到新的学习环境开始尝试管理自己的生活,母亲却还在以小学生的眼光看待自己,这让自己觉得很郁闷,又担心自己发火会影响到母亲的身体,只能将郁闷压在心里。
干预过程:
通过8次的家庭咨询,林同学和母亲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谈到了自己的想法和担忧,母亲也意识到自己没有留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是陷在自身的焦虑里,担心照顾不好孩子。家庭咨询结束后,母亲开始了个体咨询,尝试探讨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思考与丈夫的关系,与儿子的边界等等。
后续建议: 母亲的变化会给整个家庭和父亲带来冲击,显然父母的婚姻状况会影响到孩子未来亲密关系的选择,家庭里成员的位置都有些混乱。建议父亲与母亲一起进行婚姻咨询或家庭咨询。
高中——
案例1 背景:
王同学,女,16岁,高一。主要困扰自己的问题是在被人注视、见到陌生人或签名时都有出现手抖的情况。每当听到奶奶爸爸开心的聊天,自己的手就开始剧烈的抖。出生后被寄养在奶奶家直到5岁,现在与奶奶和自己家人一起住。家庭环境一般,父亲是长子,性格暴躁,不听别人劝。母亲性格顺从。小时候亲戚经常来家里讨债。
王同学说:
妈妈太善良了。结婚有什么好的?!奶奶的话不可信,她最喜欢无中生有。爸爸……说不得!
评估:
王同学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时,试图控制自己内心对家人的矛盾心情,认为自己不去想,不去看就没问题了,可越控制就越困难。手抖恰恰是躯体对内心愤怒无法负荷的直接表达。除此之外,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发也会引发恐惧和焦虑,不仔细辨别和疏导,很可能后引发不可预计的后果。干预过程:
通过9次的个体咨询,王同学手抖已经基本停止。能够谈论自己对家人的感受。除此之外,咨询也触及了小王对性的困惑和压抑,帮助其正视青春期必经阶段的特点,学习科学有效地方式帮助自己疏解压力和情绪。
后续建议
青春期是自我发展的又一关键时期,孩子有了向成人阶段大步迈进的强烈渴望,却也饱受旧伤屡屡发作带来的煎熬。王同学的手抖是迫切需要帮助的积极信号,建议其继续个体咨询,完成发展阶段拖欠的作业,为迈入成人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案例2 背景:
李同学,女,18岁,高三。困扰自己的问题是控制不住的穷思竭虑,老是想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例如1+1为什么等于2?或者对自己听到的东西不确信,要反复确认。害怕别人问自己问题,怕答错要负责。与同学关系紧张,不信任人。家里独生女,评价妈妈比较开朗,爸爸则比较小心眼,不好沟通。曾经去过医院求医,医生开药但并未服用。一直进行心理咨询。
孩子、父母说:
李同学:我对成绩看的不是很重啦!就是老是这样想着很难受的,会影响到我啊!妈妈:她就喜欢乱想,其实没什么问题嘛!我们对她考试成绩什么的也不怎么要求的。她能有什么问题呢?
李同学:我想离家出走,我爸爸老监视我,我做什么他都贬低的。对我妈也是。我难受的时候和我妈说吧,她还说我自我中心(哭……)
评估:
李同学是一个内心脆弱敏感的孩子,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个别事件使她形成了很多偏执信念。恐惧和焦虑歪曲了她对现实世界的检验,变得退缩和绝对化。其内心渴望与父母交流,获得认同和支持,却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与父母的关系也渐行渐远。加上长期的人际交往障碍,使她很难继续坚持学习和生活。
干预过程:
在咨询了5次左右,李同学的强迫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减轻。但她的焦虑和冲突也越发强烈,因为触及成长过程中让她记忆深刻的很多事件,来不及处理的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也喷涌而出。学习压力无疑是焦虑的原因之一,而人际交往障碍一直困扰了她很多年。随着咨询的深入,李同学开始意识到内心无法正视的纠结,对依恋关系的渴望和恐惧,对责任的畏惧和逃避,偏执想法等等。
后续建议
李同学的个体咨询继续,可帮助她进一步修复曾经的发展缺陷。父母是她最主要的依恋对象,她渴望获得父母的支持和认可,建议父母亲一起进行家庭治疗,协助女儿的成长。
案例3 背景:
陈同学,男,高二,16岁。在学校企图自杀,被发现送来咨询。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奶奶和家人同住,婆媳关系不好,常吵架。陈同学是数学高材生,理想是成为陈景润那样的人,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是邪恶的,不喜欢与人交往,觉得浪费时间,解题时强迫性的追求完美无差错,甚至要求自己找出新方法。初中开始用手淫缓解焦虑,后来手淫行为越来越频繁,但不太能缓解焦虑了。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胡思乱想,最近的一次大考失利,觉得世界不公平,想要摆脱。
陈同学说:
要那么多朋友有什么用,他有我成绩好吗? 只有懦弱的人才没办法控制自己!
游戏最没意思了,那些人都很虚伪,一点也不公平。
评估:
陈同学的理科思维非常有逻辑,似乎他所理解的世界都是合情合理的,殊不知因为过多的负面信念,歪曲了他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以邪恶,虚伪的借口来逃避自己内心渴望又恐惧与外界发生连接的愿望。与父母亲沟通少,没有朋友倾诉,焦虑恐惧的时候,手淫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很快这种成瘾行为就失去了作用。
干预过程:
个体咨询开始时,陈同学对咨询有很强大的抵触,觉得自己的逻辑非常清晰,却觉得非常冷漠。随着咨询的深入,这个男孩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得以释放。谈到对父母,女朋友,性等方面的想法。他意识到自己其实非常害怕与人进行眼神交流,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终于卸下了伪装。陈同学目前已经进行了约30次左右的深度精神分析,他已经有了一两个好朋友了。
后续建议:
自残或者自杀行为有可能成为手淫的替代行为,在咨询中自杀行为应首先要进行评估和讨论。在来访者恢复稳定状态后才开始进行深度的心理分析。父母从开始对其的严格管理到目前的不干涉是陈同学生活状态的另一改变,这种太紧到太松的极端改变并不利于亲子关系的改善,建议父母参与陈同学的咨询,共同探讨更适合的亲子相处方式。
案例4 背景:
蒋同学,男,高二,17岁。父母是普通农民,母亲性格软弱,父亲性格急躁,经常打孩子。从初中开始,就经常出现身上多处的疼痛,这几年看了很多家医院,总是检查不出具体问题,现在在吃中药调理。一直与父母沟通很少,觉得他们不能理解自己。成绩一直中等,没什么朋友,性格内向,情绪一直比较抑郁。
蒋同学说:
我身上总是疼,没法交朋友,有时候跟朋友聊多了,人家也烦啊,唉,算了吧。小时候玩儿得好的那几个,后来也没来往了。跟父母聊?没什么好聊的,他们不懂。我爸就知道训、打。我妈,唉,就是个可怜人。再这样疼下去又治不好,我就没法上学了。人家说应该看心理的,我就来试试。
评估:
急躁的父亲与软弱的母亲,会形成一个无法表达与沟通情感的养育环境,大量负性情绪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进入青春期,快速变化的身体、自然发展的性冲动,都是需要父母来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与控制的,而在与父母完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这些张力也都被压抑下去,与原有的大量负性情绪搅在一起,因为无法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所以转移到身体层面,形成各种无器质原因的疼痛。
干预过程:
为蒋同学安排了个体心理咨询。在咨询过程中,得以回忆并感受那些强烈的愤怒、悲伤及其他负性情绪,并对这些情绪得到理解和接纳,促进了自我的整体感。谈到青春期的内心状态,需求与期望。经过60多次的个体咨询,无器质原因的疼痛情况大大减少,只是偶然发作,抑郁状态有所减轻,能与父母进行一般的交流,也能与同学正常相处了,并带着比较轻松的心情迎接高考。
后续建议:
蒋同学已经内化了比较良性的关系经验,可帮助他应对各种人际环境。但原本那种不沟通全闷在心里的应对方式,由于已在大脑中形成回路,还是会经常自动出现,如果有需要,还是可以继续来寻求专业帮助。
案例5 背景:
杨同学,女,高三,18岁。一直与父母共同生活,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工人,没上过大学,对女儿的高考寄于厚望。在校成绩中等偏上,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还可以。孩子很喜欢买各种鞋,很多都没机会穿。妈妈想在高考前这一年辞职,专心在家照顾孩子,孩子为此很反感,造成冲突,于是妈妈前来求助。
妈妈说:
我们家就靠她了,她要能考个好大学,我就没白累这么多年。
我得好好照顾好她,我想辞职,每天能在家照顾她生活,煲点汤,做点营养的,我们家一直没出过高才生,就她成绩还算好了,如果努努力,也是能考上好大学的。
她老爱买那么多鞋,都穿不上,怎么说她都不听,这是怎么回事?
评估:
妈妈原本就过于照顾的养育方式,令孩子一直想要挣脱,不停买鞋是意味着想要走出去。高考即将到来,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被激发,变得过于宏大,将家族命运都放了上去,超过了高考和孩子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必然激起孩子的强烈反应。
干预过程:
妈妈做了4次个体咨询,意识到自己将自己没考上大学的遗憾,带到了对女儿的期望中。在妈妈回顾自己高考经历的过程中,想起自己当初就是被身在农村的父母,用一个月的时间攒的一篮子鸡蛋给砸垮了,结果发挥失常,没考上大学。妈妈表示当时的沉重无法承受。也理解到了在自己过度照顾的方式下,女儿所能感受到的束缚和压力,于是能够放松对女儿的期望,不再将家族命运捆绑在高考上。最终,杨同学以她原有的成绩水平考上大学。
后续建议:
心理案例论文 篇7
一般资料:求助者周某, 高三学生, 男, 身高1.73米, 有点胖。 体态正常, 无精神病家族史及躯体疾病历史。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家中只有母亲和妹妹。求助者和母亲一起来咨询。求助者主诉: 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 心里很烦, 不想参加高考, 求助者心情不好, 感觉同学们也跟着他心情不好, 同学们咳嗽觉得针对他, 导致求助者精神状况不佳, 注意力无法集中。经一位咨询师转介给我。了解到的情况:一出生就是土豚嘴, 爸爸和爷爷奶奶都说把他扔掉, 很不喜欢他。妈妈哭着把他留下并向父亲申明死也要把孩子抚养大。 从此父亲天天打麻将, 输了就打母亲。爷爷奶奶也经常骂母亲。三岁时母亲生了一个女儿。五岁时父母离婚, 求助者判给父亲, 妹妹跟母亲。9岁那年父亲再婚, 继母对他不关心。11岁那年父亲意外身亡。当时求助者没有流一滴泪, 送走父亲后, 母亲回家把求助者接走, 从此母亲、他和妹妹3个人过上很清苦的生活。一家都靠母亲摆地摊生活。自己和妹妹也很努力读书。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依赖性比较强, 在陈述时不断看母亲, 母亲比较强势。咨询师观察到: 求助者衣着整洁, 意识清晰, 举止得体, 精神紧张, 焦虑, 情绪低落, 面露倦色, 感到痛苦。资料中了解到父亲不喜欢求助者, 求助者从此对父亲憎恨。求助者还聊到非常恨奶奶他们, 从小奶奶就都看不起他, 经常骂他。
咨询方案采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空椅子疗法、宣泄法。 空椅子疗法:因父亲不爱他, 一出生就要把他扔掉, 求助者非常恨父亲。咨询师用空椅子疗法让他与父亲做个告白。父亲告诉他, 其实一直都很爱他, 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求助者把十多年来对父亲的积厌一下宣泄出来。之后他告诉父亲不赌博、不打妈妈, 有时间和他聊天, 希望自己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得到父爱, 父亲告诉求助者, 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是爸爸。现在父亲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希望他好好学习, 做完告白, 求助者心情好了很多, 觉得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心情这么轻松。睡眠开始好转。第二次咨询师让他画格子, 告诉求助者随便画, 随便涂什么颜色。咨询师说完之后, 求助者拿起笔和纸又重复问了咨询师好几遍。是不是随便画?涂什么颜色都可以?说明求助者在生活中做事优柔寡断。母亲很优秀, 离婚后一直没再婚, 抚养两个孩子很不容易, 她总是用自己的目标要求孩子。 然后咨询师让求助者和母亲做了个对话, 让求助者和母亲演一遍10年后的自己生活、事业怎样?咨询师告诉求助者的母亲, 从此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切。说完后, 求助者精神状态比前一次更好了, 变得自信。第三次咨询。咨询师在宣泄室让求助者把沙包当作他爷爷奶奶, 咨询师在旁边一边告诉求助者把恨奶奶他们的话都说出来, 此刻的他是最安全的。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宣泄, 他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通过空椅子疗法, 希望奶奶他们从今后好好对她们母子。做完这些, 求助者整个人放松了。两周后来访能正常上课, 注意力集中, 睡眠非常好, 饮食大增。之后班主任和同学们都说他像换了一个人, 变得爱说爱笑, 能主动和同学老师聊天。一个月后求助者考上专科。
体育心理案例 篇8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 R-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16-02
1求助者一般情况
陈某,女,23岁,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大四学生,身高1.69米,体重52公斤,无重大躯体疾病,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独生女,联系方式:xx。
首次来访时精神行为状况:求助者自行走进咨询室,衣着整洁,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准确;情感活动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面带愁容,说话时条理清晰、表达完整,意识状态良好,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求助欲望强烈。在谈到学习问题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
2求助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整天都在担心自己公务员统考通不过,会让父母失望,焦虑、心慌、入睡困难,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一个月,加重1周。
3咨询员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求助者一个月前在英语四级统考中没通过,父母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同学们也有议论,从那时起开始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4求助者背景资料
4.1个人成长的自我陈述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母亲是电业局员工,父亲是公务员,他们关系不错,对我也很关心。爸爸平时很忙,家里事情主要由妈妈承担,但是只要有空,他就会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妈妈是个很要强的人,她们单位的同事之间经常比谁家的孩子毕业后在哪里工作了,谁家的孩子又考上公务员了,所以她对我期望很高,要求也很严格。
4.2一般现状的自我陈述
“一年前,我升入了大四,感觉自己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尤其在后半学期开始以后,晚自修结束后,我又给自己增加了半小时看书时间,因为毕竟离公务员统考没几天了。
一个月前,我还参加了英语四级的统考。因为平时老师、父母就反复强调英语是很重要的,四级通不过是不能毕业的,这是硬性指标,所以我非常重视,在考试前一晚仍旧复习到很晚,但是英语四级考试还是没通过。
(以上内容根据来访者口诉整理)
5心理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5.1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
根据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来访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情况是相统一的,心理活动内在协调统一,人格相对稳定,求助者自知力完整,主观感到痛苦,主动求治,可排除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
5.2根据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个性内向;智力水平正常;谈话涉及到学习问题时,伴有明显的紧张、焦虑情绪;情绪低落且不稳定;表达完整、主动求助、无躯体症状,无泛化现象。通过对同学的调查反映,该同学自主意识强,学习比较努力,不太外出玩,同学关系还可以,有时情绪低落,会一个人发呆。
诊断依据:
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反应的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限于考试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6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6.1生物学层面
来访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感染、高热抽搐、昏迷史;无严重头部外伤史;14岁来月经,现年23岁,正处在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易波动。
6.2社会与环境层面
考试失误后,丧失了信心,对考试产生了恐惧;父母期望值较高,在她出现失误时,予以了严厉批评;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一旦失败就受不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缺乏正确指导。
6.3心理层面
个性方面:从小听话,敬畏父母,不善交流;对自己要求严格,事事做得尽善尽美,害怕失败,考试失误为诱发因素,且有较持久的负性影响。
7治疗方案与知情同意
7.1治疗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结合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通过与求助者和家长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和有效的行为模式,逐步减少求助者心理压力;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树立学习信心。
2、终极目标与长远目标:完善求助者个性,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7.2所依据的理论
本案例主要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理论。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7.3所应用的技术(或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7.4拟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
(1)向求助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对于求助者所提的问题,暂不作确定答复,帮助求助者探寻心理矛盾,创造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氛围;
(2)鼓励求助者情感的自由表达;
(3)布置家庭作业:思考统考通不过的原因,认知统考的目的与学习的目的之间的关系。
第二阶段:
(1)详细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2)与求助者一起分析统考未通过的原因和产生考试压力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以及她的思维及行为定势;
(3)引导其了解统考的意义,分析统考的目的与学习的目的之间的关系,重新调整学习期望值,不要定的太高,要正视现实,对自己的学习和统考做出合理、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4)疗效的产生。当求助者已能有所领悟,咨询工作就转向引导求助者将合理的认知扩展到生活的其它领域,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
第三阶段:
(1)调整制定的计划,指出努力方向;
(2)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
8总结
8.1需改进和肯定方面
咨询时主要侧重于求助者自身认知结构的重建方面,但与求助者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交流不够,应该在家庭教养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
与求助者的关系建立较好,取得了求助者及其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咨询中得到了求助者及其父母很好的配合,使得交流亲切、顺利。
8.2经验总结
求助者的智力水平及领悟能力也是咨询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仅仅是接纳和理解还是不够的,在其正性情感和自我评价呈现时,如果有及时恰当的赞许可能更好。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2]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体育心理案例】推荐阅读:
体育心理05-15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05-18
初中体育心理素质加强06-21
体育教师心理教育09-01
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09-02
学生心理健康体育10-25
体育心理学答案08-17
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分析07-16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06-09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