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

2024-05-15

体育心理(共12篇)

体育心理 篇1

一、压力及其对裁判员心理的影响

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裁判员在面对压力时其心理反应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 认知方面。在赛场上, 裁判员面临巨大压力时, 知觉范围变窄, 注意力会大大降低。压力还会影响裁判员的记忆, 干扰裁判员的问题解决、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并以刻板、僵直的思考方式取代较有创意的思考。

第二, 情绪方面。巨大的压力下, 裁判员往往会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如紧张、焦虑、失望、沮丧、愤怒、不安等会干扰其的临场思考能力, 降低反应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严重的还会影响裁判员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

第三, 行为方面。中度压力会妨碍身体各部位复杂行为的协调性, 造成重复、刻板的行为动作, 使个体无法调和环境的要求。裁判员如果长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而不能解除, 还会降低他对比赛环境的敏感性, 使其动作对比赛环境无法适应。

二、体育裁判员心理压力的来源———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使裁判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概括起来, 对裁判员临场执法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赛场环境和气氛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 竞技体育的政治性、社会性愈显突出, 体育的商业价值和功利因素更加浓重。体育竞赛中的攻击性行为和体育暴力, 已成为困扰和阻碍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难题。在比赛场上, 教练员的出言不逊、运动员之间的争执、语言及拳脚相加、现场转播、记者的言论、解说的偏向, 尤其是被现场所渲染的疯狂观众, 这种赛场气氛使裁判员感到所面临的工作非常困难。

2、裁判工作的复杂性

在比赛中, 有很多现象处在临界状态和不明显的情况下, 裁判员的判定就有个选择的过程, 要有一个合理的隐性尺度。裁判员选择判断和评价的尺度既要为广大观众、教练员和运动员理解乃至形成共识, 又要前后保持一致。参赛者的争胜心态及观众的倾向心理, 常常会不满于裁判员判定结果, 并迁怒于裁判员, 更增加了裁判员的心理压力。

3、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

近年来, 许多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都进行了修改。虽然制定的新条款内容更趋合理, 但给比赛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比赛规律。比如排球, 新规则采取每球得分制, 比赛使用了自由防守人, 发球擦网有效等, 这样比赛时间缩短, 比赛节奏明显加快, 比赛的强度和难度大。

三、体育裁判员面临压力的自我心理调适

体育裁判员在面对各种压力时, 如能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不仅能提高其裁判执法水平, 而且有助于维护其身心健康。以下介绍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策略。

1、运用积极认知, 形成“压力免疫”

在应付压力之前, 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 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 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其次, 裁判员要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作积极的控制和评价, 形成对压力情境的理智反应, 从而避免单纯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对压力情境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最后, 个体要把学会的这种积极认知方法和控制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压力情境之中, 经过压力免疫的人, 面临压力往往能有效地进行反应。

2、善于调节情绪, 摆脱环境的负面影响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 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的、适应的可管理的状态, 从而提高活动效率。在赛前、赛中裁判员可采用活动调节法、暗示调节法、表情调节法和呼吸调节法等, 来渲泄情绪或转移注意, 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 从而减轻环境因素的不可控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3、树立威信, 提高裁判工作质量

威信高的裁判员执法时, 容易获得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的信任、理解和尊重。一个裁判员要建立全面、较高的威信, 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要求裁判员要严格要求自己, 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坚持公正执法, 为人师表, 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 重视规则的学习, 理解和弄清规则的精神实质, 同时要创造条件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裁判工作, 通过实践, 不断提高裁判水平。体能是裁判员执法的物质基础, 因此要求裁判员要加强身体训练, 保持充沛的体力, 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摘要:本文对体育裁判员在临场执法时的可能应激源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压力对体育裁判员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所产生的影响, 提出了裁判员应付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策略, 进而促进裁判员的身心健康, 提高裁判执法水平。

关键词:体育裁判员,心理压力,应激源,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1]张百振:《体育竞赛裁判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1-72。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552。

[3]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81-86。

[4]李仪:《足球裁判员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体育与科学》, 2001 (4) :45-46。

[5]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1 (1) :116-121。

体育心理 篇2

复习题

一、简述各个专家学者对目标定向的概念界定。

答:Dweck等人1988认为,目标定向式一种有计划的认知过程,它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特征

Urdan和Maehr1995认为目标定向是个体从事各种成就活动的理由和知觉

Wandewalle1999认为,目标定向是个体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的内在特质

Pintrich2000认为目标定向是关于个体追求成功人去的理由对目标任务的表征,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内在认知取向,是一个关于目标、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又组织的结构系统

我国学者的观点是,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定向? 答:(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应该遵循“有内在价值、新颖多样和有挑战性”的原则。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选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这样能使学生有一种自我决定感、责任感,有利于学习目标定向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地给予学生表演和奖励。提供同学、同伴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

(2)合理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还要注意自己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形式向学生所传递的信息,学生对此信息的知觉会影响其成就目标定向的形式。

三、简述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的定义。

答: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四、简述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的作用。

答:(1)体育活动中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到需要进行的体育活动的任务上。(2)体育活动中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努力并动员其能量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3)能够让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4)能够使学生为完成体育活动而主动的设计执行最适合的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

五、简述团队的定义及团队的特点。答: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目标而有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特点:(1)成员之间相互依存。(2)成员之间相互协调(3)团队以实现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4)团队成员对团队的成败负有责任

六、试述体育活动中的学习目标定向者和成绩目标定向者在成就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答:他们在看待成功、运动目的、运动道德、攻击性行为以及运动快乐感等方面差别很大。体育活动中目标定向的不同会导致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态度、信念、行为、情绪、注意、焦虑等方面的不同。

七、试述合理目标设置的原则。答:第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

第二,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

第三,设置有难度的又可实现的目标

第四,设置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紧密结合的目标

第五,设置有反馈的目标

思考题

一、请结合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在运动 中的表现分析自己及他人是什么目标定向。

答:目标定向是一种有计划的认知过程,它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特征;是个体对工作、学习、学业成就和成功意义的知觉;也是个体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使自己的行为更为有效的内在特质;目标定向是关于个体追求成功任务的理由,对目标任务的表征,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内在认知取向,是一个关于目标、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有组织的结构系统。

目标定向理论指出,人们参与体育活动趋向于使用不同的定向,当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定向不同时,他们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对于自己在体育活动中努力的理由、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判断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准以及参与体育活动时的行为表现等方面也会不同。正确的目标定向能够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加乐于接受挑战,寻求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正确的目标定向则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对从事体育活动失去兴趣。

目标定向是一种有计划的认知过程,它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特征;是个体对工作、学习、学业成就和成功意义的知觉;也是个体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使自己的行为更为有效的内在特质;目标定向是关于个体追求成功任务的理由,对目标任务的表征,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内在认知取向,是一个关于目标、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有组织的结构系统。

二、根据目标设置的原则,为自己设置

学习某一运动项目的目标。

体育训练与心理素质 篇3

关键词:体育训练;心理素质;作用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15—001

体育训练是人们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挖掘最大潜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实践活动。

心理素质是人在特定情况下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对自我心理的调适,即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的调适及承受能力的强弱及心理索质的好坏,对运动员比赛成绩发挥至关重要。

在体育运动中,体育训练与心理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有直接作用,同时体育训练对心理素质也有影响。

(一)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的作用

体育训练或比赛,既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理素质的自我挑战。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事实证明:体育训练成绩不仅取决于参加者的体能基础和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参加者的心理素质的好坏。

1、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有促进作用

参加体育训练,要承受一定的身心负荷。如:跑长跑时,站在起跑线上,需要努力克服内外环境刺激所造成的一切困难,和自己的心理做斗争,而一个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则意志坚定,清醒的确定自己的目标,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不留余力的想着冲过终点,最后取得的成绩也就好,即使面对肌肉的紧张程度要达到动作需要的水平超過日常范围,出现些轻微的肌肉颤栗,也会有克服心理紧张的勇气,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坚定的相信自己能达到一个很棒的成绩,来尽全力地完成这个项目,我国学者王极盛则认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人,即以积极的反映形式适应自身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充分发挥人的身心潜力。”所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有促进作用。

2、较差的心理素质对体育训练有阻碍作用

在体育训练中,尤其是在大型比赛中,不仅仅是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测试,同时也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如:运动员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比赛前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肌肉颤栗,全身发软,心慌,出汗,惶恐不安,甚至有的会抽搐,如克服不了这些因比赛心理紧张而带来的这些反应,因而会在比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技术水平,使得成绩较差,甚至因心理压力大过度紧张,从此失去信心,走上辍学的道路。据北京市16所大学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心理素质的缺陷会对体育训练有极大的阻碍作用,甚至对学业、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综上所述:参加体育训练,心理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直接的调整因素,直接影响训练效果。

(二)体育训练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体育训练与心理素质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体育训练的身心负荷,具有紧张协调性、公开性、竞争性、集体性等特点。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过程,这对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

参加体育训练,要求运动员有坚定的意志,积极地,自觉地克服气候条件变化,自身个性因素,动作难度导致意外的障碍等客观上的困难,同时也要克服做运动的胆怯,焦虑,畏惧的心理以及长跑时出现的“极点”等客观上的心理生理的困难,从而在长时间训练中心理问题也随之改变。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培养起来。

参加体育训练也培养一个人对自己体育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观点,想法的评价,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训练的人比不参加者对自己的这些看法与评价更为积极,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自我价值和自尊心。如,现在大学生由于长期紧张学习,会造成身心疲劳。面对考试压力,将来的就业压力,会产生焦虑心情,如果经常参加体育训练,保持良好的情绪,使身体愉悦,使压力减轻,尽量的放松自己,从而心胸宽广,精神饱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体育训练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我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训练成绩的好坏至关重要,当我们站在起跑线上徘徊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重要,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把训练成绩当做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相信爱拼才会赢。自己要认识到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失去自信心和不懈努力的争取。闭上双眼,面朝阳光,想美好的事物,轻柔的和风,湛蓝的大海,使心情愉悦,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样,拥有好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便会有骄人的成绩。

体育心理 篇4

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系统的支系统, 它由体育教师管理、体育体制管理、体育后勤服务管理、体育教学管理等子系统组成。体育管理目标与学校体育目标相一致, 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具体措施, 亦是实现学校教育整体目标的具体措施。体育教师是实施学校体育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 学校各项体育工作成效的决定因数。体育教师的心理需求, 是体育教师积极工作的主观心理基础, 它对体育教师工作实效有着重要的主观制约影响。因此, 开展体育教师心理需求的研究, 对体育教师管理和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具有重要的实效意义。

2 体育教师心理需求分析

需求是满足个人或社会生活必需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渴求倾向。需求产生的表现形式是个人的愿望、兴趣、动机等。它具有推动人通过一定的方式, 朝一定方向活动, 以求得心理需求满足的鼓动性特点。体育教师心理需求, 它包括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两大类。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别、城乡差别仍然客观存在。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在不同地区, 甚至相同地区的城乡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学校体育教师年龄、经历、心理素质、思想水平等均有一定的差异。因此, 体育教师心理需求存在着差异性。有的体育教师重视精神需求, 物质需求作为一般基本需求;有的体育教师较重视物质需求, 精神需求在心理需求中处于次要地位;有的体育教师看中的双重需求, 两种需求占而有之。

2.1 体育教师工作特点与自我完善心理需求关系。

体育教师工作特点, 主要表现在劳动的复杂性、艰苦性、创造性三方面。教师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 这是教师的工作的共同特性, 但是, 体育教师的劳动不仅在脑力劳动方面, 一个称职的体育教师应是脑力和体力双重劳动的劳动者。体育教学从制订目标、计划到具体的实施的整个过程, 体现着体育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实施中体育教师要依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 抓住教育机遇, 灵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传授体育知识、技能, 发展学生体育活动能力,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整体的教学过程既是身体练习过程、思想教育过程, 又是开发学生智力过程。体育教师劳动的特点, 决定了有别于其它科任教师的心理需求或心理满足。学生体质的增强, 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课余训练成就的取得, 是体育教师心理满足的主要需求。满足的过程是逐步胜任工作, 取得成就, 并能显示才能的自我完善过程。这是复杂的、艰苦的、创造性的过程。2.2体育教师心理需求的内容。2.2.1社会尊重。学校系统隶属于社会系统之中, 必然受到社会系统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社会体育意识状况, 对体育教师尊重心理需求产生影响。我国目前的升学考试制度, 基本上是传统的以文化成绩决定一切的办法, 这对社会重智轻体的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起促激作用。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尊重有别于其它科任教师。体育教师需求尊重心理, 在社会环境中难以得到满足。2.2.2学校尊重。在学校内部环境中, 教师的需求, 最敏感、最强烈的是要求受到尊重, 特别是要受到从事学校管理主要领导人的尊重。体育教师至高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在社会难能满足的情况下, 越是需要在学校得到满足。学校管理主要领导人, 在政治荣誉、生活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 切实关心体育教师, 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 重视体育工作的开展, 体育教师心理需求就能得到满足, 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工作效率就能得到不断提高。2.2.3自我尊重。社会和学校环境的尊重, 是体育教师尊重心理满足的客观方面, 自我尊重是满足尊重心理的主观方面, 对客观尊重的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教师工作能否得到社会和学校的承认和支持, 与本身的思想修养、文化素质、学历水平、工作能力、资历职称等有相关联系。在目前社会体育意识比较单薄的时期, 体育教师尤为要重视自我修养。学校重视智育是普遍现象, 但体育教师本身不能因为自己在目前社会和学校中所处的实际地位而感到自卑, 自卑心理对本职工作、学校体育事业有重要的影响, 难以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尊重。2.3物质需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教师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和保障。它具体表现在职业、生活、医疗等得到保障。人的物质需求除了生存本能的基本需求外, 还具有更高的物质需求渴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和改善。体育教师需求与其它科任教师同等待遇, 这种需求的倾向程度与环境条件有关, 与本身精神活动有关。教育决策部门应尽可能满足体育教师合理的物质需求。

3 需求与管理

体育教师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骨干力量, 抓好体育教师管理, 就是抓住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重视体育教师内在因素的激励, 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需求, 满足体育教师的合理要求, 是体育教师管理的关键。3.1学校环境的客观因素与体育教师的主观需求相统一。学校管理主要领导人, 把学校体育摆到应有的位置来抓和管。理解和尊重体育教师工作。关心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 抓好心理平衡是满足体育教师心理需求的重要条件。3.1.1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体育教师管理目标是不断地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和工作质量, 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应把体育工作摆在一定的位置, 重视、支持和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 满足他们的合理心理需求。这就需求学校管理主要领导人, 切实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明确体育管理体制, 积极参与体育工作, 而不是形式上的重视, 或口头上的重视, 不仅仅停留在“管”字上, 使学校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 逐步增强师生的体育意识。这对满足体育教师的尊重心理, 稳定体育教师献身于与体育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心理是非常必要的。3.1.2关心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学校领导在对体育教师政治关心的同时, 应在生活上关注和帮助解决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评优等因素会打破体育教师的心理平衡, 这对体育教师管理有制约影响。3.1.3满足体育教师的基本权利。体育教师管理是民主管理。体育教师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计划、制度、考评等管理环节上, 允许体育教师发表意见和提出批评, 采纳体育教师合理化建议, 增强体育教师主人翁意识, 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共同做好工作。3.2体育管理与体育教师实际相结合。体育教师队伍由于历史原因, 在资历水平上、思想和文化修养上、工作能力上有着差异。另外, 体育教师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存在着区别, 这就构成了体育教师不同层次。学校在制定具体体育工作目标、计划、岗位职责时, 应考虑体育教师不同层次和特点, 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 使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业务进修, 业务进修是教师权利和义务, 它与晋级和教师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因此, 业务进修是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统一的形式, 能使教师自我完善心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具体措施。3.3奖励制度与体育教师的实际劳动相统一。奖励制度是在教师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制定的。学校在制定相应的制度时, 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教师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体育教师在完成本岗位职责任务的情况下, 应与其它教师同等享受一切待遇, 对于取得重大成果的体育教师, 在评优、晋级等方面, 应享受应有的特殊待遇。奖励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不是以制度约束体育教师、限制活动范围、监督体育教师为目的, 它是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具体措施。所以, 对待体育教师应立足于鼓励为主, 提倡奉献精神,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创造精神, 使个人需求服从于社会需求。

4 建议

4.1 学校管理主要领导人, 应该根据学校的客

观条件和体育教师的心理特点, 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潜在能力。4.2体育职业需求体育教师要有一定的体力, 而体力是以旺盛的精力为基础的, 所以, 学校领导要爱护体育教师, 安排工作适当, 负担合理, 劳逸结合。4.3体育教师管理是体系性管理, 是以管理具体事项为管理内容, 不仅仅是以管理人为目的, 在管理过程中, 方法和手段应科学合理, 各种制度是硬件, 执行制度是人为的软件, 应做好软件工作, 逐步与硬件相统一。4.4充分发挥各种有利条件, 把体育意识从学校向社会环境伸展, 积极造成全社会都关心学校体育的局面。

摘要:体育教师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 开展对体育教师心理需求的研究, 对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具有实效意义。

体育锻炼心理学 篇5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目前对人们健康的威胁,15%——20%来自遗传因素,20%一25%来自环境因素,50%——55%来自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0%——15%来自卫生和医疗保健条件。可见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处于18—23年龄段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如何,本文将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长江大学各院系1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和电脑检索、查阅国内外期刊和著作等相关文献,对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概况有所了解并进行分析。(2)问卷调查法。依据社会问卷设计要求,设计了调查问卷。

二、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9.3%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59.0%的大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有21.7%的大学生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相似的研究成果有:天津7所高校12.3%的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65.9%的大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而21.8%的大学生从未参加体育锻炼;长春市大学生经常锻炼的占22.2%,有时锻炼的占60.0%,几乎不锻炼的占17.8%。可见,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运动不足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主要因素;其次,饮食不合理,部分大学生热量、脂肪摄人过多,有些大学生为减肥营养摄入不足;再次,不吃早餐、过度上网和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经常参加锻炼的大学生组体质健康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偶尔参加锻炼的大学生组呢?

三、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差异性分析

1.体育锻炼的内容及场所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男女同学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男同学更趋向于对抗性和激烈性强的体育项目,如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而女生更趋向于一些非对抗性且运动量较小的技巧性体育项目,对健美操项目更为偏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选择场地受到生活环境的制约,学校体育场馆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空间,大学生对校外体育活动空间的利用率低。双休日时本地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以社会上的体育场馆(28.9%)和住处附近空地(38.9%)为主;外地学生走出校园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留在学校参加活动的人数则明显减少。高校的很多体育场馆在双休日不对学生开放,而大学生有接触社会的强烈愿望,这是大学生在双休日走出校园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2.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和时间特征。通过对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32.1%,每次进行体育锻炼达到30分钟以上的大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2.4%。有36.7%的大学生每周参加1~2次体育锻炼,有29.6%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参加体育锻炼,还有1.5%的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和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两者相加达31.1%,其百分比与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相似。这说明,在校大学生中有1/3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体育锻炼或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此现象应引起各学校的充分关注。我国目前制定实行的关于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按照这一判定标准,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2.1%的学生达到了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但与我国目前体育人口达到45%~50%相比,比例明显偏低。本次调查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选择进行体育锻炼时段的情况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选择下午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达到66.2%。其中,男生的比例大大超过女生。选择晚上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为45.2%,位居第二。选择早晨和上午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较低,只有18.3%和15.2%。选择体育锻炼时段的情况以及性别间与年级间的差异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体育锻炼。

3.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与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同时其目的指向呈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特征分别指向消遣娱乐、减肥健美、社交、参加比赛和治疗疾病等目的。排在参加体育锻炼目的前3位的分别是增加体质(71.8%)、消遣娱乐(63.9%)和减肥健美(44.2%),其后是社交(8.2%)、参加比赛(7.1%)和治疗疾病(5.8%)。以增强体质作为体育锻炼的首选目的,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是清楚一致的,另一方面显示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学校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目的是趋于一致的。消遣娱乐排在体育锻炼目的第二位,显示出大学生对体育本质属性的一种认同与回归。消遣娱乐作为体育的本质属性,在过去若干年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和淡化了,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体育的这种本质属性逐步得到学校教师和大学生的认同,这是体育观念的一个重大进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在不同性别、年龄和专业的大学生之间既有一致又有差异。在上述不同组别之间相互比较时,其差异性检验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表明大学生对这些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清晰一致。以减肥健美为体育锻炼目的时,其差异性检验在男女学生组之间出现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女生为60.7%,男生为20.6%,女生高于男生40.1%。这一差异表明女生出于对健美身材的追求,在体重、身材和减肥等问题上的关注程度大大高于男生,并且希望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减肥和健美的目的。

四、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困难和障碍来自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既有学生的主体因素,也有外部条件的制约。主观因素表现为:惰性、个人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与健康水平、运动技能和掌握水平及体育能力。客观因素有:学习忙没有时间、学校的运动氛围、社会因素、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的组织形式。学习忙没有时间、惰性大不愿意参加和缺乏体育锻炼场地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比例均在50%以上。缺乏技术指导、没有兴趣和缺少经费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比例在20%左右。其中,缺乏技术指导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受这一原因的影响程度中,女生大于男生,一年级的学生大于二年级的学生。担心他人讥笑、身体较弱不宜参加和没有锻炼的必要是三个比较次要的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比例小于10%。

五、建议

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高校应树立整体的学校体育思想,将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思想、组织教学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针对体育硬件设施薄弱的问题,高校应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方面的建设投入。现阶段应进一步提高高校现有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同时,努力开拓校外体育空间,充分利用校外体育场地设施,顺应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发展。

在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来管理体育活动,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要从组织、引导、掌握锻炼方法、提高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积极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应积极倡导单项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一定目的性和指向性。此外,应积极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充实他们的余暇生活,使大学生逐步认识建立体育生活方式的意义,突出体育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加强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充分挖掘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潜力。

六、小结

大学生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最为重要和直接的途径,大学阶段对于锻炼个体学生而言,是形成良好体育锻炼能力,形成正确良好的体育价值观的最佳时期,同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也是社会体育健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及社会体育产业的建设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目前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没有完全体会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切身利益,因此学校体育要加大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合理性引导,有必要出台一些促进大学生进行活动政策和措施。大学生的体质下降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应究其原因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建议。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意识是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最为有效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让大学生明确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体机能最有效的手段,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能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塑造大学生的“健康观”,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应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应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交给学生系统的体育锻炼方法,形成学生终生体育能力。

张楚

201000263

体育心理 篇6

一、体育观的发展与演变

“体育”这个概念是18世纪中叶才出现的,它的出现是近代体育兴起的里程碑。追根溯源,近代体育首先是德国和瑞典等国家发展起来的,以后迅速地传播到英、法、美、日等国,直至本世纪扩展到了世界各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身体练习和一些规范化的身体操练等。这种体育产生后,不久就被学校列为必修课,从而确立了它在社会中的地位,成为一种可以被称作“教育体育”的、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教育体育一开始就有锻炼身体、强壮青年一代的自觉目的,因此便产生了把体育看作是对青少年及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手段的体育观,即“教育体育观”。

在普及“教育体育”的基础上,19世纪末兴起了以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为标志的“竞技体育”。它的出现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近代体育,使体育不再仅作为学校教育的手段,而从属于整个社会教育。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后,各种国际单项竞技运动联合会相继建立,在世界范围内采用统一规则,大力推行全球性的竞赛活动。由于竞技体育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和政治作用,所以不仅吸引了各国人民的注意,而且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在近代体育中,由于教育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并存,因而出现了教育体育观和竞技体育观的长期纷争。在教育体育看来,竞技体育根本就是“一个突然闯入的精神不正常的客人”,尤其是它的声势之大,简直是一种不能容忍的喧宾夺主的现象。而在竞技体育看来,教育体育应附属于竞技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群众基础。因此,排斥竞技体育和兼并教育体育的争论,便一直此起彼伏地进行到今天。

二、生物体育观的本质

两种体育观本质相同,实属生物体育观不同的认识,指导着不同的实践。教育体育观与竞技体育观的长期纷争,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是,人们如果站在一个新的、更加概括的理论高度对它们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原来它们在起始时的本质都具有深刻的一致性。

首先,它们无视社会发展对体育提出的日益丰富的要求,在理论上拒绝赋予体育多种新的功能,而只容许它具有各自规定的不变的某些功能。所以,它们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体育,都采取同样的我行我素的态度,体育在它们那里是凝固的,或者只许这样,或者只许那样,不能兼容。

其次,从两种体育观对体育功能原有的解释来看,教育体育观最本质的核心是把体育看成为锻炼身体、强壮青年一代的手段,所以,体育观只是一种同人体生理活动有关的事情。这种观点实际上把体育当作了一种达到社会、政治目的的生物手段。

三、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的兴起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的兴起的几十年来,整个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了空前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认识论点的变革,导致了一种新的体育观——“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的产生。现代体育在当代社会中,已经执行着一系列具有人文、心理、社会意义的功能。如教育的、卫生的和艺术创造的本质功能,以及在有组织的特殊社会过程中。所以,现代体育是人们自觉地将知识、体力、心理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身体运动和智力活动的各种形式及社会性的组织措施,以维护人的健康,加强人际交流,促进个体社会化,乃至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为目的的文化系统的行为。就整个人类生活而论,现代体育一方面是使人的体质力量得到充分体现的有效形式,另一方面又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以及达到多种社会目的的手段。

体育与人文心理的成长 篇7

一、体育与人的生理、心理成熟

人的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人身体的正常发育是指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器官以及身体的大小、高矮、重量等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人的身体, 特别是大脑的发展影响着心理的发展, 而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发展。因此, 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成熟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人的身体和心理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 它的发展也是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紧密联系中不断得到发展。体育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作用在于: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 为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能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 促进人际交往和个体社会化过程,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 促进心理健康。在个体的发展中, 随着身体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智力和个性也同时得到发展。

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最大特点是生理变化急剧, 身体迅速长高, 体型改变, 第二性征和性冲动出现。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童青少年的各项生理指标都表现出超前趋势。在身体外形迅速变化是青春发育期最明显的特点, 也是青春生理发育的外部表现, 既包括身高迅速长高、体重增加、第二性征的出现。

青少年在生理机能上, 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变化到青春发育期, 体内各种生理机能迅速增强, 并逐步趋向成熟。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主要表现在:脑的平均重量和容积与成人相当;脑电波逐步趋于完善;神经系统的结构基本上与成人的没有差异;十四五岁时大脑机能和其他部分发育逐步趋于成熟, 而兴奋和抑制过程还在进一步趋于平衡, 特别是内抑制发育有待进一步成熟, 到十六七岁后, 兴奋和抑制能够协调一致, 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尽管如此, 脑和神经系统只有到20~25岁以后才完全成熟与成年一模一样。在此之前, 脑下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在青春发育期间都分泌出激素, 促使全身组织迅速发育, 但青少年毕竟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 脑和神经系统都有待进一步加强锻炼。

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变化, 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急剧。表现为感情丰富, 情绪起伏不定;青少年人格尚未成熟, 好幻想;追求时尚, 对新鲜事物敏感而好奇;内心充满矛盾, 表现出对抗行为;易受外界的诱惑和他人的影响。青少年对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变化、成长的烦恼、学校和家庭的期望、社会的巨大变革的适应很不容易, 所以容易发生适应危机, 特别是原先心理不很健康、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青少年期是心理状态最不稳定和易发生障碍的时期。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体育活动实践是密切相关的。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通过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的实践, 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增强体质, 陶冶情操, 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塑造完美的个性, 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活动过程, 它可以有效的塑造人的行为方式, 因而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可以认为, 体育运动本身是增进心理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卫生措施。有的学者认为, 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

(1) 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 能提高独立性;

(3) 能接触紧张性;

(4) 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

(5) 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运动之所以能促进心理健康, 主要是因为:

首先, 体育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 有目的地知觉 (观察) 、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 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转换过程得到加强, 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 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 使大脑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速度和高度觉更为准确, 从而提高了脑细胞的耐受能力。体育活动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 能降低焦虑水平, 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 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其次, 体育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 与其他参加活动的个体接触, 不可避免地的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 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 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 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 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由于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 并在体育活动中, 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 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 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增加社会交往, 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 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 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 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消除隔阂, 融洽关系, 团结协作, 这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再次, 体育活动有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 消除其心理紧张。众所周知, 现代的青少年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来自多方的压力, 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 易于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 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很显然, 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的青少年学生十分渴望能从压力下解脱和实现人性复归。而学校体育较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学习、生活紧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 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 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即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而参加学校体育, 增加了社会交往, 从而易于获得社会支持。研究表明, 定期有氧锻炼可以减少正常自主反应引起的紧张。有学者认为, 学校体育可作为“缓冲器”, 它可以降低个体应激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紧张水平。因此, 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 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 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

最后, 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有的, 而是在生活实践中和教育影响下, 通过主体的努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长期的、不断地磨练意志, 品质才有可能培养起来。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 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培养的意志品质不同。如球类运动, 这是一种集体合作的项目, 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 高度的自制力以及勇于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游泳、单杠、高低杠等项目, 田径中的跨栏, 撑杆跳等难度大、技术性高、危险性大的运动项目, 则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队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中长跑、俯卧撑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所以, 合理的利用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训练就能使他们的各种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锻炼。

三、体育对培养青少年个性品质的方法与途径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有共性又有个性, 个性即心理个别差别, 个性是个人在人生道路上, 在他的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和精神面貌。个性有明显的特征, 即复杂性、稳定性、完整性及积极性。

个性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以个人的生理素质为基础,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如兴趣、性格、气质等) 。个性是人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 在参加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是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受的教育和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体育本身的特点是通过体育锻炼, 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既从团结、协作、拼搏、激烈、对抗中达到健身、舒心效果。据统计, 经常参加运动者, 比不爱运动者, 具有个性更活跃, 更外向, 情绪稳定, 抑郁症少, 神经质倾向低, 自卑感少, 自信, 自强, 富有社交性, 对社会具有依赖感, 对社会的适应性强, 身体吃苦耐劳的能力强的良好个性特征。个性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教育和参与的实践活动。因此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对形成良好个性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是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 就会积极参加, 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 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活动方向与强度。“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 教师和组织者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二) 体育教育对良好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体现在个体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之中。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样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具有高乐群性、高稳定性、高敢为性等性格特征, 其心理健康水平亦高。由于体育有其特殊性, 即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进行教学, 而且拥有一个广阔的身体活动领域, 可以尽情地运动、游戏和竞赛。丰富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 不仅有利于人们发现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体验自身的力量和磨练自己的意志, 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会处理、协调多种人际关系, 是学生身心得以充分发展的较佳领域。所以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性格的天然场所, 它对培养学生的性格具有突出的作用。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工作的丰富性、活跃性决定了它对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发挥体育活动的优势, 注重人们性格的培养, 是塑造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面。

(三) 气质与体育教育。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它是一个人典型地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所谓动力特征, 说的是心理活动的强度 (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 、心理活动的速度 (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 、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如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 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 (如内向或外向) 等等。根据情绪和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不同, 气质可分为多血质, 黏液质, 胆汁质及抑郁等四种类型。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之分, 它只表明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而不影响人的行为方向和内容。

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该在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发展其积极方面。如对胆汁质的学生, 可发展他积极进取、敢于拼搏、勇敢顽强的积极一面, 克服其任性、粗暴、鲁莽的消极面, 从自控能力着手, 培养其毅力。对于多血质的学生, 可发展他们活泼热情、灵活机动的积极一面, 克服其轻浮散漫、办事虎头蛇尾的消极一面。对粘液质的学生, 可发展其坚韧、稳定、持久的积极一面, 克服其顽固的消极一面, 多做一些提高快速反映能力、发展灵活性的练习。对抑郁质的学生, 应发挥其谨慎, 细心的长处, 克服犹豫、迟缓的弱点, 培养其大胆、灵活、泼辣的作风, 增强其自信心。

总之, 青少年时期的体育活动实践在促进其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本时期的体育教育, 应该根据个体的不同特质采取针对性的方法, 如激励、适度的批评、安慰等, 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塑造完美的个性, 是本阶段全面发展教育的重中之重, 也是当前体育教育中应注重的侧重点。

摘要:将体育放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体育教育是完整人格教育的基础。也是保持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体育教育, 除了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外, 还要求通过身体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关系, 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试想通过体育对人文心理的成长的研究和探讨, 从而为全面认识和提升体育教育的功能及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教育,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奥林匹克百科全书[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

[2]何裕民.亚健康的范畴研究[J]医学与哲学, 2008.1.

浅议小学体育心理教学 篇8

一、当前我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尽管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及有关部门对严峻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形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认识。但就目前的学校教育而言,由于学校仍然应用传统的文字类教学模式,因此学校要对学生心理信息进行及时全面的关注了解充满难度。与此同时,受诸如办学设施、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学校要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有所作为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未达到统一的高度, 心理教育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专利,大部分教职员工缺乏关注学生心理品质的意识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联动机制。

(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 。

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教育工作效果的真正发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受教育条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及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理念的落后的影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多以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主,各项丰富有趣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十分欠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内容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无法吸收,难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效用。

二、小学体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一 )以课堂为依托 ,及时全面了解信息。

借助体育教学课相对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展开全面摸底,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需求。针对小学生尚处于社会认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引导为主。对于小学生存在好奇的人、事、物,譬如男女的生理结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等, 体育老师可以借助体育课轻松自在的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 )丰富课堂生活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

丰富有趣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体育老师应当针对小学生的个体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各项生理、心理技能,培养学生的不同兴趣;通过举办各种缤纷多彩的体育课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传播正确的心理理念和健康的心理知识,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生精神愉悦,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相应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心理问题可以避免产生。

(三 )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 。

近年来报纸上时有报道反映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受挫承受能力的不足。强健的体能是学生抗压受挫的第一要求,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 让学生以强健的体魄应付繁重的学业和升学的压力。其次是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适当加入抗压类的体育训练并教育学生如何应对体育竞赛中的输赢胜负, 如何处理好受挫情绪。

摘要: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我国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通过构建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善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局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确保我国人才培养、科教兴国政策的顺利实现,成为摆在各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体育心理教学的有效模式,以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成才。

体育心理 篇9

体育教学的显著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实在多种组织形式和人际交往的环境下进行的身体运动性极强的教学双边活动,也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作用,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节他们的情绪,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交往过程中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1 利用体育教学的直观、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体育教学带有较强的物质形态表现特征,它利用身体的空间姿态及其变化,将每一种运动的特定形态表现出来,从表面形势看,似乎是个简单的物质空间动态流程,但事实上这样一个物质流程中,却包含着许多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意义上的内容。诸如美学、理学等,同时这一物质流程的变化形态多种多样,单从其中一个角度讲,就可以有个体项目和群体项目之分,这又体现出来一个如何认识与他人与集体合作的问题,换句话来讲,体育教学又存在着道德感与理智感的问题。反过来看,体育教学的直观性又使这些自然、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抽象问题变成了可视、可闻性的具体事物形态,变得可具实分析了,这为体育教学中利用其对学生进行认知水平提高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2 利用体育活动的紧张性、竞争性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的紧张性必然导致心理承受负担的加重,同时有竞争就会有淘汰,有淘汰就会有不适应淘汰和竞争的个体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活动中个体的能力表现差别是很大的,这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心向往之”,怕参与,怕失败,表现出自卑和躲避的心理。因此如何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适应其所带来的心理冲突,也是体育教学贯彻心理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体育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设立竞争目标,布置明确任务,使教学中的体育活动具备一定的紧张性和可竞争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设计适当的挫折、威胁和冲突情境,有意提高学生平衡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能力。鼓励学生迅速分解自己的失误和他人的抱怨,如在学生出现失误时,教师应不失时机的鼓励“不要紧,再来”,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带来无比的心理抚慰功效,增强学生投身体育活动的信心。

3 利用体育活动的集群性、感染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活动总是表现出个体与活动中的群体、个体与观众群体等的关系,归根结底,都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自己置身于同他人之间相互关心地、真实地、信任地关系之中,往往是体育竞争胜利的保证。而且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不同的是,由于体育活动的即时效应、形象效应,使得人们在短时的一次活动中就能深刻体会到上述方面,并极具感染性,这就使体育在学生的个性培养上具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极大地正向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往往受到学生心理状态、水平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空间、环境下,心理活动的整体表现,其对个体参与体育的热情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制约体育教学的学生心理因素包括:学生参与体育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即时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等,它们对体育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这些心理动力的激发和支持,学生才能调动出心理和生理能量,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高。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情绪状态、思维活跃性、运动准确性等都较为出色、正确。所以,体育教学中善于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

体育教学的心理影响功效从体育教学开展前就已经存在并需要进行的,只是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影响和培养,是值得探讨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是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在从事体育活动时所发生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现象与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要求参与者有广阔的外部集中注意;而体操、跳跃、投掷则需要狭隘的内部注意;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掌握有规律的时间节奏更为重要。在严密组织的集体性对抗项目中,要求参与者勇敢进取、互相合作的性格和意志特征得到充分发展;在完成艰难、甚至惊险的肌肉技术动作中,参与者吃苦耐劳和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得到磨练;在不断接受运动挫折和胜利中,要求参与者逐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行动,等等。

认真开展好体育教学工作,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指导下学习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各个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利用体育教学的心理影响优势,有意识的开展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需要型人才。

摘要:体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必不可缺的方面之一,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在学生心理教育中发挥着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简述了如何发挥体育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优势,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育心理,教育,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M].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2,(05).

[3]武学明.教师新概念[M].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05,(04).

[4]贾东立.高师大专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尝试与体会[J].大众,2005,(03).

[5]苏海曼.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J].大众,2005,(04).

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为何大 篇10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心理压力大、带课任务重、不受重视,是当前体育教师普遍面临的状态。去年底,《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情况报告》正式出炉。根据调查结果, 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每周 平均上课 为15节左右 ,最高的达 到了28节。由于课程多再加之“害怕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有超八成体育教师表示目前工作压力大。有50%以上的体育教师认为在工作价值认定、经济待遇、职称评定、受重视程度等方面没有获得与其他学科教师平等的待遇。

那么, 当前体育教师的现状如何, 为何在经济待遇、职称评定、受重视程度等方面遇到不平等的待遇, 又折射出什么深层的原因呢?

关注学生心理,“戏”说新体育 篇11

那么,如何将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渗透到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中去呢?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有我的示范,你会玩得开心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教学实践告诉我,体育游戏应当注重课堂本质,让学生在设计好的游戏中完成课堂内容。游戏内容应当契合教学目标,根据相应的要求,提前设计好不同的游戏方式。在学生游戏的同时,教师陪学生一起玩,通过基础动作把教学目标渗透进去,教给他们用怎样的动作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通过进步来刺激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热情参与运动的兴趣。有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做出一些略显夸张的小失误,让学生指出并改正,让学生也体验一下当教师的感觉。学生游戏的目的是乐,有了快乐,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你的游戏,尽管游戏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但经过你的稍加改动和点缀,就会有全新的收获。

二、有我的帮助,你能懂得更多

体育课除了让学生掌握运动的方法外,还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每一项体育运动,无论游戏设计多么出色、练习次数多了,学生也会感到枯燥和疲惫。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疲劳休息的时间,来讲解体育文化和相关项目的知识呢?当学生有了足够的积累,体育课堂也可以变成通过各种游戏组成的体育知识竞赛、辩论会。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学到了丰富多彩的知识;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进一步了解他们,由此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内容,何乐而不为?例如,在学生热身或自由活动后,教师总结出他们刚刚运用过的各种基础运动技能,并告诉他们这些简单的动作并不是枯燥的,有很多哥哥姐姐就是通过把这些动作做得出神入化,还赢得了全世界的赞美和喜爱。由此引出奥运会的相关知识,教师可简单列出一些比赛项目的名称,请学生思考:“你们能猜到,这些项目都是由刚刚哪些动作组成并用来比赛的吗?“对于一些悟性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请他们按照老师的指令做出一些基础技能的组合,并请其他学生来判断这是不是奥运项目,或者该项目是不是由这些动作组成。最后,教师还可以请一些喜欢或者善于模仿的学生,来做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体育明星的动作和姿态,让学生猜比赛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穿插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之路,使学生体会到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感受着成功带来的动力和满足感,认识到国家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壮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精神状态、语言表达、运动协调以及运动项目的喜爱都一目了然,使学生掌握了很多平时不熟悉的体育知识,接受了德育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我的组织,你能团结协作

作为游戏,总会有成功或失败,总会有胜有负。而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会影响到他对游戏的掌握能力和投入程度。当集体性活动出现了小的纰漏和瑕疵,会让部分学生感到烦躁和气愤,甚至产生对其他学生的指责。这样一来,好好的体育游戏就会变成争吵的导火索。作为儿童,在玩游戏的时候,如果只专注于最后的结果或胜负,那就偏离了本意。让学生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才是体育课和体育游戏的核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游戏,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以我曾经组织过的“8字长绳”一课教学为例,在活动之前,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同时进行,每组有摇绳和跳绳的学生,还有负责观察和指挥协调的学生。规则同样重要,当所有人明白自己的职责后,必须要按照别人的要求来完成你的任务。观察者负责判断当前摇绳和跳绳者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通过指令进行调整。出现失误的学生,需要下场进行旁观总结。在活动进行到固定时间后,进行职责的轮换,比赛结束后点评时,可以根据表现指出哪些学生,在哪个岗位上完成得出色;在这个岗位上有失误的学生,在别的岗位上又有哪些长处。通过简单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大局感、节奏感和互相合作、互相信任的心态,提升了集体凝聚力,这是仅凭说教或者比赛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游戏,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教学创新带给体育课堂新的生命力。

体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12

一、体育与心理健康

体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 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 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

1、认知。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

人要有正常的智力, 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作为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大、中、小学生, 其学习效率, 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 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 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获氧充分, 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据一些研究表明, 部分学生学习吃力、成绩落后, 甚至留级, 其根本原因在于, 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差, 导致课上注意力难以集中, 影响了思维的正常进行。

有些学生担心, 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 影响学习效果。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想法。恰恰相反, 研究表明, 早操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 为进入学习状态作好准备;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间操可以使因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 解除抑制,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 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 如作了一件即使非常平常的事情, 也会感到愉悦、高兴,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相反, 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厌倦和烦躁。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 去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从而陶冶情操, 开阔心胸, 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请到运动场上来, 忘却烦恼。体育运动, 也许一个从不曾发现的天地, 一种全新的感觉, 会使人流连忘返, 尽享其中乐趣!

3、意志, 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

自觉性是指行动的目的性, 与盲目性相对立。果断性是指能适时作出决定并加以执行, 与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相悖。坚韧、顽强也是意志的重要内容。

参加体育活动, 既是对身体的锻炼, 更是对意志的考验。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契而不舍、勇于拼搏, 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

4、个性。

个性, 也称人格。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 是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 树立远大的理想, 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根本任务, 是教书育人, 既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 又要以身作则, 以优良的思想品德去影响学生,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统一人格。其中, 教学生作人是第一重要的。

二、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因素

1害怕心理;2逆反心理;3依赖心理;4焦虑心理;5孤独心理;6自责心理;7过敏心理;8冲动心理;9反感心理;10异性心理。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如有的学生身材矮小、肥胖, 体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残疾等, 他们在练习中因怕做不好动作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 导致心理失衡, 或怨天尤人, 或自抱自弃, 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又如:在考核或成绩评定时, 总觉得教师给别的同学的分数与评价比自己的高, 怀疑教师不公正、有偏向, 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 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对取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突出自己, 表现自己为中心, 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而对这些内心无法平衡, 又难以从正常途径宣泄, 从而造成在学习时心理极不稳定。有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基础差, 或者学习动作时接受、掌握动作的能力差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常学习时, 与那些身体素质好、成绩好的学生比较时, 总觉得自己既使再努力也技不如人, 无法赶上其它学生, 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懦、缩手缩脚, 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虚荣心强, 爱出风头。喜欢在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其它学生的注意, 爱表现自己。遇到一些自己力不从心的动作时, 知道自己完不成, 也要为了“面子”硬撑着去做, 结果失败。久而久之, 这种挫折失败的阴影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以后, 既使对自己能做的练习, 也不敢表现自己, 怕万一失败而被其它同学讥笑, 被人看不起。

上一篇:高职院校农业经济下一篇: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