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共12篇)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篇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健康, 一方面, 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另一方面, 指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 健康包含着身与心两个方面的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对心理健康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具有较全面的能力, 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着良好的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密切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 作为一个身心统一的人, 身体素质健康与否, 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从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表现出来。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一、体育教学与认知
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而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作为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大、中、小学生, 其学习效率的高低, 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 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 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获氧充分, 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据研究表明, 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吃力、成绩落后, 其根本原因是, 由于其神经系统功能差, 导致课上注意力难以集中, 影响了思维的正常进行。然而, 还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 影响学习效果, 这是一种错误的的想法。恰恰相反, 研究表明, 早操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 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 使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 解除抑制,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体育教学与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积极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 如做了一件即使非常平常的事情, 也会感到愉悦、高兴,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相反, 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 从而产生厌倦和烦躁感。因此,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不仅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 而且在各种运动项目中, 还可以让人感受到运动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从而陶冶情操, 开阔心胸, 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三、体育教学与意志
学校体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对于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很大帮助。如, 耐久跑, 我们知道, 耐久跑这类运动, 是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磨炼其顽强意志的一种极好的体育锻炼方式, 这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除此之外, 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跨越障碍或对抗性的游戏和竞赛, 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克艰险的坚强意志, 而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 正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因此, 参加体育活动, 既是对身体的锻炼, 更是对意志的考验。
四、体育教学与个性
个性, 也称人格。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使人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 树立远大的理想, 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这篇论著中指出, 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号召全国人民要“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可见, 体育的价值体现在它既能强健人体, 又能使人身心协调发展。因此, 我们可利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甚至实施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体育活动中充满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和机会, 需要体育教师去充分“挖掘”, 所以, 体育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 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 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 而且可以塑造学生的性格, 形成良好的心理。所以, 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对体育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篇2
[关健词]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
前言
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不轻信;正确地对待自己周围各种各样不同的关系;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极为主要的阶段。他们身心发展极为迅速,在精神上处在断奶期,在内心上想摆脱成年人的依赖,愿以独立的思考、独特的个性去拥有世界,渴望独立自主,他们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很大,这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既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又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这一时期是否能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期望值高,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还存在过于重视智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成为教育的盲区。研究表明:很多学生的心理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心理疾患,迫切需要科学、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要求“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并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直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以疏通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途径。而现在大部分学校从思想认识、师资水平到必要的条件还难以适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要讲究实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这个过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体育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其个性,进一步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作好心理准备。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
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相对环境宽广,其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统一的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的个人练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行为交往;以往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教学知识;针对上述不平等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改善师生关: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改善师生关系后,师生交流多了,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上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学练效果处于最优化,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精神,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课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优化教法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球类课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体育理论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特别是我国体育健儿在悉尼奥运会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体育在奥运会的新突破,令人欢欣鼓舞,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勇争先,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运动技术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为我国在悉尼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令人振奋,启迪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干扰性,教材的难易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以往在追求表面上的效率和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方面出现了忽视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能很快地掌握运动动作,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上得乏味和生硬。“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抓大放小”。在教学中,笔者把握住基本的环节,一些小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准备、去领做;放松活动、游戏活动也是这样。笔者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跃跃欲试。在游戏或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在新授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巩固正确动作定型,做学习的主人。
四、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由于体育教学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知识与技术技能,需要在课外与校外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练习,才能掌握与巩固体育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学习方法有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自我养护法、创新法等。笔者在实践中知道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完全出自于学生内发性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跳山羊时,有的学生有惧怕心理,不敢练习,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阅读,知道动作结构;讲解示范后安排勇敢大胆的学生带头练习,教会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评价、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同学看到同伴轻松完成动作,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也能大胆练习;对于一些还不敢练习的学生,笔者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我保护你”“你能跳过去”“勇敢些”等等,使他们增强练习的自信心和勇气。运用游戏“跳背接力”、“越障碍接力”等,增强练习的兴趣,课外学生也自觉进行游戏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掌握“三基”,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严于律己,勤学苦练,完善自我,拼搏进取,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一个动作做得好坏,一个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样都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通过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队列练习中,学生出错时,不能让学生出列“示范”,让他们当众出丑,无形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某个学生练习动作失败时,笔者给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上课时进行比赛或游戏,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笔者抓住“失败”这一时机,进行引导、鼓励,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成功机会的途径和办法;某些教学内容由于技术动作复杂而难以掌握,尤其是体操项目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和一定的身体素质,有一部分的学生往往完不成动作,笔者通过分层次教学,降低器械或练习的难度、要求等方法,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习的成功往往是兴趣的催化剂。笔者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 篇3
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就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要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体育教师课前的“编”与课堂上的“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心设计制作,这样的“剧本”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得到学生的响应,产生共鸣。
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会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体育教学就是在这种心理气氛中形成的。
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着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
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学、练便得到了最优化效果。
体育教师要以正确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计划和组织实施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情绪需要,考虑到一堂课的整体气氛和整体效果,创造出生动活泼、热烈宽松的教学心理氛围。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在课堂中应很好地体现,为了保持学生参与的热情,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情感调控。情感调控要善于把握调控的“时”和“度”,一般范围较大或需表扬时可进行集体调控;而个别问题、消极情感,常用鼓励和疏导方法个别点拨,先肯定好的方面,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调控时要满腔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一般不作直接批评,不讥讽挖苦,不夸大渲染问题和错误,不冷落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这种在倾情关爱之下的悉心点拨,常使学生内心激动、情緒高涨,其积极性能得到保证并进一步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多种具体的教学情境,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可选择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有现代特色的休闲体育、娱乐体育、韵律体操与舞蹈等教学内容,以及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给人以愉快、轻松、乐观、和谐的心理感受。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具体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必定能吸引他们去努力奋斗、不断进取,久而久之,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就会形成。体育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加注意外,教师要强化意识的培养。特别对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竞争的学生,应着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用“你真行”、“你这方面不错”、“你可以做得很好”等语言刺激他们的表现欲和竞争欲,一方面容许学生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同时可人为地设计一些困难和障碍,使他们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再达到目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的培养。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篇4
一、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健康是人生的基础, 是人生的财富。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压力的增加, 健康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认为健康即指拥有强健的体魄, 没有疾病等。不少学生表示参加体育锻炼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实际上不单是学生, 不少体育教师也认为如此。因此,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学实际就等于身体的锻炼。根据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 (WTO) 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也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不单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 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实际上由于体育教学独特的学科性质, 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 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大脑发育。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体育运动能够缓解大脑疲劳, 提高脑力劳动效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 人的大脑容易疲倦, 学习效率开始降低。这时倘若人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可以引起运动中枢兴奋, 使与文化学习有关区域的脑细胞得到休息。同时, 由于体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 从而给提高大脑思维、记忆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可以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第二, 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开发和利用。人的大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左脑主要是进行抽象思维, 而右脑的记忆容量、形象思维能力则大大超过左脑。一般认为文化学习是以左脑为主的活动, 而体育运动则主要是依靠右脑思维活动。由于目前我国中学教育的特殊情况, 中学时期学生们大多只重视文化学习, 忽视体育锻炼, 学生右脑开发不足。因此, 进入大学后, 多参加体育锻炼强化右脑的思维活动能力, 开发右脑, 加强左右脑的配合。
2. 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缓解压力。
目前国内外不少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体育运动具有转移、消除人的心理障碍, 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例如, 拉方丹等人 (lafontaine et al) 在1985~1990年间对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有研究表明,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之后, 人们的身体感觉多数是累、疲劳、出汗等, 而心理感觉则多是开心, 放松、平静。在运动中, 由于人们更多地感受到身体的疲劳, 而忽略了心理负面情绪, 从而使人的心理得到放松。
3. 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 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 还要有坚持到底的意志, 才能克服更大的困难, 使学习得到成功。”但是当今的大学生多数是独身子女, 普遍缺乏吃苦意识, 缺乏意志力, 遇到问题时有畏难情绪。而体育锻炼就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体育锻炼通常强度比较大, 例如在过程中会出现疲劳、酸痛、惧怕等情绪,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 学生面临的困境更多。当长跑途中感到疲惫时是放弃还是继续, 当体育竞赛是面临激烈竞争时, 这些对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此, 体育锻炼中不断的克服困难的过程实际也是一次锻炼学生意志的过程。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坚持不懈, 克服苦难的精神, 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
4. 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运动通常采取合作竞争的方式授课, 例如篮球、排球、羽毛球, 等等。这些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在活动中, 人们不需要言语, 只需要一个手势和眼神就可以沟通交流;在活动中, 为了保证集体的胜利, 有时也需要个人的牺牲和彼此的帮助。在体育竞赛中, 参加者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不小心的碰撞或故意犯规等等。如何来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一次锻炼。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们互相接触, 彼此合作, 不仅认识了更多朋友, 加强彼此的情感交流和友谊, 令人心情舒畅、振奋, 有助于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和牺牲精神,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体育锻炼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由于过去人们长期认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无关, 导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因此, 中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 改变过去心理教育只是由心理教师负责的旧观念, 树立自己也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者的新观念, 提高思想认识, 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2. 提高教师心理学知识的修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在教学中他们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由于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体育课堂内基本不涉及心理学知识, 体育教师的心理学知识相对贫乏, 因此一时之间他们也很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 我们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 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 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调节学生的情绪, 稳定学生的情绪。对部分表现出心理障碍的学生, 教师要多予以关注, 帮他们树立信心, 缓解他们的压力, 消除心理障碍。
3. 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由于过去我国体育教学只有身体健康方面的教学内容, 这一现象至今仍然没有改变, 体育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匮乏。所以中小学体育教师就要利用自己已有的心理学专业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 教师在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时可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上时, 教师可以有意无意地传授学生一些心理健康知识, 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在设定团队合作项目时, 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等等。
4. 转变教学方式,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多年以来,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受到“三中心”的观念束缚, 即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也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 我们现在必须转变教学方式, 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多采取鼓励、赏识教育的方式,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活跃课堂气氛, 形成开放式的师生互动关系, 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体验, 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小学生在这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 压力也越来越大, 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起步, 仅仅依靠一两个心理教师来解决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无疑是天方夜谭。而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了体育锻炼在加强学生智力水平、合作精神、竞争精神,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在心里健康教育中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 广大的体育教师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发挥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 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摘要: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出发, 对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 认识到当前我国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深入探讨了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促进作用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措施。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篇5
摘要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论述了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功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
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通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心理状况以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期的学生身心处于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心理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碰到困难轻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还是一个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时好高骛远、爱慕虚荣,碰到挫折也较轻易灰心、泄气、退缩,甚至有抵触等逆反心理;还有因课业负担重、各种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单调性,面对父母、老师寄予厚望,所形成的无形压力,很轻易
使其在学习、生活以及平时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惧怕心理、依靠心理、强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
二、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如何使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得以优化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此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
理距离。师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谅、亲近依恋的心理,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师生双方就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接纳。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体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中求得发展。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度,目标设置要有层次,教法运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三)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特别是即时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不足,悦纳自己。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以营造互学互助、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教学氛围。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是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紧密结合体育教学,整合课堂教育中的各个要素,使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体育教学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希腊人不仅把体育锻炼作为增强人的的体质的必要手段,还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体育和心理的关系,《礼·大学》中说:“心宽体胖”,意即心理健康的人,身体就好;反过来,身体好的人,也有利于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能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畏难、胆怯、自信心不足等情绪障碍,而体育运动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二)可促进学生智力水平。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话,能增进身体健康,进而促进智力发展。身体好是脑子灵活的 物质基础,坚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获得充足氧气,得到快速恢复,大脑良好的发育为智力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三)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的特征,培养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四)有助于学生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整体评价,由于中学生处于自尊心较强的阶段,体育运动正好为其自我概念的强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表现机会。
(五)有助于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学生身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当达不到他们预期的要求,追求不到理想的目标时,就会给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遭受挫折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动作粗暴、语言粗鲁、攻击、不安、逃避和推诿等。针对这些表现,教师应采取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松弛、转移、激励和调控功能,使受挫学生的心声得以自由表述,压抑情绪得以彻底发泄。
(六)有益于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竞争意识。体育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与他人发生交往和联系,其显著特点就是在运动中人与人之间既有竞争性又有合作性,尤其中学生处于心理尚不成熟且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教师必须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结合体育运动特点,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运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63—01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第一”。新标准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五个目标取代了以前增强体质的单一目标。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界定了健康的涵盖面,即一个人的健康应包括他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内容。体育不但担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体魄之重要任务,而且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也是体育教育的本职功能。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除了身体和智力因素之外,还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优良的心理品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健身”的目的,还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
教师的情操对学生具有直接感染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的互动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消除不良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达到自由驾驭课堂的目的。一堂课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否引导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是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部心理基础。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喜欢上体育课
目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课题。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精心设计每节课,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师可明确目的以志其趣;创设情境以诱其趣;巧妙设题以引其趣;及时评价以稳其趣;内外结合以固其趣。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较多的自主练习时间,在学练中加深同伴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性格健全的人对自己、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规范,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技术动作时,首先要预防错误动作的产生,尽可能地避免等错误动作形成后再进行纠正。准确的示范、精炼的讲解、合理的教学步骤以及及时的指导是让学生一开始就获得成功的保证。
其次,注重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方面的特点,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指导,帮助其提高认识,引导他们扬长避短,确立适宜的学习目标,以达到心理的和谐与平衡。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对维护其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再次,对课堂上的一些不良的心理障碍要有具体对策。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变化复杂,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障碍,如,畏难、胆怯、对立、焦虑、过度紧张、恐惧等,它们都是体育学习的阻力。作为教师就要仔细观察,在课堂上做到态度和蔼,鼓励帮助,切忌讽刺挖苦。同时,应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以提高其心理品质。具体较为适宜运用的心理调节手段和方法有呼吸调节、注意力集中练習、思维积极性调节、表情调节、动作表象练习、自我暗示等,这些方法都比较容易掌握,效果较好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篇7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 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个体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不管学习成绩好坏, 表现如何, 每个学生都会因为适应不良而产生心理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中学生的学习问题;二是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问题;三是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不能了解自我, 悦纳自我, 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不爱学习、工作和生活, 不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善交往, 不尊重友谊;不能控制情绪和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的承受力。本文从体育教学和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方面入手谈谈怎样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宽松的教学氛围, 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
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活动, 又有分散的小群体活动或个人练习,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交往。以往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和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 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 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教学知识,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首先是确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 师生的思想 (意见) 、情感 (体验) 、意志 (欲望) 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 以学生为主体, 使他们得到足够表现自己和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2、积极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 并且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在优化教法的同时, 十分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比如:利用长跑、跳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体操和球类课教学中, 提倡集体主义精神,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奋勇拼搏, 学会帮助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品质;在体育理论教学中, 根据教材内容, 通过电视屏幕, 用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运动技术和优秀的体育道德, 不畏强手, 奋勇拼搏, 为国争光, 实现了我国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突破的事迹, 来鼓舞学生的斗志, 启迪学生热爱祖国,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3、以学生发展为本, 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全过程, 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 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多的追求运动负荷、练习密度, 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上得乏味和生硬、“身顺心违”, 无愉快的情感体验, 实际上学生也并未掌握好什么运动技能。“知知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具体教学中做到“抓大放小”, 把握住教学的基本环节, 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如在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中, 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准备、去领做去放松、去做游戏;在新授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根据兴趣、爱好、基础组成学练小组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 学会观察, 学会比较, 学会自我评价, 在主动学习中巩固正确动作定型,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总结, 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 特别对体育弱者和有缺陷的学生, 只要他们有很小的进步要及时肯定, 使所有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提升体育学习兴趣, 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善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体育课程改革的明显变化就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在实践中我们知道, 无论用什么学习方法,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抗挫折的能力。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 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 一个动作能否完成, 姿势优不优美, 游戏、竞赛的胜负都及时展现在师生面前, 学生通过视觉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 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 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如在队列练习中, 学生出错时, 不能让学生出列“示范”, 让他们当众出丑, 无形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肯定;当学生在练习或竞赛中失败时, 教师应给以热情的鼓励、耐心帮助, 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帮助寻找成功的途径和办法, 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某些教学内容由于技术动作复杂而难以掌握, 尤其是体操项目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和较好的身体素质, 有一部分的学生往往完不成动作, 教师应通过分层次教学, 降低器械高度或练习的难度,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或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功往往是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 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胜利的喜悦, 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论
中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 篇8
以中学生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为例, 因为它具有参加人数多、参与角色多、对抗激烈、胜负观念强等特点, 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在发育时期, 他们在篮球教学活动中的经历和经验, 往往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要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交往的地位进行判断, 要明确何种行为会受到奖励, 哪些行为会受到惩罚, 进而懂得一定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然而, 中学生在篮球活动中所学到的这些准则与规范, 是否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呢?这主要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体育教师有关。体育教师对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的行为所持有的态度, 无疑会对每个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准则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体育教师如何在篮球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并注重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 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篮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中学生常见的负面心理状态有恐惧、自卑等, 继而产生逆反与厌恶等心理障碍。由于篮球运动的特点, 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 它们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负荷, 体育教师必须高度注意和重视。
1. 篮球运动中的胜负与输赢。
篮球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强的竞赛性。不论是全场比赛还是单项活动 (如投篮比赛、运球比赛等) , 其结果非胜即负, 非赢即输。争强好胜是中学生的正常心理本能, 如何看待篮球运动中的胜负和输赢对中学生的心理定向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 如果学生在活动中经常取得胜利, 他们的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 而自我估计过高的负性心理也会随之产生;如果在活动中经常失败, 学生的自信心就会降低, 有可能使他们形成对自我运动能力的否定, 从而导致他们厌恶篮球运动, 积极性也随之下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 如何评价篮球运动中的胜负, 对参与者的心理定向与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 教师应有意识地淡化篮球运动的直接结果 (胜负与输赢) 而强调其活动的过程, 即“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其次, 应引导他们把产生结果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努力与否上。
2. 篮球运动中的规则与裁判。
进行任何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规则, 篮球运动也不例外。进行篮球运动的规则是由教师或裁判员来掌握和执行的, 由于篮球运动的动态性和篮球规则的复杂性, 人为的主观性的评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判、漏判, 大至国际比赛小至班级活动, 都可能出现这些现象。而为了篮球运动过程的连续性和顺利性, 即使裁判员出现了错判, 也应无条件服从其判罚。在这方面, 对于还不能正确辨别执行规则与服从裁判之间差别的中学生来说, 往往就会产生疑惑:到底是服从真理还是服从权力?作为指导篮球运动的体育教师, 应该说服学生服从裁判。在活动中服从裁判, 在活动暂停或中止时, 可向老师或裁判员提出意见或异议。同样, 在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也有可能遇到委屈和挫折, 应学会承受, 但绝不能盲从。
3. 篮球运动中的攻击与侵犯。
篮球运动的另一主要特点是双方之间的激烈对抗。在篮球运动中, “身体接触”这种被体育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规范暴力”的攻击与侵犯行为比比皆是。而这种工具性攻击行为如合理冲撞等, 在篮球规则上留出了一个允许出现的范围, 这就使攻击与侵犯这种非社会行为在篮球活动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被合法化。我们应该看到, 对篮球运动中的工具性攻击与侵犯行为如果不加界定和任其发展, 对于还不能正确辨别工具性攻击与社会性攻击行为之间细微差别的中学生来说, 就有可能形成攻击与侵犯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概念。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释放压力发泄负性情绪的功能, 而且也有加重参与者的攻击倾向的可能。中学生在球类活动中学习到的攻击与侵犯等行为, 很可能成为其今后生活中攻击行为的源头。因此, 在篮球教学活动中, 应对那种为了取胜而超出了合理范围的身体接触行为进行否定和处罚, 特别要对那种有意伤害对方的攻击行为加以严格处罚。
二、建议
小学体育教学呼唤心理健康教育 篇9
体育与健康一直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有的娱乐性和竞争性吸引着众多的小学生参加。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开放性,他们的情绪波动也较大,体育课上,也有各种心理障碍,体育教师应分析这些心理障碍,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1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原因
1.1恐惧害怕心理
产生此类心理的学生,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平常受家长的打骂、老师的呵斥和伙伴的冷嘲热讽,他们在心理上对别人保持着高度戒备,对于教师的谈话、提问以及教师所要求的练习,往往是回避、紧张、害怕;另一方面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引起的,如在跳跃项目或做杠上动作时,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因紧张害怕而造成肌肉僵硬,导致动作变形,难以完成技术动作,引起心理障碍。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太高、批评过多,引起思想压力过大,超过了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承受能力;而有的则是自身生理条件不佳或以前受过运动创伤,因此造成恐惧害怕心理。
1.2自卑孤独心理
在体育课中,有个别学生对学习不认真,对比赛和活动缺乏信心,对学习也比较消极悲观,他们缺少朋友,生活在自我之中,同时其他同学对他们也缺乏理解,慢慢地会冷淡他们,使他们形成自卑孤独的心理。
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青少年期的儿童正处在第二生长发育期,有机体各部分之间和环境之间常常暂时失去平衡,其机体发育和肌肉力量的增长往往超过各运动器官的调节能力的发展,以致出现动作的不灵巧、不协调或笨拙之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自卑心理。二是家庭原因,由于父母不和、分居或家庭残缺,有的则是单亲家庭,往往产生自以为是或孤僻的心理,久而久之,便会被别人疏远了。三是自身的条件或学习成绩因素,因自身发育不良或残疾而产生错误的自我意识以及自身学习成绩差,怕被人瞧不起而抬不起头来。
1.3逆反心理
由于教师过高的要求和期望,或过于严厉或粗暴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是教师对问题处理不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不合理或教师自身言行不一,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慢慢形成对立情绪,教师如不恰当处理,会产生你说东他偏说西的逆反违抗心理。
产生的原因有:一是学生独立意识加强,过分强调自我,偏激片面看问题;二是由于知识水平不够,但又出于自尊而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从而在学习上比较孤立,遇到问题时除了逃避,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三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 什么事都依着他们,顺着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
1.4狂妄自负心理
在体育课中,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自搞一套,而事实上对动作技术一知半解,形似而神非,不但达不到教师上课的要求,反而对老师的指导和纠正置之不理,有时还引起其他同学对他错误动作的模仿,形成不良循环,使得课堂纪律遭到严重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伤害事故。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烈,“成人感”与独立性增强,对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以为是。其次是教师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可能也不强,场地器材缺乏,导致学生兴趣减小。
2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2 . 1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是体育教学方法,老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要对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教学有所突出,打破老师教和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突出对学生独立思维和有效思维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过程,把对运动的兴趣保持终身,逐步养成学生的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在体育与保健课的基础知识教学上,加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保障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正式传授的途径和时间, 并教会学生掌握一些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方法。
2 .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每个教师都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是消除师生隔阂的重要一环,虽然有些学生上课自由散漫,或性格孤僻,我们教师都应积极、诚恳地去对待他们,以理服人,以诚待人,耐心地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到批评是善意的,教育是好意的,消除师生间紧张、对立的心理。
(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清楚,教学的主体是他们,并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对各自的品质有很清楚的认识,从而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出客观的评价,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争取他人的尊敬,使学生明白自己能够达到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对此应该感到高兴和满意,应该享受这种付出后的成就感,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 3通过情感刺激,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现代体育教学既是传递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过程。在师生间双向流动的课堂知识、情感和技能,容易使师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要了解教学中这一关系,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与成功带来的喜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结合竞技性与娱乐性、技术性与趣味性、健身性与育心性,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改变以往的厌学、苦练的状态,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团结合作,自我挑战,并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收获成功后的喜悦。
2 . 4注重了解学生的心态, 努力体现教育艺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就要对他们的心态进行及时的了解,感知他们内在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老师要善意观察学生的情绪以及行为的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要坚持以表扬为主。美国总统林肯曾说,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老师要及时地表扬那些有进取心、取得了哪怕是小小的一点成绩的学生,反复多次地表扬促使他们自信心不断增强,继续发挥自己的优点,并克服缺点。
2 . 5采用体育教学比赛,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性格
健康的心理和人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心理疾病往往都受到不良性格的影响。体育比赛不仅比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是心理、意志、智慧的体现,比赛成绩的取得是身体、情感、意志及知识等综合发挥的结果。健康的心理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各种比赛中,学生能体验到各种强烈、多变、鲜明的情绪,感受到成功或是失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爱的性格。这对狂妄自大、自卑怯懦、畏惧困难等不健康心理也是一种预防和治疗。
3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 . 1小学生心理、身体发展所需
小学时期是学生学知识、长知识的阶段,其心理、生理发展很快,变化大,对该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尤为重视。据新华社报道, 全国现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3000万名,其中就有21.6%~32%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严峻的,这将会影响青少年充分发挥智力潜能,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以及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正常的人际交往。
3 . 2小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所需
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不只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促进身体健康的过程,还是形成和发展完美人格的过程。而高层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健全人格的标准。追求心理卫生,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所需,有利于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小学生的人格。
3 . 3小学生未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所需
作为21世纪的主人,小学生是社会的建设者、参与者,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和整个社会有脱离不了的关系。作为社会人,他们需要真才实学为社会做贡献,还要对社会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这是对现代健康的要求,也是对青少年的要求。
摘要:健康,往往被人们简单的理解成是生理上的健康,但心理健康也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体育与保健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校体育与保健的教学必须把健康作为第一指导思想。该文通过对教学中一些比较明显的心理现象:如恐惧害怕心理、自卑孤独心理、逆反心理以及狂妄自负心理的分析,并研究其成因和提出一些措施,使小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能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教学,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现代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功与成才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谁要想在竞争中获胜,谁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力、超前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创新能力等优秀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才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笔者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健康的情绪
教学既是对师生关系的教学,同时也是对生生关系的教学。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他课堂教学,也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孕育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在民主氛围下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饱满的状态,更善于表现自己,学习上更加主动。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的亲切感,更具亲和力。另外,在教学提问上不要强调答案的唯一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给予学生与同伴之间交流想法的机会。作为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运用多种方法,营造出一个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情绪、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教学环境、氛围对学生的情绪有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产生的,不同的环境、氛围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各种技能和技巧训练,有时难免产生紧张、犹豫或信心不足的消极情绪,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主动地、有目的地创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二、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教学中,可通过目标设置法、创设情境法、价值追求法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改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体育习惯,产生良性心理定式。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趋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人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而学,学了有什么用,怎样学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学习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怎么办等等,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和学得会、学得懂、学得愉快。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
三、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产生波动,甚至易引起过激行为。在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孩子们,自查原因,指导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自我调整心态。例如,冷静思考法: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复思考,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及争执时,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再进行沟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转移自慰法:当碰到不顺心之事时,调整一下聚焦内容,多想想让自己高兴、愉快的事等等,不断增强自我调节力。
四、利用体育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限制,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大量无效流逝的间隙时间变得充实有意义,使玩所涉及的人、物、事变成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使身心健康成长在课外活动时间。
浅谈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程晓龙(1962- ),男,陕西彬县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体育教学和研究工作。(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92-02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由于受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目前,我国高校独生子女在校的比例日渐增大,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独立生活比较差,抗挫折能力比较弱。他们长期在家庭呵护下形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到了大学后都面临巨大的不适应,且不愿意轻易调整。不少学生对此感觉困惑、沮丧、紧张、急躁甚至恐惧,在集体活动中常常选择逃避和抵制,经常封闭自己,情绪压抑,行为孤僻,致使学生滋长一些不健康的心理,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学习与成才。体育教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尤其是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生活能力中有着特殊而积极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应不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一、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健康的跨世纪人才,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说,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身体健康不是完全的健康,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18%的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而我国青年大学生也正在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因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没有及时得到调适与治疗而引发的各种校园悲剧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教育界包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在新形势下的高校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体现了一个理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保持完美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被写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以及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素质是否达到了理想水平,很重要的一项标准就是看他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根据《体
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理念和新形势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体育教学是发现学生心理不健康倾向和清除心理障碍的最佳途径。体育教学,既是教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也是育人、育心包括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愉悦和快乐体验的过程。一方面,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中的行为、表情、状态、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学生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运动锻炼可以转移、减轻、缓解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在体育教学中,安排各种生动活泼,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忘却烦恼,体验快乐,提高自信心。
2.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竞赛中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自信心和健康心理的形成,都具有优势。因为体育可以把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优势通过运动形式表现出来,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能够使学生自觉按照真善美的尺度,改外在必然为内在必然,从而在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并不断满足学生强身、交往、竞争和发展需要。高校体育竞赛中不需用超强的体力付出就可赢得高额的回报,不会以比赛争第一为目的,而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培养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心理品质。
3.体育群体活动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体育教学以班集体形式进行,人际交往呈群体多向性,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导致他们意志薄弱,自觉性差,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有人做过调查,在体育教学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所得到的共同体验和感受就越多。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明显,由于体育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练习,同学之间相互接触、协作,这个特点非常有利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在群体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技能而进行的身体练习,不仅要做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老师和同学间的关心与友爱、尊重与信赖、理解与团结,除此之外,组与组的竞争小游戏,如篮球赛等,需要同学们同心协力地完成,深受学生喜欢,都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一种好方式。通过竞争与合作,体育群体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体现出一种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正因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尊重运动能力差的同伴,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的关系以及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还要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体育疗法
1.急躁易怒的体育疗法。倘若发现学生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可参加下棋,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
2.遇事紧张的体育疗法。遇事紧张的学生应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竞赛。如篮球或竞技性强的游戏,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沉着应对,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那么,学生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
3.孤独怪癖的体育疗法。性格孤独怪癖的学生可选择篮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项目的锻炼,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并热爱集体。
4.腼腆胆怯的体育疗法。腼腆胆怯的学生可参加溜冰、单杠、跨越各种障碍物等项目,这些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疼等各种胆小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
5.自负逞强的体育疗法。对于自负逞强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活动,如长跑、技巧等。喜欢下棋、打球的人,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他的对手比赛,以不断提醒自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万不能自负、骄傲。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要想取得较大的心理健康效应,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因为体育运动引起人体构造和功能方面的显著变化,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系统的锻炼,学生体质和心理水平才能明显增强。如果中断锻炼,则体内各器官和系统的构造及其功能也会逐渐消退。另外,体育习惯一经形成,就可以成为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内部动力。对此,体育教师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为兴趣是习惯养成的前提;二要强化监督、管理,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以使学生形成运动心理定式,这是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保证。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一直处于动态之中,体育运动的实践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活动对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把握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活动,让每名学生都拥有一片纯净的心理蓝天。
[参考文献]
[1]宋维真.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J].人民教育,1991(1).
[2]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篇12
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一是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新鲜感, 好奇心, 总想亲自尝试, 易动不易静的兴趣浓厚型和与之相反的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的反应冷淡型;二是容易理解教师教学意图的注意集中型和教师往往感到其教学内容的实施存在相当阻碍的注意分散型;三是发展较为均衡, 心理比较健康, 做事比较主动的积极配合型和做事比较极端, 心理状况较为复杂的抵触情绪型。
既然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体育课的影响巨大, 那么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 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后三种比较消极的反应, 教师应如何正确引导, 以促进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呢?
首先, 教师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 对前途有信心。教师要有独创性, 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 心理常态应是不卑不亢, 不愠不火, 宽严适度, 既有激情, 又很理智, 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 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指导, 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场地器材的布置与安排等要多样化, 符合学生的实际, 能够从多方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乐于表现自我, 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能, 学会与同伴的互助与合作, 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设和谐有序的课堂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二, 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态度保持均衡, 不能凭自己的好恶, 偏袒、庇护和鄙视、冷淡学生。平时教师应主动接触学生, 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等, 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 切实做到心中有数, 因材施教。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维护他们的自尊, 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讲明道理, 分析利弊, 帮助学生解决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三, 教师自己也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巧妙利用课堂中若干个细小环节, 设置学生心理发展的“路标”, 引导学生逐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短跑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每位学生到达一个终点, 并以时间计算胜负, 获得第一名的只有一名学生, 这样有大部分的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感受, 对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击, 因此, 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如在短跑教学比赛中, 可以设计不同的终点或不同起跑线,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借此机会鼓励他们经常体育锻炼, 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只要付出努力, 就会有收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四, 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小学教学中, 游戏或比赛的方法学生最喜欢, 如拔河、集体跳绳、球类比赛、接力比赛等, 这样的比赛可以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比赛或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交流感情, 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同时在比赛中, 同学们的互相呐喊助威鼓励等, 也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心理, 培养班集体的凝集力和向心力, 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等, 更有助于克服不良个性品质, 如任性、自私等。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特点得到共同的发展。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推荐阅读:
体育健康教学06-14
体育与健康教学06-28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05-28
农村中学健康教学体育06-16
体育课堂心理策略教学11-25
体育与健康教学总结11-07
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05-20
如何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11-08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1-20
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提问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