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科技创新实施方案

2024-10-07

激励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精选8篇)

激励科技创新实施方案 篇1

山东黄河河务局激励创新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创新,提高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激励创新的实施办法》,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和全体治黄职工。

第二章 创新的内容

第三条 创新包括站在科学技术前沿,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原始性创新;采取新理念、新方法改变现有工作模式和方法,获得比传统做法更加科学、效率更高的继承性创新;应用其它先进技术成果,推动本行业发展的应用性创新。

第四条 创新涵盖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个层面,内容包括治黄、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管理创新和具体工作实践中群众性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

第三章 激励措施

第五条 创新是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每一个职工的义务。各级领导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把创新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目标任务,落实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组织和发掘创新点,营造人人勇于创新的宽松氛围。

第六条 省局设立 “创新奖”、“重大创新成果奖”和 “创新组织奖”。对获得“创新奖”、“重大创新成果奖”的个人,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对获得“创新组织奖”的单位(部门)颁发奖牌和奖金。

第七条 “重大创新成果奖”、“创新奖”获得者的业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获得省局“重大创新成果奖”的第一完成人,奖励一级工资。

“重大创新成果奖” 获得者,在省局职称评审时加7分,一、二、三等“创新奖”获得者,在省局职称评审时分别加5分、3分和2分(5年内有效)。

第八条 获得 “创新组织奖”的单位(部门),按照《山东黄河河务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年终考核时予以加分。

第九条 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新成果,其效益分配按《山东黄河河务局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试行)》(鲁黄科发[2000]6号)执行。

第四章 创新奖的申报与评审

第十条 创新奖每年评审一次。由省局办公室负责创新成果评审的日常管理,受理创新成果的申报、形式审查、登记、汇总,组织评审、奖励、归档等项工作。

第十一条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局属各单位都要明确创新管理部门,对创新成果进行审查,择优申报。几个单位(部门)共同完成的创新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部门)上报。

第十二条 申报创新奖,须认真填写《山东黄河河务局创新奖励成果申报书》,提交创新总结报告和应用情况、经济效益等证明材料,一式三份,于每年10月15日前报省局办公室。特殊情况下,可以随时申报。

第十三条 省局设立创新奖励评审委员会,下设“理论、技术”、“体制、管理”和“三小”三个初审组,分别由科技处、人劳处和山东黄河工会负责初审组的工作。

第十四条 省局 “创新奖”,分为“理论研究”、“应用技术”、“体制、管理”和“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四个类别,分别设立一、二、三等三个奖励等级。

第十五条 “理论研究”类创新成果是指在有关治河、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调度、利用和保护、水文等基础研究领域,有创新和突破,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理论或新方略。

一等奖评审标准:技术难度大,创新点 5个以上,学术价值高,对促进治黄技术进步具有显著作用;

二等奖评审标准:技术难度较大,创新点 3个以上,学术价值较高,对促进治黄技术进步具有较显著作用;

三等奖评审标准:有一定技术难度,创新点 1个以上,有一定学术价值,对促进治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作用。

第十六条 “应用技术”类创新成果是指在研制、引进、推广

应用先进技术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或在治黄实践中应用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

一等奖评审标准:技术难度大,创新点 5个以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水利行业可推广范围内推广40%以上,年增收节支60万元以上,对推动治黄科技进步有显著作用;

二等奖评审标准:技术难度较大,创新点 3个以上,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水利行业可推广范围内推广30%以上,年增收节支40万元以上,对推动治黄科技进步有较显著作用;

三等奖评审标准:有一定技术难度,创新点 1个以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水利行业可推广范围内推广20%以上,年增收节支20万元以上,对推动治黄科技进步有明显作用。

第十七条 “体制、管理”类创新成果是指结合我局实际,在防汛、科研、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计划财务、经营开发、人事管理等方面,对现有体制进行深化改革,有创新,有发展,或制定了大力推动工作发展的规定、制度、办法、实施意见等。

一等奖评审标准:技术难度大,创新点 5个以上,实施后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综合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或年节支60万元以上;

二等奖评审标准:技术难度较大,创新点 3个以上,实施后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较显著地提高了综合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或年节支40万元以上;

三等奖评审标准:有一定技术难度,创新点 1个以上,实施后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明显地提高了综合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或年节支20万元以上。

第十八条 “小

激励科技创新实施方案 篇2

目前, 国内上市公司执行的激励方式主要分为三种, 即股票期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激励和股票增值权激励。2011年12月以来, 上证指数2400点、2300点、2200点三个整数关口相继告破。“倾巢之下”, 不少公司股价连连创下新低, 部分公司股价已经跌破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数据显示, 从股票期权激励来看, 2011年已经实施236家期权激励的公司, 排除其中31家已经实施但尚未到第一行权日的公司, 剩余公司中可行权的有111家, 其中有72家股价在股权激励有效期内跌破过行权价, 占比64.86%。截至2011年8月31日仍有35只股价在行权价之下, 跌破回补比率为51.39%。已经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公司共42家, 其中有4家股价在股票解禁期内跌破过股票授予价, 占比9.52%。出于股价持续跌破期权行权价格以及业绩增长难以达到行权条件等内部实施环境和外部市场因素的原因, WIND统计表明, 2011年两市已经有17家上市公司停止或延缓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这其中, 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占据13家, 达76.47%。而截至2011年11月■沈玉甜王冀宁潘志颖

16日, A股共有167家上市公司实施、停止或发布股权激励预案, 中小板和创业板占比高达77.25%。这其中就有中小板的江苏苏州的东山精密等,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业绩变脸, 拖累股价, 使得行权价与市价“倒挂”, 从而使激励难以实现。

在如此的环境背景下, 股权激励作为一把双刃剑的锋芒逐渐体现, 一方面其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利益捆绑在一起, 实现了经营者与资产所有者利益的高度一致, 其不仅可以锁定期权人的风险, 而且还可以赋予经营者的一种选择权, 在降低企业激励成本的同时, 还可以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便是来自股票市场的风险。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及不确定性, 极可能导致公司的股票真实价值与股票价格的不一致, 例如持续“牛市”时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收入可能过高, 会产生“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而当期权人行权但尚未售出购入的股票时, 股价便跌至行权价以下, 期权人将同时承担行权后纳税和股票跌破行权价的双重损失的风险。但这并不能说明股权激励毫无用武之地或应予以摒弃, 从企业发展的长期来看, 股权激励仍是其留住人才, 提高员工激励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科技创新型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1) 科技创新型企业普遍较“年轻”。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66%的专利发明和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企业。但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普遍创立时间较短。通过对南京科技广场15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 有74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成立的时间不超过3年, 占总数50%, 21%的企业不超过5年, 建立15年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 占总数的5% (见图1) 。

(2) 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控制比较“集中”。

从企业性质方面看, 南京市科技型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企业占主导地位, 股权控制较为集中。此次调查主要面对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经样本统计, 150家中小企业中, 有限责任公司数为114家, 占样本总量76%, 个人独资企业11家, 股份有限公司则有17家, 占样本总量11% (见图2) 。

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都有此特点, 2009年“中国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报告”结果统计, 77%的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是有限公司, 并且绝大多数都不是国有控股, 其次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民营企业。

(3) 科技创新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鲜明。

被调查企业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150家企业中, 其主营业务主要为研发和服务, 包括28家新材料及应用技术、32家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39家电子与信息技术、10家先进制造技术、19家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13家环境保护新技术等 (见图3) 。

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南京建设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 按照“专业化、高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全面推动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初步建成了具有专业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 同时形成以智能电网、现代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交通、新型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传感网 (物联网)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新格局。

(4) 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状况堪忧。

在当前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产权业已成为一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 并凸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 构成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三大支柱。可见, 产权化的知识在知识经济中, 已经构成了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专利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专利申请量偏低、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

通过对15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拥有专利数的调查研究显示, 37.33%的企业尚未拥有专利, 拥有1~3项专利的企业为45家, 占调查样本量的30%, 拥有3~10项专利的企业占总体的17.33%, 而专利数达到10项以上的总共23家, 约占总体样本量的15%左右 (见图4) 。

(5) 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 南京科技创新型企业大多为非上市的中小微企业。在150家被调企业中, 有136家占总数91%的企业为未上市企业。6家企业为上市企业, 约占总数的4%, 余下8家企业为待上市审批或处于上市辅导期的企业。被调查企业中大部分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资金短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发展障碍。面对主板市场的高门槛, 许多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被拒之门外, 而2010年诞生的新兴高风险、高成长性的创业板市场, 在过去的两年中也出现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并面临严峻挑战, 尚待成熟 (见图5) 。

(6) 资金和人才是制约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调查显示, 有25%的企业面临市场开拓和同业竞争的压力, 38家企业面对着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的瓶颈。从此次的实际调研来看, 资金缺乏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因为较之普通的中小企业, 科技型企业总要维持相当大的投入以开展新产品研究和技术创新, 伴随着新资源的大量投入, 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强度越高, 其投入力度也就越大。30家企业人才流失及员工积极性问题, 比较突出。由于缺乏合理的政策激励及福利性保障措施, 大部分企业难以招聘到理想人才并且企业现有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调动。股权激励能使得企业员工尤其是高技术人员 (包括中高级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 持有公司股份, 得到公司给予的一定经济权利, 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 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 (见图6) 。

2. 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情况分析

(1) 股权激励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作用显著。

在实地访谈调查的150家企业中, 近60%的企业认为股权激励对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用显著, 其中25.33%的企业认为实施股权激励会对企业所遇到的困境有所帮助, 占总数34.67%的企业认为可能会有帮助, 只有10.67%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能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缓解。以上数据足以显示, 在南京新一轮扶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中, 股权激励应作为重点激励扶持措施进行实施 (见图7) 。

(2) 已经实施的股权激励会显著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调查显示, 15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中只有7家企业已经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只有总数的5%。另有12家企业预计2011年底会启动股权激励计划, 约占总数的8%, 占总数79%的企业都不确定其推行股权激励的时间。7家已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 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后, 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人才的流失现象也有所减轻 (见图8) 。

(3) 股权激励实施的主要障碍。

调查显示, 制约股权激励实施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由于管理层对股权激励的实施细则、方法等不了解 (约占40%) ;二是企业的管理层对股权激励兴趣不大 (约占16%) ;三是股权激励的行权价格、授予数量等难以确定 (约占21%) ;四是股权激励的过程复杂耗时等 (见图9) 。

(4) 南京科技企业对股权激励具有比较严重的滞后效应。

尽管我国股权激励已实施10余年, 但南京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对于股权激励存在明显的观望等待态度, 绝大多数企业期望能仿效其他企业现成的经验或在政府部门大力倡导下才开展此项工作。这种情形一方面说明股权激励的宣传发动工作还不够普及, 另一方面也说明科技企业自身也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 率先开展此项工作, 因此, 对于南京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工作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见图10) 。

3. 南京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激励的主要障碍

本文结合国内外企业股权激励的经验教训, 通过对南京科技广场150家科技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发现南京科技企业股权激励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障碍。

(1) 对股权激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调查情况看, 无论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还是相关管理机构, 没有将股权激励看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的工作, 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等待、观望、拖延的情绪。实际上, 股权激励是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的驱动力, 它可以将科技创新成果以股权形式长期积淀在企业中, 并通过不断的深化推进, 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一流人才, 不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南京科技企业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竞争力至关重要。

(2) 股权激励的政策扶持和配套制度缺乏。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股权激励的若干政策, 但是扶持的力度明显偏小, 且这些条款多半是对于企业所提出的行政指令性要求, 在实践中很少有企业实施, 致使股权激励的办法措施流于形式。加上没有出台鼓励企业开展股权激励的配套优惠制度, 企业没有积极性开展股权激励, 所以迫切需要切实从企业角度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股权激励政策扶持和配套制度。

(3) 股权激励的多层次流转交易体系未能成形。

尽管南京已建成产权交易中心, 但是没有形成像北京中关村的柜台交易市场 (新三板) , 也没有搭建好从柜台交易市场 (新三板) 到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乃至海外证券交易所的企业股权流转上市的完整通道, 因此目前南京企业股权交易比较沉闷, 股权的溢价效应没有体现, 故也难以调动广大企业和科技人员积极推进股权激励的动力。

(4) 股权激励的宣传辅导内容形式严重匮乏。

实施你的创新激励计划 篇3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由于过分依赖于专家创新,他们忽略了创新最丰富的源泉:整个组织的创造力。

系列文章之一

释放员工创造力

一家公司仅靠出售钻出来的洞使其销售额增长到25亿欧元,并且获得16%的股本收益率(ROE),这样的情形你能够想象吗?但这却是喜力得(Hilti)公司正在做的事情。总部位于列支敦士登公国的喜力得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建筑设备和建筑工具的生产厂商。在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确立了领先地位之后,喜力得开始致力于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家公司成功实现了从出售钻孔工具到出售“钻孔”的转变。原来,喜力得为顾客提供的是适用的设备,并对设备的维修与更新换代负全责,目前,他们更倾向于提供一种打包的全面解决方案,使顾客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喜力得也由此巩固了顾客的忠诚度。

喜得力的变革也就是很多公司孜孜以求的颠覆性创新。在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著名的“创造性毁灭”理论鼓动下,CEO们都热切地想要刺激创新并重构他们的业务。传统上他们有两个鼓励创新的法宝,一个是“精英型”创新,一个是“草根型”创新。

·“精英型”创新具体来说指的是专家创新,公司会组织一个特殊机构进行创新,比如研究院、技术孵化器、智囊团等等。

·“草根型”创新则依赖于组织内部全体员工的持续不断的创新设想,这种由下至上模式的经典代表是“意见箱”。尽管大多数公司采用的都是这种方式,但其效果却并不明显,产生的往往是局部和渐进式变革。

越来越多的公司管理者试图把两种极致的创新模式结合起来:动员整个公司的力量进行颠覆性变革。他们意识到,如果仅仅依赖于技术专家,那么往往就会忽略整个组织集体的创造力,而这可能是最丰富的创新源泉。为了动员整个组织内部的创造力,他们使用一些工具来发动全员参与。有很多这样的工具,创新激励计划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一种。

不幸的是,这样的工具常常带来增加组织的复杂性这样的“间接损害”,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组织内部。让全体员工积极而有意义地参与到一个创新激励计划中,对组织来说往往意味着极其可怕的复杂程度。但欧洲最大的旅游集团TUI、保险公司安联(Allianz)和化学制品公司Solvay都通过自身的经验成为避免复杂性的范例。尽管这些公司仍然维持着“精英型”创新和“草根型”创新这两种基本的创新模式,但创新激励计划已经成为其居统治地位的创新策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描述成功的创新激励计划的基本特点,也会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我们还将介绍如何对付伴随而来的复杂性。

创新激励计划的基本特点

创新激励计划的目标是全体员工,并给予优胜者切实的奖励。成功创新激励计划都有几个关键的共同点:基本的出发点是竞争;计划中包括最高管理者;采用竞赛的组织形式;关注团队的成绩;关注稳定性。我们下面逐一地详细看一下这几个方面。

·竞争内部竞争是激励计划的发动机。Solvay称其激励计划是“创新战利品”,TUI运用的则是一个奥运主题。运用运动、狩猎等比喻的说法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思维,避免他们认为这不过是普通的企业活动的想法。竞争精神能激发全员参与的意识。像在其它严肃的竞赛中一样,创新激励计划建立在透明与容易理解的规则之上,竞争对每个人公开,最优秀的参与者得到切实的奖励。换句话说,这个项目的规则在两个方面是非常有益的:它面对每一位员工提出挑战,吸引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这个行动中来;它有简单明确的架构。同时,它奉行的是公开和公平的原则。

·最高层参与大规模组织一直在与层级和复杂性作斗争。企业战略通常靠一层层的监督和责任制才得以实现。较高层的管理者很难对基层员工产生直接的影响。创新激励计划创造了一个捷径。所有实施创新激励计划的企业都有CEO或者其他的最高层管理者坐镇指挥。从员工的角度看起来,创新激励计划开通了向高层直接汇报的直通车。

·竞赛型组织创新激励计划通常运转在类似竞赛型的组织中,比如竞选。竞选需要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广泛的动员(比如通过路演)和信息的普遍传播(比如通过网络)。组织内部所有的沟通渠道都被利用起来,竞选支持者来自组织内各个阶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较低层的员工很容易被吸引。

·关注团队的成绩确切地说,激励计划在颁发奖品的那一刻达到顶点。获奖者可能是提出最初创意的个人,也可能是一个有共同创意的团队。不管获奖人数的多少,奖励本身就是一个议论热点,因此需要慎重考虑其在公司内部产生的作用。有两种奖励方式,一种是以金钱或其他实物性质的奖励,另一种是精神性质的奖励。

·稳定性只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任何创新激励计划都会结出果实。首先,全公司范围的创新激励需要大量投资,只有经历较长的时间,这些投资才能获得回报。第二,足够长的时间能使参与者有充裕的时间使其创新计划得到结果。

为了保持这个计划的稳定性,需要面对几个挑战:第一,创新成果不能通过筛选的时候,人们必须能够战胜失望情绪。一个创意进展得越久,不能被认同带来的失望就越大。所有参与的员工都应得到公司真诚的谢意、详细的反馈和作为纪念的礼物。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员工的创意在整个创意激励计划中落败,也应在企业局部得以认同或实施。

第二个挑战是,要一年年地在行动和意识上维持创新的动力。一般地说,激励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员工的创意无穷无尽,因为这些创意可能很久以前就形成了,只是没有机会提出来而已。但几年之后,组织倦怠就会阻碍员工创新的步伐。即便没有这种倦怠,在某一领域所能产生的创意也是有限的。为了保持激励计划的成功,最好有规律地改变奖励的种类和程序。

以上五个特点描述了一个创新激励计划的基本特点。某个特定激励计划的蓝图是由具体企业的状况与所要达成的目标来决定的(见图1)。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想要什么样的成果:是业务模式创新还是新的产品?创意需要达到多大的成熟度:仅是一个充分的想法就足够,还是要创造出一个模型?需要多大程度的变革:是渐进性创新还是颠覆性变革?创意的执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仅是经济影响,还是同时影响文化和管理方式?创新激励过程的设计——从创意产生、概念发展、商业计划到优胜者评选和创意实施——都需要好好思考以上这些问题。

创新激励计划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一个涉及到整个组织的创新激励计划常常会造成资源紧张。创新竞争需要时间、财力和管理资源的支持。但一个成功的创新激励计划能够带来的好处往往更多。

·使组织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很多公司能够实现颠覆性变革?靠采用新的战略?靠改变组织结构?靠新的竞争手段?所有这些都不是企业运作的全部。这些都能有一定影响,但通常没有很大影响。而创新激励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激励员工的最好工具。这样的项目从两个方面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首先,它将个人利益与组织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其次,创新激励计划使人们远离内部争斗,只有真正好的创意才能够获胜。

·打破组织内部壁垒很多大型组织中的创新瓶颈在于组织内部缺乏横向交流。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不能够分享彼此的知识和信息。在A市场获得成功的方法不能被传达到B市场去。创新激励计划就像特洛伊木马,能够打开城门,提供新的竞争方式。

·战胜中层管理惯性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顽固的管理关系:比如专注于消减成本、内部的资源配置和严格的管理等。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于基层的创新思想往往被扼杀在中层管理者手中。但创新激励计划给了这些创意生机,因为基层员工与最高层管理者之间的障碍被打破了。

·对外部股东的示范行动分析师、投资者、董事会和股东们总是不停地要求企业采取行动,提高其竞争地位。创新激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常常在计划的最初阶段就产生效果,这会给投资者们以信心。

·新产品、新服务模式和新流程可以产生收入创新激励计划的目的不是仅仅在公司内外创造一种感觉良好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现实的收入。

战胜创新激励计划带来的复杂性

就像我们刚才所看到的那样,创新激励计划是“简单的”,它提供了连接最高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捷径。并且,由于它是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它不需要专门化的组织结构。然而,这些捷径依然给组织生活增添了相当程度的复杂性。一个创新激励计划在创意产生的阶段,能够催生成百上千的新想法。所有这些想法必须被评估、筛选和发展为特定的观念。对那些被筛选出来的观念,则又要发展为商业计划。还要评选和奖励最有发展前景的商业计划。所有这些程序都增加了复杂性。

·战略计划阶段:大公司往往都有规范的战略和预算程序。创造力的爆发需要管理上的关注、时间和资源,同时,也要解决冲突、争论和问题。确切地说,今天的很多新想法是和昨天的战略相冲突的。生产线管理人员很容易对新想法产生抵触情绪,他们首先想到的都是风险。他们可能试图阻碍甚至停止这样的创新,而基层的团队和员工个人却非常希望推进这样的创新。

·工作量管理和优先权设置创新激励计划会给早已超负荷运转的组织带来更多的额外工作。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之外,人们还要坐下来讨论新想法。当创新机器被迅速加热,大量的新创意会涌向部门的负责人,工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寻求自己的管理者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很好的反馈,复杂性自然就增加了。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很容易造成沟通不畅从而产生冲突。

·内部沟通一个创新激励计划需要顺畅和广泛的沟通,因为人们要了解这个游戏的规则、截止时间、预期目标等。成千上万希望获得奖励的新点子给整个沟通系统极大的压力。每个想法都需要正式反馈和确认。那些创意没有入选的团队和个人需要得到安慰和尊重。最为重要的是,创新激励计划必须避免挫败感,它要在团队内部创造一种积极的精神和分享热情的平台。

·项目管理创新激励计划每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需要解答的问题。对创意的要求是什么?怎么从不同的业务单元筛选出好的创意?什么是正确的建议?怎么区别对待不同的问题?某些特定的问题去和谁交流?一个团队的组建怎么跨越组织内部的边界?怎么处理跨业务单元的创意?对这些问题作出迅速而一致的解答需要对整个计划的良好管理能力。

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控制,以上四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面都可能对整个激励计划造成毁灭性打击——大量的额外工作、沟通障碍和冲突不断。每个人都要对整个计划深思熟虑,以避免复杂性超过可以掌控的限度,每个人都要牢记,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发动员工进行创新,从而对现有业务产生深刻影响。

系列文章之二

TUI怎样管理创新

尽管TUI(欧洲最大旅游集团)在欧洲旅游市场上居领导地位,但它在新产品创新领域只能算个快速跟随者而不是领导者。传统上TUI的创新包含两个元素:产品发展部创新和员工建议计划。不断加剧的竞争、新出现的利基市场和在线服务的不断发展,促使这个旅游业巨头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它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发起一场为期一年的创新激励计划。这个计划的口号是“让你的创意脱颖而出”,所有的业务部门、大约5万名员工都被纳入这个计划。按照TUI首席运营管Peter Rothwell的说法,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把成千上万的基层员工推到创新一线,打破地域和文化壁垒进行合作”。

创新的目标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新产品和新服务、新市场和销售渠道、新业务机会和流程改进。整个计划分成几个步骤,开始是提出创意,这些创意被筛选和评估之后,再被发展成一定数量的观念和业务模式。年终的时候,最好的创议获得金、银和铜奖。

TUI的CEO Michael Frenzel博士认为:

“集团一直把追求更高的收入和利润作为发展目标,而创新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的驱动器。另外,作为市场的领导者,我们自然也希望成为创新的领导者。”

这样的认识加上卓越的高层管理者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成为计划成功的基本前提。同时,作为一个涉及全公司各个层次的计划,涵盖了20个市场和4条完全不同的价值链,TUI充分认识到了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最主要的是把分布于各地的分公司发动起来,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最基层的员工是不是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

TUI采用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第一,TUI对创意管理采用了两步走的策略。首先,公司通过公司内部各种沟通渠道,比如内部网络、新闻信息、路演甚至内部电视台等,大张旗鼓地为计划造势,5万名员工被发动起来提交他们的创意。最后,大约有3千个创意被提出来。第二步,这些创意被以各种小团队的形式加以发展,这些小团队往往一般在5个人以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用事先制定的标准对创意进行严格筛选,从而使那些真正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意得以进一步发展。

解决方案的另一步是在不同的层次上设立管理机构,并有一个总的管理办公室。后者有强大的管理和支持功能,同时允许各层次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激励计划主要由集团创新团队和各个分部的创新团队来完成,每个市场和供应链都有一个创新团队。每个市场内部的创新竞争由该市场的创新团队进行管理,而总的决策权在集团的创新团队。创意的筛选过程也遵循这样的组织逻辑:首先各市场的创新团队选出他们的最好的创意,然后集团的创新团队选出集团范围内的好创意,最后管理委员会决定最后的优胜者。

解决方案的第三部分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那些创意没有获得奖励的员工进行鼓励。员工对创新激励计划非常热情,没有获得认可的失望感不可低估。尽管计划的焦点是奖励最优秀的创意,也要对没有获奖的员工通过种种手段进行沟通,比如,及时的反馈、用小礼物进行鼓励、私人信件、一对一的交流,甚至某些创意可以在某些市场得以实施。最后,编辑出版一个不能够获选的创意的小册子,发放给各地方市场的管理者,他们或许可以从中选出适用于本地市场的好点子。

附:对高层管理者的忠告

因为TUI的创新激励计划对不可避免的复杂性采取了种种解决办法,它取得了很大成功。通过研究其他公司的创新激励计划,我们总结出了成功不能或缺的六个要素:

·对创新和全员发动的迫切需求;

·最高管理层持续的指导和支持;

·提前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避免失望心理;

·简单而易于理解的流程;

·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可以迅速解决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持续不断的交流,营造竞争性的气氛。

“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 篇4

(研 究 报 告)

新星小学 田艳

“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

(研 究 报 告)新星小学 田艳

一、本课题的提出

(一)背景:

1、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和市委反复强调创新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陈至立部长也曾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市委书记张立昌说:“全市上下要增强观念创新的紧迫感,形成鼓励创新、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敢于迎着困难上,加快改革,勇于探索,切实把创新体现和落实在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

2、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才能,有善于抓住机遇,跟踪、占领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有善于预见重大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的能力,并能根据自身环境和条件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求自身发展的能力。

3、小学教师面临着竞争和选择,加之,今天的学生是实现现代化的主力军,教师只有在教学思想、内容、方法上有创新才能有教育效果和业绩。所以,小学教师要积极投身教研、科研探 讨和创造较好的教育效益。

4、在90年代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确定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南开区区域性推行素质教育提出“坚持全面育人,减轻过重负担,创造生动局面,提高教育质量”24个字和 生动教育模式,为进一步创新发展生动教育,在我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

(二)、“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

1、培养学生有创新的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有培养学生这种观念的意识,并把它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2、培养学生有创新的能力。因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来自平时的习惯,所以教师要从平时的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平时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有创新的人格,即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心中有未来、有他人、有集体及合作精神。

(三)、“激励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做为小学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创新、知识创新的奠基工程。只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只有学会学习才能衍生出初步的创新能力。

2、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教学领域应全面体现,所以必须把优化教学过程做为关键性环节,切实实现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其宗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成功学习,成为真 正的学习主体,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3、我区“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六要素”已经实施五年了,无论是情感领域的“以情励学”、“以趣激学”;也无论是认知领域的“求精求活”、“调动参与”;还是能力领域的“注重内化”、“启迪创造”都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落实“六要素”,实质上就是在教学改革中进行突出激励学生和教育创新。

4、近年来,我校在区教委的领导支持下,学校各方面改革不断深化,干部、教师的改革积极性不断高涨,校园建设初见成效,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当前亟待转入质量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全校以青年教师为主,35岁以下教师占57%,改革热情高,教学经验少,同时,我校有开展读书活动的优良传统。据此,有必要发挥我校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探求适合我校特点的教育模式,对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教师队伍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

(四)“激励创新”教育模式的基本概念。

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激励”是强调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体验成功为教学出发点和主要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将“激励创新”教育模式的概念界定为:在邓小平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开发潜能、追求成功为基本要素;以优化教学过程和开展 读书活动为实现策略的,旨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范型。

“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是南开区“生动教育”模式的子模式,是我校在教学领域落实“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六要素”的具体途径,最终目标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于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于每个课堂和每个学生身上。

(五)基本假设:

⒈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创新精神的发展有赖于 培养教育。

⒉学科知识教学是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功能,只有在实践中以推动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策略时,它才能更好地发挥。

⒊培养重点:创新精神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反它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⒋创新精神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量、学习成绩测量和教育实验相结合的方 法,心里测量包括创造性思维测量和智力测量,学生成绩测量包括语文和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测量,教育实验主要在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

(一)研究对象:

从我校二年级四个教学班,以三、四两个班为实验组,一班 和二班为对照组。

(二)测量工具:

1.工具:..创新能力用学校自编的《创新能力测试题》测量,学生成绩用南开区期末统考成绩代替。

2.步骤:

以教学班为单位,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同时进行上述各项测验。测验后,先手工评出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成绩和学生成绩,然后全部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各项数据小数点之后保留2位小数。

3.时间:前测2002年,后测2004年。

(三)预期目标:(因变量)

在保证实验组学生学习成绩不低于对照组的前提下,实验组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

(四)教学策略(自变量)

1.学科教学渗透。实验班在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开展创造活动。实验班组织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创作、论文、小表演等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和动手操作的习惯。

(五)操作基本要素:

⒈主动学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内 驱力,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学习,适应二 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自主学习和掌握学习;兴趣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感和意志的教育,引导学生爱读书、会学习,具有探索精神和顽强的学习毅力。

⒉学会学习……主要包括重视知识的形成性教学,使学生从 获得结论转向发现学习,探求问题的解决;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教育,从培养学习习惯入手,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师包揽学生作业、复习、辅导的管理,从“抱着走”为让学生“自己走”。

⒊开发潜能……主要包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激发 学生对“还有什么”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多看书、看好书、会看书,把读书活动从一般“课外阅读”引向开阔思维,采集信息,自我教育的深度;逐步规范活动课,让学生通过自主认知和操作,进行思维训练和动作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初步的创新能力。

⒋追求成功……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特别是相信成 功的自信力的萌发和巩固;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提高工作,使每个学生有计划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指导他们尝试成功,获得成功的喜悦;鼓励全体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进步成果。

实验班的教学,不论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还是课外活动,均贯彻如下教学原则:

(六)教学原则

1.主体主导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为创造性而学”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有“为创造性而教”的自觉性,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2.求异求优原则。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尽可能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办法,并从“异”中求“优”。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灵魂。

3.启发探索原则。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实验操作原则。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事创造实验,在创造实践中学习创新技能,增长创新才干,发展创新兴趣,强化创新精神。

5.民主和谐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路,与学生平等对话,相机诱导,不搞“一言堂”。

6.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专长。

7.成功激励原则。帮助学生实现创造性成功,高度珍视学生的每一个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功。用适当的方式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创造性成功,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等追求成功的心理品质。

8.积极评价原则。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方法、成果方 面的创新性的闪光点,坚持表扬、鼓励;对不足之处,甚至错误的地方,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9.全体全面原则。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满腔热忱地善待“差生”。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注意创新性智能因素的培养,还要注意创新性人格和品质的培养。要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实验班教师根据学科性质、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选用下列教学方法:

(七)教学方法

1.发散提问法。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多种答案的问题。2.集体讨论法。针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全体参加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修正,使答案或解决办法臻于完善。

3.思路提示法。在向学生讲授一条定理、一个作品或一种解决办法时,同时向学生说明该定理、作品和解决办法的提出者当时的思路。

4.联想法。引导学生由一事物(如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名称、一件东西等)迅速地想到另一事物,包括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及遥远联想等。

5.多向求解法。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或作业任务,要求学生找出多层次、多角度的解决方式。

6.指导发现法。在教学规律、原理、法则、概念时,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结论,而是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让其自行 发现。

7.实验观测法。指导学生进行小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以发现或证实某种原理和规律。

8.参观展览法。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向他们介绍展品的价值、发明创造过程,以及发明者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他们在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创新性智慧、热情、责任及顽强的意志。有计划地展览学生自己的创新性产品,让学生互相观摩,获得鼓励。

9.文体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文艺、体育表演、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

三、结果

实验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创新水平基本相同,均分(X)和标准差(S)都相差无几;但在实验结束时,两组水平则有了显著的差异,实验组显著地超过了对照组,均分(X)超过对照组,Z检验值高达12.80(p<0.01)。

实验组(A)与对照组(B)学生创造性倾向前后测成绩与分析

实验组(A)与对照组(B)学生创造性倾向前后测成绩比较见表1:

表1:学生创造性倾向前后测成绩比较(二年级)N X S Z 前测 A 47 77.5 13.14

0.93 B 65 76.3 13.53 后测 A 47 84.27 19.49 12.80

B 65 74.43 16.10

*:p<0.05;*p<0.01,下同

表1显示,实验开始时,两组学生的创造性倾向水平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虽略高于对照组学生,但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2年下来,实验组学生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学生(Z=7.78,P<0.01)。

进一步分析显示,构成创造性倾向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性和挑战性4个项目,均由无显著差异而变为差异非常显著,Z检验值高达5.00~6.36,P<0.01。

实验组(A)与对照组(B)学生学业成绩前后结果与分析 为了研究培养学生创造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我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了考查,考查以南开区期末的“统考”分数为依据。两组学生的学业成绩前后测比较见表2: 表2:学生学业成绩前后测比较(二年级)

N X S Z 前测 A 47 89.06 12.25-1.16 B 65 88 11.90 后测 A 47 88.43 15.41 4.17 B 65 84.27 18.29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开始时,对照组学生的学业成绩略高于实验组学生,虽然还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的程度,但Z检验值已达1.1,不可忽视。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学生的学业值反而明显地超过对照组(P<0.01)。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均分(X)由低于对照组学生1.3分变成了高于对照组4.04分,而且标准差(S)也由高于对照组0.58变成了低于对照组2.27。这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大大提高了,而且成绩分布也较对照组集中,较少两极分化。

四、讨论:

在实施这项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在使用测量创新能力量表时因为没有找到《威廉斯创造性量表》,我们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的《学能测验》(小学水平)练习题自编了一套《创新能力测试题》,它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五、结论

1、关于促进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策略问题

实验组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明显超过对照组学生,归因于本实验研究的教学策略。正是由于采用了这些教学策略,不同的实验组学生的创造力得以迅速的发展。这证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创造力培养、在活动课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创造活动这三种创造性教学形式,在一切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贯彻全体全面、主体主导、求异求优、启发探索、实践操作、民主和谐、成功激励和积极评价等创造性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用发散提问、延迟评价、集体讨论、结果预测.多向求解、激疑存疑、指导发现和问题解决等创造性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小学生创造力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这—命题,只有在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2、关于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点问题

表1和表2所显示的结果,在使我们看到实验组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倾向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他们的创造性倾向发展明显地比创造性思维要慢。

本实验研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倾向的培养,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策略、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教师,为什么两者的发展速度竟如此悬殊呢?我们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认知操作性的心理品质,而创造性倾向属于个 性心理品质的范畴。虽然它们都具有经常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但创造性倾向的这种特点较创造性思维更为突出,培养起来比创造性思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这使我们有理由提出,在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对创造性倾向的培养。

3、关于培养小学生创造力会不会降低他们的学业成绩问题

表2所显示的结果告诉我们,实验组学生的学业成绩本来是略低于对照组的,但2年下来反而超过了对照组(P<0.01)。这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可以显著地不两极分化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这是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1)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在保证完成“双基”教学任务的条件下,根据教材特点有机地、恰如其分地进行的,创造力培养不会削弱学科教学。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体性的积极的智能活动,实验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采用的那些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品质也是有利的。3)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了——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就会对学习内容想得更敏捷、更灵活、更深刻;学生的创造性倾向发展了——求是、求优、敢想、敢说,就会对学习任务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产生了积极影响。

爱心激励创新,创新结出硕果 篇5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然而人的素质关系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个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我们教师学习《新课程》就要树立新理念,采用新方法新艺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这本身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结出新硕果。

那么究竟该怎样实践《新课程》,树立新理念,采用新艺术呢?这样做的效果又如何呢?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尝试,下面我就我的做法简单作个总结反思,以起抛砖引玉吧!

首先,我学习《新课程》后,树立了新的学生观。我感悟到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他有他的人格,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他的人格。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并认真去实践它。教每篇课文一改常态,从不教新字新词,都是安排预习。在预习中,学生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勾,勾勾画画,然后查字词典或其他资料,边读边批,障碍扫清了,读书的兴趣来了,探究问题的劲头大了,再质疑,写于书。在课堂上讨论热烈,不打无准备之仗,方法灵活多样,气氛活跃。而且有些问题学生提得很有深度,也很有新意,往往老师还不一定想到,甚至有时还答不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一点也不怕,而且心里暗自高兴,因为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出来了。我当即表扬了他们,鼓励他们今后继 1 续深层次探究,但我又诚恳表示:我愿意努力赶上他们,师生间你追我赶,教学相长。同学们听到类似的话,他们的干劲更大了,创新的热情更高了。

和学生探究问题非常有趣,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也学会了咬文嚼字,甚至钻“牛角尖”。上期和六年级学生争论一个问题花了三天时间,我用大量的资料终于让他们信服了。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反思,我总结出阅读题的方法:一读、二找、三想、四写。学生觉得管用;还总结出做应用题的方法:读懂题意、抓住问题、找准条件、分析解答、学生满意。有时我故意弄点错题让学生讨论,或者争论,同时老师错了也要当面承认错误,让他们不要迷信,老师也是人,也有缺点错误。我们要相信真理,相信科学,做人就得理直气壮,不能苟且,更不能趋炎附势。

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总是有的,而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解救他们。对于这样的学生特别需要关爱,需要热情,需要耐心。我每教一个班,最先就是和这些同学交朋友,和他们一起耍,一起活动,(如和他们跳一二、一二三,和他们打乒乓等),和他们做游戏,做他们的贴心人。如这期我教五年级一班的自然,该班罗胜同学成绩很差,但我和他耍得最好,他对自然特别感兴趣,课堂上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结果期末考了八十多分,让人惊叹。我还培养他们当干部,推荐他们表演节目,课堂上尊重他们的个性,优先让他们发言,即使答错了或答不上来,我也不批评,因为他们本身就够难过了,我总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启发,直到说对了才坐下。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事,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从而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只要我们把科学的爱真正根植于学生 2 的心田,学生的创新精神自然会迸发出火,也会结出硕果。因为人非草木,孰若无情,我们只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态度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爱生如子,鱼水相连,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变要他学为他要学。他们有了浓烈的学习兴趣,有了初步的创新精神,又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艺术,何愁愚公不能移山呢!

其次,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要创新,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教学实际,我或采取自主学习,或采取合作探究,或采取汇报演讲,或采取角色表演,因情因境而异,绝不雷同。总之,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群情激奋的“群英会”。如我在上《索溪峪的野》一文时,同学们回家认真预习后,他们在课堂自主学习,有的找出了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有的勾出了能表达其特点的语句,有的还提出一些课难问题。汇报讨论时,有学生提问:“索溪峪的野有哪些野?”话音刚落,一学生马上回答:“索溪峪的野有山野、水野、人野。”另一个学生又问:“索溪峪的野是怎样形成的?这说明了什么?”有个学生立刻回答:“索溪峪的野是天然形成的,野说明索溪峪人的环境意识很强,他们把索溪峪的环境保护得很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看来水到渠成,接下来,老师因势利导:同学们,我们和索溪峪人比现在还差点什么?大家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形成共识:我们要增强环境意识,认真保护好环境,保护好自然。同学们读得轻松,说得愉快,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活泼的环境意识教育,这难道不是创新精神的展示吗?

语文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多阅读、广见闻、勤实践。3 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搞懂(甚至基本上都可以),还建立大语文观,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查阅字典词典之类的工具书,大多数同学不仅工具书都有,还有《唐诗宋词选编》、《唐诗三百首》、《歇后语汇编》、《字、词、句、篇》、《精选作文》、《作文大王》、《故事会》,甚至有的还有《红岩》、《平原枪声》等长篇小说。我还鼓励学生多看新闻,多收集优美词语或句、段,收集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等资料。总之,让学生广见闻,勤实践,我还支持鼓励学生写诗,虽然他们阅历短浅,写得不好,但从个别习作中反映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如一个学生学了《争画》一课后写到:“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藏有诗。墨宝生辉妙手事,何愁诗画不爱人。”可见,他们的语文素养明显提高。总之,这些都是爱的奉献,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篇6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实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追求优质教育,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学生成人成才。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一、开展激励·赏识教育的意义

1、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2、激励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激励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

4、激励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l、以激励赏识教育为主线,激励学生树立目标,激发学习内动力,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2、以班为单位,引导学生文明素养的规范养成和道德品质的自主内化。从生活、学习、友善、自尊、理想、信念、责任、创新等方面指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3、建构教师专业成长及师德建设的有效模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育人方式的转变。促使导师自主探索激发和培养每个学生潜能的途径和方法,使每一位教师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责任的统一。

4、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实施和育人评价体系,建构导师制背景下学生成长和教师教书育人业绩评价管理的新机制。

5、建立学校、导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多位一体的合力育人机制,指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娶坚毅勇敢等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通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建设学习性学校,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三、实施原则

1、全员性原则:全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

2、阶段性原则:以激励赏识教育为主线,分步实施。

3、整体性原则: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整体协调,行动统一。

4、实效性原则:以级部为主体,细化实施学校整体方案,注重实效。

5、激励性原则:学校进行全员全程监督检查,量化考核,适时激励。

四、激励教育的内容

激励教育的内容有十几个方面,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环境激励。人是环境的产物,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促使一个人健康成长。古时候“孟母三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2、尊重激励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不仅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当代世界进步教育的思想基矗尊重学生不仅包括他的长处,而且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尊重学生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善意的肯定,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几种学生:①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但性情活泼的学生;②尊重有过错的学生甚至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③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赏识激励。赏识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它的奥秘在于这种力量能让孩子的生命觉醒,它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促其自主自强、健康成长,可以激发潜能、增强动力和勇气;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改正缺点,不断提升素质,战胜困难,振作精神,走向成功。赏识学生应该是全面的,诸如道德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以及人格方面等。赏识需要主动、需要创造。

4、爱心激励。 爱心教育是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当前我国德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操,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爱可以创造奇迹。学校教育中,爱心教育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5、诚信激励。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诚信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修身安邦的基石,维系社会交往的准则和现代社会的标志,千百年来一直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之中。应该教育学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诚信观念,从身边事做起,诚信做人,走诚信人生。

6、自信激励。有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

7、挫折激励。现在的孩子由于独生子女的养尊处优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的受挫能力普遍较差。这些年来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研究生跳楼自杀或者杀害他人之类的事件,与没有耐挫能力密切相光,所以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势在必行,责任重大。挫折具有强大的激励力量,促人猛醒,催人奋进,很多时候甚至比正面的激励力量更大。

8、榜样激励。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在孩子身边设定榜样人物,可以是老师、同学,还可以是名家名人。抓住学生善于模仿,不甘落后的特征,这样既激励了

先进,又激励了后进。

9、情感激励。学生的情感具有两面性,既有对现实否定情绪,产生消极伤感之情;也有对现实的积极肯定,激昂向上的进取情感。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抓住时机,巧妙激励学生。

10、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才能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竞争的意识,在竞争中寻找差距,寻找优势,确立新的标准,明确努力方向,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

五、激励教育实施途径

1、创设激励性学校文化。学校将在楼道、办公室、教室、宿舍、餐厅等活动场所的墙壁悬挂张贴含有激励、勤奋、理想、诚信、责任、自信等方面的名人名言,教导和政教可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宣传激励教育。

2、精心构建“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营造心灵家园。坚持每天都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学生咨询。“心理咨询室”自设立一年多来,现已接受五百多名学生的咨询。令人欣慰的是,绝大部分带着烦恼、焦虑、困惑而来的学生,离开时如释重负,充满快乐。

3、建立校级、年级组、班级三级教育潜质生档案。实行德育导向激励政策,调动潜质生的积极因素,善于发现潜质生的闪光点,大力表扬潜质生的优点。定期召开教育生会议,做好跟踪调查及教育。

4、设立“知心书屋激励教育专柜”。通过为学生添置一些有关激励教育和励志教育方面的书籍供他们借阅不仅为广大师生积极营造“莲香入户听书声”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与载体。

5、设立校级“阳光看台”。阳光看台是赏识激励校园中的一个校级展示区,主要反映三个层面的内容:师生的校级及以上荣誉;各种竞赛活动评比情况的公布;突出的好人好事,让师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

6、建立奖学促学制度。就是改变过去主要“论分行赏”的做法。这个制度,内容包括各方面获得成绩、表现突出、为集体作贡献、学习进步,甚至克服了缺点、改正错误进步大的,都可以得到奖励。办法是物质上奖给几元的小物品,精神上一面小奖状或是照奖励相并放进荣誉集里,作为奖励记录。这些奖励看似微不足道,但这是学生成功、进步的体现,得到的是师生的认可。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平衡,时也是他们争取新的进步、成功的鼓励与鞭策。

激励科技创新实施方案 篇7

多年来, 我校一直秉承创新教育的理念, 致力于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通过“经典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的创编和有效落实, 引领师生共同感受诗情, 吟诵诗音, 传承诗韵, 自主创新, 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 挖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潜能,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陶冶情操, 完善人格, 提高人文素养。

一一、教材的主要特色

《经典古诗文诵读》是在我校十多年来坚持开展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我校创新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 内容是在完成新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的基础上, 由学校教师精选的经典古诗文。我校校本教材强调了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长时间的诵读实践来进行语感训练, 使古诗文学习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语感形成的过程, 成为学生自主建构言语意义、涵养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 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积淀与传承的过程。

本教材按年级共分六册, 每册十篇古诗文。每篇古诗文都配有与其相对应的背景图画和“诵读提示”, 便于学生在情境中自主阅读, 激发学习兴趣。

“诵读思考与实践”是我们本着创新教育的理念,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状况, 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特别设计的、侧重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思考与练习题, 最能体现这一课程设计的独到之处。其特点是:

1.选择性。

即每篇课文的诵读思考与实践题目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喜好自主选择完成, 教师不做硬性要求。

2.开放性。

问题设计着眼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着重启发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 走近作者和他的相关作品以及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 从而激发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热爱, 自主积累, 开阔眼界, 丰富精神世界,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例一】《月下独酌》的第二题:诗人虽然把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 但是字里行间却不难看出他的“独”。为此, 我想把自己的理解对诗人说一说。

【例二】《天净沙·秋思》的第三题:我想查阅资料, 了解一下马致远的生平, 诵读他的其他作品。

3.综合性。

问题的设计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法, 通过不同途径理解古诗文内容, 在吟诵经典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例一】《将进酒》的第三题:感受着诗人的豪气, 我不禁想尝试把这首诗配上适当的曲子唱出来, 与大家分享。

【例二】《天净沙·秋思》的第三题:这首词句句如画, 让我们一起试着结合自己的想象为它配上一幅画。

4.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古诗文特别适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所以,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诵读思考与实践”中设计了给诗加“腰”、仿写、改写、续写等练习题。

【例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第三题:结合感悟, 我们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把这首词改为一篇语言流畅的记叙文。

【例二】《天净沙·秋思》的第二题:请给这首词加“腰”, 使其更生动。

二二、课程的实施

为了使校本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我校采取了大课和小课相结合, 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学社团、文学沙龙以及走进经典主题论坛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校长、中层领导和教师带头吟诵和创作诗词, 并走上讲坛。学校期末语文考试分A卷和B卷, B卷专门考核学生古诗词诵读情况, 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性的学习、交流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顺利实现了小学毕业完成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提升积累60首的目标。

(一) 教学得法, 倾情吟诵

课堂教学是古诗词诵读的主阵地。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 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原则。下面简要介绍我校中高年级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实施策略。

1. 读题质疑知诗人。

古诗文的语言极为精炼, 它们的创作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或源于战乱, 或源于隐居, 或源于离别, 表达了作者在某种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情怀。我们把“将学生引入诗词创作的背景, 缩小与古人时间上、认识上的差距”作为古诗文诵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学伊始, 可以让学生交流从诗文题目、作者、背景中获取的信息;然后, 让学生猜测作者要写什么, 会怎样写。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作品所描述的具体情境, 明确作者所抒发的真情实感。既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2. 读通诗句晓诗意。

在古诗教学中, 诵读是理解的基本前提。诵读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通过读通顺、读明白、读出韵味几个环节来完成。在诵读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词句, 借助“诵读提示”和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凭借已有的言语积累潜心品味, 细心感悟, 形成语感, 以获得言语运用的感性经验和深刻的理性认识。切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这样只会让学生感觉单调和乏味, 同时也破坏了古诗文的整体性和美感。

3. 会心吟诵得诗韵。

苏东坡曾言, “三分诗七分读。”有感情地诵读, 读出自己对诗文思想感情和深刻内涵的理解, 读出诗的韵味, 是诵读的最高境界。古诗文往往意境深远,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要想读出诗词的韵味, 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使诗文描绘的景象在其头脑中浮现。这样, 学生就会对诗境理解得更深刻, 感情体会得更深入, 进而能够会心吟诵。在此基础上, 将诵读的抑扬、快慢、强弱融入其中, 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心境的理解也会不断提升, 达到“会心”的目的。这样反复诵读, 达到心口合一的诵读境界, 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 不知不觉间就会与作者心意相通, 并得其神韵, 语感也就产生了。

4. 拓展积累尝创编。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积累既能让学生吸取精华, 体会魅力, 又能把这些收获运用到阅读写作中去,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中得法, 并通过一首诗或词的学习, 归类拓展同类作品或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力图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把学生带进经典古诗文殿堂的同时,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如诵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后, 引导学生诵读杨万里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汉乐府《江南》等与莲花有关的诗词;诵读李白的《将进酒》后, 根据学生喜爱编歌的特点, 引导学生将这首诗配上喜欢的曲子唱出来。这样的方式比简单的读写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抓住古典诗文的创新点,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创编, 是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一直尝试的教学手段。例如给诗加“腰”、改写、仿写等。孩子们在读写结合的学习环节中进一步领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发挥想象, 自主创编。教师也主动写下水诗文, 和学生一起在语文实践中感受创作的快乐。

(二) 快乐实践, 诗韵飘香

除了课堂教学主渠道, 每周四、周五早晨, 10分钟形式多样的古典诗文诵读小课已经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一个亮点。此时, 有的班播放古诗文朗诵的光盘, 有的班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诵读诗文, 还有的班开展诸如吟唱诗文、游戏诵读、诗文配画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在诵读时间, 我们还为学生播放歌曲, 让孩子们随着优美的旋律诵读古诗文。我们还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景引领学生感知诗文内容, 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配画活动,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低年级孩子喜欢游戏, 我们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诵读。孩子们边诵读古诗边做肢体操, 其乐融融。对高年级学生, 我们开展了“百篇、千句、万词”的日积月累活动。活动从学生每天踏进校门时就开始了。不论是在校园中做值日的、还是刚进校园的学生, 都能听到从LED展示屏传来的、由在我校举办的古典诗词诵读竞赛中获奖的同学录制的配乐朗诵。每当这个时候, 很多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诵, 并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很多作品。

每个班级的教室板报上, 都专门开辟了“古诗文园地”, 摘录古诗文, 诗配画, 发表诵读体会, 内容丰富多彩, 校园可谓“诗情涌动, 诗音绕梁, 诗韵飘香”, 学生积极地参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实现了“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 得到古文化的浸润, 丰富自己的语言, 进而实现了“质“的飞跃。我校成立了各种文学社团三十余个, 都有各自的特色刊物。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种朗诵、作文比赛, 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提升。

激励科技创新实施方案 篇8

5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科技奖励工作大致经历了初创、停滞、恢复、快速发展、改进完善几个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奖励制度,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设立为重要标志,建立了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体系,形成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励框架。

回顾我国科技奖励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技奖励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国家的科技奖励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激励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把奖励原始性创新、集成性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作为重要内容,构建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最大限度激励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体系。

激励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工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科技奖励工作作为体现国家科技政策的重要环节,从体制内规范、引导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激励自主创新要求科技奖励工作与时俱进,及时奖励科技界的自主创新成果,从而对科技奖励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科技奖励的目的是激励和引导自主创新。国家科技奖励属于政府主导的科技共同体外部奖励,是一种政府、科技人员和其他社会成员参与的社会活动。因此,政府主导的科技奖励应体现政府的意志、方针和政策。当前,我国正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政府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的一部分,国家科技奖励应激励自主创新。国家科技奖励的重点是重大发明、发现和重大技术创新,以鼓励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创造性劳动。这一政策导向,要求奖励过程中从推荐开始,就要注重参奖成果的质量,在评审中强调注重奖励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并适当调整科技奖励评审指标和权重。同时,注重对自由选题中创新性突出的科技项目进行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是反映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国家科技奖励政策的引导下,这两大奖项中的自主创新成果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如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总数达到90项,2008年度,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出现空缺,但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取得发明专利数量840项,其中技术发明奖280项,科技进步奖560项:取得发明专利的获奖项目数量共计140项,其中技术发明奖37项,科技进步奖103项。从整体上来说,获奖项目原始创新比较突出,这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原始性创新成果数量在不断增加,原始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近几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对原始性创新的奖励力度,在奖项设置、奖金额度、奖励数量、评奖机制以及鼓励社会力量设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在国家三大奖中,都突出了获奖成果的自主创新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奖突出对具有科学价值并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奖励;国家技术发明奖突出对核心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发明的奖励;国家科技进步奖把奖励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重点,鼓励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并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奖励数量和奖励比重,鼓励原始创新。在社会力量设奖方面,一批专门奖励自主创新成果的奖项先后登记并开展奖励活动,那些已开展多年的奖项也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奖励自主创新的力度。如在科技界享有广泛声誉的何梁何利基金奖自2006年起增设了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并分设产业创新奖、区域创新奖和青年创新奖,奖励具有高水平科技成就而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建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和著名品牌,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杰出贡献者。科技奖励工作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突出了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推动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面对新形势和历史机遇,如何更加切实有效地发挥在激励科技人才和科技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当前我国科技奖励工作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突出科技奖励重点奖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在评奖过程中,应突出科技奖励的自主创新标准,淡化科技成就的生产力标准;强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版权和标准等,鼓励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申报专利和版权,鼓励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得为根本导向,加大在科技奖励中的专利考核指标,在科技计划、科技成果等管理工作中引入专利考核体制:加强与国际科技界的接轨和交流,尽量引入国际通用的创新判别标准,避免孤芳自赏的奖励项目。

二是进一步规范科技奖励的运行。对科技成果的自主创新评价,要有一个规范的科技奖励运行机制。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科技奖励申报、评审机制,实现科学奖励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聘任专业人员或相关人员从事科技奖励管理工作。同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科技奖励中,提高科技奖励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上一篇:大学铺导员工作计划下一篇:初二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