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精选4篇)
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篇1
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1、接诊、急诊、查房、手术、抢救、讨论、会诊、值班、医疗文书书写、医疗质量管理等各项医疗活动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副)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和主任医师在科主任领导下,对本科的医疗质量负责,具体指导下级医师,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和急危重患者的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组织急危重病例的抢救,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听取诊疗护理意见,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医院交给的相关工作。
主治医师受副主任和主任医师领导,负责本科患者的诊治和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具体对本科患者定期进行系统查房,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护人员汇报,倾听患者意见,修正病历记录,应邀参加会诊,决定出院计划,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制订持续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完成上级医师交给的相关工作。
住院医师受主任、副主任医师及主治医师领导,负责分管患者的诊疗工作,认真执行查房制度,及时接管新进患者,按时完成住院病历,制定初步诊疗计划,征询上级医师意见,接受上级医师指导,实施各项诊疗措施,监督医嘱执行情况,分析各项检查报告,观察处理病情变化,据实做好病程记录,主动征求患者意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同时负有指导实习、见习和进修医师工作的职责,完成科室交给的教学、科研任务和上级医师交办的相关工作。
2、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须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工作,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检查下级医师的诊疗工作,及时纠正下级医师不合适的医疗活动,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3、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请示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病人做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或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诊治方案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亲自查看病人或不认真负责而做出不合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
4、下级医师若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可讨论协商,统一意见,上级医师应充分考虑下级医师的意见;意见不统一时,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在执行过程中可与上级医师进行学术探讨。
5、下级医师不得擅改上级医师的重要医嘱,如确需改动,应向上级医师请示、协商。
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篇2
1军队三级医院中级人才培养的缺陷
由于我军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建设,目前三级医院的中级人才绝大多数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高学历人才具有文化层次高,科研能力强,英语水平好等特点,在某些方面为提高我军的整体科研能力,加快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接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部分中级人才却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制约了我军卫生事业整体实力的发展。我军三级医院的主治医生很大一部分是在获得高学历之后,直接或短时间内就获得主治医师资质的,部分高学历青年医师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论文撰写、科研课题的设计及完成方面,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些人在取得了相应学位后,因为相关政策允许,很快即获得了中级职称的资质,缺乏再培养机制,临床能力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尤其是动手能力匮乏,不能较好的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容易造成医疗安全隐患。在目前大多数综合性医院中,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临床培训时间大多较少,在培训方法上,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于临床技能的考核多流行于形式,缺乏一种实际的考评方法,培训的质量及效果得不到监控[1]。更重要的是,这部分人群大多缺乏基层部队锻炼的经历,军事素质不过硬,尤其是部分地方入伍的大学生,没有经过军事院校的正规培训,军事能力存在较大不足,在日常战备任务,重大军事活动,卫勤演练等方面不能满足我军的实际需要,存在作风散漫等缺点。此外,由于各种原因,我军时常存在人员的调动,部分基层单位的中级人员进入了三级医院担任临床职务。这些人军事素质较好,并具有从事各项军事任务的经验,但是由于条件限制,他们在基层工作中接触病患的机会较少,业务能力不强,虽然取得中级资格,但是在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并不能履行相应的职责。
由于上述种种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导致了我军三级医院中级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业务能力与军事素质不平衡的状况,需要寻找一种新的途径进一步规范中级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确保业务能力,军事能力同步发展。美国做为西方医学的代表,在医师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为我军相关制度的确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2美国医师培训体系的经验
美国做为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沉淀,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可以说具有了较深厚的经验,开创了不少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及培训体系,值得我们借鉴与取舍。首先,美国的医学教育强调了继续教育制度。美国非常重视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医师在取得了相对资质后,仍按要求每年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需要完成不同层次的网上模拟考试和正式考试,并保证每年获取足够的学分后,才能更新资格证书,否则可能面临取消行医资格的危险。其次,美国医学教育强调了系统、全面的培养模式。与国内教育不同,美国部分医学院校的教育目标包括了六大核心能力的培养[2]:医疗、医学知识、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改进、基于系统的实践。可以看出,美国医学教育更加强化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体系的建立,注重了医德素养、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的培养。第三,对于医师的培训突出强调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医院制定和完善了规范化的轮转制度及临床教学制度,重点培养医师临床接诊病人、处理病人及与病患沟通的能力。轮转期间,采用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带教形式,青年医师动手机会较多,可以得到较好的培训。第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和“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方法[3],在学习过程中,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激发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一套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第五,美国的医学教育可以说是精英教育,即精心挑选少数人就读的一种教育形式。美国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较少,且录取严格,大多数医学生具有了4年其他专业本科的教育,可以说生源质量普遍较高,为今后的进一步培养奠定了基础。
3军队三级医院中级人才培养的思考
通过对美国医师培训制度的学习,可以发现美国医师培训系统更加重视全面化及临床化,强调了继续教育等问题。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以及结合军队卫生人才建设的特色,军队三级医院中级人才的培养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的有关制度。例如,部队建设需要的是大量的可用人才,而且军队医院人员来源较为多样化,总体质量参差不齐,因为我军医院人才建设不可能走精英路线。而且,军队人才必须具有军队的特征,不但需要业务素质上的优秀,而且必须具有较好的军事素质,在军事素养方面更加需要重视。结合借鉴美国医师培训制度的优势,并根据我军建设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中级人才的培养。
3.1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制度的建立
由于我军三级医院的中级人才不少都缺乏较好的临床工作经验,而且部分由基层调入医院的工作人员更是缺乏相应的工作能力,因此“继续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继续教育”制度是给中级人员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的途径,有利于开拓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程度。目前我院的继续教育可以分为院内教育与院外教育两种形式,同时还有各种类型的军内外学术会议,这些都可以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模式。继续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继续教育”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在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可以适当引入考核制度,例如学分制度,定期业务能力考核制度等等,否则继续教育很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实际需要的效果。但是在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认知问题、管理问题、考核标准、监督体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3.2力求全方位提高个人能力
从美国医师培训制度中可以看出,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医师,可以从“医疗、医学知识、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改进、基于系统的实践”六大方面进行培养。结合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可以说也就是要具有较好的医疗业务能力,病患沟通能力,以及高尚的医德医风素养。作为中级人才大多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故此重点应该放在加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上来,强化业务水平。尤其是对刚毕业就取得中级资格的硕士、博士生更应该注重对他们的管理,落实好他们的临床轮转制度,要在二级学科内做好轮转学习工作,增强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与病患交流、沟通的能力,并做好轮转结束后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不能只流行于形式,考核内容应该包括临床专业技能、临床手术操作、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当延长轮转时间,加强培训,并与个人年终考评直接挂钩,从而增加受训人员的危机意识。在当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关系极为紧张,大多是由于医患双方之间沟通不畅所致,因此语言沟通能力也是必须重视的环节之一。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交流能力;在医疗实践询问病史中,学习询问技巧;借鉴并学习以往医疗纠纷中的经验教训;观察并学习他人的交谈方式等等。在当今社会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下,医学界不免也存在种种不良风气,例如红包现象、科研造假等情况。我军始终重视思想教育,因此更加需要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的信念。良好的医德医风素养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形象,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一旦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3.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教育效果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教育形式具有一定的联系。一种好的教育模式,不但可以受到受教育者的喜爱,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美国,问题式学习法 (Problem-basedLearning,PBL)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学者的重视。PBL教学[4]通常选用“假未知”命题,即模拟职业工作情形,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并形成职业思维方式,以实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对接和同步增长。其基本理念是“以病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培训人员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力争找到对应的答案,并在一定的范围内组织专人进行讨论,不但加强了人员的文献检索能力,而且加强了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受训人员运用所得的知识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3.4姓军卫兵,注重军事能力的培养
军队医院是为军队服务的医院,军队医院的使命任务[5]要求所属医师必须具备平战时遂行卫勤保障能力,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就规定了每位军队医院的人员都应该具有较好的军事素质。作为我军三级医院的中级人才同样需要熟练掌握搬运、包扎、固定等战场急救技能,同时在野战条件下,地理环境及形式复杂多变,医疗资源有限,必须注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完成了专业知识的培训后,必须注意参观、学习野战条件下的急救知识,力争高效、快速、准确、圆满的完成任务,建立一支“拉得出,救得下”的应急力量。结合目前战争中多采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特点,应注重战场救治技术、生化武器洗消救治技术、战场心理干预技术、伤员分类后送等技术的培训,确保每名人员能够具有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履职能力。
摘要:在我军三级医院的建设中,中级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军任务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单位人员来源的不同,人员学历、能力的不同,中级人才的培养存在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本文旨在通过参考美国医师培训制度的的经验,从“继续教育”、“多方位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战场急救”等几个方面浅谈我军三级医院中级人才培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篇3
一、科主任检查
1、科主任不定期检查药剂科各项工作,解决特殊情况、疑难问题,指导全科工作。
2、审查药品计划、采购、管理情况,急诊急救药品准备情况。
3、检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采购、“五专”管理以及此类药品在本院使用情况。
4、指导下级药剂人员工作,抽查岗位工作质量;听取药剂人员、医生等对医院药事管理的意见。
5、了解新药,利用各种形式介绍药品新进展。
6、收集临床药品使用信息,定期向药事管理委员会反馈。
二、主管药师检查制度
1、主管药师负责本岗位药事管理质量工作。对药品质量、使用情况、临床科室反应,特别对新引进药品要全面了解、掌握临床信息,及时向科主任反馈。
2、指导下级药师对药品计划、采购、使用管理工作。
3、检查麻醉药品、特殊药品管理。
4、制定本工作室药品请领计划、近期药品返回、破损药品报销等。
5、决定本工作室人员排班、休假、检查考勤。
6、检查交接班本,工作记录书写质量,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准确记录。
7、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教学指导,对下级药师进行“三基”训练。
三、药剂师检查制度
1、每日至少两次(早晚)检查本工作室药品使用情况。检查特殊药品、效期药品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2、主动向上级药师汇报工作。及时增补药品,检查药品质量,核对出入库单据,做好月报表。
3、随时接待药物咨询,认真记录,必要时请上级药师协助解答。
4、检查交接班本记录情况。
5、了解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及时反馈医护人员药品使用信息。
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篇4
一、急诊医师在职培训由医务科负责,医务办主任和各科主任是具体负责人。各级管理组织要依据急诊医学专业发展的需求及继续教育的需要,结合急诊医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制定急诊医师培训计划并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培训有效性评价。
二、各级专业职称医师必须重视在职培训工作,按照医院和科室培训计划以科室培训、老师带教辅助等形式,有效落实培训计划。
三、培训及评估内容包括:徒手心肺复苏、配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仪、心电图机、吸痰器的使用,急诊病历规范化书写(包括急诊门诊病历和急诊留观病历)。
四、培训方法
1、医务科组织高年资的医生或专业人员对主治医以下的员工及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科室主任自行安排本科室医生的培训计划,对必须掌握的急症项目进行培训。
五、评价方法
1、急诊医师考核分院、科两级进行,科室需根据医师的任职年限、职称层次培训内容,进行分层培训,院级考核以“三基”内容为主,每年考核不少于2次;科级考核以“三基“内容加专科急救技能操作内容为主,每年理论和操作分别不少于6次,急诊技能操作考核90分为合格。
2、急诊医师技能资格考核每年组织一次,评价医师任职资格,建立档案。
3、对从事急诊的专科护士,按计划参加院科两级培训和考核,急诊专业的住院医师每年参加医务科组织的急诊医师专科技能再培训和评价。急诊专业的主治医师每两年参加医务科组织的急救技能再培训和评价。
【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推荐阅读:
急诊医师论文11-26
急诊科医师培训计划10-24
急诊科主诊医师工作计划06-26
急诊科急诊衔接制度10-11
三级业务查房制度09-23
急诊抢救制度12-06
施工现场三级动火制度08-24
急诊工作制度12-13
急救急诊接诊制度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