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师论文

2024-11-26

急诊医师论文(共4篇)

急诊医师论文 篇1

急诊科是综合医院的窗口,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繁重的科室,其服务质量的高低,既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医院综合实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安定。作为处在抢救工作最前线的医师,将随时接收急性创伤或病情危急的患者,对其技术和应急能力要求高,并且工作难度、强度和风险性之大等,这些长期的巨大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因此,了解急诊医师的工作情况和压力管理情况,并为其构建有效的减压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福建省各级医院中随机抽取230名急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级医院31人(13.50%),二级医院69人(30.00%),三级医院122人(53.00%),有8人未填来源;男性177人(77.00%),女性53人(23.00%);住院医师75人(32.61%),主治医师93人(40.43%),副主任医师48人(20.87%),主任医师14人(6.09%);中专学历6人(2.61%),大专学历42人(18.26%),本科学历159人(69.13%),硕士研究生学历21人(9.13%),博士研究生学历2人(0.87%);担任医院或科室行政职务的有101人(43.91%);工作年限低于5年的有53人(23.04%),5~10年38人(16.52%),11~15年43人(18.70%),16年以上的有96人(41.74%);平均年龄(37.87±8.43)岁。

1.2 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和“成人心理压力量表[2]”对抽样对象进行调查。其中,“一般调查问卷”共18个条目,包括:福建省急诊医师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等级和性质、职称、学历)和相关工作情况(担任职务、看病人数量、手术台数、加班、查房、急救出诊、业务学习、病人答疑、其他额外工作)以及压力来源情况。“成人心理压力量表”共17个条目,每个项目实行1-6级的6级评分,反映心理压力的管理情况。所有条目得分相加计总分,当总分低于40分以下时,表示压力管理良好。

1.3 施测和统计处理

调查分为三种方法,一种是在全省急诊医师培训会议现场发放,并给予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现场发放并回收;一种是前往抽样医院进行调查;还有一种是通过电子邮件和寄信件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回收后,对其进行整理编码,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双人录入数据。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于满足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频数描述,两组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即M(QR)进行描述;三组及以上的等级资料之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三组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检验。

2 结果

2.1 福建省急诊医师的相关工作情况

表1显示,在日常的相关工作,60.4%的急诊医师需要经常加班,超过70.0%的急诊医师每天都要参与查房和回答病人咨询。54.8%的急诊医师平均每天看病人的数量在11个以上,还有31.7%的急诊医师表示看病数量之多而无法确定。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不同医院等级的急诊医师平均每天看病人的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8,P=0.006)。通过Nemenyi法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一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急诊医师在平均每天看病人数量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10);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急诊医师在平均每天看病人数量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3,P=0.030)。

2.2 福建省急诊医师的主要压力来源

表2显示,福建省急诊医师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为当前的职业环境(91.7%)、医院的福利待遇(48.3%)、个人的职称晋升(45.7%)。

2.3 福建省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情况

结果显示,福建省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平均得分为(46.33±10.7),最低得分为17,最高得分为78。其中,得分在17~39之间的共62(27.0%),40~49共83人(36.0%),50~59共62人(27.0%),60~69共17人(7.4%),70~78共6人(2.6%)。

2.3.1 不同性别的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情况

经检验,资料符合正态分布(P>0.05)且方差齐性(F=0.207,P=0.65),通过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情况,结果显示,男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得分为(47.37±10.82),女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得分为(42.85±9.61),不同性别的急诊医师在压力管理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7,P=0.007)。

2.3.2 不同医院所在地的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情况

通过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医院所在地的急诊医师,其在压力管理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通过Nemenyi法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医院处在县(县级市)城与处在省城的急诊医师在压力管理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8,P<0.010);医院位于地级城市与位于省城的急诊医师在压力管理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20)。而医院处在乡镇的急诊医师与处在县城(χ2=0.40,P=0.820)、地级城市(χ2=0.00,P=1.000)和省城(χ2=5.22,P=0.070)的急诊医师在压力管理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处在县级的急诊医师与处在地级城市的急诊医师其压力管理方面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780)。

2.3.3 不同年龄段、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的急诊医师压力管理比较

通过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χ2=5.416,P=0.247)、不同工作年限(χ2=2.618,P=0.454)、不同医院等级(χ2=2.369,P=0.499)、不同职称(χ2=2.715,P=0.438),不同学历层次(χ2=4.929,P=0.295)之间的急诊医师,其压力管理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急诊医师的工作强度普遍偏大,突出的表现在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除了门诊、手术、查房、急救出诊等常规医疗工作外,还要承担大量的业务学习、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据福建省卫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福建省的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已达到7 285所,执业(助理)医师数达59 225人,其中,从事急诊工作的医师数约有1 000余人。全省全年急诊诊疗人次达8 466 202人,其中,各级医院的急诊人次达6 725 343人(数据来源:福建省卫生厅,2012)。由此,福建省急诊医师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强度可见一斑。同时,医院等级越高,急诊医师的工作强度和负荷越大,这与孙东悦等人对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进行的调查结果一致[3]。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前福建省内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高水平医疗人才均集中在少数大医院,大量的病患不得不前往大医院看病。同时,随着交通的越来越方便,许多基层医院的一般急诊病人也被送到大医院救治;一些上班族,由于白天没有时间看病,即使不属于急诊的疾病,也利用晚上时间去看急诊,增加了急诊医师的工作压力。另外,还跟急诊医学专业本身有关,其多学科性和在临床思路和诊疗方面对医生的高要求[4],以及急诊科突发事件多、急危重症多、人员流动大、受诊断不明或诊断前期的传染病感染威胁大的基本工作特点[5],使得急诊科工作人员的离职率较高、流动性较大。据福建省急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二级医院多为支援型的急诊科,内科医师相对固定,81.3%的医院急诊外科医生以轮转为主,不固定;三级医院由于急救量多、人员少、医疗风险大、待遇跟不上、职称难评定等,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有的甚至找到上级领导要求调动。这些均是导致在岗急诊医师工作超负荷的重要原因。

研究显示,福建省急诊医师日常面临的主要压力源中,排名前3位的压力来源依次为:职业环境、医院的福利待遇、个人的职称晋升。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为当前复杂的职业环境和医患关系,这与花菊香[6]、秦书红[7]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急诊医师接触的大多为生命垂危的急重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病人,其发生死亡和伤残的几率比较大。倘若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科学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一旦出现医疗效果与其期望值不符,很容易引发医患纠纷,甚至对急诊医师造成人身伤害和精神侮辱,使其对急救工作产生恐惧和压力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职业医闹的加入,给急诊医师的工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研究结果还表明,福建省急诊医师在压力管理方面的总体情况均不太理想,男医师在压力管理方面比女医师要差。其原因可能为:女医师较之男医师更擅长抒发感情,与他人分享和倾诉工作中的快乐和忧愁,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也可能跟劳动的性别分工有关,亦即,男性承担着主要的工具性角色,如家庭供养等。尽管现代家庭制度发生了变化,更多女性也进入了公共生产领域之中,但工作组织仍然以结构性的力量建构着女性在职业发展上的从属地位,特别是在职称和职务晋升等方面,女性面临着更多的“玻璃天花板”问题。而男性则可能因为承担角色的不同,迫使其必须具备一定的雄心和事业心,在工作中追求更高的待遇和地位。但在现实中,由于急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申报科研课题方面均比较困难,从而限制了多数急诊医师的职称晋升,由此,男性急诊医师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则不难解释。

另外,研究还表明,不同医院所在地的急诊医师,其压力管理的情况也不一样。在省城医院工作的急诊医师比在县城和地级城市的急诊医师,其压力管理情况要差。也就是说,越往大医院,急诊医师的压力越大,这与任霞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8]。其原因在于,省城的医院,尤其是大医院,集中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吸引了大量的病人前往就医。特别是一些重大和疑难的危急重病人,均送往大医院治疗。另外,近年福建省已经实行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评审条件,省城的大医院基本被纳入为该项目的培训基地,承担全省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任务。由此,也给省城的急诊医师造成了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压力。

4 结论

福建省急诊医师在压力管理方面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亟需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其解压。

4.1 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配备标准

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的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2,可以看出,医院医护比例倒置现象得到扭转[9]。然而,从目前我国医疗急救人员的配备情况看,每11万人口仅配置1名医疗急救人员,与中等发达国家每1万人口配置1名医疗急救人员的标准相差甚远,面临着急救人才大量缺口的严峻形势[10]。而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各种突发性的老年疾病将越来越多,再加上近年各种突发性的天灾、事故频发等,对急救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公共卫生体系范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医学已经面临着较严重的供需矛盾。因此,增加急诊医学专业人力资源,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比例和配备标准刻不容缓。实际工作中,建议根据不同医院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急诊医学专业人才结构,如按照学历层次、职称、专业、工作年限或工作经验等情况作“橄榄型”梯次配置,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模式———以一支专业结构均匀、具有研究生学历、中级以上职称、10年左右工作年限为主力军的急诊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在医护人员配备方面,增加护理人员比例,使急诊医护人员比例达到1∶4左右,从而减轻急诊医师的工作负担。

4.2 规范急诊救治范畴

顾名思义,急诊医学就是专门处理病情危急状况需要立即进行干预处理,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或死亡的专门学问。由此,除了医院急诊室外,一些事故现场、院前救治、大型灾难救护以及社区的紧急救护系统都是急诊医学研究及服务的范畴[11]。然而,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许多与急诊无关的疾病也在急诊科治疗的现象,即把门诊和急诊相混淆,特别是在当前医疗资源严重紧缺的形势下,只要病人有挂号,医生也只得将门诊当急诊看。这样,既占用了宝贵的急诊医疗资源,又无形中增加了急诊医师的工作量,造成沉重的工作压力。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医院应该进一步规范急诊救治的范畴,建立可行的疾病诊治标准和引导体系,从而使急诊资源真正用到实处。

4.3 营造良好的院内外工作氛围

一方面,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加大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医务人员应该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营造良好的医疗职业环境。另一方面,医院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急诊医师的福利待遇,比如:增设急诊医师的特殊岗位补贴,在职称晋升、外出进修学习、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予以照顾,从而解决急诊医师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得到顺利的发展,最终达到人人愿意从事急诊医疗工作、人人愿意留在急诊部门工作的目标。

4.4 提高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技能

医院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帮助急诊医师缓解工作压力,比如,建立比较人性化和弹性化的工作安排制度,在排班时适度照顾有年幼子女、年纪大、身体情况较差的工作人员,科室人员相互帮助和相互关心。医院工会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丰富急诊医师的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给急诊医师进行压力管理技能和心理培训,通过各种心理辅导和培训,使急诊医师充分认识急诊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其工作的正能量,使其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和正视压力,在工作中提高自我应对和应激的能力。此外,医院相关领导应该经常关心急诊医师的情况,及时解决其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及时介入工作压力较大的医师,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排解。

参考文献

[1]邵孝鉷.高级医师案头丛书·急诊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2.

[2]雨帆.心理测试[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189-190.

[3]孙冬悦,王晓燕,王辰,等.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描述及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2011,15(8):25-27.

[4]黄子通.急诊医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6.

[5]张广清,邓秋迎,陈惠超,等.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8):771-772.

[6]王香平,花蕾,白弘冬,等.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特征及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257-262.

[7]秦书红,何靖,李伯军.工作压力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7,23(17):1494.

[8]任霞,孙红,杨凤池.北京市三甲医院医生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6):15-17.

[9]陈维松.中国卫生部:医院医护比例倒置现象得到扭转[EB/OL].2011-05-11.http://news.china.com.cn/txt/2011-05/10/content_22530260.htm.

[10]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急救发展如何破困局[N].健康报,2011-02-25(1).

[11]李桂桂.急诊医学成为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EB/OL].2009-09-04.http://health.sohu.com/20090904/n266464390.shtml.

急诊医师论文 篇2

临床思维是医师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集、分析和归纳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一般而言,急诊科医师和其它专科医师一样,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后得出诊断,再决定给予医疗干预(药物或非药物)。但是,由于急诊病人的某些特点,要求医师的思维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急诊病人的特点包括: 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不确定因素多; 危重病人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要给予医疗干预; 来诊病人常以某种症状或体征为主导,而不是以某种病为主导;

病情轻重相差甚大,从伤风感冒到心跳呼吸骤停;

病人和家属对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的期望值高。

根据病人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按以下过程进行思考。

问题1: 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

虽然绝大多数急诊病人不是危重病患者,但在应诊之处就凭表象主观地认为“没什么大问题”是草率和危险的。在针对急诊科医师的投诉中,部分就是因为医师对病情估计不足所致。如果开始就从“是否会死亡”的角度考虑,将思维拉向极端的高度,可以保持相当的警觉性。由此将病人分为3类:

a.高度可能性 — 即危重(critical)病人,必须立即给予医疗干预。

b.中度可能性 — 即一般急症(emergent)病人,占急诊大多数,短时间内没有生命危险,但不可掉以轻心。

c.低度可能性 — 即非急症(non-urgent)病人,病情稳定,可以稍缓处理。

问题2: 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稳定病情或缓解症状的干预措施?

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给予对症治疗,这是急诊科医师有别于其它专科医师之处。比如出血的病人先止血,疼痛的病人先止痛,气促的病人先给氧,燥狂的病人先镇静,休克的病人先补液,怀疑骨折的病人先固定等,有人称之为“先开枪,后瞄准”。有经验的医师常在看到病人的第一眼就会做出相关的决定,但在思维时要反复问自己:

a.这些措施是否对病人最有利(利大于弊)?

b.这些干预是一次性还是反复多次,维持到何时?

c.如果干预是错的,怎么办?

问题3: 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分析病人的主诉、现病史和过去史、初步的检查结果,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思考,遵循“先常见病多发病,后少见病罕见病”和“尽量用一个病解释”的诊断学思路,根据急诊疾病谱特点区分为3类:

a.创伤性急症(trauma emergencies):由各种创伤因子造成的急症。

b.内科性急症(medical emergencies):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内分泌、泌尿、血液系统的非创伤急症,急性中毒、过敏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急症。

c.特殊的急症(special emergencies):儿科、妇产科和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等专科的急症。

问题4: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这是鉴别诊断的思维过程。急诊病人常以症状和体征就医,如发热和腹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两个症状,背后的病因五花八门。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可能很快会作出倾向性的诊断,比如认为这是由于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腹痛。但是你还要考虑能否排除胃肠穿孔、胆道疾病或宫外孕破裂?医师应自问:

a.这是唯一的病因吗?

b.其它病因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排除?

c.请哪些专科医师帮助我?

问题5: 哪些辅助检查是必需的?

急诊科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液项目(常规、生化、酶等)、心电图和X线平片,进一步的检查有超声、CT和核素等。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医师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的结果,相对忽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检查过程中还有病情突变的风险。医师在决定作某项检查时应自问:

a.这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和鉴别是必要的吗?

b.如果检查过程中病情恶化,怎么办?

c.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怎么办?

问题6: 病人到急诊科后,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急诊病人处于疾病的早期,但往往不是极期,病情变数很大,可能向好转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想恶化的趋势演变。在我们做出初步的诊断和相应的干预后数分钟或数小时,不要忘记作再次评估(re-assessment),以验证诊断是否正确,处理是否得当,以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如何。因此,急诊观察区(病房)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诊疗场所。医师和护士共同进行评估并认真书写记录。医师应考虑:

a.病情稳定(stable)还是不稳定(unstable)?

b.病人对干预措施(药物或非药物)反应如何,有无副作用?

c.是否需要增加其它干预措施?

问题7: 往哪里分流作进一步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病人在急诊科的诊治只是一个阶段,之后就要考虑下一步的去向,包括:取药后回家继续治疗;到输液中心进行静脉给药治疗;急诊观察区留观;收入住院部相关病区或ICU;直接进入手术室或介入治疗室。尽早做出病人去向的选择可以得到其它专科的帮助,使病人更早获得针对病因的处置,提高救治的成功率。虽然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师往往还要考虑病人的经济能力和其它社会因素,但从病情的角度医师应回答:

a.病人有否紧急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指征?

b.住院治疗是否对病人更有利?

c.病人在急诊科的时间是否太长了?

问题8: 病人和家属理解和同意我们的做法吗?

这是一个医患沟通的问题。有时医师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抢救病人,最后得不到感谢,反而还被投诉。这种现象既反映出社会对急诊急救工作的专业特点应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也要求我们检讨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和缺陷。由于患方对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的期望值较高,在救治的短时间里医患之间又往往难以建立彼此的信任,如果沟通不足,就容易导致患方不满意而医务人员又有“好心没好报”情绪的结果。所以,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应提醒自己:

a.我是否已经将病情告知了病人或家属?

b.他(们)同意我的做法吗?

c.他(们)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了吗?

急诊医师论文 篇3

1 针对规培医师的CPR培训目标

我们对规培医师进行CPR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依据是现行对规培生教学要求及《2015美国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病急救指南》特点, 要提高CPR的质量, 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急救人员团队CPR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心脏停搏患者, 必须通过有效的心脏按压产生足够的血流, 才能输送氧气和代谢物质。心脏停搏后患者能否恢复自主循环 (ROSC) , 主要取决于CPR是否给心肌输送了足够的氧和血流。高质量CPR的五个主要因素是:①按压时段 (CCF) ;②按压频率 (100~120次/min) ;③按压深度 (5~6cm) ;④胸壁充分回弹;⑤避免过度通气。在急救过程中只有做到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才能显著提高CPR水平, 改善患者预后。

监测和反馈。监测患者对复苏的反应及急救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确保高质量CPR, 优化CPR质量, 预防低质量CPR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没有复苏进程监测的抢救犹如在开一架没有仪表盘的波音747, 充分说明了复苏监测对于优化心肺复苏质量的重要性。

复苏团队层面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指挥者统筹全盘, 设计复苏团队成员的行动, 指导团队成员的沟通和配合, 在复杂情况下中确保高质量CPR。

系统的CPR持续改善计划 (CQI) 。心肺复苏实施后对心脏复苏工作进行总结和讨论, 为以后进行高质量CPR总结宝贵的经验。

2 教学手段与方法

为提高规培医师的CPR水平, 我们在临床教学时主要基于以上四点为指导思想, 按照以下六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2.1 对规培医师采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CPR培训

模拟教学具有很多优点, 目前, 国内外已广泛采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CPR培训与考核[1,2]。谭菲菲等[3]对210名医生进行CPR、各种恶性心律失常的模拟培训, 结果表明, 对医生采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培训后, CPR能力明显提高 (P<0.05) ;王长远等[4]对20名急诊科医师采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培训, 结果显示, 培训后的CPR的考核成绩均有明显提高 (P<0.01) 。由此可见, 采用高仿真模拟人对医师进行CPR培训均有明显效果;所以我们对规培医师的CPR培训, 首先采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培训, 可明显提高培训效果, 有利于规培医师医疗水平的提高。

2.2 使用心肺复苏反馈装置监测培训质量

CPR质量, 包括胸部按压减少中断和电除颤时间, 是决定预后的两个最重要因素。2015《指南更新》建议在培训中使用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通过引入相应传感器对按压过程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反馈, 有助于培训对象复苏技能的提高。因此在培训的第二步我们引入相应传感器对按压过程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反馈, 培训中可监测以下指数: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过程的时间比、按压中断的程度、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回弹、按压-通气比、动脉舒张压、二氧化碳波形图 (EtCO2) 、电击前及围电击期和电击后的按压暂停时间等。培训过程中通过使用心肺复苏反馈装置监测规培医师的CPR质量, 从而找到规培医师的不足, 不断改进, 能大大提高规培医师的CPR水平。

2.3 明确复苏成功的基本条件

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非常低, 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复苏成功。有时即使是复苏非常及时, 操作非常规范, 用药非常得当, 但仍有很多患者离去, 这是为什么?我们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这就需要我们对心肺复苏有个全面的认识。复苏者应明确复苏成功的基本条件。心肺复苏成功有三项决定性因素:①患者是否存在生还的基础生命条件?比如严重的终末期疾病、严重的脏器损伤及创伤等, 如果存在, 复苏成功率极低;②是否在心脏骤停早期恢复了血液循环?如果患者不存在上述的严重疾患, 复苏还是失败了, 就要考虑是否在心脏骤停早期恢复了血液循环;③是否有不可逆的脑损伤?如果早期恢复了血液循环, 还要考虑患者有无不可逆的脑损伤, 只有这三点都具备了, 才能大大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所以在培训时要培养其对患者原发病的重视意识, 如果患者不存在生还的基础生命条件, 即使给予了足够长的时间及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也无法拯救患者的生命;而如果患者具备生还的基础生命条件, 需要及时正确的心脏按压及电除颤, 才有可能在心脏骤停早期恢复血液循环, 并尽早进行脑保护措施, 才能保护脑细胞, 恢复脑功能。

2.4 应用案例情景剧对单向技能进行整合培训并考核

CPR的整个操作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复苏失败。因此在规培医师的单向技能熟练操作后, 我们应用案例情景剧对其单向技能进行整合培训。情景案例事发现场脚本设计:急诊科的楼道里, 有位老人 (模拟人) 突然摔倒不省人事。每次将急诊科规培的住院医师分为2组 (每组3~4人) , 如果其碰巧路过, 作为目击者应该怎么做?用下面的表格 (表1) 对其进行考核, 并应用心肺复苏反馈装置监测复苏质量。考核结束后, 及时提出规培医师操作中的不足与失误, 并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CPR技术, 从而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教学效果。

2.5 考核后进行实践

模拟人只是一台设备, 不具备人的思想, 很多功能缺失, 比如对CPR中的“用药”不能产生真实的反应, 而且在实际临床工作中, 医生既要充当抢救者, 还要与家属进行沟通, 因此情景模拟教学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的临床训练。规培医师虽然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培训, 但往往一到临床上需要CPR时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 比如不知何时应用“复苏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电除颤时忘记通知其余复苏人员离开床面等;诸多问题在临床复苏时才会暴露。规培生不同于实习生, 他们已参加工作, 大多数具有医师资格证, 是具备抢救资格的, 所以我科在规培医师考核合格后, 安排其跟随急诊科带教教师值班, 协助抢救患者, 在复苏实践中找出自己的不足, 总结经验, 进而加深对CPR的全面掌握。

2.6 总结CPR持续改善计划

每轮培训医师规培结束前, 我们都会召开心肺复苏总结会, 让规培医师总结自己在急诊科规培期间的心得体会, 并对我科的心肺复苏教学提出建议, 带教医师对规培生的意见进行总结, 为以后的心肺复苏教学总结经验, 制定CPR持续改善计划。

对规培医师进行CPR相应理论、技术操作的培训, 能够培养其急救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反应能力。要提高规培医师的心肺复苏技能, 培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急救人员CPR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明确指定团队领导, 迅速开始CPR, 迅速应用除颤仪, 以足够的速率 (100~120次/分) 和深度 (5~6cm) 按压胸部, 允许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②明确复苏成功的基本条件:CPR前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生还的基础生命条件, 即患者是否存在不可逆的严重的终末期疾病, 如果存在, 即使给予了足够长的时间及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也无法拯救患者的生命。明确了这一点, 在以后的抢救中跟家属谈话才有的放矢, 能大大降低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③培训时反复强调临床上易出错的地方, 在考核合格后要进行实践演练:我们在对规培医师多次的培训后发现, 虽然培训后他们的CPR考核已经合格, 但真正到临床CPR时却不尽人意, 比如事先没有和家属进行沟通是否需要复苏;气管插管前忘记检查患者是否有假牙及义齿等;所以在培训中, 指导教师要反复讲解实践当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及应对策略, 强调临床上易出错, 遗漏及易出医疗事故的问题, 让其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后在考核合格后仍然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实践演练, 使规培医师尽可能熟练掌握CPR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从而提高CPR水平, 进一步提高急诊科的CPR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长怡, 秦俭, 王晶, 等.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 :1553-1555.

[2]崔秋霞, 吉云兰, 张学梅, 等.ESC模拟人在急诊科护士心肺复苏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19) :3633-3638.

[3]谭菲菲, 王长远, 樊洁, 等.高仿真模拟人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0) :1311-1313.

急诊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篇4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急诊科

急诊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急诊科医师培训基地所在的医院必须是三级综合医院或教学医院,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急诊科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本基地细则。

一、急诊科医师培训基地基本条件

(一)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

1.总要求为宽敞、通风、布局合理,就诊路线清晰通畅、方便。

2.急诊区应设鲜明标志。急诊区有独立入口,大门宽敞,运送患者的车辆可直接到达。急诊科门口的道路交通通畅。急诊科内应设救护车专用停车点,并保持救护车道路通畅。

3.急诊大厅有足够面积。候诊区宽敞,轮椅和推车进出无阻。4.小儿诊室与成人诊室分开。

5.单床抢救室面积不少于20m2,多床抢救室每单元(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2m2。6.辅助科室建筑面积能满足患者就诊量的需要。7.输液室分设小儿输液区与成人输液区。

8.独立的挂号处、收费处、药房、检验科、影像科等。

9.以上建筑布局尽量安排在一楼同一层面,要求能减少交叉穿行往返。10.院内或科内具有诊治传染性疾病如SARS的独立区域。

11.急诊观察室、急诊病房,急诊ICU、急诊手术室等布局合理。其中急诊ICU必须按国家有关标准行封闭式设计,特别是消毒隔离设施(如层流等)完备,至少有一间具备接收严重传染性疾病病人能力的带负压系统的隔离监护单元,独立的双回路供电系统,有中心供氧供气系统,中心负压吸引系统,医疗区与功能支持区分布合理等;急诊手术室完全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手术室规范。

(二)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 1.院外急救部分:

(1)救护车:至少2辆,车内须配置十二导联心电图机1台、除颤起搏器1 台、急救呼吸机1台、生命体征监护仪(包括无创血压、心电、脉氧、呼吸等功科教司

第 19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急诊科

能)1台、快速血糖仪、气管切开包、环甲膜穿刺置管套件、人工呼吸囊、各种大小经口气管插管套件(含喉镜)、面罩、喉罩、氧气源、负压吸引装置、夹板、颈托、止血带、绷带、铲式担架、脊柱板、负压垫、常用急救药物等。

(2)人员配置:至少2名司机,出救护车时每车应配有医生、护士、担架工至少各1名。

2.接诊区:

(1)预诊台:工作3年以上的护师4人。

(2)诊室:设成人诊室、小儿诊室若干,各诊室医师编制≥4人,但需有妇产科诊室及特殊病人如精神病、囚犯等诊室。诊室内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必须已获得本专业执业医师资格,或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的医师。

(3)抢救室:不少于4个抢救单元。抢救单元(床)与医师之比不少于1∶1;抢救单元(床)与护师(士)之比不少于1∶3。

(4)输液室: 根据输液床(椅)位,床位与护师(士)之比不少于4∶1。

(5)观察室:床位≥10张。床位与医师之比不少于5∶1,床位与护(师)士之比不少于4∶1。

(6)清创室:清创手术台不少于1张。(7)石膏室:能满足不同病人需要。

(8)急诊辅助科室:24小时不间断开诊。急诊药房应满足急救需要,并有足够的抢救药品储备。急诊检验科和急诊影像科(CT、B超、X摄片等)开展的项目能完全满足急诊所需。

3.急诊病房:

床位≥30张,床位与急诊专科医师之比不少于5∶1,床位与急诊专科护师(士)之比不少于3∶1。病区实施规范化整体护理。

4.急诊ICU:

监护床位数不低于年平均每日急诊病人数的5%,最少不得低于6个监护单元,其中有1~2个独立的隔离监护病室。独立监护病室每单元床所占面积不少于20m2,多床监护病室每单元床所占面积不少于16m2。床位与医师1∶1,床位与护师(士)之比不少于1∶3。

5.急诊手术室:

科教司

第 20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急诊科

手术台≥2张,能随时开展急救手术。

(三)医疗设备:

1.急诊抢救室基本设备: 设 备 名 称 监护仪

量 1台/床

能 便携式,心电、脉氧、无创血压、体温、呼吸、数据打印等。

呼吸机

1台/床

简便易用、可移动、电动型、带可充电电池(可运行30分钟以上),呼吸模式为CMV、SIMV、PEEP、CPAP、PSV、SIGH、可调性FiO2,监测功能为呼气潮气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吸气时间、吸呼比等。

除颤器

自动心肺复苏仪 无创心脏起搏器 床边X线摄片机 洗胃机

12导联心电图机

至少1台 至少1台 至少1台 1台。≥1台 1台

中心吸引接口或电动吸引器

至少1个或台/床 可充电便携式吸引器 中心供氧接口或氧气筒 输液泵

微量注射泵

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

麻醉咽喉镜

无影灯

抢救车 冰帽

1台

2个/床或1个/床 1台/床 1台/床 1件 2套 2台 1辆/2床 1个/床

快速输液≥1 000ml/h,多功能组合能满足急救所需 颈托、各种类型夹板、各型

科教司

第 21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急诊科

气管导管、氧气面罩等抢救器材

2.急诊ICU基本设备 设 备 名 称 多功能监护床

能 可称体重、可移动、整体升降、前倾后倾、长度可伸缩、可放置不同体位等

监护仪

1台/监护床 心电(示波6>个/桢)、呼吸、SPO2、呼气末CO2、无创血压、有创双压力监测、双体温监测、充电电池(供电≥30分钟)、24小时监测结果回顾等,并具备监测功能的可扩展性。

机动便携式监护仪

至少1台

无创血压、呼吸、脉氧、心电监测,充电电池(供电≥30分钟)等。

心排血量监测装置或与监护至少一套 仪配套的心排血量监测模块 呼吸机

1台/床

其功能模式:CMV、SIMV、PSV、CPAP/PEEP、新型通气模式≥2项,FiO2可调;监测:呼气潮气量、气道峰压、平台压、平均气道压、Ti、分钟通气量、FiO2、iPEEP、肺顺应性、呼吸功等,其中至少1台带转运功能。

简易呼吸器

除颤起搏器

有创临时起搏器 床边血液净化机 血气分析仪

1个/床 1台 至少 1台 1~2台 1台

CRRT

科教司

第 22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急诊科

纤维支气管镜 冰帽 降温毯

预防深静脉血栓气泵 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 中心供氧接口

中心供气(高压空气)接口 中心吸引接口 或吸引器

可充电便携式吸引器 输液泵 注射器泵 12导联心电图机 床边便携式B超机 床边X线摄片机 麻醉咽喉镜

1套 1~2个 至少1台 1个/2张床 1个 2个/床 2个/床

至少2个/床

1台/床,1台

至少1台/床 多功能组合 至少 2台/床 1台 1台 1台 2套

X线防护设备齐全。

漂浮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切开导管、气管导管、喉罩、经皮气管置管套件、血液净化配套耗材等齐全,并有储备。

各种抢救包(如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胸腔穿刺包、腰椎穿刺包、导尿包、脑室减压包等)和其它常用抢救器材齐全,并有储备。

3.急诊手术室基本设备: 设备名称 麻醉机

量 1台/手术台

带自动呼吸机、双吸入麻醉、FiO2监测。

麻醉监护仪

1台/手术台

心电、脉氧、有创/无创血压、呼气末CO2、双体温等。

除颤机 电刀

1台 1台/手术台

胸内、胸外除颤

科教司

第 23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急诊科

中心吸引或电动吸引器 备用电动吸引器 中心供氧接口 便携式高压灭菌锅 抢救车 麻醉咽喉镜

可移动C型臂X摄片机

2个/手术台、1台/手术台 1个 2个/手术台 1个 1辆/手术台 2套 1台

其它能满足手术要求的各种手术器械、抢救器材齐全等。4.清创手术室基本设备:

清创手术台、抢救车、吸引器等手术器械齐全。

(四)医疗工作量:

1.急诊:急诊量≥60000人次。2.急诊病房

(1)床位使用率≥95%;(2)平均住院日≤7天。3.急诊ICU:

(1)ICU床位使用率≥75%;(2)平均住院日≤7天。4.急诊手术室:

(1)急诊手术例数≥500例/年。(2)手术种类全面覆盖急诊创伤。

5.收治病种能满足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急诊科细则》的要求。6.每位受训者管理病床数≥5张。

(五)医疗质量:

1.急诊科应能够单独或协助开展的代表本专科医疗水平的急救项目≥10项,如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急诊内窥镜上消化道止血、急诊PTCA、电除颤与电复律、经皮快速气管内置管术、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术、急诊开胸心脏复苏术、严重多发创伤病人的急诊手术、开放性腹部创伤的急救处理、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急救处理、严重脊柱外伤的急救处理、各种骨折病人的急救处理等。

2.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科教司

第 24 页

2006年版 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研究课题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急诊科

3.急诊病历书写符合规范,甲级率95%; 4.急诊ICU收治的危重病人应符合住院标准。

二、急诊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师资条件

1.人员配备:

(1)专科指导医师与受训者人数的比例1∶1。(2)医生构成:

由从事本专业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各科室或病区主任或副主任。科室内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应占科室总医师数比例≥70%,所有医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

2.专科指导医师条件

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品学兼优、已发表学术论文或综述1篇以上。

参与本细则编写人员:

执 笔:

吕建农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救中心 审 议:(以姓氏拼音为序)于学忠 王启斌 王仲 王辰 朱继红 陆一鸣 李宗浩 林辉 黄子通 廖晓星 吕文光 蔡文伟

科教司

第 25 页

2006年版

北京协和医院 山东电力中心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中国救援医学会 中国救援医学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院

上一篇:未来的主流套利模式下一篇:乡镇防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