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

2024-10-04

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共7篇)

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 篇1

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

2007年10月09日 10:33来源:中国妇女报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班杜拉(Bandura)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思想影响下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认为个人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对一项特殊任务的动机强弱,决定于个体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其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自我知觉。作为一种内部信念,自我效能感在个体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该理论对个体主观状态的关注为职业指导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而择业效能感正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职业指导领域的扩展。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择业效能感方面的研究都是在欧美进行的。在我国,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学生的学业效能感,而关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少之又少,关于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就更加屈指可数。可见对于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特点及对择业的影响

择业自我效能感是Betz和Hackett于1981年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中的体现。择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职业选择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看,择业效能感比实际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更为重要。择业效能感的高低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职业选择。

有学者自编量表对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其“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CDMES-C)包括四个维度:职业信息与技能、学绩、个性自我了解和社会支持,并用该量表比较了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有男生高于女生的倾向。

三、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低于男大学生的影响因素

按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消极心理状态会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李家华、吴庆的研究也认为,择业时女生实际就业困难多于男生,自信心低于男生。

(一)学校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校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高校的教育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培养的大学生是否真正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值得做进一步讨论。

1、就业指导的缺乏,生涯课程设置的缺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毕业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和签订就业单位的主要渠道是各类招聘会,高校的就业信息杂而少,女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没有进行整合。同时,学校在生涯课程设置方面也没有很好地对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上的指导和培养,没有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社会实践活动和参与机会过少。我国目前对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仍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同时学校也较少为女大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实习的机会,这就使得女大学生普遍动手操作能力差,缺少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无法适应就业市场的人才要求。

(二)女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在生理上,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上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大学生,这就使得女大学生失去了选择为数甚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行业的机会,同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在心理上,女性一般承受能力较差,她们在学校多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缺少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女性在求职过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心情显得极为紧张和不平静,由此反映出女性群体心态上的不稳定和感情的脆弱,从而导致其心理失衡,进一步加大了心理压力。此外,女大学生将来也面临着结婚生子的现实问题,用人单位担心女性在结婚时还要有分住房的压力,在今后的怀孕、生产、哺育期间中断正常的工作,给用人单位带来一定的成本负担。这些不利的外在限制,使得女大学生不得不担心自身给将来所选职业带来的种种负面结果。

除以上谈论的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外,社会、政府及用人单位等方面也影响着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针对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工作后一系列问题的担忧,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用人单位在女大学生的聘用、发展、培养上,也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识不到位。

四、学校对提高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如上所述,女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多方面因素考虑周全。从学校角度看,对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需要通过加强职业生涯教育观念、开设指导课程等手段影响择业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发展的内外因素,鼓励、强化其正面体验来增加正面的择业自我效能感,使其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提高其择业自我效能感,做出成功的职业选择。

(一)加强职业生涯教育观念,使女大学生择业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起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于90 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对指导学生求职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取得未来职业生涯成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配合课改,根据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职业心理指导课程,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中心在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工作方面的工作力度,系统地整理出就业信息,并对女大学生的就

业信息进行整合,切实做到为学生服务。

(二)创造实践中的成功机会,使女大学生获得成功经验

实践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高校应增加择业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可能,锻炼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等各个方面,帮助其建立自我效能感。当个体在多方面或领域建立起强烈的自我效能感时,自我效能感就会逐渐成为自身的一种人格特质(通常是高效能感),使个体形成对待各种情境的固有反应倾向,当面临新环境和挑战时,个体会很自然地积极应对而不需再去寻求事实依据而后做出合理判断。

(三)着力于培养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女大学生得以自我完善

当今社会,单一的人才再也不受用人单位的喜欢,用人单位乐于吸纳多方面复合型人才,女大学生更应具备这方面的优势。高校应积极关注女大学生的成长,指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建设,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人们的偏见心理。在择业中受挫实属正常,女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应把挫折看成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的不良心理状态。在实践上,要努力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要着重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开拓创新。在行为上,要保持热情、端庄的仪表。

女大学生应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有利于女大学生自觉地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能,满足职业对自己的要求。(作者系苏州大学妇女发展研究中心 吴继霞 杨景)

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 篇2

关键词: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适用性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的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1]反映在职业规划领域, 就是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在本质上是个体对自我职业素质的认知、培养以及目标实现能力。

理论层面上, 自我效能感的自我认知本质与职业规划一脉相承, 同时又对自我认知和发展有所侧重。1909 年帕森斯创设职业生涯理论时即提出了职业规划的“三步范式”———自我认知、环境评估、人职匹配。此后职业生涯理论虽有发展, 但基本围绕此“三步范式”细化发展。而在“三步范式”中, 自我认知是前提和关键, 没有科学而客观的自我认知, 学生的自我规划无从谈起。现实层面上,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强调, 与当前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自我认知严重偏差且对职业世界盲目乐观或悲观的现实紧密契合。科学而客观的自我认知往往意味着个体职业规划的意识强、目标明确, 职业选择的范围也较宽, 择业行为更为主动, 因而获得职业发展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二、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偏差: 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目前在校女大学生在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识 ( 职业期望、人才能力需求) 等方面严重不足, 且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的偏差。

1. 自我认知不客观, 发展目标不明确。

作为职业决策和发展的前提, 客观的自我认知需要教育者科学的引导和个体的自觉意识。从目前的现状看, 在校女大学生普遍未能形成全面而客观的自我认知;家长、高校、教师等教育主体也未能形成有力的引导机制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这也就导致了女大学生在求职时, 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梦想、能力结构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和职业岗位, 同时也造成自身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笔者在对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苏州地区近500名在校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高达56.89%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专业前景"不了解、不清楚";这些女生中又有80%以上的学生为大三、大四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自我认知在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两极摇摆, 从而对职业期望也形成了极高和极低两种极端的选择。在“两极式”的自我认知偏差基础上, 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并未选择积极行动、提升自我来应对职业发展危机, 而是选择随波逐流式的发展。

2. 职业期望严重偏差, 职业满意度低。

对自我认知的不客观, 间接影响了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偏差。比较研究发现, 目前在校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价值取向趋向功利, 期望值过高。将职业规划目标定位为“三大” (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 、“三高” (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 的女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而紧随着职业期望值过高和自我认知不足的, 便是就业后较低的职业满意度。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职业满意度仅为56%, 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满意度为58%, 高职院校毕业生为51%, “211”高校毕业生也仅为6成[2]。

3.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知行不一。

相较于男大学生, 在校女大学生的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更为强烈。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需求层次, 并未形成强烈的动机。究其原因, 一方面目前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市场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隔离, 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切身的体会;另一方面是对自身认知的不足导致的“无从下手”, 在校内女生整体性的茫然中, 无意识地随波逐流。客观而言, 女大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往往高于男大学生。但在人际关系处理、沟通能力、创造力、知识的灵活运用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则低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校前期往往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行动目标, 到高年级又无法形成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沈伟晔, 朱晋伟, 2013) , 虽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 但过于偏重知识的积累, 在实践能力、执行力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相对不足, 以至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更缺乏竞争力。

三、高校女大学生低自我效能感归因分析

1. 直接经验: 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 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方面:第一, 目前的基础教育体制在启迪学生自我认知、社会实践等方面作为不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依赖家长、学校规划人生思维定势。第二, 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依赖心理学的引导。目前高校的心理教育仍以防范学生不健康心理为出发点,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塑造。除了以上普遍性原因, 女大学生复杂的成就动机也是导致低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原因之一。诸多的研究表明, 女性学生在入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成就动机逐渐低于男性学生[3]。由于传统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 女大学生普遍怀有“成就恐惧”, 担忧自身的经济地位和行政职务如高于男性, 会给自身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这种复杂且内部冲突的成就动机给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 女学生在职业期望值方面更多地趋向功利, 追求稳定。

2. 替代经验: 榜样作用的缺乏。

对女大学生而言, 目前社会中鲜有各方面均比较成功的女性榜样。榜样效应的缺失, 促使学生对职业目标实现可能性形成悲观预期。目前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有强烈的独特性, 其可复制性和适用性并不高。而校外导师虽有丰富的职场实践经验, 但其指导功能发挥并不具有持续性和深入性。受制于性别因素, 女大学生也与校外导师保持着相应的距离, 其榜样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3. 社会说服: 社会性别隔离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偏差。

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社会说服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首先, 在家庭方面, 家庭与工作的冲突是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也强化了部分女大学生追求稳定、回归家庭, 并在求职中受其父母很大的影响。其次, 在高校层面, 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尚未形成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这就造成高校这一社会说服核心主体的教育、引导功能无法形成和发挥。再次, 在社会层面, “男尊女卑”等消极传统文化仍影响着社会交往生活, 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现实教条也左右学生求职的思维和行为选择。社会性别隔离造成的对女性的歧视或消极态度, 使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职业决策时怀有很大的压力。

4. 生理心理: 女性的不良归因模式。

相较于男性学生, 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也给其职业发展造成阻碍。在《第二性》一书中, 波伏娃以“第二性”概括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 这使女性产生“天然”的自卑, 揭示了社会性别的不平等。“第二性”造成的自卑心理使女大学生不能获得充分的自我效能感, 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不能自信地选择自己的梦想职业目标。另一方面, 女性心理上的不良归因思维也给其职业规划造成阻碍。一般情况下, 成功的内部原因 (能力) 和失败的外部原因 (运气、对手等) , 即“成功是因为我有能力, 失败了是因为运气不好”, 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强化个体的自信心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但研究发现, “女大学生通常把任务的成果归结为外部因素, 将任务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这种不同的职业行为归因模式会导致女性低于男性”[4]。

四、提升高校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对策

职业规划最为核心的是个体的自主性和自觉意识。同样, 自我效能感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因素, 渗透到学生认知自我、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等行为中, 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来予以提升的。

1. 强化女大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规划的主动意识。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体会, 直接经验是其最为主要的来源。而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成功的前提是学生有强烈的成功信念和行为动机。因此, “自知者明, 自信者强”。面对平淡的学业生涯和严峻的职业环境, 女大学生首先要主动改变“第二性”的思维定势, 充分认识女性的既有温柔、细心、坚韧不拔的素质, 又不失理性、稳健的品质等积极因素, 主动地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 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 以积极的归因面对和解决职业生涯困难。在校期间, 女大学生应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生涯———一二年级时应对自己形成科学、客观的自我认知, 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初步抉择; 二三年级时应主动通过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形式对职业世界形成客观的认知, 对职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并制定和执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培养计划; 毕业前, 女大学生应在积极培养自身能力的基础上, 规划和执行好求职的过程和节奏设计, 从而实现) 职业规划的知行合一。

2. 创新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和机制。

首先, 在教育理念上, 高校应革新计划经济下的教育思维, 回归到高等教育的育人本质, 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再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训练。其次, 突破就业指导的范畴, 面向学生终身职业发展设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致可分为生涯意识唤醒和生涯实务能力实训两方面的内容。通过通识性课程的设置,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职业世界了解等一般性意识和能力的塑造;继而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发展事务能力提升。再次,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丰富教育形式。在内容安排上, 高校可根据历届女大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在课程形式上, 可综合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主题讲座、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最后, 构建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性的工作体系。在该体系中, 学校是生涯教育的主导者, 同时需要借助企业等社会主体、政府等公共组织、学生家长和女大学生自身的支撑, 从而形成生涯教育的合力。

3. 塑造健康平等的社会氛围和保障机制。

女大学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外部阻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就需要在家庭关系、社会氛围、社会保障、政策引导等方面, 为女大学生塑造健康、平等的职业发展环境。首先, 在家庭关系方面, 将女性从繁重的家庭负担中脱离出来, 在家庭这一微观组织中首先实现身份的平等。可采用的方式是, 在企业中实行弹性化的工作方式, 给予女性灵活、自由的工作权利, 推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双亲化。其次, 在社会主体方面, 企业在招聘、绩效考核、职业规划等方面对女性充分尊重, 切实保护女大学毕业生的权益, 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组织化, 塑造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最后, 政府应在法律、政策等方面为女大学生职业发展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同时通过宣传舆论引导社会整体氛围的健康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建华, 张婧.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263.

[2]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82.

[3]景怀斌.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 1995, (2) .

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和谐;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

自我和谐是C.R.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C.R.Rogers认为:个体的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的社会判断取向,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择业效能感(Occupational Choice Self-efficacy,OCSE)是Betz和Hackett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来的,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的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过程中的体现。

高职院校学生是大学生整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入学分数较低、学制较短、教学设备与师资队伍相对薄弱,这些使他们既没有引以为豪的硬件——本科文凭,也缺乏与名牌大学学生甚至普通本科生竞争的心理优势,加之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不够重视,客观上导致了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目前,在对青年学生自我和谐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讨论了自我和谐在性别、城乡、专业及是否独生等方面的问题,但却没有定论。例如,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城乡及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水平,而大学生文理科差异则会导致自我和谐状况出现差异,且不良的自我和谐状况会引发焦虑。王登峰通过对281名大学生的测试发现,自我和谐与SCL—90各因子密切相关,说明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密切相关。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拟对以上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另外,当前对于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对自我和谐影响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姜飞月的研究表明,当个体的职业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个体有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时会更满意,对组织的投入程度更高,而且不易离职;学生的效能感与他们的真实能力是相互独立的,其效能感的高低不一定以他们的实际能力为基础,即使是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效能感也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考察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与其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关系的研究,帮助他们突破对学历与择业关系的刻板理解,发挥择业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与和谐的心理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鉴于此,本文拟以高职学生为对象,探讨高职学生的总体状况和个别差异,揭示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三者作为前因、后果及中介的作用,旨在以学生就业为突破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和谐度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无疑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价值的课题。

研究方法

被试随机选取广东省4所高职院校机电、工商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四个专业中03届(毕业生)、04届学生各1个班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9份,问卷回收率87.3%(见表1)。

测量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由王登峰编制,共35个条目,包含三个因子,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该量表的各分量表同质性信度较高。但编制者王登峰在测试中发现,量表中“自我的刻板性”不仅同质性信度较低,而且仅与“偏执”有显著的相关。认为这一量表的含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使用时要慎重。值得注意的是,该量表中“自我的灵活性”得分越高,自我概念就越灵活;相反,“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越高,说明自我与经验越不和谐,而且总分越高说明自我越不和谐。

2.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采用胡艳红2004年编制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问卷的因素结构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信息收集、学绩和目标设定六个方面,共23道题目。

3.职业价值观问卷。采用凌文辁等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包括三个因素(声望地位、保健、发展),共22道题目,用以测量大学生在择业时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处理计算出每个问卷各个维度的原始分数,然后运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研究结果

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的程度在总体上水平较好,基本呈正态分布,而且低分组学生比高分组学生多(见表2。注:总分越低,自我和谐度越高)。其中,最高分为114分,最低分为44分。量表的设计者经过论证,认为可以将低于74分(包括74分)者设为低分组,将75~102分(包括75分)者设为中间组,将103分以上(包括103分)者设为高分组。

1.高职学生自我和谐总体情况。

2.高职学生自我和谐与常模的比较。经差异性检验,本次调查结果中高职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44.01±8.59)显著低于常模(46.13±10.11),“自我刻板性”得分(18.10±5.20)也显著低于常模(18.12±5.09),说明高职学生自我与经验较和谐,对能力和情感的评价自我同一性较高,较少出现偏执倾向。同时,高职学生“自我灵活性”(47.62±4.91)也显著高于常模(45.44±7.44),说明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各方面比以往的大学生较少刻板与僵化(见表3)。

3.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的个别差异。以性别、专业、年级、社会参与为自变量,以自我和谐的三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在性别方面,“自我刻板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F=2.19,p<0.05),说明男生在处理问题时总体上比女生生硬和僵化。(2)在专业方面,“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两个因子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计算机系学生自我同一性差,自我协调能力最弱(F=3.10,p<0.05),工商管理系学生自我协调能力最好,而机电系、应用外语系则处于中间水平。机电工程系的学生自我刻板性得分最高(F=4.46,p<0.01),显示出人际关系能力较差,处理事情态度生硬,而且较偏执。相反,工商管理系的学生自我同一性较高,自我协调能力较强。(3)在是否毕业班方面,各个因子在毕业班与非毕业班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4)在是否党员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因子上,党员的得分显著低于非党员(F=-2.57,p<0.05),在总体自我和谐因子上,党员的得分明显低于非党员(F=-2.87,p<0.01)。表明学校党组织在学生保持自我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的各个分量表之间多数存在显著相关,而且在个体择业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职业价值观中“声望地位”与自我和谐中“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总体自我和谐”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价值观中“发展因素”与自我和谐中“自我灵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4)。说明高职学生一旦过于注重声望地位,就会导致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而那些注重发展的学生,其自我灵活性较高。

2.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择业效能感的6个分量表与自我和谐的3个分量表之间大多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高职学生在择业效能上一旦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不客观,就会导致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甚至导致能力和情感的矛盾与无助感。而且自我灵活性得分越高的学生,自我择业效能感也越高(见表5)。

3.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分别以职业价值观的3个因子和择业效能感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以自我和谐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3个因子为因变量,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对自我和谐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为简化路径关系,以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的总分为预测变量,以自我和谐的三个因子为因变量,求出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对自我和谐各因子的偏回归系数,即在排除其他变量干扰的基础上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对自我和谐的影响,如下图所示:职业价值观中“声望地位”的提高导致学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并引起自我刻板性水平的提高,而职业价值观其他因素的提高有利于自我灵活性的降低;择业效能感的提高有利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以及自我刻板性水平的降低,择业效能感的提高也有利于自我灵活性水平的提高。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对自我和谐的影响图

注:系数①②分别为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对自我和谐的偏回归系数

讨论

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程度的分布不平衡,但总体水平趋于和谐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在总体上水平较好,基本呈正态分布,而且低分组学生比高分组学生多。高分组学生由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不一致,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中低分组和中间组合计占90.3%。说明高职学生中有90.3%的人自我感觉比较和谐,这些学生有着维护各自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知觉之间的机能。出现这种良好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个:首先,随着一些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高校和社会各界开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视,很多学校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开展了相关的教育、宣传和咨询活动。其次,从中央领导到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继出台了不少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要求各高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开足课时,提高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上下工夫。再次,高职学生乐于参加社会实践,因而心理障碍问题发生率较低。由于高职院校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实践教育本身也是一种“行为疗法”,可以陶冶性情,释放压力,消除疲劳。

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度上升,自我灵活性较高本次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度水平上升,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的假设不一致,与李朝霞、李彦章的调查结果也不一致。从宏观上看,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从中观上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为高职学生创设了民主、健康、创新的大环境;从微观上看,高职学生大部分是中学的活跃分子,实践和动手能力强,这些都可能是成为高职学生和谐度与灵活性较高的主要原因。

不同类型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存在差异本研究发现,男生在自我刻板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统计结果印证了中国传统的“阳刚”、“阴柔”的观点。反映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女生较灵活,容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计划,而男生则较刻板,一旦主意已定,则不容易改变。在不同专业上,工商管理系学生相对自我感觉良好,较自信,自我协调能力较强。在自我刻板性方面计算机系的学生得分最高,其次是机电工程系学生,显示出人际关系能力较差,处理事情态度较生硬。在年级的差异上,由于近年高职学生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教育抓得早,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开展,使得毕业生与非毕业生自我和谐没有显著差异。自我和谐的各个因子在党员与非党员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学校党组织在学生保持自我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发现进一步表明,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有密切关系。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自我和谐都属于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在个体择业过程中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职业价值观中的声望地位因素能够直接影响择业效能感,影响学生的自我和谐。社会地位代表了社会对个人的认同,学生在择业中看重这一因素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分追逐名利,看重社会地位,会使学生在择业时形成过高的期望值,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好的单位去不了,一般的单位又不愿意去,造成眼高手低的尴尬的就业局面,既降低了择业效能感,也会使自己产生失望、怀疑、彷徨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导致心理不和谐。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能力,认清就业形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不妨降低期望值,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出发,先就业,后择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长远规划。

2.职业价值观中的发展因素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职业价值观中看重发展因素的学生,其择业效能感较高,自我灵活性也较好。唐钧认为,择业时注重自我实现和发展因素的大学生具有以下特征:(1)对竞争的适应能力强,喜欢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工作;(2)对所选单位比较了解,并倾向于选择制度建设、职位设置和工作安排比较完善的单位,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发展前途;(3)就业准备充分,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善于学习。因而,这些人在择业时具有较高的择业效能感。学校通过了解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对发展因素的重视情况,可以预测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并开展相关教育。另外,职业价值观中的发展因素还与自我和谐中的“自我灵活性”关系密切。注重发展因素的学生相对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实践中也能与时俱进,根据学校教育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

3.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自我刻板程度越低。择业效能感中对“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高的学生,其自我和谐程度高,自我刻板程度低。高职学生自我和谐性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了个体适应能力,也反映了学生择业效能感的高低。一旦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其自我刻板性、总体自我和谐的得分越高,择业效能感得分越低。高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急剧变化,学业上紧张繁重,心理上动荡发展,所以这一时期极易出现自我概念与行为之间的冲突。因此,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和谐度,可以提高学生的择业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具有相互预测作用。经综合分析,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对自我和谐具有共同预测作用。学生一旦对职业价值取向和能力产生负面的信念,将会引发消极的学习行为,从而抑制真正的学习和就业活动,导致产生较差的就业效果;相反,积极的职业价值取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掌握新技能、适应新环境,实现顺利就业与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保持身心的健康和谐。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的程度在总体上水平较好,呈正态分布,而且低分组学生比高分组学生多。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性发展比常模好,自我灵活性较高。男生较女生刻板,机电类学生较刻板,计算机类学生自我信心较弱。学生党员的自我和谐度高于非党员。

2.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自我和谐三者在个体择业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注重声望地位的学生自我和谐度较差,注重发展因素的学生择业时自我效能感较好,主观能动性较强。

3.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分别对自我和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说明通过加强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7):342-348.

[2]楼静波.当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J].青年研究,1990,(11):25.

[3]凌文辁.我国青年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7,(2):12.

[4]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650-657.

[5]郑日昌,张彬彬.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2,(1):92.

[6]范玉霞,刁俊荣,杨颖,等.高中生自我和谐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3):231.

[7]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8]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9]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增刊):314-316.

[10]胡艳红.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1]段建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论文,1995.

[12]李朝霞.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3]唐均.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世俗化过程探析[J].青少年研究,2000,(5).

作者简介:

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 篇4

浅谈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

作者:汤 宁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8期

培养技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对于学好应用文写作来说至关重要。基于此,笔者在技校应用文教学过程中就提高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作了些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影响动机。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目标显著相关,教师帮助学生设定经努力可实现的、合理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实现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实现长期目标。要减少学生失败的机会,尤其避免对写作较差的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如果让学生感到即使十分努力也难获成功,这就不利于激发其自我效能感。

再者,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行为动力的作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调查报告、经济文书、法律文书等高难度的应用文写作。

二、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指导他们用积极、客观的态度,分析应用文写作成败的原因。当学生完成应用文学习任务时,要引导学生归因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稳定的内部可控因素。对写作能力差,或由于写作不认真而导致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则引导他们做出努力不够的不稳定的归因,这样可消除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害怕心理,从而改变写作态度,提高写作的信心与兴趣。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这会使学生觉得力不从心,挫伤其自我效能感。

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言语评价也会影响学生自我归因。学生感知失败时得到的是同情,会做出自己无能的归因;如果得到不满,反而会加倍努力,这样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其写作自我效能感。因此表扬学生要恰当。当学生完成了便条、通知等简单应用文的写作,老师大加赞赏,会降低学生对能力的自评。若学生完成了总结、报告等相对复杂的应用文,老师大加赞赏,则会使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提高写作自我效能感。

要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还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度指导和帮助。要根据任务难度不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不要“无缘无故”帮助学生,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帮助,既要帮助学生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调动其发挥能力、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

学习者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技校学生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上屡受挫折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在教学中应设法增加学生在应用文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1.个体化奖赏和合作化奖赏有机结合要将个体化奖赏和合作化奖赏有机结合。个体化奖赏要求学生综合分析自己成绩并进行“自我竞赛”,即同过去的自己比,从自身进步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尤其对中、下水平的同学,要增加其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强调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目标,要注意为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各组推选出优秀的应用文习作,作者代表小组上台汇报,展示自己的文章,再评选出最优秀的文章进行奖励;在班上开辟展示窗,将部分优秀习作进行张贴;收集学生的作业,告诉学生会作为教案进行保存。学生的习作一旦成为范文,其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迅速提高。

2.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这八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写作成功的手段。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成功,建立起强烈的写作自我效能感。

四、改革评价机制,激励学生

教学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学实践起着导向作用,教学评价对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应用文教学评价时,不能一味的以会不会、写出的文章语句通顺与否来作为评价标准,因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学习效果。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与评价。基础好的同学鼓励他们上台写作,参与对例文的点评,在小组讨论中担当主持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基础稍差的同学,鼓励他们进行仿写训练,写作一些简单的应用文,并及时给予表扬,以此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消极的评价会贬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技校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多为中下等,似乎已习惯了在学习上得到的责备多表扬少,然而其内心其实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关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呵护,需要教师用激励的言语启发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进步。因此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激励功能,看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亮点,发掘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及时加以肯定、表扬、鼓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必将进一步激发,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还应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的自我激励源泉,给学生提供更多自评的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和提高其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其写作自我效能感。

五、加强榜样示范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榜样示范激励学生是提高其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常用途径。教师的言行举止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重视“从我写起”,“下水导练”,教师的下水作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与某一学生水平相似的其他学生的替代性经验对该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要注意用同等条件同学的成功范例激发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学会与榜样作积极比较,形成期待效应,进而转化为自我效能。笔者教学时会精选符合学生实际的例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授总结时,选用了学校学生会主席的工作总结和05级优秀毕业生的经验介绍。由于两篇范文都是本校学生所写,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觉得总结并不枯燥,也不难写,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又如,讲授求职信时,笔者挑选了几篇学校优秀毕业生写的求职信例文来丰富教学内容。这些求职信不仅内容新,而且用电脑编辑之后,图文并茂、漂亮典雅。学生看了很羡慕,情不自禁想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运用所学电脑知识,设计自己的求职信,有效提高了学生应用文写作自我效能感。此外,要注意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好坏搭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协同努力。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效率不高、写作较弱,将他们与写作功底较好的同学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势,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些学生学习认真,文字功底较好;有些学生观察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有些同学喜欢阅读,逻辑思维能力强,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对周围同学能够产生榜样的效能。

六、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

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会降低。要让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保持兴奋轻松的情绪状态,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参与、乐于写作的积极心态。比如鼓励学生模拟创业,让学生自己确定创业公司的经营理念,进行市场调查,撰写策划书,组建团队,集思广益,积极查找资料,主动学习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感受了模拟创业时的热烈氛围,写作时就有了一吐为快的欲望。

学习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的心理障碍,提醒学生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尝试,难免会出现错误,学习不能怕出错。教师不能过多地批评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而要宽容

对待犯错,消除学生紧张、羞怯的心理。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不用担心会因自己写作中出现错误或与教师的看法不同而受到老师的指责,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乐在其中,教师也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初衷。

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做到尊重信赖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应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等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自由、轻松、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发挥自主创造性,逐渐解除害怕应用文写作的心理,改变学习态度,以此提高写作自我效能感。

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还包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应用文写作的过程。比如讲授调查报告,讲完相关理论后,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并采用参观、访问、座谈等形式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尽情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切实掌握了调查报告的写作,还可以展现自我,体验到课外学习给生活、给应用文写作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从而增强写作效能感。

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 篇5

摘要:近年来,海峡两岸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但由于很多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他们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国家和高校对此都高度重视。本文就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策略作出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海峡两岸;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分析海峡两岸毕业生就业竞争内涵

对海峡两岸毕业生就业竞争可以这样定义:在就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能找到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并在其他竞争这一工作岗位的对手中脱颖而出的能力。也就是指毕业生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所具备的能力。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部和外部,而内部竞争力又能分为两种,即隐性与显性的素质能力。

(一)内部隐性素质能力

隐性的素质能力是毕业生的一种潜在素质,包括了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首先,需要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等。现在,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得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现在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毕业生要想让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就应当拥有各种丰富的知识,掌握完善的知识结构并拥有相应的技能,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

其次,还需要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成为人才。主要内容包括了品德修养优良,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正确,思想情操健康等。在应聘工作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品质非常在意。而且,在工作中,态度与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是要有终身学习的决心以及能创新的能力。对一个在校学生来说,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持续性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往后毕业参加工作储备能力。对学生来说,这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由多种智力因素相结合的,比如对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与创新能力等的综合。如果具备了这些综合能力,那么,进入到一个新领域中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

(二)内部显性素质能力

个人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属于显性素质能力的范围,这种素质能力在工作中是极其容易被发现,也容易得到认可的。主要包括了以下能力:

第一,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这包括了语言与文字表达。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表达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解释以及传递信息。而且,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增强自信心,让毕业生把自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现给用人单位。第二,能够很好地跟他人进行交往与沟通。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会和用人单位进行有效地沟通,而最终得出的结果就是毕业生沟通能力的体现。所以说,在学校的时候,除了学习课程之外,还要加强与他人之间的沟通,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不断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要培养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生理素质是培养各项能力的基础,包括了身体的健康状况以及智力因素等。心理素质则是指个人的意志与性格特征以及面对困难与不顺等逆境所做出的反应。

第四,需要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刚从校园中出来的毕业生来说,“学生”角色与“职员”角色是极为不同的。来到社会上,可能有很多东西都不明白,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海峡两岸的毕业生一定要自我调整,尽快适应社会。

(三)毕业生的外部竞争力

除了内部竞争力之外,学生的外部竞争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些外部竞争的因素包括了社会上的,也包括了学校和家庭中的。

某些比较传统的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可能会考虑性别和区域的因素。这对海峡两岸毕业生的就业会带来一定的限制。同时,国家出台的某些“就业政策”也会对学生的就业问题带来影响。

海峡两岸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竞争也跟学校的名气有着重要关系。用人单位比较青睐那些名气比较好的学校出来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学校的知名度越高、社会评价越好,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越强。同时,学生所选的专业在就业竞争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当前的社会情况来看,我国的人事制度还没能实现公平化、公正化与合理化。也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在就业当中,毕业生的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往往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一些单位在聘用人才时,会优先考虑“有交情”的人,这些都是毕业生的外部就业竞争力。

二、海峡两岸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一)海峡两岸大学生自身因素

第一,在学习桑,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与目标。从心理学来分析,由于海峡两岸毕业生缺乏目标,所以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失去了积极性,没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自从1999年我国对高校进行了扩招之后,高等教育不再是原本的精英教育,而是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大众化,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不再是以前的精英需求,而变成的一种普通的人才需求。所以,海峡两岸大学生从以前“挑别人”变成了现在“被人挑”,心理落差极大。在高中时期,很多学生都把“考大学”当成自己最重要的目标,认为考上了意味着目标的达成,却没能确定更加高远的人生目标了。

第二,对知识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管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知识都是特别重要,知识储备得越充足,做起事来就越有底气。但是,有些学生对专业知识一点也不重视,继而导致专业不专的遗憾出现。

第三,没有掌握良好的就业方式和相应的劳动技能。就业是毕业生和劳动需求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的一个过程,所以,毕业生首先应当对自己做一个准确地定位,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眼前的就业机会。可如今,某些海峡两岸的毕业生就业意识不强,又加上没能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的技能又非常有限,因此,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地定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第四,各方面的素质都不够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是由其身上的各种素质综合体现的。所以,有些海峡两岸大学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到就业率。比方说,有些学校对专业知识比较重视,而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有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去;有些学校则忽略了学生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这都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继而造成就业困难的局面。

第五,毕业生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精心地设计与规划。目前,大部分海峡两岸毕业生都是家中的独苗,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自幼,他们就没吃过苦,是在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的,因此,不仅独立性不强,自主性也非常薄弱。这主要体现在志愿的填报以及专业的选择上,很多学生都不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出发,而是根据自己的分数,按照家人的意愿或者老师的建议来决定的。因此,学生对自己无法做出重要的评价,不清楚自己步入社会后改如何从业,这类学生充满了盲目性,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对自己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这一部分人根本就不具备就业竞争力。

第六,择业观念不正确,功利性太强。海峡两岸的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因此,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各种困难、挫折,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有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对优势和不足没有准确地把握。一旦陷入困境中,却没有足够的心理素质来承受打击,常常情绪难以控制,甚至走极端。另外,一些毕业生家庭背景好,从小过惯了优越的生活,因此,他们对工作待遇的要求也高,但这部分毕业生往往吃不了苦,不愿意去环境一般的中小城市发展,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意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从而导致就业的失败。

(二)学校方面的因素

在管理上,有的学校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今各个学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一些学校只是一味地追求办学规模,而再不注重学校原本的特色,在专业的建设中,只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教学的内涵。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低;有些学校的专业没能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让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一致性,继而导致就业竞争恶劣发展。

学校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现在出现一些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但海峡两岸大学生却就业难的状况。这表明,学校的教育方式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出入。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果,同时,也对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如今,学习成绩依旧是高校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一点常常会让学生对其他的素质能力不重视,只一味地追求成绩高低,这样,常常会造成学生眼高手低。这也是毕业生选择从业,而没有能力进行创业的主要原因。学校没能对毕业生进行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虽然,国家在这几年都特别重视海峡两岸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政府还设置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同时,学校也开始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不足的。这些不足具体体现在没能用多种方式对毕业生进行指导,针对性不强,而且,时间不够连贯,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也不足。

三、提升海峡两岸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海峡两岸大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海峡两岸大学生要确定明确的阶段目标,并不断寻找实现目标的动力。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的阶段为自己储备不同的知识与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想方设法排除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始终向自己的目标靠拢。

其次,海峡两岸大学生要不断学习,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如今,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其他更为丰富的知识。学习能力是一中终身实用的能力,它能够促进毕业生在社会上获得持续性的就业竞争力。学习能力是一种核心的素质,所以,学生一定有计划地制定目标进行学习,让自己的知识面能够不断地拓展,让自己具备越来越强的个人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要对外界的资源和信息进行有效利用,让自己能够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此外,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定要将其系统化、严密化,让其成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武器。

接着,海峡两岸大学生还要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比方说,欠缺工作经验,面试技巧不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相关的职业培训来解决的。通过职业培训,毕业生能事先对企业的运作方式、技能需求有所了解,继而,让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就职前,对毕业生进行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一来,在就业之前,学生就通过培训,获得了一定的职业素质与素养,一到工作岗位上,就能很快胜任工作了。在选择职业培训的时候,海峡两岸大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对自己的性格做出理性的分析。

然后,海峡两岸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对思想素质的提升,需要学校加以引导,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要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和务实精神,同时,学生还应当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时时对知识进行更新。另外,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同时,学生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人格与心理也要是健康的。

最后,海峡两岸大学生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这主要有以下三点:1.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科学、合理,在就业过程中,不要试图一步到位,要慢慢发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期望值。2.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和工作岗位,对一份工作而言,最终要的是锻炼的机会以及个人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单位的名气以及地理环境。3.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不能自卑自傲,不能恐慌躁动,更不能依赖他人。

(二)学校方面

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对大学的专业与课程进行优化。对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化性地教育,要强化学生的综合性质,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因此,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劳动技能,对一些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更为青睐。所以,学校要紧密配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学质量进行不断提高,通过对以往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来调整专业与课程的设置,让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更有优势。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努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其次,学校要通过对就业率的分析,来对培养学生的新方式进行探索,对原本的教育进行深入改革。因为就目前来说,社会上所需求的人才不是单一的。所以,学校不仅是一个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同时,还需要培养大批技术型人才。同时,高校要大胆尝试培养开放型的人才。

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在大一的时候,学校就应该严抓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整个大学生活中,就业指导的教育都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内容:教育学生如何快速适应校园生活;教育学生强化专业学习以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教育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教育学生调整心态等等。

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 篇6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得,对学习活动具有动机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高是增强学生素质、提高教学和学生活动效率的有效途径。[2]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本文采用张晓玮的“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该问卷共43题,分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学习过程自我效能感、学习结果自我效能感三个初级维度。本研究中的问卷总信度为0.899 6,第一个维度的系数值为0.844 0,第二个维度的系数值为0.819 6,第三个维度的系数值为0.786 7,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调查对象

本问卷是对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五年级随机抽取3个班级,六年级抽取4个班级,共318名学生,参与有效问卷的学生295名。接受调查的学校没有重点班,本次调查的7个班级均是平行班级,都是按学生在学校的总体成绩进行的平均分配,学生素质没有明显差别,具体的被试分布可以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318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2.8%,其中五年级126份,六年级169份。

二、调查结果

1.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

为了比较小学生在自我效能方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对问卷得分情况进行分别统计和均值分析,统计结果如表2。

注:*表示P<0.05。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习自我效能感五年级均值为3.73,属于较高水平。六年级均值为3.35,属于一般水平。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个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t=0.865,P<0.05), 且五年级高于六年级。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习自我效能感男生均值(3.44)高于女生均值(3.38),都属于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值为0.06。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男生与女生在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069, P>0.05)。

2.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水平

为了比较学生在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方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对问卷得分情况进行分别统计,结果详见表4和表5。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习态度维度上六年级均值(3.31)小于五年级均值(3.47),均是自我效能感维度的一般程度差异,差值为0.16。通过题目分析可以发现,五年级、六年级学生普遍在完成作业和制定计划上较好。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316,P>0.0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习态度维度上女生均值(3.35)小于男生均值(3.43),数值差别很小,自我效能感程度都属于一般。通过题目分析可以发现,男生在实验和问题解决思维水平上比女生要高,这可能与小学阶段男女生先天思维差异有关,男生更愿意动手操作和解决难题。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102,P>0.05)。

3.学习过程自我效能感水平

为了比较学生在学习过程自我效能方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对问卷得分情况进行分别统计,进行均值分析,统计结果如表6和表7。

从表6中可以看出,学习过程维度上六年级均值(3.09)小于五年级均值(3.28),均是一般水平,差值为0.19。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自我效能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403,P>0.05)。

从表7中可以看出,学习过程维度上男生均值(3.25)高于女生均值(3.12),均是一般水平,差值为0.13。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学习过程自我效能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 0.291,P>0.05)。

4.学习结果自我效能感水平

为了比较学生在学习结果自我效能方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对问卷得分情况进行分别统计,进行均值分析,统计结果如表8和表9。

从表8中可以看出,学习结果维度上六年级均值(3.64)小于五年级均值(3.73),差值为0.09,都属于较高水平。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结果自我效能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094,P>0.05)。

从表9中可以看出,学习结果维度上男生均值为3.68,女生均值为3.67,都属于较高程度。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学习结果自我效能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012,P>0.05)。

三、结果分析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五年级无论在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上,还是在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三个维度上均值均要高于六年级。男生在总体水平和各个维度上均值也都高于女生, 但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来看,男女生无比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数比较可以看到,学习结果维度上学生得分普遍较高,在其他方面都属一般水平,学习过程维度上均值属于最低的。

关于小学生自我效能感问题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围绕自我效能感理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探索,其中以路海东教授、刘晓明教授对于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最为典型,对笔者研究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也最大。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在研究对象上,以往研究的对象都较为宽泛,如:路海东、刘晓明、郭占基等的“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高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小学三至五年级。[2]寇冬泉、刘电芝等的“培养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小学五年级[3],本研究则集中在小学五、六年级。以往研究表明,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从小学高年级起比较适合。[4]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研究主要是实验法,如金河岩、许伟的“朝鲜族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5]再如孙德军的“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成绩的分析报告”等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6],本研究则采取问卷调查法,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三个维度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在研究结论上,以往研究认为小学生在总体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生,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如刘在花、单志艳的“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与学习态度的关系”[7],再如孙丽平的“农村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竞争心理的相关性研究”等。[8]本研究则认为在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上,男生和女生无较大的性别差异,男生略高于女生,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且五年级高于六年级。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次研究取得一定突破。如郝永泽等提出“是否实际能力强者,其自我效能感也强?是否高的自我效能感能促进实际能力的提高?是否自我效能感越高越好?”[9]等问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通过分数比较可以看到学习结果维度上学生得分普遍较高,在其他方面都属一般水平,学习过程维度上均值属于最低的。”这一结果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四、培养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对策与建议

1.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需要与日常教学长期结合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变化性非常大。而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心理过程,一两次的测试或者鼓励教育是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发生变化的。要想使小学生长期建立起高效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必须将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日常教学长期结合起来,要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念渗透到小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使小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2.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成功目标

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由传统的知识目标扩展到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为小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能较好地促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多次的成功体验能使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但是过于简单的教学目标学生容易达到,长期处在这样的感觉中小学生会失去对学习目标的挑战性,甚至会产生急于求成的意识,不能正确的面对挫折,反而不利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才能让学生真正建立起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的建议是:目标要具体,要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达到;目标要有层次性,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部分优秀学生达到的目标与分层次教学相结合起来; 目标要有挑战性。学习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上的“最近发展区”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现在来说非常困难的目标,我们可以给学生拆分成比较小的近期目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3.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本身的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以及所处的情景条件都会影响学生对自己处理学习问题能力的判断,而学习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所以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要重视对学生生理和情绪的调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让他们在面临挫折时不会由于过度激烈的反应而降低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积极性高,更容易与教师的教学策略配合起来。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程研究的过程中,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或者一系列操作强加到学生身上,要多与学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4.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要多样

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从多种维度进行研究,本文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三个维度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方面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以达到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全面提高。所以,在学校中要实现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应各方面共抓,一两条的行动策略是不够的,而且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制定要从地方教育理念和学校自身的特点出发,找到真正适合的行动策略,别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不一定要完全复制。俗话说“教无定法”也就是这样的道理了。

5.教师、学校、家长自我效能感应完善

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不只与学生自己有关,还与教师、学校和家长的自我效能感的情况有关,因此,对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还应从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学校的集体效能感以及家长的自我效能感培养这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高则偏向于认为采取了恰当的措施、付出努力,各种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则认为学生的基础和主观能动性确定了,怎样的努力也不会有太大提高,这样负面的信息对学生也是一个信息源,这样的信息源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是在学校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运作的,所以研究学习自我效能感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还需注重学校的自我效能感。良好的校风注重学校的革新和前进,鼓励教师的科研和创新, 时时处处充满着较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就会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摘要: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高是增强学生素质、提高教学和学生活动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现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小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行了调查研究。经多项统计分析后发现:目前相当数量的小学生在学习中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男生均值比女生高,五年级均值比六年级高。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需要做到: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成功目标;与日常教学长期结合;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要多样;教师、学校、家长自我效能感应完善。

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的研究 篇7

【摘要】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在创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指大学生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创业过程中的各项创业任务所具有的信念。本文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身心反应四个中介过程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创业自我效能感;主体作用机制;培养途径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与此同时,高校也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综观目前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相关教育研究和教育方向都集中在具体操作上,例如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营造学生的创业环境,而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研究很少。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和创业素质为核心,以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创业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创业自我效能感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业教育,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过程中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认识创业自我效能感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更有效提高发展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提出合理建议。

1.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内涵

自我效能感是著名的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班杜拉认为,不同的活动领域需要不用的能力和技能,而自我效能感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因此人们对于不同活动领域的活动任务的自我效能感也不同。由此可得出,创业自我效能感便是自我效能感在创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指人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各种创业角色,并完成各项创业任务的信念强度。创业自我效能反映的是大学生对自己完成某种创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到创业行为为目标的信心或信念。高校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寻找正确创业决策和创业灵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信念。

2.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在创业实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外部创业条件相当的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采取的创业形式,创业的目标和热情都不相同,甚至相差悬殊。究其原因则是这些大学生虽然外部创业条件相同,但他们各自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不同,外在创业表现的行为和态度就不同。

在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中,主体作用机制具有核心意义。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效能感在创业领域的具体体现,选择、思维、动机和身心反应等中介过程依然发挥其重要的主体作用。通过分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四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可以帮助高校在创业教育中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个体反应和心理变化规律,认识到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的重要作用。

2.1 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选择过程,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

一般而言,人们面临不同的环境条件时,总是选择那些熟悉的、自认为可以应付的环境。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也一样,面对不同的创业环境,同样也有这样的选择倾向,例如,医药学专业的大学生总热衷选择在医药行业创业,信息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倾向于在IT行业创业。

从大学生对创业任务的选择态度来看,创业自我效能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创业选择范围和对创业的态度。创业效能高的学生创业选择范围更为广泛,倾向于选择尚未掌握的、适合他们能力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创业项目,而后者相反。高创业效能者喜欢把新面临的问题当作挑战加以迎接,而低创业效能者则尽量回避困难、回避难以掌握的环境,由此高创业效能者的创业态度更为明确,创业意识更为巩固。

2.2 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目标

大学生创业是艰难的,是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检验。创业自我效能感是通过思考来判断和评价自己的创业能力,通过自我澄清来设定自己的创业目标。

具体来说,高创业效能者更愿意把创业目标设置成具有挑战性同时又是经过自己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目标影响他们的创业毅力和归因方式,面对成功,他们认为是努力的结果,碰到失败,他们则认为时自己努力不够,他们易于将创业成绩取决于他们自己能够控制的那些因素上。而低创业效能者易于怨天尤人,不切合实际,创业目标设定容易出现两极化,要么目标极易实现,要么目标遥不可及,他们经常会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上,以此来维护自己虚伪的自尊心和虚高的自信心。

2.3 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动机过程,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行为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思维的中介过程中,伴随着动机因素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在设定创业目标时便受到创业动机的制约。创业动机更重要的是影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挫折、困境和失败时的外在行为表现。

创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选择了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创业内容后,面对挫折会表现出很强的持久力和耐力,会花费更大的努力并持之以恒,直到实现创业目标。而创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选择退却,回避困难和难以应付的环境,怀疑自己能否出色完成任务,实现创业目标,因而他们易于满足中庸的成就,甚至半途而废放弃自己的努力,甘愿成为创业失败者。

2.4 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身心反应,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情绪

在创业面临无法操控的干扰、危险甚至灾难时,大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创业自我效能感高低不同引起学生对这些外来刺激源产生不同情绪表现。商场如战场,创业过程中大学生面对很多无法预知的问题,在这样的状态情景下,如果相信自己有能力对环境中的潜在危险施以有效控制,就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应激反应,就能战胜对手,摆脱困境。但如果怀疑自己能力、担心有潜在的威胁,学生就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表现出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这种焦虑反应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思维判断,妨碍他们的能力发挥,抑制他们的创业成就。

3.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路径

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的态度、目标、行为和情绪都有影响,这些因素同时也对大学生是否投身创业、持续创业、成功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自我效能感的一般形成过程,高校可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入手,达到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提高的目的。

3.1 强化外部创业自我效能感正面信息

在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外来信息上,强化正面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具体的途径有:

(1)汲取成功的经验。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帮助大学生体验成功的创业经验,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创业类竞赛,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金点子、创业之星等,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体验创业成功的喜悦。

(2)树立成功的榜样。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极大可能地挖掘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成功创业案例,它可以是教师、校友、同乡或者同龄人的创业事迹。通过这些成功案例,大学生可以体验这些创业成功人物从平凡到成功的心路历程,激发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创业斗志。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案例,大学生也可以认识到自己与那些有着杰出表现的人物具有某些特征相似性,以此来帮助其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

(3)鼓励正面的评价。高校创业教育老师在指导大学生创业、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时,要多给予大学生正面的言语评价,鼓励他们的创业意向,肯定他们的创业能力。当学生得到来自自己尊敬的人(老师、家长)鼓励期待时,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也会逐渐增强。同时高校也要支持和指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和相互鼓励,这种自我和朋辈的言语鼓励都有助于激励其自信心,促进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

3.2 改善内部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效因素

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中需要帮助大学生改善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效因素:

3.2.1 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归因及所属的维度对人的情绪、期待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归因能帮助大学生对自己树立信心,使之关注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要达到这一目的,高校创业教育老师可以指导大学生通过成败因素团体讨论、观察学习成功榜样、强化矫正成败体验等方法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让大学生把创业过程中的成功、进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避免因失败而产生消极反应,这样有助于提高创业职业自我效能感。

3.2.2 设置合理的创业目标

合理的目标具有很好激励作用,设置一个具体、明确、难度恰当的目标非常重要。针对这方面,高校创业教育老师可参照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大学生在创业中设置方便实施的长、中、短三期目标。三期分段目标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明确奋斗方向,不被暂时的困境和长期目标的遥遥无期而动摇信念。

参考文献

[1]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求索,2004,(1):178-180.

[2]龚志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2008,(4):149-150.

[3]韩力争.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界定[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6):83-86.

[4]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22-26.

[5]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91-97.

[6]高申春.论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1-5.

本文系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度校级科研课题。

上一篇:大学生助学金贷款申请书的格式下一篇:省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