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作魅力型教师

2024-06-02

争作魅力型教师(共2篇)

争作魅力型教师 篇1

努力争做魅力型教师,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历史研修学习体会

树德实验中学曾庆沙

(出示课件)我今日要为大家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1)我的研修学习心得,2)历史研修班的集体学习,3)历史研修班的考察活动,4)历史活动课《青铜鉴宝》的大致介绍。从2006年12月12日参加青羊区第三届研修班学习以来,历时已有半年多之久。还记得为期两天的研修班开学典礼,激发出的“头脑风暴”至今犹在耳边,在此期间,专家们高屋建瓴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老师们精彩纷呈风采各异的献课更让我获益匪浅,学员们之间的诚挚交流、互动评课让我如沐春风,所以今天,当我有幸坐在这里同大家进行交流之时,我真的很感谢青羊教育给予我们大家提升自我的这次机会。

(出示课件)记得北师大教育学院郭华教授说过:我们以前谈”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没错,但今天青羊教育提”魅力型”教师却让人特别感动,专业可以是冷冰冰的,魅力则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人文气息。的确,以一个职业者的形象去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做到教学中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本身,而更多的是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激发学生。我想这就是一个魅力型教师的努力方向!由此我们历史研修班的学员们在接下来的实践操作中也有了许多的尝试。尽量利用好历史这一具有鲜明人文特征,并能对学生人生态度价值观产生明显影响的学科资源,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最终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出示课件)在此期间在李正平老师的带领之下,我们进行了多次集中学习与交流,递交了两年研修长远计划,分阶段具体计划,在区一级方案与历史学科二级方案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三级方案。在集中学习讨论期间,学员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参与研讨,发言非常精彩,譬如,教培中心的张勤俭老师为我们讲到了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说课。石室联中的杨雪虹老师在此期间为我们上了一节新颖别致的地理与历史学科相结合的名为《流动的历史-大运河》的公开课,树德实验中学的周雪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国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典型案例,这些都让大家受益匪浅。并深感在这样的集体中交流,在这份积极的交流中成长的必要性与幸福感。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历史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著名史学家

王国维治史强调“二重证据法”,即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治史主张“感同身受”。理想的教学方式也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历史情景。为配合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历史的讲述和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在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历史研修班的学员们于2007年4月13日,踏上了去广汉三星堆探究古蜀文明的征程,(出示课件)此行虽只花掉一天,但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历史沉淀及巨大的历史震撼。之后,我代表研修班学员撰写了题为《三星堆青铜之光照耀世界》的三星堆考察报告,并在校内历史活动课中将青铜鉴赏与鉴定作为了活动课的主要内容。还在三星堆考察之前的3月4日,我在全区上了一节形式新颖,倍受好评的历史活动课,以青铜鉴宝的形式让学生首次感性认识了中原地区青铜器与三星堆青铜器,并在鉴宝过程中进一步领略了二者的差别,清晰了青铜鉴宝的一些基本步骤,通过认识辉煌灿烂的中国青铜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鉴赏广汉三星堆青铜文化,培养起了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忱。5月25日,我结合考察的收获,再次在学校青年教师献课活动中上了《青铜鉴宝》一课。获得一致好评。(出示课件)

附:《青铜鉴宝》――初中历史活动课简案

开课前言:新课标之下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性、综合性的课程,也是一门

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的一门课程,它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使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符合新课标之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同时对教师个人素质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与社会相关课程的基础,但初一学

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好动活跃,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的特点。将中央二台鉴宝节目引入课堂,将各种青铜实物拿来让学生在专家理论指导下加以鉴赏,对于学生而言是对遥远的奴隶社会加强认识的一个极好途径。所以本课实施已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教学设计目标〗

1、基本认知目标:

中国青铜文化是中国奴隶社会文明的标志;了解各类青铜器的基本造型及其功用;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精品;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明贵贱、辨等级”的标志物;青铜铭文;青铜器的冶铸方法;古蜀文明的遗存——广汉三星堆;中华文明的起源多元化。

2、能力培养目标:

① 通过欣赏青铜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② 通过分析青铜器造型与功用之间的联系,以及三星堆青铜器与中原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 通过认识辉煌灿烂的中国青铜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认识广汉三星堆青铜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忱。

③ 通过了解青铜礼乐制度及其发展变化,引导学生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教学重点:中国青铜文化是中国奴隶社会文明的标志;了解各类青铜器的基本造型及其功用;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精品。初步掌握青铜鉴赏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小小鉴定家活动(分组活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时间的分配是很让人担忧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由中央二台《鉴宝节目》引出今日上课主题——青铜鉴宝

二、出示种类青铜器物图片,让学生建立起对青铜的初步印象。并由此引出青铜,青铜时代的概念。

三、出示专家对一件青铜鬲鼎的鉴宝词,引导学生在分析鉴宝词的同时得出鉴宝

基本步骤。

四、从专家所提造型→青铜分类,重点掌握鼎和簋

纹饰→重点对比分析纹饰与西周和春秋纹饰的不同

铭文→举例说明金文珍贵的史料价值,突出陈寅恪先生“感同身

爱”的主张。

五、引导学生再次回顾专家鉴宝步骤,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对青铜器中精品四羊方

尊进行鉴赏,并出示鉴宝词

六、小小鉴定家活动(分组活动)

教师将事前准备好的各种青铜器分组交到学生手上,让每个组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手上的青铜器进行鉴定,最后推代表发言,说出鉴宝词

七、教师总结:当王朝的兴衰更替已成为历史,当一切荣华富贵与悲欢离合都化

作烟云,唯有那些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精华,依然闪耀着光彩,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震动着我们的心弦┅ ┅希望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孩子们能用自己智慧的大脑,明亮的眼睛和科学的方法,去鉴定祖国更多的宝物,我想这才是我上这节课能带给孩子们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力争做一个魅力型教师的一点点尝试,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越走越好。

八、陶行知说过:“教育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点滴的创造和教育就来源于我们平时用自己的教育魅力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所以在我今日结束自己的汇报之前,我想说“哪得泉水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魅力型教师的那份魅力源头来自于我们大家不懈的努力与不断地学习与交流,所以最后借助青羊教育提供的这一平台,我愿与大家共同进步。

做个魅力型语文教师 篇2

一、做个魅力型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而语文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是政治课上思想品德的说教,而要通过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人的准则。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做个魅力型语文教师,运用诙谐幽默、绘声绘色的语言,展示自己真善美丑、喜怒哀乐的审美体验。纵观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之所以能吸引学生,就是因为他们的教学语言融进了真情实感,从而奔涌着情感的血液,放射着生命的光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语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要进入角色,把自己带进作品的情境中去,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心实感,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能使学生领略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的豪壮之美;读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诗句,学生会沉浸在诗人浓浓的愁绪里,从而领略到诗歌的婉约之美。用课文之情去激发学生之情,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乃至师生达到情感共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课堂教学在和谐的状态下顺利完成,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学生很喜欢谈吐幽默的老师。教师的教学幽默,是指教师能用寓意深刻而又诙谐有趣的语言进行的教学。语文课的教学幽默是语文老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例如,一个夏日,有位教师正在上课,突然窗口飞进几只蝴蝶。那几只色彩斑斓的蝶儿在教室里翩翩起舞,久而不去,学生为之哗然。这时教师如果生气,大发雷霆,肯定不是好办法。他突然机智地发问:“你们谁知道蝶儿为什么不愿意离去?”学生默然。教师自答:“因为蝶恋花,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所以蝶儿才如此依恋你们。”一语拈来,学生恍然醒悟,急忙将注意力收回,集中到学习上。教师的幽默语言驱除了蝶儿对学生的诱惑。语文课的教学幽默融教育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育的内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教学幽默,使语文课堂上有了笑声,使语文课更增添了艺术的魅力,学生语文学习有了活力,也优化了教学育人的环境,从而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心灵。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台前退至幕后,从演员变成导演,从权威变成朋友,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教材中有些文章诸如《唐雎不辱使命》、《我的叔叔于勒》、《愚公移山》等,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如能紧紧联系学生的好奇心、爱表演的个性,让他们编课本剧,就能赢得学生的赞同。而要编好课本剧,就要反复研读课文,弄清字词的含义,就要想象细节,琢磨人物的性格。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教学的目标。

三、别样的作业让学生心动

传统课程教学观引领的作业与练习,往往侧重于对知识要点的把握,形式较为呆板,学生往往侧重于被动的解答和机械的抄写,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布置,不应仅仅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而更关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问题领域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成的意向程度,所以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趣味性,而这种作业学生往往会愿意做。如学了何其芳的《秋天》后,我布置的作业是根据诗歌的意境,结合自己的想象,画画中悟境,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求新的心理。在学了《苏州园林》后,我布置的作业是:苏州园林留园的工作人员正在征集有关园林的建议书、广告和诗画呢,请大家自由发挥,完成这些方面的一些创作,把最好的寄给苏州园林管理处。学生的心中激情飞扬,创意尽情发挥。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绝对不能限与课本,应向社会、自然、生活、网络、课外书等方面扩展,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创设丰富的课程资源。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游览某个景点,访问一位名人,办手抄报,查找资料等都是它的范畴。而对这些作业学生往往是乐此不疲。学生大都喜欢看电视,电视节目里当然有很多语文知识,我就因势利导,布置了电视作业:记录一条你感兴趣的新闻,准备向班里发布;选择一则广告,记录它的广告语,并说说你的评价;湖南电视台正在热播超级女声的节目,收看后,谈谈你对此节目的评价。这种作业,向课外拓展,向学生的生活靠拢,培养了学生敏捷、多思、敢想敢说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了他们关心身边事物关注社会的意识,而这正是语文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可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上一篇:清明寄情爱我祖国清明征文下一篇:机关单位用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