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信接入网

2024-10-23

重庆电信接入网(精选8篇)

重庆电信接入网 篇1

XXX电信分公司接入网

管理考核办法

为夯实各接入网点的基础,加强全县各支局的基础管理,确保顺利完成我公司的各项维护指标,根据省市公司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考核办法:

一、考核依据及责任人

以各级单位、维安部每月对各个支局的检查结果为当月考核依据,并将对各交换点考核的结果当月在支局长的绩效中体现。

责任人:各支局长

二、考核内容

1、根据公司文件要求,各接入网点应健全和完善各项表格、记录,每缺一项扣5分;不规范每项扣2分。

2、机房、通信设备、院落等应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检查不合格一处扣5分。

3、机房内严禁外人进入,机房门窗完好,发现违反规定的每次扣10分。

4、对日常巡检或维护中发现的设备、线路等安全隐患不能处理的,应作好记录,同时向XX公司领导或维安部报告(方式不定),知情不报者每次扣30分,对因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人承担。

5、在市电停电30分钟内必须启动油机供电,最长不超过3小时,若因不及时发电造成通信中断,设备损坏的视其影响范围和损失,取消责任人当月考核资格,并全部承担该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6、对XX公司交办的工作,不按时完成的每次扣5分;屡次出现该现象的将加倍考核。

7、对上月检查发现的问题未落实整改的,第一次扣5分;第二次扣10分;第三次扣20分,依此类推。

8、严格执行设备、线路、维护资料的技术规范和要求,检查不合格的每处扣3分。

9、装移修机、小灵通基站的简单维护按规定时限处理:装移机时限为48小时;障碍处理为24小时;小灵通基站的简单障碍为6小时;每超1小时扣2分。

10、用户有理由投诉到XX公司各部门,按照XX公司的相关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11、不严格执行电信服务规范和通信纪律、通信保密制度;吃、拿、卡、要、刁难用户、故意中断正常用户通信的,每次扣20分,情节严重的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并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12、不认真履行“首问负责制”,不认真接待用户投诉,咨询和建议并作好记录,推诿、拖延用户的,每次扣10分。

13、爱岗敬业,遵守公司各项制度,服从县分公司的工作安排,7×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用户或公司下乡检查人员到各个交换点检查,代办员不知去向的每次扣责任人10分。

14、按时参加公司的相关会议和培训,漏参加的公司视为已知晓相关会议精神和掌握了相关技能,依照检查标准,不合格的纳入考核。

15、为保障通信畅通,支局长必须24小时开机,打电话不接或关机无法

联系上的,发现一次扣10分。

16、坚持安全、文明生产,安全处理三线交叉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或通知县分公司,并作相关安全记录,注意防火防盗,安全用电,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施工造成的损失自付外,检查一次不合格扣20分。

17、严禁个人乱拉乱搭办公用电,私人用电必须安装分表,发现公电私用每次扣20分并限期拆除。

18、在工作中有虚报、假报工作情况和结果的,第一次扣10分;第二次扣20分,第三次扣30分,以此类推。

19、维护用料严禁私自给他人,发现一次,扣责任人10分。

20、确保生产工具齐全性和完好性,检查发现一次扣5分,并限期补齐或更换。

三、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XXX电信分公司

201X年1月1日

重庆电信接入网 篇2

1 接入技术

1.1 软交换接入技术

软交换网络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软交换网络从纵向上分为4个层面: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以及业务/应用层;它采用综合、开放、融合的网络架构, 较好实现了层与层之间的连接与互通, 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完全分离, 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 使业务独立于网络。

软交换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的接入层设备包括接入网关AG、IAD、SIP终端等, 它们的主要功能、连接口、规模及所处位置如下图:

1.2 家庭网关技术

基于电信网络的家庭网关是连接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接口单元, 可以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综合业务的接入, 它通过内置IAD功能, 可接入POTS电话终端, 或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SIP软硬终端, 实现视频通话。

家庭网关设备有两种组网方式, 一是通过XDSL方式;二是通过局域网方式, 组网图如下:

1.3 EPON技术

EPON是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 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 通过无源分光器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可提供上、下行最大至1.25Gb/s对称速率的千兆传输带宽, 是FTTB/FTTH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EPON系统主要由光线路终端 (OLT) 、光配线网 (ODN) 和光网络终端 (ONU) 三部分组成。

1.4 DSL技术

ADSL2+技术已经成熟, 成本较低, 互通性良好, 已得到大规模商用。ADSL2+能够提供16Mb/s的下行带宽, 是为中低速率用户提供宽带接入的主要手段。VDSL2技术传输速率高, 上行速率远高于ADSL2+, 功能特性上结合了ADSL2+和VDSL的优点, 能够与ADSL2+、ADSL等模式兼容, VDSL2设备在500m内下行带宽可超过50Mb/s, 1000m内下行带宽可超过20Mb/s。因此, VDSL2是为高速率用户提供宽带接入的重要手段。

2 建设模式

推进宽窄带光接入网 (FTTX) 建设, 通过“光进铜退”最终实现FTTH是电信接入层网络发展的一个总体策略, 目前宽窄带接入网主要有7种建设模式:

模式1-FTTH (PON) :通过部署于每个用户家庭内置IAD功能的PON ONU为单个用户同时提供语音、视频与数据业务, 局端OLT实现对多个ONU业务的汇聚。

模式2-FTTB (PON) +LAN (ONU集成LAN交换机) :通过在楼道部署支持多个LAN和IAD端口的PON ONU为多个用户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 局端OLT实现对多个远端ONU业务的汇聚。ONU到用户铜缆接入距离一般在100m以内。

模式3-FTTB (PON) +DSL (ONU集成DSLAM) :通过在楼道部署支持DSL和多个IAD端口的PON ONU为多个用户提供语音和宽带数据业务, 局端OLT实现对多个远端ONU业务的汇聚。ONU到用户铜缆接入距离一般在100m~300m以内。

模式4-FTTB (P2P) +LAN:通过部署在楼道的LAN交换机为用户提供宽带数据业务, 园区交换机对多个LAN交换机业务汇聚后, 通过点对点 (P2P) 光纤直连方式与汇聚交换机连接。语音业务由LAN交换机下挂的IAD提供。LAN交换机到用户铜缆接入距离一般在100m以内。

模式5-FTTB/N (P2P) +DSL:通过在建筑物或交接箱附近部署支持DSL和AG功能的综合接入设备, 为用户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 接入设备通过点对点 (P2P) 光纤直连方式与汇聚交换机连接。FTTB/N (P2P) +DSL建设模式中, 接入点到用户的铜缆接入距离一般在500m以内。

模式6-FTTN (P2P) +DSL:通过在集中机房部署支持DSL和AG功能的综合接入设备, 为用户提供话音和宽带数据业务, 接入设备通过点对点光纤直连方式与汇聚交换机连接。FTTN (P2P) +DSL建设模式中, POP点到用户家的铜缆接入距离一般在1km以内。

模式7-FTTN (PON) +DSL:通过部署支持DSL和多个POTS端口的ONU为多个用户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 局端OLT实现对多个远端ONU业务的汇聚。典型应用情况下, ONU到用户的铜缆接入距离一般在1km以内。

3 成本分析

在成本分析中运维成本分析是重要一环, 现实情况下, 维护成本不仅与项目本身有关, 还应相应的维护体制有关, 而随着光进铜退的深入, 相应的维护体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因此影响维护因素相当复杂, 很难采用绝对成本分析法进行分析, 实际应用中采用的是相对成本分析方法, 本文不做描述。

结合建设成本与运维成本的分析, 最后综合分析如下:

1) 新建场景, FTTH带宽能力最强、维护成本最低, 是宽带接入网最终发展目标, 但目前其建设成本较高, 为FTTN、FTTB的2倍~3倍;

2) FTTB方式的建设投资略低于FTTN, 带宽提供能力和提升潜力优于FTTN, 在新建区域可以优先考虑;

3) 与P2P (点对点) 方式相比, PON方式光纤资源利用率高、带宽配置灵活;

4) PON系统ONU内置LAN与DSL两种方式各有特点, 可结合实际进行选择。

(1) LAN方式带宽高 (特别是上行带宽) 、设备成本低;

(2) DSL方式的线缆 (含施工) 成本低, 但ADSL2+上行带宽有限, VDSL2近期设备成本较高, 互通性未完全解决。

5) 模式5、6、7铜缆投资较大, 铜缆成本下降空间基本没有, 而且可能会上升, 因此模式5、6、7从长远看并不理想, 城市区域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尽快转变观念, 尽可能考虑其他其他几种模式, 以降低铜缆投资的占比。

4 结论

纵观目前宽窄带综合接入网技术正逐步发展成熟, 已从传统的通过在窄带设备上叠加宽带业务板的方式向支持宽窄带一体化、宽窄带业务板任意混插以及具有向NGN演进能力的方向发展, 为宽窄带业务的发展和网络的平滑演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 宽窄带综合接入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有多业务需求的大客户和新装客户的竞争方面。而由于传统的窄带接入网已基本建成, 因此窄带和宽带建设与运维体制已基本分开。随着业务发展的多样化和NGN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综合接入设备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明确, 综合接入设备在网络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摘要:本文介绍了接入网建设涉及到的主要技术, 提出了宽窄带接入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模式及成本分析, 对各种接入技术作了分析比较, 对不同环境下接入网建设模式进行了描述, 并对不同模式的建设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宽窄带,接入网,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忠良, 毛期俭, 蔡伟强.NGN中的路由解决方案.中国数据通信, 2005 (1) .

论电信接入网的接地保护 篇3

(湖北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6)

摘要:结合作者多年的接入网施工经验,针对电信接入网中接入网机房、光缆交接箱、电缆交接箱等不同的建设场景接地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为后续的接入网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接地;地线

1通信工程接地的作用及地线系统的组成

1.1接地的作用

(1)在市话通信中,将局端电池组的一端接地,以减少由于用户线路对地绝缘不良时引起的串话;(2)将通信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缆金属护套等部分接地,以减少电磁感应,保持一个稳定的电位,达到屏蔽的目地,减少杂音的干扰;(3)在直流远距离供电回路中,利用大地完成供电回路;(4)在交流电力系统中,将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点接地,以便在发生接地故障时迅速将设备切断,也可以降低人体可能触及的最高接触电压,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对地的绝缘水平;(5)将电源设备的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接地或接零、以免设备发生故障,可能产生触电事故,保护维护人员人身安全;(6)为了避免由于雷电等原因产生的过电压而危及人身和击毁设备,特别是室外的光(电)缆交接箱、分线设施等,应装设地线,让雷电流尽快地入地。

1.2地线系统的组成

(1)地:地线系统中所指的地,即一般的大地(土壤)。不过它有导电的特性,并具有无限大的容电量,可以用来作为良好的参考电位。

(2)接地:通信设备及通信设施的任何部分与大地(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3)接地体(或接地电极):为使电流入地、扩散而采用的与土壤成电气直接接触的金属体。

(4)接地引入线:把接地体(或接地电极)连接到地线盘(或地线汇流排)上去的导线。

(5)接地汇流排:专供接地引入线汇集连接的小型配电极或母线汇接排。

(6)接地配线系统:把必须接地的各个部分联接到地线汇流排上去的导线。

1.3地线的种类

地线的种类:有直流地线、交流地线、测量地线、防雷地线。

(1)直流地线:由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组成。工作地线是作为通信设备和直流电源设备正常工作而用的。保护地线是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用的。

(2)交流地线:也可以分为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在接地的交流电力系统中,如380/200V三相TN制供电系统,其中性点必须接地组成接零系统,作为工作地线,同时具有保护人身安全作用。

(3)测量地线:在端局中,为了便于测量直流地线的接地电阻值,设置固定的接地体和接地引入线,作为测量仪表地辅助地线。

(4)防雷地线:为了防止建筑物或通信设施受到直击雷、雷电感应和沿管线传入的高电位等引起的破坏性后果,而采取把雷电流安全泄掉的地线系统。

1.4通信工程中需接地的设备

下列设备应接到直流接地系统上:

(1)蓄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

(2)通信设备的机架;

(3)总配线架(MDF、DDF、ODF)的架体;

(4)光缆的金属加强芯,通信电缆的金属隔离层;

(5)通信线路的保安器;

(6)室外通信设施[光(电)交接箱、集线器、分线设备等]的箱(架)体;

(7)机房防静电地面。

下列设备应接到交流接地系统上:

(1)380/220V三相TN制电力网的中性点;

(2)变压器、电机、整流器、电器和携带式用电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

(3)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4)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

(5)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6)交直流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套、穿线的钢管等;

(7)微波天线塔的线架;

(8)局端的变配电室和主楼局距离如超过50米时,应增设重复接地,并与主楼内交流配电屏零线相连,但重复接地不应与直流工作接地线直接连接。

2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我国《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规定联合装置的接地电阻见下表,表中的接地电阻值均系直流或工频接地电阻值。

由于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光纤接入机房的综合性越来越高。为此光纤接入机房的接地电阻值应参考上表中序号2的接地阻值,即接地电阻值<3Ω。

包含有源通信设备的室外机柜应按照设备接地规范的要求,接地电阻值应参考上表中序号3的接地阻值,即接地电阻值<5Ω。

无源的光(电)交接箱的接地电阻值应参考上表中序号4的接地阻值,即接地电阻值<10Ω。

3接地系统材料的选取

接地系统由接地体(接地极)、接地(引入)线、接地汇流排、接地配线等组成。

3.1接地极

接地极是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极可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

自然接地极有以下几种:地下金属水管系统;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人工接地极水平敷设宜采用:圆钢(Ф8mm)、扁钢(40x4 mm)、金属接地板;垂直敷设宜采用:(50x50x4mm、长2500mm)镀锌角钢、(Φ50mm长2500mm,管壁厚应不小于3.5mm)镀锌钢管、(Ф8mm)圆钢等。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和增加抗腐蚀能力,工程中也采用铜棒、铜包钢棒、铝包钢棒等接地极。

3.2接地(引入)线

应采用截面积(中心城区不小于35mm2;郊区及多雷区不小于50mm2)的铜质多芯屏蔽电缆。

3.3接地汇流排

接入机房的接地铜排应采用表面积不小于20000mm2的铜板。其规格>200x100x4mm(长x宽x厚)。

3.4接地配线系统

连接至各个设备和设施的导线应根据其本征特性,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的多股屏蔽铜绞线。

4接地系统敷设方式

光纤接入点机房、室外光(电)缆交接箱接地系统的敷设,宜采用单(接地极)点和多(接地极)点两种方式。

当该地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受到地域场地限制,需要采用人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以减少接地体的数目。即宜采用单(接地极)点敷设方式。

当该地不受地域场地的限制,则可采用多(接地极)点敷设方式。其组合形式如下:

(1)线形接地体:由若干垂直接地体和一条或多条水平(无闭合)接地体组成。

(2)环形接地体:由若干垂直接地体和水平闭合环路接地体组成。

(3)网状接地体:由若干垂直接地体和水平闭合网格接地体组成。

5接地装置的敷设

(1)接地装置的布置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与安装前要弄清地形、地貌,特别是地下管线、线缆分布等。

(2)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应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网与人工接地体组成,一般环形布置,距离墙不应小于1000mm,间隔应尽可能均匀。独立接地系统按要求布置。

(3)接地材料的选取应依照设计,要充分考虑其导电性、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普通采用热镀锌钢,考虑腐蚀性以及特殊场合宜采用铜材或铜包钢或铝包钢等其他材料。

(4)接地体可采取带状、棒状、管状、线状及板状等形状,具体形状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最小截面和厚度应符合“五”中相关要求。

(5)接地体顶部埋设深度应大于500mm,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

(6)水平接地体挖沟埋设;钢垂直接地体宜直接打入地下,铜垂直接地体宜挖沟埋设。

(7)接地装置的连接要牢固可靠,应采用焊接或熔接方式,不得采用压接、栓接、捆扎等方式。

(8)钢材接地装置一般采用焊接,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9)铜材接地体宜采用熔接;钢材接地体和铜材接地体连接应采用熔接,此时熔接头宜作防腐、绝缘处理,并用硅酸盐水泥包封。

(10)垂直接地体坑槽、水平接地体沟槽应用净土回填,避免碎石、垃圾等回填。回填时应分层夯实。

(11)接地(引入)线,出土至墙壁线缆引入孔洞处,应用钢管保护。

(12)接地铜排,应采用工作地和保护地分设,并分别固定在两块绝缘胶板上。

6接地装置运行

6.1检查周期

(1)接入机房、光(电)缆交接箱的接地装置按每年检查一次;

(2)根据接入机房的具体情况,对接地(引入)线的运行情况每年检查1-2次;

(3)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查一次;

(4)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运行情况每2年对地面下接地体检查一次;

(5)手持式、移动式测试仪器仪表等设备的接地线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6)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每2年测量一次。

6.2检查项目

(1)检查接地装置的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有无损伤、折断和腐蚀现象。

(2)对含有重酸、碱、盐等化学成分的土壤地带(一般可能为化工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及部分食品工业企业)应检查地面下500mm以上部位的接地体的腐蚀程度。

(3)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一般为雨季前)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4)接入机房、光(电)缆交接箱在扩容或设备(设施)检修后,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情况,是否牢固。

重庆电信接入网 篇4

1、目前使用的光纤绝大部分都是基于二氧化硅(SiO 2)材质的光纤,这种光纤在红外波段有三个低损耗窗口,分别是0.85微米,1.31微米,1.55微米,其中0.85微米窗口为短波长窗口,1.31微米和1.55微米窗口为长波长窗口。

2、光纤通信的特点

(1).通信容量大

(2).传输距离长

(3).保密性能好

(4).适应能力强

(5).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维护

(6).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3、但光纤也具有其固有的缺点:

(1).质地脆,机械强度差

(2).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一定的工具、设备和技术

(3).分路、耦合不灵活

(4).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

4、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和涂敷层三部分组成。目前主流应用的光纤有两种尺寸规格,一种是芯线标称直径规格62.5微米/125微米(纤芯直径/包层直径)或 50微米/125微米的多模光纤,一种是芯线标称直径规格为9微米/125微米的单模光纤

5、光纤的传输参数主要有: 损耗、色散。G.657光纤称为接入网使用的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目前使用的蝶形引入光缆应用的就是 G.657 A2类光纤。G.657 A1的最最小弯曲半径推荐为10毫米,G.657 A2的最小弯曲半径推荐为 7.5毫米。

6、光缆结构分为缆芯、加强元件和护层三大部分。光缆必须设置加强元件以承受机械拉伸负荷,这是光缆结构与电缆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护层位于缆芯外围,是由护套等构成的多层组合体。一般来说护层分为填充层、内护层、防水层、缓冲层、铠装层和外护层等。

7、光缆还必须有防止潮气浸入光缆内部的措施,一种是在缆芯内填充油膏,称为充油光缆;另一种是采用主动充气方式,称为充气光缆。充油光缆具有防潮性能好、投资省、维护工作量小的优点。充气具有早有期漏气告警,能在传输特性恶化之前及时排除故障等优点,但充

气设备费用较高,光缆直径细、气阻大、不易成气流通路,故世界上较多采用充油光缆。

8、光分路器是光纤链路中最重要的无源器件之一,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光纤汇接器件,它实现了光信号的耦合、分支和分配,常用M*N来表示一个分路器有M个输入端和N个输出端。

9、光分路器按原理可以分为熔融拉锥型和平面波导型两种

10、光纤活动连接器,其典型应用包括通信、局域网(LAN)、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结点(FTTN),高质量视频传输、光纤传感、测试仪器仪表、CATV等。

11、LC型活动连接器,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1.25mm。

12、光纤现场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碟形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光纤现场连接器包括现场成端插头和现场成端插座。按插针体端面形状可分为 UPC型和 APC型;按匹配的光纤或光缆可分为光纤型和光缆型。

13、光缆接头盒按外形结构分为帽式和卧式;按光缆敷设方式分为架空型、管道型和直埋型;按光缆连接方式分为直通接续型和分歧接续型;按密封方式分为热收缩密封型和机械密封型。

14、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 是一种基于P2MP拓扑的技术,所谓无源是指光配线网(ODN)中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有源电子设备。

15、PON由局侧的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 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

/ 9

络单元)和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配线网络)组成。目前主流的 PON技术有EPON、GPON。

16、PON系统采用WDM(波分复用)技术,使得不同的方向使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实现单纤双向传输。

17、在ONU注册成功后分配一个唯一的识别码LLID(Logical Link Identifier 逻辑链路地址)。

18、PON系统基本组成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和光网络单元(ONU)三大部分。

19、ODN的作用是提供OLT与ONU之间的光传输通道。

20、目前 FTTH建设主要采用 SFU+LAN上行家庭网关或 PON上行家庭网关。

21、家庭网关是设置在家庭中的终端,联接通信网络和家庭终端网络。

22、EPON是基于 IEEE 802.3ah标准的以太网无源光缆网技术(ethernet封装技术),上下 行标称速率均为 1.25Gb/s,典型光分路比为 1:32,最高光分路比为1:64。

23、GPON是基于 ITU-T G.984标准的吉比特无源光缆网技术(GEM封装技术),GPON 可支持上下行对称和不对称多种速率等级,下行标称速率为2.5Gb/s,上行标称速率支持 1.25Gb/s和2.5Gb/s;典型光分路比为1:64,最高光分路比为1:128。

24、目前 EPON的PX20+光模块和 GPON的Class C+光模块均已成熟,OLT及 ONU设备应采用不低于 PX20+(EPON)和Class C+(GPON)等级的光模块,ODN网络光功率全程衰 耗应分别控制在-28dB和-32dB以内。

25、内容

GPON(ITU-T G.984)

EPON(IEEE 80 2.3ah)

下行速率

2500 Mbps或 1250 Mbps

1250 Mbps 上行速率

1250 Mbps

1250 Mbps

分光比

1:64, 可扩展为 1:128

1:32(可扩展到1:64)

可用下行带宽

2200 Mbps

950 Mbps 可用上行带宽

1000 Mbps

900 Mbps

26、OLT设备应在满足 FTTx网络传输系统指标的前提下,遵循“大容量、少局所”原则,集中部署。

27、在网运行的e家终端有三种上行方式:PON、LAN、ADSL。优先选用PON上行e8-c

28、单个活接头的损耗(单位:dB),按每个活接头0.5dB 取值。冷接子0.1dB损耗。

29、PON 系统内带宽分配应符合下列原则:.应根据不同业务和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差异分配相应的带宽。

保证 PON系统内不同用户的基本可用带宽。.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要优先保证。.对用户的最大可用带宽进行限速。.每个 PON树的规划带宽应考虑一定的冗余,合理规划系统接入的用户数。.对于 IPTV组播业务,FTTH的应用类型宜将 OLT设置为组播复制点。

30、EPON:按 1×64组网,户均业务下行带宽可以达到30M。GPON:按 1×128组网,户均业务下行带宽可以达到34M。

第二篇

网络规划与设计

1、接入光缆网在结构层次上分为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二层结构分为主干层和配线层,三层结构分为主干层、配线层和引入层,并以局端机楼为中心组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其中:主干光缆以环型结构为主;配线光缆结构分为星型、树型和环型三种;引入光缆主要采用星型和树型结构,对于特别重要的用户,可以采用双归方式组网。

2、主干光节点与端局、主干光节点之间的光缆定义为主干光缆。主干光缆的结构应以环型为主,树型为辅。如外部条件允许,也可以采用双归到不同的局端机楼的方式组网。

3、接入主干光缆主要采用环型不递减配纤(配线光缆主要采用树型递减配纤)

4、FTTH网络整体建设成本有两部分构成:局房建设成本(含配套设施)和光缆建设成本。

/ 9

对于条件一定的规划区来讲,理论上会存在一个最优的OLT布局方案,可使整体的建设成本最低。但在实际规划中,影响局端机楼和配线光节点选择的外部因素千变万化,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从中选择出最优的规划方案。

5、ODN的网络架构一般以树形为主,采用一级或二级分光方式,总体原则建议如下:

(1).ODN的网络建设应在综合分析用户发展数量、地域和时间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组网模式、光缆网的结构和路由及其配纤数量以及建筑方式等。

(2).对于用户密度较高且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宜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对于用户密度不高且比较分散、覆盖范围较大的区域宜采用二级分光方式,同时对管道等基础资源比较缺乏 的区域也宜采用二级分光方式。

(3).覆盖公客和一般商业客户的光缆线路宜采用树形结构递减方式;接入商务楼宇或专线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应采用环形或总线形结构无递减方式。

(4).光分路器的级联不应超过二级,级联后总的光分路比不得大于 PON系统最大光分路比的要求。

(5).光分路比应综合考虑 ODN的传输距离、PON系统内带宽分配来进行选择。选择最优化的光分路器组合方式和合适的安装位置。

(6).入户光缆一般采用星形结构敷设入户,一般客户宜按每户1芯配置,对于重要用户或有特殊需求的客户可按每户2芯配置。

6、综合比较,采用一级分光方式的 ODN网络相比二级分光方式可节省 0.5-1.0dB的插入损耗,一级分光将光分路器设置在住宅小区或商务楼内的光缆汇聚点;二级分光通常将第一级光分路器设置在住宅小区或商务楼内的光缆汇聚点,第二级光分路器设置于楼道内。

7、原则上 ODN总的光分路比不大于 1:64(EPON系统采用 1000BASE-PX20+光模块、GPON系统采用ClassC+光模块)

8、已建高层住宅:

(1)一级分光方式,在每个单元楼内设置一只光缆配纤设备,初期在里面配置一个光分路器,日后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通过逐步增加光分路器的数量来实现端口的扩容,配置的光分路器一般采用 1∶64。

(2)在每间隔 5~6个楼层安装一只光缆分纤盒,每只光缆分纤盒的配纤容量为12或 24芯。(3)二级分光方式,在住宅小区内的光缆汇聚点设立光缆交接/配纤设备,并在里面配置一级光分路器;一般每个配纤区为 5~6个楼层,覆盖10~24户,在每个配纤区的中心

楼层位置安装一只光缆分光分纤盒,并在里面配置第二级光分路器。一级光分路器的分光比应按二级光分路器的分光比配置,但总分光比不应大于 1∶64。

(4)设置一级光分路器的光缆交接/配纤设备,预留20%左右的备用纤芯;设置二级光分路器的光缆分光分纤盒,预留至少 1芯备用光纤,整个小区内的光缆应在满足需求的容量。

9、已建多层住宅

(1).一级分光方式

配置的光分路器一般采用 1∶64。在多层住宅的每个单元楼内的中间楼层上安装一只光缆分纤盒,每只光缆分纤盒的配纤容量小于等于 6芯。

(2).二级分光方式

在多层住宅小区内的光缆汇聚点设立光缆交接/配纤设备,并在里面配置一级光分路器; 一级光分路器的分光比应按二级光分路器的分光比配置,但总分光比不应大于 1∶64。

(3).设置一级光分路器的光缆交接/配纤设备,预留20%左右的备用纤芯;设置二级光分路器的光缆分光分纤盒,预留至少 1芯备用光纤,整个小区内的光缆应在满足需求的容量。

10、已建别墅类住宅小区如能一次性敷设光缆入户进行 FTTH改造的,建议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如无法进行一次性改造的或当用户需求不明确时,建议采用二级分光方式。

11、新建小区 ODN组网原则:新建小区优先采用一级分光,光分路器集中放置 的组网模式;也可采用二级分光,一级光分路器集中放置的组网模式。

/ 9

(1).一级分光配置方案

光分纤箱按照容量分为 24芯、48芯,按照安装方式分为壁嵌式和壁挂式。每台光分纤箱收敛住户数不超过 48户。选用288~576芯无跳接光交接箱作为一级光网络箱,将多个单元的楼道光分纤箱进行汇聚,每台一级光网络箱覆盖住户256~512户。一级光分路器应选用 1:64插片式光分路器,集中设置在一级光网络箱内。

(2).光分路箱及二级分光器设置

光分路箱按照容量分为 16芯(双槽道)、32芯(四槽道),按照安装方式分为壁嵌式和壁挂式。

12、商务楼宇,客户数量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是商务楼内业务的主要特征。对于商务楼内光缆网的建设应考虑多业务,多接入方式的需求,一般采取一级分光方式,即将光分路器集中安装在光缆交接/配纤设备内,并通过楼内光缆及引入光缆接入用户。

13、FTTH小区改造设计预算统计,其中光缆材料成本所占费用约为 8%-12%,施工费用约占55%-60%,其他主要器材费用约占25%-30%,其他费用约占6%-10%。

14、根据设计预算样本的统计,采用二级分光进行改造的小区,ODN的户均成本约在270-320元,一级分光分光成本约在300-350元。

15、ODN网络全链条工程造价

建设场景

一级分光

二级分光

老小区改造户均成本

350~400

330~380 新建小区户均成本

450~500

430~480

16、对于ODN网络的造价控制关键在于对 ODN建设中施工费用的控制,尤其是 光缆熔接、成端等工作量的控制。

第三篇

ODN施工及验收

1、光总配线架(MODF)主要用于机房内设备光缆与室外光缆的集中成端、连接调度和监控测量。

2、光分路器是指用于实现特定波段光信号的功率辑合及再分配功能的光无源器件,光分路器可以是均匀分光,也可以是不均匀分光。光分路器可分为熔融拉锥(FBT)光分路器和平

面光波导(PLC)光分路器两种类型。平面光波导(PLC)光分路器的工作波长可在 1260nm~1650nm宽谱波段。

3、光分路器有一个或两个输入端以及两个以上输出端,可表示为 M×N,也可表示为M:N。M表示输入光纤路数,N表示输出光纤路数。

4、产品形态及适用场合

(1).盒式光分路器

采用盒式封装方式,端口为带插头尾纤型,一般安装在托盘、光缆分光分纤盒、光缆交接箱内。大尺寸为 130mm×80mm×18mm、1/2:64光分路器盒体的最大尺寸为130mm×80mm×29mm。

(2).机架式光分路器

采用机架式封装方式,端口为适配器型,一般安装在 19英寸标准机架内。机架式光分路器的最大尺寸为483mm×44.5mm×260mm。

(3).微型光分路器

采用微型封装方式,端口可为不带插头尾纤型或带插头尾纤型,一般安装在光缆接头盒、插片式光分盒内。

(4).托盘式光分路器

采用托盘式封装方式,端口为适配器型,一般安装在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内。1/2:64光分路器托盘需采用 LC型适配器。

(5).插片式光分路器

采用插片式封装方式,端口为适配器型,一般安装在光缆分光分纤盒内以及使用插箱安装在光纤配线

/ 9

架、光缆交接箱、19英寸标准机架内。插片式光分路器的基本插片单元外形尺寸为 130mm×100mm×25mm、占 1个槽位。

5、免跳接光缆交接箱基本功能与原理:容量大,跳纤点数量少,免跳接 6、7、光缆分光分纤盒采用模块化、免跳接结构,可通过灵活的增加插片式光分路器(以下简称光分插片)数量,以实现端口的扩容。一般光缆分光分纤盒采用挂墙、架空等安装方式,根据安装环境,产品可分为室外型和室内型

8、光缆从盒体下层右侧上方或下方进入。光缆在开剥后用喉箍固定在光缆固定板上,同时固定好加强芯,并将金属挡潮层及加强芯接地。

9、蝶型光缆:单芯配线引入室内光缆、多芯配线引入室内光缆、10、目前蝶形光缆结构大体上有三种:普通蝶形引入光缆、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管道式蝶形引入光缆。

11、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简称:蝶形光缆,俗称:皮线光缆),主要应用于 FTTH网络建设中入户端的接入。按照蝶形光缆的结构和使用场景,分为以下3种类型(室内、自承式、管道铠装型)

11、蝶形光缆成端方式,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热熔式成端

(2).机械式成端

(3).蝶形光缆与常规尾纤进行熔接成端:

12、为解决上述3 类成端方式的缺陷,工厂化制造的皮线尾纤应运而生,它在工厂内进行成端,不采用匹配液或者熔接方式,而是直接借鉴普通尾纤的加工方式,用研磨工艺进行加工。

13、皮线尾纤在插损,回损,端面质量,尤其是拉脱力,环境实验都要高于普通快速连接器。

14、三种成端方式综合比较。

/ 9

15、机械式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是一种在施工现场采用机械接续方式直接成端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一般用于入户光缆的施工和维护,连接器结构包括 SC型和 FC型。

16、机械式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组装性能要求

17、蝶形引入光缆穿放入箱体后,经盘绕柱预留后固定,蝶形引入光缆固定后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 15mm,在箱体内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0.5m。

18、楼道布线要点.光分纤盒应选择靠近垂直管道、方便维护的位置安装。.为方便后续布线,光分纤盒应安装在中间楼层。.垂直管道位置首选靠近用户家门的平台,次选休息平台。垂直管道敷设完毕后,应修补好楼板孔洞,粉刷受污染墙面。

垂直管道首选多孔 PVC管,每层加装一个过路盒;次选单孔PVC管和塑料线槽。

/ 9

水平管道首选波纹管,次选单孔 PVC管和塑料线槽,慎用楼道明线钉固方式。.考虑实际用户渗透情况,引入光缆芯数与住户数配比建议为

19、楼道垂直管道敷设 建议选用32孔 PVC管。

20、(1)敷设蝶形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敷设过程中不应小于30mm;固定后不应小于15mm。

(2)FRP加强芯室内蝶形光缆敷设时的牵引力不宜超过64N,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 80N;金属加强芯室内蝶形光缆敷设时的牵引力不宜超过160N,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200N;且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构件上。.(3)多孔 PVC管每孔敷设蝶形光缆不应超过三根。宜在楼层过路盒对蝶形光缆作适当固定。

21、蝶形光缆布放:明线钉固

优点是施工容易、成本低;缺点是线缆缺乏保护,使用寿命无法保证。

蝶形光缆宜钉固在隐蔽且人手较难触及的墙面上。

由于卡钉扣是通过夹住光缆外护套进行固定的,因此在施工中应注意一边目视检查,一边进行光缆的固定,必须确保光缆无扭曲,且钉固件无挤压在光缆上的现象发生。

在墙角的弯角处,光缆需留有一定的弧度,从而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并用保护管进行保护。严禁将光缆贴住墙面沿直角弯转弯。

22、形光缆布放:保护管保护

对于线槽或 PVC管等末端有容易损伤蝶形光缆的地方,应加保护管保护;不同管线连接的地方,应加保护管起保护、过渡作用,如线槽至 PVC管、线槽至用户盒。

23、架空布线主要器材

紧箍钢带、S 固定件、紧箍夹、紧箍拉钩、C型拉钩、理线钢圈、环型拉钩、纵包管、多沟绝缘子、墙担、线担、缠绕管、螺钉扣

24、杆路辐射蝶形光缆

在原有杆路上安装钢带抱箍和紧箍拉钩,钢带抱箍安装位置距杆稍应不小于 50cm,距杆上原有光(电)缆设施的间距应不小于40cm。

根据入户光缆的路由长度,沿光缆的入户方向,在空旷处将自承式蝶形光缆倒盘。

全程杆档光缆布放完毕,将自承式光缆按上述方法在终端杆上做终结。

每一处自承式蝶形光缆的开剥点与 S型固定件间预留5cm,施工完毕后,开剥点处用绝缘胶带缠绕 6圈,避免自承式光缆吊线与纤芯脱离。

同一杆路上自承式光缆布放条数不得超过 4条。

架空自承式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交越距离应符合YD5121-2010 规范要求。

25、自承式蝶形光缆引下方式.当自承式蝶形光缆从杆路上引下时,需要在用户端墙面上安装 C型拉钩。C型拉钩安装在光缆引下方向的侧面,用 Φ6mm膨胀管及螺丝钉固定。

S型固定件连接 C型拉钩,自承式光缆吊线在 S型固定件上适度收紧,并做终结。

自承式蝶形光缆开剥点以下的光缆采用纵包管保护,自承式蝶形光缆如果遇有墙角等障碍物,均需采用纵包管等保护。

26、自承式蝶形光缆墙壁钉固敷设

自承式蝶形光缆在较平整墙面敷设时,采用墙壁钉固方式。

选择墙面的合适部位确定自承式蝶形光缆的路由走向,保持光缆走向横平竖直。

在确定了光缆的路由走向后,沿光缆路由,在墙面上安装螺钉扣。螺钉扣用 Φ6mm膨胀管及螺丝钉固定。两个螺钉扣之间的间距约为60cm。

自承式蝶形光缆在墙面拐弯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5cm。

27、架空自承式蝶形光缆开孔入户

尽量利用原有空调孔等孔洞入户,也可在用户墙面上新开孔入户。

/ 9

选择合适的入户位置,用 Φ8mm电锤在用户墙面上进行过墙开孔,开孔方向为自用户室内往用户室外进行开孔,开孔角度为向下倾斜 10度角,防止雨水倒灌至用户室内。

在新开墙孔或空调孔内外两侧安装过墙套管。蝶形光缆通过过墙套管穿放入户。入户光缆应在墙体外入户处留有“滴水弯”。

28、室内布线规范

(1)蝶形光缆明线钉固敷设,适合于用户装潢要求较低的场合。

入户光缆从墙孔进入户内,入户处使用过墙套管保护。将沿门框边沿和贴脚线安装卡钉扣,卡钉扣间距 50cm

(2)蝶形光缆塑料线槽敷设,适合于用户装潢要求较高的场合当直线敷设距离较长时,每隔1.5~2米需用螺钉固定 1次。

(3)蝶形光缆暗管敷设,适合于用户原先暗管可利用的场合

29、OLT机架安装的位置、方向应严格设计要求,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安装于合适的位置和方向。安装时应端正牢固,列内机面平齐,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机架必须采用膨胀螺栓对地加固,机架底部要有防雷垫片,用“L”字铁做好上固定(与走线梯结合处也需要使用防雷垫片)。

29、ODF架外壳设备保护地应采用 16mm 2以上的多股铜电线接到机房设备专用地排;光缆的加强芯与金属屏蔽层的接地线先汇接到 ODF架内专用防雷地排后,再采用 16mm 2以上的多股铜电线接到机房 ODF专用地排;机房 ODF专用地排与机房设备专用地排必须分开,最后才汇接到机房总地排。

30、光交箱地基基础应夯实,墙体砌筑符合建筑规范要求,回填土应夯实无塌陷。墙体及底座砌筑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抹灰表面光滑,无破损、开裂情况。其抹灰强度符合标准。光交箱地角螺丝稳固,底座和光交箱有机结合平整,并作防水、防腐处理。箱体安装后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底座外沿距光交箱箱体大于150mm,底座高度距离地面300mm。

31、光交箱按设计安装接地体,接地体用2根Φ60长 1700cm镀锌钢管,并用 40×4接地扁钢与接地体焊接打入地下,扁钢长度以满足接地阻值和地理实际确定。用大于 10平方多股软铜线分别与扁钢和箱体按地点联接,其接地阻值不大于 5欧母。

32、光分纤箱施工

以下位置不宜挂墙安装,一、不稳固的、年久失修的墙壁。

二、装饰外墙、女儿墙等非承重墙。

三、临时设施的外墙。

四、影响市容市貌、影响行人交通以及其他不宜挂墙的位置。

五、空间狭窄不利于打开箱门、维护操作的弱电竖井。

33、户外安装光缆分纤箱/盒、光分路箱/框时要求箱/框底部距地面高度宜为 2.8m~3.2m,具体结合现场情况。

34、光分路器箱的施工

室内安装的时候,光缆可以选择从箱体的上方进入,并在箱体的上方盘留 3-5米,固定后套波纹管保护。

光纤在箱内布放时,不论在何处转弯,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35、管道光缆的敷设

如需在管道中布放蝶形光缆,宜采用有防潮层的管道型蝶形引入光缆,并加强保护。

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一般为200~400mm

人工敷设光缆不得超过 1000m。光缆气流敷设单向一般不超过2000m。

36、墙壁光缆的敷设

墙壁光缆离地面高度应≥3m,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用钢绞线吊挂。

37、光缆标准色谱顺序

/ 9

38、在测试分光器时,我们抽取10%的端口进行抽测,即 1:32的分光器我们抽取 4个端口测试

39、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随工检查,初验,试运行,终验

1、应用场景—气吹光纤的优劣势

更可靠的质量

优秀的可扩展性

更低的维护投资

更大的容量/带宽

最小化熔接点数量, 光纤损耗小。

第四篇 ODN施工新技术

重庆电信接入网 篇5

目次 总则.................................................................-103 3 术语和符号...........................................................-***1***116 6.1 OLT 设备安装...........................................................6.2 FTTB 应用模式ONU 设备安装................................6.3 FTTH 应用模式ONU 设备安装.............................................6.4 楼宇机柜(箱)安装...............................................6.5 用户智能终端盒安装.............................................6.6 网管设备安装..................................................6.7 设备缆线敷设...............................................6.8 电源线敷设............................................................7 ODN 安装检查.........................................................7.1 光纤总配线架安装.....................................................7.2 光缆分纤箱安装..................................................7.3 光缆终端盒安装.................................................7.4 光纤插座盒安装......................................................7.5 光分路器安装............................................................8 光(电)缆线路的敷设与成端...........................................-126 8.1 管道光(电)缆的敷设.............................................8.2 直埋光(电)缆的敷设...............................................***9142144146 9 FTTx 工程测试........................................................9.1 电源及告警功能检查................................................9.2 设备基本功能检查..................................................9.3 单机检查测试.....................................................9.4 ODN 测试........................................................9.5 系统功能验证及性能测试.....................................9.6 网管功能检查.......................................................10 工程验收............................................................-157157157 10.3 初验............................................................10.4 试运行..........................................................10.5 终验............................................................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附录B 测试记录表(样表)..............................................附录C 线路随工检查项目及内容..........................................附录D 初验检查项目及内容..............................................排水沟 0.3 0.5 市外大树 2.0电力电缆 35KV 以下 0.5 0.5 电力电缆 35KV 及以上 2.0 0.5 8.2.3 路面微槽光缆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开槽宽度应根据敷设光缆的外径确定,一般应小于 20mm;槽道内最上层光缆顶部距路面高度宜大于80mm,槽道总深度宜小于路面厚度的2/3。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整、无硬坎(台阶),不应有碎石等杂物;沟槽的转角 角度应满足光缆敷设后的曲率半径要求。在敷设光缆前,宜在沟槽底部铺10mm 厚细砂或铺放一根直径与沟槽宽度相近的泡沫条作缓冲。光缆放入沟槽后,应根据路面恢复材料特性的不同在光缆的上方放置缓冲保 护材料。路面的恢复应符合道路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复后的路面结构应满足相应路段服务功能的要求。

8.2.4 明敷光缆保护钢管和塑料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材及配件的型号规格、敷设路由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在箱(盒)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3 连接时管口应对准,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管孔内不得有水和泥等杂物。4 安装固定后管壁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钢管镀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5 在易受雨淋的外墙水平敷设时应有坡度,坡度宜为3‰~4‰,不得小于2.5 ‰。在距连通的箱(盒)300mm处、管道弯头处的两端应采用管卡固定。管卡安装的间距应均等。塑料管的管卡间距可参照表8.2.4 的规定执行。钢 管水平安装时管卡的间距为2m-3m。管道接头处应安装管卡,垂直安装时,每楼层安装的管卡数宜不少于2 个。

8.2.5 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充气的光(电)缆在回填土前必须做好保气工作。先填细土,后填普通土,且不得损伤沟内光(电)缆及其他管线。市区或市郊埋设的光(电)缆在回填300mm 细土后,盖红砖保护。每回填土约 300mm 处应夯实一次,并及时做好余土清理工作。回土夯实后的光(电)缆沟,在车行路面或地砖人行道上应与路面平齐,回土 在路面修复前不得有凹陷现象;土路可高出路面50~100mm,郊区大地可高出150mm左右。

8.3 架空光(电)缆的敷设

8.3.1 架空光(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光(电)缆挂钩程式。光(电)缆挂钩的间距应为500mm,允许偏差±30mm,电缆在电杆两侧的第一 只挂钩应各距电杆250mm,允许偏差±20mm。架空光(电)缆最低点距地面应符合表8.3.1-1 的要求;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 建筑物的最小的空距与隔距应符合表8.3.1-2 的要求。表8.3.1-1 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

名称 与线路平行时 与线路交越时

垂直净距 备 注 垂直净距 备 注

市区街道 4.5m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m 最低缆线到地面 胡同(里弄)4.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5.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铁路 3.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7.5m 最低缆线到地面 公路 3.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m 最低缆线到地面 土路 3.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5.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房屋建筑 距脊0.6m 距顶1.5m 河流

通航河流 2.0m 不通航河流 1.0m 最低缆线距最高水位时最高桅杆顶

市区树木 1.0m 最低缆线到树枝顶 郊区树木 1.0m 最低缆线到树枝顶 应按设计要求的A、B 端敷设,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20 倍,电缆 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 倍,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0 倍。5 架空光(电)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应力、无扭转、无机械损伤。6 光缆每杆作一处伸缩弯,伸缩弯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0mm,并套塑料 管保护。

4)墙壁光(电)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8.3.3 的规定。

表8.3.3 墙壁光(电)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

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垂直交叉净距(m)电力线 0.20 0.10 避雷引下线 1.00 0.30 保护地线 0.20 0.10 热力管(不包封)0.50 0.50 热力管(包封)0.30 0.30 给水管 0.15 0.10 煤气管 0.30 0.10 电缆线路 0.15 0.10 2 敷设吊线式墙壁光(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吊线式墙壁光(电)缆使用的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墙上支撑的间距应 为8~10m,终端固定物与第一只中间支撑的距离不应大于5m。

2)吊线在墙壁上的水平敷设,其终端固定、吊线中间支撑应符合图8.3.3-1 的要求。敷设卡钩式墙壁光(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以卡钩式沿墙敷设应在光缆上外套塑料保护管予以保护。

2)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卡钩。卡钩必须与光(电)缆、同轴电缆、保护管外径 相配套。

3)光(电)缆卡钩间距为500mm,允许偏差±50mm。转弯两侧的卡钩距离为 150~250mm,两侧距离须相等。同轴电缆卡钩垂直间距不大于1000mm。8.4 引上光(电)缆的敷设

8.4.1 引上保护管的材质、规格、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8.4.2 引上保护管在水泥杆、木杆和墙壁的绑扎固定方式应满足图8.4.2-1、2、3 的要求。

8.6.3 设置缆线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密封线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 绑扎固定。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 处应固定在桥架 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l0m 处进行固定。3 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 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 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挤压。

8.6.4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 挤压和损伤,不宜与电力电缆交越,若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8.6.5 光缆敷设不允许超过最大的光缆拉伸力和压扁力,光缆外护层不应有明显损 伤。

8.6.6 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缆线不应布放在强电 竖井中。8.6.7 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楼道缆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净距符合表 8.6.7-1 的规定。

表8.6.7-1 楼道缆线与其它机房最小净距 名称 最小净距(m)名称 小净距(m)配电箱 1 电梯机房 2 变电室 2 空调机房 2 楼道内缆线暗管敷设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见表8.4.7-2 的规定。

表8.6.7-2 楼道缆线及管线与其它管线的间距

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热力管(不包封)500 500 热力管(包封)300 300 8.6.8 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8.6.9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 倍。2 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 倍。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 倍。2 芯或4 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 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 倍。

8.6.10 光缆在进出竖井的出入口和穿越墙体、楼板及防火分区的孔洞处应采用防 火封堵材料封堵。

8.6.11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

8.6.12 光缆(纤)在分纤和终端设施内的布放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路由走向应符合相应产品说明书的布线要求。机柜(箱)内的光缆(纤)与其它缆线应分类绑扎、排列整齐。集纤盘内余留的裸纤、尾纤或蝶形光缆盘绕方向应一致,盘绕稳固,无挤压、无扭转。活动连接器的固定面板、光缆和尾纤应进行标识。

8.6.13 入户蝶形光缆敷设还有以下要求: 入户光缆的规格程式、走向、路由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不宜与电力电缆交 越,若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入户光缆敷设应严格做到“防火、防鼠、防挤压”要求。入户光缆布放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操作损伤。4 入户光缆转弯处应均匀圆滑,G.652D 类光纤其曲度半径应大于30mm;G.657A 类光纤其曲度半径应大于15mm;G.657B 类光纤其曲度半径应大于10mm。5 入户光缆在进线、转弯、余留、成端和接头处,以及过线箱(盒)、拉线盒、缆线维修口应有统一标识。6 入户光缆应采用标签进行标识。标签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粘贴可靠。标 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并应注明光缆两端连接的位置。同一地点敷设多条光缆时,各条光缆的标签粘贴应整齐、朝向一致。8 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明敷时要求如下:

1)直线段钉固间距宜200mm~300mm,钉固间距应均等。

2)转弯处两侧第一个卡钉距转弯点距离宜为30~50mm,两侧距离应相等。3)水平敷设时线卡的钉子宜钉在光缆的下侧,垂直敷设时钉子宜均匀地钉 在光缆的两侧。

8.7 光(电)缆接续

8.7.1 光缆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 光缆接续的内容应包括:光纤接续;金属护层、加强芯的连接和接头衰减的 测量。光缆接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余缆盘留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人手井 内余缆应盘成“O”型圈,并用扎线固定。光缆固定后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 的10倍。

光纤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纤接续衰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光纤接续后应用接头套管保护,余纤在光纤盘片内的曲率半径应≥30mm,盘绕方向应一致。

3)光纤带光缆的光纤带接续后应理顺,不得有“S”弯。

4)从光缆中掏接光纤时不得对直通光纤造成损伤;直通光纤在光缆接续处需 预留时,宜与分歧接续的光纤分开盘留。当采用冷接方式接续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需用熔接机对切割刀的效果进行检查,所制备端面满足要求时,切割刀才能使用。

2)蝶形光缆开剥护层后,应将光纤进行适度弯曲,以检查光纤是否完好。3)按照规定的长度制备光纤端面,在压接之前,必须保持两端光纤端面紧

密连接。

4)在冷接子固定后,方可进行盘纤,盘纤半径不得小于 30mm;在冷接子的 两端与光纤的连接部位,不得使光纤承受扭力、拉力。

5)冷接子的固定应牢固,应避免因震动使光纤受力增加接续损耗。铝或钢聚乙烯粘结护套、加强芯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内铝或钢聚乙烯粘结护套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2)光缆加强芯的连接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接头盒的结构夹紧、夹牢。光缆接头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可缩接头套管,热缩后要求外形美观,无变形,无烧焦,熔合处无空隙、无脱胶、无杂质等不良状况;采用可开启式接头盒,安装螺栓应均匀拧紧,无气隙。2)封装完毕后,有气门的接头套管(盒)应做充气试验。需要做地线引出的,应符合设计要求。

8.7.2 电缆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芯线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全塑电缆芯线接续必须采用压接法。按设计要求的型号选用扣式接线子或 模块型接线子。

2)电缆芯线的直接、复接线序必须与设计要求相符,全色谱电缆必须色谱、色带对应接续。

3)电缆芯线接续不应产生混、断、地、串及接触不良,无接续差错,芯线绝 缘电阻合格。接续后应保证电缆的标称对数全部合格。2 电缆接头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续套管的型号、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全塑电缆屏蔽层必须用专用屏蔽线连接,并按设计要求作分段、全程测式。

3)热缩套管封合应套管平整,无折皱,无烧焦。注塑缝完整、饱满,无气泡,密封良好。

4)纵包装配式套管封合应电缆、底板、端盖、上盖粘连紧密;套管螺栓紧固,端部包扎整齐,密封良好。

8.8 光(电)缆进局及成端

8.8.1 进局光(电)缆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非延燃型护套或采用其它防止燃烧的措施。8.8.2 当设备间设置在楼宇的其他楼层(非底层)时,楼宇内的光缆布放路由和安 装方式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8.8.3 进局光(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进局光(电)缆的管孔使用安排和在进线室电缆托架上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

求。其在托架上应排放整齐,不重叠,不交错,不上下穿越或蛇行;引上转角的曲 率半径应符合规定。进线室的管孔及局前人孔内通往进线室侧的管孔应做防水堵塞。进局光(电)缆的外护层应完整,无可见的损伤;横放的光(电)缆接头应交错 排列,接头任一端距光(电)缆转弯处应大于2m;进线室的光(电)缆应按设计要求做 好编号和相关标志。

8.8.4 成端光缆:根据终端设备的配置,合理固定光缆和光缆接头套管(盒),光缆 余长部分应在进线室或机房中适宜位置盘放,其余缆长度及光缆曲率半径应符合设 计要求。

8.8.5 光缆金属构件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光缆在楼宇机柜(箱)内成端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金属构件应与楼宇机 柜(箱)绝缘。在分纤箱、光分路箱、终端盒内,光缆的金属构件应成电气断开状态。3 室外光缆与室内光缆的金属构件不得进行电气连通。4 采用自承式入户光缆时,应在楼宇外墙终结金属吊线。

8.8.6 如果是采用冷接技术成端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成端插头和使用的工具的型号、类型、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需用熔接机对切割刀的效果进行检查,所制备端面满足要求时,切割

刀才能使用。3 蝶形光缆开剥护层后,应将光纤进行适度弯曲,以检查光纤是否完好。4 按照规定的长度制备光纤端面,在压接之前,必须按照产品要求把光纤伸入

到合适位置。把光纤插头固定后,方可进行盘纤,盘纤半径不得小于 30mm;在光纤插头 与光纤的连接部位,不得使光纤承受扭力、拉力。

8.8.7 成端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测量室的地板洞为上线槽方式时,所布放的成端电缆应与相对应的总配线 架对直,并绑扎固定,以非延燃材料封堵上线槽洞口。成端电缆线把在总配线架上的绑扎位置应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3 在原有总配线架上新做直列成端电缆的,其绑扎方法、位置、式样应与原直 列成端相同。全色谱的成端电缆必须按照色谱、色带的编排次序出线。5 成端电缆屏蔽连接线应可靠接至总配线架铁架。总配线架直列安装的设备程式、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8.8.8 电缆成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楼道缆线终端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缆线终端连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 2)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3)缆线终端连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4)对绞电缆与连接器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2 对绞电缆终端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3 类电缆不应大

于75mm;对于5 类电缆不应大于13mm;对于6 类电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减小 扭绞松开长度。

2)对绞线与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图8.5.8 的规定,有两类连接方式可采用,首推A 类 连接方式。但在同一布线工程只能采用其中一种方式,不应混合使用。图8.8.8 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连接

G(Green)—绿;BL(Blue)—蓝;BR(Brown)—棕;W(White)—白;O(Orange)—橙 3)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连接器件终接处屏蔽罩应通过紧固器件可靠接 触,缆线屏蔽层应与连接器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l0mm。屏 蔽层不应用于受力的场合。

4)对不同的屏蔽对绞线或屏蔽电缆,屏蔽层应采用不同的端接方法。应对编 织层或金属箔与汇流导线进行有效的端接。

5)每个2 口86 面板底盒宜终接2 条对绞电缆或1 根2 芯/4 芯光缆,不 宜兼做过路盒使用。

8.8.9 光缆在ODF 或单设的光缆终端盒做终端,光缆内的金属构件与ODF 接地装置 接触良好,ODF接地装置至机房防雷接地排的接地线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线严禁成螺旋型布放。

8.8.10 光路光纤标识应符合建设方要求,标识应统一、清楚、明确,位置适当。OLT 设备到光分路器之间的光路需有光路编码、业务信息、两端端子位置、光路路由 等信息;OBD至ONU 的光路需有子光路编码、OBD端口编码、ONU安装地址等信息。8.9 线路防护

8.9.1 光(电)缆线路在可能引起腐蚀的地段的防腐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8.9.2 光(电)缆线路在白蚁危害地段的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1 不允许采用毒土处理方法。一般应采用有防蚁外护层结构的光(电)缆,或者在光(电)缆外层包扎有防 蚁剂的尼龙布或涂刷防蚁漆。

8.9.3 光(电)缆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交越或与地下电气设备平行、交越时,其间 隔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8.9.4 光(电)缆线路的防强电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8.9.5 光(电)缆线路进入交接设备时,可与交接设备共用一条地线,其接地电阻值 应满足设计要求。

8.9.6 防雷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缆线应截断,严禁盘缠。8.9.7 若强电线路对光(电)缆线路的感应纵电动势以及对电缆和含铜芯线的光缆 线路干扰影响超过允许值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护等措施。

8.9.8 光(电)缆线路在郊区、空旷地区或强雷击区敷设时,应根据设计规定采取防 雷措施。光(电)缆线路每隔2km 左右将金属屏蔽层(架空敷设的应连同吊线)做保护 接地。

8.9.9 在雷害特别严重的郊外、空旷地区敷设架空光(电)缆时,应按设计规定装设 架空地线。

8.9.10 在雷击区的架空光(电)缆的分线设备及用户终端应有保安装置,保安装置 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8.9.11 郊区、空旷地区埋式光(电)缆线路与孤立大树的净距及光(电)缆与接地体 根部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8.9.12 光(电)缆防雷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FTTx工程测试

9.1 电源及告警功能检查

9.1.1 设备加电之前,应测试电源线单线对地及线间绝缘性;检查各种开关设置正 确、熔丝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接触良好。

9.1.2 列柜或电源柜的空气开关、熔丝容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9.1.3 机柜(箱)内的电源设备、蓄电池、温控设备、监控设备、插座等的型号规 格及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1.4 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器件齐全,性能良好。

9.1.5 外电引入需安装交流电表时,电表箱的安装位置应以安全和方便抄表为原 则,具体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9.1.6 设备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9.1.7 检查下列告警功能应符合设备技术规定的要求: 1 电源故障; 2 机盘失效; 3 机盘缺失; ONU 断纤(LoS); 5 ONU 掉电(可选);

9.1.8 室外机柜设置监控功能时,监控设备配置应符合YD/T 5186-2010《通信系统 用室外机柜安装设计规定》的要求。9.1.9 测试记录表格详见附录B1。

9.2 设备基本功能检查

9.2.1 启动及上电加载完成后,系统状态应正常。

9.2.2 掉电重启后,业务应能快速恢复。

9.2.3 OLT 的电源机盘、交换控制机盘、时钟机盘等主用和备用之间应能实现人工/ 自动倒换功能, 且各板卡工作状态正常,业务没有损伤。

9.2.4 应支持机盘热插拔功能。设备运行情况下,机盘复位后应能恢复正常,且不 影响其他机盘的正常运行。业务机盘的热插拔应不影响其他机盘上的业务。9.2.5 对配置数据、程序软件的备份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9.2.6 OLT 应能自动发现新加入的ONU,有提示用户新发现ONU 的告警信息,对ONU 进行配置后,ONU能正确注册并上线,同时删除自动发现的临时表项。

9.2.7 测试单板PON 接口和ONU 之间的光纤路冗余功能, OLT和ONU 之间的主、备 用光纤可以成功倒换,能够实现无缝切换,数据流没有中断。9.2.8 测试记录表格详见附录B1。9.3 单机检查测试

9.3.1 FTTx 系统组成

FTTx 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FTTx 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光网络 终端(ONU)三大部分,如图9.3.1 所示。9.3.3 OLT 端口测试 测试OLT 设备PON 接口下行平均发送光功率、上行接收灵敏度,指标应符合 设计要求。测试OLT 设备以太网光接口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灵敏度,指标应符合设计 要求。测试OLT 设备以太网电接口连通性、接口自动协商功能应符合技术规范书规 定。测试OLT 设备STM 光接口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灵敏度,指标应符合设计要 求。OLT 上联保护功能; 6 OLT 主控板冗余备份保护; 7 OLT 备份电源保护; OLT 的业务板插拔对其他业务板上的业务应没有影响; 9 系统应支持配置保护和恢复功能; 10 光链路保护倒换功能。

9.3.4 ONU 测试 测试ONU 设备PON 接口上行平均发送光功率、下行接收灵敏度,指标应符合 设计要求。ONU 设备还需要进行下列测试 1)用户电缆连通性测试;

2)以太网接口物理状态测试(LAN型ONU 设备);3)设备端口同步功能测试;

9.3.5 测试记录表格详见附录B1。9.4 ODN测试

9.4.1 ODN线路工程施工完成后,应测量光分路器插入损耗,全部链路进行ODN光纤 链路全程衰减测试,如图9.4.1所示。

图9.4.1 ODN光纤链路、合路光纤段和分路光纤段的界定

9.4.2 上行测试1310nm 波长的衰减,下行测试1490 nm 波长的衰减。测量仪表无 1490nm 波长测量功能时,可使用1550nm 波长测量结果替代,同时需在测试结果中 注明实际测量的波长。10G EPON系统上行测试1270nm波长的衰减,下行测试1570nm 或1550nm波长的衰减。

9.4.3 当需要提供CATV业务时,下行方向需增加测试1550nm波长的衰减和反射衰 耗,光纤链路反射衰耗应大于32dB。

9.4.4 ODN光纤链路全程衰减测试采用光源、光功率计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记录在 表B.2中,ODN光纤链路全程衰减应符合设计的指标要求。

9.4.5 如建设方需要,可以增加合路光纤段、分路光纤段的光纤线路衰减测试,测 试结果记录在表B.2中。

9.4.6 对暂时没有连接分路光纤的光分支器备用支路,需测试合路光纤段+光分支 器的链路衰减。

9.4.7 测试记录表格详见附录B2。

9.5 系统功能验证及性能测试

9.5.1 验证下列业务的支持和连通性应正常: 1 Internet 业务,测试记录表格详见附录B3; 2 基本通话业务,测试记录表格详见附录B4; 3 IPTV 业务,可选,测试记录表格详见附录B5; 4 CATV 业务,可选,测试记录表格详见附录B6;

9.5.2 可选择测试以太网/IP类业务上下行吞吐量、上下行传输时延、长期丢包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吞吐量:

1)EPON 的上行吞吐量应不小于900Mbit/s(64Byte 到1518Byte 之间的任意包 长),下行吞吐量应不小于950Mbit/s(任意包长)。

2)GPON的上行吞吐量应不小于1Gbit/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包长),下行吞吐量应不小于2.2Gbit/s(任意包长)。2 传输时延:

在业务流量不超过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上行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5ms(64Byte 到1518Byte 之间的任意太网包长),下行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ms(任意以 太网包长)。丢包率:

1)EPON 系统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各为1Gbit/s 的情况下,PON 接口上行丢包率 应小于10%,PON 接口下行丢包率应小于5%。

2)GPON 系统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分别为2.5Gbit/s 和1.25Gbit/s 情况下,PON 接口上行丢包率应小于20%,PON 接口下行丢包率应小于12%。4 测试E1 业务短期误码性能指标,测试时间15 分钟,误码事件数应为0。验证以下系统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1)动态带宽分配(DBA); 2)业务QoS; 3)帧过滤;

4)广播/组播帧抑制; 5)ONU 认证; 6)VLAN; 7)二层隔离;

8)组播;

9)光链路保护倒换(可选)。

9.6 网管功能检查

9.6.1 测试以下管理方式应运行正常。通过OLT 设备所带的Console 口进行带外管理。通过SNMP 协议对OLT 及其所带的ONU 设备进行管理。3 ONU 设备支持基于TR-069 协议的管理方式(可选)。9.6.2 测试以下拓扑管理功能应运行正常。以图标形式显示所管辖的所有网元、网元组或子网。2 动态、实时显示被管网元的运行状态和状况。提供灵活、方便的拓扑排列、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拓扑编辑功能。9.6.3 测试以下配置管理功能应运行正常。1 对PON 接口、SNI、UNI接口参数进行配置。9.6.4 测试以下性能管理功能应运行正常。能够设置性能采集对象,性能采集参数,设定性能门限。2 能够设置性能采集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轮询周期等。对性能数据进行处理,报告统计分析结果,生成性能统计图表。4 查询历史性能数据,将结果保存并输出。

9.6.5 测试以下故障/告警管理功能应运行正常。能够对系统各部分进行持续的或间断的测试、观察和监测,以发现故障和性 能的降低。通过指示灯和告警信号指示设备的故障,不同的故障原因对应不同的告警信 息。支持掉电上报dying gasp 告警,也支持断纤上报LOS、LOSi告警。4 故障事件恢复后,系统网管相应的告警信息能自动清除。能够基于故障严重程度、故障原因、时间段等对告警信息进行分级统计。6 能够按照不同等级、不同时间段和产生告警的原因等方式对告警统计进行过 滤。

9.6.6 测试以下安全管理功能应运行正常。通过定义个人访问权限的方式,提供对于管理员/操作系统访问的安全措施,拒绝非法用户和密码错误用户的登陆访问。2 不同级别的管理员有不同的权限。记录所有用户的操作,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由系统记录并作为安全性警告提 示。支持管理区域的划分,将不同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管理区域,在不同管理区 域内对相应资源进行管理操作。工 程 验 收

10.1工程验收阶段

10.1.1 工程验收一般分四个阶段即随工检查、初验、试运行和终验(竣工验收),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一次性验收。

10.1.2 随工检查主要是对设备安装、布线、铁件、机架安装、光跳线和光缆布放、子管布放等隐蔽部分进行施工现场的检查。

10.1.3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即可进行工程初验。对于已通过单点验收的节点,单 点验收结果等同于正式验收,无需再进行现场抽查。

10.1.4 项目初验需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资源数据的验收。10.1.5 工程初验后可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一般为3个月。10.1.6 试运行完毕后进行终验(竣工验收)。10.2 随工检验

10.2.1 随工检验应由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或随工代表采取巡视、旁站等方式进行。对隐蔽工程项目,应由监理或随工代表签署“隐蔽工程检验签证”。10.2.2 监理或随工代表应对检验项目签收,对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重大问题应 及时上报,由主管部门处理。

10.2.3 设备安装工程的随工检验应按表10.2.3 的项目和内容进行。表10.2.3 设备安装工程随工检验项目与内容 序号 验收子项 检验内容 OLT 设备 安装位置及安装加固 设备间缆线布放、端接 设备加电、调测 FTTB 应用模式ONU 设 备 安装位置及安装加固 缆线布放安装、防雷装置和防雷接地的处理 FTTH 应用模式ONU 设备 安装位置及安装加固 缆线布放安装 4 网管设备

电源布放安装和防雷接地处理 信号电缆布放安装

安装位置及安装加固 机柜(箱)落地式室外机柜基座及地线的制作 接地线安装、接地电阻 用户智能终端盒 安装位置及安装加固

10.3.3 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以下要求。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提交竣工技术文件。2 提交的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规定资料:

1)工程竣工图纸:利用原施工图纸改绘,个别变动甚大或原设计施工图已无 法改绘时,应重新绘制; 2)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 3)工程说明;

4)开工报告;

5)停(复)工报告(根据实际情况编制); 6)交(完)工报告; 7)已安装设备明细表; 8)工程变更单;

9)随工质量检查记录或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10)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 11)交接书;

12)验收证书(空白);

13)测试记录;

14)工程中所有设备编号、IP 地址及服务对象,编号应符合资源管理要求,表格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或资源管理的要求。15)资源录入随工代表或监理签证表;

16)洽商记录;

17)备考表。按照资源管理系统要求编制资源录入清单,清单包含如下内容: 1)设备、网管的软硬件版本信息;

2)OLT设备基本信息,包括机架、机框、板卡等; 3)OLT设备PON口CVLAN配置范围;

4)OLT上联BRAS/SR或汇聚交换机具体端口、IP地址;

5)OLT上联SS节点号、IP地址;

6)OLT上联链路信息(如光纤直趋、WDM通道、MSTP端口及通路配置等); 7)ONU设备基本信息,包括机柜(箱)、机框、板卡等; 8)ONU设备相关业务VLAN ID、IP地址等;

9)光分路器基本信息,包括安装位置、端口信息等;

10)光分路器上联端口与OLT PON口、下联端口与ONU的连接对应关系。竣工技术文件应含有以下内容:

1)竣工资料要求包含设备、线路两部分的相关信息。如ODN 组网示意图,敷 设光缆路由图等。

2)竣工资料要求含项目集成资料信息。如MAC 地址、IP地址的使用信息以及 和ONU 设备的对应关系等。

3)竣工资料中要有OLT 上连通路资料(注明对应数据设备端口),OLT 至ODN、ONU 设备的全程光通路资料,包含ONU 安装位置的信息,光分路器的端口分配 表等。

4)工程中使用设备、材料、缆线等要标明厂家、型号等相关信息。5)ODF 架、光缆分纤箱、光分光器、光缆终端盒、ONU 等设备处应有光通路表。光缆分纤箱、光缆终端盒等应有纤芯接续关系表。

6)竣工技术文件要有相关测试资料,数据真实、完整。

附录C 线路随工检查项目及内容

C.1 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成端电缆部分)C.2 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主干电缆部分)

C.3 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架空挂墙杆路部分)C.4 光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内容表 C.5 杆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表

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成端电缆部分)

检验节点检验时间

施工单位代表监理代表 随工代表

序号 局区 工程编号 电缆编号 检 查 内 容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1 按设计列数 MDF 模块安装牢固、齐正,模块之间空隙均匀,告警装置 良好 成端辫束编扎挺直,分线均匀 4 成端电缆铝屏蔽层接地良好 测量室成端电缆上升孔按要求密封 6 MDF 电缆编号线序漆写正确、规范 7 敷设进线室电缆是否按规范 8 进线室电缆堵塞是否明显标记 9 进线室电缆编号正确 10 进线室电缆管口封堵 空芯电缆走向正确、合理 12 施工现场清洁

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主干电缆部分)

检验节点检验时间 施工单位代表监理代表 随工代表

序号 局区 工程编号 电缆编号 检 查 内 容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1 主干电缆长度 检查人井只数(包括段数)人孔内电缆应沿人孔壁,并应在搁架上固定 4 电缆接头处两端应放在托板上 5 每个人孔电缆上都应安放标志牌 6 敷设管道电缆长度应按操作规程(一次性敷设长度)7 管道电缆接头处如有闷线需加套管 8 敷设管道电缆A,B 端端别正确 管道电缆气门或波纹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埋式电缆规格、敷设位置及深度沟底要求按规定 11 埋式电缆的保护设施质量、规格、回土夯实质量要求 12 埋式电缆标志牌应符合设计要求 13 充气电缆气压应按附录K 14 全塑电缆绝缘电阻应按标准

电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记录表(架空挂墙杆路部分)

检验节点检验时间 施工单位代表监理代表 随工代表

序号 局区 工程编号 电缆编号 检 查 内 容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 地下引上电缆在出土管上加防护帽 2 堵塞气门符合规程标准 落地、架空、墙式、室内交接箱应符合安装要求 4 交接箱内电缆编号、线序应标明正确、清楚 5 交接箱内跳线布放松紧、穿越应按规程 落地、架空、墙式、室内交接箱内电缆铝屏蔽连接按规程 7 架空、挂墙、杆路、室内各种装置按操作规程 架空、挂墙电缆接头应按规程(模块、接线子、防潮盒)9 支、配电缆接头处铝屏蔽层应连接 对接头套管封装要求应按操作规程 架空、杆路、拉线、钢线过路高度与其他线路交叉应按规程 12 电缆钢线穿越电力线应符合规定间距,并加做保护措施 13 分线箱只数及箱号应按设计规定 落地、架空、墙式、室内交接箱接地标准

光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内容表

检验节点检验时间

施工单位代表监理代表 随工代表

序号 项 目 内 容 检验情况(1)塑料子管规格、数量(2)占用管孔位置 子管(3)子管在人孔中留长及标志(4)子管敷设质量

(5)空子管堵头的安装及管孔内牵引绳的布放(1)光缆规格

(2)光缆管孔位置(3)管口堵塞情况 管道光缆

(4)光缆敷设质量

(5)人孔内光缆走向、安放、托板的衬垫(6)预留光缆长度及布放

(7)光缆接续质量及接头安装、保护(8)人孔内光缆的保护措施(1)光缆的规格、程式(2)挂钩间隔(3)光缆布放质量 架空光缆(4)光缆接续质量(5)光缆接头质量及保护

(6)光缆引上规格、质量(包括地下部分)(7)光缆与其他设施的隔距

(1)光缆规格、路由及敷设位置;

(2)防护设施规格、数量及安装质量;(3)引上管及引上光缆安装质量;(4)光缆与其它地下设施间距; 4 埋式光缆

(5)埋深及沟底处理;(6)回填土质量;

(7)光缆接头盒坑位置、深度,接头安装及保护;(8)光纤接续质量及保护;

(9)沟坎加固等保护措施质量;(10)标石埋设质量。(1)局内光缆规格、走向;(2)局内光缆布放安装质量; 局内光缆(3)光缆成端位置及安装质量;(4)局内光缆、光纤标志;(5)光缆保护地安装。6 楼道光缆

(1)楼道光缆规格、走向;(2)楼道光缆在槽道中布放质量;(3)楼道光缆在槽道的保护措施(4)楼道光缆在户内的布放质量(5)光缆成端位置及安装质量;(6)楼道光缆的挂牌

(7)信息面板或ONU 箱的安装位置和资料

杆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表

检验节点检验时间 施工单位代表监理代表 随工代表 序 号 项 目 内 容 检验情况 1)电杆规格、程式 组装电杆2)避雷线点及安装规格 3)特殊杆组装的规格等 2 接杆

1)接杆的规格、质量

2)结合部位规格、质量等 1)电杆的位置及洞深 2)电杆的垂直度 3 立杆 3)角杆的位置

4)杆根装置的规格、质量 5)杆洞的回土夯实情况 6)量杆距

1)拉线程式及装设位置

2)拉线方位与缠扎或夹固规格 3)拉线距、高比规格 4 拉线

4)地锚质量(含埋深与制作)5)拉桩设置质量

6)吊把拉线质量、规格

7)地锚出土的位移(包括地下部分)8)拉线坑回土等 1)距高比

2)撑木规格质量 撑木3)撑木与电杆结合部位规格、质量 4)电杆固根装置

5)撑杆洞的回土等

1)吊线规格及安装位置 架设吊线2)吊线接续规格质量

3)吊线原始安装垂度

1)线路与其他设施的间距等(含垂直与水平)7 其他

2)线路与电力线路的间距 3)其他保护措施

4)其他有碍杆路机械强度的情况

初验检查项目及内容

项目验收子项检验内容验收方式 设备工作电压 随工检验

初验测试

电源柜熔丝规格

设备功能检查主备用电源倒换实验 系统可靠性测试 告警功能试验 设备基本功 SNI 接口测试 厂家测试 初验测试 初验检测 能检查及指 PON 接口测试 标测试

OLT 指标测试以太网性能测试 设备功能测试 业务支持能力测试 UNI 接口测试 厂家测试 初验测试 初验检测

ONU 指标测试 以太网功能测试 PON 功能测试 电话功能测试

合波器指标测试 插入损耗厂验测试 ODN 测试

插入损耗的均匀性测试随工抽测 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测试 初验抽测

ODN 测试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的均匀性测试 ODN 全程衰耗值初验测试 网管功能检 查

管理方式测试

1)OLT 应能通过所带的Console 口进行带 外管理。

2)通过SNMP 协议对OLT 及其所带ONU 进行管理。

3)ONU 可选支持基于TR-069 协议的管理 方式

厂验测试 初验抽测

配置管理测试 1)接口配置 2)设备配置 3)功能配置 4)模板配置和批处理配置

5)离线配置 厂验测试

性能管理测试

1)设置性能采集对象,性能采集参数,设 定性能门限

2)设置性能采集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轮 询周期等

3)对性能数据进行处理,报告统计分析结 果,生成性能统计图表

4)查询历史性能数据,将结果保存并输出 厂验测试 初验抽测

故障/告警管理测

1)对系统各部分进行持续的或间断的测 试、观察和监测,以发现故障和性能的降 低

2)通过指示灯和告警信号指示设备的故 障,不同的故障原因对应不同的告警信息 3)故障事件恢复后,系统网管相应的告警 信息能自动清除。

4)告警统计能够对故障类型基于故障严重 程度、故障原因、时间段进行分级处理 5)按照不同等级、不同时间段和产生告警 的原因等方式对告警统计进行过滤 厂验测试

初验抽测

安全管理测试

1)通过定义个人访问权限的方式,提供对 于管理员/操作系统访问的安全措施,拒绝 非法用户和密码错误用户的登陆访问 2)不同级别的管理员有不同的权限

3)记录所有用户的操作,未经授权的访问 尝试由系统记录并作为安全性警告提示 4)支持管理区域的划分,将不同的资源分 配到不同的管理区域,在不同管理区域内 对相应资源进行管理操作 厂验测试 初验抽测 竣工文件审

竣工文件份数竣工文件份数符合建设部门要求文件审查 竣工文件内容 竣工技术文件 与实际核对与验收指标核对

工程测试记录查竣工图纸内容齐全

文件审查竣工资料要求详实准确清楚规范

厂验检查情厂验测试报告或厂验单机测试记录 与合同要求指标核对况出厂测试报告 厂验模拟系统测试记录 厂验其他测试记录

接入网发展趋势 篇6

电信网发展到今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展现了宽带化、IP化以及业务融合化的趋势,电信网宽带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接入网的宽带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接入网的宽带化将是电信网宽带化最难实现的部分。

近几年,为了适应网络和业务宽带化的要求,接入网的宽带化加快了步伐,接入技术出现了许多热点,正在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凸现了区别于其他专业网络最鲜明的特点。接入网的接入技术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有线接入技术的主流是基于电话线的数字用户线(DSL)和基于光纤的宽带光接入技术,而无线接入技术则从窄带无线接入发展到了宽带无线接入(BWA:BroadbandWirelessAccess)。

1.1有线接入技术

DSL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线接入技术之一。根据DSLFORUM公布的信息,截至6月底,全世界DSL的用户数已达1.64亿,其中中国的用户数高达3330万,居世界第一。

DSL技术从最早应用开始,到目前已有8年的时间,随着网络业务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改进。ITU-T颁布了第一代ADSL标准,随后二三年,该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在解决了工艺、互通等方面的问题之后,使ADSL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第一代ADSL技术在业务开展、运维等方面仍然暴露出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ITU-T于5月又通过了新一代的ADSL标准:G.992.3和G.992.4,且在此基础上,扩展频谱的G.992.5标准也于1月通过。人们通常把G.992.3、G.992.4和G.992.5标准称为第二代ADSL技术。第二代ADSL技术又经过二三年的改进,特别是ADSL2+技术解决了互通性的问题,使ADSL于20再次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ADSL2+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的同时,ITU-T还迅速推动了VDSL2标准的制定。尽管很多人对VDSL2技术的应用前景怀有疑问,但由于VDSL2技术在双向对称性和短距离范围内的高带宽性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VDSL2在频率使用到30MHz时,传输性能可实现对称100Mbit/s),又让人们有了几分期待。特别是VDSL2与ADSL2+的兼容性也使业界对DSL技术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思路,即在VDSL2标准成熟前可以优先发展ADSL2+技术,待VDSL2技术和标准成熟后,再平滑过渡到VDSL2解决方案。可见,VDSL2将是ADSL2+之后DSL技术重点发展的对象。

如果说DSL技术发展到今天正是如日中天,那么宽带光接入技术的发展则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全光化的进程颇为迟缓,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高带宽的需求还不普遍。

PON技术是宽带光接入技术的主流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起,经历了不成功的窄带PON和APON技术阶段,目前所使用的多是EPON技术。EPON继承了以太网技术的思路和特点,可以简单、易扩展、低成本的方式提供高速IP业务,但对TDM业务的支持能力比较弱,在OAM、QoS、安全性、保护等方面的规范也较简单或未作规定,因此宽带光接入技术在今天大多为FTTB/C的应用模式(仅覆盖几十到几百户)。

EPON的上述缺陷限制了它的规模发展,然而与EPON相比较,GPON标准则在QoS、OAM、保护等方面有了很多的改善,尤其是在支持TDM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是FTTB/C理想的技术,但目前用来商用的芯片(ASIC)还较少,

FTTH无疑是未来宽带光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但在目前高带宽需求还不很普遍的情况下,运营商大多采用“光进铜退”的策略发展宽带接入网,即将PON技术与DSL技术相结合,利用E/GPON技术实现FTTB/C,再通过ADSL2+/VDSL2技术完成短距离双绞线宽带入户,这种方式可以稳步推动向FTTH发展。

1.2无线接入技术

传统的窄带无线接入是速率小于2Mbit/s的接入,可以提供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上端一般连接PSTN交换机。在众多窄带无线接入技术中,空中接口采用PHS制式的无线市话系统得到的应用最多,规模也最大。从20开始,SCDMA制式的无线接入应用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电信服务中被广泛推荐使用。

与传统的仅提供窄带话音业务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BWA)源于Internet的发展和对宽带IP数据业务的不断增长,主要面向的是IP数据业务。宽带无线接入方式的主流技术除包括已经发展成熟的3.5GHz、5.8GHz固定无线接入和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等传统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外,也包括新兴的IEEE802.16固定/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传输能力在不断增强,空中接口也更加开放,被逐步成为缺乏本地网资源的新兴运营商争夺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

在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网中,3.5GHz的固定无线接入网络在全球部署得最多。由于其工作频段低,传播特性好,覆盖范围大,受到了运营商们的普遍青睐。而LMDS尽管工作频率较高(26GHz),可用的频率较多,带宽也宽,但由于要求视距传播且高频段无线传输容易受降雨的影响,限制了传输的距离,同时,在网络规划时对基站和远端站的选址要求也比较高等等,因此对它的应用远不如3.5GHz固定无线接入网广泛。

对于5.8GHz频段,实际上大量使用的依然是点对点的扩频微波设备,用以解决2M传输的问题。但由于该频段有很多非通信设备在使用,如雷达、无线电定位设备等等,存在着潜在的干扰,因此对5.8GHz固定无线接入设备的应用也不够广泛。

目前被广泛关注并被逐步应用的是IEEE提出的802.16技术。这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主要用于城域网,有固定、游牧、便携、简单移动和自由移动五类业务应用场景。随着802.16技术从固定无线接入发展到移动无线接入,其应用的场景也会从固定接入发展到自由移动。802.16技术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非常适合提供宽带上网和移动视频业务,因此很有优势。

无线局域网(WLAN)也是一种被广泛关注和应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是在有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属于局域网技术。该技术改变了人们利用有线接入Internet的模式,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工作在2.4GHz免许可频段和5GHz频段。由于免许可频段受到功率以及局域网本身定位的限制,因而WLAN主要在室内近距离使用,覆盖范围一般在100m以内,面向个人用户,为低速移动用户提供IP数据业务。

2、接入网的网络结构及其演进

重庆电信接入网 篇7

机房节能通风系统作用小

机房节能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机房内外环境温度的差异, 通过适当的控制通信机房空调机组的启停, 在满足通信设备运行的机房条件的情况下, 利用外部环境自然空气温度的内外交换来达到机房调节温度的作用, 从而减少启动空调设备或基本不启动空调设备来降低电能消耗,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而相应的节电控制设备具有环境侦测和联动功能, 能在空调暂停的情况下, 保持温湿度和洁净度符合要求。

现以广师接入机房的节能通风系统进行分析。广师接入机房面积大概为80m2左右, 机房高度约为4.5m, 机房形状呈长方形。机房内配置了交换机、宽带设备、测量设备、充气设备、基站设备和动力设备。由于机房面积大, 设备多, 通信负荷大, 为满足机房的除热量和风量要求, 安装了四台10匹的大风量风柜, “两主两备”方式运行。该节能方案根据室内设备的分布情况, 采用三进三出方式, 即加装三套进风设备、三套排风设备, 通过智能控制设备自动侦测机房内外自然空气温湿度的差异, 动态的控制进排风设备和空调运行。目前温度设置在27度, 湿度设置在50%±5%。

根据实际使用的经验, 该系统在广州地区有效的使用时间区间在每年12月到次年2、3月间。节能通风系统通过环境侦测对测量数值进行分析, 当分析结果符合就通过联动功能关停风柜, 同时开启进排风系统进行空气热交换, 在冬季可长时间的以进排风系统进行工作, 使得空调设备的用电大幅下降。同时进排风系统配置了空气滤网, 通过适当的维护, 能确保机房空气洁净度负合要求。

维护分析可知, 机房节能通风系统具有方案简单, 在外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运行比较正常, 维护方便, 效果明显等优点;但该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运行的有效时间区间短, 根据广州的气候特点有效节能运行的时间也就在三个月左右, 随着现在天气变暖的现状, 运行的时间区间可能会有所缩短;其次, 为了满足机房对热交换、温度分布平衡和风量的要求, 在系统建设时需根据机房的实际条件加装设备。在安装过程中, 由于要对机房的外墙进行打孔, 受到业主或周边人家的制约, 安装时还要进行大量的沟通工作;三是, 由于要采用外界空气到机房内进行换热, 对机房周边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虽然加装机房节能通风系统的方案具备一定的节能性, 但实施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而近年来出现的空调节电器方案, 由于节能的原理不同, 节能运行时间区间较长, 在实施过程中制约因素不多, 是一种较可行的机房节能方案。

空调智能节电器方案较可行

空调智能节电器方案通过在机房分体空调上加装节电器替代空调原来的控制系统, 在保持理想的目标温度控制点不变的前提下, 减少压缩机的运行时间, 避免压缩机出现过短的运行周期。智能空调节电器的核心技术在于其软件设计, 它能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自动的调整压缩机的运行区带, 其软件技术称为比例微分调整技术 (PDA) 。通过将SPC软件与PDA技术巧妙的结合, 智能空调节电器可以在任何热负荷条件下自动地确保压缩机按最优化的运行曲线工作。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优化空调的运行, 来达到节能效果。由于节电器体积小, 自身消耗功率低, 直接接入原来的空调设备中, 无需对机房环境进行变动, 基本不改造原空调系统, 安装简单快捷, 同时根据其原理节电器的运行只与机房内的负荷热平衡有关, 与气候等外界因素无直接要求。

为了印证其节电效果, 我们在多个接入网机房对其进行了测试。现以中医附院接入机房进行分析。中医附院机房面积大概为30m2左右, 机房高度约为3m, 机房形状呈正方形。机房内配置了交换机、宽带设备、测量设备、充气设备、基站设备和动力设备, 机房通信负荷量较少。机房配置两台三菱3匹空调, 平常较少维护人员进出。此次采用一控二的控制方式, 即安装一台节电器同时控制两台空调的运行。在机房加装温度探测器, 作为系统的侦测输入。测试设定值设定为26度, 同时在机房临时安装了温度记录仪, 记录机房的温度变化。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 安装了节电器后, 空调的耗电有小幅的降低, 机房的温度变化曲线呈现窄幅波动, 设备无明显升温现象, 在节电器不工作后空调设备能转回正常工作状态。测试结果基本达到测试目标。

接入网典型故障处理 篇8

【关键词】接入网;华为HONET;故障处理;典型故障

一般情况下,故障处理需经历“信息收集→故障判断→故障定位→排除故障”四个阶段。

信息收集。

任何一个故障的处理过程都是从维护人员获得故障信息开始,信息收集阶段要求尽可能详尽地获取各种原始信息。

故障判断。

故障判断,主要是确定故障的范围与种类。

确定故障的范围就是确定故障处理的方向,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顺着什么思路去查找故障产生的具体原因。

根据故障发生的范围,我们将接入网系统划分为以下六大部分,分别对他们进行故障分析和讨论。这六个部分分别是:用户系统故障、主控系统故障、V5接口故障、终端系统故障、ISDN业务故障、机电监控系统故障。

故障定位。

故障定位,就是确定导致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

我们知道,故障的成因在某一具体时刻具有单一性。故障定位就是“从众多可能原因中找出这个单一原因”的过程。它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分析、比较各种可能的故障成因,不断排除非可能因素,最终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

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是指采取适当的措施或步骤清除故障、恢复系统的过程。如检修线路、更换单板、修改配置数据、倒换系统、复位单板等。

有关这方面的操作指导或建议,请参考贵公司的操作规程,或者参考华为公司的相关操作指导。

在我们维护工作中,接入网用户系统的故障所占比重最高。造成用户系统故障的原因很多,现象也不尽相同。为方便分析,我们首先汇总这些故障现象,形成表1。

表1 用户系统的故障现象

1.话机无馈电

1.1故障可能的原因

(1)用户外线断线,即用户环路开路,话机的a线或b线对地电压为0。

(2)用户外线短路,话机的a、b线间电压为0。

(3)用户外线混线,俗称鸳鸯线,又称交叉线。它将造成用户线a、b线等电位,使话机失去馈电。

(4)ASL用户内线故障,如雷击造成用户框保险管烧毁,使用户失去馈电等用户话机故障,如话机的整流电路故障,使话机失去馈电等。

1.2故障定位

(1)首先判断是由于短路还是断线引起话机无馈电。

在网管测试系统中,我们对相应的用户端口进行外线测试,根据测试得出的结果,能够判断出外线的故障状态。具体包括:外线自混、碰电力线、外线它混、外线地气、外线断线等。同时在测试系统的“帮助”中,对不同的故障结论有详细解释。具体操作请参考“接入网测试系统”的相关描述。

用户外线短路,通过查看用户端口状态可快速判断。如果状态为锁定态,则是短路。

通过呼叫该用户,如果能听到回铃音,我们应该排除外线短路的情况。

(2)还需要判断ASL板用户端口是否故障。

我们在网管的测试系统中对相应的用户端口进行内线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进行如下判断:若无馈电或馈电电压太低,则表明单板端口损坏,需要将用户移到其他端 口,或直接更换ASL板。

(3)根据需要,判断是外线故障还是电路故障。

我们可以在配线架上隔离用户外线,用测试话机或万用表对用户a、b线进行测试,若有拨号音或电压为-48V,则说明电路正常。否则,则应对ASL板和用户电缆进行检查,如更换ASL板、用万用表测量用户电缆线的导通性等。

(4)根据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混线的可能。

混线(俗称鸳鸯线)造成话机无馈电,其a、b线必然等电位。因此,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原因后,我们可通过测量a、b线的对地电位来判断是否存在混线的故障。如果a、b线对地等电位,且不为零,则a、b线混线的可能性就很大。

(5)根据需要,判断用户话机是否故障。

用户话机故障也是造成话机无馈电的常见原因。一般在故障处理的开始或最后阶段,我们可采取更换话机或用万用表测试用户端a、b线的电压等方法判断话机是否故障。

2.振铃异常

2.1故障可能的原因

(1)PWX板故障,无铃流输出,用户框无铃流源可用,常导致整框用户不振铃。

(2)ASL板用户电路故障,铃流无法送出。一般表现为相应电路的用户不振铃。

(3)用户数据中,新业务使用不当。 被叫用户设置“无条件呼叫转移”新业务后,没有及时取消,导致所有外线呼入全部被转移,从而使本机用户不振铃。

(4)用户话机振铃电路故障,导致话机不振铃。

2.2故障定位

(1)首先判断PWX板是否故障。

PWX板故障通常会导致整框用户不振铃,属于大面积用户故障。因此,维护人员需要留意用户的故障申告信息,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发生不振铃故障,首先就需要检查PWX板。

简单的方法是观察面板指示灯。若VA0指示灯灭,则代表PWX板无铃流输出,此时应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或直接更换PWX板。

一般情况下,每个用户框都配有两块PWX板互助供电。若该框无铃流输出,则说明两块PWX板均已故障。

(2)判断ASL板用户端口是否故障。

在网管的测试系统中对相应的用户端口进行内线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进行如下判断:如果振铃功能不正常,则需要更换用户端口,或直接更换ASL板。

如果铃流电压大大低于75V(如只有20V),则需要检查PWX和ASL板,或直接更换PWX或ASL板。

(3)根据需要,在交换机侧检查用户的新业务设置情况。若“新业务权限”为“无条件呼叫转移”,则取消该设置

(4)根据需要,判断用户话机是否故障。

方法一:可在配线架上用测试话机并接在a、b线上做模拟呼叫,如果能振铃,则说明用户话机故障。

方法二:在网管的测试系统中对话机进行测试,若系统反馈正常,则说明用户环路是连通的,此时应建议用户更换话机。

我们可用类似的方法分析判断其它振铃异常的情况。

3.通话异常

3.1故障可能的原因

(1)导致用户有杂音的可能原因包括:用户线路问题、传输的时钟或地线问题、话机问题、接入网侧的2M链路问题。

(2)而用户在通话中出现串音的可能原因是:交换机侧问题、线路问题,2M链路问题。

3.2故障定位

定位用户的杂音问题:

A、先检查、测试用户线路和话机,看有无问题。

B、确认无误后再检查传输的时钟,并查看传输告警。

C、最后检查接入网的数据,看2M链路有无问题。

定位接入网用户在通话中的串音问题,关键是确定故障范围:是个别用户串音还是整个ONU点串音;是接入网内部用户之间通话串音,还是接入网与交换机之间用户通话有串音。

串音问题的定位过程是:

A、首先检查用户线路是否正常。

B、另外,检查接入网系统中与话音通道相关的硬件设备,包括:ASL、RSP、AV5等单板。

上一篇:归一应用题参考教案一下一篇:毕业论文店铺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