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铺 教学设计

2024-07-14

密铺 教学设计(精选6篇)

密铺 教学设计 篇1

密铺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提出“密铺”概念

1、“蒙娜丽莎”拼图游戏

从3个图片选出一个,拼成完整的图片。先由学生猜测,教师在课件上验证。

(1)第一个图片,小了,有空隙(2)第二图片,大了,有重叠

(3)第三个图片,正确,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从而引出,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

二、操作实验,探究什么图形可以密铺

1.出示图形,猜测什么图形可以密铺

课件出示六种图形:三角形、梯形、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

(1)学生先猜一猜: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2)说说理由。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说说对每个图形的看法(一问一答)。(这个环节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建议先让学生分类后全班一起汇报)2.小组动手实验 师:我们可以怎么验证刚才的想法?

小组合作实验。每组6人,有一个学具盒,里面有6种图形(若干个),每人都有1张带有磁性的小白板。每人选择一种图形在白板上进行拼图操作。

3.汇报交流(1)作品展示。

教师选择6幅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说说对每幅作品的想法。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圆简单处理,重点讲了正五边形。

(3)小结: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都可以密铺,而圆、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

三、交流反思,研究为什么有的图形可以密铺

为什么有的图形可以密铺,有的图形不可以密铺?

1、课件出示:密铺的图形,不能密铺的图形。

2、你有什么发现?你觉得能不能密铺和什么有关?

(PPT出示)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系,密铺的图形可以形成周角。

3、正五边形呢?

出示课件,研究。学生说想法。

四、拓展交流,欣赏神奇的图形密铺

1、课件出示七巧板:哪两种图形可以密铺?让学生小组讨论后,选择2种图形进行实验。

2、再次动手操作。选择其中两种图形合起来密铺一个平面,每个小组只需提交一个作品,比一比哪个组设计最美观。完成后小组统一展示。

3、展示学生密铺作品后,问: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图案?说明理由。师引导生了解选择相同的两种图形,由于密铺的方法不同,数量不一样,所以密铺的图形也会不一样。

4、老师利用多媒体再展示不规则图形密铺的设计,与学生一起欣赏,使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之美。

五、总结

密铺 教学设计 篇2

课例《奇妙的图形密铺》是一次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活动。教学分为有意识观察、实践性操作和系统化反思三个部分。

一、有意识观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

从学生熟知并感兴趣的拼图游戏入手制作课件。这部分课件的制作比起PPT来,简单多了。只要将3个大小不同的图片存在图形库中,游戏时直接从中拖出,边讲解边在白板上进行图片移动的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密铺定义中的“无空隙”“不重叠”两个要素。然后通过与PPT的超链接设计,出示生活中的铺砖现象,为学生积累更多的“无空隙”“不重叠”的感性材料,在学生感叹工人师傅了不起之时,让他们亲自在白板上模拟工人铺砖。

课件制作时,只需提供两种形状的砖的图片,图形库中图片的无限次使用,给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学生操作完后,教师将图形上下左右任意方向铺下去,使学生从中感知到可以铺无限大。这样,课堂中的即时生成,直观、生动再现生活中的场景,增加了白板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的眼球观察白板的演示,动静结合,使学生对整个过程一目了然,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揭示密铺的定义,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接着运用超链接功能,欣赏生活中的密铺现象。

二、实践性操作,有效探索密铺的特点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运用超链接的功能,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操作、思考、交流。请一位学生回答,另一位学生同时将相应的图形移动到表格中,及时展现交流结果。在学生操作单一图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子白板”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教师拍摄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时生成教学资源。将照片以tgk的格式保存在图形库中,可以方便快捷地展示学生的作品,用于全班交流。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的舞台,学生的自豪感、亲切感油然而生。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作品分类出示,便于学生知道圆、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任意三角形、梯形能不能密铺”的问题。教师借机出示任意三角形和梯形。在学生讨论出方法后,教师运用白板的旋转功能,将两个相同的任意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组合,再利用拖动复制功能,展示密铺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一个图形如果能转化成已经确定能密铺的图形,这种图形就一定能密铺。

在借助七巧板研究两个平面图形的密铺活动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拍摄照片,即时生成并整合教学资源。如,通过两幅作品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选择同样的图形,铺法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而选用了不同的图形同样可以拼出长方形。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

正是因为电子白板强大的功能,使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才让教师根据交互反馈随时进行动态调整,随即创设教学情境,给平淡的课堂提供了精彩的“即兴发挥”,更好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自然真切的互动,演绎了精彩的生态课堂,实现了教学的交互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系统化反思,再次感受密铺的奇妙

从“圆不能密铺是因为中间有空隙”思考,如何再提供一个图形填上这个空隙。在白板上将这一动态过程形象直观地演示,使学生感知两种不同图形实现密铺方法。运用超链接功能,欣赏密铺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最后,在师生总结后,再次运用超链接功能,让学生了解密铺背后的数学奥秘。电子白板给学生带来了鲜艳的色彩和动听的声音等美的享受,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并再次获得了数学美的体验。

整课教学利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将白板资源库、PPT课件、音频视频材料等资源合理整合,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向学生有限形式的信息传递,直观、形象地处理“密铺”这一复杂的概念,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方便、清晰、灵活、高效、动态化地实施教学。颜色的任意选择、线条的粗细调节、图形的轻松绘制,化静为动,增强了白板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随时利用图库或媒体调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从“预制”转向了“弹性”,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改变了以往备课与上课程序化的尴尬局面。

教学中,对图片的选择、分类、旋转、组合,均可由学生操作完成,给学生更多到白板前展示、练习、合作的机会,改变“教师做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练习中,可以随时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使用时,在白板上轻松点击就能控制演示材料的播放,改变以往教师在黑板和计算机操作台之间的来回走动,这个变化使教师不再是远离学生的躲在设备后的操作者,又可以回到学生的集体中,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师生共同探究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在无意中达成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练习后,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对滞后的弊端,通过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的反馈信息,使教师及时掌控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能“当堂反馈,及时补救”, 有效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积累性误差,让下一步教学决策更主动,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密铺》教学反思 篇3

《奇妙的图形密铺》就是一节完全体会新课程理念的活动课,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学教模式,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层层递进,充分利用多媒体学教的直观性,揭示图形变化;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有了个展示自身才华、能力的平台,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广泛的参与性,学教效果较好。

在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成人所期待的完美的答案。课堂教学不追求最佳化,不追求一步到位,对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应给予肯定,在实际操作中有几个原本成绩较差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说明人人都有可塑性,我们教师平时并未发现这些同学的闪光点。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教师应深入学生中间对后进生施以个别辅导。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反思 篇4

让我没想到的是,我执教的《奇妙的图形密铺》竟荣获“广东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教学应用创新竞赛”一等奖。本次创新竞赛由广东省教育厅继续教育中心主办、广东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承办、中山市教育局和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协办。省项目办共收到了来自全省20个地市提交的参赛作品214份。其中,中学组98份,小学组116份。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省教育厅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的审核,共评出入围决赛的作品82份。中学40个作品,小学42个作品。12月14日决赛在中山市第一中学,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以“现场赛课”的形式举行。本次教学应用创新竞赛评出一等奖16名,中学、小学各8名;二等奖24名,中学、小学各12名;三等奖40名,中学、小学各20名;优秀教学指导奖16名(作品获得一等奖的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5名。

回顾这次获奖的过程,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如老前辈吴老师,好朋友黄伟、吴坤等,更离不开我们数学科组的兄弟姐妹们,在这就一并谢谢啦。在试教过程中,当时的主线是以参观朋友的家的墙面地面设计引出平面图形及后面的教学环节,感觉上就没有什么新意及吸引学生的教学主线。经过后来的改进,我以比赛地点学校为切入点,通过一条校道的铺设,开始要求他们选择能够进行密铺的一种平面图形,通过深入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除了同一种的平面图形能进行密铺,多种的图形组合也可以进行密铺。这时,我再问学生:“如果现在再来铺这条校道,你会向李校长提出什么建议?”从而引出下面的设计一份校道铺设方案的密铺作品环节。这样看来,整个教学过程主线分明,而且以学生的所在学校为背景,要求他们为学校出谋划策,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另,在试教时,发现学生一到电脑室上课就高兴得忘乎所以,不受控制,课堂纪律比较乱。在上课时,我以小组评价为手段,与学生约定,他们课堂的积极参与,我的那句命令,那个手势,他们就应该怎样做,能做到的,就给这小组贴上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或图案,只要那个小组能得到我手中总数八个图案中的五个,就整个小组成员都能获得神秘的礼物。而我给每个小组进行奖励的图案,拼在一起时又是密铺的作品!既为我小结时所用,也让学生一节课中都“包围”在所学的知识之中!

下面是我这节课的具体做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新课程的一个特色,也是新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又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时我安排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首先由上课地点的校园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美丽的校园园栩栩如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顺利的`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开门见山的引出了密铺,同时也感受到密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个层次: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与分析等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有些则不能。开始时提出“学校的李校长告诉我,打算把这条校道铺上地砖,你们是中心小学的小主人,你将选择什么形状的地砖”的问题,引出同一种的平面图形的密铺。最后,“如果现在再来铺这条校道,你会向李校长提出什么建议?”从而引出多种平面图形组合的密铺,为密铺的研究进行了拓展与延伸。

在一节常规的数学课上,我不得不准备大量的学具让学生进行操作,准备学具是一件细小繁杂的事,而且学具的再利用性不高。本节课我采用了在计算机机房授课的形式,把学生的学具改为互动性强的word文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图形密铺的探索。一方面,大大缩减了准备学具的时间,而且这样的文件共享性强可以无数次使用。另一方面,在计算机上完成拼摆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在学生操作完后便于直接进行演示。整理学具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三个层次: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密铺图案,设计简单有趣的密铺作品。借助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的密铺应用、大自然的密铺和埃舍尔的密铺作品美仑美奂地展示给同学们,直接给予视觉的刺激,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数学美的体验。在评价作品时设计了评价系统,简单操作又能够直接显示出结果马上给学生评价,让学生得到学习的满足感。

密铺 教学设计 篇5

教案设计 生活中的数学-密铺

生活中的数学――――密铺 峪山镇小 陈晓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密铺”,初步感知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六边形可以用来“密铺”。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感受到平面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及数学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数学美。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纸和画笔。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家的房子装修过吗?装修后的地面是什么样的?你能画一画吗?(学生画) 二、导学新知 1、学生展示作品并说明地砖的形状。 2、教师讲解:砖的形状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菱形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状 的图案,没有重叠,没有空隙地在平面上,就是“密铺”。(板书:密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知识。 3、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密铺图,例如(课件展示不同平面图形密铺而成的图案),它们美吗?它们分别是有什么平面图形拼成的?(学生回答) 小结:很多平面图形都可以用来“密铺”。 你在哪里见过用什么平面图拼成的“密铺”图案?(学生举例) 4、总结:“密铺”在生活中非常普通,如家庭、商场、街道上用地砖铺的地板、走廊、厕所例铺的墙壁等,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说:“密铺”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数学创造了美,数学装扮了我们生活……) 三、展示自然的.奥秘 `谈到“密铺”,小蜜蜂可是个有艺术气质的设计大师!你看,它的家多漂亮呀! (课件展示小蜜蜂用六边形“密铺”成的蜂窝)看到这个你想说什么?(学生发出感慨。) 四、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 小结:是呀,数学创造的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数学,就没有美丽的世界!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今后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美。

四年级下册《密铺》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

课前准备:

1、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广播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2、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敞/平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平,就追问: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么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现在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可以怎么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该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那我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面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可以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起,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接着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3。然后再放在一起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6个角),哪6个角??这个角1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这个角2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2,这个角3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2、∠3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个∠1、∠2、∠3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师再问,在这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1?几个角2?几个角3?】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可以实现密铺,而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么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标一标,铺一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密铺,而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再次领悟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1、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可以先做什么。(标角)

4、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况,并用IPAd记录其中一组完成的情况。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样的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判断是可以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有4个角,而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可以密铺的,而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己猜测、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研究了密铺,知道了长方形可以密铺,正方形可以密铺,三角形可以密铺,四边形可以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通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请其他学生帮助判断。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实践作业

上一篇:锁记的作文750字下一篇:一年级拼音声母韵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