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法教案

2024-10-19

煤矿安全生产法教案(精选7篇)

煤矿安全生产法教案 篇1

我们**煤矿是2004年10月经国家正式验收投产的大型现代化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吨,2004实际核定生产能力为405万吨,2004年投产当年生产原煤330万吨,实现利润1.6亿元,人均创利10万元以上。自投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依法从严治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

稳定发展,2005年全矿消灭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今年截止到目前,全矿消灭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下面就我矿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情况作以汇报:

一、高度重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我们从规范安全管理入手,着力提高全矿安全意识,把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来抓。

首先,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和贯彻,矿成立了由矿长、书记任组长的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习宣传目标计划,落实学习宣传工作措施。矿领导班子带头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切实把安全生产摆在其它各项工作的首位。

其次,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全矿形成从严治矿,依法管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矿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考核办法,其中包括《矿长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矿从严治矿“三违”处罚若干规定》(223条)、《基层单位全面安全管理考核办法》、《班组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等,制定完善了适合我矿特点的一套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为我们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确立了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第三,严格落实各级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一把手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一票否决”制度,落实各级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纳入各项工作的考核范围,实行层层负责的目标管理。

二、强化宣传,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

1、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法》,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矿采用各种形式加大学习宣传的工作力度,矿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法规学习报告会、咨询、讲座,邀请专业教师解答《安全生产法》的有关问题,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发放《安全生产法》宣传单,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安全生产签名等活动,让广大员工深刻理解学习《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通过开展“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把《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宣传工作深入到全矿各个基层单位。

矿广播站还设立《安全生产法》专栏;在全矿员工乘坐的通勤车上播放《安全在线》广播;印发《安全生产法》知识问答,在班前会上开展安全生产五分钟教育;在矿工业广场悬挂安全警示标语和横幅;入井口大屏幕上显示《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安全生产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促进了广大员工知法、懂法、守法,安全生产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2、分层学习,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矿针对新井员工队伍的实际,把规范从业人员安全作业行为,依法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作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一个重点,在全矿分为四个层次组织学习。

一是矿长及相应的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取得安全培训资格证书,使安全生产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在安全生产中管理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全面履行责任,使全矿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有效。

二是对全矿岗位工人开展安全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坚决不得上岗作业,使工人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安全生产权利义务观念不断增强。

三是对重点人员、重点对象进行专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集团公司三级培训中心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是各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带头学习,准确掌握《安全生产法》确立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全面了解法律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在培训中建立严格的办学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到制定的全年培训计划到位;学习培训内容到位;跟踪考核到位。

积极推进理论学习,分层次、有计划的组织培训,使全矿员工整体安全素质不断提高,切实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了遵法守法的自觉性。

3、积极营造安全生产重在预防的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法》体现了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要强化“超前意识”、“预防为主”的理念,为使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在全矿营造安全生产重在预防的安全文化。要求全矿员工在安全管理中,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安全管理中,我们不断强化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工作中,要求员工

煤矿安全生产法教案 篇2

平巷钻爆法施工主要包括凿岩、爆破、通风防尘、装载与运转、供气、照明、排水等内容。

(1) 凿岩工作:一般采用凿岩机或掘进钻车凿岩, 钻水平孔。对于大断面平巷, 采用凿岩机凿岩时, 还需要凿岩平台, 为提高凿岩进度, 采取多台凿岩机上下多平台同时作业。普通钻爆法施工时, 钻孔的孔径一般为40~42mm。 (2) 爆破工作:工作面炮孔分陶槽孔、辅助孔、周边孔。陶槽孔爆破后形成一定空间的空洞, 为后面起爆的炮孔提供补偿空间。辅助孔主要为了扩挖平巷。周边孔主要是控制断面形状。爆破器材一般有非电导爆管雷管、导爆索和炸药。起爆点应选择在安全地方, 采用远距离起爆。 (3) 装载与运转工作:平巷掘进使用的装载设备类型和型号很多, 选用装岩机时, 首先应考虑巷道规格, 其次应考虑对掘进速度和机械化程度的要求。一般选用前端式装载机和挖掘机。运输设备采用侧卸式矿车或自卸汽车。 (4) 通风防尘:平巷掘进中均采用局部机械通风, 通风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3种, 以混合式通风效果最好。掘进中的防尘工作主要做好减尘、降尘、排尘和个体防护等环节。减尘降尘主要措施是采用湿式凿岩、爆堆洒水等;排尘措施主要是通风;个体防护主要是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 (5) 供气:主要是压缩空气的供应。压缩空气主要用于凿岩。压缩空气由空气压缩机提供, 管道输送至凿岩工作面。 (6) 照明:采用电气照明, 掘进工作面采用36V, 其他地方采用220V。

2 平巷钻爆法施工危害分析

平巷钻爆法施工主要危害因素有:片帮冒顶、放炮及火药爆炸、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中毒窒息、触电以及职业卫生等。

2.1 片帮冒顶危害分析

冒顶片帮是指由于地质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 破坏了岩石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 导致顶板冒落或侧帮片帮的事故。施工中造成冒顶片帮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2.1.1 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

(1) 平巷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 或在薄层岩体小曲褶、节理裂屑发育地段。 (2) 平巷穿过地层覆盖过薄地段。 (3) 岩石节理破碎及掌子面渗水引起拱顶坍塌。

2.1.2 施工方法与措施不当

(1) 施工方法与地质条件不适应。 (2) 初期支护不当。 (3) 喷锚支护不及时, 喷锚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 (4) 爆破技术不合理、爆破药量过大;平巷围岩的平整性太差, 超欠挖太大。 (5) 对危石检查不重视、不及时, 处理危石措施不当。

2.2 物体打击危害分析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 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 凿岩平台上、下同一立面同时作业, 上平台设备工具掉落或因钻孔振动造成石块松动特别是钻孔开口时会产生部分松动石块等物体坠落砸伤下方人员。 (2) 安全帽等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不齐全。 (3) 车辆超载岩石滚落伤人。 (4) 采掘工作面空间狭小、照明不足、缺乏躲避空间。 (5) 操作台上设备、材料放置不合理。

2.3 放炮及炸药爆炸危害分析

2.3.1 放炮事故危害分析

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主要包括爆破飞石、爆破振动、冲击波和炮烟引发事故。放炮事故原因:

(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场管理不严, 无证人员担任放炮作业。 (2) 装药过程操作不当 (摩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等) 。 (3) 爆破安全措施不落实, 如爆破时爆破信号不明或未按规定施放预警信号、起爆信号、解除警戒信号;未派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爆破时未设爆破警戒及爆破危险区边界未设岗哨、爆破时爆破危险区内的人员未撤离至安全地点。 (4) 处理盲炮没有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有关规定要求操作;未爆炸或未爆炸完全的炸药在装卸矿岩的过程中遇剧烈碰撞而爆炸等。 (5) 其他违反《爆破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等。

2.3.2 火药爆炸事故危害分析

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使用民用爆炸物品时, 火药爆炸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民用爆炸物品运输、储存时未严格执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 (2) 采用自卸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不能保证安全的运输工具运输爆破器材。 (3) 到达现场的民用爆炸物品遇静电、雷电、明火或高温等因素引起火药爆炸。

2.4 车辆伤害分析

车辆伤害指运输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坠落、挤压伤亡事故。引起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 违章驾车, 包括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等。 (2) 疏忽大意, 包括情绪急躁、精神分散、心理烦乱、身体不适等。 (3) 车况不好, 包括安全装置不齐全、工作装置工作不可靠、安全防护装置工作不可靠、车辆维护修理不及时带“病”行驶等。 (4) 道路环境, 包括道路条件差、洞内照明不足、视线不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行驶等。 (5) 管理因素, 包括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健全等。

2.5 触电危害分析

(1) 无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电气安全作业规程不健全;无证人员担任电气作业;未按规定给电气操作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绝缘防护用品。 (2) 违反电气安全作业规程操作, 如检修电气设备未切断电源和按规程悬挂安全标志、操作时未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绝缘防护用品、检修电气设备无人监护。 (3) 电气设备配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如防雷、漏电保护、保护接地、过流保护等) 失效未及时发现和修复;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带电部分设置的保护罩或遮栏及警示标志被拆除等。 (4) 平巷内潮湿有淋水, 电气设备绝缘因受潮使其强度降低;坍塌及炮崩等使电气设备绝缘破损;平巷空间狭窄、光线暗淡, 人又容易触及绝缘受损的电气设备及带电导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5) 电压等级不符合要求, 工作面照明未采用36V安全电压。

2.6 高处坠落危害分析

高处坠落指在高度超过2 m (含2 m) 或坡度超过30° (含30°) 的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钻孔、装药、锚喷等作业平台未设置安全网、护栏等防护设施, 在平台上作业时因疏忽大意掉落平台。

2.7 职业卫生

(1) 粉尘。凿岩、爆破、装运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 粉尘的危害性大小与粉尘的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物质组成有关。一般随着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不同粒径的粉尘中, 呼吸性粉尘对人危害最大。粉尘对人将产生较大的危害, 长期工作在粉尘超标的作业地点将会使人患上矽肺病。 (2) 噪声。长期在噪声环境中, 可使人耳聋, 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噪声主要来自由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空压机运行时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

3 安全技术措施

3.1 防片帮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冒顶、片帮事故是地压显现的结果。只要有开采, 就会有地压活动。实践证明, 地压活动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地压管理就是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措施。

(1) 采用合理的支护类型, 提高巷道对地压的抵抗能力。 (2) 为了减小爆破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空隙间隔装药、爆速低、威力小的炸药, 减小爆破裂隙。 (3) 做好浮石的检查和处理工作及敲帮问顶。处理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 并选择好退路。处理时要做到“三心” (小心、耐心、专心) , 切勿用力过猛或带有急躁情绪。 (4) 经常行人的裸露巷道, 每天要有人巡回检查。对顶、帮有松动的地段, 要及时敲帮问顶并予以处理。 (5) 进行岩体力学性能试验和地压活动规律的研究, 及时掌握顶板岩体的变化情况;同时应对采场围岩经常进行检查, 及时掌握其变化情况, 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6) 合理确定凿岩爆破参数。爆破参数选用得当, 可避免因爆破而引起的冒顶、片帮; (7) 工作面放炮通风以后, 作业人员进入工作面时一定要检查和清理因爆破而悬浮在巷道顶板和两帮上的松动岩石。 (8) 建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正常的生产秩序、作业制度,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3.2 凿岩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 凿岩前应检查设备性能是否完好, 检查钎杆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严禁骑马式打孔。 (3) 经常检查风管质量, 接头质量, 发现有问题, 及时处理。 (4) 穿孔前要检查工作面有无残炮, 严禁打残眼。 (5) 严禁在打眼中打干眼, 开钻时要先开水后开风, 停钻时先停风后停水。 (6) 在平台上部钻孔作业时上下作业面要注意配合。

3.3 爆破工作安全技术措施

(1) 从事爆破作业 (包括放炮、装药、储存保管、运输爆炸物品等) 人员必须熟悉爆破器材性能和有关安全技术, 依照《爆破安全规程》作业。不具备安全爆破基本条件的任何部门不得供给爆破器材。 (2) 必须实行定时爆破制度, 明确规定爆破时的警戒范围, 在危险区的边界和通路上设岗哨、标志和避炮棚, 爆破时所有人员应进入避炮棚, 同时用声、光信号, 信号分预备、爆破、解除3种, 爆破后必须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才准发解除信号。 (3) 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个别飞石最小安全距离之外的安全地点方可起爆。 (4) 爆药包的加工只准在爆破现场的安全地点进行, 每次加工量不超过该次爆破的需要量, 雷管插入药包前, 只准用铜、铝或竹木制的锥子在药卷端部中心扎孔。操作时严禁烟火。 (5) 装药工作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装药前应撤离一切与爆破无关的设备和人员。装药时严禁烟火, 禁止用钢钎或铁棍装药, 200m内禁止进行其他爆破, 必须保证填塞质量, 填塞物必须是粉状或可塑性物质 (黄泥等) , 禁止用碎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 (6) 采用电力起爆时, 应用爆破专用仪表检查电雷管和电爆网路。同一电爆网路中, 电雷管电阻选配差值不超过规定值, 网路总电阻实测值与计算值应相符, 否则不准起爆。起爆器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 其钥匙由爆破工随身携带。爆破后要立即将导线脱离电源接头, 并接成短路, 待5min后方可进入现场检查。 (7) 采用非电导爆管起爆时, 在同一爆破作业中, 必须选用同一厂家试验合格的起爆元件。在装药和联线上要防止导爆管折叠、拉伸、变形, 不用的导爆管应及时封口。传爆雷管、起爆雷管与导爆管联接要牢固可靠, 严禁用炸药药卷直接起爆导爆管。 (8) 发现盲炮时, 要在其附近设明显标志, 并及时处理。处理时, 在危险区域内禁止做其他工作。可用平行炮孔法 (浅眼爆破, 距盲炮眼不小于0.3 m处打平行炮眼) 、重新装起爆药 (掏出部分填塞物, 另装起爆药起爆) 等方法处理。因外部爆破网路破坏造成盲炮, 其爆破参数变化不大时可重新起爆。盲炮处理后, 要检查和清除未爆雷管等残余爆破器材, 以免混入矿石, 确认安全时方准作业。 (9) 爆破器材必须贮存在专用的爆破器材库内, 炸药和雷管禁止混贮一库, 严禁分发给承包户或个人保存。爆破器材应有专人看管, 并建立严格的领退和管理制度。 (10) 装御、运输爆破器材时, 应有专人指挥。严禁吸烟和携带发火物品, 严禁摩擦、撞击、拖拽、抛掷爆破器材。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别装运。 (11) 对变质和过期失效的爆破器材, 要及时清理, 登记造册, 提出处理方案, 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备案, 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 指派有经验的爆破工进行销毁。 (12) 爆破后, 经通风吹散炮烟、检查确认洞内空气合格后, 方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爆破作业点。

3.4 装载与运转工作安全技术措施

(1) 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严禁违章驾驶。 (2) 上班前应检查车辆车况, 确保车况良好。 (3) 装载作业时, 爆堆边严禁站人或存放设备。 (4) 挖掘机作业时, 机臂回转半径范围内 (包括汽车驾驶室) 严禁有人。 (5) 严禁装料经过汽车头顶。 (6) 装碴前及装碴过程中, 应检查开挖面围岩的稳定情况, 发现有松动岩石或塌方征兆时, 必须先处理后装碴。 (7) 平巷地面平整度、强度等指标应满足出碴车辆运行要求, 并做好排水及路面的维修工作。 (8) 行车速度不宜大于15km/h。 (9) 车辆行驶中严禁超车, 洞内倒车与转向应由专人指挥。 (10) 应做好平巷内照明, 保证照明强度, 并加强对隧道内照明设施的维护。

3.5 防触电安全技术措施

(1)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的规定。 (2) 对电机设备和用电机具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接地和装设防触 (漏) 电保护装置, 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实行“一机一闸”制;施工现场配置颜色统一且有警示标记的配电箱, 并进行编号, 做到门锁齐全。做好日常保护和定期检修工作, 防止漏电触电事故发生。 (3) 配备专职电工。 (4) 供电电压:1) 应采用400/230V三相四线系统;2) 动力设备应采用三相380V;3) 洞内照明, 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可用220V, 工作面不宜大于36V。 (5) 供电线路布置和安装:1) 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 应使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宜采用橡套电缆;2) 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 必须分层架设, 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有一定的距离;3) 对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应有持有电工特种作业证书的电工经常进行检查维修, 作业时应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4 结语

通过对大断面平巷钻爆法掘进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安全技术措施, 对平巷、交通隧道、铁路隧洞等安全施工均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采矿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安全评价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

煤矿安全生产法教案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2015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157,再创历史新低,十年内我国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原来的1/20。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较大。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第二大产煤国,煤矿年死亡人数3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长期控制在0.1以下,特别近几年来,其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0.03。因此,“软”的安全管理水平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国内煤矿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我国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建设方面,出现了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在传播方面,出现了全民安全文化,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管理层的安全文化和员工层的安全文化;在理论创新发展方面,很多的新理论和新成果已经渗透到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2008年,资深教授郝占刚应用了一种基于DEA的评价模型,为大型煤矿企业提供了一种比较准确复杂的的评价系统。

二、建立煤矿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分别建立评价的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之下又分别有以下12个二级指标: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次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备选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级的各指标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求得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优权重者即为最后结果。

2.综合评价得到结果

对二级指标做完单因素评价后,要对一级指标做综合因素评价,用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的评判结果左乘以一级指标的權重,即可以达到最后的评价结果。即

四、实例应用

由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模型评价煤矿企业安全文化需要进行问卷调查,为了增加权重计算的权威性,选取了30位安全工程专业的专家和煤矿一线通风、安全管理者进行了访问调查,前后总共发问卷30份,收回30份。经过一次性检验,合格问卷30份,共同构成了独立完整的评判矩阵。

1.初级评判

(1)对环境的安全文化指标进行评价

对环境的安全文化打分构成的模糊矩阵:

五、结论

该煤矿安全文化的综合得分为74.02,等级为三级,安全文化需要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1.重点抓管理,首先建立专业性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必要的话,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聘请专业的、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并且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2.在环境方面,重点改善作业场所安全环境,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有效控制影响员工生理、心理的作业环境,进而改善作业环境。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生产法教案 篇4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__。

A.可能产生高度和极度危害化学物质的项目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

C.可能产生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项目

D.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

2、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__原则。

A.安全第一

B.预防

C.因果关系

D.偶然性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__。

A.制度

B.要素

C.方法

D.措施

4、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__、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A.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

B.事故发生的可能预测评价法

C.事故伤亡人数评价法

D.事故多发时间评价法

5、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__。

A.安全管理系统

B.安全监测系统

C.安全评估系统

D.警报系统

6、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助于大型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功能__。

A.一体化

B.完善化

C.科学化

D.现代化

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没有专业资质的机构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一经发现,将依法__。

A.处以罚款

B.限期改正

C.取缔

D.关闭

8、以下有关混合爆炸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__。

A.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即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弱

B.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在0.1~2.0MPa的压力下,爆炸下限变小,爆炸上限变大,爆炸范围扩大

C.若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大,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D.若在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氮等),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控制效果在__阶段进行。

A.竣工验收

B.初步设计

C.土建完成D.设备安装

10、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价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__。

A.符合性

B.有效性

C.灵活性

D.合规性

11、应急预案应进行合理的策划,做到__,反映本地区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

A.整体协调

B.措施到位

C.领导有力

D.重点突出

12、()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针对绩效测量与监测、事故事件调查、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所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予以保持,确保体系的自我完善功能,并不断寻求方法,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从而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风险。

A.管理评审

B.运行控制

C.绩效监测

D.改进措施

13、__对锅炉内部压力极限值的控制及对锅炉的安全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A.防爆门 B.压力表

C.安全阀

D.超压报警装置

14、__不属于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的内容的选项是__。

A.指导书

B.记录

C.程序

D.名称

15、安全检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__。

A.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B.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C.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

D.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1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储罐区汽油和煤油的临界量分别为20吨和100吨。下列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__。

A.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B.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40吨的煤油储罐

C.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D.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60吨的煤油储罐

17、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为__年。

A.1 B.2 C.3 D.4

18、__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在推进体系工作中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A.管理层培训

B.内审员培训

C.全体员工培训

D.安全主任培训

19、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__的监督检查。

A.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劳动安全机构

20、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__为工伤。

A.可以认定

B.应当视同

C.应当认定

D.可以视同

21、回采工作面常见的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按一次冒落的顶板范围及伤亡人数多少,一般可分为__事故两大类。

A.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切顶

B.局部冒顶和切顶 C.大面积冒顶和局部切顶

D.局部或大面积冒顶和切顶

22、依据《劳动法》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__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D.第四级

23、()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保证。

A.管理层培训

B.内审员培训

C.主要负责人培训

D.全体员工培训

24、依据《消防法》的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__,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A.消防演练计划

B.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D.火灾预防计划

2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__,将职业病危害项目分为一般性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

A.危害等级

B.危险等级

C.危害程度

D.危险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我国实行特种设备安全全过程一体化监察制度,该制度包括__等环节的监察。

A.设计和制造

B.安装和使用

C.检验和修理

D.登记和备案

E.回收和报废

2、下列关于控制生产性噪声的措施描述正确的是__。

A.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将焊接改为铆接

B.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将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

C.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橡胶、软木和砂石的隔绝噪声

D.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

E.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3、生产性粉尘来源于__等。

A.固体物质的机构加工

B.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C.物质蒸汽冷凝 D.安全管理人员的非科学管理

E.日常的烟气

4、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包括__。

A.内部环境

B.外部环境

C.心理环境

D.交流环境

E.安全问题交流环境

5、《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包括__。

A.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规划

B.基本建设项目经过批准

C.依法进行了经济评价

D.选地符合城乡规划

E.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6、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各种应急演练方法。下列有关演练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功能演练是检测、评价多个政府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实现集权式的运行和响应能力

B.桌面演练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C.功能演练是指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D.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E.口头演练是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工作的建议

7、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__。

A.粉尘

B.病毒

C.劳动制度

D.辐射

E.振动

8、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集计算机__于一身,能够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直观、形象地提供重大危险源信息,以及发生事故后抢险、救援信息,有利于有关领导及时、准确地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造成的各项损失。

A.数据收集

B.数据管理

C.多媒体

D.地理信息系统

E.险源信息系统

9、防止振动危害的控制措施__。

A.加强通风 B.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

C.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D.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E.控制振动源

10、为了综合反应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提出了适应我国的安全事故指标统计体系,可分为__。

A.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B.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C.地区安全评价类事故指标伤亡体系

D.行业类统计指标体系

E.劳动用品指标体系

11、煤矿矿长有下列行为的__,要受到煤监局警告。

A.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B.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

C.对重大事故预兆不及时采取措施

D.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指令的E.未定期评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1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要求正确的是__。

A.接触网接触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 B.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300mm C.接触网带电部分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少于300mm D.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少于500mm E.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界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5m。道口两侧不应设置接触网锚柱

13、《安全生产法》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从__方面作出了规定。

A.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

B.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C.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D.规范行政许可的特别规定

E.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或者验收的,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推荐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

14、劳动防护用品以预防伤亡事故为目的分类的有__。

A.防坠落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冲击用品

D.防水用品

E.防放射性用品

15、下列选项中,属于锅炉事故发生原因的有__等。A.超压、超温运行

B.锅炉水位过低

C.保护装置未安置好

D.水循环被破坏

E.水质管理不善

16、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__。

A.警告

B.罚款

C.有期徒刑

D.行政拘留

E.责令停产停业

17、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B.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C.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E.至少有两名以上的人员具有注册建筑工程师执业资格

18、事故统计工作一般分为__步骤。

A.资料搜集

B.资料整理

C.综合分析

D.资料汇总

E.统计分析

19、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下列有关预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

B.指标预警是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

C.由于出现工人误操作,发出报警,这种预警方法属于因素预警

D.指标预警属于定性预警方法

E.因素预警属于定量预警方法

20、在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_。

A.人对机器是否熟悉

B.机器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C.机器的本质安全性是否好

D.机器的冗余系统是否失灵

E.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是否变差

21、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__。

A.充足项

B.不足项

C.整改项

D.改进项

E.错误项

2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除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应__。

A.认定事故的性质

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C.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E.执行事故责任追究

2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有__。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C.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E.生产经营单位实际生产情况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结合的原则

24、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依法实施的行政处罚有__。

A.开除

B.撤职

C.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

E.警告

25、《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国务院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做出了调整,其中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__。

A.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B.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

C.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

D.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煤矿安全生产法教案 篇5

格条件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应当在劳动就业上给予特殊的保护。

A.女工和来成年

B.有残疾的职工

C.女工怀孕期间

D.未成年工和有特殊情况的工人

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__年。

A.3 B.5 C.10 D.15

3、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价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__。

A.符合性

B.有效性

C.灵活性

D.合规性

4、为了对危险源进行__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A.责任

B.分级

C.预防

D.分类

5、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__。

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安全操作规程

6、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品厂房安全窗应向外平开,宽度不小于__m、高度不小于__m,窗台高度不高于地面__m,不得设置中梃,利于快速开启。

A.1;1;0.5 B.1.5;1;1 C.1;1.5;0.5 D.1;1;1

7、在甲烷浓度低于__的情况下,电桥输出的电压与瓦斯浓度基本上呈直线关系,因此可以根据测量电桥输出电压的大小测算出瓦斯浓度的数值。A.3% B.4% C.7% D.8%

8、依法处以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是3种法律中__。

A.最不严厉的一种

B.最严厉的一种

C.中等

D.很轻的一种

9、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__的安全评价方法。

A.定量

B.概率

C.定性

D.因素

10、典型的__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

A.单元表格

B.单元计划

C.单元过程

D.单元机构

11、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在演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通常分为参演人员、__、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A.联络人员

B.控制人员

C.治安人员

D.后勤人员

1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应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的是()。

A.存储2t黑火药和2t烟火药的仓库

B.存储5t黑火药和3t烟火药的仓库

C.存储0.1t黑火药和0.3t烟火药的仓库

D.存储0.5t黑火药和0.2t烟火药的仓库

13、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__不是它具有的特点。

A.强制性

B.科学性

C.责任追究性

D.体系性

1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__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A.主要负责人

B.总工程师

C.专职安全员

D.安全管理机构

15、__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

A.数安 B.数毫安

C.数百毫安

D.数十毫安

16、职业卫生统计中的“发病率”(中毒率)是反映某病(中毒)在人群中发生频率大小的指标,常用于__疾病的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的__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A.预测;原因

B.预测;因果关系

C.衡量;原因

D.衡量;因果关系

17、向井下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法,按通风动力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局部通风机通风、矿井全风压通风和引射器通风,其中以__最为常用。

A.局部通风机通风

B.压入式通风

C.矿井全风压通风

D.引射器通风

18、从业人员__人以上的煤矿、非煤矿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A.300 B.400 C.500 D.600

19、__是矿山企业最基本的基础安全培训。

A.择期培训

B.领导培训

C.全员培训

D.培训

20、违法行为在__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A.1年内

B.2年内

C.3年内

D.4年内

21、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__、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责任和安全投入。

A.安全教育

B.安全法制

C.安全培训

D.安全技术

2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__天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A.15 B.30 C.45 D.60

2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__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A.不得

B.可以

C.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

D.一般不得

24、划分评价单元格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其划分能够保证__。

A.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前期准备

B.安全验收评价的顺利实施

C.安全验收评价人员的分配

D.安全验收评价责任的落实

25、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__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暂时停止

B.全部停止

C.不停止

D.视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

2、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集计算机__于一身,能够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直观、形象地提供重大危险源信息,以及发生事故后抢险、救援信息,有利于有关领导及时、准确地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造成的各项损失。

A.数据收集

B.数据管理

C.多媒体

D.地理信息系统

E.险源信息系统

3、《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包括__。

A.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规划

B.基本建设项目经过批准

C.依法进行了经济评价

D.选地符合城乡规划

E.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属于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__等。

A.厂内运输车辆

B.车床

C.起重机械

D.数控机床

E.安全阀

5、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有__。A.病人的职业史

B.病人的身体状况

C.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D.病人的病因

E.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6、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有__。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E.力求完美的原则

7、压力管道施工质量全面检查的重点方面是__。

A.管道及其元件方面

B.支吊架方面

C.焊接方面

D.隔热防腐方面

E.外观方面

8、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有__。

A.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B.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C.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D.事故发展的快速性

E.应急活动的特殊性

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事项有__。

A.婚姻家庭关系

B.保障劳动安全

C.防止职业危害

D.应急预案和处置

E.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10、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做到__。

A.及时、准确

B.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C.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D.处理责任人

E.经济制裁

11、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原则主要有__。

A.法律适用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

D.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不平等

E.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2、属于确认致癌物的是__。

A.铜 B.锌

C.石棉

D.氯乙烯

E.芳香胺

13、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__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确定。

A.性质

B.特点

C.寿命

D.环境

E.条件

14、安全生产工作由__等几部分构成。

A.源头管理

B.过程控制

C.应急救援

D.事故查处

E.监管监察

15、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下列__属于从业人员的义务。

A.自律遵规、服从管理

B.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

C.报告危险因素

D.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E.制定规章制度

16、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业有__行为,由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A.违反安全技术规程生产作业的

B.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民用爆炸物品交易的

C.民用爆炸物品的包装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相关标准的

D.未按照规定对民用爆炸物品做出警示标志、登记标识或者未对雷管编码打号的

E.超出生产许可的品种、数量进行生产、销售的1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18、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__等。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救援费用 D.环境破坏

E.应急救援措施

19、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A.职业病的诊断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较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B.用人单位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职业病病人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费用由工伤保险机构承担

C.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D.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及时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E.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20、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__。

A.参演人员

B.服务人员

C.模拟人员

D.评价人员

E.控制人员

21、下列事故中,属于电气事故的包括__。

A.雷电和静电事故

B.电磁辐射事故

C.电焊操作引燃事故

D.触电事故

E.电气线路短路事故

22、职业健康监护对从业人员来说是一项预防性措施,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是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承担的义务。其主要内容包括__。

A.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B.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

C.职业健康监察

D.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E.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

2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__。

A.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B.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

C.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D.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E.与劳动者连带承担职业病危害责任

24、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和实现《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应当把握__。

A.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三个代表”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

B.工会必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

C.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

D.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E.从业人员效率要提高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

A.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B.生产或者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或者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劳动防护用品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C.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D.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加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

煤矿安全生产法教案 篇6

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__进行检测。

A.井上空气含氧量

B.含氧量

C.空气含氧量

D.井下空气含氧量

2、设计温度,系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在相应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__温度,其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

A.外部

B.允许使用温度

C.金属

D.介质

3、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评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__。

A.安全专项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4、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过程就是__。

A.直观经验分析的过程

B.安全检查的过程

C.安全分析的过程

D.事故预防的过程

5、采用__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A.工程技术

B.密闭

C.通风

D.吸附

6、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及时采取行动。这是__原则的体现。

A.动态相关性

B.动力

C.因果关系

D.反馈

7、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对于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容器__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A.底部

B.中部

C.顶部

D.侧面

8、行政处罚的目的是__。

A.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安全建设

B.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D.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

9、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有__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A.本质安全法

B.劳动用品防护法

C.直观经验分析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10、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__。

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安全操作规程

11、《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对重大事故的定义为:在__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意外突发事故。

A.操作场所

B.作业场所

C.重要区域

D.重大危害设施

12、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同城市以外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政府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是__紧急情况。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3、凡有尘、毒危害的企事业单位,必须在__以前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当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和工人健康体检情况。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年底

14、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__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1 B.2 C.3 D.4

15、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所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体现对__的承诺。

A.事故预防

B.设备管理

C.责任追究

D.行为管理

16、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__的潜在危险源。

A.可能发生事故

B.一定发生事故

C.一定不会发生事故

D.发生重大事故

17、__是利用相同的或相似的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A.对照、经验法

B.逻辑推理法

C.因果关系法

D.类比方法

18、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煤矿关闭矿井的,应当对执行情况随时__。

A.检查,视整改情况给予行政处罚

B.检查

C.抽查

D.监察

19、易燃固体、自然物品火灾一般都可用__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

A.泡沫

B.干粉

C.酸碱

D.干砂

20、大型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达到其年销售收入的()时,可提出缓提的申请。

A.1% B.2% C.5% D.10%

21、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__km。

A.70 B.80 C.100 D.120

22、通过对机械危险的智能化设计,应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操作时,其机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和主动地位的提高得到不断改善,这体现的是现代机械安全的__。

A.系统性

B.防护性

C.友善性

D.整体性

23、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品厂房安全窗应向外平开,宽度不小于__m、高度不小于__m,窗台高度不高于地面__m,不得设置中梃,利于快速开启。

A.1;1;0.5 B.1.5;1;1 C.1;1.5;0.5 D.1;1;1

24、__是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A.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

B.具备犯罪构成的证据

C.具备犯罪构成的现场

D.具备犯罪构成的条件

25、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种观点符合__原则。

A.偶然损失

B.动态相关性

C.监督

D.因果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我国实行特种设备安全全过程一体化监察制度,该制度包括__等环节的监察。

A.设计和制造

B.安装和使用

C.检验和修理

D.登记和备案

E.回收和报废

2、劳动防护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__。

A.防触电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尘用品

D.防毒用品

E.防振动用品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责任是__。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B.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C.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D.购买消防器材和建立消防专业队伍

E.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4、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生产性噪声可归纳为__。

A.辐射性噪声

B.空气动力噪声

C.机械性噪声

D.电磁性噪声

E.限制性作业噪声

5、锅炉保护装置主要有__装置。

A.超温报警

B.高水位警报

C.低水位警报

D.锅炉熄火保护

E.锅炉着火保护

6、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__。

A.内部动力

B.精神动力

C.信息动力

D.外部压力

E.工作吸引力

7、在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包括__。

A.触电

B.灼烫

C.高处坠落

D.化学性爆炸

E.药品伤害

8、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和实现《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应当把握__。

A.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三个代表”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

B.工会必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

C.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

D.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E.从业人员效率要提高

9、当前,各类安全生产问题错综复杂,但其中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是__。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

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C.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D.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E.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10、安全生产标准有__。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E.特殊行业的标准

11、”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__等各企业或组织。A.生产

B.运输

C.使用

D.贮存

E.经营

12、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__,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A.按需计划

B.统一规划

C.合理分配

D.合理布局

E.严格控制

13、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__。

A.15min B.20min C.25min D.30min E.35min

14、实施安全检查的方法有__。

A.访谈

B.现场观察

C.汇报

D.仪器测量

E.查阅文件和记录

15、以下生产经营单位或行业的安全生产中,适用《安全生产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的有__。

A.消防安全

B.道路交通安全

C.铁路交通安全

D.水上交通安全

E.矿山安全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__。

A.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B.防止矿山事故

C.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D.防止矿山爆炸

E.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

17、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__。

A.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B.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C.对照法

D.经验法

E.类比方法

18、根据《消防法》,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可以设置__。

A.食堂

B.活动室

C.休息室

D.员工集体宿舍

E.会议室

19、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应根据__建立物质子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每种事故形态用一种伤害模型来描述。

A.最大危险原则

B.概率求和原则

C.最大后果原则

D.加权求和原则

E.平均分配原则

20、注册安全工程师有__情形之一的,不予续期注册。

A.无业绩考核证明

B.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C.在执业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D.受过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不满7年的E.同时在两个(含两个)以上单位执业的21、”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__。

A.放热反应

B.粉尘生成C.高温条件

D.泄漏

E.噪声

22、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的要求______。

A.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B.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C.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

D.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

E.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23、《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可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的是__。

A.企事业单位的领导

B.国家劳动安全监察人员

C.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D.工会劳动保护委员会委员

E.中国共产党员

24、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_。

A.机械化的程度

B.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C.机器的本质安全性

D.人员素质

E.人为失误率

25、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__。

A.电工作业

B.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C.水暖安装作业

D.压力容器作业

混凝吸附法处理煤矿废水的研究 篇7

0.1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丰富, 分布不平衡, 人均占有量很低。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 部分地区经常遇到旱涝灾害。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用水效率不高, 浪费严重。目前, 关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水土治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0.2煤矿废水的危害

酸性强是煤矿废水的主要特点之一, 部分金属制的部件以及管道遇到酸性较强的煤矿废水时都会被腐蚀, 进而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Fe2+、Mn2+以及其他重金属离子大量存在于煤矿废水中, 水体中的溶解氧被这些重金属离子大量消耗, 导致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大幅度降低。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会阻碍淡水生植物的生长。没有处理的酸性废水一旦排放到地表, 不但污染地表水, 还会破坏土壤的结构, 阻碍农作物的生长。

0.3煤矿酸性废水处理回用的意义

我国境内已探明的煤炭储量非常大, 我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家, 然而在煤炭的采集、转移和加工中或多或少会引起各不相同的环境问题。这些未经处理的污废水会严重恶化周边水质。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 甚至导致有些地区出现沙漠化。本文希望能找到一个有效的、经济可行的方法或工艺来最大程度地解决煤矿废水污染, 为矿区周边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1 混凝吸附法

1.1 混凝机理

水体混凝机理较繁杂, 混凝机理与混凝剂的种类、水质条件等因素有关。混凝及沉淀的过程机理为: (1) 电中和; (2) 吸附架桥作用; (3) 沉积物的卷扫; (4) 颗粒碰撞原理。

1.2 吸附机理

吸附的主要原理是使用本身表面多孔且表面积大的物质 (本身有吸附能力) , 对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通常使用两种吸附方式。

1.3 混凝吸附方法

1) 实验使用装置和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实验装置:烧杯、干燥剂、温度计、试管、密度计等常用仪器、电炉, 干燥器等烘干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GSP-80-04型磁力搅拌器、电子分子天平、PHS-3B型精密酸度计、混凝试验六联搅拌器、冷却器、马弗炉。

2) 实验步骤和结果。

(1) 石灰沉淀实验。

实验步骤: (1) 用500 m L量筒取均匀搅拌后的水样8个放置到500 m L的烧杯里面; (2) 把烧杯放到六联搅拌器下,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Ca O12、14、16、18、20、22、24、26g/L至试管中; (2) 开启搅拌器, 使其在5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25 min, 在150 r/min的转速下搅拌5 min, 在80 r/min的转速下搅拌5 min; (3) 记录在搅拌过程中“矾花”的外观和密实程度等, 停止机器运作, 大约静置15 min后, 取上清液100 m L置于烧杯中, 测定污染物的浓度和p H值。

实验结果:如果将生石灰的量加大, 则溶液中的p H值也随之增大, 若生石灰的剂量小于3 g/L, 则p H值基本没有变化, 随着生石灰的投加量超过3 g/L, 其p H值迅速升高, 因为此煤矿废水中有大量的铁离子, 最初加入生石灰时, 先使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发生反应, 这样溶液中的p H值几乎不变化, 后来继续反应消耗完铁离子后, 溶液中还有较多的的氢氧根离子, 这样溶液中的p H值升高。

从实验可以得知, 如果煤矿酸性废水使用生石灰来处理, 会降低废水中的亚铁离子、锰离子等。同时, 碱性中和剂———生石灰会与硫酸根离子发生中和反应, 使部分硫酸根离子含量降低。但是, 对亚铁离子的去除效果不是很好, 最高去除率仅35%左右。

(2) 吸附沉淀实验。

实验装置:电炉、烧杯、温度计、试管、密度计等常用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干燥器, 电炉等烘干仪器、电子分子天平、混凝试验六联搅拌器、磁力搅拌器、精密酸度计、马弗炉、冷却器。

实验目的:更进一步消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 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水要求。

实验步骤:取均匀搅拌后的样本7个, 用1 000 m L量筒量取后置于烧杯里面;将烧杯放到六联搅拌器下, 使搅拌棒位置在烧杯正中, 然后加入不同剂量的活性炭, 吸附45 min后, 停止振荡, 然后让其沉淀20 min;用虹吸法取上清液100 m L, 放入250 m L的锥形瓶中, 进行污染物离子的测定;进而将活性炭换成活性氧化铝, 沸石后重复做上述实验。

结果分析:经过混凝实验、沉淀实验和吸附实验处理后的煤矿废水水质都能达到废水回用水质的要求。吸附实验后,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为:87%悬浮物被去除、约90%硫酸根离被子去除、约92%的锰离子和亚铁离子被去除;当活性氧化铝加入废水后, 对废水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有:约87%悬浮物被去除、约86%硫酸根离子被去除、约88%亚铁离子和锰离子被去除;人造沸石加入废水后的去除效果为:约88%悬浮物被去除、约89%硫酸根离子被去除、约86%亚铁离子和锰离子被去除。综上可知:吸附剂活性炭处理废水的效果最好, 在活性炭吸附实验中的最佳振荡时间为40 min。而活性氧化铝和人造沸石作为吸附剂的处理效果要次之。

3) 混凝、吸附实验的影响因素。

(1) 水温影响。水温主要影响混凝剂的溶解速率, 从而降低其处理效果。当温度低时, 分子的布朗运动较慢, 这一点对于废水分子也一样。因为低温也降低了各胶体颗粒的碰撞次数, 很难形成较大颗粒的胶体, 另外, 混凝剂的化学反应会因为水温低而大大降低, 这是因为混凝剂的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过程。低水温会使废水中的絮凝体体积细小且结构相对松散, 从而沉淀效果变得相对较差。

(2) 原水水质的影响。对原水水质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以及有机物含量等。当悬浮物或有机物大量存在于废水中的时候, 废水中颗粒相互碰撞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从而形成的絮凝颗粒也会较大, 所以沉淀效果也相对较好。

(3) 吸附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 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与其吸附能力成正比, 而吸附剂的孔结构和其表面化学性质都影响吸附剂的比表面积。

(4) p H值影响。实验得知p H值对使用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得到的混凝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因为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水解产生的H+会使水的p H值下降, 为了让p H值保持在最佳的p区间内, 需要适当增加碱性物质与水解产生的H+中和。

2 混凝和吸附实验结论

混凝实验后, 发现仅仅用生石灰来处理酸性废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对硫酸根离子、锰离子、亚铁离子和悬浮物的去除率不足1/3。在酸性废水中加入活性炭等吸附剂后,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了, 在沸石加入后形成的絮凝体体积大且结构密实, 污染物的沉淀速度也相对较快很多。实验证明, 它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结果为:2/3左右的硫酸根离子被去除, 约90%悬浮物被去除、近90%的锰离子和亚铁离子被去除。

为了使最终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水的水质标准, 往往在通过混凝和沉淀实验后, 再用吸附处理方式将废水中的硫酸根等污染物去除。而吸附实验用的原水来源于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实验证明此法可行且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水要求。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以及社会不断发展, 人们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大家对水污染的观念越来越淡薄, 此现象直接导致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本课题以酸性废水为研究对象, 根据煤矿废水的水质特征, 针对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混凝吸附操作步骤进行理论和实验上的探讨。

关键词:煤矿废水,混凝试验,沉淀实验,吸附实验

参考文献

[1]姜文来.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水资源价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2]南忠仁, 程国栋, 王文瑞, 等.废水资源化与西北大开发及对策[J].工业水处理, 1991, 19 (1) :12-17.

[3]罗仙平, 谢明辉.金属矿山选矿废水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现状与研究发展方向[J].中国矿业, 2006, 15 (10) :51-56.

[4]任伯帜, 邓仁建.流域水资源安全性及其保障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 (4) :5-10.

[5]Phadnis N P.Activated carbons-carbonaceous adsorbents in technology and nvironmental protection[J].Chem.Eng.World, 1995, 30 (2) :55-57.

[6]REN Bozhi, LONG Tengrui, WANG Huajun Ed.fast commonlyused algorithm of P-III distribution curve and its application[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Ed.December 2003 (2) :79-80

上一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下一篇:夏韵六年级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