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控制

2024-07-17

煤矿安全控制(精选12篇)

煤矿安全控制 篇1

一、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具体内容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系统主要有煤矿的风流方向、风量的大小、风速、温度, 测风站、构筑物布置、局扇的布置、型号、供风量和风筒布置等部分组成。

为保证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人身安全, 各个煤矿必须建设大型通风系统, 这种通风系统主要由轴流扇风机械提供抽出供风和压入供风, 采用专用的通风巷道与井下生产巷道相接, 按照规定的流向进行通风。

一般来说, 煤矿井下需要供风的地方非常多, 如煤矿的水泵房、中央变电站、空气压缩机硐室、火药库、绞车硐室、生产准备巷道等等。这些地方都因为各自的生产需要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任由这些热量停留在井下, 会造成气流不畅而引发事故, 所以必须通过煤矿的通风安全系统提供风源, 加强气流的流动, 保持井下空气和温度在正常水平。

二、建立高效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服务于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是不同的机构构成, 互相联系且相互作用。为高效控制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 及时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问题, 必须要建立一个实用的、高效的通风安全控制体系。

1、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的组织要明确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要建立准确的组织机构, 健全各个安全控制部门的职能, 合理规划各部门的工作, 依照煤矿的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设置机构。因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的工作内容复杂多变, 所以要采用直接管理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各级领导要直线传达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工作内容, 各职能部门根据指示具体安排、组织工作事宜, 下级部门不能对上级所布置的工作麻痹大意, 要认真执行通风安全控制。

2、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制定要遵循原则

为保证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得以顺利执行和高效控制, 制定通风安全控制体系一定要符合以下原则:层级原则, 即针对不同的安全控制部门要明确其责任和分工, 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体系中的岗位职责设定自己的工作任务, 保证工作职责执行到位。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统一指挥原则, 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同时接到不同的通风安全控制指令, 则必须进行充分沟通, 保证通风安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因时间问题则必须事后交接清楚, 避免无人负责。一致原则, 在指派任务时一定要工作人员负责, 并且完成任务给予其必要奖励。授权原则, 在一些大型煤矿的工作中, 有时因为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发生的突然来不及请求, 如果这时还不能灵活转变工作方式, 则有可能因为无理及时处理而产生事故。所以领导应适当放权给下属, 以应对紧急情况。分工协作原则, 遵守这个原则可以保证通风安全控制工作效率迅速提高, 分工明确可以专人专岗, 使各个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自己岗位内的工作职责, 提高工作进度和效率。动态原则, 依照不同的通风安全控制工作适当调整工作方式, 以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更符合安全生产的需要。

三、执行严格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制度

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控制规章制度是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顺利实现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总体来说, 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控制制度必须参照企业长期的安全生产经验和总结事故的教训制定, 要使控制制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一旦制定后要严格执行, 不能随意更改其中的通风安全控制规定。制度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宣传到位, 保证各个员工都熟悉并按规定执行, 用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

1、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检查制度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井下通风安全检查制度, 对企业的煤矿井下进行安全检查, 具体说要做到: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井下通风安全工作是否到位, 检测气流成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定期检查煤矿井下的供风地点的空气流通情况;定期进行井下的分支有没有发生堵塞、巷道支护有没有发生变形或坍塌检查, 若有情况及时解决;定期检测煤矿井下的风量与风速;定期检查井下的局部通风是否通畅;安全检查要按照通风安全控制体系和制定的规定进行, 定期开展评比;定期检查井下漏风量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2、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调度制度

煤矿通风安全调度的目的是准确掌握井下通风信息, 及时传送和发布安全通风指令和信息。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控制部门要专人成立调度中心, 给相关的工作人员配备通讯工具, 以随时了解通风安全控制工作进度和情况。要层层管理, 层层调度, 要求调度有记录, 领导进行通风调度的查阅时有据可查, 若发生重、特大事故必须马上请示, 并立即将工作指令传送至现场, 以便及时解决通风安全隐患。

3、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的分析制度

煤矿企业发生通风安全事故, 要通过事故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要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的分析制度, 用科学、真实、正确的态度对待事故, 负责任地调查和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 查实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认真调总结事故发生的因素和的规律, 仔细分析后将其整理成事故报告分发至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手中, 要全员总结, 全员治理。事故后要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制度的贯彻力度, 尽可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建立严谨、准确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分析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到位。

结束语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管理是当前煤炭生产的主要安全措施, 更是提高其安全生产的关键。

摘要:煤矿井下开采和作业要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 调查显示, 我国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中, “一通三防”事故是杀伤力最大的。其中, 通风安全控制体系不到位是发生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安全生产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目标,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 实现通风安全控制是其现代化管理实现的必经途径, 实行通风安全控制是使我国煤矿安全改变落后面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煤矿开采,“一通三防”,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荣国.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07.

煤矿安全控制 篇2

2007-08-25 11:18:00 访问次数:

5煤矿企业特殊作业环境致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着更大更多不安全因素,面对全国重特大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持续不断的严峻形势,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持续加大安全整治力度,不断提高煤矿安全控制力,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淄矿集团唐口煤矿自 2006年投产以来,针对井下现场压力大、顶板破碎、瓦斯高、地温高等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诸多自然灾害,着力在提高矿井安全控制力上积极探索实践,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提高安全控制力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之策

认真剖析每一起煤矿事故可以发现,在许多不确定的偶然因素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必然因素,这个必然因素可能反映在技术装备上、管理工作或人的行为上,也可能反映在这几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上,从这个角度分析,煤矿安全生产中无论是装备、管理还是人的行为都是可以控制的,因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必须提高安全控制力。安全控制力代表着一个煤矿的整体管理水平,煤矿生产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从根本上强化安全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有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指造成事故的物质条件,即机械、设施、作业场所的潜在危险),即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安全控制力。实践证明,安全控制力强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几率就高,安全控制力弱的煤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大,具体到不同的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相应的提高安全控制力的方式方法。

二、提高煤矿安全控制力必须着力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控制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伤亡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因此,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和措施使职工的行为达到规范化要求才是提高安全控制力的关键。一是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建设,形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要着力加强企业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制度执行,严肃责任追究。唐口煤矿围绕安全制度建设,制定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矿级领导和各级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以及“一通三防”、机电、提升、运输、安全费用使用管理、隐患和“三违”认定、隐患排查以及“三违”罚款缴纳现金、违章人员辞退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了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的职责,落实了任务,强化了约束,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二是强化安全意识培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实现安全生产必须让职工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起安全意识。唐口煤矿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强化职工、班组、区队等各个层面的安全自律意识,在全矿开展“安全诚信职工、班组、区队”活动,细化标准,分A、B、C三个等级进行考评,实行一月一考核,月末对达到安全诚信职工、A级安全诚信班组和A级安全诚信区队给予不同数额的奖励。坚持推行“一三五”安全教育、事故案例教育、“三违”帮教、党员安全责任区、群众安全监督网安全教育“五项制度”。积极倡导“三不伤害”安全理念,即教育职工在作业过程中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危险识辨和事故防范能力,做到不伤害自己;教育职工在作业过程中不制造、遗留事故隐患,在多人作业场所,关注他人安全,关注周围安全状况,留意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保证不伤害他人;教育职工在作业过程中,注意他人的行为会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发现安全隐患和其他险情及时处理或向管理人员报告,做到不被他人伤害。三是强化安全规范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唐口煤矿制定了《井下职工行为规范及考核办法》,对下井职工的班前准备工作、入井着装、携带工具、乘罐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推行了“预知预想、预报预警、预防预备”为主要内容的“六预”安全行为养成;同时以开展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岗位标准和工作标准,在井下现场实行挂牌管理和编码管理,从班前班后会、现场交接班、隐患排查、事故分析处理、互保联保到机组操作、设备管理、物料摆放等各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要求,并严格考核,规范了职工遵章作业、按标准施工、按规范操作的行为。四是强化安全素质提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安全管理的成效。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工作对职工安全生产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唐口煤矿始终狠抓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放松,多途径加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技能培训力度,突出重点,加大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坚持每月一次对职工安全考试制度,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三、提高煤矿安全控制力必须着力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对煤矿生产来说,地质条件、作业环境等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生产的难易,要提高安全控制力,必须提高对物状态的控制力,使其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一要提高工程质量。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根本,没有高标准的工程质量做保证,提高安全控制力就是一句空话。因此,煤矿企业要以“双基”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着重从源头上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唐口煤矿始终把质量管理放在与安全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注重质量过程控制,强化质量责任落实,严格质量事故追究,按照“凡事有标准、凡事有人管、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考核”的要求,不断深化“双基”建设,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开展精品硐室、精品大巷、精品工作面等创建活动;从巷道掘进成型、巷道喷浆到移支架、超前支护、机组操作、设备管理、物料摆放等都制定了细致的质量标准;在掘进工作面全面实行“九条线”管理,并坚持把动态质量标准化达标纳入到日常安全管理、检查和考核之中。实行“三三四”结构工资和工程质量优质优价办法,坚持班评估、旬检查、月验收和年考评制度,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经济收入和政绩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

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强化监督考核,工程质量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要求。二要完善安全设施。安全基础设施是预防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煤矿企业必须根据现场需求,不断健全完善各类安全设施;要定期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维修,确保灵敏可靠,正常使用,为职工创造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唐口煤矿自2006年投产以来,不断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对提升、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供电、安全监测监控等各大系统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健全完善。在此基础上,在井下主要运输大巷拐弯处、上下山等设立了语音安全警示系统;在独头盲巷、贯通点等场所设置了安全识别系统;为解决井下作业现场高地温问题,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矿井冷水降温工程,投入运行后,井下各作业点同比降温3~5℃,最大可降低7℃,使井下施工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要强化技术管理。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巷道施工到工作面安撤,尤其是大断面、过断层、巷道贯通、顶板支护等关键环节和地点,必须加强技术管理,从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核、签发、传达、落实等严格把关。当井下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更改或补充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确保规程措施在技术上先进、安全上可靠、操作上可行。唐口煤矿针对千米深井地压大、巷道变形严重、支护难度大等实际,加大对巷道支护形式、支护材料、支护参数等技术研究,大胆进行支护改革,改进两巷超前支护,用端头支架及超前支护架组代替单体支柱,解决了两巷压力大的问题;对变形大的地点实施二次支护技术;对巷道收敛严重地段采用锚注法后注浆技术;巷道帮基角采取注浆和底角锚杆加固技术;探索综掘迎头的机载前探支护技术、与中国矿大联合研究全岩快速掘进技术、与捷马公司研究煤巷支护技术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加大了安全系数。四要提高装备水平。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安全控制力,必须依靠科技提高矿井综合装备水平;同时要对不安全的落后设备、工艺进行科技改造、优化、升级,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生产。唐口煤矿结合自身千米井深、地质构造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实际,坚持安全可靠与先进适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备选型和引进,排水系统引进美国的软启动装置;主、副井提升钢丝绳从英国引进;主井提升机引进瑞典的电控、制动系统,实现装卸载及提升全过程自动运行。装备了KJ76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和SG-2003型束管微机色谱监测系统,全面监控井上下各类环境,实时监测瓦斯、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温度、风门开关等环境参数。安装了矿井电力监测监控系统,及时观察供电线网的运行动态,及时预报并处理供电系统故障,实现供电系统自动化。加大各大系统升级改造和优化,针对副井提升上位机系统检测监控软件超期,在与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传输中时常出现故障的问题,与原生产厂家联手,大胆对上位机进行性能改造升级,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后的上位机系统不但进入程序快、检测更精确,而且传输质量和速度都有了明显提高。还升级改造了110kv变电站的直流电源控制部分,使系统运行进一步稳定可靠,特别是其远程诊断功能更加明显,为110kv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改造了井下西轨2米绞车的信号系统,确保了控制系统与信号系统闭锁的稳定运行;建成了井上、下小灵通通讯系统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已投入运行。实现了采掘装备现代化,辅助设施自动化,监测监控数字化,提高

煤矿建设与投资控制分析 篇3

一、煤矿建设管理现状

现如今我国煤矿建设一般都采取两种管理模式,分别是总承包制与项目指挥部项目业主主导制。这两种管理模式不管是其中的任何一种,其特点是业主对工程管理与工程建设具有比较强的控制权与主动权,虽然这样能很大程度上履行了业主的职责,但是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一下五个方面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1.目前,大型的煤矿由于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如果采用业主主导管理模式的话,就必须要配置很多的专业管理人员,这样一来,不仅业主方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的困难,同时当工程完工后,管理人员的重新安置又成为了较难解决的问题。如果采用总承包制的虽然在建设期间工作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但是投入生产运营之后,由于交接队伍没有参与项目建设,对生产流程的熟悉读较低,常常无法快速的进入管理角色,这样就很难发挥企业生产本有的水平。

2.绝大多数的煤矿建设项目,基本上都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业主与投资方是分离的,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临时招聘的,对建设项目不够忠诚,并且部分临时招聘的管理人员还缺乏煤矿建设管理经验,这就容易导致管理滞后。与此同时,众多的人员要想成为一个统一的团队,必须经历一个磨合的过程,这样对工程的进度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导致经济损失。

3.对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目前还存在着决策滞后的现象。常常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出现重大的变更,都需要多个工作日才能得到批复,工程进度与工程投资计划都会受到其影响。

4.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致使建设项目决策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有所缩短,进而使得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不够扎实。首先,初设方案无法充分的考虑原有矿井的实际条件,常常采取推倒重新建设的做法,对原有设施没有一个有效的利用计划,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其次,单一的追求规模效益,概算投资巨大,从长远的角度看,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5.煤矿建设期间,有各种无法预见的偶然因素存在,工程变更频繁,如果无法合理的控制资金的使用,那么工程的费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合同管理的不规范,尤其是企业内部单位,掺杂着各种利益关系在内,也使得投资费用有所增加。

二、煤矿建设投资费用的构成

一般我们可以将煤矿建设投资费用分为项目前期费、建设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等等。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投资费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項目前期费用是指从编制项目建议书开始到完成初步设计整个过程当中所需要的费用,项目前期费用主要包括矿井勘察设计费、土地证收费、管理费、研究费、水保环保报告编制及审查费、项目立项审批费、临时费等相关费用。

建筑安装工程费主要是指三类工程费用,这三类工程为井巷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地面建筑工程。其中决定矿井建设工期的关键在于井巷工程,其也是矿井建设中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设备购置费是指煤矿建设项目购置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器具、工具的购置费用。现如今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设备购置费在煤矿建设项目投资当中占的比重也变得越来越大。

其实煤矿建设投资费用除了以上所谈论的三种外还包括向国家上缴的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用是指国家以《矿产资源补偿征收管理规定》当中的有关规定为依据,依法对那些开发煤炭资源的企业征收相应的资源使用费。

三、煤矿建设投资的有效控制势在必行

从客观角度上看,不确定性导致了风险,只有在有效的控制投资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效的降低煤矿建设项目的风险,从而有效的实现投资目标。

从管理体制角度上看,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控制投资风险。国有企业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了很多教训,加快了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的步伐。企业相当积极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规范董事会运作,优化董事会结构。就中煤集团来说,现如今中煤集团董事会成员当中包括四名外部董事与一名职工董事。外部董事因为不在企业当中任职,这样董事会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充分的技术资料去说服多数董事的认可,那么是不能得到批准的。

四、影响煤矿建设投资的主要因素

从性质上可以将影响投资的因素划分为三类,这三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一般都是位于较为偏远的地区,所处的自然条件恶劣,同时交通运输等外部的条件非常的差,这些影响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为人的意志而转变的自然因素。煤矿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筑材料的供应状况、物价水平、人力资源状况等属于社会影响,社会影响对投资构成了较大的影响。而在确定投资决策、投资总额当中起接作用的是人,人的因素贯穿与整个投资管理过程,所以人的因素是最为敏感的因素。下面将对自然环境、地质条件;设计方案;工程造价的编制;投资决策的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投资的管理五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煤矿的开采工艺由资源的赋存条件,资源埋藏深度和煤质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工业场地的选择。要是勘探的程度不够,那么不仅开采方案的最优选择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

2.设计方案

工程建设项目的灵魂在于设计,同时设计也是影响投资最大的因素。为实现设计的内容而产生的费用称为建设投资,所以,每项设计内容都会影响到投资。一项合理的设计需要经过多个方案的必选,还必须经过权威专家的审查,并且在实施工程当中应该持续改进。

3.工程造价的编制

从建造方的角度来看,所谓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费用。而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所以建设投资就是指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费用。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工程造价的估算方法、工程造价的估算依据、从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现如今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已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当工程量确定后,市场竞争决定了价格。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波动程度非常的剧烈,导致了很难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虽然市场价格不稳定但是市场经济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采取有效措施仍然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然而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概算、估算的编制阶段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这些计划经济的产物,由于改

进和更新的周期非常的长,很难再适应如今变化的形式,这就造成了投资水平和市场脱节。

4.投资决策的管理体制

现如今,建设项目的投资确定往往都要先经过设计单位编制估算书,然后再经过中介咨询机构的评估与审查,设计单位根据咨询机构的审查意见对其进行修改,修改完后交与职能部门初步决策,职能部门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交与董事会进行研究决策,董事会最终下达批准投资额度。然而由于煤矿建设项目所牵涉的专业多,跨度大,所以,概算书的编制过程非常的复杂,在概算书编制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符合设计、价格合理、不重不漏等要求。咨询公司的评估与审查是设计过程的延伸,利用权威专家的经验与知识纠正问题,煤矿建设投资受审查的效果影响较大。

5.建设过程中投资的管理

煤矿建设过程是指由图纸到事物实现设计内容,完成投资的过程,在煤矿的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最多的,同时受最多的因素影响。在煤矿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进行设备、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招投标工作过程就是在市场上买卖双方博弈的过程。招投标效果的好坏对投资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招投标的效果不好,则以前的各种努力都将大大折扣。煤矿建设过程当中发现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向设计方提出反馈信息,最大可能的避免造成投资的浪费。

五、煤矿建设投资控制措施

按照建设时期的不同可以将煤矿建设工程划分为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这几个阶段的投资控制重点与控制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必须区分对待:

1.煤矿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措施

煤矿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之一就是选择煤矿建设工程可行性方案与确定投资估算。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不仅仅关系到实现工期目标与质量目标,与此同时这一阶段对以后的各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起指导作用,是工程投资控制的源头。因此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必须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确保收集资料的真实性;要严格认真的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很好的把握国家对煤炭产业的政策,在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为煤矿建设项目的论证提供所必要的依据;要反复比较各个方案,尽最大可能确定最优组合,同时,为了有效的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在项目投资决策企业必须采用集体决策制度,组织财务部门、工程技术部门等专业人员对拟建煤矿项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经济技术论证。煤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分析论证过程当中不仅仅要重视煤矿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煤矿建设项目生产技术的分析,同时还必须放眼于未来,高度重视煤矿建设项目建成以后的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运营成本。唯有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所编出来的投资估算才能对煤矿项目投资进行真实的反映,也唯有这样才能体现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才能为后续阶段的投资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2.煤矿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措施

煤矿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是指煤矿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与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煤矿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经济和技术关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阶段。所以,抓好煤矿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就相当于抓住了关键。要想加强煤矿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孔氏,就必须做到项目设计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价值工程对经济和技术进行严格的论证,以综合效益与经济指标为依据进行选择;项目设计过程当中还必须积极的推行限额设计,不仅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记设计概算,同时也要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设计概算控制项目预算与项目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确保已经达到了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然后按照各专业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严格的控制施工图设计与技术设计的不合理变更,确保概算起到层层控制作用,最终保证煤矿建设项目工程总的投资不被突破。与此同时,煤矿项目工程设计必须积极的推广标准化设计,以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加快项目建设速度,降低项目投资的目的。

3.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招投标工作是煤矿建设项目的工程建设必须进行的,矿山企业应该在众多的投标单位当中选择保价合理、质量可靠、信誉好、工期断的建筑施工单位。矿山企业在进行招标时应该采取目前国际上盛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将价格的决定权交给建设市场与施工单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最终决定工程价格,使那些影响煤矿建设工程投资的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统一起来,投标单位通过保价的调整来反映工程投资、工程工期、工程质量三者间的关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定额计价的缺陷,实现合理分担风险,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煤矿项目工程建设的投资。煤矿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煤矿机电设备招投标价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煤矿机电设备的投资在整个煤矿项目投资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怎样选择价格低、质量高、服务好的设备供应企业对煤矿建设项目投资控制非常的关键。这就必须要求在煤矿机电设备招投标时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选择煤矿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参与评标定标,在招标过程当中必须严格的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三原则,签订合同时合同内容必须严密完整,最大限度的避免索赔风险。

4.建设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

建设实施阶段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设备安装、竣工验收、试生产等阶段。在建设实施间断往往会出现合同约定的施工工期和材料、施工条件、工程量、设备价格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承发包双方在履行合同的时候出现纠纷导致索赔。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合同约定的投资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工程结算远远超过计划投资。所以,在建设施工阶段业主造价管理部门必须明确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严格的控制费用。费用控制的核心在于对工程费用的支付与工程量得计量;加强工程量的计量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賠是该阶段投资的主要任务。

六、总结

浅议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策略 篇4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策略

在煤矿进行生产的过程中, 由于通风的管理不善导致矿井发生火灾, 尤其是瓦斯爆炸的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 通风管理的不善也是发生瓦斯爆炸等矿井灾害主要的原因。所以说, 煤矿的通风安全是煤矿企业实际的生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矿井的通风是指向井下的各个用风地的地点不断提供新鲜的空气, 从而保证井下的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改善劳动的环境。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内容, 同时对于降低发生矿井通风事故和抑制火灾的发展是相当有效的。所以说, 做好矿井通风的安全工作, 并针对矿井内的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做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 这对煤矿的安全作业和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煤矿发生通风安全事故的因素

1.1 环境的因素

矿井的自然条件和通风系统的构造区别于普通地质结构, 煤层地质的构造都会很复杂, 而求会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 其内部地应力和瓦斯的压力会增高。所以出现煤矿灾害的几率很大。而且因为煤矿和瓦斯不断的涌出, 煤和瓦斯的突出现象也会慢慢变得严重起来, 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高瓦斯突出矿井的数量在不断上涨也证实了这个情况。从矿井的通风系统来说, 因为有一部分矿井的通风能力不足, 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通风。另外, 由于矿井的通风系统的没有进行合理的布置, 整个通风的系统也不完善设施的位置不妥当等。会导致通风时风流不稳定的现象, 对矿井安全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恶劣的环境下, 矿井的监控系统以及相关的仪器等很容易发生故障, 使得监测的数据错误的进行传输。

1.2 人为的因素

当前对于矿井的安全管理手段相对的落后, 安全意识也很薄弱。一些煤矿企业由于自身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对比较的落后, 从而忽略了安全制度的整体性提高, 一味的处于发生事故后的总结这种被动的管理之下。对于紧急资源的建立相当的不完善, 紧急资源的相关设备以及安全系统的生产远远落后于矿井的生产脚步, 甚至会出现社会各个群体不配合不支持的情况。因为安全意识的薄弱, 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把通风的工作放到应该放到的位置上去, 在人员的配置中, 甚至还存有非专业人士从事通风的管理工作的这种现象, 以至于因为缺乏对通风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安全的意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2.1 人为因素的防范

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配置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将法定代表人, 同时也是瓦斯第一责任人的规定进行落实。建立最本质的通风系统, 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作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状态进行改变, 使得作业人员的需求由量化转变为质化。在进行作业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所有的流程,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完善。在施工结束以后进行验收安全的检查, 以确定在进行作业的时候还有什么安全隐患, 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做好矿井质量标准化的工作, 将理论的培训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培训, 将所有的知识分解成单个的知识点并组织员工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学习。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每个月进行一次小结的考核, 考核的结果和员工的奖金挂钩。这样员工不但可以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进行提升, 还可以使员工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力度, 使得员工各方面有一定的进步, 从而培养员工职业的责任感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员工自身的健康安全引起重视, 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重视员工物质文化的需求, 实施轮休制度让员工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精神, 并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

2.2 环境因素的预防

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与矿井通风安全相关的计划方案, 并实施通风安全系统相对应的监控以及预防的措施, 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相关的程序进行加强, 才去必要的手段进行控制以及防范。对矿井进行开拓要事先根据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安排, 加大管理矿井的力度并及时纠正矿井通风所出现的问题, 从而使矿井底下的有足够的风量。加强对机电的管理, 对主要的通风机及局部的通风机的管理进行管理, 使矿井保持正常的通风。

对煤和瓦斯突出的矿井地质的预测和瓦斯的管理不断的进行强化。务必设置抽放系统在煤和瓦斯的突出点上, 设置专用的回风巷并对瓦斯的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完善,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结合然后把各项制度进一步的落实。对火灾的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并对矿井的所有设备进行完善力争做到巷管并存, 管水并存的状态。加强对矿井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 有利于矿井安全设备的技术提高。矿井的各项设备必须配备齐全, 对危险系数高的监控加大力度, 得到的所有数据必须及时的汇报给上级监控的系统一直保持联网的状态。

3 结语

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和煤矿矿井的生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本文着重分析了对煤矿矿井产生威胁的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进行分析, 并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煤矿安全生产防范的措施。只有对全方位进行正确的分析并找出制约通风安全所存在的因素, 才可以达到最有效的防范作用。而这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努力和协调, 经过人力、机械、物力以及周边环境的配合, 使得矿井在生产的过程中矿井的通风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祝文飞.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 2012.

[2]吴松.浅谈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J].商情, 2011.

[3]王海明, 侯凤英.浅析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 2012.

[4]宁战杰.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2.

煤矿安全控制 篇5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先后出台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各地方企业单位也制度了各种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管理制度。可是,就今年而言,全国各地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事故成上升趋势,相继的发生了“3.1”骆驼山煤矿重大事故、“3.15”郑州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3.31”白窑国民煤业有限公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及王家岭煤矿透水重大事故及我省安顺市普定县远洋煤矿“5.1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和息峰县永靖火烧井煤矿“5.3”矿车跑车等各种重大事故。这些事故教悔十分深刻,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后,仔细分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每起事故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如何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也就成了今天的话题,确实值得我们去研论和控制。

从不安全行为构成的要素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人的失误、违章冒险操作和管理上的缺陷等多方面构成,形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一、人的失误是指人在生产过程中行为和意识上疏忽大意的过失错误,与安全相抵触的意识和行为。它从某种角度上看是无意的,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有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从而说明了人的安全意识的浅薄,文化知识素质低下以及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和不熟练。在生产过程中或等等其它方面,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 1

尾、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顾产量不顾安全,致使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违章冒险操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严格按照煤矿三大规程、制定的措施和规章管理制度执行操作的不安全的意识和行为。它在本质上实属是有意识行为,不遵章守纪,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安全的,可偏要这样做;受利益的诱惑,为了利益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不考虑后果,俗话说:“要钱不要命”,等到事故发生时,已是悔之晚矣。

三、管理上的缺陷是指

1、企业单位没有严格制定有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未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和措施;

2、管理层未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和措施进行管理、监督和指挥;

3、有关规章管理制度、规定、措施等方面,在工作中落实不到位;

4、在生产过程中现场管理、监督、落实不到位;

5、当发现问题和隐患时,不及时的进行落实和处理完善。

6、当发现问题和隐患时,麻痹大意,视而不见;

7、管理层人员的本身安全意识的淡薄,思想素质低,等等方面。因为这些从而说明煤矿管理上缺陷,导致煤矿隐患、事故的发生。

煤炭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又是高危行业。因其在生产过程中,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作业空间、环境受到限制,再加上开采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复杂、开采深度的不断变化、开采技术力量的薄弱和自然灾害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更大程度上决策着安全的成与效。我们要达到安全目的,就必须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加强知识文化、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在生产过程中掌握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达到安全目的。具体控制方法大致可分为基本控制和强制控制。

一、基本控制

1、以安全文化引导人的安全行为,意识上让其知道为自己而安 全,从安全基础的角度上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学习培训,从人的自身的角度出发,以自身和自己家庭为核心,对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负责,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煤矿安全工作,把煤矿作为自己的家,在实际工作中多与广大职工沟通思想,不要再工作中总是抱怨,心态不平,要用平静、正确的心态对待自己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的努力,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深入实际,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工作就会有收获、有效果。同时安全行为还需要持续发展,决不能流于形势和应付检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要保持沉静平和、持之以恒的心态,去衡量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安全行为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从而推动整个班组、整个煤矿,酝造一种自我树安全行为的氛围。

2、以宣传教育为主,让其知道为亲人而安全。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伟大,亲情源于人类最基本的需要,通过亲情化教育,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亲人盼其平安回家的那种温暖、那种欲望,把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关注到工作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学习,让职工认识到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业,影响到社会,更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安康和幸福,是稳定的基础。

3、加强学习培训力度,让全体职工多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煤矿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学习培训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班前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严格按专业进行岗位分工,制定一套从学习到考试,考试到跟踪考核的系统流程,杜绝走形势、走过场行为,做到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懂什么,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方式。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奖惩制度进行严格考核,保证技术技能培训效果,做到应知应会,不断的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技术,从各方面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效果。

二、强制控制措施

1、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用制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安全标准化和制度的健全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第三条、第四条就是对煤矿制度作了明文规定:“第三条 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第四条 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因此,我们要根据煤矿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煤矿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并且认真落实每一项制度的规定,做到细心操作不间断,责任落实不动摇,用制度

管人,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把问题的存在与解决相结合起来,推行严、细、实的管理办法。(1)、严,就是严格控制人行为。只要敢于动真、敢于认真,就没有管不好,抓不好的事情。治矿要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也是全面推进安全工作,落实执行程度的必然途径。严才能控制人的行为,才能保证生产中的正常纪律和秩序,才能真正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工作中不讲私情,做到“谁违章,谁受罚”的原则,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管理煤矿企业中整个安全生产事项,培育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保障安全生产稳步发展。(2)、细,就是抓好薄弱环节精细,俗话说“天下大事,重在于细”。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成问题。在生产中的质量标准化,就是对细的量化,按照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是重视细节,完善细节的表现。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事前预测,做好防范工作,对每个层面,每个角落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剖解,让每一处细节都有操作标准和管理细则对照执行。(3)、实,就是做事实事求是,责任落实,整改落实,工作踏实和作风扎实。在作业过程中必求实际,没有处理完的隐患,谎说以此来完毕,这样就是作风问题,是不切实际的问题。一个企业,无论制度多全、多细、责任多明确、奖惩力度多分明,不落实、落实不到位和不去做都等于纸上谈兵,所有一切都是废纸一张,而作风扎实则是执行到位的有力保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以求实际,做事踏踏实实、实事求是,有责任心、职业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并严格按有关要求、措施、规定去做,才能真正的把安全工作搞好和抓好,真正的把隐患

消灭在萌芽之中。

2、以监督检查方式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煤矿生产过程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安全教育学习和培训,加强工作中的现场安全管理、监督力度,做到违章必惩,狠抓“三违”行为,以“四不放过”的原则追究事故责任,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总之,事故隐患依然存在,丝毫放松不得。不能否认的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重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有耐心的系统工作。在规范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方面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学员:十四号

煤矿机电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篇6

关键词:煤矿;机电工程;质量控制;建议

随着煤矿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化的诸多煤矿企业都开始广泛使用机电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大量的事实证明,机电工程也大大提高了自动化和综合机械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现代机电工程的质量管控,这是实现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机电设备的稳定和持续的运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机电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践结果表明, 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机电工程已经成为整个工程质量以及设备能否安全 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舒适性与高效性。

1.煤矿机电安装工程的几大特征

就我国目前煤矿企业的机电安装工程的情况来看,具有以下几大特征:①复杂性。事实证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本身是一项需要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工程建设项目,很多时候都会应用到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比方说机械工程、信息技术、测量技术、机械自动化等。鉴于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以及施工的规范来确定所需要运用其中的学科以及专业知识。所以煤矿企业一定要聘用那些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方可确保机电设备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②多样性。随着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也随之得到迅猛的发展,这对安装设备的质量以及日常维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生产和辅助设备的配套随着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些设备对于企业来说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自动化与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之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前需要两个人(甚至更多)干的活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繁多的机电设备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日常维护检修的工作量,而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设备在日后的故障率及使用寿命;③技术性。机电设备在当前越来越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正是因为如此它能够大大帮助操作人员减少工作量,并且提高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煤矿生产中不规范操作所带来的损失,这对煤矿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也给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因为随着设备越来越精密,安装工序也会越来越复杂,对煤矿安装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想要真正胜任这份工作,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真正掌握安装的各项技术。

2.控制煤矿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措施

2.1 建立一套切之可行的质量监控体系

具体地说,就是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质量检验工作制度以方便今后的日常质量检查。除此之外,还需要仔细检查承包商所提交的施工技术措施设计、图纸修改文件、工程质量的统计报表、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等。

2.2 加强各专业之间的衔接

通常情况下,机电工程在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与土建、矿建工程相互配合进行,鉴于此机电工程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质量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土建、矿建工程对机电安装工程会产生哪些影响。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机电工程施工前,将大家聚到一起交流与沟通,找到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问题的地方,比方说在预埋施工用预埋件之前一定要通知业主、监理单位、设计院、基础施工单位进行会审,与此同时在施工时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协助基础施工单位来组织定位。务必要求机电安装工程在基础强度完全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除此之外,对于大型设备安装而言,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基础沉降对机电工程质量所带来的影响,在设备安装前设置沉降观测点,同时在设备吊装的时候适时观测沉降情况,找到这些潜在影响因素之后就要采取应对性的措施加以排除。

2.3 努力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大量的事实证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应以控制人的因素为基本出发点,想方设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和避免人为的失误。具体地说,就是要有效控制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通过实践显示,要想达到以上的目的,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从内心重视工程质量,然后再去针对性的做好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才能在生产及管理中做到极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煤矿事业的蓬勃发展,机电工程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渐的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机电工程涉及的学科和领域较多,这就需要煤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切之可行的质量监管体系来进行管控。与此同时,这对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胜任管理以及操作的工作必须紧随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高明.煤矿机电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19).

[2]于善启,何立.综采设备再制造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煤矿机械,2012.(07).

煤矿安全控制 篇7

一、煤矿局部通风管理的现状

某矿现有采掘作业点、面37个。由于地质构造复杂, 褶皱构造较多, 能形成独立通风的正规壁式回采工作面较少, 使用局部通风机的作业点、面近30个, 占全部工作面的80%以上。因此, 搞好局部通风管理, 合理使用局部通风机, 为井下提供足够的新鲜风流, 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降低通风电耗, 促进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必须有人的参与, 其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安装、维护, 都是人在发挥作用, 特别是在煤矿这个特殊环境中, 人的作用更明显。井下危害很多, 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安全观念、加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因此人的因素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因素, 包括安全意识、员工培训等方面。物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因此对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物的因素的分析也不容忽视, 尤其是在煤矿井下, 要安装监控检测设备, 对机械设备和人员进行实时监控, 特别是对井下机电设备安装“三大保护”装置, 保证人员安全生产, 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保护人生安全。

二、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通信硬件配置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地面中心站、井下分站和传输三个主要部分。地面中心站安装在地面计算机房中, 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接收各监测分站送来的静压、风速、温度信息, 然后通过分析计算处理、存贮和显示有用的数据处理;井下分站主要负责采集静压、风速、温度等矿井环境参数, 并将经A/D转换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地面中心站, 并接收地面中心站发来的控制指令。针对以上所需功能,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通信硬件配置系统的硬件主要由一些与智能仪器相应的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RS485/232转换卡和研华工控机组成。数据采集仪由精密电阻, Intel单片机和RAM和E-2PROM等组成, 完成数据采样、模数转换等功能。

在通信的过程中, 由于某些原因的不能保证每次通信都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的宣布通信失败或通信线路故障。对此,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通信超时设定, 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未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的, 才确定是通信故障并进行通信故障处理, 从而提高了通信的容错能力。在发送和接收过程中, 由于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中还有组态软件工程进程、调度进程等多个工作任务, 因此必须注意“等待”不能独占系统资源以免影响系统的其它程序的执行。因此, 采用DoEvents () 函数来解决, 在通信程序等待传感器回答时, DoEvents () 函数可以将控制权转给其它任务使用, 然后再跳回通信处理程序。

三、如何有效加强和改进煤矿通风隐患管理

安全培训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应充分利用墙报、专栏、标语等宣传工具, 每周安全活动日、月底安全活动等时间和场合, 结合身边事故案例, 全方位、多渠道地对职工进行“一通三防”、局部通风管理等有关通风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 使通风安全工作深入人心, 让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搞好局部通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一步增强全员通风安全意识, 从而在工作中自觉搞好局部通风管理工作。提高局部通风管理水平要搞好局部通风管理, 就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质量标准化管理要求,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 如各级管理人员“一通三防”管理责任制、加强局部通风管理的有关规定等, 并严格按规定贯彻落实, 使局部通风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将局部通风管理的责任层层落实到班长、队干和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根据每月局部通风管理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局部通风考核评比和岗位比武活动, 以提高职工通风安全操作技能, 提高矿井局部通风管理水平。例如, 某矿根据实际, 开展每月一次的局部通风评比, 局部通风管理较好的予以奖励, 局部通风管理较差的予以处罚;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接导风筒比武、风筒维修比武、通风仪器操作比武等, 不仅进一步增强了职工通风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也使搞好局部通风管理成为职工自觉行动, 全矿局部通风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针对局部通风机使用中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 通风电耗高, 浪费大;有的准备巷道长、作业点集中, 又未能及时布置开掘通风眼, 造成局部通风机功率大、空气质量较差。该矿针对这一情况, 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强局部通风机总功率考核的通知》, 对通风距离、局部通风机功率和风简直径以及通风眼布置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并将安监、生产、机供等部门负责人工资与总功率考核挂钩考核, 节奖超罚。各部门各负其责, 对局部通风现场管理、局部通风机配置、发放、通风眼布置从严从紧加强管理。根据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需风量、通风距离、巷道断面和局部通风机等条件进行选择使用风筒。选择的原则是最大通风距离时应能保证工作面的需风量, 且局部通风机工况点在合理区;在巷道断面允许的条件下, 尽量采用大直径的风筒, 减少风筒的风阻。当工作面受作业条件限制, 采用串联通风时, 空气质量难以保证, 应严格以《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制定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做好串联工作面的防尘、降尘工作。除了在两个工作面均安装防尘喷雾器外, 并严格串联工作面的气体检测, 每班对串联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检测, 确保串联工作面的供风质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在安排计划时,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减少串联工作面, 确保作业安全。

四、结语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 生产是效益的保障。实践证明只有保证了安全, 才能保证生产, 再多的经济效益, 也抵不上一次安全事故。

摘要:矿井灾害主要包括矿井火灾、水灾、顶板灾害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等, 瓦斯灾害又包括爆炸、突出等, 这五大灾害是煤矿安全监控的重中之重。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中有人的因素、物质的因素、环境的因素, 通过消除或降低以上影响因素, 达到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

煤矿安全控制 篇8

1 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人的因素

在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从工作人员的控制管理方面做起, 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来提高其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使得工作人员在矿井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安全意识, 使得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得到有效的控制。

(1) 安全意识。在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对安全意识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有利于煤矿生产工作安全有序的精细, 从而使得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大幅度的降低。此外, 人们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 管理人员也要树立好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使得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 通风安全操作能力。在煤矿生产工作中, 其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就是为了改善工作人们的煤矿生产环境, 使得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汇总, 就要对通风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普及, 并且工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熟练的掌握。而且我们在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有时还要涉及到监测仪器的操作, 所以我们就要对工作人员的通风安全操作能力进行要求, 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识别。

1.2 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环境的因素

(1) 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矿井通风系统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主要有: (1) 地质结构比较复杂, 而且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 地热、瓦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也在逐渐的增加; (2) 由于矿井中存在着大量的瓦斯气体, 因此工作人员在对煤矿进行开采时, 其危险系数比较大, 如果矿井的通风效果不好, 那么就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3) 在矿井开采的过程中, 煤层也有可能受到地热温度的影响, 而出现自燃、保障等现象。

(2) 物的环境因素。 (1) 由于通风设备的能力不足, 因此导致矿井内的通风效果不好, 使得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2) 矿井内部结构的通风网络系统在运行的国中稳定性和安全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而且部分的通风体系设置的位置不合理, 这就使得煤矿通风系统无法的矿井的内部空间环境进行适当的调节; (3) 矿井内部结构中的防尘设施并不完善, 在使用的过程中, 会有道路的煤尘出现在空气中, 这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 还极为容易出现爆炸事故; (4) 相关的监测仪器在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到其数据信息测量的准确性大幅度的下降, 从而使得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降低。

1.3 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管理因素

事故的基本原因是管理疏漏, 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控制不得力, 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 忽视安全隐患等。从世界主要产煤国及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状况来看, 自然环境并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说明了管理在安全过程控制中的意义。管理主要是确定管理政策和决策, 具体包括以下6个环节:

(1) 管理方式。通风安全管理是一种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 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 建立可靠的通风安全系统。要求煤矿企业切实树立起“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2) 安全目标。合理的安全目标是实现通风安全的潜在基础和内在动力, 它包括安全指标、相关方面的具体工程, 可承受的最大限度风险等。

(3) 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思想品德、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安全目标的实现, 因此, 要求建立动态的考核和选拔机制, 设立通风安全人才库, 把最恰当的人用到最恰当的岗位。

(4) 资料分析。通风安全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 因而建立一整套资料分析制度对于捕捉瞬息万变的危险信息、预测危险情况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显得极其重要。

(5) 责、权、利的划分。通防工作点多面广, 责任重大, 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各部门和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 实行责权一致的原则, 建立起责、权相称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2 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措施

2.1 人为因素的防范

(1) 完善法律法规,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统一思想, 落实法定代表人是瓦斯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规定, 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实现应急救援产业化。

(2) 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 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 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思想, 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 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 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

(3) 实行每月瓦斯评价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 提前预测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评价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改善, 在施工完成后, 要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进一步确定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2 环境因素的防范

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与矿井通风安全相关的计划方案, 并实施通风安全系统相对应的监控以及预防的措施, 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相关的程序进行加强, 才去必要的手段进行控制以及防范。对矿井进行开拓要事先根据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安排, 加大管理矿井的力度并及时纠正矿井通风所出现的问题, 从而使矿井底下的有足够的风量。加强对机电的管理, 对主要的通风机及局部的通风机的管理进行管理, 使矿井保持正常的通风。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目前人们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采用相关的技术措施来加强人们对煤矿通风安全系统的控制管理, 这样不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有利于煤矿生产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目前人们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 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有效的保障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还提高了煤矿生产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了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相关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荣国.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9) .

煤矿安全控制 篇9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 煤矿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 还和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我国的煤矿开发中曾经出现过很多的安全事故, 引起了各方的注意。自从2009年以来, 加强了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我国的煤矿安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了, 煤矿的的死亡率下降了。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的煤矿事故的总数还是比较大的, 煤矿安全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在煤矿开发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来保障煤炭工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而做好煤矿安全就需要建立起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按照这个目标来展开管理工作, 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来说, 这是一项不断变化的工作, 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 在煤矿的管理工作上建立起动态变化模式, 通过对实施动态控制的办法来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这也是控制煤矿安全的关键所在。

二、安全目标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 安全目标管理的内涵。

安全目标管理是围绕着安全来展开的, 安全目标的建立对其实施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上, 主要的管理目标是按照PD CA的办法来展开煤矿的安全目标管理的。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 要求对现在的煤矿安全进行安全生产的评估, 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要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2) 根据安全要求, 建立起煤矿安全的管理目标, 并且能够明确各个生产单位相应的责任。 (3) 建立必要的管理方法来完成对安全目标的管理, 制定相关的安全工作计划。 (4) 对事故的风险要有一定的意识和判断, 并且能够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还要求注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方面的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产生, 要对环境的风险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5) 对于安全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要进行及时的监测, 并且能够将实施的情况反映在控制图上, 同时能够对这种情况进行比较科学的分析和采取必要的控制办法。 (6) 对安全目标管理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能够根据评价的成果进行改进工作, 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 并且能够将情况反馈给有关的部门, 为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安全目标管理上的这六个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整个安全目标的管理不是一层不变的, 而是建立在一个动态的管理基础上的。

(二) 安全目标的控制措施。

安全目标的控制措施是根据安全目标的内容来展开的, 整个管理措施能否收到很好的效果关键是看安全管理目标体系的建立如何。安全目标管理的成效的一个考核标准是根据一定的指标来进行, 这个目标四以百万吨死亡率作为参考的。通过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出安全危害的强度、死亡事故和煤炭产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安全目标的控制时要求以一定的时间段作为一个工作的周期, 要求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很多时候也会采用控制图法和控制表法来进行管理。通过这些办法把相关的因素反映出来, 并且要求根据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措施的调整, 以达到实现目标的效果。

三、目标的制定

煤矿安全目标的制定的一个指标是用百万吨死亡作为一个指标的, 整个安全管理的目标体系包括了七个指标, 它们是万吨死亡率、千人重伤率、千人轻伤率、事故发生率、千人三违率事故隐患次数和安全技措落实率。按照这些指标系数建立起能够控制的安全目标。安全目标管理控制表上的主要项目也是根据这些建立起来的。为了能够达到目标的管理效果, 一般采用的办法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目标的分解, 将目标的主要构成体系分给各个部门来进行。这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之上的, 对煤矿的相关单位的管理目标能力进行必要的测量之后能够以预测的值作为一个参考的依据来进行划分。在分解的过程中要求考虑到一个重点的问题就是目标的管理是在不同的管理单位上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一定要根据能力需要进行分配, 避免产生超出能力范围或者是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出现。目标制定和分解是两个相互结合的环节, 需要统一来进行。

四、动态控制方法

安全目标的动态控制办法是有别于生产经营目标的管理的。如果出现安全控制指标上的失控, 就可能产生很大的问题, 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动态控制方式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很广泛, 通过动态控制的办法, 能够有效地避免安全风险, 顺利完成安全管理的目标。动态控制的办法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来组成, 包括要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的控制形式, 综合采用控制图和控制表的管理方式。

(一) 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的控制形式。

安全目标的控制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是确立安全目标管理的关键点。在关键点的控制上主要是要求进行各个目标体系的关系分析, 选择那些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在关键指标建立起来之后, 能够按照关键指标来开展工作。在确定安全管理目标控制形式时, 要按照事故理论来进行, 并且要求及时分析安全管理的经验。同时要对安全目标管理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控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在每个指标上产生的变化都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变动, 对整个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造成威胁。

(二) 综合采用控制图和控制表的管理方式。

控制图和控制表是动态控制中不可缺少的。其中, 控制表主要是用于定期和按月进行管理工作的分析。通过表格的方式来显示安全管理的目标, 及时进行偏差调整。因为安全目标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每一阶段的管理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而控制表正是能够将这种变化的指标通过表格显示出来, 为管理人员开展必要的控制工作提供便利, 并且能够保证安全动态管理的实施收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一个重要的管理方式是控制图方法。控制图的管理是随着安全生产工作一起进行的, 通过及时地进行坐标图形的填绘来进行安全监控。它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分析和判定目前的安全稳定情况, 一旦发现出现安全状况失调时, 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能够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为安全管理的效果提供一个参考标准。综合采用这两种不同的方式, 能够进行比较全面的安全目标控制, 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结语

在整个煤矿安全目标的管理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指标建立起安全指标, 能够选择关键的指标进行重点的控制, 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控制图法和控制表法来进行安全管理, 避免了出现目标偏离的情况, 收到一个比较好的管理效果。在目前已经应用动态控制技术的多个煤矿中,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 通过采用动态控制技术已经收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在强化了实时控制效果的基础上, 建立起了风险的预测和管理控制, 能够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并且能够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生产单位上, 保证煤矿的生产安全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

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 煤矿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 还和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整个煤矿安全目标的管理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指标建立起安全指标, 能够选择关键的指标进行重点的控制, 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控制图法和控制表法来进行安全管理, 避免了出现目标偏离的情况, 收到一个比较好的管理效果。煤矿安全目标的管理动态控制技术能够保证煤矿的生产安全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动态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以功.朱学军等.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动态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 2010

[2].刘忠宝.曹庆贵.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动态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 2010

[3].肖全兴.汪卫东.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研究与应用的实践[J].煤炭科技, 2003

[4].曹庆贵.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综合目标及其灰色动态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煤矿安全控制 篇10

煤矿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煤矿生产来说, 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如果没有管控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将会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存在的“一通三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火灾、瓦斯和煤尘三种,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必须要全面的分析出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并根据各项因素制定好相应的管控措施。

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简介

1.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是建立在通风基础之上, 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对煤矿中二氧化碳、瓦斯的测定, 以及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每层的爆炸性和自燃发生率的统计, 这些因素与煤矿工作人员的开采工作进度以及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煤矿通风的安全评价工作而言, 数据的准确性是其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为了保证安全评价的数据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各项因素, 评价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根据煤矿的规格来制定不同的测量点, 对测量点的风速和风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测量, 确定好风速对矿井有害气体的影响。除了测量风速之外, 由于空气密度变化也会在矿井中形成自然风, 而这种自然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井的通风情况, 因此, 除了测量矿井的风速和风量以外, 还要对矿井中的空气密度进行测量, 计算出矿井中的风压变化情况, 做出更加科学的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1.2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作用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全面的反映出煤矿的空气变化情况, 计算出有害气体的散发情况,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 煤矿通风安全检查还可以对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进行可观评价, 如果有害气体的释放不正常, 那么就可以及时的采取必要措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危害, 因此, 从这一方面来说,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不仅可以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环境污染的扩散。

2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人为因素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 煤矿工作人员在其中占据着主体地位, 对任何安全措施实施的主体也是煤矿工作人员, 据数据统计, 有30%左右煤矿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煤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未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所导致, 由于目前我国矿工大多是农民工, 文化水平不高, 职业道德和安全责任意识有限, 因此,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矿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除了提高矿工的工作技能以外, 还要提高矿工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以及安全责任意识。因此,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人为因素的控制是重要因素。

2.2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物质因素

除了人为因素外,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物质因素, 就现阶段来看, 我国的煤矿大多存在设施不完备的情况, 尤其是一些私开的小煤矿, 安全因素更加严峻, 由于设备因素的影响, 煤矿中的危险因素就难以得到控制,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慢慢的释放出一些甲烷、一氧化碳以及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如果没有掌握好这些有毒气体的浓度, 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 建立好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的实施检测站点, 对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气体进行及时的监测, 严格的把握好有害气体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正确全面的放映出矿井内气体的变化情况, 并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安全设施, 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工作可以得到安全的运转。

3 结语

对于煤矿的生产而言, 安全工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为了保证煤矿可以安全顺利的进行生产, 必须要了解矿井内部的实际情况, 建立良好的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系统, 对煤矿中各种有害气体进行实施的检测, 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对煤矿生产中工作人员的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 保证煤矿生产可以沿着科学、安全的道路前行。

参考文献

[1]薛效珉.关于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煤矿, 2008 (11) .

[2]曾强.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则及其应用分析[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5, 12 (10) .

煤矿安全控制 篇11

关键词:煤矿;生产调度;精细化管理;现代化一

1.引言

煤矿调度是煤炭企业生产技术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专业工作。而煤碳企业生产是地下作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连续生产。采、掘工作面每日三班生产,各班都有任务、工序、质量、计划和要求,同时在操作上还受到空间和地压的限制,因此调度不但要指挥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还要为下一班安全生产创造条件。它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调整,调节、调配、权衡、调遣、协调、指挥、监督作用。它把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组织起来,协调起来,综合平衡,及时地反映和克服生产的矛盾和簿弱环节,为了协助企业领导人来进行这些管理工作,集中统一指挥和组织管理,使生产过程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

2.煤矿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

特征一:较强的连续性。现代化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调度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坚持二十四小时调度值班,不间断地进行组织指挥,保证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特征二:严格的时间性。调度人员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要及时了解清楚,上级领导指示和基层反映的问题要及时传达、汇报、处理。尤其是遇到生产和重大人身事故时,时间性的要求更为严格,稍有耽搁就会贻误大事,严重的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特征三:较高的权威性。调度室是煤炭企业生产管理上的综合部门,调度员虽然是一般管理人员,但必要时可以代表企业领导者指挥生产。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生产岗位对调度指示、调度指令应无条件服从。

3.加强煤矿生产调度工作所需注意的要点

3.1 制度实施

其一,要实现生产调度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生产调度的基础制度。生产调度系统是一个综合信息反馈系统,它掌握着实时的安全生产动态,及时有效地平衡、协调、指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二,要实现生产调度的安全管理其次要健全事故分析处理制度。当出现险情和发生事故时,按应急预案及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时、准确、果断下达调度指令;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事故调查,将事故的原因进行透彻、客观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在以后的生产中加以治理和预防,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其三,要实现生产调度的安全管理还要建立完善的调度检查制度。对生产调度的每种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使之能够保证安全运行;对日常的生产调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这些日常调度工作得到严格的落实。

3.2 高效运行

要实现现代化煤矿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的高效运行,管理的制度及体系就需要做到以下要求:其一,要做到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分工、职权的明确。其二,要确保指令的一致性。在信息反馈到调度室后,要由相关的责任人及责任部门进行决策,协调指挥。其三,要保证权责一致性。各部门在赋予任务以及在委以责任时,应该做到权利和责任两者同时授予,保证工作的执行力。其四,要有动态适应能力。由于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动态因素非常多,相关的制度及管理等无法完全与实际状况完全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动态、普适的管理方法来适应煤矿的安全生产。其五,要做到分工与协作的合理搭配。通过合理分工以及相互协作,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3.3 精细化调度

在生产调度制度建立、调度人员素质培养、调度资料管理等方面都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生产调度工作的有序、高效、顺利开展。首先要规范和细化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调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汇报制度、生产例会制度、业务保安制度、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文档管理等制度、领导值班及带班制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其次,要不断加强培训提高调度人员素质。应制定年度培训学习计划,要做好培训学习记录,记录学习时间、参加人、学习内容等。再次,要营造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作为煤矿企业的一个核心部门,是企业对外和对内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对工作环境的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调度值班室、会议室面积满足调度工作和会议要求,设备、设施的安装符合相关规定。

3.4 信息化管理

煤矿企业拥有一个综合的、完善的、集成的信息数据库,是煤矿调度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为煤矿日常的安全生产和统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系统应将各类数据信息保存不少于两年,并进行备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系统应对原煤生产、掘进进尺、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对生产日报、旬报、月报、年报等各类报表以及事故统计汇总,重点工程,隐患排查,通报等都要进行科学管理储存,将其传递给相关部门实现共享。此外,调度室还应具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监控终端显示并运行正常,具有声光报警、数据存储查询功能,及时、准确显示井下总人数及人员分布情况。通过该系统对人员的动态跟踪,促进了人员管理工作。当发生事故时更利于决策指挥人员对现场的指挥。

4.结语

煤矿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和努力,调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是企业管理现代化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调度工作,推进精细化调度与信息化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霞,陈永峰,顾清华.基于GPS技术的露天矿生产调度系统研究[J].金属矿山,2009(08).

[2]吴雷.B/S结构下复杂报表实现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05).

煤矿安全控制 篇12

1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煤矿的安全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状况总体良好,且在不断改进中,但是我国煤矿地质条件不同,造成煤矿井下安全状况复杂多变,这样一个静态的煤矿安全管理,将无法适应煤矿实际情况,这就造成我国煤矿事故仍然不断发生。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大,对安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虽然大部分煤矿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煤矿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模式,但是管理效果确实差强人意。监督不力、管理混乱、执行力差、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反馈薄弱等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一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环节中。

2 控制论简介

控制论的思想首次出现在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中,目前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反应在了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其中在管理学领域尤为突出。控制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

在控制论的理论中,为了使管理的对象向既定目标移动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根据信息对受控对象实施相应手段或措施,就是所谓的“控制”。实现控制必须依靠信息,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使用控制论的思想对其进行指导,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矿井环境中,始终存在一种动态的安全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3 控制论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的研究

3.1 煤矿安全管理效果实时反馈

煤矿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是煤矿安全管理调整的重要依据,对于做出煤矿企业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煤矿企业通过建立管理效果评价机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管理的各个工作地点,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深入群众,定期调查基层人员对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意见建议。借助现代科技,实时监控井下设备设施的状态、井下环境状况和人的行为,通过这些数据的汇总间接反映目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效果。并通过对管理效果的评价,修改完善不足之处,使安全管理更加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

3.2 建立基层人员信息反馈机制

煤矿基层人员包括各工种煤矿工人、安全员等,他们是煤矿安全管理最终到达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部分。对于井下状况以及管理的利与弊,他们是最具发言权的,由此可见,建立基层人员信息反馈机制,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煤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立社交网络信息反馈渠道、短信信息反馈渠道、意见箱信息反馈渠道等等,也可以定期组织班组会议、安全员信息交流会,班组之间信息交流会,对本时段的煤矿安全问题进行集中反映,或使用头脑风暴法,对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收集整理。

3.3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煤矿安全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保障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煤矿安全管理效果实时反馈、基层人员信息反馈机制等在控制论思想下建立的机制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以上制度实施;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应该根据反馈信息,对煤矿现用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保证规章制度不是空头文字,而是具有实实在在的实效性。

煤矿企业的规章制度应该逐渐偏向促使基层人员积极反馈管理信息、井下危险信息等等,让煤矿安全管理从自上而下的被动管理,变成自下而上得主动积极管理,从而加强反馈力量,达到“管理———反馈———再管理———再反馈”的控制论模式。

3.4 煤矿动态安全培训模式

煤矿安全培训使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使矿工增强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生产技能。煤矿企业可以根据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精细化调整煤矿安全培训,进行有针对性培训,提高安全培训的实效性,提高员工对安全培训的满意度,使安全培训根据高效性、针对性。

同时,煤矿企业应该重视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在控制论的指导下,增加信息反馈环节。通过问卷调查、意见箱、e-mail、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鼓励支持参加过安全培训的员工提供反馈信息,针对受训人员的反馈意见建议,煤矿企业对安全培训进行动态调整。

4 结论

本文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控制论的理论思想,去指导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效果和基层人员反馈、煤矿安全培训模式、煤矿规章制度等四个方面,结合控制论的理论思想,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为煤矿企业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为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贵友,等.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03:16-22.

[2]张相洲.管理控制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

[3]张博.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10:103-104.

[4]李治广,史红坤.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中控制论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18:103.

上一篇:ARM7下一篇:校园网络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