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与安全生产

2024-09-06

煤矿安全与安全生产(精选12篇)

煤矿安全与安全生产 篇1

一般认为, 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煤矿事故总量仍居高不下, 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等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煤矿安全投入总量较低与安全投入意识不强、安全投入观念存在问题, 缺乏正确引导与有效监督, 工作不真正的具体落实等问题有关。

1 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的性质

1.1 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所有投入, 即“物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投入, 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工资, 每年安全宣传, 采用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科研费用、保险费用等, 具有累积效应、迟效性、衰减性等。

1.1.1 累积效应

一次投入对后面的安全生产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现时的安全状况是以前安全投入的大小决定的, 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多年来的不断地进行人力, 物力安全投入效果的积累。

1.1.2 迟效性

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不会在投入后实施运行之初就体现出来, 而是在事故发生后才体现出来其价值。安全投资的回收期较迟, 在安全技术投入措施的寿命内不一定得到经济效益上的补偿但其效益往往会在安全条件消失后还存在。

1.1.3 衰减性

安全投入的效益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 例如:刚进行教育后的效果比较明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的安全教育意识淡化至消失, 或安全装置随着使用寿命的延长逐年变旧至失效不再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此时的安全投入就完全消失了。

1.2 安全效益

安全效益简单理解就是产出—安全投入。它具有滞后性、间接性、隐蔽性等。

1.2.1 滞后性

从时间上分析:安全收益一般经历投资无利期—微利期—持续强利期—利益萎缩期—失效期的层次循环。安全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通常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即滞后性。以我国一个储量56万t的乡镇煤矿为例, 大约可采出30万t煤, 而前期投入就需1 050万元, 高额的前期费用无法在短期内收回, 且在后续的微利期、持续强利期、利益萎缩期和失效期内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投入, 因此其滞后性会影响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积极性。

1.2.2 间接性

安全活动不是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 安全收益不直接表现为产品, 而是通过减少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的损失的减损收益和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值收益而体现的。由于安全收益难于被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和计量, 因而造成一些煤炭企业错误的认识, 影响了安全投入。

1.2.3 隐蔽性

安全投入不像其他的资金投入哪样可以将效益直接反映在产品的经济效益上, 而是间接地表现在生产过程的安全生产中, 不易为人们所觉察, 从而造成了投资者的不重视甚至忽略。

1.3 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投入是一种特殊的投资, 其产生的效益不像普通的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上, 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 保证生产正常连续的进行。安全投入的直接结果是, 煤矿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经济的角度看, 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保证企业效益, 从而保证人们规律的生产生活秩序, 进而发挥极大的社会效益。

1.3.1 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分析

1) 一般来说, 安全投入的非经济收益难以计量, 因此较多的是考察安全投入的经济收益。只要经济收益大于或等于安全投入成本, 安全投资都是可行的。

安全经济效益的计量可以通过安全产出与安全投入来加以量化:

(1) 安全效益量化的绝对值形式表现为:

安全效益=安全产出量-安全投入量

(2) 安全效益量化的相对值形式表现为:

安全效益率=安全产出量/安全投入量×100%

当安全效益率>100%, 说明安全投入有效益;当安全效益<100%, 说明安全投入无效益。

实际统计分析得出, 安全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投资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 认为增加安全投资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想法是错误的。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 就必须把一定的资金追加到安全投资中去。

2) 由安全投资最低消耗原理可知:

S=Js+C (JS)

式中:S为安全经济总消耗, Js为事故损失, c (Js) 为安全成本。

安全投入与事故直接损失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函数关系, 如图所示安全投入与安全性的关系:

系统安全性随着安全投入的增多而增大, 事故直接损失减少;但当安全投入的费用到达一定程度时, 再加大安全投入费用, 事故直接损失的降低程度不再明显, 此时事故经济损失的减少是以过高的安全投资为代价的, 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

1.3.2 安全投入的社会效益分析

从安全生产的深远影响, 从社会和企业未来发展考虑, 从安全的非经济收益来看, 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不仅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 也是维护职工群众最大利益的具体体现, 使得广大职工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使职工群众工作更安全、生活更美满, 给国有煤炭企业全面构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带来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能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声誉, 关系到煤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安全投入不足的表现

由于安全投入效益具有不确定性、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 由于对安全投入认识不足致使安全投入意识不强, 煤矿工人自我保护能力有限, 许多煤矿在安全投入方面存在自觉不自觉的“短斤少两”行为, 具体表现为: (1) 在投入的机械设备上减亏:大型机械减少保养维修费或减少安全保护设施或改用中小型机械, 也可能用人力代替作业减少机械搬运; (2) 在投入的设备材料上减亏:以次顶好形成质量、安全隐患; (3) 在人力资源上减亏:以非专业化队伍替代专业化队伍, 并且安全教育与培训不到位, 形成员工安全素质低下, “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4) 安全设施与劳动保护不及时到位, 形成装置性违章, 违反国家安全生产的强制性规范。这些都使煤矿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个体与整体之间存在安全隐患, 当危险源的承受压力达到或超过临界点时必然发生事故。

3 增强煤矿安全投入有效性的措施

安全投入包括人才投入、资金投入, 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3.1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坚持以职业能力建设为重点, 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奖励等环节, 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良好的环境, 从而培养大量的煤炭产业尖端人才, 企业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是增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 这种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必定是事半功倍的。

3.2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必须充足, 确定投入的安全资金的有效性

确定企业投入的安全资金使用的有效程度和其他指标, 要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来进行管理。对安全成本投资管理的考核, 仅仅有数字是不够的, 企业需要有一个详细的投入纪录。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进行严格有效的考核, 这部分工作最为繁琐并且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煤矿安全投入管理过程中加大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的监察力度: (1) 实行生产安全费用专款专户管理。其他项目不得挤占、挪用安全费用。 (2) 对生产安全费用的预算、控制和管理要严格监督, 实施定额管理。 (3) 上级监察部门要定期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进行审计。 (4) 生产安全费用信息及时披露。使企业相关部门, 如税务机关、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及时了解企业生产安全费用使用信息。

4 结束语

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安全投入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就有可能造成灭顶之灾, 即使是一般的工伤事故, 也要花费相当可观的医疗康复费用, 所以保证足够的安全投入是有效的减少与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煤矿安全不仅关系到煤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系到企业的改革、稳定, 更是关系到职工生命安全、与社会安定的大事。只有煤炭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完善安全生产系统与安全生产设施, 加大了安全培训力度, 壮大了安全监察队伍加以有效合理的管理制度, 才能使全矿的各项工作能够在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健康运转。

摘要:通过对安全投入和安全投入收益的性质的认识分析、安全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安全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从而增强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投入意识、引导煤矿相关人员端正安全投入观念。

关键词:安全投入,安全效益,安全生产

注释

1[1]戈会奇.煤矿安全成本的构成和分析.山西焦煤科技.2005 (12)

2[2]加旺.浅谈搞好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山西煤炭.2004

3[3]周维, 叶义成, 周德红.煤炭企业安全成本与安全投资比例优化分析.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第9期

4[4]殷卫峰.煤矿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5[5]范亚炯, 刘增顺.对安全投入不到位与狭义利益的几点再分析.安全管理.200年第7期

6[6]刘松涛, 周心权.安全投入的最优控制模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增刊

7[7]李子德.安全经济效益的量化问题探究.经济师.2007年第9期

8[8]朱丽华, 徐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的经济学分析.安全监察与管理.201年2月

9[9]姚有利, 秦跃平, 于海春.煤矿安全状况随经济发展演化规律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9卷7期

煤矿安全与安全生产 篇2

峻德煤矿安全监察员

孙广会

2012年9月20日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与思考

孙广会

(峻德煤矿安全监察员)

内容提要:

煤矿安全生产系群众的生命、安全,系企业发展,维一要素。没有安全影响企业发展,直接影响生存,管理人员必须考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管理、思考、警惕、采取与反思。

一、管理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后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发挥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环节过程入手、注重生产是常细节管理,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本文根据自己的现场工作经验、结合企业的特点,谈几点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二、思考

安全预防“补牢”未必为“亡羊”,只有使得预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安全工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1、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生产过程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避免企业因预防工作没做到位而造成事故,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

2、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前求在行动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造成事故隐患。避免有对工作不尽职,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一些小的隐患、缺陷心存侥幸心理,往往会把一些小事搞大、大事搞砸。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极大地搞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煤矿生产地质环境复杂,包容面广。对技术环节薄弱的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敢于加大管理力度:设备有缺陷的要舍得投入资金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人员技术力量上做到预防。

三、警惕

在煤矿企业里,众多的职工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其中有些是有害的。如有的地面职工见到熟人喜欢打打闹闹,骂大会:有的井下个人工作间隙喜欢躲在巷道一角打瞌睡:有的干起工作毛手毛脚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记得在我的工作中,在一个掘进工作面,亲历了这样一事:一天夜班,有名入矿不久的新工人工作闲暇时身子习惯地歪在巷道帮上打盹,脚伸到了轨道上,谁知运输车过来了,索幸有一位老师父路过这里,见此险情,猛然用脚将打盹的新工人踢醒,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班后这名新工人挨了批评,却深深感谢这位师傅。

其实,工作的过程中说笑打闹也好,干嘛活毛手毛脚也好,都容易出现偏差酿成事故。一些企业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岗位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手指口述”操作,就是为了纠正各种防碍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为习惯,保证职工在岗位尤其是在要害岗位上正规、集中精力操作,保障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随时都会出现,职工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时都有规规矩矩,执行制度、规范上岗,切不可死守自己的***惯、坏习惯,那样会误了制度和纪律的执行,毁了生产的安全。

四、采取

发现了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最终将安全隐患消除掉,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闭环管理,就是为了对安全隐患全部、干净、彻底消灭之,不留后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地单位在闭环管理方面做的还不够。处理志隐患来不是拖泥带水,就是不够果断,以至于旧的还没有解决,新的安全问题又接踵而至。

抓好安全闭环管理,其重要意义在于强调对待安全工作必须认真负责,不能遇到问题就绕道走或者互相推诿扯皮、踢皮球。一项工作如果只有开始而不收好尾,那这样的工作肯定是有缺陷的。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常遇到。在调查事故起因时,往往会发现事故是隐患处理不彻底、留下的尾巴而致。等到人们大梦初醒时,一切都已悔之晚矣:一些安全检查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查出了问题,开出一张罚单或整改通知书,然后就万事大吉了,至于隐患有没有整改,整改到什么程度,好像已经不在关注的视线范围之内了。这样长期下去,不出问题才怪呢?

有则事故颇能给我们以启发:过去有一个猎人,同时去追几只兔子,结果追来追去,什么也没有捞到,最后落得个空手而归。这个故事的教训告诉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不能旁顾左右心分散。处理安全问题也是这样,要一件一件地去解决,要盯在现场,要有一种不处理好誓不罢休的决心。大家都这样去做了,安全隐患作威的空间尽然就会越来越少。抓安全要有始有终,对安全隐患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真正做至安全闭环管理,只有台此,我们的安全生产才会有可靠的保证。

五、反思

说起全安的重要性,道理谁都懂。但能够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做好安全工作,却很难。

确保安全生产,除了企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外,更需要职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律已慎独的良好心态。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现有危险因素,即使没有安全员在现场检查监督,也决不能图省事存侥幸。要多做些准备,要坚持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是没有人监督时,个别人往往会放松安全弦,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敢贸然干。其实那些安全措施不是“秀”给检查人员看的花架子,即使一次侥幸违章行为逃避了处罚,也鼓励了冒险作业者的胆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加强自律是做好安全的关键。

做善于自律的人,首先要有一颗关爱安全的心。不仅表现在自己的小组和团队成员之间,也应对不熟悉的人的安全多一些关心。这样,面对安全事故就会多一些警醒,少一些麻木:对他人的危险作业行为多些提醒,少些漠视:对自已的作业行为多些理智清醒,少些盲从糊涂。

做善于自律的人,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安全检查,只要安全措施得当,按章作业,对自已和他人安全负责,检查不检查都是一个样。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实实在在地坚持制度,狠抓落实:只有从预防抓起,从细节抓起:只有全员参与,共同营造:强调自主管理:注重管理于思考。

几年来我在煤矿工作,对煤矿发展工作拙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就是管理与思考工作并存的核心问题所在,它的核心就是思考与防范之间的关系,其总结不如防范,警惕是行思。反思是事故发生的惨悔。结局为管理与思考者的史命主题。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安全生产问题;对策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增强,人们更加重视企业的生产结构,特别是安全生产问题。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到78%左右,可见它在我国的工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煤炭发展水平不均衡,有些技术还不成熟,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完善仍很困难,因而发生一些安全生产事故,有时更是频发,因此,我们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诸要素出发,找到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建构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行之有效规章制度,一以贯之,从而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随着我国煤矿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它的安全生产事故也逐渐增多,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2010年,我国煤矿发生事故1400多起,而死亡人数将近2500人,其伤亡的数量是相当惊人的,事故主要集中在瓦斯爆炸当中,仅从煤矿事故发生的实际来看,大多发生在乡镇煤矿或个体煤矿的中小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发生安全事故的煤矿大多是中小煤矿企业,他们分布较分散,规模小,基础设施差,设备陈旧落后,工艺简单粗糙,工人素质普遍偏低,企业的基础安全存在着严重的隐患,事故高发乃至酿成矿难。

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煤矿企业发展中,安全生产工作还是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其发生事故的概率、百万吨死亡率及死亡人数都在逐年减少。

2.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煤矿企业经营者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众所周知,现在有些煤矿企业经营者受市场经济冲击,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不顾工人的生命安全,安全生产意识淡漠,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于不顾,缺乏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盲目组织生产,甚至违法组织生产,酿成事故就可想而知了。另外,由于一些煤矿企业领导思想认识的偏差,先进的技术设备得不到应用,安全管理落后,有时混乱,出现了以罚(包)代管现象。

其次是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有些官员由于私心膨胀,官商勾结,工作中玩忽职守,这是腐败导致的事故悲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部门的监管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正处于从人治向法治转化的过程中,法制环境还不完善,因而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仍然要采用行政的监督管理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和公共监督发挥应有的机制效果,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差距,最终煤矿以各种矿难及其他安全事故给表现了出来。

最后是煤矿企业的科学技术以及人才问题。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纵观我国煤矿企业,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一些煤矿的经营者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即使现有的设备也出现老化、超期服役的现象[1]。另外煤矿企业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不重视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致使人才的大量流失,不能适应煤矿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这又使煤矿的安全生产降低了系数。

3.应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有效措施

从上述可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是多方面的,当然,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并非简单易事,但是,要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从业人员生命得到尊重,势在必行,来不得半点的亵渎,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很有必要。

首先,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 。所以企业经营者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本着对企业发展、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管控,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同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武装煤矿,更换陈旧落后的设备,采用先进的开采工艺,强化安全管理,使煤矿安全生产得到根本性好转。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强有力的监管工作。对于煤矿,政府不能坐视不管,也不能简单地用惩罚的手段,而是要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加强煤炭行业的法律法制建设,依法办矿。对于违规开采,轻者进行处罚或停产整顿,事态严重者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进行关闭,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

最后,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也是影响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更是煤矿安全生产根本性好转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煤矿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多种途径招聘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对于煤矿的产业工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培训,进而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及专业技能,从而合成煤矿安全发展的正能量。

4.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广受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因此,煤矿与政府部门要积极进取,各司其职,努力做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条例及煤矿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论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 篇4

我们进行安全监察的目的, 在于依照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 运用法律手段, 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事故隐患, 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但是, 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 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因此, 必须着力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和挖掘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部潜力。

2. 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通过我们的安全监察发现, 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相对来说, 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 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下, 安全装备水平普遍较低, 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 难以适应现在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 地方煤矿, 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 是比较原始的, 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起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在安全管理制度上, 有的甚至是空白, 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上, 在职工的素质方面, 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 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试想, 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 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 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 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 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企业的关系, 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矿企业本身。这是因为:一是煤矿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 所以说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 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 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 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 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三是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 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 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 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四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 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 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 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 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 依靠法律手段, 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管理机构, 加强考核, 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 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说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 严格监督监察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 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 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 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 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 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 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 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 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 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 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 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 制定措施, 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 限期整改, 并进行验收, 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 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 实现安全生产。

(2) 监督监察现场生产情况。煤矿安全管理的结果反映到现场, 就是现场是否具有较好的工程质量和完善的安全设施, 职工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一句话, 现场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是否真正落实到现场。当然在现场的安全监察过程中, 会发现事故隐患和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 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制止违法行为, 防止事故的发生。

煤矿的安全与发展 篇5

摘要:煤矿生产既要注重安全又要注重发展。要强化管理,建设安全型矿井;要实现正规有序作业,集约高效矿井建设;要启动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为煤矿发展输送人才;要注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团队创新;要牢铸企业安全链;要增强职力,构建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矿井。

关键词:安全、发展、环境保护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形势越好,越要居安思危,越要树立忧患意识,越要强化企业管理。我们要坚持制度创新,巩固提高经营效果,致力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集约高效、安全文明的现代化矿井。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了企业管理,在扎实推行“责制”考核的同时,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在“采、供、销”三大环节上,坚持突出过程控制,严细结果考核,切实执行日清月结的管理理念。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和责任的落实。各级管理人员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坚持人本观念,2006年,跃进煤矿提出“不出带血的煤,创新安全管理,打造安康跃进”的口号,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矿山“天字号”工程,作为矿井最大的政治和职工最大的福利,我认为应该把这做为全国煤矿生产的口号。大量事实证明,在煤矿生产中,绝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我们应努力杜绝这样的行为。

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煤矿生产应做到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从严过细,从软件管理到现场管理,从机械设备到井下“一通三防”。在每次检查中不放过任何细节,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工作正常进行。把安全隐患与工资挂钩,使隐患最大限度消除在萌芽状态。

煤矿生产要按照安全生产的原则。安全生产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为了防患于未然,煤矿生产应加大以预防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的的安全技术改革。每吨煤提取15元费用,全部用在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防治和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全力增强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了瓦斯检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视频及局域网等先进设备,应用在安全生产中,加大了安全生产信息化。通过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施和全方位严格

安全管理,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不断更新安全理念。引入 “安全工作想不到就是失职、做不到就是犯罪”、“安全工作是领导干部的第一政绩”、“安全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理念,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构建安全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创新“三率”微观控制管理,“三违”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隐患率降低,事故率降低,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到细化和量化;创新安全管理形式。实施 “四维”系统安全管理法,即人的本质安全、物的本质安全、制度的本质安全、系统的本质安全。

为了煤矿的安全,我认为我们要有两道安全防线。

第一道安全防线是落实制度。“把钢性的制度约束与柔性人性化教育相结合,形成气氛浓厚、自主自觉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说是我们取得成绩的关键。”为了创造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煤矿应采取岗前考核培训,每制定周安全学习日,宣传牌板、电子显示屏、播报本矿新闻等形式营造安全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力争矿工沉浸在安全生产的氛围之中,让安全生产、按规操作化为他们的潜意识行为。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的控制,应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 的核心。煤矿应推行以查处“三违”为核心的“全员安全联保制度”。凡是井下作业人员都要缴纳抵押金,若月内 没有出现“三违”行为,则予以奖励,出现“三违”行为,不但扣发抵押金,还会视“三违”的严重程度和数量,对“三违”人员所在单位的抵押金进行整体扣除。在这种“重奖重罚”的激励模式下,尚庄煤矿的“三违”数大大减少,今年与以往同期相比,全矿“三违”人数下降70%以上,隐患治理达到了95%以上,并且形成了全员共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制度在于落实,只有真正落到实处,制度才会有意义,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为了落实“全员安全联保制度”,煤矿又应实施“安全监察分片联保制度”,安全监察员分片监管不同的采煤作业区域,负责片区内“三违”行为和安全隐患的现场监督纠察。每月查处三个“三违”是他们工作的一个基础量,基础之外的将予以奖励。

正确适当的措施、严格的监督机制,完善的保密保护措施是煤矿形成安全生产文化氛围的保障。连续

一、两年的安全生产可能含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要实现五年、六年的安全生产,就必须靠管理、靠制度、靠扎扎实实地把管理和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道安全防线是科技和开拓。

除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温暖的亲情防线,煤矿应一直把“科技安”作为助推安全生产的强有力杠杆。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使煤矿的生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

属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依靠科技手段解决好瓦问题,推动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升矿井的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问题。不断改良本煤层瓦斯抽采技术和工艺,达到自开采至收尾消灭瓦斯超限现象。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煤炭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继续积极进取,依靠科技力量,在不断深化安全文化的前提下,确保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但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还要发扬职工的创造力,锻造一个民主的团队、钢铁的团队、创新的团队。

将“大超前”管理贯穿于安全生产始终。真正做到超前预测、超前预防、超前预控,形成独具特色的“三为”、“六预”管理新模式。为正规循环作业、有序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构建生产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创新“四率”微观管理法,即提高开机率、正规循环率、生产效率和回收率。构建“圈定储量、限定进尺、煤质与回收率一体化”机制,对不同采区、不同作业头面实行了分类管理,建立了配套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生产组织和技术革新不断突破。采用“标线”和“工作面运输机微调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工作面无缝对接;在相邻工作面搬家倒面中,创新采煤机整体快速搬迁技术,安全顺利地完成搬迁任务,节约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创新顶板管理办法。结合矿生产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煤矿管理体系。

节约挖潜,增收降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应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坚持节约发展。要科学合理地开采煤炭资源,尽量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继续深化节约型矿井创建活动,牢固树立全员节约意识,大力开展“面向市场、强化管理、艰苦奋斗、提高效益”活动,坚持从细节抓起,从点滴入手,确保通过小节约挖出大潜力;要立足薄煤层矿井实际,把搞好煤炭资源回收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最大限度地搞好掘进煤分打分装、浮煤清扫和二次拣选工作,努力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二是高度重视矿井环保工作。不断加大矿井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加快各项环保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要加强矿井水综合利用,加快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净化工程建设,实现矿井水循环利用和无污染排放,加大矿在用矸石山治理研究力度,实现矸石综合利用。三是深化“三零工程”,最大可能地降低煤炭灰分,提高煤炭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服务,协调关系,加强地销煤销售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销售效益;全面强化财务管理和内部市场化管理,建立健全考评、激励、监督机制,确保责任到人,目标到位,奖罚严明,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确保职工工资收入的提高。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我国的煤炭产量已是世界第一位,是煤炭生产大国,现在我国煤炭工业已具备了设计、施工、装备及管理千万吨露天煤矿和大中型矿井的能力。现代化综采设备、综掘设备和大型高效露天剥、采、运、支成套设备

在大中型煤矿大量使用。

煤炭开采主要工序:井下综采重点设备---井下综掘设备---全自动刨媒设备---矿井提升设备---露天矿井开采成套设备---煤炭洗选加工设备,显示出对矿山机械的需求量很大。另外,随着煤炭工业大力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煤的焦化、液化、气化等二次转化设备也必将得到迅速发展,开发研制大型炼焦设备、大型煤液化容器,大型煤气化炉势在必行。上海世邦按照国家煤矿局的要求设计的一种新型的磨煤机LM立式磨粉机,是一种专用生产煤炭行业煤矸石粉的大产量粉剂的设备,集烘干、粉磨、选粉、提升于一体,尤其在大型粉磨工艺中,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矿山装备企业要抓住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深化改革之机,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加快矿山机械企业改组、联合、兼并、破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革的步伐,组建以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为主体,有煤炭生产企业入股、科研院所参与的大型矿山工程装备集团,形成具有制造和开发能力、工程成套能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实体。把企业建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现代化矿山工程企业集团,努力向煤矿提供成套设备,减少用户的风险,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煤矿想要发展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要在创新上下工夫,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解放思想就要走出办公室、走进职工中,采纳建议,承担责任;解放思想,好东西不能丢,要继承发扬,去伪存真。

煤矿要想发展需要有足够的人才,这要求我们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在煤矿内部做到两点,一是以提升基本素质为主,面向全体职工,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涉及到安全生产、党建知识、发展战略、技能鉴定、岗位标准等,让每一名员工都能熟知自己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二是推行了“六百工程”建设,以培养满足我矿改革发展需要的精英队伍为主,即200名高技能工人,200名优秀的班组长、队干,100名优秀的高技术管理人员,100名优秀的科、队级管理人员。通过理论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为人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精英团队。除此之外,还要有为煤矿输送人才的高校,如三东境内的定向生培养。这些新鲜血液能够促进煤矿平稳高速的发展。

煤矿要想发展需要我们做好五个方面。一是理清一条经济发展的总思路: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大力弘扬一种精神:抗洪精神。二是突出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三是切实贯彻落实 “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三句话要求。四是强化“机遇、市场、开放、创新”四种意识;坚持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大开放促进并举等举措。五是树立六种新形象,即诚实守信的新形象,善谋实干的新形象,文明规范的新形象,改革开放的新形象,拼搏奋进的新形象,清正廉洁的新形象。

邓小平说:“发展在是硬道理”。但现在的煤矿发展现状告诉我们健康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我们宁可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点性,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强制手段,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我们要把坚持保护环境,促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作为首要工作,从宏观管理入手,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通过先进的技术,严格的规章,坚定的执行和职员在决策及实施过程中的高度参与等手段,做好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给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保障质量。因此我们要做到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浅谈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 篇6

1.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2.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技术管理是整治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因此煤矿企业应推广精细化管理,即干部走动式管理、“四项技术”应用、ABC卡管理、准军事管理、“双述活动”、精品工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夺取了多名职工的生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2)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使得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3)加大“一通三防”安措资金的投、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5.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6.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预防重大水害事故发生

矿井“防治水”工作与“一通三防”工作同等重要,水害事故不断发生,要应引起高度重视,预防水害事故发生,一是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类,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必须做到“逢掘先探、逢采比探”。二是承压开采工作面必须编制防治水专项设计,按规定组织论证后,方可开采,三是新矿井、新采区、新工作面在掘进施工前,采用物探、化探、钻探等手段,查清施工区域或及其周边各类灾害及地质构造,进行超前治理。四是加强对周边小煤窑调查监督工作,使之常态化和制度化。五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各项管理台账及图纸。六是加大矿井防治水工作投入,购置新技术、新设备,建立矿井防治水检测系统建设。

7.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党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

8.结语

煤矿采矿与安全 篇7

1) 行业领导指导思想不正确。煤矿行业的部分领导干部未从深处理解和把握采矿的安全工作, 没有充分重视安全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没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盲目追求生产效率, 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些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是煤气含量超标以及空气不够, 没有及时改进措施, 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通风以及瓦斯管理, 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2) 煤炭行业对安全的投入比较少。由于政策以及历史的原因, 我国煤矿行业对安全的投入非常的少。与其他方面相比较, 我国国有煤矿公司在生产设施、安全工程以及技术装备等方面投入不多, 而私营企业对安全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投入的减少就会导致安全生产的不健康, 安全体系不完善, 这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3) 现场管理松懈。安全现场管理是采矿企业抓好安全工作的首要环节。但是当前, 大多采矿企业都存在现场安全管理不合格的情况, 部分管理人员还存在应付和侥幸的心理。一些企业的领导思想不正确、作风不扎实, 对现场的安全工作考虑不到位、不细致、不深入。有些企业的现场安全工作就是走过场、走形式, 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原则方针, 使安全工作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4) 现在煤矿企业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个别企业在勘察设计方面就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同时, 技术不到位、管理混乱的现象也在采矿企业经常发生。比如工作面密度大以及采区分布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得不到采矿企业的重视, 迟迟不能整改, 导致出现了安全风险, 为发生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5) 对煤矿工人没有进行安全培训, 或者只是走形式。煤矿职工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煤矿事故的发生就是职工素质不高, 和对安全不重视的后果。在生产一线的大量工人, 尤其是农民工, 是事故伤亡的主要群体, 同时,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事故的责任人。调查发现, 当前煤矿职工队伍中, 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工, 他们文化水平比较差, 招工到工作岗位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开始进入生产一线, 部分职工对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以及安全知识都不了解,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以及淡漠, 不具备基本的抗灾害能力。特别是从农协工出来的管理人员, 素质不高, 对规程不了解, 执行能力不强, 对事故的反应能力以及处理能力较差。

6) 滥采乱挖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同时也影响了大矿区的生产工作。煤炭行业的关压以及整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在某些地区仍然存在非法开采的情况, 煤矿行业生产秩序依然十分混乱。许多非法煤矿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 却依然违规滥挖, 争抢资源, 不仅导致事故频繁发生, 而且还对大矿区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二、实现采矿安全的必要措施

煤矿行业的采矿工作是高危职业, 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可知性以及多变性, 特殊的生产环境, 事故发生几率非常高,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随着我国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建设安全的煤矿行业任重而道远, 珍惜生命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

1) 处理好经济效益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煤矿行业而言, 经济效益是企业工作的归宿和最终目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 必须要坚持做到安全生产。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事故的发生会对企业本身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另外还要花费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进行处理。由于事故的发生, 会对员工心理造成影响, 出勤率降低, 生产难以顺利开展, 也是潜在的损失。由此可见, 安全生产十分关键。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提高效益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事实证明, 安全和效益是企业的根本任务,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两手都要抓, 不能厚此薄彼, 顾此失彼。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效益即使上去了, 安全也会出问题, 也得不偿失。

2) 要加强基础工作。要把安全工作贯彻到基层班组。班组是煤矿行业的基础单位, 也是安全工作的基础, 当前班组工作普遍存在轻安全重生产的情况, 因此, 要把班组纳入安全管理规划中, 改变原有不重视安全的倾向。建立班组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 提供具体、科学以及规范的工作平台, 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 提拔创新能力强、会管理、懂安全的人才。平时要对班组安全工作多关心、多帮组、多指导。建立安全激励机制, 为班组开展安全工作提供支持。

3) 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要把安全培训作为企业的治本之举,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杜绝无证上岗, 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组织开展生动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 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安全理念, 贯彻安全生产, 以人为本的政策方针。将安全与技术结合起来, 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 使培训工作多元化、人性化以及科学化。建设高素质的职工团队, 是煤矿行业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重视员工技能培训的同时, 也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互救以及自救能力, 培养一批有实践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员工团队。

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同样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动力。采矿安全工作要借助科技的进步。企业应该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 建设现代化的煤矿企业, 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自动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5) 安全监察在安全工作中起到把关作用, 企业管理者要配合以及支持安全监察工作, 安监部门也要充分履行监察职责。提高监察的水平, 彻底杜绝安全监察不到位的情况, 强化安全监督工作。推行安全信息监控, 实时对各个地点和班组的安全隐患进行动态控制, 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严格落实跟班责任制, 对事故发生不及时处理或者失职行为的人员严肃处理, 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在采矿工作中, 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意义重大, 在工作一线, 员工要及时的对自身生命进行维护, 没有任何人比员工本身更清楚自身处于怎样的危险状况, 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避免人身伤亡。企业应该把员工作为监管的主体, 改善生产环境, 完善生产制度, 形成安全管理人人参与的有效机制, 为安全生产筑起第一道防线。

三、结语

随着我国采矿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进步, 煤矿行业的事故在近些年已经呈下降趋势, 政府也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防止了采矿事故发生。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也要实时总结经验, 加强安全体系的建设,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处理好效益与安全的关系, 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 确保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

摘要:煤炭的生产利用对国家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分析了我国煤矿行业在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并且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理应注意的措施。

关键词:采矿,安全,事故,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永利.浅论煤矿采矿与安全[J].科技与企业, 2012.

煤矿安全与安全生产 篇8

建设安全本质型煤矿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未来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首先就要保证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一些煤矿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 这些因素威胁着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只将经济利益视为自己长期发展的目标, 却忽视了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就应该从根本上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矿井的建设, 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1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矿井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就是将人、物、系统、制度这四要素进行统一管理, 只有从根本上建立正确的安全管理制度, 才会更好的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很多煤矿的工人都是在井下作业, 这就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 如果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或者是安全意识不强, 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对此笔者建议煤矿企业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工作人员安全文化意识的培养, 并建立一定的安全管理理念, 为职工的安全作业给予更大的保障。

2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2.1 倡导安全理念文化

倡导安全理念文化对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安全理念文化主要能够体现出煤矿企业自身的个性、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而建构的。安全理念文化能够反映企业发展的目标,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 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文化能够时刻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 尤其是下井下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边的设备等, 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为了更好的让人们认识到安全理念文化的重要性, 有关管理者还可以定期的对员工开安全意识大会, 目的就是更好的灌输安全知识以及安全矿井建设的等有关的知识[2]。

2.2 安全文化理念创新

安全文化理念的创新非常重要, 安全文化是煤矿长期发展的必要保证, 在社会的发展中, 文化理念在不断的创新, 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追求“文明”生产和“文明”建设, 这种理念要远远高于安全生产, 为了实现安全文化理念, 有关部门的领导应该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在实际的工作中, 如果发现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 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 并且给予警告处分。只有这样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

2.3 完善现有安全管理制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有一些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很多从事煤矿工作的员工来自于农村, 这部分员工往往安全意识较差, 组织性不强。对比笔者建议有关部门的管理者一定要严格的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管理,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政策, 为建立一个安全本质的矿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 在实际的煤矿作业中, 有关工作人员还应该严格的遵守安全条例, 不得擅自违背条例, 一经发现, 必须要接受惩罚, 这也是为树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做基础。

2.4 安全教育文化引导

通过观察前些年的煤矿行业可以发现, 该行业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其后果是惨重的, 每一个煤矿坍塌都会造成多人死亡或者是受伤, 回顾这些事故是悲惨的, 也是令人伤心的。但是通过回顾这些煤矿事故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尤其是对于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情况, 更应该加以重视, 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 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总结, 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只有通过经验教训的分析, 才会更好的起到预防的作用。煤矿有关部门的领导有必要定期的对员工讲述一些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这些能够时刻警醒人们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进而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发生[3]。

2.5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对于人们而言并不困难, 只要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规定的章程进行建设就可以,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将这项任务落实到实处, 而是将安全文化建设放在了嘴上。笔者认为只有从实际行动上落实并贯彻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让员工把那些约束行为的制度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 才能够从思想上接受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进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

2.6 实施科技兴战略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 很多高科技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当中,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 适当的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例如煤矿企业为了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创设无人值守和生产系统自动控制技术, 这种技术不能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 还能够确保人们工作的安全性, 避免事故的发生。为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给予了很大的保障。煤矿企业的有关部门应该对此加强重视, 应该将煤矿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工人的自身安全视为首要的任务, 而不是为了经济效益不折手段, 只有实施科技兴战略, 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 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笔者简单的论述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的内容,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现如今我国煤矿行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为了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就一定要对其严格管理, 从根本上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素质培训, 要确保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危险意识, 这将会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及和谐矿井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煤矿行业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发展的越来越壮大, 由于煤矿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加强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并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煤矿企业,矿井建设,安全培训,本质

参考文献

[1]王晓娜.企业安全文化与本质安全型矿井关系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7) :134-135.

[2]吉忠堂.煤矿安全培训与本质安全化矿井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 (06) :145-150.

[3]赵建民.露天煤矿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浅谈[J].经济论丛, 2014 (04) :132-140.

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 篇9

一、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 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 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 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 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 相互适应, 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 采区的划分, 生产工艺流程, 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 为了满足矿井开拓, 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 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 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 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 设计应贯彻集中化, 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 巷道布置力求简单, 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 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 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 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 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 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 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 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 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 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 在生产过程中, 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 甚至可以酿成大祸, 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 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 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 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 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 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 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 治理不及时, 不彻底, 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 因此对这些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监测手段, 实施防治措施, 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 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 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 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 应明确责任, 制定临时措施, 加强管理, 使其尽快消除, 所以说, 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 不仅要有定期分析, 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 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 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 如果稍有不慎, 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 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 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 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 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 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 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2) 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是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 在具体工作中, 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 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 管好用好通风设施, 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 杜绝人为的破坏, 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3) 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措资金的投入, 配齐通风防尘设施, 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 该花的钱, 坚决一分不少, 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 做到万无一失。

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改进采煤工艺, 大力推广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 新材料, 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 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 煤矿安全状况不好, 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 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 不要盲目行事, 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 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 因为, 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 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避免形成新的隐患, 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六、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 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 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 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 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 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 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 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 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 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 发挥聪明才智。

煤矿安全与安全生产 篇10

煤矿企业安全教育是以安全生产为目的, 按照一定要求对职工思想和行为施以影响的有计划的活动。安全教育不仅要保证数量, 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要不断增强安全教育, 着力构建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实现安全教育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的工种、岗位、人群, 开展不同形式、富有针对性、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

职工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二、充分认识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每一起事故的根源深究来看, 除了人力无法抗御的自然灾害外, 无不与忽视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效益大于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 没有真正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井下职工特别是采掘单位职工成份复杂、素质偏低, 大多数是农民工, 因而, 常常不自觉地出现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在煤矿, 每年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为什么教训惨痛, 悲剧还在年年反复上演, 我认为主要是“思想麻痹”。

三、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

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 贯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要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办, 仅靠一两次的教育就让职工始终按章作业正规操作是不太现实的。必须做到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不要等出了事故紧一阵, 开展活动忙一阵的做法, 更不能心血来潮, 忽冷忽热。要树立长期抓的思想, 切实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用任务, 制定长远规划, 持续不断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使职工自觉地抵制“三违”, 远离“三违”。必须时刻把安全教育牢牢抓在手上, 贯穿于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逐步实现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 再到“我会安全”的转变。

四、要充分认识职工是安全教育的主体, 要以人为本

煤炭职工具有朴实勤劳的本质, 粗犷豪放的性格和敢打硬仗的作风, 这些优点无疑就成为我们安全教育的切入点, 利用其之长补其之短, 不能不说是剂“良药”, 与此同时, 这种互为作用的现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必须建立一套适应现实的安全教育方法, 规避和改变生硬的、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而要因势利导, 对症下药。

在安全生产中人的表现是最为活跃的, 而单个人的思想感情又有不确定因素, 所以安全工作既要针对大家, 更要针对个人, 做好每一个人的思想工作。

人情感世界的排他性, 多样性和多变性, 对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当人工作顺心时, 情感世界一片光明;当工人现实生活出现难解决的问题时, 情感世界复杂多变, 当这种情绪带入工作中, 就会对安全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这就是安全思想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注人的情感世界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良好氛围;制定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制度;党组织和党员要带头关心职工的情感世界。

五、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创造性

1. 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

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 要善于抓住热点、攻克难点、捕捉亮点, 对症下药,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2. 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注重实效, 从实践中获取真知, 在真知中取得实效。树立“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观点, 坚决反对表面热闹, 实际毫无作用的形式主义, 抵制走形式, 走过场的行为。

3. 安全教育要有主动性

安全教育工作要以感情投入才能获得回报, 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切实了解职工的利益和要求, 掌握职工的基本情况, 关心职工疾苦, 倾听职工呼声, 把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到职工当中去, 以取得职工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4. 安全教育要有创造性

安全教育要有创造性就是要做到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六、安全教育要与安全监督相结合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地质条件的多变性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 导致煤矿事故频发, 安全监督检查因而显得尤其重要。

安全监督检查要情理结合, 要求煤矿安监员、工会群监员在抓安全时方法不能太简单, 不能只是粗鲁的批评或以罚带教, 要有耐心, 要讲清道理, 以理服人。

总之, 安全教育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的金钥匙, 是启发引导和规范职工遵章守纪的关键, 为此, 我们抓安全教育要以人为本, 要将安全技术教育和监督检查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人, 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 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努力探索,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努力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前进.主编.从小官入手, 夯实企业基础管理

[2]谢庆森, 王秉权.主编.安全人机工程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3]张菊香.主编.安全教育培训重在培养能力

煤矿安全与安全生产 篇11

关键词:国有煤矿廉政稳定安全生产

国有煤矿在经济支柱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生产过程中,需将一系列反腐倡廉论述落到实处,切实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促使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

1. 国有煤矿廉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1.1在思想认识方面比较模糊

第一,少部分党政领导人员对廉政建设认识上比较模糊,错误地认为廉政建设会导致煤矿发展进程滞后,将廉政建设同企业发展相对立;第二,小部分党政领导人员在监管方面认识模糊,监督意识薄弱,误认为监督意味着不信任领导或者监督过严将导致领导人员在主观能动性发挥方面有所削弱;第三,少数党政领导人员在思想方面不够健康,等级观念、特权思想等官场陋习仍旧存在,造成了关系网、官本位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第四,纪律检查部门进行新问题调查研究时未做到深入,在工作能力和机制无法适应反腐需要。另外,少数监察领导人员在工作上有畏难心理,工作中,自信不够,造成了廉政建设与国有煤矿发展不符。

1.2在责任追究方面不够严格

国有煤矿在廉政方面的法制不够健全,预防腐败方案措施不多,在制度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有问题的党政领导人员,通常考虑了面子关系或者是人脉关系,往往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放纵了违规行为,就使得腐败风气进一步滋长。因而,常常出现贪污受贿现象,使得责任追究效果进一步弱化。

1.3教育理念、手段落后

廉政稳定需要借助教育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党政领导人员在执行力、自觉性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纵观当前,国有煤矿对党领导人员开展教育时存在许多误区,将生产、经济效益置于首要位置,看中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国有煤矿虽然开展了廉政建设,然而,却存在手段陈旧、形式单一等不足之处,没有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传统采用的是书本形式,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新兴技术手段,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2. 国有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监管体制不够健全

国家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制定了相关法规政策,这就需要监察部门按照法规政策开展监察。然而,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地方监管在力量方面有所削弱,这就导致了国有煤矿在监管力度方面过于分散,未形成合力,在安全监管上效果不高,管理资源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2.2国有煤矿职工队伍人员文化素质低

煤矿工作通常具有风险较大、报酬略低、工作强度大等特点,职工队伍存在文化程度低、安全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提升意识不强等问题。领导干部应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素质提升任务分解到各支部、党员干部,逐级进行压力传递,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质量,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3. 国有煤矿廉政稳定与安全生产二者间的关系分析

3.1狠抓干部作风问题,提高执行力

由于煤矿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工作重点在井下生产一线的基层,领导人员应模范遵守矿领导跟带班制度。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增加知识储备,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进一步提高矿领导干部带班质量和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准,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措施的落实与执行成效。健全领导人员工作考核机制,激励干部工作作风转变,营造融洽安全工作氛围。工作中,需要进行正面典型树立,借助榜样开展干部教育工作,运用典型事例达到引导人、激励人作用。通过身边党员进行教育宣传,进而使得广大领导干部牢记党宗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形成安全生产体制,构建宣传教育体系、技术保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为安全生产提供优秀职工队伍保障。

3.2搞好干部作风建设工作

干部作风问题在党的形象树立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领导人员作风好坏与党群干群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对领导人员作风建设问题需要做到不断加强,广大领导干部应在思想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有所转变。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树立廉政楷模,在养成了廉政、秉公用权等工作作风之后,才能够真正做到为广大职工谋求福利。权力有利亦有弊,能造福一方百姓。若存在滥用权力现象,就会阻碍干群正常关系,阻碍企业团结协作状态,阻碍企业健康发展。同时,相关领导人员还应做到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工作作风。党政领导人员还需要持有健康生活情趣,面对尘世中众多诱惑、物欲喧哗,做到洁身自好。不断提高自身忧患意识,对不足之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高效措施予以纠正。真正做到管住手、管住嘴、管住腿,将廉政与煤矿安全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

3.3对违纪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使职工利益得到保障

要想防止违纪问题发生,就要对侵害职工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借助纪检监督、职工举报等形式,促进信访渠道得到进一步畅通。对职工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应当做到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减少党政领导人员违纪现象的出现。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一方面对腐败问题产生了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时刻处于良好政治氛围里。同时,对“四风”问题应当充分发挥其治本功能,查明问题发生缘由,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制度,借助典型问题对相关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教育作用、引导作用。查处问题需要公开处理,从而做到公开、透明,在源头上达到防腐效果。国有煤矿需要建立一支活力强、素质高的干部职工队伍。队伍建立成功与否同廉政工作的开展有着密切联系。在人员选配方面需要选择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开展工作,对选配人员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各级人员责任意识。纪检人员应深入到矿区、生产一线中,在实践活动中使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年轻领导人员上,需要借助各种形式提升素质。在职称评聘、薪资、职务晋升等方面,加强监督,做到领导干部与职工一视同仁,从而做好纪检工作,保障职工利益最大化,激发职工安全工作积极性。

3.4注重以人为本,持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素质

在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改变经济发展高于安全生产的煤矿发展观念,把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更加重要位置。逐步改善生产环境,加大安全投入,强化职工职业危害预防,提高从业人员职业卫生意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从制度建设方面、思想认识方面、人员行为方面、现场隐患方面、系统管理方面多角度,有效消除各种不安隐患,促进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职工培训,创新拓展培训方式,提升现场规范化操作水平。改招工为招生,从根本上实现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4.结束语

廉政稳定在国有煤矿发展过程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廉政建设,形成良好安全工作氛围,保证国有煤矿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等工作方面有根本性好转,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推进国有煤矿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少剑.国有煤矿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30-31.

[2]张晓.谈新时期国有煤矿企业党风廉政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13(32):184-185.

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 篇12

1 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 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 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 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 相互适应, 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2 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 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 采区的划分, 生产工艺流程, 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 为了满足矿井开拓, 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 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 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 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 设计应贯彻集中化, 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 巷道布置力求简单, 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 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 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 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 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 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 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 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 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 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 在生产过程中, 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 甚至可以酿成大祸, 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 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 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 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 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 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 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 治理不及时, 不彻底, 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 因此对这些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监测手段, 实施防治措施, 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 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 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 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 应明确责任, 制定临时措施, 加强管理, 使其尽快消除, 所以说, 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 不仅要有定期分析, 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 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改进采煤工艺, 大力推广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 新材料, 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 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 煤矿安全状况不好, 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 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 不要盲目行事, 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 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 因为, 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 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避免形成新的隐患, 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5 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 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 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 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 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 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 各党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 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 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 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 发挥聪明才智。

总之, 在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新形势下, 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也在进行改革, 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 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加强技术管理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说明了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必须尊重科学, 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现, 坚持从实际出发谋长远发展, 加大科技人员的培养, 采取各种激励政策, 充分调动发挥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一篇:砖混结构房屋墙体下一篇:化工设备焊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