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论坛新闻稿初

2024-05-19

苏州论坛新闻稿初(共6篇)

苏州论坛新闻稿初 篇1

“2011第六届中国生态环境健康功能材料产业发展

论坛”成功举办

2011年10月20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主办的“2011第六届中国生态环境健康功能材料产业发展论坛”在苏州左岸明珠酒店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以“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实现健康舒适人居”为主题,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副秘书长王静主持。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秘书长、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冀志江教授及苏州市家庭装饰业商会杨悌荫秘书长分别作了开幕致辞。中国工程院侯立安院士作了“生态环境建材与室内空气净化”主题报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贺芳所长作了“室内装饰的低碳设计”主题报告,中国建材研究总院王静教授及侯国艳工程师作了关于生态环境建材标准的主题报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吕世静教、上海风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田小兵总经理、北京金隅集团欧阳林处长等专家及企业界人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作了精彩报告。临江宝健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标美彩石建材有限公司的部分产品在论坛上进行了展示。

本届论坛上,分会为鼓励和肯定会员单位为推动生态环境材料及建材发展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从产品创新、市场开拓、标准化工作三个方面,对2010表现突出的会员单位进行了鼓励,以激励各会员单位为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共同努力。此项活动也得到了各单位的热烈响应。

此次论坛的举办,为与会专家、企业单位及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与会代表之间分享了最新的技术研发进展,了解到更多行业动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找到了更多合作机会。会后分会组织部分专家及企业代表参观了分会会员单位苏州伊奈建材有限公司。

苏州市第三中学期初考试试卷大全 篇2

高二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1.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改变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与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2.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出现了“贫困的哲学”。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而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的任务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辨识事物永不犯错

C.哲学是与客观实际完全吻合的理性思维D.哲学能为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3.右边漫画《谣言与传播》所讥讽的传播谣言者在哲学基本派别上属于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4.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将“正能量”一词解释

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

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当前在社会上强调发挥正能

量的作用,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引导人的行为健康发展 C.认识是实践的动力

D.增强正向的量的积累必然会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5.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理与气、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6.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神存则形存,神谢则形灭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理生气也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

7.“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历史的B.事物的性质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

1C.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8.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器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350℃的热泉口,泉口附近浮游着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等生物。在没有阳光、超过沸点、高压的深海环境下还有生命,成为“无法解答的复杂谜题”。经过近20年的研究,科学家破译了这种特殊生物的基因图谱,确定自然界还有第三种生命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动证明了

①探测工具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来源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通过科技设备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认识的基础 ④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作家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往往会因人而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蜜蜂是被花卉鲜艳明亮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所吸引而采

蜜,这是以往人们形成的共识。目前,最新一项试验研究表明,花卉是通过释放电场信号来吸引蜜蜂采集花粉。这体现了

①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11.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

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这句话主要表明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B.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C.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12.“对真理的尊重是运用它,对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实践它。”这说明

①真理要为实践服务②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绝对真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画家齐白石桃李满天下,但他却不赞成学生一味地模仿他。他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创新是“扬弃”的过程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学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外因是变化的根据

14.朱熹《观书有感》有曰:“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②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③正确发挥主观

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5.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画了两个圆圈,对学生说:“两个圆圈的外面,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周长比小圆圈的周长长,因而我接触无

知的范围比你们大。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知识的原因。” 该观点认为

A.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B.怀疑自己就能发展自己

C.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D.自我反思的结论不可知

16.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下列四个选项均是黑格尔的名言,其中与“美是理

念的感性显现”属于一类的是

A.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B.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

C.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D.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就到哲学里去寻找

17.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改革仍需摸着石

头过河”。强调“改革仍需摸着石头过河”的认识论依据是

A.人们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的一系列活动B.实践是由理论派生的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8.如果把一匙酒倒入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酒的性质,真正起作用的就是那一匙污水。这表明

A.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次要方面有时也能决定事物的性质

B.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可以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19.“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用小松树的成长比喻新事物的成长过程,“时人不识凌云木”是因为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③新事物最初往往比较弱小④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一文中,提出:“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下列古语与所蕴含辩证法哲理相对应的是

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下列成语中,与右侧漫画《始料不及》寓意相一致的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2.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而不调整路线,直至精疲

力竭而相继死去。后来,科学界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这一

效应启示我们要

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②敢于打破一切既有规则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3.2013年3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学史可

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体现了

A.矛盾具有普遍性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矛盾具有特殊性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统一

24.“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下列诗句与题中诗句蕴含同样哲学道理的有

A.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B.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25.漫画《插头与插座思想不一致》讽刺的是

①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

②没有看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没有看到矛盾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6.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条件下,老年消费者这轮“夕阳”可以成为推动 GDP 发展的一轮“朝阳”。而我国因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即使是“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也很难感受到“银发经济”这四个字的份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正确认识和利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老年消费的客观联系,拉动经济增长

②深化改革,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③充分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使价值规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符合④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国不适合发展“银发经济”,而应大力发展“朝阳经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7.清代思想家魏源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下列说法与之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B.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8.构筑对华包围圈不过是日本的臆想,不可能阻挡中国发展

更不会给日本以光明的前途。对右图“作茧自缚”理解正确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于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9.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

会运动。”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种分歧体现了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30.“团购”、“雷人”、“云计算“、“潜规则”、“山寨”、“PM2.5"等热词,被收入到

2012作茧自缚

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这说明

A.社会意识是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变化而不断丰富

C.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D.社会意识超越社会存在而不断进步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1.材料一: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中国小伙子在国外留学,一个漂亮的外国姑娘大胆地向他表达了爱意。一天,他们一同来到街头十字路口,这时阻止行人过马路的红灯亮了,小伙子不顾一切地闯过了马路。这让姑娘大吃一惊,于是对小伙子说:“你没看见红灯吗?你怎么这么不文明。”姑娘就此离开了小伙子。回国后,有一天小伙子和他的中国女朋友来到了北京长安街头的十字路口,恰巧阻止行人过马路的红灯也亮了。这一回小伙子吸取了教训,牵着女朋友的手站在斑马线外耐心地等候,而他的女朋友此时大发雷霆:“你真傻,红灯怕什么,那么多人都过马路了,你为什么不过?你当着这么多人把我的脸都丢尽了。”于是姑娘提出了分手。

材料二: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之所以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有人认为是国人素质低下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是交管部门执法不严的结果,更有人认为是交管部门的红绿灯设置不合理,一是过马路时的绿灯只有几秒、十几秒,就是刘翔、博尔特也难以跑过,二是行人过马路时,右拐的车依然右拐,行人需要躲避。

⑴结合材料一,试分别从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的角度提出两条建议及相应哲学依据。⑵结合材料二,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相关哲理分析如何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2.D3.A4.B5.A6.B7.A8.C9.D10.C11.C12.C13.A14.D

15.C16.B17.D18.B19.C20.A21.B22.C23.C24.A25.A26.A27.A

28.D29.D30.B

31.⑴①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闯红灯过马路属于错误的思想意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无论在哪个地方都要克服闯红灯无所谓的错误思想;(2分)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己过马路。(2分)(考生若提出其他方法论,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⑵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坚持两分法,要一分为二看问题;(2分)②行人和交管部门是对立的,应该各行其责;行人和交管部门又是统一的,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一方面行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循交通规则。(2分)③另一方面交管部门要

博士论坛新闻稿 篇3

江苏省现代作物科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第三届长三角作物学博士论坛在扬州大学隆重召开

12月27至29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学位委员会主办,由扬州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作物栽培委员会承办的“江苏省现代作物科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第三届长三角作物学博士论坛”在扬州大学隆重召开。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6所高校的师生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共征集到论文31篇,其中25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博士生作报告。本次论坛还邀请包括程顺和院士在内的10名专家教授在论坛首日作了特邀报告,从育种到栽培,从宏观到微观对现代作物科学进行了深入分析。论坛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加强相互协作、启迪创新思维”。本次论坛涉及到重要作物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生物的进化,作物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数字农作技术等诸多作物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在激烈的讨论中获取知识,增进友谊,是一场作物科学研究的盛宴。我校农学院院长丁艳锋教授、遗传育种系主任王秀娥教授以及章元明教授、姜东教授、郭晓鹏老师和10名博士生参加论坛。论坛最后选出优秀论文奖18名,我校刘杨、卢丙越、李春和王薇4名博士生获奖,是6所高校中获奖最多的。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但促进了博士生深入了解作物学前沿动态,而且培养了博士生组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拓宽了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博士生的创新思维,为作物学科博士生们的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论坛的成功举办,也使得由我校首倡的“长三角作物学博士论坛”制度化,下届论坛将由我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让我们期待下届论坛的隆重召开。

亚太金融高峰论坛新闻稿 篇4

2014年7月26日上午,以“财富倍增诚信服务”为主题的“2014第十三届亚太金融高峰论坛”在西安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中国金融出版社联合主办。有2000多名分别来自国内、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韩国的金融保险业精英、企业家代表聚首古城西安。论坛聚焦了“财富倍增诚信服务”的主题,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下,财富倍增,诚信服务非常有意义。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未来十年要让中国老百姓的财富翻一番。如何实现财富倍增,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要在财富倍增的实现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将是本次论坛会议与参会嘉宾所共同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宓维新为本届论坛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做主旨演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巡视员汪洋、中国金融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红地、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张领伟、世界韩人商工联合会理事长金德龙、亚太金融高峰论坛秘书长谢清顺等发表演讲。参加论坛的嘉宾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西安市副市长黄海清、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波、英大人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友谊、中国人寿重庆市分公司总经理周多光、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郭建明、世界NGO联合和平大使前任国会议员李相玉、国际投资促进会韩国会长郑昇哲、台湾捷鹏国际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李智仁、亚太金融投资协会主席张彝伦、香港麦迪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段晓、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副会长黄炜、CCTV证券频道主持人苏培科等海内外政府领导、保险精英、企业家人士,开幕式最后由知名保险专家,保险正能量传播者吴志祥分享保险营销经验,现场掌声不断,引起了现场广大保险精英的共鸣,最后连CCTV的主持人陈可欣都说自己爱上保险了。

金融文化即金融之“道”,“诚信”是其基本元素。本届亚太金融高峰论坛将力促金融保险业在诚信、规范、理财、风险管理等方面达成一些共识。重点开展有关财富管理与家族传承、保险的市场营销与金融诚信服务、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风险管理师等丰富多彩的金融讲座与培训,论坛开幕式期间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巡视员汪洋、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副会长黄炜、亚太金融高峰论坛秘书长谢清顺四人启动了人社部风险管理师项目,为中国风险管理人才提供了一个培训的平台,尤其对保险从业人员为客户做好理财的同时提高客户风险管理意识有积极作用,同时论坛现场有监管领导、知名保险培训师、国内外金融精英、保险精英亲临分享,六十多位嘉宾、三十多个专题,针对上述几方面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力求为参会嘉宾提供切实的帮助,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和实战性。

振兴赣菜高峰论坛新闻稿 篇5

“振兴赣菜”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10月14日下午,徐敏同志参加在江西南昌举办的“振兴赣菜”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餐品牌菜系”的主题演讲。该论坛是首届中国赣菜展示会暨江西餐饮业博览会的重点活动,由我中心支持举办,江西省副省长熊盛文出席论坛并讲话,全国有关行业协会负责人、江西省各设区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餐饮企业负责人、餐饮类学校学生代表和媒体记者共260人参会。与会人员围绕“振兴赣菜”这一主题,深入分析了中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赣菜特色与发展经验,探讨了赣菜振兴途径,展望了赣菜的发展前景。

苏州论坛新闻稿初 篇6

——“宣威六中2012年班主任工作论坛”举行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整体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能,把我校班主任团队建设成素质过硬、业务精干和能力突出的团队。我校于11月18日晚19.00分在学校大会议室举行宣威六中2012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会议由杜朝能副校长主持。

此次会议精选了三名工作业绩突出、方式方法独特的班主任做交流发言。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所得和实际工作经验,把具体方法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他们的发言,或务实求真,情理兼顾;或深入浅出,披沙拣金;或孜孜不倦,推陈出新;或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比如王廷亮老师着重谈了班主任工作的“做好细节”——安全领域、管理制度、学习引导等方面总结了9000多字,作了深入细致、具体全面的交流,给人启发;李春勇老师着重谈了班主任管理要“关注状态,培养意识”、“培养学生追求卓越,乐在其中的学习态度”、“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尖子生培养方案”等;刘明贵老师谈了“开好头、守好规”、“努力抓好安全工作”、“尽量让学生做到心静”„„他们的交流得到了广大班主任的积极好评和高度认可。

三位班主任交流结束后,校长何学平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三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接着,围绕我校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富有战斗力的班主任团队的主题做了专门发言。他指出: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精华,优秀的老师必然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当班主任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何校长围绕“开拓进取,务实高效,全面开班主任工作新局面”为主题,从“强化开拓意识,树立进取之心”“培养务实作风,推进高效管理”“全面总结提高,塑造班主任的自我形象,增强自身软实力”“情感与制度相结合,规范与生动相统一”四个方面谈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要领。总之,管理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永无止境,只有班主任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上一篇:陪奶奶买菜作文下一篇: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月山中闻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