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2024-12-02

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共8篇)

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篇1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钦州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钦政办〔2012〕16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管委,市直各委、办、局:

《钦州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8月30日

—1—

钦州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积极、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加快殡葬改革进程,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加快殡葬设施建设,加强公墓管理,完善殡葬服务体系,理顺殡葬管理体制,严格殡葬执法,推进丧俗改革。扩大火葬区范围,缩小土葬区,提高火化率。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殡葬事业的领导,把殡葬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列入当地的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活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四条 市民政局是全市殡葬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市殡葬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县区民政部门按照各自权限负责辖区的殡葬管理工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居)委会应当协助县区民政部门做好本辖区的殡葬管理工作。各级民政部门的殡葬管理机构负责殡葬活动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发改、公安、监察、司法、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环保、住建、交通运输、农业、林业、卫生、文化和新闻出版、侨务、广电、编制、法制、物价、民族宗教、文明办、工商、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配合同级民政部门做好殡葬管理工作。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引导公民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六条 市殡葬管理处是全市殡葬事业管理的专门机构,在市民

—2—

政局领导下负责全市殡葬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监督和检查。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要设立殡葬管理所,负责本行政区域殡葬事务管理的具体事宜。

第七条 依法设立的殡仪馆、殡葬服务站、公墓、骨灰堂是殡葬服务单位,为社会提供殡葬服务。

第三章 火葬管理

第八条 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行政区域均属实行火葬的区域(以下简称火葬区)。

灵山县、浦北县要科学合理划定火葬区,逐年扩大火葬区范围。至2015年,本市行政区域内除交通不便的地区外,其余均划定为火葬区。

灵山县、浦北县的火葬区域,由灵山县、浦北县人民政府具体划分,报经市人民政府审核,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浦北县在尚未建设殡仪馆之前,遗体火化暂由市殡仪馆或灵山县殡仪馆办理。

未建设殡仪馆的县区应将殡仪馆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计划,按市殡葬改革规划的要求,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建设使用。

第九条 火葬区内除死者生前或其亲属自愿将遗体捐献供科学研究、教学使用外,应当实行火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 本市人员(含外来人员)在火葬区内死亡的,其遗属应及时与殡仪馆联系,接运遗体,办理有关手续。

正常死亡的应持死者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出具的死亡证明或医院的死亡通知书,到殡仪馆办理火化手续。

对有传染病及高度腐烂的尸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处理。

非正常死亡人员,经公安部门验明死因后,出具死亡证明,通知遗属或死者单位或死者所在村(居)委会到殡仪馆办理火化手续。

—3—

无名尸体,由公安部门验明死因后,出具死亡证明,并协商办理无名尸殡葬事宜。有关单位或个人需要保存的,遗体存放费由申请人承担。

殡葬费用由死者生前工作单位或死者亲属负责;本市城乡低保家庭老年人、城市“三无”老年人及农村五保户死亡,其殡葬费用按《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老年人优待暂行办法的通知》(钦政办〔2009〕185号)有关规定执行;无名尸体殡葬费用按《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无人认领尸体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钦政办〔2011〕131号)有关规定处理;其他的尸体殡葬费用原则上是谁移交尸体,谁负责。

遗体运送、冷藏、火化、骨灰寄存四项服务费用为基本丧葬服务费用。2013年起,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惠民殡葬政策逐步扩展到钦州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在钦州市各级殡仪馆进行遗体火化,其丧属或承办单位在办理遗体火化时,均实行免除基本丧葬服务费,从辖区政府财政预算中支出。逐步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普惠型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

第十一条 在本市区域内被依法处决的罪犯尸体一律实行火化。在本市境内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尸体由交警部门通知殡仪馆进行火化。

第十二条 信教群众办理丧事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宗教习俗安置、处理遗体。

第十三条 医疗、科研单位按规定利用尸体进行医疗、科学研究的,由遗属及用尸单位到殡葬管理处(所)办理手续。尸体利用后由用尸单位送殡仪馆火化。

第十四条 死亡遗体应当由殡仪馆专用车辆接送。

火葬区内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太平房的管理。凡在本市医疗机构死亡的应登记造册,及时与殡仪馆联系接运,并建立严格的尸体运出制度,禁止医务人员或亲属擅自将尸体运出火葬区。

将尸体运出火葬区的,应持有殡葬管理处(所)的证明。

—4—

第十五条 在火葬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为土葬提供服务。

第四章 土葬管理

第十六条 灵山县、浦北县行政区域内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村庄,可划为土葬区;土葬区由当地县人民政府划定,报市民政局备案。

第十七条 灵山县、浦北县人民政府应按照有利生产建设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规划土葬用地,并制定土葬区管理的具体办法,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八条 土葬区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火葬;可以设置农村公益性墓地,边远山区可划定荒山埋葬遗体。

要改革土葬,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和碑志。

第五章 墓地和公墓管理

第十九条 市及县区依据有关规定经审核批准可建立经营性骨灰公墓,镇、村应建立公益性骨灰公墓。火化后的骨灰,丧主可存放在骨灰楼,也可埋葬在经营性公墓,或农村公益性公墓或指定的荒山瘠地。禁止将骨灰装入棺材再埋葬。

公墓内埋葬骨灰的墓穴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埋葬遗体的墓穴用地面积不得超过3平方米。

第二十条 禁止在耕地(含个人承包地、自留地)和有林地上葬坟;禁止在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风景区、自然生态保护区、水库区、河流堤坝上和水源保护区内葬坟;禁止在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葬坟(包括骨灰坟);禁止买卖、出租、转让墓地或墓穴。

前款区域范围内已建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研价值的坟墓外,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清理,通知死者亲属在规定时间内迁移或者深埋不留坟头。

—5—

第二十一条 禁止恢复或建立宗族墓地,因国家基本建设或农田水利建设而迁移的坟墓,禁止返迁或重建。

第二十二条 经营性公墓(含骨灰堂、骨灰塔)是殡葬服务设施。兴办殡葬服务设施由承办单位按有关法规和程序逐级报批,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经营活动。

遗属在未经批准的经营性墓地葬坟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自己负责。第二十三条 农村公益性公墓是以镇、村为单位建立的地区性公共服务设施,由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区民政部门审批。农村公益性公墓不得对外经营。

第六章 丧葬习俗管理

第二十四条 提倡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村(居)委会要积极做好殡葬改革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群众文明节俭办丧事提供方便。

第二十五条 禁止在街道边占道停尸、治丧、搞封建迷信活动。禁止在医院设置悼念场所。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六条 禁止生产、销售封建迷信丧葬品。

第二十七条 禁止在城镇街道、医院烧放鞭炮,撒纸钱、冥币等丧葬用品杂物。

第二十八条 凡从事丧葬用品的生产经营或开设殡葬服务经营项目,必须向市或县区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已从事生产和经营丧葬用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1个月内,向市或县区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重新核准登记。

第七章 罚 则

—6—

第二十九条 违反规定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将遗体运出火葬区的,由当地殡葬管理处(所)责令死者亲属限期起尸火化或者运回火葬区火葬,逾期不起尸火化或者运回火葬区火葬的,殡葬管理处(所)会同镇人民政府及公安、司法、民政、国土等有关部门可以强制起尸火化或者强制运回火葬区火葬,费用由死者亲属承担。

第三十条 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按照国家《殡葬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款处理。

第三十二条 殡葬服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操作规程,实行规范化的文明服务,对死者家属及有关人员应热情服务,不得刁难,不准索取财物。违者由民政部门予以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干扰阻碍、破坏殡葬管理工作,煽动闹事,侮辱、殴打殡葬工作人员,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各县区依照本办法制定殡葬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7—

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排污权出让收入管理, 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污染物减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4]38号) 等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经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 (以下简称试点地区) 的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使用和管理, 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污染物, 是指国家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 以及试点地区选择对本地区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其他污染物。

试点地区要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污染物减排要求, 将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企事业单位, 不得突破总量控制上限。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排污权, 是指排污单位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经核定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排污权由试点地区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地方环境保护部门) 按照污染源管理权限核定, 并以排污许可证形式予以确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排污权出让收入, 是指政府以有偿出让方式配置排污权取得的收入, 包括采取定额出让方式出让排污权收取的排污权使用费和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出让排污权取得的收入。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现有排污单位, 是指试点地区核定初始排污权以及排污权有效期满后重新核定排污权时, 已建成投产并通过环保验收的排污单位。

第七条排污权出让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 全额上缴地方国库, 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

第八条排污权出让收入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价格、审计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征收缴库

第九条试点地区地方人民政府采取定额出让或通过市场公开出让 (包括拍卖、挂牌、协议等) 方式出让排污权。

对现有排污单位取得排污权, 采取定额出让方式。

对新建项目排污权和改建、扩建项目新增排污权, 以及现有排污单位为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新增排污权, 通过市场公开出让方式。

第十条采取定额出让方式出让排污权的,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确认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和规定征收标准缴纳排污权使用费。

第十一条排污权使用费的征收标准由试点地区省级价格、财政、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治理成本等因素确定。

第十二条排污权有效期原则上为五年。有效期满后, 排污单位需要延续排污权的, 应当按照地方环境保护部门重新核定的排污权, 继续缴纳排污权使用费。

第十三条缴纳排污权使用费金额较大、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排污单位, 可在排污权有效期内分次缴纳, 首次缴款不得低于应缴总额的40%。

分次缴纳排污权使用费的具体办法由试点地区确定。

第十四条排污权使用费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按照污染源管理权限负责征收。

负责征收排污权使用费的地方环境保护部门, 应当根据排污许可证确认的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和规定征收标准, 以及分次缴纳办法, 确定排污单位应缴纳的排污权使用费数额, 并予以公告。

排污权使用费数额确定后, 由负责征收排污权使用费的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向排污单位送达排污权使用费缴纳通知单。

排污单位应当自接到排污权使用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 缴纳排污权使用费。

第十五条对现有排污单位取得排污权, 考虑其承受能力, 经试点地区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在试点初期可暂免缴纳排污权使用费。

现有排污单位将无偿取得的排污权进行转让、抵押的, 应当按规定征收标准补缴转让、抵押排污权的使用费。

第十六条通过市场公开出让方式出让排污权的, 出让底价由试点地区省级价格、财政、环境保护部门参照排污权使用费的征收标准确定。

市场公开出让排污权的具体方式、流程和管理, 由试点地区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予以规定。

第十七条试点地区应当建立排污权储备制度, 将储备排污权适时投放市场, 调控排污权市场, 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示范等项目建设。储备排污权主要来源包括

(一) 预留初始排污权; (二) 通过市场交易回购排污单位的富余排污权; (三) 政府投入资金进行污染治理形成的富余排污权; (四) 排污单位破产、关停、被取缔、迁出本行政区域或不再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等原因, 收回其无偿取得的排污权。

第十八条排污单位通过市场公开出让方式购买政府出让的排污权的, 应当一次性缴清款项, 或者按照排污权交易合同的约定缴款。

第十九条排污单位支付购买排污权的款项, 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征收或委托排污权交易机构代征。

第二十条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或委托的排污权交易机构征收排污权出让收入时, 应当向排污单位开具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二十一条排污权出让收入具体缴库办法按照省级财政部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排污权出让收入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列103类07款10项“排污权出让收入”, 作为地方收入科目。

第二十三条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及委托的排污权交易机构要严格按规定范围、标准、时限或排污权交易合同约定征收和代征排污权出让收入, 确保将排污权出让收入及时征缴到位。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 自行改变排污权出让收入的征收范围和标准, 也不得违反排污权交易规则低价出让排污权。

严禁违规对排污单位减免、缓征排污权出让收入, 或者以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排污权出让收入。

第二十五条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权核定、排污权出让方式、价格和收入、排污权回购和储备等信息。

第三章使用管理

第二十六条排污权出让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 统筹用于污染防治。

第二十七条政府回购排污单位的排污权、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相关工作经费, 由地方同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

第二十八条相关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 擅自减免排污权出让收入或者改变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的; (二) 隐瞒、坐支应当上缴的排污权出让收入的; (三) 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排污权出让收入的; (四) 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将排污权出让收入缴入国库的; (五) 违反规定使用排污权出让收入的; (六) 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条排污单位不按规定缴纳排污权出让收入并提供有效缴款凭证的, 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不予核发或换发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一条有偿取得排污权的单位, 不免除其法定污染治理责任和依法缴纳排污费等其他税费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使用管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 在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并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备案。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篇3

《办法》确立了从事网络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明确了适用范围及“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等概念,同时对网络游戏内容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经营行为、虚拟货币发行及管理等作出制度安排。

2000年前后,网络所营造的泡沫经济开始破灭,一个个盛极一时的网络公司纷纷传出裁员或倒闭的消息,而一个网站却呈现另外一番景象:2001年5月,联众游戏以17万同时在线、2000万注册用户的规模成为当时世界最大在线游戏网站。紧随其后,由北京华义代理的日本公司制作的《石器时代》于2001年1月正式上市,成为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拉开了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序幕。

经历了20世纪末的初期、形成期阶段,及几年的快速发展,从盛大公司凭借《传奇》造就了中国互联网的神话到九城的纳斯达克上市;从百万玩家,已成为社会现象的《魔兽世界》到全民为之疯狂的“偷菜”,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经历了成长期,并快速走向成熟期的阶段,在中国整个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成为中国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游戏产业之所以打破原来中国整个网络经济的平衡,主要缘于20世纪末中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整个网络经济大受打击,网络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整个网络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得到迅猛的发展。

中国网游产业发展神速,2008年营收达27亿美元,同比增长76.6%,同时为电信、IT等行业带来了478.4亿元的直接收入。盛大、金山、第九城市等多家中国网络游戏公司都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额高达40亿美元,有6家公司的市值超过10亿美元。截至2008年10月,中国网游研发公司数量已达131家。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超过4000万人,行业平均利润率高达45%,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仍发展迅猛。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近年来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低俗的营销手段,令人咋舌的收费方式,饱受侵害的虚拟财产,疯狂的网瘾和疯狂的专家,等等;引发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整饬,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一次《办法》的出台势必再次掀起网络游戏行业内外的整顿,推动我国的互联网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这次《办法》在细则上非常具有针对性,主要对网络游戏的运营,管理,消费等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作了规定。

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办法》明确要求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根据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同时规定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针对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交易,《办法》要求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兑换自身提供的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不得以恶意占用用户预付资金为目的;保存网络游戏用户的购买记录180日以上,将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种类、价格、总量等情况按规定报送注册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从事网络游戏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和网络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单位,需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向省级主管单位申请,有效期3年。

针对网络游戏用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网络游戏用户发生纠纷时推诿举证责任;部分运营商通过制定格式化协议,将不平等的霸王条款强加给用户等问题,《办法》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在规范自身经营活动的基础上,着力保障网络游戏用户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合理解决纠纷,在提供服务网站的显著位置公布纠纷处理方式,并对经审核真实的实名注册用户负有依法举证责任;另一方面,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与用户的服务协议应当包括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制定的《网络游戏服务格式化协议必备条款》的全部内容,且无与其相抵触的其他条款。

国内网游研发水平不高,高水平的作品凤毛麟角,网游企业往往通过代理国外的产品在国内运营的方式进行经营。一方面使我国的产品自主性受到制约,另一方面许多国外网络游戏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包含诸多不良信息。按照第三章的规定,《办法》明确表示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依法对进口网络游戏进行内容审查,进口网游需获得审查批准后,方可上网运营。文化部要求申报进口网络游戏内容审查的,应当为获得独占性授权的网游运营企业。《办法》中也明确了有关部门前置审批的网络游戏出版物,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不再进行重复审查。

网络游戏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地位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壮大而日益提高,其辐射作用也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58亿元人民币;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2.65亿。同时,对于文化的传播,网络游戏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就像电视和电影部分取代了书籍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一样,互联网正在逐渐取代电视,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最主要的窗口。以现在的发展趋势,网络游戏将成为新世纪的影视剧,成为新千年的小说。世界知名的电子游戏制作公司,如索尼,暴雪都将本土的文化通过这一平台向世界传播,得到了业界的良好评价,同时也壮大了企业的实力。在韩国,网络文化产业被大力推广,韩国人首先为电子娱乐产业正名,电子游戏被当做一种体育运动“电子竞技”来开展,极盛时受到全民的追捧。

淮安市城市河道管理暂行办法 篇4

(淮安市人民政府2004年1月13日淮政发(2004)12号文印发)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河道管理,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美化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城市河道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防洪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淮安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河道(包括骨干排涝、排污河道、滞涝水塘)及其配套工程。

第三条

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主管机关,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河道,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河道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所辖河道及配套工程设施的管理、维修和养护,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河道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第六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河道的管理范围,按照《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划定。

(一)大运河管理范围:大运河南岸,背水坡堤脚向外50米;大运河北岸,韩泰轮胎(原橡胶厂)至金凤集团、1605粮库至清安泵站,以清安河为界;其余为背水坡堤脚向外50米。

(二)里运河管理范围:里运河南岸,西安路桥至利民家化厂,河口向外80米,其余为背水坡堤脚向外50米;里运河北岸,西安路桥至老坝口小学,河口向外80米,其余为背水坡堤脚向外50米。

(三)废黄河管理范围:废黄河南岸,活动坝上游,河口向外100米;活动坝至富强大沟,背水坡堤脚向外30米;富强大沟至淮海北路桥,以富强北路为界;淮海北路至沈阳路桥,河口向外100米;沈阳路桥至京沪公路桥,背水坡堤脚向外30米。废黄河北岸,河口向外100米。

(四)盐河管理范围:河口向外50米。

(五)清安河、文渠河、外城河、红旗河、洪福中心沟、团结河、大治河、柴米河、丰收河、跃进河、苏州河、大寨河、小盐河、古盐河、沿总排河、老涧河、老泗河、新泗河、孙大泓等城区骨干排涝河道管理范围,有堤段堤脚向外10米,无堤段河口线向外15米。

(六)大口子、越河大塘、南园水塘、西窑汪水塘、石塔湖水塘、勺湖、肖湖、月湖等滞涝水塘管理范围,塘口线向外5米。

第七条

确需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口、排水口、排污口等建筑物及设施,各类建筑物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单位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前,必须先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涉及航道的还需经交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建设单位占用的水利工程,其土地使用权属不变。建设项目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必须将批准文件和施工安排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核后,方可办理开工手续;涉及航道的,还应送经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建设项目竣工后,必须经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启用。

第八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必须事先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涉及其他管理范围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一)取土、弃置砂石或淤泥;

(二)爆破、钻探、挖筑鱼塘;

(三)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其他建筑设施;

(四)在河道滩地开采地下水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

第九条

严禁在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盐河等行洪排涝河道或通道上设置鱼罾、鱼簖等阻水捕鱼设施。对一般性河道内设置渔具的管理,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交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

严禁擅自在河道内圈圩、封河填塘。城市河道、滞涝水塘的开发利用必须服从防洪滞涝和航运。开发利用规划和项目必须按分级管理的权限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涉及航道、城建的还需经交通、城建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十一条

未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搭建临时工程设施或堆放物料。确因工作、生产需要,经批准搭建临时设施或堆放物料的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负责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河道主管机关负责清除,清除费用由责任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十二条

禁止向河道、水塘等水域或滩地倾倒垃圾、废渣、农药,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的污水和废弃物。

第十三条

禁止在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蛇家坝干渠等河道内新建或扩建排污口。上述河道内原有的排污口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达标排放,并有计划地削减排污量。在其他河道内新建、改建或扩大排污口,应当先经有管辖权的河道主管机关同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十四条

为了保护河道堤防工程设施安全,发挥工程应有效益,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禁止损坏涵闸、排涝泵站等各类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水文、通讯、供电、观测等设施;

(二)禁止在河堤上扒口、取土、打井、挖坑、埋葬、垦种、放牧和毁坏块石护坡、林木草皮等其他行为;

(三)禁止擅自在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内盖房、圈围墙、堆放物料,埋设管道、电缆或兴建其他建筑物;

(四)企业在改制、转制过程中,不得将河道堤防土地进行出让或变卖。

第十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的建筑物及设施,对河道工程、城市供排系统或其他水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必须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六条

因生产、经营需要,确需占用城市河道管理范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并应当交纳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补偿费。国家、省重点交通建设工程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占用补偿费主要用于城市河道堤防工程建设、管理、维修和养护。具体征收按照省、市《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擅自在城市河道、蓄水洼地、水塘管理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打井、造墓、挖筑鱼塘、堆放物料等影响防汛抢险、排涝工程和航道安全运行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依照有关法规规章,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恢复原状。逾期不清除、不恢复原状的,河道主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所需费用由违章者承担。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河道主管机关可依照有关法规规章,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九条规定,擅自在行洪排涝河道或通道上设置鱼罾、鱼簖等阻水捕鱼设施的;

(二)违反第十条规定,擅自在河道内圈圩、封河填塘的;

(三)违反第十一条规定,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搭建临时工程设施或堆放物料的;

(四)违反第十二条规定,向河道、水塘等水域或滩地倾倒垃圾、废渣、农药,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及《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禁止排放的其他有毒有害污水和废弃物的;

(五)违反第十四条规定,损坏涵闸、排涝泵站等各类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水文、通讯、供电、观测等设施的;

(六)未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筑设施及从事各类活动的;

(七)违反第十六条规定,拒不如数交纳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补偿费的。属于经济处罚、交纳占用补偿费的,对逾期不交者可按每逾期1天加收应交费1‰的滞纳金。

河道主管机关在进行处罚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作的罚没票据,罚款收入上交同级财政。

第十九条

河道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河道堤防及配套工程的巡查和管理工作,对损坏的堤防及配套工程及时进行维修、养护、加固或更新,所需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

第二十条

河道主管机关应当按照江苏省人民政府对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划定的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作为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应加强对大运河、里运河水上船舶航行、停靠的管理,划定船舶禁止停靠区或禁航区。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河道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篇5

号:西安市政发[2000]56号 发布日期:2000-4-28 执行日期:2000-5-1 西安市社会保险费地税征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范围、缴费单位、费基、费率 第三章 社会保险费征管范围 第四章 社会保险费的登记 第五章 社会保险费核定 第六章 社会保险费的征缴 第七章 票据的管理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九章 罚则 第十章 附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税务征缴社会保险费暂行办法的通知》(陕政发[2000]1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地方税务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工作,现将《西安市社会保险费地税征缴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实行税务部门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以下简称“社会保险费”),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和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合理调整预算支出结构,按照省上规定及时足额安排地税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的业务费及征收人员的酬金。其中,区县地税部门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业务费及酬金,由省、市和区县财政共同负担;区县失业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收费用由区县财政负担。实行税务征收社会保险费后,根据工作需要和省上协调意见,地方税务部门可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选调从事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相关人员到地方税务机关从事征缴工作。各区、县应加强征收力量,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及时足额征缴入库。各级财政、劳动、地税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定期联系和例会制度,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和解决地税征缴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地税征缴工作顺利进行。

西安市社会保险费地税征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我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省政府《陕西省税务征缴社会保险费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市境内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下统称“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缴纳,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缴纳或者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社会保险费由地方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各级财政、劳动、银行和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支持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工作。第二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范围、缴费单位、费基、费率 第五条 社会保险费征缴范围: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

(三)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根据我市实际,国家机关以及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医疗保险费由财政直接代扣代缴,不实行地税征收。

第六条 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单位为:在社会保险费征缴范围内并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的单位和个人。

向个人支付收入的参保单位为个人应缴社会保险费的代扣代缴义务人。

第七条 社会保险费由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计费依据为缴费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和个人计费工资收入。

第八条 社会保险费费率按照省、市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章 社会保险费征管范围

第九条 在城郊六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的市及市以上企业纳入市级征收范围,市级以下企业纳入区级征收范围;其余七区县及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属地原则,驻地企业全部纳入本区县征管范围。

第十条 社会保险费原则上以独立核算单位为缴费单位和代扣代缴义务人。原按总机构集中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暂维持原缴纳单位不变。第四章 社会保险费的登记

第十一条 缴费单位(包括城镇个体工商户,下同)应依法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登记(以下简称“参保登记”)和到地方税务部门办理缴纳社会保险费登记手续(以下简称“缴费登记”)。登记事项包括:单位名称、住所、经营地点、单位类型、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开户银行帐号以及劳动部门和地税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已办理参保登记单位应在地税征收社会保险费实施日前持营业执照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的社会保险登记证到地税机关办理缴费登记。

已成立但尚未办理参保登记单位,应在接到税务部门通知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别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参保登记手续。新成立单位应在取得营业执照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缴费单位办理参保登记后,15日内应到税务部门办理缴费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凡驻城郊六区(碑林、新城、莲湖、雁塔、未央、灞桥)的市属以上各类用人单位,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在市地税一分局、二分局、涉外分局办理缴费登记;驻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类用人单位在两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在两区地税局办理缴费登记;其他用人单位、城镇个体工商户均在所在区、县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在各区县地税部门办理缴费登记。第十四条 企业撤销或解散,应当自发生变动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地税部门办理清缴社会保险费手续。在社会保险费清缴完毕后,凭地税部门的有关证明,向其登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注销参保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完毕后5日内将办理结果通知地税部门。

第十五条 企业合并、兼并、分立或转让的,应当自发生变动之日起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参保登记手续,在办理变更参保登记后15日内应到地税部门办理变更缴费登记手续,其欠缴和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利息及滞纳金由合并、兼并、分立及转让后的企业负责向地税部门缴纳。

第十六条 企业因破产以及其他原因宣告终止的,在清算财产时,应当依法向税务部门缴纳社会保险费。第五章 社会保险费核定

第十七条 缴费单位应按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单位缴费基数和个人缴费基数,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有关规定核定后作为缴费依据。缴费单位的缴费人员或缴费基数发生变化的,缴费单位应于次月5日前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整。

第十八条 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10%或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0%确定应缴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并按核定数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结算并通知地税部门。

第十九条 城镇私营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各级地税部门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名单,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核定缴费基数和应缴数额后,提供给地税部门征收。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于每月25日前,将次月有变化和新参保的缴费单位及其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分种类、分单位和个人应缴纳部分)书面通知地方税务机关。第六章 社会保险费的征缴

第二十一条 缴费单位必须在每月15日内按照核定的应缴费金额以货币形式(支票或现金)全额向所在缴费登记的地税部门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职工转移补缴社会保险费,以现金形式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补缴,直接进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力市场收缴的社会保险费,分别进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此部分基金收入列入地税部门全年收入任务,同级财政部门按照规定通过地税部门支付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费和征收人员酬金。

第二十二条 主管地税部门受理缴费申报时,经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数据核对无误后,开具社会保险费征收专用票据或税收通用缴款书,交由缴费单位在三日内将其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企业(单位)帐户中分别划入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金收入户。逾期未缴的,税务机关向缴费单位开户银行开具《西安市社会保险费扣缴通知书》,从缴费单位帐户中直接划转。

第二十三条 缴费单位对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有异议的,必须先缴纳社会保险费,然后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重新核实。第二十四条 社会保险费不得减免。

第二十五条 缴费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可以在每月10日前向主管劳动行政和地税部门申请缓缴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一)企业经营困难,连续三个月未发职工工资(含生活费)的;

(二)企业濒临破产,在法定整顿期限内的;

(三)企业因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处于停产期间的;

(四)城镇个体劳动者经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办理歇业手续的。

第二十六条 企业(单位)缓缴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申请经主管地税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后送同级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经核准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单位,在缓缴期限内免缴滞纳金。缓缴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个人缴纳部分不得缓缴)。缓缴期满后,企业(单位)应当如数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及利息。缴费单位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欠。凡逾期不缴或少缴以及未经批准缓缴的企业,除由税务部门负责追缴外,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分别并入各项社会保险基金。

第二十七条 缴费单位因停业、歇业、破产、解散等原因三个月以上未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主管税务机关应登记造册,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二十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金收入户银行收到社会保险费后,应在三日内将税务部门开具的社会保险费专用票据有关联次反馈给税务部门,五日内将社会保险基金全额划入财政专户,收入户月末无余额。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按月审核分解,并于每月5日前将款项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划入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关基金支出帐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财政部门监督使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支出帐户可暂存1至2个月的基金支付费用。

第三十条 税务部门应于每月10日前,分别向同级财政、劳动行政部门报送上月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统计表。

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缴费记录,并按月记录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缴费记录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保存,并确保其安全完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于每年上半年向缴费个人发送上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通知单。第三十二条 缴费单位、缴费个人有权查询本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记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拒绝查询。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认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缴费情况和发送的个人帐户通知单与实际缴费不符的,有权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复核并告知复核结果。第七章 票据的管理

第三十三条 社会保险费专用缴款书可以采用“陕西省社会保险费征收专用缴款书”及“陕西省社会保险费征收凭证”,也可以采用税务部门的“税收通用缴款书”。采取哪一种形式,由市地方税务部门确定。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缴费单位应当每年向本单位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公布本年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接受职工的监督。地方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三十五条 劳动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缴费单位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登记、变更参保登记和缴费登记或注销参保登记和缴费登记情况;

(二)缴费单位申报缴费情况;

(三)缴费单位向职工公布本单位的缴费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缴费单位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登记、变更参保登记和缴费登记或注销参保登记和缴费登记情况;

(二)缴费单位申报缴费情况;

(三)缴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

(四)缴费单位代扣代缴个人缴费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对缴费单位履行社会保险登记、缴费申报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查,发现有违反《条例》和本办法行为的,有权责令其改正。

第三十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和地方税务机关进行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缴费单位了解掌握缴费单位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

(二)要求缴费单位提供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用人情况、档案资料、工资报表和名册,财务报告、会计报表、帐簿等资料。被检查单位有提供上述资料的义务;

(三)对缴费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复制;

(四)对缴费单位不能及时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可以下达检查询问书、限期整改指令书,缴费单位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做出书面答复。第三十九条 劳动行政部门、地方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到缴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调查时承担下列义务:

(一)秉公执法,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二)保守缴费单位的商业秘密;

(三)为举报者保密。

劳动行政部门或地方税务机关监察人员在行使监督职权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对缴费单位进行调查和检查时,至少应当由两人共同进行,并应出示执法证件。

第四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有关社会保险费征缴的违法行为有权举报。劳动行政部门或地方税务机关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举报,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应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60天。

第四十一条 财政、审计部门有权依法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第九章 罚则

第四十二条 缴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

一、情节严重的,由劳动部门或地税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劳动部门或地税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办理参保登记或缴费登记的;

(二)在参保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缴费单位依法终止后,未按规定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地税部门分别办理变更参保登记和缴费登记或注销参保登记和缴费登记的;

(三)伪造、变造参保登记或缴费登记的;

(四)未按规定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或不如实申报及谎报、瞒报的。

第四十三条 缴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主管地税机关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阻挠劳动行政执法人员和税务稽查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拒绝检查的;

(二)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三)拒绝提供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资料;

(四)未按规定为本单位职工办理参保手续和未向职工公布本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的;

(五)拒绝接受有关参加社会保险问题询问的;

(六)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七)拒不执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主管地税机关下达的限期改正指令的;

(八)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四十四条 缴费单位未经批准逾期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地方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由地方税务机关会同劳动行政部门按相关行政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五条 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对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诉讼。

第四十六条 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或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地方税务机关和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七条 劳动行政部门、地方税务机关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社会保险费流失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地方税务机关追回流失的社会保险费,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章 附则

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篇6

泰安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范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山东省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管理使用暂行办法》(鲁财综〔2001]30号)、《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国土资发[2003]135号)、《山东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管理实施暂行办法》(鲁财综[2004]110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包括重点项目、示范项目、补助项目和储备项目。

第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国家、省、市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开垦费、土地出让金和其他资金。

第四条 项目立项及资金安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因地制宜,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

(六)与上缴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出让金的数额挂钩。

第五条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市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和监督管理;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项目的实施、监督和管理,并提请当地政府组成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市财政局负责全市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计划安排、资金拨付以及使用监督,参与项目的论证评审、计划报批、检查验收。

第六条 项目实施推行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工程管护制、资金审计制和定期考核制等制度。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七条 项目申报根据有关规定,原则上实行一年两报制度和逐级审批制度。第八条 项目申报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符合入库审查办法的有关规定并纳入各级项目储备库;

(二)项目所在区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所必需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制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上述几项建设正在实施;

(三)申报项目建设规模

1、国家重点、示范项目的规模为:

土地开发:丘陵山区100-600曲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秒于,2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5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土地整理:丘陵山区100-10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4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土地复垦:丘陵山区60-4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200-10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2、省级重点、示范项目的建设规模为: 土地开发:100-4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片块不超过8片;

土地整理:100-6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40公顷,片块不超过8片;

土地复垦:50-2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12公顷,片块不超过8片;

3、国家、省级补助项目的建设规模均不超过200公顷;

4、市级重点、示范项目的建设规模为:

土地开发:60-300公顷,地块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15公顷,片块不超过5片;

土地整理:80-4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片块不超过5片;

土地复垦:30-100的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8公顷,片块不超过5片;

市级补助项目的建设规模不超过50公顷。

(四)净增耕地面积

1、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60%;

2、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丘陵山区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10%,平原地区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5%;

3、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40%;

4、各类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需补充耕地的,其数量、质量实行按土地等级核算。第九条 项目申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国家、省重点、示范项目规划建设期不超过2年,其它项目规划建设期一般为1年;

(二)投资估算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建设实际工程量,依据国土资源部及省有关定额标准进行投资估算;

(三)项目可行性由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有关规定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评估论证。项目原则上根据分级管理规定,由相应的国土资源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要求,对本区域内的拟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共同研究确定后,联合向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提出立项申请。

第三章 项目审批

第十一条 市国土资源局接到立项申请后,负责组织有关单对所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进行会审,并在30个工作日提出具

体审核意见。

(一)审核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审核的要点是增加耕地面积、投资额度、工程的可性性、开发整理复垦范围内权属调整方案等有关问题。

第十二条 上报国家、省级项目

项目可行性报告通过后,按规定时间报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立项及审批,并附下列资料:

(一)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联合申请报告;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专家论证意见;

(三)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汇总表;

(五)涉及项目的有关批复文件;

(六)项目区1:1万分幅现状图、项目规划设计图;县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图;

(七)其他有关资料(如电子文档和有关影像资料等)。第十三条 市级项目

经过论证、审核,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市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审批范围。上报材料参照第十二条执行。

市级项目根据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和耕地开垦费的资金情况统筹安排,经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共同研究确定后,下达项目实施计划。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四条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和下达的项目计划与预算,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有关的法规、制度规定组织项目实施。

第十五条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市范围内项目的实施管理、指导和监督,对项目工程实施、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按季度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第十六条 项目规划设计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改变。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规划期限如期竣工,并严格按批准的支出预算完成项目投资。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七条 项目工程和工程监理的招投标,按照市政府泰政发[2004]21号文件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前,项目单位必须向市国土资源局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公告书;

(二)项目管理合同书;

(三)项目工程招投标合同书;

(四)项目工程监理合同书;

(五)项目规划设计预算书等。

第十九条 项目工程监理。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公开招标,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工程质量全面监理;县级项目由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工程监理的管理工作。

第五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对项目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

第二十一条 省级重点项目资金按省规定渠道拨付,其他项目资金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工程进度及质量分期分批拨付至各县(市、区)财政局。县(市、区)财政局按照“报帐提款制”办法对项目资金实施管理,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根据工程进度及质量情况向县(市、区)财政局提出拨款申请,县(市、区)财政局经审核后及时将资金拨付本级国土资源局。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根据工程进度及质量情况直接将资金拨付项目实施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将定期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项目资金实行预算管理。根据《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预算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竣工验收费、必要的设备购置费、业主管理费及不可预见费等。(前期工作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预算7%的比例核定;工程施工费区分土地开发类型、工程类型和工程技术等级,按工程预算指标和预算定额标准进行编报;竣工验收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预算3%的比例核定;业主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分别按不超过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竣工验收费三项费用合计2%、3%的比例核定)。其中前期工作费、竣工验收费及业主管理费根据规定分级分类提取管理费用。第二十三条 项目完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编报竣工决算,并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省投资重点、示范项目,按省规定执行;国家、省、市投资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确定审计单位,县(市、区)投资的项目由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确定审计单位,项目法人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委托审计协议。

第二十四条 项目因不可抗拒原因而终止,项目实施单位要积极配合对项目进行清算,剩余资金按原拨款渠道上缴。

第二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强化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资金的财务管理与监督,严格财务制度,实行追踪问效。并要主动接受上级对项目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等行为,将通报批评、停止拨款、限期整顿,整改不好的,今后一律不再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并追究有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

第六章 项目验收及成果管理

第二十六条

项目竣工后,市国土资源局应根据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和下达的项目计划与支出预算,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

第二十七条 项目验收内容:

项目验收标准按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执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的规定。

(一)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二)工程建设质量情况;

(三)土地权属管理情况;

(四)资金使用情况及审计报告;

(五)项目建成后的工程管护措施、档案资料管理等;

(六)项目建设管理的主要措施、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情况。第二十八条 项目验收程序

(一)项目完成后,有关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在项目承担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项目初验。初验合格后,向市国土资源局提出验收申请。市级重点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组织验收;

(二)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窗口接到验收申请后,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项目验收;

(三)竣工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向竣工验收组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2、项目竣工报告与有关表、图;

3、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

4、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立项申请及有关批准文件;

7、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书;

8、项目实施方案;

9、有关合同书、协议书和任务委托书;

10、项目招投标有关材料;

11、项目工程质量监理、检验有关资料;

12、项目投资预期效益情况报告;

13、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

14、有关影像资料;

15、其他有关材料。

(四)项目竣工验收步骤:

1、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监理、审计等单位分别向验收组报告,并接受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质询;

2、实地查验工程建设的数量、质量和土地权属调整等情况,听取项目区农民群众等方面的意见;

3、查阅项目有关资料;

4、反馈项目竣工验收情况;

(五)竣工验收组在验收工作结束后向主管部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竣工验收工作概况;

2、本办法规定的竣工验收内容的认定意见;

3、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竣工验收结论。

第二十九条 完成项目规划设计任务通过竣工验收的,由市国土资源局对项目出具验收意见,颁发项目合格证书。对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

第三十条 项目竣工后,应及时进行土地变更登记、统计。需调整土地权属的,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土地权属调整方案依法及时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和变更登记。

第三十一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增耕地按照有关规定,纳入省补充耕地储备库进行管理;符合条件的,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三十二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切实加强新增耕地的管理和利用,经验收合格的新增耕地,应及时进行变更、登记、确认权属,并不断培肥地力,防止闲置和摞荒,加强管护,并建立管护跟踪制度,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加保护。

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篇7

第一条为规范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 是指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 专项用于支持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管理,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第二章专项资金使用安排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安排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 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通过引导、示范、培育市场等方式, 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二) 坚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

找准循环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并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 分别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

(三) 坚持集中财力, 重点突破。

通过机制创新, 将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其他专项资金衔接起来, 发挥财政资金合力作用。

(四) 坚持“科学、公开、公正”, 并接受社会监督。第三章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第五条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工作和范围包括:

(一) 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本办法所称“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 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资源, 其利用量相当于原生矿产资源。

1. 示范基地的“城市矿产”资源新增加工处理

能力 (含改造) 建设。

2. 示范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 示范基地“城市矿产”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二)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1.餐厨废弃物收运体系建设。

2.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

3.能力建设。包括电子信息管理平台、监测系统等。

(三) 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

1.循环化改造的关键补链项目构建。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 再制造。本办法所称再制造是指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 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产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重点支持可再制造技术进步、旧件回收体系建设、再制造产品推广及产业化发展等。

(五) 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1. 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支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成熟、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2. 技术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对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影响较大, 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但尚未实现突破的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六) 循环经济 (含清洁生产, 下同) 基础能力建设。

1. 循环经济法规、规划及政策研究。

2. 循环经济相关标准制定、目录编制。

3. 循环经济发展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等。

4. 循环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 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统计体系和规划、方案、项目评审及考核、验收等。

(七) 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财政部协商确定的其他重点工作。

第六条对中央基建投资、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已支持的重点工作 (工程) 或项目, 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四章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

第七条对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 专项资金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支持。

第八条支持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 采取预拨与清算相结合的综合财政补助方式。

(一) 地方政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求, 以及当地“城市矿产”资源情况提出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实施期原则上不超过5年) 。

(二)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按规定对地方政府提出的方案进行论证并批复。对已批复的方案, 地方政府与两部委签订承诺书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方案, 以新增“城市矿产”资源集聚利用量为依据, 并参考再生资源利用成本及市场售价测算核定补助资金, 总额不超过新增投资额的一定比例。补助资金由地方政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复的有关实施方案统筹使用, 专项用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 资金使用方案及其调整情况需报两部委备案。

(四) 承诺书签订后, 中央财政按补助资金的50%拨付启动资金, 5年内再生资源利用量已超过建设方案中设定目标90%以上的, 由地方政府提出考核和余款拨付申请,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织考核, 考核合格的拨付余款;不合格的不予拨付余款并扣回部分已拨付补助资金。3年内工作无实质进展的, 将已拨付补助资金全部扣回。

第九条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的专项资金, 支持方式比照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支持方式执行。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十条支持再制造的专项资金, 在构建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下, 主要采取补贴的方式支持旧件回收及再制造产品的推广及产业化发展。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支持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的专项资金, 对于成熟的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 在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 通过政府购买技术的形式, 在全行业免费推广。过渡期内, 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或部分重点企业采用成熟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的改造可给予适当奖励。

对于未实现突破的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应用示范, 并按照项目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应用示范项目成功后可按项目投资额一定倍数进行政府购买, 并免费在全行业推广。

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支持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的专项资金, 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规定, 纳入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十三条其他重点工作的资金支持方式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另行确定。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追踪问效, 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施专项核查。对达不到要求的, 责令限期整改, 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 扣回已拨付资金。

第十五条相关单位及省级财政部门、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并应加强对本单位、本地区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专项资金应当坚持专款专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将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取消申报资格、停止资金拨付或收回已拨付补助资金, 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国务院令第427号) 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延安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 篇8

近期,中国民航局修订印发的《引进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已下发到各通航相关企业,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江文全-通用航空”发布的一条微博带动对该办法的广泛讨论,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该微博已被转发近200人次。可见《引进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对通用航空的重要意义。

此次发布于2012年12月24日的《引进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针对2010年4月发布的办法进行修订的。那么修订后的办法到底发生了哪一些变化? 以下将为您细细解读。

实施分类管理,简化审批流程

新办法明确了对引进通用航空器将实行分类管理。一般通用航空器引进由地区管理局备案管理:喷气公务机引进由地区管理局负责受理,其中大型喷气公务机(包括波音737系列、空客A320系列、世袭1000,以及最大起飞权重大于以上机型的喷气公务机,下同)由地区管理局审核,报民航总局核准:其余喷气公务机由地区管理局核准,报民航局备案。

以上新的规定,改变了旧办法由地区管理局和民航局形成的两级管理方式,即地区管理局负责申请项目的受理及初步审核,民航局负责核准。由此可见,航空器的引进审批权已由总局逐步下放到地区管理局,并对不同航空器实行分类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申请项目的处理效率。

但是,备案是如何定义的?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备案在一定程度还是“核准”。具体来说,地区管理局可通过对申请材料等来判断是否“备案”成功,“备案不成功”即拿不到购机批文,这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核准”。虽然民航局已经进一步放宽了对航空器引进的管控,但是我们期望的是航空器可以像买汽车一样能够自由的买卖(民航局只需在未来的运营中加于管理),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只要航空器是处于适航的。增加航空器的保有量,是我们通用航空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我们应该呼吁民航局进一步、完全放宽对航空器引进的管理。

缩短了审批和审核时限

新办法规定对于引进一般通用航空器,如无异议,地区管理局应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对于引进喷气公务机,地区管理局应该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如无异议即予核准,并在10个工作日内报送民航局备案:对于引进大型喷气公务机,地区管理局应该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核,将审核结果及申报材料报送民航局。

原办法规定是“地区管理局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通过初步审核的,由地区管理局将审核意见连同申请人材料报送民航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新规定对地区管理局审核和审批时限进行了分类缩短,而民航局的批复时限也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这条规定的修订,对于通用航空来讲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但是,尽管办法规定缩短了审核和审批时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宽了航空器引进。审核可能不会一次性通过,你可能申报两次就出来购机批文,你也可能申报多次都申请不出来购机批文。

一般通用航空器转发无需重新办理批文

旧办法中第十一条规定;“通用航空器自国籍登记证书颁发之日起12个月内在国内转让或长期租借用于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应由接收方或租用方申请办理通用航空器引进审批手续。”现在新的办法修订为,喷气公务机在24个月转让或长期租借(12个月以上)需重新申报办理喷气公务机引进核准手续。这也就是说,一般通用航空器转让或者长期租借无需再办理引进核准手续。

这条规定将利好于二手直升机的交易。个人认为,由于新机引进的时间较慢,未来二手直升机从国外引进到国内,或者二手直升机在国内的转让(或长期租借)将变得异常活跃。这将有利于提高直升机的派遣率。

公务机引进将受到限制

在新办法中对引进喷气公务机及大型喷气公务机增加了一条规定,即“民航发展基金缴纳情况”。这是不是意味着将对公务机“征税”呢?此外,《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向通用航空中的直升机作业倾斜。由此可见,直升机在工农业作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正是国家大力支持并着力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个人认为,未来中国直升机引进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公务机的引进速度。

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新办法第十二条明确了如引进人有意提供虚假申请材料,一经查实两年内不再受理其引进申请,而申报材料中包括航空器的飞行安全记录。除此之外,新办法对购机批文的有效实现进行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在购机批文签发之日起两年内有效。以上这些新的规定都可以进一步强化通用航空的安全管理。

通用航空未来是否能再掀新热潮,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2012年曾表示:“今明两年是我国低空空域改革最重要的两年,各方发展通用航空的热情高涨。今年我国通用航空增长约7%,预计明年也将在7%以上。”据李家祥透露,2013年民航局还将出台进一步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通过政策补贴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加大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的投入等新举措。

上一篇:学校全员培训实施方案下一篇:当幸福来敲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