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新演讲稿

2024-06-13

宋文新演讲稿(精选3篇)

宋文新演讲稿 篇1

感恩父母,孝心无价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虽然它已远去,但一颗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驻心间。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我们要学会感恩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种人最要感谢,有一种人最应感恩,那就是父母。

父母的皱纹深了,他们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父母的手粗了,他们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父母的腰弯了,他们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面对父母深沉的感情,聆听父母殷切的心愿,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这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那么,父爱将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如果说,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拿什么感谢您,我的父母,所有的恩情我将铭记在心。

然而,我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面小红旗。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一枚含着体温的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他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趁你父母健在的时候尽一份孝心啊!

太康县实验小学四年级3班

宋文鑫

宋文新: 创新教改势在必行 篇2

她说,我在今年两会上最期待得到的答复,就是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她表示,针对我们提出的社会价值核心理念,如何与现代传统文化结合,教育青少年更好地传承民族血脉,我会提出自己的建议。

回顾自己的学生教育实践工作,她感慨到,现在的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信任感相对较少,相反的喜欢“过起了洋节”。她表示并不是反对大家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而是惋惜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在如何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缺失。

宋文新代表认识到对青少年学生普及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她说,我们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将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地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体现在教学大纲、课程、教材、教学、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

她强调,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普及,相对现在这一代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尤其是网络健康安全保护措施相对滞后。她说,现在孩子几乎人手一个手机,如何从源头系统地规范网络内容运营很重要。例如,现在青少年手机使用还没有实名制,我们对他们的网络内容没有分类管理,就会导致孩子们接触到不健康信息的机会增大,网络内容提供者如何去创新管理,制度约束,自主向着利于青少年的方向发展,是一个需要系统管理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现在的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依旧是课程和教材。但现状是内容较少、碎片化、不成体系,学生难以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我们就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和学习特点,合理确定目标,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增强生动性、活泼性,避免简单灌输与说教。另外还需要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让学生能够有多元化优质的发展。

当听到本刊记者来自《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宋文新代表对本刊的“奇思妙想”专栏产生了兴趣,她说,应试教育会在某些程度上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有可能会磨掉了他们的棱角,把孩子打造成了一个个的标准件。她强调,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特别重要,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这一环节,我们就是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敢于想象的空间,敢想才敢尝试去做,只要你敢想,有创新理念有创新思想,未来就会有发展。我们中国的教育就是要以这样的创新教育精神去培养阶梯形人才。

语文新课标培训讲稿 篇3

蕉村镇中心校

李兴平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汉字教育是本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每天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字10分钟。强调练字的质量。其实我们都知道,学生不良的写字姿势,如歪头、曲身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造成这些不良习惯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握笔的姿势,他们感觉笔尖离手的距离越短,就更容易把握。这些都会造成一系列的错误习惯。

(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本条修改并不是说低段就不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了,只的稍微降低了一点点低段识字量的要求而已,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并没有降低。

(3)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工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4)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

(5)、明确要求软笔书法,从第二学段开始进行楷书练习,第三学段要求会用毛笔书写楷书。所有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生写毛笔字的准备。最好能自己先进行练习。

2、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一大改革就是由“教懂”变为“练能”。不再是教师将课文内容教给学生,把学生教懂,而是将课文当作是一个平台,当作是学生练习阅读能力的材料。即:将阅读课定位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原课标将阅读教学解释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而新课标则定位为练能,练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要求阅读教学课堂做好七件事:层层推进读到位,词名在理解兼运用,由点到面练口才,巧选时机当堂写,学法指导重迁移,思维训练重创新,积累词句增素养。

(1)、强调课外阅读。第二学段明确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40万字。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强调课外阅读的指导、管理,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同时也要提倡自主阅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着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通过课学教学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特别是“品味”一点值得大家思考。读什么样的书才叫有品味?怎样读才叫品味?

(2)、提倡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前提,读为基础,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分析来代替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品读过程,阅读是一个个性化行为,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味前,一定要让学生完整地将课文读到三遍以上,使每个学生都对文本有整体的认识,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时,才是最佳的指导时机。对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

(3)、阅读教学中的感情朗读提倡感情的自然流露、自然表达,着重学生自己的理解,自身独特的感受,摒弃矫情做作。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际中怎样实施?我想,充分运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尽量少地用全班齐读整段、整篇的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单独朗读,要让学生在有一定的理解和体会的前提下才能要求感情朗读。

(4)、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的过度发展挥。任何深挖教材或者拓展延伸都应该以文本为依托,适度地进行延伸是相当必要的,如果离文本太远,那就大可不必了。

3、习作教学

(1)、第一学段中并非没有习作教学的明确要求,只是称之为“写话”而已。新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明确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其实,写话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起步作文。请大家注意其中的几个词语,“兴趣”“想说的话”“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对于学生在写话中出现的一些生活化的词语,如“帅呆了”“神马”不要都打入“口语”“不规范语文”的大牢里。要想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就得从第一学段的写话开始。

(2)第二学段的要求中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很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注意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有新鲜感的词句”是在2011版的新课标中才有的说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

倡导个别习作,不一定全班统一安排,根据个别学生的特殊经历,如获奖了、挨打了等,及时让学生进行习作。同时,为了让学生不感到这是一种惩罚,应该将个别习作进行展示和表扬。管建刚的作文革命值得借鉴。

(3)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更加鲜明:“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已不再是原课标中的“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这种提法与原来的“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已有明显的不同。在上次片区的语文教材培训中,片区教研员明确指出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纳入评分标准。

教学建议:重视习作评讲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习作评讲课甚至重于习作指导课。应该在习作评讲课中给学生明确提出修改的要求,并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每学期的习作中,至少要有三次习作要求学生进行同一要求的二次习作。

修改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错别字,更应该涉及到标点、整句、整段;大头病、假尾病;过程叙述太过于平淡(没有细节描写)

具体的修改方法:读(要求、自己的作文)、问(说清楚没有?还可以怎样说?可以用哪些积累到的词句?想(当时具体的情况是怎样?有什么校的表情、动作?)、说(先按修改后的内容说一遍来试试)、互评(发现可能有问题的地方请同学帮你说说怎样改更合适)

(4)、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合理想象是创作的先决条件。在习作评价中建议:着重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要求说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客套话,抵制抄袭;改进命题方式:提倡自由选题。

其中给我们很多思考:怎样看待写想象中的事物?提倡自由选题的命题意见将会对试题产生怎样的影响?就要看教研员们怎样解读2011版新课标。

4、综合性学习

2011版新课标建议注重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这些建议都现综合性学习有关。

上一篇:打包产品操作流程下一篇:我依旧选择真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