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通用8篇)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篇1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为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文明、务实、高效、廉政的服务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1、中心工作人员应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不串岗。
2、保持办公场所清洁整齐,办公时间不得大声喧哗,不再办公场所吸烟。
3、统一配戴中心工号牌,衣着整洁,举止文明,待人礼貌,服务热情周到,态度诚恳耐心,不以任何方式或借口怠慢、顶撞和刁难客户。
4、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爱岗敬业,业务精通,技能娴熟。
5、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严禁拖拉推诿、马虎了事。
6、实行首问责任制,对基层的咨询和客户提出的问题及时答复,认真办理,重要事情做好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7、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办事;不准利用职务和职权之便,吃、拿、卡、要;严格按上级或物价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
8、严格遵守承诺办事时限。对外有明确承诺办结时限的,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能提前半截的,应尽量提前;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办结的,必须向服务对象做出说明。
9、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尽心尽责,共同维护中心良好的秩序。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篇2
关键词:乡镇林业站,自身建设,职能变化
林改后, 我国林业由政府大包大揽逐步转为政府只负责其中的一小部分, 而大多数功能由社会和市场来完成, 即出现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它指为林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服务组织和活动的组合。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才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对象由村集体变为千家万户之后, 林农的需求千变万化, 林业站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 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林农所需的所有服务;并且随着林改的进一步深入, 林农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的变动和增长, 会出现其他林业服务提供者, 承担了部分原来由林业站承担的职能。所以, 林业站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林业站与其他林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同时加强自身的建设。
1深化认识林业站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乡镇林业站工作范围涉及林业建设的方方面面, 林业站确保了林业政策和林业工作在基层的落实。首先, 林业站受县 (区) 级林业管理部门的委托, 行使林业执法权。在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技术推广、林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组织管理作用。其次, 基层林业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组织。基层林业站的服务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过程的始终。一方面, 基层林业站向林农广泛宣传林业政策法规;另一方面, 积极为林农提供科技服务。有计划地组织林农、乡村林场广大职工、乡村护林员、林业专业户开展技术培训, 培养林业科技致富带头人, 创办林业技术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林业先进实用技术, 开展试验示范, 有效地促进了林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 为林农提供法律咨询和市场信息服务, 积极引导林农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实践表明, 乡镇林业站在基层林业建设和林农致富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林业站职能的转变
就目前龙泉市的情况来看, 林业服务的需求强度是很大。林权改革完成不久林业的规模经济效益表现还不十分明显林农对林业服务的需求强度是很大的。虽然建立了一些专业合作组织, 但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还较小。这些组织多数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的, 产生的时间还不长, 在整个林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有限, 还不能取代林业站的很多服务功能。从目前来看, 林业站仍然要承担相当重的服务任务, 职能转变可以分两个步骤:一是短期内, 林业站可以从以前的重点抓组织生产, 转移到重点抓资源管理上来, 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二是从长期来看, 随着林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林改的进一步深化林业站的工作应重点突出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 引导和扶持非公有制林业企业走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3乡镇林业工作站今后的工作重点
3.1充分发展林业站宣传作用, 切实加强领导,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林业站是林业政策的“宣传部”, 要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 切实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林业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体的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林业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提高林业部门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3.2加强林业站的管理职能, 注重生态公益林的种植与管护
随着林业的发展和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 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的生态功能, 实行生态优先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等。所以从林业站工作目标上来看, 林业站也应将其工作重点放在生态建设和资源管理及对生态公益林的种植与管护上。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 商品林的种植、经营主要由个人来承担, 所以林业站这部分职能主要是管理功能。在职能转变中, 可将这部分职能弱化或直接取消。
对生态公益林的种植与管护要明确责任主体, 落实管护技术措施。对护林员培训考核, 经考核合格的, 方能聘为管护员, 否则不能上岗。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 要明确管护面积、管护责任、管护质量要求、管护年限、管护措施, 以及管护报酬、奖惩措施等内容。管护人员按照管护合同完成管护任务, 达到质量要求的要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兑现管护报酬。要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例会, 一是让护林员汇报当月管护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二是安排近期主要工作;三是加强对护林员进行业务培训, 集中学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努力提高护林员素质。做到依法护林, 依法兴林。要建立完整的森林管护档案, 及时准确提高管护报表和信息。要积极采用先进手段, 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不断提高管护水平。要按月对护林员日志进行审核, 并逐一签字。护林员巡山护林的同时, 对退耕还林地进行补植, 对新造林地进行管护。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落实管护责任, 明确到人, 制定奖惩措施。要加强对森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严格林地林权保护管理, 实行林地用途管理制度。
3.3发挥林业站的服务作用,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林业站兼有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部分和单纯服务功能的部分, 应根据各林业站自身的条件和其他林业服务提供者的情况等有选择地提供其中有限的一部分。这符合我国政府改革需要, 而且从林业站的资源配置来看, 也更加现实、有效, 能够保证林业站为林农高质量的服务, 让林农满意。从林业生产过程来看, 根据林业经营主体的变化和需求, 林业站应重点强化那些林农需求迫切 (如产前市场信息) , 以及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 (如伐后验收) 。例如在育苗过程中, 林农可以自主选择种苗的来源, 即除了林业站的统一调拨苗, 还可以自由选择市场上的其他苗木, 甚至不再需要林业站的苗木;林农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很强烈, 特别是对经济林产品的价格、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够, 这是林农在产前迫切需要的信息。在造林过程中, 林改前林业站在整个造林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 从取苗、林地准备、栽种、抚育到质量验收, 都由林业站组织完成, 这时的技术指导的力度较大。而在林木生长过程中, 林业站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随着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林农个人, 林木管护的工作主要由个人承担, 盗伐的现象基本消失;林木防火问题由林农交纳一定数量的防火费用给村集体, 由村组建防火队或防火协会, 如有火灾发生, 由林业站统一指挥各村组建的防火队灭火;林业站的服务重点要放在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上面。为此, 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1) 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乡镇林业站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 充分利用农村护林员的人力资源, 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 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 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 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除治, 防患于未然。从长期发展来看, 要在各个基层林业站之间建立起一个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 使各基层林业站之间的森防信息实现共享, 以便能够及时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 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 而且能够结合森林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 进行区域性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
(2) 加大科技含量, 改进防治手段。针对当前基层林业站人员老化、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 选派年轻有为、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基层林业站去, 切实加强基层林业站的技术力量, 为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 还需强化防治手段:一是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 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 采用良种壮苗, 营造混交林, 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生产措施, 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 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矿物性农药等, 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要大力普及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 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
术推广力度, 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
(3) 加大资金投入, 保证防治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条件。因经费投入不足, 每年都有不少面积的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因此, 今后应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 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 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三是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按“谁受益, 谁补偿”的原则, 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总之, 在病虫害防治等服务方面, 林业站应与林农更多地沟通和宣传, 林业站在技术指导中应该更加强调针对性、示范性、定向性。当然, 林业站也有少量的服务针对林业加工企业, 如提供原料信息、作为企业与林农之间的中间桥梁等。这些事实上也为林农的生产提供市场信息。
3.4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管理总站关于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好4件实事的通知》精神, 乡镇林业站应该结合全区实际, 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活动体, 抓好林农培训、开展林业科技推广、扶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 兴建“绿色小康乡”、“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等实事, 进一步推进村庄绿化工作。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形成, 林业站作为基层的林业部门, 其职能应该突出重点, 有选择性地提供林农满意的服务。此外, 林业站的职能转变, 要从市场需求政府工作目标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有计划、分步骤进行, 同时还应协调好林业站与其他林业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总之, 乡镇林业工作站今后要在林业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近如.从集体林区看林业站的作用[J].中国林业, 2002 (10) .
[2]陈祖挺.浅谈林业站在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中的作用[J].福建林业科技, 2 0 0 4 (4) .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篇3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林权改革后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需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和林业发展。
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 巩固 集体林制度
0 引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拥有了集体林地的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经营处置权和受益权。改革必将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林权改革后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需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形式,主要应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专业的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应履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政策咨询、营销协作,联系政府等职责,这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和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林改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各部门、各单位、各组织要紧密配合,促进林改后林业各生产要素能顺利地流动,促进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顺利进行,切实实现林产品的价值增值,从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
2 进一步扩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尤其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要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服务机构的数量,改善服务的布局,增加服务的种类和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加适用技术培训服务、信息服务、销售服务、加工服务等内容。特别要针对广大林农的需求去搞好服务,这样才能巩固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促进改革的成效得以深化。
3 要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林业产权,提高了广大林农发展建设林业的积极性,增加了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林产品的经营规模增大,林业经营项目增多,使林业经营体系复杂化,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强化和优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扩大管理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林业生产的要求,提高林业服务效率,增加广大林农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流通。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意识,拓宽视野,彻底转变过去依赖“等、靠、要”的想法,建立激励机制,强化为林业服务、为林农服务的意识。
4 要进一步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的素质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使林业部门的职能由过去的主要以管理型为主向服务型转变,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决定了其服务者主要是林业基层单位,目前由于服务基础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工资低和待遇差等原因,相当一部分林业基层单位技术骨干缺乏,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这就需要尽快改善基层条件,改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有效吸引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克服“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才能真正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效果。
5 积极组建林业合作组织,参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篇4
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生产力水平低、林区发展滞后、林农收入增长缓慢,林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了农民的
经营主体地位,实现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的内在积极性。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战略举措,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农业安全与生态安全,事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是金融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强农惠农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当前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加就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意义重大。
二、切实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有效信
贷投入
在已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地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充分利用财政贴息政策,切实增加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覆盖面。对于纳入国家良种补贴的油茶林等林木品种,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稳步推行农户信用评价和林权抵押相结合的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扩大林农贷款覆盖面。鼓励开展林业规模化经营,鼓励林农走“家庭合作”式、“股份合作”式、“公司+基地+农户”式等互助合作集约化经营道路,鼓励把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法人授信和对合作组织成员授信结合起来,探索创新“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担保机构”信贷管理模式与林农小额信用贷款的结合,促进提高林业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林业的经
济特征、林权证期限、资金用途及风险状况等,合理确定林业贷款的期限,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具体期限由金融机构与借款人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市场原则合理确定各类林业贷款利率。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一般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对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农贷款业务,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负担原则上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倍。各级财政要加大贴息力度,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逐步扩大林业贷款贴息资金规模。
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发挥在林农贷款中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同时依托“惠农卡”,积极开展符合林业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利用结算网络完善、网点众多等优势,积极提供银行卡、资金结算、小额存单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项目。其他各国有银行要采取直贷、贷款转让、信贷资金批发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林业贷款业务。其他各商业银行设在林业发达县域内的分支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林业贷款业务。
支持有条件的林业重点县加快推进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专业贷款组织通过委托贷款、转贷款、银团贷款、协议转让资金等方式加强林业贷款业务合作,促进林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参与的贷款市场体系。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林业重点县的县级分支机构要合理扩大林业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面向林区居民和企业的林业金融咨询和相关政策宣传。探索建立村级融资服务协管员制度。
三、引导多元化资金支持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
鼓励符合条件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类融资工具,募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鼓励林区从事林业种植、林产品加工且经营业绩好、资信优良的中小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鼓励林区外的各类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投资基础性林业项目。凡是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与个人,按法律和政策规定程序受让集体林权,从事规模化林业种植与加工的,资金不足时,均可申请银行信贷支持。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基金投资林业种植等产业。支持组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
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开办林业融资担保业务,大力推行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由林业企业和林农自愿入会或出资组建的互助性担保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担保机构的资信实力、第三方外部评级结果和业务合作信用记录,科学确定担保机构的担保放大倍数,对
以林权抵押为主要反担保措施的担保公司,担保倍数可放大到10倍。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提供林业生产发展的融资担保服务。
四、积极探索建立森林保险体系
各地要把森林保险纳入农业保险统筹安排,通过保费补贴等必要的政策手段引导保险公司、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农积极参与森林保险,扩大森林投保面积。各地可设立森林保险补偿基金,建立统一的基本森林保险制度。
保险公司要遵循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森林保险业务。在推进森林保险业务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林种的不同需求,不断完善森林保险险种和服务创新。在产品开发中,要综合考虑当地林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针对性地推出基本险种和可供选择的其他险种;在保险费率厘定中要充分考虑到林
业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强度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保险费率;在承保中要坚持“保障适度、林农承担保费低廉、广覆盖”的原则;在保险理赔服务中,要按照“公开、及时、透明、到户”的原则规范理赔服务,提升森林保险的服务质量。
加大森林保险宣传力度,普及保险知识,提高林农保险意识。鼓励和引导散户林农、小型林业经营者主动参与森林保险;创新投保方式,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集体投保,支持以一定行政单位组织形式进行统一投保,提高林农参保率和森林保险覆盖率。探索建立森林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各参与森林保险的经办机构,要对森林保险实行一定比例的超赔再保,建立超赔保障机制,提高森林保险抗风险能力。
五、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和内控机制建设
建立林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林权证登记、抵押、采伐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进程,将上述信
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方便银行查询及贷款管理。推进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设,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林区的信息采集和使用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业企业的电子信用档案,设计客观、有效的信用信息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充分发挥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
正确处理加大支持和防范风险的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和林业投资风险的基础性研究,建立符合林业贷款特点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贷后检查和跟踪服务,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信息系统,不断充实和完善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组织和林农的数据信息,切实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林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六、积极营造有利于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大人民银行对林区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的支持力度。对林业贷款发放比例高的农村信用社等县域存款类法人金融机构,可根据其增加林业信贷投放的合理需求,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和适当延长再贷款期限等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
鼓励和支持各级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增加林业贷款贴息和森林保险补贴资金,建立林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或注资设立或参股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参与林业贷款的抵押、发放和还贷工作。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森林资源勘界、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保证林权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木、林地经营权依法流转管理。各林权证登记管理部门要简化林权证办理手续,降低相关收费。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银行合法债权,对在抵押贷款期间所抵押的林木,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予发放采伐许可证、不予
办理林木所有权转让变更手续;贷款逾期时,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做好抵押林权的处置工作。加快建立林权要素交易平台,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大力推进林业专业评估机构、担保机构和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建设,为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那一世范文网
林业贷款的考核适用《中国银监会关于当前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对涉农贷款的相关规定。林业贷款的呆账核销、损失准备金提取等适用财政部有关对涉农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规定。
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加强对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协调。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与同级财政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保监会派出机构及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必要的协作与信息交流机制。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会同同级
财政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保监会派出机构及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本意见精神和辖区林业发展实际特点,制定和完善具体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和支持辖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林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并加强林业信贷政策的导向效果评估。各金融机构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涉林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加强涉林贷款的统计与监测分析。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篇5
人民银行 财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银发〔2009〕170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银监局、保监局、林业厅(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精神,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生产力水平低、林区发展滞后、林农收入增长缓慢,林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实现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的内在积极性。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战略举措,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农业安全与生态安全,事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是金融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强农惠农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当前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加就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意义重大。
二、切实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
在已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地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充分利用财政贴息政策,切实增加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覆盖面。对于纳入国家良种补贴的油茶林等林木品种,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稳步推行农户信用评价和林权抵押相结合的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扩大林农贷款覆盖面。鼓励开展林业规模化经营,鼓励林农走“家庭合作”式、“股
份合作”式、“公司+基地+农户”式等互助合作集约化经营道路,鼓励把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法人授信和对合作组织成员授信结合起来,探索创新“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担保机构”信贷管理模式与林农小额信用贷款的结合,促进提高林业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林业的经济特征、林权证期限、资金用途及风险状况等,合理确定林业贷款的期限,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具体期限由金融机构与借款人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市场原则合理确定各类林业贷款利率。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一般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对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农贷款业务,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负担原则上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各级财政要加大贴息力度,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逐步扩大林业贷款贴息资金规模。
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发挥在林农贷款中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同时依托“惠农卡”,积极开展符合林业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利用结算网络完善、网点众多等优势,积极提供银行卡、资金结算、小额存单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项目。其他各国有银行要采取直贷、贷款转让、信贷资金批发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林业贷款业务。其他各商业银行设在林业发达县域内的分支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林业贷款业务。
支持有条件的林业重点县加快推进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专业贷款组织通过委托贷款、转贷款、银团贷款、协议转让资金等方式加强林业贷款业务合作,促进林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参与的贷款市场体系。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林业重点县的县级分支机构要合理扩大林业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面向林区居民和企业的林业金融咨询和相关政策宣传。探索建立村级融资服务协管员制度。
三、引导多元化资金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
鼓励符合条件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类融资工具,募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鼓励林区从事林业种植、林产品加工且经营业绩好、资信优良的中小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鼓励林区外的各类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投资基础性林业项目。凡是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与个人,按法律和政策规定程序受让集体林权,从事规模化林业种植与加工的,资金不足时,均可申请银行信贷支持。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基金投资林业种植等产业。支持组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
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开办林业融资担保业务,大力推行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由林业企业和林农自愿入会或出资组建的互助性担保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担保机构的资信实力、第三方外部评级结果和业务合作信用记录,科
学确定担保机构的担保放大倍数,对以林权抵押为主要反担保措施的担保公司,担保倍数可放大到10倍。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提供林业生产发展的融资担保服务。
四、积极探索建立森林保险体系
各地要把森林保险纳入农业保险统筹安排,通过保费补贴等必要的政策手段引导保险公司、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农积极参与森林保险,扩大森林投保面积。各地可设立森林保险补偿基金,建立统一的基本森林保险制度。
保险公司要遵循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森林保险业务。在推进森林保险业务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林种的不同需求,不断完善森林保险险种和服务创新。在产品开发中,要综合考虑当地林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针对性地推出基本险种和可供选择的其他险种;在保险费率厘定中要充分考虑到林业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强度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保险费率;在承保中要坚持“保障适度、林农承担保费低廉、广覆盖”的原则;在保险理赔服务中,要按照“公开、及时、透明、到户”的原则规范理赔服务,提升森林保险的服务质量。
加大森林保险宣传力度,普及保险知识,提高林农保险意识。鼓励和引导散户林农、小型林业经营者主动参与森林保险;创新投保方式,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集体投保,支持以一定行政单位组织形式进行统一投保,提高林农参保率和森林保险覆盖率。探索建立森林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各参与森林保险的经办机构,要对森林保险实行一定比例的超赔再保,建立超赔保障机制,提高森林保险抗风险能力。
五、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和内控机制建设
建立林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林权证登记、抵押、采伐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进程,将上述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方便银行查询及贷款管理。推进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设,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林区的信息采集和使用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业企业的电子信用档案,设计客观、有效的信用信息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充分发挥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
正确处理加大支持和防范风险的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和林业投资风险的基础性研究,建立符合林业贷款特点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贷后检查和跟踪服务,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信息系统,不断充实和完善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组织和林农的数据信息,切实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林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六、积极营造有利于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人民银行对林区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的支持力度。对林业贷款发放比例高的农村信用社等县域存款类法人金融机构,可根据其增加林业信
贷投放的合理需求,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和适当延长再贷款期限等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
鼓励和支持各级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增加林业贷款贴息和森林保险补贴资金,建立林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或注资设立或参股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参与林业贷款的抵押、发放和还贷工作。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森林资源勘界、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保证林权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木、林地经营权依法流转管理。各林权证登记管理部门要简化林权证办理手续,降低相关收费。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银行合法债权,对在抵押贷款期间所抵押的林木,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予发放采伐许可证、不予办理林木所有权转让变更手续;贷款逾期时,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做好抵押林权的处置工作。加快建立林权要素交易平台,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大力推进林业专业评估机构、担保机构和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建设,为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林业贷款的考核适用《中国银监会关于当前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银监发〔2009〕3号)对涉农贷款的相关规定。林业贷款的呆账核销、损失准备金提取等适用财政部有关对涉农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规定。
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加强对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协调。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与同级财政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保监会派出机构及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必要的协作与信息交流机制。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保监会派出机构及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本意见精神和辖区林业发展实际特点,制定和完善具体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和支持辖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林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并加强林业信贷政策的导向效果评估。各金融机构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涉林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加强涉林贷款的统计与监测分析。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会同所在省(区、市)财政厅(局)、银监局、保监局、林业厅(局)将本意见联合转发至辖内相关机构,并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和细化落实措施,切实抓好贯彻实施工作。
人民银行 财 政 部 银 监 会 保 监 会 林 业 局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篇6
岗位设置方案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管理化、制度化,根据《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和《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晋人职字[2009]9号)文件精神,结合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岗位设置方案。
一、基本情况
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为正处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隶属山西省林业厅管理,成立于2000年,内设7个科室,分别为办公室、房管科、修缮科、物业管理科、保卫科、财务科、车队,核定人员编制总数为33人,实有在册正式职工20。现有管理人员14人,占实有人员总数的70%。其中:六级职员(副处级人员)3人,七级职员(正科级人员)2人,八级职员(副科级人员)3人,九级职员(科员)1人,十级职员(办事员)5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人,占实有人员总数的5%。其中:专业技术十二级人员1人,已聘初级岗位职务1人(助理工程师1人)。现有工勤技能人员5人,占实有人员总数的25%,其中已聘工勤技能二级岗位(技师)1人,三级岗位(高级工)1人,四级岗位(中级工)1人,1
五级岗位(初级工)2人。
我单位为以管理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现三类岗位人员结构比例为:70%:5%:25%。
主要工作职责:
为厅机关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确保厅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给职工生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主要工作任务:
负责厅机关房地产使用管理和基建施工工作;指导厅属驻并单位的房地产使用和管理;负责厅机关澡堂、医务室、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以及厅机关职工生活福利基地建设和机关创收工作,为厅机关职工搞好福利;负责厅机关水、暖、电、气及通讯管网的维修、管理工作;负责厅机关办公区、住宅区的安全保卫、卫生清理、绿化、美化和硬化,以及公共设施的维修等物业管理工作;负责厅机关车队司机的管理,车辆的加油和维修管理等工作;承办厅机关信件收发和办公用品的购置、分发、登记以及厅机关计划生育和户籍管理工作;负责厅机关大小会议室的管理工作;协助厅办公室承办厅机关防震减灾、抗洪救灾等项突发事件工作;协助厅人教处承办厅机关职工医疗保险;协助厅计资处承办厅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协助驻地有关单位开展各项活动,办理有关事项;组织厅机关职工义务植树以及上级安排的其他劳动活动;承办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岗位设置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岗位设置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岗位设置科学、运行管理规范、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方向,建立适合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充分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单位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二)岗位设置原则
1、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
2、坚持精简效能、高效运转的原则;
3、坚持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
4、坚持依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
5、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
6、坚持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原则。
三、岗位设置结构
(一)岗位总量及结构
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共设置“三类岗位”总量33个,其中管理岗位24个,占岗位总量的73%;专业技术岗位6个,占岗位总量的18%;工勤技能岗位3个,占岗位总量的9%。三类岗位结构比例为73%:18%:9%。
(二)“三类岗位”数量及内部结构比例
1、管理岗位:
设置管理岗位24个,最高等级为五级职员。按照单位机构规格、规模、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的具体要求,设置五级职员岗位1个,六级职员岗位2个,七级职员岗位7个,八级职员岗位7个,九级职员岗位4个,十级职员岗位3个。
2、专业技术岗位:
设置专业技术岗位6个,最高等级为七级,依据核定的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之间17:33:50的结构比例要
求,从单位发展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出发,设置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个,中级岗位2个,初级岗位3个。
(1)高级岗位
设置专业技术高级岗位1个,按照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2:4:4的结构比例要求,并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二级岗位设置数量,设置专业技术七级岗位1个。
(2)中级岗位
设置专业技术中级岗位2个,按照专业技术中级岗位八级、九级、十级之间3:4:3的结构比例规定,设置九级岗位1个,十级岗位1个。
(3)初级岗位
设置专业技术初级岗位3个,按照专业技术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之间5:5的结构比例规定,并考虑将来新进人员结构问题,设置十一级岗位2个,十二级岗位1个。
3、工勤技能岗位:
设置工勤技能岗位3个,最高等级为工勤技能二级岗位,依据工勤技能岗位一级、二级、三级比例控制标准和现行工勤人员考评、考核规定,设置三级岗位1个、四级岗位2个。
四、岗位设置中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一)单位落实岗位设置方案的措施
根据全省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的统一安排部署,此方案一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结合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工作实际,制定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限要求,分阶段、分布手落实岗位设置方案。
(二)对超结构比例人员逐步消化到位的措施
对超结构比例人员采取过渡性措施予以解决,并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逐步消化:一是通过实行高职低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二是通过转岗聘用的办法啊,聘用到结构比例低的岗位类型。
(三)对完善岗位管理制度的工作打算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的《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岗位设置方案》,我中心将尽快制定《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岗位设置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修订完善实施工作的配套措施和办法,组织竞争上岗、岗位聘用,开展岗位考核,健全管理措施,确定实施步骤及完成时限,成立实施工作组织领导机构,积极稳妥地实施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努力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其他说明事项
1、根据晋编办字[2000]53号文件要求,核定我单位处级职数是一正两副,现我单位有六级职员三人,首次设岗超职数设置六级职员岗位1个。今后管理岗位不再设置非领导岗位,超职数的岗位将按照只减不增的要求逐步达到规定之内。
2、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如有降低层级(等级)聘用则保留工资待遇不变。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
1、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岗位设置审核表;
2、省编办下达的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文件、省林业厅调整内设机构的相关文件复印件;
3、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工资基金核准表;
4、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下达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核准文件复印件;
5、管理人员的任命(聘任)文件,省林业厅的备案批复书;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篇7
1.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区总体规划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在黑龙江大小兴安岭传统林业开发建设时期,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形成了大量的林区总体规划设计项目档案文件, 如“黑龙江鹤北林业局总体设计工程”档案材料齐全、价值珍贵, 为后来的设计项目, 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实施方案”、“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山河屯林业局移民动迁工程”等的设计工作, 提供了规范的参考蓝本, 缩短了设计周期, 提高了设计质量。另外, 林业科技档案还为编制黑龙江森工总局发展规划提供了真实有效、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总之, 由于林区总体规划项目档案等林业科技档案对林区区域经济现状, 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分析;明确规划了林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合理确定了林区城市化水平;科学规划了居民点等级规模结构;明晰了局址及林场职能分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对局域基础设施规划所确定的标准、规模及线路走向做出了合理部署, 为林区的总体规划、综合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2. 林业科技档案在森林保护工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 我院先后建立了《黑龙江小兴安岭汤旺河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镜泊湖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东方红湿地保护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珍宝岛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多项成果档案。其中, 森林防火项目档案明确记载了安排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林区道路、通信系统、航空森林消防、国家级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内容和可行性实施步骤;森林公园、湿地规划设计档案,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活动提供了依据,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高端生态旅游基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3.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产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林产工业项目档案是指各类木材加工厂、人造板厂、林化厂、制浆造纸厂等林业工业生产单位在林产工业项目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如“大兴安岭恒友家具集团呼中分公司改扩建工程”项目档案、“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落叶松原木综合利用”项目档案、“东京城林业局集成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档案等。这类科技档案, 根据我国国情和林区实际情况, 为林区林产工业的建设发展, 提供了齐全的基础资料和专业调查资料, 在促进林产工业技术升级、有效利用木材资源、整合产业资本、延伸产业链、促进林产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业地质普查、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地质勘察档案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查、物理探测等文件材料, 可以直接为林业经济建设所利用, 在地质资料中所蕴藏的信息还可以对以后开展地质工作提供了再次开发利用的可能, 节约了社会经济成本。如“铁力林业局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伊春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韩家园贮木场水源地工程地质勘察”、“大兴安岭世行贷款防火工程微波通信站址工程地质勘察”等等。这些林业科技档案, 是林业地质资源的真实准确反映, 是一种具有巨大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一是对林区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工程的基础设施信息作了科学揭示, 对地下水源的来源、走向、结构、补给、水量、水质等作出了具体数字分析说明和科学论断;二是对林区基础设施、工业、民用建筑等各方面建设活动, 提供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成果资料, 使各项规划建设的操作有了地质构造科学数据的有力保证。
5.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区基础建设中的作用。
我单位在黑龙江林区开发建设过程中, 设计了大量林区道路、森林铁路、运材公路及桥涵, 在这些基础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 我院据林业部要求, 为林区路桥设计制定的行业标准规范, 如:“林区窄轨铁路桥梁标准图”;“林区公路钢筋砼简支梁上部构造标准图”等现在依然在执行使用。这些设计研究成果档案对我国林区的交通、林业生产木材采运、森林防火、森林保护等都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92年设计完成的“牡丹江铁岭河大桥”项目档案, 在2008年该大桥进行加固维修时, 为其提供了全套图纸档案资料, 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大桥主体结构的基础数据, 对大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修缮实施方案, 最终保证了大桥修缮工作的顺利完成, 从而保障了牡丹江林业局柴河地区唯一大桥的畅通。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篇8
一、筹建机构,打造服务平台
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南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的事业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省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建设、运营和指导管理,规范和指导林权、林业企业股权、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宗林产品转让等交易服务并在全省及周边区域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碳汇交易等服务,致力建设成为一个以服务林农为宗旨,以市场为载体,集政策咨询、交易实施、行业自律等为一体的省级公益性惠农服务平台,实现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统一网上交易和权威信息披露。作为全省林改配套改革的“龙头”工程,在2012年省政府对各类产权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中,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作为唯一专业林权交易服务机构被批准运营。
2013年以来,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中心硬件设施建设以打造全国一流省级林权交易服务中心为目标,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与办公区,可充分满足日常办公、学习培训、现场交易、资料存档、商务洽谈、业务办理等综合功能需求。专业定制的林权交易系统软件不仅实现了信息公开、交互发布,更有效保障流转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及资金安全。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心制定了林权流转《交易规则》、《交易流程》、《收费管理办法》、《会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目前,林权交易系统和门户网站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二、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从全省目前情况看,林权流转总体成交不活跃,供求信息无法实现地区间的互通、共享,不能形成覆盖全省的林权交易市场体系,使得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受到局限,林地资源价值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为此,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以搭建全省林权交易服务体系为首要目标,着力于省内外林权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重点打造林权交易系统和门户网站,共同围绕林权流转、交易行情、市场动态等林权资讯,为全省林权交易提供统一的审核、挂牌、竞价、交易、资金管理等全流程业务支撑,构筑起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省市区乃至全国的林权流转信息网络。
林权交易系统和门户网站是以林权交易为核心,具有林权抵押贷款,大宗林产品交易等金融服务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以“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凭证、统一交易平台、统一监管平台、统一信息披露”为准则,旨在建立高效、安全、功能完备、交互性强的林权交易体系,从而将线下业务转移到互联网。
中心现已整合全省100余家县(市区)级林权交易服务机构,形成了强大的市场信息搜集能力,一改信息单一出口模式为并发模式,实现了林权交易信息在省与市县之间的全方位交互共享。在实现省内资源共享的同时,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也搭建起湖南和全国林权交易市场之间沟通的桥梁,使林业市场经营突破空间地域限制,实现实体与虚拟相对接和跨地域交易等功能,带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三、规范制度,推进公平交易
市场功能是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保障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基础作用,通过信息聚积、价格发掘、制度规范、中介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林业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林业市场化投资的新增长。在信息聚积方面,通过建立固定的联络渠道,激活市场关注度和参与度;在价格发掘方面,通过价值挖掘实现溢价增幅,同时减少交易费用、简化交易手续、保障资金安全;在制度规范方面,为林权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提供规范,如林权交易信息的形成与传递、创立公开交易行为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形成价格规范、公平竞争等;在中介服务方面,实行进场交易委托代理机制,简化林权交易手续,缩短林权交易过程,提高林权交易效率。同时,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将通过对林权交易过程的信息监测和统计,分析交易动态和市场潜力,逐步建立起林权交易管理实时监测管理体系。
四、金融创新,携手企业同行。
【林业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推荐阅读:
林业局林业工作总结10-17
林业管护工作05-15
林业调查工作05-29
基层林业工作09-05
区林业局年度林业资源主要工作总结12-09
我旗林业局召开春季防火暨林业工作会议07-16
林业科技工作09-11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10-29
林业演进制度管理10-31
林业会计制度改革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