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环境审计

2024-06-14

论道德环境审计(共6篇)

论道德环境审计 篇1

论道德环境审计

在企业经营决策与日常管理工作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出发点就是必须站在企业的全局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计较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工作要有凝聚力、有团队精神,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环境与企业文化。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是非常有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建设与维护良好的企业道德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有些企业的道德环境比较差,发布虚假经济信息、销售产品时以次充好、售后服务不到位、言而无信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供、产、销过程中的检查、检测环节增加,交易成本加大,造成了社会资源严重浪费。而内部审计工作非常有利于监测企业道德环境的建设和运作情况。针对某些企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内部审计工作者必须在企业道德环境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可供操作参考的道德环境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以便评估与审计企业的道德环境。

一、关于道德制度建设以及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

(一)道德制度建设情况的审计

美国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有成文的道德制度,这是每个企业道德环境的根本和基础。它要求企业管理当局重视企业各个方面的道德行为,使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成文的道德制度。从公司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各个岗位都有成文的职业道德制度与行为守则,这些制度应该简洁明了,便于操作,利于执行,易于考核。

内部审计工作者在审计道德制度建设的时候,首先审查董事会会议记录,必须确保成文的道德制度已经在最高级的管理部门(董事会)的会议上讨论、审查、确认并表决通过了。然后才可以名正言顺地贯彻落实。因为大部分员工都能够自觉地强化道德观念而不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压力实施道德行为。但是有些道德觉悟比较差的人就需要借助于道德制度的权威性和威慑力来落实。道德制度执行的威力来自于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以及职能部门,所以必须检查道德制度的制订情况以及董事会表决通过的会议记录,以及执行委员会会议记录中的有关操作性的条款。

在企业经营及管理方面,发展与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然也包括道德环境的发展与改革,新出现的道德问题(例如,内部管理方面的弄虚作假、客服方面的乱收费、服务质量差等)、现存的道德发展与提高的问题,都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经理部门与董事会必须正确认识、认真对待业已发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以及那些至今还没有进行制度规范的道德问题。因此,经理部门与董事会应该制订与补充新的道德制度,每年对于道德制度进行一次修订,尽量使企业道德环境的发展变化能够与时俱进。

(二)关于道德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

企业道德制度建设是基础,而贯彻落实是关键。所以道德制度的贯彻落实也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具体来说,主要是审计本企业员工个人的职业道德行为与经理人的职业道德行为。

美国企业的一般做法是:企业各部门负责思想道德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向内部审计部门汇报有关道德制度落实情况、违反道德事件等等。无论这项工作是全职还是兼职,其工作责任应该是:(1)全体员工都要学习、理解、贯彻、落实道德制度;(2)全体员工都要理解、支持公司有关违反道德行为的处罚规定;(3)各职能部门无论是否已经发生了违反道德的行为,都要定期汇报道德制度的执行情况;(4)对于已经发生的道德违规行为的处理情况都需要及时汇报;(5)道德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包括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对策也应及时汇报。内审人员应该检查和评估负责思想道德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使企业的道德建设更好地为经营、生产、管理等中心工作服务。

检查经理人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难点。首先是确认并核实经理人的工作职责范围,其中包括其所属部门以及权限之内是否维持了良好的道德环境。正如上述的做法一样,负责思想道德的工作人员应该与被审计的这个经理人一起,汇总该经理人所管辖的各个部门的道德制度贯彻落实的信息,然后分门别类、分析、概括之后,提出建议,上报给上级有关经理或董事会审议或处理。在这里,部门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各个部门经理必须采取有效、有力的措施在本部门把道德制度的贯彻落实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去抓,并将其列为经理人业绩考核的内容。在审计经理人工作绩效时,必须逐项审查其签订的职责任务书以及贯彻落实方面的各个细节,确保经理人已经完全理解了其职责的各个方面。所以审计的要点是:经理人是如何理解、贯彻落实道德制度的。

(三)关于道德制度修订与确认情况的审计

道德制度的定期修订对于建设高质量的道德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进一步说,随着工作场地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董事会也应随之修订与改进其道德制度。这样,企业的工作环境与道德制度就会协调一致,进而把这些道德制度及时、有效地传达、落实到员工的行动上去。这些道德行为、道德制度的变化应该是由内审人员必须确认的组成部分。

讨论、修订与确认道德规范应在全体员工会议,或者车间、班组、部门等会议上进行。同时,这些会议决定尽量形成决议性文件,以确保其形成足够的道德宣传覆盖面。修订与确认以后,每个员工必须分别签署道德行为保障书,其内容包括:(1)已经理解并愿意贯彻落实道德制度;(2)在聘任期内,不传播、不公开其他员工的道德违规行为,以减少负面影响。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那些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而又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应坚决予以辞退。如果公司是第一次搞道德环境审计,至少在检查出了道德问题之后,应该与当事人签订一份下不为例的协议。内审人员应检查这些文件并确保其贯彻落实。

二、关于新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关、道德教育以及宣传情况的审计

(一)关于新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关与入门教育情况的审计

美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求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新员工时,必须按照道德制度严格把好新人的入门关。一定要确保企业的重要岗位必须是德才兼备之人占据,这是确保内部控制质量的基本前提。因为现在有许多公司仍然未能把道德责任与职业道德的要求非常有效地结合起来,所以人力资源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应聘人员交流工作性质、岗位责任与要求、职业道德等,认真把好进入关。许多事情都可以防患于未然,如果一开始就让新员工深刻理解道德原理和道德责任,那么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与差错。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审计工作的内容就应该包括招聘人才的条件、标准与程序。至少,内审人员需要确认如下三点:(1)聘任条件与标准中必须附加有关道德要求;(2)聘任面谈时必须附加有关道德观念问题的探讨与交流;(3)职业责任与工作范围之内所有涉及的道德规范以及有关问题的探讨与交流,以确保新人的道德水平可以适应其岗位要求。

另外,检查对新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内审人员应确保所有新员工必须接受道德教育。企业规章制度需要明确规定对于新员工进行全面教育与培训的具体的、合乎情理的时间要求,重点检查,未受训的新员工名单以及教育培训的内容(当然包括道德品行方面)、方式、方法、考核等。新员工一来,道德教育是头等大事。教育的方法要得当,形式要灵活多样,使新员工能够深刻理解董事会、管理层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新员工培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它涉及到了企业的道德标准的要求,从而使每个员工必须把道德制度牢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

(二)对道德失范行为的检查与处理情况的审计

企业应该有适当的、可操作性的道德失范行为的处理政策,必须引起全体员工足够的重视,并引以为戒。美国企业的具体办法:首先,确认前期(如上)已经发生的道德失范行为,然后按照已公布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上级管理部门非常有必要让员工知道不道德行为将被严惩,并记录在案,作为员工晋升的考核证据,使道德制度极具威慑力。内审人员通过评估近期不道德行为的处罚以及影响效果,而进一步评价道德制度的宽严程度以及适用性,尽量保持道德制度贯彻落实的一贯性、连续性。

具体工作从何处入手?首先,内审人员与负责思想道德的工作人员交流情况。他们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道德失范行为的人和事。这就要求负责思想道德的工作人员自己首先应该掌握这些规定的程序,然后检查与询问出现了道德问题的部门经理是否知道这些规定。一旦负责思想道德的工作人员与部门经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能够视道德建设与贯彻落实为己任,他们就会有效地交流有关道德问题的信息。内审人员应该核实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的信息,其中包括道德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如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等等情况。其次,检查、审核负责思想道德的工作人员给上级经理部门的道德问题报告。道德问题报告应该汇总与通报本部门(也包括下属单位、子公司)所有的道德违规行为与事件。将本部门的道德问题仅仅报告给人力资源部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建立信息反馈、处罚以及纠正机制。起码要求是必须有定期(如、季度)汇总报告给公司最高经理或董事会,以便于他们对于道德环境进行客观评估。汇总报告包括有关治理道德问题的原因与情况分析、建议与拟订采取的措施。这就便于经理部门评估、纠正、完善道德制度及其执行措施。内审人员应检查这些汇总报告,以确保及时、全面、准确、充分地掌握与反映有关道德问题,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三)关于如何向客户、供应商、外界人士传播道德信息的审计

道德环境一般是要延伸到公司以外的,社会道德环境与公司的道德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尽量鼓励企业的合作伙伴也制定并实施道德制度,经理部门也要高度关注和严厉拒绝任何不道德的建议和提案。同时,道德制度也要贴在客户和供应商看得到的地方。这样的展示使品德高尚之人与良好的道德环境相处得非常融洽。例如,给有业务往来单位的贺年卡上可以写:“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真诚合作、互利共赢,成就卓越。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献给你们最好的产品,愿我们携手共进,相互尊重,恪守最高的行业道德标准,开拓前进,共创辉煌。”现在,有许多公司强求供应商签署合同时附加道德条款,定期要求供应商重申自己的道德承诺。显然,公司与供应商、客户发展良好的道德关系,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内审人员应检查这样的战略措施,确保道德制度的贯彻落实,同时检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销售部门与客户之间的道德关系是否纯洁。重点审计公司涉外人员的道德行为的情况。^

论道德理性 篇2

论道德理性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实践建构起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身心关系,当这些关系中的主、客体处于彼此适合的状态且最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时,就是所谓的“合理状态”,理性就是对这种合理状态的观念把握和实现.与三类关系相对应,理性分为工具理性、规范理性和人格理性.道德理性包含了规范理性和人格理性,决定于工具理性.道德理性的实质内容在规范理性层面表现为权利平等、公平分配和人民主权.在人格理性层面则难有通约的实质标准,因为这是一个安身立命、终极关怀的`私德领域.通过理性要把握的“合理状态”是一个价值事实,所以它不是认知的,而是反省的,并把通过反思的“价值事实”作为道德推理和证明的逻辑起点.

作 者:曹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刊 名:唐都学刊英文刊名:TANGDU JOURNAL年,卷(期):19(2)分类号:B82-054关键词:理性 道德理性 合理状态

论道德修养 篇3

之所以提出并进行“基础”课主题教学的探索和思考,直接的动因是源于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现实问题的检视,深层的思考则源于对“基础”课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理念反思。

(一)“基础”课教学的三种类型及其问题检视

从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看,有三种主要的教学类型代表:

一是“政治灌输型”教学。这种教学类型的教师认为,“基础”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灌输、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职责,因此必须坚守和突出“基础”课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政治性立场。但从实际教学看,这种“政治灌输型”教学缺乏理论的深入论证和逻辑推演,缺乏思想的启迪和思维的激活,仅仅流于机械宣读、生硬照搬,其话语体系中充斥着“一定要、必须、应该、贯彻、落实、深刻领会、大力推进、积极响应……”等程式化、结论性语言。从教学效果看,这往往是大学生最为逆反和排斥的教学类型。

二是“知识传授型”教学。这种教学类型侧重以“纯科学”“价值无涉”的立场进行学科知识的讲解,且部分教师在伦理学、法学等方面专业知识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更易于获得思维独立、拒斥灌输的大学生的好感,甚至为学生敬佩和崇拜。然而,这种无导向的“价值中立”不仅难以担负起“基础”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职责,反而可能由于其无立场的“价值澄清”使得大学生思想更加困惑、迷乱。

三是“生活娱乐型”教学。这种教学类型的教师一般生活阅历丰富,熟悉社会生活动态,善于及时吸取社会生活中的新鲜案例,教学语言或幽默或煽情,教学中充斥着故事、段子、俏皮话,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常能博得学生的笑声和掌声。遗憾的是,笑声、掌声之后,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留下的思想启迪和心灵震撼却不多,个别有意迎合学生、庸俗浅薄的教学更是损害了“基础”课教学的声誉。对照“基础”课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显然可以看到这三种课型的局限和不足。

(二)基于“基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理念反思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xx]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具体到“基础”课而言,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这表明,“基础”课是一门以我国主导意识形态为指导,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从而帮助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课程。由此看来,“基础”课以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为根本教学目标,是一门融知识性、政治性和生活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知识性是指“基础”课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借助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体系的支撑;政治性是指“基础”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引导的使命;生活性是指“基础”课意识形态使命的完成必须与关注、服务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需求相统一。这三重性质与特征,生活性是根基,知识性是依托,政治性是导向,三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服务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在“基础”课教学中,知识性讲授需遵循知识的逻辑,具有系统性、抽象性、普遍性、客观性等特征;政治性引导需遵循意识形态的逻辑,具有灌输性、价值性、排他性等特征;生活性指导需遵循生活的逻辑,具有现实性、具体性、鲜活性等特征。这三重逻辑既有统一也有对立,“基础”课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前述三种“政治灌输型”、“知识传授型”、“生活娱乐型”课型中存在的问题,即根源于这三重逻辑关系的处理不当:或将课程当做“价值无涉”的客观知识讲授,或当做机械生硬的意识形态灌输,或当做简单肤浅的生活指南和“心灵鸡汤”。这其中任何一种偏失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难以真正全面地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并偏离了课程的本质要求。也有个别教师将三种“课型拼盘”当做三者的“有机统一”,即在教学中时而“价值中立”,时而“价值灌输”,时而“贴近生活”,如同“变色龙”般自觉不自觉地不断变化教学的性质和立场,学生常常困惑于教师的讲授为何有时“通情达理”,有时却又“强灌硬输”、“霸道无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效。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知识逻辑、意识形态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这是促进“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达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

二、“基础”课教学内容主题式整合的内在依据是什么

(一)“基础”课教学内容的主题式整合

“基础”课主题教学模式试图从教材体系中提炼深层次的理论主题,从大学生成长需求中提炼针对性的成长主题,在两者的契合点上建构“基础”课教学主题,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主题式整合。这一努力正是遵循和实现知识、政治与生活这三重逻辑契合与统一的探索与尝试。陈秉公教授认为,“基础”课的实施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主要解决怎么教、怎么学和将课程目标与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信念和品德的问题。两次转化和飞跃前后衔接、连续一贯构成了完整的课程实施过程,缺一不可。[1]因此,第一次转化重在内容,第二次转化重在方法。第一次转化关键在教材编写者,第二次转化关键在授课教师。笔者赞同这两个阶段的分析,同时也认为,在第二次转化中,依然存在着通过授课教师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的任务。并且,教师对教材内容体系的理解、诠释和整合能力,将是实现第二次转化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基于自我对于教材内容、学生需求、国家社会要求和国际国内社会背景的理解与把握,重新组织和整合教材内容,使之转化为更具针对性和“现场感”的教学内容,其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和难度并不亚于第一次转化。

(二)“基础”课教学内容主题式整合的现实依据

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过程中,教师作为思想的使节,犹如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信使赫尔墨斯,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搭建起思想信息流转的桥梁和通道。赫尔墨斯作为诸神信使,他的任务是来往于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与人世之间,迅速给人们传递诸神的消息和指示。因为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因此他的传达不是单纯的报导或简单的重复,而是需要翻译和解释,前者是把人们不熟悉的诸神的语言转换成人间的语言,后者则是对诸神的晦涩不明的指令进行疏解,以使一种意义关系从陌生的世界转换到人们熟悉的世界。诠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要完成这样一项工作,需要在“各方利益之间进行中介”。[2](P1―5)对于“基础”课教师来说,其教学正是一项在“各方利益之间进行中介”的工作。能否兼顾各方利益或需求,是教师能否准确、有效地完成“中介”任务的关键所在。而教师能否兼顾各方利益或需求的前提则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各方利益”本身是否存在可以兼顾的契合点。对于“基础”课教学来说,其中的“利益主体”一方为国家社会,其“利益诉求”乃是国家为维护其政权统治与社会管理而遵照其执政纲领对社会成员提出的“政治化要求”,为此,它需要通过领导“精神生产”的途径与方式来培养、塑造符合自身阶级利益和需求的建设者、接班人;另一方则是大学生个体,其“利益诉求”乃是个体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的“社会化需求”,为此,他需要学习适应和融入社会的规则与精神,掌握相应的方法与技能,以此来减少或避免成长的阻力和障碍,并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的接纳与支持。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两种利益诉求在国家根本制度保障下的一致性提供了两者契合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本身即是国家的主人,其政治社会化既符合于国家社会的政治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自身成长为国家社会主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基础”课教学内容的主题式整合过程中,兼顾课程的“政治性”要求与“成长性”需求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质言之,国家社会发展需求与大学生成长要求的契合提供了“基础”课教学内容主题式整合的现实依据。

(三)“基础”课教学内容主题式整合的理论依据

“基础”课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整合得以可能的内在理论依据。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要求包括“基础”课在内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循知识生成与传授的逻辑来展开教学,以此来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和真理的力量。其次,与一般宣称“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的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公开的价值立场和追求。这就意味着,所谓“纯科学”的价值无涉的“知识型”教学不可能真正完成,并且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和职责。第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对于“基础”课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大学生处理思想问题、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的理论武器,“基础”课教学以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己任,就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现实需求,以具有实践品格的.教学来帮助大学生获得了解社会与人生的认识框架与实践能力。忽视、轻视教育对象及其生活世界的“基础”课教学既是盲目的,也注定是无价值、无效益的。事实上,“基础”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以专业知识讲授和学习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相比,具有自身鲜明而独特的课程特性。一般专业课程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基础”课教学作为一门以教学生学习做人、学习做事的综合性课程,则不能仅仅止步于知识,而需在“转知成识”、“转知成智”、“转知成行”上下工夫。因此,科学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本来就是“基础”课教学的应然状态与应有之义。“基础”课教学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逻辑都决定它必须以生活为根基,以知识为媒介,以信仰为目标,并以生活、知识与信仰的三位一体来克服教学中一定程度存在的“精神分裂”与“逻辑错乱”。

三、如何进行“基础”课教学内容的主题式整合

从目前的教材内容体系看,经过教材编写组专家的集体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逻辑体系,“教材的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3]可以看到,无论是教材的逻辑主线还是基本框架,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所体现的政治性引导的意识形态逻辑是清晰明确的,这与该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也是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基础”课教材内容的主题整合,就需要在坚守教材现有政治性、方向性基础上,着重从两个维度下工夫:一是深度挖掘教材,探询教材背后的基础理论和重大理论问题,通过教材内容的再组织来提炼教材内容体系中蕴含的理论主题;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学生,掌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其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了解大学生成长中的思想困惑和价值需求,从中提炼大学生关注和困惑的主要现实问题,即把握大学生的成长主题。理论主题的提炼意在知识性的维度上增强和保证“基础”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深度;成长主题的提炼意在生活性的维度上增强和保证“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生活厚度。在此基础上,寻找教材中的理论主题与大学生成长主题的契合点,形成“基础”课教学主题及其内容体系,才有可能在价值维度上获得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自觉性与精神高度。这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它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透彻理解,对教材中蕴含理论问题的深刻认识,对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准确定位,对大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这需要教师看到教材观点背后的理论问题,看到生活现象背后的成长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教材内容的主题式整合,绝非抛开现有教材另起炉灶,而必须以遵循教材的基本精神,覆盖教材的核心理论观点为基础和前提。

(一)成长主题的提炼

为提炼和概括大学生成长主题,笔者结合自身近从事“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以“社会变革时期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调查”为主题,自20xx年至20xx年间通过面向全国9个省市9所高校近2 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研,以及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访谈与座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4]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所有的需求与困惑均围绕其社会身份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如作为一名社会性个体,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包括婚恋关系)以顺利融入社会共同体?作为一名学习者,如何高效地学习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挑战?作为一名劳动者,如何获得职业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作为一名公民,如何处理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如何正确看待和履行公民权责?等等。事实上,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505)个体的成长乃是其社会本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社会关系的丰富和拓展而不断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要求个体不断学习和逐渐培养相应的社会角色意识与能力,大学生成长的问题和困惑归根结底来自于其社会角色意识和能力与相应社会关系发展要求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适应。笔者的调查研究结果和教学实践经验均显示,伴随大学生社会化角色发展的成长问题主要反映为如下三大现实主题:求学、求友(偶)、求职,其核心则是“求发展”。即大学生在自身健康成长中追求学业发展、人际发展、职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更高层次的政治发展,以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二)教材主题的提炼

“基础”课教材由三大版块构成,即思想、道德和法律。透过这三大版块,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分别对应和解决的主要有三大问题:“思想”版块主要解决“人生有方向”的问题,该版块实质上对应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理论问题,体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引领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远大理想信念等问题;“道德”版块主要解决“做人有准则”的问题,该版块实质对应的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关理论问题,集中体现为个体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体道德四大领域中的道德规范问题;“法律”版块主要解决“做事有底线”的问题,该版块实质对应的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关理论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教材中三大版块围绕“人生有方向”、“做人有准则”、“做事有底线”三大主题的内容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概括起来其核心就是“助发展”。即如何从发展方向、发展准则、发展边界等维度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引导助推、保驾护航。

(三)教学主题的整合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篇4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摘要】品德教育只是道德教育的初级阶段,诚信、勇敢、节制等品德只是道德的具体表现,道德的根本是道德理想、道德目的、道德标准等,即道德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高级阶段。只有包含了道德价值观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即具有道德自主性与道德独立人格的人。道德价值观教育在内容、课程与途径、方法上与道德规范教育或 品德教育不同。

【关键词】:道德道德价值观道德教育道德价值观教育 【正文】:

道德教育.一般认为就是对学生进行诚实、勇敢、勤奋、公正、节制、仁爱、热爱祖国等的教育。这实际上就是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又称美德教育、品格教育、德性教育、人格教育等)。道德规范教育与品德教育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教育形态。即便是20世纪西方出现的道德理性教育、道德认知发展教育以及道德价值澄清教育(这些道德教育其实是“关于道德的教育”,是道德领域的认知、思维、判断等的教育,而非“道德的教育”)等,都难以与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相抗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还出现了品德教育回归运动的潮流,至今方兴未艾。那么,以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为主的传统道德教育,是否代表了未来道德教育的方向?是否就是完整的道德教育?是否就没有缺陷、弊端呢? 一

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毫无疑问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与意义。特别是在当今技术与经济社会时代,在日益开放与复杂的时代.在人性解放、独立、自由、民主的时代,加强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很有必要。这些方面人们早有深刻的论述,此不赘述。但是,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并不是道德教育的全部.它们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缺陷、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美德袋”越来越大,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对学生进行诚实、勇敢、公正、节制、仁爱等的教育,被美国道德教育学家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柯尔伯格称为培养“美德袋”。那么。人类社会全部的美德有多少?一个完整的美德袋里面究竟有哪些具体的美德?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因为从纵向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道德不断出现,旧的道德陆续退出历史舞台。从横向看,不同国家、社会、民族,有不同的道德。总之,人类全部的道德是非常多的,难以(而且似乎不必)全部教给学生。实际上,传统道德教育只是选择那些基本的、重要的、急需的道德,教给学生。但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不掌握人类全部道德(美德)的人.是不是一个真正或完全有道德的人?第二.哪些道德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急需的?实际情况是,人类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客观、绝对、永恒的标准来选择。因此,现实中,人们是自己觉得(或通过问卷、调查等了解)哪些道德重要,就教哪些道德。于是,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廉洁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教育等不断涌现。于是,我们的“美德袋”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

(二)道德难教,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大、低效

道德、美德究竟是否可教?这是两千多年以前苏格拉底就提出的一个难题。实际上,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第一,学生在其道德发展过程中,内因是根本,外因只是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而且,作为人的现实本质一部分的道德,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任何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所以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二,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等,是在其生活中逐渐建构、形成的;而且人在其一生中,道德都在发展、变化。所以学校教育、尤其是课程教学,难以教给学生以道德。这就是我国一直存在“德育低效” 问题的根源。爱因斯坦也曾明确指出:“关于人的道德方面的问题,正规的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会很大的。”(三)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很有灌输嫌疑的教育

国外一些学者把灌输分为两类:一是方法上的灌输,即以学生不能理解的方式与途径使学生接受一些东西。二是意图、目的上的灌输,即所教给学生的是学生不能选择的、或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价值或自己需要的东西,又被称为“洗脑”。传统道德教育所教给学生的,如爱国、诚信、公正、节制、爱心、奉献等,都是社会和教育者所选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权。传统道德教育有使学生丧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失自由发展权、“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我”的独立人格的危险。虽然品德教育一般是采用建构、生活、交往、实践活动等非灌输方法,使学生自己形成和发展品德,但是任何一种品德教育都无一例外地首先预定了诚实、公正、勇敢等核心美德的教育目标。所以,品德教育在意图、目的上依然是灌输。(四)传统的道德教育难以培养真正有道德的人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于是人们提倡诚信教育;社会上一些人冷漠、见死不救,于是人们提倡爱心教育;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孝敬父母,于是人们提倡感恩教育:社会上贪污腐败时有发生,于是人们提倡廉洁教育⋯ ⋯ 这种做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因此治标不治本;甚至可以说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因为人们之所以不诚信、不廉洁等等,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人们不诚信、不廉洁等等,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所以.不寻求根本原因并加以积极预防,而是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被动补救,是扬汤止沸,有多大作用呢?道德教育应当未雨绸缪,积极预防。正如《道德经》第64章所说: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诚实、勇敢、节制、勤奋等并不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不具有客观、最高、绝对的道德价值。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地按照这些道德行事,并不是好事。一种品德在一些人看来是美德,在另外的人看来可能就是恶德。诚实、勇敢、节制、勤奋等等只是具体的道德规范或良好的人格品质,它们是没有方向的。人们拥有了这些,既可以为这个群体服务,也可以为那个群体服务。另一方面,坏人、敌人、违法犯罪分子、黑社会成员等,往往也具有一些优良品格,如勇敢、忠诚、节制、勤奋、顽强⋯⋯然而.他们这样的品格越多、越优良.对社会的危害将越大。那么,什么才可以给道德规范或品德以方向呢?什么才是道德的根本、根基、灵魂呢?

二、道德价值观教育

道德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是道德教育的高级阶段。反之,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只是道德教育的初级形态(相应地.道德认知与理性教育可以视为道德教育的中级形态)。大凡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等等,无不高度重视与提倡道德价值观教育。如老子关于“道”的教导.孔子要求学生对“仁”的追求。苏格拉底引导学生对美德统一性的探索,柏拉图对学生进行“善的理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念”的引导,等等。停留于道德教育的初级阶段,所培养的只是道德好人、道德社会人,甚至可能只是忠臣顺民,是道德奴仆。总之,是缺乏道德自觉性与道德独立人格的、千篇一律的道德人才。而真正的道德教育所应培养的是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人,具有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和独特的道德个性。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能够“随心所欲不逾矩”;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能够自己为道德立法。康德指出: “每一个理性存在者对自己和所有其他人,从不应该只当作手段来对待。而应该在每一个场合,也当作其自身的一个目的来对待”,因为“人并不是物,因而不是用来当作手段的某种东西。”因此. “人只是服从于他自己制定的然而却是普遍的规律⋯ ⋯ 他只是根据他自己的意志而行动,而这意志根据其本性乃是作为制定普遍规律的意志。”而在柯尔伯格那里,就是达到了道德发展阶段六的水平:根据良心作出决定,即“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

面性、普遍性和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类似的论述很多。总之,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人,一切道德规范与要求早已经过他们自己的选择、消化与吸收而融入自己的血液,被自己的道德理想统一为一个整体,这时他们可能已记不住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或要求,但是其所作所为.无不符合道德。他们已经达到了道德的“无极”境界。正如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提出: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他们的道德精神能够随时产生出具体的道德规范,能够随时为道德立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呢?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目的、道德价值、道德标准、道德境界等的教育?我们这里难以提出系统的主张.只能提一些思路:

1.在内容与课程上,要广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与童话寓言、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代发展的主题与方向、生活的价值与意义、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等等,都可以纳入课程与教学的范围。总之,不能局限于一两本教材里面。

2.在教育教学的过程、途径、方法上,应与道德规范或品德的教育有所不同。教师应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阅读、体验、报告、讨论、交流、对话、探究、发现等。教师应避免把某种一元的道德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建构。

【参考文献】:

论道德教育的价值

李梦萱论道德修养 篇5

李梦萱

儒家对于慎独的解释是:“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一也,然后得之。”“仁义礼智圣”为其五,也就是儒家风范的重中之重,通称为“儒风五行”。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和法律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孔子曰:“慎独!”。讲的就是在没人监督你的时候,自己的所做所为才能最为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这里面有一个人的自律情况,心理道德情况等等。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周围有人时不随地吐痰,而周围没人时就随口吐了出去,就说明你的自律性很差,你的行为是出自于外界给你的压力而非自己真正拥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内心体验。

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篇,近代,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论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内涵探析 篇6

徐建琴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摘 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实践中地不断延伸,很多都涉及道德这个视域。本篇文章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究式的去分析这个课题;从生活实践中提取案例,去分析“道德绑架”这一现象的实质和原因,以及其在社会中所映射出的轰动,带来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道德;绑架;道德绑架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3)11-0034-01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一直被大家挂在嘴边,但道德的具体概念是什么以及人类作为社会的全体到底要不要为道德去买单?道德是个名词,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产生的两个条件可以总结如下:第一,在主观条件上,人必须有自我意识的出现;第二,在客观条件上,必须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关系,使得自我意识能够分化,从而个体自我认识到自我的独特利益。就此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有了道德这把标尺来度量人与人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修养和内涵,那么是否所有人都会来自觉维护道德,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呢?任何理论都不可能绝对地适用与一切情况,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从实践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教训。所以并不是所有个体都能自觉为道德做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引路人,往往由道德引发的纠纷,在法律面前又是无法解决的,这就引起了我们深思,为何我们自行树立的道德要被我们践踏,为此我们却还要想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去克制利用道德的行为?道德的出现本身是为弥补法律的不足,现在社会的现象反向倒戈,却想着怎样利用法律去制裁“道德的衍生品”。难得说是“法律”不想亏欠“道德”这么多年来的照顾?

二、对道德绑架的理解

对于“道德绑架”的理解:“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线” 一词本身概念极其模糊,哪怕一个人跨越了“道德底线”,但凡他的行为还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其行为就可以被接纳和理解。仅有对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社会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其行为为“错误”。但在一般情况下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定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公共善)”。

三、支撑:热点案例

2012年8月23日,在杭州K192路公交车上发生的一名年轻小伙因没有给抱孩子的女人让座而被其丈夫打耳光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不让座行为和打人耳光孰是孰非上。大多数人觉得,应该把打人和让座区分开来看。一名自称是小伙朋友的网友说,小伙回家后跟他说了自己的遭遇,哭得很伤心,“实际上他是一个残疾人,腿脚不方便,而且性格内向。那天他看到那个妇女抱着小孩,内心是很想让座的,可是他自己腿脚又不好,又没有其他人让座,于是他很无奈地看了那对夫妻两眼,不想竟挨了几耳光。”[1]

此事在微博和网络上持续发酵,引来关注目光无数。本来乘车是一个民事行为,只要他买票就有了坐座的权利,只要当时有空位在,这是合法的民事权利。让座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不是他的义务。好的品德修养有益他人,值得提倡,但道德毕竟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他律,“当事人不能用暴力去要求别人遵守道德啊。”有法律界人士说,不让座,没有侵犯他人的权益,而打人,则是对他人权利的直接伤害。这是简单的是非和常识。不能因“道德”剥夺他的合法权益,这是“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民主社会的退步,是危险的,道德的裁判是一个的公心,这是一个人治社会的体现,一个社会怎么可只依靠一个的人道德判断来规范别人的行为呢?一个社会一旦失去对法律的尊重,也就不会有对人权的尊重。人们的情绪在短时间内几度波折,当小伙子面对怀抱婴儿的妇女没有让座,人们心怀不满,但是当小伙子遭遇暴打,人们的情绪变成愤慨和同情。当小伙子被曝腿不太好,事情就变得刺痛人心了。我们这个社会有多少案例说明了,对法律的尊重,才能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力。

所以我们必须用法律来监督道德,不能让到道德衍化成反常态的绑架行为。自律的行为也需要他律来作为引导,以防自律不严,滋生事端。那对打人的夫妇,就是带着正义的幻觉去侵犯他人权利,往往更加残暴。

四、道德绑架产生的实质和原因

道德绑架的实质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结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则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忐忑不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半强迫性的捐款、本不该进行的道歉等等。道德绑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为在强调群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舆论具有足以杀人的功能。因而就出现了不自愿的捐款和满含委屈的道歉。中国是一个道德社会,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道德力量的恐惧有时候甚于对法的力量的恐惧。我们每一个人的确会经常遭遇并难以承受许多道德的绑架,然而,这也不是说道德社会就一无是处,如果你适应了,还会去依靠它。而具体到某一事件,比如范美忠事件,又不能说公众对他或对教师群体进行了道德绑架。在任何时候,教师保护学生的利益,都属于公众正常的期待,也属于相关法规的正常要求。[1]陈梦源,周俊娟.不让座被连扇5个耳光续:有网友称小伙腿脚残疾[J].长江日报,2012(6).参考文献:

On moral kidnapping Xu Jian-qin(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2350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actice to continue to extend, many of them involving moral.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angle of ethics, to analyze this topic;extract cases from the practice, analyzes the essence and the reason of “moral kidnapping” this phenomenon, and the sensation in the society in mapping out the vicious spiral.Key words: moral;kidnapping;moral kidnapping

[责任编辑:董 维]

收稿日期:2013-10-15 作者简介:徐建琴(1988-),女,江苏泰州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向的研究。

道德绑架内涵探析

覃青必

内容提要: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行善的名义,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或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道德绑架具有道德性、公开性、胁迫性、软约束性等特征。道德绑架不同于道德劝说的地方在于它的强制性;不同于道德强制的地方在于它强制的软约束性;不同于道德欺骗的地方在于它的意图是善的。道德绑架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我们应当有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道德绑架 社会舆论 意志自由

覃青必,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530006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普及,原来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发挥作用的社会舆论,现通过网络平台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消极表现之一就是导致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道德绑架问题。道德绑架自道德产生起就一直存在,而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才被人们广泛、深刻地感受到。目前关于道德绑架的表述多体现在媒体、记者的报道以及网民的言论中,学术界至今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相关的著作和论文几近于无,这跟道德绑架事件受热议的现状是不相称的。有感于此,本文将尝试对道德绑架的内涵进行探析,探析的内容包括道德绑架的定义、道德绑架的结构与特征、道德绑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等方面,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学界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

一、道德绑架概念的日常使用

在伦理学中,有不少概念首先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然后再经由学者较为严谨、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最后进入规范的学术语境,成为伦理学的专业术语。道德绑架概念也一样。目前学界对道德绑架尚无一个权威的定义,《伦理学大辞典》 中亦没有收录有这一词条,道德绑架概念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网络舆论监督的不断增强以及社会上道德绑架现象的增多,道德绑架概念已成为目前人们使用得最频繁的概念之一。对一个概念来说,日常生活的使用代表人们对它最初、最直觉的理解与把握,这是学术分析的源头,也是任何学者所必须尊重的,因此我们的分析将从道德绑架概念的日常使用开始。我们先来看以下几个通常被认为是道德绑架的事例:

事例 1:广东电白县有个 18 岁的女孩,患有尿毒症,为治病家里已是负债累累,如今要彻底康复就必须换肾,手术费高达 20 万元。有个叫 “冰尘” 的网友建议: “我们找出买彩票中了奖的彩民,让其捐献25万,挽救一条生命„„”。巧的是电白县就有一名彩民中了双色球两注头奖,奖金高达 1200 多万元。于是众多网友戴着口罩和鸭舌帽来到投注站,拉出条幅,呼吁刚中了1200 万元的得主捐资救人,从而把中奖者的道德选择推向了公众面前。

事例 2:吉林有个贫困农民叫刘福成,有个11 个月大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的家产,在向所有亲戚朋友求助无果的情况下,他向施正荣、刘永行、黄光裕、陈天桥、鲁冠球、丁磊等国内六名富翁发去求助信,希望他们捐钱给女儿治病。随后,沈阳 《华商晨报》 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刊发多篇文章对愿意救助的富翁热情报道,而对不表态或不愿救助的富翁颇有微词。

事例 3:每逢社会遭遇重大灾害时,明星的捐款成为媒体争先报道的对象,媒体甚至会公布明星的捐款排行榜,对捐款数额大的明星赞誉有加,而对没有捐款或捐款数额较少的明星冷嘲热讽甚至横加指责。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一些明星为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捐款。

在以上事例中,如果我们为被求助者辩护,则不难认为这是道德绑架行为,由此我们发现道德绑架的一个日常表现是:某些个人或群体陷入困难后,向认为有能力救助的他人求助,然后媒体对此事进行大量的报道,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从而把被求助者的道德选择推到了舆论和公众的面前。被求助者之所以认为这是道德绑架,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原本应该是基于意志自由的救助行为,现在被媒体和公众以道德的名义强制并绑架了。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道德绑架。然而我们发现,有时人们对道德绑架概念的使用并不限于以上情况,请看以下事例:

事例 4:近年来,网络舆论干预司法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司法工作者反映,网民直觉式的道德判断与高涨的道德义愤,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舆论压力,已干扰到了他们正常的司法活动,导致他们原本应该基于法律精神的司法活动,严重受制于网民的道德判断与舆论压力,“在干预中,网民的反应过度表现为对事件本身、当事人缺乏应有的‘置入’和理解,陷入某种‘正义幻觉’引导的质疑迷恋,从而导致‘舆论审判’、‘道德绑架’„„”[1]。这些司法工作者认为,他们的工作被道德绑架了。

事例5:汶川地震后,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汶川县启动了“汶川映秀 ‘5·12’ 震中纪念地” 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消息一传出,遭到了众多网民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在震中遗址上建 5A 景区会伤害灾区人民的感情。对此汶川县县长张通荣回应说: “许多网民没到过汶川,对这里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将 ‘道德洁癖’ 强加给我们„„”,他认为自己致力于发展汶川经济的行为遭到了道德绑架。

事例 6:中国男孩洪战辉在一次接受了记者李小萌的专访时谈了自己的烦恼。自从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后,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做了近150场报告,而这些报告全部是免费的,洪战辉说他想过要收出场费,是又不敢收,因为人们觉得作为道德楷模要有自己的道德形象,而不应该计较经济上的利益。

在这些事例中,我们看到了道德绑架概念指称的另一种情况。在这些事例中,道德绑架涉及的人不再是求助者与被求助者,而是基于某一行为的阻止者与被阻止者;胁迫做的事也不再是救助行为,而是放弃某一正在从事的与公众的道德判断相冲突的行为。被胁迫的人之所以认为这是道德绑架,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从事的原本应该是正当的行为,如今却被公众以道德的名义绑架和阻止了。

二、道德绑架的语义分析及界定

名与实是相互限定的关系,在相互限定中名与实才得到一个确切的表达。如果说本文第一部分是对道德绑架 “实” 的描述,那么这里我们将进入道德绑架 “名” 的分析,即从语义上分析道德绑架的基本含义。

道德绑架由 “道德” 和 “绑架” 构成,这两个词相互修饰和限制,从而构成道德绑架的基本含义。道德指的是 “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划、行为活动的总和” [2]。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以善恶评价为形式,并依靠具有软约束特征的社会舆论来维系,从而区别于以正义为形式的依靠国家强制力来维系的法律。以 “道德” 来修饰绑架,意味着这种绑架带有道德的特性,即含有善恶评价和软约束的特点。首先,这种绑架含有善恶评价的特点,以善而非其他名义进行,同时要求他人履行的行为也是与道德相关的行为,从而区别于以其他名义进行的、不包含道德内容的其他形式的绑架。其次,这种绑架具有软约束的特点,以社会舆论压力的方式进行,社会舆论的软约束性决定了道德绑架的软约束性,从而使它区别于以暴力为后盾的其他形式的绑架。

我们再来看 “绑架” 的意思。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绑架指的是 “用强力把人劫走” [3]。绑架的目的是以被绑架者的性命为砝码,通过胁迫被绑架者或其亲属,来达到获取钱财等目的,当胁迫不成时,绑架有可能导致 “撕票”,即 “绑票的匪徒把掳去的人杀死” [4]。绑架带有强迫性与要挟性,以 “绑架” 来修饰道德,意味着这种道德行为带有强迫性和要挟性的双重特点。首先,这种道德行为带有强迫性,是不尊重他人的意志自由和道德选择的,因此它与道德自由相对立,也不同于道德规劝。当然,诚如上文所分析的,这种强迫由社会舆论施加,是软约束意义上而不是暴力意义上的强迫。其次,这种道德行为带有要挟性,而不是直接的强迫,要挟是 “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5],它意味着道德绑架是在要挟下完成的,被要挟的东西乃是他人爱惜、顾虑其社会道德形象的这么一个弱点,他人若不按要求完成道德行为,就得付出丧失或大大降低其社会道德形象的代价。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把 “道德绑架” 定义为:人们以行善的名义,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或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这个定义容纳了前面所例举的事例,并反映道德绑架基于语义分析体现出来的特征。在这个定义中,关键点有三个,一是 “以行善的名义”,以其他名义进行的绑架可以是其他种类的绑架,但不能称为 “道德” 绑架,因此 “以行善的名义”是道德绑架概念区别于其他绑架概念的关键点;二是 “通过舆论压力”,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压力——比如国家强制力、暴力强制、威逼等——来迫使他人履行一定行为,但这不能称为道德绑架,而毋宁说是道德强迫,因此 “通过舆论压力” 也是道德绑架概念的关键点;三是 “履行道德或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道德绑架要求完成的行为,只能是与道德相关的行为——要么是履行,要么是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而不是其他与道德无关的行为,这也是道德绑架概念的一个关键点。关于道德绑架概念的这些特点,我们将在下文 “道德绑架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中进一步展开论述。

三、道德绑架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道德绑架的结构是指道德绑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即道德绑架的主体、道德绑架的对象、道德绑架要求的行为。第一,道德绑架的主体。道德绑架的主体即道德绑架行为中绑架的实施者。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某一救助事件,由陷入困难的个人、众人,以及后来经媒体发动后支持救助行为的公众构成;二是针对某一与道德判断相冲突的行为,由反对该行为的公众及媒体构成。前者如事例 1 至事例 3,后者如事例 4 至事例 6。能否成为有效的道德绑架主体,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足以胁迫他人的道德影响力(这里指的是一种能掌控社会舆论,能对他人进行道德施压的能力),道德影响力越大就越有可能进行道德绑架。因此能控制、发动社会舆论的媒体、新闻工作者最容易成为道德绑架的主体,道德模范也比一般人容易成为道德绑架的主体。在道德绑架中,媒体的作用是至关紧要的,几乎所有的道德绑架事件都是在媒体的主导下产生,这种主导作用有时甚至会违背、扭曲求助者原初的意愿,使原本是私人间的救助行为演变成公众的道德绑架,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因此如果道德绑架是应该谴责的,那么最应该受谴责的应当是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第二,道德绑架的对象。道德绑架的对象即道德绑架行为中被绑架的人。在媒体已成为 “第四种权力” 甚至 “第五种权力” 的时代[6],任何人、任何团体都有可能成为道德绑架的对象。当然明星、有钱人、公众人物更容易成为道德绑架的对象,因为他们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且被认为是有能力救助的人。而一般人更多在从事 “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 时,有可能成为道德绑架的对象。由于道德绑架利用的是他人爱惜、顾虑其社会道德形象的这么一个弱点,因此对道德绑架对象来说,越是在乎自己的社会道德形象,就越有可能被道德绑架,反之,越不在乎自己的社会道德形象,就越不可能被道德绑架。所谓 “君子可欺以其方” [7],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道德绑架要求的行为。道德绑架要求的行为是指道德绑架中绑架者要求被绑架者从事的行为。在道德绑架中,要求从事的行为首先是履行道德的行为(只不过这种道德行为因强迫性而失去道德的意蕴),典型的如救助行为,这在道德绑架中最为常见。其次要求从事的行为还有可能是中止与公众的道德判断相冲突的非道德行为[8](而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非道德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允许人们从事的,既不能说它是道德的,也不能说它是不道德的,只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这种非道德行为与公众的道德判断相冲突了,从而成为道德绑架要求中止的对象。在道德绑架要求履行和中止的行为中,要求履行的一般是道德行为,而不可能是不道德行为,要求中止的一般是特殊情况下与公众道德判断相冲突的非道德行为,而不可能是道德行为,因为在逻辑上,我们既不可能 “以行善的名义” 要求他人履行不道德的行为,也不可能 “以行善的名义” 要求他人中止道德的行为。

我们再来看道德绑架的基本特征。道德绑架的基本特征是指道德绑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性质与特点。总的来说,道德绑架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它的道德性、公开性、胁迫性、软约束性。第一,道德绑架的道德性。这里所指的道德性,并不是说道德绑架是符合道德的,而是说道德绑架以道德为理由和基本目标展开。道德绑架的道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以道德的理由而非其他理由进行,二是它要求完成的行为是道德行为而不是不道德行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以其他理由进行绑架——比如以获取金钱为理由进行绑架,也可以胁迫他人完成与道德无关的行为,但这些都因缺乏道德的理由和目标而不能称为道德绑架。当然道德绑架以道德为理由和基本目标展开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符合道德的,而只能说明它的初衷和目的是善的,而由于手段的强制性与不道德性,道德绑架最终沦为一种不道德。第二,道德绑架的公开性。道德绑架具有公开性的特点,它不是私人间的救助行为,尽管它往往由私人间的救助行为引起。比如在事例2 中,开始刘福成向国内六名富翁求助时,还只是私人间的救助行为,而只有在 《华商晨报》 对此事公开报道并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后,才演变成道德绑架。因此公开是道德绑架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而这种公开一般通过媒体的报道来实现。公开是道德绑架形成舆论压力、进而胁迫他人履行道德的前提,没有公开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公开性成为道德绑架必不可少的一个特性,没有公开性的救助行为,只能是私人间的救助行为,而不会演变成道德绑架。第三,道德绑架的胁迫性。道德绑架的胁迫性意味着道德绑架具有要挟性和强迫性的双重特征。要挟性意思是道德绑架并不是直接的强迫,而是利用被绑架者爱惜、顾虑其社会道德形象的这么一个弱点进行强迫,被绑架者之所以受制于媒体的道德绑架,也并不是因为害怕媒体本身,而是因为害怕自己的社会道德形象被媒体毁坏了。强迫性意思是道德绑架并不是通过尊重他人的意志自由、以劝导的方式要求他人履行道德行为,而是通过强制的不由分说的方式要求他人履行,当然这种强制不是暴力强制,而是由社会舆论施加的具有软约束特征的强制。要挟性与强迫性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道德绑架的基本特征,无要挟的道德绑架更像道德强制,而无强迫的道德绑架更像道德劝说。第四,道德绑架的软约束性。道德绑架不是靠直接的赤裸裸的暴力来维系,它一般会通过施加社会舆论压力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迫使他人履行一定行为,社会舆论的软约束性决定了道德绑架的软约束性。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会直接以暴力的方式来迫使他人履行道德,比如曾有报道称,杭州有一小伙子因没有给怀抱婴儿的妇女让座,从而被该妇女的丈夫扇耳光扇到鼻血直流[9],但这种靠暴力维系的道德行为与其说是道德绑架,毋宁说是道德强制。因此道德绑架必须是以施加社会舆论压力这种软约束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以其他暴力的方式进行,这就是道德绑架的软约束特点。

四、道德绑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道德绑架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颇为相近,而且它们之间还很容易混淆,因此要正确理解和把握道德绑架概念,还必须辨析它与这些相关概念的关系。在这里我们主要辨析道德绑架概念与道德劝说、道德强制、道德欺骗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一,道德绑架与道德劝说。道德绑架与道德劝说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以善的名义要求他人履行道德。但道德绑架不同于道德劝说的地方在于它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由广泛而强大的社会舆论施加,从而迫使被绑架者不得不屈从众人的意志去履行道德。因此在道德绑架中,被绑架者的道德选择、意志自由是得不到尊重的。而道德劝说恰恰相反,它是以尊重对象的意志自由为前提的,而且道德劝说很多是私人间的道德互动,即使上升到社会舆论层面也是小范围的,而不至于利用广泛的社会舆论对劝说对象进行强制,否则道德劝说也有可能演变成道德绑架。因此平时生活中我们在道德上对他人进行的批评、教育与劝导,应该属于道德劝说的范围而不是道德绑架的范围。尽管道德绑架与道德劝说都以善的名义要求他人履行一定行为,但有无强制却是区分它们的重要标准,无强制的道德绑架更像道德劝说,而增加了强制性的道德劝说则更像道德绑架。

第二,道德绑架与道德强制。如果说道德绑架与道德劝说的区分在于强制性的有无,那么道德绑架与道德强制的区分就在于强制性质的不同。道德绑架与道德强制相似的地方在于它们的强制性,即它们都通过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人履行道德。但强制是有不同的性质的,道德强制意义上的强制与道德绑架意义上的强制不可同日而语。道德强制利用暴力的方式——比如利用国家强制力、暴力打击、个人威逼——来迫使他人履行道德行为,这完全不同于利用舆论压力迫使他人履行道德,在这种暴力强制下他人可以说没有任何道德选择。但道德绑架主要利用舆论压力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迫使他人履行道德,这跟通过暴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暴力方式超出了道德的范围,那么舆论压力的方式尚在道德的范围内,它体现的强制性依然具有软约束的特点,在这种压力下被绑架者至少相对于道德强制来说是有道德选择的,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发现,道德绑架并非可以绑架得了任何人,而道德强制却几乎可以强制所有人。因此像我们平时讨论的 “见死不救入刑”、“公交车上不让座要罚款”、“领导指令下属捐款” 等现象,应该属于道德强制的范围,而不是道德绑架的范围。可见尽管道德绑架与道德强制都以强制的方式要求他人履行道德,但强制性质与手段的不同是区分它们的重要标准。

第三,道德绑架与道德欺骗。道德绑架具有道德性的特征,尽管手段上道德绑架有失道德性,但至少在意图上它是善的,即绑架者都很真诚地认为自己在履行道德,他们的道德感还很强烈,这点即使是被绑架者也不会否认,这是道德绑架的一个突出特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会利用公众的同情心与道德感,有预谋地实施道德绑架,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比如一位母亲谎称自己的孩子得了重病,然后利用社会舆论压力要求甚至胁迫他人进行救助。这其实属于道德欺骗行为而不是道德绑架行为。尽管道德欺骗表面上也像道德绑架一样要求或胁迫他人进行救助,它甚至也会通过舆论压力的方式来实现,但道德欺骗区别于道德绑架的地方在于它的欺骗性,即利用公众的同情心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在道德绑架中,这种欺骗的意图是不存在,绑架者丝毫不怀疑自己在履行道德,他们的意图是善的,尽管导致的结果未必道德。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发现,在道德绑架中一旦绑架者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道德性,他就有可能中止道德绑架行为;而在道德欺骗中,即使欺骗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道德,他仍然会继续他的道德欺骗行为,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有预谋地选择这样做。因此尽管道德欺骗表面上可以以道德绑架的形式与内容出现,但它区别于道德绑架的地方正在于其意图是否是善的,而如果道德绑架失去了原初善的意图,或被人别有用心地利用,就有可能沦为道德欺骗。

注释

[1] 郑智斌、吴昊:《网络干预的动机及影响》,〔乌鲁木齐〕《当代传播》 2009 年第 3 期。[2]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4 页。

[3][4][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年版,第 40 页,第1231 页,第 1511 页。

[6] “第四种权力” 是指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新闻监督权; “第五种权力” 是指有别于传统新闻监督权的网络监督权,是人们最新提出的概念。[7]出自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万章上》),意思是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如道义的方法)去欺骗他。

[8]非道德的事:既不是道德的事,也不是不道德的事,而是不涉及善恶评价的无关乎道德的事。

[9] 新浪新闻中心:《杭州小伙不让座被连扇 5 耳光》,http:// news.sina.com.cn/o/2012-08-25/091925034793.shtml。

上一篇:以底气为主题的议论文下一篇:我的动物朋友优秀作文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