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道德意识

2024-08-31

环境道德意识(共12篇)

环境道德意识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虽然我们不能说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 但我们至少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工业化发展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补充和提升。只有转变观念, 真正把自然当作和我们平等、共生共荣的关系, 我们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实现好转。这是我们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最基础性的东西。生态文明观念的本质应是环境道德意识, 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 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和基础。本文就树立环境道德意识的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环境道德”的内涵

道德, 原本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一般情况下, 道德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迫切的今天, 有必要把传统的道德约束力, 延伸到自然环境的保护领域, 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道德体系, 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所谓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 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 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观念要求遵守两条环境道德原则: (1) 平等互爱, 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保证健康自下而上和持续发展的权利; (2) 保持互利, 人类每一个成员都应保护生存环境, 保证地球上所有成员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环境道德的本质, 就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 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 自觉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 善待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 达到人与社会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长久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良知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环境道德建设现状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共同物质基础。一个地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人, 如果只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 只图个人的某些方便, 而不注重环境保护, 尽管只是单方面的行为, 但集中起来, 就会增大对环境的破坏力, 损害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 制约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道德建设现状

环境道德中的环境道德规范有如下几条:

(1) 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 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2) 从局部入手, 自觉服从全局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3) 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 自觉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行动; (4) 支持和维护有利于环境的公共行为, 批评和抑制破坏环境的言论和行为。

可惜的是, 这种环境道德观念, 在近些年不但没有得到强化, 反而在不少人的头脑里荡然无存了。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 把好端端的环境弄得满目疮痍, 破败不堪。市民在街道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大排挡、小摊点占道经营, 污水随地泼洒;小商店店主在路边乱烧废纸和塑料包装袋, 怪味刺鼻难闻;收获时节焚烧秸秆, 烟雾弥漫……种种危害生活环境的陋习在城镇随处可见。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令人担忧, “白天不排, 晚上排;晴天不排, 雨天排;检查不排, 事后排。”这样的谚语便是目前企业对待环境态度的生动写照。 排污企业在对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的情况下, 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姑且不去谈论其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但不能不令人掂量这些企业的环境道德水准。这些年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这是求发展的大好事。但是, 就有部分地方惟GDP为上, 一些企业惟经济利益为上,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以后再拿钱来补环境破坏之“火”, 于是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肆意排污, 环境建设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年, 不少地方都走过“为了银子污染环境, 花费金子治理污染”的弯路, 这样的教训值得世人警醒。

(二) 构建环境道德保障体系

环境道德是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环境道德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树立新的行为准则。企业和个人在经营和社会生活中, 要摒弃“重利轻义”的义利观, 树立“以义取利, 义利并重”的义利观, 在谋取自己利益的同时, 要考虑他人关系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在追求企业效率的同时, 要多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在追求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 要顾及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利益。从环境道德角度讲, 企业不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 个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瓜皮果壳、不乱倒垃圾等, 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1.企业的环境道德建设始终是环境道德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方面,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而污染治理又需要成本甚至是高成本, 这就导致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手段不硬。企业这种逐利的本能在急欲摆脱贫困的背景下, 得到了放大。企业粗放经营和肆意排污, 将环境成本社会化, 让公众和企业周边居民忍受和承担污染, 这就缺乏起码的环境道德责任。

另一方面, 企业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控制污染必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最熟悉生产工艺, 最明白自身环保的软肋在哪里, 什么地方存在大的环境隐患, 采用什么方法最能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监管和执法中, 一方面强调企业的环保责任, 同时也要注意调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肯定和维护企业的环境道德, 倡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2.消费者的环保素质高低, 是企业等社会组织环保素质的基础。

公民或者说普通消费者的“环境道德”, 能通过消费关系, 直接的影响或匡正一些企业的“环境道德”,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旦企业的某些认识偏离了消费者的道德和社会企盼, 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消费的形式, 通过市场行为的方式予以惩罚。任何一个企业, 如果不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如果不能正视其责任, 而一味地钻在钱眼里, 那么也必将得不到社会大众和消费者信赖, 也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3.广大市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 树立一种努力改善和爱护环境的信念和责任心。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逐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环境道德的大环境。同时, 还要引导公众把环保意识自觉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自身, 克服破坏环境的陋习,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促进环境道德建设

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要把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而提出的环境道德标准, 普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内化为每个人的“良心”, 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娃娃抓起, 从领导抓起, 确立信念, 培养习惯。努力把保护、改造、建设宜人的环境形成社会舆论, 变成大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1.树立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 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 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 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 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 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 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 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 从表面上看,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 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 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了解自然, 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 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 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 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 让其能够休养生息, 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 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是在处理自然关系时, 引发的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对这些矛盾和关系, 无疑要用法律来规范, 但是大量的矛盾和关系不能用法律, 而需要用道德来规范。这就是说, 在处理环境问题时, 要讲究“环境道德”, 要建立“环境道德体系”, 用“环境道德”来为人类建立一个宜人环境的目的服务。当前, 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意识。要通过大量的道德活动, 形成人人都能接受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情感, 使“环保”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 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活动, 甚至也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只有建立了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新文明, 我们的居住地,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安全、更美丽、更繁荣, 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 2002, (5) , 184-187.

[3]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J].道德与文明, 2003, (3) , 60-63.

[4]谢天.环境道德教育应做好四个层面工作[N].中国环境报, 2002-1-18.

环境道德意识 篇2

调查人:王勇

调查时间:2011.1.25

调查地点:武城镇各主要社区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等

创建市级示范文明城市是当前我县的重要政务工作内容之一。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涉及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而其中的人文环境在整个城市文明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决定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体现了城市的文明形象。结合当前我市省示范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就有关市民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基本概况和市民素质现状

(一)调研概况

围绕市民素质,以加强市民文明意识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切入口,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走访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共8家,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97份,现场察看居民生活区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状况,抽查市民对交通法的遵守情况,并听取市创建办关于创建情况的介绍。

(二)市民素质现状

1、市民对创建情况和文明城市的条件、要求的知晓率不高。在关于创建情况的调研中,不知道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条件的有63人,占65.06%;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武城正在创建市级示范文明城市,有的甚至认为创建工作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将对创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在文明语言的使用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上,不文明语言常有所闻,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乱扔烟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现象时有所见,随意践踏草坪的行为时有发生。在调研中,坦陈平时不经常使用文明语言、经常随地吐痰的较多,不能够捡起地上纸屑的占51.49%。而与之相乎应的是在“你最反感的行为习惯”选项上,有43.92%人选择乱吐痰,由此可见,市民有对良好生活及行为习惯的向往,但往往缺乏亲力亲为的决心。

3、乱停车、乱张贴问题十分突出。停车难、乱停车现象在市区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存在,但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市中心区和住宅小区。就市中心区而言,由于我市大多数商业、金融、娱乐等机构均集中于此,使车流、人流也相对集中,动态和静态交通秩序时常显得十分混乱。特别是升平广场-老三中区域,在原本就已较窄的道路上划出占道停车区和人行道停车区,使得道路更显拥挤。就住宅小区而言,随着私家车拥有量大幅增长,小区内的停车压力也随之增长。如时代花园,国泰名都等小区,许多车主为图省事,往往将车停在住宅旁的小区内道路边,甚至绿化带内,造成小区内的道路路面和绿化带毁坏严重。更有甚者,一边是小区内免费停车场闲置,一边是将车停进草坪中,如时代花园小区,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小区的整体环境。据问卷调查情况表明,因为贪图省事或已经养成乱停车习惯的市民占52.24%。此外乱涂写、乱张贴现象严重。在市区道路两侧的电线杆、广告牌及居民区内,随处可见一些宣传小报或联系电话,成为影响市区市容的环境的“牛皮癣”,屡禁不止,有增无减。

4、良好卫生习惯尚未养成。乱扔垃圾、乱扔杂物现象在小区也有发生,参加公共卫生的打扫积极性不高。在问卷中,把自己家的垃圾放在楼梯口、草坪上、马路边的还大有人在,能够参加公共卫生打扫的人数很少。尤其要指出的是无序养狗已日益成为居委会工作中的投诉

热点问题,因养狗引起的邻里纠纷和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以国泰名都小区为例,随时可见四处乱跑的狗,而这些狗又往往以大型狗居多,无形中为居民的出行安全增添了隐患。养狗的文明也体现了人的文明。对于养狗者来说,自律意识还不强,遛狗时不能自觉给狗套上绳链,人多的地方常见遛狗者,狗的粪便不及时清理等,公共道德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还不强。

5、交通意识不强。主要集中体现在行人和三轮车闯红灯现象较为突出,对走斑马线的意见不明确。据对政府路与贝亭路交叉口现场观察,10分钟之内,行人违章穿行马路有30多人次,包括行人不走人行道、电瓶车逆向行驶、摩托车驾驶员不带安全帽等,还有机动车乱转车道,出租车任意调头等。

二、原因分析

1、创建氛围不够浓厚。宣传力度尚存欠缺,缺少大型醒目的广告牌,在部分单位、社区缺乏创建方面的宣传资料,导致群众对创建工作了解不深。

2、窗口单位文明语言的使用不够规范,市民不文明的行为缺少制约措施,缺乏群体鄙视意识和劝导意识,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小区和街道的墙面清除没有实行区域包干,对乱涂乱写者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抑制。

3、部分小区因先天不足,缺少停车位;有车库的小区缺少人为引导和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市中心公共车位过少,马路乱停车管理力量不足,处罚力度太小,导致车辆停放混乱现象日益严重。

4、小区卫生缺少一种引领载体,没有充分发挥小区内共产党员和机关干部的作用,没有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对一些违反小区安全和卫生的做法缺少制约措施。

5、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太小;对行人、非机动车的管理不够到位,特别是对电瓶车的管理,几乎处于无序状态;交通信号灯设计的时间差不够科学;缺少一支义务交通监察队伍。综上所述,我市的市民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文明城市创建差距较大。各种活动载体与文明城市创建联系不紧。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也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提高市民文明意识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关建议

1、加大教育力度,增强文明意识

宣传教育要务求实效,不走形式,尽管目前各个部门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但联系创建工作实际不够,联系市民实际不够,联系自身实际不够,对社会的宣传不够,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处世准则教育没有融汇一体,没有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因此,①要抓好家庭教育。继续扎实开展百场讲座进社区、百个楼道创文明、千户家庭建五好的“百千万”活动,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增强家庭成员遵守文明市民行为规范的自觉性。②要抓好学校教育特别是二中与三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市民素质培养和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主阵地作用,可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并结合文明市民行为规范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理论与实际的一致性,做到校校有宣传画廊、先进事迹、先进个人,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③要抓好社会教育。要把创建工作放在媒体宣传的重要位置,要开辟形式多样的专栏和专题节目,如“创建大家谈”、“创建故事”、“文明语录”、“我与小区”“我与环境”等等,使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公共场所要通过标语、橱窗、专栏、图表等形式,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讲文明、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在各主要区块设置醒目的人性化宣传广告牌,营造创建氛围,引导文明行为。

2、加强执法监督,规范市民行为

要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违反交通法规和“三乱”现象等不文明行为要严格管理,加大处罚力度。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改多头管理为一头管理,建议成立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集城市综合管理为一体,对市容、市貌进行统一整治;要建立义务管理员队伍,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机关干部、城管志愿者组成文明监督员队伍,协助管理、宣传和督查,强化市民的文明意识,规范市民的行为习惯;要建立巡回督查制度,实行各单位联动,由相关职能部门组建一支明察暗访队伍,对各类现象进行督查。督查范围包括社区、单位、道路,内容包括卫生、小区绿化、文明行车、文明用语、礼貌交际等;新闻媒体要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鼓励群众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形成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3、加强制度建设,实施有效管理

创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市委的创建意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将创建工作纳入领导政绩考核的范围,强化领导责任制;各部门和单位要依据创建指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尤其是窗口单位,要把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决不能由个人的情绪左右工作行为;要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联系制度,可设立社区服务考评卡、公共行为监督卡,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使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在校内外趋向同一,力求教育效果的一致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解决市民的实际问题,加强小区硬件设施建设,增加小区和商业区停车泊位,方便市民停车和出行。

4、强化工作责任,树立先进典型

环境道德意识 篇3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能力;培育

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受教者能够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向道德实践转化,真正的做到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统一,在知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道德能力是做好道德实践工作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将大学生作为出发点研究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提升途径做出研究。

1 当代大学生具备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必要性

1.1 是社会转型与多元化价值并存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单一的社会生活被消除,社会中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社会使得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新道德观念的形成,旧道德观念的消沉,各种道德观念相互碰撞,给现阶段我国社会道德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也淡化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所以各高校需要提升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当代大学生能够在道德迷宫中明确现阶段各种道德现象,并作出理性科学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1.2 道德相对主义与“去道德化”盛行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交流的更加频繁,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自身主体意识的提升,使得主张自由的当代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和推崇尊重个人个性和主体的道德相对主义,而对那些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却加以反对。这种“去道德化”的思想的出现造成社会中未婚先育、吸毒等一些原本具备鲜明是非准则和善恶的事物变成了个人私事,社会对当事人不能进行其特定行为和态度要求。在这种道德相对主义和“去道德化”风靡的背景下,给我国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更消除了道德存在的本真意义,使得我国当代大学生丧失了原本正确的道德意识,对善恶不能进行有效的区分,影响了我国未来人民的道德意识,所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让其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做到明是非、变黑白,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1.3 受信息多样化与负面大众文化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的重要部门,但是网络社会的出现,使得我国原先单一的信息空间开始向立体化信息空间转变,但网络社会中广泛的信息资源,使得信息过于膨胀和泛滥,大学生不能清楚分辨出哪些信息是合法的那些是非法的,哪些是有益的信息,哪些是有害的信息。这种真假信息混淆的状况下出现了网络信息污染。此外那些娱乐化、低俗化的大众文化也对我国主流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大大降低了主流文化的约束功能和导向能力,让不良的价值观念也在大学生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中得到渗透。那些当代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分辨出道德生活善与恶,出现了道德困惑的状况。所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就变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2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2.1 自主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广泛的提升,尤其是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更要在公平竞争、追求公平的市场中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作为大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和储备知识重要途径,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虚拟性都大大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使得大学生主体意识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上也有所反应,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形成和确立过程中摆脱了对教师、家长以及书本的依赖,并按照自己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了自己的道德观念。自主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是新时代下产生,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

2.2 具备传统精神文化引导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传统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的源泉,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排斥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的现状,更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的与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将大学生传统的道德意识培养和道德能力提升安排在传统政治教育过程,让大学生没有真正的意识到道德存在的价值,更没有将道德作为个人约束的关键准则。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传统文化精髓指引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能够了解和认识到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当然需要做好道德意识的创新、继承工作,只有升华的道德意识才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2.3 具备理性化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我国改革开展具有较广的复杂性、开放性、多层次、全方位等特征,市场经济则具备自发性、盲目性和竞争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让当代大学生感到了极大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大学生想要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就需要具备理性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能够拥有广泛的自信,面对道德问题出现时做到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不要盲目冲动和过于情绪化。更重要的是要坚定自己对事物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够展示出沉着、冷静和独立思考的行为,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趋于理性化。

3 结束语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文化背景以及多变的道德环境,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在面对道德选择能够做到从容应对,更好的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周姝怡,陈冬林.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实效性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蒋燕.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育[J].职教通讯,2015(8):77-80.

[3]何小红.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5):71-72.

环境道德意识 篇4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其社会学意义, 揭示网络道德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人作为道德主体在网络创造性行为中的缺失, 可能是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也是网络道德教育中的重大缺失。因此, 探讨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水平与道德创造的关系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

道德领域可能是近年来创造力研究最重要的领域, 道德创造力关系到个人成长和社会福祉。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发现, 高道德能带来高创造性。这也许意味着个体道德水平越高, 社会道德氛围越好, 个体或社会的创造性表现也越好。

从认知层面上看, 道德创造是道德认知的最高层面, 是指道德上的新追求, 既包括道德规范的改进也包括道德规范的创新。从行为表现上看, 道德创造力是道德领域的创造力, 是做出或者发现新的有道德价值的产品 (见解、方法和结果) 的能力。从发展水平上看, 道德创造的过程中道德主体以求善为最终目的, 将整合并超越原有的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 新颖、独特地解决道德问题, 是道德能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是道德主体性的集中表现。通过多角度对道德创造进行解读, 可以发现要完成道德创造, 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求善的道德体验、创造性道德人格、创造性道德思维等心理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由于道德主体在网络道德意识构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要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 需要寻找一种针对提高道德主体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道德教育模式。

2 道德主体教育与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 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所被灌输的道德概念与行为规范, 难以让教育对象产生共鸣, 更谈不上内化为信仰。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 道德主体教育的思想越来越成为道德教育理念的主流, 即“承认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培养人成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模式”。网络道德主体性, 即在网络道德领域中, 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道德意识表现为个体在网络空间中觉察到事件涉及道德标准, 或意识到网络活动存在道德标准的敏感性。而其构成的先决条件, 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道德选择, 这些选择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道德意识构成。由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都是基于主体性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结构, 如何提高和培养道德主体在这三方面的能力, 是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关键。

3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途径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 要以提高道德主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水平为目标, 注重培养教育对象道德认知能力, 学会理性的评估情绪, 培养其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 并实现道德自我的养成。

3.1 扭转歪曲的道德图示

根据Fiske和Taylor’s的社会认知理论, 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 但是, 由于传入的信息的某些方面较为突出, 生动和具有易得性, 因此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注意。不难看出, 处在何种网络环境中就容易构建出相应的道德图示。但是, 在道德图示最终构建前存在一个先验条件, 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 也就意味着在意识水平上, 即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上的体验决定了道德图示的构建结果。

虚拟暴力和模拟生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网络环境带来了截然不同体验后效, 充分说明了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构建的重要作用。但是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德图示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 它可以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通过参照、模拟等交互性效应而逐渐形成。

道德问题的特性能够随着突出性和生动性而变化, 由此增加了个体注意该道德问题的这些特性, 并且将问题界定为道德问题的可能性。个体选择进入怎样的网络空间, 在网络空间内辨别道德事件的刺激程度, 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主体决定的。因此, 从网络使用者的角度来说, 要培养辨别道德事件的敏感性, 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3.2 形成理性的情绪评估

道德情绪和直觉就像狗尾巴一样驱动道德判断, 道德情绪在意识水平下对道德行为的发生产生着影响。在认知和情绪双加工机制中, 认识和情绪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决定作用至今未有定论, 但不能否认的是, 认知可以在意识水平上影响对情绪体验的判断。

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 是人的德行的外显, 是社会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之本质力量和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情绪体验在道德层面上的作用, 更多的要放置在事件背景中被考虑。从事件的目的和影响上做出理性的判断之后, 才有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 道德主体在体验到情绪时, 如果能结合道德事件的特征与结果进行理性的判断, 对道德情绪进行评估, 可以避免情绪在意识下水平引发道德问题的状况发生。

3.3 培养网络世界中的责任感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责任感被认为是道德意志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人认为, 在互联网时代, 现实世界中的概念与价值观不适用于网络空间, 这个观点需要仔细评估的。个体在接入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带有现实世界的固有认知, 但在新的虚拟空间中也会发展出与虚拟世界相适应的新概念, 不能一味排除现实世界概念的影响与意义。

在网络道德上的争论基本上落脚于要建立一个有规则的网络空间活动法则和靠个人自我控制,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责任感。由于网络资源获取的便利性、网络信息的冗杂化、网络交流感觉经验的有限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网络世界里的个人责任感容易弱化, 甚至出现“旁观者效应”。网络世界对道德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有些甚至放弃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导致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对于道德主体来说, 要注重强化现实世界的固有责任感认知, 在和虚拟世界统合的基础上, 杜绝“旁观者”心态的出现, 通过培养高度的个体责任感, 对于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3.4 避免网络去个性化的发生

在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此内化为道德意志, 关乎道德意识的最终形成, 这个内化的驱动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化发展的影响。网络中去个性化就是指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空间内, 个体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在网络中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 从而导致个体做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去个性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身份的隐匿, 第二个是责任的模糊化。

网络环境中的交流, 可以勘察个体的自我意识强烈度。特别在论坛中, 通过头像、签名等是否凸显个人身份的描述线索, 对个体角色、意识可以进行和现实世界不同的重构。由于网络空间存在身份隐匿性和责任模糊化的特点, 对于道德主体来说, 在网络空间里要树立明确的身份意识, 更要注重自我概念的固化, 避免去个性化的发生。

4 结语

将道德主体教育引入网络道德领域之中, 既有利于探索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进而发展培养和发展个体的道德创造能力;又有利于解决网络道德领域的现实问题, 应对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面临的新挑战, 也为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互联网时代为道德创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 受网络环境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的影响, 也使网络道德受到了新的挑战。网络道德意识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发展起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统一体。道德主体在构建网络道德意识中的主导作用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 如何有效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 除了关注道德主体所处的外在环境, 更在于培养道德主体的内在环境。通过扭转歪曲的道德图示、形成理性的情绪评估、培养网络世界中的责任以及避免网络去个性化的发生, 有助于引发道德主体形成关于道德的思考, 内化道德涵义, 促进积极的网络道德意识的形成, 从而培养和发展道德创造能力。

领导的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行 篇5

基础公共课程部 李澍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干部中首先是领导干部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2011年中组部《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明确,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考核政治品质,主要考核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党性原则等方面的表现。考核道德品行,主要考核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盟章第四十六条第二点明确规定盟的干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热心民盟事业,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十二条规定: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一、讲学习、讲政治、守纪律、提高政治意识

目前民盟支部由于黄刚娅主委已退休,她多次提出退下来,支部准备进行届中调整,不管怎样调整,作为一名民主党派基层负责人和党外干部,我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继承和发展民盟先辈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优良传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因为陷于日常事务,不加强政治理论

学习;不能认为只要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了,而不关心政治,放松对自己思想政治要求。而是要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创新性推进工作的开展,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与党委一致,坚持立场不动摇。在党派工作中,加强广大盟员政治教育学习活动,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学院的建设发展工作中,站在民主党派的角度,以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围绕学院党政重点工作、教学和科研等方方面面建言献策,同时加强调研和调查,参政注意方式方法,参政参到点子上。在基础公共课程部工作中,做好党总支书记助手,解决好老师们的思想稳定工作,如有位老教师对科研工作有抵触情绪,甚至出言不逊,通过朋友式的个别谈心的方式,并且积极想方法、出主意实际解决困难,如安排教研室老师定点帮扶,在发表论文或做科研课题时让这些老师参与到其中,完成每年的科研积点,做通了老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稳定工作。又如,有位老师在评职称的时候,因科研不符合条件,学院没有上报,该老师到人事局去反映,人事局要求学院做好稳定工作,为此学院专门开会研究,达成共识,考虑到该老师还有两年退休,适当放宽条件,只要能达到基本条件,明年可以上报,责成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公课部等部门做好该教师思想工作,同时考虑到该教师对张恩主任一直存在成见,由本人以民主党派和公课部副主任的身份协助参与解决,通过多部门苦口婆心地做

工作,如搭建科研平台,协助完成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该教师答应不再上访,抓紧完善科研条件,比较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一些。我想,作为民盟基层负责人和公课部副主任,遇到这些情况,就是要讲政治,坚决执行学院党政决定,维护学院利益,同时要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兼顾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系部稳定工作。

二、加强自身道德品行修养,以德服人

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等诸多方面,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应当是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我们党考察任用领导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德是第一位的标准。干部的成长进步最重要的评价尺度是道德修养的提高。我们教育者也常说,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者是危险品。道德修养不仅仅是读读书、讲讲理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践行,要以制立德。首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就应该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0月9日教育部又划出对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教师的言行,这是作为教师起码要做到的。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面对的是广大一线教师,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老师,做事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要深入一线教师当中,接受监督教育,淡泊个人名利,处世公道,点点滴滴要使老师们信服,基础公共课程部在评优评先时,我从来没有任人唯亲,不因为哪位教师跟我关系好而推选他为先进优秀,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既要考虑到公课部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一线教师的辛苦,还要考虑到今后工作的开展,所以很多时候要召开党政扩大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后,在广大教师职工中宣传,必要时进行公示,因此广大教师对公课部评优评先工作基本上是满意的。所以只要做到以德服人,工作就能很好开展。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 篇6

那么,《道德经》里有什么宗教的因素吗?

《道德经》与世界三大宗教的经典的区别在于:一、它是作为哲学著作而不是神学著作被接受的。二、它没有圣徒奇迹(哑巴说话、跛子走路、虎不食人……)的类似记载。但是它有更概括的称颂,如“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种说法更像是讲一种境界。三、它不要求特别的崇拜、礼拜、诵读、仪式。四、它几乎没有规定任何忌讳、禁忌、惩罚。五、它没有强调自身的唯一性,没有提出普度、拯救迷途者、要求众人皈依的意愿,不具备传教士的热忱,不具有己所欲必施于人的准征战(征服与强暴)倾向。

然而《道德经》又确实具有中国式的宗教性,即它包含着中国式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终极眷注。

依照宗教学的理论,宗教就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终极眷注。早在二十多年前,在美国的一次研讨会上我就听过一位学者的文章,论述拙作《杂色》结尾的宗教色彩。

这儿说的终极,首先是源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和“一”,就是源头,就是本原,就是造物主。然而这个造物主不是人格化的,而是本质化、概念化、理想化、理念化的。

道生一,同时道即一。道具有无所不包无所不主宰的性质,所以说道生一。而这个一又成为道的本质与效用,故说道就是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这就是说,有了道就有了一,有了一就有了一切。这里的道与一,都具有终极性、无限性、伸延性,所以是神性。所以我曾不完全妥当地比喻过,道与一,就是中国神学中的上帝,就是中国哲学中的世界与人生的本质、主宰、起源与归宿。

就像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物质,唯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一样,《道德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一,我们可以称之为唯道论。

老子又讲“道法自然”,本质化的“道”与原真性的“自然”紧密连接,带有彼岸性的终极与无限的探讨和显然是此岸的自然结合起来了。而且,天才的老子早在两千数百年以前就明白,彼岸的一切只能通过此岸来把握,此岸的呈现即是彼岸的信息、彼岸的下载。“自然”是道之师,是根本的根本。这也有点像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虽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用的是不同的两套语码。《道德经》的本原论、初始论、发生论是高度抽象的“道”,高度概括化的一——1(像电脑里的1),又是高度原真原生的自然,它的道理既深奥又朴素,非常接近于真理。

西方的基督教认定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佛祖则是原印度王子,神、本质、终极的人格化造成了例如耶稣是否进卫生间、耶稣是否娶妻,还有观音菩萨的性别问题的神学难题与争论。影片《达·芬奇密码》利用这样的争论,生发成了通俗畅销的故事,并受到梵蒂冈的抗议。

而道教不会产生这种争论。

说道是源头,又不尽意。如同电脑里只有1没有0是无法工作的。故而《道德经》又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说明,无(加上有),也是道教的上帝、造物、起源与归宿。

“无”本身带有极大的概括性,极大的张力,因为一切的对于“无”的认知其实都是来自“有”,我们说一个人无(没)了,前提是他或她曾经有过,我们无法讨论一个从不存在的事物的无。我们说人生是“无”,前提是人生的确“有”,如果宇宙间压根没有人类,自然也无须论证其无。其次,对于“无”的判断、认知、感悟……这一切来自认知主体的“有”。没“有”主体,哪儿来的“无”的被感知,“无”的宏伟性、强烈性与涵盖性?

而“有”既是高度抽象的,又是完全具体的,万有,就是一切,就是世界与人生本身,万有,当然也包括了“无”的存在,即“无”的“有”。

用数学符号表示,“无”就是0,而“有”就是1。《道德经》这里不仅是讲0=0与1=1,老子的高明处在于他懂得: 0+1=1,而1-1=0,1+1+1……=万有。这里,最重要的是,依据数学的法则,不但1+1+1……=万有,而且0+0+0……以至于无限大,即0乘上无限大,也趋向于任何数,趋向于万有,即有生于无。这里,数学的想象力与哲学的想象力殊途而同归。

这里,我们可以比证一下佛家的说法,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所说: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我们说,这是由于人生的短暂,由于世界的无常,由于万法万物的最终毁灭给人类造成的痛苦,使人们从思维上预先否定一切真实性,从而减却寂灭的打击与惨烈。

然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呀,最彻底的无,则就是连无本身也被否定了的无。无被否定了,不又变成了有了吗?佛家从虚无的彻底性上讲,超过了《道德经》,但是得出的无与有的辩证关系的结论是与《道德经》一致的。因为彻底的绝对的无已经成就了有,至少有虚无,有彻底,有绝对。于是无变成了无无,或无无无无无……负乘负得正,无乘无得有,再乘无又得无即再乘负又得负,于是正负之变无穷,色空之变无穷,真假之辨亦无穷。彻底的无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有,既不是无也不是无无,既不是无有也不是有有。

当然,佛经的原义或许并非如此,它要的是破执,既破有的执,也破无的执。但是佛经的表述提供了进一步用无解释有、用有解释无的可能。你可以说这是文字游戏的可能,你可以说这是思想飞跃的可能,你可以说这也是顿悟,是无挂碍,是万法归一,一生万法。

这是思维的飞翔,这是语言的翅膀,这是心智与悟性的狂欢,是哲学与神学的联袂。当人们不能够通过实验与演算获得无限、终极、归宿的时候,人们却通过语言与思辨获得了神性,获得了玄思,获得了宗教的、艺术的与思辨的享受,获得了地地道道的宗教式的终极眷注,真正宗教式的本源感、归属感、澄明感。

现在回过头来看《道德经》,有生于无,万物生于三、三生于二、二生于一、一生于道,它的表达简明质朴,却包含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道理。

万有,包括自身,来自无,无为何能生有呢?因为有道,道就是前面所列的0+1=1与1-1=0的那个加号或者减号,或者道尤其是那个做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力量和运动。道的首要意義在于沟通了与主宰了无与有、有与无。无变为有,这是道的力量和作用。有变为无,这又是道的力量和作用。我们崇拜无也崇拜有,崇拜道也崇拜一、二、三,崇拜抽象终极也崇拜自然。这里的三的概念的提出超越了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的探讨。就是说除了对立的两方以外,还要有新生的三方。

我们可以做一个通俗的所以不免是跛足的比喻,先哲们天才地想象,自然就好比一个先验的自我运行的大电脑,这个电脑的实体与存在尤其是硬件,就是自然。这个电脑的原理、计算方法、能源与非人格化的操作主导,就是道。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符号,就是0与1,无与有。

对于老子,自然、道、一,这是一而二二而三的概念。而不必争论是先有飞机还是先有飞机之理(或飞机之量数)。(冯友兰教授曾经提出类似的有趣的问题。)

这里还有一个在群众中更普及的宗教性概念:天。《道德经》中有九十多处讲到天,七十多处讲到道。老子讲天之道,讲地法天,天法道,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把天与地放在与万物对应的位置,即天地是终极性的与沟通此岸与彼岸的概念,而万物是具体的与此岸的概念。孔子也讲什么“天何言哉”。这里的天,既是自然的天,也是超乎一切、主导一切的抽象的天、概念的天。通俗地比方一下,如果自然是一个大电脑,那么天就是它的主机芯片。

这就形成了不仅是道教的,而且是中国的终极概念系统:自然—道—天—无—有—一(更正确一点应该画成圆形,而且中间有许多虚线,互相交通变化)。

我们服膺于道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所不容无所不运动变化,我们的人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莫不是大道的下载,大道的演示,大道的呈现。得到这样的认识,岂不与找到主、找到神、找到本源与归宿、找到信仰与依托一样地胸有成竹,开阔镇定,雍容明朗!

《道德经》终于帮助培育了一种真正中国式的宗教——道教,当非偶然。

其实儒家也讲道,也有宗教情怀。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已经将道置放在超越生命的准终极位置。当然,接着就是曾子的话,说这个道“忠恕”而已,又回到人伦道德上来了。这里有一点自相矛盾,如果夫子之道只是忠恕而且“而已”,还用为这样的难知难得的道而“夕死可矣”吗?夫子不是早就未死而瞑目了吗?

《道德经》的另一大特色是它怀疑与警惕一切价值的偏执与过激,走向自然而然的本性的复归。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说失去了自然而然的大道即本性,就要搞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不怎么管用了,就要搞爱心教育。爱心也缺失了,就得讲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搞不好了,只剩下了搞形式主义(这是老子的批评语句,因此我的诠释用语带有贬义,它们并不就是德、仁、义、礼等的原意)。

它又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那是由于,有价值就有自以为是,有竞争,就有作伪,就有夸张与过分,就有超过度的向反面的转化,就有诠释与判断之争,解释权话语权之争。以善为目标的价值,有可能唤起人性恶的爆炸,这种情态,老子早就预见到、警惕到了。

教师道德意识的内涵、要素及构成 篇7

一教师道德意识的内涵

1道德

尼采认为,道德是与生命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生命,也就失去了道德。如果没有生命对人的一切做出指向,那么人的生命当中就无法挥洒出这样或那样的道德样式。道德,只有同生命相互参照,才能称得上道德。因此,衡量道德的标准,是看它对社会是否起到了作用,对人类的发展是否彰显了生命的勇气和智慧。[1]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和德不仅是两个最重要的哲学范畴,而且它们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在老子的道德视域中,道与世界万事万物是分不开的。道法自然,浑然天成。道之若水,至清至纯,如果人为地破坏了道的本则,也就破坏了道的意义,也就不再称之为道。

孔子概念中的道是在人的基础上的道,是以人为中心的道。与老子的万事万物的道相比,孔子的道仅侧重于人,万物以人为中心,即人之道。

可以看出,道和德是联系在一起的,有道就是事物的本原,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有德则是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把生命的价值同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万物的和谐,最终做到天人合一,这才是道与德的合二为一,相互融合。也才是真正意义的道德。

2道德意识

有学者将意识视为“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知识、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是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3]道德意识是在道德的基础上所迸发出来的人的一种本能的而非外在约束力强制的一种自然意识。它要求人首先在有德,有了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所给予别人的帮助与关怀。它不同于智力,更不同于感性和思维,它是在理性基础上,把道德理性上升为一种感性的有结合,使职业道德理性上升为一种纯朴的感性的东西。这中间也反对为了道德而道德,为了炫示所谓道德而彰显的道德外象。这里所倡导的道德意识,是内在的、本能的、潜意识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跨越时空的、积极自觉的、整体性的、直觉意识的道德实践与创造活动。当一个人有了这种道德意识时,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情操是庸俗之人所难以模仿和表现的;当一个人有了这种道德意识时,也就有了高尚与庸俗,平凡与卓越的区别。

3教师道德意识

教师道德意识是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体验和反应的总和,包括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

道德认识是教师对职业道德关系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主要是指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集体、与学校领导、学生之间、与学校、与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种教育团体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总和。

道德情感是教师的道德需要能否得以满足的一种体验与感觉。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感,才能真正体会到何谓一个教师,何谓教师职业。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才能真正甘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时所彰显出来的一种应急机智和不怕困苦的精神。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克服这些困难则需要坚强的道德意志。我国一批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教师道德意识的构成要素

1儒学的“人学”主旨

首先,儒学研究的是人的生命,孔子关心的是人自身的问题,对人的关心成为儒学的主调。其次,儒学重人,儒家重为己安人之道,这都是人道。儒学的天道观不在于提供关于自然界的总图景,而在于为性善说和成人说提供依据,它是关于生命学说的一部分。其三,儒学关注的生命是德性生命,关注的人是伦理中的人。[4]儒家人生哲学积极入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人生哲学是相合的,其中许多基本原则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有论者着重先秦儒家人生观作出评价,认为它包括和孕育了后来一切合理人生观的萌芽,较之先秦道、墨、法各家人生观具有明显的优点,较西方古代人生观主张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2墨家的“兼爱学”

邢兆良在《墨子评传》中认为兼爱学说是墨子的理想社会蓝图,在这一理想社会中,人人平等,有财相分,有利相交,彼此互爱。[5]与儒家相比,墨子的兼爱互利是从“生”来讲人性和社会,在现实社会中比较实用。墨家在人性的认识上,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是理智的思辩方法;在认证方法上,即有心理学基础,又能以知识论、名辩学方法作为基础。墨家兼爱的根据是人类的确有自爱而爱人、自利而利人之心,因而是可以发扬光大的。自私自利并不是人的本性,只是人性的一种扭曲,因而是可以克服的。人人互相尊重、爱护、帮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道教的“生命哲学”

重生性。一般道教教徒回避舍生取义的问题,道教把修炼生命、获取不死看作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象征,故它以“生”为价值目标。道教将其生命哲学与本体论接通,形成本体型的宗教哲学。从宇宙本体论向下落实到人的生命现象,两相贯通,便有永恒生命存在,这就是道教神仙不死的生命本体论哲学。

主体性。从神仙的长生出发,道教建立起我命在我,神仙可学的主体论,主张在生命化教育过程中奋进不息,激发主体能动性的追求,把生命看作是个人自己不断作出各种价值选择的历程。这种主体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儒家天命观的否定,对“我命在我”的调扬。

超越性。所谓超越性对道教来说,就是超越死亡,超越人与自然的对立。这里的生命本质指生命是抗拒死亡,不死是生物的本能意识。道教对不死的追求,在这里可以找到生物意义的解释。换言之,道教的不死实际上是出于生物本能的追求,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其超越性的另一个表现是超越天人对立,实现天人合一。

三教师道德意识的构成

1教师首先要“有德”

这要求教师首先是要有德的。所谓德,也可称为德性。老子《道德经》里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就是说,有德之人不需要为了显示道德而去做一些道德的事,他依然有德。因为他本身就是“上德”,即道德高尚的人;下德之人,为了让别人感觉他是有道德的,所以就要做一些“施德”的事,去做一些“做秀”的场面,或做一些政绩工程;为了让人们感觉他是有德的,但既便如此,他依然无德。因为他本身是无德之人,下德之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有道德的人不需要做什么,或不需要为了显示道德而去做什么,因为他本身是有道德的,这种道德是积蓄已久的,是内在的。而下德之人,或无德之人则需要做一些事来显示他是有德的,这恰恰说明了他是无德的。因为他做一些显示自己道德的事是有原因的,其原因就是为了显示自己是有德的。借此来达到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离不开“仁、义意识”

老子《道德经》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无以为。”有仁爱之心的人做一些仁慈的事不是为了什么,也不是有什么原因,因为这是“上仁”的本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潜在的,难以割舍的“仁爱”情节。一个人做一种选择不需要理由,一个仁者做仁者之事更不需要理由,因为向仁是他们的本能。同样的道理,上义之人做一些仁义之事也不是为了什么,也不需要什么原因,因为他们的仁和义已经形成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教师只有具备了仁和义的意识,才之所谓为教师。

3生命体验是教师道德意识建设的价值与核心

“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世界是一种未被科学抽象、未被逻辑思辨、未被数字化的世界。”[6]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人的生命存在的真实而具体的、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和温情的人的世界。生命的意义不是一种凌驾于个人日常生活体验的建构,而是一种来自个体日常生活的心领神会。教师当前由于受课业压力,升学压力,职称压力的影响,很难抽出时间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科研素质、专业素质,道德修养等。他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外在压力中占有一空,使教师失去了对生命价值的探求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因此,回归教师生命体验,找回教师生活闲暇是提高教师道德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要“走进生活”,“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根基,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生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净化灵魂。相反,体验不到生命活力释放的快感和意义所在的人,就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表现;而越是感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人就越会热爱生命并使生命表现出最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Nietzsche.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translated by Walter Kaufiman,Vintage Books,1989.

[2]道德经第21章.

[3]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意识及意识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35.

[4]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94-100.

[5]邢兆良.墨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93-216.

道德意识形态本质的哲学反思 篇8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 但是, 笔者认为, 将道德的一般本质界定为一种受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尚有不妥之处, 其弊端就在于对道德的认识只是侧重从社会存在的角度给予论述, 强调了社会存在对于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而忽视了对道德主体的研究, 从而模糊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认识。

笔者认为, 对道德本质是否为意识形态的争论, 其实质就是对道德的工具性价值和内在性价值追问的争论。质言之, 如果把道德本质理解为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 那么在实践上必然会侧重于对道德工具性价值的追求。也有人认为, 道德并非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 它本身既是目的, 也是手段, 毋宁说, 它本身就是“善”, 是人们自我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追求的品质, 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终极目标。伦理学家韦伯强调认为, 伦理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不仅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 恰恰是对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道德与纯粹的意识形态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 价值科学与事实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解释、分析世界, 它以事实经验为基础, 而价值科学则是建立在事实科学基础之上, 通过分析解释而进一步向人们提出应该如何的价值要求。因此, 道德的特性就是在真实的认识和反映世界基础之上, 向人们提出更高的价值要求并逐步向理想接近。因此, 理想性, 实践性, 是伦理学的主要特点。什么是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基于统治者的需要, 颠倒社会现实的神秘的, 隐晦的精神力量, 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 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形成理论体系, 他为政治提供合法性权威性依据, 并发挥着社会的整合, 凝聚, 引导, 价值导向等社会功能。我们来看, 意识形态是根据统治阶级利益的诉求而制定的价值体系, 它是通过国家工具将其灌输于民众, 其本身也具有着应然性与理想性的特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我们知道, 意识形态只是基本的思想、价值信仰。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处于上层建筑的地位, 而且具有着思想意识形态的功能, 但是若将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规定为道德本质, 显然不具有说服力。实践表明,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由国家权利支持的纯粹意识形态在控制和引导人类行为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 另外, 从道德的起源来看, 道德也不是被动单纯论证和教化, 而是在道德主体在生活实践中通过积极的协商而逐步实现的, 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面前具有着创造性和选择性。

另外, 我国的特殊国情也是造成混淆道德与意识形态关系认识的原因。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呈现一元化特点, 比如, 经济制度的一元公有制, 政治制度的下级服从上级, 在道德教育方面倡导单一的“革命道德”, 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革命道德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利益格局出现了重组和变动, 人们之间的利益, 地位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个人自主意识不断提高, 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是固守计划经济以来的道德主体单一化而忽视道德主体利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特征, 继续推行单一的道德说教, 就会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比如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 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如果不能得到伦理道德的支持, 道德就很容易被人们当作是某阶级利益的自我表达, 当作是限制个体发展的空洞说教, 这就是道德在我国当前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症结所在。

把道德本质理解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科学结论, 但是仅限于说它在社会结构中, 即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中, 处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地位, 而意识形态不仅不能将道德的核心本质揭示出来, 甚至模糊我们对道德与意识形态二者的区别和认识。

理论上对道德本质把握不清必然会影响道德的实践及其功能的发挥。道德与意识形态二者认识上的混淆, 在实践上, 道德主体就必然会把它当做一种教化的工具, 从而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道德社会本质论告诉我们,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 我国伦理学界长期以来, 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前三十年, 不论是国家, 集体还是个人, 都把道德理解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理解为国家意志的表现,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求回报等美德被无限制的放大, 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的利益被忽视, 道德被视作约束与规范的代名词, 似乎道德就是为了社会发展不得不对个人自由的一种剥夺。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来看, 也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空洞化、单一化的弊端, 脱离群众实践生活, 人民在只谈贡献、牺牲, 不谈索取、利益的道德说教面前成了抽象的群体。道德就被人民群众当成了“圣人之言”, 把践履道德当作是“圣人所行”, 道德成了就以集体名义存在的“传教士”, 将价值、美德以及政治思想一并传达给社会群众, 结果不但人民群众的素质没有得到提升, 反而对道德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偏差。道德不但没有成为公民提升主体的方式, 反而成了压抑人性的工具。此外, 大多数伦理学工作者更是以“道学先生”的姿态为其意识形态合法性、权威性进行辩护, 对道德不是看作一种科学和学术, 而是不遗余力的论证和维护主流价值观念。从我国当前学科建设上, 德育并没有单纯的作为一门课程, 而是将道德教育归纳于政治思想教育范畴, 将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思想混淆, 从而导致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发生偏差, 形成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恶性循环。

总结:笔者认为, 道德不仅有它的社会性本质, 同时还有它的主体论本质, 道德不仅仅是用来约束, 限制人的, 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积极的肯定, 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也是主体需要的产物。道德形成一种规范体系来约束人的同时, 也是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体系来引导人, 激励人。它一方面教育社会成员不应该做什么, 更应该教育人们应该做什么, 培养人们的善意、爱心, 同情心, 引导人在实践道德的时候体验自我内心的幸福感和那种人之为人的尊严感, 光荣感。社会本质论伦理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阶

酒楼上的人生

——《在酒楼上》解读

胡争飞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在酒楼上》, 这部最具有“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在酒楼上》, 这部大多数中国人喜爱的文学作品;

《在酒楼上》, 这部在人生边上的彷徨的寻梦之作。

鲁迅, 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致的观察, 谱写了一段辛酸而凝重的人生往事, 诉说了一种世事沧桑的苦味。

时光荏苒, 物是人非。曾经的彷徨, 曾经的失意, 曾经的过去, ……, 曾经的一切, 一去不复返。那种陌生的感觉, 一直萦绕在今天他的心里。对S城的陌生, 对朋友的陌生, 还是对自己的陌生, 他可能不知道, 也可能知道。但他在四处静静地寻找, 寻找曾经的那份执著, 曾经的那份追求, 曾经的那份梦想。

“我”, 漫步在S城熟悉的地方, 本打算寻访几个以为可以会见到的旧同事, 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 畅谈激昂的往事, 找回人生的信念, 但是, 一切好像变得难么生疏和哀愁。

也许, 心中始终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惆怅, 以及冷漠的环境, 正好促使他想起那熟悉的小酒楼, 来消磨这无边的无聊。来到那里, 一切如故在此, 但只是已没有熟悉的面孔, 没有熟悉的声音。一个偌大的S城, 自己完全变成了“生客”仿佛, 这里并不欢迎他似的。然而, 他还是迈进了那曾经不知走了多少遍的熟悉门槛。楼上却“空空如也”。唯有楼下的废园, 老梅、山茶树, 还有一丝的生机, 赋予了人的生机与活力。面对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此景, 愁容满面的他, 欣赏丰富而激烈的此景, 这才算是最大的欣慰吧!“酒肉穿肠肚”,

眼前的一切依旧陌生, 渐渐的感到了孤独, 但又不想被人打扰, 只想一个人静静地看, 静静地听, 静静想。

然而同窗的迂缓到来, 打破了这一切的“和谐”, 但是他并没有懊恼, 只是感到吃惊和奇怪, 曾经的好友却变得如此模糊, 当年思想活跃、敢作敢为的吕纬甫, 却变得如此苍老、衰瘦、颓唐。吕纬甫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让他感到悲伤和失望, 甚至绝望了, 两人人生道路截然发生了剧变。

吕纬甫诉说了一些自认为“无聊”的事, 他只是默默地听, 时不时回应一句简短的话语, 他可能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倾听这个同窗身上发生的“巨事”。第一件事, 为弟弟迁葬时, 找不到弟弟的骨殖, 但仍坚持把旧坟里的泥土装进新棺材;“我”实在是一个庸人, 我这时觉得我的声音有些希奇, 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阿阿, 你这样的看我, 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 “我”发现了他的不同, 变得那么陌生, 变得那么可笑, 变得那么无知, 做了一个欺骗母亲, 又欺骗自己得傻事。现在的他, 是失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真诚。第二件事, 为船户女儿阿顺买来剪绒花, 阿顺却已死于诳言;阿顺, 一个典型的农村传统妇女, 勤劳, 能干, 踏实, 真诚。吕纬甫很喜欢她和她的性格, 从她那里, 他可以找到一个

级斗争为基础, 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将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界定为道德的本质, 这是一种分析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 但绝不是唯一方法。如果我们只是强调道德的意识形态性, 强调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性, 就必然会模糊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客观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论问题, 道德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 他应该是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理想。并“祝赞她一生幸福, 愿世界为她变好”, 尽管如此, 天不佑人啊!可爱的阿顺被那样的贼骨头的诳话害死了。如今仅迫于生计, 教授这种传统的封建毒瘤, 继续危害人间, 危害下一代。这是“我”不愿看到的。意志消沉, 精神颓废, 已经成为他的代名词。他由一个激进者而退化为一个落荒者了, 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可悲的事。

酒后的真言, 吕纬甫凸显了闪光的品质, 而且并没有真正完全丧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些基本的良知。这使我很感激, 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也许, 当时的自身经济处境和时代所迫吧, “我每月有二十元, 也不大能够敷衍。”

一个如此激进的年亲人, 曾经胸怀天下苍生之志, 满腹报国之心。“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 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却变得“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 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却失去了“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当慨叹“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此时更显现了目前的, “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浑浑噩噩的本性了。早把那些旧日的梦的痕迹就忘却了。

“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 这就是促膝长谈的“答案”, “我”, 知道了所谓的答案, 要朝着“正方向”一直走下去。

面对社会, 面对别人, 面对自己。常常会有人说“郁闷”“无聊”“混日子”“我不知道我现在要做什么, 我不知道我将来要做什么。我只感到郁闷之极。这是在无所事事, 但是还能怎样呢?”“这个世界真没有啥意思”“我们所做的都是徒劳”。其实吕纬甫式的经历在现实社会比比皆是, 只是我们不太过多的深思, 不太过多的自责。当然这些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当我们常常产生困惑和迷茫的时候, 会说出“郁闷”的话来。像吕纬甫式的人物, 吕纬甫式的经历, 我们真的要过着吕纬甫式的生活吗?

读完《在酒楼上》, 回想人生, 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但却早已逝去。现在我们只想实实在在地思考, 思考过去, 思考现在, 思考未来。

这些曾经的誓言, 曾经的幻想, 曾经的努力, 只为一生的幸福。昨日的辉煌和荣耀早已逝去, 新的辉煌和荣耀却静静的等待。只是需要你的坚守与努力, 慢慢才会靠近, 才会获得。

把握现在, 就是把握未来;把握喜欢的事, 就是把握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篇9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政府和约束的地方,网络赋予了人们极大的言论自由,任何人借助网络这个平台,都可以天马行空、畅所欲言,不必担心在现实中会受到的种种约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是自由的。这也造就了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但网络同样需要完善监管和法律规范。伦理学家指出,“在出现技术手段走在法律、道德意识之前的情况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比起现有的技术监管和网络立法来说,提高网络道德修养、规范网络道德建设要来得更及时也更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增强网络主体道德意识的培养便迫在眉睫。

2 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已成为上网主体,24岁以下的网民占到了总人数的51%,而在这些网民中,绝大部分是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在给在校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料查询、免费的共享信息资源之外,带来的一些其他问题也日显突出。

2.1 网络沉溺问题

在沉溺于网络的网络痴迷者中,相当一部分数量是被网络游戏所俘虏。由于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部分大学生主次颠倒,因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专业学习,造成最后无法正常毕业;部分学生把游戏中的理念等同于现实生活,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种种影响;有的学生为了提高游戏等级而日夜泡在网络上,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2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因为网络环境匿名的特点,除非借助专业技术,否则很难查到对方的真实身份,因此有些学生平时生活中谨小慎微,在网络上却像变了一个人,信口开合,在网上说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还有些学生因为分辨能力不够而被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所左右,造成思想上的消极影响。

2.3 网络社交问题

网络可以让人们更方便地交流,但网络交往不等同于现实交往。有些学生热衷于网络社交,忽略了现实中与其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错把虚拟等同于现实,造成现实中人际交往的障碍;有的学生沉迷于网上交友,在没有核实清楚对方真实身份且并不了解对方之前投入过多感情,轻易相信对方而上当受骗;有些学生现实交际能力欠缺,在网上却可以聊得热火朝天,由此更加迷恋网络,却更忽视了现实中交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性格变得孤僻、自闭,与人交往能力越来越糟糕。

2.4 网络成果剽窃问题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导致了很多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越发严重。平时要交的作业、阶段性的论文甚至毕业设计,都希望从网上能够直接获得,形成这种习惯后,任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想求助于网络,一来是对网上别人成果的极其不尊重,二来也极大地阻碍了自己的学习和创造能力,进而影响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3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3.1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现实社会有其通用的道德标准,网络同样需要一个共同遵循的准则。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体人群,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至关重要。人们在享受到网络便利性的同时,也应该共同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这也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所以网络道德建设还远不完善。据新闻报道,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有个校规,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为此校方还专门制定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向学生解释哪些网络使用方法是被允许的,而哪些是不被允许的。经此培训后,学生还要参加一次使用守则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被允许使用校园网络。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使用前的相关教育课程。因此,我国在大力推进和发展计算机技能教育课程的同时,还应该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课程加以重视,还可以将网络道德的相关教育列为政治思想课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启蒙教育,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宣传网络道德,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导向。

3.2 诚信与责任的统一

(1)诚信。诚信是大学生在现实中所必备的品德,也是应该在网络社会中同样遵循和坚持的品德。网络的健康需要所有网络主体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环境。要加强网络诚信,就要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另一方面就需要对其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如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报告等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是网络道德对网络主体的客观要求。

(2)责任。责任,是指由一个人的资格(包括作为人的资格和作为角色的资格)所赋予,并与此相适应地从事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法律和道德要求,它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必然属性,任何人都不能推卸。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群体,因此大学生的责任感如何关系到社会化进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网络信息传输具有匿名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容易造成人们使用网络时责任意识的淡化。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做有道德的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同样担当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同时,诚信与责任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用诚信来维护网络社会中的互相信任,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网络诚信。

4 结束语

在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的今天,网络道德的培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是非观。同时,网络道德的树立需要宣传、教育,更需要每个高校大学生具备网络道德意识,以保护网络环境为己任,认识到保护网络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像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来保护和善待我们的网络,捍卫我们共同的电子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蔡其明.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5).

[4]吴丽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网络道德[J].党政干部论坛,2001(11).

[5]赵世鸿.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浅谈哈姆雷特独白的道德意识 篇10

第一幕中哈姆雷特从其父的鬼魂那里得知了其叔弑兄娶嫂的阴谋。事情虽未得到证实, 但哈姆雷特已经比较肯定。沉静下来之后, 哈姆雷特有一段长独白, 在这段独白中, 哈姆雷特谴责的矛头没有直接指向罪魁祸首的叔叔, 而是先对准了自己的母亲。“先父对吾母真是怜爱的无微不致, 甚至不肯让强风吹抚於她的脸颊。……这是不对, 也将无善果的。”

从罪行本身来看, 克劳地既阴谋杀死胞兄, 又与骗取其嫂与之结婚并发生关系, 罪孽肯定大过于皇后葛簇特下嫁给其夫弟的行为。而哈姆雷特为什么首先斥责的是其母, 而不是像一介武夫那样直接归所有罪孽于其叔, 杀死他也就完成了对罪人的全部惩罚。道理很简单, 也许从人类情感因素上考虑, 同样一桩罪行或错误, 发生在与我们越亲近的人身上, 越让我们感到痛心。哈姆雷特似葛簇特为“己”, 视克劳地为“他”。先从自己本方来找悲剧发生的源头, 想到母亲不够坚实的忠诚也是构成父亲被害的原因之一。这种理性和情感的博弈, 自古以来就是道德伦理世界的主题, 而情感对人伦的破坏, 有时又值得同情。

第二幕的独白中, 哈姆雷特言辞更加激烈, 不过对象却转换成自己的软弱和犹豫。

“而我……啊, 复仇呀!”

在对哈姆雷特的行为的研究中, 他复仇行动的延迟一直是众多学者讨论最多的话题。为什么他会推迟复仇, 而同时他又对自己为了取得确凿证据而推迟复仇的行为如此鄙夷?这一组矛盾也许是来自哈姆雷特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应该如何施用发生了疑问。无疑, 哈姆雷特本人是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 叔父泯灭人性的罪行理当受到惩罚, 而这种惩罚又该由谁来实施呢?叔父当下大权独揽并拥有皇后的顺境, 让哈姆雷特感到他似乎逃离, 被上天和他自身良心惩罚的命运, 哈姆雷特尚在为未证实的验证等待着时机, 对于哈姆雷特本人来说已经是相当宽宏, 但对于自己, 实施这个惩罚行为, 他却有道德上的畏惧, 踌躇再三。这里也看出哈姆雷特是在道德上严于律己的, 也承托出他心灵的高尚和纯粹。

第三幕中的独白是全剧中最富盛名的。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 讨论了人生存的终极意义, 升华了全剧的主题。

“生存或死亡,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 自古无返者。”

生存还是死亡, 这对于一个普通人在正常情况下来说, 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人一旦降生, 生存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常态, 不到身体衰竭那一刻, 死亡都是非正常的, 需要主动选择的。而对于哈姆雷特, 为什么这会称其为一个问题呢?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之主动放弃生存主动选择死亡的理由。仇恨本身是不够的, 如果仅仅为了泄愤, 这个故事就显得非常简单了, 哈姆雷特会在第一时间杀死叔父了事。那么又是什么呢?其实叔父的行为从表面看是杀死了哈姆雷特至亲的父亲又玷污了他母亲的纯洁, 然而再放高一点看, 他是打破了一个人伦的平衡, 构建了一个道德伦理上的混乱世界。作为一个高于常人的伟大人物, 哈姆雷特势必有这样的形而上学的追求, 即便他的追求是通过杀死其叔父这样的具体行为来完成。而这里哈姆雷特所追求的道德, 或者说伦理秩序, 到底又是什么呢?这无疑是个深奥的问题。道德的秩序是这样一种平衡, 在它的统治下人类社会中有人受损有人受益, 然后它却使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达到最大的可能性。例如原始部落中有的杀老弃老, 有的却尊老敬老, 它们都决定是当时当地的经验功利 (为了节约食物而杀老或为保存经验而敬老) , 二者虽迥然对立, 但到维护了某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的生存延续, 所以都是道德的。同样, 在哈姆雷特的时代, 这种平衡就是经过数千年人类文明经验累计下来的道德标准必须被保护不受侵害。比如, 不能因为对权力和利益的渴望去剥夺他人的生命, 如果其叔父的行为推而广之道每个人身上, 那人类社会早就是一片杀戮留下的血泊。比如, 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甚至是禁锢了人类的情欲和性欲, 却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证种族的繁衍和发展, 所以其母和叔父之间的情感也威胁到这种制度的平稳传承。所以, 哈姆雷特的复仇, 在道德具有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我道德秩序的回归, 这也许就是哈姆雷特的超出常人之处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小枫选编:《论悲剧性现象》,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论《道德经》英译的文化自觉意识 篇11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文化自觉;文字翻译;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B223.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2.01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哲学、宗教、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德经》的现代通行版本分为《道篇》和《德篇》,共81章,虽然仅五千余字,但富含哲理,涵盖宇宙论、人生论、价值论、政治论、军事论等。《道德经》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十分广泛,其英译历经数次高潮,依然方兴未艾。《道德经》英译本数量众多、内容繁杂,有的译本由于受到特定历史阶段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操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输出《道德经》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本文拟以文化自觉理念为指导,以《道德经》英译不同阶段代表性译者及其译本为参照,探究《道德经》英译的文化自觉历程,以期推动《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飞散,有效输出中国传统文化。

一、费孝通文化自觉理念概述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晚年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特定文化群体对其文化生态环境要具有“自知之明”,要充分发挥认知文化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清晰认知文化的起源、发生、发展、交流等过程,明晰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文化自觉并不是要实行文化割据或者文化霸权,而是要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掌控文化的发展方向[1];文化自觉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不仅要对“我者”文化做到自知,也要深刻认知“他者”文化,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处理“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的关系。

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的实现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他指出,“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他将文化自觉的历程归结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各美其美”论述的是特定文化群体对“我者”文化所持的一种欣赏心理,“美人之美”是指特定文化群体要尊重和包容“他者”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强调的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要求同存异、良性互动、和而不同、多元共存。文化自觉的实现需要特定文化群体深刻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把握“我者”文化的发展态势,同时要尊重“他者”文化,尤其是要包容“他者”文化的差异性,洞悉“他者”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吸收“他者”文化的精华,促进“我者”文化的自主转型,使其适应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自觉理念是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基本准则。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美文明等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必然,正确处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同一性的关系已经成为世人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人类的历史经验和当前文明的发展态势都表明文化自我中心主义会导致异质文明彼此冲突,无论西方中心主义或者东方中心主义都会产生文化交流中强势文化的霸权和弱势文化的抵抗,导致以“我者”文化的独特性殖民“他者”文化的差异性,造成异质文化相互排斥。冲突不是处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路径。文化自觉理念主张摈弃“唯我独美”的“自我中心主义”,消解“文明冲突论”,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形态,包容多元文化的共存共生,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秉承文化自觉理念,实现多元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多元互补,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谐发展。

二、《道德经》英译的文化自觉翻译理念翻译理念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元素,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子,翻译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不同文明对话的深度和广度。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翻译理念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功能对等、篇章等值、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等语言学派的翻译理念“过于关注语言的确定性,刻意寻求所谓的转换规律,而忽视了语言文化间的差异性尤其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2]。操控论、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文化学派翻译理念,初步确立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但有的文化翻译理念过于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对原文本的客观性缺乏应有的尊重,对原文本所蕴含的文化独特性缺乏应有的包容。

费孝通文化自觉理念为翻译理念的铸造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文化自觉翻译理念要求译者在《道德经》英译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道德经》具有“自知之明”。作为中国文化经典,《道德经》不仅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它不仅思想深邃,而且具有独特的诗学特色和美学特色。因此只有深刻理解《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特色,才有可能在英语世界准确传输其文化因子和文学因子。其次,文化自觉翻译理念要求《道德经》英译者对英语世界文化环境具有透彻的了解。译者只有洞悉英语世界文化环境才能以“他者”的视野观照“我者”,更准确地领会《道德经》的内涵,理解老子之“道”,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把其等同于《圣经》等西方文化经典中的基督之“道”。对英语世界文化环境的清晰认识还有利于译者把握接受者的审美心理,以更有效的方式使《道德经》进入接受者的期待视域。最后,文化自觉翻译理念要求《道德经》英译者要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文化自大,而是建立在对“我者”文化和“他者”文化理性把握基础上的文化自觉。一方面,《道德经》英译者要尊重“我者”文化和“他者”文化,包容《道德经》与西方文化经典的不同文化底蕴,尊重不同文化经典所蕴藏的不同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交际模式;另一方面,译者需要自信地译介、宣扬《道德经》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特色,以平等对话的态度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

《道德经》英译者应在文化自觉翻译理念引领下,在对中西方文化“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坚持平等对话的原则,就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协商,顺应英语世界文化环境思维模式和交流模式,着重输出《道德经》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化环境中旅行和飞散,以译介的路径推动中西文化间的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消解中西文化间的抵抗,避免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以实现多元文化的共生。

三、《道德经》英译的文化自觉历程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旅行起源于1868年湛约翰所译《老子玄学、政治与道德律之思辨》的出版。[3]《道德经》英译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开始于1868年,结束于1905年;第二次高潮开始于1934,结束于1963年;第三次高潮开始于1973年帛书《道德经》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后。笔者以文化自觉翻译理念考量《道德经》英译历次高潮中具有代表性的理雅各译本、韦利译本和韩禄伯译本,阐述不同译者对待不同文化之间对话的态度,以及对文化互动产生的影响,探究《道德经》英译的文化自觉历程。

理雅各是近代英国知名的汉学家、《道德经》英译第一次高潮中译者的代表人物,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和来华传教士的身份影响着理雅各对《道德经》的翻译。以“道”的译介为例,《道德经》不同注本对“道”有不同的注解,在吴澄注本中“道”被阐释为“路”。理雅各采信并盛赞吴澄的注本,将“道”最基本的含义归结为“道路”。在理雅各看来,“道(the way)”和西方基督教经典《使徒行传》中“the Way”的字面含义是一样的,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后者的首字母是大写的。但是,《使徒行传》中“the Way”特指耶稣所布之道,也就是说,理雅各是从上帝的视角审视老庄之“道”,用《新约》核心概念比附《道德经》之“道”,刻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西化为基督之道。理雅各对《道德经》注本的选择及其对“道”的译介使其顺利地将“道”纳入到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之中,这就容易使西方受众误以为中国宗教也信仰上帝,甚至产生《道德经》是东方的福音书、老子是上帝派到中国传播福音的使徒的错觉。面对中西文化差异,理雅各以解读老庄原意为途径,向基督徒们呈现出另一种理解 God 的方式,一种通过消解——而不是征服——他者而达至唯一性的方式。[4]理雅各把基督教教义作为审视《道德经》的标准,在其译文的引言中提出《道德经》中许多不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思想内容是不正确的。在基督教与道教的对话中,理雅各将《道德经》作为辅助传教的工具,用基督教文化消解中国文化,没有凸显中国文化的特性,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不仅理雅各译本如此,《道德经》英译第一次高潮中的其他译本也都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该阶段,以理雅各为代表的《道德经》译者以西方文化为中心,试图以西方文化同化中国文化,没有将《道德经》蕴含的中国文化置于与西方文化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没有能够体现文化自觉翻译理念。

第二次《道德经》英译高潮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学者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悲观情绪,促使许多西方学者反思西方文化。这就使许多西方学者有可能放下西方文化的优越感,在其他文化中寻找医治西方危机的良药。《道德经》所蕴含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为西方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韦利指出,“原文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文学性,而在于其言说的哲理,我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在细节上准确地再现原作所说”[5]。韦利致力于对《道德经》的“文字翻译”,而不是“文学翻译”,换言之,韦利译本的目的在于忠实传递文本的内容,而不是文本的语言形式。受其西方汉学家文化身份的操控,韦利的《道德经》英译不可避免地给一些中国文化术语附加了西方文化的意义。然而,与理雅各的译本相比,韦利的译本基督化色彩较为淡薄,比较精细地传达了《道德经》的内涵。韦利的译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学者对于自身文化发展的焦虑,迎合了当时西方学者对于《道德经》哲学意义的诉求,在英语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韦利对于《道德经》的“文字翻译”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世界的飞散,较为准确地向西方受众传递了《道德经》的内容。从文化自觉翻译理念来解读,韦利以一种趋于平等的文化身份与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中国文化的异质元素,较好地激发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互动,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共鸣,使西方学者意识到“老子思想对于消弥人类的占有冲动、缓和人类社会冲突所具有的时代性意义”[6]。与理雅各译本相比,韦利译本虽然没有能够重现《道德经》的语言美,但是较为理性和忠实地再现了《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自觉翻译理念。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文本《道德经》的出土再一次点燃了学术界对老子研究的热情,《道德经》译介随之又一次进入了高潮。《道德经》以散文诗体陈述哲学,意境幽深,韵味厚重,语言艺术性极强。《道德经》的诗学特色和美学特色等文学因子在该阶段受到译者的重视。韩禄伯(美国达慕斯大学教授,中国家教与思想文化研究者)对于帛本《道德经》的翻译与研究在该阶段具有重要的影响。韩禄伯的译本“力图保持原作的形美和音美,有时也根据需要,从句子的构造、行文的语气方面做出一些变化,尽量忠实于原文,文字表达凝练,可谓既信且美”[7]。如韩禄伯将“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翻译为“Disaster is that on which good fortune depends.Good fortune is that in which disasters concealed”,准确地向英语世界《道德经》接受者展示了原文的辩证之美。再如,韩禄伯将“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译为“Fierce winds dont last the whole morning;Torrential rains dont last the whole day”,让英语世界读者充分领略了原文的对偶美。在《道德经》域外传播历程中,韩禄伯以帛文本为原文本,向西方读者展示了《道德经》版本的多样性。韩禄伯深刻理解《道德经》的言说内容和言说方式,其译文不仅尊重《道德经》的表达内容,而且尊重其独特的表达形式,以平等协商的态度再现了《道德经》的意美、形美和音美,在《道德经》海外传播的过程中保留了中国文化特性,体现了文化自觉翻译理念,实现了中国文化的高度保真,促进了中西文化间的交流和发展。

四、结语

《道德经》博大精深,思想深邃,蕴含中国文化精神。《道德经》版本的多样性及其阐释的不确定性使得其“译”彩纷呈。对《道德经》英译三次高潮的代表性译本的研究表明,《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旅行以基督化开始,先是发展为“文字翻译”,而后步入“文字翻译”与“文学翻译”并举阶段。在这一历程中,《道德经》与西方文化由不平等对话逐渐发展为平等协商。《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飞散过程就是文化自觉翻译理念逐渐发展为主导理念的过程。文化自觉翻译理念有助于推动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廖晶,朱献珑.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J].中国翻译,2005(3):16.

[3]刘静.《道德经》英译的缘起与发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0.

[4]夏歆东.《道德经》译者理雅各的理解前结构探析[J].外国语文,2014(2):156.

[5]Waley,Arthur.The Way and Its Power a Study of the Tao Te Ching and Its Place in Chinese Thought[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1:III.

[6]辛红娟,高圣兵.追寻老子的踪迹 ——《道德经》英语译本的历时描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2.

环境道德意识 篇12

安全行车, 预防事故, 是目前我们每个驾驶员最重要的责任, 也是每个驾驶员共同的愿望。为此一定要对全体驾驶员加强交通法律意识教育和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

法律意识: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职业道德: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 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 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1 当前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的基本现状

机动车驾驶员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又带危险的特殊性行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继加入到驾驶行列, 驾驶员队伍越来越庞大, 驾驶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驾驶员已不再是专业性质, 更多的是非专业人员。目前驾驶员队伍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非专职与专职驾驶员人数的大量增加, 驾驶员进入了各个领域, 各行各业。他们之间年龄跨度极大、文化素质、专业技能、道德修养良莠不齐, 对交通法规及各种规章的理解掌握程度差之甚远, 思想道德水准自然差距很大。

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就必须全面提高驾驶员队伍的全体素质, 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 要求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行为规范。驾驶员法制观念及职业道德观念的加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显得非常重要, 刻不容缓。

那么怎样才能开好安全车, 预防事故的发生, 根据本人近四十年的经验认为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

2 驾驶员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差与行车安全

在行车过程中要求驾驶员必须遵守各项道路交通管理法规, 遵循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而在现实生活中, 很难要求每个驾驶员都能自觉自律, 时有违法乱纪不道德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的事件司空见惯, 常见有以下几种:

2.1 法律意识方面不良行为

2.1.1 超速行驶。

超速行驶可以说是驾驶员的普遍现象, 开快车、争取时间早点到目的地, 也是一般人都有的心理特点。只是有一部分驾驶员,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想充分发挥汽车的快速特性, 开英雄车、开霸道车, 对前车和后车熟视无睹, 风驰电掣般地在公路上行驶, 以速度快而引以自豪。这样的车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 纵然使出浑身解术也无力回天。

2.1.2 酒后驾车。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 严禁酒后驾驶车辆。酒后驾车是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 哪怕是非驾驶人员都懂得这个道理, 可是有些驾驶员就是喜欢明知故犯, 借酒力开快车, 喝酒不论喝多少, 都与交通法规的规定不相符的, 都是严重的错误, 不能存有饶幸的心理, 酒后开车往往酿成重大的交通事故。

2.1.3 不维修开病车。

没有出车前检查车辆的习惯, 又忽视对车辆关键部位的检查, 比如方向制动等。对所驾驶车辆的技术状况心中无数, 有时明知车辆有故障而不及时修理, 抱着凑合一次的心理。

2.1.4 严重超载。

有些驾驶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车辆严重超载, 客运大客车装载乘客, 大大超出限额人数, 视他人生命于不顾。货车更有其甚者, 超出核实吨位的一倍以上比比皆是。

2.1.5 疲劳驾驶。

人一旦进入疲劳, 神情恍惚, 注意力涣散, 视觉不清晰, 辨认交通标志和识别能力大幅度下降、视线引起错觉, 特别是在夜间驾驶, 把河道看成公路, 无路视为有路, 这种现象不足为奇。严重疲劳就会导致驾驶员在行车中出现短暂睡眠现象。这时驾驶员由于处在睡眠状态, 无法接收来自车内外一切信息, 对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 很容易把车开入峡谷、桥下, 或撞在岩壁上以及追尾与来车相撞, 酿成重大的交通事故。

2.1.6 肇事逃逸。

有极少数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不是积极主动抢救伤员、尽最大的努力最短的时间把伤员送进医院, 而是目空一切置伤亡者于不顾, 存有侥幸心理驾车逃跑。更忍无可忍的是, 有的驾驶员无法无天将伤者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抛弃, 致使事故受伤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 延误时机导致人为死亡。

2.2 职业道德方面不良行为

2.2.1 欲超车前车不让, 在行驶过程中, 遭遇前车不及时让车的情况, 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顿时产生报复心理, 强行超车, 超车后故意减慢速度, 阻止被超车正常行驶。

2.2.2 夜间不文明行车, 夜间车辆交会不关闭远光灯, 无视其它车辆及行人的生命安全。车辆交会使用远光灯, 会造成对方车辆及骑车人行人眩目, 眼前一片漆黑, 什么都看不见, 容易发生车辆与骑车人和行人碰撞事故。

2.2.3 下雨天行车, 遇到路边行人不减速慢行, 反而加快速度, 道路上的污泥积水溅的行人一身, 以此取乐,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2.4 带病驾车。通常人们把带病坚持工作作为先进事迹宣传, 但是对于驾驶员来说, 是不可以带病开车的必须禁止。驾驶员患病期间, 体力下降身体虚弱, 精神萎靡无精打采, 容易产生疲劳, 在这种情况下驾驶车辆, 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2.5 不讲社会公德, 有些驾驶员缺乏社会公德意识, 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没有救死扶伤之美德, 在行驶途中遇到交通事故, 路人或伤者求救, 不理不睬, 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扬长而去。

3 提高法律意识及职业道德修养的措施

法是以规为本, 德是以人为本。严格的法律意识, 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驾驶员在工作、生活中会起着重要积极作用, 它是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对驾驶员所有职业行为具有约束力。驾驶员在日常的道路交通活动中, 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3.1 加强驾驶员的守法意识。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规章是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和保证。

3.2 努力提高驾驶员的公德意识。驾驶员的职业道德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一样, 是社会公德在各行各业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和补充, 一个驾驶员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就不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全面提高驾驶员队伍的素质, 就要实施驾驶员职业道德的全程教育。

3.3 加强自身修养:驾驶员要加强自身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修养, “一日三省吾身”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3.4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奖罚分明, 努力营造人人遵纪守法讲道德的良好氛围, 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路面管理和交通监控, 有效遏制交通违章行为, 对偶尔违章驾驶员, 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其进行法律安全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3.5 大力表彰遵纪守法, 爱岗敬业典型。每个驾驶员都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要发扬见义勇为的大无畏精神, 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要进行大力宣扬, 对那些缺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者给予社会曝光, 做反面教材警示他人。

4 结束语

驾驶员严格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安全行车的前提, 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安全行车的基础, 熟练的驾驶技术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让驾驶员清楚的认识到安全意识、守法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技能意识以及公德意识的重要性。要想达到驾驶员素质建设的预期效果, 法律道德教育是提高驾驶员素质有效途径, 还需要广大驾驶员加强内在的自身修养。总之, 要有严格的法律意识, 良好的职业道德, 文明高尚的情操, 豁达开朗的胸怀, 礼让三先, 安全第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交通法规[Z].

[2]浙江省公安厅交巡警总队, 编.驾驶员交通安全教材[Z].

上一篇: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下一篇:失眠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