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2024-11-04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精选5篇)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1

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一些知识,勾股定理研究的是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特有的数量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本节课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经历一条由观察猜想到实践验证到推理论证的科学探索之路.我期望通过本节课达成四个一,为此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个定理——勾股定理,并会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尝试猜想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体验一种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证明代数恒等式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增添一份民族自豪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学生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和推理能力,已经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对于如何将形与数有机的结合起来还有待提高.【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 【教学难点】用拼图法证明勾股定理.【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出示情景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一、设置情景 引发思考

从A地到B地有两条路,并且AC垂直于BC.

问题一:哪条路近?为什么?

问题二:你能知道走第一条比走第二条近几米吗?为什么? 那么在Rt△ABC中,已知AC=8,BC=6,能否求出AB的 长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的学习.本章我们将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特有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得的结论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八章第一节——勾股定理.从简单的生活实例入手,引领学生预知本章的研究主题,引出课题. 问题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探索定理 获得知识

勾股定理给同学们设了三关,大家有没有信心冲过这三关!冲过这三关,我们就能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使教学内容富有挑战性.观察猜想

首先由毕达哥拉斯带领我们进入第一关.(学生读题)2500年前,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经常能够从平淡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发表见解)观察:这个地面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观察:这些直角三角形都什么关系?

毕达哥拉斯发现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都可做出一个正方形.观察:图中两个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中间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斜边为c,思考: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对于任意直角三角形如果两直角边分别为a, b,斜边为c,那么三边之间是否也有a2+b2=c2这样的关系呢?得出猜想,猜想之后进入第二关.

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地砖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设计问题串,让探索过程由浅入深,使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猜想.适时穿插毕达哥拉斯这一人文背景,使学生获得新知,同时也感染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的学习品质.2、实践验证:

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1,请分别算出正方形A,B,C的面积,利用面积关系验证三边关系.(同样的图形学案中有,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展示)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问题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分别求出图

1、图2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做,动口说想法.师生总结:

图1: 9 + 16 = 25 图2: 4 + 9 = 13 所以: SA + SB = SC 所以: a2 +b2=c2

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交流总结出用面积割补法求大正方形的面积,为定理的证明做铺垫,突破本节课的难点.3、推理论证

特殊数据不能代表一般规律,我们猜想的这个结论要作为定理必须经过推理论证.学生活动:

通过动手合作拼正方形,并利用所拼的图形完成此猜想的证明.学生探索交流之后展示自己的拼图,解释自己的想法.由猜想到验证到论证,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总结定理

学生总结:定理的文字表达形式,和符号推理形式.教师介绍:我国古代学者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早在3000年前的《周髀算经》就记载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所以我国把这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我国三国时期的赵爽利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巧妙的用图形的面积证明了代数恒等式,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幅弦图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象征,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把它作为会徽.介绍勾股定理的历史,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增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问题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

勾股定理精确地刻画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条件十分简单,只需要(直角三角形)结论却很丰富,应用非常广泛.学生活动: 自己动手利用勾股定理已知两边求第三边.两道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自己体会勾股定理的用途,并发现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引例,前后呼应,实际问题中,感受到知识的应用价值.指导学生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解决引入问题.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教师出示两到应用,先由解决问题一总结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分析试一试.学生活动:想怎样通过.(模型演示).教师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先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再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找已知什么,求什么.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活动:

学生先独立分析,再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全班展示.分析后整理解题过程. 教师总结: 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下节课我们还要专门研究.

四、共享收获 布置作业

勾股定理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是数学史上最完美的定理.让我们来感受它的美:图中所示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M,N的面积和是多少?

请同学们想象按照此规律不断滋生下去会有什么现象? 感受数学之美 问题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美丽的勾股树,(动画演示).随着直角三角形边长的变化,勾股树的形状千变万化.

思考:不管形状怎样改变,不变的是什么? 就让我们在这课美丽的勾股树下共享收获.(学生总结收获)

简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要的思想方法, 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都进一步得到提升.(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中外古人的引领下认识了一个定理——勾股定理;经历了一次探索——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体验了一种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增添了一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布置作业,必做题巩固定理,研究题是对勾股定理证明的再研究,拓展题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作业的多层次,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整节课的设计,我将活动带入课堂,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始终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自主的去探索去发现,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研究磁铁》(第1课时)设计 篇2

1.会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规律。

2.认识条形磁铁磁力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的规律,知道什么是磁极,知道每一块磁铁都有2个磁极。

3.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了解磁铁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磁极、探究磁铁磁力变化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平底烧杯(掉有回形针在内的、并装有水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准备了一些做实验用的回形针,可是一不小心掉在了装有水的烧杯内,谁有办法,在不碰到水的同时又快又好地取出这些回形针。

生:我有办法,用吸铁石吸。生上台用老师提供的大磁铁沿杯子边缘吸出回形针。

师:吸铁石的科学名字又叫“磁铁”(板书磁铁),你怎么想起用磁铁的?

生:因为磁铁能吸铁。

师:你懂得的科学知识真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二)认识磁铁

师: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形状给它取名称,你认识黑板上的磁铁吗?(师挂出黑板)

生自由发言:条形、马蹄形(U形)、针形、菱形、环形……

(设计意图:拓宽视野、提高认识)

(三)探究性质

师:除了老师带来的,生活中还有其他形状的磁铁,请课后多留心观察。

生1:隔着物体吸铁。生2:指示方向。生3:相互吸引……

师:磁铁主要吸铁,除此还吸铬和镍,像这种吸铁的性质我们把它称之为磁性。(板书画线处)那磁铁各个部位吸铁的力量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实验,用磁铁各部位去吸铁,比比哪头吸得多。

(设计意图:结合常识、顺势引入)

1.实验(一)比较同一块磁铁各部位的磁力大小

师:怎样证明哪种猜测是对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磁铁。

实验前先请学生上台分别示范用磁铁两端和中间吸小铁钉的实验,师适当指导。

师请组长上台领取实验材料——装有许多小铁钉的信封和一块大条形磁铁。

生分组实验、填表、汇报(实验时师下位指导,汇报时师用展示台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

师结合学生汇报小结:磁铁两端磁性较强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磁极。(板书画线处)

师:每块磁铁有几个磁极?生:2个。

(设计意图: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研究相结合,保证实验质量)

2.实验(二)磁铁可以指南北

师:同学们前面说了磁铁除了吸铁的性质,还有指方向的性质。它的两极到底能指哪两个方向呢?

学生猜测,教师板书同时指导学生认识教室中的四方。

师:怎样证明呢?你能根据桌上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吗?

生:用实验证明,把磁铁放入泡沫中,等静止后观察所指方向便知。

师:实验时注意不能在附近放有与实验无关的磁铁,磁铁要放在泡沫中间,泡沫放在水槽中间。(边指导边示范)

生分組实验、填表、汇报(实验时师下位指导,汇报时师用展示台展示,并请其他小组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

3.实验(三)探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师:结合学生汇报小结:磁铁指北的极称为北极、用字母N表示,磁铁指南的极称为南极、用字母S表示。(板书画线处)刚才有个小组实验总是不成功,经过查找原因——原来有位同学故意在桌底藏有一块磁铁,你知道实验前老师说附近不能有其他磁铁的原因了吗?

生:因为两块磁铁靠近会相互产生影响。

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学生自主实验后汇报,师小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板书画线处)

(设计意图:结合失败的实验,查找原因,结合实际,顺势引入,自然过渡,体现真实课堂的生成。师逐步由扶到放,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实验方法。)

(四)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磁铁的哪些性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磁铁的性质?

学生小结磁铁的性质——吸铁、两端磁性最强、指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司南(同时简介指南针是四大发明之一)进行总结:同学们,磁铁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课后请做个有心人,用你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用你智慧的大脑去创造,争做小小科学家,好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小小科学探索者”,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五)反馈练习

如果有一块磁铁没有标明磁极,你有办法找出磁极吗?

四、反思与重建

指南北实验中所用泡沫的形状如做成圆形,所遇阻力最小,更易于完成此实验。与此同时如能准备较多的实验材料供学生选择效果会更好。

五、附板书

研究磁铁

主要吸铁—磁性 指示方向——N表北极、S表南极

两端较强—磁极 相互靠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3

一、选择题

1.如图1,若DE∥FG,且AD=DF,则△ADE与△AFG的相似比为

()

图1

A.1∶2

B.1∶3

C.2∶3

D.2∶5

2.如图2,在△ABC中,DE∥BC,ADDB=12,DE=3,则BC的长是

()

图2

A.6

B.8

C.9

D.12

3.若△ABC∽△A'B'C',∠C=∠C'=90°,AB=5,AC=3,A'B'=10,则B'C'的长为

()

A.8

B.10

C.6

D.无法确定

4.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3∶5∶7,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长是21,则另两边长之和是

()

A.15

B.18

C.21

D.24

5.如图3,F是▱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BF∶DF=1∶3,则BE∶EC的值为()

图3

A.12

B.13

C.23

D.14

二、填空题

6.如图4,已知AB∥EF∥DC,则△AOB∽    ∽△COD.图4

7.如图5,直线l1,l2,…,l6是一组等距的平行线,过直线l1上的点A作两条射线,分别与直线l3,l6相交于点B,E和点C,F.若BC=2,则EF的长是.图5

8.如图6,E是▱ABCD的边CB延长线上一点,EA分别交CD,BD的延长线于点F,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对.图6

9.如图7,在▱ABCD中,点E在AB上,CE,BD交于点F.若AE∶BE=4∶3,且BF=2,则DF=.图7

10.如图8,在△ABC中,DE∥BC,BF平分∠AB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若AD=1,BD=2,BC=4,则EF=.图8

三、解答题

11.如图9,已知△ABC∽△ADE,AE=5,EC=2.5,BC=4.77,∠BAC=∠C=40°.(1)求∠AED与∠ADE的大小;

(2)求DE的长度.图9

12.如图10,在△ABC中,点D在边AB上,点F,E在边AC上,DE∥BC,DF∥BE.求证:DFDE=BEBC.图10

13.如图11,在▱ABCD中,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F∥BD,AE,AF分别交BD于点G和点H,BD=12,EF=8.求:

(1)DFAB的值;(2)线段GH的长.图11

14.如图12,AD是△ABC的中线,点E在AC上,BE交AD于点F.某数学兴趣小组在研究这个图形时得到如下结论:

(1)当AFAD=12时,AEAC=13;

(2)当AFAD=13时,AEAC=15;

(3)当AFAD=14时,AEAC=17;

……

当AFAD=1n+1时,求AEAC的值,并说明理由.图12

答案

1.A

2.[解析]

C ∵DE∥BC,∴△ADE∽△ABC,∴DEBC=ADAB=ADAD+DB=13,∴BC=3DE=3×3=9.3.[解析]

A ∵△ABC∽△A'B'C',∴ABA'B'=BCB'C'.∵∠C=90°,∴BC=AB2-AC2=52-32=4,∴510=4B'C',解得B'C'=8.故选A.4.[解析]

D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与已知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也为3∶5∶7,∴另两边长分别为9和15,∴另两边长之和为24,故选D.5.[解析]

A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E∥AD,∴△BEF∽△DAF,∴BE∶DA=BF∶DF=1∶3,∴BE∶BC=1∶3,∴BE∶EC=1∶2.6.[答案]

△FOE

[解析]

∵AB∥EF,∴△AOB∽△FOE.∵EF∥DC,∴△FOE∽△COD.7.[答案]

[解析]

∵l3∥l6,∴BC∥EF,∴△ABC∽△AEF,∴BCEF=ABAE=25.∵BC=2,∴EF=5.8.[答案]

[解析]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C∥AD,AB∥CD,△ABD∽△CDB.∵AB∥CF,∴△EAB∽△EFC.∵AD∥EC,∴△AFD∽△EFC,∴△EAB∽△AFD.∵AD∥BE,∴△ADG∽△EBG.∵DF∥AB,∴△GDF∽△GBA.∴总共有6对.9.[答案]

143

[解析]

∵在▱ABCD中,AB∥CD,AB=CD,∴△BEF∽△DCF,∴BEDC=BFDF.∵AE∶BE=4∶3,∴BEDC=37=BFDF.∵BF=2,∴DF=143.10.[答案]

[解析]

∵DE∥BC,∴∠F=∠FBC.∵BF平分∠ABC,∴∠DBF=∠FBC,∴∠F=∠DBF,∴DF=BD=2.∵DE∥BC,∴△ADE∽△ABC,∴ADAD+BD=DEBC,即11+2=DE4,解得DE=43,∴EF=DF-DE=2-43=23.故答案为23.11.解:(1)由△ABC∽△ADE可知,∠AED=∠C.∵∠BAC=∠C=40°,∴∠AED=∠C=∠BAC=40°,∴∠ADE=180°-∠BAC-∠AED=100°.(2)由△ABC∽△ADE可知AEAC=DEBC,∴57.5=DE4.77,∴DE=3.18.12.证明:∵DE∥BC,∴△ADE∽△ABC,∴ADAB=DEBC.∵DF∥BE,∴△ADF∽△ABE,∴ADAB=DFBE,∴DFBE=DEBC,∴DFDE=BEBC.13.解:(1)∵EF∥BD,∴△CFE∽△CDB,∴FCDC=EFBD=812=23,∴DFDC=13.又∵DC=AB,∴DFAB=13.(2)∵DC∥AB,∴△DFH∽△BAH,∴FHAH=DFBA=13,∴AHAF=34.∵EF∥BD,∴△AHG∽△AFE,∴GHEF=AHAF=34,∴GH=34EF=34×8=6.[素养提升]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4

【关键词】课文;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金波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核心问题是做一片美的叶子,叶子美在哪里?一是形态各异,这是外形之美;二是甘于奉献,这是它的内在美。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思。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坚决摈弃烦琐分析、抽象说教。作者的思想情感浸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到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文中大树和叶子的美,是学生用眼睛发现的,用心感悟到的。文本价值取向的揭示也摈弃了烦琐的讲解分析,而是重视让学生自读——直面文本,反复诵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与文本、老师对话,探究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关键词句理解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叶子的外在美及内在美,学习默默奉献、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通过学习,理解“生活的大树”与叶子和树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感悟叶子的内在美。难点:通过学习,理解“生活的大树”的意思。

五、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板书课题:1.做一片美的叶子。重点渗透“美”的写法指导:上下结构,横画较多,注意等距,“大”字的横最长。2.请同学来读读课题,你觉得要突出课题的哪个词语?(美)3.质疑。

(二)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绿叶、嫩绿、肥美、变黄、飘零、奉献、输送、大树、茁壮、葱翠。3.词语归类,发现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4.画出文中描写“美”的语句,完成填空。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美在―――;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美在―― 。5.分组合作朗读课文。(男生读1、2自然段,女生读3—8自然段,男女同学齐读9—11自然段)

六、品读课文

(一)感受叶子之美

1.叶子究竟美在哪里,请同学们用心默读4-6自然段,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看看谁最会读书,最善于发现。

2.品读关键语句。(1)出示:每一片叶子都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①指名读句子。查无字词典“形态各异”,课件截取几幅叶子的画面,瞧,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姿态,这就叫作——形态各异。②读书读句子,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较。你们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发现?③抓住“形态各异”中的“异”和“相同”比较,感受叶子的个性(形态各异)和共性(无私奉献)之美,体会“和而不同”的团队精神。④树叶利用体内的叶绿素在阳光的照射下把水和空气中吸进的二氧化碳加工成乳汁一样的养料。有了这养料,大树才会茁壮、葱翠。(2)出示句子: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①大树美在哪儿?抓住“绿色的云”和“升”想象画面,体会大树生机之美。②看了大树,你有什么想法?千言万语就用朗读来表达!(3)这些叶子团结协作、默默奉献了多长时间,一天吗?两天吗?……引出第6自然段——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①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为什么?②同学们一起闭上眼睛边背边想,试着在头脑中将这些文字转化为画面。③是啊,即使离开了大树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树。(板书:为大树而生)这儿,你觉得叶子怎么样?那就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来赞美树叶吧。(配乐齐读)

(二)感悟人生之美

1.教师配乐范读9-11自然段,思考:每个人和叶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师引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板书:像叶子),做什么呢?指名接着读。3.“生活的大树”指的是什么呢?出示填空:在家中,如果每个人都像一片树叶,那么()就是我们的大树。4.教师激情引导:( )就是“生活的大树”上一片美的叶子。5.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就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齐读9-11自然段。

(三)阅读延伸

1.学到这,老师想给你们读一段文字。想听吗?出示:远远望去,那个班级很美。我向教室走去。走近教室的时候,我发现,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很美。每一个孩子各不相同——你找不到两个相同的孩子。无数个不同的孩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班级。

2.你们想读吗?想读的话一起读。接着出示:远远望去,那个国家很美。我向中国走去。走进中国的时候,我发现,国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很美。每一个人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个相同的人。无数个不同的人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国家。

3.如果每一片叶子都很美,那么这棵树一定很美。 要想让我们的大树更美丽,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引导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3.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七、板书设计

做一片美丽的叶子;形态各异,外在美;无私奉献,内在美。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5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教材始终贯穿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都共同期盼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地理空间概念、读图能力仍相对较差,社会生活知识信息相对狭窄。本节内容是分析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进行探究和总结,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乡,关注生活时政发展变化等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构思:先浏览台湾景观图片和欣赏诗词朗诵“乡愁”创设情境进入主题学习。然后让学生阅读“台湾地形图”,分析台湾的位置和范围,通过读图、析图,说明台湾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并通过材料分析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总结“闽台缘”。最后通过收集时政信息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升华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第一,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加强读图能力培养;第二,引导和发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作用,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第三,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让社会生活进入地理课堂,让地理教学走进社会;第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知识和技能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同时爱国情操的培养也水到渠成。

教学重难点: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等重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描述及评价等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了解台湾省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捕捉生活信息与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表1)

四、教学反思

第一,注重新旧教材比较,充分整合课程资源进行课外拓展,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与机会。同时,教师将资源巧妙引入新课教学中,事半功倍。第二,小组合作时学生配合默契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是教学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无论是计算题的动手练习或拓展题的讨论探究,学生有序分工、各负其责的习惯节约了课堂时间,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创新、踊跃发言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第三,引入两岸时政热点话题,让地理课堂走进社会、社会融入地理课堂,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学生通过课外收集资料,结合地图内容,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归纳,不仅能力得到提高,关注社会、关心国情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专家点评:本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学情分析,让地理课堂走向社会、社会生活走进地理课堂,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尤其重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联系比较新旧教材内容,科学整合课程资源,通过大量生动真实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但又不“喧宾夺主”,而是恰到好处,保持了传统教学的隽永魅力。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提取、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并通过观察图表、自我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组织有序,安排合理,教学策略选择得当,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部分相对简略,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稿。(福建省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地理科教研员 张建麟)

一、教学分析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教材始终贯穿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都共同期盼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地理空间概念、读图能力仍相对较差,社会生活知识信息相对狭窄。本节内容是分析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进行探究和总结,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乡,关注生活时政发展变化等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构思:先浏览台湾景观图片和欣赏诗词朗诵“乡愁”创设情境进入主题学习。然后让学生阅读“台湾地形图”,分析台湾的位置和范围,通过读图、析图,说明台湾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并通过材料分析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总结“闽台缘”。最后通过收集时政信息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升华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第一,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加强读图能力培养;第二,引导和发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作用,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第三,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让社会生活进入地理课堂,让地理教学走进社会;第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知识和技能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同时爱国情操的培养也水到渠成。

教学重难点: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等重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描述及评价等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了解台湾省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捕捉生活信息与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表1)

四、教学反思

第一,注重新旧教材比较,充分整合课程资源进行课外拓展,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与机会。同时,教师将资源巧妙引入新课教学中,事半功倍。第二,小组合作时学生配合默契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是教学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无论是计算题的动手练习或拓展题的讨论探究,学生有序分工、各负其责的习惯节约了课堂时间,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创新、踊跃发言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第三,引入两岸时政热点话题,让地理课堂走进社会、社会融入地理课堂,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学生通过课外收集资料,结合地图内容,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归纳,不仅能力得到提高,关注社会、关心国情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专家点评:本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学情分析,让地理课堂走向社会、社会生活走进地理课堂,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尤其重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联系比较新旧教材内容,科学整合课程资源,通过大量生动真实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但又不“喧宾夺主”,而是恰到好处,保持了传统教学的隽永魅力。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提取、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并通过观察图表、自我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组织有序,安排合理,教学策略选择得当,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部分相对简略,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稿。(福建省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地理科教研员 张建麟)

一、教学分析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教材始终贯穿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都共同期盼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地理空间概念、读图能力仍相对较差,社会生活知识信息相对狭窄。本节内容是分析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进行探究和总结,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乡,关注生活时政发展变化等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构思:先浏览台湾景观图片和欣赏诗词朗诵“乡愁”创设情境进入主题学习。然后让学生阅读“台湾地形图”,分析台湾的位置和范围,通过读图、析图,说明台湾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并通过材料分析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总结“闽台缘”。最后通过收集时政信息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升华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第一,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加强读图能力培养;第二,引导和发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作用,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第三,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让社会生活进入地理课堂,让地理教学走进社会;第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知识和技能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同时爱国情操的培养也水到渠成。

教学重难点: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等重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描述及评价等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了解台湾省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捕捉生活信息与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表1)

四、教学反思

第一,注重新旧教材比较,充分整合课程资源进行课外拓展,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与机会。同时,教师将资源巧妙引入新课教学中,事半功倍。第二,小组合作时学生配合默契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是教学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无论是计算题的动手练习或拓展题的讨论探究,学生有序分工、各负其责的习惯节约了课堂时间,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创新、踊跃发言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第三,引入两岸时政热点话题,让地理课堂走进社会、社会融入地理课堂,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学生通过课外收集资料,结合地图内容,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归纳,不仅能力得到提高,关注社会、关心国情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上一篇:优秀大学生入党申请书800字下一篇:闻鸡起舞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