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方法思品课

2024-10-04

学习新方法思品课(共12篇)

学习新方法思品课 篇1

[思品论文]思品课插图教学方法浅探

思品课插图与课文相比,占的篇幅不大,所含“知”、“情”、“行”的信息量却很大。这是思品课插图 的优势之一。然而插图显现的道德信息,一般是浓缩的、凝结的,这又是插图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做到既充 分发挥插图优势,又切实突破插图教学的难点,无疑是构建崭新的思品课教学论应当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根 据笔者探究和参与教学实践的体会,采用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由小显大、由静趋动、由形索神等教法,可以 获得最佳效果。

“由外而内法”。所谓“外”,是指插图的外露信息,包括环境、景物、人的神态和行为表征。所谓“内 ”,是指插图人物的内在本质。采用“由外而内法”,就是审视插图,先从外露信息入手,进而领略榜样人物 内心世界。例如《为人民服务到白头》(“人教版”第8册)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上海海运局“长柳号”海轮停 靠码头后,作为服务员的杨怀远为旅客挑运行李的事。他的面部表情显得异常兴奋。尾随其后的七位白发苍苍 的老爷爷、老婆婆,也乐呵呵的。教师抓住这些外露信息,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上的人物为什么会高兴?七 位老人的笑和杨怀远的笑又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两个问题的牵引,学生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七 位老人的笑,是得到别人帮助后而感发的。他们遇到了杨怀远这位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热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解除了下船后拿不动行李的忧虑。因此,老人们的笑,既是对助人者的感激,也是对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称颂 。杨怀远基于为旅客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困难,尽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他的高兴,是其“助人为乐 ”心理的反映。像这样借助插图的外露信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灵。

“由内而外法”。所谓“内”,是指插图内涵的意蕴;所谓“外”,是指课堂外的现实生活。采用“由内 而外法”,是运用“由外而内法”的继续和扩展。它要求从画内移到画外,与现实生活紧密挂钩,以充分揭示 插图中道德形象的社会意义。例如《关心他人》有三幅插图。第一幅图是炎热的夏天,身患骨癌的刘玲带病打 来凉水洒在教室里;打来开水凉着,为的是让同学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后能感受到“清凉”。第二幅图是在公 共汽车上,刘玲宁肯拄着拐杖站着,也要把座位让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第三幅图是在病房里,刘玲一瘸 一拐地走到生病阿姨的床前,轻声唱歌,为的是让阿姨减轻痛苦。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从这三幅图上感受到刘 玲无微不至地洞悉和满足别人的需求,千方百计地给他人带来愉悦的美好心灵,而且要用插图中的人物道德风 范去观察比照现实社会生活,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刘玲高尚的美德,这对于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优化社会风气, 鞭斥极端利己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由小显大法”。所谓“小”,是指插图的“画眼”。虽然所占篇幅很小,却能牵动整个画面。所谓“大 ”,是指插图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采用“以小显大法”,就是抓住“画眼”,从小处入手,以揭示和把握 整幅插图的意蕴。例如《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第一幅插图,居画面中心位置的是杨怀远,他头戴海员帽,上身 着白色海员服,右肩上一条小扁担挑着两个大行李包,扁担被压得弯弯的,左手还提着一个行李箱。插图中的 这条扁担就是“画眼”。教师让学生观察、认识扁担虽为平凡之物,几十年来却为旅客挑了数十万件行李,由 于长年累月负重,新的挑旧了,旧的挑断了,断一条又换一条新的。杨怀远先后换过十几条。教师借助画面上 的这条小扁担,牵引学生的思维拾级而登,就能让他们感悟到杨怀远的“扁担精神”。

“由静趋动法”。所谓“静”,是指插图的静态构形;所谓“动”,是让插图上的东西都“活灵活现”。 采用“由静趋动法”,就是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活”插图上的人物、景观和物态,让有生命和无生命 的东西皆“含情脉脉”,仿佛要跃出画面,向人们诉说心中的衷曲。例如《珍惜劳动成果》(“人教版”第6册 )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大江和虎子。大江睁着眼睛,责怪虎子把他用了半天时间画的画弄脏了。而扫视地面, 就能发现被大江扔掉的许多半截铅笔和铅笔屑。对此要特别加以关注,因为被扔掉、被损坏的铅笔是劳动成果 。上课前可把插图放大为挂图。执教时先指着挂图中被扔的东西设问:“这是什么?是谁扔的?”当学生看清 图意,作出明确的回答后,教师又将事先准备好的“折断了腿的铅笔人”贴在图中的半截铅笔处。然后进一步 追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些被折断腿的‘铅笔人儿’,会向大江说些什么呢?”此时,一个个铅笔头

[1][2]

学习新方法思品课 篇2

一、润物细无声, 在“闲聊”中找到心灵的触动

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时, 我没有采用书本中的事例来教学, 我觉得书本中的事例难于触动学生的心灵。一上课, 我就跟学生说:“老师从来没有用上课时间跟大家聊天, 今天破个例, 咱们好好拉拉家常。”话音刚落, 学生兴奋不已。“最近, 跟爸妈相处还好吗?有烦恼吗?”顿时, 班级像炸开了锅, 学生你一句, 我一句就聊开了。5分钟后, 我让学生把自己最近在父母那受的气跟全班同学说说, 有些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的烦恼, 我飞快地将关键话记在了黑板上——“铁证”。

“闲聊”了近二十分钟, 被我这个导演喊停了。显然学生们对“闲聊”还意犹未尽, 还有很多话想说。我指着黑板上学生留的“铁证”, 问:“小时候, 为什么你没有这个烦恼?今天你为什么很生气?”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反问, 学生总结出了成长也有烦恼的原因。接着, 教师又反问:“爸妈为什么老关心你, 老问你这问你那?上班的路上想着你, 下班的路上还想着你, 有时不放心还打电话问老师。省下的钱, 自己舍不得买衣服, 给你买了一件, 你却说老土!可怜天下父母心啦!”此刻, 学生的内心不再平静, 让学生体会到严也是一种爱!我紧接着又指着黑板:“刚才闲聊中老师记下几位同学的话——跟父母反着干, 对吗?”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用学生的回答, 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怎样看待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在本节课快结束时, 我看到了一位男生趴在那哭泣了起来!我问他原因。他说昨晚因上网被父亲训斥了一顿, 今天听老师讲课, 他很有感触。我顺势说:“你很幸福, 爸妈很爱你!”全班掌声雷动。

一堂课结束了, 先是看上去简单的拉家常, 而后在“闲聊”中拨动了学生的心弦。甚至“残忍”地将学生弄哭了!我想这样的课, 才是我们思品课所需要的。

二、总把旧桃换新符, 在“闲聊”中化枯萎为鲜活

有些老师认为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中有大量的“图片”“小故事”……内容可谓丰富, 省却了教师寻找素材的烦恼。我认为这将大错特错!殊不知书本内容的更新具有滞后性, 书中所举事例可能早已不“新鲜”, 甚至个别地方空白。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知我家”中“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一知识点如何处理时, 我跟学生“闲聊”了时下热播的电视剧《家有儿女》, 剧中人物夏雨、夏雪、刘星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我紧接着提问:“他们属于什么样的家庭结构?”几乎所有孩子异口同声答“联合家庭”。此刻, 我补了一句“真的吗?请仔细观察书本概念!”学生们通过对概念的推敲, 涨红着脸告诉我是“核心家庭”。通过闲聊一个源自课外的例子, 既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又突破了一个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点, 何乐而不为呢?

三、岁月催人老, 在“闲聊”中我变得和学生一样年轻

在学校生活中, 我偶尔会听到一些孩子抱怨说:“老师, 您out了!”“老师, 这都什么年代啦, 还听这歌!”思品课追求的境界是能触摸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们连学生想什么, 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那又如何走近学生的心灵呢?

我的做法是跟学生多“闲聊”。平时多跟学生聊聊, 既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又从学生身上学会了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在教授八年级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时, 我在课堂上跟学生们聊起了QQ农场, 又聊到了网络音乐, 学生们显得很兴奋。在很自然、很轻松的状态中, 教会了学生一个知识点:网络的特征。

有老师喜欢用音乐烘托课堂气氛, 我觉得很好!如我们眼中的海明威是《老人与海》的美国作家及小说, 孩子们眼中的海明威, 《老人与海》却是一个帅气的歌手及歌曲。这就是一个差距。当今, 社会飞速发展, 新事物层出不穷, 作为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那“闲聊”是一个好方法。通过“闲聊”, 我认识了不一样的世界, 找到了更多的教学素材, 有了更多的心灵共振。关键是我的心态年轻了, 我的课堂学生更喜欢了!

思品课学习方法浅析 篇3

一、参与自主合作,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学生有足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交流,使学生有充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允许学生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消化和思考的空间。自主合作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围成一桌,追求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甚至是用来做公开课表演的“道具”,“走形”与“扭曲”自主合作,这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其次,要关注过程,立足教材,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例如,在教学“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思想品德》鲁教版七年级下)这一主题后,我设计了“集思广益”的活动,向学生提供了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校外遭人勒索、网友约见等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法律助我成长”(同上)时,我设计了“请你当法官”活动,提供教室安装摄像头、在书店买了劣质图书、社区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案例,让学生通过有争议的合作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

再次,创设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倾听与表达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敢于批判错误的观点,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活动中充分展开互动,既充满温情和需要,又相互关心,获得满足感。

二、倡导交流探究,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新課标要求在学法上贯彻合作探究,在教法上实施师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在这一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当代初中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与见识,对社会关系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对于新知识有强烈的需求,但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仍然知识片面、经验匮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如果能在尊重、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运用自己的权威,那么,不仅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且有利于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中提升知识与能力。这样,教师便可以从传统的讲授、灌输中解脱出来,与学生轻松愉快地展开教学对话互动,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权益”这一主题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学校禁止学生留长发表声明、安排学生值日及参加植树等劳动,是不是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是什么?学生是不是可以有权不交作业,教师也没有权利催你完成作业?找出法律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交流与探究活动,深刻领悟到权利与义务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由此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亲身体验实践,延伸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

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因此,教师要贯彻新课标理念,搞活课堂教学,充分开展好教材中所设计的探究、讨论、反思、交流、分享等活动,并且自己根据实际创设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知识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中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例如,组织学生调查分析身边同学辍学的原因,探究哪些原因属于当事人,哪些责任由家庭、学校或其他方面承担,哪一条保护途径没有尽到责任。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了作为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必须履行义务。由此,无论是以思想政治要求为切入点,还是从生活实际本身切入,都强调不回避学生客观存在的真实感受。

新课改理念下的思品课作业反思 篇4

作业布置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让作业成为张扬个性的手段。因材施教是孔子倡导沿袭至今的科学教育观。在作业布置上,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因此,作业在体现前后知识的相关性与衔接性、系统性与渐进性,并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体现层次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尊重学生的起点能力,要给学生有选择的机会,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如初二学生学了“违法和犯罪”的知识后,围绕“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等问题就可设计这样的作业:让擅长写作的人写演讲稿,让口才不错的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讲给家长和亲朋好友听,让有书法特长、绘画特长、版面设计特长的学生一起编辑《法制手抄报》。这样的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照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就会乐此不疲。

二、新课改下作业改革的内容、形式、要求

1、符合课程标准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四精五必”:布置运用规律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处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时间多收获不大的作业。作业布置还要精选、精练、精批、精评和有课必练、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作业布置还分为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规定完成的作业符合学生一般水平,选做作业应有利于优秀生发展。

学习新方法思品课 篇5

学习的策略

抱由镇光明小学

王晓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自主学习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自主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具体表现为:

1、自主学习能激活、诱导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

2、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可以更自觉、更深刻、更持续地掌握学习的内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自主学习能让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得到充分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激励下,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构建教与学的互动模式的教学方式。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就应该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励机制,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我们的教达到不教的境界。下面我就根据我所设计的一节思品课来谈谈我在教学中所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 第二课 我们的校园

一、主题目标:

1、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等。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校园探密活动。

二、活动准备:

1、结伴参观学校的各种功能室,猜一猜有什么作用。

2、多媒体课件、校园相片。

3、各种设施名称的小纸条。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策略一:激发兴趣)同学们,开学三个星期了喜欢我们的校园吗?我们都要在这所学校里度过六年的时间,我们都要共同爱护我们的学校,你对我们学样了解多少呢?你知道我们学校有哪些场室,这些场室各有什么用处,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我们的校园(板书课题)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思想品德教育的瓶颈所在也是兴趣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问题至关重要。)

(二)“小小探密员”汇报,初步了解校园(策略二:学会探究)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给大家,让你们做一回“小小密探员”结伴去参观各种功能室,下请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到了电脑室,里面有电脑,我看见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在电脑里画画,可好看了,我想快点长大,好快点到电脑室上课去。

生:我去了图书室,里面有好多好多的书,可好多书名的字我都不认识,我要好好学习,识多一些字,好快点能看懂图书室里的书。。。。师:这些小小的密探员真不错,了解了我们学校的那么的功能用室。不过我们学校大着呢,除了你们说到的这些,还有好多你们不知道的,想知道吗?

(此环节我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的心理,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校园的环境,从而对校园环境有所认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学生只有自主学习,善于探究,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创新,这是未来具有竞争力人才所具备的关键素质。

探究是一个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知识。)

(三)一起看看我们的校园,深入了解校园(策略三:学会参与)

你们想参观我们的学校吗?现在我们跟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起去参观我们的校园。然后分组讨论。

(四)深化扩展,进一步了解校园各地方的作用

1、课件出示图书室的图片

(1)来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怎么做?

(2)分组讨论: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拿放东西要轻。。

2、课件出示喝水处的图片

(1)来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怎么样做?

(2)分组讨论:要排队喝水,要做到互相谦让

(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我在教学前精心设计富有“参与”气息的课堂教案,此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分成小组讨论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是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建构和应用知识;接受、内化道德、审美观念和价值;掌握思想方法,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发展。假如没有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内省,那么,道德观念的内化、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是一句空话。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适时创设冲突情境,设置疑念,让学生去讨论,去合作,在情境冲突中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冲突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五)紧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出示写有教室物品名称的条子,先由学生对照实物贴一贴

2、玩游戏:把写有校园设施名称,使用情景的条子分给学生。由一名学生介绍他纸条上的内容,与情景或设施对应的学生起来做朋友。

3、集体评议。

(六)画校园,表现自己对校园的爱

1、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多媒体上展示学生的画,让该生说说自己画的内容。

(七)课外延伸:试着和同学一起找找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

思品课点滴做法 篇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引起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共鸣,并通过道德践行,将其内化为真正的、自觉的行动。下面,我就简要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1.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人格平等的互动过程,应该是在充满真诚、温馨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平常时候,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尝试着与他们交朋友,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并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尽自己的所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等等。而这一切换来的是学生对我的信任、彼此间关系的融洽。这就为我教学中顺利开展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程情感资源,特别是地方资源,“以情动人”。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仅仅是空洞的说教,不仅枯燥无味,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必须借助大量真实的素材,给学生以情感上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情感资源,“以情动人”。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我事先收集整理了有关抗击冰雪灾害和抗震救灾的图片、新闻报道以及在这两场斗争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先进感人事例并在课堂上加以展示。这给学生以极大的思想震撼和视觉冲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场斗争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最后我指出: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医务工作者等的不言代价与回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才取得了这两场抗灾斗争的伟大胜利。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样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关键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在挖掘思想品德课程情感资源时,我特别重视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它

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信度高、易取、有价值,容易被学生接受。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我采用“就地取材,为我所用”的方法,开展了“家乡变化知多少”、“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活动实践能力,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通过对家乡变化的调查了解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展示,学生看到了家乡在变,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样的设计,正是因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往往是从认识家乡开始的,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也是从爱家乡为发端的。只有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才能产生认识、热爱自己的祖国,将来为建设、发展和保卫自己的祖国而努力的情感和态度。这是教育生活化、实践化的体现,正好印证了陶行之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地方课程资源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3.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淡化了对理论知识灌输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人为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动情点,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时,我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得到老师关爱的往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和无限感激之情。接着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有关黟县宏潭乡毛田小学教师汪来九先进事迹的报道,让学生从汪来九老师为了山区的孩子们,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事迹中,深刻感受到师魂的崇高与伟大,进而联想到老师平日里对自己的关怀,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与辛勤付出。最后,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动人旋律中,让学生用最真诚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与祝福。此时,学生早已思绪万千,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表白,真可谓“寓义于情,而义愈至;寓情于境,而情愈深”。

4.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情感内化与道德践行。

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从而也失去了情感内化的过程。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行“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注重实践环节对情感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强化作用。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开展了各种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如开展小调查活动、文娱表演、“环保小卫士”活动、义务劳动、捐款献爱心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实践活动 的参与,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

九年级思品课复习方法浅探 篇7

关键词:九年级思品课,教学目标,复习方法

九年级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怎样强化复习效果?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对同学们的学习方法作指导,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此,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谈谈看法。

一、注重基础找联系

中考思想品德虽然是考查学科的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但具体到某个试题,其考查的范围不会停留在某个具体知识点上,而是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强调知识间的相关、相通、相连性,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融会贯通,最后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机械地记忆知识点,而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找联系,找线索,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从而达到宏观上把握教材,微观上融会贯通。具体做法:方法一:按照教材单元章节顺序构建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熟悉、掌握教材基本知识,把握课本基本理论。方法二:按照教材的逻辑框架,理出主线组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可参考本书的资料库。方法三:按照中考说明,将教材内容归纳成若干板块复习,例如:可以按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三个板块归纳复习,虽然难度较大,但针对性较强,效果也比较好。

二、学以致用重实践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在夯实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联系的基础上,体会知识的现实意义,要结合时政和自身的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中考增加的活动探究类试题,就说明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生活,关心自我成长,让课本的知识和理论进入实际的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要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认识、分析、评价社会生活,增强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历,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交融。尤其要注意教材中活动课的内容和《课程标准》中活动层次的要求,这些内容和要求往往是命题的重点,有条件做到的一定要亲自实践,暂时没有条件的也要模拟实践,将活动的目的、主题、思路、方法等内容一一列出,体会生活的意义和过程,增强解题能力。

三、把握热点重专题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系列的反思活动,最后得出反思后的新成绩。经过这样的鼓励,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反思活动带给自己的收获,从而让学生乐于反思。

反思性学习能力并非针对思想品德这一门学科,事实上,一旦学生形成了反思性学习能力,将会令自己在各种学习和工作中取得非常多的收获。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一旦反思性学习能力形成,将会是非选择题全部取材于时政热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具体做法: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注意以下问题:(1)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如2013年的两会,重大新闻事件)。(2)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资源节约,增强创新能力等)。(3)与中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公民人身权利,受教育权问题等)。(4)2012年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5)祖国的统一问题,民族团结问题等。(6)校园安全。

四、举一反三善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适当做一些训练题,两者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不论是学习基础知识,还是做练习,都不能机械死板,而要举一反三,做到学“活”,练“活”。学“活”,就是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教材主干知识,抓住有运用价值,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如科技、人才、教育、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公民权利与义务、基本路线、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练“活”就是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要善于选择,定期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归纳总结。从内容上分类,就是将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题放在一起比较,总结答题角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涉及的内容范围等;从题型上分类,就是对同一题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同点,总结答题的规律。

五、加强训练学方法

通过对近几年考生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同学丢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答案言不及义,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概念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2)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除了试题本身的设问角度外,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设问,并自己回答。(3)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完善答案。(4)对往年中考试题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自己先试着作答,然后对照原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5)掌握考试的基本方法,不要对材料不加分析,乱写一气,导致答非所问。

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娄双喜.初中思想品德课反思性学习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2]赵智宏.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反思性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12).

对接新课改,上好思品课 篇8

【关键词】新课改 新设计 新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通过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这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程性质的全新定位。从新课标这一全新注释中,我们不难看出,新课改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

一、教学设计新要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促进教学不断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设计的重新认识与把握是新课改的重点之一。“以学论教”的新课改,对教学设计的要求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设计新考量

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目标比,新课改背景下思品课教学目标则是多层次多维的。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统一。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最具新意,与教材内容更具一致性,更突显思品课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否则,与传统教学并无二致,思品教学便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设计新思维

首先,教学过程设计要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来设计,把学生作为一个教学的参与者来设计。让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过程。

其次,教学教程的设计要善于留白,绝不能过于机械、过死,铁板一块。因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发展变化是难以预料,而且学生一旦作为教学参与者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中不确定性则会更为复杂和多样。比如一个孩子给出预料之外的问题或是一个意外发生等。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以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教学设计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干净”的,甚至可以“开天窗”、去追记,否则,可能会困住教师手脚,错失许多宝贵教学机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新课改对教材处理的理念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仅仅是教师可用的教学资源之一。

从思品课教材的编写看,新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留白”。“教材的留白,最充分地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生成,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师而言,留白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为自己教学智慧的展示,留有必要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比如:根据教学需要,整合教材内容,同时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材。

二、课堂教学组织过程的新要求

好的教学设计只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好比是纸上谈兵,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课堂教学的实施则是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首先,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

导入好比是文章的开头,开头要引人入胜,紧扣人心。导入要符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富有启发性。如一位老师在《珍爱生命》一课教学时,用了优美音乐加各种可爱生命的图片做成幻灯片用多媒体进行播放,作为导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导入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问题导入、案例导入、故事导入、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导入等。这都需要教师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课堂教学灵活使用。

其次,关注学生课堂反应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已不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教案的接受者和知识再现的机器。学生是否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否愿意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是否乐意并积极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是否有勇气尝试一些探究活动?是否愿意并有能力和伙伴共同合作等等都应成为教师的关注的焦点。因为正是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关注的同时要思考相应的对策,善用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确保不浪费每一堂课。

第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留住学生的心。这一方面教师们给予了极大关注并积极探究、尝试。现在已形成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成熟的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社会调查、讨论会等。如何设计更多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仍大有文章可作。

第四,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多,也促成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愈演愈烈。是否一定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使用?使用到什么度?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否则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小学思品课教案 篇9

教育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关键点: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植物生命的习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

(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李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

4、你像认识一样照顾过植物、动物吗?(相机问:你的心情怎样?)

(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那它们知道你在关心爱护它们吗?(交流)

5、对呀,动植物是有感情的。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所有的生命只要在我们的关爱下, 它们就会生长得越来越美丽,活得越来越快乐。

6、(课件展示):动植物不仅有感情,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白天争开眼睛,看看美丽的世界。晚上,小朋友们睡觉了,牵牛花也睡觉了。(让学生体会动植物的感觉)

7、、课件展示:你看,有的动物还很聪明,能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师做简单讲解)。

过渡:每一种动植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都用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展现出来;而且它们还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交流。

我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你知道小动物怎样说话吗?(课件展示动物间充满的亲情的画面)。瞧:小猪、小鸟它们可能会说什么呢?(想像、交流)

小猪、小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会说话,也会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一样,有美丽的生命。(课件展示)

8、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客人,我先请出小白兔,想和他说说话吗?(展示各种小动物)把小动物分到各组去,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和它们亲密接触。

(四)、拓展。

过渡: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活得那么快乐,想想都好开心;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长得那么美丽,想想都好幸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来种下一颗种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

1、发花盆、种子让学生自己动手种花。师示范种花过程。--学生种花(放音乐《种太阳》)。

2、我们要天天照顾自己种下的花,比一比,谁的花最先发芽,最早开花。老师请你做好观察记录。(讲解)

(五)、总结:

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播下的种子,在你们的关心、爱护下早点生根、发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接出果实,展现出它美丽的生命。

(六)板书设计

思品课《江山多娇》教案 篇10

品课《江山多娇》教案的相关教案、以及小学思品课《江山多娇》教案的相关教学反思.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值得参考,本教案具体内容如下: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2、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3、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4、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中国地形挂图2、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祖国就像一幅画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她有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板书:江山多娇

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

板书:祖国就像一副画。

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对我国的地形图,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

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

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板书:西高东低

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板书:五种地形齐全

②请读小资料:P5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③思考讨论: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我们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

④扩展资料。海拔:是指地面上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水原点即平均海水平面。多种地形与我国生产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平面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为我们发展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藏等等。这样使得我国能够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三、走进母亲河。

(板书:我们的母亲河。)

1、思考:我们为什么称长江、黄河为母亲河?

2、收集资料,请你拿出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歌曲、绘画…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资料,全班同学把资料进行归类。

4、歌唱母亲河。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比赛。

①说一个评价母亲河的词。每组不重复,看谁用词最贴切。

②说一句赞美母亲河的话。看谁感情最真挚。

③讲一个长江、黄河的传说、故事,或朗诵一首诗、唱一首赞美的歌…

四、小结。

祖国就像一幅色彩丰富的水彩画,13亿中国人生活在她温暖的怀抱。

五、延伸课外。

课后收集祖国风光的图片、资料,自制一个祖国旅游观光路线图,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

板书:江山多娇

祖国就像一幅画:西高东低地形齐全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岛屿…

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

第二课时神游祖国(活动课)

一、讲我的旅游故事。

请几名同学讲一处自己曾经去旅游过的地方。

要求:1、讲清景点所在省市位置,游览时间,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自己游览后的感受。2、学生介绍完一处风景,就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小组活动--“我的旅游观光梦想”。

1、展示自己的一个全国范围的旅游路线图。在小组内介绍需携带的物品,采用的交通工具,观光的顺序、注意的事项等。

2、着重讲自己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及原因,以及对那个地方的初步了解。

三、我会表演--小品:我是世界自然遗产。

1、学生分组,看书查资料,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的含义,以及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教师进行指导。

2、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一处,了解它的景观特色、被保护情况,合作编小品脚本,进行排练。如扮成游客、导游、当地居民、拟人化的山水树木等…。

3、请两三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总结升华。

祖国有壮丽的山河,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板书:神游祖国

我的旅游故事

我的旅游梦想

保护世界遗产

初中思品课导入方法浅谈 篇11

一、创设音乐情境导入

音乐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热衷的,旋律给以美感,歌词给予感召力。用音乐感染课内情境,把师生共同带到渴求知识的意境中。根据课的内容需要,可以下载现成的歌曲、乐曲,还可以让学生演唱,或者师生一起唱。如,讲授《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中,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人生中都会存在挫折,唱出了一定要坚强面对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从而诱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二、选择喜闻乐见活动导入

活动的选择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课时,学生做了这样的活动:把自己书包里的备品用2分钟时间整理,看谁整理得又快又有条理。此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有依赖,要学会自强、自立的道理。

三、案例导入

国内外知名人物,如明星、影星、歌星以及政坛的人物,都是学生熟知的。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介绍当中学生不熟知的另一面,会给学生带进急切想要了解的氛围中。如,讲授《肖像和姓名的权利》一课时,我用案例:范冰冰维护肖像权,诉两公司索赔450万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绪拉进了:要学法才会懂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欣赏图片导入

初中学生的理解、观察能力是很强的,在教学手段丰富的今天,需要的图片也很多。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使学生知识得以提升,情感得以升华,感知、认知能力得以提高。采用这一方法很简单,需要老师掌握网络,收集各行各业各种有价值的图片,把它们分类存放,以备用。

课前导入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上述几点外,常用的还有名言、警句、诗歌、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在教学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目的明确。教师设计导课语时,一定要紧紧贴近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内容起引领的作用。导入的方法也要直接,语言要简练,不拖泥带水,通俗易懂,一定要吸引学生的视线,牵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情趣。

2. 恰当启发。课前导入语言要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启发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课标要求,引出问题,深入问题,思考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讲究艺术。语言艺术很巧妙,导入语言设计的好,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扣学生的心弦,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既要讲究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又要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幽默的语言会给课堂增添艺术感。

学习新方法思品课 篇12

一、课堂生活化,用生活来陶冶情感

思想、道德不是抽象的,它存在于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时候才会产生道德,根据这一点思想品德的教学就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让他们来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生活来陶冶他们的情感。为了能从小培养起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我常常适时地带他们走进实际生活中,用真实的生活教育他们。去年,我带班上学生去春游。当我们来到县城一家大超市时看到超市门口有一家三口正坐在地上向行人乞讨,可怜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向人们投着哀怜的目光。见此情景我便想借此机会教育感化我的学生,令人高兴的是一些学生自发地拿出了身上的零花钱送给那孩子,自己吃的食品送给孩子,还跟孩子说起了话……对于学生们的这些善举,我在思想品德课上给予了表扬,让学生们谈自己为何要这样做,学生们谈得很好。有学生讲: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不能因为他穷就歧视他,我们要平等待人。有学生讲: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爱心,我们要向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听完孩子们稚嫩却真诚的话,我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起了掌。是什么感化了学生?是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课堂活动化,以活动来提升思想认识

现实生活可以感化学生,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感。然而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中我还在积极探寻其他路径,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又试着以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去年我所教的八年级(1)班总是令该班所有任课教师头疼,学生有旷课的,有打架斗殴的,这样的班级连正常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班上的其他学生也深受其害。我作为该班的思想品德教师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如何使这些学生去除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气,如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学生,我动了一番脑筋。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我请当地派出所所长就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气给他们上了一堂普法教育课。课后我让学生们谈听讲座后的收获,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学生终于认识到自己所沾染的这些不良习气其实是很危险的,如不加以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会走向犯罪深渊的。讲座让我们的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提高。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我又趁热打铁,在全班开展了一场关于未成年人如何遵纪守法远离犯罪的大讨论,学生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谈得很深入。看到学生们如此高涨的热情,我打心眼儿里高兴,真没想到这次活动起了这么大的作用,是新理念思品课的活动化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课堂自我教育化,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中学生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缺点,作为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要让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长处,而且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学生的认识就会提高,思想道德情感就会有所升华。我在讲初二《明辨是非》一课时,当学生懂得明辨是非就是知道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样做才对怎样做是错的道理后,我便让学生联系自己谈谈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做的,做得对与否。有一学生讲,我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有一次我看见他偷拿了同学的钱,他怕老师和那位同学知道,要我替他保密,作为他的朋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怕说出来会失去朋友对我的信任,不说心里又不安。对于这样一件事,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是帮同学隐瞒,还是帮同学改正错误。一番讨论后,那位学生主动进行了自我批评,他说听了大家的看法后,终于明白帮朋友隐瞒错误是不对的,这样会害了朋友,让朋友越陷越深,要帮朋友改正错误做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我笑着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做呢?他说:“我准备劝朋友去向老师和同学承认错误。”他的话赢得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这样的掌声,让我再次感到由衷的高兴,高兴的是我们的学生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认识提高了,思想进步了。

上一篇:战役下一篇:教代会开幕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