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文化研究(精选11篇)
藏民族文化研究 篇1
藏民族文化研究意义及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文化空前的交融和人员空前的流动都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国际社会就更加迫切地意识到需要抓紧时机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迎来了非常好的时机。加上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而**是藏民族文化的根据地,作为科技厅下属的一个部门,更作为一个以信息为工作的本所,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去保护藏民族文化。
当然传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需要有关人员广泛、频繁地交流经验和总结规律,只有这样做才能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保存文化基因。这项工作并不是说在某一个技艺要失传的时候赶紧记录下相关资料或者找人学习,而是从文化的长久发展着眼,为人类的和谐相处储存文化基因。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本所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所赋予的有利条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手段调查、采集、存贮、管理和应用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统的基础性国情资料,建立并运行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推进专题化科研信息内容建设,充分开掘本所特色型数据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对既有资料存量进行系统管理和整合,通过持续积累和分类整理,为科研提供较为完整详尽、可持续利用的藏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信息库。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查、采录与藏民族文化相关的声音、影像、拍摄图片(相信高所就有很多图片资料)和搜集的文档做电子数据化的归类梳理,建立一个网站,为藏民族文化的传播阵地,打造藏民族文化资料数据库建设平台,努力建设藏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数据库项目,以创新工程项目为契机,充分推进藏民族文化的基础性建设,推动藏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出本所在创新工程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藏民族文化研究 篇2
特殊的生态环境和藏传佛教的宗教信仰等综合条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于藏族群众的思想之中,反映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之间,成为他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古朵”(藏语)是流传藏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人民独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文明的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古朵”也逐渐被人们淡化、遗忘、趋于失传。因此,研究保护和开发“古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古朵的起源与发展
考古专家的考古证明,西藏的远古居民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已经营农业和畜牧业,兼事狩猎的生产,过着定居的生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逐渐发明了斧、刀、投石器、弓等工具和武器。懂得了骑马奔跑,用弓箭猎取动物,早期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就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雏形。
在远古时代, 人类的祖先要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 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创造出许多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例如:敲砸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石器,例如: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簇、石球等。西藏自古就有人类居住,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昌都卡若文化遗 址、曲贡遗 址出土了 大量的新 石器, 其中有大 量的石球, 这些磨制精美的石球也是重要的工作和玩具。同样, 在蓝田遗址、丁村 遗址和许 家窑等遗 址中也曾 经出土了 石球, 据考古学家考证,石球是原始时代的一种狩猎工具,纳西族的飞石索就是很好的 证明。
石球作为远古时代比较重要的狩猎工具,在于它在投掷时便于控制方向和作用力量,比石块类的工具效率更高。从投手掷石球怎么发展成用工具掷石球,已经无从考证,但是都是人类改进和延长自身器官的过程,人类制造工具能力的增强,使人类文明大大的向前迈进。藏族的古朵和纳西族的飞石索就是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应该说,藏族“古朵”出现的年代要早于弓箭出现的年代。
起到现在,藏、青、甘和川等省区的藏族牧民仍然在使用一种特殊的驱赶牛羊等牲畜的工具,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攻击野兽的武器,平时还可以作为休闲娱乐的玩具,这种东西在藏族中为“古朵”,或者“俄尔朵、俄朵”,意为抛石绳或投石带。
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增强,“古朵”逐渐演变成为较量臂力、灵巧和准确性的独特的体育用品;也经常作为奖品,颁给体育比赛中的优胜者;还是防身和定情定盟的礼物;牧民平时把“古朵”当作一种辟邪驱凶的吉祥配饰, 系在腰很方便, 也可作为装饰品, 随身携带, 形影不离。“古朵”的性能发生了变化, 已经演化为驱鬼避邪、祈求吉祥 平安、装点 生活、美化 生活的饰 品。“古朵 ”已经成为牧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逢新年、民俗节日、闲暇时间基本上都有“古朵”比赛。在农牧区“古朵”是最受欢迎和普及面最广的一项 运动。为了 弘扬藏族 这一优秀 传统体育 文化, 西藏自治区第二 、三届运动 会曾将“古 朵”列为表 演项目, 受到人们 的喜爱和好 评。
2 “古朵”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古朵”是用牦牛绒毛或山羊毛编织的抛石绳,长约2 m,由“正绳、古底、付绳、加呷”等四部分组成。
制作“古朵”的原料是用毛和皮子,用毛搓成粗线,再用线编成绳,中间放石头的地方宽而大,编成椭圆型的“古底”,有的上面加块皮子,防止损坏,以延长保用寿命。正绳的头部有一个套手指的环,以便石头掷出后古朵还在手中。“加呷”是尾部,比正绳细一些。各地藏区的“古朵”虽其长短粗细略不相等,但结构、原料却是一样的。
使用“古朵”的方法很简单。先将正绳的指环套在手指上,将石球或者石块放在“古底”中,并把“加呷”的尾端也握在投掷手,正好将古朵对折,像掷链球一样,在头顶上旋转加速,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对准目标后,放开握在手里的“加呷”,随着清脆的“叭”的一声,石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向目标方向。从小使用古的藏族牧民,技艺非常高超。牧民使用古朵驱赶牛羊时,用古朵击中头牛、头羊的左脸颊,头牛羊就带领牛羊群向右拐弯,击中头牛的右脸颊向左拐弯。力量大的时候,能将牛羊的脸颊打破,有的牧民能将石球抛到200 m以外的距离。还可用古朵抛击偷袭畜群的豺、狼、狸等野兽。古朵也是用来展示牧民们一种精神文化,制作是否精制,响声是否清脆,掷石的距离,最重要的是是否准确,是藏族牧民显示身份的一种体现。
3 “古朵”比赛
“古朵”原本是藏族人民放牧牲口的一种工具。玩古朵也是训练生产技能,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古朵”逐渐发展成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全民健康计划活动西藏节庆活动的开展,古朵被列为体育比赛项目。
“古朵”比赛主要有打靶、打气球、掷远等。归纳起来,“古朵”比赛有两种形式。一种以准确决定比赛胜负。比赛时,参加人数不限,参赛者不分年龄大小排成一行,约在100 m开外用垒石或冰块设靶标,尔后从右按顺序抛石,击中目标者获胜。若第一轮出现多个击中者,可以进行第二轮,如此反复,将每轮未击中靶标的选手淘汰出局,最终产生获胜名次。或者将4~5个牛角垒起来,顶端放一块石子,站在远处用古朵击打,如击掉牛角顶端的石子而垒起来的牛角不垮者为胜,可再连击,连击连中多者为优胜;把牛尾巴染成红色作活靶子,用古朵击打,看谁打得准,打得远。另一种形式则是以距离判定比赛胜负,参加人数不限,参赛者不分年龄大小排成一排,从右按顺序抛石,每个选手抛甩2~3次后,评选出其中抛甩距离最远者。在昌都丁青县的一次“古朵”比赛中,有牧民们就用“古朵”将石球甩出400 m。经常打“古朵”的人不仅打得远,而且打得准,关键时刻,还能充当武器,攻击野兽或者敌人。在历史中上著名的1904年的江孜保卫战中,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英勇的藏族儿女们用随身携带的“古朵”作为武器,抛掷石块痛击英军侵略者,英军称“古朵”的飞石为长眼睛的神石。
4 古朵的特征
“古朵”是流传藏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已成为藏族人民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古朵”是在藏族文化背景熏陶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独特的特征。
4 . 1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
藏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古朵”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在藏族中是一致的,藏族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也只有这些地区才有藏族生存。古朵只有在藏族中间使用和开展,别的民族和地区均无此活动,即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藏民族,反映了藏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深深的打上“藏民族”的烙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风格。
4 . 2 具有生产劳动性、广泛的群众性
“古朵”是藏民族在数千年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由于其具有劳动工具的性质,是农牧民的生产必需品,而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被一代又一代的保留下来。同时,在放牧期间和放牧之余,古朵也是农牧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既要不断的训练,以提高远度和准确性,为放牧服务,也是调节放牧时单调而乏味的生活,具有双重的功能。因此,在藏民族聚居地域范围内活动,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
4 . 3 具有较强的健身性、娱乐性
“古朵”可以锻炼力量和技巧,一般是通过自娱自乐、消遣和游戏的方式而达到健身目的的,修身养性,娱悦身心,从而达到健身与娱乐的互动。在高海拔的地区,经常练习古朵,能够促进藏族农牧民的身体健康,是主要的健身内容之一。藏族牧民往往三四户人家为单位进行游牧,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上,牛羊吃饱,挤完奶等工作完成后,如,娱乐就成为广大农牧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开始唱藏歌、跳锅庄舞、打古朵等活动,给生活这几个家庭的生活带来乐趣,以提高单调生活的质量。
4 . 4 具有竞争性、审美性
藏族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 m以上的高原,而牧场一般为海拔5000 m左右的高山草场,接近雪线的地方,可知藏族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身体的适应性和强健的体魄是必要条件,只有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练就健康强壮的身体才能生存。人们通过古朵的比赛,来培养竞争意识,要在这种竞争性的健身体育项目中取胜,就必须具有较强的体魄和优良的技巧。作为培养和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古朵”被世代传习下来,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古朵”能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它是力与智、刚与柔的结合,无论是参赛者或者是观众都可以从其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欣赏到音律美,从“古朵”的色彩及旋转的弧线中享受视觉之美。
“古朵”在青藏高原之所以能持久、广泛、深入地开展,是因为其在藏区“土生土长”藏族人民对此项活动有独特的偏爱,它根植于这片土地,自然就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虽然,时过境迁,“古朵”的性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作为健身娱乐、驱鬼避邪、祈求吉祥平安的器具在藏族同胞的生活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研究保护和开发“古朵”,让这项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奇葩,成为藏族人民的骄傲与自豪,对促进藏区体育旅游经济,传承和发扬藏民族文化,增强藏族人民的体质,丰富和活跃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摘要:在藏民族精彩纷呈的传统体育项目中有一朵奇葩——古朵,“古朵”为藏语,意为抛石绳或投石带。是藏族原始先民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狩猎、放牧和防止野兽时使用的工具。是藏族人民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研究保护和开发“古朵”,对继承藏民族传统体育,弘扬藏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发展体育旅游经济,增强民族团结,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多彩的藏民族休闲文化 篇3
甘南惬意的香浪节
甘肃的甘南藏区有著名的香浪节。
香浪,藏语意为“采薪”。相传,每年盛夏,拉卜楞寺的僧人外出为自己采伐烧柴时,因路途遥远当天不能返回,就在外面露天宿营数日,同时也是在劳动之余游山玩水,悠闲自得一番。由此相沿成民间习俗。
当此时,高原上天蓝、气爽、草青,是一年里最好的季节,家家户户带上帐篷、锅灶、美食和青稞美酒,扎营在吉祥的草滩或山坡上,过一段悠闲惬意的假日时光。据说,这个节俗另有追忆和体会祖先游牧生活的含义,要吃最新鲜的食物和刚宰杀的牛羊肉,喝最醇香的酒,喝刚挤出来的牛奶冲泡的酥油茶。聚会中,人们串帐篷,拉家常,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现在,香浪节上还有赛马、赛牦牛、拔河、射箭、歌舞等游乐比赛和民族服饰展示活动。
康定热闹的转山会
转山会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藏族同胞的一个民俗节日。当地流传,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诞辰。每逢这个日子,九龙喷圣水,为佛沐浴,所以又被称为浴佛节。
佛教信徒认为,在这个月内做善事一件、颂佛一声,可得十万倍之功德。所以每逢四月初八,康定各佛寺都组织活动。此时正是春暖花开季节,转山礼佛的同时,人们也踏春郊游。
转山会期间,康定城空,跑马山人山人海,周边各地的百姓甚至海外游客也纷纷赶来。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敬佛,然后转山;结束,支起帐篷野营,席地餐饮,演藏戏,唱民谣,跳锅庄和弦子舞,祈年祷岁,预祝丰收。入夜,燃起篝火,继续歌舞,通宵达旦。民族服饰表演是近年新出现的精彩节目。转山会时间往往达一月有余。有缘的年轻人还可能在转山会中邂逅心中的“溜溜女子”。
陇南浪漫的采花节
采花节流行于甘肃陇南文县境内博峪的藏族人中,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至初六。这是一个崇尚自然、祭拜神佛的民间传统节日。
传说,数百年前,有位叫扎海的青年勤劳而有智慧,帮助博峪的藏族兄弟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国王知道后派人抓他去为自己耕种土地不成,杀害了他和帮他一起逃走的姑娘达玛。后来,姑娘小伙们在扎海和达玛忌日的农历五月初五采花、跳舞、对歌,以作纪念。久而久之,采花节就流传了下来。
博峪地处白龙江流域。采花节开始于趁日出之前抢可以消灾祛病的“圣水”。等太阳出山,姑娘们穿上漂亮的新衣裳,在各自兄弟的护送下上山去采花。一路上歌声不断,互相唱答。爬到久负胜名的神山采花地“刺儿坎”后,姑娘们支锅做饭,小伙子们祭“花神”,接着姑娘们就四下散去,直到美丽的鲜花插满了发辫、编成花环才回来。晚饭后,围着香柏枝篝火,少男少女尽情地唱歌跳舞,直到天明。姑娘们回到寨子时,村里年老的妇女们唱歌为她们洗尘。然后,大家围着姑娘们跳舞“祝福”,欢闹很久。
西藏多彩的休闲节
西藏的休闲节日更多,有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等等,反映了高原人众的独特情趣和文化向往。
雪顿节本是宗教活动,一般于藏历七月初举行,信众向僧人供奉酸奶,并献演藏戏。“雪顿”即意为“喝酸奶”。1913年决定,每年雪顿节演出藏戏时,允许信众入寺观看。如今已演变成娱乐节日。届时,西藏各地藏剧团聚集拉萨,轮流在哲蚌寺和罗卡林卡演出,同时有游园活动,民众聚会野餐,参加贸易,尽情地娱乐休闲。
望果节,是西藏农作区的一个节日,一般在藏历七月左右青稞和小麦成熟将开镰收割之时。人们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穿上盛装,带足美酒食品,在举着佛像、打着旗幡的喇嘛引领下,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地之间,祈祷神佛保佑能顺利收割、获得丰收,同时借此在田地山野树林中游乐休闲。
沐浴节,是藏历七月上旬(一般在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西藏各地流行的到河中洗澡沐浴的习俗。据藏族历算书载,这时澄水星出现,水似甘露,此时入水沐浴,能祛除疾病和罪孽。至今,在西藏民间,这一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到河中去洗澡取吉,沐浴后聚餐、叙家常,尽兴游乐……直至澄水星隐没后,才各自回家去。
藏地多姿多彩的休闲节日,为高原民众提供了劳碌之后放松休闲的机会,也使他们体会到了历久形成的休闲文化节日的别样魅力。□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藏民族文化研究 篇4
标题:《挖掘藏民族美术资源 丰富小学美术教学》
作者单位:甘孜州得荣县城关小学
作者姓名:汪晓英
联系电话:
***
内容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发展,探索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有效地补充美术课教学内容,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本文从地方美术资源开发的实践层面上作进一步探索,以求学生、教师和学校重新了解认识本地美术文化,并积极参与地方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地方 课程资源 美术文化 策略 挖掘藏民族美术资源 丰富小学美术教学
内容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发展,探索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有效地补充美术课教学内容,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本文从地方美术资源开发的实践层面上作进一步探索,以求学生、教师和学校重新了解认识本地美术文化,并积极参与地方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地方 课程资源 美术文化 策略
得荣县民风质朴,九步锅庄、藏戏、朝拜翁甲神山等独特的民俗风情体现了本地浓郁的水乡情怀。此地钟灵毓秀,有无数的神话传奇。自夸父逐日、翁甲神山等神话传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人文胜迹、与传奇佳话。但是身边这么多的地方文化资源,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学生并不十分了解身边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师也未对它们进行教材的开发。而新的美术课程目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特别是地方美术资源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使学生的美术学习与他们的生活链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的多元化,以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从而使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提高自身美术基本的素养和综合素质,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弘扬和拯救祖国的优秀民族文化。
一、开发和利用了以地方美术资源为内容的美术课程
我们美术教师进行了地方性美术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下列课程内容:
1、来源于本地的乡土建筑资源:《家乡的房屋寺庙建筑》、《家乡的木质桥》。
2、来源于本地的乡土特产资源:《锅盔》、《家乡的石榴》、《藏花花—藏年糕》、《藏酒》。
3、来源于本地的乡土民俗资源:《藏画》、《九步锅庄表演》
这些主题都融合了美术课程的内容,并通过综合性、有层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区、本土的美术文化,激起学生关注身边美术资源的意识,形成美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作、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美术能力,使课程资源在整合中得到提炼,提高美术生活情趣,使学生的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二、地方美术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提倡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美术学习的范畴扩展至地方乃至更大的区域。我们应当创导美术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地方资源,挖究本土美术资源,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了解地方美术文化的历史及美术特点,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1、与自然景观的链接让学生了解地方美术文化的艺术魅力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得荣,每天都要穿过街道,穿过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来到学校,对于这些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这就为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供了素材。但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使得他们失去了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机会。作为孩子们的美术老师要努力引导他们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在《家乡的房屋寺庙建筑》一课中,收集了大量的得荣建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欣赏,当他们看见自己熟悉的地方时都显得异常的兴奋,抢着要来介绍一番。这个时候就抓住了机会,通过教师引导,使得学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熟悉的家乡。通过直观的艺术活动,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通过欣赏名家名作和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美能力,在创作中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与生活的链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白松乡是著名的石榴之乡。每到秋天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田地边的石榴树上都接上红红的石榴。街道上到处摆满了老乡麦的石榴,孩子们除了可以品尝石榴的甘甜与酸味,知道石榴皮的药用价值,看到农牧民卖石榴致富的新气象,还能变着法子玩,怎么才能因地制宜让孩子们从石榴那里享受无穷的乐趣呢?课例《家乡的石榴》就使得学生对熟视目睹的石榴产生了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孩子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动,体验了享受、思考、创造、制作等方面的乐趣。该课还综合连接了文学、音乐、生物、美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养成,并抽取了相关美术学科的审美要素,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实施以美术学科为主,多科穿插的策略。多给学生主动探究,与人合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师生共同营造一个愉快的活动氛围。
3、与民俗文化的链接使学生逐步形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千百年的藏族文化、民俗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得荣人自娱自乐,表现出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得荣庆贺节日、婚庆、有每年一次的丰收节,在锅庄活动中,把过去各种表演被挖掘了出来,如藏戏表演、九步锅庄、藏族聚会玩笑、民俗婚嫁等等。还有每年都要进行的耍坝子聚会,在耍坝子上都是爷爷奶奶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如:抓石头、用绳子扔石头、射箭、套圈等等。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是对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课例《臧画》、《藏戏》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这个民俗活动的来历,而且也体现了前辈们的聪明智慧。通过欣赏表演,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感官。通过活动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描绘高杆船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要模仿或创造一些新的造型,力求自己的作品达到完美。
三、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地方美术资源开发实施的学习活动中,其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形成了以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为主的学习方式。
1:体验性学习案例一:《藏酒》》
本课例是利用当地的特产资源开发的,由参观实践和创作展示两部分组成,参观实践在课外,创作展示在课内。在学习活动中,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农牧民家里的制作酒的作坊,学生们走进藏寨,聆听农牧民的介绍,了解藏酒的历史,了解它的生产过程和制作工艺,在参观实践中充分感受、全面体验,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特产的特别之处。回到课堂,运用美术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活动,开展我为藏酒设计新酒瓶、设计新标签、设计广告语等美术活动,并校园里和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作品,使美术活动不断地走向深入。
2:探究式学习
案例二:“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的主题活动
得荣是我国进入西藏佛教神地朝拜的必经之地,传说开启西藏佛教神地的钥匙就在翁甲神山上,所以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特别是要到西藏朝拜的佛教信徒们来到这里游览参观,到翁甲神山朝拜。但是小县城上的居民卫生意识淡薄,环境保护的观念比较差,马路上瓜皮纸屑随处可见。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家乡的背景下进行美术综合活动,并拉近学生与学习活动之间的心理距 4 离。先让学生自己开展现场调查,采访当地环保所,从中去探索得荣环保的现状与发展规划。再组织学生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为主题的小报设计展览,最后举行“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百人现场绘画比赛活动,在这一系列带有强烈地探究性的主题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不再停留于一般的作品描绘上,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在本质,但又与美术相关,并深入到美术本质,是对地域文化的探究,更是对地方美术资源发展的探索
四、地方美术资源课堂教学的特点
1、乡土性
注重创设本土美术氛围,培养学生了解、感受、热爱家乡的美术文化。把得荣丰富的有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传统工艺、名人文化、民俗风情、建筑景观)充分挖掘,为我们的教学所用。
2:人文性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美术文化开始,如了解得荣历史地位;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木碗工艺美术师的丰富的美术作品。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突出美术学习的人文价值。
3:综合性
教学设计体现综合性理念,把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生搬硬套。按照学科切入式与学科融合式相结合的方法组织、设计教材内容。突出美术能力的培养目标,强调美术通感的设计。
4:趣味性
活动过程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儿童生活,课堂导入形式活泼、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立足于学校美术教学实际,加强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依托地方美术资源,紧紧围绕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这四个方面进行实施,逐步形成特色化的美术教学策略。通过多种美术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为学生地方性美术学习能力以及整合性美术感觉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并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组织学习,引导他们参与美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中小学美术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体验新课程·美术》 湖南教学出版社
罗炜、喻桂兰主编
2002年8月
3、《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藏民族文化研究 篇5
济阳坳陷单家寺地区浅层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
单家寺地区的浅屡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济阳坳陷滨县凸起南斜坡上,滨县凸起南斜坡是新近纪时期发育的大型隆起,浅屡披覆构造成为天然气有利的`运移指向;馆陶、明化填组发育的河流砂岩为天然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河泛沼泽相泥岩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重要的封盖条件;来自洼陷的天然气沿地层不整合面及凸起断裂带的断层源源不断运移到凸起之上.形成了单家寺地区浅屡气富集区.
作 者:焦婷婷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刊 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年,卷(期):200930(9)分类号:P61关键词:单家寺 滨县凸起 明化镇组 馆陶组 储盖组合 成藏模式
国内藏文化纪录片观察 篇6
当人们的意识形态逐渐占主流地位是的时候, 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上的提升和拓展, 这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它凭借着自身强有力的冲击力和承载力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生根发芽, 且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辉煌和成就。
纪录片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分支, 具有其自身的特性。纪录片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 它融入于多元文化, 并观察和记录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对种种现象进行记录和解释。现在一般将纪录片解释为:对客观物质世界准确无误的再现。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相互融合, 纪录片这一媒介作为现实的见证、历史的写照, 清楚而又清晰的反映了这一变化, 并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自电影艺术出现和发展以来, 有无数的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呈现出来, 甚至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也向人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2 国内藏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概述
一个民族以古老的历史和成就自豪, 一个民族以其历史的清晰和准确而骄傲。因此, 历史的传播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中一条清晰而又延绵不断的脉络。但长久以来, 许多西方国家对西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 当代藏文化电影作品延续了过去西方人对于西藏形成的“香格里拉”式的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 可以说是得失参半, 它在一方面推动了人类对于藏文化题材纪录片的研究, 另一方面阻碍了藏文化未来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注重对西藏题材影视的研究和创作, 形成了对于藏文化的新的文化形象的塑造。我国国内的关于藏族的影视作品也一直在寻求着重新树立藏族真实形象的表达方式和契机。由于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衍生出的对事物的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也因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外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 20世纪80年代前, 中国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而1940年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拍摄的黑白纪录片《西藏巡礼》, 标志着中国近现代藏族纪录片的新阶段的开始。《西藏巡礼》影片着重介绍西藏的地理风光、宗教文化、风土人情和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该片由徐苏灵编导, 陈嘉漠摄影。整部片子朴素而又深情, 西藏雄壮的自然景色和充满宗教气氛的人文图景首次展示由中国人用纪录片的方式展示在大众面前, 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的纪录片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 但在这种趋势下, 更多的是中外合拍的作品。国内也逐渐涌现出一些纪录片导演, 如王海兵、段景川和刘郎书云等, 以强烈的思辨意识和人文关怀将西藏作为出发点, 他们拍摄的《藏北人家》《西藏一年》《八廓南街16号》等都成为藏族纪录片中的佼佼者。其中, 段景川的《八廓南街16号》 (1996) 在巴黎获得了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大奖。片中, 通过对八廓街居委会的合理性观察和记录, 并运用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直接电影”的理念, 凭借自身独特的镜头表现语言, 呈现出了一幅真实的拉萨基层组织的运行, 以及周围普通藏人的生活变迁。
同时, 也有许多反映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的纪录片诞生, 其中《神秘的西藏》等是目前知道的最早拍摄藏族题材纪录片。此时, 中国的藏民族的纪录片可以说是走上了正轨, 并前进发展。
到了20世纪后期, 中国的纪录片已经呈现出一片较成熟的局面, 许多导演所执导的关于藏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均在国际和国内拿到奖项, 现简要介绍部分获奖导演及作品:王海兵《昌都喇嘛》 (1991) , 段景川《八廓南街16号》 (1994) , 季丹《老人们》 (1990) , 降边嘉措《话说格萨尔》 (2001) , 齐建新《走进喜马拉雅》 (2002) , 陈真《布达拉宫》 (2004) , 万玛才旦《最后的防雹师》 (2004) , 田壮壮《茶马古道·德拉姆》 (2005) , 万玛才旦《静静的玛尼石》 (2006) 。
越来越多的中国导演开始涉猎到藏民族的影像记录这条崭新的路途, 在前人披荆斩棘的探索和推动下, 新生的优秀力量也逐渐成为了藏文化这一题材的主导力量。这一变化也昭示着中国国内对于藏民族题材的纪录片的关注和希望在不断的提升和为之努力, 也在反映了国内纪录片创作者们对于藏民族题材纪录片这一空缺弥补的初心和决心。
此外,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支持也可以说是空前的有力, 在1956年前后, 由于民族地区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 少数民族原有的面貌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为了及时完成对少数民族的历史调查, 在民委的带领下, 组织了一批又丰富经验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 展开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工作, 并用电影的手法拍摄了少数民族的生活, 藏民族就是其中调查的对象之一, 而后也确实创作出了一些反映藏文化的优秀记录影片, 如《西藏农奴制度》。
后来, 在反观中国近几十年来在对藏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探索和发展中, 有人如此评价到:“注重历史、注重细节, 引用历史资料翔实、论证充分, 解读深刻准确, 画面震撼、制作精良, 集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 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引导社会各界乃至世界各国人民更加全面、真实、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西藏,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探索藏文化题材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之路
纪录片作为影视传播的一个分支, 在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运用影视语言将藏民族的真实形象传播向世界, 也是纪录片创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也需要通过创作者的对塑造者的刻画, 来提升受众的文化水准和审美素质, 在围绕现实的情况下, 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 揭示社会发展的必要规律。对以藏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而言, 纪创作者应该立足于对真实的挖掘的保留, 完整地记录这一美好的存在, 并将之推向世界, 为中国民族纪录片增光添彩。
藏民族题材纪录片, 可以说是一种流动的符号, 将喜马拉雅山下这个神秘而又淳朴的民族记录于此, 这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滚滚向前, 为后人留下一段可复制、可追溯的真实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周兰.纪录片——影像对历史的传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2]高峰, 赵建国.纪录片下的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3]李安娜.藏族题材纪录片中的文化再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3.
古城拉萨:藏文化焕发新活力 篇7
“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 10月1日18时40分,来自厦门的游客张怡还没下火车便情不自禁得哼唱起来。8分钟后,列车缓缓驶入拉萨火车站,张怡抵达了她梦了五年的高原圣地。
就在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和张怡一样选择去拉萨旅游的人数达到68.34万人次,同比增长25.97%,旅游收入共2.76亿元,同比增长35.29%。
与如今络绎不绝的游客相比,三十多年前,拉萨的旅游业还是一片空白。1980年初,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拉萨旅游业开始起步,筹备成立了拉萨市外事办公室(旅游局),这片仿佛被遗忘在凡间的净土才热闹起来:仅当年就接待境外旅客1059人次,是西藏和平解放到1979年间接待外国人总数的40多倍。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来,“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困境得到了缓解,拉萨旅游业迎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升级发展的新挑战。
旅游唱戏:文化如何搭台?
每年6月,当雪山开始消融,青稞开始生长,一拨又一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飞机、公路、铁路涌入拉萨城。
“拉萨不缺游客。”拉萨市旅游局副局长马健说,“但是在许多内地人的观念里,在拉萨旅游,不是进宫殿就是进寺庙。很多游客来拉萨旅游,参观了大昭寺、布达拉宫两个点,连一天都用不了,就直接下林芝、去阿里。”
由于地处高原地区,拉萨旅游发展受天气和季节影响较大,旅游淡旺季明显。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拉萨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之前对于宗教、民俗等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较少,游客的体验环节缺失,导致游客在景区来去匆匆,无法深刻体验景区的历史、宗教和文化底蕴。
“拉萨不仅有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等藏文化古迹,还集中了大批的古建大院和历史遗迹,是展示西藏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介绍说,为了改变旅游面临的困局,拉萨开始深度挖掘当地特有的文化产业,用“文化兴市”战略推动当地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位于尼木县的塔荣村,距拉萨市约140公里。这个听上去有些陌生的村名,正是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的白面藏戏发源地。
78岁的老人欧洛巡巴是白面具藏戏第四代传承人。10岁时,欧洛巡巴便被挑选入尼木塔荣藏戏队,由此,他的一生便与藏戏深深牵绊在了一起。当欧罗巡巴意识到尼木塔荣白面具藏戏所面临的危险情况时,即使在农耕、秋收时节,只要藏戏“需要”他,他便放下手中农活,投入藏戏的表演与保护中,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小儿子普次仁如今也成了藏戏队里的乐师。
“直到我再也跳不动了,站不起来了,到那时候我就不跳了。我希望藏戏能像格桑花一样坚强地绽放,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老人没有想到,他的梦想这么快就成为了现实。今年8月5日,以“花漾世界,幸福尼木”为主题的“2015首届中国·拉萨国际格桑花文化节”在尼木县吞巴景区举办。伴随着游客的到来,尼木塔荣白面藏戏表演、藏文字书法大赛、尼木藏香自制体验各类活动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藏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旅游进而展现给游客。”尼木县旅游局局长张世杰介绍,当天外来旅游人数达1000多人,为平日日均接待量的一倍之多。
像尼木县这样,用藏文化打造旅游精品,才能让游客留得住。
除了尼木县外,以纳木措、羊八井地热温泉、念青唐古拉主峰为核心吸引力的湖山羌塘旅游片区;堆龙德庆县南部、曲水县北部、林周县南部、达孜县西部的田园农业旅游片区;以拉萨河谷湿地、思金拉措等高原湖泊湿地、德仲温泉、日多温泉为主的地温泉旅游片区,通过318国道、109国道、202省道等骨干交通向外围延伸,利用各地的文化特色,共同打造了拉萨2小时都市旅游圈。
为集中展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拉萨新型旅游消费领域的空白,蔡公堂艺术观赏村、吞弥岭藏艺文博园、尼木三绝技艺展示区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快速推进。
而在拉萨城东,一个可以眺望布达拉宫的文化创意园区正在兴起。在拉萨市政府党组成员、西藏旅游文化创意园管委会主任朱梅品看来,拉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无限做大。朱梅品提出了一个半圆理念,总结为三句话:以科技表达创意,以创意诠释文化,以文化促进旅游。西藏文创园目前为止已经正式签约落地项目15个,正在做前期策划编制待规的项目也有10余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这种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背后,也意味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了过去式。
未来之路:创新与融合的文明
“羌塘是我的故乡,牛羊生长的地方,金色的微风吹过1300年,美丽动人的故事流传1300年……”星空为幕、山川为景,五彩光影的变幻之间,观众被带向那遥远的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拉开序幕。
出长安,锦绣大唐宫殿楼阁层峦叠嶂;行险路,大河滔滔雪山皑皑;抵西藏,布达拉宫巍峨耸立;会赞普,成就和美汉藏姻缘。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互献了哈达,互敬了美酒,他们携手走向舞台前沿。此时音乐再次响起,歌中唱道: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有爱就是天堂。
演出结束,观众直呼精彩。
每晚9点半,这段汉藏和美的动人史诗便在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内上演,逐渐成为拉萨文化旅游的必选项。
你可能很难想象,这部集合数十种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文成公主》史诗剧,从剧本撰写、音乐创作、选址、征地,到演员选拔、排练、首次公开演出,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2011年底,拉萨决定以文成公主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打造一台实景演出,宣传汉藏民族交流融合。” 被任命为该项目组副组长的拉萨市委副书记、北京市援藏干部总领队马新明对《小康·财智》记者说,那些日子,大家都以“拉萨速度”在忙碌着,工作人员凌晨两三点敲开他的门商讨细节问题是“家常便饭”。
这样的“拉萨速度”收效很好,截至2015年7月27日,累计演出358场,接待观众55万余人次,共取得2.06亿余元的票房成绩。
“提升《文成公主》品质并常态化演出是拉萨‘文化兴市’战略不可或缺的一块内容。” 拉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占堆说,以文化为牵引,推进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等多功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让拉萨旅游业释放出新活力。
总面积约8.147平方公里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位于拉萨河边的次角林村,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后随行人员的聚集地。《文成公主》剧场仅仅是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9大功能区中的一个部分。
车子开过迎亲大桥,一路从次角林村山脚开到半山腰的天堂草原,朱梅品兴奋地介绍已经在园区落户的各类项目,“落户园区的每一个项目都突出文化内涵和文化创意,突出文化促进旅游的理念。这里,会投资30亿元打造以电影《2012》场景‘诺亚方舟’为创意的未来世界主题乐园,可供游客在此体验未来世界;这里,计划整合中国影视界的优势资源,投资30亿元建设世界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影视城;这里是藏医藏药文化创业园、西藏唐卡文化艺术中心、民宿文化体验园、民族手工艺品体验基地……”
2015年5月10日,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二期市政道路全面破土动工,次角林村有170多辆车辆参与园区的建设。事实上,自从园区建设以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群众谋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次角林村90%以上的家庭都有参与《文成公主》的演出,很多群众白天是农牧民,晚上是演员,连各家各户的牦牛、马、羊,都成了舞台上的‘明星’。演员在旅游旺季平均每人每月有2400元的收入;淡季不用演出时,每人每月有600元的补贴费用。” 次角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达嘎笑着说,随着园区的建设,次角林村低保户从2012年的51户200人锐减至4户16人。
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让文化变得亲近,让旅游有了灵魂,同时也带来了拉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站在天堂草原,遥望布达拉宫。回想今天《文成公主》的火爆,你仿佛可以看到未来这个文化旅游创意孵化之地会变成什么样子:品茶、喝酒、看藏戏、买藏饰、住民宿。这里将成为一座以文化旅游为主导,集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手工艺品产销、演艺娱乐、酒店休闲等于一体的藏文化世界总部基地、藏文化旅游产品标准输出地、藏文化创意发祥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验藏文化的魅力,享受休闲度假的乐趣。
藏历年主持词 篇8
藏语:尊敬的各位领导
藏语:亲爱的藏族同胞们
合:新年好!
藏语:走过四季,走过岁月,辉煌的太阳宛如生生不息的八幅金轮,伴随着我们一起度过了三百六十五个日子。
藏语:经历风雨,经历悲欢,祥和的大地就像清新艳丽的八瓣莲花,把春天的希望播撒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汉语:是啊,春日的暖阳照耀着故乡**,圣洁的雪山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回春的大地四处激荡着幸福与温暖,这幸福荡漾在藏家的胸膛,这温暖装点着节日的灿烂。
汉语:是的,在这春暖花开、春风激荡的美好时刻,藏历木羊年新年带着吉祥和圣洁,为我们带来了一份厚厚的春天的礼物,给我们发出了一个亲切地春天的问候。
藏语:今天,吉祥的颂词道出的是我们对天地人和、百业兴旺的赞美。
藏语:今天,如意的八宝献上的是我们对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祝愿。
汉语:今天,我们把所有的心意都融入在新年的问候中:新年好。
汉语:今天,我们把所有的祝福都化作这诚挚的问候中:罗塞让
藏语:新的一年、新的目标、新的发展,愿您:
藏语合:事事顺心!件件如意!
汉语:新的一年、新的梦想、新的希望,愿您:
汉语合:梦想成真!如愿以偿!
串词:
《思乡》
汉语:朋友们,当我们都沉静在与家人欢度佳节的美好时刻,您是否知道,为了节日期间的欢乐和祥和,我们有很多的同志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能与家人团聚,在这里,我们向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同志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汉语: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思乡的情感尤为浓烈、更为真切。无论您此刻坚守何处,我们都向您道一声辛苦了,并送上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团聚》
汉语:谢谢演员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幸福美满大团圆的景象。说到过节,我觉得,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亲朋好友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汉语:是的,大家欢聚一堂,互道平安、互送祝福,唠一唠家常,聊一聊工作,彼此间似有说不完的话语,诉不
尽的情意。
汉语:是啊,一声声问候、一句句祝福,那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牵挂,一张张笑脸、一个个拥抱,那是心与心之间的真情释放。
汉语:没错,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相聚的时光,珍藏这美好的回忆。
藏语女:下面有请藏族歌手热旦才让演唱酒曲&& 《祈愿》
汉语:2014年,面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遇到的诸多挑战,全州各族人民坚决贯彻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显著成效。
汉语:2015年,是我州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法治**的关键之年,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丝毫未减,但我们意志坚定、充满信心。
藏语:此刻,就让我们用火样的热情把今天吟唱,让我们用心灵的赤诚把未来叩响。
藏语:让我们用优美的旋律祝福各族人民的安康,用矫健的舞姿祈愿家乡繁荣昌盛。
《祝福**》
藏语:祝福**!这美妙的歌声里有爱、有情、有温暖的祝
福、有美好的期盼。
藏语:祝福**!这欢乐的笑声中有思、有感、有不变的激
情、有光荣的梦想。
汉语:春风浩荡,融化的积雪滋润着草原田野,万物复苏,青绿的色彩装扮着美丽的**。
藏星星作文 篇9
童年,是一朵芬芳四溢的花朵;是一个装满秘密的五彩缤纷[注: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的宝盒;童年又是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河,一个色彩斑斓,荡着欢笑的梦。童年的故事就像那星空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啊!现在,就让我摘下星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吧!
小学生作文大全
记忆中,月光如澄澈的秋水,泄一地的幽凉。深蓝的夜空,金黄的星星,不时地眨着眼晴。
我酷爱星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星星会给我不一般的享受。在我眼中,每一颗星星都能带给我不一样的幻想。小时候经常问妈妈 怎么才可以摘到星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星? 妈妈经常说 星星呢,一出生就在天上,我们在地上,摘不到的。 即使妈妈经常这样回答我这个傻问题,但我的好奇心还是驱使着我去摘星星了。
一次,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就想到要去摘星星。于是,我拿来一个小脸盆,来到小河边,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舀了一盆星星,好美啊!突然,我灵机一动
卞志武:藏文化的根在寺庙 篇10
卞志武先生不善言辞,但他的执著和功力,在现在西藏热销的经典画册中已为许多中外人士明了,工作期间,共青团中央给了他几乎完美的工作便利,使他能够在创作旺年,达成自己拍好布达拉宫的心愿。
成卫东先生则是二十多年前记者会上偶遇过的,之后除了看过些他的零散作品,就再没机会见他了。采访时细问,才明白他花了23年时间,走遍拍透了中国的全部藏区,那是横跨西部五省区的140多个县,全部都是高海拔的偏僻地区。如果说他是跑西藏最多次数的摄影记者尚有争议的话,跑遍中国藏区的摄影记者非成卫东莫属。正是这全景式的深入拍摄采访和沿途的细致调研,成卫东登上了藏区采访的“珠峰”,能够俯视或细分藏区的各种文化自然变化,并用文化的主线穿起这些被许多人遗忘或未发现的散落无序的明珠,也让他的画册《西藏秘境》的厚重惊呆了海外出版人。
卞志武出生在军人家庭,19岁时因为个子高和出身好,被特招进了山西省军区体工队打篮球。四年的艰苦训练培养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1963年提干后,他到了晋中军分区的宣传科,主要是排样板戏,拍剧照,冲洗照片。这是他摄影的起步。文革十年,他拍了大量的照片,都是“文攻武卫”的场景,成为各派斗争的证明。文革后期,他调到了河北省军区,由于领导重视摄影,竟然申请到外汇2000美元,为军区宣传处买来了玛米亚相机和四只可更换的镜头。卞志武真是如虎添翼,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基层和部队,跑遍了河北的部队驻地,拍遍了西柏坡、白洋淀等革命圣地,很多照片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等报刊发表,他说这是自己摄影上台阶的时期,拍摄有劲头、有主题。
1979年,因为业绩突出,卞志武被调到北京军区宣传部任专职摄影干事。他认为,这是个人摄影事业飞跃的时期,活动范围大了,学习机会多了,平时可以去听各种讲座,参观摄影展览,与前辈交流拍摄心得。他干得非常来劲,成天陪着领导下基层,走访部队。可渐渐他发现问题了:当年受“左”的影响,部队的新闻照片背景是得有口号和标语的,你要“在家想点子、画构图,出去找地形、找人物,摆画面”,适当时候还要自己写标语,才能拍出“高、大、全”的照片,否则就无法紧跟形势,军队报刊是不登的。
1981年,华北大演习,卞志武拍了不少好照片,发出后采用也很好,第一次打破了模式化的构图拍摄。这让他心中为之一动,要像以前那样拍军事照片,今后是很难有成就的。
就在自己的摄影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决定寻找摄影新途。 1982年,他主动要求转业到了团中央联络部,成了《中国青年》(英文版)的摄影记者。不久就赶上了盛况空前的中日青年大联欢,卞志武发现,日方的装备优势明显,我们十几个人忙一晚上的成果,人家一台电脑就能完成。为此,他斗胆向团中央领导建议改善办公设备,结果是被批准了,团中央的办公设备焕然一新,卞志武手里也多了宾得645、林哈夫4×5,尼康F3,全套镜头都配齐了。卞志武开始在全国各地拍照片。1983年,香港的陈复礼在北京办了展览,他看了非常震撼,立志要拍好中国的名山大川。这期间他开始研读各种介绍名胜的书籍,养成了看历史、收集资料的习惯,后来他发现拍好风光真难,去十次也未必能拍到一张好照片。
1986年开始,他4次去西藏采风,但因为不了解西藏,没有感觉,拍不出东西。直到1994年1月,为了庆祝布达拉宫第一次维修竣工,维修办公室和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出版《布达拉宫》画册,要找人拍摄照片。当时是冬天,拉萨缺氧厉害,很多人都不敢去。卞志武身体好,又喜欢宗教的建筑,就去了。这回有维修办公室作指导,又有维修报告作指南,拍摄非常顺利和有收获。布达拉宫殿堂太辉煌了,他拍得都不想走。
这次拍摄,打开了卞志武通向西藏最高宗教场所布达拉宫的大门,也让他迷上了西藏。在完成任务后近三个月,卞志武又重返西藏,通过两个月十多次的反复沟通,布达拉宫管理处领导终于同意他对全部殿堂进行全方位拍摄,并在之后“冒险”批准他进行有史以来第一次“裸拍”(就是拍摄时去掉保护佛像的玻璃罩、壁画的丝网等防护设施)。卞志武在布达拉宫整整“闭关”工作了7个月:白天拍摄,晚上缺氧无法睡觉,他就细读《布达拉宫维修报告》、《西藏的历史档案》、《中国藏传寺院》、《西藏宗教艺术》等大量书籍和历史故事,为第二天的拍摄寻找灵感和主题元素。卞志武说, 布达拉宫是西藏文化的金字塔尖顶,走进布达拉宫,就真正走进了西藏宗教文化的大门。
卞志武迄今已进藏16次,他说,去得越多就越觉得不够深入,如风光仅是西藏文化的一小部分,西藏的唐卡、壁画、佛像、宗教节日、民族庆典、民族服饰、民族生活、生产都有独特之处,但这些都在寺庙里有体现,所以西藏文化的根在寺庙。拍了布达拉宫后,他体会到文化梳理和学习的重要,不再提了摄影包就出门,而一定要事先在网上、图书馆和书店里搜罗东西,先了解透了,拍时才有目标、心里才有数。
卞先生认为,摄影人要宽容、吃苦,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在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时刻,拍摄手法和创作方式都要跟进,传统的摄影也可以用现代的新技术来推广。
卞志武说,由于自己读书不多,领悟得晚了,拍了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殿堂和雕塑、佛塔和灵塔、壁画、唐卡和文物等诸多选题,但没有拍出藏民心中的布达拉宫,现在再拍有点晚了,这是自己知识结构缺陷和认知不足造成的。
试论藏文教学中的藏文化教育 篇11
关键词:藏文教学,藏文化,教育
藏文教育在西藏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是由藏语在藏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传统的藏文教学以文字识记为主, 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应试能力, 缺乏对学生文化理解力的教育, 尤其是忽视藏文教学对于传承藏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 有必要系统地分析藏文教学中的藏文化教育。
一、藏文教学的文化内涵
(一) 藏文教学的作用
藏文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掌握藏语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语言运用能力, 正确理解、掌握并运用藏语言文字, 并在此基础上,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安排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 以此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上的差异, 进而体会文化上的差异, 开发双语教学体系下的文化感知能力, 增强文化的认同感, 适应汉藏两种语言环境下思维模式的转变,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1]。
(二) 藏文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一种最重要的载体,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藏语文与藏文化同样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藏语藏文既承载着藏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 又映射着藏文化崭新的时代镜像。因此, 藏语文教学天然地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2]。
具体地说, 藏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指引导学生理解藏文的语言认知、思维模式、文化差异。在藏文教学中需要探讨的文化问题为数众多, 主要原因是许多藏文的用法和涵义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便于被解读和理解,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文化教育。而在当前的双语教学模式下, 学生经常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来回转换, 这种变换不仅在语言上给学生造成困难, 而且使学生对文化语境的差异感到困惑, 因而促使学生准确把握藏文语意、用法、词句结构的关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安排相关的藏文化教育。
藏文教学的文化教育着眼点是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基本实施路径是在藏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藏文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同时还要引入藏族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宗教信仰等, 使学生对藏汉文化有更加明晰和鲜活的认识, 以此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立场, 帮助学生活学活用藏文。
二、藏文教学中藏文化教育的范围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藏文化同样渊源久远, 博大精深。在藏文教学中藏文化背景知识的涉及面也非常广, 总结下来主要包含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社会文化
藏语藏文是藏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交际工具, 学习藏语文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藏族的社会文化包含很多领域, 诸如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民族学、宗教学、天文、地理、医学等等, 且上述领域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3]。例如宗教文化, 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占主流地位, 西方国家语言文字中很多与基督教或《圣经》有关, 同样藏传佛教在藏族聚居地区影响深远, 藏文中许多文字和说法都有藏传佛教文化背景, 如果在讲解这些文字和说法时对其宗教背景加以介绍, 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二) 风俗与行为
藏族独特的风俗和行为习惯也是藏文教学中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风俗是长时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规律性行为, 语言在人们交往交流过程中使用频繁, 因而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风俗习惯非常多。例如, 藏语言中有丰富的助词, 为了表达亲切, 藏族人常把助词添加在人名或称谓前后, 如有些地方, 习惯于在人名或称谓之后加“拉”字音, 如““丹增拉”、“阿伊拉”、阿米拉”、“扎西尼玛拉”等;在有的地方, 当呼唤同辈或晚辈的名字时, 习惯用“嘎”或“洛”的音加上名字的第一个音来表示钟爱, 如把罗桑达杰称作“罗嘎”, 把丹增吉布称作“丹嘎”, 把才仁东主称作“才洛”, 把扎西才让称作“扎洛”等[4]。像这样助词的习惯性用法在藏文教学中就需要加以归纳和区分, 把藏族的风俗习惯融入到藏文教学中,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藏语的特点和用法, 加深学生的文化认知。提高藏文学习成效。
(三) 观念文化
藏文教学中的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 还包括观念背后的思维方式。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藏族人民的处世态度总体而言比较超脱, 对世俗物质财富并不过分追求, 安心过一种与大自然相融合的清贫生活。藏文化观念的精髓无外乎求善、仁爱、坚韧、奋进等方面, “求善爱心”是藏族文化基本精神的核心部分, 藏族文化一贯崇尚善和、爱心, 行善修好, 反对相互厮杀和暴力行为,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坚韧奋进”是藏族文化基本精神中的重要特质, 青藏高原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寒大陆, 有“地球第三级”、“世界屋脊”之称[5]。无论地形多么险峻, 气候多么恶劣, 土地多么贫瘠, 交通多么不便, 其自然生存环境多么严酷, 但都未能熄灭藏民族坚韧奋进, 达观生活的生命张力。对于上述藏文化精神, 要将其融入到藏文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 并通过观念的理解来帮助藏文学习。
三、藏文教学中文化教育的三要素
(一) 文化的介绍
介绍藏文化是进行藏文化教育的第一步, 在藏文课堂教学中, 应结合课程内容穿插讲解藏文化背景、藏语言文字创造发展历程、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等文化知识。例如, 作为一种语言文化, 藏语中的借词现象就是因为文化传播而形成的, 它反映着不同时代藏族与其他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藏文教学过程中的藏文化介绍要把藏文化的发展、构成、历史沿革、文化精神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藏文的理解。
(二) 文化的比较
在双语教学体系下进行文化教育, 文化的比较是经常出现的。例如, 天葬习俗在藏区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虽然在其他民族眼里是非常不习惯的, 很难接受的, 但对于藏族人民来说, 天葬反而是文明发展的成果, 藏区最为普遍的一种葬俗, 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的, 可以说是藏族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它藏族文化形式相比藏族丧葬文化更能直接地反映出藏族这一高原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人生观等, 更主要体现出了灵魂不灭, 生死轮回这一核心观念。人们把健康的尸体献给秃鹫吃, 这在藏族人眼里是一种高尚的布施行为, 认为是为灵魂的去向而行善积德的一种途径。这样的文化差异, 要求我们在藏文教学的文化教育中, 不能只介绍在藏文化下的意义, 而需要将两种文化进行比较, 在文化的比较中学习藏文, 学习藏文化。通过比较的方式, 不仅有利于弘扬藏文化, 而且有利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三) 文化的理解
文化的介绍和文化的比较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增进文化的理解。语言教学的本质即是一种文化教育方式, 这种文化教育从学习基础语言知识开始, 通过对知识的学习, 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建立和逐步提高文化意识, 最终达到对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文化的理解是藏文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深层问题, 要回答好藏文化如何发展为今天的样子, 藏文化观念和文化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藏文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藏文背后文化的理解基础之上, 否则藏文教学只能是授以皮毛。在藏文教学的文化教育中, 文化的理解是文化教育的一个深层次且十分关键的构成要素, 它直接影响学习者是否能够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 真正理解为什么。
参考文献
[1]乌仁其其格.民族理论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8, 6 (4) :22-25.
[2]熊坤新, 张培青.西藏藏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民族教育研究, 2011, 22 (3) :94-100.
[3]扎西白吉.论翻译对语言及文化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4]索南道吉.多松寺历史与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藏民族文化研究】推荐阅读:
汉藏文化同源论07-04
汉藏文化差异论文11-12
唐山市元藏文化艺术馆08-09
文化审美研究10-20
文化对比研究05-18
文化研究09-22
文化营销研究10-10
文化空间研究12-11
文化产业研究12-09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