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有效运作

2024-06-07

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有效运作(精选4篇)

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有效运作 篇1

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有效运作

——对推广北京“大学生村官”模式的思考

赵新彦

青岛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2005年7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下将该文件简称为《意见》),为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北京市政府在平谷、延庆两个区县选聘毕业生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试点的基础上,决定用3年时间,共聘用8000名大学生村官,以实现“村村有大学生,力争实现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工作目标。

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启动,“面向北京生源的外地应届毕业生以及北京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专业不限招聘首批村主任、村支书助理2000名”。结果有13600余名毕业生报名应聘,供需比达到了6.8︰1。最终选聘了2016人,其中硕士生77人,本科生1313人;北京生源1238人,非北京生源778人。7月6日前所有受聘村官全部按计划奔赴京郊1853个行政村上岗。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几个月来,对其工作情况,北京市人事局的评价是:“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提到了这样几个方面:利用自身特长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利用所学的文化知识提升农村工作水平;发挥桥梁作用,引入高校科研技术;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吸引

1资金和项目等。“大学生村官”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做“村官”的做法并非北京市政府首创,早在2000年3月,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就向全国公开招聘了约30名大学生村官;2000年10月,海南省儋州市公开选聘100名大学生到各乡镇村委担任大学生村官;2006年浙江省慈溪市公开招聘慈溪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2003年河南的汝州平顶山以及鹤壁市也陆续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2003年河北省邯郸市实施“一村一大学生工程”,政府掏钱让一些农村青年去读两年大学,毕业后再回农村工作,如此等等。相比而言,北京市的“大学生村官”不仅实施的过程非常顺利,结果非常成功,而且其实施的规模和范围是空前的,所产生的社会反响是巨大的。其它地区的做法不仅规模和范围要小一些,而且就结果而言也是喜忧参半,既有成功之举,也有失败之作。

比较北京市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做法及效果,一些问题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思考: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做法能够取得成功而另一些地区却无法将计划推行下去呢?面对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城乡之间存在的现实差距,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运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就业政策进行探讨。

一、北京“大学生村官”计划成功实施的原因

北京“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成功实施,与如下几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新农村建设”所提供的机遇背景。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的发展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为北京“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背景。

目前我国农村相对落后、发展缓慢,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人才的缺乏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要促进农村的发展,虽然从长远来看需要改变农村现有的产权关系、提供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消除体制缺陷等,但是从现实来看,为农村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则是非常必要的。

北京市政府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说是一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正如实施这一计划的指导思想中所表述的,要将其“作为首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示范工程和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持工程,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青年骨干。”

第二,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压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大幅增长,毕业生总量已由1999年的100万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338万,2006年更是达到了413万。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就业竞争的加剧,再加上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00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发了《意见》这一文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面向基层就业的具体项目和计划,并对如何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这一文件相比1999年组织部、人事部等下发的《关于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具体、全面、深入、有力。

第三,优厚的待遇措施所具有的吸引力。北京市政府为落实中央《意见》,确定将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作为实施“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具体形式,并由十部门联合发文制定了一系列颇为优厚的待遇措施。

按照规定,受聘的大学毕业生要与乡镇政府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3年合同期内,第一年的平均工资为2000元,以后两年以500元递增,由政府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这一待

1遇措施远高于北京大学课题组调查的本科毕业生1549元的起薪标准。

按照规定,非北京生源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在聘用后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可以转为北京户口。对于想留京发展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北京户口显然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按照规定,受聘大学生在合同期满后,如果本人愿意,工作也需要,可以继续留在村里工作;如果希望到其他地区发展,可以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如果报考研究生,可以享受加10分的优惠;如果通过相关公务员考试,可以优先录用。这些措施不仅是受聘学生拥有选择的自由,而且使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有着较好的预期。

总之,北京市政府所提供的待遇,不仅在所有已开展的“大学生村官”活动中是最优厚、力度最大的,而且在城市的人才市场上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也是颇有吸引力的。不可否认,这些待遇措施是北京大学生踊跃报名村官的重要原因。

第四,京郊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现实需要。

京郊农村比邻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已经进入小康社会,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560元。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北京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都市现代型农业”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2006年北京市财政安排支持“三农”专项资金78.8亿元。1在京郊农村,可以说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很好地发挥了支持和反哺作用。

京郊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对大学毕业生前来就业产生了吸引力,另一方面它也对人才引进产生了有效需求,这种需求正是受聘“大学生村官”能够被认同、接受并且发挥作用的现实基础。

此外,这次招聘的“大学生村官”确切的身份是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或称“村官助理”,他们与农村现有的村官之间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他们的到来并不影响现有村官的利益。还有,“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全部由市、区两级财政支付,不加重乡镇、村和农民的负担。这样,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也就很好地消除了可能来自这些方面的阻力。

第五,北京市政府前期的基础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2006年之前,北京市政府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锻炼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自2003年以来,共选拔近5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工作;选拔340余名市级机关新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到村镇工作锻炼;积极开展了以“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三支一扶”活动;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先行在平谷、延庆两个区县进行试点,等等。

从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从乡镇到村子、自上而下层层有序推进的。在这一过程中,招聘“大学生村官”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举。自上而下地推进,以及在试点基础上的全面铺开,为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有一种群体的归属感,而不是感到势单力薄或孤掌难鸣。

二、北京“大学生村官”模式对有效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一些启示 中央《意见》提出,“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每个村和社区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北京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且工作卓有成效。反思北京推行“大学生村官”的做法,并与其他地区的做法相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效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启示。

所谓“有效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这一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下得去”、“用得上”和“留得住”。下面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做些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要“下得去”。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最理想的状况是,农村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用人的需要并且农村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然后由村集体、某些经济实体或其它合作组织作为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这是一种完全由市场导向的用人机制。目前在一些比较富裕的村庄和大城市郊区的一些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但是这并不普遍,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是无法行得通的。究其原因,农村是否提出了用人的需要暂且不论,主要是农村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总体而言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农村就业其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职业前景以及个人的发展机会、福利待遇等都比在城市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不仅城里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去农村,就是从农村考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也不愿回到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到农村就业,那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显然是非常必要。

如果说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促使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外在压力的话,那么,提供优厚的待遇则是为了创造或提高去农村就业的吸引力。不仅如此,优惠的力度还应该以高于当地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待遇水平为宜,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吸引的作用。正如某位“北

1京大学生村官”所言:“虽然待遇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肯定是我来这里的原因之一”。

有人担心,给予的优惠待遇过多,可能会导致新的不公平。1但是,这里比较的基准不应该是农村现有的水平,切不可理解为“大学生村官”应与农村现有村官的待遇基本相同。也有人担心,某些毕业生报名做“村官”,会仅仅冲着“待遇”而去。这种情况当然不能完全排除,但是不能因此简单地取消高待遇,而是应该通过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促使应聘者实现“付出和收益、责任和能力”的统一。

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应该是一种基于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他们在主观上应热爱农村工作,有为农村发展做出一份贡献的思想准备,这很重要。

(二)高校毕业生在农村能“用得上”。一般认为,高校毕业生深入农村基层就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帮助农民致富、优化农村干部结构、给农村带来设计和活力等等。当然,这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必须要“用得上”,而不是一种“摆设”或者“作秀”。另外,这些作用的发挥还需要时间、机遇、政策扶持以及良好的氛围等。

高校毕业生在农村要“用得上”,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到来提出了现实的需求,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改变、市场活动的参与等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现为对知识、技术和人才的需求,而人才的优势又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农村对人才的需要应是现实的、是发展带来的,而并非因为稀缺,稀缺的并非一定是需要的。有些地区将选聘的大学生通过行政指令下派到村,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需要状况,由此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

2、高校毕业生自身的条件必须切合农村的实际需要。

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对河南省汝州市6个乡镇、28个村的“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其他专业背景有医学、工学、法学、经济和管理、哲学、历史学、理学、文学、教育学等。虽然该项调查涉及的范围不够广,非农学专业也并非一定与农村无关。但该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大学生的知识

1背景远离农村实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3年河南省鹤壁市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实行了“三优先”的原则,即“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优先;所学专业和当地经济发展优势相关的优先;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本村毕业的大学生,不能安排在本村的,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实践证明,“三优先”的原则是符1合农村实际的。

总结各地的一些经验,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具备三方面的客观条件对与其在农村作用的发挥是必要的。(1)要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有过农村生活经历为宜,这样能较快地进入角色;(2)学历层次不需要抬高,但最好具有涉农的专业背景,特别是具有农村需要的实用技术,这样便于工作找到切入点并容易打开局面;(3)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沟通、组织活动能力,这样在农村才能更好地起到示范、影响作用。

3、良好的环境氛围。主要表现为当地政府部门以及所在农村对高校毕业生来农村就业给予重视、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工作上给予支持,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尽量为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三)高校毕业生在农村能“留得住”

对于农村如何留住高校毕业生,北京市政府在推行“大学生村官”做法时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即不要将其理解为某个特定的大学生长期甚至一辈子就扎根在某个特定的村子,而是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养、使用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确保农村基层组织能及时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三年合同期满,大学生可以选择留任或离开,然后及

1时选拔合格大学生予以补充。

北京市政府的这一思路无疑是新颖的,尽管也存在一些质疑,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的着重点是放在高校毕业生接收基层锻炼上而不是其对基层作用发挥上;容易导致短期行为,部分毕业生会仅仅将其当作进京的跳板或从事其他工作的过渡等。当然,这一思路的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制度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不过,在北京市的做法中,“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满后留任与否基于自愿选择的做法是非常可取的。

高校毕业生在农村要留住,应该是靠事业留人、靠待遇留人,“留得住”应该是建立在“下得去”和“用得上”基础之上的。在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只有满意于基层的工作,并且有一份事业发展的预期的时候,才会安心留住。

高校毕业生在农村的事业是多样的,与此相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如由民间组织推动的帮扶农村的志愿者、基于市场取向的自主创业者等,并非一定要做“村官”,对他们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待遇都是必要的。对于由政府直接推动的就业而言,也许委任为村官助理是一种较好的形式。但是,村官助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要成为真正的村官,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首先需要具有村民资格,并由村民选举产生,这显然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仅仅是对农村现有基层干部起扶助作用的话,那么,也许通过行政方式引导政府机关新录入公务员进行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的方式更为可取,因为他们更关注自己在基层工作的成效,而且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也更为明确。

总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有力度的政策扶持是必要的,但是要符合农村的实际,这样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基层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孙长缨:《对话北京人事局: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24期。1 郑鸣鸣:《大学生村官:413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出路》,《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2-20。1 闫雪静:《百项政策惠京郊》,《北京日报》,2007-01-21。1 谢丁:《大学生村官:北京vs河北是验标本》,《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2-27。1 郑鸣鸣:《大学生村官:413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出路》,《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2-20。1 雷新:《大学生“村官”:去农村守候希望》。《人民政协报》,2006-02-22。1 李钧德 葛如江:《他们为什么能够留住大学生村官——鹤壁市“大学生村官计划”调查》,《文化时报》,2006-06-16。1 王建新 苏显龙:《让大学生“村官”生根开花》,《人民日报》,2006-04-04。

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有效运作 篇2

一、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重要性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

第一, 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笔者认为,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就业难首先体现在总量上的供求关系, 也就是就业岗位与就业人口之间的矛盾关系。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 即使是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8%~10%的条件下, 全国每年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800万个, 这就意味着全国每年都有1000多万的就业缺口。此外, 农村仍然有1.25亿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因此, 除了具有院校品牌、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甚至是人际关系等优势的部分大学生能够成功在城市实现就业外, 广大缺乏工作经历和实践经历的大学生就业尤为困难。根据教育部统计, 2009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87%, 2010年全国高校应届生将达到630万人, 在去年611万毕业生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再加上去年未就业毕业生80万人, 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由此可见, 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课题。

第二, 我国的农村基层对高校毕业生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就业难在供求关系上除了总量上的矛盾外, 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也就是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之间存在“错位”。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很多地区、很多行业却没有大学毕业生去工作。根据调查显示, 8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到城市和沿海地区工作, 65%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 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这种供求的“错位”, 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而长期以来, 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存在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 优势资源一直在向城市集中, 农村已变相成为城市发展的人才“抽水机”。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向农村基层输送大批的高等教育人才, 有利于解决城乡人力双重循环断裂的问题, 将给农村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

第三, 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高校毕业生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接受能力强, 接受新鲜事物快, 精力旺盛有激情, 在高科技、智力服务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尤其是曾经在外学习, 具有较为开阔的眼界和先进的理念;通过熟悉农村情况, 能够清楚认识城乡差别;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 更能充分利用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努力拼搏, 积极创业, 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做出巨大的贡献,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者和示范带动者。

二、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建议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符合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基层双方发展的利益诉求, 是有利于扩大就业、保障民生、发展经济的惠民政策。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搭平台、建载体、创氛围, 建立良好完善的制度环境。

第一, 加强政策引导, 使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下得去”

一是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要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和政策宣传, 使广大高校毕业生科学地认识到:时代变了, 就业观念也得变;如果一味地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 就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一无所获;应该客观评价自己, 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 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二是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下农村基层的有关政策。如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大宣讲活动, 通过新闻座谈会、报刊、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毕业生下农村基层就业的意义和优惠政策, 让高校毕业生知晓政策、熟悉政策, 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的工作氛围, 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去就业。三是向欠发达和急需补充人才的重点地区倾斜。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不仅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项目, 更是逐步充实基层人才队伍, 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重要途径。建议在高校毕业生下农村基层计划招募中, 重点向欠发达地区和急需补充人才的重点地区倾斜, 努力探索一条按需配置人才资源的新途径, 缓解边远艰苦地区农业、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对人才的急需, 为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加快农村基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二, 健全配套体系, 使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用得上”

一是提供培训服务。通过政府补贴或无偿提供的方式, 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提供相应的培训。高校毕业生刚出校门, 普遍缺乏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尤其缺乏与群众沟通协调的本领。因此, 他们到村工作前, 应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 帮助他们了解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如村官到村工作后, 应及时选派经验丰富、工作出色的乡和村干部结对帮带, 实行“二帮一”培养, 通过结对帮带使他们逐步熟悉农村政策, 掌握发展农村经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二是强化创业意识引导。按照服务“三农”、自主创业、政府帮扶、社会运作的总体要求, 以创业育人才, 以服务强管理, 通过培育创业主体, 落实扶持政策, 完善服务体系, 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尤其是要科学定位创业方向, 引导他们把创业发展的重点与进一步提升农业龙头产业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结合起来, 鼓励参与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 使之成为规模经营主体, 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促进创新发展。三是注重提供项目服务。建立健全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项目扶持政策, 积极为其在项目选择、政策咨询、项目注册、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 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如针对初下农村基层的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 挑选种植养殖大户、农产品经纪人、企业经营者等农村经济能手, 作为下基层大学生的“创业辅导员”, 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专题培训, 传授创业经验, 提供技术帮扶, 引导下基层大学生谋思路、找信息、选项目。不定期召开创业意向征询会, 了解他们的创业想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项目指导。引导他们领办、创办、合办各类项目, 逐步培养和建立一支懂技术、善管理、会创业的团队。实行政策优化扶持, 在项目的申报和证照办理上, 要求相关部门特事特办, 以优惠于其他同等项目的条件给予及时办理。四是强化启动资金支持。如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资金瓶颈制约, 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创业有贷款需求的, 可参照下岗失业人员相关小额贷款扶持政策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建议各设区市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 主要用于支持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和创业项目所需的购买原材料及农资物资资金;为加工、运输、流通等个体经营创业项目配套服务的个人经营性资金;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资金;有创业小额贷款需求的大学生村官, 提出申请并经所在地有关主管和金融部门对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创业计划进行认真审核后予以发放;在贷款手续和利率上实行政策倾斜, 给予享受最优惠的贷款利率, 授信额度原则上适当提高。五是强化人事保障制度等其他方面服务。如对以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方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市、县 (区) 政府的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 在户籍管理、档案寄存、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社保关系接续方面提供服务。

第三, 完善激励机制, 使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留得住”

一是树立典型示范, 营造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的社会氛围。通过在农村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树立典型, 表彰先进, 开展典型先进人物到高校、社会宣讲活动, 引起广大毕业生和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关注, 起到较好的效果。如福建省2009年表彰了30名首批“三支一扶”优秀高校毕业生。通过宣传、典型示范, 福建省2009年共有9027名高校毕业生报名“三支一扶”计划, 同比2008年增幅157%。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 对下农村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交纳社会保险, 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等方式, 为高校毕业生安心基层服务提供保障。如福建省2009年根据人社部发[2009]39号文件要求, 已完成了省级“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保险经费测算工作, 启动实施了为“三支一扶”毕业生办理社会保险工作。三是完善税收激励机制。继续对去农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建立大学生农村创业基金, 以创业带动就业。如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个体经营的,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 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在一定期限内予以免缴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到农村从事教育、医疗、农业技术推广行业的, 注册资金允许在一定年限内分期到资;最低注册资本可放适当宽。四是建立考核晋升激励机制。如对愿到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实行户口自愿迁移落户、人事劳动代理免费服务和贫困生助学贷款国家代偿, 提前执行转正定级工资政策。到乡 (镇) 机关和单位驻地的乡 (镇) 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 直接执行转正定级工资。对到农村基层工作一段时间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跟踪考核, 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评议, 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建立竞争择优机制, 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大学生村官大胆提拔使用;对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优、发展潜力大的大学生村官, 列入乡镇后备干部名单;对从事农业科技开发管理或担任农村医生、小学教师等的大学生, 应设立创业基金, 支持他们创业, 每年拿出相当数量的市、县、乡机关公务员职位, 定向招录选聘到村工作三年以上、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对在农业生产、经营等岗位做出成绩的可选送报考研究生, 鼓励他们学成回农村基层工作。五是加强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如在毕业服务上, 为高校毕业生印发下农村基层工作手册和保险理赔服务卡, 服务单位在毕业生到岗前做好基本生活用品准备以及安全、健康、卫生等后勤保障工作, 并由各级“三支一扶”办统一将毕业生接送到服务单位。在思想交流上, 建立定期互动交流平台, 发布有关政策信息, 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联系。在住房安排上, 优先为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单身宿舍、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 尽量解决其后顾之忧。此外, 每年元旦、春节期间都多形式地开展“三支一扶”毕业生新春慰问活动, 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给每位毕业生, 增强其在基层服务的信心。

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有效运作 篇3

教学〔20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79号),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国情的最好课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为基层输送人才、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各地各高校要落实责任,要把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实施“一把手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使大学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二、完善和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政策。要因地因校制宜,制定鼓励或奖励的办法,通过宣传教育、表彰先进、资金奖励、畅通成才渠道等多种方式,激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建立大学生到基层实习实践制度,组织大学生到乡镇、街道、社区、农村和生产一线实习实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细化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定向考录(招聘)、基层职称评审、工资高定、社保补贴等保障政策。

三、大力拓宽基层就业渠道

各地各高校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教师特岗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专门项目,巩固并扩大实施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的招聘信息,主动组织企业进校园招聘,搭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平台。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力度,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新空间,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到农村投身扶贫开发、技术推广、电子商务等事业,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要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孵化基地、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完善各级创业服务网络平台功能等方式助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新创业。

四、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的优惠政策,对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寄送新生宣传单、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现有政策逐条逐项加以落实。高校要积极配合各地兵役机关,落实好各省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在高校挂牌设立“征兵工作站”,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落实好预定兵工作机制,为大学生入伍开辟绿色通道,提前发放预定兵通知书。及早部署本地、本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同步举办“政策咨询周”“征兵宣传月”等活动,将征兵有关政策编入高校《学生手册》,宣传发动要做到不留盲区、不剩死角,使每位大学生都能及时、准确了解征兵政策和信息,引导鼓励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国防。

五、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

各地各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到基层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激励毕业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结合青年学生特点,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举办形式多样的报告会、座谈交流会等,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积极主动赴基层就业创业。要进一步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配合,主动邀请人社等部门进校解读基层工作文件,宣传政策,帮助师生知晓政策,用好政策。要建立教育部门、高校、院系、班级四级联动的政策宣传网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采用图表、动漫等方式,推送毕业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信息。要带着深厚感情,关心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坚持主动联系、定期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他们在基层建功立业。

教育部

2017年4月7日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6〕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现就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积极拓宽基层和重点领域就业渠道

1.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继续组织实施好“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鼓励各地巩固并扩大实施地方基层就业项目。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各地各高校要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的招聘信息,组织中小微企业进校园招聘,办好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等,落实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3.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要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人才需求,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要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契机,引导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创业。

4.持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主动会同兵役机关,组织开展征兵政策咨询周、宣传月等活动,对高校毕业生、在校生和新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在高校放暑假前对体检、政考合格的学生发放“大学生预定兵通知书”。落实好“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及学费资助、复学升学等优惠政策。加强高校大学生征兵机构建设,在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

5.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结合国际组织人才需求,开展培养推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将国际组织基本情况、招聘要求、职业发展路径等内容,纳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和课程。为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和参加志愿活动等,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

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6.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地各高校要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着力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7.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各高校要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完善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和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支持创业学生复学后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8.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高校科研设施、仪器设备等资源原则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优先向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转移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政府支持、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9.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国家、省级、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对接和培训实训等指导服务。各地各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专家、创业校友等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开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以点带面,引领和推动高校提升创新创业工作质量。

三、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

10.强化精准服务。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准确掌握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实现人岗精准对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针对毕业生不同特点和需求,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充分发挥校园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各类招聘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联合搭建跨区域、跨行业、跨类别的综合信息招聘服务平台,支持东北地区与有关省份联合开展毕业生招聘活动。

11.加强就业指导能力建设。各地各高校要系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着力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职业指导能力。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充分考虑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业绩,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适当倾斜。要不断完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课程与学科专业相融合。

12.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各地各高校要准确掌握家庭困难、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毕业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实施精准帮扶。对特别困难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有条件的高校要调动多方资源开发校内外实习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实习与就业的过渡。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

13.进一步规范就业工作管理。各地各高校要严格按照就业统计工作要求,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及时上报、更新就业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认真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不得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的招聘信息,严密防范招聘欺诈、求职陷阱等。要确保校园招聘等活动安全、有序,防止挤踏等意外事故发生。

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4.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高校学科专业、层次、类型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地区、行业、产业需求,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打造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1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地各高校要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真吸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契合度。加强和推广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

16.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反馈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在每年年底前编制和发布就业质量报告,科学、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和特点。要深入分析研究本地本校各专业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满意度、创业数量和类型等状况,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17.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就业创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省级教育部门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校要建立健全就业部门牵头,学工、招生、教学、武装等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18.加强督查落实。各地各高校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定期督查机制,对就业创业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逐条逐项认真检查,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要表扬推广,对落实不力、不作为的要限期整改并追究责任。

19.大力宣传引导。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熟悉和用好政策。要广泛宣传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典型事迹,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教育部

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有效运作 篇4

她同时表示,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各级人事部门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北京、山东、辽宁等地采取多种措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级或乡镇基层工作。国家人事部将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共青团中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和今年的全国项目招募报名中,共有一千二百多所高校的九万三千多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今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签约到西部和基层的比去年平均增加近一倍。

上一篇:读责任胜于能力心得体会下一篇:餐厅收银员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