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鼓励(共12篇)
政策鼓励 篇1
中小企业是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长源, 其地位、作用和成就已成为各界共识。但与此同时,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 在自身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环境上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多年以来, 我国制定多项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 密集地出台政策, 加大财政、税收及金融支持力度, 力图为中小企业, 特别是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而我们从小型微型企业创立和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考察, 小微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其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法律、文化、社会环境。
小型微型企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011年7月4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在不同的行业中, 以营业收入, 从业人员指标划分出,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比如, 工业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上, 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 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小微企业, 是我国经济社会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2009年底, 全国工商登记企业有1030万户, 其中99%的企业人数少于300人, 加上尚未纳入官方统计口径的超过3000万的个体工商户, 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简称“小微企业”) 。这些最基本的经济单位虽然看似微不足道, 但它们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 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50%, 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成为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之外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十二五”时期, 我们要稳定就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建和谐社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都必须重视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的问题, 发挥小型微型企业的作用。因为, 重视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不仅关乎百姓幸福与民生, 关乎普通百姓的就业与养家, 也关乎普通劳动者的发展与致富梦想。大企业可以强国, 小企业可以富民。小型微型企业是创新者的聪明才智和创业者价值实现的载体。小型微型企业是中小企业的摇篮。世界许多著名的大型企业或公司就是由微型企业发展而来, 比如, 微软、惠普都是成功的典范。
小型微型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 占企业总量的99%以上, 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 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影响因素分析
创业和创新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核心。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落实对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创新的方面, 也就是小型企业成立、生存和发展问题。没有创业活动, 不仅创新无法完成, 经济也不会有活力和竞争力;没有创业活动, 经济发展就很难有后续的动力。没有创新的创业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 没有创业精神也同样不可能有重大的创新产生。美国硅谷是把创新和创业联系在一起的典范。硅谷人热衷于创新, 同时有着高度的创业精神, 在这样的浓厚氛围和独特的创业环境中, 硅谷孕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创新的出现和创业的成功都不是偶然, 他们都依赖于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催生创新与创业的沃土, 因而对创新和创业环境进行研究和建设对促进创新和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
1. 法律政策环境
政策与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现存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因素和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限制和保护的法律、法规。法律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和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创新投入、政府采购、财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
2. 市场环境
市场既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市场对企业是一把双刃创。创新需要一个公平、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和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市场需求等。
3. 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主要表现为资源的可获得性, 包括资金的可获得性、人才的可获得性、科技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物质资源的可获得性或可利用性等。
4. 服务环境
服务环境主要因素包括科研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各类咨询机构的作用等。
5.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文化类型和社会价值观。主要包括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消费者购买正版产品的意愿等。
(二) 创业环境的影响因素
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 由创业文化、政策、经济和技术等要素构成, 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构筑良好的创业环境需要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系统支撑。如果缺乏合适的创业环境为支撑, 创业活动就很难开展。创业环境由若干环境因素构成, 对此分析有许多流派, 我们采用“GEM2005中国报告”中的九大因素分析方法。
创业环境包括9个要素:
1. 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 其基本含义是指新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在获得金融资源上的可得性, 包括金融支持的质量和可利用程度以及政府财政部门对创业的支持。创业的金融支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申请政府资助, 如国家、省市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各类产业发展计划和基金;二是创业基金;三是整合社会投融资资源, 包括风险投资、个人借贷等。
2. 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政府通过市场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对市场机会产生重要影响, 尤其是经济转型国家,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引导一种承担适度风险、追求利润的创业文化。比如, 如果创建新企业需要办理的手续和花费的时间、费用很多, 创业机会成本增加, 创业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3. 政府项目支持
政府项目指的是各级政府对于新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可以提供的直接项目。政府项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资金和政策项目, 例如我国政府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对科技企业或项目进行资金支持;二是组织项目, 例如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提供资源交易的平台等, 也可以设计专门的创业引导项目, 例如面向妇女及青少年的引导项目等。
4. 教育与培训
教育培训是创业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创业者将潜在的商业机会变为现实的基础。
5. 研究开发转移
研究与开发转移指的是城市研究和开发在多大程度上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以及研发是否可以为新创立的小型企业和成长中的企业所用。
6. 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
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指商业、会计和其他法律服务和机构对于新创企业、小型企业或者成长中的企业的影响。同时也考察来自一般资源的信息可获取性, 包括互联网、期刊、报纸, 有关国内和国际经济状况、创业流程, 如何撰写商业计划和辨识市场需求等方面。
7. 市场开放程度
市场开放程度指商业贸易规定的稳定程度, 市场开放程度首先体现在市场的变化。正是在市场的变化中孕育着创业的机会, 大的市场变化往往蕴含着大的创业机会。其次是面对市场机会, 创业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是否存在行业进入壁垒, 是否存在成熟公司设置的不公平壁垒妨碍了新创企业的进入, 归根到底就是是否存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8. 有形基础设施
有形基础设施状况指可利用的有形资源的质量和获得的难易度。创业的基础设施配套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各项基础设施是否能为新创企业提供良好支持;二是新创企业获得基础设施服务的费用负担;三是新创企业获得基础设施服务的便利性。
9. 文化与社会规范
文化和社会规范指现存的社会和文化规范是否鼓励个人行为, 这种行为可以导致人们以新的运管模式经营商业或者经济活动, 也包含人们对于创业的一般态度, 对待失败、风险和财富创造的态度和这种态度对创业活动发展的影响者个人评价的倾向。
德国政府的技术支援政策
德国的中小企业技术支援政策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基础上, 不是从保护弱者的角度, 而是从提高中小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角度制定和实施的。所以,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小企业技术支援政策就成为重要经济政策之一。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德国政府在向知识型社会转化和通过提高技术竞争力成为超一流发达国家的总目标下, 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大幅度改革, 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援。
(一) 德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德国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私人企业自发的技术创新热情极高。全部研发投资中的2/3是由私人企业投入的, 成为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力量。这是因为, 德国企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面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 而是直接面对国际市场;靠的不是低成本的价格竞争力, 而是靠技术和质量的非价格竞争力。
尽管如此, 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的支援政策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国政府负担的研发费用大约为40%, 其中, 联邦政府负担约20%, 17个州政府负担其余20%。可见, 地方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低于联邦政府。地方政府构筑的地区创新体系 (RIS) 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联邦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资金支持
联邦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资金支援是通过经济技术部 (BMWi) 和教育研究部 (BMBF) 进行的。在R&D支援方面, 德国的经济技术部和教育研究部有分工, 前者主要负责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和能源技术开发, 后者主要负责基础科学研究和中长期产业应用技术开发。
由于州政府对该地区企业的强弱点和具体政策需求更为了解, 其支援政策更有针对性。州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在促进创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
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创新
(一) 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要分解出:小型微利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及小型科技型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小型微型企业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对这两类企业扶持的方法和内容不同, 微利企业是解决就业, 实现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而小型微型或小型科技企业是要扶持科技成长性的企业, 更多地考虑创新和技术进步。这两种企业类型对环境的需要也不同, 要突出对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有针对地优惠措施。
(二) 从德国的经验看, 地方政府在对中小企业技术扶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密集地出台国家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 地方政府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制定相关政策, 使中央的政策落实到位, 强化和放大国家政策的作用和效果, 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三) 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要建立长效机制
面多小型微型企业出现的问题, 我们的政策具有应对性, 问题远比措施多。而德国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是长期的。要建立长效机制, 比如, 将扶持资金落实到每年财政收入的比例, 而不是应对危机和困境的临时措施;地方政府的R&D投资中, 有一定比例投入到小微企业。
(四) 增强企业能动性
以目前的情况看, 对中小企业分析研究政策扶持比较注重外部环境的优化和调整, 而对企业内部环境改变缺乏能动性。要提升小型微型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品牌培育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
(五) 建立一个包容失败的机制
创业就有失败, 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失败的风险更高, 毫无疑问创业失败伴随着中小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对创业失败要有充分的准备。建立有关失败企业或倒闭企业的档案, 分门别类整理企业不成功的原因, 供其他企业参考;对暂时不能运作的企业, 可以将其工商注册的各种里信息保留起来, 待条件具备随时启用, 等等。
参考文献
[1] .多部委加紧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第一财经日报, 2011.08.02.
[2] .国务院出台29条措施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信息时报, 2012.04.27.
[3] .王辉, 赵岚岚.“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小微企业发展.中国经贸导刊, 2010, (21) .
政策鼓励 篇2
1.安居扶持政策。根据人才分类情况分别予以实施。A类人才:统一提供人才家园别墅。由市政府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议”方式确定安居政策,给予50-100万元的安家费补助。
B类人才:统一提供面积90-12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给予15-40万元的安家费补助。
引进的各类人才来张连续工作5年以上且每年在张工作时间累积不少于6个月的,方可享受安家费补助。安家费补助分三年发放,按首年20%、第三年30%、第五年50%额度发放。人才家园别墅和人才公寓,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支付20%租金、第三年支付40%租金。
2.社会保障政策。根据人才分类情况分别予以实施。A类人才:按照“省管优秀专家”医保待遇执行。(主要待遇表述清楚)
A类以下人才:按照现行医保政策执行,但提供优先办理、优先报销等专项服务。
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按有关规定办理,全程提供代办服务。
3.配偶就业安置与子女教育安排政策。配偶就业安置与子女受教育政策,以解除人才后顾之忧为出发点,依照让人才满意的原则,积极协调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的就业安置,按照双向选择为主、组织调配为辅的原则,根据配偶原就业情况及个人条件,有重点、分层次,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面向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社会组织
等协助解决。子女受教育情况,依照人才本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协调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学区内推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优先解决。(太含糊)
4.人才特殊津贴政策。市政府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发放工作津贴。凡3年聘期或合同期内,连续在园区内工作且每年累积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可按以下规定享受人才工作津贴。
A类人才:3000-10000元/月。其中:两院院士1万元/月;著名科学家1万元/月;国家“千人计划”人选7000元/月;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5000元/月。
B类人才:根据人才的贡献,500元至2000元/月。
5.促进人才发展政策。政治荣誉方面,对全市经济社会做出特别重大贡献的,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做出突出贡献的,优先推荐为各级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专业技术荣誉方面,优先申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管优秀专家;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省“百人计划”人选;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市级拔尖人才、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优先按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申报相应或高一等次专业技术资格;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国外取得的业绩成果,可以作为申报职称时的业绩成果提交,成果突出的,可不受资历
政策鼓励 篇3
火爆:牛年开门便现“牛市”
“大年初二就开始有顾客买车了,有想过购置税减免政策会对车市有帮助,但没想过有这么明显!”长安铃木顺德亚飞销售店销售经理罗凯东告诉记者, 往年年廿七之后就基本没人来买车了,今年购置税新政1月20日实行之后,大年三十那天他们都卖出了2辆车,而且年初二就开始有顾客上门买车了,往年春节期 间只能卖出一两辆,今年初一到初七一共卖出了6辆。
东风日产协力专营店市场部经理张景宇向记者介绍说,在初一到初七的放假期间,他们就卖出了10辆左右的车,这可谓是意料之外的收获。而且车市在新年一开始就迎来了小高峰,这在往年都是比较少见的。
比亚迪顺德金千禧店董事长杨建峰也告诉记者,初一到初七他们没有开门,回来才听说别人年初二就开始卖车了,让他们直呼“大意”。初八上班后,3天就卖出了10多辆车。
探因:系列政策释放购买力
对于车市迎来“开门红”的原因,张景宇认为,一部分可能是由于今年过年比较早,部分消费者过年前没来得及买车,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接连出台的 刺激消费政策让此前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信心增强,购买欲望集中释放,尤其是购置税减免,让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车型最近异常火爆。
杨建峰认为,购置税新政策在1月20日开始实行,离过年只有不到一周时间,时间太紧很多消费者来不及买车。而且受油价下降、燃油税新政、购置税下降等连串利好刺激,加上去年年底受金融海啸影响带来的持币待购心理开始淡化,因此过年后便集中成了一个小“井喷”。
张景宇预测,车市这一波“小高潮”会直接促进2月、3月的销售,热度估计能持续到五一假期之前。“之前以为今年会是个寒冬,但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对今年的车市前景表示乐观。”杨建峰说。
市民:乐于转买1.6升汽车
“买来上班代步而已,这么大的政策优惠没理由不享受啊,硬生生便宜了5000多元,不享受岂不是太傻?!”家住顺德的阿平最近在考虑买车,他告 诉记者,自己此前已经选定了几款车型,由于购车的预算比较充裕,因此他打算买的是1.8~2.0升排量的车,从来没有考虑过1.6升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出 台后,他发现只要选择同一车型的1.6升排量,在车价降低的基础上还当场便宜了5000多元的购置税,显得非常划算。他仔细比较了1.6升与1.8升的差 别,发现性能相差不大,价钱却相差甚远,于是他圈定了马自达3的1.6升和卡罗拉的1.6升,打算在过年后的2月、3月出手。
“国家政策的降价,感觉更加实在,不像车商整天搞的促销活动那么多水分。”正在车市展厅细细挑选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这次购置税减免政策让他觉得 很有吸引力,因为是实实在在的降价,不像经销商经常搞的各种促销活动,消费者总是觉得不踏实,感觉经销商仍有比较大的利润空间。
话你知
车辆购置税:是对有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包括在我国境内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
征收范围: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
算笔账
10万元车省4000多元
此次新政策出台之后,购置税相比之前减少了一半。以购买一辆10万元的车辆为例计算,消费者此前在购车环节应缴纳的汽车购置税为10万元÷ (1+17%)×10%=8547元。而按照降低后的税率,假如这辆车的排量低于或等于1.6升,它的购置税将为10万元÷ (1+17%)×5%=4274元,比原来节省一半。
政策鼓励 篇4
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力求推动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 促进汽车产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培育自主品牌,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积极推进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 妥善解决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能源、交通、环境等问题。到2020年, 初步把我国建设成汽车产业强国。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整相结合,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坚持传统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相结合, 坚持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发展相结合。
2011年另一个重要政策是业内期盼已久的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据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草案, 2015年, 中国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向汽车强国, 预计2015年产销量达到2500万辆;继续鼓励中国汽车集团跨区域兼并重组, 形成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3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5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2015年, 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 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我国汽车产业将从依靠内需市场, 转向大规模走出国门, 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超过10%;大力扶持传统燃料的节能环保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 支持研究开发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汽车。
指导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10年发展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有望在今年出台。《规划》包括明确电动汽车产业化研发方向, 加大对示范产品的开发、优化和应用的财政补贴力度等7个方面。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掌握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 培育自主开发能力, 发挥市场和资源优势, 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工业体系, 投放电动汽车充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满足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需求。
有权威人士透露, 即将出台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代替汽车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 该规划已经制定完毕, 近期将上报国务院。
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是一个宏观的方向性文件, 落实行业兼并重组的具体意见细则《促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有望在今年出台。
“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实施积极的汽车进口促进战略。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 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
鼓励消费政策变化较大
2011年, 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的包括购置税优惠等在内的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将分阶段退出。这表明国家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已经从拉动消费转向鼓励节能减排。
连续实行两年的购置税优惠政策已在今年年初取消。《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和《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2011年也已停止 (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31日) 。目前, 只有《“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 (1.6升及以下乘用车) 推广实施细则》延续执行, 购买符合节能汽车补贴标准汽车的消费者仍可获得每辆车3000元的中央财政补贴。
在车船税方面, 2010年公布的车船税改革草案提出, 我国的车船税将实行7档税率, 汽车按照排量大小征税, 排量小缴税少、排量大缴税高, 表明了国家支持小排量汽车的政策导向。草案公布后, 行业和社会各界反响不一, 争论较大, 今年的车船税有可能保持不变。
珠三角九市清洁生产鼓励政策 篇5
1、中山:
1)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額外獎金8萬人民幣; 2)補助專業能源檢測機構;
3)補助相關清潔生產項目。
2、江門:
1)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額外獎金3-5萬人民幣; 2)市級清潔生產企業資助金額1-2萬人民幣; 3)補助相關清潔生產項目(最多40,000人民幣)。
3、佛山:
1)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額外獎金5萬人民幣; 2)鼓勵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予環保項目。
4、東莞:
1)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額外獎金20萬人民幣; 2)市級清潔生產企業資助金額10萬人民幣; 3)節能先進單位獎。
5、深圳:
1)市級清潔生產企業資助金額5萬人民幣; 2)鵬城減廢行動;
3)清潔生產審核諮詢費8萬元人民幣。
6、珠海:
1)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額外獎金10萬人民幣;
2)市級清潔生產企業資助金額5萬人民幣; 3)鼓勵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予環保項目。
7、惠州:
1)鼓勵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予環保項目,2)節能項目資助。
8、肇慶:推動節能服務體系建設。
9、廣州:
1)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額外獎金8萬人民幣;
政策鼓励 篇6
瑞典曾在1996年展开类似调查,4年后公布的结果显示,当地男性平均拥有7.1名性伴侣,女性则为4.6名。不过,性伴侣多寡与性爱频率并无必然关系。当地小报《Aftonbladet》2013年访问了约3000人,发现国民“对性行为提不起劲”。
瑞典公共卫生部长维克斯特伦此次宣布进行调查,预计3年后完成。调查结果公布后,公共卫生部将与其他部门及民间组织,合力推行鼓励性行为的政策。
梵蒂冈:教皇讲话称,幸福不是App
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的一场弥撒中发表了有趣的讲话。他表示,时尚潮流只能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幸福感,并告诫年轻人不要陷入物质主义,建议他们要从精神层面升华自己。
在圣彼得广场的一场弥撒上,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告诫年轻人要提防物质主义。这位79岁高龄的教皇在约10万人前发言,说道:根据物质主义,只有在人们拥有很多东西时,生活才会变得美好,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不能信仰物质主义,因为它不能让人拥有真正的财富。这是一个为期3天的宗教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13到16岁的青少年齐聚一堂,而这场弥撒是该活动的高潮。
教皇方济各表示,物质主义让年轻人以为,只要穿上了最新款的衣服或者拥有和电影主角一样的高消费水平时,才称得上成功。但幸福不像可以下载到手机上的App,即使更新了最新版本也不能让我们获得自由和爱。
为了和青少年拉近距离,教皇方济各早在一次视频讲话中就新颖地运用了手机来作比喻。
英国:再买剁手不靠谱,“电腕带”遏制购物欲
英国公司发明的“电腕带”与银行账户相连,当用户账户余额低于特定阈值时,就可以发送255伏电击阻止用户。
据英国媒体报道,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疯狂的购物习惯,再次检查账户余额时就可能会被吓到目瞪口呆。为了防止人们无节制地疯狂购物,英国一家公司近日发明了一种“电腕带”,它与银行账户相连,当用户账户余额低于特定阈值时,就可以发送255伏电击,阻止用户“买买买”。
公司首席执行官戴维·韦伯说:“人们实际上很关注财务状况的变化,但是在购买欲面前,却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并非人人都能克制自己。”但是,萨里大学网络安全专家艾伦·伍德沃德表示,人与设备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出现安全漏洞的风险越大。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出人意料的安全漏洞出现。
2014年,美国一家公司首次推出类似腕带,它的原意是帮助人们节食,但这次英国公司却设计了一个新的平台,允许这种腕带与银行账户相连,从而达到减少消费支出的目的。这种装置的设计基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旨在帮助人们改掉不良习惯。
日本:高中开学迎来世界首位机器人学生
日本的一所高中将于近期迎来自己的一个特殊学生。这个学生名为Pepper,他是一个仿人形机器人。这也是世界上首个和人类学生一同学习的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身高4英尺,是由日本软银集团开发研制的。开发设计Pepper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其能与人类作伴,因此他能够和人类沟通交流。
当听到自己被位于早稻田福岛县的Hisashi高中录取的消息之后,Pepper说:“我从未想过自己能被一所人类学校录取,我会竭尽全力。”
Pepper拥有高超的语言技能,他既能说日语,也能说英语。虽然校方已经告诉他,他可以参加各项课程和活动,但他还是会主要参加英语课。老师们则认为,和机器人一起学习对学生能够起到鼓舞作用,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其实,Pepper最初是被开发来用于服务在商店和银行的客户。今年3月在东京表参道的购物区的一家手机店中,Pepper服务客户的能力得到了检验。
然而他的能力远不止零售和客服。他身上装备有照相机和传感器,因此他能够通过分析顾客的身体语言,表情变化和说话来辨别顾客的情绪。不仅如此,他还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安慰自己的主人。
美国研究称:低沉的男性嗓音可以吸引异性震慑同性
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女性听到异性低沉的嗓音时,倾向于将对方想象为魅力十足的男人。男性听到这一嗓音时,倾向于将对方定义为有权势者。这一实验结论被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上。
研究人员记录下258名女性和175名男性的声音,让异性恋的实验人员进行评价。评价显示,男性具备低沉的嗓音,在同性间的威慑效果远远强于在异性间的魅力影响。研究人员由此推断出,低沉嗓音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同性身上。
这一结论与之前的实验结论相同。此前实验已经证实,女性更容易记住低沉的嗓音,这样的男性更容易给人留下强势、能干、老练的印象。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听者都能根据男性的嗓音推断出他的强势程度。
研究人员也选取了1721份灵长类动物声音的样,结果显示,同性中优胜劣汰、你争我夺的竞争是动物音高不同的首要原因。当动物种群实行一夫多妻制,雌性动物受到严格限制,动物声音的性别差异更加明显。
令研究人员惊奇的是,人类声音的性别差异在所有物种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由此他们推断出,人类社会可能在本质上不能被视为一夫一妻制社会,而是更倾向于一夫多妻制。
瑞士温情法律:孤单是一种虐待,金鱼不准只养一只
据外媒报道,不仅仅是人会因孤单而忧愁,动物也是如此,因此瑞士有项法律规定,“群居动物禁止单养一只”,你若只养一只金鱼,小心触犯法律。
瑞士为了维护动物的权利,规定群居动物禁止单养一只,例如金鱼。鱼属群居动物,它们需要同伴,如果只单养一只,让它们在孤独的环境下生长是相当残酷的,就等同于“虐待”它们。
报道称,此项法规不仅是鱼,同样受法规保护的还有豚鼠、虎皮鹦鹉等群居动物。
除此之外,瑞士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还规定,饲主必须得经过课程培训和笔试后才能养狗,若是想养猫,就必须让它在户外活动,或是能够透过窗户看见其他同伴,如果做不到,就必须养两只猫。
鼓励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篇7
慈善捐赠是企业或个人将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社会, 是除了市场和政府配置之外社会资源的又一次分配, 是第三配置的重要方式。如何充分地调动慈善捐赠积极性增进社会福利, 是很多国家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 从税收的角度来看, 完全对慈善捐赠免税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完全对慈善捐赠征税又会抑制慈善捐赠的积极性, 如何在捐赠和财政收入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让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
一、我国现行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
(一)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我国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 (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 , 在此之前, 内外资企业各自适用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
1. 旧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见表格1)
政策特点:对于捐赠税前扣除的方式分为限额扣除、全额扣除和不允许扣除。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偏向于向红十字事业、老年服务机构、农村义务教育、青少年活动场所等特定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的捐赠, 捐赠的途径限定得很严格, 纳税人还要索取捐赠票据作为享受税收优惠的凭证。
2. 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见表格2)
政策特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基本可以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比内资企业优惠很多。
3. 新企业所得税法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见表格3)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关于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政策特点:新企业所得税法作出了重大调整:一是调整了名称, 以公益性捐赠进行称呼;二是将限额扣除的比例调高为12%;其三将计算依据由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年度会计利润总额。
(二)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见表格4)
(三) 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进口直接用于扶贫、慈善事业的物资, 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 土地增值税的相关规定
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所有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教育、民政和其他社会福利、公益事业的, 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二、我国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 捐赠税前扣除比例偏低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我国慈善捐赠主要以限额扣除为主。我国企业所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个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 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同其他国家相比, 扣除比例略显偏低。美国《国内收入法典》规定, 纳税人向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的捐赠,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比例为10%, 个人捐赠扣除比例一般为50%, 企业和个人税前扣除基数是调整后毛所得, 超过可扣除比例的捐赠部分, 还可以在其后5个纳税年度内予以扣除。英国企业向慈善团体的捐款可以从应税所得中全额扣除, 个人向慈善团体捐款可以按照较低的所得税基础税率纳税。德国企业的捐赠按捐赠方向的不同扣除比例为5%—10%, 超过扣除限额部分还有可能在今后7年内摊销, 个人向某些机构的捐款可以全部扣除, 或超过25565欧元的, 在今后7年内摊销。日本企业的捐赠扣除基数按资本金和所得额两方面来计算, 扣除比例大约为资本金2.5‰和所得额2.5%的平均数, 个人捐赠在超过10000日元到年收入1/4之间的部分, 在计税时可作税前扣除。 (1) 以上四个国家都是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的国家, 除了日本以外, 美英德国捐赠税前扣除额都较高。
(二) 直接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我国无论是企业直接捐赠还是个人直接捐赠, 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引导捐赠资金的使用方向, 提高捐赠资金的使用效率, 也是一些国家正在采用的政策, 却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还很不发达, 在捐赠渠道“单调”的情况下, 这项政策无疑又为慈善捐赠设置了一道门槛。
(三) 税收优惠政策不具体
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很不具体, 导致确认税前扣除金额难度大。比如:税制对于实物捐赠、劳务捐赠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相关的政策散见于各个条例之中, 捐赠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税制规定甚至理解错误;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是否延续旧法税前全额扣除的规定没有表态, 捐赠者对捐赠数量难以把握;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计算基数是年度会计利润, 年度会计利润一般要在次年年初才能核算出来, 而企业的捐赠发生在该年度之内, 在捐赠时捐赠者实际上对捐赠的限额没有确切的把握。
(四) 配套税收政策不到位, 办理手续复杂
我国目前和慈善捐赠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进口增值税之中, 其他税种涉及较少, 不利于激励慈善捐赠。另外, 捐赠后办理税前扣除涉及的证明资料、办理流程相当复杂, 办理时间至少要两个月, 这也为捐赠者在享受捐赠权益时增加了困难。
三、慈善捐赠的税收效应分析
政府税收和慈善捐赠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但纵观世界各国, 对慈善捐赠均不是绝对鼓励, 大多有税前扣除比例的限制, 而且扣除比例不高, 这主要是因为慈善资金和财政支出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上会不一致, 慈善资金主要是对部分社会关注的焦点提供公共产品, 如贫困、医疗、教育、自然灾害等, 而财政支出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要更为宽广和全面, 涉及到国防、外交、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一般认为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率要高于慈善捐赠, 这就是政府对慈善捐赠设置税前扣除比例的原因。那么对慈善捐赠应采取多大的鼓励程度, 笔者设计了一个模型进行分析:
以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为例, 我们假设政府是有效率的, 税收被全部用来提供公共产品, 而慈善捐赠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为k (0≤k≤1) , 假设捐赠者的年度会计利润总额为M并假设没有纳税调整,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也为M, 捐赠金额为X,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函数:
1.不存在捐赠时,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为:
2.存在捐赠, 可全部税前扣除时, 慈善捐赠和政府一起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为:
3.存在捐赠, 可部分税前扣除时, 假设扣除限额为A, 可分两种情况
(1) X<A慈善捐赠和政府一起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同 (2) 式一样
(2) X≥A慈善捐赠和政府一起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为
比较 (1) 式和 (2) 式, 不难发现, 只要k-25%>0, 慈善捐赠会增加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 而且k-25%的值越大, 捐赠的金额X越多, 增加的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就会越多。
比较 (1) 式和 (3) 式, 不难发现, 只要k X-25%A>0, 也就是只要k>25%A/X, 其中X≥A, 慈善捐赠会增加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 而且k-25%A/X的值越大, 捐赠的金额X越多, 增加的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就会越多。
比较 (2) 式和 (3) 式, 表面上看起来 (3) 式带来的社会产品要多于 (2) 式 (此时X≥A) , 也就是有扣除限额时提供的公共产品要多于可全部税前扣除时提供的公共产品,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 当存在扣除限额时, 捐赠者会偏好于将慈善捐赠数量控制在限额A以内, 以降低捐赠成本, 此时, X<A, 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变为 (2) 式。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只要慈善捐赠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k>25% (25%≥25%A/X) , 慈善捐赠就是值得鼓励的, 而且捐赠的金额越多越好。其次, 对慈善捐赠的途径进行限制是有效的, 如要求是“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这样可以保证k值最大化, 或者至少保证k>25%。另外, 当k值接近于1时,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最多的, 此时我们应给于最优惠的税收政策, 将X的值推向最大化, 如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向非营利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向农村义务教育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捐赠、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 (包括新建) 的捐赠是有效率的, 此时k接近于1, 所以, 这时不应设置税前扣除限额, 防止捐赠者偏好于选择小于扣除限额的捐赠金额, 导致社会福利大大降低。
四、鼓励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一) 进一步提高捐赠税前扣除的比例, 保留全额扣除的特殊优惠
考虑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慈善捐赠还不踊跃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 我国目前捐赠税前扣除的比例偏低, 借鉴美英德国做法, 建议在保持税前扣除计算基数不变的情况下, 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比例到20%左右, 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比例到40%左右, 并允许大额慈善捐赠税前扣除超额部分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另外, 新企业所得税法应保留向部分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如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等) 捐赠税前全额扣除的规定, 这不仅有利于引导慈善资金的使用方向, 提高使用效率, 还有利于新法旧法顺利衔接。
(二) 直接捐赠也应适当允许部分扣除
在我国, 非营利性组织还很不发达, 在捐赠渠道较少的情况下, 笔者建议适当给予直接捐赠税前扣除比例, 以鼓励慈善捐赠。
(三) 明确实物捐赠和劳务捐赠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在现实生活中, 捐赠者往往会被实物捐赠和劳务捐赠的税前扣除计算所困扰, 这主要是因为税制没有明确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可操作性差。税法应对货物、劳务捐赠的视同销售额、捐赠支出额集中详细地进行解释, 如在企业所得税实施细则中集中规定, 避免捐赠者理解错误。另外, 简化允许税前扣除的免税手续, 缩短办理时间, 降低纳税人的办税成本, 也可以起到激励捐赠的作用。
(四) 健全其他配套税收政策
今年6月27日, 盖茨开始退休, 并表示决定将自己580亿美元的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 完成了由“全球首富”向“全球首善”的华丽转身。美国富人向来捐款踊跃, 分析背后的原因, 除了自身的境界修养到一定程度外, 美国现今的遗产税制度也功不可没, 联邦遗产税使用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分为18个等级, 最高达48%, 这还是布什政府减税后的结果。可见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鼓励慈善捐赠的效果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能打政策“组合拳”, 在设置优惠的慈善捐赠政策同时开征遗产税, 并设置累进税率, 将最高税率定在50%左右, 不仅可以为政府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而且可以改善国人为后代积累财富的陋习, 鼓励大家多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不足之处, 运用经济学方法, 论证了限制捐赠渠道, 对使用效率高的慈善捐赠实行全额扣除的必要性。并从鼓励慈善捐赠的角度, 提出了应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比例, 保留向部分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全额扣除的规定, 对直接捐赠也应允许少量税前扣除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
参考文献
[1]C.V.布朗, 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黄桂香, 黄华清.税收政策影响慈善捐赠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月刊.2008, (2) .
政策鼓励 篇8
发达国家从1973年能源危机时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经过30多年的努力, 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已经减少到原来的1/3~1/5, 其中激励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没。建筑节能做得比较好的国家, 都出台了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如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减税, 凡在国际节能规范 (IECC) 标准基础上节能30%~50%以上的新建建筑, 每套可以分别减免税1000美元和2000美元;欧盟则提出了包括开征能源税、税收减免、补贴和建立投资银行贷款等规范性的财税政策, 尽管各国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的出发点不同, 但都为推进节能建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国外典型案例
2.1 美国
美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24%。而建筑耗能占美国总能源消费的39%, 占美国电力消费的70%, 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约有40%~60%来自建筑能耗。
美国的住宅建筑有其独特性。美国人口约2.5亿, 住宅建筑自有率达66%, 人均住房面积近60平方米, 居世界首位。其中大部分住房都是3层以下的独立房屋。据统计, 近年来美国住房每年消耗能源折合约3500亿美元。住房的供暖、空调全部是分户设置, 房屋本身的节能水平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指标, 甚至成为了一些家庭购房的首要指标。
近年来, 迫于越来越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全球气候变化、人口持续增长、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问题带来的新挑战, 美国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建筑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节能建筑的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 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杠杆, 通过市场机制积极推进先进节能技术, 在建筑节能标准、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以及与节能建筑相关的认证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效。美国共有40个州制订了本州的建筑节能标准。
2.1.1 美国节能建筑的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 美国全国兴起了一场鼓励环保建筑的“绿色革命”, 而今绿色建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一方面是由于经历了上百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民众对质朴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向往, 促进了节能建筑理念的普及;另一方面, 美国能源消耗及价格的增长也刺激了绿色住宅建筑技术和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应用的迅猛发展。
近年来, 美国政府开始运用行政手段强力推广绿色建筑, 并辅之以颇有成效的激励政策, 让开发商和消费者均获益。在政府法律要求和优惠政策的推动下, 绿色建筑很受市场欢迎。开发商绿色意识强, 从商业角度出发愿意投资开发绿色建筑, 很多房产开发商都把“向LEED金奖标准努力”作为市场推广的口号;消费者对这种健康环保、高舒适度的建筑非常认可、需求强烈, 绿色建筑购买出租率高, 形成市场供需两旺的局面。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USGBC) 数据显示, 5年内, 美国近5 0%的新建筑将是绿色建筑。
2.1.2 纽约州运用财税激励政策引导节能建筑
纽约州一直致力于推行节能建筑。纽约的节能建筑法案 (ECCC) 推动了新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并于2002年成为强制性法津, 每年能为纽约居民节省8000万美元的开支, ECCC的标准比国际节能法案 (IECC) 更为严格。2000年, 纽约州立法通过了绿色建筑税收优惠政策 (GBTC) , 是美国首个运用税收优惠来推动修建绿色建筑的州, 采用了该州自己开发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州政府每年提供固定的财政预算支持。随后马里兰州也实行了类似的税收优惠 (SBTC) , 其他各州也在积极效仿。
(1) 管理机构:纽约州环保部是GBTC的主管机构, 负责标准开发, 项目审批、跟踪;纽约州能源研究和开发局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并配合每两年审查、更新一次标准。
(2) 支持规模:一期受理2000~2004年实施的项目, 减税有效期2001~2009年, 采取“先到先得, 额满即止”的方式, 为建筑或租住空间达到“绿色”标准的业主和租户提供了总计2500万美元的减税额度;二期提供了新的2500万美元的减税额度, 受理2005~2009年实施的项目, 规定每座建筑可获约2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3) 申请条件:绿色建筑或绿色翻修建筑, 建筑最少包含2万平方英尺的内部空间, 如住宅建筑必须包含至少两个居住单元以及2万平方英尺的内部空间, 租住空间最少包含1万平方英尺的内部空间;建筑物必须符合GBTC的“绿色”标准, 标准涉及能源与能效、室内空气质量、建材, 涂料和装修、运行、节水、家电, 制热制冷设备等方面, 可由持照的建筑师或专业工程师对绿色建筑进行鉴定并提供资格证明, 新建筑的能耗不能超过纽约州节能建筑标准的6 5%;翻修建筑的能耗不能超过纽约州节能建筑标准的7 5%。
(4) 税收优惠政策:纽约州的绿色建筑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a.绿色基础建筑 (Green Base Building) :这一类型是为确保开发商受益而不必依赖其租户。基础建筑的税收优惠标准是允许成本 (Allowable costs, 指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所需的成本范围) 的5% (1%×5年) , 允许成本最高为150美元每平方英尺, 即绿色基础建筑最高按7.5美元每平方英尺的标准减税。如果绿色基础建筑位于经济开发区, 则按允许成本的6% (1.2%×5年) 的标准减税。受益人是建筑的所有者。
b.绿色租住空间 (Green Tenant Space) :它可能在绿色基础建筑内, 最短承租期为五年, 这一类型是为确保租户受益而不必依赖其他租户。租住空间的税收优惠标准是允许成本的5% (1%×5年) , 允许成本最高为7 5美元每平方英尺, 即绿色租住空间按最高3.7 5美元每平方英尺的标准减税。如果绿色租住空间位于经济开发区, 则按允许成本的6% (1.2%×5年) 的标准减税, 在同一建筑内可以有多个绿色租住空间。受益人是建筑的业主或租户。
c.绿色整体建筑 (Green Whole Building) :如果基础建筑和全部租住空间都是“绿色”的, 建筑可按绿色整体建筑获允许成本7% (1.4%×5年) 的税收优惠, 即基础建筑和租住空间分别按每平方英尺10.5美元 ($150×0.7) 和5.25美元 ($75×0.7) 的标准减税。如果绿色整体建筑位于经济开发区, 则按允许成本的8% (1.6%×5年) 的标准减税。受益人是建筑的所有者或租户。
d.其他优惠:如果在绿色基础建筑、绿色租住空间或绿色整体建筑中安装绿色制冷剂的燃料电池、光伏模块、空调设备, 可获得以下税收优惠:
燃料电池组件:按燃料电池安装成本3 0%的标准减税 (6%×5年) , 最高1000美元每千瓦直流额定容量。
光伏模块组件:建筑集成光伏 (BIPV) 模块按增量成本的100%减税 (20%×5年) ;非BIPV模块按增量成本的2 5%减税 (5%×5年) , 这两类光伏系统最高按3美元每千瓦直流额定容量。
空调设备组件:使用美国环保局批准的非消耗臭氧层制冷剂或R-123, 按新空调设备成本的1 0% (2%×5年) 的标准减税。
(5) 申请流程:
(6) 实施效果:截至2004年12月, 纽约州环保局已为七座建筑累计减税2499万美元, 其中三座是纽约市的住宅建筑, 它可以在五年的时间内为建筑业主累计减税相当于开发总成本的5%~8%。但这种优惠主要适用于出租房屋, 对于购房者的优惠尚未建立。
此外, 在纽约州的大力推动下, 一些地市还实行了强制性的绿色建筑标准, 如华盛顿特区法案要求任何超过2万平方英尺的新建筑或是翻修建筑, 都要符合政府的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特区政府还要求所有的商业项目都必须考虑一个公共利益协议, 该协议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 而绿色建筑是其中的一部分。纽约市政府2005年11月立法规定建造非住宅公共建筑必须达到LEED认证的标准, 同时对于那些得到1000万美元以上公共基金赞助的或预算一半以上来自公共财源的私人项目也同样要求。
2.2 德国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 能源匮乏, 石油几乎100%进口, 天然气80%进口, 节能一直是德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由于纬度较高, 德国冬季较长, 建筑供暖耗能一直是德国政府着力解决的一个关键领域 (建筑供暖和供水消耗的能源占德国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德国住宅很重视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保, 既提高了住房的舒适度, 又推进了资源和能源的全面节约;德国也十分重视建筑设施的节能, 其住宅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自1977年第一部供暖保护法 (WSVO) 诞生至今, 德国政府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方面提供经济上的鼓励和政策上的优惠, 提高企业的节能意识和管理手段, 另一方面运用市场机制, 调动个人和企业节能的积极性, 把节能从“被动”转为“需求”,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1 德国复兴银行提供贴息贷款支持节能建筑
在德国, 有多个覆盖全国的以提高建筑领域能效为目的的资助计划。此外, 各州银行还提供各种地区性的资助计划。其中,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集团 (KfW) 节能建筑资助计划非常具有代表性。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KfW) 是德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 主要进行政府指定的业务, 其自有资金来自欧洲复兴信贷计划援助资金、政府财政拨款以及由政府担保通过资金市场获得。截至2004年底, KfW总资产达3290亿欧元。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资助计划范围包括建筑保温工程、供暖系统的更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所属的节能住宅项目的修建等, 涉及节能建筑的主要是生态建筑计划和二氧化碳减排改建计划。
2.2.2“生态建筑计划”所资助的新建建筑工程
(1) 支持力度:该计划最高可以资助全部投资金额, 并包括各种附加费用。它提供十年以上的固定利率长期低息贷款, 并且在最初数年 (2~3年) 中可以免偿本金。
(2) 申请资格:个人、房产开发商、住宅建筑合作社、乡镇、区县、乡镇联合体以及其它国家机构都可以提出申请。
(3) 申请条件: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40升房屋”或“被动式房屋”;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60升房屋”;并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供、区域或集中供热技术安装的采暖设备。
a.评判是否属于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40升房屋”, 必须满足两项能够反映建筑物能耗的标准。根据《节能法规》 (EnEV) 的规定, 这两项标准应被列入每座新建建筑必备的能源证书当中:
标准之一是能够反映出您的建筑能耗的指标值, 即年一次能耗 (Qp) , 根据《节能法规》 (EnEV) 的规定, 该值不允许超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 (AN) 40kWh;
标准之二是您的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功能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即建筑物维护结构的单位传热损失 (HT) 必须比《节能法规》 (EnEV) 中规定的最高值低45%以上。
b.建筑是否属于被动式房屋, 同样要符合两项评判标准:
标准之一是根据《节能法规》 (EnEV) , 年一次能耗不得超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40kWh;
标准之二是年采暖热耗 (QH) 不得超过每平方米居住面积15kWh。
c.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节能“60升房屋”采用与节能“40升房屋”相同的评判标准, 只是标准要低一些:
根据《节能法规》 (EnEV) , 年一次能耗不得超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60kWh;
建筑物传热维护结构的单位传热损失必须比《节能法规》 (EnEV) 中规定的最高值低30%以上。
2.2.3 二氧化碳减排改建计划
(1) 申请资格:个人、房产开发商、住宅建筑合作社、乡镇、区县、乡镇联合体以及其它国家机构都可以提出申请。
(2) 申请条件及补助额度:
老建筑 (1983年12月31日之前) :改建后节能水平达到《节能法规》 (EnEV) 第三章要求, 补助总投资额的10%, 上限为5000欧元/居住单位;
新建建筑:节能达到30%, 补助总投资额的1 7.5%, 上限为8750欧元/居住单位;
节能套装:如采用KfW所提供的节能措施套装, 补助总投资额的5%, 上限为2500欧元/居住单位。以上同时提供十年以上的固定利率长期低息贷款, 并且在最初数年 (2~3年) 中可以免偿本金。
2.2.4 实施效果
从贷款总额来衡量,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计划项目是目前全德国规模最大的建筑领域资助计划。其优点在于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资助。此外, 它的另一大优势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CO2建筑物节能改造计划中规定了项目必须达到的CO2最低减排标准。所有这些计划都打破了州和乡镇的界限, 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申请贷款的手续也非常简便。除此之外, 这些计划还可以很好地与地区性资助计划相互补充。如果没有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这些计划项目, 人们在建筑物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恐怕会遭受沉重的挫折, 而且会对建筑行业的就业形势产生负面影响, 既有建筑的朽坏状况也会加剧。
在2000年到2003年的时间里, 这些计划项目总共提供了7亿5千万欧元的贷款。其中的一大半, 约计50%到80%的资金使用在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工程及安装新窗户上, 但这个比例正在逐年递减。除此之外, 用于安装新式采暖锅炉的投资贷款比例也相当高 (占贷款金额的12%到22%左右) 。另外, 自2002年开始引入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节能房屋贷款项目以来, 这部分借贷申请呈高速增长之势。
3 对我国的启示
3.1 政府主导建立建筑能耗标识、节能量核定等基础政策机制
国际经验证明, 作为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的补充, 建筑能耗标识体系、能够起到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住宅, 从而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 改善商品信息不对称、规范房地产市场这个角度来说, 建筑能耗标识体系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从欧美各国来看, 建筑能耗标识制度大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而节能量核定及节能减排效果评估则是实施激励政策的基础, 由政府主导制定政策机制与规则, 催生起来的大量节能减排效果核定机构为激励政策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3.2 建立有效的财税激励措施
我国对节能建筑的财税激励措施尚未建立, 从而很难激励开发商和建筑商对节能建筑的积极性, 西方发达国家均通过税收减免、提供贷款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节能建筑的发展, 我国应积极探索适合于我国财税体制的税收和贴息激励政策, 调动开发商、建筑商和消费者的积极性, 尤其是消费者, 通过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 从而必然拉动房地产商和设备生产商的积极性。
3.3 提高开发商和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
政策鼓励 篇9
据悉, 国家针对水泥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相关鼓励政策将很快出台, 废弃物包括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固。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 华新水泥等公司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利用水泥窑处置废弃物与传统方式相比, 优势十分明显。一公司副总裁在2013第二届中国水泥网年会中表示, 用传统方法处置城市污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用水泥窑处置污泥的9倍。在处置生活垃圾方面, 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与传统的通过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相比, 不仅在对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明显, 还避免了焚烧过程中有毒气体的排放与填埋过程中重金属物质的渗透对地下水的影响。在处理工业废渣方面, 该公司副总裁比较了5种典型工业废渣用水泥窑处置对环境的影响:用煤矸石替代生料的优势在于节能效果显著, 但同时存在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弊端;用粉煤灰替代生料的优势是节地效果明显, 对环境影响较小;用电石渣替代生料的优势在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效果明显, 节地效果良好, 但同时造成资源消耗和非温室气体排放上升;在非温室气体排放方面, 利用含水率80%工业污泥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 环境效益最好, 即节能又减排。
政策鼓励 篇10
近日, 吉林省梅河口市出台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优惠政策, 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创业培训、见习补贴等举措, 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对在该市创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开设免费的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帮助其分析就业形势、训练择业技巧、调适择业心理、培养就业素质;对自主创业给予5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允许以个人形式参加养老保险享受社保补贴;在职称评聘方面, 可按照首次评聘的办法, 不受台阶限制, 直接评定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目前, 该市大学生见习基地已增加到10个, 见习生直接就业率达60%以上。
政策鼓励 篇11
摘要:本文从国外利用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做法与经验、我国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措施出发,提出了重庆市未来中长期鼓励节能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建议。
关键词:节能降耗鼓励性财税政策
0引言
随着我市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对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在能源使用和节能行为中的外部效应,促进节能事业的顺利、协调发展,需要重庆市政府在节能事业中采取一系列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对此进行干预和调控,而财税政策将是政府节能事业管理和调控中最灵活、有效和重要的政策措施。
1国外利用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做法与经验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节能工作的目的是防止因能源供应约束导致的经济衰退和社会恐慌。在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产业发展以及能源供求状况的不同,其所采取的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措施也有所不同。
日本对节能设备推广、示范项目实行补贴等。美国有现金补贴、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等。法国对工业领域能源效率技术投资第一年实施加速折旧制度,并少征商业税;对节能进行投资的公司在节能设备使用和租赁中的盈利免税。英国对节能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项目绐与贴息贷款或免(低)息贷款。从各国利用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做法可以看出,主要利用公共财政支持节能工作,制定基于市场的节能激励、约束与规范政策的综合,引导不同群体出于自身利益去自发节能。在节能事业中,比较注重财税政策的长期性与协调性,且大多通过各类计划或项目来实施,以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政策优惠来强化市场主体的节能意识与行为。在充分发挥和运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引导市场主体自愿节能的意愿,灵活采用相应的财税政策,制定和健全相关机构和配套措施。
2我国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措施
在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中,政府的管理方式要发生根本变化,政府的节能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其作用范围是只限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克服市场的弊端。国内外经验表明,财税政策既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同时,它对于优化和丰富政府节能管理手段,促进建立节能型社会也具有巨大的作用。
2004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国家发改委要会同财政、税务部门抓紧制订不断完善节能、节水设备(产品)目录,并研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节能、节水设备(产品),鼓励开发和利用再生能源。”财税政策作为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与协调,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综合的体系。其中有税收减免、抵押贷款、政府采购、现金回扣补贴、加速折旧、科研资助、开征能源税、收费以及中介机构扶持等。这些政策措施从不同侧面对节约能源、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产生作用。可以说,这些政策措施构成了政府节能财税政策的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既有相近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针对不同的节能项目和能源耗费行为,应该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财税政策。
国家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措施主要有:①税收减免:对节能产业实行低税,甚至给予一定范围和时期的免税,以鼓励和扶持节能产业的发展。②加速折旧:通过加大企业节能设备前期的应纳税扣除额,以延期纳税的优惠方式,鼓励节能设备的推广应用。③开征能源税:对不同能耗产业和耗能行为开征能源税,通过征税或差异税率来加大高能耗产业的生产成本,促使企业改进耗能技术设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引导能源结构升级,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④低息贷款:通过政策性银行或给予财政贴息的方式,促进节能事业发展。⑤现金回扣补贴:对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和设备的用户直接给予财政补贴,影响节能产品价格,吸引用户购买节能产品。⑥政府采购:通过直接购买的方式,引导和示范节能产品的使用,促进技术商业化和快速普及,为节能产品提供一定的市场,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产品流通和营销成本,降低能效技术的成本。⑦抵押贷款:对购买和使用大型、符合一定认证标准的节能设备时,购买者可向有关机构申请抵押贷款服务,鼓励节能设备的推广使用。⑧科研资助.对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使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优惠,分担一定的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的风险,引导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⑨中介机构扶持:对咨询、服务、信息处理与传播以及产品能效标准认证等有关节能的中介机构,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或税收优惠,以促进节能技术和意识和信息的规范化与普及,推动政府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⑩自愿协议:指工业界整体或单个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为提高能效与政府签订的一种协议,政府给予承诺方以某种形式的激励。
3重庆市未来中长期鼓励节能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建议
总体上讲,未来我国政府对能源的管理应由能源供应转向供应与终端消费并重,要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为主。在操作层面上,政府应该通过采取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标识体系,鼓励生产和使用各类节能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费、促进市场竞争、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逐步建立起有效的节能性社会。财税政策是国家鼓励节能经济政策的重要方面,我们将从税收政策、政府预算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3.1鼓励节能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促进能源节约及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上具有其他经济手段难以替代的功能,我们从促进节能投资、鼓励节能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以下具体政策建议:
3.1.1关于促进节能投资的税收政策所得税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促进节能投资上,对生产和制造节能设备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企业所得税间接优惠政策。所得税的政策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倾斜:
①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如可规定企业当年发生的用于节能设备、产品的研发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据实列支,并可按已发生费用的一定比例(如50-100%)在所得税前增列,建立研发专项基金,用于以后企业节能设备、产品的开发与研制;②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可以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③对购置生产节能产品的设备,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优惠政策。
3.1.2鼓励节能技术推广的税收政策①对从事节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②对单位和个人为生产节能产品服务的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可予以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3.2政府预算投入政策
3.2.1鼓励节能应纳入政府公共预算支持范围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表明,节能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由此决定政府必须予以扶
持,而公共财政预算是政府推进节能事业发展的重要财力支柱。工业化国家一般通过预算投资、预算补贴、财政贴息、研究和开发投入等方式,着力深化节能投入。
3.2.2主要政策建议
3.2.2.1在经常性预算中,设立节能支出科目,安排相应的节能支出预算。这是确保政府预算予以重视和支持节能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由于节能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属于社会共同需要的范畴,因此,公共预算设立节能科目与公共预算的改革方面是吻合的。在重庆市财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加之必要的预算结构调整,重庆市的财政经常性预算已具备支持节能支出的财力基础。
在重庆市现有的预算支出结构中,已有环保支出科目,但无节能支出科目。实际上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搞好节能,提高能效,对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可考虑将两者合并,设立“环保与节能”支出科目,也可增设节能支出项目。这纯粹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关键是节能支出应作为经常性支出预算得以确立,并保持一定增长比例。为此,一方面要把每年增加的一部分财政收入用于节能预算资金,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压缩或削减其它支出来解决一部分节能投入。
经常性预算中的节能投入主要用于下述四方面:一是节能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二是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这是将节能技术变成生产力、推动节能科技进步的重要一环,政府亦肩负着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三是节能教育和培训。需要编印相关教材和举办培训班,其基本费用应由预算予以安排。四是建设节能管理监督体系。一方面协助政府部门推进企业的节能工作,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能源审计、检测、监测、节能项目评估等多方面的、合格的节能服务,并将企业的声音反映到政府,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3.2.2.2在建设性预算中,加强财政的节能投资力度。由于缺乏政府投资的有效支持,节能技术改造主要由企业承担。企业作为节能投资的主体,投资能力较弱,也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大量节能技改项目难以及时实施,很多好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难以得到推广和普及。这说明,投资缺失是我市节能技术进步缓慢的症结所在。
具体建议包括三方面;一是逐步提高节能投资占预算为投资的比重。在未来的公共财政改革中,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不会削弱。恰恰相反,它会随着我市财力总规模的增长而相应扩大。二是预算内节能投资要更多地利用贷款贴息方式。三是要选择一些特殊重要的、投资数额巨大的节能项目,市级财政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当然,这类项目并不是由预算内投资独立承担,而是与企业融资一道完成。预算内直接投资与贴息贷款比较,对节能项目的支持力度更大,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投资来源,并减轻企业负担和压力。
政策鼓励 篇12
一、主辅分离的价值导向
先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基础雄厚、规模庞大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紧跟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势,根据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要求,将其与主营生产环节相关的附属服务业务从母体企业中进行合理剥离,分离设置独立的服务业企业,成为主营生产性服务业务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壮大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必然要求,是保增长、扩内需、调速度、优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是先进制造业做专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做精做细的客观需要。加快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进程,可谓利国利民,意义深远。一方面可以助推先进制造业做优做强,另一方面又可以力促现代服务业做精做细,使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并驾齐驱,良性互动,有序发展。从而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又推进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我们应将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对先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扶持政策的研究及相应保障机制的建构,积极有为,规范有序,促进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作的持续进行和深入推进。
二、主辅分离的基本原则
在先进制造业相对比较发达,产业密集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引导和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大主辅分离的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对提升先进制造业的科技水平,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层次结构,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并进,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而急迫。为此,应按下述原则推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一,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各级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鼓励先进制造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系列政策,引导企业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调控,引导企业适时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动向,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充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自觉、自主、自愿地进行主辅分离的工作。
第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各地应立足区域实际,兼顾产业布局,考虑企业实情,因地制宜,因企而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抓住科技服务企业、国际贸易服务企业、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企业、文化创意服务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使主辅分离工作在专业化、产业链、附加值、规模化发展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显成效、见效益。
第三,模式创新,提高实效。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宜一刀切,程式化,应考虑实情,注重实效,创新思维,拓宽思路,多向探索,多点突破,注重分离模式的改革创新。如实力雄厚,机构健全的企业,可引导其通过主辅分离,独立设立与主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对目前尚不完全具备主辅分离条件的企业引导其将主业以外的其它业务实施外包服务替代,给那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企业去实施,以此,推进专业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绩效,实现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减少运营费用,提高整体效益,同时实现地方可用财力的有效增长。
第四,稳步推进,良性循环。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而应遵循产业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循序渐进、稳步推行,做到成熟一家、分离一家;分离一家;成功一家;成功一家,引领局部;局部发展,带动全局。以此,良性循环、示范引领,引导企业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重视分离工作,自主实施主辅分离。
第五,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应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制造业的核心骨干企业为重点分离对象,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良性循环为基本目标,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主要载体,通过必要的政策导向和灵活的机制构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汇聚,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平台,夯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根基,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融合并进,形成共生效应,实现主辅双赢。
第六,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在引导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应宣传发动,舆论引导;政策灵活,措施配套;组织有序,协调有方;营造氛围,形成声势。应强化对主辅分离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主辅分离工作的协调力度,各地发改、经贸、商务、财政、国土、工商、税务、文广等相关部门应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闻传媒应加大对主辅分离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应对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的、意义、内容、对象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重点宣传,通过宣传引导,让制造业企业认清主辅分离的重要意义,了解主辅分离的相关政策,明晰主辅分离的操作流程,免除主辅分离工作的后顾之忧,形成龙头企业带头、骨干企业紧随、中小企业跟进的良好态势,推进主辅分离工作的有序化、良性化和可持续。
三、主辅分离的扶持政策
在推进鼓励和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必须政策先行,制度护航,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在财税、土地、金融,用工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相应保障措施,为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有序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相应动力,予以政策鼓励和利益激励。
1. 制定相关财政扶持方面的优惠政策。
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应安排一定的启动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引导和扶佐新设立企业的经营启动和初创发展;如果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服务业企业的税负高于原母体企业的税务标准的,则高出部分应在一定年限内(一般不低于三年)由财政部门给予相应的补贴或补助。各级地方政府应不断提高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服务业引导资金对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对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所新增或新开发的服务业项目,各级地方政府可依据各自的财政收支状况适度提供相应的贷款贴息支持。
为适度减轻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可考虑以分离前企业实际缴纳营业税为基数,在一定年限(一般为2~3年)内,由同级财政部门对其实现的营业税地方留成超过基数部分,返回给企业,用于扶持新设立企业发展。凡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行重大服务业项目开发中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多的,各级地方政府在安排每年度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时,应优先给予资金上的扶助与支持,以切实解决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发展初创阶段面临的资金短缺等瓶颈问题,真正为新分离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雪中送炭,解其燃眉之急。
2. 出台相应税收减免方面的优惠政策。
在对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行财政扶持的同时,还应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对主辅分离后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在头三年,可减免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主辅分离后设立的规模较小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经税务机关核准认定,如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相关认定条件的,可减免部分企业所得税。凡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服务公司,因经营需要所新添置的固定资产只要符合国家相关加速折扣条件规定的,应允许其在一定年限内加速折旧。凡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其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应确定免征额度,建议以500万元为企业所得税起征点,凡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一年内技术转让所得低于500万元的,应免征其企业所得税;对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可按50%征收企业所得税。分离后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业务取得的收入,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可免征或减征营业税。主辅分离后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三年内可按实际招用人数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以此,通过对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服务业企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等税种的减征或免征,切实解决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减轻税费,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其经营效益,从经济利益上调动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积极性。
3. 提供相关土地受让方面的优惠政策。
为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及时出台相应的土地优惠政策,为制造业企业“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提供空间,开辟场所。对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需要在异地新建的,或在原地需要增建自用商务办公用房的,应在用地计划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如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后转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应允许其利用原工业用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应积极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现有的生产厂房、存贮库房、三产用房、自销门市等房产资源兴办贸易类、信息类、研发类、创意类等生产性服务业,对主辅分离后转为物流企业的,如果涉及到用于库房仓容、物资吞吐、货区占用、运输装卸等物资仓储、运输、编配、整理、加工等库区用地的,可按照工业用地的相关标准通过挂牌方式优惠出让给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4. 施行其他保障方面的优惠政策。
对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应在营业许可等相关手续办理上建立“绿色通道”,由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进行“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应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分离后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参加“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诚信企业、著名商标”等认定。凡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原则上应按技术进步等相关规定缩短折旧周期,加快折旧速度;主辅分离后新设立的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使用水、电、气价格等方面应允许其按照工业企业标准执行(洗浴、洗车等特种行业除外),企业主辅分离后,在统计上应按二、三产分开核算;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归入到三产口径中进行统计核算。但在计算企业工贸总收入及进行相关业绩考核时,可允许母公司自主选择是否按资产关系将新组建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税收等合并进入母公司进行合并统计和整体考核。
综上所述,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产业结构优化,这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之举,对社会经济影响重大,对国计民生意义深远,在主辅分离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应通过必要的机制构建与政策保障,为主辅分离保驾护航,提供保障,实现主辅分离分离工作的稳步推进,健康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刍议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之必要[J].电子商务,2010,(11):28-29.
[2]张建华.关于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52-53.
【政策鼓励】推荐阅读:
湖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赴西部下基层06-26
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有效运作06-07
关于执行进口免税优惠政策的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填写规范的通知08-18
鼓励孩子工作的话 鼓励孩子工作的短信05-27
鼓励教育07-29
鼓励合作08-06
鼓励策略08-09
鼓励促进09-03
鼓励探索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