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局预算执行审计的整改报告

2024-11-23

科学技术局预算执行审计的整改报告(精选6篇)

科学技术局预算执行审计的整改报告 篇1

一、审计整改工作部署推进情况

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计问题整改工作,多次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召开全区审计工作会议,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镇办、园区管委会、区直各部门自觉依法接受审计监督,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深入研究和采纳审计提出的建议,举一反三,规范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审计整改质效,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经区政府研究?同意,2020年5月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泉政办秘〔2020〕10号),建立健全了审计整改统筹协调、跟踪检查、协作联动、通报公开、结果运用、追责问责等长效机制,首次将审计问题整改工作纳入《2020年区委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泉办明〔2020〕28号),于2020年9-10月份开展了督查。区审计局扎实做好审计问题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出台了《颍泉区审计局审计问题整改检查制度(试行)》《颍泉区审计局审计移送处理事项管理办法》,跟踪督促审计问题整改,确保审计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2019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截至2020年10月20日,审计查出的问题已基本得到整改,上缴财政资金514.51万元,收回资金208.17万元,问责2人,有关部门和单位修订完善制度8项。

(一)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关于预算管理不够全面规范问题

一是关于预算编制不够完整的问题。区财政局对各单位近三年以来的收入进行数据比对,发现非税实际入库数据与上年数据相差较大的单位,及时与其沟通核实,将各项收入纳入2021部门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二是关于部分非税收入上缴不及时或执收不到位的问题。部分非税收入已上缴408.27万元。

三是关于预算支出未按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执行的问题。相关单位强化了预算执行的刚性,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

关于预算绩效管理还需进一步提高问题

区财政局根据《阜阳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要求,围绕全区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环节,牵头完善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流程,制定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2021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关于部门预算执行率不高的问题。相关部门强化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增强预算编制的精准度,不断提升了部门预算执行率。

关于无依据发放津补贴的问题。涉及单位已收回无依据发放津补贴。

关于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

一是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问题。相关部门已清理核销往来款594.91万元。

二是支出票据或报销手续不完整问题。相关单位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手续,严格支出审核。

三是库存现金借条抵库问题。相关单位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借出款项管理,已清理借条62.39万元。

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问题。相关单位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核算,设置了明细账。

关于资产管理不规范问题

相关单位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清查核实,并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做到了账实相符。

关于部分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

相关单位认真学习了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并严格落实制度的规定。

(三)专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关于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理使用不合规问题。已修改完善普通门诊医保报补计算统计系统,纠正了超限额补偿问题。

关于超范围使用义保经费问题。相关学校已收回了部分超范围使用义保经费,归还义保经费。

关于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问题。向死亡人员发放残疾人补贴、高龄补贴、优抚补助、低保、五保补助,重复发放危房改造补助等资金相关单位均已收回,并对2名责任人员进行了问责。

关于项目申报审核把关不严问题。相关单位制定了相关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项目申报审核。

关于重大项目监督检查不到位问题。相关单位修订了项目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从项目初审推荐、组织实施、资金拨付等方面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做好项目资料归档。对项目进展进行督查检查,督促项目按照批复内容实施。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个别项目变更签证不规范、验收流于形式问题,相关单位将在以后项目建设中认真履行责职责,加强管理,严格执行。

(五)国有企业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阜阳市王府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1月2日注销。

(六)村级财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村干部或其亲属虚报领取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问题。虚报领取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均已退回。

无依据发放奖金问题。无依据发放奖金已收回。

社区无依据收取配套费问题。社区无依据收取农村基础设施配套费已上缴区财政。

资产及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相关办事处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规范了“三资”管理的经济行为,完善支出手续。

(七)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关于无取水许可证取水问题。2家企业已办理了取水许可证,1家企业取水许可证正在补办中,向1家企业下达了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

关于限采区新增开采中深层地下水问题。依法封闭了深层取水井。

关于部分水资源费应收未收问题。应收未收的水资源费已收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从整改情况看,绝大多数问题已得到整改,但个别整改事项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面宽、情况复杂,需要结合实际逐步解决。对这些问题的整改,相关部门和单位作出了安排和承诺。下一步,区审计局将要求相关单位进一步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强化整改责任,提升整改实效,构建长效机制,运用好检查、督查、通报、问责等手段,全链条扎紧审计管理闭环,全流程推进整改督查跟踪,增强形成共抓整改的工作合力,提高审计监督成效,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预算执行审计报告 篇2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广东省预算执行审计条例》的规定,,省审计厅在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认真履行审计保障和监督职责,积极探索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全覆盖,推动我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在维护健全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规范财政管理,服务改革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审计结果表明,20,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落实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较好完成了年度预算收支任务。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427.55亿元,总支出3887.38亿元,年终结转540.1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504.95亿元,总支出265.99亿元,年终结转238.96亿元;社保基金预算当年收入308.87亿元,当年支出327.56亿元,年终滚存结余514.81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25.29亿元,总支出15.92亿元,年终结转结余9.37亿元。

——财政保障和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从约束性向预期性转变,实现了财政收入平稳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省财政用于公共安全、教育、科技、交通运输支出达953.98亿元(含转移支付),分别完成预算的141.33%、250.6%、131.99%、264.17%;用于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支出783.83亿元,完成预算的114.6%。免征32项中央设立和7项省设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省级收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发行地方债券募集资金148亿元,加大公共投资规模,有效发挥财政政策在推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成效明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完善党政机关公务活动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建立落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经费支出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实施省直部门会议费及“三公”经费支出统计制度,加强考核监督检查,严格控制庆典、研讨会等活动,停止新建楼堂馆所资金安排,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年,省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27.8%,省直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0.19%。

——预算执行约束力和公开化程度不断提高。围绕推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编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推进细化全口径预算编制,政府预算体系更加完善;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控制新增支出,清理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压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预算执行约束力不断提高;不断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公开内容不断细化、范围不断扩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专项资金公开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一、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2014年,省财政厅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注重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大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推进预算公开,强化预算监督,全口径预算执行不断规范,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的问题。

(一)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方面。

1.部分支出项目年初预算资金未及时申请拨付使用。从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审计抽查发现,有9个部门12个支出项目2014年年初预算资金9.13亿元,当年未申请拨付使用;有5个部门6个支出项目2014年年初预算资金19.15亿元,在当年11、12月才开始申请拨付使用。

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279.1万元未按规定上缴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3.个别专项资金项目已完成仍继续安排预算。抽查发现,“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专项经费”项目的建设任务在已完成,但至2014年仍每年安排预算额度1086万元。

4.部分专项资金管理有待规范。一是内控不健全。有3个部门单位17项专项资金没有制订相应的项目评审办法和验收办法。二是资金拨付不及时。有2个部门单位的5项专项资金会签、审查时间长达4、5个月才安排使用。三是信息公开不充分。有3个部门单位3项专项资金未按要求纳入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平台管理;有43个部门单位192项专项资金未在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公开管理办法、申报指南或分配信息。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方面。

1.部分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由于编制预算时未充分参考上一年度收入实际完成情况,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育林基金收入、森林植被恢复费、港口建设费收入等4项政府性基金至2014年的收入实际执行数均为预算数的1.5倍以上,差距较大,最高的达5.34倍。

2.部分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率偏低。2014年,省级政府性基金年初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中,有4项支出1.02亿元未执行;有3项支出执行率低于50%,未执行资金1.69亿元。

(三)社保基金预算管理方面。

1.未及时归还各市社保基金利息收入415.1万元。省财政未将4月至6月归集各地级市委托中央投资运营的社保基金形成的活期利息收入415.1万元及时划归各市。

2.少征工伤和生育保险费4001.3万元。省地税局未按社会保险法规定方法征收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导致实际征收金额比应征金额分别少2162.6万元和1838.7万元。

3.信息系统信息更新不及时。对比省公安厅户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发现,截至2月底,省社保局社保信息系统中有241名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仍继续领取基本养老待遇超过3个月,涉及金额1079.4万元;有301个参保人员因死亡、退保等原因,社保费38.3万元至今未退还;2014年省地税局征收868人的社保费1015万元,至审计时未能在省社保局社保信息系统反映。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方面。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初安排的财政贴息补助资金支出、产业升级与发展支出等9827万元当年未安排使用。

2.部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未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省财政未将1家省属企业、2014年上缴的利润收入587.1万元,纳入当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二、税收征管审计情况

对珠海、东莞、中山、江门4个市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省地税局及珠三角8个市(除深圳市外)的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上述地区和部门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税收实现稳步增长,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审计发现的问题是:

(一)税收征管存在薄弱环节。有2个市未将7家委托代征单位收取的2.15亿元税费及时划解国库;有2个市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110个项目的土地增值税清算手续;有1个市将核定征收作为土地增值税清算的主要方式,存在税款流失的风险。

(二)延缓征收税款或应征未征税款。有3个市利用10家企业所得税预缴期和汇算清缴期的时间差调节税款入库进度,导致1.72亿元税款当年未征收入库;有1个市将6家企业营业税及附加1.58亿元违规延缓至次年征收入库;有2个市应征未征16家企业或单位营业税等税费1.46亿元。

(三)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存在漏洞。对比8个市国土部门登记数据与地税部门征收数据发现,有4.34万宗涉及面积75077.36万平方米土地在地税部门没有土地使用税征收记录。抽查其中2272宗土地,发现有涉税问题的有743宗,核实其中472宗涉及面积4441.3万平方米土地应征未征土地使用税4.64亿元。

(四)房产税税源管理存在漏洞。对比7个市房产部门登记数据与地税部门征收数据发现,有7个市5.99万宗涉及面积13032.89万平方米房产,没有房产税采集记录。抽查其中1872宗房产,发现有涉税问题的有362宗,核实其中106宗涉及面积196.18万平方米房产应征未征房产税3484.9万元。

三、省直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对省法院、省科技厅、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药品食品监管局、省海洋渔业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旅游局、省法制办、省社科院、省地方志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有色金属地质局、省专用通信局、省妇联、省工商联、省计划生育协会、省社会主义学院、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省伦教蚕种场、省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29个部门单位进行了审计,延伸审计63个下属单位,涉及资金总额136.52亿元(含延伸以前年度资金),其中本部48.67亿元、所属单位87.85亿元。审计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总体情况较好。审计发现的问题是:

(一)有8个部门单位预算编制不科学、年中追加预算比例较高。如省民政厅及下属单位2014年年中追加预算2.46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49.64%;省科技厅本部年中追加预算6808.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67%;省文化厅及下属单位年中追加预算共3.39亿元,为年初预算的96%。

(二)有11个部门单位预算编制不够完整、细化。如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未将销售蚕种、检测费等收入纳入年初部门预算,涉及金额1259万元;省地税局年度追加预算5.72亿元没有细化到规定的经济科目;省旅游局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专项资金等5个追加项目,没有细化到规定的经济科目,涉及金额1.18亿元。

(三)有23个部门单位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如省商务厅有46个项目总体执行率仅为11.18%,其中27个项目执行率为0,涉及金额8597.8万元;省国土资源厅有44个项目执行率为0,涉及金额1.59亿元;省有色金属地质局有21个项目执行率为0,涉及金额1447万元;省民宗委有11个项目执行率低于50%,其中9个项目执行率为0,涉及金额594万元。

(四)有22个部门单位未按规定用途使用预算资金,涉及金额6346.5万元。如省专用通信局有4个项目经费被用于人员和公用支出,涉及金额295万元;省社科院在“课题及业务经费”中超范围列支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225.4万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179.3万元;省计划生育协会在“生育关怀行动”项目经费中列支其他项目费用17.8万元。

(五)有12个部门单位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不到位,涉及金额258.7万元。如省法院以现金支付车辆燃料费、差旅费等67.6万元;省法制办以现金支付车辆加油费、车辆维护费等13.8万元;省伦教蚕种场以现金支付办公费、差旅费等13.5万元;省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未制定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管理办法,未按规定开立公务卡。

(六)有18个部门单位和27个下属单位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涉及金额2.11亿元。如省妇联及下属省妇儿中心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标,涉及金额517.1万元;省海洋渔业局部分政府采购项目未按规定编制年初预算,涉及金额1047.8万元;省地方志办印刷服务、耗材等21个政府采购项目未编制年初预算,涉及金额114.6万元。

(七)有4个部门单位未严格执行零余额账户管理规定,涉及金额1.14亿元。如省质监局下属省质检院违规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基本户划转资金万元;省知识产权局违规从零余额账户向下属知识产权研发中心划拨资金131.3万元。

(八)有13个部门单位的往来款长期未清理,涉及金额3.79亿元。如省交通运输厅下属省公路局以前借给直属单位的周转金等9123.3万元长期未进行清理;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上级下拨未用的委托事项拨款977.5万元中,有47项共计432.1万元超过3年以上未清理;省工商联有124.2万元应收款超过未清理;省社会主义学院有22.7万元超过3年以上的个人借款截至2014年12月未追回。

(九)有4个部门单位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涉及金额3568.3万元。如省司法厅未将地块有偿使用收入180万元上缴省财政;省水利厅下属省水文局2012至20对外提供水文专业有偿服务收入3254.7万元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十)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有7个部门单位和4个下属单位未经批准出租土地或房产面积18.49万平方米,涉及金额1.54亿元。二是有2个部门单位和7个下属单位无偿将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转借给下属单位等使用,涉及17.16万平方米。三是有3个部门单位和6个下属单位未按规定将租金收入上缴财政或纳入单位预算管理,涉及金额1174.9万元。四是有3个部门单位和5个下属单位违规处置固定资产,涉及金额498.5万元。五是有2个下属单位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闲置,涉及1274.8万元。六是有23个部门和25个下属单位未按规定及时结转在建工程或未及时入账等,导致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涉及金额9.85亿元。

(十一)“三公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务车运行维护费方面。有8个部门单位违规长期借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77部;有4个部门单位违规到非协议(定点)厂家维修、保养车辆,涉及金额5.7万元;有4个部门单位车辆运行维护费超预算44.6万元;有3个部门单位向下属单位转嫁公车费用,涉及金额77.1万元;有5个部门单位在其他费用列支公车费用,涉及金额145.3万元。

2.公务接待费方面。有14个部门单位2088次接待没有公函、邀请函,涉及金额334万元;有4个部门单位在“会议费”、“培训费”等其他科目列支公务接待费,涉及金额27.8万元;有2个部门单位在公务接待费列支接待对象的差旅费,涉及金额3.7万元。

3.因公出国(境)费方面。有4个部门单位11个团组因公出国(境)费超预算79.8万元;有2个部门单位13个团组因公出国(境)年初没安排预算,涉及金额149.5万元;有4个部门单位在其他科目列支因公出国(境)费用376.4万元。

(十二)会议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有14个部门单位120个会议费用超标准206.9万元;有7个部门单位在非定点酒店召开会议107个,涉及金额354.7万元;有8个部门单位在会议费中列支差旅费等其他费用79.5万元;有6个部门单位在培训费等其他费用里列支会议费20.7万元;有7个部门单位计划外召开会议61个,涉及金额104.8万元;有2个部门单位将89.8万元会议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或相关社团承担;有5个部门单位32个会议存在会议费用报销凭证不齐全等问题,涉及金额208.9万元。

(十三)差旅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有7个部门单位263次出差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涉及金额124.5万元;有3个部门单位超标准、超范围报销差旅费1.7万元;有2个部门单位在培训费等其他科目列支差旅费6.3万元;有3个部门单位在差旅费中列支签证费等其他费用45.6万元;有3个部门单位34次出差存在差旅费报销凭证不齐全等问题,涉及金额93.9万元。

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审计署、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审计厅2014年分两个阶段对珠海、汕头、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肇庆、清远、揭阳等12个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地铁等全省25个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各项工作总体上推进正常。审计发现的问题是:

(一)部分重大建设项目进展缓慢。有3个高速公路项目因受征地拆迁进展缓慢影响,总体仅完成计划征拆量的31%。其中有1个项目截至2014年9月底仅完成年度计划的1.54%。

(二)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工作落实不到位。抽查发现,有2个区因承接机构职能不健全承接不了上级下放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医疗室设置许可等6项行政审批事项;有4个市因没有合适的社会组织来承接,有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等50项应转移事项仍保留在原机关实施;有2个市、1个县的护理学会已承接的“护士执业证书核发”事项,仅有1名全职人员或仅由兼职人员利用休息时间来办理,影响服务质量。

(三)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限制条件多、覆盖面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要同时满足行业、资产总额、从业人员和应纳税所得额等多种限制条件,制约了政策的实施,如有2个市已享受税收优惠的覆盖面均不到30%。

(四)部分地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配套工作不落实。有3个市的工商部门实行“先照后证”改革后,其他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简化有关行政许可办证程序和要求;有1个市的工商部门尚未建立“宽进严管”的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有2个市的工商部门虽已初步建立此平台但公示的信息量不充分、不完整,与公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也未能实现互联共享和同步监管。

五、重点民生项目资金审计情况

(一)污染减排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对河源、梅州、惠州、阳江、湛江、肇庆、清远、云浮等8个市2012至2014年6月省级污染减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涉及省财政安排的污水处理设施新增减排量“以奖促减”奖励资金、水泥厂脱硝奖励资金、污染减排预留资金、省级配套中央主要污染物减排资金等专项资金共8.39亿元。审计发现的问题是:

1.有2个市的3个项目未验收即获得专项资金450万元;有1个市的1个项目获得的专项资金比补助标准少150万元;有1个市的1个在建项目未完成即提前获得奖励资金300万元。

2.有2个县挪用省级财政污水处理奖励金1466万元用于平衡预算等支出。

3.有6个市未能按要求完成省“十二五”城镇污水管网设施建设任务,其中有1个市2012和20计划建设污水管网92.6公里,全部未完成;有3个市2012和2013年共计划建设15座污水处理厂,实际仅完成4座,有11座未按计划完成。

4.有7个市的.81座污水处理厂部分污泥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占7个市133座污水处理厂的60.9%,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5.有4个市的35座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低,其中有21座运营1年以上的污水处理厂负荷率未达到60%的标准。

6.有4个市的11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涉及投资额8.65亿元。

(二)政策性农业补贴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对河源、梅州、惠州、阳江、湛江、肇庆、清远、云浮等8个市2012至2014年6月省级政策性农业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抽查了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专项和政策性能繁母猪、水稻种植、农村住房、渔业等涉农保险保费补贴专项共2类资金1.60亿元,占资金总量7.31亿元的21.89%。审计发现的问题是:

1.推广涉农保险存在硬性摊派问题。一些地方政府违背商业保险自愿原则,将政策性涉农保险作为硬性任务分解下达,有的将参保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有的甚至采取与休渔补助等其他惠民政策相捆绑的形式,导致个别地区为完成投保任务弄虚作假。如有1个市的3个镇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水稻种植投保任务而制造虚假标的投保,造成多支付财政资金51.2万元;有1个市的1个村虚构耕地承包合同为不愿投保农户集中投保;有5个市为完成农村住房保险投保任务,利用财政资金统一为农户购买保险,但农户没有承担相应的保费。

2.补贴政策落实不理想。一是参保率低。8个市的能繁母猪保险平均参保率仅为35%,其中有2个市没有开展能繁母猪保险。二是资金压力大。由于统计部门提供的能繁母猪数远低于农业部门核实的数据,有关部门预拨的资金不足,各市代垫付资金的压力大,造成8个市均未能按要求及时、足额发放补贴。三是部分资金未及时到位。有3个市渔业保险补贴资金未及时拨付到位,涉及资金159.9万元。

3.承保机构管理不够完善,服务不到位。一是省渔业互保协会的保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存在漏洞,不能识别保单日期录入错误,可以随意删改相关信息,投保价值填报存在随意性。二是对投保农户服务不到位。有3个市的部分承保机构查勘定损、理赔不及时。三是水稻种植保险的个别承保机构存在未按要求对投保、报损和理赔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参保信息不准确,对理赔的审核把关不严谨等问题。

(三)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跟踪审计情况。

组织对2014年度有棚户区改造任务的16个市本级和58个县(市、区,以下统称县)的棚户区改造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2014年,我省下达棚户区改造开工任务3.72万户(套)。审计结果表明,16个市共筹集棚户区改造资金70.8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38.37亿元,银行贷款32.47亿元,实际完成开工任务4.93万户(套),完成率132%,超额完成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审计发现的问题是:

1.有3个市本级、10个县2675户(套)棚户区改造任务未开工。

2.有1个市本级、8个县通过虚报任务数套取棚户区改造财政补助资金1768.8万元;有1个县的1个施工单位虚报土方工程量,骗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18.4万元。

3.有1个市本级、3个县的棚户区改造财政补助资金共2092.3万元闲置1年以上,最长的达3年,涉及金额116万元。

4.有1个市本级的1个建设单位挪用棚户区改造银行贷款资金5374.6万元用于城市改造项目建设。

5.有1个县的1个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共73.65万平方米。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报告 篇3

一、基本情况

科技部为中央财政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由部本级和19个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组成。财政部批复科技部20**年度部门财政拨款预算支出2 918 634.03万元,科技部决算(草案)反映的当年财政拨款支出2 888 798.49万元,其部门预算与执行结果的差异总额为29 835.54万元,差异的具体情况及产生原因见附表1。

本次审计科技部本级及所属单位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共计2 384 860.97万元,占部门财政拨款支出总额的81.71%。审计查出预算执行中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26 058.54万元,其中20**年24 463.54万元;其他财政收支方面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3568.08万元。上述问题对科技部20**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影响见附表2。

审计结果表明,科技部本级和本次审计的所属单位20**年度预算执行基本遵守了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健全,会计核算基本符合会计法和相关财会制度的规定,对以前年度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编制20**年预算时,所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多报188人,多申领财政资金711.69万元。

2.20**年,部本级未经财政部批准,自行将3个项目预算共计2.2亿元细化并下达给所属单位。

3.至20**年底,部本级“转制科研院所经费”项目至形成的结转资金1562.81万元,仍未统筹安排使用。

4.20**年,部本级将“科技计划管理费”等4个委托项目经费479.7万元全部列作支出后,拨付8个所属事业单位,但至年底有391.92万元实际并未支出,导致决算中多计列支出。

5.20**年,所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分别预付并列支以后年度费用132.17万元、19万元,导致决算中多计列支出。

6.20**年,所属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合作协会)虚报“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成果绩效的归纳整理”项目支出,套取财政资金6.17万元。

7.20**年和20**年,所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农村中心扩大课题经费和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列支基本支出和长期聘用人员工资25.45万元,其中20**年6.86万元。

8.因公出国(境)管理和经费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年,部本级违规组织“双跨”(跨地区、跨部门)出国(境)团组1个,且超出规定人数26人;5个出国(境)团组在境外时间超过规定天数共计12天;2个团组未按规定提交出访报告;7个团组超标准列支住宿费共计12.32万元;4个团组使用不合规票据报销城市间交通费共计9.04万元;还为外单位11人承担出国(境)费用共计17.84万元;

(2)20**年,部本级2人次(共42天)出国(境)费用13.6万元由所属农村中心承担;20**年,部本级7人次(共68天)出国(境)费用由部外单位承担。

9.截至20**年底,部本级超出国管局核定的.编制配备公务用车11辆;20**年1月至202月,部本级先后包租社会车辆15辆,并在外事接待费中列支相关费用164.72万元;所属高技术中心未建立公务用车使用记录。

10.20**年,部本级9个会议未在定点饭店召开,其中3个会议在五星级饭店召开;2个会议超过规定人数;1个会议超预算支出24.51万元;1个会议违规支出餐费2.21万元;所属高技术中心18个会议超标准列支会议费29.86万元。

11.20**年,部本级超标准列支外宾接待费7.23万元;有12人赴外地调研共41天的住宿费由外单位承担。

12.20**年,机关服务中心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委托所属公司承办3个单项合同金额均大于120万元的展览会,共计支出928万元。

此外,审计还发现部本级20**年年初预算中有3.5亿元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实施单位。

(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截至20**年底,部本级挂账8年以上的往来款共计2813.08万元,未及时清理。

2.20**年至20**年,部本级未按规定将机关服务中心上缴的非税收入646万元上缴中央国库,其中20**年190万元。

3.至年,部本级未经批准将房产无偿提供给所属合作协会使用,收取的综合服务费109万元由机关服务中心核算,其中20**年22万元。

三、审计处理情况和建议

对上述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对虚报人员多领财政资金、未经批准细化项目预算问题,要求严格按规定执行;对多年连续结转的项目资金,要求报财政部审批后统筹安排使用;对决算不实问题,要求调整有关会计账目和决算(草案),并退回多领财政资金;对扩大开支范围问题,要求归还原资金渠道并调整有关会计账目和决算(草案);对未经审批购置设备问题,要求补报相关审批手续;对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管理不规范、超标准列支外宾接待费以及由外单位承担出差住宿费等问题,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对未按规定开展政府采购问题,要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对往来款长期挂账问题,要求及时清理;对非税收入未按规定上缴中央国库问题,要求对相关收支进行清理,将结余资金上缴中央国库;对未经批准将本级房产无偿提供给合作协会使用问题,要求按规定予以纠正。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建议:科技部应加强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工作,严格预算执行,并加强对所属单位的监管。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报告 篇4

(一)有8个部门单位预算编制不科学、年中追加预算比例较高。如省民政厅及下属单位年中追加预算2.46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49.64%;省科技厅本部年中追加预算6808.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67%;省文化厅及下属单位年中追加预算共3.39亿元,为年初预算的96%。

(二)有11个部门单位预算编制不够完整、细化。如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未将销售蚕种、检测费等收入纳入年初部门预算,涉及金额1259万元;省地税局年度追加预算5.72亿元没有细化到规定的经济科目;省旅游局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专项资金等5个追加项目,没有细化到规定的经济科目,涉及金额1.18亿元。

(三)有23个部门单位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如省商务厅有46个项目总体执行率仅为11.18%,其中27个项目执行率为0,涉及金额8597.8万元;省国土资源厅有44个项目执行率为0,涉及金额1.59亿元;省有色金属地质局有21个项目执行率为0,涉及金额1447万元;省民宗委有11个项目执行率低于50%,其中9个项目执行率为0,涉及金额594万元。

(四)有22个部门单位未按规定用途使用预算资金,涉及金额6346.5万元。如省专用通信局有4个项目经费被用于人员和公用支出,涉及金额295万元;省社科院在“课题及业务经费”中超范围列支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225.4万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179.3万元;省计划生育协会在“生育关怀行动”项目经费中列支其他项目费用17.8万元。

(五)有12个部门单位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不到位,涉及金额258.7万元。如省法院以现金支付车辆燃料费、差旅费等67.6万元;省法制办以现金支付车辆加油费、车辆维护费等13.8万元;省伦教蚕种场以现金支付办公费、差旅费等13.5万元;省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未制定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管理办法,未按规定开立公务卡。

(六)有18个部门单位和27个下属单位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涉及金额2.11亿元。如省妇联及下属省妇儿中心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标,涉及金额517.1万元;省海洋渔业局部分政府采购项目未按规定编制年初预算,涉及金额1047.8万元;省地方志办印刷服务、耗材等21个政府采购项目未编制年初预算,涉及金额114.6万元。

(七)有4个部门单位未严格执行零余额账户管理规定,涉及金额1.14亿元。如省质监局下属省质检院违规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基本户划转资金万元;省知识产权局违规从零余额账户向下属知识产权研发中心划拨资金131.3万元。

(八)有13个部门单位的往来款长期未清理,涉及金额3.79亿元。如省交通运输厅下属省公路局以前借给直属单位的周转金等9123.3万元长期未进行清理;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上级下拨未用的委托事项拨款977.5万元中,有47项共计432.1万元超过3年以上未清理;省工商联有124.2万元应收款超过未清理;省社会主义学院有22.7万元超过3年以上的个人借款截至月未追回。

(九)有4个部门单位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涉及金额3568.3万元。如省司法厅未将地块有偿使用收入180万元上缴省财政;省水利厅下属省水文局2012至对外提供水文专业有偿服务收入3254.7万元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十)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有7个部门单位和4个下属单位未经批准出租土地或房产面积18.49万平方米,涉及金额1.54亿元。二是有2个部门单位和7个下属单位无偿将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转借给下属单位等使用,涉及17.16万平方米。三是有3个部门单位和6个下属单位未按规定将租金收入上缴财政或纳入单位预算管理,涉及金额1174.9万元。四是有3个部门单位和5个下属单位违规处置固定资产,涉及金额498.5万元。五是有2个下属单位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闲置,涉及1274.8万元。六是有23个部门和25个下属单位未按规定及时结转在建工程或未及时入账等,导致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涉及金额9.85亿元。

(十一)“三公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务车运行维护费方面。有8个部门单位违规长期借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77部;有4个部门单位违规到非协议(定点)厂家维修、保养车辆,涉及金额5.7万元;有4个部门单位车辆运行维护费超预算44.6万元;有3个部门单位向下属单位转嫁公车费用,涉及金额77.1万元;有5个部门单位在其他费用列支公车费用,涉及金额145.3万元。

2.公务接待费方面。有14个部门单位2088次接待没有公函、邀请函,涉及金额334万元;有4个部门单位在“会议费”、“培训费”等其他科目列支公务接待费,涉及金额27.8万元;有2个部门单位在公务接待费列支接待对象的差旅费,涉及金额3.7万元。

3.因公出国(境)费方面。有4个部门单位11个团组因公出国(境)费超预算79.8万元;有2个部门单位13个团组因公出国(境)年初没安排预算,涉及金额149.5万元;有4个部门单位在其他科目列支因公出国(境)费用376.4万元。

(十二)会议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有14个部门单位120个会议费用超标准206.9万元;有7个部门单位在非定点酒店召开会议107个,涉及金额354.7万元;有8个部门单位在会议费中列支差旅费等其他费用79.5万元;有6个部门单位在培训费等其他费用里列支会议费20.7万元;有7个部门单位计划外召开会议61个,涉及金额104.8万元;有2个部门单位将89.8万元会议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或相关社团承担;有5个部门单位32个会议存在会议费用报销凭证不齐全等问题,涉及金额208.9万元。

科学技术局预算执行审计的整改报告 篇5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公告)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了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2008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要求加大整改和处理力度,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推动有关部门完善财政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预防财政 违法违纪行为的长效机制,并将整改和处理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务院十分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温家宝总理7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要求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抓好整改工作,不断推进制度建设,逐步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各被审计单位认真进行整改,截至2009年11月底,已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26.34亿元,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各项制度规定1125项;审计发现的119起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后,已有31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9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现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公告如下:

一、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中央预算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1.关于财政部对以前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的支出净结余541.19亿元未及时清理的问题。财政部已报经国务院同意,将上述支出净结余全部清理并安排使用。

2.关于中央部门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的问题。财政部在2010年部门预算基本支出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增加了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等分类,并要求中央单位对项目支出预算表中属于政府采购的项目,要编制详细的政府采购计划,为逐步细化政府采购预算创造条件。

3.关于预算偿债基金41.27亿元未冲销的问题,财政部将减少国债发行,同时冲减预算偿债基金,并取消这一会计科目;关于收缴的药品收支结余1513.29万元未安排使用的问题,财政部已将结余资金安排使用,并将2009年6月30日以后的利息收入上缴中央金库。

4.关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还贷准备金余额折合人民币551.91亿元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财政部将在报送给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草案中增加“还贷准备金收支情况表”,具体反映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还贷准备金收支情况,并将还贷准备金增值收益净额纳入预算管理;关于收回的国债转贷资金本息余额225.89亿元未及时缴入国库的问题,财政部拟每年分两次将资金上缴中央金库:每年2月底前,将列入当年债务预算、已确认本息的上年回收资金,上缴中央金库;每年6月底,待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上一年终结算确认后,将剩余资金上缴中央金库。

5.关于中央财政安排的救灾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方式不利于统筹使用的问题。财政部拟在现行管理体制框架下,研究建立新形势下防灾减灾资金管理机制,并加大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各业务司的工作协调力度,切实发挥减灾救灾工作的整体合力。

6.关于就业再就业资金结余123.71亿元影响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的问题。财政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起草了《关于就业补助资金结余情况及下一步整改措施的报告》,并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研究分析就业专项资金结余问题的工作方案;二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力度的通知》、《关于建立就业资金统计月报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就业专项资金统计月报制度,加强资金拨付和预算执行管理,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努力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财政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并研究完善资金分配考核制度。

7.关于发展改革委向不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的3个项目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全部得到整改,其中“甘肃石羊河流域西营河专用输水渠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已得到发展改革委的批复;“第一重型机械集团铸锻基地及大型铸锻件自主化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得到环境保护部的批复;“北方重工集团大型装备产业升级项目”已按评审意见补充了相关资料。同时,发展改革委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提前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规定,手续和材料不完备的项目不得列入投资计划。

8.关于部分项目投资完成率低和已到位资金闲置的问题。发展改革委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针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问题,向有关地方发出通知,要求逐一调度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已基本完成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建设;二是针对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并赴各地进行督导,要求加快落实各项前期工作,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二)国税部门税收征管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税务总局及各省级国税局高度重视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整改工作。税务总局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并加大督查和审计力度,切实保障严格依法征税。对部分县级国税局违规提前或延期征税、多征税款的问题,相关地方和单位正积极进行整改。对不符合条件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问题,有关税务机关对这些企业已停止执行优惠政策,追缴税款,并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对环保不达标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问题,税务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对消费税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和《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改进了白酒消费税制度,并会同财政部、烟草局对烟产品消费税政策进行了调整。

(三)财政体制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财政部和有关地方政府认真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关于“基层政府自主调控财力较少,事权与财力不完全匹配”和“地区间财力不够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财政部拟结合新形势下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财力变化以及 转移支付运行情况,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办法,提高转移支付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助力度,进一步推进地区间财力均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对部分地方收支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在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报方面,财政部已开始测算2010年中央对地方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预计数,确保按要求提前通知地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报的完整性。在土地出让收入等纳入预算管理方面,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监察部和审计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省级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土地出让收支纳入基金预算管理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未落实到位的市县限期整改,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对已收缴的土地出让收入,要及时从非税收入汇缴专户划转地方国库,省级财政、国土资源部门要汇总编制本地区土地出让收支预算。在开发区预算管理方面,财政部拟配合有关部门研究确定开发区预算的编列方式。

二、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这次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共计45.17亿元,已整改31.66亿元,占70%。主要是:

(一)关于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14.83亿元的问题。已通过归还原资金渠道、上缴中央财政和规范管理等方式整改11.91亿元,占80%;对其他问题,相关单位已制定整改措施,正在落实中。

(二)关于多报多领财政资金3668万元的问题。已通过上缴财政或缴入上级部门统一管理等方式全部整改。

(三)关于违规收费6.22亿元的问题,已通过停止违规收费、补办收费报批手续等方式整改3.99亿元,占64%;关于未及时上缴非税收入19.08亿元的问题,已通过上缴中央财政或报财政部调整预算等方式整改15.33亿元,占80%。对其他问题,相关单位已制定整改措施,正在落实中。

(四)关于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中央部门高度重视,有17个部门组建了会议费清查小组,清理会议支出,收回存放账外和被侵占的资金,将挤占挪用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各相关部门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审计查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计划和审批制度,建立了量化管理机制,对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实行全过程监督。有的部门还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强化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

(五)关于20个中央部门2008年决算(草案)中少计收入、结余和资产共计16.71亿元的问题。这20个部门已通过调整决算及有关账务等方式整改15.76亿元,占94%。其 余9489.84万元涉及少计固定资产等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清理,待核实无误后再调整账务。

(六)关于“部门工作安排与部门预算安排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部分部门预算年初难以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影响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问题。中央各部门表示,将在下的预算编制中改进方式方法,项目申报前要进行充分论证,并加强对申报项目的审核;逐步理顺预算各环节的关系,加强对所属单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内部预算的审核效率。

三、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三峡总公司及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审计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把落实整改与加强内部控制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了工程计量和合同管理。对部分项目投资控制不到位的问题,三峡总公司已于2009年初编制完成溪洛渡水电站单项工程执行概算,计划于2009年内编制完成总执行概算,并表示将按投资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目标和责任,加强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和目标管理。对招投标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三峡总公司修订了《中国三峡总公司招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招标规划、招标文件编审、评标专家组成、分包管理、评标标准和关联交易管理等工作,并加强了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检查,由招标、纪检监察及审计部门共同组织对下属公司、职能部门的招标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对超出国家标准收取招标代理费的问题,三峡总公司进一步规范了内部关联交易行为和关联价格定价机制,按分类指导原则颁布了有关招标代理等内部关联交易价格的定价标准和办法。

(二)电力建设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电力建设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关于部分项目未批先建的问题,有关地方正在按照要求补办项目核准手续。关于违规征占土地的问题,国土资源部根据审计提供的资料,正在进行专项调查,有关地方正在向国土资源部补办手续。关于少征、漏征差别电价的问题,发展改革委、电监会和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清理优惠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电价征收工作,有关地方正在按照通知要求清理优惠电价政策。

(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水利部十分重视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进行整改,通报批评了问题严重的部分项目单位,要求必须在主汛期前整改涉及渡汛安全的问题,以消除隐患。对延长工期的问题,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截至2009年10 月底,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年目标任务的6000多座水库,除个别大型水库需按计划跨施工外,其他项目可在2010年底前完工。对162座因擅自减少或变更部分主体工程等存在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的水库,有关地方政府已整修或重建了127座,其余35座水库在2010年汛期到来前可全部完成整修或重建工作。对一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和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问题,相关地方和单位已收回被侵占、出借或挪用的资金1.68亿元,处罚项目法人12家、施工企业43家、监理单位15家和设计单位5家,处理责任人67人,并进一步完善了招标代理、项目法人、施工和监理等制度。

四、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跟踪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审计机关和各部门及相关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全部整改了审计指出的问题。有关方面根据审计建议,出台了570多项制度规定。

五、重点资金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城市基础教育经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教育部、财政部和有关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全国城市基础教育财务管理工作和制度建设。19个城市通报了审计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的地区还对审计调查未涉及的中小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建立了整改工作督查制度。截至2009年11月底,违规收取的择校等费用已退还学生或上缴财政3.84亿元,占审计调查发现此类违规资金总额的76%;违规统筹和挤占挪用资金已归还原渠道10.93亿元,占审计调查发现此类违规资金总额的60%;滞留资金已安排使用23.41亿元,占审计调查发现此类违规资金总额的96%;化解学校债务8.44亿元,占审计调查发现此类违规资金总额的40%。同时,还对31名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党纪政纪处分。其他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部分违规资金已用于项目建设或学校日常支出,一时无法退还,滞留的经费需要逐步安排消化,学校偿债资金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统筹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有关地方都制定了具体整改措施。

(二)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认真研究完善政策制度,督促地方整改。财政部按照国务院要求,迅速向10省(区、市)逐类逐项核实问题,下发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并对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了处理。10省(区、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逐级落实责任,及时进行整改。对财政支农投入未达到要求比例和部分项目建设未达到设计要求或预期目标的问题,相关地方制定了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相关制度和考核激励办法,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加强了工程建设管理。截至2009年 10月底,违规使用的26.93亿元支农资金,已整改26.37亿元,占违规资金总额的98%,其中挪用5837.4万元建房买车的问题已全部纠正。

(三)种粮农民补贴资金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根据审计调查情况,财政部加强了对良种补贴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良种补贴政策执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论证,制定了《2009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及《中央财政天然橡胶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非种粮或非耕种土地享受补贴、已种粮土地应得未得补贴及资金拨付不及时的问题,有关地方政府已责成财政、农业等部门,完善相关制度措施,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补贴资金发放给应享受补贴的种粮农民。截至2009年10月底,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已基本得到整改。

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关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部分中央新增投资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确保项目100%开工建设、地方配套资金100%落实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100%整改到位,确保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对达不到“三个百分之百”考核目标的,将调减或暂停安排中央投资。有关地方积极采取措施,加快资金落实和项目管理,促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有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未落实到位的问题,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

七、环境保护专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逐项加以整改。对水污染防治措施在部分地区未能完全落实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截至2009年10月底,环渤海地区未按计划开工建设的23座污水处理厂中,有22座已开工建设,另1座因企业已采取节水环保等措施不需要再建设;未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15个经济开发区中,有14个已开工建设;海洋局封闭了7个超期使用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对水污染防治资金征收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9省(区、市)对无故拖欠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的企业和单位依法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三河三湖”流域13省(区、市)已追回少征、套取、挪用和截留水污染防治资金20亿元;环渤海地区13个城市已追回少征和违规使用水污染防治资金1.58亿元。各地政府还将环保机构经费全部纳入了同级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以杜绝挤占、挪用问题再次发生。对41户中央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问题,相关企业正在采取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改造等措施,确保按时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八、金融机构审计和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关于“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虚假按揭贷款以及向不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提供贷款215亿元”和“因贷后监管不严有43.6亿元信贷资金违背贷款用途”等问题,6家银行已全部整改;关于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未经批准立项的投资项目发放106.9亿元贷款的问题,6家银行已收回或整改74.55亿元。这些银行还从体制、机制和流程等方面深入查找违规原因,认真清理和修订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公司治理。

九、企业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关于多计、少计利润和资产的问题,13户企业已全部整改。关于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和违规操作等造成损失63.72亿元的问题,有关企业正在采取措施挽回损失,初步确认有28.42亿元损失已无法追回。13户企业还建立健全了360项财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规范了决策程序。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完善引导和支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政策措施。

十、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落实情况

对审计提出的五条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制度,加强和改进了管理。

(一)关于“尽快修订预算法,推进财政管理的统一完整和公开透明”的意见。财政部表示,有关部门已成立预算法修改起草小组,积极推进预算法修订工作。对审计提出的意见,有关方面正在认真研究,将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预算管理制度予以体现和落实。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切实推进预算公开,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的意见。财政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实行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改革,建立预算编制与执行相结合的机制,强化财政拨款专项结余和净资金结余管理,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二是继续推进预算公开,初步建立起财政预算信息披露制度,主动公开了2008年全国财政收支决算情况,中央财政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部门预算数量2009年达到95家,2010年将达到99家,基本上涵盖了国务院所有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并加强对地方预算公开的指导。中央各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和审核工作,强化预算执行中的监督和管理,努力建立规范预算执行的长效机制。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和监督,确保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的意见。财政部表示,已于2009年9月上旬完成30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将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跟踪检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督促地方严格按规定使用资金。发展改革委派出专项稽查组,赴各地检 查新增投资项目的资金配套、开工建设情况,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建设,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和宏观调控效果。

(四)关于“加强金融监管协作,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意见。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金融监管协作的政策措施,完善了反洗钱合作机制;建立了金融风险监测周报制度,积极推进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建设;注重加强不同监管政策、法规之间的协调,改进和完善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机构和交叉性金融业务及产品的监管政策,完善金融信息共享制度。

科学技术局预算执行审计的整改报告 篇6

审计工作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1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向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合肥市2011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方案》,市审计局对2011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今年的市级预算执行审计,主要审计了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属三大开发区组织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市城乡建委、市民政局等10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开展了市直预算单位保留账户管理情况等5个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从审计情况看,2011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升,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的增幅均高于同期地 方财政收入的增幅。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构建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逐步实现预算公开评审和绩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审计结果表明,2011年我市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总体情况较好,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各项预算任务,地方预算超收收入安排和资金使用均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但通过审计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的问题。

一、市财政局、地税局组织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11年,市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收入管理,合理安排支出,保障了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市财政局组织市本级预算执行方面。

1、个别基金项目未编入政府性基金预算。2011年,市本级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9544万元,支出4662万元,未编入年初政府性基金预算。

2、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待查资金未及时清理。截至2011年末,市财政局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待查资金626.70万元未及时清理,其中2011年以前形成的待查资金463.55万元。

3、预算执行进度不够均衡。2011年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11、12两个月入库32.28亿元,占全年地方一般预算非税收入的67.73%。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中有5个月占全年支出的比例低于5%,12月份占全年支出的20.43%。

4、部分项目进度迟缓,影响预算执行效果。2011年末,市财政局将部分基建项目、省补专项资金等12.63亿元,转入暂存和财政专户,占当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5.82%。同时,2011年以前财政专户结余的自来水价格调节基金、金融专项资金等7项资金5.12亿元当年仍未使用。

(二)市地税局组织市本级税收收入预算执行方面。

1、延缓征收税款1.56亿元。审计抽查发现,37户企业2011年应缴税款1.56亿元,延压至2012年开票入库。

2、个人房产出租税收入库分解比例的设定未履行报批手续。市地税局对个人房产出租涉及的税收实行综合征收率,2011年征收该项税收2225.29万元,市地税局自行确定房产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分解比例,未履行报批手续。

(三)3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的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缴纳审计情况。今年延伸审计了1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6家小额贷款公司和3家典当公司2011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缴纳情况。根据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反映,31家公司201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基本能够按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各项税收,当年已计提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收1.69亿元,实际缴纳1.10亿元,其余税款主要是按税法规定延至次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等。市地税局较好地执行了融资性担保业务营业税的减免优惠政策,2011年共减免1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营业税等1044.77万元,促进了融资性担保公司更好地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但审计也发现: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小贷公司共178万元税款入库预算级次不正确,1家小贷公司2011年征缴期内应缴未缴营业税及附加等132.16万元。

二、市属三大开发区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今年在开展三大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基础上,延伸审计了部分民生工程资金和财政扶持奖励企业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2011年三大开发区按照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大力组织收入,有效安排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审计也发现:一是支出预算调整幅度较 大。2011年,新站区、高新区、经开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25亿元、12.47亿元、19.32亿元,分别是年初批复预算数的235.37%、222.68%、144.07%。二是部分预算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截至2011年末,新站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罚没收入等1.81亿元,高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等1.33亿元,未及时缴入金库纳入预算管理。

(一)民生工程资金延伸审计情况。

三大开发区加大对民生工程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认真落实民生工程政策,2011年共支付民生工程资金2.8亿元,全面完成民生工程目标任务。重点抽查了农民工技能培训、乡镇文化站建设、义务教育经费等3项民生工程资金,资金使用总体符合相关管理规定。但审计也发现农民工技能培训存在重复申领资金和超范围培训的现象,其中:经开区80人、高新区24人,共多领取财政补助资金4.09万元。另外,新站区个别综合文化站站房与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共用,产权关系不明晰。

(二)财政扶持奖励企业资金延伸审计情况。

三大开发区围绕调结构、促发展,认真落实我市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及时审核和兑现各类扶持奖励企业资金14.1亿元,促进了区内企业做大做强。但审计也发现:新站区超 范围支付区内企业其他补贴资金358.28万元;经开区个别奖补项目未能按协议约定及时竣工投产;高新区4个孵化器补贴项目申报手续不完善。

三、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今年审计了市城乡建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重点局、市人防办、市粮食局、市土地储备中心、团市委、市电大10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延伸审计32个二级单位,审计预算支出总金额15.58亿元。

审计结果表明:2011年,10部门能够认真执行预算,预算收支基本符合国家有关预算和财经法规的规定,预算执行情况良好。10部门组织收入预算超额完成,共征收非税收入14.76亿元,超预算31.43%。支出预算安排能统筹全局、保障重点,总体预算执行率104.23%。抽查了纳入财政绩效考评的15个项目,全部能够按计划组织实施,预算执行率87.29%,基本实现预定绩效目标。延伸审计二级单位结果显示,5个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财经法规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执行方面。

1、部分收支未纳入预算编制范围。2011年,市人社局调剂下属单位资金66.75万元,市城乡建委及所属市排水办租金收入46.65万元,市粮食局租金收入8.40万元,均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直接用于单位支出,且未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另外,市重点局代征税费手续费收入244.15万元,也未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

2、部分项目支出未专款专用。5个部门存在自行调整项目支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项目资金的现象,涉及金额369.05万元。其中:市人社局及所属二级单位264.29万元,市财政局57.07万元,团市委25.15万元,市民政局所属市救助站11.49万元,市人防办11.05万元。

(二)其他财政收支方面。

1、公务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2011年,市粮食局公务卡年末资金余额11.56万元未按规定缴存单位往来账户,且违规使用现金报销差旅费等支出9.16万元。市电大将3万元先期转入贷记公务卡,未严格执行“先消费、后还款”的管理规定。

2、财务核算不规范。市民政局从上年结余资金中拨付省市合建老年公寓项目资金1000万元,直接冲减上级补助收入,造成收支同时少反映1000万元。市土地储备中心2011 年利息收入978.10万元,直接冲减支出,未按规定记入其他收入。市财政局经批准报废办公设备179.28万元,未冲减账务。市人防办及所属信息保障处、团市委所属市少年宫、市城乡建委所属市排水办部分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

3、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市城乡建委三年以上暂存款2.02亿元、暂付款1.85亿元,市粮食局三年以上暂存款1845万元,均未按规定及时清理。

4、违反定点采购、“三单合一”管理规定的现象仍然存在。市重点局部分车辆维修、印刷、办公用品购置未在规定的定点企业办理,涉及金额18.88万元。市土地储备中心、市人防办等部门部分招待费报销未严格执行“三单合一”制度,涉及金额38.59万元。

四、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情况

围绕政策执行和资金绩效,对市直预算单位保留账户管理、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幼儿园以奖代补市级资金使用绩效、大建设项目以及肥东、庐江两县县级政府性资金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一)市直预算单位保留账户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2006年11月,我市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进行清理,经批准同意,市本级预算单位保留76个银行账户。2007至2011年,新增银行账户27个,撤销、划出24个,至2011年末,保留账户共计79个,分布在市直21个部门的39个单位。本次共调查保留账户69个,涉及市直15个部门的32个单位。

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开展银行账户清理以来,我市逐步完善市直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控制新增银行账户。相关管理制度基本得到有效落实,账户设置程序总体比较规范,各单位均对账户资金单独设账核算,并定期与银行核对账户余额,资金运行安全有效。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国土局、市检察院、市产权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等18个单位的31个保留账户未执行月报和账户年检制度。二是市投融资办、市法院、市排水办等5个单位保留账户的资金收支核算范围不符合账户批准用途。三是市第35中学和市国防学校2个单位的保留账户基本闲置。

(二)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专项审计调查。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是33项民生工程之一。2011年,全市计划投资10600万元,完成13000户农村危房改 造任务;计划投资3240万元,完成25个乡镇清洁工程任务。当年实际到位资金分别为11440万元、330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07.92%、101.85%。

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能够按计划实施,改善了部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和农村卫生环境。2011年,我市实际完成危房改造12329户,完成计划的94.84%;清洁工程的各项任务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较好地执行了“五公开”制度,清洁工程建设及购置基本执行了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县(市)未按省、市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农村危房现状及最困难户住房情况的专项普查,改造前未对原住房开展危房等级技术鉴定,对补助对象中的“其他贫困户”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二是实施清洁工程乡镇中,有17个乡镇将垃圾简易填埋,部分垃圾填埋场所建设和处理工艺不符合专业规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少数乡镇存在清洁工程设施设备闲置,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

(三)幼儿园以奖代补市级资金使用绩效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2011年市级预算安排幼儿园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0万元,当年全部拨入财政专户。2012年3月,市财政局拨付 各县(区)首批市级奖补资金1404.05万元,用于补助新建幼儿园9所,补贴企事业办园38所,资助贫困幼儿237名。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我市围绕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确定的目标和措施,认真组织实施,首次建立企事业办园生均补贴和学前教育贫困幼儿资助制度,并开展普惠园认定工作。出台了市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促进市级奖补资金分配公正透明、规范使用。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对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未能先行组织实施,导致市级奖补资金2000万元当年未使用。其中:普惠园奖补资金至审计调查结束时,仍滞留在财政专户。二是少数项目未严格按照市级奖补政策进行审核把关,涉及资金111.10万元。

(四)大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2011年,我市组织开展长江西路高架、小仓房污水处理厂等建设项目已完单项工程价款审计805个,截至2011年末,完成632个,审计金额59.76亿元,审定金额56.29亿元,节约投资3.47亿元。组织完成了蒙城北路、宿松路等21个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审定金额25.50亿元。

审计结果表明:从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看,建设市场高估冒算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工程招标报价日趋理性,2011年工程价款审计的平均核减率,已从10%以上下降到5.81%。从竣工决算审计情况看,21个项目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建设程序和管理手续完备,并通过质量验收,资金支付率达到96%,其中:征地拆迁资金支付率100%,主体工程资金支付率98%,其他配套及费用的支付率90%。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程价款审计方面,园林绿化工程的部分设计标准偏高,导致部分工程移交和结算存在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工程量负调整的管理手续不完善;公益性项目工程变更审批制度不健全。二是竣工决算审计方面,2011年完成的21个竣工决算审计项目,仍然存在决算不及时及概算内容不完整等问题。

(五)肥东、庐江两县县级政府性资金专项审计调查。根据省审计厅的要求,我市开展了肥东、庐江两县2009至2011年县级政府性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从审计调查情况看:2009年至2011年,肥东、庐江两县政府性资金总收入152.85亿元、110.21亿元,年均增长25.07%、47.37%,其中转移支付收入为46.47亿元、52.0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0.41%、47.28%。总支出140.65 亿元、107.60亿元,年均增长31.64%、49.39%,其中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方面的支出为72.54亿元、77.07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51.59%、71.63%。调查结果表明,两县政府性资金收支规模快速增长,保障能力逐年提高,“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但县级政府性资金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性较大,非税收入占比相对较高;县级政府性资金支出增幅与收入发展不平衡,部分支出存在一定压力;县级政府性资金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五、蜀山区政府财政决算审计情况

根据《合肥市2011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方案》,将2011年下半年开展的蜀山区2010财政决算审计情况一并报告。2010年,蜀山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1亿元,为预算的134.27%,比上年增长44.24%,其中:地方收入完成9.72亿元,为预算的137.76%,增长52.25%;财政支出完成11.54亿元,为预算的100%,增长26.52%。审计结果表明:2010年,蜀山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批准的预算目标,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使用履行了报批手续,财政决算基本真实地反映了预算执行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区财政专户利息收入等644.67万元未缴入金库;二是财 政决算支出中1.26亿元项目资金转入财政专户,当年未使用。

六、审计整改情况

市政府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高度重视,按照《关于实施审计监督“双百”制度的意见》,要求必须百分之百整改到位,并将召开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组织开展审计整改重点督查。各相关单位均已采取措施或正在采取措施进行积极整改。目前已经整改完毕的有: 一是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方面,市财政局2012年已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编入政府性基金预算,并已着手开展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待查资金的清理工作;市地税局已在今年将缓征税款征收入库,对个人房产出租的税收分解比例已按程序报批。

二是市属三大开发区预算执行审计方面,高新区已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3118.31万元缴入金库,追回重复申领的财政补贴资金0.7万元,并制定了《高新区财政服务经济发展政策兑现管理暂行办法》,成立兑现会审领导小组,加强财政扶持奖励企业资金的审核把关;新站区已将罚没收入95.94万元缴入金库;经开区已追回重复申领的财政补贴资金2.57万元,并取消违规培训机构2012年培训资格。三是10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方面,市城乡建委及所属市排水办已将租金收入46.65万元上缴财政,并联系财政部门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市粮食局已将2012年收到的租金收入8.40万元上缴财政;市财政局已将占用的项目资金57.07万元归还原渠道,对报废的办公设备179.28万元已核销账务;市土地储备中心2012年已规范利息收入核算;市人防办、市排水办、市少年宫均已将未入账的资产补登入账。四是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方面,对市直预算单位保留账户管理中存在未执行账户月报和年检制度的问题,市财政局、市审计局正在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对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城乡建委已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报送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村村庄整治相关基础资料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工作管理;对幼儿园奖补资金中不符合政策规定的111.10万元项目资金,市财政局在拨付资金时已全部予以扣除,普惠园奖补资金432.05万元已于5月底拨付至各区;对县级政府性资金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肥东、庐江两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促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培植财源,缓解收支压力。

五是蜀山区财政决算审计方面,蜀山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制定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等制度,督促加快项 目执行进度,2011年已将转入财政专户的项目资金按规定拨付使用,并将财政专户利息收入等644.67万元缴入金库。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市政府将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整改,确保百分之百整改到位,并将在下半年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结果。

七、加强市级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完善预算编制,进一步增强预算透明度。立足全面完整,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着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加强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统筹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综合使用效力。深入推进预算公开评审,合理确定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增强预算编制过程的透明度。

(二)强化预算执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财政预算分配和监督职能,强化预算执行动态分析,提高预算执行进度的均衡性。加大对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和清理力度,盘活长期闲置的结余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主管部门对二级单位的管理力度,增强部门预算执行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三)积极培植税源,进一步严格税收征收管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群,形成集聚效应,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积极应对结构性减税和结构性增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强餐饮、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的税收稽查,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

上一篇:招行贵金属延期开户流程下一篇:腾讯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