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答案版

2024-10-10

口语交际答案版(精选8篇)

口语交际答案版 篇1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案

(时间:25分钟)

课题:口语交际:劝告 命题:罗 时 娟 做题: 审核: 班级: 姓名: 整洁: 得分: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劝告,学习并运用学到的常见的劝告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劝告能力,努力做到劝告方式恰当、语言真诚。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劝告”是一门学问,适当的、好的劝告常常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法国某电影院常有戴帽的女观众,坐其后者极为反感,但女观众毫不理会。于是,男观众就向经理反映。有一天,在影片开映前,银幕上出现一则通告: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本院为了照顾衰老高龄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不必摘下。通告一出,所有女帽全摘了。(西方国家的很多女性不喜欢别人说她老,即使60岁的妇女听到有人说她年轻漂亮时,她会很高兴,对夸奖她的人很亲切。)

由此可见,劝告的确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在。当然,这其中的方法也是非常讲究的。

二、知识概要和方法指导

1、什么是劝告?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拿道理劝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②希望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而说的话。——劝说要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

2、学习课本材料,思考:叶剑英的劝告用的是什么方法?取得怎样的好效果?

叶剑英劝告警卫团同志安心工作,没有以势压人,而是巧用譬喻法,以平等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你知道劝告还有哪些方法呢? 常见的劝告技巧:

(1)巧用譬喻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正面劝告,有理有节:直接讲道理,注意因势利导,层层深入。

(3)直话曲说,借例言理:通过曲折含蓄的语言,把自己的意见、思想暗示给对方,以达到劝告目的。也叫“旁敲侧击”。

(4)先运用“激将法”,再因势利导:针对被劝告者的本性、品质,用言语激怒他,“请君入瓮”。

4、劝告要注意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原则)请分别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字。(1)言之有“礼”,说话要得体,如尊重对方,不可以势压人等;(2)言之有“物”,说话内容要符合实际,语言表达要简洁、清楚;(3)言之有“序”,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不颠三倒四。

三、学练巩固

分别给下列各题选一个你认为最恰当或效果最好的一项。........

1、在争创全国文明城的时候,作为一名志愿者,当你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时一位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硬闯红灯,这时,你迎上去说(C)

A、喂,你想干吗?想找死呀? B、下来!你已经违反交通规则了!

C、这位同学,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请你下来!D、你这家伙,懂不懂交通规则呀?

2、某网吧的广告语是“一键钟情”,却把“见”写成了“键”,尽管他别有用意,但为了劝告网吧老板改正错别字,你选择(B)(提示:宜正面劝导,指出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劝其改正。)

A、老板,你真是太差劲了,“一见钟情”应该用看见的“见”,你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呵!B、老板,大家一看你的招牌就知道是网吧了。但你故意把成语“一见钟情”错写成“一键钟情”,人们会觉得这是乱用错别字,产生笑话,而且会误导很多学生。

C、老板,“一键钟情”的“键”字用错了,你知道吗?你这样做是乱用错别字,是不规范用字,你要把这个“键”字改过来。

3、小红的父亲吸烟成瘾,如果你是小红,该怎样劝告父亲?你选择(C)(提示:劝告对象是长辈,说话要特别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A、爸爸,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抽烟了,吸烟是有害健康的!吸烟是很浪费钱的!你还不知道吗?别抽了,好不好?

B、爸爸,既然我劝不了你,那我也抽,让你也来感受一下被迫吸烟的味道吧!

C、爸,自从你吸烟以来,家里“烟雾弥漫”,又臭又呛。您吸烟,浪费钱不说,既危害您自己的健康,又间接危害我和妈妈的健康。别抽了,好吗?

4、李明要参加义务鲜血活动,可他爸爸不同意,认为鲜血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请你帮李明想个办法,怎样劝告他父亲?你选择(C)

A、爸爸,我们的生物书上写道: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输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身体的,其身体组织会及时补给的。您看,我身体那么好,没事儿的,您放心吧!

B、爸爸,假设有一个病人急需输血,而医院血库里没有相匹配的血型可以提供,如

果都没有人献血,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就有可能无法挽救。而如果是我们的一个亲人遇到这种情况,那我们不都更悲伤吗?爸爸,为了爱心,请让我去吧,好吗?

C、爸爸,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献血的义务。我们不能太“小心眼”,太自私!对吧?

四、实战演练(任选1-2题现场练习,同桌之间最多有一题可以相同。)

1、某学生迷恋上网打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如果不悬崖勒马就会荒废学业。作为同班同学的你,该如何让他认识到沉迷网吧的严重危害呢?请写几句劝告他的话。

【沉迷网络游戏好比车陷泥潭,车难行,人悲伤。沉迷网吧不自拔,就会成为街头小混混,人们瞧不起。走出网吧,努力学习,收获的除了知识,还有更多人的赞赏。】

2、有个年轻画家去找大画家门采尔,抱怨说:“为什么我花了一整天画的一幅画,卖了一年也卖不出去呢?”

门采尔劝道:“你倒过来试试看,你花了一整年去画一幅画,或许一天就能卖出去。”

3、假如你是救助残疾儿童募捐活动的志愿者,抱着募捐箱正在路口向行人募捐,这时走来一位拉着女儿的妇女,你会怎样委婉、得体地劝说她献出爱心?

阿姨,您好!您肯定非常关心像您女儿一般大的残疾儿童吧?不论您捐多少都一定能帮助他们的。

4、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你帮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

叔叔,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提高思想修养,提升文化品味。另外,文学名著还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呢。

5、列举我们学校(或我们班级)中出现的某种不良现象,并给那些同学作出劝告。

我想劝告那些乱吃零食的同学,吃零食有害健康,那些油炸食品既不卫生也没有营养,有的杂志上报道,经常吃零食的人患肠道溃疡的机率大大多于正常饮食的人,因此,请同学们不要吃零食了。

我想劝告那些喜欢抄袭作业的同学,抄袭他人作业的人是寄生虫,寄生虫是最令人讨厌的,是找不到知心的朋友的。

我想劝告有些同学,要爱护环境,搞好班级卫生工作,如果大家都糟蹋环境,我们的校园将垃圾成堆,臭气熏天。

口语交际答案版 篇2

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能善于交谈、与小伙伴开心地诉说自己家里的趣事, 但是在正式场合或者口语交际课上, 当着全班同学面说话时, 他们就不敢开口说, 不愿开口说, 不能用普通话完整流利地表达。我就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闭上叽叽喳喳的小嘴巴的呢?下课时窃窃私语的热乎劲到哪去了呢?机会来了, 上个学期学校进行了校本研究课, 专门就口语交际来进行主题研究。其中我上了一节《小兔运南瓜》的口语交际课。上完课后, 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是因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缺乏了兴趣。如果给学生都安上兴趣的翅膀, 他们就能在口语交际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案例描述】

《小兔运南瓜》一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记得老教材中也有, 只是那时是三幅图的, 让学生看图编一个童话故事。而新课程给了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 把中间那幅小兔想办法运南瓜的图留着空白,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上课了, 我先跟学生们聊天:“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故事会上讲过哪些故事吗?”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然后我趁机点开电脑屏幕, 出现:故事会。“今天又到了我们故事会的时间啦!”听到我的话, 大家立即迫不及待的样子。可见, 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接着, 我出示画面, 说:“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大森林里, 有一只可爱的动物, 请你来猜猜它是谁?”刚出示谜语, 学生们马上就猜到了答案。然后我接着说故事, 一边说一边点击出示相应的图片:“今天是小兔的生日, 兔妈妈让小兔去菜地里摘一种果实回来招待朋友们。我们一起和小兔去菜地看看吧。”学生的眼睛就一直跟随我来到图片上。然后发出“哇”的感叹声。看来我的图片很吸引他们。我立即趁机说:“这些南瓜长得怎么样啊?”学生个个兴奋地想出各种词语来形容自己看到的南瓜。当然, 我一边鼓励, 一边引导他们感受南瓜又大又圆, 引出后面的话题。“赶紧把南瓜运回家吧, 妈妈还等着呢。咦, 小兔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难了?”我做出犯愁的样子, 一下子就把学生从兴奋带入到疑惑的状态。于是立即就想到了:这样大的南瓜怎么运回家呀?看到学生们皱着的小眉头, 我就发问了:“聪明的小朋友们, 你们能开动小脑筋, 想出一些好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去吗?”这时学生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于是我就把时间交给了学生:“下面自己先想一想, 然后举手把你的好办法告诉我们大家。”讨论过后, 学生举手回答。他们说一个方法, 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一个:滚、推、拉、扛。我惊讶于学生竟然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 有趣的是, 他们一边说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生怕大家不理解他的意思一样, 可有趣了。随后, 我们一起讨论出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去的办法最好。接下来就是小白兔回家以后要把运南瓜的过程告诉妈妈, 这个也是让学生再次复述一下。于是, 我就把自己当成兔妈妈, 到学生中间随机采访:“小白兔, 能告诉兔妈妈我吗?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呀?”面对我的提问, 学生自然也把自己当成了小白兔, 得意地告诉“妈妈”运回南瓜的方法。

【案例反思】

(一) 进入童话世界, 激发学生想象力

童话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小学低段的学生爱听故事, 抓住他们的这一年龄特征, 把他们带入了小兔的世界, 来到小兔家的菜地里, 和小兔一起去搬南瓜。我充分利用本课中的几幅插图, 创设了小兔在南瓜地里准备搬南瓜, 却正为难怎么搬的情境, 这大大激起了学生们乐于助人的欲望, 并调动了他们的兴致。学生都把自己当做那只小白兔了。

(二) 你说我说, 开展小辩论

孩子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尤其是当他们心中有所想时, 都迫切希望能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就充分给他们说的时间和机会, 并从中引导:办法虽多, 但并不是每个办法都实用, 还应教给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 在众多办法中精中选精。如:“你们真了不起呀, 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 可哪个办法最好, 最省时省力, 又能不弄伤大南瓜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知道了评点的要求后, 一时叽叽喳喳地各抒己见, 教室顿时沸腾了起来。谁说孩子们不能说, 不敢说呢?瞧, 他们说的多带劲!

(三) 进入故事角色, 以情述说

口语交际中, 如果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说, 学生根本没有一点想说话的欲望, 别的学生也会听的厌烦, 那么该采用什么办法让他们再次复述重要的内容呢?这节课中, 为了让多个学生重点复述运南瓜的方法, 我就自己扮演兔妈妈, 走到学生面前, 随机采访:“你这只小兔真可爱, 请问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啊?”这句话让他们走入了小兔子的角色, 兴趣更浓了, 仿佛自己就是那只要搬南瓜的小兔子, 有的学生已经手舞足蹈地示范了起来。他们感觉自己是了不起的名人一样, 能被老师采访, 心中都期盼着老师能采访他一下。

(四) 奖品激励, 调动说话的积极性

当然也有几点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因为是公开课, 所以我们是在阶梯教室上的课, 很多活动就不好开展。当时我的设想是把南瓜贴在黑板上, 让闯关成功的学生亲自上黑板摘下“南瓜”。这样能让他们更敢说更想说, 品尝到动脑筋后的成功喜悦。而由于场地限制只能由我摘下来送给他们了, 效果就打了折扣。另外, 我还准备找个真实的南瓜, 让学生进行表演活动的, 一是因为冬季没有南瓜, 二是因为场地不好开展表演活动, 所以只能作罢。我想, 如果表演起来, 学生的兴趣更浓, 除了培养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以外,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

总之, 只要我们老师认真上好每节口语课, 并在平时多多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培养表达能力, 相信我们的学生会越说越生动, 享受到口语交际更多的快乐。

摘要:只要我们老师认真上好每节口语课, 并在平时多多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培养表达能力, 相信我们的学生会越说越生动, 享受到口语交际更多的快乐。本文以人教版《小兔运南瓜》为例对口语交际展开了简要分析。

口语交际答案版 篇3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材;话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教材,从广义上讲,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的总称。本文涉及的教材,是一种狭义的概念范畴,即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委会专门针对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通过对文字和文本的选择和组合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学主题及相关阐释材料,它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对教材的微观分析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编者的无意识或是有意识的遣词造句,对文字进行选择和组织,从而形成的一系列对内容的阐释说明文本,以及他们对于早已存在的和临时专门编撰的文本或主题材料的选择和组合行为。也就是说,教材内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字(符号),它更是编者话语的核心表现。对教材的微观分析所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也正符合社会语言学家C.Kransch对于话语概念的解释,即它不仅仅是一种讲话方式、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同时也是某一话语社区的行为方式、交际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1]它能为我们更好地分析教材、反思教材提供条件,而这恰恰是教材最有研究价值的部分。

一、口语交际教材话语模式分析

编者的言语行为,简言之就是对文字、文本的选择和组织。“各类言语行为话语模式由各类言语行为行事意图和完成该意图的必备要素构成”。[2]也就是说,对于“人教版”口语交际教材言语行为话语模式的结构分析,我们应该立足于教材为何呈现“该式样而非其他”的构成条件和教材编者的意图进行思考和研究。

(一)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

语文概念的最初来源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语文教育书简》)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存在直接确证语文的工具性认识。口语和书面语作为语文两种交际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得最为广泛的,无疑是口语表达。口语交际的社会性、应变性等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培养语文思维和能力。当然,其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外部表现出来的文字(符号)本身,更是其中的内涵,所以其工具性从形式和内容上并未否定与人文性共生,这就为口语交际的忠实和口语交际教材的出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社会环境的外在触发

在社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口语的沟通、交流作用会显得越来越大,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对所有成员的必然要求,并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需的生活能力。语文教学思想、理念、方法、教材、考试制度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不甚如意的语文学科教学效果,引起一部分人迫切需要改变现状,而这部分人的行为逐步影响到社会各界。

基于此,研究者们不断对语文学科进行认知和反思,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本土语文学科进行有效建构。世纪之交的在语文教育史上罕见的语文大讨论,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上日程,并逐步形成了现今的比较科学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其将原来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并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教材编者的“科学”追求

编者的话语模式是在其言语行为意图的本质、核心体现。我们能够从编者的话语模式中分析得到其行为意图。编者根据现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尽可能地再次科学地建构口语交际体系,并通过教材的形式展现出来。

首先凸显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为口语交际教学设定板块,提出相应的教学点。除了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联系”板块中的讨论部分之外,还特设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板块。不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者独立与否,板块设置从形式上突出口语交际的地位,有效地展现了其复杂性以及与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其次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师生因素,以生活实际出发,并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对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进行区分和侧重;针对口语交际的临场性等特殊性质,教材编者专门设置情境材料进行引导。此外,编者还以一种诗画的语言对口语交际教材进行阐释,立足于一种高层次的精妙优美的口语能力的追求。

二、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弊端分析

(一)社会条件的不成熟

该版口语交际教材的成形建立在不成熟的社会条件基础之上,甚至于后来的新版教材也是如此。而这些因素直接指向口语交际教材和教学的弊端,改变口语交际教材的现状,必须先明晰这些不成熟的社会条件,并进行针对性地改变。

1.科学的口语交际体系的缺失。

我们只是不断零散地明晰了口语交际的目标、意义、概念、原则等内容,而对口语交际体系、概念的多元化解读,一定程度上对本质和权威的消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口语交际的进一步阐释,无法否定课程标准制定者想运用概括性话语进行演绎而使之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还有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即口语交际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深究每个学段甚至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其背后的理论基石和科学依据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研究。

2.应试教育枷锁的存在。

现代教育仍出现在应试教育枷锁的束缚之下,现存的研究无法强有力地提供口语能力与语文能力之间必然关系的有效佐证,这些都无法让编者和一线教师承担口语交际教学任务下的“损失”。在此种情况下,语文教师更容易陷入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误区,从而导致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专题下更明显地呈现其附属性质,成为显性语文教学内容形式上的附庸。endprint

(二)编者立场的“大一统”

随着社会发展变革中关于人际交往的高标准和高要求的提出,新课标对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倾斜以及语文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视,在科学的口语交际体系缺失的情况下,编者只好尽可能地以“科学的”方式按照编者思路来构建理想中的教材体系,其本质只是在形式上转变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态度,只是意味着对口语交际教学做出的一些浅层次思考。

1.口语交际教材的宏观定位。

口语交际能力与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大部分人意识到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然而在教材的设置过程中,口语交际理论上并未成为真正的独立板块,其地位的提高没有收到实际效果。更为明显的是关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专题模块的标题定位和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综合性学习是对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部分特点的概说或是凸显,那么对于其标题的前后位置是无须调换变动的;如果其三者作为统一体存在,这又与《教师用书》中《致老师们》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矛盾,“对‘综合性的理解有两个观点,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3]

2.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重组。

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重组即对话题内容的选择和组合,直接体现了编者个人话语模式。要实现口语交际的真实意义,必须让它“处在具体的社会和语感实践中,事实上,在这些社会和话语实践中不断转换。”[4]本质上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因其真实性、情境场、信息反馈和评价等方面都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的效果和标准,只能算是对口语交际的模拟活动。如果以口语交际的高标准进行参照,其内容特别是口语交际的方式上和过程中的对独立人格、精神以及民族文化渗透的考量相对较少。从口语交际教材的横向分布来看,练习活动类型大致分为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和议论类,从对其活动内容的统计和分析上看[5],立足于课堂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多呈现出“说话”性质,而非“交际”性质;从纵向上看,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整体上参照,每个学段有相应的目标指向和侧重,而针对口语交际教材的微观分析,教材内容和分布层级性和递进性因素是不明显的。在课堂教学的交际场上,其交际内容缺乏复杂性和多变性,从编者的个人视角上看,综合性学习的定位立足于对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其“贴近师生”的生活性、临场性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弱化趋向。

3.口语交际教材的话语风格。

书面语相对于口语而言,是原理社会实践和话语实践的。教材中关于口语交际内容的书面语体表达,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口语的表达习惯而形成冲突。编者的目的想要从文学性和审美性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熏陶来达到更高层次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话,其教材编写的层级和梯度也是需要考虑的。“比较我们的教材,其语法系统,虽然多年以来有所创建,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一点是关于口语方面的”,“口语体系和书面语体系各自的作用并没有引起重视”。[6]在大环境下缺少对书面语和口语在教材中运用的思考,书面语体系对隶属口语体系的口语交际内容的指导意义仍然有待研究。

还有一点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概念、术语的表达方式运用。“争取说的入情入理,使人信服”“以下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展开”“题目自拟,要求图文并茂”“把这些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要求讲得生动感人”等等,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无法真切地把握这些大而空的概念,这好比“同学发表意见时要相互尊重”“试着与同学们交流”、“听的同学也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安静几分钟以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搜集他或她的想法”“每个人发言的时间均等。当轮到其他成员发言时请保持友好、礼貌并认真听取他的意见”的效果对比分析,不仅仅能够让参与者明白这是一个过程,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的注意点是什么,针对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方法。

三、改变口语交际教材现状对策

改变口语交际教材现状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一个科学整体有效的口语交际体系建构,包括对口语交际体系本身进行细致研究和清算之外,同时需要对在口语交际教学情境下的师生情况的实验和研究以及后期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的定位和研究。有了这个科学的体系,教材的制定和编写才有一个稳固科学的基础,才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应试教育体制进行突破。其二是编者对个人话语模式的限制。他必须与体系研究者、课标制定者、教师、学生各层级之间有细致密切的沟通、交接,这样才能从形式上达到口语交际教材的科学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悦娥,沈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

[2]许彩云.言语行为类型及其话语模式变式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James Paul Gee.话语分析导论[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79).

[5]胡寅.现行“苏、人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材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6]金传富.关于建设与运用学语文教材体系的思考[J].学科教

育,1999(4).

作者简介:朱跃林,男,1991年生,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口语交际答案版 篇4

口语交际六

教学目标:

1、明确交际的内容,说出自己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以及好的中的见闻、趣事。

2、学会倾听,并能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3、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乡村的风光及生活。

教学难点:

进行有序的表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乡村生活的图片、资料

2、师选取几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交际的话题

1、师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第六单元四篇文章向我们展示的田园风光。

2、师出示自己收集的相关图片,问这一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哪儿的风景?哪个小导游能用优美的语言说说我们的乡村?

二、组内交流,师生互动 茅草小学任寿章

1、根据图片,讨论可从哪些方面介绍乡村?

田园风光乡村生活风物特产、、、、、、二、小组内进行交流,选说得好的在班上交流。

三、师点拨

各位小记者在交流时,可以借用书中学到的优美语句,进行有序表达,一定要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四、创设情境,提供交流的平台。

1、个小组代表交流,师生进行评价。

2、听别人交流的同时,每人至少能边听边画一幅简笔画,并进行展示。

3、对家乡的未来进行畅想。

五、歌声中结束

口语交际答案版 篇5

设计理念:

1、让口语交际课和生活相结合。本次活动以“源于生活--交流互学—应用生活” 这个主线来贯穿教学内容,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都是在学生身边的事或是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顺势引导,得到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达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发展的目的。整个活动凸现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2、走进情境,构筑活力无穷的体验课堂。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必须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的交际环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创设各种情境,可以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因此会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起来。例如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垃圾是哪里来和怎样处理垃圾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做小小美容师,小鸭先生的参与等多种方式,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但会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还会使他们有表达的愿望和自信心。

3、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向互动的课堂生活。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流,学生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在课前准备时,师生共同调查,在课堂中,教师融入到学生中间,师生一起交流,一起发现、感悟,使小朋友感觉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创设了一种宽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能说清楚垃圾是从哪儿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展开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公园大街等公共场所。)

2、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组讨论填写:我给校园做“美容”计划。

4、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请小朋友低头看我们教室的地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当当小小侦探家,想一想我们教室里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看看谁是我们班里的小侦探。

1)组织学生留意观察教室的环境卫生,教室干不干净。

2)请学生找一找教室角落里的垃圾,想一想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

3)组织学生交流。

3、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身边就出现了这么多的垃圾,今天口语交际的题目就是: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交流小调查,发现身边的垃圾:

1、除了教室里,老师让小朋友课外去进行了小调查,谁能说说我们身边还有些什么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一般是从哪里来的?(结合搜集的资料)指名说话。

你能学着用这些话来说吗?

句式1)、我发现(或看到)(什么地方)的( 什么垃圾)是(怎么或从哪里 ) 来的。

2)、我发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从( 哪里 ) 来到这里 ,使那里变得( )。

2、以四人小组分组交流

3、教师小结:垃圾的来源: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厨房垃圾。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1、设疑:我们身边的垃圾可真不少,但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仍然这么美丽整洁,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

2、师生一起交流垃圾处理方法:

导入:课前老师请小朋友去收集处理垃圾的方法了,现在就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结合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课件一:村子里人们把易拉罐、瓶子、废纸等拿到废物回收站卖掉。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回收?你怎么知道的?

点评:看来我们随意丢弃的垃圾还是个宝呢!你很会观察,真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资料袋:垃圾分类放的环保垃圾桶

课件二:我们村子里每家都把食品袋、包装盒、烟头、果皮等扔到蓝色垃圾桶内。

追问:那么垃圾桶里的垃圾最后到了哪里呢?你怎么知道的?

点评:有了不懂可以及时询问,这可是我们学到更多知识的捷径哦!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小资料袋: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已遭淘汰。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并以焚烧所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取暖等等。但我们中国等亚洲国家很少做到将垃圾分类,所以焚烧垃圾时所产生的热量能真正用到发电、取暖的则很少。而且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停止这一方法。

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这种办法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课件三:在家里,一家人吃饭后,把剩饭、剩菜倒进小盆去喂猪。

点评:看来我们吃剩下的饭菜还是有用的哦!

课件四:在家里,爸爸把死猪,在田里挖了个坑放在坑里深埋。

点评: 爸爸这样处理你觉得怎么样?请你评价,并说明理由。(让学生知道垃圾不能乱扔)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小资料: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我们常把落叶堆在一起,用做树木的养料,这就是一种积肥法。这种方法很少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应用这一技术的国家很多。

学生评价: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追问:你的资料是从哪里得来的?

小结方法:你真会收集资料。爸爸妈妈可以告诉我们;自己观察到的;电视里介绍的;看课外书知道的;电脑上查等,你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从生活中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呢!

2、小结:我们人类可真聪明,能根据垃圾种类的不同人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四、我为校园做美容:

情境导入:《美丽的小路》中的环保小卫士鸭先生来看我们了。(课件出示小鸭)并出示:小朋友,我每天打扫我家门前的小路,还有鹿先生给我送来了一个分类垃圾箱。小路经过我们的美容,现在可美丽了,欢迎你们来哦!你也来做个小小美容师吧!

师:小朋友,处理我们身边的垃圾,就让我们从身边做起。来,让我们先为我们的教室和学校做个小小美容师好吗?

1、校园美容计划交流:

1)小朋友,你们怎么准备怎么为我们学校和教室美容呢?请你们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我们的校园美容计划交流。

2)小组推荐代表交流,并小结。

A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做到弯弯腰随手捡一捡。

B看见乱扔垃圾的同学、现象要勇敢地进行批评。

C建立垃圾回收站,进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回家向大人宣传,人人保护环境。

3)学生评价,哪个小组的校园美容计划好,评选出校园美容师,并为“校园美容师”小组发奖。五、小组合作,想象拓展:

教师过渡:我们身边的垃圾真是太多了。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处理垃圾,可是还是存在很多缺点。小朋友,你能不能动动小脑筋,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处理我们身边的垃圾。现在,你可以把你的金点子和小组的同学一起画一画,写上一句说明;还可以动手做一做。

1、我们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先讨论一下,再合作完成,好吗?

2、展示台:

预设:想象画展示——手工小制作展示

请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处理垃圾的方法,组员相互补充。

1)其他各组小朋友认真听,并说说他们的方法哪里好?哪里不够好?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2) 请大家评一评哪个小组听得最认真?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好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口语交际答案版 篇6

口语交际:请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模拟,学习请教的礼仪,勇于表达内心的困惑。

2.通过刻意练习,运用请教的方法,学会向不同的人进行请教。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请教的礼仪和方法,学会向他人请教。

【教学过程】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向别人请教是一个好办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请教别人?请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细节?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和交流。

一、出示图片,情境思考。

师:瞧,三1班的同学分别遇到了不好解决的问题,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烦恼吧。

1.出示两幅图片。

图片1:请教爷爷下棋

图片2:请教同学改变丢三落四的习惯

(播放学生录音)

2.讨论交流。

师:听了两位同学的烦恼,你能给出一些建议吗?他们可以怎样请教别人呢?

(播放学生录音)

二、模拟请教,学习方法。

1.模拟请教一:发微信请教长辈

师:瞧,小刚正准备发微信给找爷爷请教下跳棋,你觉得在哪个时间找爷爷比较好呢?是的,我们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让我们来听一听,小刚是怎样请教爷爷的吧。

(播放学生录音)

2.模拟请教二:面对面请教同辈

师:听了小刚的请教,你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哪里?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小天的请教吧。

3.对比交流,小结方法。

师:你发现小梅和小刚的两次请教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又学到了什么呢?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会怎样请教了吗?老师把大家的建议编成了请教礼仪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请教礼仪歌:遇到困难不气馁,请教他人学方法。

选择时机很重要,忙碌时候不打扰。

尊重他人讲礼貌,眼睛看、耐心听。

要把问题说清楚,及时问、随时记。

三、刻意练习,角色扮演。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请教礼仪,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1.出示图片。

图片3:小红最近的烦恼是邻居小辉常常借东西不及时归。上周借去的足球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自己小气;不提醒他吧,又担心他一直不还……她想向妈妈请教,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图片4:小风的数学作业终于得了一次全对,那是因为老师没有发现他作业上的错误,打了满分。小风很犹豫,是告诉老师改回来,还是保留这个可贵的满分?他想请教姐姐,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2.展示汇报。

师: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来展示,听一听他们是怎么请教的吧。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请教的方法。知道请教别人的时候要讲礼仪,有不清楚的地方还有及时追问。现在请你再复习一遍请教礼仪歌,把请教的方法记在心中吧。

口语交际答案版 篇7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此次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2001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对口语交际部分也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笔者主要从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三个部分分析两个版本课程标准中对于口语交际内容表述的不同。

1. 关于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的对比

通过对比新旧两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目标与内容, 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两点:

(1)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口头语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地位。在总目标与内容里, 我们不难发现, 2011版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也就是更进一步强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学生要学习的是口头语言, 该内容的学习应围绕提升口头语言能力为核心。

(2) 2011版课程标准较2001版在难度上做了适当的调整, 略微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如, 在2001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里提到“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而2011版课程标准则修改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能复述“精彩情节”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听故事后, 要先分清故事中的精彩情节是什么, 然后再复述出来, 这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 而新课标中要求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不仅降低了难度, 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另外, 还有将“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改为“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将“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改为“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等, 均将难度做了适度的降低。

2. 关于教学建议的对比

通过罗列新旧两版课程标准中有关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 笔者发现有两点值得注意:

(1) 对讲授式教学的排斥。新课程标准在2001版课程标准提出“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不宜讲授大量“口语交际原则、要领”。这一内容更加强调口语知识的实质, 即知识不光是客观的存在经验, 更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所以, 课标排斥过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 而是鼓励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言语实践。

(2)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出。能力是个体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那么口语交际能力就是个体完成口语交际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不难发现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分别是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应对能力。

3. 关于评价建议的对比

评价建议是这三部分中改动最大的一个部分, 主要包含三个变化:

(1) 要求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 再次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地位, 以及表达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 明确考查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 评价建议里指出可以通过“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形式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一要求一方面使口语交际水平的评价变得可操作, 另一方面为口语交际的教学提供了参考形式。

(3) 明确不同学段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侧重点。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 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 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通过对不同学段口语交际评价内容的界定使不同学段的口语交际评价具有梯度性, 明确不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 从而为口语教学提供了依据, 指明了教学方向。

二、从口语交际教学看新课程知识观

通过对新旧两版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内容的对比, 我们不难发现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知识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语文知识是在言语实践中获得的

前面提到“口语交际”, 较“听话、说话”突出强调的是“交际”, 也就是在一个特定情境内的语言互动。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特意提出“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 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是在听说的双向互动中完成的。纵观口语教学课程目标与内容, 无不体现着口语交际的实践性。

2. 语文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

在对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学习中, 我们不难发现, 2011版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是学生言语互动的实践过程, 很多内容如“积极参加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都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类似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得到培养的。

概括来说, 2011版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一种基于人的言语实践的、广义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观。

三、从口语交际教学看新课程学习观

学习观, 笼统来说就是人们对学习的看法, 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 怎样看待知识的获得, 不同人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学习观。2011版课程标准体现了哪种学习观呢?我们试从口语交际相关内容进行剖析。

1. 口语交际相关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多处提及学生情感的体验, 如“有表达的自信心”“注意语言美, 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除此之外, 在口语交际评价建议中还对第一学段的评价提出:“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 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 2011版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掌握, 更强调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和意识。

2. 口语交际相关内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口语交际教学建议中强调:“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从这一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新课程强调不能过度使用教授法, 不能拘泥于客观的口语交际知识而忽略动态的教学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教学是希望学生基于言语实践活动, 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获得不光靠简单的规则传授, 更主要的是学生在与情境的互动中主动地体验与感知, 这一内容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口语交际答案版 篇8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强化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是用有声语言的形式,伴以合适的非言语手段,恰当、机敏地以听与说为实现方式,进行信息、情感交流的能力。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选用、聘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条件。正如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所说的:“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85%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

正是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对现行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改革,使教材内容更具职教特色,更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尤其新教材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里明确了口语课的课时占阅读课的35%,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教学在整个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不仅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就现状来看,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发言讨论不主动,课后交往言语贫乏,实习、面试时口语表达不流畅,态度拘谨,难以将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传递给用人单位,从而失去许多实习、上岗机会。即使有机会实习、上岗,也有不少学生因为难以和领导、同事恰当地沟通、交流,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学生原有语文基础薄弱、口语交际能力较低外,更主要的是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语文教师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脱离以传授知识、分解字词句篇章为重点的普通中学语文教育模式,重读写,轻听说。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中职学生毕业时口语交际能力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强化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多年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强化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有两种,即强化课堂教学和拓展课外训练。只有精心设计、有效组织,才能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强化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教学要从强化听力训练、强化说话训练、强化朗读训练、强化演讲训练四个途径进行。

1.强化听力训练

倾听是口语交际的重要手段。王尚文教授曾说:“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听的能力具有独立性,会说的人不一定会听,反过来,会听的人不一定说得好。“说话是人生的需要,听话是人生的艺术”。这句话告诉我们“听话”比说话难,因为“艺术”总比“需要”复杂。强化听力训练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注意力,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所以必须对听力进行单独训练。

在听力训练时要求学生做一个专注的听话者,听话时听准说话者的说话内容,把握说话者的动机,分析说话者的弦外之音。教学中可以设计复述、听评等形式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课前安排讲故事,学生听完后复述故事,要求能说出故事梗概、主题思想等。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挑出一篇自己认为最好的习作,在全班口头发表出来,请同学们欣赏;然后,大家共同评析,就这篇文章谈感受、提意见或提问题。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较易把握的评析标准,使训练目的明确。要求学生做到:(1)认真听别人的作品,谈谈自己听完文章之后有什么感触、收获和联想。(2)指出成功应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3)评点文中展示了怎样的个性和具有什么独特的东西?一些学生常犯“千人一面”的毛病,缺少自信和独立品格。需要教师在评析鉴赏中加以引导。

以上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强化说话训练

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式,是人们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桥梁。说话是否得体,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文化水平、素质高低等。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曾说:“善于说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具备很多能力,其中要有敏捷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说话训练,全班轮流,人人参与。在说话训练前,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等选择说话话题,选择那些他们能说、愿意说的话题。如校园、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日本核辐射”等。在说话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注意语音和语法规范;要得体、适合语境;要有礼貌,体现真诚、谦虚、大方;要适当运用表情、手势、眼神等。

当课前演说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经过精心准备,上台为大家讲课、讲评练习题,或做考前、赛前动员等。实践证明,被动学习十次不如主动讲授一次。特殊的场合(课堂)、特殊的角色(教师)、特殊的关系(师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对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强化朗读训练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朗读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前,应重视读法指导,让学生明确朗读要求,诸如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通过这些显性要求,学生达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目的。教学中训练学生在普通话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感情基调,多读多练,从而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与听者共鸣。如李白的《將进酒》要朗读出诗人的豪情逸兴和集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蔑视富贵、及时行乐于一体的复杂情感;又如《雷雨》一文,文中共出现了十九个“哦”,这个词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感叹,有时则带有恍然大悟的意味,读的时候要做不同处理:或语气上扬,或语调下降,或拖长音调,或简短音调等。通过课堂上这种长期的强化朗读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朗读技巧,养成有感情地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切实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强化演讲训练

演讲又称演说、讲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宣传某种主张的一种讲话方式,是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密切配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宣传方式。以口头语言为主,以态势语言为辅,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具体步骤如下:

(1)引导学生学习演讲范例

可以观摩演讲录像或朗读名人的演讲词,提高他们对演讲的认识。我国有许多著名革命家,同时又是著名演说家,如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的演说曾经吸引和教育了亿万人民群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他们的演说词并加以分析和揣摩,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

(2)指导学生搜集演讲材料

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他们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演讲材料,激发学生兴趣,树立自信心。所选材料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具有时代感。如汽车专业学生可搜集与汽车文化相关的演讲材料,旅游专业学生可以搜集与旅游资源相关的演讲材料等。

(3)帮助学生练习演讲

有好的材料,不一定就能讲好。中职生必须反复练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练习演讲时要先把演讲稿熟记于心,然后抛弃演讲稿自由地说。演讲时要有应变能力,随时掌握听众心理;要根据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需要,设计表达方式,确定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做到声情并茂;还要恰当地设计和使用态势语言,确定一些必要的动作、手势等。

除了安排命题演讲外,在课堂上还可安排即兴演讲。即兴演讲形式灵活、不拘一格。既可以利用课前三、五分钟举行,又可以让学生随堂讲述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如“我的同桌,我的老师,我的父母”等。通过口述其外貌、个性特征等,培养学生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拓展课外训练

课外训练是对课堂教学有力的补充。拓展课外训练有三个途径:辩论、戏剧表演和模拟应聘。

1.辩论

辩论是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正反双方通过激烈的争辩捍卫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是一种层次高、难度大的说话训练方式。它是培养学生聪明睿智、才思敏捷、表达流畅而富于说服力的较高层次的听说活动。参与者既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又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因而需要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流利的口才和随机应变的临场经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思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论证表达能力和处变不惊的胆量。通过论辩,学生明辨是非,磨砺意志,拓宽视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交际习惯。

教师应该从组织准备、辩论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学生具体指导,并且提供有关的学习参考资料。辩题不宜太难,小到班级,大到社会、人生,只要是热点、焦点问题就行。最好能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引起辩论兴趣,然后循序渐进地加大辩题难度。如“中职学生应不应该交异性朋友?”“同学过生日送礼物好不好?”“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吗?”,等等。

2.戏剧表演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集语言、动作、歌唱、舞蹈于一体,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戏剧表演就是将戏剧文学剧本中的人物台词和人物动作搬上舞台,进行再创造的表演过程。根据戏剧情境,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教材中的《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等优秀篇目可让学生表演。进行戏剧表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角色分析

角色扮演的要诀是设想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学生可能常常因为不知道怎样进入角色而发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自问自答帮助自己找到感觉。如《雷雨》一课中,扮演“繁漪”这个角色,可以问自己“她是谁”,也就是弄清她的人际关系网,她是谁的妻子?谁的情人?谁的母亲?谁的主人?还需要问“她的性格怎样?”“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她要做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角色分析时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透彻地了解一个角色的性格。

(2)角色选择

角色分析之后就要进行角色选择,也就是为不同角色选配表演者。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谁的外形和角色比较相像?二是谁更有潜质表现人物的性格?

(3)排演

首先是每个演员背台词,在每个人熟悉台词之后,演对手戏的演员要面对面地对台词。接着全体演员一起配一遍台词,然后是走台,也就是在舞台上对一遍台词,并确定位置。最后是演出,这时需要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各方面配合,并观察实际效果。

进行戏剧表演要把握戏剧中心思想,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地位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模拟人物对话,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口语交际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模拟应聘

应聘是求职者为谋求工作而向用人单位做的自我推荐,这是学生在就业实习时推销自己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应聘时应注意的问题,除了服饰仪表、注重礼仪之外,学生面试时的谈吐更重要。可以结合学校每年开展的供需见面会形式,开展模拟求职应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应聘者和招聘者两组,就招聘面试现场进行模拟训练。回答问题时要体现真诚、谦虚、实事求是、从容回答;说普通话,声音清晰;要揣摩对方心理,回答内容贴近对方期望的答案。这种训练比自我推销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模拟招聘的问题是现场提出的,回答是即兴的,问题回答是否具有技巧,反应是否灵活快捷,对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这种训练既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是对所学知识、能力、礼仪等方面的一次综合检验。

强化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一方面可以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另一方面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能促进素质教育落实。所以,中职语文教师要强化口语交际教学,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2009.

[2]吴俊玲,刘万顺.口语交际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09.

上一篇:制造业员工奖惩制度下一篇:幼儿园数学几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