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中的抒情

2024-10-25

记叙文写作中的抒情(共8篇)

记叙文写作中的抒情 篇1

教案 苏教版

东昌府区郑家镇中学 李臣增

导入:(徐本禹的事迹)

200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我们聊城的一位骄子就名列其中,他就是„„

他的事迹家喻户晓,同学们想必也比较了解。

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志愿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一年多来,他在偏僻的山村小学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用爱心精心栽培和呵护贫瘠土地上的花朵,用真诚和行动实践着一名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他的事迹感动了山区乡亲,感动了贵州人民,感动了中华大地„„

2004年他被评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可谓当之无愧。同学们也一定有好多的话想说,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

大家注意没有?你们的这些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赞美和敬仰之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抒情和议论,我们今天就是要认识并掌握在记叙中运用抒情和议论的写法(引入课题)

授课

(一)认识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

人有着丰富的感情。写作时,这种感情也会随着作者对笔下的事、理、物、景的好恶观点表露出来。所以情感的抒发也是必不可少的、较自然的表达方式之一。

下面我们来通过两个小片断的赏析来体验一下记叙中抒情的写法:

片断一:《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述蔡老师的几件小事中有这样一件事: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了:“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要求:找出记叙中的抒情语句,并说说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有什么效果?(学生讨论发言)师结:

老师教跳舞、教我们读诗、看老师写字、带我们观察蜜蜂、帮我排除小纠纷„„老师温柔美丽善良令人难忘。正是有了这些感情的深沉淀积累才使这段中的抒情水到渠成。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了便于抒情连人称改用第二人称了。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直接抒情

片断二:《背影》中那段对父亲背影的描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要求:体味文段的抒情及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师结: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凄怆氛围中,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失去至亲、差使交卸、父子分别,让年迈的父亲心境凄凉。尽管如此,为让儿子安心踏上求学之路,父亲还强颜作欢。送别时,年事已高的父亲还执意要蹒跚着过铁道、艰难的爬月台去为儿子买桔子。他蹒跚的步履,爬上月台的动作,无不渗透出对儿子深深的爱,而从这生动描述的字里行间,从目睹此景到感触此情时的潸然泪下,我们也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深情。

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这是抒情中是间接抒情

通过上面的赏析,我们认识到记叙中常常有抒情,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记叙中的抒情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讨论)

师总结: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能运用好记叙中抒情的技能,有利于渲染气氛、深化凸现主题,使感情升华,进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片断三: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个片断:

„„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

——节选自《枣核》·萧乾

要求:指出文段中的记叙与议论内容,并说说议论在文中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师结:

文段中“种枣树”、“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这叙述中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浓重的思乡怀旧之情,诉说着身在异国、心系故园的海外赤子的乡土情结。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深化题旨。

通过上面的赏析,我们认识到记叙中有时要用到议论,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记叙中的议论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结: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理、物、景发表看法,进行议论。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记叙文中的议论,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或画龙点睛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注意事项

我们认识到了记叙中常常要用到抒情和议论,也知道它们在文中的不小作用,那么如何恰当使用呢?

师述:

1、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

(记叙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议论和抒情是从记叙中提炼出来的,是对记叙的材料意蕴的概括和情感的升华,是水到渠成之笔而不是空谷回旋之风,所以在融入抒情和议论时要先把基础夯实。)

2、抒情和议论要贴切、自然。

(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的,必须使所议之题,所抒之情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议论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力求角度新颖,含义深刻。)

3、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

(记叙中的议论与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破的,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不要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

三“忌”:

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三)能力训练

经过了上面的认识,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体验一下记叙中融入抒情和议论的写法。话题:感悟亲情

“亲情是黑夜里的一盏灯,让我们人生的路不再迷惘; 亲情是寒夜里的一盆火,使我们跋涉的心不再凄冷;

家是父母身后拉着渔船,孩子是肩上那长长的纤绳,他们无怨无悔担当了社会河边的纤夫,纤绳在他们肩头勒得越深,疼得越狠,他们越是觉得幸福。”

提到母爱,同学们一定会想到孟郊的一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道出“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天下慈母心。

下面我再来通过一则动人故事感受一下那无声世界里特殊的浓浓亲情„„

大爱无言

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位家住齐齐哈尔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

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磁带干什么呢?

快毕业时,他才揭开谜底,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也从来没让他受过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

听完他这一席话,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我们听说过爱吃鱼头的妈妈,听说过为为儿女捐献器官的爸爸,还听说过在缆车坠落山涧的一瞬间用生命托起孩子生命的年轻父母„„

这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一曲曲歌颂亲情的赞歌,道不尽父母亲情的伟大„„

生活中„„

我们总是不理解父母,常常埋怨父母、抱怨命运,认为他们没有给我们提供很的条件。或许我们没有别人吃得好、穿的好;或许我们出身贫贱,让虚荣心受损;或许或许„„

试曾想„„

是谁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为我们端水送药,守候床头; 是谁在我们静夜读书的时候为我们加衣防寒,陪伴身旁; 是谁在我们孤苦无助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缕缕安慰; 又是谁在我们还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忙碌在田间地头; 还有谁为我们的学业操碎了心,白头发添了无数根„„ 可悟到„„

当我们每个月从父母手中接过那微带体温的钞票的时候,可注意到他们期待的表情;当我们不珍惜机会,再犯错误的时候,可看到他们眼中晶莹的泪花;当我们心境淋雨、情绪低落,却把怨言发泄给疼爱我们的父母、顶撞他们时候,可接触到他们心痛的目光„„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会心有所动。下面快快动手,把生活中的亲情写下来,要求:

1、截取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一个小片断,写出父母亲情。

2、叙述要具体、生动。

3、记叙中要有恰当的抒情和议论(学生准备)

(找学生读作文,抒感受)师生共评。教师作结。

结束语:龙欲腾飞须有妙笔来点睛,文欲感人更要匠心来构思。记叙中的抒情与议论如同锦上添花使我们的表达更具魅力,我们虽没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神来妙笔,但也应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执著宏志!

记叙文写作中的抒情 篇2

一、直接抒情, 酣畅淋漓

直抒胸臆就是把感情直接宣泄出来。用这种方法往往是因为感情奔涌, 不可遏制, 只有直抒胸臆方能酣畅淋漓。也正因为直接, 情感才显得真切, 因为真切, 才显动人。比如以“思念”为题的一篇文章开头写道:思念是远方游子那价抵万金的一封家书, 是老华侨那视若珍璧的一包乡井土;思念是七夕时银河上的那座鹊桥, 是中秋夜圆桌旁那张空椅;思念是白发老母一次次默念儿女的名字, 是驼背老爸一遍遍擦拭着装着儿女照片的镜框。这段文字运用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法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最浓烈的情感, 化虚为实, 把不可捉摸的思念化作具体可感的家书、乡井土、鹊桥、空椅、儿女的名字、儿女照片等意象, 把思念的感情写得真挚而感人。

又如以“他们”为题的一篇文章结尾写道:我要为农民鼓掌, 为他们的挺身而出, 为他们的无私奉献, 为他们的博大胸怀。在他们身上, 我看到了爱的光芒, 感受了生命的力量。有一群人, 他们朴实无华, 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他们用最卑微的姿势在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作者以直抒胸臆的笔调强烈地讴歌了具有博大胸怀, 平凡而朴实的农民形象, 情感质朴而澎湃。很显然, 直抒胸臆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不过, 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 感情真挚是前提, 最忌空洞抒情。

二、寓情于景, 烘托渲染

《文心雕龙》里说, “以我之情观万物, 万物皆着我色”, 王国维也曾说过, “一切景语皆情语”。记叙文写作中可以很好地运用景物来渲染自己的情感, 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 虽然没有直接流露感情, 但语句中却蕴涵着浓郁的深情,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一考生在写《平凡茶楼》这篇文章时, 开头就极好地运用了这种写法:喜欢雨天走在古镇的小巷里。小巷静静的, 只有那巷边几棵梧桐沐浴着细雨, 轻轻地响着雨打树叶的声音。走在小巷中, 心情总是不觉平静下来, 忘了烦恼, 忘了失败。于是呼吸着这平凡的空气, 聆听这平凡的雨声, 仿佛一切都那么的平平淡淡。这段文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绘出古镇小巷中雨打梧桐的清幽的意境, 渲染了作者漫步于小巷时的那种恬淡心境, 平凡的景物流露出淡淡的情怀,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自自然然。又如一学生在《美丽的错误》开头写道:乌云在天空中肆意地翻滚着, 咆哮着, 越压越低。空气闷热得让人有点窒息。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我急忙向家赶去。结尾这样写道:烟消云散了, 太阳又出来了, 经过洗礼的天空更加湛蓝了。也因为那个美丽的错误, 让我和家人又多了一份理解和信任。开头写暴风雨即将来临, 为下文写与母亲爆发暴风雨般的争吵烘托了氛围。而结尾再次写景:烟消云散、雨过天晴。恰当地烘托了误会消除后人物愉快的心情, 且首尾呼应, 十分精妙。

三、细节含情, 生动感人

于细微处见真情。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能把情感附着在具体的细节中, 那么, 细节越真切, 情感越真实, 细节越细腻, 情感越浓郁。下面是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中的一段文字: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 伸手拿起一块西瓜, 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 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 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 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 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 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 我分明看到, 母亲正背对着我, 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 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 我冲回房中, 捂着被子哭了好久。这篇文章用饱蘸深情的笔墨, 写自己备受母亲的呵护而幸福成长的经历。其中“母亲正背对着我, 啃我吃剩的西瓜皮”这个细节描写, 动人心弦、感人肺腑, 字字含情, 句句写情, 事事传情, 质朴感人。这就是细节含情的魅力!

四、融情于理, 意蕴高远

记叙文不仅要记叙描写与抒情, 还需要恰到好处地起画龙点睛的议论, 这样文章才显得真挚而深刻。只有真挚, 才会动人;只有深刻, 道理才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在表达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观点时, 巧妙地将情感融于议论说理之中, 文章才显得意蕴高远。如高考作文《钢笔人生》中的片段:随着生活的冲洗, 岁月的灼烫, 经验的积累, 我将慢慢退出历史, 结束我的钢笔人生。回首昨日, 我不会哭泣, 而会微笑着继续, 因为昨日中我学会了乐观, 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为今年花胜去年红。泪水不是我的知音, 因为我懂得, 困难不是生命的尾声, 而是动力的开始。挫伤就如一滴滴墨水, 在无息间给了我飞翔的翅膀。即使在人间最阴冷的角落, 我仍会向快乐出发。因为厚厚的茧是一种踏实, 是神对我的慰藉。用思想组成句子, 用智慧构思故事, 用沧桑预演明天, 伟大的金子也会在平凡的沙粒中孕育。

记叙文写作之借物抒情 篇3

1.了解什么叫借物抒情法。

2.学会运用借物抒情法写作。

【技法指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每个人见解的不同,眼前景物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宗璞借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抒发出其对人生的见解和感悟;而在张晓风的眼中,行道树似乎已不再是一棵单纯的树,而成了默默奉献者的代言人;那风雨来时庇佑红莲的荷叶在冰心的眼中,俨然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作者眼中,一花一木已不再是单纯以物的形式存在于这个世间,而是有了一种独特的神韵,让人思索,令人感悟。

可见,借物抒情法就是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运用借物抒情法写作,关键是要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发共鸣的地方。对此,同学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写作:

一、言之有物——抓住物的特征

所状之物的特征必须与作者的情感有共鸣点。因此,同学们在描述时就应把这一特点作为描写的重点,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尤其在写作过程中,决不能脱离物来描写,当然也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会使文章看起来千篇一律,无法突出自己的个性。

二、言之有情——展开合理想象

正是因为有了人的细致观察,自然万物才呈现出了独有的情态,于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万物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与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这要求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但切忌那种不着边际的幻想,否则文章就会脱离客观实际,毫无逻辑可言。

三、言之有法——运用多种手法

语言是文章内容的载体,优美的表达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因此,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使语言生动、准确、鲜明;多感官参与文字表达,可使状写的景物全面且真实;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才能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现景物的美感,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人生情怀。

【牛刀小试】

夕阳之美

□蒋小静

我很爱看夕阳,每当日落黄昏时,我总是喜欢默默地立于窗前,在柔美的落日余晖中静静地欣赏着天边缓缓西沉的斜阳,陷入了无尽的遐想中……

夕阳收敛了白天耀眼的光芒,逝去了正午的灼热,在傍晚的静谧中显现出一份如水的柔美。落日为西边的山峦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把青山的轮廓清清楚楚地勾画了出来。晚风轻拂,树枝徐徐摇摆,天地在夕阳的深吻下笼罩在一片恬静温馨的氛围中。夕阳就像一位羞涩的少女,带着对天地万物的感恩,从容地向后山走去。

夕阳隐没于后山的一刹那,令人惊叹的一幕发生了,天边居然出现了一抹绚丽的彩霞,真不知是哪位调皮的仙女打翻了手中的颜料盘,才让这幕美景留在了人间。此时的天空已被夕阳染得血红,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江面上,整个江面顿时焕然一新。远处的山丘也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瑰丽,令我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这个如梦似幻的情境中。不消一会儿,最后一缕残阳也渐渐消失于天边,但刚才的这幅美景却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定格成了我记忆中最美丽的一幅画面。

夕阳之美,不知牵出多少人的遐思,许多人不禁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的确,不知这美如画的夕阳见证了多少人的离别,但每次望着它,我的心中就算泛起再大的波澜也会慢慢地平静下来。面对自己终将被夜色吞没的命运,夕阳没有沮丧,也没有恐慌,它只是一点一滴地积蓄着力量,在离去前留给世界一个灿烂的笑容。面对这最后的美丽,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颓废,去哀伤呢?

此时,夕阳已完全隐入天边,尽头却还有一片红晕久久不散,一如我那无边无际的遐想……

点评:文章笔触优美,感情自然、真实。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描绘出夕阳西下的全过程,其心情也随之此起彼伏,喜爱中夹杂着不舍,不舍中又流露出几分赞美。通读全文,我们仿佛也置身其中,身体和心灵得到了释放。

【指导并置评:苏辉福】

【误区提醒】

一、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用借物抒情法写作,具体操作时,还应视文章的中心而定。

二、借物抒情法与托物言志法有着明显的区别:借物抒情法旨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与思想无关;托物言志法是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观点的一种方法,表达的是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延伸训练】

几片树叶,几朵野花,也许就能勾起你对生命的敬意;一抹夕阳,一缕清风,或者就能令你顿生向往之情。只要你用心观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就一定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感悟。

阅读上述文字,以“大自然带给我的启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写作这类作文,同学们可运用借物抒情法行文,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最好能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出你所描写的景物的具体特征。

2018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效果。2.学会在文章叙事中穿插抒情和议论,为文章添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难点】

学会在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抒情为文章添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层次学生习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请一同学自愿讲述画龙点睛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you,他画龙画得特别好。有一次,他在金陵(现在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巨龙,那龙画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只是都没有眼睛。人们问张僧繇:“为什么不把眼睛画出来。”他说:“眼睛可不能轻易画呀!一画了,龙就会腾空飞走的!”大家听了,谁也不信,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后来,经不起人们一再请求,张僧繇只好答应把龙的眼睛画出来。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刚点出第二条龙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风,顷刻间电闪雷鸣。两条巨龙转动着光芒四射的眼睛冲天而起,腾空而去。围观的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对张僧繇更佩服了。

成语“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来的。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写作、讲话时,在关键性的地方用上一两句精辟的语言来点明含义,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这种手法也称为“点睛”之笔。

教师讲解:无论是在平时的写作还是在考试中,同学们大多都比较喜欢写记叙文,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仅要有丰富生动的记叙、描写,还要有情、有议,这样才能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因此抒情议论是记叙文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在叙事中穿插抒情和议论——让事件变得有意味。

二、总结同学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缺少议论抒情 2.文体不清 3.议论抒情不当

二、复习提问:文章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1.记叙:这是文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

3.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4.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5.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教师: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三、段落赏析,归纳作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下面我们来通过三个小片断的赏析,来体验一下记叙中抒情和议论。

片断一 《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述蔡老师的几件小事中有这样一件事: 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了:“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片断二 《背影》中对父亲的描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片断三 《老王》一文中的结尾一段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总结:通过以上几个课文片段,同学们讨论一下在叙事中穿插抒情议论有什么作用呢?

1.有利于渲染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有利于升华情感,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3.有利于揭示本质,深化凸现文章主题。

四、方法指导 1.直接抒情议论

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用自己的血泪哺育了我,使我茁壮成长。母亲身为一个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大的教育,但是直白的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的浓浓的关爱和对儿子深深期待。她们不图回报,只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默默操劳。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家里还是田间,她永远那样埋着头劳作,似乎永远也不劳累。《守候》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生命守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用自己朴实的期待,奏响了儿女的人生之歌。2.妙用修辞 《暗香》

上中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关上。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的大门十点钟就关的,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才醒悟,人只要有善念,不管有没有回报,都是令人可敬的,他们就像小小的嫩黄的 2

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的凋零。3.叙议结合

感情的升华或许总要以物质的消融为代价。只有烂在心底的滋味才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就好像一次,母亲在大雪中等我回家,纯白一色的天地间,母亲立着,像个雪人,那天的雪花里就有一种烂苹果的甜甜的清香。

《烂了的味道》 4.巧引妙用

“妈……”看到了,妈妈微笑着站在我面前。她上上下下打量我,目光那么亲切,我的思想很快与这爱抚的目光融化为一体,声声问寒问暖的话,充满了无尽的爱意。

短暂的相聚,痛苦的别离。没有太多的话语,望着妈妈期待的目光,我理解地点了点头。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还有谁是我遮拦天空的荫蔽……”我在心中默诵着。

《妈妈的目光》

教师小结: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材料(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血肉”,思想(议论、抒情)是文章的“灵魂”。作者对材料的深入挖掘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的手段和过程,否则文章不会有深刻的思想。

五、注意避免几个问题:

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五、考场作文评分标准

生活,让我品味到了美

一个黄昏,当我醉心于天空的广博,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它画下。于是我找出画板,一会儿便完成了构思:黄昏、窗台、花瓶和窗帘是画的主体。

当时正值暑假,我雄心勃勃地想把它当成一部作品。可当完成了第一天的初稿,我就发现我错了:生硬的线条,呆板的构图,死灰般的颜色,天那!这哪是出自我手!学画四年,却画得如此幼稚。不常画画的人是不会理解这种痛苦的。当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被画得像噩梦般可怕时,愤怒往往是难以抑制的:我开始踢画板、摔橡皮、扔铅笔,整个上午一直就对着那幅画生闷气。这时 候,脑中总是闪过一个念头:放弃吧!然而每当感受到日暮那种无法抑制的美时,我都会一次又一次逼着自己拿起笔,去面对那个残缺不全的破碎的画面。

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经过无数次修改,整个画面渐渐变得协调而富有层次感。到了假期的最后几天,这幅画终于完成了。我带着创造者才有的喜悦端详着自己的作品:黄昏疲倦的晚风把窗帘拂起,夕阳下,那瓶中的花朵有的依然绽放,有的却已凋谢,旁边,是一本平躺着的书带给这黄昏时刻几分理性。我庆幸,在最艰佳作展示

刘明珠《手心里的温暖》

轻轻地,我托起掌心的白发。望着阳光下母亲安静的面孔,皱纹已经爬上她的额头,原本白皙的皮肤已经有了斑斑点点,厚重的眼袋在阳光下更显突兀。这一切,无不预示着母亲的苍老,可是,母亲的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安详满足。或许,儿女的幸福已经是她最大的收获,她的付出已经有了最好的回报。

难的作画过程中,我没有放弃。我再次体味到了画的美。

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议论抒情性的开头和结尾。如何将这篇文章进行升格?由三类文变成二类文?解决办法:添加议论或者抒情的句子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六.文章何处抒情议论为好?——找准抒情议论的切入点

三、针对性训练

(一)佳作展示:王雪瑞《一缕阳光》

一场小雨过后,推开窗,第一次发现,巷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苔藓幽香。一路望下,那缕阳光穿过青黑润湿的老墙,将爱意化为七色的光彩,毫不吝啬地将美丽赋予了巷子里的花草。

不,应该是赋予那永不止步地追逐阳光的女孩。——仅仅一缕爱意编织成的阳光,她却营造了一个美如夏花却又纯如冬雪的天堂。佳作展示:徐芳《墙》

外公院子里的树苗,一天天长过了墙头;屋山的那堵老墙,静静地泛上了黄色的涟漪。在那个黄昏,柔和的让我想哭的余晖,带走了安详的外公,留下我们的记忆,在老墙上写下一本叫做《快乐》的故事。

合上这本书,倚着老墙,似乎还有外公的温暖,丝丝缕缕的,穿过皮肤,直流进心里......佳作展示:闫星合《一缕阳光》

放学路上,我跑到超市,买了个太阳形状的暖水袋和带有向日葵图案的贺卡,送到那位监考老师的办公桌上。

我在贺卡上写着:阳光是太阳的使者,透过一缕阳光,就能寻到太阳的踪迹。是你让我找到我的太阳,谢谢你,我的阳光。

一缕阳光,把我带到了这片阳光普照的地方,让我有机会播撒我的阳光。光辉中的希望,温暖了眼眶,就让这一缕阳光幻化成为幸福的彼岸,一片没有破晓,没有黄昏,没有黑夜,只有永恒的彼岸。而彼岸上,有你,有我……

紧紧地,我握住手中的白发,一种暖流自手心蔓延全身,这暖流比春日里的阳光更温暖。

我不会忘记这手心的温暖,是它看着我慢慢成长。

我会紧握着这掌心的温暖,让它陪我走过风风雨雨。

(二)议论抒情的作用

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描写中适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会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主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渲染情感 爱的姿势(1)

无独有偶,当初在唐山大地震后,人们从废墟中挖掘,见到最多的场面也是父子、母子抱在一起,他们只想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挡住断墙残砖带给他们的恐惧,以求孩子能够生还

——爱的表现有千万种,而这生死相拥的悲壮场面却是让人最悲戚、最震撼、最不忍将其分开的伟大而平凡的爱的姿势!点化细节 爱的姿势(2)

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议论点睛

茶蛋在大衣里慢慢散着热,我忽然想把它们拿到班里去,让吃汉堡的同学看看这“老掉牙”的东西。这才是“最生活”的东西——外皮苦涩而坚硬,里面却是热气腾腾的,燃烧着我的心。

是生活,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而生活的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需要去发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怜。

将茶蛋拿到班里,同学们没有笑我,我释怀了

——生活是不会笑我的,生活不嘲笑 任何真诚而坚强的面孔!议论点睛

铃响了,虽然那一个空没有填,但我觉得没填比填了更好。因为得到某种东西的同时,不能失去比这更珍贵的东西。深化主题

冰心《小桔灯》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作者从小桔灯朦胧桔红的光转到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由此及彼,以小见大,由物写到精神,深入揭示了所写事物深刻的精神,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深化主题 爱的姿势(3)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后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三)方法指导 ★直接抒情

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用自己的血泪哺育了我,使我茁壮成长。母亲身为一个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大的教育,但是直白的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的浓浓的关爱和对儿子深深期待。她们不图回报,只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默默操劳。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家里还是田间,她永远那样埋着头劳作,似乎永远也不劳累。《守候》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生命守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用自己朴实的期待,奏响了儿女的人生之歌。★妙用修辞 《暗香》

上中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关上。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的大门十点钟就关的,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才醒悟,人只要有善念,不管有没有回报,都是令人可敬的,他们就像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的凋零。

妙用修辞

刘中基《东河歌谣》

那天,在车上,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儿时的情景:东河,田地,那山那水,那最令我思念的外婆。下了车,蓦地发现,有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痴痴地望着路,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痴痴的身影化作世上最美的音符,绽放了世上最温馨的爱......叙议结合

感情的升华或许总要以物质的消融为代价。只有烂在心底的滋味才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就好像一次,母亲在大雪中等我回家,纯白一色的天地间,母亲立着,像个雪人,那天的雪花里就有一种烂苹果的甜甜的清香。

《烂了的味道》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好奇心》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巧引妙用 《妈妈的目光》

“妈……”看到了,妈妈微笑着站在我面前。她上上下下打量我,目光那么亲切,我的思想很快与这爱抚的目光融化为一体,声声问寒问暖的话,充满了无尽的爱意。

短暂的相聚,痛苦的别离。没有太多的话语,望着妈妈期待的目光,我理解地点了点头。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还有谁是我遮拦天空的荫蔽……”我在心中默诵着。

(四)结语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材料(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血肉”,思想(议论、抒情)是文章的“灵魂”。作者对材料的深入挖掘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的手段和过程,否则文章不会有深刻的思想。注意避免几个问题:

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小试牛刀

附:训练题:为下面几段描写添加适当的议论或抒情。训练一: 烂了的滋味

母亲总喜欢从箱底找出已开始烂的苹果,挖去两个小洞,洗净了,把完好的一半分给父亲,自己则嚼着另一半。张晨光《一缕阳光》

车来了,又到了和奶奶分别的时候了。奶奶急了:“油要不要?米有没有?把鸡蛋捎着,那只公鸡也带走吧。”父亲拿出几张钱硬塞给奶奶。“我不要,不要!我有的吃,有的穿,要钱干什么。你们在城里花销大!”说着,钱又被塞回父亲怀中。

车子缓缓启动了;车窗外,奶奶被阳光罩着,脸上沟壑分明,久久伫立。万通训《总想为你唱首歌》

每当放假的那天的下午,我的心早已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到了她身边。当一下车时就看到站在村口有些单薄的身影时,喉咙哽塞了,一种感动悄然而生。相视,微笑,没有过多的言语,却能倾吐心中的情深。后来,我才逐渐知道,几乎是每个星期五下午,妈妈都会出现在村口,有时明知道我不会回来,她也会漫无目的地张望,好像我会突然蹦出来一样。训练二: 手 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训练三:

天快亮,月光陪伴街灯,像初次送他回家的恋人。

车窗外,夜色退向身后,空出一半多美的清晨。

还有谁,舍了昨天黄昏,来同我作个天涯陌路人。

想念的,孩子眼里纯真,讲了一半的故事还在等我完成。

回家,破了洞的睡衣里面让心有段自由的旅程。

回家,卸了妆的面孔背后,是我梦中细细的鼾声。

节选自林魏的歌曲《回家》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课后反思】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作文要求的重点仍在记叙文。从学生的作文水平来看,基本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切合题意、通顺完整的一篇文章。但文体不清的情况比较明显,特别是面对一些亦较易于议论的话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就很容易把文章写成了“四不像”。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初三已经接触过议论文,再加上不能细致的进行描写和较复杂的记叙,于是写一件事,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但字数未达标,于是就用议论抒情来凑数;也可能是学生们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概念,反正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哪就算哪。

针对学生们刚写完的“欣赏”这一话题,我设计了这一作文讲评方案。“欣赏”此话题,是属于既宜记叙又宜议论的话题,却致使不少学生写成了一半记叙一半议论、既不是记叙又不是议论的“两不像”。

所以,在设计中,我通过学生成败作文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辨清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再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修改,调整叙议的比例,使记叙文成为真正的记叙文。

余晖 - 抒情记叙文 篇5

“你们现在的年纪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富有活力,充满生机……’听到这样的话你们一定想知道是谁说的,实不相瞒,她就是我将近70岁的奶奶,她虽然学历不高,但满脑子的哲理,你看又来了“妮子,学过没,众人拾柴火焰高,意思就是……”正在写作业的我一脸无奈的点点头,谁让我我奶奶有个‘话唠病’呢。

虽然奶奶老了,但“人老心不老”,和我一样追星,追剧爱打扮,尽管有着蜡黄般的脸,还要用大宝sod蜜,人老了应该穿些素丽的衣服,奶奶却非要穿大红色的,你说怪不怪?

俗话说:”一个硬币有两面”,奶奶也一样,她非常和蔼可亲,和任何人都聊得来,可谓”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

她非常勤劳,我们家坐落在农村,农活自然是少不了的,由于父母在外工作,因身体不好,她便毅然承担了家庭重任,做饭,家务和农活,记得有一次奶奶五点多起床了,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即使这样,还是把我吵醒了,我问:“奶奶,你干嘛起这么早?”她回答:“我去干些农活,如果再晚些天热了,就做不成农活了。”我点了点头,但还是担心,想要说的话未曾说出口,却被奶奶制止了,奶奶笑着说;“知道你要说什么了,放心,我一定早些回来,不让你担心。”我这才放下心,到了七点钟,已经日上三竿。奶奶还没回来八点,九点,十点,一直到了十点奶奶回来了,满头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我急忙端一盆水让奶奶洗漱,我心疼地说:“奶奶,不是说好了天一热就回来吗,你为什么每次都不守信用?”奶奶说:“好了,你长大了知道疼奶奶了,下次一定早些回来。”

奶奶,对我一生都很重要,准确的说父母在外工作而无暇顾及我时,我的童年,幼年多次在奶奶的陪伴下度过的,忽然想起一位哲人说的话:“在生命的长河中,最能震撼的人不是苦难和艰辛,而是那至纯至善的亲情。”

啊,奶奶,你拥有童心未泯的心,拥有着成年人的优秀品质,你如余晖一样,虽不耀眼,但散发着温和,吐露着绚丽……

记叙文的抒情方法教案 篇6

--记叙文的抒情方法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抒情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叙事中根据情感表达需要的抒情,畅快淋漓地抒发情感。

2、引导学生体悟生活,文必有情,抒真情,发实感。

3、通过本课学习,训练学生学怎样表达情感,并运用到作文之中。教学重难点:

1、在记叙文中运抒情方法。

2、能将所学方法用到作文里。

3、学会在叙事中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直接抒情。

课型与方法:写作课,讲授法,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同学们首先要明确以下四个问题:文必有情、抒情必真、情从何来、抒情有法

二写作指导

1、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初中新课改的主要目标。

2、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训练学生学会怎样表达情感,是新课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务之一。三:语言描写方法

(一)抒情方法:直抒胸臆、细节生情、“点染”生情

(二)直抒胸臆法:

1、具体形象型:化情为物,就能具体形象。

2、例文及赏析

3、虚实相生型

4、例文及赏析

(三)细节生情法:

1、要选择富有情致的细节,叫人读之生情,闻之心动。

2、例文及赏析

(四)“点染”生情法:

1、“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2、例文及赏析

布置作业:

记叙文写作中的抒情 篇7

一、读写结合和记叙文的基本理论

笔者从以下三点阐发:

第一, 阅读与写作的概念。阅读实际上就是主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客观事物、社会生活, 以及作者的主观愿望经过作者的头脑加工并以文字的方式显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行为过程, 是作者具体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思维活动过程, 也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言语操作过程。

第二,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 要有根, 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1]P55明确指出了“吸收”与“倾吐”相辅相成, 写作的技能、本领应该是从阅读中来的。由此见,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离开阅读, 写作就成了空中楼阁, 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 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开始。重视阅读,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记叙文是记载和叙述事情原委、描绘事物情景和状态的文章, 所以记叙文的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以叙述性而言, 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它要求文章交代清楚, 叙事完整, 线索清楚, 剪裁得当。以具象性而言, 是就描写而言的, 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事物的面貌描述出来, 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举一例:有些没有形体的东西, 如音响、气流、光波等, 在绘画中是难以描摹的, 但都可以用语言描写出来。如:《荷塘月色》, 朱自清用了非常细腻的笔触, 描绘了绘画无法表达的荷塘全景:“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 “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有着和谐的旋律”的“光和影”, “笼着轻纱的梦”,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洲缕缕清香”, “像闪电般的洲颤动”, 叶子底下的“脉脉的流水”。由此可见, 语言不仅能绘色、绘形, 还能绘声, 能写出情态的发展变化。

二、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 本人在2010年9月对本校初三学生328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期获得客观真实的研究材料,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第一, 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现状。笔者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得出如下调查结果:1.从写作兴趣、写作目的来看, 大部分的学生 (57%) 不太喜欢写作文, 他们写作文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任务, 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惊奇的事时, 只有少数的学生 (31%) 会记在日记本上, 许多学生缺少写作文的主动性。2.从阅读情况看, 大部分学生喜欢读书, 也认识到阅读对写作文有帮助, 但阅读时存在很大问题, 读书无计划, 不经常读课外书。很少一部分学生读优秀作文选和提高作文技能的书籍, 他们只通读全书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摘抄的习惯。3.从学生作文写作情况来看, 大部分学生想写记叙文, 但写不好, 只能凭空编造;从取材范围来看, 对自己家里或亲人发生的事情较关心, 但对我们国家或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和对我们周围或学校发生的事情关心程度一般。

第二,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可分成两点:1.写作主体方面。要指导中学生写出好作文, 就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欣赏, 可现状让人担忧。如初中生阅读量过少, 作文词汇贫乏;初中生阅读量小, 作文素材的积累严重不足;初中生课外积累少, 文化积淀不够。由此可见,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 教师没有真正从学生个性表达的需要出发来组织作文教学过程和写作过程, 教学的模式化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 使作文教学成为令人生畏的“老大难”问题。2.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相关不足之处:首先,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我们不否认“读写结合”对提高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 但是, 对文本的体裁、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风格等的分析, 看起来是注重“读写结合”, 其实, “读”与“写”并未真正结合。其次, 初中记叙文写作缺乏具体细致的指导。许多人对于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和编撰, 历来注重阅读方面, 而多少忽视了写作方面, 真正能当作文教科书使用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作文教科书的编撰长期以来一片空白。最后, 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本身有限, 而大多数的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当中往往把记叙文的写法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却忽视了对生活现象的剖析认识, 使得许多初中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常常面临同样的问题:明明知道该怎么写, 就是没东西可写。即使勉强写出来, 也是空话大话满纸, 毫无感染力。

三、读写结合是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途径

笔者从策略、步骤和操作方法两方面来谈谈。

第一, 记叙文中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可分为以下四点:1.采撷百花, 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要想写出成功的作文, 除了需要文思敏捷外, 材料的积累更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博览是丰富文化知识, 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勤加练习, 多写作一些记事、记人的记叙文, 所有我们平时阅读中积累的素材, 可以为我所用, 还可随机应用。如记事一类的记叙文, 要注意体现事情、情节的阶段性和完整性, 也就是要把事情、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这类文章, 事情是重点, 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述只能围绕着事, 服从于事。2.多看静思, 激发记叙文写作激情。作为一般的学生, 对生活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 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具有浓厚感情的文艺作品, 体验间接的生活,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而自化, 再返观自己的生活, 感受到其充实, 从而激起其高尚纯美的感情和写作的冲动。3.熟读成诵, 发现记叙文写作秘诀。对文章多看精思, 熟读成诵, 才能进入文章的美妙意境之中, 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感, 进而对作者的构思、立意、观点、感情, 有逐层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沟通与作者的感情, 引发大量的联想,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陶冶。引导学生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 能够增加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积累, 这些对于学习写作都是必要的准备。在博览中应注意记诵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名言 (诗、文) 、警句、谚语、格言、佳句 (指含排比、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 内容健康的句子) 、鲜活生动的口语、典型的人和事;精辟而独到的见解、精彩的描绘片断、颇具特色的顺口溜。4.品味鉴赏, 感悟记叙文写作技巧。学生要写出好的记叙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与能否掌握写作技巧密切相关。文章各有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各具特色。所以, 对于学写文章的学生来说, 就要善于从阅读材料中吸取他人写作的技法和写作经验, 真正做到“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比如选择较小的切入点, 善于“化大为小”, 还要善于“以小见大”, 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范文《往下走, 往上走》把切入点放到了楼道里的一扇铁门上, 围绕这扇既给人带来安全, 又给人带来麻烦的铁门, 写出了楼道里的人们由冷漠对立到温情交住的变化。由此可见, 只有做到了“化大为小”和“以小见大”, 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第二, 记叙文的读写结合的训练步骤和操作方法。先从训练步骤说起:初一阶段:1.指导学生妥善处理材料, 选择材料可围绕和突出主题、真实而又典型、新颖而又生动这三个原则来进行。2.指导学生学会构思, 有如下方法:A.选例典型, 以事感人。B.抓住特点, 写出个性。C.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D.小中见大, 引申升华。以B为例, 学习《藤野先生》,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勾勒,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特征进行描写, 从而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初二阶段:1.要求学生讲究感情真挚。感情的真实往往寄寓于一定的事情中, 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 还包括作者所想, 只要符合“四点”———此时、此地、此人, 能为此事, 就可视为“真”。如可以带领学生仔细体味朱自清的《背影》中的四次流泪, 深刻体会浓浓的父子之情。2.要求学生描写具体形象。具体可引导学生做到:A.调动多种感觉, 使描写细致入微。对学生有必要进行“五官训练” (眼 (视觉) 、耳 (听觉) 、鼻 (嗅觉) 、舌 (味觉) 和身 (触觉) ) , 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朱自清先生的《春》, 为什么写得那么耐人寻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是他把“五觉”都写进去了。B.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使人物栩栩如生。写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时, 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用上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中的两三种, 一定要尽可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向读者传达最准确、最翔实的信息, 用自己的审美的眼光来裁剪生活中的“美”。初三阶段:1注重细节描写, 即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如朱自请的叙事散文《背影》中有一段有名的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的走到铁路边, 慢慢探身下去……”在整个送行的过程中, 作者抓住了这一感人的细节, 不惜笔墨, 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述。描述中这位慈祥的父亲的爱意跃然纸上, 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情浸透纸背, 因此他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心。这位慈祥的父亲的爱意回旋在我们的胸间, 使我们为之感动。2.正与变相对比, 抑与扬相映衬。要使文章惊澜四起, 就要注意写法的变化。“正与变”相对比, 就是逆反用笔, 就是苏轼所说的“反常合道”。它在看上去不可思议、毫无道理的事理中显示事物的价值和深意, 从而造成波澜起伏的效果。如《平凡人的新鲜事》为了反映老太太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作者没有写老太太忍着口渴的煎熬、坚持早出晚归不请假、工作从不出错的生动事迹, 却偏偏选取了违反常态的几件事:为了工作平时从不喝水, 今天却喝水了;平时从不迟到早退, 今天却提前下班了;工作从来不出差错, 今天居然出错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在这些反常现象的背后, 隐藏着一个令人无比感动的事实:老太太在丈夫患脑血栓、病情危急情况下仍然坚守紧缺人手的工作岗位。这样逆反用笔, 比从正面表现老太太的敬业精神更有艺术效果。“抑与扬”相映衬, 就是欲扬先抑, 抑的目的是为了扬, 使文章波澜起伏, 给读者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鲁迅的《范爱农》采用的即是欲扬先抑法。由于运用此手法, 因此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 单调乏味。“正与变”、“抑与扬”在对比映衬中实现了统一, 文章就张弛有度、波澜起伏,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 产生鲜明的艺术效果。

再从记叙文中读写结合的操作方法说起。读写结合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 从总体上把握序列的“线”, 明确每个训练的“点”在“线”上的位置。循序渐进, 以“读写结合点”为小目标, 以文章为例子, 以读写训练为途径, 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标。具体操作方法有:1.借鉴创造, 照猫画虎。即学生根据范文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教师应精选出那些文质兼美, 学生易于和乐于模仿的文章, 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 充分体会和琢磨原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理出思路, 并确立模仿的对象或框题, 教给学生模仿的方法, 进行仿写。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 要逐步增加创新的成分, 写出有个性特点和新意的文章来。2.具体补白, 无中生有。补白拓展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依托课文语言文字, 无中生有, 虚中生实, 浮想联翩;此过程又伴随着学生的理解、感悟。具体做法: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表达上都有写得简略或省略的地方,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或拓展文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后的想象, 给文章简略或空白处加以补充。点滴的补白, 点滴的培养, 点滴的训练, 潜移默化, 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3.联读悟写, 改换门庭。联读悟写, 强调用读来掌握知识, 用写来运用知识, 用联来调动知识, 用悟来巩固知识。“联”的内容有:联系课内知识、联系课外知识、联系新旧知识、联系实际。此外, 还可以按方法分为各种联想:如由一事物想到和它相类似的事物的相似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和它相反事物的对比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和它接近事物的接近联想等, 是联读悟写中“联”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改换门庭, 是在原文的基础上, 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 充分发挥想象, 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就改写的类型有:内容、结构、人称、语言的改写。以“语言的改写”为例, 常见的是把文言作品改用现代汉语来写。如把文言文《愚公移山》改写成现代文的记叙文。4.心有所动, 抒写随感。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 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感练笔, 一因习作空间广阔, 随意性大, 无“规矩”束缚;二因“感”皆源自学生本人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 有材料可写, 所以学生写起来不怵。这样, 可谓一举三得———观察能力, 思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在随感中同步提高。

综上, 本文从分析当前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现状入手, 以前人在读写结合教学方面的研究为依据, 指出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确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指出了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以为, 如果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能进一步打开学生心灵的枷锁,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中提升阅读品位, 读和写相互作用, 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至善, 叶至美, 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卷13) [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55.

记叙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探究 篇8

一、用逻辑思维可以写出独特之处

写好记叙文贵在选材严谨,所挖掘出来的素材要有深度及广度,不能把简单无味的素材随便拼凑成一篇文章。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所写出来的记叙文缺乏深意,主要具有如下几个通病:第一,不舍得将材料进行割舍;第二,喜欢添油加醋;第三、对材料的收集和加工没有通过严格的筛选及调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毫无新意。那么,学生该如何写记叙文呢?笔者认为可以运用逻辑思维,精心组织素材,将素材的独特之处写出来。

1重典型素材的收集

学生在收集记叙文的素材时,应该从熟悉的生活入手,抓住典型素材。在现实中,有些学生是为了追求时髦而摒弃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的收集。其实,学生在写记叙文中应从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素材,挖掘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写作素材,这样才可以写出佳作。

2学会删繁就简

素材积累差不多后,则要运用逻辑思维将素材进行加工、分析、判断与组合,唯有如此,才可以真实地反映素材的本质。比如,《幼时记趣》的作者沈复在写这篇文章时,他手上所积累的一些生活素材不是随便信手拈来,不是不分主次地堆积素材,而是通过反复仔细的推敲和揣摩,把握住素材的本质——童趣。于是,经过作者的去粗取精,最终确定选择“观蚊成鹤”、“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为邱壑”、“视癞蛤蟆为庞然大物”三个很典型的事例,写出了脍炙人口之佳作。

3推陈出新

记叙文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潮流,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应该具备十分敏锐的写作眼光,在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发现,善于在生活中选出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材料。与此同时,要能够从人们熟悉的生活选取素材进行写作,或转化角度将新意翻出来,从而给读者新的感受、新的启迪。

二、运用逻辑思维贵在细斟酌

写作意图在动笔之前应该明确,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便有了“主心骨”。可以说,一篇记叙文的好坏跟文章立意密切相关。为此,在动笔写作之前,要把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尽量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

1善于发现

假如写记叙文一直是老调重弹,那么作者的文笔再好,文章也肯定缺乏吸引力。假如作者在动笔之前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平凡素材中的美好及朴实人物的勤劳、善良,则定能折射出事件的本质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笔者记得有篇作文《习惯》写得比较好。作者写的是父亲如何戒烟这个普通的事情,然而作者在写这个文章时立意比较高。父亲爱烟,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终究难以割舍。可是,当父亲听到他的学生也在学着抽烟时,并且以父亲为例跟父亲论起理来,拒绝接受批评教育时,父亲的心灵立刻震动很大,最终痛下决心将烟戒掉。这样的写法,由于立意高远,写得非常深入,通过戒烟可以透露出一个具有崇高责任感的教师形象。假如作者没有将笔触伸到现实世界中,将写作思想延伸到最高点,将此篇记叙文仅仅写成抽烟是父亲的坏习惯,这样写起来就很平淡,也很俗气。

2片言立骨

片言立骨,就是说把文章的主旨通过某个词语或者某句话来体现,接着围绕这个词语或者句子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和多层次地描写,进而将文章主旨鲜明地凸显在读者面前。

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只有400多字,但是“乐”字却反复在文章中出现了10次,而“乐”的近义字更多,全文始终牢牢把握住“乐”字进行描写,别有一番意味。因此,有人将“乐”字看成是该文章的主心骨。

三、应用逻辑思维可以妙笔点睛

记叙文所蕴藏的思想境界和作者的个人情感大部分是要通过一些详细的记叙、具体的描写进行表现的,但是在记叙文中如果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适当地穿插一些具有起到点睛功能的议论或抒情的句子,则可以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1事理应该有机结合

写作记叙文要从记叙描写中将作者的感想、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引出来,并直接将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客观地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对人物、事件的评价不能凭空捏造,不能无中生有,而是要从具体的记叙内容中去提炼、生成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自然、不能牵强附会。

鲁迅小说《故乡》结尾是这样写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种记叙语言犹如诗一样,很有哲理性,含义深刻。又比如,茅盾先生的《风景谈》,他先向读者展示了6幅很形象、很生动的画面,接着紧扣文章主旨进行叙述,缘事析理,抓住事物的本质,从点到面逐渐深入地描写,并穿插简练、得体的议论以阐明自然跟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对人类的伟大进行讴歌——歌颂解放区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样自然而然地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

2情景交融

在行文组织语言中,要把叙事与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叙述某一事件中,结合实际穿插一两句可以表情达意的句子,这样便可以不断深化写作的主题,不断激荡起人们在内心世界的各种思想感情的共鸣。

上一篇:短篇精彩童话故事典故下一篇: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