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供应链、重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论文(通用8篇)
整合供应链、重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篇1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6.0学分!得分: 80
学习课程:重塑医药企业竞争力 单选题 1.企业的竞争,从基层来说就是回答:正确 1.A2.B3.C4.D营销模式竞争销售队伍的竞争细分市场的产品竞争产品竞争 2.在改革开放初期,合资企业刚进入中国,成功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回答:正确 1.A2.B3.C4.D挂金模式营销模式创新打广告管理模式创新 3.对于中等企业来讲,就是要解决:回答:正确 1.A2.B3.C4.D员工的素质问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管理中的失控管理中的矛盾 4.营销力是:回答:错误 1.A2.B3.C4.D关系营销竞争营销产品营销和市场营销以上都包括 5.运营管理就体现在计划和控制的实现,也就是:回答:正确 1.A对成本的控制
2.B3.C4.D对团队的激励对员工的管理对计划的落实 6.进行营销再造时,战略调整是:回答:正确 1.A2.B3.C4.D基础关键前提核心 7.如果是品牌营销模式,首先产品要:回答:错误 1.A2.B3.C4.D形成卖点是OTC产品学术水平高能广泛覆盖或铺化 8.一品独大就一个产品能做好,一品不大问题,说明企业的产品在:回答:正确 1.A2.B3.C4.D管理模式上没有优势资源配置上不合理战略分析上有失误细分市场上没有优势 9.企业的竞争,最直接的就是:回答:错误 1.A2.B3.C4.D员工竞争营销模式的竞争产品竞争管理人员素质的竞争 10.自由竞争阶段,在监管比较空白的阶段内,医药企业主要的成功要素是处方药采取了:回答:正确
1.A2.B3.C4.D营销模式创新市场推销模式招商代理的方式挂金的方式 11.企业的效率不好,经营不好,这是一个表象,本质上是这个企业的:回答:正确 1.A2.B3.C4.D综合竞争和战略出了问题综合管理和战略出了问题产品与品牌的结合出了问题组合策略竞争和战略了问题 12.大企业、大产品、大品牌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力,最终是:回答:正确 1.A2.B3.C4.D产品竞争和资本竞争品牌竞争和资本竞争营销竞争和品牌竞争产品竞争和营销竞争 13.营销更多强调的是冒险的,有:回答:正确 1.A2.B3.C4.D侵略性风险性盲目性创造性 14.医药行业在发展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新的营销管理关系叫:回答:正确 1.A2.B3.C4.D工企共赢商企共赢企官共赢工商共赢
15.制定正确的战略,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式,关键就在于:回答:正确 1.A2.B3.C4.D管理执行定位竞争
整合供应链、重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篇2
1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分析
1.1 我国企业的绿色化现状探究
企业绿色化是指企业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之下, 在资源利用、污染排放以及人类健康的关注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讲, 企业绿色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在本质意义上并不冲突。企业绿色化,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
推动我国企业绿色化进程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 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标准和政策对于企业绿色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愈趋于严格, 政策愈富于激励性, 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也就愈大。其次, 公民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也有助于推进企业绿色化, 需求创造供给的凯恩斯定律可以说明这一点。再者, 其他国家和国际公认的环境标准对我国企业的绿色化有着重要影响, 开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 我国必须按照进口国的环境标准提供产品, 否则就会遭遇绿色壁垒的阻碍。
在上述三个外部因素的推动之下, 我国企业的绿色化水平呈现出逐步提高的态势。然而, 由于各自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决策的差异, 不同的企业在绿色化程度上难以避免地存在差异。总体来说, 我国企业的绿色化程度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早晚大致呈现出正相关趋势, 即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愈早, 相应的绿色化程度一般也就愈高, 反之亦然。不过, 尽管我国企业的绿色化程度整体上提高了, 但就其结构来说, 我国企业绿色化程度的提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大企业推动的, 而在我国企业总量中占据较高比重的中小企业则绿色化程度偏低, 粗放式发展的现状一时难以扭转。
1.2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整体水平较低的成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 我国企业的绿色化程度在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除了少数企业在绿色化上符合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准外, 大多数企业的绿色化水平仅限于满足国内较低的环境标准, 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在总体上与国际市场的绿色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原因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 我国企业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绿色壁垒较为严格。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 2011年欧盟、美国和日本分别位居中国第一、二、四大贸易伙伴,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绿色化进程起步较早, 公众的环保意识较强, 环境保护标准较为严格, 致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巨大挑战。这说明了与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的差距是我国企业缺乏绿色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2)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体制和宏观政策环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缺乏激励。这主要表现在:第一, 较低的环境标准不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管理水平提高。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不变地维持较低的环境标准会使企业更加依赖现状, 通过较低的环境标准所获得的财富积累无法有效地转化为绿色技术开发的投资。第二, 我国的政策体系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我国企业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首先, 我国引进外资的质量相对较低, 存在着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产业的状况。其次, 我国缺乏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使国内企业在面临外国企业强大竞争压力的情境下举步维艰。再者,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依然是以命令——控制型为主, 缺乏市场导向型政策。
2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构建过程中的内部分析
2.1 构建绿色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价值观体现环保理念
绿色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 从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 以绿色理念为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哲学, 以绿色消费为中心,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绿色文化策略, 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 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的统一。绿色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提升顾客价值, 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 绿色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 绿色企业文化还有利于企业形成不易模仿的独特内在精神, 引导员工形成绿色行为方式, 促进企业成为孕育绿色竞争力的土壤, 并逐步构成竞争优势跃迁的动力源泉。这是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构建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构建绿色企业文化是构建绿色竞争力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构建绿色企业文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是以低碳经济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即是使企业全体员工形成一种共同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护并改善环境的价值观念, 并将这种观念贯彻到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 做到在发展生产中保护环境, 在保护环境中促进生产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与协调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企业文化构建的路径要从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从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层面上讲, 企业应根据国家标准,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标准, 同时注重绿色产品的设计。其次, 制定可行的绿色产品开发规划是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再者, 从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层面上讲, 企业应注重提高员工的绿色意识、能源意识和环境意识, 要把绿色、节能、环保理念融入企业目标和企业精神, 塑造良好的绿色形象。
2.2 实施国际化的绿色营销战略:突破绿色壁垒的环保限制
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 (主要是发达国家) 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与健康为由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目前主要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建立绿色壁垒。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绿色壁垒有其合理内涵。问题是发达国家在实行这些环保政策时带有愈来愈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结果往往对国际贸易造成扭曲。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出口货物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受绿色壁垒的影响很大。基于此, 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的绿色营销战略迫在眉睫。
开展国际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营销过程, 需要进行一系列基础性工作。首先, 我国企业要强化绿色营销观念。目前, 我国较多企业在营销过程中, 往往是假借绿色营销之名, 行刺激消费之实。因此, 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强化。唯有如此, 我国出口企业才能打破绿色壁垒。其次, 我国企业尚需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基础, 也是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关键。开发绿色产品应抓好进行绿色设计、实施绿色生产、打造绿色品牌、实行绿色包装四个环节。再者, 我国企业应选择绿色销售渠道。绿色渠道的畅通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
2.3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国际化标准组织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 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以规定企业等组织的环境行为。ISO14000系列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与检测、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估、产品标准六个子系统的环境标准, 共给出511个标准号, 几乎规范了各类企业的全部环境行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构建有赖于它如何根据自己产品与服务的环境、质量性能、职业卫生与安全等重要指标来进行决策与资源分配, 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每一环节和每一标准都达到国际环保标准。我国企业的产品由于不符合相关国家的环保要求, 致使我国的对外贸易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 我国企业构建绿色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积极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推进ISO14000标准有助于我国企业改善企业形象, 降低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管理水平, 逐步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 促进企业整体管理能力的提高;推动环保进程, 减少污染, 彰显绿色生产的理念;节能降耗, 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 摆脱国内外环保方面的制约, 享受国内外环保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待遇, 促进我国企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构建过程中的外部分析
3.1 我国应制定和实施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发挥引导作用
我国制定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 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 使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绿色发展指标的选择上, 应体现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可持续性, 本文选取了以下六项指标:物质消耗强度、能耗强度、水耗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及能源消费结构。
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应采用市场化机制,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主要利用市场手段, 辅之非市场手段, 促进我国企业根据绿色发展规划的部署, 进行与环境相关的投资和环境技术的研发。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伙伴关系,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国家绿色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中来。总之, 国家应在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中发挥良好的外部引导作用。
3.2 我国消费者应普遍树立绿色消费观:消费者发挥助推作用
绿色消费观体现了生态消费的理念, 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扬弃。然而, 目前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较为淡薄, 缺乏绿色消费意识, 这不利于企业构建绿色竞争力。唯有我国消费者普遍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才能为企业构建绿色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外部推动力量, 使企业不得不转变生产观念, 采取绿色生产方式。基于此, 本文认为, 没有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普遍树立作为推动力量, 企业构建绿色竞争力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推动我国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的具体途径如下:大力开展绿色教育, 增强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完善绿色消费法规, 建立起绿色消费的约束机制;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培育绿色产品市场;加强绿色消费制度建设, 营造绿色消费规范的市场环境。
4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整合
4.1 我国企业进行绿色竞争力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整体状况: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呈现出企业类型分布集中、总体结构较不合理、绿色竞争力构建不完善的态势, 即我国企业中绿色竞争力较强的主要是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较弱, 但在我国企业中, 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据较大比重, 这种冲突制约着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 即使是那些绿色竞争力较强的企业, 其绿色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决定了我国企业要进行绿色竞争力的整合与提升。
总之, 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唯有通过整合, 才能真正突破环保限制的瓶颈, 在国际上占据产品竞争的绿色高地, 实现企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造坚实的基础能力, 促进我国企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4.2 我国企业进行绿色竞争力整合的路径
(1) 以大带小、以强带弱是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整合的关键。通过绿色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带动绿色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的绿色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有助于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创造和利用集聚效应, 从而不仅使中小企业从中获益, 增强自身的绿色竞争力;也可促使大型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更深入地落实绿色理念。这将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良好的双赢模式的有益探索。
(2) 我国那些绿色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应从各个层面、各类企业运营模块整合自身的绿色竞争力。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构建需要从绿色企业文化、绿色营销和管理标准三个层面来着手。但现实的企业运行中, 往往会忽视其中的某个层面, 致使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构建不完整, 不规范, 缺乏长远的发展和竞争能力。此外, 绿色观念要渗透至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模块, 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切实体现绿色理念, 符合环保要求。总之, 绿色竞争力的整合要针对构建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予以修正, 使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得到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思佳, 欧.浅析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绿色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商贸, 2011 (21) .
[2]李树.以绿色营销打破绿色壁垒[J].商业时代, 2002 (23) .
[3]王金南, 曹东, 陈潇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构想[J].环境保护, 2006 (06) .
整合供应链、重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篇3
关键词:家电企业;供应链;整合;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The Analysis on SC Cooperation Risks of Chines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s
CHI Hong-juan WANG Li-gang HOU Jing-liang2
(1. School of Traffic, Lu dong University,Yantai,264025;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61003 China)
Abstract:In China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 may benefit from the model of advanced experiences of SCM andthe paper finds out the suitable supply chain pattern to those enterprises.This paper positively initiates th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 should break the enterprise limits,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wnriver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and the whole operation in order to form th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supply chain.It also points out the possible risks in this process.
Key words: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 SC; cooperation; risk
一、引言
由于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以及家电总体产能过剩,我国家电企业已全面进入微利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家电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体企业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综合竞争。中国家电企业虽然在制造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交易成本却很高。据统计,目前整个家电业的现状是原材料的制造成本只占总成本的53%,而与流通、营销有关的成本则占46%。居高不下的交易成本,不仅削弱了中国家电企业利润空间,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家电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家电企业正在学习和借鉴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经验,正在摸索适合企业现状与企业发展的供应链模式,并在当前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打破企业限制,强化家电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整体运作,尽快形成家电供应链,并且认真分析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是当前我国家电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二、我国家电企业供应链整合的方向
经过多年的激烈竞争和近年来以资本为基础的产业整合,目前我国家电市场中已形成了以著名家电品牌制造企业和家电专业连锁销售企业为主体的两大产销阵营。两大阵营的主要企业都已具备了进行供应链整合的能力和条件,也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尝试和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家电制造企业和家电销售企业在供应链整合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整合的重点不是完全相同的。从家电制造企业来看,它们面临的供应链整合问题可能更为全面,难度也比较大,家电制造企业供应链整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电制造企业应该把核心竞争力放在产品创新、技术改进及品牌建设上来而不是放在终端销售的建设上。在中国家电产品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对上游环节的整合,形成了新型的家电产品开发、生产体系。
第二,家电制造企业需要对原材料供应企业,家电产品的技术开发机构等上游环节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其上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ERP,B2B等现代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降低库存,缩短订货期等来实现共赢。
第三,家电制造企业应该与其下游企业形成合作有序、利益共享、快速反应的产销关系。通过B2B、POS、一体化定单等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基于协作计划、预测和补货系统的供应链合作体系。
第四,家电制造企业应明确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将物流业务外包,积极寻求并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第五,我国家电制造企业应积极构筑全球供应链体系。一方面利用来自其他国家可用资源与优势,积极主动地推行全球采购战略,降低原材料及技术成本;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家电企业应该走出国门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从家电销售企业来看,虽然国美、苏宁、三联等大型家电专业连锁企业市场影响力迅速提升,但其在中国家电市场总销售份额中的比重还没有占据主导。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未来我国家电流通将形成以百货商店为基础的大型零售企业,以品牌特许经营为基础的家电专卖系统,以大型批发企业为核心的家电零售系统等四大销售体系为主导的市场格局。因此,家电销售企业的供应链整合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家电销售企业需要关注在分销领域的网络整合,加快其分销网络的建设与布局优化,探索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等方面形成解决方案,以提高连锁分销体系的效率和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加速形成强大的市场分销能力和高效的供应链运作能力。
其次,家电销售企业驱动的供应链模式本质在于核心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技术与现代物流手段,上与生产加工企业相连,下与分销商零售商相接,承上启下,变传统的单纯推式营销为推拉结合的模式,也就是商家驱动、产销联盟、推拉结合、规模定值的商务运作模式,从而创建家电企业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不管是家电制造企业还是家电销售企业,供应链整合的共同点在于构筑扁平化的供应链生态圈,即从传统的线性供应链,转变成扁平的一体化供应环。同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扁平化有所不同,现在的扁平化不是简单的裁减或压缩中间环节,而是要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的同步共享,杜绝供应链上的信息失真、计划失控、操作失误的“牛鞭效应”。快节奏的信息共享,必将缩短整体供应链中的物流沉淀,减少不必要的存货风险和物流周转。在高度集中的信息系统体系里,家电制造商,批发商要了解零售商的库存与销售,零售商企业要了解制造商、批发商的库存结构,由此形成双方真正的供应链合作。
三、我国家电企业供应链整合的风险问题
由于供应链并没有改变各节点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法人属性,也没有真正消除其潜在的利益冲突,本质仍是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虚拟企业系统,各节点企业只是通过不完全契约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协调,因此供应链整合也存在多方面的风险。
(一)系统风险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各企业主体环环相扣构成的非线性复杂系统,都有不同的背景与不同的利益要求,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在实践中,各节点企业很少能从整个系统的高度着眼,大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看问题,难免出现系统内耗现象。进一步讲,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主要是通过战略联盟这种展示性安排来实现的,成员之间也许有协议,但这种协议往往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这样达到目的一方可能提前终止合作,甚至重新进入竞争状态。同时,每个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都各不相同,短期合作易,长期共事难,一些大型的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难以实现往往是由于文化的障碍。
(二)管理风险
由于供应链式虚拟的经济系统,不能像企业集团那种有效约束各成员企业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可能造成家电企业相互之间的锁定,增加了管理的风险。同时,企业的决策受制于其领导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以及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本能,即有可能造成信息压缩与隐藏。信息压缩一方面是链条中信息交换补偿,信息流发生阻滞,增大系统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信息失真导致供求脱节。
(三)信息风险
现在的市场交易关系中,诚信原则和商业伦理被严重冲击,上下游企业之间,供应链领导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很不正常,一些非技术范畴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供应链作为战略利益联盟的初衷,使得交易组织堵塞,系统功能缺失。此外,由于在供应链中,企业不愿与上下游企业共享信息,以至于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虽然很先进,但只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这样,链中企业对需求信息的曲解沿着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形成所谓“牛鞭效应”,导致整个供应链效率低下。
(四)市场风险
由于供应链由处于众多环节的企业构成,有能力识别顾客核心需求的企业是那些离最终顾客最近的企业,由意愿识别顾客核心需求的企业是那些在供应链获得利益最大的企业,而有能力和有意愿的很可能不是同一企业。此外,识别顾客核心需求所支付的成本要由单一企业承担,但准确识别出顾客核心需求所获得的利益却由整个供应链企业共享。这样难免会有部分企业产生“搭便车”的思想。整个供应链就会出现对识别顾客核心需求的投资不足,最终难以有效地识别顾客核心需求,使供应链最终产品不能获得顾客的认可。
四、我国家电企业供应链整合的风险防范
供应链的形成和有效运转是与整个社会的市场环境、产业环境乃至企业生产方式、交易方式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的,这里既有硬件因素,也有软件因素。我们所面临的,正是以上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只有从消除这些障碍入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供应链整合模式的发展。
(一)企业要具有整体性的系统思维
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将阻碍企业策划供应链式的选择,而企业间在信息沟通和商务运作程序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将阻碍一体化供应链的实现。在观念上,它需要经理人员摒弃以往竞争中所采取的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似式的竞争方式,努力营造从单枪匹马式的争斗到相互协作后的双赢或多赢得竞争新局面。在具体操作中,供应链整合也绝不是单纯找几个合作伙伴而已,它还要求企业建立相应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库存管理体系、物流管理与采购体系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二)供应链中各企业要相互信任
在传统的买卖关系中企业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尽量将责任、风险、成本等转嫁给其他企业,竭尽全力地增加自己的利益。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要与合作企业共担责任、风险与成本,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这是企业间建立长久信任关系的唯一有效途径。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高层要重视供应链管理的运作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企业、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方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高层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在供应链上某环节发生故障时,他们能统观全局,给予合理地解决。
(四)要重视人力资源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物流中高层管理者,实务操作人才是有效的供应链实现的关键要素,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通过各种途径,搞好职工队伍培训,企业领导者应积极进行能力提高和知识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结束语
我国家电市场正进入以供应链整合为核心的整体竞争阶段,构筑扁平化的供应链生态圈有利于加速我国家电企业供应链的整合与形成,同时要注意识别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使风险降至最小化,从整体上改善家电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融入国际家电市场。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褚方鸿.合作共赢得三连家店供应链管理模式[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4).
[3] 王威.打破区域限制家电供应链整合浮出水面.www.hc360.com
[4] 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管理科学学报,2003(2).
[5] 全新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运作模式分析[J].企业活力,2005(3).
企业竞争力与供应链的关系 篇4
企业竞争优势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很多企业把供应链管理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战略层面。很多企业,如沃尔玛、戴尔,通过发展和利用高效率的供应链使自己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连接供应商和销售商,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和及时的生产。供应链管理由于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对资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对资源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出发,阐述供应链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优势,依赖于这种优势,该企业可以获得超过该行业正常收益率的回报。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首先源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局限性。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行政协调机制,或是一种契约组织,强调的是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规则,忽视了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所具有的独特的生产特性。以这一理论做指导,有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企业决策机制、供应机制、生产机制、销售机制等的区分都不再考虑生产成本,而仅仅关注交易成本,背离了现实,无法有效解释现实企业实践中的一些重要现象。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迅速兴起也源于主流企业战略理论的缺憾。
基于以上的原因,有些人把影响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归结为它所拥有的特殊能力,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并由此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20世纪90年代中叶,美国信息技术战略家鲍尔(Bernard H.Boar)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归纳为五种类型:(1)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更廉价地提供产品或服务;(2)增值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创造出更吸引人的产品或服务;(3)聚焦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更恰当地满足特定顾客群体地需求;(4)速度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及时地满足顾客的需求;(5)机动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地适应变化的需求。
企业竞争力可以被看做企业持续发展、后续增长、资产增值和效益提高的能力。因此,就企业本身来说,竞争力因素大体上包括5个方面:采用新技术的速度和技术改造的速度;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的状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势;综合成本的降低和各种开支的节约。此外,宏观方面的金融政策、税率高低、法制情况、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对企业的竞争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竞争力是特定企业个性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并不位于企业的某一个地方,而是充斥于企业研究、开发、生产、采购、仓储以及市场营销等部门。它往往体现着知识的积累,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既无法完全模仿,更无法完全交易。它是根植于企业中的无形资源,不像实物资源会随使用而折损;它是企业成员集体学习的结晶,将在不断的应用和分享过程中得到改进和精炼。
一般来说,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顾客价值。竞争优势必须对顾客所重视的价值有关键性的贡献,这些价值创造活动既能得到顾客的认可,又可以被市场认可,从而为企业进入其他已知的或潜在的市场提供机会。
2.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使企业的竞争力独树一帜,不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
3.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满足市场潜在需求,进行企业产品、服务创新的根源,它可以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长期持续。
4.集成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能力约束集,它由企业内部的各项子能力、资源、知识等进行综合应用于转化而来,不同的能力组合形成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无法将其从企业内部资源中单独剥离出来。
企业竞争优势的构成如下:
1.资源层。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包括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关系资源、企业文化资源、组织资源等。
2.能力层,即企业运用资源的才能和本领。
3.竞争能力层,是业务单位内部的一系列能力和技能,包括营销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4.核心能力层,跨越了战略业务单位的边界,是广泛分布于组织内部能力的集合。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层次看,核心资源是基础,核心能力是关键,核心资源经由核心能力的整合产生核心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体现,是满足客户需求的价值体现。可以从这几个层次分别考虑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供应链管理就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式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作为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不仅要管理号本企业内部的业务事项,还要处理好与上游、下游伙伴间的关系。构成供应链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单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优势。
1.供应链是一个系统。供应链是一个整体,是由很多相互关联的不同的厂商组成的一个系统。系统的目标是追求整体的最优。系统的整体利益往往大于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利益之和。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同样也是这样的。供应链的整体的效益和效率需要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从整体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仅仅为实现本企业的利益最优出发。作为一个子系统,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有自己的运作方式。由于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的存在,需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而每个企业则需要根据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2.供应链的基础是联盟。供应链强调企业与上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作为上游企业的供应商,可以为企业的生产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和快捷的送达。作为企业的下游的批发商或零售商,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及时的销售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预测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供应链带来了管理上的变革。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不但要管理企业内部的生产,还需要处理好与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并且把它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加以对待。(1)企业战略方面:供应链管理可以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一方面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的成本,实现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供应链管理实行差别化战略,为客户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2)组织设计方面: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是集中式和层级化,这种组织结构适应了稳定且单一的市场需求下的企业大规模生产方式。但是,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及时、灵活地提供产品和服务。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要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方式的变化。供应链管理下应该对传统的职能部门进行重组,根据生产的特点建立一些柔性灵活的组织单元。
三.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供应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库存量
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成员之间的重复工作,剔除流程的多余步骤,使供应链流程
低成本、高效化。此外,通过建立公共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既可以减少因信息交换不充分而带来的信息扭曲,又可以使成员间实现全流程无缝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供应链管理通过对组织内部业务流程的重组,链上各成员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物资通畅,信息共享,从而有效地消除不确定性,减少各环节的库存数量和多余人员。
2.为决策人员提供服务
供应链管理的优点体现在:分析供应链中不确定性因素,确定库存量,制定订货政策,优化投资,评估各方案以选择其中最有利的方案,评价不同环节对供应链运行中对库存和服务政策的不同影响,通过协调提高整体效益。
3.改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它强调核心企业通过和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使每一个企业都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共赢”的目的。这一竞争方式将会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4.提高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
供应链通过企业内外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把适销对路的产品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供应链管理还使物流服务系列化,在储存、运输、流通、加工等服务的基础上,新增了市场调查与预测、配送、物流咨询、教育培训等项目。快速、优质的服务可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5.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供应链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使它们协调、优化,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使产品、信息的流通渠道最短,进而可以使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沿供应链逆向迅速地、准确地反馈到销售商、生产商、供应商。它们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供求的良好结合。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使企业相关企业间形成了一个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加速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缩短了产销周期,使企业可以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大大增强供应链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1.处理好企业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之间的关系是供应链的重要连接点,保持与供应链上这些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企业至关重要。要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首先,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并选择好的供应商。其次,积极与供应商合作,共同解决与供应商之间利益分配问题。要加强销售渠道管理,与供应链下游的企业共享销售信息,提高销售渠道的效率和效益。
2.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要求企业生产的柔性,对市场需求的及时反应。而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层级组织关系,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要求。因此供应链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应有所调整。扁平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趋势。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获取快速反映的竞争优势。层级的减少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的通畅,可以使企业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保证产品的质量。例如:在JIT生产方式下,单元化的组织是有专家、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人组成的,一个单元负责一个小车间的生产。这样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实现小规模、多批次的生产。
业务流程重组是根据业务的要求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的调整。业务流程重组包括企业业务节点的合并、裂变,以及某些业务的外包。(1)业务的合并和精简。有些业务在供应链的环境下是不必要的,比如:很多基于JIT生产的企业就裁减了采购部门,因为原材料是由供应商直接送到车间。同时仓储部门的规模也锐减,在JIT下是尽可能地减少库存的。(2)业务的裂变。由于供应链对企业客户响应要求的提高,很多企业专门成立了物流部门,负责供
应商管理、原料和产品的存储以及运输。这样基于供应链的物流部门的产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响应速度。(3)业务外包。企业业务的外包有利于企业将效率不高的部门分离出来,以集中精力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很多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用性的物流公司,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业务外包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有有效的方法对外包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企业不能过分依赖承接外包的业务的公司。
整合供应链、重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篇5
为了在弱肉强食、劣者出局的严酷竞争中存活下来,在动态稳定的供应链中树立竞争优势,进而稳固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强化,把握主动,成了我国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现代商业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企业面临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一种态势下,中小企业,作为某一个具体供应链中的节点,如何更好地应对多种可能性的挑战,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做到“有备无患”,在暗流涌动的供应链结构中稳住脚跟,并图谋发展?众多公司的决策实践证明,物流供应链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的风云突变。
中小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运营基本上包括了生产、供应、销售、财务、人事,甚至研发等。但限于规模,中小企业内部专业分工不细,一般一人“身兼数职”;内部管理水平由于中小企业最重“机动”弹性,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对内部工作制度化、系统化程度不足,系统的精确度与完整性较差,管理方法受资深干部主观经验影响大;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很难找到相同的运行规律,
同时,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应用需求相对单一、经营状况经常变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的产品让其望而却步。另外,与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由于存在资金方面的限制,更让它们难以支持一个大而全的企业信息化方案。
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难度,也给国内众多企业信息化管理厂商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物流供应链专家王颐中指出:并不是只有大而全的软件才会为企业起到促进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简单适用的软件也能带来明显的企业管理的升级。通过物流供应链软件,企业可以建立标准化的流程,进而规范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流程,实现快速、准确地信息沟通。
事实上,对企业而言,信息化的最大的好处也正是它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使企业能比较科学准确地评估当前的状况,并相应地制定计划或做出调整。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专家指出,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整合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精细的分别针对分销、零售、仓储、运输等环节的软件产品,而是要旗帜鲜明地贯彻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通过“操作层”、“决策层”和“供应链电子商务层”这一结构清晰的框架,为企业提供着眼于全面资源整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重塑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机制 篇6
导言
我国现行的建设用地供应制度,主要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确立的。该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都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就使得无论是公益性建设用地还是经营性建设用地,都可以通过征地的方式取得。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其中之一是,“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本着促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制定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规定,对国防和外交的需要,以及政府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组织实施的各项建设项目,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由此来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确立的建设用地供应机制,显然丧失了合法性,不仅与《宪法》相违背,而且与《物权法》也不一致。如果《土地管理法》经修改后明确,只有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可以依法征收集体土地,那么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失去了供应的渠道。因此,在确立公益性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征地方式取得的同时,法律法规需要重塑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供应机制。
重塑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供应机制的指导思想如下 :一是在坚持基本制度框架下的完善和成熟,二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规范和提升,三是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实施推进中需要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市场配臵资源是土地配臵的基本取向 ;二是改进政府管控方式,通过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规范引导农民自主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通过税收(如土地交易税等)调节市场与农民收入,以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 ;三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和谐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 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是指城市与乡村的国有建设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以同地同价和同样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的机制,也即国有建设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均可作为经营性建设用地,统一由土地市场向社会供应。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的实物形态便是土地交易市场。
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已经不规范地大量进入了市场,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但对经济发展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再以法律来限制无助于解决问题,只有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使我国建设用地的供应规模有了进一步扩大,土地供应量的增加,不仅有利于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使用的紧张局面,还有利于遏制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集体建设用地因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其作为经营性项目上市是有条件的。从集体建设用地方面说,一是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 ;二是要合法取得,拥有明晰的产权。至于市场方面的条件,一是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全面建立,二是土地市场的健全和完善。政府方面则需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能真正发挥作用。鉴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还不能完全有效地实施,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用途应当有所限制。一般说来,工业厂房、商铺、服务业、旅游设施可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城镇建成区和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有限度地用作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
集体建设用地面广量大,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可以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政策,即对城镇建成区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可实行一定年限的集体所有(如依建筑物寿命确定为 50年),超过这一时期的则由国家购买 ;建成区之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所限定的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建设用地不追求实现国有化,在国家和集体自愿的前提下,国家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取得土地所有权 ;在城市规划区外,不实行土地国有化。以上思路基于以下理由 :一是《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城市市区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在建成区内土地国有化符合法律规定 ;二是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在非征收范围内,有权保留集体所有权 ;三是从公平角度考虑,进入市场的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与没有进入市场或者进不了市场的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之间应尽量做到公平。这需要我国在建立了以不动产税为核心的财产税制度后,允许城镇规划区内集体建设用地长期存在,因为科学的财产税制度可以解决财产初始取得及前期政策所带来的不公平。
二、农民应当成为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主体
2011年底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因此,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财产权,让农民成为集体建设用地交易的主体,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也是土地交易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政府是土地交易市场的主体,这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从未来趋势看,政府最终将退出直接经营土地的活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农民成为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主体已经具备了客观条件。三年前,国土资源部要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至今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率已达 90% 以上。确权登记是法律依据,证书是法律凭证,是农民成为建设用地交易 主体的“身份证”。
农民可以用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人的身份,委托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实施入市交易,以避免交易的无序和混乱。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之前,应当首先征求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意见,即其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符合上市条件的,必须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即由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名下的全体农民集体讨论决定是否上市交易,以什么方式(出让、出租、作价入股、投资合作等)上市交易。上海等地在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过程中采取的“阳光征收”的做法可以借鉴,即由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的代表向全体农民征询意见,80% 以上农民同意以某种方式上市的,再征询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和地上建筑物补偿方案,80% 以上农民同意方案的,由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的代表(委托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持征询意见结果和土地所有权证书等相关材料,向土地交易市场提出交易申请。
集体建设用地上市的收益主要归所有权名下的全体农民所有,应当改变前一段时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收益大部分归乡镇以上政府的做法,政府只能采取税收的办法参与利益分配。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名下的全体农民可以用入股的方式参与利益分配。
三、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机制概述
应重塑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供应机制,即创设集体建设用地的交易机制,并将此纳入土地交易市场,实现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和同等使用。
涉及出让、租赁,经济开发区成片开发的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出让土地使用权随房屋建设工程转让,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转让(不包括居住房屋)的国有建设用地和所有的集体建设用地,凡有愿意上市交易的,土地使用权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向土地交易市场提出申请,由土地交易市场转呈土地管理部门审核。
经审核,符合上市条件并认为应该由土地储备机构储备的,双方协商收购价格,并签订收购协议,支付款项后,将土地使用权转移至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机构实施土地“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在土地、规划等相关部门确定土地用途和各项建筑参数后,在土地有形市场以“招拍挂”(公开交易)的方式出让、出租。交易结果应当在土地交易市场公示。土地供应可选择年租形式收取土地价款,不仅能降低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给投资和房价带来的压力,也能使地方财政资金来源长期化,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对租金实行有限浮动,真正体现土地价值。
经审核,符合上市条件但不予储备的,在土地、规划等相关部门确定土地用途和各项建筑参数后,由土地使用权人在土地有形市场以“招拍挂”(公开交易)的方式出让、出租。有意向的用地者经竞价取得用地资格。当用地意向人只有一个时,由土地使用权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与用地意向人协商价格,签订转让协议。交易结果应当在土地交易市场公示。用地者支付款项后,土地使用权转移至用地者,实施土地开发和建设。
构建经营性建设用地机制,要特别强调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建设用地使用者遵循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所谓节约集约用地,其实质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节约用地,即各项建设都要节约用地,想法设法不占或少占耕地 ;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三是通过整合、臵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臵和利用效率。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我国土地的综合利用,也事关我国能否在 13 亿人口规模和有限土地资源的现实条件下,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并通过新型城镇化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关于工业用地供应的改革建议
从 2000 年到 2011 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年平均增长110 万亩,但开发强度普遍偏低,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只有 0.3—0.6,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 1 以上,我国的土地使用效率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用地在土地供应的总量中,按年度平均约占 40% 左右,由于工业用地的价格比较低(相当于商业、服务业用地的 11%,房地产用地的 14%),一些地方在财政的压力下,不断推出低价土地,甚至以零地价吸引企业,导致工业用地增长的数量大,投资企业不注重提高生产技术,大量生产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来获取利润,从而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升级。因此,工业用地的供应必须通过改革转化机制,以促进节约集约利用。
设想之一 :提高工业用地价格,以接近或略低于住房用地价格出让或租赁工业用地,以价格杠杆遏制用地的冲动。设想之二 :以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的约定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即公示工业用地行业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等指标,并在土地使用权合同中作出约定,用地者在开发经营三年后达不到指标规定的,从第四年起支付违约金(实际经营效益与约定效益之间的差额),并由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有形市场公示转让,转让价款支付给原用地者。
整合供应链、重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篇7
2013年06月27日 09:35 来源:《山东纺织经济》2013年第01期 作者:李敏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摘要:从2010年2月份江苏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为1120元,最低的宁夏为710元。全国29个省市发布了工资指导线,上线平均增长幅度比2009年提高3%左右,基准线平均增长幅度比2009年提高2%左右。此轮“加薪潮”从2010年开始延续至今,由沿海地区带动、覆盖全国范围,上调幅度大。介绍了我国纺织企业劳动成本上升的情况,分析了对当前纺织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纺织企业,用工成本,资源
我国纺织业是建立在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低成本优势帮助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纺织企业获得过较大的经济收益。2000年WTO的报告指出,中国纺织企业职工的工资每小时为0.69美元,是美国的4.85%,墨西哥的31.36%,法国的3.81%,日本的2.64%,韩国的12.97%,印度的110.97%,巴基斯坦的186.49%,表明劳动力资源是中国纺织业长期比较优势的基础,同时说明扩大就业是发展纺织工业的强大动力。据德国Wemer(2003)公司提供的58个国家纺织业劳动力工资成本资料,中国人均工资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先进装备的拥有量已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向深加工发展的条件。
在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大多都是低端产品的出口制造商,绝大部分出口企业采用长期合同定价的模式,没有自主品牌。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自我创新能力较弱,因而对于资源优势的依赖性很强,当资源优势发生改变的时候,反应也最为敏感。受国际原材料、能源和土地涨价,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针对出口的税收优惠越来越少,汇率变化,银根紧缩,国际反倾销等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出口企业用工成本逐年攀升,我国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危机。成本上涨极易导致企业亏损,一直走低成本竞争之路的我国出口型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步履维艰。纵观我国许多依靠低成本竞争战略在市场经济中分一杯羹的出口型中小纺织企业,其所采取的低成本战略并没有使它们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
(一)现状
2007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人力成本上涨非常快,2012年上半年工资同比增长了10%以上,占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的20%以上。据全球权威纺织服装专业研究机
构Wemer International的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目前纺织服装企业工人工资为0.85美元每小时,接近每小时1美元的门槛,比印度高0.16美元,分别是中国台湾的11.1%、韩国的10.1%、日本的3.7%。中国内地劳动力成本为0.55美元/小时,略高于越南0.09、巴基斯坦0.1美元。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成本快速攀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今年(2012年)的“春季大调研”行动中,一共派出了8个综合组以及多个专业组,赶赴国内7个省30多个纺织服装集群的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011年以来,行业用工成本上升12.6%,综合成本上升10.8%,利润下滑2.5%。规模以下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1%,利润同比增长9.9%,远低于规模以上企业增长水平,其经营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都仅为个位数。9个出口比重大于20%的服装产业集群,规模以下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仅为4.7%。2012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对的环境仍十分复杂,而趋紧的外部环境形成了市场倒逼机制,将带来新一轮洗牌促进中国服装行业的升级和调整。预计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的产销、效益仍将继续增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运行指标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增速将较上年有所减缓。
(二)原因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者的保护,而其挑战的正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传统生存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该法唤醒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导致各地劳动争议案件激增,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在用工方面往往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这些原本建立在依靠压低和克扣员工工资,减少工人福利基础上实行的低成本竞争战略的中小纺织企业成本激增,一方面是合法用工的成本提高,另外一方面,违法用工的成本也在提高。据统计,这类企业的工资成本将额外上涨10%~20%。
二、劳动力用工成本上升对纺织企业的影响
2011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积极应对全球不利的经济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科技、管理和营销水平,实现了生产、出口及利润平稳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月下滑,行业运行压力加大,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经营困难。同时出现了国内企业用工成本持续提高的情况。
(一)减少了利润
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纺织行业系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服装行业),企业生产成本中15%-30%是人工成本。在目前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的形势下,纺织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均有所上升,平均上涨幅度在3%-6%之间,这对于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近70%的企业利润率在4%以下)。这些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产品大多为中低档次,创新能力差,平均3%-6%的成本上涨将导致亏损。
(二)影响了我国纺织企业的竞争优势
成本竞争优势是指在产品质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产品成本明显较竞争对手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纺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竞争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近百年来,世界纺织服装制造业经历
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就是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变化的结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仍取决于成本竞争能力的变化。但从未来相对成本以及国际纺织服装贸易政策环境的变化趋势看,纺织业竞争力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有利于产业升级
本来按照经济学上的常理,加工制造业里的适当加薪能稳定一批技术过硬的熟练工人,企业接的订单也能从过去的中低档过渡到中高档产品,从而使企业利润得以同步增长。长远来看,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最大好处在于,促进企业迈向更高层次的转型,或是提高生产水平,或是整合、延展既有的产业链,不论怎样,其目的都在于促使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最终转变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
三、我国纺织企业针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应对策略
(一)开发新的利润来源
在当今,依靠成本占领市场的方式已经不可行,行业要加大替代性原材料开发力度;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借助设计、品牌、渠道的力量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产品有效地占领市场提供可靠保证。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影响,招工难、“用工荒”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现象,但让一些企业感到奇怪的是,尽管2011年以来企业接受的海外订单量并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下滑,但是企业招工难的局面并没有改善,这和以往订单多才用工紧张、订单少用工则少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订单荒”遭遇“用工荒”,本来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同时出现,向市场发出了强烈的警示信号。不少企业和市场人士认为,“双荒”反常叠加的背后,是我国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步伐遭遇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冲击的严峻现实。
(二)实施品牌战略
建议企业内部成立科研机构,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研发自主品牌,在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实施“品牌战略”。企业要进一步加快管理创新,引入全新管理理念,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对争创的品牌给予重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充分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招商作用,着力发展产业链条下游的终端产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开发区的招商平台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服装企业集团,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
综上所述,要应对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促进纺织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行业要进行营销模式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奠定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基础,毫无疑问,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无论是其难度或者重要性都将是我国纺织企业调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项目来源: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编号:PHR201007219)。
参考文献:
我国IT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篇8
论我国IT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不断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这种结构转型直接体现为IT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IT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IT企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的引擎。纵观IT产业的发展,其能够迅猛发展并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的主要原因是其技术含量高、知识含量足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十二.五”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发展知识经济的构想,而IT产业正好契合这样的发展规划,因而进行宏观的产业分析对于IT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后,我国逐渐取消了国外资金进入我国的限制,在这种背景下,IT企业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因而如何有效的构建属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国内外对企业发展的研究来看,凡是能够取得良好发展的企业必定拥有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从1990年Prahalad、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发表以后,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就从未间断,并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在企业上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还存在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在构建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照搬理论,不能够有效的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核心战略建设上来。那么本文在知识经济时期对IT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构建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因而在国外的实践经验相对丰富。从国外研究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1995年,福斯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还处于低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体系,因而应该挖掘、培育、利用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1998年,康特在《战略管理行为》一书中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充分整合企业资源并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能力或技能,这表示企业的竞争力的获取是以企业不可替代的技能或能力为前提的。2000年,Richard Makadok、Gordan Walker从实证的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在该研究中利用动态数据进行验证短期利率的预测能力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与因果,并且认为公司绩效与这种预测能力呈正相关。从国内研究来看,1999年李东红对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的来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其从概念、理论体系、内外部因素等五个方面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局限性进行了探讨。2000年,王毅等从整合、联盟、协调等方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性梳理,并且对这些观点的局限性、优势等都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国内在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2001年,郭斌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呈生命周期形态的,其生命周期与企业的组织结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构周期与技术周期是具有相关性的。2004年,杜慕群从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国内I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外企业竞争力的获取进行了对比研究;除此之外还结合企业内部角度与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竞争优势获取的原因。2006年,苏建新在《我国IT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一文中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信息化程度三个角度对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企业树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以信息化规律为基础来实现。
二、IT企业的定义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
(一)IT企业的内涵分析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信息技术的意思,在早期学者通过对IT进行研究,认为IT可以分为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技术等四类。也有学者认为IT包括信息基础、信息作业及信息系统等三类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逐渐形成以微电子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这些技术的发展充分完善了现代信息网络,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笔者认为所谓IT是指包括生产、存储、反馈等为一体的专业信息化技术,而IT产业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以市场为载体所展现出来的信息技术商品的专业分支产业的集合,包括信息基础、系统、应用为一体的信息产品或服务。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存在很多争议,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麦肯锡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关键性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企业的竞争力。在英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尔(G.Hamel)看来,核心竞争力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它应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其次,核心竞争力对创造公司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贡献巨大,它的贡献在于实现顾客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短期的好处。最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的那样:“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从这些定义我们都不难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消费者剩余,有如下五种资源有助于企业建立核心竞争能力:第一,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是指帮助企业有效理由外部环境中的机会,降低潜在威胁并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第二,稀缺的资源,是指企业占有的资源越稀缺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越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不可被模仿的资源,是指那些独特的实物资源、企业文化、商标专利、品牌忠诚度等资源。第四,不可被替代的资源,是指那些来自于替代产品的威胁。第五,持久的资源,资源的贬值速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直接相关。
三、我国IT企业核心力构建的现状、特征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IT企业核心力构建现状分析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1.行业发展较快
从产业角度的发展来看,IT产业保持了较快幅度的增长,已经成为全国各工业产业的之首。早在2001年全国IT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36万亿元,同比增加达到27%,比国内工业增速高出17%;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8237亿元。2003年上半年,IT产业的销售额就达到733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9%。根据工信部发布2011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IT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3万亿元,增幅超过20%;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74909亿元,同比增长7.1%;软件业实现收入18468亿元(快报数据),比上年增长35.9%。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75445亿元,同比增长21.1%。手机、计算机、彩电、集成电路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1.3亿部、3.2亿台、1.2亿台和719.6亿块,同比增长13.5%、30.3%、3.4%和10.3%。由此我们不难看出IT 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2.在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其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获取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2001年我国IT产品的出口规模就达到了124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14%,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4%。其中进口591亿美元,出口650亿美元。2002年IT产业增长率达到20.4%,高于工业增幅8个百分点,实现IT产品销售额达到6038亿元,增加值1228亿元。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保持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112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1.0%,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6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4.8%,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1.9%。从月度走势看,受上年基数逐步走高影响,总体呈前高后低态势,特别是9月份后,出口增速连续低于10%。进口46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26.8%,对全国外贸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13.3%。3.区域化特征相对明显
从我国IT产业的发展来看,已经形成了长三角洲、珠三角洲及津京地区等信息产业集聚区,其中珠三角地区主要以IT产品的零部件及部分整机的生产组装基地。2011年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总产值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互联网网民数达到6300万人,普及率达60.4%,连续二十一年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全球最大IT产业硬件生产基地。深圳2011年IT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451亿元,约占全国1/7,IT产品1109.1亿美元,占该市出口总额的45.2%,占全国IT产品出口的16.8%。深圳工业百强中超七成企业为IT企业,境内外上市IT企业40多家。深圳15家企业入选2011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9家企业入选2011年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津京地区以科研开发及生产为主,包括摩托罗拉、松下等世界性企业都在此具有一定影响力的IT企业。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半导体、笔记本电脑为主的IT产品生产集聚区。
(二)我国IT企业发展特征分析
1.经济效应外部性相对明显
网络效应是指通过网络的营销方式形成强大的外部效应,即某一消费者的产品选择与其他消费者选择是相关的。而IT企业的产品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特征,如电话、邮箱、微博等都属于IT产业的产物,其用户量越大,用所享受到的收益就越大。如与国外签订合同,如果我们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使用传真最多几分钟就可以传给客户,而如果我们选择最快的飞机也得几个小时,而且我们如果充分信息化所获得的效益将更大。2.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整合供应链、重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论文】推荐阅读:
供应链整合平台论文07-20
供应链的整合与进化05-19
优化供应链整合资源06-17
供应商优化整合方案08-10
提升企业整合力论文06-11
供应链竞争12-30
供应链竞争模型研究06-16
资源整合优势的发言稿06-01
劳动保障述职报告优质整合08-15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分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