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翻译论文(精选10篇)
语法翻译论文 篇1
我校与冀州市联合举办迎“五四”青年友谊赛
4月9日,体育学院师生在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立志同志的带领下,与冀州市共同举办了迎“五四”青年友谊赛。冀州市副市长高存影、团市委书记王娜、教体局副局长张学兵和我校体育学院院长杜鹏、团委副书记张鹏飞等一同参加。
April 9, sports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school party committee standing committee, vice principal,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mrade Guo Lizhi to meet jizhou jointly hoste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youth friendly.Jizhou high deposit shadow, pku secretary, vice mayor wang na, from the bureau deputy director Zhang Xuebing and sports in our school dean Du Peng, vice secretary of youth corps committee Zhang Pengfei to join, etc.开幕式上,郭立志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高存影副市长宣布友谊赛正式开始。
The opening ceremony, Guo Lizhi vice President delivered a warm speech, Gao Cunying vice mayor announced officially began a friendly.此次活动以“善美青春、出彩人生”为主题,内容包括篮球赛、乒乓球团体赛、羽毛球团体赛3个项目。赛场上运动员精神饱满,奋力拼搏,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学生与冀州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
The activity with “the good youth, brilliant life” as the theme, content includes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team, badminton team three projects.The field athletes in high spirit, striving, fully embodies the good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spent with jizhou youth in our school.友谊赛搭建了我校与地方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成为我校服务地方体育文化建设的平台之一。
Friendly has set up a bridge for the communication with local sports culture in our school, has become one of the service platfor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sports culture in our school.
语法翻译论文 篇2
Lakoff&Jonson认为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事件、活动、情绪、思想等转化为实体(entity)(Lakoff&Jonson,1980)。此后,Halliday在《功能语法导论》(1985)中也提出的语法隐喻;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没有直接的关系。根据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是建立在人们认知的反映世界经验的体现上,是言语反映世界本原的过程,是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中不同的体现方式:一致式和隐喻式,即“同一所指,不同能指”。
语法隐喻从功能上划分主要有概念语法隐喻(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人际语法隐喻(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语篇语法隐喻(textual grammatical metaphor)。
2 语法隐喻中一致式和隐喻式的区别
语法隐喻的出发点是意义的表达。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意义系统,意义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Halliday,1978)。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独特的语义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来表示同一个意义,这时,其中一个结构可能就是语法隐喻。例如:
(1)a.I'd like you to open the window now.(declarative)
(1)b.Can you open the window now?(interrogative)
(1)c.Open the window now.(imperative)
这三个句子都可以表达“命令”这一言语功能,它们用不同的结构表达了同一个意义。(1)c是一个祈使句,祈使句的功能就是用来表示命令、请求、邀请等,这是它的基本功能,因而是一致式。相比之下,(1)a和(1)b分别是用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来体现“命令”功能,用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来体现“命令”功能并不是它们的基本功能,因而属隐喻式。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2)a.Many films,some of them good,some of them bad,and a few of them very brilliant,have been released in the past decade.
(2)b.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the release of many films,some of them good,some of them bad,and a few of them very brilliant.
在(2)a和(2)b两个句子中,(2)a遵循了事态发展的本原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因而为一致式;而(2)b则把“The past decade”拟人化成有知觉的参与者,为隐喻式。
由此可见,语法隐喻在词汇语法层面上是指同一意义下具有不同语法功能的语法表达式之间的转化。根据Halliday的观点,一致性是指语义和语法层面在他们共同进化的起始阶段的相互关系,是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随着一致性语法功能转化为隐喻性语法功能,一致式转化为隐喻式。如release在(2)a中是动词,在(2)b中转化成了名词,使其原有的语法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由一致式转化成了隐喻式。一致式和隐喻式是Halliday语法隐喻的重要理论支柱。
3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
翻译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语言活动(具体地说是语际转换活动)。翻译的过程是解码(decode)和编码(encode)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文化、语境等因素外,译者常常面临着多个语法结构和句型的选择。功能语言学认为,选择就是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意义来自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下面我们分别对三类语法隐喻在翻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了解它们如何在译本中实现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统一。
3.1 概念语法隐喻
概念语法隐喻是从语言的概念功能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上。及物性系统是英语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根据活动和事件的性质,概念语法隐喻可区分出六种不同的过程类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译者每一次对过程的选择都会导致“一致式”和“隐喻式”的体现形式之分,而“隐喻式”的体现形式便是概念语法隐喻。如:
(3)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葬花辞》,《红楼梦》第27回)
a.A girl in her chamber mourns the passing of spring,No relief from anxiety her poor heart knows;(杨宪益译)
b.The Maid,grieved by these signs of spring's decease,Seeking some means her sorrow to express.(David Hawkes译)
《葬花吟》名为咏花,实则写人;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诗中用一个“惜”字表达了黛玉面对凋零的春景时内心深处的情感,是一个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动态的过程。杨先生用动词“mourns”引起了读者情感的共鸣,体现的也是一个心理和动态的过程;而Hawkes用形容词“grieved”也表达了黛玉内心的悲哀,但却是一个静态的过程,体现了一个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由此可见,a是一致式,而b则从心理过程隐喻成了关系过程,是隐喻式。
林黛玉是一个才学横溢的诗人,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的《葬花辞》是其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杨先生深刻理解了《葬花辞》及其人物形象,从而选择了与原文一致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3.2 人际语法隐喻
人际语法隐喻可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有四种最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命令、陈述、提问。语气隐喻是指从一种语气域向另一种语气域转移的现象,具有双重或多重语义特征。在翻译中,译者对言语功能的选择也取决于原文句子的功能、语场和语旨等的理解。例如:
(4)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咏菊》,《红楼梦》第38回)
a.We may fill a page with sorrow and self-pity,But who can put into words what autumn means?(杨宪益译)
b.Yet easier'twere a world of grief to tell
Than to lock autumn's secret in one rhyme.(David Hawkes译)
(4)本身是“隐喻式”,它用疑问语气陈述了“片言只语无人能理解我诉说的愁情”这一信息,展现了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同时也道出林黛玉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杨先生选用了与原文一致的疑问句,成功的表达出黛玉的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而Hawkes则用陈述句来表达信息,忠实的表达出了原文意义。比较后便可看出,a属“隐喻式”,而b是“一致式”。a和b都很好的表达出了原文的信息,是表达同一个意义的不同的语法结构。但a句中,原文的人际语法隐喻得到了成功的移植,更充分地再现源语诗歌主题。
3.3 语篇语法隐喻
Halliday认为只有结合语篇功能才能使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得以实现,但他并没有承认语篇语法隐喻的存在。Martin确认了语篇语法隐喻的存在,并且划分了五种类型:元信息、语篇照应、内部连接、协商篇章和隐喻性主位。语篇语法隐喻主要是指“主位结构”(thematic structure)中主位体现情况(黄国文,2009:8)。当下一句的主位是上一句的述位,或上一句话,乃至一段话的概括时,这个主位称作隐喻性主位。
(5)正说着,只见袭人走来说道:“快回去穿衣服,老爷叫你呢。”宝玉听了,不觉打了个雷的一般,也顾不上别的,疾忙回来穿衣服。(《红楼梦》第26回)
a.Just then Xiren came in.
“Quick,”she said.“Come back and change.The master wants you.”
This summons fell on his ears like a clap of thunder.Forgetting all else he rushed back to change,and hurried out of the Garden.(杨宪益译)
b.Just at that moment Aroma came hurrying up:“Quick,”she said.“You must come back and change.The wants to see you.”
The descent of this thunderbolt drove all else from his mind and he rushed off in a panic.As soon as he ha changed,he hurried out of the Garden.(David Hawkes译)
a句中的This summons是对上一段话的概括,承载了与前文照应的语篇功能,因而形成了语篇语法隐喻。因此,a是隐喻式,而b是一致式。翻译中,主位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语篇意义,应尽量保持,但有时根据翻译目的、译文的结构也会做出适当的调整。
3.4 反思
根据系统功能观,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在这一点上,系统功能观和我国传统的翻译观是一致的。但巴恩斯通认为翻译中完全等值(full equivalence)是不可能,但相对等值(relative equivalence)是存在的。语法隐喻中无论是“一致式”还是“隐喻式”都寻求到了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功能,即相对等值。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是这样看待形式和意义的关系的: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意义来自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一种形式可以表示一种以上的意义,一种意义也可由两种或更多的形式体现。因而就翻译本身而言,无论译者选用了语法隐喻中的哪种形式,都能表达出相对等值的意义。
但是,在语际转换过程中,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翻译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译者对原作者、作品所属时代的社会、文化乃至风尚习俗,对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的理解,以及译者本身的生活观念、意识形态倾向、艺术观点、审美特色和语言风格等都将决定译文的选择。在这部巨著的翻译中,杨先生和Hawkes都有意将其译文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因此,两位译者遵循的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特征,使译文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之一斑。但杨先生是中国人,其对《红楼梦》及其人物的理解是深刻的,因而能充分考虑原文作者意欲传达的语境效果,从而选用了更能体现原文语境及内涵的语法隐喻形式。
4 结束语
文章在介绍语法隐喻的同时,以《红楼梦》不同版本的译文作为分析对象,指出了语法隐喻中的“一致式”和“隐喻式”在译文中都能达到意义上的“相对等值”。由于译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翻译目的等,因而会有不同的选择。译文中“一种意义,不同形式”的不同选择,能不同的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语境等。杨先生和Hawkes对语法隐喻中“一致式”和“隐喻式”不同的选择,产生了风格迥异的“红学”译本。可见,语法隐喻理论对翻译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
摘要:根据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意义的表达存在“一致式”与“隐喻式”。笔者以《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的译文作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语法隐喻中的“一致式”与“隐喻式”在翻译中的应用;指出翻译过程中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因此,译者将面临不同“等价物”的选择,即“一致式”与“隐喻式”的选择。“一致式”与“隐喻式”都能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况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但译者的主体性将决定译文的选择,从而译出不同风格的文章。
语法翻译法 篇3
关键词:语法翻译法;我国;英语教学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课堂以老师为中心,学习方法以记忆力为主。
该方法继承了拉丁语的传统又称传统法。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3.使用方便。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语法翻译法是英语教学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法,但长期以来,因自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如忽视口语教学,过分注重语法、翻译教学而备受尊论,尤其是在注重口语教学,强调听说、交流运用的听说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相继传人我国后,语法翻译法便被当作是陈旧落后的教学法而遭到非议和排斥,有些人甚至把“哑巴英语”现象归罪于语法翻译教学,致使这一传统教学法在当今没有得到应有的合理运用。其实,语法翻译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教师如能善加利用,是可以用它来促进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
首先,适当利用语法翻译法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英音、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中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是在非英语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并且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属于基础英语的学习,是为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获得可持续学习英语的能力打基础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语音、词汇、语法等。其中,语音是语言的本质。说话人如果不规范甚至错误,不仅会造成该说话人对信息的接收出现偏差,也会让听话人产生误解。因此对语言进行语音训练时,除了让学生听和模仿外,教师有必要用母语辅以发音理论的讲解。而对于构建语言大夏的材料—词汇的教学,教师并非都能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具来进行,一些具有抽象意义的词汇往往难以用直观教具来进行教学。还有一些词汇,即使教师有足够的能力用英语来解释其词义及用法,受实际接受能力的限制,学生也未必理解得了,这时还不如用语法翻译法让学生学得更直接、明了。至于说到语法,至今有些教师并未引起重视,就其原因,一是语法翻译法受到很多批判,教师对讲授语法有很多忌讳:二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有了很大变化,单纯考语法的试题逐渐减少,于是出现了“淡化语法”的说法,一些教师认为教英语不必教语法,学生学习英语不必学习语法。这种观点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习英语不懂使用相关规则,在学习时很容易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而出现过多的汉式英语。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语法应给予重视。而对于语法的教学,有一些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但有些相关的语法定义、结构及使用规则,有时有必要用母语进行说明,以便学生逐步掌握其规律并用之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而不是靠所谓的语感来进行语言实践,因为在非语言环境中且输入不足够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准确的语感。
其次,适当运用语法翻译法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需要大量语言知识的输入,而阅读是进行语言输入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因此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这不仅符合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而适当运用语法翻译法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在课堂上,用语法翻译法进行阅读课文教学或阅读理解题的训练,并非指那种单纯依靠母语对阅读文进行逐字逐句地通篇翻译讲解的方式,而是结合教学实际,针对一些为英语所特有的且学生容易弄错的表达方式、较难理解的结构复杂的长句,运用语法翻译法进行解释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句子的分析能力,积累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句子的意思或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进而理解篇章内容。对阅读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进行英汉对译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句的用法,同时提醒学生关注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所在,因为这些差异往往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难点所在。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只注重答案而对学生理解不理解文章内容不予以关注,造成学生囫囵吞枣,这不利于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教师必要的解释则会让学生豁然开朗。做课外阅读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找一些配有译文或答案详解的文章来阅读,以增强理解力。学生看得懂,才会越发有阅读兴趣,其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更好地提高。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法翻译法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笔者认为书面表达的实质就是写语法,语法水平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我们知道,母语对英语的学习既有“正迁移”的积极作用,也有“负迁移”的反作用,而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在书面表达中一个常见错误就是汉式表达,要克服这一毛病,需要教师平时注意引导学生熟知英文相关的词法、句法,并要注意用语法翻译法对比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英汉语言表达差异的意识,在今后的写作中尽量减少或不出现汉式英语表达现象。因此,恰当利用语法翻译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准确性。
六级翻译冲刺要掌握的语法知识点 篇4
翻译在四、六级考试的整个题目当中,只占5%的分值。5%,对于各位广考生来讲,可能有点少,加上难度较大,好多考生就轻易放弃了。如果5%的分数,都拿到的话呢,对于通过考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四、六级辅导老师赵建提醒大家,翻译的题目,对于广大考生来讲,当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将到的真题当中,所有翻译的题目都做一遍,记住常考的知识点,并总结规律。
首先,翻译主要考察的两大语法
1、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2、虚拟语气
经过四级和六级翻译题目这样一个练习之后呢,我们发现,翻译题目当中,实际上有一些规律,在反复考大家的。比如说,虚拟语气,比如说宾语从句,比如说定语从句等等,以及状语从句。实际上,就两块,一块是我们的虚拟语气的内容,一块是我们从句的语法的内容。
大家,如果在过程当中,能够对语法进行梳理,同时,在考题当中的一些很漂亮的结构记录下来。比如说,定语从句当中的一些结构,比如说,虚拟语气表达的是对于目前现实和将来现实,或者是过去现实的一个相反情况的一个描述等等,把他们记录下来,然后多练习几道题,我相信,我们在翻译过程当中,会获得一些好的成绩。
其次,掌握一些固定搭配会为翻译加分
在此阅读、听力和完型的题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固定搭配,、如果各位同学记得非常清楚,也能在翻译部分帮助大家。
1.六级翻译冲刺,要掌握两大语法知识点
2.6月英语六级翻译冲刺练习及答案
3.英语六级翻译冲刺得分四大招
4.英语六级翻译新题型冲刺练习题
5.月英语六级翻译必备知识点
6.英语六级写作常见的语法错误
7.206月英语六级翻译新题型冲刺练习
8.英语六级翻译习题
9.六级翻译生活词汇
语法翻译论文 篇5
(三)来源:教学教育
前面两篇文章中,教学名师为同学们讲解翻译as…as…结构时,总体上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以及as good as…结构的翻译。本文将为大家讲解as…as…结构在其他固定搭配中的翻译。
1.as often as从字面上理解,表示“与„„一样经常”,可视为as…as…结构与often的自然搭配;若作为固定搭配,则表示“每当,每次,无论何时”。如:
I don’t visit my old school as often as I should.我去拜访母校的次数不够经常。As often as I tried to phone him the line was engaged.每次我给他打电话都占线。
2.as often as not从字面上理解为“通常不”,但是我们不能按字面来理解。这个固定搭配的意思为“往往”“通常”“屡次”,如:
As often as not, he forgets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他常常忘记练习钢琴。
3.as soon as从字面上理解为“与„„一样快”,但是作为固定搭配时,我们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作为固定搭配的意思为“一„„就„„”,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如: We chose the apartment as our home as soon as we got sight of it.我们一看见这套公寓,就把它选为我们的家了。
As soon as the suspect appears, the police will arrest him.嫌疑犯一出现,警察就逮捕他。
4.as long as从字面上理解为“与„„一样长(久)”,但是作为固定搭配时,我们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作为固定搭配的意思为“只要”,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如:
As long as you work hard, you will harvest a lot at the end of the year.只要你努力工作,年终时就会收获很多。
5.as well as从字面上理解为“与„„一样好”;但是作为固定搭配时,我们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作为固定搭配的意思为“不但„„而且”“既„„也”“而且”“还”等等。翻译时,应注意先翻译第二个as后的内容,再翻译第一个as前的内容。如: She can play tennis as well as basketball.她既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
A teacher should enlighten the students as well as teach them.教书不仅要教书,还要启发学生。6.as far as … be concerned 从字面上理解为“与„„相关一样远”,但是我们不能按字面来理解。这个固定搭配的意思为“就„„而言”,可用于引出某个人的观点或某物的特质。如: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don’t favor his opinion.就我而言,我不支持他的观点。As far as our country is concerned, the rate of the illiterate is still high.就我国而言,文盲率依旧很高。
7.as… as possible 作为固定搭配,意思为“尽可能„„”。如:as often as possible 经常性地;as soon as possible 尽可能快地;as long as possible 尽可能长/久地;as far as possible 尽可能远地,等等。
英语语法讲座英语语法详解 篇6
1)主语:
To go or not to go is a question.
去还是不去是一个问题。
It is not easy to learn English well.
学好英语是不容易的。
2)宾语:
He decided to give up the job.
他决定放弃这项工作。
Tell me how to do it.
告诉我该怎样做。
3)表语:
My job is to look after the baby.
我的工作是照顾宝宝。
4)定语:
I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do.
我有很多事情要做。
5)状语:
He often comes to see us.
他常来看我们。
不定式还可构成复合宾语(即作宾语的补语):
She told me not to go out.
她让我别出去。
2.不定式有时不带to:
I saw a man enter the room.
我看见一个人进屋来了。
3.有时还有被动(a)完成(b)及进行形式(C):
a.She like to be praised.
她喜欢受人赞扬。
I was glad to have been invited.
受到邀请我很高兴。
b.I’m sorry to have given you so much trouble.
对不起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
c.She seemed to be talking with somebody.
她似乎在和人谈话。
看过英语语法讲座的人还看了:
1.英语语法大全之16种时态讲解
2.英语语法讲解
3.英语语法讲解
4.英语语法辅导英语语法讲解
浅谈英汉语法结构差异及其翻译 篇7
1.1 英汉语态的差异
语言的语态通常分为两种,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是汉英语法结构不同之一。被动语态是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般来说, 只有需要动作对象的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虽然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被动语态, 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 我国的表达特别简单, 通常情况下都会有一个“被”字, 或者有这种意思的词。比如说我给他打一顿, 这句话虽然没有被字, 但是它也属于被动句;汉语还有一个词也可以表达被动的意思, 就是“受”。而英语的被动句有它固定的结构, 一般都是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时分词, 具体怎么用还要根据它的时态来看, 汉语就不用根据时态来讲, 如果英语的被动句要强调执行者, 通常后面会有一个by。这些就是汉语和英语被动结构的一些区别。英汉的主动语态的区别不大, 主动时态是主语是动作的发行者。
1.2 英汉句子时态的差异
在英语中时态分为三种:过去时, 现在时, 将来时。对于不同时态而言变化的是动词, 只有动词才有时态之分。每一个动词都会有三种形式, 比如说was, is, will be, 这三个词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使用它们时必须要看时态, 是过去时, 现在时还是将来时。不同的时态使用动词, 或者助动词的不同形式;汉语的时态其实也有, 就是汉语时态是通过不同词语来表达的, 有时候加一个词语或者是变一个词有可能就是不同的时态。比如说, 我正在写作业, 我写完作业了, 我将要写作业。我们能看出它们时态的区别, 一般在汉语中过去时一般后面都会有一个“了”字, 而现在时一般有“正在”将来时会有“将”、“马上要”等一些代表性词, 汉语不像英语那样有严格格式的区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没有太大的感觉, 也不用去特意地分这句话是什么时态, 这就是汉语时态和英语时态的区别。
1.3 句子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子结构主要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 所以英语的语法结构比较紧凑严密。在英语句子中, 中干结构比较突出, 英语的基本句型是主语+谓语+宾语, 再往里面添加一些修饰语, 所以就会出现宾语从句, 状语从句, 主语从句, 等等。在英语的句子中名词和介词占优势, 用英语表达时一般比较直白, 突出主干, 特别容易找出主要意思。对于汉语来说, 它主要是靠句子的逻辑性来联系的, 结构简练明快, 在句子中动词占重要地位, 一般根据动词就可以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比如说“他打了我”, 这一个“打”字就可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还有就是“你快说话啊”, 其实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么说, “说话”, 这也是一个动词就可以表达, 这是英语无法做到的。虽然说汉语也是和英语一样有各种从句, 但是一般在说话, 或者是写作中不像英语那样需要特别注意。
2 英汉互译的难度
2.1 英汉语态互译
由于英语和汉语语态的表达方面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每一次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的时候, 会出现语态的错误,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错误, 比如被动语态, 它们句子的顺序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会出现逻辑错误。英语的被动语态如果要强调执行者, 会在后面有一个by, 我们就会知道这句话是在强调执行者。而在汉语中就没有这个功能, 看一句汉语能看懂它的意思, 但是不能像英语那样突出强调的对象。
2.2 了解英汉时态翻译上的区别
英语的结构是特别紧密的, 而汉语就不是那样, 所以英语在时态上就有严格的要求, 过去式动词就应该变成过去式, 而且形式就只有一种。比如说“是”的过去式就是was, 而且它还分得特别细, 如果是复数的话“是”的过去式还不样。所以说英语易懂, 就是表面意思, 而且一种意思的说法基本是一样的。而汉语就不一样了, 虽然汉语没有像英语那样有严格的时态分明, 但是我们在平常的说话或者写作中还是会表现出来时态。可是汉语的时态表达不像英语那样严谨, 有固定的结构, 汉语时态的表示方式也有几种。例如, 汉语的将来时, 比如说“我将要去写作业了”这句话大家都可以看得出来它表示的是将来时, 一般在汉语中有“将”这个词的都表示将来时, 除非“将”当名词用, 就像“将来”一样。
2.3 英汉翻译的意思不一样
这是英语和汉语之间最大的困难, 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大难处。因为汉语有一种特别的功能, 它可以表达字面意思以外的意思,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字面意思猜到作者的心情, 或者能知道想要表达的思想。而英语却不能这样, 英语一般都没有深一层的含义, 就是字面意思。所以外国人是无法理解中国的一些名著的, 比如说红楼梦, 三国演义, 等等, 他们无法理解里面的那种深一层的含义。还有我们古代的一些诗词, 用汉语说的话我们能够想象到当时作者的心情和要表达的情感, 而当我们把它们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无法表现出那种深层的含义。
3 结语
汉语和英语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 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通过本文的探讨了解了学习英语和汉语的方法, 在学习英语中需要注意什么, 怎样做才会学好英语。如今, 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学好英语, 我们才有机会出国留学, 学习别的国家优秀的文化,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国家今后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摘要: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结构都有许多不同之处, 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经常犯一些错误, 因为我们总是用说汉语的说法去说英语, 而汉语的思想和英语的完全不一样。我们通常把这种错误称为中式英语。
关键词:语法结构,翻译,差异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07) :146.
语法翻译论文 篇8
关键词:汉英差异 《匆匆》 汉英语法
1.原文及译文简介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愕然激发,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诗人把空灵的时间,抽象的观念,通过现象来表示,而随着诗人情绪的线索,去选择、捕捉那鲜明的形象。
朱纯生先生凭借着对朱自清《匆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双语转化技巧的熟练掌握,不但将原文中作者无奈、惆怅、失落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将原文的节奏美感体现的译文中,使译文既反映原文的精确意义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主语的确定
汉语为语义型语言,汉语中的主语可由诸多不同类型的词语充当,主语隐性不显或无主语的情况时常出现。而英语为语法型语言,主语突出,易于识别且只能有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担任,因此,英语又可以称为主语显著语言。根据陈宏薇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一书,汉英翻译实践中,对主语的确定可采取三种处理方法:(1)以原句主语作为译文主语;(2)重新确定主语;(3)增补主语。
2.1以原句主语作为译文主语
英语句中的主语只能是名词、主格人称代词或是名词性的词语。当汉语原文有明确的主语,而且该主语由名词或主格人称代词充当时,我们可以原主语作为英译文的主语。
例如:(1)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
Swallows may have gone…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peach blossoms may have died back…
(2)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eam of time, soundless,traceless.
在上面两个例句中,原汉语句子都有明确的主语,而且主语分别是“燕子,杨柳,桃花”、“我的日子”这些名词或是主格人称代词,所以朱纯生的译文中以原主语作为译文的主语,符合汉语和英语的习惯。例1和2中,原文的主语“燕子,杨柳,桃花”、“日子”不带数的标记,英译时,其对应词“swallow,willow tree,peach blossom”、“my day”,但译者从语境和英语语法规则考虑,都选取了复数形式,这也是我们汉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2重新确定主语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选择和确定主语,以保证译文逻辑通顺、行文流畅、语言自然地道,行使与原文相似的功能。用来替换原主语的,可是是句中其他成分,也可以是句的词语。
例如:(3)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If they had been stolen by someone…
(4)去的已经去了,来的尽管来着…
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ging…
例3中原句充分体现了汉语注重内容的意会性,以意架形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原句中“有人”是主语,但是为了和下句的译文构成形式上的排比结构,以及为了突出强调“时间”这一主体,所以将整个句子采用倒装,用表示“日子”的代词“they”来代替。
例4中,原句的主语是很模糊的“去的”、“来的”,但是根据全文可知,“去的”指的是过去的日子,“来的”指的是将来的日子,所以译者译文中的主语定为“those that have gone”和“those to come”,分别用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后置定语来限定主语“those”。
2.3增补主语
上文中我们提到,汉语中,主语隐含不显或无主语的情况时常可见。译成英语,则必须依照英语的规则,将主语增补起来。增补的原则,一是要推敲语境,二是要考虑英语语法习惯和行文的需要。
例如:(5)……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there is bloom again.
(6)但是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It is not fair though: why should I have made such a trip for nothing?
例5中,原文主语被隐去,而且从上文可知,“有再来的时候”主语应该是“燕子”,“有再青的时候”主语应该是“杨柳”,“有再开的时候”主语应该是“桃花”,但是为了避免跟前半句重复,所以朱纯生直接用there be结构来引导整个句子,使前后三句构成排比句,既传达了原文的意味,又保留了原文排比的形式,可谓形神兼备,使译文恰到好处。
例6体现了汉语中常出现类似的无主语句式,英译时,要按照英语的习惯,添加“It”来代替主语。后半句又是一个无主语句式,根据上下文可知,原文作者应该是反问自己,所以译者添加了“I”来作主语。
3.谓语的确定与主谓一致问题
汉语中谓语很复杂,而英语中的谓语很单一,仅由动词或是动词短语承担。汉译英时,有时可以选择与原文对应的谓语,但多数情况下,往往既不能照搬原文主语,也不照搬原文谓语,而须作调整,或新觅谓语。谓语的选择和确定,须兼顾表意和构句的二重需要,既考虑英语语法规范、搭配习语和逻辑关系等问题。
3.1谓语的确定应该基于表意的需要
所谓“表意的需要”,指选择谓语时,除了考虑该词语本身能否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外,还要关照其与主语的语义关联,即逻辑的关联,以及主谓词语的搭配。
例如:(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例7中,原文中“去了”、“枯了”、“谢了”都是“逝去、消失”之意,“再来”、“再青”、“再开”都表示“复苏”之意,但是因为主语的不同,汉语中分别用三个意思的相近的词,使表达更加准确。朱纯生先生为了使译文达到原文同样的效果,将“去了,枯了,谢了”分别译为“have gone, have died back, have fallen”,将“再来、再青、再开”分别译为“return, regreening, bloom again”,既在句式上和原文的表达一致,也在词义搭配了达到绝妙的效果。
3.2谓语的确定应基于构句的需要
选择谓语时考虑构句的需要,指译文必须遵守英语语法规范,遵循“主谓一致”原则,保证谓语和主语的人称和数一致,谓语动词时态、语态正确,句式连贯畅通,表达地道自然。
例如:(8)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But the new day begins to flash past in the sigh.
例8中,汉语原文中作主语的“日子”不带数的标记,处于谓语位置的“开始”也不受时态和数的限制,但是根据原文可知,“新来的日子”指的是新的一天,所以英译文中译者译为“the new day”,因此,谓语动词也要随之用单数,要用“begins”。
4.结语
朱纯生的译文遣词造句简洁明快,富于文采,力求传达原文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力图从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从原文的部分段落及其译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字斟句酌,精心选词,使用了大量常见且富于表现力的灵活度很高的小词,运用了各种翻译技巧、句子结构及修辞手法,排比畅达,语言优美,既富有形象之美,又富有音韵和节奏之美,这与译者本身的学识修养有关。本文主要从语法角度分析了朱纯生先生对《匆匆》的译,来突显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上的影响,也论证了朱纯生先生绝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余涛.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的翻译[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陈广波.英语汉语省略现象的对比与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王珏.从汉语动词说起—谈英汉对比[J],苏州职业学院学报,2000.2.
4.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5.张映先.汉英文学翻译研究及选读[M].2006.2
6.萧立明.English-Chinese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Translation[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
语法翻译论文 篇9
一、什么是偏误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来下雨了,我们快回家吧!快八点了,你起床了。
二、语法偏误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
什么你要买?
那个天我们没有去公园。
三、常见的语法偏误
常见的语法偏误主要有四种:遗漏、误加、误用和错位。
(一)遗漏(缺失)
是指在词语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该用的成分。排队的人很多,厅里面热闹。有一条蛇掉进缸。
即使你们不同意,我要买这本书。
他连最简单的汉字也写不好,复杂的汉字写不好。
二、误加(多余)
是指在不应该使用某一词语或某种句法成分时使用了该词语或成分。
我们班有十五个学生们。我昨天不在了家。他从来一次也没说过谎。
三、误代
误代是指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用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而造成的偏误。我没有够的钱买车。一件衣服被他撕破了。
生活中,谁有干涉别人的资格呢?特别是恋爱,局外人别干涉。
举办奥运会有很多好处,那就是我的看法。
四、错序
是指句中的词语或成分位置不当。下楼两个外国人住。
语法翻译论文 篇10
法律英语翻译语法语境
在当代中国,法律的学习、研究和发展与法律文献的阅读、翻译和移植之间的渊源关系是深刻而久远的。但阅读一些法律翻译文献时,我们常常会有这种经历:感觉每一句都很通顺,但整段、整篇文章却不知所云,一对照原著才恍然大悟——原来译文如此“惨不忍读”,非原文使然也!这种状况很多时候源于译者对法律术语所承载的相关制度和法律语法所蕴含的内在逻辑缺乏基本常识。作为略有法律背景的英语学生目睹这种惨状,笔者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一些翻译,深感将法律文献由英文转换为中文,不仅需要有相应的英文语法水平和中文表达能力,而且更需要有相当的法律知识储备和法律“语法”(thegrammaroflaw)训练。通过与长期从事法律翻译的学者交流法律翻译的体验、教训和基本背景知识,笔者欲借本文对民事司法领域中核心术语及其相应背景进行梳理,以减少一些常识性错误和读者为讹译所困的状况。
一、法律翻译区别于文学翻译的语境与追求
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最高境界”,钱钟书先生有过著名的“化”境说:“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然而,法律翻译不仅不能、而且不应追求“化”境,因为其术语受限于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其内容受限于特定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背景。著名的英美法学者何美欢甚至主张,“只有当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具重要意义时才可以划上等号,否则宁可生造词语。”有学者甚至认为,“假如说,文学翻译允许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以‘拓展无限空间’,那么,法律翻译所注重的就是要‘阻塞一切空间’了。”
这种翻译方法和目标的迥异,缘于翻译对象的根本差异。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人类的生活和情感,人性的精髓因民族、地域、文化传统所產生的语境差异有时可以忽略不计,翻译高手能够从语言文字中提炼出人类感觉的共同“精魂”,出发语言“投胎转世”于目的语言之后,语法差异可通过翻译家的再创作“化”之而去,出落的是“依然故我”的精灵。如果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作品,那么其本身追求的就是神似而非形似,歌德说美在“真与不真之间”。但法律概念是法律制度的载体,翻译往往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用目的体系(本土的)法律术语对译出发体系(比如英美的)法律术语,意味着把不完全相同的两种制度混同或融合,即使二者所代表的制度内涵有着共同的“精魂”,但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影响制度的内涵和移植制度的功能。当然,如果立法者的本意就是要用本土的制度“化”掉本原的制度,着意把出发制度的内涵植入目的制度,又另当别论,但翻译本身并不能承载这一功能。特别是一部内在体系严密的法律作品,一旦法律语境差异在翻译中被“化”去,则目的体系的语言就改变了出发体系语言所承载的制度内涵。正如何美欢教授所言:“凭一两个相同的地方把一个法律体系的术语与另一个法律体系的术语划上等号,很容易把术语在一个体系的意义带入另一个体系里去。”在法律实务中更是如此,以不同语言形成的法律文本必须“以同一形式出现”,如果只求神似不求形似,则可能因字里行间留下的细微空隙而导致在日后解读和适用相关条款时的根本性利益纷争。
所以,法律翻译不仅要求同质性,而且追求同一性。法律翻译远非文字技巧或语言语法问题,翻译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法律概念能否作为制度移植的载体,准确、完整地传达外国法律术语或制度规范的内涵,充分体现其制度功能。研究法律翻译方法对于法律解释和比较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当阅读、解释、研究那些经由翻译或法律移植而传入我国的法律术语及其代表的法律制度时,切不可忘记这些术语本身并不一定反映了制度的原貌,术语的内涵有时是由翻译者确定的,那些表面上完全相同的概念所代表的制度可能不完全相同,而表面上毫不相干的概念之间实际上却存在着某种制度联系。如果对此没有足够清醒的意识,法律翻译可能要么可能掉进术语符号的陷阱,要么可能制造这种陷阱。
当然,无论选择怎样的翻译方法,法律概念作为“部分”,同时兼顾与本源制度体系的“整体”和本土制度体系的“整体”协调关系是勉为其难的。因此,对于法律翻译作品的研读者而言,记住另一个原则更为重要——法律翻译不可能替代或混同于法律解释。在方法论上,虽然允许译者对法律原著进行不同程度的演绎,形成所谓“亲读者型”与“亲作者型”不同倾向的翻译风格,但仍须谨记本文开头强调的法律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显著差异。即使采取台湾学者王泽鉴的主张,“将英美法之概念用语,纳入我国既有之法律体系,使之与现行法概念用语相契合。”也不要忘记王泽鉴先生强调这一过程需要“通过解释途径”,并承认“个别法规定之基本概念皆因循其所继受国家之法律理论”,因而主张“设法使之与整个体系相配合,融为一体”,以使法律的有机体内“部分与整体调和,以实现其规范之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翻译或阅读法律译作时要时时意识到,术语本身不过是一种文字符号而已,制度的内涵是通过翻译而被附于这个符号之上的,它并不等于法律制度本身,必须借助相关背景和法律解释,探究这些符号之下或概念背后的制度内涵,切忌望文生义、凭空臆造、穿凿附会。在此以美国民事司法文献翻译中经常出现误译的若干核心术语为例,具体讨论法律术语的具体语境与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
二、法律翻译与普通翻译共享的语法和规则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翻译者的媒介作用而促进使用一种语言的作者与使用另一语言的读者之间达成沟通。因此,恪守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对于文学翻译和法律翻译而言都是相同或相似的,虽然法律作品对于信的要求更高,而文学作品可能对于达的关注更多,但都要求在“信”守出发语言本义的前提下追求目的语言的表意通“达”,否则,翻译作品可能由于不符合目的体系的语法习惯而令读者不知所云,丧失了翻译的沟通价值。法律语言由于其自身的严谨性特征,往往因为重重限定的需要而出现定语套定语、从句套从句式的语法现象;而法律翻译又恰恰要求两种语言的同一性而非仅止于相似性,因而进行语言转换更为困难。然而,这恰恰不是法律翻译可以不遵从语法规则、采用生硬的原文句式的理由;相反,只有谙熟并恪守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原义、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不过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分两个步骤完成的:译者要先按照出发体系语法完整地阅读理解之后,再将这一本义按照目的体系的语法完整地进行排列组合。在这个意义上,法律翻译与普通翻译共享一些通用的规则和技巧。比如,在词法中,常用的动词名词化翻译与名词动词化翻译方法;在句法中,在将从句套从句的法律英语翻译为中文时,应当意识到英文与中文表达习惯的差异,英文表达习惯是将最重要的主体词放在开头,然后层层限定,越来越细节;而中文的表达习惯却恰恰相反,通常采取层层递进式的逻辑表达,因此在处理英译中时,应首先在阅读中找出被界定的主体词,层层剥开,然后在表达时从最后一个从句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直至被定义的那个核心词汇(而且往往是以被定义核心词为主语,加上适当的谓语、与定义核心词的那个从句构成主谓句式)。
在法律学术作品的翻译技术上,虽然一般风格应当是以直译为原则,不必强求中英文之间的对接而以辞害义,甚至在语言风格上也应尽可能保持原著的特色,特别是法律术语作为承载相应法律制度的符号,同一术语至少在同一部作品中应前后一致,多重含义的英文术语如果译为中文后无法传递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内涵,应通过译注加以说明,而不改变根据其不同内涵改变其中文符号(术语)本身。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突破这些原则。比如,傅郁林老师在翻译书名DecidingtoDecide时,如果直译则应为“决定是否决定”,而且原文如此表述不仅准确地传递了美国最高法院最富特色的受案裁量权的特征,即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对某一事项作出决定,而且颇具音乐感。但这样的书名可能让语境完全陌生的中国读者不知所云,而且DecidingtoDecide在英文表达上的精妙在直译后的中文里无论如何也无法传达出来,所以最终书名被意译为《择案而审》,此时反而以意译方式才能传达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和语言风格。在中译英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其中最复杂的是各级法院判决书的案号。比如,“(2011)青民二终字第125号”,系指青岛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作出的第125号终审判决书,有人翻译为(2011)qingminerzhongzidi228hao,这种英文即使是作为中国通的外国人看了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应当遵守目的语言体系的表达习惯,译为No.125[2011]FinalJudgmentoftheNo.2CivilTribunalofQingdaoIntermediateCourt。
三、依赖于特定语境的几个基础性法律术语翻译
1.因审级差别和法系特色而异的“审判”与“庭审”
在美国司法制度翻译中,trial是一个普遍发生误译的术语。在一般意义上trial应译为“审判”或“审理”;但trialcourt却只能译为“初审法院”,若译为“审理法院”或“审判法院”则不知所云;trial作为程序阶段时,只能译为“庭审”,如trial(庭审)与pretrial(审前程序)对应或在与discover(证据开示)disclosure(证据披露)等术语处于同一语境时,即指庭审这个具体阶段或程序环节。这是因为trial在美国法语境下含义相同,亦即审判=初审=庭审。在美国民事程序中,符合trial特征的“审判”只发生在“初审”程序,而且在普通法系国家特有的集中审理模式下,“初审”的“审判”聚焦于“庭审”环节;初审程序的其他阶段则被视为围绕trial(庭审)这个核心所进行的准备环节,即pretrial(审前程序),或所提供的救济途径,即post-trial(审后程序)。初审程序的功能集中于展示证据和查明事实,采取一种由律师主宰的被称为对抗制(adversary)的庭审模式,主要通过律师交叉询问(cross-examination)证人(当事人也可以证人的身份接受双方律师的盘问)的方式挖掘、澄清和向审判者(职业法官或陪审团)呈现事实。
美国的上诉程序(appellateprocedure)与被称为trial的初审程序则不同,上诉程序中极少使用trial,上诉庭审被称为oralargument,直译为“言辞辩论”或意译为上诉庭审。上诉法官是根据律师提交的书面法律理由书(brief)和初审档案(record)以及经初审法庭速记员(reporter)应上诉方律师整理的庭审记录(transcript)的基础上,对需要开庭的案件举行口头辩论由法官询问和听取双方律师的法律主张和论证(argument),证人和当事人不再出庭。
此外,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和各州最高法院提起的上诉通常不是appeal,而是petition,中文译为“申诉”,也就是petitionofcertiorari(译为调卷令申请/申诉)的简称。当事人提起的petition是否受理,由最高法院自由裁量决定是否给予许可(grant),故在性质上为许可上诉或裁量上诉管辖权(discretionaryjurisdiction)。这种由法院自行裁量受理的特征,与我国程序法上的申诉制度在形式上有某些相似性,因而翻译中选择“申诉”与petition互译是较为贴切的。
2.不同主體和形式的司法“裁判”
在英美司法制度中,用于表达裁判的术语有judgment,opinion,decision,order,ruling,verdict,decree。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程序中针对不同的事项作出的裁判可能使用不同的术语而需要不同的译法。
最常见的裁判术语是judgment,译为“判决”,通指所有载明关于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等实质问题(merits)的各类司法裁判,无论是初审裁判、上诉裁判或申诉裁判,也无论是终局判决(finaljudgment)与中间判决(interlocutoryjudgment)。相反,上诉裁判通常都是必须包含裁判理由的完整裁判,通常被称为opinion,翻译为“司法意见书”。美国适用judgment解决的实质问题(merits)不仅包括基于实体法产生的实体问题(substantiveissues),而且包括基于程序法产生的管辖权(jurisdiction)、当事人资格(standing)等重大程序问题(proceduralissues)。就裁判的具体结构而言,完整的裁判通常包括基本案情(case/facts)、裁判理由(holding)和裁判主文(judgment)三大部分;简要的裁判可能只包括裁判主文,也就是有载明裁判结果的那部分内容。在司法判决中,产生既判力和执行力的部分是判决主文(judgment),而产生判例效力的部分是裁判理由(holding)。任何判决中都必须包含判决主文,却不一定必须包含裁判理由。比如,初审判决和不产生判例效力的上诉判决就可能采取不附加裁判理由(holding)的简易裁判形式,只要包括有执行力和既判力的判决主文即可。
那些详细陈述裁判理由的完整的上诉判决,特别是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判决,通常被称为opinion,译为“(司法)意见书”或“司法意见”。在这种被称为opinion的上诉判决中,judgment可能仅指其中就实质问题作出裁判的结论部分即裁判主文,而不是指整个判决书。比如,阅读美国上诉法院或最高法院的司法文献时可能看到这样的表述:某某上诉法官或大法官同意多数意见的“判决”(judgment),但不同意其“判决理由”(holding),因此,另行提交自己的“并存意见”(consentopinion)。因为法院的判决最终是按照多数派意见发出和生效的,但判决结论(judgment)部分原则上只对本案当事人发生效力,而判决理由却可能对未来类似的其他案件产生判例效力,因此这种并存意见表明,该法官虽然支持该案多数派意见,但仅限于对本案当事人发生效力的判决结论部分,并希望自己独立于多数派的不同判决理由对未来类似案件发生影响。特别注意,最高法院总是使用大写,以突显其独一无二的地位。因此,如果在涉及最高法院的文献中看到theCourt,必须翻译为“最高法院”,而不能笼统地译为“法院”;如果是最高法院的判决书中出现theCourt,则可译为“本院”。
在初审程序中,judgment是指由法官制作的判决,包括法官独立作出的判决或法官根据陪审团裁判制作的判决。与judgment形成明显差异的是陪审团裁判verdict,应完整翻译为“陪审团裁判”或“陪审团判决”,而不能简单地译为“判决”,以区别于judgment。另一类判决是曾经与普通法中的judgment对应的衡平判决decree,不过现代美国民事诉讼法已合并了衡平法判决与普通法判决,只是在特殊制度中还保留了衡平法的某些痕迹。所以,当decree这个词偶尔出现时,应明确翻译为“衡平判决”,而不能笼统翻译为“判决”。
内涵最模糊、外延最广泛的裁判术语是decision,常常根据具体语境被翻译为“判决”或“(司法)决定”。ruling和动词rule的含义也不是特别清晰和确定,通常翻译为“裁决/裁判”或“作出裁决/裁判”。与具有终局性色彩的judgment和decision相比,ruling和rule似乎有较强的动作色彩和过程/程序性质,而且大多用动词rule。此外翻译最难保持同一性的是order,通常翻译为“裁定”或“命令”,前者适用于裁处重大程序事项或临时性实体事项,后者具有强制执行性和对世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美国法官自选裁判文书译评.法律出版社,2003.
[2]美国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择案而审——美国最高法院受理案件日程表的形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4]Cf.OscarG.Chase,etc.,CivilLitigationinComparativeContext,West,2007.53-54.
[5]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林纾的翻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69.
[6][香港]何美欢.香港合同法(上册)[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傅郁林.法律术语的翻译与法律概念的解释[A].北大法律评论,2009,(1).
[7]金圣华.认识翻译真面目有关翻译本质的一些反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1)
【语法翻译论文】推荐阅读:
翻译研究中语法隐喻06-30
语法翻译教学法12-18
语法翻译法英语教学08-16
英语中语法的翻译技巧08-24
语法在翻译中的影响12-01
论语法翻译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24
语法原则论文10-10
淡化语法论文06-04
语法填空训练论文07-13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