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学生艺术教育

2024-09-21

浅谈问题学生艺术教育(共9篇)

浅谈问题学生艺术教育 篇1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

乐东县九所镇新村小学

夏义光

无论是哪所学校,一个班级总有一些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常令班主任头疼,会给班主任带来更多的困难,如果班主任对这些学生只是采取简单的“巴掌加鞭子”或是不理不睬,那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败。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尽力教育问题学生,使其改弦易辙,是我们班主任老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如何教育问题学生又是班主任教育管理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下面就本人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批评教育,讲究方法

从古到今,教育学生,免不了要批评教育,就如一棵大树要长大成材,还是免不了要支柱撑住它,将它扶植;用剪刀修整它,使它把多余的枝蔓去掉,往高处长。教育学生更是如此。但是,批评教育并不等于一定要打骂,打骂只能触伤及学生的皮肉,触及不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因此,对问题学生的批评教育一定要讲究方法,注意批评艺术。作为我们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及时发现问题学生的缺点,及时指出,不断指出其应该朝哪条路子上走,一步一步地耐心引导,不给他走歪道。其次,经常给一些常规性的教育,即给问题学生讲明哪些事是可做的,哪些事是不可做的,并以日常生活的实例,树立一些榜样,为学生引路。第三,当学生出了问题,做错了事时,一定要冷静对待,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大打出手,打骂出口,以示教训。殊不知,越打越骂,学生越不服,许多学校悲剧就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这是要引起我们班主任警惕的。本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当知道学生出了毛病时,首先要弄清缘由,找出根子,然后有针对地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使学生在和风细雨中,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以后不犯。如,班上有位男同学拿了一位女同学的钱,我知道后,并不打他,下课后,做到其他同学不知道的情况下,把他带到我的宿舍,才轻声问他是否拿了那位女生的钱?事实弄清后,再寻根问底,然后给他讲拿别人的钱为什么不对,并鼓励他承认错误,将钱送还回给那位女生。从此以后,没人告他拿别人的东西了。

二、循循善诱,引导改错 诱导工作,是一种教育艺术。小学生年幼无知,做错事常会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如果班主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就会很好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一天,上第一节课时,发现早读课时放在讲桌上的教科书少了一页,这一页真是让我伤心、无奈,感觉到教育是如此的失败。但我必须面对现实,必须迅速查明真相。我发问了:“是谁撕掉老师的书呢?”全班其他同学都异口同声:“不是我。”只有他,慢吞吞地说:“不——是——我。”这时,我已猜出是他撕的了。他,淘气,性情激烈,好动,曾经发生过损坏别人物件的事情。那么,该怎样对待这位学生隐瞒真相的过错呢?当然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揭穿并处罚他。这样,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立即“如释重负”,解决了问题。但我不能这样做。我认为,这样做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诱导的方法来提高这位学生的悟性,让他自己从自己的良心中萌发出知错的觉悟,自己认识错误,改正缺点。鉴于这种认识,我一直装着相信学生的样子,只是从旁的事件中去启发他,诱导他,等待他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而觉醒。一直等待,诱导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一天,当我打开他的作业批改时,却惊人地发现,里面居然藏着被撕掉的那一页和一张纸条。那一页虽然曾经让我心酸,但现在看来却又给我增添了一份甜蜜的收获。而那张纸条,至今令我难忘,上面用圆珠笔写着两行字,字虽然写得有点难看,但意义深远。我也认出来了:老师,书是我撕的,我错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做好人。学生终于醒悟了,成长了。为此,我从心里感到了无比的欣慰,无比的快活!

三、善捕亮点,扬长避短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即使是废铁,也可熔炼成钢的成份;即使是木屑,也可燃起熊熊的火焰。问题学生也不例外。然而问题学生身上的亮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班主任要经常主动与学生很好地沟通,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了解他们,及时发现和善于捕捉其亮点,以便做好教育工作。我班有位男生,学习成绩很差,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平时很少与他人交流,纪律散漫,但我经过与他多接触后,发现他特别热爱劳动,学校大扫除,脏活、累活他都埋头苦干,就利用这一亮点,让他当劳动委员,并常鼓励他:“老师相信你能行,能当好劳动委员,学习成绩也能够上去。”同时动员学生一起来关心、帮助他,终于使他奋起直追,赶上了大家。

四、榜样示范,感染影响

小学生模仿性强,问题学生也一样。具体、生动、形象的典型,易于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对于如何做也有了示范。因此榜样示范也是教育问题学生的好方法,但在进行榜样示范教育时要善于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切合实际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首先,利用英雄模范人物影响问题学生,效果甚佳。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是具体而生动的教育常材料,问题学生学习以后,不仅产生崇敬之情,而且都会以此为榜样照着去做。例如,学了赖宁的事迹后,本班许多问题学生都争着为班集体做好事。其次,依靠与学生年龄相近的先进人物事例进行教育,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有说服力,特别是孩子们中的那些平凡小事,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更易产生感染力。在教育管理中重视好人好事的表扬,为问题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第三,班主任形象影响问题学生。我们班主任本身在学生心目中就有着崇高的地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我们的身教常常比言教还能起更大的作用。因此,在教育管理中,本人严格要求自己,总以自己美的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问题学生作出表率,影响教育问题学生,培养其良好的品德。

五、同心协力,共同教育

问题学生的思想是复杂的,教育转化工作更是艰巨的。为了共同教育好学生,必须团结各方面有效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经常与学生的家长长谈,向家长汇报问题学生的全面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听听家长的意见,另外还同科任交换看法。共同研究教育内容和方法,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做到密切配合,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学习等各方面产生足够的信心。

总之,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班主任只有因材施教、辛勤耕耘、坚持不懈,才能在这块田地上取得成功的收获。

浅谈问题学生艺术教育 篇2

问题学生由于善于制造问题, 因此特别容易招老师的反感, 惹老师发火。他们一向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惹是生非, 教师就特别容易急躁、失控。结果容易把事情弄僵, 陷入被动。

一、要冷静, 先稳住事态

经验告诉我们, 人在激动的时候, 很难理智地思考问题。问题学生也是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 他们冲动起来, 可以忘乎所以。教师若跟他们“对着干”, 不但没有效果, 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对问题学生发生的问题, 大都不适合“热”处理, 要先放一放, 等大家冷静下来, 再处理不迟。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一些体面地下台阶的招数, 以便随时“撤出战斗”, 让学生的怒气“没有发挥的余地”, 然后再教育他们。

在这半个学期中, 我班学生张某每天都会看某个老师较“软”, 故意扰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 隔几天就会迟到, 理由种类繁多, 还理直气壮, 如:“我起来晚了, 不能饿着肚子来上学吧”等, 我没能做到冷处理, 而是十分生气地请家长到学校教育。虽然有一定暂时的效果, 但给同学们造成了一种印象, 即老师只会请家长除了告状也没办法。学生有极强效仿力的, 我想接下来出现的会有更多张某类型的学生, 以后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就会很吃力, 因为首先失去了老师该有的威信。这件事让我反思了很久也遗憾了很久, 觉得应该自己处理效果会更好。而正在这次反思之中, 又爆发了我与巩同学的因为她上课玩手机、常发呆、不听课且不服管教的另一次冲突。在开始的时候, 我们言语都很激动, 因有张同学顶撞老师被找家长前例, 所以在处理过程中她明显的流露出一种想法:请家长我也不怕, 看你能拿我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 鉴于前车之鉴, 这次我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决定改变策略。首先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对他采取冷处理。

二、不急于做是非判断

很多教师遇到问题学生出问题的时候, 总是急于告诉他们:“你这样做是错误的, 不对的。”这就叫做是非判断, 道德批判。经验告诉我们, 这类“教育”基本上无用。其实哪一个问题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捣蛋”行为是错误的, 基本上是明知故犯。为什么明知故犯呢?这才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在对她冷处理后, 班会时间我首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承认自己过于冲动, 没有能够冷静处理问题而表示道歉, 同时由于发生在课间, 大多数同学也目睹了冲突的全过程, 了解冲突的起因经过, 所以我趁热打铁就此冲突展开了一次集体大讨论。从起因开始入手, 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事情的起因, 巩同学上课多次玩手机, 且手机响起, 影响了自己, 也打扰了老师上课、同学们的听课, 对不对?老师该不该管, 老师能不能批评?在老师调查过程中, 巩同学三番五次一再强词夺理, 对不对?巩同学这种行为给同学给班级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巩同学的事, 该不该处理?顶撞老师应不应该发生?如果你是班主任你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而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 基本上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已在班级形成, 班上的同学都积极发言, 受益匪浅, 在深入讨论的过程中我看见巩同学低下了头。

三、不能用态度解决问题

问题学生闯祸时, 很少从自身找原因, 二是开脱自己, 说话态度很没礼貌, 有时近于蛮横。教师出于自尊或者面子, 就可能怒火三丈, 不顾一切地要压倒问题学生的气焰, 打掉他的恶劣态度。结果教师没能冷静的调查问题和分析问题, 转移了注意力, 变成了学生的吵架对手。这就成了态度解决问题。

在看见巩同学的态度发生转变之后, 我并未要求他承认错误或当众道歉, 而是给了他一段思考的时间。在他思考的过程中, 我也在思考。这名同学一贯的表现都不好应该是事出有因。之后我决定做一次深入调查。首先, 我将他最要好的朋友找来谈心, 进一步深入了解发生冲突的真正原因。经过一系列的调查, 我了解到真正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巩同学由于父母婚姻出现了问题, 他属于父母都不管教的孩子, 住在姥姥家, 什么都无所谓, 产生了极强的厌学情绪, 有一种破罐子破摔满不在乎的态度, 才导致了今天的冲突。在了解到真实原因之后, 我已经有足够的自信来完美的化解这次矛盾。

四、先问“为什么”, 而不是“怎么办”

了解事情的真相后, 我寻找机会和她用心交谈, 真心沟通。我的主动和诚心打动了巩同学, 中午他主动找我谈心, 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述得清清楚楚, 并主动承认了错误向我道歉, 保证以后决无此类事情发生。保证只是一个方面, 通过这次谈话, 不仅将冲突矛盾化解了, 更重要的是将他与同学交往的问题、厌学情绪问题有了转变。矛盾化解了, 心结解开了。就这件事情, 我没有惊动家长, 也未给巩同学任何惩罚。只是在事后, 用他的事例来教育我自己, 学会调整情绪克制自己, 不要因为问题学生的问题再引发问题。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 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 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 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当班主任也有多年了, 碰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也不少, 要教育转化他们, 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避开矛盾的激化点, 达到教育的目的。

摘要:“问题学生”的成因很多, 有的是习惯不好引起的, 有的是脾气暴躁造成的, 有的是青春期叛逆形成的, 等等。他们其实故意引起他人的关注, 非常渴望别人的关心与爱。作为班主任, 不仅要传授他们学科知识, 教育好他们会做人更为重要。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艺术 篇3

众所周知,教师的天职就是不仅要传授知识,尤为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更好地塑造学生的“灵魂”。特别是那些通常被我们称为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思想、认识、学习、行为偏离常态,遇事不够冷静,易冲动,不计后果,学习成绩偏低,对自己的缺点认识不足,个性极强的那部分“问题学生”,教者如何塑造他们的“灵魂”呢?

一、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是解决“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达到要达到的目标。那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行为上表现“我能行”,在情感体验上体验“我能行”。由于“问题学生”身上过多的缺点,经常会遭到家长的斥责甚至打骂,老师的训诫,同学的冷落甚至是孤立。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进而就成为家长、老师、同学眼里的“问题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是解决“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一些最简单的问题交给他们,让他们回答,回答得好,全班同学鼓掌表示祝贺,即便没有回答上来,也让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其能勇敢地回答问题,让他们用行动相信自己能行,对那些行为上有偏执行为,违法乱纪,思想品德低劣或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问题学生”,教师应关注他们的点滴变化,即便是不够完美,或是不尽如人意,从中找出一点闪光,没有一点闪光,也要将其夸大,让其感到老师对这些“问题学生”的关注,表明同学对这些“问题学生”的在意,这样会让这些“问题学生”感知自己的存在价值,自己也能遵守纪律,也可以成为一个在老师、家长、同学眼里的好学生,重拾自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奔向理想之路。

二、尊重“问题学生”的人格尊严是解决“问题学生”的关键

自尊心是人们要求社会和集体对自己能力和人格尊重的一种情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而“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是要求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当别人不能按照我的标准来肯定时,我的“自尊”就受到了伤害,我就要破坏纪律、不完成作业,让你们都不舒服。他们是没有自尊心吗?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不是的。那也就是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问题学生”也不例外,在他们中间,由于长期得不到家长、老师、同学的信任、尊重,遭受挖苦、讽刺、嘲弄,自感难受、无脸见人,甚至在情感上发生重大的打击和变化,在思想、行为、学习上常常出现偏离常态,做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的。而“问题学生”从表面上看,没有上进心、荣誉感,班级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己的好坏是自己的事情,我行我素,整日吊儿郎当,不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应该说大部分的“问题学生”不是生来就不愿意学习,就是一个“混世魔王”,就没有上进心、荣誉感,不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不想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而是后天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社会因素中的种种不良诱惑的渗透和输入,加之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主观好奇,易动。对有些事懵懵懂懂,逐渐就形成了没有远大理想,得过且过,甚至是追求低级趣味,无心向学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为“问题学生”。当他们有了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时,就会表现积极上进。当他们出现问题受到批评时,就会出现自尊心受挫、没有了自信,再度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就是家长的累赘,老师、同学的负担,自己不会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家长的喜欢。如何重拾这些“问题学生”的希望之火,就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应该看到这些“问题学生”中好多孩子都很聪明,很有头脑,很有见地,骨子里是不服输的,也有极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没有机会去展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时时地谅解他们的错误,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信,由于他们较少得到自尊,比较敏感,甚至是多疑,与老师、同学存有戒心,特别在意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在意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渴望得到他们的肯定和鼓励。所以教师要经常时时地留意这些“问题学生”,给他们搭建自尊的平台,创造机会,提供展现他们的场地,关注那些“问题学生”的一言一行,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从而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使之成为一名有尊严的学生。

三、播撒爱心,融入情感是解决“问题学生”的重中之重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爱就像一条河流,只有在同一水平面上才能交流一样,爱也需要回流。爱那些“问题学生”成为改变他们不良习惯的主旋律,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何在,教师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学生”经常出问题,给自己的工作带来麻烦,就疏远甚至是讨厌他们,而要抱着一颗爱心,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变批评为鼓励,变指责为帮助,多给他们一点关心、信任、理解、尊重、帮助,使之感到温暖。“育人不爱人,无以谈育人”,以热情关怀作为钥匙打开“问题学生”的心扉,用爱心调动这些学生心中的驱动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有慈母般的爱,有同孩子息息相通的心,才能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化作涓涓泉水,滋润那些“问题学生”的心田,教师要用爱去抹掉学生身上的不足,行为上的恶习,对那些“问题学生”,体谅他们的过失,理解他们的“难处”,把爱的种子撒向这些“问题学生”的心田,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问题学生”都沐浴在爱的海洋中,摒弃缺点和改掉不良习惯,使之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运用美的语言,点燃希望之火是解决“问题学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和交流中,需要运用语言,而教师的每一句话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学生的心目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是终身难忘,尤其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教师的语言表达稍有不注意,不妥帖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尤其是有些语言是必须忌讳的。否则,不仅影响表达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师生关系,使那些“问题学生”再度回到不良的岸边,甚至会更加恶劣,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对那些违反课堂纪律,甚至是恶作剧,干扰和破坏课堂纪律和破坏教学秩序的那些“问题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但教师不能用挖苦、轻蔑、鄙视、侮辱性的语言,如果那样就会应了那样一句话“毒箭伤一人,恶语伤千人”的局面,看似老师占了上风,学生的气焰被你打消,但你打消的是一个孩子的上进心,打消的是孩子改正自己错误的决心,由此,作为教师对自己的语言要有一定约束,对那些“问题学生”你的语言要像春风化雨一样,滋养他们的内心,感到温馨和美好,给那些“问题学生”多些美的语言赞美他们,让他们多一份期待,多一份尊重和关怀,卸掉身上的不良枷锁,迎头赶上,使“问题学生”变为优秀的学生,所以教师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字词,让那些“问题学生”成为美的语言的享受者和实践者。

浅谈问题学生艺术教育 篇4

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青少年面临着升学、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青少年学生本身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段时期易青少年往往容易受多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多方面的压力使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惧怕心理、唯我独尊心理、贪图享乐心理、厌学心理等八种为常见表现状态。笔者在此,希望能通过对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作深入的分析,并认真探讨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现代我国青少年,在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可概括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三个特点,人们习惯上常常将之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些特点决定于我国的社会现实,现在大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而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压力伴随着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使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许多负面影响十分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

[1]:80年代中期南京市 15.7 ﹪ 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初武汉市有近20﹪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妨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以及良好人格的形成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种种问题。以下将简要地谈谈青少年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一、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主要诱因

造成青少年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多方面,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最大,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在我国许多家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许多家长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家长本身就没多少文化,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进一步的教育,部分家长由于长期处于工作的忙碌之中自然地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放任自流。除了家庭因素以外,由于在我国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而与社会接触较少,因而学校因素相对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包括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艺术水平以及学校办学方向和管理模式的影响。

由以上各因素导致的青少年学生的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学习、交往、情绪等方面,以下将予以详细介绍。

1.1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常见心理问题

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的不良情绪以及对考试的紧张焦虑。当前普遍存在不仅是学习差的学生厌学,就连学习好的学生也有不少有厌学倾向。具体表现为认知上、情感上以及动机上的综合缺失,学习动机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这主要与学校因素,教学环境影响,学习差的学生往往遭受歧视而渴望获得同学和老师的尊重,或者其本身就有自卑心理;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有争强好胜与自卑的心理的矛盾。另外家庭因素也一定的影响,学校课业本来负担就繁重,竞争激烈,某些家长的期望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很大,一到考试就如临大敌。考试本身也容易导致情绪紧张、记忆断层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造成青少年学生厌学以及对考试的紧张焦虑的原因。

1.2青少年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常见心理问题

在人际交往方面,青少年学生主要表现为:第一、缺乏必要的自信心,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第二、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由于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造成以自我为中心,交际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缺乏必要的自信心,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害怕跟同学交往过程中别人对自己持否定的评价而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并

且在交往中容易表现出沮丧、生气、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感反应。不少青少年还由于学习繁重,不少学生形成了“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无暇顾及人际交往。

1.3 青少年学生在情绪方面的常见心理问题

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而强烈,情绪起伏变化较大,容易产生情绪的不稳定和冲动情绪。青少年学生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御挫折能力较脆弱,情绪也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有时,会因一点小事不满意而情绪激动,也或者因一点点小事而心灰意冷,遭批评而抑郁,情绪低迷。多变的情绪,常常使他们难以专注地做好某一件事,放任的情绪,又往往会影响与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由于青少年学生情绪起伏变化大,加之自我控制力较弱,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妨碍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甚至不经意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相关措施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要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的成长,关键还是要学校方面的努力和家长的支持。

学校方面需要完善维护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措施包括:1.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包括基础理论课的讲座和活动训练课的实践和心理评估。2.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全面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如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音乐课、美术课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3.设立知心信箱和心理辅导室,信箱可以促进教育者与青少年学生进行沟通,这种方式可以为一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提供沟通的渠道,有利于某些有碍于颜面的话题进行书信的交流,心理辅导室能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科学的辅导,帮助其解除心理障碍。

就家长而言,需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家庭的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为人处事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2]。家长还要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优秀的品质,对心理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帮助孩子改正。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来加强给家长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先和.从心理学视角透析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教资料,2009,(20)

浅谈问题学生艺术教育 篇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音、美知识的传授,甚至停留在“唱歌、画画”的浅层面上,甚至,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更不要说培养什么艺术人才和特长生,严重扼杀了一些有艺术天赋的学生,这些现象与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教育宗旨大相径庭,而缺乏艺术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那么,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农村学校由于条件落后,无法配置相应必要的硬件设施,如专门的音乐、舞蹈、美术教师,音乐中用到的各种乐器,美术中用到的画板、石膏像等模型,农村学生连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去认识、接触了。

第二,农村地区缺乏专职的艺术教师,因为农村目前对此类人才没有迫切要求,升学考试中没有艺术考试要求(只是中等师范和艺术专业类招生中有此要求),因此,缺乏专业的艺术人才,也就不存在下一代艺术人才了。有些学校也有艺术教师,但音乐、美术也只是“搭头课”,并不能作为其专职代课教师。而这些课程成绩也并不实际纳入教师考核,所以,代课教师并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完成,而只是完任务罢了。

第三,农村地区给予学生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太少,有些学校只有在“六一”儿童节举行庆祝活动,才能发挥部分学生的部分特长,但除此以外,没有丰富的课余生活,没有“特长学习班”,即使有,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教学,硬件软件都跟不上,所以并不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艺术才能的广阔空间。

这些因素充分说明,在农村小学的实际工作中,对于艺术教育的作用缺乏本质的认识,导致在学校工作安排上,艺术教育没有地位、没有时间、没有规划、没有专职教师,没有资金投入,因此,艺术教育名存实亡。

针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农村小学,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在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教育传统和学习先进文化的同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尽量争取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支持,多举办一些“少儿艺术节”、“书法绘画展”等艺术活动,多创设一些能充分发挥学生艺术才能的条件与机会。另外,硬件设施要配套,尽量做好艺术教育的“后勤保障”

其次,学校应实施音美任课教师专职化,改变长期以来的音美“搭头课”现象,可以大大提高专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此外,再加强音美教研活动,以“培养能力,发展特长”为教研目标和要求,多让音美教师出外参加一些培训及交流研讨,拓展他们的艺术教学视野,为自身积蓄更多的力量。

另外,学校应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尽量体现艺术教育的“全面性”与“广泛性”。

1、在校内,可成立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等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全员参加。

2、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按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排课开课;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尽量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方法更多样,从最基本的识谱、临摹到欣赏、创作,把艺术教育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

3、抓住各科课程中的美育因素,适时适地的进行艺术熏陶。如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语言韵律之美;科学课程中的自然探索之美;数学课程中的线条结构之美;品德教学中的行为心灵之美;无一不是艺术教育的基础课堂。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和引导,一定可以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教育。

4、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1)、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平时,学校可组织学生春游、登高和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或采集动植物标本,可让学生学会创作表达艺术美。(2)、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尽量将学生的作品、表演展示给社会,让他们尽早融入社会,多与城市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与优秀的艺术教育方法,这样做还可以取得家长及群众的认

同与支持。

浅谈贫困山区儿童教育问题 篇6

科目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专业_________劳动与社会保障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11-1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李波_________________学号1108090109

2014年5月25日

浅谈贫困山区儿童教育问题

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良好的教育能提高孩子的素质与道德水平,最终造福于社会,兴旺于国家。无论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国家需要他们,社会需要他们,父母需要他们。在发达国家中,很早已经实行义务教育,教育是由政府买单,家庭是不需要出钱,所以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使国家更加高速的发展,技术更加快速的翻新。我们国家也一样,也实行义务教育,让广大孩子享受福利,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拥有更加创新的思想,培养更多创新的人才。但是,我国的教育也有一定问题,特别山区儿童教育,问题十分严重。与城市孩子教育相比,他们有着十分大的差距。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差距呢?山区儿童教育的现状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些问题是十分有待解决的。

一、山区儿童教育现状

(一)山区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

有人可能认为,儿童的教育与父母的关爱没有关系。很明显,这种说法是明显错误。如果孩子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教育,指导,与纠错。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有问题的,这会让孩子降低其学习效率,同时不能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没有人会提醒其学习的重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山区儿童中,有些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旁,有些又是隔代照顾,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势必不能使孩子好好的学习,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的家庭环境。那是什么造成农村儿童这种状况呢。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经济落后,单靠农业收入,是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活。与之相比,城市的工资要远远高于农村,城市也需求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到城市打工,增加自己的收入,为孩子挣取学费,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然而,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缺乏父母关爱,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这样也产生了,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情况,虽然这样让孩子在家有了依靠,但是爷爷奶奶承担的作用也只会每天负责为他们做饭,洗衣的作用,而没有更多的实质性作用,所以山区儿童广泛缺乏父母的关爱。

(二)山区儿童教育设施比较落后

对于这一点,我们能从电视中都有十分直观的感受。与城镇孩子的教育相比,农村的教育设施实在是太差。首先,从教学楼方面,在山区很难有专门的教学用楼,大多是希望工程,非营利组织所提供资金所建造的,政府在教学楼方面的投入是很少的。然后山区儿童的课桌,黑板,住宿这些都是十分简陋的,没有专门的操场,操场也只是一个简陋的土地,类似于照明之类的必备器具,有些山区都没有,依然用着蜡烛进行日常学习,条件十分的艰苦。所以对于山区儿童教育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足。

(三)山区儿童教育师资不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有老师,儿童才能接受到教育。对于城市的儿童来说,不会出现上课没有老师教课的情况,而且没门课都会由不同的专门的老师为他们上课。然而,对于山区的儿童来说,师资是十分缺乏,山区,有时候会出现一个老师教所有学生的课,而且老师的年龄也都偏老。这样,对于渴求学习的山区儿童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然而这也是很无奈的。这样也会导致孩子学习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同时也很难扩大孩子们的眼界,教师素质的过低,也很难让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山区儿童缺乏师资,老师素质低能力不足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十分迫切的。

(四)山区儿童书籍缺乏

山区儿童学习用书,很难像城市的儿童那样,做到每人一本书。山区儿童用书状况大多是外界捐赠,借用他人的情况。儿童的家庭大多不能支付其书本费用,虽然已经实行义务教育,但是山区的有些地方并没有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他们的一本书通常要多个人使用,用完之后也会传递到下一届的孩子手中,可见有些山区书籍的缺乏程度。另外,对于图书馆,山区儿童也没有,他们很难涉猎到其他方面的知识,他们的知识面也只能局限在山区的知识,局限在书本的知识,这样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五)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儿童学习

山区的人普遍接受教育比较少,素质比较低,有些山区的青年或者父母沉迷于赌博,酗酒之类的,给孩子一个十分不好的学习环境,影响孩子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十分差的学习氛围,就导致了孩子们不能好好学习,更有甚着让孩子也走向他们的路,这样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一个不良的社会环境,可能酿成儿童的悲剧,往往这些情况又在山区出现了普遍性。

二、山区儿童教育的解决方法

(一)国家加强对贫困山区儿童的基础设施建设

贫困山区儿童的教学设施普遍的设施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教学楼,操场,基本的学习条件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山区贫穷,没有资金用于教育建设,提供这些建设的大多又是慈善机构或者一些非营利组织,政府在这方面的资金十分不足,对贫困山区儿童的教育问题重视十分不够,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山区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应该把教育问题纳入到工作考评当中,另外,国家应该对山区儿童更多的关爱,给予山区儿童教育专项资金的补足,投入到山区儿童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上,这样将有利于满足山区儿童的基本教育设施要求。

(二)重视师资的引进

贫困山区因为其低工资,环境差,教学条件艰苦,导致老师不愿意到山区当老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完善贫困山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基础,让老师享受到山区和城市一样的教学环境。就如前面所说的,需要政府出面,建立良好的校园,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也能够吸引老师的到来。其次,提高山区老师的工资待遇,与城市相比,山区的工资待遇与城市相比相差太大,即便是城市与山区待遇相同,老师也不愿意到山区当老师。原因在于山区本身的环境与条件与城市相比就相差太大,所以老师不愿意到山区。所以除了提高工资这一点上,应该对到山区的老师进行额外的补足,例如,可以对到山区支教的老师给予考公务员加分,对老师进行表彰等一系列其他措施,鼓励城市中的老师到山区中来,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教学。所以,在师资引进方面,也需要政府进行倡导,制定专门的奖励制度,来为到山区的老师进行奖励,使他们能在山区中留下来。

(三)加强义务教育的宣传力度

贫困山区的儿童很多因为家里贫困,资金缺乏,上不了学。然而,现在义务教育,上学是免费的,所以要对山区儿童实行教育免费,政府一定要把国家义务教育补足的资金落实到贫困山区的学校当中。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山区儿童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山区儿童的社会环境建设,也是山区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山区风气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和惩治力度。例如,山区有赌博,打架事件经常发生,当地的政府或者村支书,应该严厉进行打击,防止这种风气的蔓延,同时也要加大对良好风气建设的宣传,让整个地区有一个良好的风气。然后,对于家庭来说,如果家里面有伤害小孩事情的发生,也应该严格处理,保证小孩的权益,让他们安全的学习,从小环境到大环境都保证山区儿童的学习条件。

三、重视贫困山区儿童教育的意义

贫困山区儿童与城镇儿童一样,拥有享受教育的条件。加强对贫困山区儿童教育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山区儿童的知识,技能,文化,素质水平,不仅能够为山区建设贡献出一片力量,更好的建设山区。同时,也能够体现公平公正,让所有儿童都能享受到相同教育,一同为社会作出贡献。加强对贫困山区儿童教育的教育关注,也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更快更好的使山区走向进步,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科教才能兴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贫困山区儿童的教育同样十分重要,我们有义务让贫困山区的儿童享受到与我们一样的教育,然教育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奢侈品。

参考文献

1.毕宪慧.鲁西地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 师资短缺盼解决[N].中国教育报,2011年6月23日第2版.2.沙宁平, 祁正林.宁南山区部分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浅谈单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篇7

一、要让单亲学生感到温暖

单亲家庭学生缺乏父爱或母爱, 他们得到的爱残缺不全, 从表面来看他们大多沉默寡言, 或在情绪上非常的不稳定, 甚至喜怒无常, 有的一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借题发挥, 有的故意惹事生非, 不愿接受任何人的意见, 我行我素等等。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来自家庭中父母及身边亲人的关爱, 也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周围朋友的理解, 信任与尊重。他们不希望受到来自世俗的歧视, 也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与同情。我们要让这些单亲学生像其他学生一样拥有正常的心理, 要让他们感受到“爱”无处不在, “爱”就在他们身边。那么, 首先,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单亲学生, 多与他们沟通, 并努力取得他们的信任, 让他们能敞开心扉, 了解他们遇到的难题及症结所在。其次针对单亲学生的个体情况, 通过各种途径来疏通他们的思想, 从而帮助他们走出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误区, 使其树立自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观。

再其次, 班主任要多与科任老师配合, 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 积极采取措施, 并发动同学从学习、生活多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使这些单亲学生不再感到孤单, 他们就能很快地融入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二、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俗话说,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解决好单亲学生的问题还得从他们的家庭入手。班主任要经常与他们的家长见面或保持电话联系, 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告知家长孩子在校的思想学习、劳动及表现等情况, 并利用与家长见面的机会, 针对他们孩子的个性健康成长所需的环境和教育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提出一些教育方法, 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一方面使父母双方都来关心、教育孩子, 使孩子在生活、感情上都得到关怀, 逐步解除心头的抑郁, 疏通心理障碍;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

三、要多鼓励, 使单亲学生不再自卑。

单亲学生, 由于父母离异, 情感上受到的伤害最重, 他们往往感到自己被父母遗弃了, 性格变得内向, 非常敏感, 甚至暴燥, 常常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对这类学生, 我们不仅要关心、爱护他们, 更重要的是要鼓励他们, 使他们树立起信心, 正确认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明确目标, 正确认识现实中的自我, 让他们从内心感到, 虽然父母离异, 但家长、老师、同学都在关心他们, 他们得到的爱并不比别人少, 他们也并不比别人差。只要他们正确对待, 就能过得快乐, 只要他们努力, 就能学得更好, 就能获得成功。

四、要让单亲学生学会去爱别人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单亲家庭的学生更需要爱。用爱去感化他们受到创伤的心灵, 用爱去唤起他们内心的热情, 就能使遭受过痛苦的青少年热爱生活, 理解和尊重他人, 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心态。但是, 不能让他们只是接受爱, 还要让他们在感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爱的同时, 也学会去爱别人。当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要教育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当学校和社会需要捐助的时候, 要教育他们积极地拿出零花钱, 来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还要教育他们勤奋学习, 让他们懂得只有好好学习, 才能报答学校、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篇8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是许多教师都探讨过的一个教育难题,怎样才能找出一条转化问题学生的希望之路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美术课上的问题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调节及培养。

一、以赞扬为主,肯定学生的长处;以建议的形式,委婉地反馈教师的想法

教师一味批评、训斥,往往会适得其反,问题是越堵越大。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级后,在一次布置学生园地中画了一幅图画,自认为也不是很满意。但下课后,学生报告说,有人说你画得不好,我顿时火冒三丈,自尊心受不了。“老师画的图画,你们也敢说不好?”马上找来那位学生一顿批评。从此,那位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认真,你批评他,他只是瞪大眼睛看着你,成绩一落千丈,平时越看他越不顺眼。直到有一次上课时,一个较难的题目难倒了大家,他站起作出了正确的回答。我当时就表扬他说:“其实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你会很优秀的。”一句简简单单的表扬,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发生了改变:上课认真,发言积极,成绩测验中每次优秀,现在看他,越看越可爱。我为自己以前的轻率和冲动而懊悔不已,还好为时不晚,只要接受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和学生成为朋友的。

二、了解学生的思想、家庭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学生犯错心理,进行引导和教育

针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表现,可粗略分为几种:迟钝型、品德型、顽皮型。

“迟钝型”的问题学生,这类学生一般智力活动习惯都比较差,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落后地位,对学习丧失了信心,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班主任就应把重点放在消除自卑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切记不能否定学生的智力。

对“品德型”的问题学生,就要抓住教育契机。例如,我班学生杨××,在校运会中,为班集体夺得了两个第一名后,兴奋地表示今后将参加更多的项目,为班上多拿名次。这时,我抓住这个契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了该同学的做法,号召全班同学向该同学学习,也让同学们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即时与该同学进行个别谈话,让其体会到为集体争光的欣慰感,并产生奋发向上的要求。对于“顽皮型”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迁移的方法,积极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把他们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中来。

三、学校与家庭结合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学生在家庭能接受正确的、健康的、充满爱心和鼓励的教育,无疑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帮助和促进。从中小学的成长阶段来说,他们所受的教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教育,一种是家庭教育。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而家庭环境是学生从小生活的地方,它的影响有时往往比学校大得多,有不少学生学坏,无心向学,也就是因为家庭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报纸上报道过“5<2”的反常现象,即五天的学校教育抵制不了两天(星期六、星期天)的家庭、社会影响。这就说明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巨大影响。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多种方式,如家访、信访、打电话、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教育方法,转变家长“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简单粗暴的落后教育方式,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另外,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密切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一发现有不良的苗头,如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旷课,学习成绩下降等,不能视而不见,要及时走访,寻找原因,及时补救,才能避免让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甚至违法犯罪,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于问题学生,教师更要多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情况,寻找问题学生“问题”的根源,从而制订有效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家访问题学生时要特别注意要改变家长们把教师来家访看作是“不祥之兆”的这种观点。教师应多向家长谈谈学生好的地方,商量下一阶段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总是向家长告状。如果这样,只会出现“家长没面子,学生挨棍子”的现象。这样的家访是失败的,对学校教育有害,是不可取的。

总之,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想只要教师具有爱心、细心、耐心、恒心,“不信春风唤不回。”

参考文献:

薛剑刚.“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

浅谈问题学生艺术教育 篇9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

关亚军 2014年3月

赏识是教育学生成功的基石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一、问题学生情况简介:

刘宇 男 初一学生 今年15岁,独生子。父亲在沈阳开出租车,继母在沈阳经商。该生跟祖父母,姑母生活在一起。

(一)、主要表现为:

1、思想方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性格消极,贪玩好胜,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对批评很反感,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对学科教师产生逆反心理。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根本不听课,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中下。但是字写的较好。

3、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最严重的是逃课,上课迟到,严重扰乱上课秩序,打扰老师讲课,一上课就以上厕所为由出去不上课。间操,眼操根本不做,所有的事情老师提醒多次也不去完成。

(二)主要问题事例:

1、刘宇同学在外出逃课时,我刚好下楼碰到,我没有发火,心平气和的问他:“怎么又坐不住了,你看外面有闲逛的学生吗?不管学进去学不进去上课得坐得住啊,你的字写得很好,听不进去练练字也是收获啊。此时,我班的担当区有一块纸屑,我便让他捡起来,他说:“老师我就在这捡纸屑吧”。我说,这要是劳动时间老师还得表扬你呢,可是现在,别的同学在学知识,你却在干活,父母知道了该多

伤心啊,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为了父母也要认真上课啊!听我这么一说,该同学惭愧的低下头,说:“老师,那我还是回去上课吧,一定能坐得住。”老师不经意间的赏识语言使孩子改变了想法。

2、某次自习时,一开始铃响了该同学就请假上厕所,我说,你就坚持他一节课,回到座位吧,能战胜自己的弱点,将来才能有所作为,老师相信你能战胜自己,该同学情不自愿的回到自己的座位,回到座位后,旁坐着,不知道做啥,我说,拿出课本来,老师欣赏你的字,好好写一写,让其他同学看看你的“本事”,在我的赏识与鼓励下,该同学稳当了下来,并且认真的写起了字,直到下课。找到学生的闪光点,适当的赞扬与鼓励,学会赏识,是转变差生的最好方法。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懒惰,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从不关心过问。造成学生不健康的心理。放学后不回家,经常上网吧,或和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在一起,姑母和奶奶说也不听,3、心理因素:由于学生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在他看来老师的批评教育是瞧不起他,找他茬,老师轻碰她一下,该生很反感,瞪眼睛,反抗,甚至做出踹桌子的动作。

三、教育策略

(一)、基础教育策略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

2、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由于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

3、避免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此外,我还建议家长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地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二)、赏识教育方法

1、赏识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爱的供养。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充满期待,真正的学习是对学生充满着爱护,真正的教师是对学生满怀尊重。赏识就是以尊重学生为基础的爱的具体表现,爱的供养。它既不是虚假的面子工程,也不是君皇式的宠爱;既不是没原则的给予,更不是慈父母般的溺爱。老师的这种爱比孩子父母的爱来得更深沉、更高尚、更科学、更艺术,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但它却又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个赞赏的眼神;也许就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你真棒”,“老师知道你很聪明”,“你将来定能成功”、“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为荣” „„;也许就是一个爱抚的动作: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等;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就能把原本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的起跑线上。

2、赏识也许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却可能就是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 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曾记得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个爱拉小提琴的男孩,每天咿咿呀呀地拉,让人人都忍受不了他的杂乱无章的噪音,甚至连家人都不理会他,于是他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只好跑到后山,面对着花花草草,他才有继续拉的勇气。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老人,安静地听他拉完,甚至为他鼓掌,小男孩兴奋极了。老人说“我是聋子,但我能感受到你拉得很好”男孩子开心极了,每天早早起来,到后山只想为唯一的聋子听众拉上一段,几个月后,男孩子的琴技突飞猛进,而其实这位“聋”老头是一个资深的小提琴演奏家。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他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的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最终成为杰出的人才。

以上的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为师者,或许是你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却可能就是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

3、赏识就是宽容别人,还他自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

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宽容是如此美丽,每一位教师都有大海一般的胸怀,对学生多一点宽容,让我们的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成长。

刘宇同学自上初一以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每次打架事件中总少不了他,这样的学生极容易走极端。所以分到我班之后,对他以前的表现装作不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尽量挖掘出他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表扬,除此之外,我还加强与其父母的联系和沟通,做好家校合作,齐心合力,促其思想转变过来,并由此带动其行动的改变。现在的刘宇同学和老师已经不顶撞了,能正常的上课了,学校的一些活动能按时参加了,上课吃东西的习惯也改了。

这真是宽容的力量。只要你运用得法,你的宽容和赏识,足以使差生回复自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取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为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需要正确引导和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一个人一旦拥有信心,便拥有决心、意志、勤奋、耐心,这一切会使他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收获感悟

现在刘宇的不良习惯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不上课的情况,同学关系也相对处得较好,作业也按时写了。面对刘宇的转变,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上一篇:如何发展车辆保险下一篇:《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