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法律论文

2024-10-14

生活与法律论文(共11篇)

生活与法律论文 篇1

今天,我在马路上看到了地上几乎全被沙土掩埋了,阻碍了许多车辆前行,造成了道路堵塞,我想知道沙子从哪来?

第二天,我再一次来到了这条马路,我躲在了一旁,想抓住那个罪魁祸首,正在这时我看到了一辆飞驰而过的渣土车一闪而过,随着车子一路掉的满地的泥土,哦,原来是这辆渣土车在作怪,它不但把道路弄脏了,还超速行驶,而且还遮挡车牌号,已经违反了道路交通规则,我真恨得牙痒痒,心想也太嚣张了,谁来管管它呢?

正在这时,前面来了一个交警叔叔,立刻招手拦下了这辆疯狂的渣土车,我二话没说向那辆渣土车跑了过去,看看交警叔叔怎么来处罚你,只见交警叔叔向他敬了一个礼,然后叫他出示所有证件,交警叔叔说,你已经严重违反了道路安全法则,已经对社会造成危害,对行人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如果都像你这样行驶,我们的道路将变成怎么样?我在一旁听了交警叔叔的话觉得太对了,由衷的表示敬佩。

接下来就是对这辆渣土车的一系列的处罚,根据法律法规不仅要罚款还要扣分,疯狂的驾驶员这时候像霜打的茄子低下了头,他说以后我绝对不会超速行驶,也不会违规了,我一定谨遵交通法律法规,安全行驶。

终于对这辆渣土车上了规矩,我开心的回家了,一路上我就在想,幸亏有法律法规来制裁这些不法分子,如果没有交警叔叔的严厉执法这条道路就乱了,有了法律法规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了,我以后要多多学学这些法律知识,要让法律时刻记在我的心中,也希望法律能记在每个人的心中!

法律体会

生活与法律论文 篇2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 就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治国方略。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障,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实行“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一项重要举措。

“以德治国”讲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以德治国”既有五千年优秀传统道德的土壤为积淀, 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 是时代发展与历史继承相统一的道德。“以德治国”并不是对“依法治国”的否定, 而是在强调加强法治的前提下实行德治。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惩恶扬善, 道德的本质是劝善, 只有对违法犯罪严厉打击, 才能不断强化人们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 提高人们扬善的自觉性。历史证明, 离开法治的所谓德治或者离开德治的所谓法治, 结果都必然会使整个社会失范, 甚至变成人治或专治。

一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1. 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道德有时候与“良心”一起相提并论, 但道德不是天生的, 人类的道德观是受到后天的学习、宣传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道德在阶级社会中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其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地放弃自己的利益, 心甘情愿地接受统治阶级的观念。因此阶级社会的道德常常是一种双重标准, 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2.法

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它是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中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 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1.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第一, 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 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 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 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 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 没有道德规范, 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第二, 道德与法的规范内容不尽相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 并没有要求对等的权利, 强调对他人、对社会和对集体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即应做什么或不应做什么, 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他人对其承担同等的义务;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 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 有什么样的权利就要承担对等的义务,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第三, 道德与法实施的力度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手段来实施;而法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第四, 道德与法的形成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 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 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内容较抽象、模糊。而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 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或是特殊判例, 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

第五, 道德与法的调整范围不同。道德不仅调整人们之间的外部行为, 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 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行事, 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 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 法律并不惩罚主观有过错的人或事, 即不存在“思想犯罪”。

第六, 道德与法的发展前途不同。法最终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它最后将被道德所取代, 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道德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2. 道德与法的联系

道德和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 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 都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 只不过有所偏重而已。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 道德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1) 道德对立法具有重要意义。道德的许多原则和要求, 反映和贯穿在法律意识之中, 从而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我国一系列立法渗透着道德的内容和精神。另一方面, 我国立法不能超越现阶段人们的道德水准, 否则就很难取得实效;立法也要随着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而向前发展, 否则就落后于社会实际。 (2) 道德对法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 由于法反映了道德的许多原则和要求, 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必然有助于增强人们守法的观念和自觉性, 支持和拥护法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 道德作为启发人们内心觉悟的无形力量, 是国家强制力无法代替的。加强道德建设, 谴责和抑制违法犯罪行为, 鼓励见义勇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 对法的实施可起到超出国家强制力范围的作用。 (3) 道德对法还有弥补不足的作用。需要由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往往并不是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即使立法相当完备了, 也难以详尽规定所有需要法来调整的社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道德往往要担负起调整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某些社会关系的任务。此外, 执法和司法人员的道德品格如何, 直接对法的实施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 法是传播、推进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1) 法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确定下来以后, 使它们不仅成为道德规范, 也成为法的规范, 从而使这些道德规范的实现和传播有了双重保证。这些法的规范直接宣传着道德, 指引社会成员按道德来规范行为。 (2) 法的实施进一步宣传和推行道德。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和制裁, 以及对先进、模范行为的表彰和奖励, 可使人们受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在增强法制观念的同时也增强道德观念。在法的实施过程中, 凡是法所禁止的行为, 通常也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凡是法所鼓励的行为, 通常也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赞许的行为。社会主义法的实施过程,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表现在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不道德或是旧道德观念进行斗争的过程, 或是对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模范的表彰过程, 也就是传播、推行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的过程。

三道德与法律的嬗变

道德与法律因存在差别而有不可调和之矛盾, 同时又因二者之间的联系使矛盾之协调成为可能。

1. 道德法律化可以使社会规范系统中道德与法律的结构趋于合理, 以实现系统本身的功能优化

第一, 通过立法确定某些道德标准为法律标准。我国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合同法确认交易活动中的诚实守信原则, 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教师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青少年权益保障法》中得以反映, 以及若干职业道德、市民行为规范被赋予行规、民规的法律意义等, 无一不是道德法律化的表现。

第二, 使某些道德升格为习惯法。法可分为国家法和民间法。国家法, 即典型意义上的法, 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 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民间法指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行创制和遵守的, 在特定地域、社会关系网络内发挥作用的地方性规范。民间法一般不见诸文字, 而是零散的。在一定意义上讲, 民间法是一定地区道德的规范化, 是一定的道德加强了其强制力并更经常地得到遵守的产物。至少, 民间法与道德传统、社会习俗有更强的依附力、亲和力, 并往往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区分。所以,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 也能折射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第三, 通过监督保障机制保护文明道德行为, 禁止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总之, 道德法律化是进行法制改革的基础, 是实现法治的桥梁。

2. 法律道德化表达了社会规范系统的最佳结构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状态

法治社会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亚里士多德早就勾勒出的“良法—普遍守法”的框架。普遍守法即法律道德化后的守法精神;良法即善法、符合人类良知与正义道德的法律。称之为良法的法, 也指法律道德化后的法律, 至少应包含人权性、利益性、救济性三种内在的品格。其中人权性是法律的道德基础, 失去了人权性的法律即使形式合理但实际价值不合理, 最终也会被人类所唾弃。 (1) 法律道德化正是通过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三方将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反映到法治活动中来。“越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 其法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便越多。可以说, 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完善和健全, 主要取决于道德规则被纳入法律规则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一个法制完善和健全的国家中, 法律几乎已成了一部道德规则的汇编。” (2) 使法律与道德的精神一致起来, 使法律得到道德的有力支撑, 让法律精神深入到人们的心灵, 成为人们的信念, 同道德精神一道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只有造就这种法律, 才能使法律获得普遍性和权威性, 建立法治才有可能。

总之, 道德与法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相互渗透, 并且相辅相成, 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但在现实中, 道德的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 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反之, 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 有效传播道德。要实现社会的繁荣、进步, 必须做到运用法律传播道德, 同时还要做到利用道德促进法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康。

摘要: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不能简单地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而应该具体化。一方面, 道德是法的传播标准和推动力量, 法律规范必须要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 道德的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 而且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要从立法上、法律实施上来保障道德的传播。

关键词:道德,法律,嬗变

参考文献

①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 1998 (2)

在道德与法律之间 篇3

精神赡养实乃应有之义

孝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而“孝”的真正含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而且还包含精神赡养的方面。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不少人认为,“常回家看看”是一种精神赡养,是源于血缘的亲情而主动为之的,一旦由法律捆绑而来可能导致的更多是伤害。不可否认,精神赡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沟通、慰藉,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但它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也是法定义务的基本内容,因为无论是物质赡养还是精神赡养,都不仅是道德的,更是法律应规定的。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强制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举个例子而言,如果每个人过马路时都遵守指示灯,那么对于“绿灯行、红灯停”的规则而言,我们认为它是发挥了指引、评价作用还是强制作用呢?

虽然中国现行法律中并未明确界定精神赡养的涵义,但是依据1996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一款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可以认为中国宪法规定的“赡养扶助”应包含物质赡养、精神赡养和生活扶助。这不仅符合中国老年人生活需要的实际情况,而且也为展开精神赡养立法提供了根本法的依据。

赡养立法回应社会需求

目前,中国的老龄人口已达1.67亿,并且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中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全国老龄办2008年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指出,今后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与发达国家独居及夫妇空巢户高达70%~80%的比例相比,中国老年人空巢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

所谓的“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这些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子女不在身边而无人照料,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现有社会保障机制下,让老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相反,对于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而言,精神需求的满足更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出现这一幕也就不足为奇了: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社会生活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法律要发展,对此就必须给予解答。基于中国老龄化日趋严峻的社会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草案的这一规定是对老年人越来越强烈的权利要求的理性回应。

常回家看看是有效途径

现阶段,中国虽然存在多种养老形式,但由于老年人社会保障工作还很薄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养老将占据主要位置。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自然也主要是来源于家庭的,并且这一部分来源于家庭内部的精神赡养是任何其他形式的精神赡养所无法替代的。因此,这种精神赡养应以亲自履行为原则,并且以法律义务的形式表述出来,以期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常回家看看就是成年子女提供精神支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解决精神赡养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新草案的这一规定,实质上是赋予了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义务人探望的权利,满足了其要求赡养义务人关心的自然情感需要,为加强精神赡养提供直接的法律依据。与此相对应,使赡养义务人承担在精神上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更加具体化,也可避免赡养义务人一方拒绝探望老年人的违法行为,一定程度上加强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

道德与法律名人名言 篇4

2.习惯与合意可以使法律无效。

3. 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

4. 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5. 我们无力反抗真理。

6. 法律旨在防止强势者为所欲为。

7. 享有权利的人可以放弃他所享有的权利。

8. 所有的解释,若是可能的话,必是通过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实现的。

9. 法律只能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用来解释为何会有诉讼时效制度)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分析 篇5

今天上午我请某宝洁公司的保洁员清扫房屋,一行4人。让人郁闷的是清扫刚开始,其中一位保洁员就让窗外角落里的蜜蜂蜇倒了脸部,我心里很着急,毕竟这些保洁员生活一定很不容易,又受了伤,于是我拿着正红花油送给这位保洁员,结果她使用这种东西有过敏史,于是我又咨询了社区医院的大夫,只好用肥皂蘸水不停的涂抹。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其中一位唯一的男保洁员说害怕蜜蜂伤到他,甩手出门,不干了,其他人也提出不干了。

得此消息,我首先是很生气,这是什么样的公司,又是什么样的保洁员素质?这是违约,对方公司是要赔偿的。于是我在手机上按出了投诉电话号码,可我又放弃了。我进行了第一次行为选择——不想公司对这些保洁员进行处罚。但是,保洁员已经把房内的两个屋子的玻璃擦的特别干净了,他们中途不干了,我要不要付这一部分的劳务费?从道义上讲,我该付并且我也想支付,但是从法律(合同)上讲,我不仅不予以支付,还应该要求赔偿。我最终选择:不投诉、不支付。这种选择,完全说得过去,与法律不冲突。但是,这个选择让我良心不安,总觉得亏欠什么。

当我的良心与法律冲突时,我还是选择了履行法律义务。如果我选择不投诉并支付部分劳务费,可能我的心里也不会那么舒畅吧,毕竟我的利益受到了较多的损害。直到我动手写这篇文章,我还是心里不安。这两种选择对我来说没有一个是能让我心安的。真的是很无奈啊!

生活与法律论文 篇6

1 教材特点分析

1.1 遵循规律, 切合实际, 体现本教材的针对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自身道德建设, 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2]。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中职德育教学“三贴近”原则, 能够结合当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核心要求和宗旨, 结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迫切需要, 深入开展法律教育, 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开启职业生涯和创造美好人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1.2 线索明确, 层次分明, 体现本教材的实效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内容围绕两方面进行, 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教材先从礼仪入手, 这个切入点准确且意义重大。随后, 教材围绕个人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4个方面强调公民道德建设, 树立道德规范, 对厘清学生头脑中的是非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此背景下, 再谈职业道德建设水到渠成, 令人信服。在加强道德修养的同时, 教材注重学生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双管齐下, 从道德和法律双重层面上对学生行为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和规范, 对学生进行了法律教育, 使他们树立了宪法意识、刑法意识、民法意识、程序意识和环保意识, 接受了公民教育, 形成了公民意识。所以, 整部教材突出了道德和法律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 采取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教材设计, 呈现出内容相扣、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张弛有度的特点, 更有利于教学, 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1.3 案例丰富, 主次得当, 体现本教材的新颖性

一般来说, 中职一年级新生年龄大多在15~17岁,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们的优点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在生活中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了解社会比较多, 对外界新鲜事物感兴趣;缺点在于年龄较小, 分析理解能力较差, 对道德及法律理论知识了解较少, 学习兴趣不太浓厚, 对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不足。因此, 如何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非常重要。而从教材层面上讲, 本教材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案例丰富、语言通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理论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便于学生学习, 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1.4 教法灵活, 学法自如, 体现本教材的互动性

本教材在编排上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模式及方法上的灵活性、多样性与实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 大胆采取案例分析法、情境法、讨论法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开展教学, 也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 并积极举办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树立道德法治观念, 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守法品质。因此, 本教材在教学上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2 教学方法探讨

在教学实践中, 对待《职业道德与法律》这样的新教材, 还存在教师观念落后、课堂满堂灌、考试方式单一、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诸多问题[3]。如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需要教师在观念及方法上大胆突破、不断革新。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现本教材的宗旨, 达到教学相长、提升素质、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2.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等方式创设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上,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情景, 让学生模拟表演, 或模仿展示, 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不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并探究为什么这样做, 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探究理论知识的兴趣, 这比直接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2.2 引入案例, 深入分析, 培养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提出多种思路, 进行深入分析, 以便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示或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 我们会经常选取一些典型案例, 尤其是一些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案例, 这更能激发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礼多人不怪”、“青少年误入歧途”、“见义勇为, 更要见义智为”等案例都具有真实性。在课堂上, 通过对本校发生的打架事件的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预防和杜绝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讨论, 加深了他们对道德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还比如, 对青少年如何加强自身防范内容, 引入了本地发生的少女割喉案, 使学生清楚了当不法侵害发生时, 我们如何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因此, 案例教学具有的真实性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学生在运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时能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4]。

2.3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转变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 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自己的概念。因此, 它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 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和合作。比如, 个人品德对人生发展有什么影响;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预防;环境保护意义深远, 我们能做什么等。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广泛性, 值得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 引导学生以论文、感想或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探究结果, 并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 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律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2.4 开展活动, 鼓励实践, 注重学习效果

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 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它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使整个教学围绕活动而进行。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 这一方法也被经常采用, 如模拟法庭、模拟招聘现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成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时, 要求学生从班级、宿舍开始, 将自己的缺点记录下来, 交给同桌或者好朋友, 相互监督, 不断改进。活动法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行统一, 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而将德育教学落到实处, 真正体现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特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力宇, 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陈燚.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分析[J].科技视界, 2013 (3) :128.

[3]杨敏.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刍议[J].价值工程, 2011, 30 (18) :175.

社会执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初探 篇7

关键词:执业律师;法律援助;法律援助

一、社会执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的作用

法律援助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国家的法律援助机构协调相关律师为其进行法律帮助,同时相应减少或者免除法律援助费用。法律援助的责任人是政府,义务提供服务人是执业律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也需要一定的经费。然而社会上有一部分弱势群体没有支付费用的能力,这就使得其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保障自己的法律权益。法律援助的初衷就是为这些弱势群体服务,从而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氛围,使得大众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心理增强,這就增加了利益纠纷案件的数量。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国家要全面依法治国,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利益纷争引起的社会秩序紊乱。

依法治国背景下,人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当下社会主要建设者是八零后和九零后,这个群体是在我国法律体制较为健全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其自幼就有一定的法律观念,并且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全面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其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亦更为强烈。所以,执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是国家法制和公民法律意识增强的产物,加强对社会执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的推进,有利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促进社会执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的方法

1.加强经费保障,拓宽筹资渠道

我国现已基本建成了中央、省和同级财政分担费用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制。面对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法律援助经费仍需进一步提高。此外,还应吸纳社会资金,争取社会捐助,多渠道多方法地筹集法律援助资金。例如,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捐资法律援助来减免企业税收。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社会上物质生活匮乏的人群减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减免中职学费,失学儿童的学费捐助需求也就在减少。当下社会中需要关注的是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保护,所以具有捐资意向的企业可以向着法律援助方向转变。再如,可以借用名人效应,通过公益事业来募集法律援助善款。著名演员徐静蕾自制缝纫工艺品进行义卖,所得善款用于退伍军人和妇女及老年人的公益活动。对于这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明星,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要予以表彰,从而促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明星加入到法律援助的事业中来。一方面能够募集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法律援助行为进行宣传。与此同时,还可以尝试在部分地区制定一项低于社会律师收费标准,但包含适当的律师服务费的办案补贴标准,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执业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2.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提高律师参与法律援助的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将经济水平高于当地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但低于城镇居民最低工资的群众纳入受援人的范围,并将征地拆迁补偿纠纷,工伤、医疗、交通事故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社会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收到生产力和大众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发生了众多的变化。近几年来,建筑企业中的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医疗卫生中的医疗事故和交通运输负荷增加的车辆惨案逐渐增多。这些状况都说明了大众需要的法律援助种类已经发生变化。法律援助的目的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当下社会纠纷案件的性质发生改变,就要调整法律援助的服务内容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3.丰富法律援助工作形式,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法律援助机构可加强与律师事务所的合作,定期组织高水平、高素质的社会执业律师进社区、街道、农村,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满足其法律需求。建立法律援助律师信息库,依据律师特长分类,按需指派或有受援人自主选择适合的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了满足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执业律师的援助形式也要多种多样。从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分,法律援助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面对面获取法律指导的群众,二是网民。为此,法律援助的形式也要有所突破。例如,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执业律师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监狱、进看守所等等,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法律援助网上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加强监管,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法律援助的对象是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能否被有效地保护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保证法律援助案件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必须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质量进行科学地监管。对于积极配合监管,高质量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执业律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树立良好的社会律师形象。由于法律援助过程中,执业律师是义务服务。所以要加强对其服务质量的监督,从而避免部分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的工作人员,在法律援助过程中流于形式,无法为群众提供有效的帮助。监管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要通过对其负责的案件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其法律援助工作质量;同时要对被援助人进行服务反馈调查。另一方面,要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执业律师进行表彰,并且与其职业发展晋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职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法律援助对于健全社会发展和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有重要作用。然而,执业律师在进行法律援助时也面对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执业律师法律援助的发展进程。因此,社会法律援助机构和执业律师以及其他相关结构都要予以该问题高度关注,从而推进执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社会各个层面都要进行调整,从而为社会职业律师的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便利,从而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李婉琳,杨小瑜.民族地区基层法律援助存在的障碍及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6(12)

[2]陈小鲁.农村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6(02)

生活与法律论文 篇8

“图书漂移”,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图书贴上特定标签,投放到公园、茶馆、商场等公共场所,其他人便可“偶遇”自己感兴趣的书,阅读完毕再按照书上附带的标签要求,将其送回原处。小游戏中感悟大道理。“图书漂移”活动提倡的是一种公德意识,让人从中感悟公德,自觉自愿地为别人服务。在南开大学,一场曾被寄予美好期望的“图书漂移”活动,出现了发人思考的转折:140余本贴有“图书漂移”标签的图书全都不翼而飞,它们的读者显然并未遵守“阅后请放回原处”的游戏规则。拓展协会的会员们感到很委屈:曾亲手制作的漂亮而醒目的“图书漂移”标签,贴在每一本图书的封面,并在扉页或其他醒目处注明摆放地点,便于人们容易识别这些图书;用“共享知识,共享文明”等激励语来提醒大家阅读后一定送回原处„„最终,总共投放了数量不等的三批书籍,却没有一册能在原处呆过一周。我们担心的不是书的去向„„

摘自http://bbs.soufun.com/830~1268~7485/73470410_73470628.htm 问题: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谈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社会公德的自我修养?

[分析与提示]

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贵在自觉。如果没有修养的自觉要求,那就根本不可能进行真正的自我修养。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首先必须有这种自觉的要求,即要有自觉性。

自觉性,在修养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它既表现为把自我修养看成是一种强烈的需要,又表现为自我修养中的主动性,还表现为自我修养的彻底性。一个人要是有了这样的自觉性,就能使自己的自我修养更富于成效。

大学生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自我修养的强烈动机;第二,要学会自律。

资料9白血病人等待救命骨髓捐献者临时变卦

一名白血病患者好不容易找到与其初配成功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但是,在患者经济极度困难,而且付出了8000多元的高分辨配型检测费并配型成功的情况下,志愿者却突然拒绝捐献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如今,面临重生希望的破灭,白血病患者伤心欲绝,企图放弃治疗。愤怒的患者家属则准备把志愿者告上法庭。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河南省一位患者和山西省一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身上。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病房,来自河南平顶山的35岁的李红磊和他的妻子郝素敏,面对记者泪水横流。

据郝素敏介绍,李红磊在今年5月20日被查出患上了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6月12日住进河南省肿瘤医院,目前已经接受了6个疗程的化疗,花费16万余元。李红磊的主治大夫朱博士说,由于是急性,不能简单地靠药物维持,而且化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尽快找到与其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是治疗的最佳途径。

不久前,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给李红磊带来了希望:在全国,有两位志愿者经初次配型符合捐献条件,一位是40多岁的女性,另一位是20岁的山西男子。由于性别差异,那位女性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出现排异的几率较大,所以,这位男性志愿者更符合捐献条件。

李妻郝素敏得知后兴奋不已,按要求立即筹集了8000元钱寄到了山西第一人民医院,用于给捐献者做高分辨血样配型。9月中旬,医生告诉郝素敏,那位山西的20岁男性志愿者高分辨率配型成功,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由于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大约在万分之一,几乎等于买彩票中大奖。而对于不少白血病患者来说,能找到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就等于找回了新的生命。所以,李红磊和家人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随后,郝素敏按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通知,在经济十分紧张的状况下,又筹集两万元寄到山西,用于志愿者体检、采集和运送造血干细胞。医生朱博士也着手为李红磊制订了新的移植计划书。

但是,正当李红磊和妻子郝素敏满怀希望等待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到来的时候,12月1日,他们突然接到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发来的传真,告诉他们山西志愿者正式拒绝了捐献。

“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这个志愿者把我丈夫送到了生的边缘,然后又无情地将他再次推向死亡!”郝素敏嚎啕大哭,“我们俩都没有正式工作,为了治病,亲戚朋友到处帮我们筹钱,能借的都借了,已经山穷水尽了。知道那位志愿者愿意给我们捐,我们感激得不知道说啥好,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咬着牙好不容易又筹集了2.8万元,等着救命血。他却又反悔了!我丈夫知道这消息后很绝望,都已经想放弃治疗了。”

“捐造血干细胞救人是很高尚的事情,我们都想在手术做完后,当面去向这个捐献者磕头感谢。可是他怎么可以对一个绝症病人开这种玩笑,把我们的救命钱这样浪费掉?我真的希望这个志愿者能回心转意,救救我丈夫。否则,我就只好把他告上法庭。”郝素敏说。

得知拒捐的消息,朱医生也非常气愤。他说,白血病患者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从检索到造血干细胞再到捐献,顺利的话要2到3个月,如果最后志愿者反悔,会延误患者的宝贵治疗时间,同时也给患者增加了大笔的花费。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为李红磊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但成功率很低。

由于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对志愿者的身份保密,记者无法联系到这位山西志愿者,至于他突然拒绝捐献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记者采访的当天,郝素敏和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取得联系,将准备起诉志愿者的消息告诉了工作人员,希望山西捐献者资料库再次与捐献者联系,尽量说服他回心转意。

摘自http:///sxdd/ArticleContent.asp?ID=143 问题: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分析与提示]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展示教案 篇9

崂山区凤凰台小学 李佳霖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1-62页例题,及62-63页“想想做做”的第1、2、5、7、8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3.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吧。(出示课件)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2○3)○5=2○(3○5)。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

预设1:(填加号)可以吗?口算一下。你这样填的根据是什么?预设2:(填加号和乘号)同学们,这两道题的○里既可以都填写加号,也可以都填写乘号。都可以使等式成立。

【设计意图: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通过复习在等式中填运算符号,可以唤起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回忆。】

二、举例验证,探索规律

(一)学习乘法交换律 1.情景感知乘法交换律

谈话:我们学校开展的快乐大课间同学们都在积极练习,看!这是老师在校园里看到的景象。(出示图片:踢毽子)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可以

怎样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3×5=15(人)5×3=15(人)

追问:你为什这样列式?

?人

引导:观察一下,他们的结果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3×5=5×3(板书)

谈话:课间同学们不仅喜欢踢毽子,还非常喜欢 跳大摇绳。(出示图片:跳大摇绳)你能根据要 求解答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2×8=16(人)8×2=16(人)

?人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列2个算式,它们的结果相同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8=8×2(板书)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让学生理解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列出两种不同的乘法算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初步感知乘法的交换律,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2.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再写2个这样的等式,写完后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集体交流。教师相应板书3个例子。

追问:谁能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课件展示)同位两人再说说。

谈话:看来像这样的式子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叫做乘法„„(引出乘法交换律)课件

引导:加法交换律有字母表达式,你能用字母表达乘法交换律吗? a×b=b×a(板书)

追问:这里的a、b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任何数)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发现,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新规律的方法。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更加简洁明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教学乘法结合律 1.初步感知,引导比较

谈话:我们学校还准备组织跳绳比赛,自己读题,看看你能解决吗?

凤凰台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有2个班,每班有30人参加。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预设1: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30×2)×6=60×6=360(人)口答

预设2: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30×(2×6)=30×12=360(人)口答 投影展示教师适时贴板贴。

追问:你会把上面的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30×2)×6=30×(2×6)

引导: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预设1:相同点;它们都是三个数乘相,结果相同。预设2:不同点;前一个式子是先求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后一个式子是先求出全校有几个班。他们先算谁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本质:运算顺序不同)

谈话:刚刚回答问题的同学非常善于思考,大家一定要向他们学习。2.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谈话:现在就请同学们再写2组这样的等式,写完后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集体交流。教师相应板书3个例子。(验证其中一组练习题)追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的发现吗?

学生可能回答: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课件展示)同桌两人再说说。

谈话:这种式子中的规律也可以叫乘法„„(引出乘法结合律)课件 引导:你能用字母表达乘法结合律吗?(a×b)×c=a×(b×c)(板书)追问:这里的a、b、c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任何数)

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运算律。(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相比,用语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人总结规律时的想法,不仅帮助学生规范了数学语言,而且为学生展示自身才能创造了足够的空间。】

(三)小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先填空,再想想应用了 什么运算律。

(出示图片)

三、尝试运用,理解规律

谈话:现在男女分两组进行比赛。你认为男生会赢还是女生会赢?请你以最快的速度做完后,马上起立。男生做37×2×5和15×13×2。女生做37×(2×5)和13×(15×2)。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及时比较男女做题速度。反馈人数及正确的得数。男女练习题同时展示。

引导:这次比赛我认为女生获胜。(男生可能会不认输)你看男生和女生的题都是乘法,三个乘数都相同,老师怎么不公平了?从而引出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先乘2个相乘能够凑成整百数或者整十数的数,再乘剩下的那个数)

谈话:刚才老师出的题目不公平,现在我们来一场公平的比赛好吗?出示23×15×2和5×37×2

学生独立计算,课件演示。学生回答做题时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使题目做的比较快。【设计意图:新授了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之后,利用比赛的方法教学简便方法计算,不仅让学生自己体会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对计算的简便之处,有利于以后计算时能快速运用,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出示图片)

追问:还有不同做法吗?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出示图片)

观察、比较小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3、想想做做第8题第1组。独立完成。(出示图片)

让学生探究应用乘法结合律的简便算法,先计算再比较,说说两道式子的关系,交流 从中能想到些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的层次鲜明,目标明确;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五、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P62第4题。

六、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律

生活与法律论文 篇10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知道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能根据交换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带有数字的成语,要求是“一个不能少” 。(组内只要有一个学生没说出来或者重复了,就叫失败。)

【设计意图:课前的游戏内容,学生熟悉而又便于操作,一方面拉近了与学生情感距离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地进入数学领域,为新课的顺利开展打好了伏笔。而“一个不能少”的要求设置更是对本节课核心数学思想的提前渗透。】

一、研究实例

1.今天的课将从一个带有数字的成语“朝三暮四”开始。

(故事梗概:古时候有人养了一群猴子,在送橡子给猴子吃的时候,他说:“每天早上给你们3个,晚上给你们4个。”猴子们一听都急了,争着说:“凭什么早上少吃一个?”养猴的人一听,赶紧改口道:“那就每天早上给你们4个,晚上给你们3个吧。” 猴子们一听高兴极了。)

2.故事中的猴子们真的如愿了吗?从数学的角度,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猴子们说,早上吃3个,晚上吃4个,合起来是7个,而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合起来还是7个,每天吃的总数其实并没有变化。

师:不错,3+4=4+3。

【设计意图: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例子,一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了加法交换律存在的合理性。】

二、引发猜想

1.观察等式的左右两边,它有什么特点?

2.像这样的等式,你也能说出一两个吗?

3.通过这几个例子,你有什么大胆的猜想?

(猜想:任何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后,和不变。)

【设计意图:一两个例子不是结论的全部,最多只能是我们得出结论的一个引子。】

三、科学验证

师:加法算式千千万,难道都符合这条规律吗?认准的道理要坚持,这没错,做学问需要执著,可也需要严谨。拿出证据来,我们一起验证这个猜想。

1.寻求证据,尝试用较多的、不同类型的例子说明规律的普遍性。

师:要想说明这条规律是正确的,光有一两个例子肯定不行,你能找出更多不同类型的例子吗?

2.搜索反例,从另一个角度证实猜想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确性的。

师:只要我们能找到哪怕一个不符合的例子,就说明这条猜想是错的。

3.给出证明,结合实例说明加法交换律的算术意义。

师:以我们班的总人数为例,无论用女生的人数加男生的人数,还是用男生的人数加女生的人数,总和是一样的。你能从生活中再列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加法交换律呈现的内容简单,但思考过程却不简单。善于从浅显的知识中教给学生高深的道理是我们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捷径。】

四、概括结论

1.自己得出的结论,想不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洁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自由发挥,图形、汉字、字母、符号等都可以,最后突出字母表达式。

2.根据规律的特征,你能给它起个好听而又贴切的名字吗?

3.小结学习方法:从几个实例中产生猜想,然后用举例、说理的方法逐步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五、充分联想

师: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既然两个数相加有交换律,那么,自然地会让人联想到什么呢?这些猜想正确吗?仔细地考虑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1.在迁移中,明确乘法也有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在反驳中,知道减法、除法不具有交换律。

(1)减法算式中有交换的现象吗?(如5-5=5-5。)

(2)所有的减法算式中都有交换的现象吗?(如2-1≠1-2。)

(3)减法有交换律吗?(我们不能把个别特殊例子中的现象当成所有算式都有的普遍规律。)

(4)除法有交换律吗?

生:不是的,只有一小部分特殊的,被减数和减数相等的时候。

3.小结学习方法:从加法交换律这条原有结论开始,联想出了3个猜想,通过验证得出3个新的结论。

【设计意图:把单个知识点的获得作为新组块知识习得的生长点,在取得知识“量”的突破的同时,对原有单个知识的认识也有了“质”的提高。可以预想,在这种教学方式的指引下,学生可以轻松应对知识爆炸时代的挑战。】

六、应用拓展

1.运用规律填写数值或符号,加深对加法、乘法交换律的认识。

2.在对加法、乘法的验算中,体会交换律的作用,并构建与算法多样化的联系。

3.提供探索题,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两个数相加有交换律,那么三、四个甚至更多个数相加呢?

反思:

数学是什么?能形成怎样的影响力?答案并不唯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数学可以在人的内心深处培植理性的种子,它可以让你拥有一颗数学的大脑,学会用数学思考,理性、审慎地看待问题,从而去认识、改变这个世界。一节数学课40分钟,我们不能改变其时间的长度,但却能改变它的厚度与深度,可以让其富有生命力,有质感、厚重感。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设计”交换律“这节课时,我作了两点尝试:一是在浅层的知识背后挖掘出深层的价值内涵;二是重组教材以实现知识的块状呈现。

“交换律”对于4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即使对3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也没有什么障碍。在学习这段内容之前,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比如加法、乘法的意义中,3朵红花与4朵黄花合在一起,可以用3+4,也可以用4+3,结果都是7朵;两个3可以写做2×3,也可以写做3×2,结果都是6。再比如加法的验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验算方法学生已经用了很久。往常我们在教学加法、乘法交换律时,基本上采用的是:给出几个等式,让学生找找规律,然后概括出一个结论,就算结束了。这样做可以吗?可以的。但似乎有点薄,显得不那么厚重,最后真正留给学生的东西不多。因此,我决定透过浅显的知识,深层次地挖掘,以加法交换律这个知识点为载体,教给学生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即从一两个实例中,寻找规律,产生一个猜想,进而用“举例”这一不完全归纳法进行验证,最终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结论。

在知识的结构上,打破教材的原有体系,把乘法交换律作为加法交换律在“相加”这一关键词上的拓展,并借此教给学生又一种新的科学探究方法,即从原有的结论出发,用联想的方式,产生新的猜想,进而验证得出更新的结论。应该说,这两条主线的揭示,是本堂课的灵魂,也是学生收获的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交换律对于加法、乘法是适用的,但减法、除法呢?以前很少涉及,虽说学生有这方面的认识,但毕竟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把“加、减、乘、除”组合起来研究,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交换概念。细致的人会发现:在“交换律”这个课题下面涵盖的应该是4个命题,而不仅仅是教师所板书出的两个命题。尤其让我们感到快慰的是,学生在此获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验证猜想的方法:要想证明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得举出无数个正例,不能有一个反例;而要想说明一个猜想是错误的,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可以了,有再多的正例也无济于事。

正如张齐华老师所说的那样:数学真正的文化要义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并改变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方法、视角。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那么,数学的文化价值必暴露无遗。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才会显得大气磅礴、厚重而深远。

(作者单位:讷河市二克浅镇永丰万兴小学)

各国律法规制 篇11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是美国最权威和最核心的广告监管部门。它规定, 凡是“广告的表述或由于未能透露有关信息而给理智的消费者造成错误印象的, 这种错误印象又关系到所宣传的产品、服务实质性特点的, 均属欺骗性广告。”无论是直接表述的还是暗示信息, 广告发布者都要负责。

1971年, 联邦贸易委员会管理广告业的一项重要法案出台, 法案的核心是:所有广告发布者做广告前, 必须有实验室或其他科学研究、调查的合理凭据, 不能空口无凭。一旦联邦贸易委员会判定某一广告为欺骗性广告, 可以要求广告发布者马上停播, 并责其发布更正广告。如果广告发布者继续播出广告, 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同时, 联邦贸易委员会可以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有权冻结广告发布者的全部资产, 以备将来对消费者进行赔偿。如果罪名成立, 广告发布者将面临经济赔偿、甚至牢狱之灾。

1997年12月, 联邦贸易委员会向提供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所有医疗机构发布通告。此前, 联邦贸易委员会曾收到多起消费者质疑, 某些医疗机构对该类手术进行了潜在的误导宣传和广告。这则禁令一出, 各医疗机构赶紧自我检查,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严控媒体虚假广告

法国刑法中规定, 对虚假广告罪的处罚适用1905年8月1日《关于诈骗及假冒产品或服务》的法律, 处以三个月至两年的监禁及罚金一千法郎至二十五万法郎, 或择其一而处之。

法国视听委员会广告监督处负责人亚历山德拉·米耶勒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法国政府多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对各媒体、特别是影视媒体实施监督, 以避免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

米耶勒指出, 法国政府1992年颁布的第92—280号政令规定, 播发虚假广告是被法律所禁止的,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音频或视频方式对某种商品的功效、服务、品牌、生产商等要素进行不符合实际的宣传。

根据该政令, 法国视听委员会在认定某媒体播发虚假广告的事实后, 可根据情况采取以下三种措施:向该媒介发出警告, 使其今后不再播发虚假广告;通过法律手段强行终止某则虚假广告的播出;如果情节严重, 对传播媒体实施经济处罚。米耶勒强调, 电视台等媒体对虚假广告的播出负主要责任, 但如果遭到处罚的媒体认为播出虚假广告的责任不在自己一方, 它可向司法机构起诉广告代言人或厂商。

为避免虚假广告, 法国视听委员会建议各媒体在播放广告前, 必须将该广告内容提交行业组织——广告审查局进行审查。这一措施已成为法国广告界的“行规”。

设立虚假广告投诉热线

德国于1994年修订颁布的《医疗广告法》, 对医院、药品及医药设备等的广告做出严格规定。有关医院的广告规定是:第一, 医院只能做“形象广告”, 只能在报纸、杂志、路牌、橱窗、网络等上出现;第二, 广告内容必须与营业许可证中核定的内容相符, 不能介绍未经临床验证的诊疗方法等;第三, 广告语上不能出现“特色”、“领先”等“表扬词语”。此外, 不能出现“专家”等非医学专业技术职称用语, 做广告的名人必须是此产品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 如有虚假成分, 消费者可据此索赔。

德国公立医院除了做公益性广告外, 原则上不做广告, 私立医院则比较积极。格林森私立医院负责形象宣传的是市场部。该院每年拿出2%左右的收入做广告, 还采取其他形式推广形象, 如慈善义诊等。

德国医疗广告监管委员会是管理医疗广告的机构。任何医院广告在投放前都必须获得该机构颁发的许可证, 范围涉及新闻媒体、电影、录像带、小册子、医学或科学出版物, 以及邮件的广告, 每5年审核更新一次。该机构还设立了专门的电话热线, 接受消费者对虚假广告等的投诉。在网站上, 公众可查看媒体发布的医院广告内容与审查批准的广告内容是否相符。违反者将按情节轻重, 处以500欧元以上的罚款并追究刑事责任。

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

在欧洲, 英国是广告管理极为成功的国家。英国的广告管理, 由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两部分组成。

政府对广告的管理主要是制订法律。其法律规范包括判例法和成文法这两种形式。判例法是英国广告管理法规的主要形式。有关广告方面的限制, 体现在反对不正当竞争判例法中。以成文法形式出现的广告法规大多散见于有关的法律、法规中, 如《消费者保护法》、《公平贸易法》、《食品和药物法》等。

除上述管理机构外, 英国的广告自律团体也构成自我管理系统。英国公众对广告的自我管理还是很信任的。自律团体如广告人协会 (代表广告客户) 、广告商协会 (代表广告代理公司) 、独立电视公司协会 (代表媒体) 、报纸出版者协会、期刊出版者协会等分别对本行业的广告进行管理。

广告行业组织团体多

在广告法的原则指导下, 日本广告业自律、发达而且严密。其特点是广告行业组织团体多, 自律规则条文严整。

日本政府管理广告主要是通过法律规范广告行为、调节广告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日本广告立法完善, 各种广告立法密切配合国家的产业发展。广告法律一般由国会制定, 政府也制定大量法规。日本民法中的有关条款规定了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及广告媒体三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为调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基本法律规范。《药品法》、《食品卫生法》、《家庭用品质量表示法》等, 分别对药品、食品、家庭用品等具体的商品或事项的广告传播做出了明确规定:全日本广告联盟是日本全国性的自律机构。该联盟制定的《广告伦理纲领》是广告界制作广告必须遵守的最高准则。

严禁使用绝对化广告语

目前, 中国的市场环境和传播环境呈现出全新特色, 中国的广告管理在适应这种变化, 不断调整和完善。1997年9月16日, 国家工商总局发出《关于立即停止发布含有“第一品牌”等内容广告的通知》, 指出:“近来, 广告中使用第一品牌等内容的现象较多, 甚至出现同一行业、同一类商品有两个以上第一品牌的现象。此类广告宣传影响了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 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第一品牌等广告用语, 是与最佳含义相同的绝对化用语。无论其称号以何种形式、程序产生, 均不得在广告中使用。”

上一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2010年度)填报说明下一篇:搜狗语音助手反馈后台盲打XSS脚本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