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创新能力(共8篇)
科研与创新能力 篇1
创新教育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跨世纪中国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江总书记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我们广大的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探索、研究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体系。教师在创新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
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而具有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根据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可以纠正教师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新观念,三是可以形成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从而娴熟地运用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
如何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多年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教师能否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地沉睡在古老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以换取升学率。而有些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使教师来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第二、使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有人说,搞教育科研很枯燥,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这里主要介绍教育科研的步骤及常用的几种方法。
教育科研的第一阶段是选课题、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对教师而言,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题指南和信息指南,二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后者是主要来源,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现实需要。当前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各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班主任工作等。
教育科研的第二个阶段是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另一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包括以下内容:(1)主题目的: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通过这项研究达到什么目的?(2)课题的价值:所选课题的意义、作用、理论依据,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等;(3)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自己的优势及经费的预算等;(4)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步骤的设计、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等。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
第四个阶段是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科研报告或科研论文就是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科研报告或论文的撰写不一定要遵照某种固定的格式,但一定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1)研究目的;(2)研究的对象或抽样;(3)采用的方法;(4)研究的经过;(5)材料的归类、整理;(6)结论;(7)建议、设想或体会等。
在具体实施的阶段,主要采用的科研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限于篇幅,在这里主要说说调查法与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是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家访座谈、设计问卷、批改作文、日记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得出规律性结论的方法。调查法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1)研究目的、背景、意义;(2)研究方式(是问卷、访谈还是成品分析);(3)研究对象或抽样情况;(4)设计指标体系、(这是中心环节,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科学的、有教育理论依据的);(5)设计问卷的访谈提纲,这一工作也有很强的科学性,具体参考教育科研书籍;(6)结果的整理、分析,即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法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教师欢迎。另一种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它是一种由科研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解决、评价和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它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切不可为研究而研究。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开始行动??进行评价,即对行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可行有效即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如果计划方案有不妥,应立即修正计划、改正行动,直到可行有效。就目前而言,我们广大的教师参与的教育教学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说,都是行动研究,也有的人称之为“试验”。可以说,行动研究法已成为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
以上两点内容主要是从教师主体角度分析了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但作为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从事教科研的客观环境。
第三、学校领导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不应过多限制、干涉或要求教师按某种模式行事;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应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因此学校应本着这一宗旨,做好如下工作,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介绍科研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定期不定期地请专家搞讲座和指导教师科研创办学术刊物等,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有声有色、持之以恒。同时对于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奖励。同时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这样使教师尝到科研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科研与创新能力 篇2
关键词: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浙江省
科研院所是一类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主体,不断推进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国家与地方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及时了解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情况,有必要开展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这里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并将该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于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的评价。
1 科研院所的创新特点与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1.1 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特点
简单地说,创新就是人们利用已存在的可利用资源创造新的东西。所以,创新的本质是人的行为,是人及人组成的组织或机构有目的和有目标的行为。创新的行为主体不同,创新的目的、目标与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科研院所的创新主要服务于社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特别是地方科研院所主要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点、热点问题,重点开展共性与关键技术创新,兼顾知识创新和知识与技术扩散。也就是说,科研院所创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开发活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并且通过创新成果的推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所以,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和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扩散活动,即使是已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转制机构,也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仍担负有一般科研机构那样开展研究开发与成果推广扩散的责任。
科研院所的创新,可能像企业一样经历情报信息、决策管理、科研开发、中试、生产、销售这样的全过程,但更多的是前三四个过程,生产、销售等并不是必需的过程。科研院所创新活动以研究开发课题为核心,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并通过帮助企业中试与工业性试验及技术咨询服务等手段,推广与扩散研究课题的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行为主体不同、创新的目标不同,创新成就的类型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只有获得市场利益才成为创新成就,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成就主要是知识性产品,是新颖的技术与新颖的产品。科研院所本身不一定直接组织生产,不一定产生直接的市场利益,但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需要也应该推广到企业去,通过企业产生市场利益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创新。
1.2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能力是能够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也有文献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行为主体能够实践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条件的总和,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开发与转化的条件与力量。从这里可以引申创新能力的内涵具有4个要点:其一,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的内在条件,它并不包括行为主体以外的条件,外部环境条件只是对内在能力显示的影响因素,并且随着研究的问题不同和创新行为主体的概念不同,创新行为主体内在条件的范畴也会不同。如当创新行为主体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科研院所时,其内在条件就不应包括当地的政策、经济、文化及行业结构等外部环境条件;而当创新行为主体是指一整个区域时,则当地政策、经济、文化及行业结构等就变为创新行为主体内在条件的要素。其二,创新能力是人的行为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行为主体内在的创新人才力量及创新活动人员为开展创新活动所具备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及在所具备条件下显示出来的创新情况。其三,创新能力是一种显示出来的能力,创新能力要由创新活动情况和获得创新成就情况来体现。其四,创新能力还包括潜在的基础实力。
目前,对于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还不多,对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与表征要素的认识分歧也还比较大。参考现有文献的观点与认识,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归纳成以下6个方面:
(1)创新基础实力。指科研院所积聚的可用于创新活动的潜力,主要是指科研院所的人才力量、经济实力、实验试验条件等与创新活动投入相关的人、财、物实力。
(2)决策管理能力。指科研院所对研究开发活动与成果转化活动的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能力,它不单指管理层的能力,应是管理层、课题组、科技活动人员的互动能力。决策管理能力的关键是开展创新决策的能力,它包括信息获取能力、需求识别能力、对政府发展战略理解能力、创新环境资源整合能力等多方面,这各方面能力作用的最终结果体现于提出创新项目与争取政府、企业决策的水平,隐含在开展创新项目的数量与效率中。决策管理能力本身难以进行合理正确的量化。
(3)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投入能力是指实际投入的能力,包括研发活动人才、经费、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能力,主要是创新活动人才和经费的投入能力,包括人才的投入量与素质、经费的投入量与结构等。
(4)科研活动能力。指科研院所能够承载的创新活动数量与活动效率情况,主要指承担科研活动数量水平、科研活动效率(进展与完成)水平等方面。这些数量与效率指标中隐含了科研活动中的人力调备使用、组织研究合作、实验试验活动、试验材料选择、项目经费合理使用、项目进度掌控等等各方面活动的能力。
(5)成果产出能力。指研发活动的成果产出能力,包括知识产权、论文著作、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科技成果和科研活动产生的新增产值、新增利税、生产力提高、环境改善等社会经济成果。
(6)成果转化扩散能力。转化扩散能力是创新产出能力的另一种表现,是使科研活动产出能力进一步扩大的能力,它包括研发成果推向企业实现转化应用、推向市场实现技术扩散等的能力。
2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
2.1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设置思路
前述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内涵与构成要素的理性分析还不足以形成具体可行的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因为一个具体的要素就可以有不同的数量指标来表征,而有的要素又可能难以用数量指标来表征,所以需要以前述理性分析为指导,进一步精选设置具体的评价指标。指标设置的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充分体现和反映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与构成要素。在评价指标设置中要着重体现以下三点:一是体现创新能力是创新行为主体内在条件的概念,在设置评价指标时应排除科研院所外部环境条件的各种要素;二是体现创新能力是创新人力与其所具备主客观条件的概念,对于人力要素以外的能力要素指标应尽量使之与人的因素联系起来;三是充分反映创新能力的各类要素,并在各类要素中切实抓住重点内容。
第二,采用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指标设置应基于科技统计数据资料,以便保证评价指标数据的真实可靠,能反映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真实情况。《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调查》是国家现行科技统计体系中制度健全、指标完善、审核严格、数据可靠的一项统计调查,因此指标设置要方便利用该项统计调查的数据。
第三,评价指标仅体现创新能力表征要素的水平。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指标的概念表达,仅反映各表征要素的水平,不直接反映表征要素的提升(增长或提高),各表征要素的提升情况由评价计算方法来解决。在计算方法上,则以表征要素的评价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比较来反映表征要素的发展指数(能力指数),以评价期指数与基期指数之差来反映表征要素的提升情况(即能力提升情况)。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的评价期与基期可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灵活选定。
第四,各类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基本一致。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的对象可以有两大类:一类是一个区域内全部科研院所汇总的总体或某分类汇总的总体,即整体情况的评价;另一类是一个区域内的各个科研院所或某一分类的各个科研院所,即个体情况的评价。为使评价保持在同一尺度,应对各种评价对象采用基本一致的评价指标。
2.2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思路,设置的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这个指标体系分为创新基础实力、创新投入能力、科研活动能力、创新成果产出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扩散能力等5个一级指标,即创新能力5大类能力要素指标,每类能力要素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创新基础实力指标包括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研仪器设备原值、院所重点发展学科科技活动人员数等4个二级指标,反映了科研院所人、财、物等创新基础资源的主要情况。其中院所重点发展学科是指院所内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有稳定的学术梯队、有一定的规模、本学科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或国外有一定影响的研究部门,包括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国家和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创新投入能力指标包括科技活动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R&D经常费投入、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等4项指标,对科研院所转制机构增加技术引进购买、消化吸收与技术改造经费投入1项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科技经费投入总体水平、创新活动经费与人力的投入水平及投入结构,以及转制科研院所生产技术要素投入水平,并在投入结构上体现了开展自主创新的投入水平。
注:科研院所转制机构增加标有(*)的指标
科研活动能力指标包括实施科研项目数量、R&D项目数量比例、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量比例、当年开题项目数比例、当年结题项目数比例等5项指标,分别反映科研机构创新活动总体承载能力、自主创新活动能力、创新项目层次水平、持续开展创新活动能力、创新活动完成能力。
成果产出能力指标包括专利申请加权数、获得技术标准与其他知识产权数、发表科技论文加权数、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加权数等4项指标,对科研院所转制机构增设新产品销售收入1项指标。现有指标中,未对未转制科研院所列入创新活动经济效益指标,这是因为从科研院所创新目标任务看,经济效益并不是科研院所创新活动成就的必不可少指标,所以,现有的指标已基本能反映科研院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情况。其中,专利加权方法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10︰2︰1;科技论文加权方法为国内发表论文数 + 国外发表数×2;科技成果奖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各级科技进步奖,获奖加权方法为:国家级一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省部级三等奖和地市级一二等奖︰地市三等奖和县级奖=10︰6︰3︰1;技术标准与其他类知识产权包括形成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植物新品种权授予、软件著作权、新药证书等。
转化扩散能力指标包括技术性收入、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比例、对外科技服务人力投入量、成果示范推广人力比例等4项指标,对科研院所转制机构增加主营业务收入1项指标。技术性收入是与知识、技术扩散有关的各项技术性服务活动的收入,反映了成果转化扩散的总体能力;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是科研院所创新成果扩散的重要内容与应该重视的发展方向;对外科技服务人力投入包括成果示范推广等各类转化扩散活动,是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扩散的必要活动;转制机构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创新成果在机构内部转化的结果。这几方面指标可基本反映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转化扩散能力水平。
3 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与结果
为将上述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于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组织浙江省科研院所、科技管理机构、高等学校和软科学研究等部门专家,采用AHP法对评价指标设置了权重。评价计算以线性加权和得出被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再得出创新能力提升率;同时,再设置了科研机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率的分组标准,以分组情况反映区域内科研机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整体情况。
3.1 浙江省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结果
对浙江省全省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全省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提升速度较快。“十一五”期间,全省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提升52.9%(2010年比2005年),年平均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提升8.9%,其中2010年度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提升12.8%(2010年比2009年)(见表2)。
从全省科研机构整体看,各创新能力要素的提升速度不均衡,差距较大。“十一五”期间,全省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要素提升速度最快的是创新基础实力和成果产出能力,这2个指数5年平均分别提升了13.7%和12.9%,但这两类能力要素2010年度的提升速度居于成果转化扩散能力要素之后,提升率分别为15.0%和11.2%。其次是成果转化扩散能力提升也较快,该能力指数5年平均提升9.0%;2010年度的提升率居第1位,提升率达到31.7%。创新投入能力和科研活动能力的提升速度相对较低,“十一五”年均提升率只分别为6.3%和2.2%,2010年度的提升率也只分别为4.9%与5.6%,提升幅度相对较小,形成明显的“短板效应”,影响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3.2 浙江省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个体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结果
根据对各个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计算结果,四分之三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有提升,三分之一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创新能力有提升的院所占77%,其中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院所占总数的32%,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的院所占总数的31%,创新能力小幅度提升的院所占总数的14%,余下23%的科研院所在“十一五”期间创新能力无提升、有的甚至下降(见表3)。
这里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就科技创新能力而言,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三分之一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提升50%以上;又有近四分之一院所的创新能力无提升或反而有所下降。这部分创新能力无提升或下降的科研院所,在5大类能力要素中都有数项缺陷,其中的创新投入能力指数和成果产出能力指数全都有所下降,二分之一院所无科研活动,三分之二院所的转化扩散能力指数下降,少数院所连创新基础实力也有所下降。对于5大类创新能力要素,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未能实现普遍提升。“十一五”期间,得到普遍提升的是创新基础实力,这方面得到提升的院所数达90%;其次是科研活动能力,有84%的院所得到提升;创新投入能力、转化扩散能力的提升均不普遍,得到提升的院所只分别占65%和54%;而成果产出能力的提升更不普遍,只有44%的院所得到提升。由评价指标反映,多数院所的各类能力要素是在各年间交替提升或曲折提升的,小部分院所则至少有一类能力要素一直未得到提升。
3.3 浙江省科研院所转制机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结果
对浙江省各个科研院所转制机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的结果反映,近三分之二转制机构创新能力有提升,近二分之一转制机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62%的转制机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中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机构占机构总数的48%,创新能力较大提升的机构占机构总数的6%,创新能力小幅度提升的机构占机构总数的8%,38%的转制机构创新能力无提升,且其中多数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所下降(见表4)
对于五大类创新能力要素,转制机构没有一类能力要素实现普遍提升,每一类能力要素均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机构未能得到提升。“十一五”期间,提升普遍性稍好的是科研活动能力和转化扩散能力这2类能力要素,有提升的机构数分别占77%和75%;提升最不普遍的是成果产出能力要素,有提升的机构数只占42%;创新基础实力和创新投入能力这两类能力要素得到提升的机构也仅过半数,有提升的机构数比例分别为52%和60%。
3.4 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样三点:一是五大类创新能力要素的提升很不均衡,年均提升速度高低差距很大,其中创新投入能力和科研活动能力的年均提升速度只分别为6.3%和2.2%,大大低于成果产出能力年均12.9%和创新基础实力年均13.7%的提升速度,也大大低于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年均8.9%的提升速度,“短板效应”现象突出,影响总体创新能力提升。二是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的普遍性不高,能力无提升甚或下降的机构比例偏大。“十一五”期间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中创新能力无提升或下降的机构占23%,转制机构中创新能力无提升或下降的机构占38%,影响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三是极少数科研机构几年来无科研活动(9%)或无科技成果(16%),个别科研机构甚至还无任何科技活动,失去了科研机构的本质属性。这三个问题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自身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鲜德清,唐泳.我国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09X):122-123
[2]孙玲芳,张健,许金波,等.我国蚕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J].蚕业科学,2006(4):535-540
[3]谷景亮,贾培民,钟彩霞,等.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6):565-567
[4]毕琳,赵瑞君.黑龙江省科研院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29(11):1241-1244
科研与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经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社会科学中重要的学科领域,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但由于财经领域极为复杂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等学科背景,财经院校学生不可能像理工科学生那样用严谨的实验来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见解,也不容易像理工学生那样通过实践作出科学成果和科技发明。另一方面,基于经济与管理领域对定量数据的高度依赖,社会调查方法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方面的原因,它在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还没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通过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财经院校学生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与意识,提高财经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使财经类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应用能力与途径得到丰富和发展,对于我们财经院校学生培养模式创新和高等教育改革有着广泛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对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开展得较早,也较为深入。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首先提出创新的概念,从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角度看待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目标,重视大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高等教育在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强调面向21世纪,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就是创造性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大学审议会在1998年的《21世纪的日本大学与今后的改革政策》中更明确地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课题探求能力”。为实现科技创新立国和推进学术研究,培养具有高品质的职业技术人员,具有高层次专业知识与能力并能开拓新领域的人才,富于创业精神的人才以及富于创造性与独特性的优秀研究人员,将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学者则主要从如下方面就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一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来看,李其生(2007)认为应在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做好架構设计。从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来看,孙庆祝(2000)等提出建立多维教学模式,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并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验。郭贵春(2001)等认为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把问题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结合起来。综合来看,各位学者对课程教学的一个共同看法是,变“重知识学习”为“重能力培养”,其中科研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二是关于实践能力的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环节,社会实践从提出到实施,受到了大学生、高校管理部门、及社会的很好评价,这是国内相关研究的一个共识,但在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少学者指出,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没能更好地体现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使一些偏离本专业的工作缺乏具体的操作性,由于社会实践的时间短,缺乏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连续性调查研究和分析乃至最终解决问题的措施。三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结构、要素的研究。
从所发表的文章和所出版的书籍来看,学术界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的必要性的认识较为一致,但对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美国科研创新与实践培养经验借鉴的研究尚不多。本研究认为只有了解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明确科研创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借鉴先进国家的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经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财经类学生科研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是在近年来我国注重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这一宏观背景下进行的,以几十年来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研究性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以及科研创新理论等前沿理论为依据,结合财经院校对科研创新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经验展开分析与探讨。
1.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布鲁纳(Bruner)倡导的“发现学习”和施瓦布(Schwab)提出的“探究教学”的特点。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而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探究教学”,在学生体验学科结构、科学知识的灵活性的同时,形成探究的灵活性。这种探究的灵活性是“一种处理事物的作用以及事物本身的能力,是一种理解种种作用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2.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3.科研创新理论。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认为,经济发展主要不是靠资本、靠劳力、靠自然资源,而是依靠创新、依靠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技术发明创造了一个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而技术创新将技术发明付诸于实施,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从而使科学技术从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它通过技术创新促使理论知识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首先从科研创新项目的批设和经费资助方面来看,学校普遍向理工农类倾斜。一般认为财经类研究常常是仅停留在表面上,少量的经费支持就足够了;而理工类的创新研究还需要做实验、需要购买最基本的实验材料和试验器具等花费比较大。正是基于这种意识或偏见,使得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研究受财力限制而难以深入下去。受研究经费和其他客观条件的约束,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养。其次,从培养方案来看,财经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激发和训练,而经济管理类、财政金融类课程很少安排实验教学,也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师能力和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在学校大力倡导创新性教育但并没有对具体教学过程和结果建立相应考核制度的条件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和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如果教师对此缺乏较深刻的认识或自身创新能力欠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对一所重点财经类学校的调查中,93.6%的学生认为,绝大多数老师从未在课堂上介绍过自己的研究成果;75.7%的学生回答只有个别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满堂灌。当然,从教师的角度讲,采取满堂灌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自身难以克服的教学背景,即在学校不断压缩教学学时的制度安排下,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再挤出一部分课时安排学生的课堂讨论或采用其他启发性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传递出大量的知识信息,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是对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内容的一种考验。
3.科研氛围不够浓厚。高校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氛围,对于培养财经类科研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财经类学生要到外单位与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的机会就不可能多,若学习的知名度不高,也难以邀请到高水平的名师来学校作讲座,因此,种种因素导致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术氛围难以形成。
4.实践教学考核的单一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活动。然而大多数财经类高校没有制订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如果财经类学校无法对教师开展的实践教学进行公正的考核,或者老师对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美国斯坦福大学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借鉴
1.以科研和实践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斯坦福先生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即明确提出了斯坦福大学的培养目标:“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这些人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职业作好准备,以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为最终利益,积极发挥大学的作用,创造那些有益于社会的知识,促进社会福社”。斯坦福大学的管理者认为对于财经类高校,知识和技术转化最成功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培养一流的学生,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得到的训练将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因此斯坦福大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上无不注重这四大能力的培养。
2.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斯坦福大学为师生营造了一种宽容失败、推崇创业、鼓励冒险的宽松、自由的环境,这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欲望。斯坦福大学的校内还成立了由学生管理的很多小公司,学校为他们提供水电、通讯、房屋等附属设施,提供法商咨询、投资者信息等,并开设《技术的企业化》等课程,其内容包括工程、科学、法律、商务等多学科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浓厚兴趣。
3.以学生讨论为主的研讨班教学模式。斯坦福大学为财经类学生设有很多的讨论班或研讨班,这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斯坦福研究入门(Stanford Introductory Studies简称SIS)”是学校重点投资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研讨项目之一。研讨的内容丰富,目的明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修方向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合的研讨班,不同专业老师以及学生的交流,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不同的思想达到碰撞,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4.倡导首创行动。斯坦福大学积极倡导首倡行动,这极大地提高了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声誉与学术地位。例如兴起于1980年的人文中心,是该校历史较长的独立研究机构之一,它也是美国最早建立在校园基础上的人文科学研究机构之一,起初就明确了吸引不同学术背景、年龄的专家一起进行合作研究的目标,该中心的人员构成来源很广,他们通过演讲、论坛、异地访学等方式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二十年来它圆满完成了各类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在获得显著科研成就的同时,他们成为了其他国家、其他学校纷纷效仿的对象,使斯坦福大学成为顶尖学者们的追求。
五、加强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
1.树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作为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教育新人成长的大学机构,应当树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克服目前教育过于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局面,改变各类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并在科学技术、经济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与渗透方面作出有里程碑性质的贡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新的创造,使得培养出的财经类学生既具备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科学知识,这是我们的社会走向现代文明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可靠保障。
2.课程设置上使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在财经类学生科学教育课程时,应重视学科间相互渗透,实现不同教学内容的统整,强调财经类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性综合问题来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探索跨学科的主题课程,鼓励学生通过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学习,面对当代主要的认知冲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学科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能。
3.建设适合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在提倡科学和人文融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进的今天,必然要求教师在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广博的知识,一专多能。只有掌握先进的知识、广泛的信息,保持学术上的优势,才能拥有施教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财经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发展。同时,在科技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教师还必须具备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培养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教学需要,采用不同教学形式,使用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具,注重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运用适当的教育技术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此外,倡导教师树立科研意识,努力进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科研上有所建树,成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人才。
4.构建浓郁的校园科研创新与实践的文化氛围。只有学校充分利用学校中可以传授科学的每一个场所,它方可成为真正意义上提高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组织活动。在文、理、工等诸多学科搭建知识平台,使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中体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互动,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一个极为有利的知识空间。这样,能让大学生同时接受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与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提升,从而使他们的綜合素养得到迅速提高,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科学和人文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夏月.文科研究生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J].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2003,(2).
[3]李申申.整体优化:高校文科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基点[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董皓.中美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比较及启示[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
[5]王义高.创新人才理论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0,(1).
[6]刘大椿.文科研究应突出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04-3-1.
[7]邓和平.斯坦福大学成功之路的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
[8]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3).
[9]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5.
[10]Hazen,R.M.&Trefil,J.Science matters.Achieving scientific literacy.New York:Anchor Books Doubleday,1991,19.
[11]Barney Cx Glaser, Anselm L. Strauss of Dying.Library of Congress:2004058804 Printed in the U.S.A,2005.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学研究2008年度项目“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以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改革为例”研究成果之一
自我科研创新能力SWOT分析 篇4
摘要
结合自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实践和体会,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自我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等做了做了系统的分析,清晰的认识了自己,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提升策略及方法,使自己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成果。
关键词
科研,创新力,SWOT分析
1.引言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进行战略选择的有效工具,是一种强大战略决策分析工具,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的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四个方面的情况,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近年来,SWOT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能力自我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众多领域。
目前,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科研创新能力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和科学研究长久发展的基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和很多科学研究工作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新意,只是盲目跟风,并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而研究生作为创新型人才的主体,培养和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对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2.科研创新能力基本状况
2.1 个人基本情况
由于对科研工作较为感兴趣,我在大学本科二年级就开始逐渐接触到科研工作,进实验室跟着高年级的研究生进行学习,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过一些小型的科研项目,并顺利结项。硕士研究生期间,在导师的帮助下,发表SCI论文三篇,申请专利一项。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基础,但是在硕士期间对导师的依赖性比较大,所以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并不是很强,并且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与硕士期间有一定的跨度,对新的领域还不是非常的熟悉,对科研创新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自身科研创新能力还需要很大的提升。
2.2 个人研究背景及方向
在硕士期间的专业为分析化学,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及环境分析化学,我的课题主要围绕石墨烯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样品前处理应用展开。了解并掌握了石墨烯功能材料的特点,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环境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成功制备石墨烯及其复合功能材料,熟练的运用各种分析仪器,将所制备的功能材料应用于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中,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在博士期间,准备继续对新型的功能材料的性能和制备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
3.自我科研创新能力SWOT分析
3.1 优势(Strengths)
经过硕士期间的培养,掌握了查找与筛选相关文献的技能,可以减少在查阅文献方面的时间分配,提高效率。对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能够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并总结出其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找出其创新点所在。
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视野宽广,对事物的领悟能力较强,接受新事物快。这样有利于了解一些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其他相邻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够为科研创新奠定基础。
所在学术团队有比较宽广的学科基础,能够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任务,能够
有效地提升学科水平并促进学科发展。并且团队中有不同学科成员,这样各成员之间可以充分的交流合作,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构建起知识创新的互动平台。
导师在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方面,重点强调学术创新和知识创造,能够适时的在科研方法和创新思路方面给予一定的建议和帮助,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和条件,督促自己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更加注重创新。
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全,能够提供实验所需的各种药品和条件,这样可以免去因考虑到条件不允许,而对实验方案设计产生的限制,可以充分的开拓思维,在众多的研究内容中,选择最具创新意义的研究内容,为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2 劣势(Weaknesses)
由于博士期间与硕士期间专业跨度较大,且之前对知识的积累不够,所以一些学科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一些检测原理和反应机理的理解不是很到位,会对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使得科研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硕士期间,不是很注重对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进行研究工作时,很少进行独立思考,不能摆脱对导师的依赖心理,总是很难突破思维定式,在制订研究方案时,走不出一些权威研究者所提出的固定研究模式,容易跟着别人的思路走,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解决。
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较少,很少积极主动的与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交流合作,所以不能取长补短,依靠交叉互补的学科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造成不能及时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和研究方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进展,不能弥补一些文献资料时效性较差的缺陷。
没有养成对一些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的习惯,所以对阅读过的文献没有较深的印象,对多篇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的能力较差,从而不能在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发现新的信息,产生新的观点抑或形成新的思路,不利于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的研究方向与硕士期间研究方向相差较大,所以对现在研究方向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进行科研创新时有很大的限制,使得科研工作的正常展开具有
一定的困难。
3.3机遇(Opportunity)
近年来,各种鼓励推动科研创新的政策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在完善。2004年6 月10日,教育部出台了“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其目的是为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创新平台的投资效益,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提升高等学校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前提下,高校已然成为了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力量[1]。这也成为了当下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大重要机遇。
3.4 威胁(Threats)
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够看到效果。并且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阻碍,不仅仅会影响研究结果,对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没有任何的帮助,而且并不能保证每次的创新过程都是成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科研团队,由于国家科研资助范围有限,各个学术团队之间竞争激烈。所以团队必须拥有自己的优势和影响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只能失去竞争优势,而这样也不利于团队的发展以及团队成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由于高新科技飞速发展,各学科互相渗透并向精、尖方向发展,这就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要求更高。团队成员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在实践中更新与构筑新的知识结构,建立动态的知识结构,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
4.提升策略及方法
根据前面所分析的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威胁,由SWOT分析矩阵可得到一系列的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策略及方法。
4.1 S-O策略
利用外部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例如,充分利用对石墨烯功能材料比较了解这一背景,可以继续做与石墨烯功能材料相关的研究课题,将之前的知识背景与现在的研究方向结合,合成含有不同基团,不同功能的复合材料,使得新材料在具有两种原材料固有特点的同时,可以产生新颖的协同效应,发现新的突破口和创新点。
同时,多了解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提炼出其研究的亮点,尝试能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结合。多与团队中不同学科的成员交流,吸取不同学科研究的优势,将一些新的思想和不同学科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研究内容当中。例如,可以将所合成的化学功能材料应用于生物芯片当中,这样既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又能将生物芯片所拥有的优势放大,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创新特点。
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机遇,利用现有的便利条件,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新方法和新仪器多做一些了解,将自己的研究方案与一些新的方法结合,或者采用一些新的仪器。
4.2 S-T策略
发挥自身所拥有的优势,面对存在的外部威胁。大量阅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文献资料,自学一些与研究相关的知识,加强与他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多与老师进行讨论,获得一些好的建议。例如,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不拘泥于前人所做过的一些分析检测的固定模式,可以拓展其方法和应用范围。在检测方法方面,尝试一些他人很少涉足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竞争压力。合成材料时,可注重与提高材料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做一些具有特定响应性的材料,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阔,同时也会提升自己在大的科研环境中的竞争力。
此外,在合成功能材料时,也可以将侧重点放在材料的形貌和结构方面,由于材料的结构会对其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可以通过改善其结构优化材料的功能。例如改变材料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等,可以产生吸附性能不同的材料,其功能性结合位点的数量也会有所变化。改变这些性质得到的新型材料,摆脱了一些固有的修饰方法,对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3 W-O策略
在克服自身劣势的同时,很好的利用外部机遇。平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了解原理才能知道研究步骤是否可行,这也是影响科研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创新思维方式,多角度的全面分析问题,获得创新性结论。例如,在制定研究方案时,不拘泥于一些成熟的石墨烯修饰和改性方法,可以根据其性质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和不同的官能团。对于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可以由一些比较常见的环境样品转移到一些平时被研究者忽视的样品中去。
平时多与组内成员及老师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依靠交叉学科的知识优势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例如,可以在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加入生物的元素,做一些生物功能材料,或者生物检测等等。
在阅读文献时,多做笔记,及时记录各种要点,亮点以及所产生的心得体会和新想法,在分析整理这些笔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信息和想法,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4.4 W-T策略
努力克服自身劣势和外部威胁带来的影响。对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过程的缓慢,戒骄戒躁,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做起,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注重要点的记录和独立思考,及时的写下自己的一些新想法,并且定期整理笔记,尝试将想法应用于实践当中,验证其是否成功。如若失败,及时分析原因,与同学老师探讨商议,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改进强化方法。
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学会适当的走出去,听听别人的想法和经验。有机会可以去参加一些大型的学术会议,在了解别人所做工作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展示给大家,听取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又能够及时看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一举两得,对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四种策略,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对的外部机遇和挑战,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科研创新能
力的目的,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5.结语
结合自身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经历和所遇到的问题,通过SWOT科学分析方法,系统的分析了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等,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提出要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笔记的记录和整理,并且多与他人交流合作,正确面对遇到的各种困难,抓住机遇,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争取在毕业时取得自己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科研与创新能力 篇5
1 现今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科研创新关注少
许多学生认为科研活动比较深奥,需要大量的资金、专业的团队、精密的仪器和复杂的实验,所得到的成果都是对人类和社会有巨大的帮助,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无法完成这些.这种认识会导致他们没有信心参加科研活动,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减少了创新机会.
1.2 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已具有科研创新精神的学生的问题在于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限,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遇到的瓶颈,无法及时找出正确的方向,从而让他们失去信心,创新终止.生物专业的科研创新离不开实验,以及实验要求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多样性,更加需要一个专业的导师,适当地为他们授业解惑,促进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1.3 学校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关注少
科研与创新能力 篇6
学习总结
朱加鑫
2009年8月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习总结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学习,我得到了很多的收获。下面我就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提法和认识淡一下我的收获:
学习过后,我明白了-------
1、教师培养出学生也发展了自己
(1)教育事业造就了教育家
从教育工作中可以了解到,教育家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他们在进教学的同时,还进行了研究。于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发展,最终成为了教育家。
(2)学校培养了学生,也培养了教师
对于教师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人格的完善和发展。一个刚步入教学的老师,最初都有当一名优秀教师的愿望,但成为优秀教师的并不多,原因就是没有进行很好的科研研究。
2、教育科研与教育事业的分化
从教育科学发展来看,专业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教师,是两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教育科研队伍。也就是说从教育科学的发展来看。学校教师科研十分重要。所以教育事业自身发展来看,也显得很重要。
教育工作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神圣的职业,是培养数了亿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级人才的事业。是关系到家庭发展的事业,教师的“幸福属于千万人,”也许“事业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3、教师搞教育科研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教师科研有利于其潜在的一些能力的发挥。并能带动更多更好的教师去发挥其潜能。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教师要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他就不会是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会成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闪光的一颗恒星。
当然,学习到这些,在计划当中都已经体现过了,现我再谈谈一些感受。
社会发展到今天。许多的教学科研课题要合作来完成。一个人是干不好什么事情的,要发挥团队的力量。
教师把自己的学到的知识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教师总是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让众多的学生成为参天大树。实现个人的价值。
教师的道德情操是当好人民教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保证。人民教师作为辛勤的劳动者,应该在政治上、经济上、业务上享有充分的权利。全社会应该给教师极大的尊重。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仅应当享受索取的权利,而且应该注重奉献精神和义务。如果
科研与创新能力 篇7
一、重点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构成及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关于青年的年龄范围界定有多种分类,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确定44周岁以下的人为青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16~45周岁的人为青年, 中国国家统计局界定15~34岁的人为青年。根据人员引进、科研周期等实际情况, 本文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44周岁为界定标准。学校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20人, 其中有18人在44周岁以下, 占全部科研人员的90%。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中, 具有博士学位的有9人, 硕士学位的有9人, 各占总数的50%;具有高级职称的有6人, 占总数的33.3%, 中级职称的有8人, 占总数的44.4%, 初级职称的有4人;女性科研人员4人, 占总数的22.2%。
重点实验室经过十年的发展, 在项目、论文、专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这都是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与付出。但目前重点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参差不齐, 主持国家级项目的青年科研人员仅有四人 (五人次) , 主持省部级项目的青年科研人员仅有两人 (四人次) , 实验室的科研成果 (论文、专利、科研获奖) 也主要是这几位青年科研人员的产出。有部分青年科研人员仅有一项校级课题, 没有横向项目, 也没有专利成果和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科研创新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实验室科研创新能力两极分化的情况较为严重。
二、影响重点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一) 学校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
1. 越级考评机制缺乏有效管理。
学校实施二级单位管理, 但对于个人年度考核基本按照学校统一标准, 实验室对个人绩效考核没有真正实现二级管理。
2. 科研评价体系数量化, 不分学科门类、职称高低统一按平均在研经费进行考核。
这种科研管理制度虽然便于管理, 能提高管理效率, 但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科研规律。
3. 缺乏按劳分配、鼓励上进的有效激励机制。
年度考核达不到要求的没有相应的警告机制, 年度考核优秀的也没有适度的奖励机制。
(二) 实验室整体科研环境存在不足。
1. 科研资源不足。
实验室科研软硬件平台建设配置不够合理, 部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不高;参与科研的研究生人才资源也不够。
2. 学术交流与合作不够。
实验室虽积极倡导对外交流与合作, 但每年参加国际会议的人次仍较少, 邀请来校交流讲学的专家人次也仅为个位数, 一部分原因由于实验室经费的限制, 另一方面青年科研人员对外交流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不重视与同行的联系和沟通。
3. 缺乏良性循环的人文“生态环境”和科学、民主、理性、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
在科研压力大、科研工作忙碌的借口下很少有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沙龙和文体活动, 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明显不够。
(三) 人才队伍建设与内部管理机制不足。
一是实验室原有的科研队伍基础薄弱, 且因为待遇和设备条件原因难以引进优秀人才, 人才断层现象较明显, 梯队结构不够合理。二是缺乏学科大团队, 研究方向小团队的团队机制。以项目导向临时组建的短期团队为主, 没有形成学术带头人或方向带头人制度。三是弹性的时间和空间工作机制一定程度上为部分青年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创新提供了宽松的工作环境。但弊端也同时产生, 过于宽松则导致散漫。
(四) 青年科研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一是手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不够, 知识结构需要完善。二是科研和团队意识不够, 缺乏主动参与团队的积极性。
三、提高重点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 从管理的途径积极探索, 提高重点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
青年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的比重很高, 他们是知识和技术的承载者, 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是决定实验室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营造科研创新环境, 结合青年科研人员特点,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实现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的人本管理, 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潜能。
1. 加强学校及上级主管层面在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主导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1]。学校及上级主管单位作为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领军者, 必须加快完善考核体制和科研评价体系, 加快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 创造良性的科研创新环境。扩大“创新人才基金”、“优青计划项目”等人才计划的覆盖面, 让更多青年科研人员受益匪浅, 获得资金和人员支持;通过对“科技创新团队”、“产学研联合创新科研骨干”等的评选和培养, 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激发其他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设立青年科技奖, 以各行各业各学科的青年科技标兵为典型, 激励青年科技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课题申报上扩大校级课题名额, 给青年科研人员进行独立科研的机会;在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课题的评审过程中, 打破“重名声”的局限, 积极推荐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研人员。切实落实二级单位管理, 将个人年度考核的权限下放给二级单位, 给二级单位在人员考核、奖惩上以一定的权限;在工资、奖励等分配制度上要有切实的针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鼓励政策, 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绩效评估。通过构建校地、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 促进青年科研人员加强知识更新, 主动投入服务地方经济中, 实现产学研的结合、科技的创新发展。
2. 借力各级科协在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科协要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展示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开阔青年科技人员的学术视野, 传达团队协作、学科间联合创新的重要意义, 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专家学者与青年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 对青年科研人员未来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激励和指引作用。构建与青年科研人员的网络互动平台, 更好了解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架起青年科研人员与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举办青年科学家年会并将参与群体扩大至所有感兴趣的青年科研人员, 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交流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展示创新风貌和创新成果的舞台。
3. 发挥重点实验室在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实验室与青年科研人员的关系最为直接和紧密, 在基层为青年科研人员营造创新环境十分必要。实验室要加强制度建设, 业绩考核和成果评估有章可循, 激励措施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 构建“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淘汰机制。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打破论资排辈的旧习, 创设公平竞争的平台, 让青年科研人员有机会崭露头角。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围绕创新团队研究方向, 强化各成员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学术思维、学术能力、学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以及年龄层次、人文素养、性格、处事风格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借鉴其他学院的经验, 建立实验室级别的青年科研基金。制订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细则, 推行学术会议参与制度, 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加强与优秀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 注重改善青年科研人员的学缘结构, 促进融入国际化的进程。大力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进一步深造, 为青年科研人员参加海外研修创造条件, 积极推行“老带青、中帮青”。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注重共同价值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真正将室训“经世致用、协同创新”的文化内涵内化到实验室每个人心中, 营造实验室创新文化氛围, 实现互促共赢。
(二) 从青年科研人员自身的角度出发, 提高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外部环境的改善终需内化为内部动力, 才能实现质的提升。青年科研人员需要积极借助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在科研之路上走出精彩。
1. 青年科研人员要制定好职业规划。
科研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必须经历起步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决不可能不经历风雨就看见彩虹。况且每个人的基础不一, 积累所需的付出也不一, 因此设定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 不浮夸也不过低。有了目标和规划, 才能克服困难和阻力, 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 不断攀登。
2. 青年科研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理念。
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 学习之路没有终点, 只有起点。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 才能与时俱进, 开辟新视角, 开拓新思维, 树立新观念, 开发新思路, 跟上学科领域发展的步伐。
3. 青年科研人员要加强自我提升。
在这个竞争的社会, 不进则退。如果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与进步, 科研工作上就很难有新突破。科研工作相对而言在工作时间和学术研究上都有着比较自由的空间, 能否充分利用时间, 把握时机, 在研究的高度、宽度和深度上实现提升尤为重要。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 青年科研人员要加强自律, 勇于自我加压, 督促自己前进, 努力寻求自我全面、主动、充分、持续、和谐的发展。
4. 青年科研人员要树立团队意识。
现代科学技术是多学科、多团队综合研究的结果。从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统计数据和经验来看, 普遍认为, 正在承担研究任务的课题组人员的正高、副高、中级的合适结构应当是1:2:4.3[2]。科研团队中需要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基础工作, 青年科研人员在自身创新能力薄弱的情况下, 就需要积极加入别人的团队中, 主动承担自己擅长的任务, 取长补短。
5. 青年科研人员要善于寻找好环境。
每个人都有惰性, 在消极、悲观、退缩的负能量环境中惰性会被强化, 科研创新的动力也会退化;而投身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科研团队中, 也能让自己释放正能量, 对抗自身的惰性, 即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伙伴能传递正能量, 激发强动力。
参考文献
[1]徐燕刚, 庾光蓉.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及其合理性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科研与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创新 成功计划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26-01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这一点,并要求着力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对于管理学类本科生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架构,更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运用理论,实现专业知识和实践问题的有机互动。
1 建立管理学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因此,培养管理学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会思考,掌握方法,在实践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基于这一基本认识,为了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于2007年启动“成功计划——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成功计划源于“学习管理就是学习成功”的院训精神,是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育平台,每年舉办一次,学生以项目团队形式申报研究课题,通过评审立项后,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展项目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共有2300余人次参与到成功计划的申报中,267项研究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2 建设管理学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载体的原则
(1)普及性。对于本科生而言,专业知识尚处于学习阶段,知识储备并不完善,缺乏社会调查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方法。因此,培养管理学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必须要具有普及性,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这一平台上开展工作并受益。成功计划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平均参与率达到在校学生的60%以上。
(2)培育性。由于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不强,需要在项目的实践开展过程中不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所以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需要把培育功能放在首位,为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更高级别的各类科研创新竞赛打下坚实基础。
(3)实践性。在学生申报项目的选题上,一方面要贴近工作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开展实践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要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一致,与纵向横向等科研课题有效对接。在成功计划的立项项目中,约有1/3涉及高校学生会绩效、社团工作、班级管理等实际问题。
(4)创新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要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管理学类本科生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不仅要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更要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3 识别管理学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载体现存的问题
3.1 管理机制不健全
成功计划的管理是根据2007年启动时制定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成功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但没有明确设置领导机构和运行机构,日常主要是在负责团委工作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会组织开展具体的运行管理工作。近年来一直没有再次修订,缺少必要的更新。
3.2 经费投入不合理
成功计划现有的项目经费标准为1000元,一个项目团队有3至5名学生,当需要走出校园进行调研时,经费明显不足,制约了项目研究的深度。现在的项目经费发放方式为在项目结项时一次性全额发放。学生前期调研需要自行垫付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锉削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积极性。
3.3 项目选题缺少引导和培训
在学生申报项目的选题上缺乏必要的引导,导致选题较为随意,缺少学科交叉课题的研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缺少社会调查方法、论文写作规范等知识的培训,使得学生在课题研究时基本上集中于实证研究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不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3.4 缺乏以成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借助成功计划这一平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为更高级别的相关科研竞赛活动培育了优秀项目。但是公开发表的结项论文偏少,这与成功计划 “项目培育功能”的定位有关,却也暴露出缺乏以成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成功计划的品牌形象向更高层次发展。
4 改进管理学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载体的思路
4.1 理顺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以学院一把手为组长,由主管学院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的“成功计划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工作。成立“成功计划专家委员会”,由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牵头、各系主任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担负成功计划的选题指导、立项评审、中期审查和结项答辩等工作。建立由学工组老师和学生会成员组成的“成功计划运行团队”,具体负责成功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
4.2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更多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促进成功计划的长远发展,学院应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改变一次性发放全部项目经费的方式,在立项初期和结项后分两次发放,减少学生在前期调研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费压力;同时,扩大成功计划项目的立项数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获得锻炼和提高。
4.3 加强项目引导和审查,提升项目质量
在申报选题阶段,提前公布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正在开展的课题,增强学生选题的针对性,并面向所有申报人员开展调研方法、论文写作的相关培训。加大项目中期审查的力度,检查项目团队的调研问卷、实地调查记录、与老师的沟通记录等细节问题,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认定,审并对审查结果给予相应奖励与处罚。
4.4 增设评优奖项和奖金,鼓励论文公开发表
成功计划现有的表彰以精神鼓励为主,以结项答辩成绩排序作为评奖的唯一标准。为了鼓励学生开展更高水平的研究,应丰富奖项设置和评奖范围,将所有公开发表的论文纳入“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奖中,对于大一新生和数次参加项目并有优秀表现的负责人均给予表彰。在强调精神奖励的同时,注重物质奖优的激励作用。
4.5 鼓励学科交叉项目,扩大项目成员参与范围
为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科项目内容的研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以后的成功计划中,可依据项目的内容和必要性,有选择的吸纳部分优秀的外院学生参与到项目团队中,从而激起不同学科的碰撞,开拓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洪波,杨道建,杜明拴.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江苏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6).
[2]姚立红,薛质,李建华.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的管理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
[3]向延平.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现状、问题与培养—— 以吉首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1(1).
【科研与创新能力】推荐阅读:
创新与科研能力10-19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06-18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09-25
科研与创新07-16
提高音乐院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用指南08-14
科研体系与科技创新09-04
科研创新活动06-27
科研创新型人才10-03
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创新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