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科研能力

2024-10-19

创新与科研能力(精选12篇)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1

摘要:从分析科研院所的创新特点与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入手,研究提出一个基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于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的评价。

关键词: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浙江省

科研院所是一类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主体,不断推进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国家与地方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及时了解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情况,有必要开展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这里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并将该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于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的评价。

1 科研院所的创新特点与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1.1 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特点

简单地说,创新就是人们利用已存在的可利用资源创造新的东西。所以,创新的本质是人的行为,是人及人组成的组织或机构有目的和有目标的行为。创新的行为主体不同,创新的目的、目标与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科研院所的创新主要服务于社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特别是地方科研院所主要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点、热点问题,重点开展共性与关键技术创新,兼顾知识创新和知识与技术扩散。也就是说,科研院所创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开发活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并且通过创新成果的推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所以,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和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扩散活动,即使是已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转制机构,也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仍担负有一般科研机构那样开展研究开发与成果推广扩散的责任。

科研院所的创新,可能像企业一样经历情报信息、决策管理、科研开发、中试、生产、销售这样的全过程,但更多的是前三四个过程,生产、销售等并不是必需的过程。科研院所创新活动以研究开发课题为核心,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并通过帮助企业中试与工业性试验及技术咨询服务等手段,推广与扩散研究课题的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行为主体不同、创新的目标不同,创新成就的类型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只有获得市场利益才成为创新成就,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成就主要是知识性产品,是新颖的技术与新颖的产品。科研院所本身不一定直接组织生产,不一定产生直接的市场利益,但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需要也应该推广到企业去,通过企业产生市场利益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创新。

1.2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能力是能够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也有文献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行为主体能够实践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条件的总和,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开发与转化的条件与力量。从这里可以引申创新能力的内涵具有4个要点:其一,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的内在条件,它并不包括行为主体以外的条件,外部环境条件只是对内在能力显示的影响因素,并且随着研究的问题不同和创新行为主体的概念不同,创新行为主体内在条件的范畴也会不同。如当创新行为主体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科研院所时,其内在条件就不应包括当地的政策、经济、文化及行业结构等外部环境条件;而当创新行为主体是指一整个区域时,则当地政策、经济、文化及行业结构等就变为创新行为主体内在条件的要素。其二,创新能力是人的行为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行为主体内在的创新人才力量及创新活动人员为开展创新活动所具备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及在所具备条件下显示出来的创新情况。其三,创新能力是一种显示出来的能力,创新能力要由创新活动情况和获得创新成就情况来体现。其四,创新能力还包括潜在的基础实力。

目前,对于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还不多,对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与表征要素的认识分歧也还比较大。参考现有文献的观点与认识,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归纳成以下6个方面:

(1)创新基础实力。指科研院所积聚的可用于创新活动的潜力,主要是指科研院所的人才力量、经济实力、实验试验条件等与创新活动投入相关的人、财、物实力。

(2)决策管理能力。指科研院所对研究开发活动与成果转化活动的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能力,它不单指管理层的能力,应是管理层、课题组、科技活动人员的互动能力。决策管理能力的关键是开展创新决策的能力,它包括信息获取能力、需求识别能力、对政府发展战略理解能力、创新环境资源整合能力等多方面,这各方面能力作用的最终结果体现于提出创新项目与争取政府、企业决策的水平,隐含在开展创新项目的数量与效率中。决策管理能力本身难以进行合理正确的量化。

(3)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投入能力是指实际投入的能力,包括研发活动人才、经费、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能力,主要是创新活动人才和经费的投入能力,包括人才的投入量与素质、经费的投入量与结构等。

(4)科研活动能力。指科研院所能够承载的创新活动数量与活动效率情况,主要指承担科研活动数量水平、科研活动效率(进展与完成)水平等方面。这些数量与效率指标中隐含了科研活动中的人力调备使用、组织研究合作、实验试验活动、试验材料选择、项目经费合理使用、项目进度掌控等等各方面活动的能力。

(5)成果产出能力。指研发活动的成果产出能力,包括知识产权、论文著作、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科技成果和科研活动产生的新增产值、新增利税、生产力提高、环境改善等社会经济成果。

(6)成果转化扩散能力。转化扩散能力是创新产出能力的另一种表现,是使科研活动产出能力进一步扩大的能力,它包括研发成果推向企业实现转化应用、推向市场实现技术扩散等的能力。

2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

2.1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设置思路

前述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内涵与构成要素的理性分析还不足以形成具体可行的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因为一个具体的要素就可以有不同的数量指标来表征,而有的要素又可能难以用数量指标来表征,所以需要以前述理性分析为指导,进一步精选设置具体的评价指标。指标设置的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充分体现和反映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与构成要素。在评价指标设置中要着重体现以下三点:一是体现创新能力是创新行为主体内在条件的概念,在设置评价指标时应排除科研院所外部环境条件的各种要素;二是体现创新能力是创新人力与其所具备主客观条件的概念,对于人力要素以外的能力要素指标应尽量使之与人的因素联系起来;三是充分反映创新能力的各类要素,并在各类要素中切实抓住重点内容。

第二,采用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指标设置应基于科技统计数据资料,以便保证评价指标数据的真实可靠,能反映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真实情况。《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调查》是国家现行科技统计体系中制度健全、指标完善、审核严格、数据可靠的一项统计调查,因此指标设置要方便利用该项统计调查的数据。

第三,评价指标仅体现创新能力表征要素的水平。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指标的概念表达,仅反映各表征要素的水平,不直接反映表征要素的提升(增长或提高),各表征要素的提升情况由评价计算方法来解决。在计算方法上,则以表征要素的评价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比较来反映表征要素的发展指数(能力指数),以评价期指数与基期指数之差来反映表征要素的提升情况(即能力提升情况)。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的评价期与基期可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灵活选定。

第四,各类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基本一致。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的对象可以有两大类:一类是一个区域内全部科研院所汇总的总体或某分类汇总的总体,即整体情况的评价;另一类是一个区域内的各个科研院所或某一分类的各个科研院所,即个体情况的评价。为使评价保持在同一尺度,应对各种评价对象采用基本一致的评价指标。

2.2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思路,设置的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这个指标体系分为创新基础实力、创新投入能力、科研活动能力、创新成果产出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扩散能力等5个一级指标,即创新能力5大类能力要素指标,每类能力要素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创新基础实力指标包括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研仪器设备原值、院所重点发展学科科技活动人员数等4个二级指标,反映了科研院所人、财、物等创新基础资源的主要情况。其中院所重点发展学科是指院所内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有稳定的学术梯队、有一定的规模、本学科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或国外有一定影响的研究部门,包括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国家和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创新投入能力指标包括科技活动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R&D经常费投入、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等4项指标,对科研院所转制机构增加技术引进购买、消化吸收与技术改造经费投入1项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科技经费投入总体水平、创新活动经费与人力的投入水平及投入结构,以及转制科研院所生产技术要素投入水平,并在投入结构上体现了开展自主创新的投入水平。

注:科研院所转制机构增加标有(*)的指标

科研活动能力指标包括实施科研项目数量、R&D项目数量比例、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量比例、当年开题项目数比例、当年结题项目数比例等5项指标,分别反映科研机构创新活动总体承载能力、自主创新活动能力、创新项目层次水平、持续开展创新活动能力、创新活动完成能力。

成果产出能力指标包括专利申请加权数、获得技术标准与其他知识产权数、发表科技论文加权数、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加权数等4项指标,对科研院所转制机构增设新产品销售收入1项指标。现有指标中,未对未转制科研院所列入创新活动经济效益指标,这是因为从科研院所创新目标任务看,经济效益并不是科研院所创新活动成就的必不可少指标,所以,现有的指标已基本能反映科研院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情况。其中,专利加权方法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10︰2︰1;科技论文加权方法为国内发表论文数 + 国外发表数×2;科技成果奖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各级科技进步奖,获奖加权方法为:国家级一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省部级三等奖和地市级一二等奖︰地市三等奖和县级奖=10︰6︰3︰1;技术标准与其他类知识产权包括形成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植物新品种权授予、软件著作权、新药证书等。

转化扩散能力指标包括技术性收入、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比例、对外科技服务人力投入量、成果示范推广人力比例等4项指标,对科研院所转制机构增加主营业务收入1项指标。技术性收入是与知识、技术扩散有关的各项技术性服务活动的收入,反映了成果转化扩散的总体能力;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是科研院所创新成果扩散的重要内容与应该重视的发展方向;对外科技服务人力投入包括成果示范推广等各类转化扩散活动,是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扩散的必要活动;转制机构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创新成果在机构内部转化的结果。这几方面指标可基本反映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转化扩散能力水平。

3 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与结果

为将上述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于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组织浙江省科研院所、科技管理机构、高等学校和软科学研究等部门专家,采用AHP法对评价指标设置了权重。评价计算以线性加权和得出被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再得出创新能力提升率;同时,再设置了科研机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率的分组标准,以分组情况反映区域内科研机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整体情况。

3.1 浙江省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结果

对浙江省全省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全省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提升速度较快。“十一五”期间,全省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提升52.9%(2010年比2005年),年平均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提升8.9%,其中2010年度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提升12.8%(2010年比2009年)(见表2)。

从全省科研机构整体看,各创新能力要素的提升速度不均衡,差距较大。“十一五”期间,全省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要素提升速度最快的是创新基础实力和成果产出能力,这2个指数5年平均分别提升了13.7%和12.9%,但这两类能力要素2010年度的提升速度居于成果转化扩散能力要素之后,提升率分别为15.0%和11.2%。其次是成果转化扩散能力提升也较快,该能力指数5年平均提升9.0%;2010年度的提升率居第1位,提升率达到31.7%。创新投入能力和科研活动能力的提升速度相对较低,“十一五”年均提升率只分别为6.3%和2.2%,2010年度的提升率也只分别为4.9%与5.6%,提升幅度相对较小,形成明显的“短板效应”,影响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3.2 浙江省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个体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结果

根据对各个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评价计算结果,四分之三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有提升,三分之一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创新能力有提升的院所占77%,其中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院所占总数的32%,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的院所占总数的31%,创新能力小幅度提升的院所占总数的14%,余下23%的科研院所在“十一五”期间创新能力无提升、有的甚至下降(见表3)。

这里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就科技创新能力而言,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三分之一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提升50%以上;又有近四分之一院所的创新能力无提升或反而有所下降。这部分创新能力无提升或下降的科研院所,在5大类能力要素中都有数项缺陷,其中的创新投入能力指数和成果产出能力指数全都有所下降,二分之一院所无科研活动,三分之二院所的转化扩散能力指数下降,少数院所连创新基础实力也有所下降。对于5大类创新能力要素,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未能实现普遍提升。“十一五”期间,得到普遍提升的是创新基础实力,这方面得到提升的院所数达90%;其次是科研活动能力,有84%的院所得到提升;创新投入能力、转化扩散能力的提升均不普遍,得到提升的院所只分别占65%和54%;而成果产出能力的提升更不普遍,只有44%的院所得到提升。由评价指标反映,多数院所的各类能力要素是在各年间交替提升或曲折提升的,小部分院所则至少有一类能力要素一直未得到提升。

3.3 浙江省科研院所转制机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评价结果

对浙江省各个科研院所转制机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评价的结果反映,近三分之二转制机构创新能力有提升,近二分之一转制机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62%的转制机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中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机构占机构总数的48%,创新能力较大提升的机构占机构总数的6%,创新能力小幅度提升的机构占机构总数的8%,38%的转制机构创新能力无提升,且其中多数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所下降(见表4)

对于五大类创新能力要素,转制机构没有一类能力要素实现普遍提升,每一类能力要素均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机构未能得到提升。“十一五”期间,提升普遍性稍好的是科研活动能力和转化扩散能力这2类能力要素,有提升的机构数分别占77%和75%;提升最不普遍的是成果产出能力要素,有提升的机构数只占42%;创新基础实力和创新投入能力这两类能力要素得到提升的机构也仅过半数,有提升的机构数比例分别为52%和60%。

3.4 浙江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样三点:一是五大类创新能力要素的提升很不均衡,年均提升速度高低差距很大,其中创新投入能力和科研活动能力的年均提升速度只分别为6.3%和2.2%,大大低于成果产出能力年均12.9%和创新基础实力年均13.7%的提升速度,也大大低于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年均8.9%的提升速度,“短板效应”现象突出,影响总体创新能力提升。二是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的普遍性不高,能力无提升甚或下降的机构比例偏大。“十一五”期间自然科学类科研院所中创新能力无提升或下降的机构占23%,转制机构中创新能力无提升或下降的机构占38%,影响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三是极少数科研机构几年来无科研活动(9%)或无科技成果(16%),个别科研机构甚至还无任何科技活动,失去了科研机构的本质属性。这三个问题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自身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鲜德清,唐泳.我国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09X):122-123

[2]孙玲芳,张健,许金波,等.我国蚕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J].蚕业科学,2006(4):535-540

[3]谷景亮,贾培民,钟彩霞,等.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6):565-567

[4]毕琳,赵瑞君.黑龙江省科研院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29(11):1241-1244

[5]刘凤朝.我国各地区公共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测试与比较[J].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2008(2):14-19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2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基于学生全程参与科研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定义、特征以及与传统的.计划内知识传授培养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就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经过对机械类学生多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证明该模式能强化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弥补了课内实践环节的不足.

作 者:赵匀 武传宇 李革 陈建能 俞高红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高等农业教育 英文刊名: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G640 关键词:全程参与   科研活动   创新与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 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 医学检验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与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

★ 浅谈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通过物理竞赛培养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论文

★ 生物工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

★ 医学生临床前阶段科研创新

★ 工科学生工程安全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3

【摘 要】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必要性,提出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依托教师科研项目立项学生创新课题、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开展毕业设计等三个主要途径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科研 学生创新能力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12-03

科研是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是为新知识的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因此,科研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现阶段产业变革时期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创造力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如何将科研工作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

一、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攻坚单位,学院视科研工作为强校之本,在玉米、甜瓜等作物育种方面成果显著,是广西科技厅认定的第二批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也是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育种课题承担单位之一,同时学院在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学院80%的教师都主持或参与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但学院教师也面临着教学和科研难以兼顾的困难。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高标准、严要求,项目研究时间长,尤其是作物育种等农类科研项目需要进行跨年度的连续实验,研究劳动强度大,耗费精力很多。虽然高水平的科研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能将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能会形成新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宝贵素材,但这些科研项目骨干研究人员既是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学骨干教师,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平均授课课程达到3至4门,年课时达到500多节,甚至600多节,此外还要承担指导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班主任或者行政工作等任务。因此,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师精力有限,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科研项目研究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一再延期难以结题的情况。

此外,学院升格后对高职生科研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缺乏利用科研培养高职生创新能力的意识与途径。一方面学院缺乏学生科研的传统氛围。教师科研项目很少吸收学生参与,只是教师自发组织大二、大三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分担一些重复单一的实验工作。高职生主动参与科研的意识也不强,参与的学生数量也很少。另一方面学院缺乏学生科研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学院没有引导扶持学生科研活动的专门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很少向大学生提供科研活动必需的经费、场所等条件,没有把大学生科研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和学院科研发展规划,学生的科研活动往往是自发和盲目的,科研方向和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的训练、培养。实际上涉及学生科研的教学环节也就是大三半个学期内完成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而这些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往往难以做深入研究,只是对一些表面的感性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罗列和文字描述,真正能深入做科研的学生比例很少,取得科研成果和奖励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高职生最多只能接触到科研的初步感性认识,谈不上通过科研培养其创新能力。

美国学者纳尔福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有过精辟论述:在较低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上升,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是到达一定极限点后,由于过多的科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则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时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因此,探索如何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具有现实必要性。

二、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途径

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积极探索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依托教师科研项目立项学生创新课题、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开展毕业设计等三个主要途径构建教学和科研融合、互补的平台,实现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

(一)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高职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能够了解如何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项目要求开展研究,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认识。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支持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其科研项目。首先,在项目申报指南中规定“加快学科融合,推动科研教学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同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先立项符合指南要求的项目;其次,在项目申报书中列入“项目研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分析”,将学生培养目标纳入项目考核指标中;最后,出台科研管理文件规定,从项目经费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科研劳务费,并要求项目研究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切实维护学生权益。学院通过以上措施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也为教师能够高质量按时完成科研项目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例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教师主持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香蕉褐足角胸叶甲预测预报及无公害防治研究”、广西科技攻关项目“忻城县金银花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考核指标很严格,研究内容涉及广西各地病虫害防治,要求经常外出调查试验,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植物保护专业教师承担学院所有种植类专业1500多名学生的植物保护课程授课任务,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教学科研压力很大。因此,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师积极吸纳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园艺技术等专业大二大三学生参与项目研究,让其跟随教师到隆安、忻城等广西各地实地调查病虫害防治情况,进行病虫害标本采集、制作、保存,害虫识别、调查测报及防治,农药残留检测,田间药效试验及资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等实验工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并顺利推进了项目研究。

(二)依托教师科研项目立项学生创新课题。从2009年起,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制定政策设立学生创新课题,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科研课题。相继出台了《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度院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通知》、《关于结合学生毕业论文开展2011年度院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申报立项的通知》、《关于开展学生创新课题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学生创新课题必须依托教师原有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并规定教师指导学生创新课题有课时补贴,给予每项学生创新课题500~1000元课题研究经费,如课题经费超支还可从教师科研项目中列支相关费用,每年度组织学生创新课题论文评优并给予奖励,优秀学生创新课题论文刊发于校刊给予稿酬。

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立项学生创新课题204项,参与课题学生达到1800多人。这些学生创新课题由学生担任课题负责人,3~6名学生组成课题组,依托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方向申报立项,由指导老师做研究引导,作为教师科研项目中的下级课题,专门从事项目某一方面的具体研究工作,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可操作性,学生学会了根据课题要求通过自己的资料收集、整理、消化并动手实践,来完成研究任务,进一步激发了其创新精神。同时,指导教师注意培养创新课题的研究梯队建设,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形成一种以老带新、互帮互学、相互赶超的科研氛围,为研究时间较长的科研项目准备充足的人员储备,提供必要的技术衔接。例如,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研究所(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教师承担广西科技厅“早熟、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与西瓜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等9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以及“水稻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新品种选育”等广西教育厅、农业厅地厅级科研项目12项。由于研究对象玉米、西(甜)瓜、水稻等是季节性作物,受气候影响很大,研究过程长,工作量大。项目负责人将项目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分,指导生物技术系和园艺工程系2008级、2009级、2010级学生立项了“玉米种子纯度DNA指纹检测技术的研究”、“叶绿素与西瓜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优质稻种质资源苗期抗寒性鉴定与筛选”等多项学生创新课题,让学生独立承担西瓜叶绿素测定,玉米种子DNA测定,配置玉米、西瓜、水稻杂交组合,统计杂种优势、配合力数据等研究工作,充分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推进了项目研究。

(三)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开展毕业设计。随着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创新课题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踊跃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为进一步利用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范围和受益面,学院以学生毕业设计为立足点,规定2~4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开展毕业设计研究工作。学院要求学生毕业设计以其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为选题指南,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其科研项目中的部分研究内容,相关经费首先由毕业设计教学经费开支,如不足可由项目研究经费开支。学院还将其中优秀的毕业设计选题立项为学生创新课题,进一步给予经费支持。

三、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取得的成效

近5年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科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学院教学质量都取得了明显进步。2009年至今,学院已完成12项广西科技厅立项的省部级项目结题,获得“香蕉果酒加工技术研究”等5项广西科技厅鉴定成果,“高产、优质、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99的选育及应用”等2项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自治区农作物玉米、水稻、西(甜)瓜、柑橘品种审定10个;教师依托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50多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80多篇;学院年均新增5项以上广西科技厅省部级项目,其他各类地厅级项目8项;上级下达科研经费超过800多万元,学院利用这些科研经费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充分改善了学生实践教学条件;教师出版教材79部,他们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写入教材并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将科研活动中的研究方法及手段传授给学生,以科研激发学生求知欲,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培养其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锻造了团队精神,活跃了创新思维,充分培养了其创新能力。2009年至今,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与指导教师合著公开发表论文79篇,其中发表在《中国畜牧兽医》、《广东农业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37篇。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先后获得160多项地厅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奖项,如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农(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13页)业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1年及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植物组织培养”、“新城疫抗体测定”一等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奖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2009~2012年连续被广西教育厅评为“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不可否认,学院融合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学院虽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但由于是农类院校,招收入学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与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素质有一定差距,对科研项目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及实验操作动手能力表现差,对科研有畏难情绪。其次,部分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评价低。教师认为高职生文化素质低,不愿意学生参与“高精尖”的科研项目,即使勉强吸纳学生参与,也只是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充当廉价领导力,承担重复单一的简单实验操作等工作,而不顾学生专业知识发展的需求,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信心和意愿。

总体上,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合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相应提高了教师科研工作效率与质量,顺利推进了科研项目研究。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途径仍然有待进一步扩展深化,学院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也需继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宏杰,徐荣青,阎岩.将科研引入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力[J].职业教育研究, 2009(12)

[2]何富贵,张梅.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0(6)

[3]程良伦,万频,王春茹.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7)

[4]于佩学.以科研促进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论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的定位[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5]赵小强,牛学峰.“学生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互动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重点课题(2011B0029)

【作者简介】禤美琦,男,广西桂平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干事,硕士,讲师;黎金玲,女,广西平南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高级农艺师。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4

1.1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和政府已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 肩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群体的一部分, 培养、引导和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他们的神圣职责, 这就要求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开发, 以提高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青年教师精力充沛, 思想开阔, 积极上进, 对其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及时有效的开发, 对于夯实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 保证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关键

科研是源, 教学是流, 教学是高校的生命, 科研是高校的灵魂,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教学与科研是衡量高校教师素质的两个主要标准。一个优秀的、有责任意识的青年教师不仅能够教书育人, 而且还应当是出色的研究者[1]。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科学研究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 摆在了与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 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努力寻求两者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高校青年教师只有明确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才能不满足于单纯性的教学, 把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 这样, 既能增加教学的学术含量, 提高教学的学术品位, 又能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科研成果才能在教学中得以有效地传播和交流。

1.3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丰富学科内涵、形成科研创新梯队、有效支撑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科学研究往往是围绕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实际应用而开展的, 通过科学研究, 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理论, 另一方面, 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丰富和发展了学科的理论知识。高校科研创新群体由老、中、青年教师组成, 是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一些学校之所以出现教师人才短缺或者青黄不接的不正常现象, 往往是因为不重视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结果。加强对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教育和引导, 为其创造良好的物质与精神环境, 无疑能使青年教师更安心教学与科研工作, 不断提高其研究能力。因此, 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科研创新梯队合理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当科研成果和科研水平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跨越, 必将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

2.1 教学任务繁重, 无暇顾及科研

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只有通过科研, 才能掌握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 使自己站在新的高度, 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教师也只有通过科研, 才能加速实验室建设, 更新实验设备, 并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实验手段和方法。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师资力量日趋紧张,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力, 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任务。随着教学方式的更新, 使得许多青年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 可见, 繁重的教学任务是制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搞科研, 更不用说有意识的将先进的、有创意的科研成果融于自己的教学中了。

2.2 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 对青年教师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不够灵活, 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人员采用一刀切, 科研评价体系完全数量化、等级化等弊端, 这种管理制度虽然方便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但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科研规律, 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其中也包括对青年教师的关怀。青年教师获得科研经费支持的比例较小, 这固然和青年教师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学术信息, 以及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欠缺有关, 这也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避免出现恶性循环。

2.3 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亟待补充和完善

科学研究迅猛的发展, 使其具有多学科交叉、多领域相融合的特点, 而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 除了受自身专业的限制, 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外, 青年教师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现在科研项目的申请, 已不局限于相关学科的交叉, 甚至涉及到文、理的交叉[2]。一个好的科研项目的申请, 不仅仅要有好的创新思想, 还要有论据充分的论证、先进的方法以及缜密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在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要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 同时还要有准确清晰的表达能力来充分阐述自己的学术思想, 而在这些方面, 青年教师无疑是缺乏经验的。

2.4 科研环境欠佳, 尚不具备浓厚的科研氛围

高校教师无暇顾及科研, 不重视科研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青年教师当中, 是在很多高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无法形成一个科研氛围浓郁的环境, 是制约青年教师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因素[3]。同时, 学校对于科研的投入, 软、硬件条件的建设也对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多学校的图书馆, 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资料更新较慢, 尤其是无法提供充足的外文核心期刊, 导致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课题和最新动态。有的学校不仅缺乏实验所必须的设备, 学术氛围整体性也较差, 学术交流活动较少, 没有给青年教师创造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平台, 久而久之, 这种自闭性就导致了青年教师离科学研究的前沿越来越远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2.5 学术意识不明确, 青年教师骨干力量较少, 影响学术梯队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与人数比相差较大, 而且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比例更小, 这说明青年教师缺乏钻研精神, 学术意识淡薄。在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中, 具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较少, 学科梯队建设后备人选严重不足,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大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3.1 加强自身科研素质的培养, 完善知识结构

科研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科研也能够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师上好新开课程的能力, 教学和科研可以比作教师的左膀右臂, 两者必须协调发展。这就要求青年教师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 要结合教学工作, 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前沿理论, 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 根据自身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要深入系统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适应科学研究日益发展的需要[4]。

3.2 确立科研方向, 努力提高科研经验

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就必须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要完成由学生时期的被动科研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主动科研的转变, 应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从事岗位的科研特色来确定自身的科研方向, 也只有目标明确了, 投身科学研究才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而确定明确的科研方向, 需要青年教师已牢固的专业基础作为积淀, 以深入细致的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为导向, 以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依据, 以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为特色。这样才能开创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研究道路, 从而避免了做无用功、重复研究等弊端。

3.3 创造和谐的科研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土壤, 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和生力军,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优良的群体结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青年教师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 在科研梯队的建设中, 更加关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训练, 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科研能力强, 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要对青年教师给予系统的指导, 加强对他们的科研业务的培训, 与他们分享科学研究活动的经验。学校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 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体系, 实施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 尽可能地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提供方便, 确保他们从事的科研活动顺利地开展, 适当给予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和科研预研经费, 设法改善他们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 为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个公正而又充满竞争的科研环境。

3.4 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现代的科技活动都是高度组织化的, 要把独立的个人组织成一个有高度凝聚力的科研团队, 去更好的完成科研任务。为了更好地调动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需要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相结合。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 科研管理工作要根据教师对利益追求的层次和需求的不同,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政策, 是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在每个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同时, 也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 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在工资、奖励等收益分配上要进一步向青年教师倾斜, 从制度上鼓励激励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

3.5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加大对青年教师科研活动的经费投入

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是科学研究可持续的前提, 因此, 就要构建健全的人才流动机制, 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科研队伍的相对稳定, 广纳贤才, 优胜劣汰, 鼓励并保持人才、信息、学术活动与外部系统的经常性交流, 这样有利于博采众长, 有利于科研团队人员内部的调整和优化, 有利于队伍的稳定, 有利于科研团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提升[5]。同时, 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一方面, 学校要整合现有的科研资源, 形成团队合力, 积极争取科研立项, 是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获得充足的经费支持。也可以设立如青年科研基金等形式, 加大对青年教师科研活动的支持;另一方面, 要加大对实验设备、实验器材、实验材料等的投入, 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

教师具有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师知识创新的源泉, 青年教师必须加强科研意识, 注重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没有科研为支撑的教学, 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将使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学校的教书育人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续。

[编辑:林剑峰]

摘要:从高校青年教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出发, 分析了青年教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总结了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遇到的主要问题, 给出了提高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途径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戴文彬, 纪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途径探析[J].科学研究管理, 2008 (3) :25-28.

[2]魏若男.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中的问题及提高科研能力的探讨[J].科研管理, 2007 (5) :47-48.

[3]马晓波.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科技与管理, 2002 (3) :140-142.

[4]徐友浩, 宋俊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5) :150-154.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5

改革备课方式,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在上一次(04年9月)备课改革的基础上(10年以内教龄的教师要求备详案,10—20年教龄的教师可备简案,20年以上的教师备课可用提纲式、表格式、图表式、网络式、板书式等),进一步加强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培养创新型教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本学期,要求10年以内教龄的教师要求备详案,每月按时间上传校园网,教后记占所有教学设计的30%(平均每月6篇)。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应更注重于对教学的反思和分析,并逐步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学设计方式不限(提纲式、表格式、图表式、网络式、板书式、注解式等),但要以单元为中心,以每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为重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或对教学案例进行理性分析,或对教学片断的得失进行对比反思,并形成书面文字,上传校园网。10—20年教龄的教师每月至少4篇(每篇600-800字),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月至少2篇,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月至少1篇。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6

关键词:科研项目;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2-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技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所以我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但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前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希望通过它的实施能够扭转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本文以化学化工学科科技创新教育为研究方向,结合本人几年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最近改名为“卓越未来创新人才孵化项目”)、挑战杯项目和开放实验的实践经验,提出通过科研项目带动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路,以期为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出借鉴。

一、科研项目与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的必要性

我们的科研项目属于化学化工学科,可以分为三类:①纵向的基础研究课题:由政府部门立项的科研项目,包括纯属探索性或揭示自然规律的纯基础研究项目和具有近期应用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②纵向的科技攻关或产学研项目:由政府部门立项的科研项目,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开展到一定程度,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却尚有一些关键技术难题需攻克。③企业的横向项目:由企业委托高校进行开发的项目,主要针对企业目前产品在生产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或者企业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发现的某一市场前景良好的产品。将科研项目与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具有必要性和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研究内容或者已深入国际或国内前沿,或者属于应用前景非常好的技术难题,其研究价值高。其次,参与科研项目,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科研角色,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培养创新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再次,科研项目大都已开展了一段时间,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有利于完成预期的研究目标。最后,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不但能够完成项目的部分任务,最重要的是为导师选拔适合自己梯队的研究生奠定基础。

二、如何将科研项目与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入

1.选题方面的技巧。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参加的课程或项目主要有毕业论文、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最近改名为“卓越未来创新人才孵化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挑战杯项目和开放实验项目等。选题时要遵循如下原则: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完成预期目标;与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接近并让学生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可以查到一些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工作量适中,难度适宜。但是,不同的科技活动,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题目和研究内容都要做相应的调整。以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季鏻盐改性粘土的关键结构及长效抗菌活性研究”(No.20676049)为例来说明:用于毕业论文、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或创新训练项目,可以将题目定为“季鏻盐改性蒙脱土(蛭石、凹凸棒石、高岭土等)的制备及表征”、“季鏻盐改性蒙脱土(蛭石、凹凸棒石、高岭土等)的结构及抗菌性能研究”等,如果以任一种粘土作为一个题目,那么就可以衍生出许多研究题目和内容;开放实验项目可以做其中几个实验就行了,如“十二烷基三丁基溴化鏻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制备4~5个不同质量比的季鏻盐改性蒙脱土就行了;如果是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或挑战杯项目,就要报季鏻盐改性粘土的产业化及应用的研究内容,根据季鏻盐改性粘土多功能特性,可以将题目定为“新型多功能季鏻盐改性粘土的开发及产业化”、“新型多功能纳米复合塑料的制备及应用”等。

2.建立成员结构合理的课题组。一般情况下,毕业论文和开放实验项目是一人一题,而卓越未来创新人才孵化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挑战杯项目都是一个课题组,且基本上是同年级甚至同班级的相互熟悉的学生。不过,不管是个人项目还是团队项目,最好都成立课题组,成员包括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并且让硕士生或博士生参与指导,这样不但可以互相提携启发、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科技创新活动高水平顺利完成,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3.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总结。我们一般让学生每个学期交流2~3次。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总结,对学生来说,不但可以解决在科技创新活动所遇到的许多难题,而且通过交流可以吸取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方向更明确。对导师老说,可以随时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进展,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方案和阶段目标进行调整。学术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通过科研项目带动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效果

本人自2007年开始带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最近改名为“卓越未来创新人才孵化项目”),至今已带了5届。2005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郑佳主持的“新型季鏻盐改型粘土抗菌剂的研究”(No.cx07050)项目获得暨南大学第三批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二等奖,郑佳因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而获得保送硕士研究生资格;200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薛琰主持的“有机层状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能”(No.cx09063)获得暨南大学第五批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三等奖;2008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张劲林申报的“单层石墨烯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No.1055911018)获得了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资助,目前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已经在国际著名的化学学科期刊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上发表论文1篇,张劲林也获得保送硕士研究生资格。此外,我们还带了一些挑战杯项目和开放实验项目,都顺利结了题。最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卓越未来创新人才孵化项目都处于申报阶段,已经有许多学生主动联系我们,要求给出题目让他们申报。本科生毕业论文方面,除了做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最近改名为“卓越未来创新人才孵化项目”)的学生接着做毕业论文外,近三年强烈要求到我们这里做论文的学生越来越多,2010年4个,2011年5个,2012年增加到7个。学生们感觉在我们这里做实验,对他们自己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实非常有效。

总之,通过这几年带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经验来看,将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纳入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内容,以此推动本科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静,尹忠东,艾欣.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张凯斌,谭洪波.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1).

[3]梁鹏,刘洁,田原宇.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7).

[4]梅书霞,谢峻林.关于在校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措施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1).

[5]王蕾.浅析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6]任成龙.论科研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7

1 明确教学目标, 深化教学改革

《动物疾病学》课程的特点是要求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挖掘学生创新潜质相挂钩;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构建自身特色教学体系相一致;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教学内容、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培养四环节, 突出学生科研创新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教师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开展创新教学方案,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 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保持课程内容、教材、知识的先进性, 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空间[2]。

2 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催化剂

教师是以教学和传授知识为职责, 以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规律、创建新理论、发现新问题为基本的崇高职业。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科学研究, 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增强科研活力, 激发新的研究课题, 催化科研思维的成熟和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湖南文理学院以课程负责人为切入点, 专任授课教师为主线, 专业学生为授课面, 不断采取课程预讲、听课和集体评课等方式, 以点带线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 不间断地为科研工作提出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不断打造科研队伍的结构, 提高任课教师科研水平。在以课程教学为单位的基础上, 把授课教师组成科研攻关团队, 组织大家在教研室踊跃发言, 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的教师结合自己申报经验, 就团队每位成员申报课题的题目、人员组成及申报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 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和作用, 团队成员课题申报率和中标率近年来大幅提升, 团队学术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对于团队中新进人员, 采取一帮一的方法, 让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新进成员在备课、上课、学生作业和实验等方面掌握技能, 提高水平, 同时新进成员又丰富了团队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 为科研带来了新方法和新思维。组织和鼓励授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及教学经验会议, 汲取新理念, 更新现有知识, 激发新想法。授课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方向及近年来发表文章挂到网上, 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随时联系教师, 拓宽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

3 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最基本的两项重要职能,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充实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程质量和专业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研究[3]。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 可以把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了解科研内容的最新进展。通过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 完善充实教学内容, 整合优化科研及教改成果, 使讲授的《动物疾病学》课程中涉及的各科疾病内容材料更加全面、详实, 真实生动, 学生学习兴趣和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大大增加, 授课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授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研项目, 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等措施, 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用于生产实际, 积累和丰富了实践、科研经验, 锻炼了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4 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4.1 拓宽学生参与科研的形式

教师除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自己的毕业课题设计、参加校内科技制作等项目外, 还通过吸引学生参加课外其他形式的科研活动, 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及参加地区和国家级科研比赛的方式, 引导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授课教师的科学研究。例如:2010届毕业班学生通过自己申报学校科研制作项目, 在自家猪场完成了中草药添加剂对猪生长性能与抗病技术的应用研究,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配方中草药成分来替代抗生素, 观察其对猪生长性能、应激反应、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等方面的影响, 再利用实验室仪器进行血样成分指标分析等研究工作, 高质量、圆满地完成了课题研究内容。

4.2 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一切科学研究的生命,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指标[4]。创新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2个层面。创新精神是创新意识、开拓与求实等精神的心理品质;创新思维则是不受现成和常规思路的约束, 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解答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挥与知识的丰富度成正比。只有善学博学, 才能拓宽思维空间, 发挥其创新潜能。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打破固有思维的障碍, 灵活运用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方式对现有理论和权威认知勇敢地提出质疑, 并为学生最大程度地提供各种条件和资源, 让学生的想法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和诠释, 把“想象”变为现实。

4.3 借助兴趣激发创新

兴趣是一切学习过程的原动力, 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创新[5]。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调整知识结构, 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真实病例以及教师在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和商榷, 使学生感觉不只是在听课, 更像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学生知识面的拓宽, 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学习热情和兴趣明显增强, 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4.4 拓宽创新平台, 完善创新性评价机制

目前湖南文理学院的实验室面积扩大, 具备了较好的科研条件, 尤其是专业依托的创新平台是省级动物学重点建设实验室和动物科学专业实验室, 所属学科动物学为省级“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此外, 学院根据动物科学专业服务地方的特点, 先后在多个县乡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实习基地, 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 着力打造学生科技创新平台[6], 为专业教师和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由授课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实验前期对每位学生科研课题和项目的实验设计、实验先进性、操作步骤以及技术路线等进行可行性和创新性评价, 对不合格的实验项目和方法予以否定, 并提出参考建议。通过以上机制学生的探索科研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5 多层面、多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多层面推进《动物疾病学》课程的改革。例如:为了让学生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培养和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吸取生产实际中的经验教训,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授课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奶牛场、养鸡场、猪场等实习科研基地实地参观、学习和调研,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此外, 教师还重视学生教学和科研信息资源检索能力, 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信息资源 (如网络课程平台及文献检索信息平台) 进行课程预复习、资料文献收集和检索等工作。总之,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操作、社会实践及科学研究等多层面、多途径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通过对《动物疾病学》课程的改革, 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课程教学和师生科研两者的关系更加协调, 构建了良好的高校育人环境,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摘要: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催化剂, 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 在科研中创新, 在创新中科研, 通过引导和鼓励教师、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拓宽学生参与科研的形式, 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借助兴趣激发创新, 拓宽创新平台, 完善创新性评价机制等多层面、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通过建立和谐的科研促教、科研促学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动物疾病学》课程教学体系, 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提升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水平, 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动物疾病学,科研促教,创新能力,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匡淑娣, 朱明艳, 张亚非, 等.兽医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 发展趋势[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 (4) :51-52.

[2]武瑞, 杨焕民, 夏成, 等.动物医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可行性方案[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20) :264-265.

[3]王章豹, 孙显元, 李钢.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4]左之才, 邓俊良, 刘长松, 等.加强《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建设, 提高兽医学生临床实践与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 2006, 12 (4S) :7-8.

[5]张必涛, 肖旭.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25 (2) :325-328.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8

对于市级农科院而言,科研条件建设是有效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此为从源头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着力加强科研条件建设。近年来,市级农科院的科研条件建设与创新能力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当前仍然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与省级农科院相比其科研条件往往比较落后,目前亟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市级农科院科研条件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基于当前农业科研工作的特点,从明确科研定位、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培育创新文化、深化人事管理、拓宽合作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切实提升市级农科院的科研创新能力。

1 市级农科院科研条件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

市级农科院在管理上大部分隶属于地方政府,其中也有一些隶属于省农科院,这种管理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科研与生产的一体化发展,但在参与地方整体发展过程中却很难找到有效的着力点。同时,机关化的管理机制以及单一的激励机制也不利于科研队伍的稳定,限制了科研作用的有效发挥,从而制约了市级农科院科研条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1.2 经费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投入农业科研的资金相对较少,特别是市级农科院拥有的科研经费水平均远低于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3,4]。此外,在争取专项科研经费方面,市级农科院难以与省级和部属科研机构公平竞争,申请省级以上课题经费难度较大。由于科研经费支持不足,同时尚未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市级农科院的科研条件与创新能力往往不能适应区域农业科研的需要,从而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1.3 人才建设

市级农科院青年科技人员普遍较少,科技人员的年龄结构比例往往失调,年龄老化问题较为突出,从而导致科技队伍缺乏活力。同时,由于市级农科院经济效益较低,导致科研人员薪资福利较低,由此导致人才流失和人才断层的问题较为突出,使得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稳定。

2 市级农科院科研条件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2.1 明确科研定位

市级农科院的工作重点是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区域重大科技攻关,以服务“三农”为主,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大部分市级农科院主要依托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优势和生产力水平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主要解决本地区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为此,市级农科院首先应明确科研定位,树立“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理念,紧紧围绕本地区农业主导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方面提升科研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同时,应积极鼓励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零距离”接触,不断收集本地区农业生产对科技的需求,随时从生产中获取科研灵感,按照生产需要选择课题并及时匡正科研方向。

2.2 创新管理机制

与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相比,农业科研有其自身的规律,主要表现为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对此,市级农科院应遵循农业科研规律,充分围绕本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构建适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学科体系。一是建设一支专业化强、人员组成稳定的科研管理人才队伍,设立科研业务秘书管理岗位并强化其职能;二是改变只重视项目审报、结题,轻视运行的管理方法,加强项目运行阶段的管理;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经费、成数、人才培养、团队业绩等纳入年终考核,实行激励机制和末位淘汰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3 加强平台建设

由于农业科研平台建设事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市级农科院应不断加强农业科研平台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对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和效益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优化科研平台建设规划布局,加强与兄弟单位科研平台的合作与交流,最大限度地挖掘已有科技资源的潜能,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二是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整合科研平台网络资源,促进共享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手段标准化、统一化,同时加速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建共享,提升仪器设备利用率。三是建设与管理并重。充分利用有限资金,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平台的功能,制定科学完善的科研平台管理、评估和考核办法,提高科技资源共享率,不断创新科技平台的管理和运作水平。

2.4 培育创新文化

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是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形成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先进理念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是一种有利于创新、激励创新的文化,培育创新文化有利于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5,6]。对于市级农科院而言,应不断挖掘创新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将其与单位的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从而使创新文化切实融入到各项工作中,以培育科研创新精神为目标,将创新文化与制度管理进行深度融合,建立规范有序、和谐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5 深化人事管理

市级农科院要以建立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同时加强对现有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为专业技术人员多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关的学习培训机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科技创新团队整体水平;二是健全和完善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为科技人员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有效发挥提供有利环境;三是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方式,将项目、经费与聘期挂钩,建立竞争上岗、动态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制度[7]。

2.6 拓宽合作渠道

加强学术交流,增强科研合作,鼓励科技人员继续进修学习,并邀请知名农业专家来院开展讲座、进行交流,通过联合开展品种选育以及对栽培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大型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的合作,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合作体制。

3 结语

对于市级农科院而言,科研条件建设的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是其综合实力的表现,而且会对其科学研究的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市级农科院应根据农业发展方向,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地区性优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增强区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市级农科院的科研条件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牵涉到人、财、物的方方面面。为此,在开展科研条件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市级农科院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科研定位,在确定建设目标和方案时,应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从而为后续科学研究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建设经费得到最佳配置。同时,应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努力提高科研条件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效率。此外,作为科研条件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市级农科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促进优秀科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蔡金华,付反生,张玉军.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84-386.

[2]蔚承祥,孔怡.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8(11):520-525.

[3]杨曙辉,宋天庆,欧阳作富,等.我国市级农科院: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8(5):24-29.

[4]汪飞杰,张应禄,刘振虎.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现状及政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6(4):55-56.

[5]唐小见,杨梦婷.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360-361.

[6]韩进,李思经,陆建中.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17044-17046.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9

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开始尝试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本科教育中来,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鉴于此,我国的很多高校也逐渐重视实践教学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尤其对一些理工类的学科,已采取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改革。如增设实验类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开展一系列模拟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搭建开放性实验平台[4]。另外,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的科研平台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实践训练。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动手操作、感官观测,还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思考、推测结论,并利用所积累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探索与解决问题。因此,通过科研实践,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有效地引导他们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开展实验过程中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尽管如此,我国在本科生教育中实施科研训练计划普遍较晚,尤其对很多普通高校而言在这方面的经验仍然十分缺乏。我们结合多年来在指导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中的经验,从选题、科学开展科研实践以及撰写论文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一、科研实践与理论教学相契合

科研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人们持续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决定了开始从事科研训练的对象为大二或大三的学生为宜。这个阶段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从而初步具备了从事科研实践的条件,但他们接触的知识面毕竟有限,且对科学前沿知识大多了解较浅薄。众所周知,科研实践不仅需要研究者对问题有较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其积极去探索与开展相关的工作。因此,对课程任务本就较繁重的大学生而言,若所选科研实践方向过于脱离课程教学内容,不仅不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还容易因为难度过大使学生失去信心。相反,若以专业课程里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为立足点,同时结合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科研实践工作,则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自主探索与发现问题。如我们在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时以材料专业课中涉及的超顺磁性材料为研究对象,当制备出的粒子确实具有可磁性回收时发现他们异常兴奋。可见,与理论教学相契合的科研实践不仅有利于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地促进科研实践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安排与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在对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之前,他们在这方面大多仍是一张白纸,而科研实践是一个较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同时,科研实践看似复杂、深奥,但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科学地安排与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的人才。针对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与学习特点,教师在指导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往往需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训练。

1.文献调研与实验基本技能训练。所选取科研实践方向的重要知识点可能在理论教学中已涉及,但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创新性,需要研究者对所选方向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仍存在的关键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另外还需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寻找突破口,而这些仅仅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如何在庞大的知识库面前准确地选取所需的内容呢?这是大学生从事科研实践工作时首先所面临的问题。对材料类方向而言,尽管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期刊上,但考虑到大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往往基础较薄弱的现实情况,指导教师可建议学生先阅读中文类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最近的综述性科技论文或优秀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对大学生快速了解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动态非常有效。通过对这方面的指导可使学生掌握文献调研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只有经过充分的文献调研,才能使学生对整个科研实践工作有较全面的认识并树立起持续开展下去的信心。

对材料专业的学生而言,科研实践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材料制备与表征测试,这就需要学生在独立开展科研实践工作前先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本校及本专业可用的实验或科研平台情况,开展相关的科研实践工作。对常规的实验制备方法,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相应培训的时候应详细地阐述其工作原理、强调可能需注意的事项。如用常规的水热法进行材料制备时需提醒学生注意反应温度不宜过高、操作时应注意避免被高温烫伤;若反应中涉及到强酸或强碱等还应强调酸碱腐蚀可能对人体的伤害。另外,对于某些本校不具备但又常用来进行材料表征分析的大型仪器设备,如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可只教其表征原理及分析方法。

2.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与开展科研实验。与课程实验大班教学不同的是,科研实践主要针对那些专业知识储备较丰富,同时又渴望探索科学前沿知识的部分大学生。因此,在教育模式上不再受兼顾大局这一因素的限制,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既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去独立设计与开展科研实践工作,也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科研知识较薄弱的客观事实,避免急于冒进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应侧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待其进行了充分的文献调研和掌握了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后,可先让他们尝试重复别人的研究成果,然后逐渐学着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与开展科研实验。在初期,大学生往往较难抓住问题的关键,不易把握方案的可行性,这时需要教师多引导,并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提供合适的建议。需要注意的是,科研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面对期间的曲折与失败部分学生往往容易气馁,作为指导教师应时常注意学生的思想波动并及时开导。另外,为减少科研中的困惑和避免闭门造车这种现象,定期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对开展科研实践同样十分重要。

3.撰写总结报告与论文。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定期的工作总结有利于加深对前期工作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缕清思路,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如每两周进行一次总结能有效地提高科研实践工作的效率。对指导教师而言,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科研实践进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另外,当科研实践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需要将科研成果撰写成科技论文并在相关学术期刊上进行发表。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实验数据及主要的结论以科学可信的方式呈现在别人面前,另外通过专家对所做工作的认可提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与信心,并激发他们更强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索新工作的热情。基于科技论文的发表需要较扎实的写作基础与经验,同时又需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可先让大学生撰写初稿,然后由指导教师反复指导修改,最后经过教师的润色来完稿。

三、结论

科研实践作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同时也跟其他培养模式一样满足一定的规律。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合适的选题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效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前提,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从文献调研、实验基本技能培训、独立设计与开展科研实践并撰写总结与实验报告步步深入是最终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当今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而科研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选题、文献调研、基本技能培训、独立设计与开展实验以及撰写总结报告与论文等方面对科研实践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同时对各阶段的必要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这些对大学生从事科研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永长,宋安齐,陈雪峰,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686-689.

[2]邹云玲,李酽.材料化学科研实践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探索[J].大学教育,2013,(16):94-95.

[3]恽超.能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训练课程新模式[J].科教导刊,2015,(22):25-26.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10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拥有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而对于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生)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现在国内理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基础实验和中级实验的层次。由于基础实验和中级实验主要还是针对已知的研究进行验证和重复,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缺乏必要的、直接的过程教育。而在大学里,虽然在大三学年理工科专业还会开设90学时左右的本专业的实验课,实验内容也相应地增加了与教师科研工作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但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内容有限,学生仍不能全面地了解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更不用说做到如何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真正应用到科学研究中了。而且,专业实验室面积较小,仪器设备有限,实验覆盖面低,专业实验室也只能接纳高年级或大三的学生,不能够对所有学生开放。

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诸多原因导致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欲望;(2)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3)创新目标不明确;(4)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5)缺乏创新的毅力。

鉴于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需要做到如下几点:(1)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氛围[1];(2)推出创新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如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实践培训体系等;(3)建立培养体系,如开设创新教育课程、课程教学渗透创新教育[2]、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等。

而开放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最快捷方式。高校理工科的各个专业,可以整合优势资源,把握学科前沿,对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把课业之外有精力、有能力的本科生和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有的放矢地让他们加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鼓励这些进入科研实验室的学生自己申请学校、省和国家的开放课题,即创新性强的小项目、交叉项目和有市场回报的项目等。然后,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的研究,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由教师教学生怎么做科研实验,到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再自己申请课题,经教师指导设计实验、完成课题研究等一系列科学研究过程,能够全方位地受到培养和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之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自身也能够加强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以科研支持教学,使科研和教学更好地结合。

二、开放实验(室)课题的选择

当前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成为知识传承、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在这里,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是科研活动的生力军。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无疑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和途径,同时对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引领他们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也有重要的作用。不过,学生对科研的认识还停留在本科基础试验教学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如何引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什么样的研究课题适合没有科研经历的本科生做呢?首先,应该选择较新的、体现当代学科前沿特性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子课题。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丰富多样,通过网络和新闻等渠道获得的科技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当代一些前沿和热点的科研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这些初步知识的获得对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选择研究课题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环境和能源是当代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半导体材料在这两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和知识在网络上以及一些书籍中都有体现,学生对这方面的科研课题就应该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其次,可以选择一些阶段性可以完成的科研子课题。这样的课题应该具有直接的、近期的、显性的价值。基础实验课中,一般每个试验结束后都会有一些实际性的试验结果,所以,本科生选择科学研究课题时,在注重前沿性的同时,也要注意获得试验结果的周期性,最好在比较短的期限内有初步的、阶段性的试验数据,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进行研究的兴趣。同时阶段性的成果可以培养学生处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加深对科研以及获得的书本知识的认识。如果一个试验获得结果的周期特别长,很容易使学生对研究的兴趣降低,或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迷惘。再次,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设计性。科学研究试验与基础试验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试验的设计性。试验过于简单化、程序化使研究课题与基础试验的区别不明显。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些试验流程以及组装试验仪器,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设计性试验的成果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对研究课题的兴趣。

本科生毕竟不同于研究生,他们的主要精力还应该放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因此,选择一些具有前沿性的子课题非常必要,这样的课题研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也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动态,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学生认识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将兴趣化为动力,更加自觉地参加并开展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更关注长远的、具有隐性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科学研究课题,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问题。

三、开放实验(室)课题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必须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加工处理各类信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等则是创新素质的基本要求。开放科研实验室使之成为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以此为契机整合资源,建立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课题,使科技创新活动得到最好普及,既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又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普及。

高等教育是将普通育人和个性育人相结合,既鼓励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脱颖而出,更要着力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普及。大学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种大众性和普及性不仅为每个大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还要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会应用各种资源,不断发展。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那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培养,设置开放实验(室)课题,可以汇聚优秀科研教师的力量,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以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培养学生。通过对学生开放课题的指导,教师本身具有的创新精神也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师生互动,形成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突出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能够使学生自觉地融入科技创新这个大课堂,逐渐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色之路。

另外,从事科学研究需要相对稳定的团队,需要一定的孵化时间,如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突破或收获。因此,可以说科学研究工作是一项需要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又考验意志、锻炼思维、苦中取乐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从事开放课题研究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及和谐的沟通能力。

总之,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历史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开放科研实验室,使教师在指导学生从事开放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如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样,作为培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抓,并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3]。从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摘要: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开放高校科研实验室使之成为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会聚优秀科研教师的力量,组织课业之外有精力、有能力的本科生和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有的放矢地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宋辉,姜秀珠,徐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

[2]常彦伟,郭永环,郭玉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在专业课堂中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浅谈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26-02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标和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

一、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招考制度不合理

我国现有研究生选拔制度主要是通过笔试初选,复试后录取。笔试成绩起决定性作用,必须超过分数线才有复试的机会。笔试内容主要是针对基础理论和知识,基本上很少有反映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测试题目。而复试的考试过程和内容,通常没有充分考核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素质。这种招考形式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很大弊端,如一些考生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专攻与考研相关的考试内容,不关心与考试不相关的内容;一些考生是跨专业准备入学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相对不扎实,准备考试仅仅会 “背”初试时的专业课,对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了解不深,为其入学后其自身学习、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带来很多问题。许多学生笔试成绩较高,但在创新能力方面较弱。这种研究生招考机制的弊端,使考试后录取的研究生存在着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而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另外,从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上看,通常只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平时成绩达标即可获得学历学位证,这种“严进宽出”的特点使学生不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写作学位论文时不深入研究,不关注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不仅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使得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科研成果缺乏创新点。

(二)研究生培养制度不完善

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研究生培养在理论基础方面占的比重过大。另外,一些学校研究生的课程形式,多数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很少有课堂报告和讨论的形式。如果改变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研究生做课堂报告或采取讨论问题的形式,就可以刺激学生阅读大量文献, 能培养学生查阅和分析文献的能力,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一些学校研究生的课程安排较随意,要求不严格,学生不上课、教师调课停课等现象频繁,部分教师甚至让学生代替授课。另外,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每位导师所带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缺乏对研究生的指导和管理,加上有些导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更使得学生得不到导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一些导师没有追踪学术前沿,自身知识陈旧,不能很好地履行导师的职责。某些导师没有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即使让学生参与项目,也只是进行一些整理数据、收集材料等初级的工作,使得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锻炼,更不用说创新;一些导师不重视对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要求不严,影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现今社会的学术风气比较浮躁,也让研究生很难静下心来做研究,致使个别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时出现抄袭、拼凑学术论文、篡改数据等不良现象。

(三)科研资源条件缺乏

各高校拥有的科研资源不同,那些科研资源环境薄弱、科研经费不足以及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团队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情况(自然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 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另外,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明显不足[1]。我国研究生由于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动手能力不强,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也大多是按既有的方法去完成项目,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在增加,但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经费投入(包括高等教育经费和高等学校科研经费)并未等比例增加,致使每个研究生能享受的教育资源日趋紧张,直接导致一些高校很难在图书资料、计算机及其他科研实验条件等硬件建设方面有较大改善。

二、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制度

研究生招考制度、淘汰制度以及培养过程中的激励制度等都会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培养。需要构建以“创新潜质”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2]。在制定研究生入学选拔机制时,应该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考试内容和题型都应突出评估考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有些高校本科教育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对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活动、获得奖项及学位论文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评价,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分,这为评价考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参考。应重视复试的组织工作,加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淘汰高分低能的考生。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对学位论文的考查不严格,使学生在做科研时缺乏深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所以在培养环节应提高要求,如规定须在核心期刊或相当于核心期刊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才能获得论文答辩资格等,促使学生平时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另外,可以建立起一套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将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科研成果的创新程度等作为评估指标,对评价结果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行为。还可采取基金等方式,为学生的项目研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到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科研活动中。

(二)优化课程体系

设置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在完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布局和功能,全面反映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课堂教学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学生查文献后课堂讨论、小型学术报告等形式,增加学生参与的时间,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在专业课授课时须随时增加前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跟踪学科发展方向的最新动态。

(三)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

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环节,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导师队伍建设,可以建立一套开放式的导师遴选、 监督和评价考核制度体系,支持导师开展学术活动和创新实践,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应提高导师队伍的素质,必须选择具有高尚品德、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能把握研究方向发展趋势的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其次,一位导师不能带太多学生,须按其承担的科研项目、课程任务、研究经费等决定其指导学生的数量,课题和研究经费少的导师应少带或不带研究生。可实行联合指导研究生制度,使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学术梯队的整体优势,这可拓宽研究生的思路, 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导师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对导师要进行定期考核,不能一次遴选就结束,应支持导师进修,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最后,导师应尽量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包括文献资料、研究设备、研究经费等。

(四)注重实践活动

创新来源于实践,又最终应用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锻炼,让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是有效的方法。知识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促使学生加强对自身专业方向的理解,有针对性地改善学习方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应尽量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另外,最好建立产学研基地,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这对增加科研经费、增强科研开发实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无裨益。

(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术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有良好的创新氛围才会有活跃的创新活动,要营造创新氛围,必须依托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环境,建立实践和联合培养基地,举办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等办法来进行。首先,要加强学术交流,可以通过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形式拓展学生视野,跟踪最新前沿动态,学习最新的研究方法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其次,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训练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作为我国从事社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及导师必须改革科研教学理念,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育制度、师资、培养条件等,各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知识经济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早日实现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玉清.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

2009,(14).

[2]杨卫,来茂德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

创新与科研能力 篇12

一、大学学术文化与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间的关系

(一) 关于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是指:学术人在发展学术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 是一种求真的文化。学术文化承载着追求真理、批判现实、预测未来和启蒙大众的责任。大学学术文化是指:学术文化在大学中的体现, 它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文化使命, 在校园文化的整体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每个大学由于历史传承、定位、特点等的不同, 在探求知识、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和氛围也会有所不同。

(二) 关于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是指:能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它包括的内容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素质; (2) 敏锐素质; (3) 理性思维或称逻辑修养; (4) 正确的心态; (5) 充沛的精力。在以上五个方面中, 前三项侧重于人的创新能力类型, 后两项则倾向于人的基本品格和客观条件。本文主要论述前一大类, 故采用“创新科研能力”的说法。

创新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创新科研能力虽有一些先天的成分, 但主要是通过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 在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与创新实践中熏陶、历练、培养出来的。因此, 要充分认识到对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 始终把握好对其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性。

(三) 大学学术文化对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作用

首先, 建设大学学术文化, 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 对研究生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与理想, 提升学术品位、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和塑造完善的人格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而这些正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灵魂。同时, 建设大学学术文化、营造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 对研究生树立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挑战传统的创新精神, 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 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 建设大学学术文化, 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有助于研究生树立求真的科学精神、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促进研究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 建设大学学术文化, 形成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学术氛围, 对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知识更新、科研水平和科研质量的不断提升, 起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毫无疑问, 优秀的师资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保证, 与此同时, 浓郁的大学学术文化氛围也会不断增强导师们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出导师们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上的直接而巨大的能量。

二、对目前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与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 形成共识, 开展实质性积极有效的工作, 取得理想的成果

通过建设大学学术文化来促进对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 这一理念已在社会各层面达成了共识, 并得以重视和实质性的推进。具体表现为:自上而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针对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工作, 有了一定制度、项目和经费的保障, 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各高校积极响应, 搭建了研究生学术文化引领、交流、拓展的平台, 努力营造浓郁的大学学术文化氛围。一方面, 展示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大师、专家的学术风范、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 给予研究生以思想的启迪、眼界的扩展, 促进学科前沿创新知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 激发了研究生投身科学研究的志趣和动力, 促进了上海市及跨省市高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创新思维的碰撞以及相互学习借鉴。研究生通过参与这样的系列学术文化活动, 总结自己的科研工作与成果, 整理从事科学研究的思路与体会, 使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得以有效的推进。

除此之外, 各高校在建设大学学术文化, 提高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方面, 结合自身的特点也有新的探索,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再就是将建设大学学术文化, 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通过制度加以保证。与此同时, 学校、学院、导师项目组分层面对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提供资助和奖励。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具有科研含量的大奖赛, 营造了学校学术文化气氛, 训练研究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 全国各地区, 各高校都积极开展了建设大学学术文化, 提高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工作, 主要方式趋同, 具体做法各异, 形成了良好的态势。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推进大学学术文化建设, 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表现为认识不深刻。虽表面上承认学术文化建设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两者间的密切关系, 但内心还是将两者割裂开区别看待, 狭隘地将创新科研能力看作做具体项目的能力, 导致部分研究生参加学术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够, 缺乏热情, 处于被动的状态, 也导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思想与学术境界不够高的情况。

其次表现为所开展的学术文化等活动比较多地局限在公开的大的场合, 甚至于存在流于表面形式的情况, 缺乏深入性、扎实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学科团队之间、导师之间、研究生之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缺乏学术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 各自为阵, 导致学术气氛连不成片, 学术氛围不够浓郁。

还有则表现为研究生管理建制不够完善, 力量配备不足, 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的问题。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一方面, 导师精力有限, 照顾不周全, 特别是在研究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指导有明显不足的现象, 导致少量研究生出现心理障碍, 影响学业的完成;另一方面, 研究生秘书兼职太多, 研究生人数的成倍增长, 也使得秘书精力不够, 出现疲于应付的状况。这些对大学学术文化的建设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或多或少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上列举的问题各高校的情况各不相同, 可能在一些研究型名牌大学表现的就不突出, 或解决得比较好。

三、对建设大学学术文化, 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 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开展学术文化活动, 提高其创新科研能力

“导师制”和“科研性”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 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导师在学术文化建设和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关键性主体作用, 着重在指导研究生从事科研实践中引领其树立正确的学术观, 掌握科研方法, 探索求真, 创新突破, 实现对其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 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不断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质量, 在委以重任的同时, 给予导师以必要的培训和科研条件及学术深造交流机会的支持, 调动导师们的积极性。

(二) 针对研究生群体特点开展学术文化活动, 提高其创新科研能力

“学术性”、“松散性”、“自主性”是研究生群体的特点。要针对这样的群体特点开展学术性和研究性强的活动, 内容、规模和形式相对精、小、灵活, 提高活动的精彩性和实效性;要重视和发挥研究生在开展学术文化活动中的生力军作用, 发挥其学术性、自主性的特长, 放手开展学术文化活动, 在自治中强化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术文化活动所营造出的学术科研氛围, 反过来又转化为研究生自觉投身于科学研究、提高自身创新科研能力的内驱力, 解决了被动性的问题;同时追求真理和学术理想的理念还提高了研究生的凝聚力, 克服了松散性带来的纪律观念、集体意识淡漠等问题。

(三) 几点具体建议

在已形成的论坛、讲坛、奖励、参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基础上, 将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做得更细, 更加深入地植入到最为活跃的基层土壤上, 使对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更为直接、生动、有效。

1.将学术文化活动渗透到研究生基础的教与学和从事科学研究之中, 发挥导师在其中的引领作用。可以将部分学术文化的建设以小型项目的形式展开, 科研团队和导师都可以任务认领, 有项目经费的支持和一定的奖励, 使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由上层扩展到下层。

2.提倡举办各层面、各种形式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交流会, 包括设立学术文化茶座, 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流科研体会。

3.建设学术交流网站, 介绍学术成果和研究动态, 开辟教授笔谈专栏, 树立学术榜样, 发挥榜样的力量。

4. 改革研究生专业课由一位教师授课的模式, 提倡以课程群团队成员系列授课的方式上课, 充分发挥团队教师各自的专长, 给予研究生更精华、更丰富、更前沿的课程体验, 同时也促进教师精益求精, 学术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5.完善研究生管理的配置, 加强指导力量, 以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成倍增长的要求。

摘要:阐述了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与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间的密切关系;展开了对目前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与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根据研究生培养特点和研究生群体特点开展学术文化活动, 提高其创新科研能力的观点, 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学术文化,研究生培养,创新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树森.逻辑修养与科研能力[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

[2]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8) .

上一篇:人本主义原则下一篇:基金会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