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原则

2024-10-19

人本主义原则(共11篇)

人本主义原则 篇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充分的顶层设计, 勾勒了未来一段时期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 为依法治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构的进程中, 坚持“五大原则”, 是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当法治成为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之下, 更要牢牢坚持。

一、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根本的保证亦在于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条重要的基本经验就是在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以及各方面, 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关系各族人民福祉、关系社会稳定, 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 亦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与政治保障。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其应有之义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一致性,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须坚持党的领导, 而党的领导地位亦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不断完善与巩固。要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有序, 彰显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实现各族人民的福祉, 就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地位。

(一) 要夯实党依法执政的法治基础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 规定了执政党的合法执政地位, 并通过制度的设计使执政党的治国理政能够沿着宪法法律的路径前行。依法执政对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仅要通过宪法法律等方式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还要求执政党要不断地加强党内规范的建设, 从严治党。治国理政依法, 从严治党靠法, 这是夯实执政党依法执政基础的两个基本层面。

(二) 执政党要带头守法,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以党纪、党内法律规范为制度依据, 不断实现从严治党的法治化

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不仅总揽全局, 同时还须协调各方, 使政府、人大、政协以及检察、审判机关能够在法治建设中各尽其职, 将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与执政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党不仅带领人民制定法律规范, 实施法律规范, 同时党自身又是模范遵纪守法的主体, 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执政党要加强党纪与党内法规建设, 将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不断构建起党内法律规范体系。实践已经充分地证明,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关注从严治党建设, 对于党内的腐败、违法乱纪始终采取高压态势。

(三) 要不断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 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形成一支尊法、守法、知法、用法的法治队伍

依法治国不仅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 亦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党员干部在法治建设中, 率先垂范, 成为守法模范将会发挥积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将推动形成全社会的守法氛围。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摒弃特权思想、官本位思想, 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 对人民、对法治常怀敬畏之心, 不断培养、形成法治思维方式;在行动上, 要严格依法办事, 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慎言、慎行, 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在司法领域避免行政权干预, 使每个案件都能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与正义, 不断养成、践行法治行为方式。

二、价值皈依:人民主体地位

依法治国的主体在人民,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就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充分的体现并实现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中。法治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这是依法治国的价值皈依。以此为基本指引,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充分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实现并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人民权利的丰富内涵, 并在法律运作中充分地保障人民权利与自由的实现, 从而在党的领导下, 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得以维护, 共同富裕得以促进。

(一) 要坚持立法与制度建构中人民的主体地位

须将党的群众路线基本要求实现于立法与制度建构过程, 充分地体现出立法与制度建构的民主性、开放性, 使立法与制度建构过程成为听民声、集民意、汇民智的过程, 从而使立法与制度建构能够体现人民群众的诉求, 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 亦是法治对立法科学性、民主性的要求。这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前提是:在宪法法律等规范中, 以法律的形式, 明确人民在管理国家事务, 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务中的地位、途径与实现方式。只有人民主体地位的法定化, 才能将人民主体原则的要求实现于法治建设的诸环节之中。

(二) 要坚持执法与司法环节人民的主体地位

依法治国要求在行政执法以及司法环节, 体现出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坚持, 这种动态运作层面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 基于对公权力权源的正确理解。简单地讲, 公权力的权源来自于社会大众私权集合化后的让渡, 换句话说, 社会大众的私权是具有强制力的公权力的来源。在社会主义国家, 权力的最终享有者应为人民, 公权力行使的最终目的亦应是人民权益的实现。这就使执法为民, 为人民服务成为了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的当然需要。

三、运行准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治的基本价值内核包含正义与公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所包含的正义与公平的具体体现。任何个人、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其活动都应该纳入宪法法律的范围, 享有私权利、行使私权利, 享有公权力、行使公权力, 履行义务与承担责任都要依法进行, 在摒弃特权的实践中形成对于宪法法律权威之信仰与崇尚。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 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需要在法律制度建构上充分体现统一性、协调性, 徇私枉法、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不论以何种方式, 以何种借口, 都应被禁止。

(一) 平等: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在依法治国中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不仅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更是从“平等”角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属性。对于平等的涵义有着不同的定位, 但在法治视域下, 平等一般体现着其一, 实体法规定的平等;其二, 法运作层面在程序及结果上的平等。平等首先应是法律在实体规定中的平等 (并非法律规定的权义完全相同, 与法律对弱势群体等特殊主体之保障并不冲突) , 这种实体法规定中的平等, 包含对于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性规定, 并以此为前提体现在权益保障中的一视同仁, 即不论任何主体, 权益之受损、受侵害都应获得法律之保护, 并实现相关救济。如果法律实体规定平等性确实实难通过程序纠偏, 其结果实难体现平等, 更无正义与公平可言。

(二) 在依法治国中不断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求

1. 摒弃特权思想, 培育尚法理念。

平等原则最重要的要求就是, 在法律面前无特权。在享有宪法与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各项义务时一律平等, 不因财产、教育、职业、民族、性别等有所差异;在权利平等保护的同时, 不因身份、地位的差异而使之逃避处罚, 即在责任承担与追究中的平等;任何主体不得享有法外特权, 并不得使其他社会主体承担法外义务与惩罚。任何政党、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与组织以及各族人民, 都应以宪法法律为其行为基本准则, 不能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2. 完善制度建构, 维护法治权威。

法治权威的树立, 重要的立足点在于科学、统一、协调的法律规范能够在现实中得以运作实施。这种法治的权威, 对于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规范的制定要体现出科学性与统一性, 避免使用中统一案件出现不同结果。法律规范制定缺乏统一性, 各规范间缺乏协调, 无疑使法律规范的操作性降低, 从而在差别适用中损害了法治的权威。要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的程序设计, 确保执法严格、违法必究与司法尊严。维护法治权威, 重要的环节在于权力行使者能够依法办事, 正确行使权力, 这就意味着党员干部在守法中要带好头, 并加大对于违法乱纪的惩处力度, 从而使法治权威得以彰显。

四、实践方式: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法律与道德都是治国理政的方式, 也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法律与道德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都具有明显的指引作用, 但实现方式各有不同:法律在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上具有强制性, 从而树立法的权威;道德在提升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上具有说服性与劝导性。法治重制度建构, 德治重思想提升, “内心之法律为道德, 成文之道德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 法治与德治不尽相同, 不可替代, 各具功效, 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积淀了数千年中华文化精髓的国家,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过程中, 更不能忽视德治的重要作用。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国家治理合理, 方能实现社会的有序与健康。

五、现实基础: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要尊重中国发展的现实与规律, 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已有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国家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法治建设, 这是历史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就是要求我们要始终用辩证的方式看待中国的实际与社会发展阶段, 坚持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 正确的看待客观与主观, 实际与理论相统一的问题, 立足于本国国情, 考量法治建设与社会制度、改革开放、文化传统相适应的问题。

(一) 要正确地认识、甄别外来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法治模式与中国实际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国本土法治与域外法治在精神理念、文化价值、实践模式中的碰撞、交锋, 已成为现实使然。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中国法治资源的实际, 透过现象看本质, 理性的甄别域外法治的诸要素。我们必须看到域外法治中包含的积极因素, 例如人权保障, 私权意识等, 更要甄别域外法治的政治基础, 不能以所谓的“民主”“法治”而在制度模式上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在价值观念上奉行所谓“普世价值”, 这都是在无视我国实际的前提下, 陷入了西方的语境陷阱!这就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现实的、新的要求, 也只有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的深入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 要传承优秀法治成果, 做好本土法治资源的整合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要实现中国优秀法治成果的传承, 汲取千百年来中国法律文化有益的精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包含的重德治教化、孝、礼等, 都可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 不断丰富其内涵。同时,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 还要不断实现本土法治资源的整合, 立足我国发展实际, 依托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积极发挥民主、法治宣传、制度创设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作用。

(三) 要开拓进取, 着眼未来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绝不是闭门造车, 更不是墨守成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与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这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法治建设要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需要。这就意味着, 法治建设从中国实际出发, 也要在制度创设上具有预见性、前瞻性,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六、结语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内涵丰富的体系工程, 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 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从中国实际出发, 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 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创造新的法治文明。

参考文献

[1]参见秦龙, 肖唤元.用“五个坚持”推进法治新常态建设[J].学习月刊, 2015 (03) :5.

[2]潘盛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N].人民日报, 2014-11-21, 第7版.

人本主义原则 篇2

秦迪20***6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学类 2015级政治2班

摘要:如何协调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以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作用,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集体主义的实现形式所要注重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集体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与作用

一.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列宁看来,宇宙间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联系。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的“现象性”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我们认为,可以表述为对立统一关系。

(一)二者的对立性。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利他原则、共享原则和互相合作原则;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自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竞争原则。二者间是不同的。首先,利他性和自利性的不同。利他是以他人、群体利益为主体行为的出发点,而自利性则是以个人和个体利益为目的;其次,共享与等价交换的不同。实体利益的共享原则要求无差别地共同享有

群体利益,而等价交换则要求有差异的主体按其价值贡献的大小获得所能享有的利益;再次,合作与竞争的不同。在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中,合作原则要求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社会资源配置、社会经济活动中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而竞争原则则要求以主体自身的实力,占有对资源支配的权利,它要求优胜劣汰。

(二)二者的统一性。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性集中反映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上。首先,利他性和自利性是主体行为的两个方面,是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人作为个体是利益的最终享用者,必然有着与自身存在和发展相适应的利益关系,也就会形成自利性的行为。自利性行为本身反映了在有限资源、有限利益的条件下人们行为选择的客观事实。但是,人又是社会性的人,即在与他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中才能存在和发展,也就是说,个体是以他人存在和发展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个体行为的利他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人和社会所接纳,才能形成共同存在和发展的群体社会。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利他性和自利性是相互联系的。

其次,实体利益共享和等价交换反映了利益分配的两个方面。利益无差别的共享原则反映了群体利益对每个个体的平等权利,共同享有社会财富以求得每个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然而,个体在享有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时,不能无偿占用,尤其是在物质财富尚不丰富,尚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需要每个人在享有的同时必须支付。这就要遵循等价交换① ①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3.的原则。实体利益的共享与等价交换反映了社会的人在利益分配中,获得利益与对利益的贡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基本关系。

再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竞争要求优胜劣汰,以主体自身的优势拥有对资源配置、经济活动乃至其他活动的支配权,以求获得最大的收益;合作则要求差距互补,共同收益,一起发展。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竞争是以合作为前提的,在合作中实现竞争的效率。合作又是以竞争为前提,在竞争中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没有合作,竞争就会失去对象;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动力。最一般地讲,经济活动就是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竞争与合作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水平。

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三大基本作用。这些作用是: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促进职业道德规范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一)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

1.保持团体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集体主义有助于团体成员彼此之间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统一。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为基本思想,以利他性、共享性和互助合作性为基本原则的伦理意识和行为规范能够促使人们自觉地服从和维护集体利益,积极地团结起来,为了共同利益而努力。从而使团体内部保持稳定和团结,减少了将众人组织起来的组合成本和监督成本。

2.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行动的规模经济是实现经济效率的重要形式。它是在对于一致利益目标认同下,人们所采取的一致行动所形成的行为的协同效应。集体主义通过激励成员的信心和热情,将人们的行动聚集在实现整体利益的目标下,从而提高了人们行动的协同性。在经济社会中,个体利益千差万别,个体行为也千差万别,集体主义的利他原则、共享原则和互相合作原则能对多样性的个体行动产生整合作用,通过利益和行动结果的一致性使人们产生对集体行动的认同感,聚集起来共同行动,形成行动的规模经济。

3.协调不同个体、不同群体间的关系。经济社会中存在着不同利益取向的个体和群体,他们之间会因不同利益取向而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影响着经济效率。集体主义能够协调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包括着多个个体和群体的利益,以一个集体主义的利益观将有差别的利益取向融合起来,扩大共同利益面,减少利益的差异面,保护存在着的不同利益面,就能化解矛盾,减少冲突。把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信念,不同利益取向的主体联合起来,在集体主义环境中,牺牲一些有差异的短期利益,增加共同的长期利益,就能减少磨擦,减少矛盾,从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二)建立社会职业道德的作用

1.规范经营道德。任何职业都是通过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方式为他人服务的。生产和经营这些产品和劳务与享有和消费这些产品和劳务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价值与使用价值分离的过程,是一个产权转让的过程。生产和经营这些产品和劳务,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满足人们的需要,还是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运作效率。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职业道德、经营道德要求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产品和劳务时,要承担有利于他人和社会 的义务与责任,并以此确定主体的行为规范。生产与经营者在生产、流通、交换以至消费等环节上,本着有利他人,有利于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而从事经济活动,不允许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发生。应当讲,用集体主义精神和原则规范经营道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良好经营道德的坚实基础。

2.有助于市场竞争道德规范的建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没有竟争就没有市场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通过经济力量的较量获取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权力。不同的市场竞争道德规范所引发的竞争行为是不同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竞争意识和行为免不了导致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市场竞争道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竞争能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有助于市场竞争朝着利他性和合作性方向发展。从而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实现竞争效率。

(三)推动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1,它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市场经济的规则,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因为秩序安排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的综合体现,遵守秩序,按规则行事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

2.它能监督和评价人们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自觉执行规则的程度。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和伦理规范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公众评价的途径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评判,从而起到法律、法规之外的监督和评价作用。

对正统主义原则的再认识 篇3

关键词:正统主义;塔列朗;维也纳会议

一、何为正统主义

对于正统主义的内涵及其实质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该原则“实质是恢复1789 年以前欧洲政治秩序”[1](P.5);也有认定正统主义是“恢复在18 世纪末以来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被推翻的各国的正统王朝”[2](P.134)。可是,这些观点都值得商榷,因为它们并没有反映出当时欧洲政局的变化。对于正统主义的理解还是要落实到正统性的认识上。在此,把正统性分成两个部分来分析:

第一,正统性并不是恢复1789 年之前的一切,也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辟。

以法国为例,虽然波旁王朝得以复辟,但实际上却是资本主义国家。复辟后不久,路易十八就颁布了新宪法,取名为宪章。“该词尽管出自旧制度,实际上却是一部限制国王及其大臣权力的现代宪法。宪章保留了大革命和帝国的大部分成果,保障了国有财产的产权,甚至给予在拿破仑统治下不曾有过的出版自由。”[3](P.71)而再次复辟后的波旁王朝,虽然有过白色恐怖的统治,但他们也无力去全然恢复大革命之前的政治秩序。所以,大革命前的政治秩序在法国是一去不复返。两次王朝的重建,虽在复辟的程度上有所区别,但都无一例外地肯定大革命的成果。

其实像该阶段复辟的西班牙波旁王朝、荷兰奥伦治家族等亦是如此,都是在新旧模式间寻求一种平衡点。所以,正统主义虽然在恢复着那些被推翻的封建王朝,但是并没有消灭“由于法国革命所产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4](P.155)

第二,所谓的复辟并不都是恢复君主政体。诚然,当时欧洲主要还是封建王朝,可还存在着一些其它制度,比如瑞士联邦,它也在维也纳会议后得到复辟。所以,正统性并不就是封建王朝的简单等价。

维也纳会议最值得称道的是确立了瑞士的中立国地位,但是对于瑞士而言,它的旧制度也在这次会议后得到了复辟。新联邦的出现其实是正统主义在瑞士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大革命时期海尔维第共和国的否定。但是这里所说的正统主义却是有别于“正统王朝的复辟”,因为从瑞士历史上来看:其实是联邦制度的回归。

现今的瑞士联邦脱胎于老三州的永久同盟。1291 年8 月,在长期反抗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斗争中,阿尔卑斯山深处的乌里、施维茨和温特瓦尔登三个森林州的人民团结起来,“缔结了旨在对外共同防卫、对内仲裁纠纷的联盟,史称‘永久同盟’。这份拉丁文盟约的问世奠定了瑞士建国的基础。”[5](P.61)这份盟约同时也开启了瑞士的旧联邦时代,直到1798 年,拿破仑侵吞瑞士,将其改为海尔维第共和国。但是“海尔维第政权是一个进口货,它完全是陌生的东西。”[6](P.176)所以,该政权在拿破仑帝国垮台后马上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且再也没有出现在瑞士的历史长河里。1815 年,国会商讨新联邦公约草案,之后得到维也纳会议上欧洲诸强的承认。该公约重拾了为海尔维第共和国所抛弃的联邦制度。作为瑞士史上的复辟时期,1815 年联邦公约颁布后,“在各旧主权州内部的确出现了复辟现象,但是只是统治者们在复辟,实际上从属地并未恢复,乡村仍保留着平等地位,政治上的倒退并未阻止历史继续发展。”[5](P.66) 对瑞士而言,这就是正统主义的复辟,仅仅是联邦制度的回归,当然不存在封建王朝的复辟。

二、正统主义的缘起与发展

正统主义到底是如何缘起、发展的呢?一般认为:正统主义直到维也纳会议才产生的。可是在会议召开前,这些正统王朝就已经复辟了。所以,学术界对于其出现时间的定论还是失之偏颇的。因为作为一项会议乃至调整其后一系列国际政局变化的指导原则之一,正统主义也是有其缘起、发展的过程的,并不是一蹴而就。当然它的提出离不开塔列朗。

塔列朗认为:“法兰西的利益要求列强阻止拿破仑,要求他们联合在一起,筑起坝堤,反对他不可满足的野心,拿破仑的事业不再是法兰西的事业了。”[7] (P.66)的确,一直以解放者自居的拿破仑在此时已经成为了践踏欧洲各国主权的侵略者,而一直以天然疆界为目的的法国人此时已向更为深入的欧陆腹地进发。所以,在塔列朗看来,此时拿破仑的事业已经不能再代表法兰西。1813 年底,拿破仑邀塔列朗出山再度执掌外交部时,为其一口回绝。所以,塔列朗此时的态度不再是为拿破仑的个人荣誉而服务,而是坚持法兰西国家利益至上。这其实是塔列朗提出正统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1814 年初,为了消弭反法联盟间的分歧,各国签订了《肖蒙条约》。该约的签订“反映了反法联盟国家在欧洲恢复欧洲封建统治、恢复法国大革命前欧洲秩序的企图。”[8](P.343)这也预示了法国的未来是要恢复大革命前的政治秩序。当反法联盟的军队进驻巴黎后,又是塔列朗出面与各战胜国订立停战协定。可是对于战后法国的未来,各战胜国是莫衷一是的。有的主张让拿破仑的儿子罗马王继位,有的主张前帝国元帅贝尔纳多特主政,但塔列朗力排众议要求恢复波旁王朝。之所以推出路易十八完全是出于法兰西国家利益的考虑,因为路易十八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其正统性无可厚非,所以符合《肖蒙条约》的精神,当然也受到了像英国等大国的支持。这正是正统主义的初露端倪,此时它的指代对象仅限于法国。

1814 年5 月,塔列朗与反法联盟签订了《第一次巴黎和约》。虽然他们主要商讨的是如何处置法国的问题,但还是对一些欧洲国家的领土作出了调整。其中认为“置于奥伦治王室主权下的荷兰应增加其领土。该王室尊号与主权行使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属于已任或将任外国君主的国君。”[9](P.49)该条例承认奥伦治家族对荷兰的正统统治,否定之前建立的拿破仑王朝。其实质正是恢复大革命前的正统秩序。这也是继法国试验之后,塔列朗再度运用正统主义处理欧洲问题。

1814 年10 月,欧洲各大国齐集维也纳,商讨战后和平问题。在一次预备性会议上,面对四强的诘难,塔列朗正式提出正统主义。他指出:“路易十八的一位大臣出现在这里表明了一条神圣原则,它是一切社会秩序的基础。现时欧洲的第一需要是永远消除唯有征服才能获取权力的观念,恢复正统继承权这一神圣原则,它是秩序和稳定的保证。”[10](P.416)这是塔列朗把处理法国的那项原则运用到整个欧洲,是其原则的细化阶段。但是,经过塔列朗赋予具体内容的正统主义原则,按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并不利于沙俄和普鲁士实现扩张的目标。因为这一原则破坏了沙俄和普鲁士获得波兰和萨克森的计划。为了协调各国间的分歧,大会还提出了补偿原则予以补充。所以,最后签订的《维也纳和约》其实是正统主义与补偿原则相协调的产物。

参考文献: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2 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2]施兴和.近代国际关系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3][法]瑟诺博斯.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J].法国研究,1984,(3).

[4]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端木美.论瑞士联邦的历史渊源与沿革[J].世界历史,1991,(5).

[6][瑞士]威廉·马丁.瑞士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7]辛益.塔列朗与法兰西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J].史学月刊,2005,(11).

[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 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9]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10][法]安德列·卡斯特洛.塔列朗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人本主义原则 篇4

作为新事物, 世界大学城的出现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的实名制、海量资源的汇集重整、新的学习方式, 等等, 从思维理念到行动方法, 对教育管理者和每一位师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个向度来看, 人是要适应物的。然而, 人与物的关系不仅仅是人对物单向度的被动适应, 相反, 人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人是人的一切创造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源于对人的需求的关注, 因满足人的需求得以被人接受。新事物要保持恒久的生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则要不断研究人的新需求。世界大学城空间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必须创新求变方可葆有魅力, 创新求变的核心, 即尊重人的主体性, 关注并满足人的需求, 为人的发展服务。这就是世界大学城建设与应用中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题中之意。坚持人本主义原则, 世界大学城空间才不会为空间而空间, 才会始终不脱离技术为人服务的主题。

一、世界大学城空间技术变革的人本主义原则

世界大学城空间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技术是人的创造性的结晶, 新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的需求, 新技术的发展动力在于人的需求。世界大学城空间作为一项应用技术, 其出现源于发现了教育领域对信息集成、便捷沟通、自主学习等方面的需求, 该技术因满足了这些方面的需求而得以迅速推广。但由于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要求世界大学城空间技术必须不断变革创新。

关注用户体验, 满足用户需求, 是世界大学城空间技术不断求变求新的关键所在, 即遵循了人本主义原则。目前, 我们可以看到, 世界大学城空间越来越富于变化, 功能越来越齐全, 操作越来越人性化, 反映了技术对人的尊重, 人的需求又推动着技术不断进步, 人与技术之间便建立了和谐关系。

二、世界大学城空间资源建设的人本主义原则

海量资源是世界大学城空间的突出特点。在大学城空间建设过程中, 空间资源是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 海量资源也是集优势与缺陷于一体的。一方面, 网络提供了极大的信息容量,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 过多、过滥的信息干扰了学习者对有用信息的正确分辨与选择。尤其那些自身主体性不强的学生便会无所适从, 甚至会为汹涌澎湃的信息浪潮所淹没。

在世界大学城空间资源建设的初级阶段, 其基本上处于一哄而上的状态, 重数量而不重质量, 导致重复资源、无效资源堆积, 泥沙俱下, 良莠不齐。资源不经筛选盲目堆砌, 对于空间使用者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这便不符合人本主义原则尊重用户需求的涵义。目前, 空间资源建设朝着个性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很多学校开始建设主题空间、特色空间等, 这实际上是对空间海量资源按一定的逻辑思路加以归类整理, 空间资源的个性化、有序化、系统化是资源建设中的人本主义原则的充分体现。

三、世界大学城空间应用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的目的在于以新的技术手段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 进而促进人的发展, 建设是为了应用。要使世界大学城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在学校发展、学生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用, 无疑应坚持人本主义原则。

(一) 以人为本开展空间教学

空间应用于教学, 是对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创造性运用。空间教学是教师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空间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空间教学以人为本, 即以教师和学生为本, 尊重教师和学生在空间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和学生在空间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传统教育理论以教师为中心, 把学生当做教学活动的对象。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3]。作为教育者, 教师通过自身的主体性引导和规范受教育者学习和发展。

在空间教学中, 尊重教师和学生在空间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其在空间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应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只要有良好的平台, 人便可以发挥出无穷创造力。每位师生都可以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打造一个极具个性的独特世界。在空间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大学城空间的资源优势和沟通优势,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学生则可以利用大学城空间便捷的参与方式和更加自在的沟通方式, 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师生都以主体地位参与其中, 师生创造性得以发挥, 便可从空间教学中体验到价值感、成就感和极大的乐趣, 空间教学便有了生命力。

空间教学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另一层含义即满足师生在空间教学中的多样化需求。只要师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到空间教学中, 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 如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需求, 师生在空间使用中的对空间技术的需求, 等等。对于师生的需求, 各相关者 (如大学城空间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教师等) 应予以密切关注并创造条件满足, 以师生需求为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

(二) 以人为本进行空间管理

空间应用于学校管理, 是对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另一创造性运用。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学校管理不是“为了便于管理”, 而是为了为师生和学校的良性发展服务。这也是空间管理的人本主义原则。

1.利用空间让师生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学校的良性发展有赖于师生的共同努力, 发挥师生主人翁精神, 让师生参与学校决策和学校事务的管理, 无疑是有效的途径。大学城空间便捷的交流方式和通畅的沟通渠道, 为师生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了条件, 学校可在大学城空间开辟专门的平台方便师生建言献策, 并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

2.利用空间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利用网络获取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学校可利用大学城空间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便捷服务, 学校还可以利用大学城空间交流的便利性调查师生的满意度, 作为服务质量和管理绩效的考核标准。

(三) 以人为本实现空间育人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目的, 世界大学城空间开辟了学校网络育人阵地。大学城空间育人阵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育人阵地是指专门建设的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主题特色空间, 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励志园”、“怡心园”等。广义上的育人阵地则是整个世界大学城空间。空间育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大学城空间的丰富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 全面发展是包括学生的“知、情、意、行”在内的发展。传统教育形式由于种种原因, 往往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无暇顾及, 对于学生多元化的兴趣爱好也无法满足。大学城空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 教师可利用自己的特长, 建设除专业课程空间以外的多样化的主题特色空间, 在此基础上实行空间选修课等, 不仅可为学生提供更为精深广博的学习资源, 而且可以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实现自身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创造条件。

2.利用大学城空间时空无限制的特点, 发挥空间全程育人的优势。育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大学城空间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 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动态, 师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这使得育人的全程性、即时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3.发挥个性化师生空间的隐性教育功能。从广义上来看, 整个世界大学城, 每个教师和学生的空间都是育人的场所。个性化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是巨大的隐性教育资源。见空间如见其人, 师生个人空间一般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展示了空间主人鲜明的个性色彩, 很多师生空间也因其个性魅力拥有了大量粉丝, 产生了巨大影响力。这些个性化的师生空间是巨大的隐性教育资源, 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素质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在空间建设中应大力倡导师生空间做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发掘每个空间的隐性教育功能。

摘要:世界大学城的出现源于对人的需求的发现和满足, 要葆有持久的生命力, 则需要在空间技术、空间资源建设和空间应用等方面始终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 即尊重人的主体性, 关注并满足人的需求, 为人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应用,人本主义原则

参考文献

[1]钟熠, 杨泽泉.论大学管理中的人本主义[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6 (6) :142.

[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78.

人本主义原则 篇5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任务型学习;设计与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20-01

一、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和任务型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social constructivist model)在继承语言学习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使外语教学中又增加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外语教学模式。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为知识的产生是学习者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外界积极互动构建而成的。在建构主义模式中,学习者、教师、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环境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又相互作用的整体。在这个模式中学习者、教师、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环境都有其内在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者语言知识的获得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正是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结果。

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在外语教学领域,任务型学习早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多年来,国内外对于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在完成某种特定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对于语言学习而言,任务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所获取的知识,更能锻炼学习者的语言技能。

二、两者整合后任务的特点

如上所述,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注重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强调在学习者、教师、任务和学习环境互动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任务型学习在任务的设计时更加有据可循,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学习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的任务,是综合考虑学习者、教师和学习环境的任务。它不仅仅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媒介,更是两者相互合作的结晶。它基于特定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个学习要素的良性互动。可以说它的作用既在于使整个语言学习过程得以顺利完成,更在于帮助学习者顺利实现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

三、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任务型学习中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要求

依据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对语言学习的要求,任务型学习中任务设计势必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

(一)任务务求多样化。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绝非短期就能实现,这也就意味着语言教学任务必须适应这一特点。教学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和使用合适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教学任务要多样灵活不断变化。

首先,教学任务必然要符合学生的各自特点。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水平,教学任务也应当有适时的变化和调整。具体而言,就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当设计和使用不同形式和难度层次的教学任务。比如,对于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可以给予其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让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消除畏难、焦虑等消极情绪并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由其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从而保证其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其次,任务在组织形式上还要多样化。语言教学的对象是有着各种各样特点的人,因此,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在性格上、思想上、习惯上、甚至是民族和宗教上的差异。比如,在现代分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性格外向乐于表演的学生完成对话和场景表演等学习任务,而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则可以让其完成Presentation、组句、造句等不需太多表演成分的学习任务。同时,在任务的设计中还要杜绝敏感问题的出现。

(二)妥善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学任务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然而和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语言知识的获得并不意味着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形成。语言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知识的学习更是能力的培养。教学任务的设计必须能够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学任务作用不仅要强化所学的知识,还要重视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任务不能机械地重复所学的内容,而要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发现,在强化知识、铸就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任务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要明确教学任务的目的是“传授何种知识?”“培养何种能力?”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任务设计上讲求总体难度的控制。

如上所述,教学任务对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其整体难度该如何控制呢?是不是越难越好呢?毋庸赘言,若要使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水平,其难度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教学任务要切合学生的现有水平,最好是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又非不可逾越。而且要做到先易后难。“易”的目的在于消除学生的种种消极情感。“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可为而又难为的情况下完成各种教学任务,使其在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形成一定成就感又能塑造其良好的精神品质。而教师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的帮助也能发挥最大的效力,即,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按维果斯基“支架理论”就是在学生在即将获取新知的临界状态而又无法突破之时给予学生适时地帮助。

(四)注重语言运用的广度和深度。注重任务的层次与变化。

教学任务要力求涵盖主要的教学内容,务求使教学任务能够在教学任务中得以体现。深度是指教学任务要能纵向体现教学内容,在进行巩固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思辨、推理、判断等能力。所谓层次与变化,则指教学任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知识的层次变化而相应调整,从而能够从多维度多视角来体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总之,依照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的原则和任务型学习的理念,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在多个方面和多个维度满足一定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任务的积极作用使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广林,《四書五经》[M].北京:智苑出版社,2006。

[2]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

论社会保障的国家主义原则 篇6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 它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制定并实施社会保险法为起始标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就其模式而言, 主要包括:投保公助型、全民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和强制储蓄保障型。投保公助模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障模式。投保公助模式是由国家建立一整套社会保险制度, 由企业和个人进行投保, 国家根据实行情况给予一定资助作为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行投保公助模式的国家里, 企业承担较大的出资义务, 雇员个人也需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 一般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缴至政府进行统筹支出。全民福利模式, 即“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模式, 瑞典为突出代表。全民福利模式依靠高税收维持高福利。瑞典的高税收主要由雇主承担, 领取者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国家保障模式首创于前苏联, 推广于前各社会主义国家。其主要特点就是国家与企业承担一切养老费用, 个人不必缴纳任何费用。因企业实际上是国家的附属物, 表面上由国家与企业共同承担费用, 实质上是国家包揽一切。强制储蓄保障模式又称为中央公积金制度。其成功代表是新加坡。在新加坡, 公积金制度是一项强制型的储蓄计划。所有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参加该计划。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全部由企业与雇员承担, 政府只通过税收、利率等手段从宏观调控面上予以支持和帮助。与其他模式相比, 新加坡的政府负担最轻。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与传统保障方式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 是制度化的保障方式。

(一) 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追求的最高目标。

公平性主要表现为:一是保障范围的公平性, 即性别、职业、民族、地位、信仰等身份因素不会成为影响保障实现的限制性条件。二是保障待遇的公平性, 即社会保障旨在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 超出基本保障之上的需求则不在此列。三是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即保障规则的制定要体现被保障者的利益, 并能够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 进而使保障制度趋于合理与公平。1942年, 贝弗里奇起草了《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政策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 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 其保障对象、范围不能仅局限于某些阶层, 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保障和福利。这一主张被许多工业化国家所认可, 并成为西方福利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在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实现社会成员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任何成员只要符合法律统一规定的条件, 不论其地位、职业、贫富等均被强制性地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愈高, 这种机会的公平性愈表现得充分。社会保障通过基本保障维护了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公平竞争, 消除了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祸、竞争失败以及疾病衰老等因素导致的社会不公。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强制化的、规范化的社会政策, 已不再是统治者的恩赐与怜悯, 而是国家的一项应尽的责任, 保障的提供者与受益者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 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本质的东西。

(二) 政府积极参与是社会保障的制度保证。

社会保障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虽然政府在不同国家的保障模式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但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者和维护者,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实现的。诸如:俾斯麦主政下的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地, 其率先于19世纪80年代先后制订了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3年) 、工伤社会保险法 (1884年) 、老年残疾社会保险法 (1889年) 等社会保险法律。英国制定颁布了工伤保险法 (1897年) 、老人年金保险法 (1908年) 、失业保险法 (1911年) 、国民保健法 (1946年) 等法律。美国于1935年颁布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现代社会保障立法愈来愈趋于成熟:一是立法理念不再是单纯的社会稳定观念, 而是引进了社会公平观念和普遍性原则;二是立法内容向其他领域扩展, 并成为独立的庞大法律部门;三是社会保障立法国际化趋势明显, 国际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政府不但通过立法强制推行社会保障, 也通过立法规范保障行为, 而且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管理、支付和监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 以确保其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危机困境。就四种保障模式的国家主义色彩而言, 全民福利模式和国家保障模式国家主义色彩最为浓厚, 投资公助模式次之, 强制储蓄保障模式最弱。

二、中国社会保障的国家主义传统

中国拥有悠久的社会保障传统。孔子在《礼记·礼运篇·大同章》中提出并描绘了“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大同社会论集中体现着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纵观中国史籍, 赈济说的影响最为深远, “赈济者, 用义仓米施及老、幼、残疾、孤、贫等人, 米不足, 或散钱与之, 即用库银籴豆、麦、菽、粟之类, 亦可”。赈济说是用实物 (主要是粮食与衣服布帛) 救济遭受灾害或生活极端困难无以生存的社会成员, 以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思想。

我国除了具有“大同”、“赈济”等思想传统之外, 从古至今都有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积极介入。早在宋代就有专门机构对孤独老人进行政府救助。宋时, 主要通过福田院、养居院、养济院等政府机构进行救助。一是类似机构与设施, 后世也多有承袭。二是善堂和常平仓、义仓, 为常设保障机构, 其职能是对已处于困境者进行固定性救助, 对因意外灾害而处境困难者进行临时性救助。明清时代, 善堂就已有之。晚清时期, 善堂广置, 且规模大, 义举多。北洋政府内务部下设民政局, 掌管贫民赈恤, 罹灾救济等事项, 地方民政机构亦有救济灾荒的职掌。南京政府成立以后, 内务部改成内政部, 下设民政司掌管地方行政及经费、赈灾、救贫、慈善等事项。各省设民政厅, 城市设民政局, 赈灾、救贫、慈善等亦是其职掌之一。解放之初, 人民政府接管了由旧政府、善堂、教会和社会知名人士办理的育婴堂、孤儿院、敬节堂、养老院、残疾所等机构和组织, 在整顿、改组的基础上, 建立了各种新的福利组织。社会福利院收养的主要是孤寡残老和精神病患者, 其经费除了政府拨款, 还得到社会各界资助。1956年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该章程规定了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的“五保”制度。“五保”制度属于集体养老, 是以农村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供养的养老方式, 包括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改革开放前, 社会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孤寡老人在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给予照顾和物质帮助。

三、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政策的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都是政府。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角色举足轻重, 但也不能强调过头。过去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 政府的角色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国家对社会福利高度介入, 政府将大量的公共资源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以公共权力干预市场分配不公, 调节市场运作失灵, 使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较为充分保障。但与此同时, 它也产生了不少弊端:其一, 政府办的福利服务质量欠佳, 官僚化, 效率低;其二, 造成人们对福利金和政府服务的过分依赖, 工作意欲淡化;其三, 家庭和社区的责任削弱;其四, 政客、团体和官僚为讨好民众, 不断扩张福利和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造成政府功能超负荷;其五, 政府负担过重, 公营部门规模过大, 浪费社会资源, 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 社会保障不一定都要由国家包揽, 市场机制亦是福利产品得到充分供给的重要机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主义色彩虽不如福利国家那样浓厚, 但借鉴其经验, 汲取其教训,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一) 健全以多元主体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社会化作为未来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原则是强调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责任共担, 分清政府、社会、个人三方责任边界。养老资源最主要的有三个, 一是经济资源, 二是服务资源, 三是情感资源。就社会养老而言, 就是在经济资源和服务资源的供给方面实现社会化、制度化。政府应在政策制定、资金统筹、设施建设和管理监控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而具体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开发、供给可以交给市场, 商业保险、社会团体、社区和个人都可以借助庞大的市场网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进而形成保障资源开发与消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 建立统一的社保制度, 防止“碎片化”。

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是指社会不同群体的人群参加同一个社保制度, 待遇发放具有相同的标准, 不存在群体差异性, 而且在全国范围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分立的社会保障模式是指不同群体实行的是不同制度, 针对特定群体的多种制度并存, 待遇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相互之间难以流动。分立的社会保障模式具有诸多缺点:第一, 分立的社会保障模式阻碍了劳动力流动, 加重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扭曲效应, 严重削弱了一国的经济活力;第二, 分立的社会保障模式导致不同制度间就养老保障待遇的相互攀比, 导致政府无力控制养老金待遇增长,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第三, 分立的社会保障模式人为地加重了保障待遇不公问题, 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 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 法国连绵不断的罢工浪潮是分立模式诸多弊端的一个最佳注脚。

(三) 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这是工业化国家建立并实施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经验。在工业化国家, 普遍颁布有多部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 社会保障法律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中国现行养老保障法制建设的主要问题。第一,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迄今为止主要停留在行政规章和政策层面, 尚未作出统一的法律规定。第二, 养老保险实施机制运行过程中, 法律的规范作用发挥得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相关责任主体责任规定不明确, 因此挪用、侵占、截留社保基金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惩治。大多数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面, 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但也有部分国家可能出于政治的、社会的等方面的原因, 采取超越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做法, 二者均会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联合国《1982年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曾指出:“发展应被视为解决世界大多数地区整个老龄问题的关键。”因此, 就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来说, 制度完善和法制建设都亟待加强,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还在于大力发展国家经济。

参考文献

[1].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31

[2].郭文佳著.宋代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人本主义原则 篇7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 社会主义正义是指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行为的合理性, 是对人民是有益的符合历史潮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 与人民的实践步伐一致。马克思主义认为, 正义是一种基于实际的生产力, 寻求公平正义不能以牺牲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水平和生产力发展为条件;另外, 实现公平正义, 必须对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保护和增进[1]。并且,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不同发展水平上, 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思想认识的人, 不同阶层的人,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诉求也会不同。”[2]

二、社会主义正义的发展和原则

1. 经济领域

经济发展是缔造物质财富的范畴,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要在经济建设领域坚持正义的发展原则, 首先, 要创建权利、机会和规则平等的环境;其次,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政策;最后, 着重考虑再分配的公平性, 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2. 政治领域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不可能满足平均平等的要求。但是, 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却不被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限制, 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激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在政治建设领域坚持正义的发展原则, 一是, 要加快确保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制度;二是, 要保证各项与民主相关制度的实行;三是, 要有机地结合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3. 文化领域

首先, 树立尊重人人平等、尊重人的尊严、尊重法律等价值理念, 促进社会正义的思想支持。其次, 建立利他主义和不损己的思想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 社会领域

一是, 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消除目前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在所有制、行业和地区存在的差异, 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建立自成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正义的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是实现和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物质权利、民主自由、发展机会的基本依据, 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存续和发展的保证。在中国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的新的历史时期, 实现社会主义正义主要表现为, 社会各方利益已得到了妥善的合理的协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已得到了正确的有效的处理。

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义观, 需要以公平正义原则作为指导, 公正正义原则是一种通用的价值标准或一种核心价值观念, 为社会各领域的普遍约束力。

四、结语

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社会存在面临着文化焦虑、价值多元化等现象, 面临着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自由民主权利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焦点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为指导, 不断推进各项具体制度的落实, 在物质生产、文化建设、生态保护、社会和谐方面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建构主义背景下的音乐课教学原则 篇8

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音乐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音乐课上, 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组织、设计、分工、合作、讨论、协调的方式开展音乐学习与实践活动。同时,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向积极方面转化, 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建构主义学习原则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第二,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第三,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即发挥首创精神, 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

音乐教育内容在创造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需要教师善于挖掘, 巧妙设计, 精心构思。教师要以自身的创造精神感染学生, 带动学生。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它是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塑造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音乐教育是以学生的积极参加来获得愉悦感受为出发点,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激发人的情感, 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 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强调师生间的协作学习与交流对话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要让音乐课堂变成创造的课堂。艺术作品是极富有鲜明个性的, 要求接受者在欣赏、接受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依据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不同的思维方式, 展开想象的翅膀来领悟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随着音符的跳动, 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是音乐作品的需要, 也是人的感知、情感的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在抓好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 就要注重协作学习。因为协作学习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通过协作就可以共同进行单个学生无法完成的复杂的探究任务, 从而达到共同建构知识的目的。协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下一起讨论与交流, 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 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 协商和辩论, 再相互协商, 然后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 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在讲授知识时与学生共同讨论, 征求他们的意见, 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合作伙伴, 鼓励学生求新立异, 激发他们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的知识, 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 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 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所以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组成环节,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展开, 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助。

音乐教育课的设计要考虑有利于促进和激发学习者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 把学生能够自我发挥良好的学习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 按学生的观念世界、经验世界和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设法使学生对错误和矛盾进行讨论、对假设进行批判, 并对真理提出疑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观念世界、经验世界和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活动。

三、创造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 音乐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 是在实际情境或通过艺术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尝试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联想, 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 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中,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经验出发, 生成新的经验, 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相关音乐知识。因此, 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背景下音乐课学习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的支持和促进下进行的, 它有其强调学习与情感的关系。情感是学习的发动机和控制器。人在认识和学习的建构中, 并非纯粹理性的过程, 情感作为主体存在的重要方面参与着主体的认识活动与建构活动。人的情感也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突出表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总是有情感的因素参与其内, 学习贯注着人对事物、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态度。积极向上的情感是人的认识富有活力的成分, 是认识与学习建构过程的推动力量。情感影响主体认识的指向性和选择性。人在认识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对事物的兴趣及态度, 制约着主体对于认识对象的选择, 规定着认识的侧重点, 影响认识过程的速度和走向。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各种教学情境密切配合。

四、把意义建构作为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 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的, 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的,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 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教学就是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和描述来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具有客观性, 教学结果是可以完全预期的、可重复的, 因此, 教学应遵循客观规律。知识是客观的固定不变的, 复杂知识可以还原、分解为简单的知识, 因此可以对知识教学进行周密的程序设计。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塑造的对象, 它需要忠实地接受那些以分门别类的学科形式体现出的客观真理。就教学目的而言, 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客观知识并掌握真理, 而不是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显然, 这是行为主义的教学观。

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为了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起事物的性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并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思想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是指由教师根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场地, 选择以音乐为主的课题内容和材料, 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的活动。按照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节奏乐活动和音乐欣赏活动, 但是应用到实际活动设计中时有些音乐作品既包含音乐欣赏的活动内容, 又同时包含歌唱、韵律动作等活动内容, 这就体现了内容的综合性和丰富多变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音乐是情感艺术, 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 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受和体验。在音乐课堂中, 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创新的需求。

摘要:建构主义背景下的音乐课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性、对话与协作以及把意义建构作为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教学情境,音乐课

参考文献

[1]秦余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1) .

[2]张建伟, 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3) .

论刑法的责任主义与谦抑性原则 篇9

(一) 责任主义的概念

责任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责任主义是指只有具备责任能力与故意或过失这些条件时, 才能就其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 并追究其责任的原则。广义的责任主义还包括量刑中的责任主义, 即责任是量刑的标准。

(二) 责任主义的内容

责任主义主要包括主观责任与个人责任。

1.主观责任

所谓主观责任指的是不能仅以客观上发生了法益侵害或侵害的危险为理由来处罚行为人, 只有当行为人具备了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且具有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时, 才有可能非难行为人并对其进行处罚。

主观责任是与客观责任或结果责任相对应的概念。首先, 人类历史上长期盛行结果责任。就欧洲大陆的情况而言, 虽然罗马时代中期受希腊哲学的影响已经产生了“恶意”这一观念, 成为今日主观责任的滥觞, 但当时还不存在一般性的过失观念, 其责任观念是非常不彻底的。其次, 英国刑法理论上承认客观责任。所谓客观责任是指如果一般人肯定能遇见到结果的话, 那么就无须考察行为人本人是否有故意, 而可以直接认为其具有故意并成立犯罪。再次, 美国刑法现在还承认所谓绝对责任、严格责任, 诸如食品制造过程中混入了有毒物质这样的对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带来危险的情况, 美国存在以制裁较轻为理由而无论有无故意、过失均处罚行为人的法律。

2.个人责任

所谓个人责任是指只能就行为人自己实施的个人行为对其进行非难, 不能以行为人属于某一团体为理由使其为他人的犯罪承受处罚。个人责任是与团体责任相对应的概念。古代日耳曼所流行的氏族之间的血亲复仇、中世纪欧洲流行的没收财产都是团体责任的表现形式。近代以来, 团体责任被个人责任所取代。但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承担集团全部责任是否与个人责任相违背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 责任主义的贯彻

责任主义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第一, 不能就行为人没有责任的行为对其科处刑罚;第二, 不能就行为人没有责任的结果来加重其刑罚;第三, 不能仅以行为人的危险性作为刑罚加重的原因。

二、刑法的谦抑主义

(一) 谦抑主义的概念

刑法的谦抑主义是指刑法的发动不应以所有的违法行为为对象, 刑罚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加以适用的原则。

(二) 谦抑主义的根据

刑法对犯罪者科处刑罚, 而刑罚意味着国家强制性地剥夺犯罪人重要的法益, 是一种严厉的制裁。因此, 在判断是否动用刑罚时, 应考虑以下事项:

第一, 是否存在被害。如果没有任何一种法律利益受到损害, 就不应动用刑罚。即使存在被害, 也还需要考虑该被害利益是否严重。

第二, 动用刑罚是否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例如, 如果随意地处罚堕胎行为, 那么孕妇将不得不求助于冒牌的医生, 结果不仅会危机胎儿, 还会危机孕妇的生命。

第三, 刑罚以外的民事、行政制裁手段是否足以制止该种行为。如果足以制止, 则无需动用刑罚。

第四, 刑事制裁的成本。科处刑事制裁意味着警察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监狱等都要付出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如果这一成本凌驾于科处刑罚所要维护的社会利益之上, 那么原则上就不应当科处刑事制裁。

(三) 谦抑主义的内容

刑法的谦抑主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刑法的补充性、片断性和宽容性。

1.刑法的补充性

刑法的补充性是指只有当其他手段对法益的保护都不充分时, 才能由刑法以替补的形式来对法益进行保护。刑法必须是保护法益的最后手段。

2.刑法的片断性

这是指刑法不是将所有对社会有害的行为都作为处罚对象, 而只是从中挑选出一部分加以处罚。某种行为是否成为刑法的规制对象, 取决于该行为所针对的法益的重要性程度以及违法侵害行为的形态。

3.刑法的宽容性

是指即使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 但在衡量法益保护之后, 如果认为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 就应当重视宽容精神而控制处罚。

(四) 谦抑主义的贯彻

在贯彻刑法的谦抑主义时, 应注意刑事制裁的实效性、不可欠缺性和狭义的相当性三方面的要求。

1.实效性

它是指通过刑罚来处罚某种行为必须是达到规制该种行为之目的的有效手段。如果即使使用刑罚来处罚某种行为也无法达到抑制该行为的目的, 那么刑罚法规的这种设置就违反了比例原则, 是不应当被允许的。

2.不可欠缺性

是指通过刑罚来处罚某种行为必须是达到规制该种行为之目的的不可欠缺的手段。由于刑法具有最后手段性,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民事手段来处理某种行为, 那么就没有必要设置刑罚法规。

3.狭义的相当性

通过刑罚来处罚某种行为, 即使具备了处罚的实效性和不可欠缺性, 但如果存在诸如国家机关介入行为人的犯意形成过程的情况, 一旦认为国家进行处罚存在适格性的问题, 则因为欠缺处罚的相当性而不能对行为人进行刑事处罚。

(五) 谦抑主义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 随着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 各国刑事立法出现了新的动向, 刑法的谦抑主义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1.刑事立法的活性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各国立法机关陆续开始重新制定刑法典或频繁修改刑法典, 同时出台大量的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 刑事立法出现了明显的活性化的趋势。

2.处罚的早期化

各国今年来的刑事立法大量增加了对未遂犯、危险犯、预备罪的处罚规定, 逐渐使其由例外处罚类型变成常态处罚类型。

3.处罚的重刑化

重刑化主要表现为提高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 加重性犯罪、杀人罪、伤害罪及各种交通犯罪的法定刑。

4.评价

刑事立法的活性化倾向、处罚的早期化与重刑化对于刑法的谦抑主义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 有的学者一方面对这种立法持肯定态度, 认为这种趋势有其复杂的原因。另一方面主张将宪法中的比例原则运用到刑法中以制约国家公权力的行使。

摘要:责任是对行为人意思决定的非难可能性;谦抑意味着国家刑罚权的发动要自我控制。本文从责任和谦抑出发, 分别论述刑法的刑法的责任主义与谦抑性原则。

关键词:责任,谦抑性,刑法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 (第四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J].法商研究, 1995, (04) .

人本主义原则 篇10

关键词:爱国主义 乡土资源

《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生物科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而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再次强调,必须制定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分解贯彻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由此可见,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生物教师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就生物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原则作以浅显的探讨。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学生物教材中蕴藏着许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它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依据。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认真发挥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点,寻找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既有科学性,又有思想性,使其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例如,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一课中,我向学生宣讲华佗的麻沸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我国从古到今的生物科学成就,旨在增强学生的情与火,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一些政治口号、政治术语贴到教学内容上,生搬硬套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生物课变成政治课;更不能把一些伪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搬进课堂,破坏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使我们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围绕教学目的,使教学中的生物科学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事求是的原则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爱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有关内容,用真实的材料、确切的数字进行讲解。如我国有1100多种鸟类,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5%,我国还有金丝猴、大熊猫、银杉、珙桐等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品种等。通过讲解,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同时,我还向学生指出,我国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由于盲目的、不科学的开发利用,还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对资源的需求量大等特点,因此我国的资源实际上并不丰富,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加之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比起许多先进国家来,也是相对落后。所以生物资源亟待保护和发展,我们应该有危机感。不要因为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只讲光明一面,不讲落后的一面,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讲清我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我国可耕地总和仅占世界的7%,许多动植物种类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植被减少、洪水泛滥等,以危机感来激发更深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祖国的紧迫感和为我国生物科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的责任感。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大讲爱国主义理论,而不与实际相结合,这种脱离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没有收效的。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我们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其一,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当代中学生,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对祖国的过去、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实质知道甚少,所以很容易产生盲目羡慕外国,认为中国不如外国,现在不如过去。针对这种思想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新中国在生物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国外、与解放前进行比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其二,是联系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热爱家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家乡就是祖国的代名词。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我县的生物资源,以及本地区工业污染情况等,让学生了解乡土的生物资源,以及它的保护、开发、利用现状,使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祖国的具体体验,从热爱家乡出发奠定献身祖国的思想基础同时还引导学生大处着眼,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保护自然环境。

其三,如果我们只在课堂学习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知识,而不进行乡土资源的调查、生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那么学生就缺乏对乡土直接的感性认识,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教育就会逊色。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领会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预期目的。遵循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的原则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认识和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才能完成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的重任。

根据初一、初二学生喜欢直观、形象、事例生动的特点,我在介绍我国古代的生物学成就时,把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作具体例子,用优美 语言详细讲述李时珍如何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花了27年时间完成了共59卷109万字的巨著,把我国的医药科学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使学生深受教育和鼓舞。针对高中学生喜欢深刻、简单富有哲理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在讲授生物与环境这部分内容时,适时地运用一组数据如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2.7%,居世界120位,近1/3草原成了沙漠等,介绍我国环境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通过这组数据来认识到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我们的教学既言简意赅,语意深刻,又避免了概念化、冗长的毛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人本主义原则 篇11

关键词:教育发展,人本原则,瓶颈

1. 创建新型师生观, 提高教师的感召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新型师生观的核心在于热爱学生, 表现为爱心、关心、温暖、支持、信任、帮助等;感召力即常讲的亲和力, 是指协调、和谐, 体现为师生关系的适度与合理。要提高教师感召力, 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维护学生自尊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也是提高教师亲和力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次, 要从日常教育活动做起, 从小事做起, 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近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后, 教师要成为学生亚文化活动的支持者, 积极支持学生的亚文化群体活动。

2. 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 积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主体性, 就是指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 它包括独立主体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内部因素, 因此, 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决定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

(1) 紧扣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 它需要借助教材, 通过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 最终达到培养健康人格的目的。所以,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 其质量和水平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新教材的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

(2)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新教材一改以往日纯理论运用, 而是大胆地采取新的形式, 通过动手、动脑等形式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采用讲座、演讲、辩论、知识竞赛, 主题班会等形式上“活动课”, 并且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制作形式多样的多媒体, 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应把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转向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从而把情境教学演绎成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一堂课。

(3) 深化教育改革, 多为学生构建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舞台。“打铁先要自身硬”, 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一改从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 积极地在教学中注意激情激趣, 以情明理, 情理交融, 扎扎实实地去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多为学生搭建发散思维的舞台。

3. 以教育公平化为立足点, 实施分层教学,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育公平化是基础教育永恒追求的目标。因此, 在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心中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关爱,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 在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 才能够真正渗透分层教学的思想, 以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分层教学的思想, 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 从而使学生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成绩。学校学习仅仅是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一个短暂的阶段, 学生要能够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需要, 必须具备自我持续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 并坚持终身学习。分层教学时必须开展研究性学习, 因为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是较高层次的自主实践活动。

学生主体创新教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也是中学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应坚持“权为生所用”“情为生所谋”, 做到“公平、公正、客观”, 实现和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 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努力适应时代的变化, 注重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以培养真正能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最终顺利突破教育发展理念中人本主义实施的瓶颈。

参考文献

[1]董锦芳.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高中生学习 (师者) , 2014, (2) .

上一篇:丙烯酸酯的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创新与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