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角

2024-10-17

人本主义视角(共12篇)

人本主义视角 篇1

不久前富士康员工的连续非正常死亡事件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而且也有专家学者对此专门展开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尽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非正常死亡还没有定论, 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由于员工不良情绪达到极点而产生的极端行为。如何做好员工的情绪管理, 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员工的不良情绪, 这是摆着每一个管理者面前的新的课题。

一、情绪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 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 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简单说,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正面情绪是指以开心、乐观、满足、热情等为特征的情绪;负面情绪是指以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等为特征的情绪。种种的负面工作情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而言, 危害都是很大的。长期的情绪困扰得不到解决, 除了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 还会使个人丧失工作热情, 影响个人与同事的人际关系, 并且影响个人的绩效水平。

目前, 企业员工逐渐转向80后甚至90后, 这在生产型企业和高新行业中尤为突出。由于时代的特点造成这些年轻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 更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同时也比较缺乏吃苦精神和韧性, 受不了委屈, 也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工作中遇到的不良情绪问题, 他们更喜欢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宣泄和解脱的方式, 而不是采取积极地与相关人员的沟通, 但这些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一定会爆发, 爆发的方式和危害程度是不可预知的。因此, 情绪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尤为重要, 并且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内容。

二、员工情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多数企业没有进行员工情绪管理

目前, 我国企业的员工情绪管理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很多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行政管理的水平上。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只关注员工应当如何遵守好制度规定, 生产任务目标完成的情况怎样, 经济效益如何等, 没有或者很少关注员工的待遇是否合理, 员工是否能够看到职业前景, 员工的工作环境是否需要如何改善, 员工的业余生活情况怎样等实际需求和真实感受。下达工作任务或生产目标时, 总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 要求员工必须如何做好, 不是去研究怎样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让员工自觉地为完成好工作任务献计献策。同时在涉及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上也很少做出指导和规划, 当员工长时间的努力工作没有得到认可, 在待遇和职位上的发展被忽略时, 员工也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甚至是产生对立情绪。

企业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情绪管理起到调节作用, 但不幸地是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停留在“企业文字”建设的基础上。他们把企业文化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员工也能说出来, 并没有细化落实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二) 管理者在员工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较低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是凭着直觉对员工进行情绪管理的, 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员工的情绪变化。但更多的管理者, 特别是一线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管理者, 他们没有时间去很好地了解掌握员工的性格特征、准确把握员工的心理活动, 不知道员工想些什么, 怎么想的, 也就不能有效地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当员工出现情绪低落、消极怠工、对抗、离职等问题时, 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也就找不到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来。

有些管理者他们本身就不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下属员工。当他们在工作、生活不顺心时的不良情绪的宣泄, 当他们遇到突发事件不知如何处理时的情绪失控, 都会对员工的情绪产生影响。

(三) 员工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较差

当今企业员工的时代烙印是很突出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 需求多样化、个性化, 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吃苦精神较差, 感情较脆弱, 团结协作能力不强, 不愿意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 逆境抗压能力较差等等。当他们工作中遇到困难、家庭或工作中出现矛盾、婚恋受挫等情况发生时, 一方面他们有时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而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他们又特别渴望被理解、被认同、被认可, 而相当时候他们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他们的自我排解困难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都不足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样他们往往会有更强地受挫感, 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深, 长期以往, 导致心理和生理的疾病。

三、员工情绪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 对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围着这头等大事展开的是销售、研发、生产等能直接产生效益的环节的管理, 对于看上去比较遥远的员工情绪管理, 又不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所以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来也没有企业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专业人员来具体抓此项工作。做的比较好的企业是营造一种比较好的企业文化, 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关系管理中对突出问题给予调节。更多地企业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员工的情绪好坏是员工自己的事情, 应当由员工自己去调整解决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自己只要抓好规章制度落实, 完成好生产任务就可以了。

(二) 员工情绪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建设缺失

由于对员工情绪管理的认识不够, 在相关的制度建设上就没有跟进, 而制度建设没有跟进就不能确保情绪管理能够落实。特别是在情绪管理建设的初期, 培训制度的建设尤为重要。有些企业和管理者意识到应该关心员工的情绪, 管理者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正面影响员工的情绪, 但他们不知到该如何做。尽管有些企业会对管理者进行有关人际沟通或有效管理方面的培训辅导, 但企业的培训历来注重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 对于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情绪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近乎于零, 这样一来, 当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发生矛盾、或者是自己领导下的员工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 管理者不知道如何有效地与员工交流、沟通,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员工由于也缺乏这方面的常识, 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不会进行自我心态调整, 不会排解不良情绪, 这就使得本来可以轻松化解的矛盾不能得到化解、本该顺利解决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最终使矛盾更加突出、问题更加复杂, 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除了情绪管理的培训制度外, 情绪疏导机制在各个企业的制度建设中几乎是空白。此外, 相关的员工职业发展制度、员工的民主参与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或不能很好地落实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形成导致员工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三) 缺少对员工人文关怀的氛围

导致员工不良情绪的原因很多, 如果企业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关怀的氛围, 对化解这些不良情绪是很有帮助的。但遗憾的是, 缺少人文关怀的情况更多。从硬环境上讲, 住宿条件比较简陋;伙食费很贵但饭菜质量比较差;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工作条件比较艰苦, 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从软环境上讲, 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缺少信息和情感上的沟通;缺少公平的用人机制;没有为员工的成长进步搭建起合理的发展平台;员工不能参与企业民主建设等等。

四、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员工情绪管理的建议

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人的本身的需要、自我的实现等, 这些理论与人的情绪的产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对情绪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员工情绪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也就是以尊重员工的人格及价值取向, 信任员工的忠诚及专业素养, 关心员工的需求与发展空间的人性化管理。它是一种把员工的利益最大化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相结合, 把员工的成长发展与企业的成长发展相统一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团队, 确保企业健康发展。从人本主义视角加强对员工情绪管理问题的研究探讨, 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日趋复杂激烈的竞争对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是转型时期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 提高对员工情绪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西方的“第五代管理理论”和东方的文化开始融合时,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认识到注重人的作用和人际沟通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管理应该是更多地在制度中及制度之外关注协调、沟通、交流和激励, 更好地创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对话、相互协作的环境。情绪管理中的情绪控制就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纠正和调整不良情绪, 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 将理性与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视并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采取合理的方法激发他人的工作热情和潜力, 不不仅能促进企业内部和谐, 增强企业的合作精神, 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情绪管理就是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 克服和消除一切消极因素,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从而达到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最佳化。

(二) 加强员工情绪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建设

企业对员工情绪管理要有制度设计和执行体系来支持。一方面, 人本主义强调员工的情绪管理是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 因此在制度建设中, 如晋升制度、考核制度、民主参与制度, 沟通制度、职业发展等应充分体现这些思想。特别是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员工帮助计划 (EAP) , 帮助员工疏导不良情绪, 缓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充分了解这些制度制定的初衷。不要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不切实际的需求, 从而导致负面情绪。

通过培训工作落实情绪管理的细节。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开展情绪管理的培训工作。以尊重人性为出发点, 从理论到实践开展人际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培训。让员工和管理者能正确认识、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时还要识别和引导他人的情绪。特别是开展沟通技巧、激励技巧、表扬技巧和批评技巧培训。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情绪交流, 创造一个精神愉快、关系和谐、宽松平等的工作氛围。

(三) 建设企业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

环境氛围会通过各种感觉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 从而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企业要从改善劳动条件、美化工作环境等硬环境入手, 着重给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于情感交流的、民主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尊重员工, 关心员工的生活, 重视员工的意见, 让员工更多地参与到工作设计和企业管理, 同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有条件的可以配备疏导不良情绪的必要设施或心理医生, 减少员工在现实生活中的情绪过激行为。

参考文献

[1]、许若兰.论情绪管理[J].理论与改革, 2001, (6)

[2]、金严.我国企业情绪管理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2)

[3]、李俊峰, 张玎.金融危机下员工情绪管理初探.学术论丛, 2009, (9)

[4]、赵继新.人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人本主义视角 篇2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英语教学初探

作者/ 关宇

摘 要:针对少数民族英语教学不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本位的问题,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观,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少数民族英语教学;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少数民族英语教学这股改革风也兴旺起来。但据调查,传统教学只注重智育,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和民族信任感。为了改变现状,就有必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研究,树立人本主义的学习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一、人本主义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认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展他们的情感和心灵因素,满足他们内在的精神需要。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责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领悟人生意义。少数民族学生相比汉族学生学习英语,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和逻辑思维上都比不上汉族学生。教师应采取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少数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与课堂教学结合,让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学生与教师两个完整的精神世界的相互沟通和理解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得到了激发,这样的情感经历能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更精细,认知水平更丰富。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核心观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因而也称为学习者中心论,其反对传统心理学派把学生看做是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而强调学校、教师应把学生看做“人”,教人比教书更重要和注重过程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要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营造一种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要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构建适合民族特色的真实问题情境,比如,放一些有民族语和英语双语字幕的电影,让学生用英语自由讨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片段,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习得目的语。

在少数民族英语教学中,只有以人本主义教学观为基点,关注民族学生的情感教学,并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08.

[2]戴炜栋。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4):10-17.

人本主义视角 篇3

【关键词】人本主义;班级管理;职中教育

G715.1

一、职中班级管理的功能及现状

(一)职中班级管理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就职中教育来说,16-22岁是青少年良好习惯的重要养成阶段,该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一生。班级管理当中体现出来的班训、班风、价值观等都会在各个方面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教育作用。

2.發展功能

每个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将个人利益与班级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这份凝聚力并不会随着毕业而逐渐消失,而是会在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地影响着其行为作风。对于之职中院校的学生来说,本班级的学生都是学习旅游专业,所从事的职业也多数与旅游相关,通过凝聚力能够将从事该行业的学生再次集中,使他们形成紧密的小团体,对学生今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导向功能

班级管理需要明确的班级目标,而班级目标又是学生为之不断奋斗的方向,为了实现目标,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充满热情与斗志。如果班级管理方式是有效的,那么在学习上落后的成员会受到班风的良好导向,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二)职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传统的职中管理沿用了初中、小学的“家长制”管理模式,在该种模式下,老师插手了学生过多的学习生活,忽略了学生心理特征。每个学生因为家境、教育环境、遗传因素等不同,个人主观心理也存在着差异,而使用“家长制”的管理模式则忽略了学生的这些差异,忽略了学生不断改变的董爱华需求,更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职中的学生思想相对成熟,如果还沿用中小学刻板的管理方式,则会束缚学生的成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基于人本主义的班级管理策略

“以人为本”就是将每个学生看做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明确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要尊重他们的心理变化、个性想法,让学校各项组织活动都要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培养他们全方位的发展。结合传统班级管理当中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应当遵循以下的思路开展。

(一)平等看待每位学生

职中院校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其最终的目标是通过班级管理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虽然职中院校的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是相对成熟的,但是他们的心智未必成熟。我们应当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将每位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主体,发展中的人不可能全部正确,难免会出现差错。因此在班级管理当中,不能单纯地将学生视为管理的对象,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每位学生,甚至是孤立某些学校较差的学生。相反的,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学生整体成长,并且重视学生的自我个性,将学生视为朋友平等看待。班级群体是平等的,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也是学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不应将学生分为干部、非干部,更不应当将学生分好与差。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他们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虽然他们的心智可能不够成熟,但是不能因此就剥夺他们自主选择权。

(二)关注学生的差异及潜能

职中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教会学生日后踏入到社会当中如何交际、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也不能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一味地关注“好学生”,因为将学生分为“好”与“坏”本身就是错误的。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别,我们应当合理看待这些差别,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用管理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发挥其潜能,展现自身的特长,这就要求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每个人都有着潜能,只是每个人的潜能会存在不同。学生潜能能否被充分激发,班级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在管理活动中,将每个人都看做是优秀的潜能性人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能,使得教育活动更加“人性化”。

(三)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主体

将人本主义思想灵活地运行到班级管理活动中,要求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是管理的重要核心与动力,通过组织机构的搭建与职能的分配,来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潜能得以发挥,促进组织机构的高校运行。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应当更多地采用学生自治,针对班级管理情况设置组织机构,让成员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岗位,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这也是尊重学生最好的方式。笔者认为可以将班级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班委会、5个职能部门、12个班级事务小组,通过不同工作小组之间的配合,让每个成员都可以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班委会由班长与副班长两人组成,主要是根据学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来制定本班级的工作计划,并且定期召开例会,对班级事务做出决策;职能部门与事务小组属于上下级关系,组织部下分设人事管理、考核管理、决策管理三个小组;教育部下分设学科学习、其它学习两个小组;活动部下分设大型活动、班级活动两个小组;宣传部分为网络外宣、班级记录两个小组;生活部分为寝室建设、财务管理、心理健康三个小组。

三、结束语

职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职中班级管理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人本主义与班级管理活动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亮.浅谈高职院校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的建设[J]高教视窗.2010.3

人本主义视角 篇4

一、街道及其人本主义思想内涵解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 (L.B Alberti) , 在其著作《建筑论》中定义街道的两种主要类型:城市中的街道和城市之间的道路。街道既有“街”的功能又承担“路”的功能, 被称作是“街市”与“道路”两方面的混合体。街道的空间形态可以用以下形容词来概括:直、曲、宽、窄、开阔、闭合、规则或自由等。但无论什么样的空间形态, 街道都有共同属性, 那就是场所与道路, 场所意味着要发生活动, 活动就需要一定的空间承载并产生相应的情感, 因此街道中不但有物质空间要素, 更蕴含精神层面的环境要素, 是道路与场所的共存体。

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涌现出很多人本主义大师, 其中芒福德最为典范。他认为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 城市是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场所;把不考虑社会需要的城市布局称之为非城市 (Non—City) , 这样的规划称为非规划 (Non—Plan) 。人本主义思想为街道环境营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近些年来, 我国街道建设重物质形态构筑而轻人们的本质需求, 缺乏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性化的关怀, 造成街道景观环境较差、界面杂乱、缺少交往空间、不重视消极空间以及尺度失真、场所感与文脉缺失等问题。

二、当前街道环境的营造现状分析

(一) 物质空间环境

1. 绿化景观环境差且无序

20世纪初, 欧美许多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吸引力而进行了“城市美化运动”。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 我国的街道也出现了景观环境脏、乱、差、艺术性不强、可赏度不高、绿化覆盖率偏低等问题。如苏州高新区的邓蔚路是生活型的商业次干道。由于位于新区, 其设施与景观基本是基于90年代后期经济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报栏遭到破坏后形成的垃圾堆砌在花池上, 街道路面被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影响了街道环境质量。花池与树池之间过渡、转接紊乱。种植行道树缺少整体设计, 不仅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不均衡, 街道景观整体无序, 使人的视觉产生混乱, 难以产生惬意感 (见图1) 。

2. 街道界面杂乱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认为:“街道最吸引我们视线的是街道边界, 街道的建筑轮廓形成了第一轮廓线, 广告等附属物形成了第二轮廓线, 两者构成了我们的街道界面, 其中第二轮廓线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街道景观的模糊, 因此应该尽可能减弱第二轮廓线。”我国的街道从古代到现代都是以第二轮廓线主导着街道的界面, 通常由于不同的商家打出各式各样的广告牌等附属物, 缺少合理引导, 导致街道界面缺少韵律, 杂乱无章 (见图2) 。对街道界面空间考虑甚少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界面绿化, 目前我国的界面绿化通常形式零乱, 缺少一定的景观设计与引导, 艺术性不高。如图2可以看出缺少对界面空间环境的考虑, 居民在外墙乱拉乱搭现象明显, 外墙绿化形式杂乱, 造景受限制, 影响观赏性。

3. 消极空间被忽视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认为消极空间 (Negative) 是:消极性、远心性、阴性、凹性、虚、是自然发生的, 是无计划性的。消极空间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且会影响街道的生态环境, 而这些空间通常会被人们遗忘, 成为构筑人性化街道的盲区。街道建筑的山墙与面墙之间由于相互错接, 形成了若干消极空间。这些地方往往处于背阴面、日照少、绿化较困难, 平时又很少在人们的线范围之内, 所以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因此, 这些空间往往脏、乱,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见图3) 。这些消极空间当行人步行在街道时并不妨碍他们的交通空间, 通常是人们活动的死角。这些死角由于不起眼而被忽略。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一个门面房面宽大概为4m左右, 通常会由3个左右的门面房连成一个平面, 进而转角产生一个山墙。在转角处就会产生死角。也就是每隔12m左右通常就会有类似的活动死角, 从上可以得出对消极空间的忽略会影响整体的街道环境, 降低街道的生活性 (见图4) 。

4. 交往空间的缺失

街道是人们聚会、交往的场所, 街头活动是市民日常户外生活的最佳途径。街道所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深切的感受、交谈和关怀都是在人们停留、坐着、躺卧或步行时发生的。这就表明创造良好的交往空间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有能够自由行走的交通;二是有可以休憩、逗留的空间。功能主义完全着眼于功利和物质的规划思想没有考虑到交通设计对活动、交往以及聚会的可能性等潜在的影响, 使街道几乎变成了“道路”, 居民的可活动空间逐渐减少。如停车用地的不合理规划以及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 导致街道用地被大量车辆占用, 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使交往空间大量减少, 街道活动荡然无存 (见图5) 。另外, 街道必须有座椅等街道小品来供人们阅读、交谈等等。功能主义由于机械的只考虑每个功能分区的街道家具的服务半径来确定家具的布局、数量, 并不考虑人们对家具的心理要求如色彩、材料、朝向、视野、小气候等, 导致一些家具丧失了原有的服务功能而无人问津。如图5破旧不堪的座椅由于没有可供观察活动以及良好的休憩环境, 使其难以让人亲近, 无法形成可供人们相互攀谈的交往空间。

(二) 精神空间环境

一个引人入胜的街道, 必定具有精神感染力, 它通常由街道尺度、场所感及其文脉性所传达。

1. 非人性化的尺度

对于热衷社交性的物质要素里人们是偏爱那些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 彼此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切地体会到。这种街道尺度令人感到温馨、亲切宜人, 促进交往形成固定的活动场所。而当前新建设的街道特别是新城镇的街道似乎都是巨大的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厦, 使人觉得街道冷漠无情, 空旷而乏味。街道内部的实体形态往往由于尺度的偏差也会令人产生疏远感和排斥感, 如雕塑、绿化等尺度的不合理令人难以亲近驻足。

2. 场所感的消逝

马歇尔·伯曼认为街道的主要目的是社交, 出色的街道通常既能沿途驱车又可以步行其中的公共场所。“场所”在某种意义上, 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 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街道的场所感一方面来源于人们对场地社交性的热衷, 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场地产生一种认同与归属感以及对其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回忆。目前由于人为的强拆强建, 导致街道的场所感丢失。如2011年3月初的南京市梧桐树事件, 由于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以及10号线, 将南京市主城区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等树木移栽, 其行为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强烈不满, 他们发起活动要求南京市内的行道树必须得到保留。

3. 文脉的缺失

所谓“文脉”在规划设计中, 更多地被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 文化的承启关系。历史街道文脉的延续使人们能够感受其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与传统文化, 是人们体验过去的最佳空间场所。文脉通常包涵街道的地域性、历史性、传统文化。现代主义使很多街道重复出现相似的“方盒子”的建筑, “千街一面”难以体现地域性。同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 街道也因此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里弄等等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文脉, 被成片、成街地拆除, 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如哈尔滨在2007年和2010年分别启动的中华巴洛克一期、二期工程使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最集中、最精美的区域 (景阳街、靖宇街、南四道街、南勋街) 遭到破坏, 一些老建筑被拆除, 其余采取只留临街建筑外立面一堵墙, 院内建筑完全拆除的方式“改造”, 原有的精美木构被全部砸碎。传统格局被破坏, 割断了历史文脉, 老街已成死街。

三、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街道环境营造

(一) 全面优化街道物质空间环境

1. 街道景观环境设计

街道景观设计应遵循连续性与整体性原则, 力求变化中有统一, 变化中有节奏, 形成有机的整体。在满足整体性原则下, 应考虑景观节点, 使其能够洗练地反映街道的内涵特征, 形成“点、线、面”相统一的景观环境。构筑出色的景观环境应注重植物绿化设计, 植物既可以丰富、柔化街道的轮廓线, 又可以遮挡有碍观瞻的景象, 在统一街道形象的同时给街道增加特色。根据街道空间的不同需求, 通过多重植物和附属设施创造多层次、多季象景观;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组织, 创造或虚或实、或开或合的不同空间变化, 使街道空间更加柔和、自然、丰富多彩。植物绿化设计要通过质感、形态、色彩等变化的重复, 体现出韵律美, 表现出较强的节奏感。有高差的坡地, 要通过隔离带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 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形态, 使街道景观呈现层次化。植物立体景观的营造应依路构景, 采用对称、均衡的配置, 使其形成有序、通透开放的景观视线空间 (见图6) 。交通性的街道绿化设计应合理考虑植物的树冠、高度、间距、基调等以满足行车的通透性与观赏需求;生活性街道应注重景观元素的融合、规则与自然式复合搭配, 丰富街道景观, 满足观赏需求。在选用树种时要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树池的构造形式应合理设计, 防止行人的踩踏。另外路面设计应考虑排水, 并加强管理, 以防止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影响街道景观。总之, 景观设计在宏观上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在微观上应注重细节环境的营造, 提升街道的整体景观环境, 从而提高街道的观赏性, 陶冶人的情操, 增加街道亲和力。

2. 街道界面环境营造

市民喜欢选择步行于视觉丰富的街道而不是枯燥、单调的街道。因为人的眼睛总是不停地移动, 吸引人的街道需要有一些物质特征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关注的焦点往往聚焦在街道的表面, 许多不同表面上的持续变化总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如风格各异的建筑、各式各样的门窗等。所以要充分考虑界面空间, 要对界面的质感、韵律、材料、轮廓线、广告牌等附属物加以合理引导设计, 使其能够形成既具有一定风格、又能反映时代气息的连续界面, 来充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另外, 界面绿化不但能够提高街道界面的艺术性与浪漫性, 而且能够改善街道的生态环境。在建筑外墙、围墙、桥住、阳台、窗台等处进行绿化, 以使得建筑物室内冬暖夏凉, 营造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 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降低城镇排水负荷, 吸尘降噪等 (见图7) 。

3. 消极空间的转化

图8是对街道消极空间进行分析的图, 图中由于建筑山墙之间的错接而形成三角形的红色区域是消极空间, 其中深绿色表示的矩形空间A、B、C在街道中是非常普遍的, 它们可以完全用来做景观设计而不影响行人正常的活动。三角形的消极空间可以根据需要做不同的生态与艺术处理, 如做绿化、水景、雕塑等 (见图9) 。当我们行走在街道时, 由于转角会产生习惯性的节点需要, 而这时我们发现这些空间被精心设计了, 它们将不再是消极空间, 而变成观赏度较高的积极空间, 或许以后在这里将不会有烟头、吐痰、废弃物、潜伏不安全的因素。

4. 交往空间的引导

街道是可供人们散步、逗留、休憩、观看的活动场所, 因此要保证街道具有畅通的步行条件和可供歇息、观看、停留的公共交流空间。一些街道通常会出现车辆占用人行道, 乱停乱行的混乱局面, 占用了人们的活动空间, 阻碍了人们交流的可能性。因此, 在引导良好的步行环境时, 要考虑街道的交通系统与人流特征。应在特定的地段规划停车场, 避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 在禁止车辆行驶的区段应该含有障碍物与标示牌。并综合考虑地面与地下相结合停车方式, 完善街道的交通诱导系统;除了规划设计还应该制定管理、处罚机制以便更好地约束车辆的随意性。引导交往的重要因素是提供一些场所可以促进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 这些可以逗留的场所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 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小坐的机会, 或者是站立时有一定的支撑物。因此, 街道家具设计时应考虑它的人性化, 如设计座椅时, 具体的场合、微气候、朝向、视野、材料、位置等都是人们青睐的主要原因。通常人们会很细心地选择在靠近柱子、树木、街灯之类可依靠物体的地方驻足, 这些小尺度的街道家具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场所。因此, 在设计街道家具与构筑物时应结合人们交往的潜在心理来布局, 以此来限定驻足的场所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

(二) 充分提升街道的精神品质

1. 宜人的尺度

街道的尺度决定了这个街道的亲切程度。一般街道的横向尺度以20m比较适宜, 小于10m则能产生亲切感。过大的街道距离则会产生疏远和排斥感, 导致空间冷漠。街道的垂直高度 (H) 与水平距离 (D) 之比也是衡量街道人性尺度的重要依据。芦原义信研究街道D/H关系时发现:当D/H>1时, 随着比值的增加, 街道空间会产生扩大远离之感;当D/H>2时, 街道空间产生宽敞之感;当D/H=1时, 街道空间的宽度与高度存在协调匀称之感, 小于该比值街道会显得狭窄起来。因此, 宜人的空间尺度的D/H值应在1左右为宜。

2. 场所精神的弘扬

街道应注重其社交性环境的营造, 尽量通过场地的建构来增加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 如在街道上应设有露天的茶吧、咖啡厅等开放性较高的活动场所来扩大街道的公共性, 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弘扬场所精神的最重要内容是要维护地方人们能够产生共同的记忆和归属感。随着时间的推移, 场地所发生的事件会被保存在记忆中, 这些场景被物化在场地的某种物质要素中, 这些要素作为信息码去唤起人们对过往生活片段的回忆。所以应对街道上具有场所意义的物质元素给予保护。如一颗参天大树由于固化了当地街道居民的诸多生活场景的记忆, 使居民对大树产生了认同感与归属感, 那么大树及其所形成的场所空间应得到保存与弘扬。

3. 街道文脉的延续

延续街道的历史文脉是要使街道的历史文化在时空中保持着承启关系。应对街道的空间肌理、形态进行研究, 街道的肌理与空间形态应该与城市的肌理与风貌保持一致, 使街道能够融入城市的基本格局与形态中。在微观尺度应该从当地的文化进行探索, 包括当地的民俗、生活习惯、建筑的符号、语言、地域特征等。营造时对建筑装饰、街道家具、设施、绿化种植要从色彩、造型、材料、堪舆等多方面去考虑, 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的传统文化。街道内部的物质要素要反映城市一定的历史信息, 让人们在步行于街道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总之, 要尊重历史现状, 本着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技术理念, 既保留原来的街道风貌又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感。

四、结语

当前街道环境营造应融入“人本主义”的思想, 更多地考虑人的使用功能以及对人文的关怀。街道环境问题的表面原因是城市化水平低, 而实质是缺少从人本主义角度去引导环境建设。所以应从街道的物质与非物质两方面抓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矛盾加以分析和研究, 摈除与改善街道中不利于生活交往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切实的应对方法, 引导街道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摘要:街道是人们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 而当前街道建设过于机械化与理性化, 导致街道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环境普遍面临人性化的缺失与漠视。本文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 认为街道是交通与场所的共存体, 通过剖析当前街道建设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 结合人本主义理念对街道环境提出营造策略。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 译.译林出版社, 2006:26.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35-46.

[3] (日本) 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6-10.

[4]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 倪文彦,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197.

[5]金经元.芒福德和他的学术思想 (续二) [J].国外城市规划, 1995 (4) :50-54.

[6]俞孔坚, 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 (下) [J].中国园林, 2000 (2) :32-35.

[7] (日)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 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70-82.

[8] (日)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 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1985:7-9.

[9]Berman, Marshall.All That Is Solid Into Air.New York:Viking Penguin, 1982.

[10]http://news.sina.com.cn/c/2011-03-17/163222133672.shtml.

[11]姚喆, 周正明.城市街道的文脉探索与个性确立——浅析无锡市梁溪路景观改造[J].规划师, 2006 (06) :35-37.

用女性主义的视角看 篇5

杨丽琼 201011308122

《末路狂花》是一部经典的公路片或者说是女性主义的片子,片子始终贯穿一个主题,那就是女性主义。在这部电影中两个女主人公Thelma和Louise的处境、身份等都能表现出她们不平等的地位,当然,当然这是与男性相比较,而且她们代表着所有的女性。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女性相较男性来说,地位有多么卑微。在这部影片中,每一个角色都能反映出当时女性的地位以及许多的社会现象。

首先,在电影开头的时候,两个女主人公的身份就表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Thelma是一个家庭住妇,她在为丈夫准备早餐,而她的丈夫对妻子对他的照顾却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是有些不耐烦,嫌弃她,他还像她炫耀地区经理的职位,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子上来嘲笑他的妻子。然后是Louise,她是餐厅的服务生,地位很低。在工作的时候她给她的朋友Thelma打电话,相约一起出去旅行。这件事到她们走了也没有告诉他们的男朋友或者是丈夫,这可以算作是她们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但是Thelma在走之前还在微波炉里给她丈夫留了字条和吃的,这又一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是男权社会。

其次,她们的旅途中,她们来到Silver Bullet酒吧,然后遇见了那个被Louise枪杀的男二号,男二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听到酒吧的女服务员对他的描述之后我们也都了解了,其实他就是一个经常玩弄女性而且有暴力倾向的男人,这在他对Thelma的粗暴行为上也能看得出来。男二号这一角色所要表现的就是在父权社会里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对女性性骚扰和性暴力。这体现了对女

性的不尊重,正是因为如此,Louise才会枪杀了他。

再次,我们在片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人物,那就是理解和想要帮助两位女主人公的警察Hal,不难看出他是全片中唯一一个理解女性的男性。说到男性,那就来说说片子中的那个小偷、Louise的男友、Thelma的丈夫。这三个人是父权主义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都是自私、可恶的。小偷跟Thelma的那一晚目的在于骗她的钱,而Louise的男友向她求婚,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占有欲而已。表面上看,他们是在满足女性的需要,可是其真实目的确实及其自私、令人憎恶的。在小偷骗走了她们的钱后,无路可走Thelma打劫了商店,这也反映出了女性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不满,做出了反抗。

人本主义视角 篇6

关键词:中职院校;人本主义;学生管理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个体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分水岭,与中学毕业后顺理成章考取理想高中的学子们相比,中职学生是被高中以及再教育拒之门外的群体。他们被贴上“后进生”的标签,进入中职院校后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一、中职院校学生面临困境

中职院校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学生角色定位偏差,校园环境过早地社会化,学习风气普遍差,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浪费了教育投资资源、师生的时间和精力。

二、现状形成原因分析

1.个体发展的阶段遗留问题

(1)成长背景不同,“三观”的引导不够。中职院校学生成长背景迥异,来自不同的社会圈层,受不同的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家庭教育、初中学校教育影响,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塑造定性,对于成长理想、信念教育和向何处去处于迷茫和从众状态,性格上会出现偏见扭曲等心理,这个阶段需要家庭学校给予正确健康的人生规划方向性的引导和信念意识的培养。如攀比心理、依附心理、不平衡心理、拜金心理,破罐子破摔心理等。功利欲望强烈、过分自我等。

(2)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继续前行的动力。在知识论英雄的学生时代,知识积累的长期欠缺,弱化了他们成长中的自信心,與其他相对优秀的学生存在许多实际的和隐形的差距。在教育的道路上缺乏继续前行的动力。

2.教师教育引导缺陷。中职院校部分教师思维定势,立足岗位却不尽职尽责,对于学生群体一概贴上后进生标签,没有认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具体个性,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而是从表面现象明显分出优异等级,认为“朽木不可雕者”听之任之,单纯对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培养,伤害了学生自尊心,降低主体的存在感,诱发学生心理不平衡,加重逆反心理,形成两级分化局面,甚至差者心理扭曲以负面影响正能量环境。

另一面,简化了教育的本意,狭隘地认为只是单纯的管理,而非从长远的人的发展角度出发。

3.社会环境监管不力,不良影响因素潜滋暗长。

(1)网络影响:无处不在的网络,网站、网页、微博、微信、人人网等时刻影响着青少年,他们不是通过网络途径拓展视野查询资料发挥其实用性和功能性,而是沉溺于网络的娱乐性和隐蔽性强的信息迷失自我,控制力不强,意志薄弱,和对网络内容辨识度不够导致他们价值观的多元化,道德意识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引发青少年违反常规冲动行事甚至步入犯罪深渊。

(2)赢利场所:如赌场、狂欢店等不适合青少年加入的环境,由于中职生群聚盲从的习惯,追求刺激的心理,他们往往会无视学校的制度,擅自外出,抽烟喝酒意气用事,甚至采取过激或违法行为。

三、人本主义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点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多方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实现。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人需求、理解人心理、尊重人态度、关注人命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来实现管理目的。落实到学生管理上,就是以学生根本利益为中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以达到“教”与“学”双蠃,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基于此,既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又当作服务主体,重视人性化管理,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自由成长健康成长规律,除了管学习、管纪律外,更要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疏导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习生活需求,鼓励其发展前途命运等问题。

四、人本主义指导思想融入学生管理的对策

1.教育管理新思想。解放思想,转变意识,将以人为本理念根植于中职学生管理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责绝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递,而应该从社会责任感角度出发,着眼于学生未来人生长远发展命运,切实改观中职学生的萎靡不振的态度、不良的学习风气、扭曲的心理状态等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束人、服务暖人、环境养人,全方位创新引导,一视同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格制定和实施管理制度的前提是分门别类对学生的档案背景个性等加以理解,充分沟通学生各自的需求,如物质缺乏、精神空虚、心理问题等问题,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便于开展人性化的管理互动。

课堂学习以轻松多元创新互动方式讲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长期制订方案勉励学生读书、认知,社会实践,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部分学生先情理引导借力多方进行劝说直至其回心转意,纠正方向,凝聚人心。对于物质匮乏的部分学生,发动力量捐助,并激发大家自强自立。坚持平等、尊重、合作、发展思想,平等发言和发展机会,深入研究其心理、情绪、态度、意志、观念等,更深入地交流沟通,人性化管理。

2.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考国内外知名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引导学生从盲目迷茫中走出,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把握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综合时代职业分工分析权衡后,确定其职业奋斗目标,避免以后走弯路,规范塑造其价值取向。

3.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民主参与集体事物管理机制,激发个人潜力,人尽其才,同时鼓励为大多数人创造价值的思维方式,培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树立模范代表。

4.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国内外经典案例,研究学生心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文学艺术美术音乐等陶冶情操。

5.构建和谐校园。以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教育内容和现代博爱自由平等信任等思想灌输学生,常规组织活动寓教于乐,树立真善美风气,纯净校风,构建和谐校园。

五、结语

人本主义理念的教育理念模式,需要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占主导,先进有思想有魄力的学生队伍为枢纽,搭建良性互动平台,建立机制和活动载体,改变个体影响风气良华和谐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樊香芝.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中职学生管理[J].河南农业,2010,(14):17.

[2]王长军.基于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中职学生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123-124.

人本主义视角 篇7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人本主义的起源

人本主义思想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人本身,关注人自身的需求,激发人自身的潜在价值。尊重人的差异,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通过挖掘都会实现自我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并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自我认知、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方式。罗杰斯所提出的“完整的人”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知行合一、躯体与心理、情感与精神达到统一。[2]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的、身心和谐统一发展的人。在教学中,旨在使学生热爱学习、互帮互助、互相尊重,满足个人身心发展需求和学习需求,从而建立一个以素质教育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发展体系。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构成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由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教师观、学生观和目的观构成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师观是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协助者和欣赏者,而不是灌输者和独裁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与学生真诚相待。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学生观主要是指把学生看作是独立发展的个体,使学生自己有兴趣并热爱学习,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以及创新解决问题,不是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教育机器。人本主义思想的目的观与传统的教学目的观不同,它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教授学习方法;它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适应外部环境,建立起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有思想的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要时时提醒自己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是为了使学生学习更加有效。

二、人本主义视角下有效教学的理论前提

(一)对“人”的内涵理解

人本主义视角下有效教学将“人”看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发展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分数,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情感的发展。人本主义视角下学生的发展是具体人的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评价教学活动的最直接标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若离开学生来谈论教学是空中楼阁,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管理者,还是学校和教师,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作为具体的人而存在的,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作为整体人的成长发展过程,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而不仅仅是目前的学习发展。

人本主义视角下人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自然成长,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发展最好的办法是最大限度地把学习交还给学习主体———学生。而目前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教学追求的短期利益化目标,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培养出的学生是考试的机器。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发挥,而这种学习的潜能与学生的自然成长相统一。

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互动。个体的成长发展是通过互动得以实现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只有教师认真地聆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二)对知识的教授建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主观地把知识以自己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和建构知识,然后对学生不懂和理解不透的知识进行讲解和答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而是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互动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会更加牢固而且可以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践。

教学目标不应是简单的认知发展,更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成长,从知识的教学转向学生智慧的生成,从占有式的师生关系转向相互创造与提升的师生关系,从物性化的创造方式转向人性化的创造方式。[4]人本主义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建构和理解,而且还关注在具体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的体验,让学生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理解知识和建构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不是“有用”,不单单指学生成绩的提高,这里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关注学生点滴进步和成长,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人性化和自然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等待学生的成长。

“有效教学”以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前提,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标准。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情感的发展之间、在系统知识学习与创造力之间、在课本知识与自身经验之间、在获得知识与促进成长之间寻求平衡与统一。要实现有效教学,要更新教育理念,把教学看成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只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要以多向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和谐发展。有效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目的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教学不仅追求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追求学生情感的丰富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价值的追求更符合人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三、人本主义视角下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应试教育一直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学生则通过记忆和练习来强化所学知识从而达到考试成功的目的。[5]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的机器”,学生学会的只是书面知识,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有一定的困难。而当前社会需要全面发展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且还需要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且某一方面突出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发展的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待,因材施教。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随着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课堂从教师的“大漫灌”开始向互动式、小组式教学转变,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学生提出的任务都是在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师在课堂中也会穿插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逐步提高。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有效学习的起点,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是有效教学的终点。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对从教职业的理解与认同和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专业能力是指教育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管理、激励与评价和课堂反思等。[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学生充满爱,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运用于具体的教学中;其次要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结构、对所教知识应用游刃有余,了解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熟悉社会的基本常识;再次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课后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教师要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课堂是教师实现价值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中看到一双双对知识渴求的眼神,激发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欲望。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学生解决了学习问题,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意义,体会到教学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三)充满人性化的课堂环境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课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课堂的自然环境是指课堂具体可见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的形状、大小、座位的摆放、教学设备和资料的有无和放的位置等。[7]教室的布置要温馨和舒适,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这是任何课堂教学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课堂的心理环境是指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班风,有效课堂的氛围是有安全感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适度竞争的;班风是合作团结、互相尊重、鼓励个性发展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环境的两大主要参与者要为彼此营造充满人性化的课堂环境: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友好、学生在课堂中有主人翁的意识和归属感,教师要了解、关心和接纳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学习特点。有效课堂教学要有助于学生人格、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融入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总之,只有轻松自由、充分尊重学生、师生之间人格平等和充满人性化的课堂环境才能有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6]李存生.课堂文化共同体: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J].教育探索,2014(9).

[2][3]温晶晶.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

[4]吴安春,朱小蔓.“生存论”的教师创造之浅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2(3).

[5]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1).

人本主义视角 篇8

情绪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员工的情绪疏导, 消除员工不良情绪, 以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提高工作绩效, 实现企业愿景。

二、人本主义的理论视角

人本主义视角下员工情绪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这个思想虽然源自西方, 却在很多地方与东方文化不谋而合。比如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便蕴含着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 比如“随其自然”的思想、“无为”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虽然这些思想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并非完全一致, 却可以起到相互借鉴和补充的作用。从个人角度看, 有学者认为 (邱蕾, 2009) , 与西方文化的独立型自我相比, 东方文化中的自我是一种依赖型自我, 自我的内容常常延伸到关系密切的他人, 由于这种情绪联系的扩大, 遭遇情绪困扰的概率要比独立型的个体更大, 因而情绪管理更显重要。

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 应该在理解人的需要基础上, 能够给予员工人性化的关怀, 宽容和接纳不同个性的员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

三、当前员工情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员工情绪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被多数企业广泛运用, 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员工情绪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 甚至是起步阶段,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大环境问题。在国内, 除了少数外资与合资企业以外, 大部分企业在员工管理上还处于行政命令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层面上, 管理者所关注的仅仅是各种规章制度能否遵行、各种生产任务能否完成, 等等, 很少能够关注到员工的个人生活与真实需要, 因而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难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体现企业的活力 (王晶, 2010) 。

二是管理者思想观念和素质技能问题。在国内企业中, 管理者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问题, 它主要根植于大的文化背景。

三是员工自身素质的问题。由于国内教育普遍存在的重视知识的灌输, 而缺乏情绪智力的开发, 导致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特别是现代企业员工很多是“80后”, 更带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四、增强员工情绪管理的主要策略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下面从人本主义理论视角出发, 为增强企业员工情绪管理, 从组织和员工两个层面提出如下策略性建议:

首先, 应当从整个大环境入手, 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除了国家、政府层面的积极宣传和舆论推动之外, 企业内部也应该对此大力宣传, 塑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形象。让企业员工感到自身的价值能够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个性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 企业并没有把员工当成机器零件, 而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独立个体。

其次, 对管理者进行思想观念更新和必要的素质技能培训。要想让一个企业完成人性化的管理, 首先也应该对管理者进行人性化的培训。这其中, 涉及到企业管理层面接受再教育的过程, 学习人本主义的各种基本原理, 展开人性化的讨论和自我分析, 任何的思想要转化成行动, 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因此, 对管理者的跟踪培训和督导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 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问题。在员工的培训和教育问题上, 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企业传统和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特殊做法, 在这里, 仅针对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 每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都

有自己不同的需要, 同一种工作环境和要求, 对不同的员工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 而每个员工也有他 (她) 自己的生活环境, 生活中的困扰也会带进工作中来, 因此, 作为管理者, 应该对员工的情绪变化保持敏感。

2. 作为管理者, 应该善于引导员工表达真实的情感。较为

普遍的情况是, 员工对管理者的态度是谨慎小心的, 一般会比较警惕, 不愿意对管理者敞开心扉。这就需要管理者对员工采取平等、接纳的态度, 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 用自己的真诚去换来对方的真诚。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一个家庭,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戴着一副面具, 不能将自己的真实一面表露出来。一个人只有在感觉足够安全的时候, 才可能抛开面具, 用自己真实的一面去面对他人。因此, 管理者能够以无条件接纳的态度对待员工, 才能让员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去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3. 具有必要的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

识, 能够对员工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作深入分析, 也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总之, 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应该是和时代一起成长、和一批批新生代的员工一起成长的。不断地成长, 也是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接纳新的事物, 迎接新的挑战, 不断地成长, 才可能在充满竞争和不断变化的业界立于不败之地, 在有效增强组织效率的同时, 提升员工个人福祉, 以达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管理目标。

摘要: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员工情绪管理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和接纳基础上的、以员工情绪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一种人性化管理模式, 它要求管理者对员工的情绪变化保持敏感, 善于引导员工表达真实的情感, 能够对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作深入分析, 并从组织和员工两个层面提出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和路径, 增强组织效率, 提升员工个人福祉, 以达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人本主义,情绪管理,组织,员工

参考文献

[1]邱蕾.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员工情绪管理.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10:169-171.

[2]王晶.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员工情绪管理.现代商业, 2010, 29:196-197.

人本主义视角 篇9

一、两种教育思想的概况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洛克其代表作《教育漫话》,在17、18世纪成为当时学校教育的“大宪章”,直至今日它仍是教育书籍中的百年经典。洛克的教育思想也成了当时教育方面的权威,是英国绅士教育的代表之作。

随着时代变迁,西方的教育思潮不断演变,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在美国兴起,60~70年代迅速发展。它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关注内在经验的直接描述,关注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各意识指向性,关注从主观世界去寻找人的价值和意义。

二、两者冲突之处

不同时代产生的不同的思潮,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由于人本主义的内发论式的思考方式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思维倾向时,再重读《教育漫话》就不由发现其中的缺失,即现代人所需要的内在关怀,缺少一点温情。具体表现在:

(一)极具功利性的教育目的

人本主义教育目的是要培养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又具体独特个性和充分发展的人,强调要开发人的潜能,形成自我价值,促成自我实现。而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则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资产阶级事业家、实业家。每个时代的教育目的都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和特点。但在洛克的教育漫话中,这种功利性的教育目的更为明显,更能感到对时代的迎合。

适应新兴贵族开拓海外市场的身体素质。洛克很重视体育保健教育,他认为绅士要有健康的体魄,因为“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实际上就是让这些新兴贵族儿童具有适应开拓海外市场的体魄。17世纪的英国正值殖民扩张时期,而开拓海外市无疑是艰辛的,必须能忍受酷暑严寒,能够适应居无定所,粗茶淡饭的生活。而在书中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培养内容。比如:他要求让儿童睡硬床,不要穿太暖,甚至不要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并具认为击剑与骑马是教养的必要部分。由此可见洛克在为新兴贵族儿童的未来做着准备。

适应贵族圈内社交的需要。新兴贵族毕竟是贵族,即使是处于资本主义兴起阶段依然不能完全脱离封建贵族的风气。社交是宫廷生活顶顶重要的内容,而有良好的教养和礼仪又是社交中最看重的一部分。他认为礼仪能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没有礼仪什么美德都会变样。礼仪上升到与德行一样的高度。

具有新兴贵族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所必需的知识与能力。这集中体现在洛克提出学习科目的主要标准上,那就是实用。他认为绅士应该学习包括: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拉丁语、法语、本国语、几何天文、逻辑学、商业算学等。这些科目都有着实用的内在目的。如阅读、计算和速记是未来绅士从事商务必备的能力;通晓拉丁语有助于在社交中获得成功;学习地理历史能有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教育漫话》中的功利性是显著的,它完全就是在为资本主经济发展做准备。

(二)“白板说”指导下冷漠的控制论

书中在健康教育方面写道:三岁前应尽量避免肉食,要从小开始多进行户外活动,多睡眠、少吃药,衣服不能过紧或过暖,卧床要硬,以锻炼身体。洛克认为这样就可以把小孩培养成为强壮,勇敢,又坚定的人。在饮食上他认为最好不要在固定的时刻。因为如果养成了定时进餐的习惯,一到时候就等着食物到来。

在精神上的节制也十分严格。在德行方面他就详尽地讲了如何通过对儿童行为的控制来让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如:奖罚观中,他就认为,没有了奖罚一切纪律便都完了。并且他还提倡利用周围人对儿童不良行为的羞辱来纠正儿童的行为。

这与人本主义强调人主观的内部经验,而不应放在外显行为的要素上来完全相反,在《教育漫话》我们基本上找不到对内部经验的描述。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坚持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主观价值,它能对生活提供指导,而《教育漫话》中儿童就是“白板”就是“具有理性的动物”没有分析能力,没有自我意识。

(三)极强的权力逻辑

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中强调重视人、尊重人,它提出两项基本原则:“学校和教师必须把学生看做人,真正的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它的提倡的“学生中心论”就可见一斑。而《教育漫话》刚好相反,整本书中儿童处于无自我的状态,被控制的地位。健康教育中要求儿童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在德育中又应如何纠正他的行为,在培养意志中又指要禁止儿童的第一第一种啼哭,还要采用严重的办法去使它停止。如果不行可用鞭策,这样能让儿童变得更顺从。并且书中还强烈要求在儿童小时候树立家长的威严。在他看来要树立父母的威性就应让儿童服从或畏惧父母,要让儿童像顺从的臣仆人一样,长大了才会体贴父母。他觉得父母就应是个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这与人本主义中反权威意识截然相反。

人本主义视角 篇10

一、人本主义教学观

20世纪的西方世界,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却感到了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助——科技文明将教育变为了一种强制性的义务, 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一种更有用、更适应科技文明的工具, 结果导致了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逐步丧失。然而, 随着社会各种矛盾和危机的爆发与加剧, 人们逐渐认识到, 加强教育的人性和人道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举足轻重。鉴于此, 人本主义教育观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推崇。

人本主义教学观的代表人物当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他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 并结合这一方法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观。该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教育应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反对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 提倡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 重视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学习者的潜能, 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强调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 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具体而言,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主要包括四个维面。

(一)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

罗杰斯在其著作《学习的自由》 (2006) 中指出, 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 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 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 那么他才是可靠和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 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取决于静止的知识。这一论述阐明,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完整人的教育, 应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 从而培养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二) 课程教学观

人本主义学者主张, 学校课程应该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以学问为中心。课程的人性化会给学生大量的自主机会, 使学生在学习中选择自己的方向和路线。

(三)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学者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极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罗杰斯认为, 这种教育理论应该遵循两个原则。首先, 学校和教师必须视学生为等位的人, 相信学生向好的本性, 即任何正常的学生都能教育自己, 发展潜能, 具有自我实现的潜在倾向。其次, 教师必须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尊重他们的个人经验, 规划一切可能的情景和机会,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郭娟, 蒋海燕, 2005) 。

(四) 师生关系

罗杰斯认为, 完美应该使用‘促进者’一词来代替‘教师’, 因为‘促进者’像朋友一样, 有利于创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郭娟, 蒋海燕, 2005) 。促进者必须具备四种特质。首先, 他要信任、无条件地接受学生, 认识到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其次, 他要真诚地对待学生, 要表里如一, 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再次, 他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 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最后, 他要对学生进行移情的理解, 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并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纵观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想、师生关系, 我们不拿看出, 其内核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培养。那么, 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成人教育有什么启示呢?

二、 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成人教育兴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形式有夜大、函授、自考、学历

培养等等。毋庸置疑,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 成人教育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投入较少, 教学和管理模式滞后, 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等。

(一)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投入较少

由于历史短、发展快等原因, 我国的成人教育大多依附普通高等院校。虽然设有专门机构——成人教育学院, 但它大多仅仅履行管理职能, 教学队伍则严重缺失。在教学资源方面, 学院要么依赖高等院校相关院系, 要么通过其他渠道聘任教师。由于教师身兼数职, 教学任务繁重, 他们对成人教育的教学研究投入相对有限, 针对成人教育的教学研究更是匮乏。

鉴于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 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在教学设施、图书资源等方面, 成人教育学院大多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与全日制普高学生共享。此外, 不少院校在观念上把成人教育视为创收手段, 其结果自然是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

(二) 教学和管理模式滞后

一般说来, 我国的成人教育在教学和管理上大多沿袭普招生模式, 主要表现在:教材与普招生一样, 缺乏专业特色, 内容陈旧, 且多聚焦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轻视或忽略方法策略的培养, 教学效果自然无法得到保证;管理虽然也大多采用普招生模式, 但由于成人教育生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原因, 纪律相对涣散, 管理比较松散。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学与管理研究, 成人教育大多奉行“借来主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就无从谈起。

成人教育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成人教育管理的效率, 保证和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而现实状况下, 我国成人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 成人教育管理重数量不重质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及部门利益的驱动, 成人教育管理者对完成招生计划非常关注, 对教学的实际效果有所忽视; 2) 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缺乏创新。由于没有专门的教研机构, 成人教育鲜有新专业新课程的出现。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滞后、学科内容陈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成人教育的诸多问题导致了其文凭在社会上信誉度的缺失。在就业过程中, 成人教育的文凭屡屡受到轻视和不屑。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主要在于成人教育漠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没有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需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的成人教育。

(三)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适应性

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业成人, 他们除了学习之外, 还有来自家庭的负担和工作的压力。因此, 他们很难在不受干扰的状态下专心学习, 其学习的积极性也由此受到影响。在学习的动机上, 我们不能排除部分学员是为了文凭而来。学习的热情不高, 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会理想。

我国成人教育普教化现象非常严重。首先, 教材选择趋同。成人教育学员使用的教材与普教学生一模一样, 但由于学生基础不同, 成教学生往往感到学习吃力, 效果不佳。久而久之, 他们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其次, 教材的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这与成教学生的现实需求脱节。实际上, 成人教育是对各类成人的再教育, 是为用而教、为用而学,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要强。最后, 教学方法陈旧。尽管许多高校都在开展教学改革, 但在成人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是以知识传授、理论讲解为主。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则是被动的客体, 毫无个性可言。

(四) 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成人教育的学生年龄差距悬殊, 学习水平不一, 加上他们大多家庭、工作、学习兼顾, 学习压力大, 焦虑感比较强, 但由于师资力量、授课安排等原因, 成人教育授课多采取集中授课、突击授课的形式, 结果造成输入信息量过大, 学生吸纳知识困难的局面, 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下的考核方式完全依赖于一锤定音式的终结性评价, 而一味采用终结性评价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下列后果:为了吸引生员, 提高毕业率, 有关部门或降低考核水准, 或放任学生考试作弊。这样的考核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 更无法体现学生的能力。

三、改进建议

毋庸置疑, 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殊性质, 我们认为, 人本主义教育观为我们改善成人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 将“促进人之全面发展”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 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 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必然体现并受制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本质规定。那么, 如何根据成人的特性体现“教育培养人”的宗旨呢?具体而言, 就是要促进成人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使成人受教育者迅速成为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康个性的精神丰富、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公民。

(二) 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成人教育观

长期以来, 人们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认为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人间正道”, 成人教育是“旁门左道”。实际上, 成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提倡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因此, 我们树立正确的成人教育观念, 关注成人教育, 并尊重成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三) 从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出发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我们要注意成人教育的特点:1) 针对性。成人学习知识, 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 更重要的是应用;2) 先进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 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要实时调整;3) 速成性。成人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当前生产、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满足现实的需求, 学习的目的性强, 时间要求也较强烈, 因此,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时间段、见效快 (张维, 2000) 。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 教材要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的学习目的, 才会产生有效学习。因此, 在成人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我们要立足于成教学生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唯有如此, 学生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 教学的效果才能出现良性转折。

(四) 教师要实时调整教学方法、手段

由于成人受教育者在行业、工种、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千差万别, 而且他们大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 因而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参观法、现场实习法、讨论法等。在教学手段上, 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授课, 如:电视及录像设备、电声器材和设备、光学投影设备、电脑多媒体等。这些工具的综合应用, 使得信息输入更为集中多样, 实物展示更加直观鲜活, 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 加强成人教育管理工作。

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认为, 组织不是自然实体, 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 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 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 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 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 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之脑后, 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 (吴志宏, 2006) 。因此, 现代成人教育管理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其中, 教师的参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 使教职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其核心所在, 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成人教育管理中, 一方面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 要特别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不尽完善, 但它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以“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的观点等, 对我国教育, 特别是我国成人教育的开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新的形势下, 我国成人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鉴于此, 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解决问题、应对挑战, 使我国的成人教育不断地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卡尔.罗杰斯.学习的自由[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郭娟, 蒋海燕.人本主义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6.

[3]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6-57

基于新传统主义视角下 篇11

摘要:对于历史名城来说,悠久的文化即是包袱,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优质基因。从传统文化开始重新出发,我们需要焕发每一个个体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地铁不应只是城市形象的构建因子,它更应成为公共空间的文化服务体系一份子,发挥它自身应有的文化传播价值。地铁传媒最大的差异在于在于:大众化、封闭空间。如何在封闭的空间中,培养市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注意、引发普通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成为本文的中心所在。

关键词:历史名城;传统文化;地铁传媒;空间

一、西方建筑与文化史对于地铁传媒的定性研究综述

(一)、空间性是西方对地铁传媒的一个重要的定性。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国外对于地铁传媒进行了阐释,注重地铁空间本身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实践更强调其空间的艺术性展现,其理论的源头应是西方建筑史关于公共空间认识的一个延伸,西方的广场、博物馆等都非常注重空间艺术对于大众深层诉求。空间性是西方对于地铁建筑认知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和结论,这对于地铁传媒的总体方向判断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地铁传媒是城市形构建象的重要因子。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向人们集中阐述了一种在人类感知程度上理解城市形态的理论,他将目光聚焦在环境感知和场所构建上。现代城市在人们头脑中的意象相当成份已成为人们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在不同运动速度中观赏(体验)到的一种动态视觉艺术,轨道交通可以把相距较远的建筑串成一体,在道路上具有方向性、连续性的运动中形成对城市的印象会与过去有不同的感受。地铁是城市规模化之后的一个最重要道路子系统系,无论是对市民,还是国内外的游客,它将是城市形象构建的重要因子。

(三)、地铁传媒具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基因。从CI理论来说,城市形象的塑造最核心的是价值观念体系,以此为原点才能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外在要素。国外的城市都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城市美化运动时期,但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角度来看,城市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发动机。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中从城市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主张复兴城市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优良传统观念和生活理想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总体思路下,西方也不断构建、发展着其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地铁传媒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个重要份子,也不断发展着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四)、艺术性是地铁传媒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艺术性是西方在公共领域的文化传播方面一个主流的共识,随着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其艺术性的原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的权力公共性与前现代时期的“公共艺术”,审美公共性与现代时期的“公共艺术”,到文化公共性与后现代时期的“公共艺术”。这种质的改变反映了这样的方向:西方对于城市文化重要性的高度认知;艺术性强调多样性的艺术手法去创造一个“场”,通过艺术把个体拉入“场”中,让个体在这种“场”中体验“文化”。

二、国内地铁传媒的实践与研究现状

(一)、第一阶段:注重与城市CI系统保持一致。国内的城市形象研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然而我国城市形象塑造在政绩工程、急功近利的背景下,各个城市的形象同质化,个性的消退正在急剧恶化。这样的动机也给国内理论界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城市形象的研究一开始就更强调外在要素,对城市文化还远远没有系统化的梳理和思考,研究顺序有本末倒置之嫌。在这样的背景下,地铁传媒有关城市形象塑造的研究比较集中于:建筑物、内部环境包括站名、标志色等,应与城市CI保持一致,积极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做出贡献。可是实践中出现了这样的疑问:地铁传媒需要与城市形象CI保持一致性,如果每个城市形象的CI都高度雷同,那么地铁媒体的站名、导识系统等又可能有个性超然的追求吗?

(二)、第二阶段:城市文化热潮下的地铁传媒研究。国内城市形象理论虽受到实践界的影响,但研究依然由外在要素向城市文化深入,这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张鸿雁教授明确提出了“城市文化资本”的再建构理论与模式。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城市形象一定是以大量深入、系统的城市文化研究为基础,这个阶段研究越充分,城市形象在各个领域的差异化CI才会有可能,这个城市才能有真正的发展的动力。在城市文化的研究热潮下,地铁传媒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进入研究日程。从实践领域来看,国外在地铁传媒的城市形象塑造也是硕果累累,百花齐放。我们的矛盾在于,不同城市其地理、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环境迥然不同,我们永远无法照搬国外现有的成果。

三、地铁传媒在历史名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一)、国内地铁传媒文化传播功能可有可无的现状。地铁传媒的研究有两大方向:第一、地铁传媒广告效果研究。一线城市地铁发展迅猛,经营者、研究者将眼光从最初的创意层面逐渐向深处次过渡,注重地铁传媒与空间环境、品牌关系的协调、区域及全国整体格局的形成等;二线城市地铁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地铁传媒积极寻找发展思路与模式。第二、地铁传媒的城市形象功能研究,地铁传媒承担城市形象、尤其是文化传播的功能严重不足。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悠久的历史是我们的包袱,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优质基因。从传统文化开始重新出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焕发每一个个体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这一过程必定是让文化、传统文化走向人民,只有每一个人的知识、思考力得到增长,整个社会的文化才会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态势,地铁不应仅仅只是城市形象的构建因子,它更应成为公共空间的文化服务体系一份子,发挥它自身应有的文化传播价值。

(二)、对话与沟通是历史名城文化传承的必然出路。逝去的、远离的传统文化对应着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他们的精髓与糟粕的生活方式,传统精神如何走入现代?这一过程中,肯定不应仅仅是传承,必然有怀疑、思考、判断、讨论,思考。传统文化在历史名城是,缺乏与社会的共鸣,远离大众生活。在理论层面我们总是探讨传统文化传承对于国家、社会的意义,但只有找到其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才有可能使传统文化真正回归。新传统主义儒学强调应批判与继承并存,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传播是对话和沟通、自我的个人立场的理解,而不是为了“规范”。

(三)、历史名城的文化传播应发挥地铁传媒的独特性。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派提出文化与传播是血肉相连的。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传媒日新月异的年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必须与媒介发展同步。地铁媒体是新媒体的生力军,但其资源还存在着空置与浪费的现象。公共艺术壁画,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来说,这类媒体的缺点是信息量严重不足。地铁是一个庞大的地下空间,其封闭、神秘的特点,如果引入更加多样化的载体,强调受众的感知性,那么在“场”的体验中,我们可以仿佛回到古代,或者是想象中的未来。

在新传统主义的视角下,历史名城的地铁文化传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认知传播,其中包括注意力的培养、传统文化的解释;其次应强调是一种认知基础上的对话、沟通。这一过程应充分发挥地铁传媒的独特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传统文化在“互动”中展示:应抓住“公共空间艺术”与“互动媒体”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将互动媒体引入到地铁传媒这一公共空间。

第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目前的傳播手段更多是过去完成式,我们要想增强体验与感知,必须呈现“活态的历史与文化”,传播手段除了文字也必须更新,如物化载体、口头传播、诗歌、多媒体、互动的媒体、行为艺术、事件;解释媒体,如二维码的运用、地铁报、地铁网站、地下图书馆的研究。(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任致远,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J]2012年5月26日

[2]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文艺研究[J]2007年5月10日

人本主义视角 篇12

关键词:人本主义视角,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从人本主义视角对中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必要的分析, 制定出相关教学策略, 满足中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 从而提升中职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 需要充分尊重中职学生作为“人”所具备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相信学生具有自我改变、自我实现的能力, 同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 确保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进而实现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概述

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派系, 人本主义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现代教育多样性目标的实现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了保障, 应用价值巨大。人本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对人的主体性、独特性、个性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 并充分尊重学习者的意愿、价值观, 促使学习者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模式下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人本主义视角强调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认知、技能水平等方面的重视, 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学习动机、情感教育、情感与动机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 需要制定出基于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二、基于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一) 重视情感教育

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自信心不足、学习纪律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改变现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强化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上进因素, 重视情感教育, 将各种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因素融入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 (1) 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 及时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 对存在学习焦虑感的学生无条件地积极关注, 并耐心沟通, 帮助学生克服焦虑等不良情绪; (2) 营造和谐友爱的课堂氛围, 给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巧设沟通表现的情境, 促使他们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我调节。比如,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 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每位学生各抒己见, 然后鼓励小组中比较内向的成员代表大家发言, 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教师对发言做出科学的评价, 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促使情感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 建立良好的感情型师生关系

基于人本主义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需要注重良好感情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增强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性与和谐性。教师对每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 尊重每位学生的情感和学习能力, 走进学生心里, 与学生建立友爱和谐的信任链接, 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对英语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课堂教学所彰显的各种教学力量与学生产生共鸣。同时, 教师也需要将自身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注重视等情感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教育的引导。比如, 学习讨论相关问题时, 教师要仔细聆听学生的讨论, 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必要时给予指导, 实现感情型师生关系的有效构建, 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 注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最惧怕的就是语法。学生会因原有基础的薄弱逐渐形成畏难心理,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自信心。因此, 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比如,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符合自身学习状况的自主学习方案, 使学生在设计方案并实施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其主动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实例分析

某中职学校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效率低、学习兴趣偏低等问题, 影响着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了改善教学状况, 英语教师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人本主义相关理论, 将情感教育渗透于英语日常教学活动中, 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 与学生建立起了和谐的信任关系, 师生交流与互动,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促使学生的英语成绩相比原来提高了12~18分, 客观地说明了基于人本主义视角英语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基于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环境, 促使未来中职英语教学水平能够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与此同时, 教师要钻研人本主义相关理论, 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 增强英语教学策略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浦晨鹃.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4, 11 (6) .

[2]王和峰.人本主义视角下的英语课堂导入策略对学习情感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 2015 (9) :199.

上一篇:资讯集成下一篇: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