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论文

2024-06-10

宋诗论文(共7篇)

宋诗论文 篇1

宋诗是继唐诗之后, 诗歌史上的又一朵奇葩。它具有与展现“盛唐气象”的唐诗不同的风格, 缪钺先生《论宋诗》中对唐诗于宋诗的比较有精彩论述, 现摘录一段:

唐诗以韵胜, 故浑雅, 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 故精能, 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 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 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 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 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 一颗入口, 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 初觉生涩, 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 唐诗则如叠石凿池, 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 饰以绮疏雕槛, 木石之侧, 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 唐诗则如高峰远望, 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 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 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

严羽《沧浪诗话》中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 以议论为诗, 以才学为诗”, 这些刚好是宋诗的长处。也有说宋诗的特点是“老境”的, 还有说“理趣”的, 比如程杰先生在《宋诗学导论》中就指出:“宋诗的‘主理’是对唐诗‘主情’的一种辩证超越, 是在否定唐诗所体现的依缘外物、沉溺感性的人生态度之后建立起来的超脱、旷达、恬淡之人生哲学的体现。”

我则认为, 宋诗的特点是禅意。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而参禅是参悟一种处世哲学。禅的淡泊使诗人培养起“理性”态度, 而参悟又是辩证的, 这又促使了“议论”倾向的形成;而禅本身的修习特点又促使诗歌由“雅文学”走向“俗文学”。不过俗与雅是相对的, 若从现代意义说, 当然是佛禅更古雅;但在那个时代, 宋诗描写世俗生活确是展现了“俗文学”。

禅是宗教, 是生活, 是思想, 是哲学, 它丰富了宋诗的意蕴, 使之别有一番冲淡境界。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 但是它后面如果没有哲学与宗教, 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宋诗就是这样一种有禅支撑的诗。不过, 宋人确也以诗记录对禅之哲学的感悟, 宋诗中透着隐隐的禅味, 但这不是主张“工具论”。

一.宋朝文人的禅意生活

“禅”, 是梵文“禅那” (Dhyāna) 的音译, 汉语意译为“思维修”, 或音意合译为“禅定”。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法门, 中国本土化后以“见性”、“顿悟”为纲, 通过俗世参悟人生, 强调任运随缘 (南宗禅) , 风骨上则超脱而又平和。

“诗”含有“思”的成分, 并且, 古代“诗”“思”同音。作诗的时候, 需要沉思, 沉到自己的心海里去“思”, 这个“思”, 不单单指“思考”, 还有“相思”、“思念”意。也就是说:一个人, 默默体悟自己的心境。而“思”的结果, 就是让别人不懂的东西慢慢浮现, 是创作, 是诗。这个过程中, 有孤独感:天地之大, 独我一人。这点, 诗禅相通。此外, 诗与禅有着相同的感悟对象, 大千世界无不可作为素材。“从功能上看, 诗与禅有着相同的怡情悦性的功能。禅是讲泯灭情感的;诗歌则讲泄愤悦情, 其心理感受重在‘适性’, 禅之脱去情景, 实质上也是以一种虚静坐忘去代替人生痛苦的感受” (程杰《宋诗学导论》) 。为了突出显示这一点, 我的标题上用的是“思维修”, 强调了诗、禅“思”的成分, 修行体悟的成分。

禅与宋代文人的渊源远不止这么点。宋人重视诗歌创作, 《全宋诗》收录诗作二十余万首, 宋代有诗人一万一千余人, 其中成就突出堪称大家的至少有四位:北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南宋陆游。其中, 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均被列入法嗣。法嗣是佛教语, 禅宗指继承祖师衣钵而主持一方丛林 (寺庙, 禅寺) 的僧人, 又可指学艺方面的继承人。

就连江西诗派的形成也是模仿禅宗的宗派形式的。北宋末年, 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使“江西派”定名, 定宗祖:黄庭坚;列法嗣: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洪炎、洪朋、饶节、僧祖可、徐俯、林敏修、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 合25人。其中多有信佛者, 如出家人:祖可、饶节、善权;有号称居士的:陈师道号后山居士、徐俯号东湖居士、谢薖号竹友居士、韩驹号北窗居士等。居士是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文人雅士也多以居士为号。吕本中就有“胡床趺坐究幡风” (语出饶节《次韵答吕居仁》) 的禅修体验。可见, 宋朝士大夫文人对禅是主动接受并身体力行的。

文人的雅生活, 自然离不开梅、竹、琴、棋、茶之类, 这些事物都有股隐逸气, 是天地造化之精华, 具有高雅淡泊之风。它们常常与禅意、禅境联系在一起, 比如竹梅等自然事物, 有点佛家的超脱意蕴, 隐士气, 独善其身之感, 自然而又空灵。琴棋书画, 自是文人雅士必附庸之物。很多电视、电影、小说、戏剧, 让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曲径通幽处, 竹枝环绕, 片片梅花飞落, 镜头拉近, 白衣雅士抚琴而弹, 享受音乐, 享受自然, 体悟人生。对于棋, 自古就有“人生如一盘棋”之说。棋样人生, 是说人生如游戏, 不必太当真, 轻松自在点, 达观洒脱点好;又是说人生需要好好规划, 不要因一失足而酿成千古恨, 要活得有意义。

梅大量入诗, 始自梅妻鹤子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后。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六十七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前集》说:“六代及唐, 渐有赋咏, 而偶然寄意, 视之亦与诸花等。自北宋林逋诸人递相吟重‘暗香疏影, 半树横枝’之句, 作者始别立品题。南宋以来, 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江湖诗人, 无论爱梅与否, 无不借梅自重。凡别号斋馆之名, 多带‘梅’字, 以求附于雅人。”宋代文人好梅, 也受到禅风的影响。他们以禅者眼光, 发现梅德:淡泊守志, 虽寒不馁。这与遭受国家变故的文人的道德自律要求是相通的。陈必复有诗云“天下有花皆北面, 岁寒惟雪可同盟”, 在赞咏梅的高洁、骨瘦清奇、孤高不蒙尘的品质的同时, 流露出对北方故国的思念, 淡淡的忧伤。宋人咏物言志, 不再是描摹外形, 更多的借以阐释观点。宋人认为日常生活无非是道, 对自然风物、日常生活的描写, 实质上在于表现诗人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台湾学者龚鹏程《知性的反省———宋诗的基本风貌》中说:“唐人咏梅, 不过言其欺雪侵寒或藉以抒年华流逝的感伤而已, 宋人则通过知性的反省, 探查梅花在人生及宇宙中的意义, 如贞士之皓皓, 如隐者之超超。这便是即物究理的创作型态, 除客观呈现事物之物性外, 更须表现该物之抽象特质或赋予道德意义。”如黄庭坚《咏梅》“飘泊风尘少滋味, 一枝犹傍故人香”句, 以梅自况, 表达矢志不渝之态。本文论述宋诗与思维修, 不能不提禅师之作, 他们创作了大量的禅诗。首先就是黄蘖禅师的“不经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说理性极强。做什么事都要下一番苦功夫, 想要不劳而获是不行的, 得讲机缘, 缘不到, 功不成。又及无准师范禅师的《花光十梅》, 从十个方面歌咏梅花, 暗含了参禅的完整过程。其中《绝后在苏》中写:“莫怪风霜欺不得, 只因曾向死中来”, 表达了向死而生, 物物相转的道理, 具有唯物辩证的发展观。《淡中有味》:“半开半合枯荣外, 似有似无咸淡中”, 淡中有味, 正是禅诗的特点, 这些诗中趣味是要慢慢体悟的, 有无相生, 有超然之感。其第一篇题名为《悬崖放下》, 意指世事没什么好执着的, 生死解脱才是人生大事。放下, 是走向觉悟的第一步。这些禅诗, 不光有禅味, 还很有诗味。当然, 现代分析诗, 它的禅味也成了构成诗味的一个重要方面了。总之, 它很有韵味, 需要品之味之。

都说“人生如戏”, 实在是戏就在演人生。王安石的《相国寺启同天道场行香院观戏者》表达了一种众生平等的观念:“侏优戏场中, 一贵复一贱。心知本自同, 所以无欣怨”, 这里有豁达, 演戏的时候, 大家只是扮演角色不同, 本质是一样的, 都是演员, 不要抱怨演的贱角。其实, 推及到人生态度上, 大家降生为人, 本质都是人, 只是社会分工不同,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所以无欣怨。戏剧人生观, 虽然也认为人生是虚幻的, 但却以一种旷达的心态来对待, 较之人生如梦, 更具游戏意味, 开阔之心, 是喜剧。游戏人生观, 与禅的放达相通。又因为人生虚幻, 是一场游戏, 更要保持坚定的心, 不要误入歧途, 修心就很重要。

二、精神世界

禅宗在宋朝发展, 因其修行简单普及极广。禅意充斥诗人精神世界化为淡泊, 到了诗中则显得冲淡, 不可强求。苏轼有首《泗州僧伽寺》暗含对神灵的不信任感, 因为不信任, 不如无求, 无求则无碍。诗中说:他们一行人乘船南行, 逆风三日, 同行者劝他向灵塔祷告, 结果“香火未收旗脚转”, 灵验了。但是他却不安于现状, 想到“耕田欲雨刈欲晴, 去得顺风来者怨”, 满足了一个人的愿望, 却会违背他人的愿望, 所以神灵不能使所有人都高兴。这里也暗含了人生况味, 有哲学思考, 表现了事物的两面性以及物极必反。矛盾始终存在并不断发展, 向其相反的一面转化。顺风, 人生的顺境, 在佛家看来, 只是一种“缘”, 随时在变 (当然, 现代的哲学看来, 一切都在变) 。因而, 顺风时不必太得意, 逆风不必太沮丧, 心中没有分别,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那么成败都是通达平等的, 这也是佛家所说一法不见, 一无所求, 而又达到一法不舍的境界。

苏轼还有《纵笔三首》, 有点儿自嘲意味, 有点儿无奈的豁达, 却都是平淡之中见深思, 是学禅随缘自适之旨而养成的随缘旷达的静的人生观, 淡泊的人生态度:

寂寂东坡一病翁, 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 一笑那知是酒红。

父老争看乌角巾, 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 独立斜阳数过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知祀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有一种文体, 跟诗跟禅都有密切关系, 那就是自赞。赞本来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文体, 意在明, 在助, 多是歌功颂德的。到了司马迁和班固那里, 成为了借以褒扬或批评的议论和概括。佛教也喜欢赞颂, 翻译来的经典中对象多为佛、菩萨, 有宗教崇拜色彩, 多以诗体出现。宋代前, 很少见自赞, 但出于写真的流行和禅宗的影响, 文人士大夫喜欢题诗与自己的肖像之上, 喜欢参面目参本性, 就需要对自己有了解。自赞这类表白自我的诗也就多了。这里主要说禅宗对自赞诗的影响。

禅宗心性修养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自我”的认识, 由虚妄的“假我”去认识永恒的“真我”, 需要自悟、自觉。宋代禅宗常参一个话头“父母未生时面目”。有一个禅僧求悟“面目”心切, 竟走火入魔, 疯疯癫癫。一日, 他遇到两兄弟打架, 叔叔出面劝阻:“你们父亲在世时, 可是有面目 (即有面子, 有威望) 的人啊……”这痴和尚一听到“有面目”, 就想挤进去找到这面目。叔叔接着批评这俩侄子:“你们这里打架, 像什么话?这么没面目!”和尚听到“没面目”三字, 当头棒喝, 顿觉烟瘴消弭, 虚空破碎, 真如实相朗然现前。他顿悟了, 逍遥了。可见, 顿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参面目是宋时时兴之事, 画写真, 写自赞, 也是一种参悟面目的方便法门。

还是来看几首诗人诗僧的《自赞》吧。著名的济公和尚释道济:“面黄似蜡, 骨瘦如柴。这般模样, 只好投斋。也有些儿差异, 说禅不用安排。”真有那种逍遥自在的感觉, 超脱俗世。苏轼的《自赞》则简单概括了他的生平和不懈的精神追求:“目若新生之犊, 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黄庭坚的, 则是最典型的表现宋代学佛士人的信仰和处世之道:“似僧有发, 似俗无尘。作梦中梦, 见身外身。”正如禅偈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陆游对一生功业自豪, 而叹人才凋零, 又抒发愤懑而又渴望超脱的:“名动高皇, 语触秦桧。身老空山, 文传海外。五十年间, 死尽流辈。老子无才, 山僧不会。”还有一首自赞诗, 来自姑苏李之仪, 写得很有以文为诗的感觉:

蒿目以游千世, 铁心以贱其志。

有时端委以即事, 忽尔卖针而买醉。

岂所谓逆行顺行莫测欤?

盖得之自是不得, 是以听天命而已。

宋人的自赞诗, 多也借诗言志, 写自己, 表达自己, 表达自己的思考, 与禅相通, 进行着思维上的修炼。

三、诗歌理论

宋代有以诗歌表达禅趣的风尚, 文人也多与禅师交友, 诗歌创作也从禅中学习一二。在《云卧纪谈》中有一段记载, 讲了佛禅与诗歌表现内容间的关系:

待制韩公子苍与大慧老师厚善。及公侨寓临川广寿精舍, 大慧入闽, 取道过公馆, 于书斋几半年。晨兴相揖外, 非时不许讲。行不让先后, 坐不问宾主。盖相忘于道术也。故公诗有禅心如密付, 更为少淹留之句。公因话次, 谓少从苏黄门问作文之法, 黄门告以熟读《楞严》、《圆觉》等经, 则自然词诣而理达。东坡家兄谪居黄州, 杜门深居, 驰骋翰墨, 其文一变, 如川之方至。后读释氏书, 深悟实相, 参之孔老, 博辩无碍, 浩然不见其涯。

宋代也有很多士大夫以禅说诗:“学诗当如初学禅, 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 信手拈出皆成章。”“要知诗客参江西, 正似禅客参曹溪。不到南华与修水, 于何传法更传衣。”“欲参诗律似参禅, 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悟, 发为言句自超然。”这些诗论都注意到了“悟”这个思维的开发。

苏轼虽无专门论诗的著作, 但其观点散见于诗。《送参寥师》中有:“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肯定了禅的“空”、“静”的心性修养功夫对诗歌意境的创造性作用。

南宋末年的严羽《沧浪诗话》在描述诗境创造问题时, 论述了“妙悟”和“兴趣”等关涉诗人思维特点的重大问题, 特别提出:“以禅喻诗”。说明诗歌的创作问题:“大抵禅道唯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以“悟”为评价诗歌境界高低的标准:“惟悟乃为当行, 乃为本色。”

综之, 宋诗的创作是一个思维修炼的过程, 理解它的意趣要靠体悟, 并在积累中不断发现它的美感禅趣。宋诗与思维修可说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马奔腾.禅境与诗境.北京:中华书局, 2010.

[2]张培峰.宋诗与禅.北京:中华书局, 2009.

[3]程杰.宋诗学导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

宋诗鉴赏练习 篇2

1.

梅 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①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注】①坼:裂开,此谓花朵绽开。

(1)这两首诗中的头两句分别写出了梅花绽放时的不同状态,请加以简析。

(2)这两首诗中的后两句分别借助奇特的想象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请加以简析。

2.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風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摹了一幅春景图。“图”中描摹的景物都有哪些?(每一种景物必须用两字短语描述)

(2)请从内容主旨角度评析这首诗。

3.

日长简仲咸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同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注】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

(1)首联的“闲”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从“情”与“景”的关系分析“风飘北院花千片”一句。

莎 衣①

杨朴②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是以蓑草编织起来的御雨的衣披。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不慕荣华富贵,一生布衣。

(1)在首联中,诗人为什么说“软绿柔蓝著胜衣”?试加以简析。

(2)在颔联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渔人乐趣图,请描绘这幅画面,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幅画面。

5.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成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南宋初期,吕本中历尽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所感而作此诗。

(1)从“静”“动”的角度分析诗中的三四两句。

(2)诗中最后两句借用了“面如田字”和“班超封侯”两个典故,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

舟过荻塘

沈与求①

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

落日一篙桃叶浪②,薰风十里藕花香。

河回遽失青山曲,菱老难容碧草芳。

村北村南歌自答,悬知③岁事到金穰④。

【注】①沈与求:生活在南北宋之交,是个主战派。②桃叶浪:指落日余辉映照下的波浪。③悬知:料知,推想而知。④金穰:指丰收之年。

(1)简要分析诗中三四句描写景物的特点。

(2)在这首诗中,诗人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

书友人屋壁

魏野

达人①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注】①达人,即通达知命的人。

(1)诗的首联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加以简析。

(2)中间两联,诗人把友人的隐逸生活勾画得细致生动,请加以描述。

8.

落 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①。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②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半面妆:《南史•后妃传》载梁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②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时用为妓院等地的代称。

(1)简要分析诗中首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2)从情与景的关系分析诗中的颔联。

【参考答案】

1.(1)陈诗的头两句写在高山僻雅之地,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自是意外的喜悦。“惊起晓妆匀”五字,写红梅初绽,风韵嫣然,极有情致。陆诗的头两句写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笑迎晨风,份繁似雪,遍开山中。

(2)陈诗的后两句将梅花与将辅佐刘邦取得天下后封万户、位列侯却能摒弃人间富贵的张良联想在一起,进而歌颂了梅花高蹈自守的情怀。陆诗的后两句同样用了一个奇特的想象,极表其爱梅之心:有什么方法能把自己化为千万个人,让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个放翁呢?诗人对梅的狂态、赏梅的痴情,通过这一设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1)淡云、轻风、丽日、红花、绿柳、碧水。

(2)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3.(1)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诗人的不满和惆怅,苦闷和孤独。

(2)诗人趁黄昏月出之际,独自登楼,但映入眼帘的是万花飘零的萧瑟景象。当此之时,孑然一人,抑郁不平之情能与谁诉。此句未著一情语,而孤独寂寞之情毕现,寓情于景,堪称佳妙。

4.(1)作者说蓑衣胜于衣,是由于着了蓑衣,“倚船吟钓正相宜”,“吟”是吟诗,“钓”是钓鱼,钓鱼只是一般渔人的生涯,吟诗则是文人学士所独擅。既垂钓又吟咏的渔人,就不是普通的捕鱼人,而是隐逸的高士。诗人爱蓑衣,正是爱这种浪迹江湖之上,逃脱官场之外的感情流露。

(2)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诗人描绘这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忧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

5.(1)由于云气弥漫,看不见重峦叠嶂的峻峭秀美的面貌,但是可以听到山水暴涨,万壑淙鸣的声响。这里静中有动,把群山起伏的气势写得流动有致,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2)这是诗人的激愤之语,也是在国事危难动荡之际,对那些坐享富贵的将相表示不满,其中流露出伤时忧国的深沉情思。

6.(1)三四两句展示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象。一是实景,那是诗人在“舟过荻塘”时摄取的;另一种是幻境,它是由实景引起的联想。这样写一下子就把时令向前推进了三个月,由春而夏,两个季度的水上胜景联翩而至,给人以异乎寻常的美感享受。

(2)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对昏君奸佞误国的忧患之情,同时字里行间也隐含着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7.(1)诗的首联指出这位友人过的是断绝世情、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世人多追求禄位,这位友人却视之轻如鸿毛。他结庐在依林傍泉的地方,那里听不见尘世间的喧闹,得以时时徜徉在深林流泉之间,优哉游哉。此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

(2)中间两联具体描绘友人的生活和心境。这位友人到流泉洗砚,就招得鱼儿争先恐后地吞咽着黑黑的墨水;他点烟煎茶,熏得那站在炉边的鹤来不及避开。闲暇之余,不忘做诗吟咏当朝的“深恩厚泽”。韶华流逝,老之将至,也不觉得遗憾。

8.(1)①借代。首联以“素”“红”借指花,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使花的娇艳、春的绚丽如在目前。②拟人。花本无情之物,诗中却道“各自伤”,分明说花有人性。

(2)诗中颔联,出句描写落花飞动的舞姿,对句写花终于落地之后,在地上仍不甘香消玉殒,虽已着地,仍不失红粉佳人的美容。此联看似描写外界景物,实则抒发了诗人“虽九死其未悔”的执著情感。

【作者简介】

曹保顺,高级教师,执教于河北省辛集中学,市学科带头人,发表文章多篇。

宋诗《海棠》阅读及答案 篇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一2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姓卢,名莫愁,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②梁广:古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

8 .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5分)

9.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2分) 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3分)(意思对即可)

韦应物对宋诗的影响 篇4

韦应物创造性地营造丰富意象,为了精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让我们去更好地了解韦应物的思想世界,把握韦应物的创作对宋诗的影响。

一、诗人及其诗歌创作

(一)韦应物从小便博学能文,少年时期还一直胸怀大志,但“一心为天下苍生百姓”的他在几次出仕之后便发出了“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慨叹。为了能如鸟儿一样自由无拘无束地生活,他毅然归隐了。他既没有在官场生活中泯灭自我,也没有在自然田园生活中失掉自我。秉持着自己的本性,在韦应物看来,迫于生计而“违己交病”实在是大大的不值得。于是韦应物选择回到了山林的怀抱。唯有回归田园,韦应物才是走出“樊笼”的归鸟。

(二)韦应物诗歌创作思想时刻体现着他的天性是快乐的,比如说:“霜露悴百草”,这句和“时菊独妍开”。(《效陶彭泽》)。然而,生活的艰辛时时教训着他。他一直很推崇陶渊明,甚至要像他一样去淡然超脱,过隐居在山村的生活。可是为了生活,必须做官,而做官,他也要做一个正直的好官,为了天下百姓请命。天趣与敏感的原因使韦应物特别地喜欢在他热爱的自然中寻求寄托。因此,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快乐的鸟儿是韦应物一生最为钟情的对象物。读懂了韦应物的诗歌,我们也就了解了韦应物的真朴性情,理解了韦应物诗歌中众多的诗歌创作手法,以及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二、韦应物的诗歌题材内容对宋诗的影响

韦应物作诗的题材开创了“官吏生活的田园诗”。题材范围还大概分为寄赠怀友、感时抒怀、临摹山水、题咏书画,韦应物都多有诗作。如《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个“冷”字,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冷寂”、“萧条”之感,更是诗人内心的那种情怀“冷”的抒发,是这般淋漓尽致。这样的“山”、“叶”、“小草”都是韦应物的创作中用到的。题材内容多是官吏与自然,那种热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可是那种心有余而不能去拥抱自然的伤感之情写得透彻。韦应物的思想深深影响了黄庭坚,在韦应物笔下,生活中的一切物都可入诗。“草”“路”都是他诗歌创作的常用意象。题材丰富多样,对宋代文人诗歌进行创作时期题材的选择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韦应物诗歌创作风格对宋诗的影响

平实质朴的语言和白描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是他的一大诗歌创作风格。经安史之乱洗劫后,韦应物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前期诗歌与后期诗歌创作有很到不同,前期诗歌是“旷达高远”语言寓意丰富,后期是韦应物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特别是经过安史之乱的洗劫,他施展抱负的锐气进一步受挫。后期诗歌是消极归隐仕途的,也使他对统治集团产生了怨忿,开始注目于他们的种种丑恶行径,并以辛辣而深刻的诗句进行批判。如,“高林小路清”,一句和“红药无人摘”。(《游南斋》)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林、小路的赞美,并且诗人在这里揭示了这种“清”的淡远,自然、空旷的美景。同时表现出了诗人对过去自己那种“澄明”的生活产生了心境,展现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

韦应物朴素明洁、平淡自然的语言,使人感到恋自然之情如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

四、山水诗歌崇尚自然的禅宗思想对宋诗的影响

韦应物何以对山水自然如此钟情,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多次以自然之物之景自况呢?这与韦应物崇尚自然的哲学思考有关。因公务在身,只好“寄之云路长”。他说:“只好寄托自己的内心美好渴望到长长的路上吧!”人自然也是有无可奈何的有所羁绊的,一方面要自然,又要做个为了天下百姓的好官。可以看出诗人在追求自由自在的平凡人生的同时还心系着国家和底层的百姓,通过和下层百姓的接触,感受着同时代的这些平凡者的痛苦与悲伤,把那种悲天悯人的忧世情怀得以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并对它们寄予深切的同情。

韦应物的思想远比人们认识的`复杂得多,终其一生,韦应物的人生观始终以“自然”为核心,“树”“草”意象是集中体现。日出而觅食,日落而归巢;没有竞争没有世俗,这是一种何其安逸、何其静谧的生存空间,那该有多好,韦应物对此不知道有多么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韦应物这样的思想对黄庭坚影响是最明显的例子,是化用禅宗的思想的理论来支持其诗学思想的,可以说禅宗理论对于黄庭坚诗学创作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中对于风格、写作手法、以及他的禅宗思想中的追求,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首先,在思想上,他在追求自由自在的平凡人生的同时还心系着国家和底层的百姓,通过和下层百姓的接触,感受同时代的这些平凡者的痛苦与悲伤,把那种悲天悯人的忧世情怀得以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并对它们寄予深切的同情。

其次,在创作题材上,既有官吏生活,又有恬淡生活的田园之风,这个是之前文人诗歌创作所没有写过的题材,这对以后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论袁宏道诗歌对宋诗的接受 篇5

在此之前, 需要先对“宋诗”做一个界定。“唐”型诗歌与“宋”型诗歌的争论自南宋以来便成为诗歌界的一大公案。自宋以来, 历代作者虽各有制作, 然大致不能越出唐、宋之范围。其间因各朝代风气不同, 作者好尚不一, 以致分唐界宋。然而, 自严羽以后, 历代争论的重点却都是一致的, 即认为“唐”型诗与“宋”型诗之区别在于两种不同的审美特征, 近人钱锺书在《谈艺录》中对此做了集大成的总结:

唐诗、宋诗, 非仅朝代之别, 乃体态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 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 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曰唐曰宋, 特举大概面言, 为称谓之便, 非曰唐诗必出唐人, 宋诗必出宋人也。

由此可见, 学界历来对唐诗、宋诗之体态殊异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 即唐诗偏重兴象, 而宋诗偏重思理, 本文在分析袁宏道接受的“宋诗”时, 将其定位为普遍的审美特征意义上的、广义的“宋诗”——即一种“体格性分”角度而非历史时间角度的“宋”型诗。

袁宏道对宋诗的接受是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对于袁宏道诗歌的分期, 周群的《袁宏道评传》将其分为“纵送宕逸”“破人执缚”的前期和“入世忧时、含蓄蕴藉”的后期。为了更加详细地展现袁宏道在整个诗歌创作历程中对宋诗的接受过程 (这也是其诗风由清新俚俗向古淡蕴藉逐渐成熟的过程) , 现在两分法的基础上根据《袁宏道集笺校》所收录的诗集细分为早、中、后三个阶段。

一、早期:从仿拟唐诗到独抒性灵

早期的袁宏道还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宋诗阅读, 他将主要的精力用于破人执缚, 创作独抒性灵的诗作。早年的袁宏道也曾同当时复古派的大多数诗人一样仿拟过唐诗, 江盈科在《敝箧集·序》中云:“君丱角时已能诗, 下笔数百言, 无不肖唐。”那时的袁宏道的确肖拟前人, 有意识地模仿唐诗典雅厚重的特征, 如创作了多篇拟乐府旧题的诗作:《青骢马》、《采桑度》、《青楼曲》、《雀劳利歌》等。

《锦帆集》、《解脱集》中收录的诗歌是袁诗前期独抒性灵、清丽明快的诗歌风格的代表作品。在这一时期, 袁宏道深受李贽思想的影响, 主张“性灵说”, 大量写作独抒胸臆, 清新流利的诗歌, “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 不肯下笔” (《叙小修诗》) 。正如袁中道在《解脱集序》中所说:

“广长舌纵横无碍, 偶然执笔, 如水东注。既解官吴会, 于时尘境乍离, 心情甚适。……嘻语谑词, 口能如心, 笔又如口, 行间既久, 遂以成书。”

袁宏道在七子派模拟之风盛行的时候, 倡导性灵之说, 以平易清新, 自然畅达的诗风, 对文坛形成有力的冲击, “无心于世之毁誉, 聊以抒其意所欲言耳” (《袁中郎先生全集序》) , 然而其失之俚俗、滑易, 这点也同时为后人所诟病。

大体而言, 袁宏道早期的诗歌处在一种“破”的状态, 破除当时文坛陋习的束缚, 并未有意识地学习宋诗。既然复古派主张“诗必盛唐”, 那袁宏道就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世人喜唐, 仆则曰唐无诗;世人喜秦、汉, 仆则曰秦、汉无文;世人卑宋黜元, 仆则曰诗文在宋元诸大家” (《与张幼于》) 。然而, 袁宏道当时为了反对复古模拟之风而故意发出的这种高调并非是建立在对宋人作品的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虽然那时他已经开始涉猎宋人诗作并服膺苏轼、欧阳修等宋大家, “近日读古今名人诸赋, 始知苏子瞻、欧阳永叔辈见识真不可及” (《与江进之》) , “近日裁诗心转细, 每将长句学东坡” (《偶作赠子方》) , 但是这种“崇宋卑唐”的武断口号也只不过是一种斗争策略, 尚不能断言彼时的袁宏道的诗歌创作就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向宋诗的转型。

二、中期:宋诗阅读的开启

《瓶花斋集》中收录的诗歌主要是万历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这三年间袁宏道在京任职时的诗作。相比之前为官吴县时的公务冗杂, 任职京都的袁宏道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大量的宋人著作的阅读:

弟近日始遍阅宋人诗文。 (《答陶石篑编修》) :

邸中无事, 日与永叔、坡公作对。 (《答梅客生开府》)

在阅读过程中, 袁宏道击节赞赏这些宋人诗作的精妙绝伦:

有宋欧、苏辈出, 大变晚习, 于物无所不收, 于法无所不有, 于情无所不畅, 于境无所不取, 滔滔莽莽, 有若江河。 (《雪涛阁集序》)

并且亲自批点欧、苏诗文, 总结心得体会:

近日最得意, 无如批点欧、苏二公文集。欧公之文佳无论, 其诗如倾江倒海, 欲伯仲少陵。……苏公诗高古不如老杜, 而超脱变怪过之 (《与李龙湖》)

受到宋人诗文涵茹的袁宏道甚至夸张地认为自己在接触这些诗作后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和“识字”:

近日始学读书, 尽心观欧九、老苏、曾子固、陈同甫、陆务观诸公文集。每读一篇, 心悸口唼, 自以为未尝识字。 (《答王以明》)

甚至在启蒙外甥学习的时候也指出应首先熟读韩愈、苏轼诗文:

甥年尚幼, 古人且熟读韩、苏, 余不必读。 (《答毛太初》)

“逾年 (万历二十七年) , 先生 (袁宏道) 之学复稍稍变, 觉龙湖等所见尚欠稳实。以为悟、修犹两毂也, 向者所见, 偏重悟理, 而尽废修持, 遗弃伦物, 偭背绳墨, 纵放习气, 亦是膏盲之病。……遂一矫而主修, 自律甚严, 自检甚密, 以淡守之, 以静凝之。” (《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

袁宏道从之前的洒脱不羁逐渐转向了内在的修持, 认为“修持”同“悟理”同样重要, 不可偏废, 不能一味放纵习气, 而是应当有所节制。这一时期, 袁宏道在专著《西方合论》中阐述了净土思想, 表明他的思想开始由禅入净, 悟修并重, 从之前的适性任情转向收敛持戒。这种思想的转变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体现便是从先前的信口信腕转而逐渐重视“才”和“学”, 文学修养在其文学思想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 在京三载, 袁宏道与兄宗道, 弟中道及、潘士藻、刘日升、黄辉、等同道中人于城西之崇国寺结文学团体蒲桃社, 一起谈禅论学, 品评诗文, 这种闲适悠容的文学氛围无疑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他的才学涵养。

总之, 宋人诗文的熏染、对才学修养的逐渐重视以及社团的浸淫都让袁宏道的诗文创作从之前的完全“师心”逐渐有“师宋”的倾向。在此之前, 袁宏道的作品主要是纯粹抒发性灵、信手拈来的诗歌、游记、尺牍等, 而这一时期, 除以上著述外, 他还开始了学术著作的创作:佛学专著《西方合论》, 笺释《庄子》的《广庄》, 雅趣横生的《瓶史》。学术的浸淫让袁宏道的诗歌创作逐渐从直白刻露转而多了些韵味和锤炼, 自然意象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旨趣, 他开始将学术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逐渐显露出“以才学为诗”、含蓄蕴藉的宋诗特征。

如万历二十三年袁宏道离京赴吴县任途中, 用写散文的手法对金山、焦山、等自然风光进行活泼生动的描绘:

海门一带雾初收, 碧树丹崖小十洲。山杂云帆浮水上, 江盘螺髻出潮头。经堂昼寂眠苍兕, 石壁晴空挂野猴。白首闭关僧自苦, 花开花落也春秋。 (《登焦山》)

登上焦山俯视山下, 只见云雾缭绕, 树木和和山崖都变得格外渺小。点点山尖像帆船浮泛于云海, 而悠悠江水绕着群山盘旋, 便如女子头上的发髻一般。苍兕卧眠, 野猴悬挂, 一幅动静皆宜、清新俊逸的风景画。

这一时期袁宏道更有兴趣的是自然山水本身的宏伟秀丽, 而在万历二十六年, 他辞官远游后再次进京选官的途中, 所记的游记诗却是有关露胫祠、漂母祠、淮阴侯祠、燕子楼等人文景观:

铁索界黄沙, 石羊吹古道。下有露筋祠, 荒螭卧深草。夜月水花香, 西风杉叶老。空房聚牧儿, 蒿根食邻媪。 (《过露筋祠》)

黄沙古道, 铁索石羊, 露筋祠就在这莽莽荒草之中, 而如今这里已成为牧儿老妪的暂歇之地。在这风吹落叶的夜月, 袁宏道用深沉凝重的笔调来缅怀这位唐时的烈女露筋。全诗纯用白描, 无一直抒胸臆之语, 然这其中饱含的历史厚重之感早已通过诗中意象传达给读者了。

袁宏道的这一趟旅途跟先前的景色游览相比更像是一次文化之旅, 在他的审美观中已经在自然意象中加入了人文意象, 已经不是早期的“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自然意象的人文化便是典型的宋人意识。

再比较下袁宏道早期和中期同样以“花朝日”为题的两首诗:

垆气熏高阁, 歌声绕细厨。桂尊清且满, 坐客美而都。共唱三艳妇, 同开百子图。主人将夜饮, 傍晚禁啼鸟。 (《花朝日呈伯修》)

一倍惜花时, 寒香滴酒卮。幸依无事课, 且喜不蟠枝。近枕通幽梦, 安禅伴凈尼。未知白苏老, 酬唱几番诗。 (《花朝日白苏斋看梅》)

对比阅读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 第一首诗充满了少年侠气, 清樽美酒, 聚饮高歌;而第二首诗却显得蕴藉内敛得多, 在同样的节日以安禅酬唱取代以前的痛饮狂歌。正如周裕锴在《宋代诗学通论》中说的, 唐、宋诗意识指向的本质分野在于唐人喜追求物质享乐, 而宋人却以丰富的人文世界作为精神享受, 换言之, 宋人感兴趣的是对象世界的人文内容。

如果说早期的袁宏道是个激越疏放、企图挣脱一切执缚的浪漫主义革新者, 那此时他已经开始朝一位有意识地规模宋大家、兼备性灵与学养、博及群书的学士型诗人转型了。

三、后期:宋型诗风的形成

兄长的早逝让袁宏道宦情愈冷, 万历二十八年末, 上《告病疏》, 并于次年获准还乡, 过了六年隐居柳浪的生活。《潇碧堂集》中收录的便是归隐期间的作品。之后, 袁宏道第三次出仕为官, 并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典试秦中, 这期间有《破研斋集》、《华嵩游草》二集。

袁宏道高卧流浪期间, 或携伴逸游, 寻幽探胜;或与友人论学唱和, 聚首晤谈, 这六年是他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期。沉淀六年之后再度为官, 袁宏道的心态变得平和通达, 即便是任职吏部时公务繁忙, 但也不像在吴县时那般烦躁懊恼。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大量的诗文涵茹让袁宏道的诗歌风格再次发生了变化。

袁中道对这种变化的表述为:

盖自花源以后诗, 字字鲜活, 语语生动。 (《中郎先生行状》)

故自《破砚》以后, 无一字无来历, 无一语不生动, 无一篇不警策, 健若没石之羽, 秀若出水之花。 (《中郎先生全集序》)

所著游记及诗, 浑厚蕴藉, 极一唱三叹之致, 较前诸作, 又一格矣。 (《中郎先生行状》)

从袁中道这些表述中明显可以看到, 袁宏道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已经脱尽早期的刻露俚俗, 变得含蓄蕴藉;“无一字无来历, 无一语不生动”, 典雅凝重, 文采皆备。对于诗歌风格, 他提出了“淡”和“质”的观念:

苏子瞻酷嗜陶令诗, 贵其淡而适也。凡物酿之得甘, 炙之得苦, 唯淡也不可造, 不可造, 是文之真性灵也。 (《叙呙氏家绳集》)

物之传者必以质, 文之不传, 非曰不工, 质不至也。树之不实, 非无花也;人之不泽, 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 (《行素园存稿引》)

“宋诗人的诗学观都一致指向平淡的审美理想, 或是色彩的清淡, 或是感情的恬淡, 或是语言的平淡, 或是韵味的古淡。尚淡是宋诗学中涵盖面极大的概念”, 而在袁宏道看来, 诗文的真性灵在“淡”, “淡”是不仅是一种文学风格, 更是一种精神境界。而“质”是诗文的灵魂, 无“质”的诗文便是无实之树, 花再艳丽也是徒劳。简而言之, 好的诗歌就应该是内容与技巧皆备, 风格古淡蕴藉。如:

泉落当窗径, 香生渡涧风。楼台杳何许, 树影有无中。 (《夏日同顾朗哉居士、王遗狂游谢公岩, 主人于野宗侯留饮, 共赋得途字中字》)

窗前清泉飞落, 山涧香风拂面, 楼台飘渺高悬, 树影若隐若现,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空灵的意境, 质朴无华, 恬淡闲适。

袁宏道后期诗歌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便是用典频繁。长期阅读宋诗, 学养的丰厚加重了语汇的内涵, 使得诗歌呈现出深沉厚重的韵味, 虽不至于“无一字无来历”这么夸张, 但确实广博富瞻、精确深密, 如:

成蹊人自省, 桃李不须言。 (《邺城道》)

杜口非无舌, 忘情似不男……一枕庄周化, 多方惠子惭。 (《题曾太史退如憨斋, 用十三覃运》)

直消数幅梅花纸, 便做华胥世上民。 (《和退如初度, 与客谈仙, 次韵》)

语言的典雅厚重, 精于用事, 风格的古淡蕴藉, 袁宏道后期的诗歌几乎就是典型的宋诗风格。

综上可知, 袁宏道诗歌对宋诗的接受是一个从虚到实、由浅及深的过程。从早期有目的性地盲目推崇, 到中期正式开始全面的阅读, 再到后期渐入范畴, 这是个动态的、有迹可循的过程。本文的梳理还存在线条过于粗疏以及联系文本不够贴切等诸多弊端, 敬请时贤斧正。

参考文献

[1]钱锺书.谈艺录[M].中华书局, 1984:2.

[2]袁宏道, 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宋诗论文 篇6

摘 要:辑录明代弘治十六年刊刻的《抚州府志》中《全宋诗》《全宋诗订补》所失收宋代诗作,聊作补遗。

关键词:《全宋诗》 《全宋诗订补》 《抚州府志》 补遗

《全宋诗》是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一部断代诗歌总集。2005年,大象出版社又出版了《全宋诗订补》,对《全宋诗》进行了一次系统订补。但因所涉文献浩繁,难免出现漏编、漏选作品。笔者依据明代弘治十六年刊刻的《抚州府志》,对《全宋诗》和《全宋诗订补》已收录的作者失收作品聊作补遗。

1.补赵时焕诗(《全宋诗》62/38914)[1]

《题爱梅亭》:“生世梅花是故知,相逢不负岁寒期。自从一点梢头白,看到青阴弄实时。”(弘治《抚州府志》卷七)[2]

2.补张孝祥诗(《全宋诗》45/27731)

《和艇斋出郊韵》:“兹游真不恶,胜日接名流。无复行春乐,聊为适野谋。雨收沙路软,谷静鸟声幽。尚想龙溪老,朱轓滞一州。”(卷二)

《和艇斋出郊韵》:曾君天下士,正始有风流。老作诸侯客,贫无一饱谋。世缘成落寞[3],经术谩深幽。便合幡然起,胡为只此州。(卷二)

3.补李义山诗(《全宋诗》59/37037)

《青云亭》[4]:“忆从平地望巍栏[5],上到峰头取次看[6]。极目晴云春未了,始知天外有层峦。”(卷三)

《青云亭》:“友月宾风十二栏,青云只作白云看。人间自有为霖者,应伴龙公卧碧峦。”(卷三)

4.补林梦英诗(《全宋诗》50/31049)

《金石山房诗》[7]:“老不宽人鬓欲秋,头颅何止四宜休。住山了却清闲愿,门外从渠岁月流。”(卷三)

《金石山房诗》:“老子于人百不如,爱山成癖更淫书。只今屋了离家去,饱饭晴窗理蠹鱼。”(卷三)

《金石山房诗》:“纵出家僧厌在家,白云今得淡生涯。山中有客兴不浅,许约桐君趁月华。”(卷三)

《金石山房诗》:“丘壑真堪著幼舆,一筇横膝便成图。丹青莫笑山林丑,此老谓□[8]何画□[9]。”(卷三)

《金石山房诗》:“剥癣题诗不厌多,会为镵刻遍岩阿。他年欲了浯溪颂,十丈苍崖尚可磨。”(卷三)

《金石山房诗》:“人欲淡岩天下稀,是中风物更增奇。欲穷眼界说不尽,浪费山居十四诗。”(卷三)

5.补赵汝谈诗(《全宋诗》51/32022)

《次韵曾景建红泉精舍》:“松藏空翠揆衣中,满路松钗不踏尘。入巷便疑成绝俗,寻山每恨少逢人。云屯僧侣无谁语,星散樵夫差可邻。秋果春蔬谷中富,红泉犹足着闲身。”(卷四)

6.补黄符诗(《全宋诗》22/14508)

《佛迹岭》[10]:“石室有僧居,烟岩留佛迹。因窥行道纵,似觇如金色。历代不可穷,智人亦难测。谅自阇崛山,化觇来南国。”(卷三)

《仙岩》[11]:“天开地辟岩千丈,务铭云披锦一机。濯濯滩声寒泻玉,谁人借我半苔矶。”(卷三)

7.补曾渊诗(《全宋诗》65/41067)

《华盖山》[12]:“三峰插笋入青霄,眼界才高望转遥。安得秦人此相遇,一天明月夜吹箫。”(卷三)

8.补孙懋诗(《全宋诗》43/26840)

《灵兴山》[13]:“白汗黄尘得少休,夜深山气冷飕飕。稍令事简庭无欲,次第寻山作胜游。”(卷三)

《灵兴山》:“路转山腰石水奇,满山松竹书阴迟。人间元有清凉处,自是趋炎客未知。”(卷三)

9.补邓犀如诗(《全宋诗》37/23378)

《浮石山庄》[14]:“月湖先生乐山水,搜奇曾不远千里。那知去郭三牛鸣,浮石岩中晦佳致。神剜鬼划有许工,天坠地出知几世。平时樵径所不由,一旦屐齿胡为至。由来绝景难久藏,竟须好事与经始。见之三叹欲忘归,市以千金不惜费。公知得此真无价,我亦闻之喜不寐。朝来幽事颇相关,乘兴纵观约联骑。霜明日暖马蹄轻,曾不逾时即其地。喷云泄雾疑有神,旋呼斤斧诛榛苇。初惊巨石几百寻,突兀嶙峋湿云气。嵌窦谽谺元自开,藤蔓骈罗巧相缔。清滋竹木总坚硬,阴生莓苔倍葱翠。老根侧出揿蚪髯,幽草倒生摇凤尾。前山一株横蛾眉,隔尽俗尘如户闭。蹇裳振足履崎岖,拽棘扪萝穷幽邃。忽有一径出自然,委蛇深隐阔盈咫。四面周遭步转高,心领目击纷可喜。处处出石作奇怪,续续哦诗聊比拟。或黎其色如铁绣,或赭其容如酒醉。或傲睨而痴自笑,或突怒而狠相祝。或开幽室备书院,或引长廓为客次。或虚高下成楼阁,或严尊卑作堂陛。或分半月隐天形,或展胡床圈地势。或露码碯红而润,或错琉璃青且腻。或如入关如升堂,或如卧榻如隐几。或如立壁如拱梁,或如卓笔如布字。递递逢迎巧献状,试举其凡莫殚纪。最喜宾从可从容,甲乙其间有一二。昔闻淡岩天下稀,金华仙伯载称美。回中仅可坐十客,举此十倍加不啻。余贺兹丘有所遭,初不远人人自弃。先生一笑与我言,平生此兴觉为累。岂期幸会得所图,孰使之在天实畀。须臾更涉层岩巅,指云此有无尽意。一水萦纡殊有情,万山回环杳无际。规以数椽安一榻,时来长啸舒清思。愿观余力佐天巧,名与此山传不替。自惟野性寡所嗜,犹喜登临同臭味。剩欲相从为久计,祝公先了公家事。”(卷三)

10.补谢薖诗(《全宋诗》24/15762)

《鸣玉泉》:“山路秋阳何赫赫,山亭凄冷多秋色。岂惟醒耳玉琮琤,照眼寒光如练白。旧闻瀑布垂云间,恍疑河汉堕天关。西望香炉不得往,个中元有小庐山。”(卷四)

11.补谢谔诗(《全宋诗》38/23753)

《回龙寺》:“情意祛愁寂,山川气象新。天涯嗟从客,物外见闲人。宋会诗无敌,才知懒是真。柳稍鸭一点,疑挂小鸟巾。”(卷二十八)

12.补裴煜诗(《全宋诗》8/5025)

《玉茗花诗》:“东风吹春入江城,此木得意生发荣。乘时天与出其数,落落乃不为红英。枝青叶绿花霜雪,日气薰炙尤清明。深园夜静月相照,飞蝶不宿宿鸟惊。重关密锁意本惬,观者如睹才称情。夭桃秾李有触望,藓径自此无人行。惜哉挺秀已华国,何尔蒙被尘俗名。凭轩缔视急摹拟,思致入笔犹疑轻。字之玉仙信奇怪,惟恐一息归蓬瀛。方当守臣贡根本,巨舰稳载还神京。明廷封殖雨露足,歌颂盛美皆公卿。岂宜临川久留滞,觖舌讥议恶木并。哦诗力为写幽隐,天耳虽远应闻声。四方上下一而已,奚独压管扬州琼。”

此诗前有序:玉仙花,崔仁冀目之为玉茗花,临川谓世无有二木,予故命其美名而以诗振之。(卷十二)

13.补杨杰诗(《全宋诗》12/7846)

《玉仙谣》[15]:“金鼎害霜九回炼,神仙一粒肌肤变。肝肺透彻无纤瑕,寒花四出寥阳殿。春风入侍紫皇宴,吞饮云浆不知遍。夜归姑射醉陶陶,晓上昆仑激壶箭。宝壶莹滑胜算多,一啸一呼掣飞电。天公不许玩化权,谪落红尘玉为面。何似人间重浮艳,朱翠价高纯素贱。上阳宫里锁秋风,三十六年未回眷。闻道鲁公爱清直,凛凛松筠霜后见。愿来祠下托孤根,肯共夭桃争采绚。古今遗恨谁与知,花上流莺时一啭[16]。(卷十二)

14.补何异诗(《全宋诗》38/24048)

《义木》:“南岩有两木,白樗乃其名。本是一气类,同根而并生。亭亭各独立,双干甚分明。去地高三尺,合而为一茎。初无缠绕迹,亦非妆点成。又高八九尺,桠叉分弟兄。俱怀霄汉志,共摇风雨声。众推曰义木,敛衽谁敢轻。人生有兄弟,连枝正相似。仁爱由心生,相处更以义。号为手足亲,比之金玉贵。棣萼竟芬芳,埙篪迭歌吹。有如鸿雁行,相粘以次第。又如鹡鸰原,相应以首尾。持此较义木,取喻均一致。其忍寻斧斤,以自伤同类。繄昔有圣贤,设教以代天。六顺劝友敬,八刑纠罪愆。维持千百载,人心无间然。阋墙虽有隙,御侮犹心坚。李克六兄弟,易衣相后先。叱妻出门去,勿令生变迁。姜肱三兄弟,共被亦安眠。母老均慰意,节行至今传。田真欲分析,三荆变颜色。感伤复同居,荣茂即如昔。卜式弃田宅,独牧牛千百。弟壮隳其家,再三分孳息。是皆相委曲,于义真有得。患难或相遭,天理容可测。赵孝与王林,兄弟皆遇贼。争先代其死,贼亦竟两释。昔人何多奇,今人何其欺。信意扰官府,汗颜冩宗支。贤哉赵令君,决讼不移时。引木以为证,讼者皆无辞。端如韩冯翊,兄弟争刀锥。闭阁痛自责,争者亦退思。怀哉赋义木,远继慈竹诗。孝顺长在眼,竹木皆吾师。”

此诗前有序:余家山庄南岩有义木焉,形似已见于诗中。前宰邑赵彦纾取以断兄弟之讼。至今游者必观。予近为钟山书乐侍郎《慈竹诗》,刊置壁间,庸示劝戒。私居义木,宜以为对,用其体格赋诗四十韵,使世俗可以通晓。若夫追配名作,则有愧矣。(卷十二)

15.补林岊诗(《全宋诗》50/31286)

《留题祥符观大夫院》:“尘埃不扫心田静,竹石俱清待雨来。万里江山如画隐,一琴风月为诗开。”(卷二十八)

16.补刘孝孙诗(《全宋诗》11/7351)

《曹山寺》:“历阴几时随兴返,途幽终与赏心谐。斓斑雪壁相环抱,苍茫烟林自砌排。坐到夜寒云没膝,起窥天色斗横阶。漫郎却笑清闲惯,闻得敲鱼亦趁斋。”(卷二十八)

17.补欧阳澈诗(《全宋诗》32/20658)

《游普安寺》:“灵源出自普安来,宝刹峥嵘此地开。物外偏能消日月,山中原不染尘埃。经翻贝丛飘花雨,炉炙沉檀喷石台。境界清凉真可爱,三生游息记重回。”(卷十二)

18.补蒋之奇诗(《全宋诗》12/8020)

《圣容院》:”道傍峰蔚见云林,随分伽蓝地布金。遇望巴山烟雨里,法氍遗墓杳难寻。”(卷十二)

19.补苏缄诗(《全宋诗》34/21470)

《广教院》:“变律复为禅,宗门此再兴。林峦占西隐,香火续南能。泉脉通岩罅,云跟抱石稜。法传须久远,莫作等闲僧。”(卷十二)

注释:

[1]此处62/38914是指《全宋诗》第62册38914页。下皆仿此例,斜线前为册数,斜线后为页数。表示该作者收录在《全宋诗》所在册数、所在页码。

[2]此处“弘治《抚州府志》卷七”是指该诗收录在弘治《抚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本)哪卷。下直接标注卷数,省略“弘治《抚州府志》”。

[3]“寞”,弘治《抚州府志》刻本作“莫”,误,笔者改。

[4]弘治《抚州府志》收录此诗,本无题,题为笔者加。下一首李义山的《青云亭》题也为笔者加。

[5]“巍”,光绪《抚州府志》作“危”。

[6]“到”,光绪《抚州府志》作“列”。

[7]弘治《抚州府志》收录此诗,本无题,题为笔者加,下五首《金石山房诗》题也为笔者加。

[8]□为字迹不清。

[9]□为字迹不清。

[10]弘治《抚州府志》收录此诗,本无题,题为笔者加。

[11]弘治《抚州府志》收录此诗,本无题,题为笔者加。

[12]弘治《抚州府志》收录此诗,本无题,题为笔者加。

[13]弘治《抚州府志》收录此诗,本无题,题为笔者加。下一首孙懋的《灵兴山》题也为笔者加。

[14]弘治《抚州府志》收录此诗,本无题,题为笔者加。

[15]弘治《抚州府志》收录此诗,本无题,题为笔者加。

[16]“花上流莺时一啭”:“时”,同治《临川县志》为“语”。

由《升庵诗话》看杨慎的宋诗观 篇7

关键词:杨慎;升庵诗话;诗学观念;宋诗

作者简介:阮思雨(1991-),女,湖北宜昌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4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2

一、相对公允的唐宋诗观

唐宋诗之争在严羽标唐贬宋之后就成了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大论题,明代文坛也为尊唐抑宋的风气所笼罩,“故有明一代,唐诗盛行,居于绝对优势;倡言宋诗者,寥寥可数。然门户之见益深,意气用事益甚,关于唐、宋诗之争论,虽大体不出前人议论范围,而态度、措词之偏激,则前此所未有也。”明代前后七子执盟文坛,他们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不读唐以后诗”,对宋诗一概鄙薄,认为宋诗“似苍老而实疏卤”,一无可取之处,言辞甚是激烈。在尊唐抑宋的论调代表主流话语倾向时,身居边地的杨慎保持着独立清醒的诗学主见,在广泛涉猎宋诗的基础上,以相对客观公允的态度看待宋诗的得失。

杨慎曾师从李东阳,他的宋诗观受其影响,但并不为其所锢囿。李东阳认为宋诗涉于理路,殊无情致,雕琢艰涩,难登大雅之堂。杨慎也赞同诗歌应重吟咏性情,对宋诗中好议论尚理趣的特点多有批评。但他反对因此而完全抹杀宋诗,多次引用宋诗佳句以驳“宋无诗”等极端之说,“此诗无愧唐人,不可云宋无诗也”、“宋诗信不及唐,然其中岂无可匹体者?在选者之眼力耳”、“五诗有王维辋川遗意,谁谓宋无诗乎?”,这些评论都反对全盘否定宋诗论点。

杨慎虽认为不少宋诗不逊于唐,值得学者兼收并蓄,但评论宋诗还是以唐绳宋的传统标准,仅称赞似唐诗一样婉而有味、含蓄蕴藉的宋诗,未能完全跳出窠臼。对宋诗的鉴赏批语多为“妙处不减唐人”、“风味脱洒,何羡唐人乎”。或因宋诗有唐代名家风范而称赞不已,例如“此诗工致似李义山”、“其诗绝如李贺,尝一臠可知鼎味也”、“有韦苏州、孟襄阳之风”。杨慎将“宋人之有唐音”作为评判准绳,这种看法在当时贬宋的主流风气下提出,体现了其独到的艺术鉴赏力,但仍未能超越历史局限,认识到宋诗的价值恰在异于唐诗的独特风格。面对好议论说理的典型宋诗时,杨慎就站回复古派的立场对其严厉批评,例如“宋人诗则强作老成态度,而‘绮艳’、‘清新’概未之有”、“宋人议论多而成功少,元人评之当矣”。虽然杨慎不同于李东阳等因强烈的门户意识而抨击宋人,但他捍卫诗道性情的艺术本质论,对宋人刻意淡化情性追求理智的做法还是大为不满的。

二、对宋人杜诗“诗史说”的批判

称杜诗为“诗史”一说,首见于唐孟棨《本事诗·高逸》。杜诗以强烈的写实性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真实的唐朝社会现实生活,孟棨将这些实录了杜甫行藏与其所经历的社会动乱的诗歌,称之为“诗史”。到了宋代,杜诗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宋人以穿凿附会的理论从内容、诗法、精神等各层面加以论证,将可称之为诗史的诗歌范围一再扩大,过分关注杜诗忠君爱国思想,杨慎对此辩驳道:“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杨慎为维护诗歌纯净的主体性和审美性反驳诗史不分的现象,他认为杜诗中反映史实的诗既只占一小部分,又不能代表杜诗的最高艺术水平,对杜诗“诗史”地位的抬高不利于真实全面地诠释杜诗。首先,杨慎认为六经各有体,诗与史承担着不同的文学功用,过度地“以诗证史”或以忠君爱国思想绑架杜诗,违背了诗歌吟咏情性的本质。其次,杨慎诗论重含蓄蕴藉,认为直陈时事的史诗是下等杜诗,对此类诗歌过分追捧使得杜诗中其他佳作不为人赏。书中杨慎从考据的角度论证杜诗并非皆有据依,虽难免强词夺理,但实为明人对宋人之学亦步亦趋的现状不满。明人不重学问喜作高谈,多虚骄之论,对宋人学诗之偏的缺点也照旧吸收,没有真知杜诗的精华就大兴标榜之风。杨慎意识到明代学风的弊病,试图发出批判杜诗“诗史说”的声音以引起时人对宗杜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进行反思。

三、对宋人的评价

在明代尊唐抑宋的文艺思潮影响下,尊唐之风颇浓而祖宋者则寥寥无几。作为宋诗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他们的诗歌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被作为批宋的靶子,声誉远非宋金时期能比。而杨慎却因有意识远离门争户斗的纷乱局面,用相对客观的眼光观望宋诗的成就,对东坡诗和山谷诗有褒有贬,其诗学观念与苏黄也颇多相似之处。

明人对苏诗好议论时政的特点夸大丑化,而杨慎则戏讽好友诗歌直露,不能与东坡诗同日而语,“东坡嬉笑怒骂皆成诗,公诗无嬉笑,但有怒骂耳”,肯定苏诗的嬉笑怒骂背后蕴藏着深意而非庸俗肤浅的谩骂。《升庵诗话》中引东坡诗数十处,在注释典故出处时常以东坡诗为佐证,多次以己之博学更正注者之误。在诗学观念上,杨慎也与苏轼有相似的言论,他们都反对流俗轻浅,《竹坡诗话》引苏轼言“街谈巷语,皆可入诗,但要熔化耳,如非化俗为雅,则俗字不用,若‘绽’、‘葩’二字,是世间第一等恶字,岂可令入诗来!”,杨慎也批评口语乡音之俗,“惟取口吻之便,乡音之叶,而著之诗焉,良为后人一笑资尔”。杨慎反对因袭剽窃、人云亦云的俗诗,对苏诗中清丽自然的诗句以“奇”字称赞。

明人对追求形式技巧的山谷诗嗤之以鼻,杨慎对其生新廉悍的诗风虽总体评价偏低,但在某些诗学主张上却与之有甚多共鸣。黄氏重视读书博学,而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论及“博学”的条目近四十条,可见二者都认为书本学问是创作的重要源泉。黄氏强调“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杨慎也感慨“ 杜子美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子美自言其所得也。读书虽不为作诗设,然胸中有万卷书,则笔下自无一点尘矣。近日士夫,争学杜诗,不知读书果曾破万卷乎?如其未也,不过拾《离骚》之香草,丐杜陵之残膏而已。”读书观念如此相投,杨慎亦不愧山谷知音也。明人好虚妄空谈,在结党集社的社会风气下往往只关注与自己观念相同的书籍,阅读面相当狭隘。杨慎对此种现状十分担忧,多处痛斥明人学识浅薄:“先辈读书博且精,不似后生之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也”,又贬明人“士无古学,不足以知之。诸家解者,或敷演清谈,或牵聊禅语,或强附儒家,漫曰:‘此文字奇处妙绝。’又恶识所谓奇妙?”此外在考证名物方面也多次例举明人因学识局限而犯愚蠢的笑话,例如讽刺明人“好古者但知‘匆匆’,而笑‘悤悤’;逐俗者又但知‘悤悤’,而骇‘匆匆’,皆非也。是以学者贵博古而通今也。”杨慎与黄庭坚在“无一字无来历”的观点上也十分契合,他们都因深渊的学识修养而能窥见今诗与前人遗产之间的暗合之处。杨慎评“先辈言杜诗、韩文无一字无来历。予谓自古名家皆然,不独杜、韩两公耳。”认为凡是名家的佳作都是化前人陈言,诗人文士大概皆有祖有所来历,比之黄氏更坚信读书对于创作的作用。他在评论诗句时频繁使用“祖”、“出处”等词,热衷于那些巧妙借鉴前人诗句而幻化无痕的妙句,认为诗歌“若不知其出处,亦不见其工致也”。杨慎本着“无一字无来处”的原则,探寻诗句与前人古诗字词、典故、构思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认为后人的成果是在吸收古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而来。

此外,对于黄氏“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之说,后世多抨击其剽窃因袭之病,而杨慎却体味了其中有理的方面,并以此评论诗句陈陶诗“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可见杨慎虽在力贬黄庭坚的时代氛围下对山谷诗颇多鄙夷,但在诗论上无形支持着江西诗派的精神,这也是杨慎对待宋诗保持客观清醒立场的例证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慎撰.王大厚笺注.升庵诗话新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齐治平.唐宋诗概述[M].长沙:书麓书社,1984.

上一篇:级毕业班工作汇报下一篇:新任法院院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