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必修四检测(通用7篇)
高中英语必修四检测 篇1
单元综合检测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3年10月10日,在斯里巴加湾市出席第八届东亚峰会的李克强总理说,离开和平稳定,发展无从谈起。我们主张推广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推动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坦诚对话与合作。这是因为()①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当今世界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任重而道远 ④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离开和平稳定,发展无从谈起”,强调了和平对发展的重要性,①符合题意。②正确指出了“推动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坦诚对话与合作”的必要性,符合题意。③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2.为加大南海维权执法力量,中国海监已在西沙永兴岛成立海南中沙支队。5年来,中国海监船舶执行定期维权巡航任务,及时发现并有效监管各类涉嫌侵权违法行为600余起。这表明我国在行使()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中国海监船在南海执行定期维权巡航任务,既是捍卫国家主权的表现,也是对我国海洋环境进行监管执法的表现,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干肢不符。
3.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样的,主要有()①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②政治关系、经济关系 ③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④合作关系、冲突关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国际关系的内容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基本形式为竞争、合作与冲突。②③符合题意。
4.《福布斯》杂志认为,虽然日美有共同防卫条约,但军事介入钓鱼岛不符合美国利益。恰恰相反,美国的安全要求华盛顿“绝对不能”因几个小岛被拖入与北京的武装冲突中。这说明,维护国家利益()A.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是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仍然是当前和未来国际形势的主流和本质 D.就不应该与他国建立所谓的军事同盟关系
解析:选A。“军事介入钓鱼岛不符合美国利益”,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C项错误。建立军事同盟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D项错误。
5.2013年美伊敌对关系出现缓和成为中东地区局势突出的亮点之一,9月以来,美伊之间互递橄榄枝,善意的“破冰”互动频频。11月24日,第三轮伊核问题日内瓦谈判落下帷幕,会谈取得重大突破。美伊敌对关系出现缓和,其根本原因在于()A.美伊互有需求,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 B.美伊摒弃前嫌,国家根本利益渐趋一致 C.非传统安全上升为威胁各国的主要因素
D.恐怖主义成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解析:选A。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美伊敌对关系出现缓和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A项符合题意。各国根本利益是不同的,B项错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C、D两项错误。
6.在日本2013版防卫白皮书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后,首相安倍晋三接连赴距钓鱼岛仅百余公里的岛屿视察,展示不向中国让步的姿态;与此同时,日韩关系坚冰难融,中美、中韩等关系愈发密切又令日本感到“被孤立”。中日美韩国际关系的变化说明()①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落脚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依据中日、日韩、中美、中韩等国关系的现状及引发的原因可知,②④符合题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①不准确。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③错误。
7.近年来,随着北极冰川的融化,相关各国围绕北极资源的博弈开始呈现“冰融相见”之势,有关“北极战争”“冰战争”的说法反复在国际媒体上出现。这说明()①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②竞争取代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资源争夺已成为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资源争夺导致战争隐患增加反映了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①正确。围绕北极资源的博弈反映了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④正确。②错误,竞争、合作和冲突一直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③错误。
8.漫画《对抗》表明的政治生活道理是()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世界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④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可望而不可即的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漫画显示,美国用导弹威胁伤痕累累的叙利亚,而叙利亚拉开架势进行不对称还击。这表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也反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①②符合题意。③干肢不符,④观点明显错误。
9.根据中美两军交往计划,双方于2013年11月12日至14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了首次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中美联合军演()①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适应 ②表明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方面两国有共同利益 ③标志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④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确立大国同盟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中美联合军演有利于增强战略互信,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①符合题意。中美联合军演是军事合作的表现,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符合题意。③④观点明显错误。
10.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国家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也与日俱增。这表明()A.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演进 B.南北发展不平衡仍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C.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D.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解析:选A。金砖国家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在国际事务中的
影响与日俱增,说明金砖国家已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即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答案选A。B、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C项不符合客观实际,均应舍去。
11.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各国在创新的道路上你追我赶,各显神通。先行的发达国家不甘于被追赶上,以创新为核心,力图长久维护建立起来的优势地位;后行的发展中国家则奋起直追,以创新为突破口,争取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弯道超车”。这说明()A.世界多极化削弱了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
B.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遇
解析:选B。材料突出了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B正确。A、C均不符合题意,D观点不正确。
12.近年来,在不断指责他国发起对美网络攻击的同时,美国国安局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入侵中国主要电信公司,窃取手机短信信息,还窃听欧盟机构,并入侵欧盟电脑网络。美国的做法()A.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侵犯了主权国家的权利,是霸权主义的表现 C.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行为
D.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逆转,美国超级大国地位加强
解析:选B。美国在不断指责他国发起对美网络攻击的同时,自己却危害别国的网络主权、信息安全,这是典型的网络霸权主义行为,B项符合题意。
1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必须停止制造新的事端和闹剧,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钓鱼岛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人民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决心是坚不可摧的。材料表明()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们的最高利益 ④尊重他国正当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表明中国人民坚决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②③符合题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①错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④错误。
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朝鲜金正恩特使崔龙海时指出,不管局势如何变化,有关各方都应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中方立场()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符合当今时代主题 ④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我国政府主张各方应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共同维护半岛稳定,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②③均正确,故答案选A。④材料体现不出。
15.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曼谷出席中国—东盟高层论坛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中国的发展为周边国家带来了利益,是机遇而不是威胁。这是因为()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中国坚决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家划清界限 ④促进周边国家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发展作用是否正向,是由其实行的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等因素决定的,①②符合题意。③观点是一种闭关锁国主义,应排除。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25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电。
材料一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以色列在巴被占领土上修建定居点、以方拆除巴方建筑、加沙地带局势等深表关切。他在致辞中说,我们无法再承受失去当前的时机,他呼吁国际社会各方努力将在这一场合展现的团结化作争取和平和正义的积极行动。作为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重申,安理会支持通过对话和谈判,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处,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持久和平。
材料二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巴勒斯坦问题攸关巴勒斯坦等中东各国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谈判道路。中方欢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重启和谈并保持对话势头,希望和谈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合国的知识,分析联合国秘书长及安理会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8分)(2)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为什么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谈判道路。(12分)解析:本题考查联合国、主权国家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首先回顾教材中联合国相关知识,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相关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即可。第(2)问,可以从主权国家的义务、联合国的原则、当今时代主题等方面,分析组织问题答案。
答案:(1)①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秘书长及安理会在巴以问题上力促各方通过对话和谈判,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持久和平,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②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集体协作,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原则。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方将团结化作争取和平和正义的积极行动,及安理会支持通过对话和谈判,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及安理会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就体现了这一点。(2分)(2)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主权国家应履行的义务。(4分)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4分)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4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3日至13日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成最大亮点。
材料一 中亚国家同我国山水相连,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古丝绸之路很早就把我们联结在一起。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习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获得了各方积极回应。
材料二习近平特别指出中国与中亚各国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的好邻居。他表示: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
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稳定等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大力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打造利益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为什么能获得中亚各国的积极回应。(8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习近平做中亚好邻居的主张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的。(12分)解析:本题考查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以从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主题、当前的国际竞争几个方面,思考问题答案。第(2)问,首先要明确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有哪些,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各自相关的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1)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中亚在地理上相邻,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找到了各方共同利益的契合点。(3分)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3分)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增强各自国家的综合国力。(2分)(2)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稳定等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加强务实合作,促进各国持续增长,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打造利益共同体,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
高中英语必修四检测 篇2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全文, 了解生命的起源过程, 并完成所布置的任务。
2.用所学的词汇和语言点复述课文, 掌握段落大意。
3. 用所学的知识与伙伴进行交流、沟通, 提高交际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任务教学法:快速阅读, 掌握段落大意, 匹配正确选项。
2. 合作学习法:仔细阅读, 讨论生命发展的过程, 并排序。
3. 交际学习法: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运用所学知识对生命的起源进行叙述。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部分旨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手段, 获取有关“地球生命的起源”方面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素质, 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爱生命的意识, 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天文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我们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文以“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为中心话题, 内容涉及太阳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宇宙大爆炸、黑洞效应等, 主要围绕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展开。本课时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本篇阅读文章采用了叙述方式, 按照时间顺序, 主要叙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我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以问题导入, 让学生思考,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 进而扩大课堂的材料输入量和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对全文大意作整体理解:本篇阅读文章采用叙述方式, 按照时间顺序, 主要叙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 (Useful words andexpressions) :
Big Bang watch out
break out exist
in time now that
block up as a result
give birth to lay eggs
cheer up prevent … from
in one’s turn puzzle
3. 找出各段的主题句, 并归纳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
1. 如何利用预读、略读、查读等阅读技巧和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等阅读微技能, 形成阅读策略。
2. 如何帮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 实现自主学习。
3.怎样以阅读课的教学为依托, 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 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适当的辨析与拓展, 提高实践能力。
四、学情分析
在高一第一学期英语学习的基础上, 学生已经掌握了略读、快速阅读等阅读技巧, 以及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预测等阅读微技能, 形成了初步的阅读策略。但大部分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 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然而, 他们学习比较认真, 学习较为优秀的渴望在班集体里得到他人的认可, 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与此同时, 他们的求知欲旺盛, 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 能主动配合老师, 愿意开口讲英语;他们有着高中生的独立、爱表现自我的特点。因此, 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因材施教, 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本课课文是一篇科普类文章, 文中有许多专有名词, 如, 两栖动物、水生有壳动物、爬行动物等等。因此必须先学习单词, 同时学生可将英文所呈现的内容与生物知识相结合, 帮助理清文章的脉络。
五、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复习 (Reviewing) (5分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简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铺垫。
师:How many planets are there in solarsystem? What are they?
生:There are eight planets in our solar system.They are Uranus, Venus, Earth, Mars, Mercury, Jupiter, Neptune and Saturn.
师:Very good. Do you know the words andexpr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They may be used inthis class. Let’s review them.
学生活动: (The students read the words loudly.)
步骤2:导入 (Leading-in) (5分钟)
师: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the universe?
生:Yes, very much!
师:Do you know the origin of life on earth?
生:Pangu separates the sky from the earth.
生:Nvwa makes human beings.
生:God created the world.
师:Yes. You are right. There are differentversions about the origin of life on the earth. But doyou know the scientific idea of the development ofthe life on the earth? OK, now look at these picturesand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
多媒体利用: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图片。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导入过程,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图片和文字让学生猜。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打开思路, 回想起地理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本堂课的主题, 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营造一种宽松和活跃的课题氛围。本环节能让学生学习一些生词, 为下一步阅读策略的掌握及教学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1) The Big Bang宇宙大爆炸
(2) A cloud of dust一团尘埃
(3) A solid globe一个固体的球状物
(4) The globe exploded with fi re and rock球体爆炸喷出烈火与岩石
(5) The atmosphere大气层
(6) Oceans and seas海洋
(7) Small plants and tiny organism小植物和微生物
(8) Shellfi sh and all sorts of fi sh贝类及各种鱼类
(9) Amphibians两栖类动物
(10) Reptiles /Dinosaurs爬行类动物 / 恐龙
(11) Mammals哺乳类动物
(12)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eings人类的进化
步骤3:略读 (Scanning) (7分钟)
师:Ok, so much for the pictures. Can you tellme what order of the pictures it is?
生:They are in the order of time. From thesepictures, we can know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师:That’s right. Now let’s look at the text. Lookthrough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each paragraph.
任务学习法:限时阅读活动, 学生在5分钟时间内把握文章各段的中心大意。
设计意图:准确、快捷地找到段落主题句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巧。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文章, 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略读技巧找出段落主题句, 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此项任务可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 让学生基本了解课文的章节安排和主线。
多媒体利用:用多媒体展示以上练习, 并连线。
师:Please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eachparagraph.
生:para.1—d, para.2—c, para.3—a, para4—b, para.5—e
步骤4:精读 (Intensive Reading) (10分钟)
师:Well done. Now we’ll read the text carefullyand then put the right order of development of lifeinto a timeline, then discuss in groups.
1. Insects and amphibians appeared.
2. Dinosaurs appeared.
3. The earth became a solid ball.
4. Small plants grew on the water.
5. Reptiles appeared.
6. Plants began to grow on dry land.
7. The earth was a cloud of dust
8. Water appeared on the earth
9. Shellfi sh and other fi sh appeared.
10. The universe began with a “Big Bang”.
11. Clever animals with hands and feet appeared
12 Mammals appeared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生命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这一系列的环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 捕捉文章细节。引导学生先根据文章的主线, 搞清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领悟和分析语篇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各小组把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生:the right order should be 10, 7, 3, 8, 4, 9, 6, 1, 5, 2, 12, 11 (对学生展示结果进行表扬)
师:Very good. Now you must have a generalidea about the text. Can you retell the text using yourown words?
生:... ...
交际学习法: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表述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平台。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语言储备, 为语言的输出做好了铺垫。同时, 此活动还可以激励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跟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同时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步骤5:讨论 (Discussing) (15分钟)
师:Good job. Now think about what you haveread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irs.
Why was the earth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planets?
Why did the plants grow before the animalscame?
Why is it wrong to show fi lms with dinosaurs andpeople together?
What problem is caused by human beings?
多媒体利用:用多媒体展示以上问题。
合作学习法:学生合作学习, 共同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把教学活动变成了真正的交际活动, 并将课堂活动推向高潮。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浅层次的参与为深层次的参与。学生将所领会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另一个情景中去, 通过交际学会交际。使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实现学以致用。
师:Yes, we human beings did much harm to theearth. The earth may become too hot to live on. So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years to come will depend on whether this problemcan be solved.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should dosomething to protect the earth. Protecting the earth isprotecting ourselves.
步骤6:作业 (Homework) (3分钟)
Write a report about what you will do to protectthe earth.
Find out the useful expressions and languagepoints in the text.
Underline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analyzethem.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是本堂课的延伸, 旨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平台;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语言储备, 为语言的输出做好了铺垫; 复习本节内容并为下节课做好预习。
六、教学小结
本节课通过不同的任务设置,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合作和探究来完成各项任务。深层思考的阅读理解活动和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达到了增强学生成就感、自信心, 培养其合作精神的目的。
七、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必修四检测 篇3
【关键词】 熟读成诵 知人论世 意象入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49-02
一、读 ——利用早读 熟读成诵
在我学校,历来都重视早读课。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语);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而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更应充分利用早读课这一黄金时段了。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早读课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达到强记效果。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读准音,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在教学中,再采用读思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二、知——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是说要读懂前人的作品,就应该知晓作者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应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知人”“论世”两个问题互相独立而又紧密相联。知人必须从作家的家庭、身世、个性把握入手,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風格的作品,才能更好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明白表现出来的思想以及隐含于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而作家在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轨迹又不能脱离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时代这个大背景。
而本单元的四位词人创作风格与他门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可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例。她生于名宦书香之家,自小便有诗名。十八岁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共同切磋诗文,研究金石,情趣相投,生活美满。四十四岁靖康难起,夫妇南渡避难,明诚途中暴病身亡,所带古玩珍藏亦丧失殆尽。她孑然一身,在辗转流离中度过了凄苦的晚年。这一切都可在她的词里得到印证。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写少女少妇生活,反映了她对理想和情愫的追求。 词中事、景、情融为一体,全词活泼明快,风趣横生,洋溢着欢愉的情韵。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后期的词反映了词人饱经风霜的凄苦和坚韧不屈的生活意志,且或隐或显地寄寓着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最值得注意的是《声声慢》。但若你不了解李清照此时正值国破、家亡、夫死、物散等不幸的变故向她袭来之时,你是不能准确理解开篇连下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如泣如诉,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形态。接着通过把酒、望雁、看花、听雨等一系列生活场景的描绘,具体地展现她的凄苦情怀。结句煞得非常之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中抒写的愁,虽然是个人的愁,但如果联系词人所处的时代来看,其典型意义就在于个人遭遇与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息息相通。
同样讲辛弃疾,你不了解他,读他的词,很难得味。
而这些时代背景需要学生预习时,应做好积累。老师再进行必要的补充。
三 、悟——意象入手感悟情感
“诗言志”,从而确定了诗词的基本功能即是抒情;而抒情的方式又往往离不开“情景交融”,这里必然涉及外在的“景 ”、“物”,我们统称它们为“物象”。实际上,“物象”除了自身的特征外,并无多少特殊的含义,只有当它们落入诗人的眼帘之内,它们才算有了生命,有了灵性,它们才能被称为“意象”,于是进一步构成了诗词的基本元素,成为我们体察诗人情绪、情感、情怀的一座桥梁。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在本单元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意象入手感悟情感。课后要求归纳意象象征义。本单元出现的意象: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长亭、 酒;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残月、 鸿雁、莼羹鲈脍、楼头、佳节重阳;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流水、大江、水、落日、黄昏、暮蔼、烟波、西风;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黄花以及吴钩、风雨……
当然意象寓意理解后,还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赏析,否则给人支离破碎之感。就像一个故事所说的:太子丹认为荆轲是刺秦的最佳人选,因而太子丹对荆轲可是够好的,他听曲子,歌女弹的好,只说了句“好一双玉手啊”,转身,太子丹就派人把那人手砍下来,端给了荆轲。那是极为恐怖的事。
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应有的放矢,了解诗词内容结合学生的鉴赏水平,有效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在可以肆意的畅游。
参考资料:
[1]《千秋一寸心》(周如昌 著 中华书局).
[2]《名家读唐宋词》(西渡编).
高中英语必修四检测 篇4
(四)烛之武退秦师
(时间:40分钟 满分:59分)
一、基础巩固(25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 .D.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解析:选B B项,“济”,渡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 .B.越国以鄙远以:把 .C.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D.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 .解析:选B B项,以,目的连词,相当于“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壮也,犹不如人臣之.A.是寡人之过也.晋以其无礼于.B.郑伯曰佚之狐言于.以其无礼于晋.C.乱易整,不武以.无礼于晋以其.D.吾其还也.
解析:选B B项,均为介词,对。A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因为/介词,用。D项,代词,郑国/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4.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晋军函陵 .C.夜缒而出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解析:选B B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作状语。D项,动词作名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解析:选C A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B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C项,古今同义。D项,古义,此句中代秦穆公;今义,尊称男人的妻子。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分)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3)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二、阅读鉴赏(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 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⑤怼(duì):怨恨。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⑦田:祭田。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尤:指责 .B.盍亦求之 盍:何不 .C.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旌:表彰 .D.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义:正义 .解析:选D “义”此处为动词,把„„当做正义。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B.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C.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D.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解析:选B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介之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交流之后,隐居而死。B.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C.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
D.“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之推、介之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
解析:选B 从“遂隐而死”及“晋侯求之,不获”来看,介之推隐居而死,并没有接
⑥
⑦⑤
④③①②受赏赐。故B项叙述不正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5分)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5分)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2)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被人称为强盗;更何况贪求上天的功劳,把它当做自己的功劳呢?
三、表达交流(15分)11.结合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上一段描写性的语句,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时的情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龙潭虎穴时,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气高声喝彩!
答案:北风呼啸的寒夜,被围的郑国都城的城墙上,士兵们用绳子送下来一位古稀的老人。他整理了一下被绳子勒出的衣褶,掸掸身上的尘土,毅然决然地走向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
12.下面是一段关于《左传》的作者的探讨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6分)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唐代赵匡首先怀疑“左氏”非左丘明,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他还提出《左传》作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张为刘歆所作,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分根据。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唐孔颖达认为姓左名丘明(《春秋左氏传序疏》)。清代朱彝尊认为左丘为复姓(《经义考》)。清代俞正燮又认为姓丘名明,左是左史之官(《癸巳类 稿·左丘明子孙姓氏论》)。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未知所据。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关于《左传》的作者的众多怀疑之说都是没有充分根据的。(2)关于左丘明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
(3)一般论者认为孔子与左丘明交往的记载是不符合事实的。
13.下图是兰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弃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要求:不超过90个字。(5分)
高中英语必修四检测 篇5
1.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措施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这表明,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
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
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
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2.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来未有之奇业。”对这种“奇局”应理解为( )
A.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外国资本主义的枪炮利器是前所未有的 D.面临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不可抗拒的潮
3.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
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某校团委准备组织团员观看右图所示的地方。该地方是( )
A.辛亥革命纪念馆 B.中共一大会址
C.南昌起义纪念馆 D.遵义会议会址
5.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 ( )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列强办厂的特权
6.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7.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为: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C.外交官员的卖国 D.广大人民的麻木
8.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毛泽东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包括(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 D.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11.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12.从下列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图1 望风而起图2 共和
①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 ②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③革命派大力弘扬民主 ④民主政治得以实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3.8月8日北京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其实早在19《天津青年》杂志就提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夺得奖牌?何时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1前“奥运三问”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 )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开展 B.清政府尤其重视体育事业
C.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流困难 D.人民对国衰民弱的现状强烈不满
14.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15.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6.1912年之所以成为中国政治史上最具转折意义的年份之一,是因为这一年( )
A.北洋军阀取代了满洲贵族统治 B.立法机关由临时参议院发展为国会
C.政治中心从南京迁往北京 D.共和制度取代了君主制度
17.相对清政府的屈辱外交,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外交出现了一些新气象,这表现在( )
①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②全面收复英国在华租界③收回台湾④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通过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历史看上海,下列事件与上海无关的是(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孙中山建立兴中会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20.反映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走向战略反攻的图片是( )
AB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答题)
21.海疆,即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清史稿》
材料三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年12月26日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致词。吴胜利说,这次护航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锦涛同志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了解放军维护国际与地区和平安全的积极态度,充分体现了人民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心和能力,对于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摘自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海防主权是如何遭到列强严重破坏的?
(2)分析材料二,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竞惨败于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此后中国海防又出现了什么严重局面?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到一些什么认识?
22.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材料四 东史郎在著作《一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体验》一书中,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他在其著作中写道,一名侵华日军头目在南京大屠杀中,将一名中国人装在绑有手榴弹的邮袋中,浇上汽油点燃后扔到水中,在水中爆炸身亡。
材料五 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的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
材料六 中国温家宝11月30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会见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温家宝指出,目前影响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政治上,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温家宝说,中日是重要的邻邦。中日邦交正常化32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对两国有利,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利。他说,中日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和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四说一说日本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材料三发生在什么时间?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五,靖国神社作为宗教团体,竟然供奉着东条英机等二战的甲级战犯的牌位、遗物,这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分别是什么?
(5)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23.近代以来,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虽艰难曲折,但终于使国人看到了曙光。
材料一
图一洪秀全图二太平天国大花钱图三豪华的天王府图四 洪秀全幼子玉玺
材料二 右面这一幅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期间未庄的地主乡绅捣毁静修庵参加革命的情形。鲁迅著作《阿Q正传》中写道:“(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了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材料三 19的三幅图
街头游行各界声援初步胜利
材料四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请回答:
(1)材料一四幅图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2)从材料二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辛亥革命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取得什么具体成就?这一事件与哪一节日有关?并说明设节的理由。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是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高中物理必修二自我检测 篇6
一、单项选择题
1、红蜡块可以在竖直玻璃管内的水中以速度为v0匀速上升,玻璃管从AB位置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红蜡块同时从A点开始匀速上升。则红蜡块的实际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
2.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已知下面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万有引力常数G为已知)的是()
A.月球绕地运行的周期T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B.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C.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
D.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v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4.如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小球,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它们的落地时间相同 B.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C.它们的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D.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L,子弹进人木块的深度为s.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Ff视为恒定,则下A.FfL1112M2Ff(Ls)m0m222B.1112m0(Mm)2Ffsm2222 D.C.Ffs
6、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某一值时,立即关闭发动机后滑行至停止,其v-t图像,如图所示.汽车牵引力为F,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恒为f,全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W1,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W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f=1:3
B、F:f=3:1
C、W1:W2=1:1
D、W1:W2=1:3
7、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
B.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C.球A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8.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 A.线速度大小关系:vA B.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 C.向心力大小关系:FA=FB D.周期关系:TA>TB=TC 9.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的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恒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速度为v/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P/(mv)B.2P/(mv)C.3P/(mv)D.4P/(mv) 10.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N,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N-v2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RA.小球的质量为b R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b C.v2=c时,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 D.v2=2b时,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2a 二、计算题 11.已知“天宫一号”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地球的密度为多少? (2)“天宫一号”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v的大小; 12.如图所示,让质量m=5.0kg的摆球由图中所示位置A从静止开始下摆,摆至最低点B点时恰好绳被拉断。已知摆线长L=1.6m,悬点O与地面的距离OC=4.0m。若空气阻力不计,摆线被拉断瞬间小球的机械能无损失。(g取10 m/s2)求:(1)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2)摆球落地时的动能。 13、如图所示,一根长为3l,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的细杆AB,已知OA=2l,OB=l,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分别固定在杆的A、B端,由水平位置自由释放,求轻杆转到竖直位置时(1)两球的速度分别为多大?(2)由水平位置自由释放,求轻杆转到竖直位置过程中杆对小球B做多少功? 1. “清明前,种花棉,清明后,种毛豆”、“清明毛峰,谷雨茶”,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④这是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2.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汜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人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 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 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 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3.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4.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5.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首唐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人际关系的淡漠 B. 社会风气的败坏 C.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D. 价值观念的更新 6. 如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 A. 风俗画 B. 宫廷画 C. 文人画 D. 山水画 7. “凡是在动物居住很久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也就是说在某一器官的更多运动的影响下,使个体得到或失去的一切,只要所获得的变异是两性所共有的,那么这一切变异就能通过繁殖而保持在新生的个体上。”材料阐述的生物进化思想包括( ) ①环境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②用进废退 ③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④获得性遗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8. 英国科学史专家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指出:“那时哲学与科学仍是混淆不清。连笛卡尔在为天文学建立一种力学理论时,也把它放在经院哲学的相反的观点和认为物质的本质是广延性的形而上学见解的基础上。牛顿摆脱了这些先人之见,实在是一种真正的进步。”牛顿的进步性主要在于( ) A. 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B. 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 首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 D. 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 9.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是( ) A. 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 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 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 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10.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 ) A.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C.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 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11. 1883年恩格斯谈道:“……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引句前省略处为( ) A. 蒸汽机的发明 B. 电的利用 C. 蒸汽轮船的发明 D. 内燃机的发明 12.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生卒年\&著 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6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生卒年\&成 就\&哥白尼\&1473~1543\&提出太阳中心说\&布鲁诺\&1548~1600\&提出宇宙无限论\&培 根\&1561~1626\&初创近代实验科学\&伽利略\&1564~1642\&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开普勒\&1571~1630\&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1)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高中英语必修四检测】推荐阅读: 高中英语必修四语法知识点总结08-16 高中英语(人教新课标)必修【2】单词检测及语言点总结08-28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11-13 高中历史必修三检测二07-16 高中政治必修四答题07-24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09-08 英语必修四短语09-04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梳理06-09 高中化学必修四第一章06-28 高中英语必修二重点05-15必修三第三、四单元训练 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