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通用8篇)
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篇1
精选范文: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共2篇)为顺利开展和完成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家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2009〕15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基本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市实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
二、主要任务目标和试点安排(一)主要任务目标。总体目标: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近期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促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和切实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合理调整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完善控费机制,提高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严格疾病诊疗规程,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试点安排。年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开始在市人民医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年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注重加强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试点经验,适时开展阶段性评估工作。年底前完成改革试点,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力求试点工作在难点上有进展、重点上有突破、亮点上有特色。
三、试点的主要内容(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1、加强政府规划和调控。修订完善《市区域卫生规划》,统筹布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量、结构比例、功能配置、区域分布,使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和结构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匹配,提供的服务水平和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形成公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院共同发展的格局,构建以区域性医疗中心(市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支撑、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面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标准、技术规范、价格标准等规定,加强监督指导,促进公立医院提供标准化的基本医疗服务。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按照全市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原则,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重点发展市级医院为区域性医疗中心,使之具备三级医院水平,年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东部院区、市中医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市疾控中心大楼和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年规划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楼,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王村等7处中心卫生院的建设,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基层医疗中心,其余卫生院要改变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建设成为本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底前,新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0所,新建或改造村卫生室298所,村(居)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3、界定各级医院的功能和职责。市级医院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医疗及危重急症和疑难病人的救治,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并负责对镇、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镇卫生院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承担辖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责。
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巩固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年,继续实施二级医院对口帮扶镇卫生院工程,实施划片分区、包片诊治的措施,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分别对口帮扶14处、7处镇卫生院,从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卫生院发展水平。加强市镇村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镇村“三制六统一”管理体制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的集体权属,进一步增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益性和服务能力。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必须到镇卫生院服务一年以上。(二)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6、严格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规范。明确诊治范围、转诊标准、工作流程,凡符合转诊治疗的迅速转诊,不得截留病人,延误诊治。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首诊,疑难重症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三级医院。在三级医院的康复期病人和需长期护理的病人转回辖区基层医院治疗。到年底,全市基本形成基层(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格局。
7、加快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实用人才培训、市级医院分片帮扶、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投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病人合理就医,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逐步解决群众就医难现状。(三)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8、设立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发改、卫生、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医药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市医药卫生体制发展规划,以及涉及的有关建设、保障和医药安全等重大决策,全面负责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9、成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市政府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在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为隶属于卫生局的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执行市医药卫生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负责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负责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管;负责公立医院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论证审核。
10、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2020年)》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院长考评制。制定落实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问责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院长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院长选拔、任用、薪酬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四)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1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事业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增强单位和个人的生机和活力。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12、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逐步解决部分人员收入过低问题。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含全额事业单位)中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年,试点医院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院、科二级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可达40%;完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13、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推行总会计师制。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14、完善后勤服务管理。积极探索实施“四权分离”机制(对审批权、采购权、保管权和使用权实施四权分离)招标采购医院各种物资,进一步降低医院物资采购成本。在医院后勤物流系统中广泛应用信息集成,建立配送中心。年起,在试点医院逐步建立完善精细化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医院信息化平台及实施物资供给的流程再造,对医院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并全程监控,积极探索医院运行成本控制规律。(五)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15、坚持科教兴医战略。研究制定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力争打造2个以上市级重点学科,提高疑难重症的医疗救治能力和医学教学、科研水平。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在市、市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适当拉开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与其他人员的收入差距。积极组织住院医师参加上级举办的规范化培训,重点为二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问题,整体推进医院规范化护理水平。(六)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16、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现医药经济利益的分开,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提高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17、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完善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偿机制,鼓励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实行零差率,对公立医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零差率销售而取消药品加成的差率,政府财政予以补偿。年按照国家、省基层基本药物目录使用达到医院药品总目录的20%,到年底,使用基本药物目录达到医院药品总目录的50%。
18、建立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长效投入机制。一是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重大活动保障、重大传染病防治、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二是建立公立医院发展基金。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中医、传染病、精神病、结核病、急救医疗、妇幼保健、采供血机构等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和倾斜。三是设立社会公益救助基金,对“三无”(无身份证件、无亲属、无支付能力)病人、贫困患者医疗费用等社会公益性支出和减免予以补助。(七)加强医疗及服务质量管理。20、改善医院服务流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通过采取提供预约挂号、一站式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提高群众就医满意率。年下半年,在市人民医院建立群众满意度电子测评系统,并逐步在全系统推广,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
21、建立医疗行业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年,完成“以风险保险为载体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依法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法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维护全市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八)严格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22、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医疗保险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的综合改革,完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落实医疗救助、慈善助医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年,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实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建立完善医药费用合理、适度增长模式,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过度医疗问题。
23、严格控制医药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实行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公示制度,加强对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单病种费用的分析、检测,严格“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诊疗规范,控制药占比,所有费用公布上墙,实行门诊及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
24、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以建立医院社区分工协调机制为支撑,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平均住院天数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及诊疗常规收治住院病人,确保医疗质量。年医院全年平均住院日9.3天,年年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8天以下。
25、规范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试剂使用管理。建立医用耗材、试剂使用常规,制定医用耗材、试剂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采购、保管、使用,确保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对使用常规以外的医用耗材、试剂必须征得病人签字同意方可使用,倡导使用国产试剂、国产耗材。(九)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26、提高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按照市加快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建立与市相衔接的信息交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统一医药卫生信息平台;完善市人民医院“先诊疗、后结算”就医“一卡通”服务模式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年在市中医院建设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推行就医“一卡通”;年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基层(包括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信息系统,年逐步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延伸。通过优化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信息网络,整合卫生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与医保(包括新农合)、药监等部门之间业务数据相互交换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十)改革公立医院监督管理机制。
27、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28、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医务人员技术职称、绩效考核和评价结果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十一)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29、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公立医院改革。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公立医院改革组织实施的主要责任,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搞好沟通协调,细化改革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发改部门负责公立医院的规划布局,配合上级物价部门修订完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并依法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研究制订公立医院改革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各项补助政策;人事编制部门负责牵头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加强人事编制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医疗保险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的标准和方式,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费用;市人民医院要不断探索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顺利完成。(二)加强舆论引导。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卫生部门与宣传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舆情监测与研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共2篇)]篇一:唐山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方案
唐山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4]24号)以及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关于确定
(三)坚持公平效率,建设政府主导的市场竞争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四)坚持统筹兼顾,建立“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长效机制。兼顾区域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正确处理政府、医院、医务人员、人民群众关系,重点破除“以药补医”,实现医药分开。
(五)坚持实事求是,分批推进改革。尊重客观规律,充分考虑每所医院的特点和实际,分批次逐步推进改革,确保成熟一个改革一个。
二、总体目标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完善公立医院价格、财政、医保联动补偿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符合医院行业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多元办医和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的目标。
三、改革范围 14所市直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总额预付、人事分配制度等综合改革工作。
四、改革模式
按照国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和国务院[2014]24号文件
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分三个层次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老工人医院改革。
(二)全面推[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共2篇)]进工人医院老院、人民、协和、妇幼、中医、二院、三院、八院、九院、十院、铁路医院等11家医院综合改革,其中十院并入人民医院。
(三)结核病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等3家承担重要公共卫生职能的政策性医院,纳入一类事业单位性质进行管理,根据正常业务需要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五、主要任务
(一)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新老工人医院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的市场竞争机制
公开、择优遴选1家实力强、信誉好、管理经验先进的医疗投资机构进行合作。由市政府与投资机构共同组建“医院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医院管理公司”),作为唐山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和发展健康服务产业方面的合作平台。其中,市政府以唐山工人医院新院(即“唐山市中心医院”)的100%产权(相当于新院的净资产评估值)作价出资,投资机构以货币资金出资,并控股“医院管理公司”,具体股比由双方协商确定。投资机构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工人医院新院建设和打造以工人医院为核心、以资产和管理为纽带的医联体服务体系。
“医院管理公司”100%控股唐山工人医院新院,成立公司制营利性医院。“医院管理公司”托管唐山工人医院老院(包括
八院、九院、铁路医院)。在不改变政府对唐山工人医院老院的产权、老院的事业单位性质和医院非营利性、职工事业单位身份等前提下,通过托管,注入医疗资源和管理资源,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变运营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老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重点解决我市医疗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在管理模式、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诸多方面,形成市场化有序竞争局面,倒逼公立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二)破除“医药补医”,建立财政价格医保联动补偿机制
1、取消药品加成。切断药品销售与医院之间的利益联系。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改革财政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多种途径进行补偿。
2、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切断药品耗材销售与医生之间的利益联系。采取“一品双规”、“两票制”的做法,积极探索药品耗材招标采购方式和配送模式的改革。
3、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市级公立医院的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收费项目进行调整,降低药品和高值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根据医院诊疗项目构成和总收入
结构,建立分档、动态价格调整机制。
4、改革财政投入方式。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政府保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政策性投入,做到两个不减少(增长比例不少于gdp,投入总额不少于上)。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按照“花钱建机制”的原则,建立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政府兜底的长效补偿机制。将政府财政投入每年不少于前5年平均水平(2.6亿元)的预算分配,改为对医院药占比、次均费用和社会评议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财政奖励,用与落实六项政策性支出,促进医院发展。将市结核病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纳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性质进行管理,根据正常业务需要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三)改革医保体制机制,建立有效保障和控费机制
1、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付费总额预算基础上的总额预付制度。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混合付费方式,实行“总额预付、按月结算”,“超支分担、结余留用”,调动医疗机构主动节约成本的积极性,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和高效。
2、加快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建设。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种保障制度的衔接,进一步减轻重大疾病患者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四)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1、实行岗位管理。按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落实公立医院人员配置标准,核定人员编制总量,并进行动态调整,实行人
下页篇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2015 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程,提高服务效率,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水平,根据国家、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依据《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院情出发,立足鄂尔多斯市卫生事业基本情况,为解决我市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医问题贡献力量。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贯彻治疗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患者健康权益放在
题,努力提高医疗及护理服务质量,做到行医关注民生,服务遍及群众,维护医院公益性。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探索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性现代化医院,为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医院运行机制
1.改善医院管理体制
完善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建设,加强重大事项的监督和执行反[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共2篇)]馈机制建设。推进民主管理,不断完善医院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工作制度化和现代化。
2.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员聘用制,实施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科学合理设置人员岗位,编制岗位说明书,为政府有关部门准确核定医院人员编制提供科学切实的依据。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善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主,“多劳多得”、“优劳
厚酬”以及向关键岗位、专业技术骨干倾斜的绩效考核分配激励机制,试行rbrvs管理体制,尊重劳动价值。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档案”。探索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单位内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聘用办法。
3.建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医院经济高效运行
学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应用hbos管理手段,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做到财务集中管理、物资统一总控。健全并落实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1.重视质量控制工作
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相符、人员得力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防范医疗安全事件发生。落实首诊负责制,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完善门诊管理制度,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以及各科室间的协调配合无缝隙对接。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诊疗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合理用药。到2017年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
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2.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促进新技术新业务开展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制定重点学科管理办法,落实科研立项、论文发表、成果申报等任务。积极主动与美国埃默里大学合作建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提升技术力量和学术地位,争取打造自治区西部地区疑难危急重疾病救治中心。创建自治区有极大影响力的多个市内领先学科,并有目标地选拔培养力争打造1-2个自治区重点乃至领先学科。配套奖惩制度,有计划、有安排地做好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工作。
3.落实核心制度,推动临床路径和处方点评
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完善技术准入和风险评估制度,提高重点部门、重点人员责任心,落实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推动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规范化治疗工作,到2015年底,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要达到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的30%,到2017年5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同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和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到2017年底临床路径达占比达到50%。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进一步加强病历审核、处方点评工作,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4.完善优质护理服务
完善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监督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坚持检查、考评、反馈制度,确保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倡导护理专业化发展,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做到医护结合、共同促进。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逐步实施无陪护服务,推进无缝隙护理。
5.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成立由院领导负责的组织机构,统筹领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逐步探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健全师资培训、师资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考评等管理制度。将岗中培训和岗前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日常考核,促进广大医务人员提高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着力培养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培养技术上精益求精、学术中严谨科学的态度。
6.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
在不断完善his、lis系统的基础上,完善pacs和电子病历系统,完成病人挂号缴费一卡通和检查报告自主打印功能,实现病人信息存储与传输便捷。加强远程会诊建设,建立与上级医院、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力争与我市医疗信息平台对接。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下页 余下全文
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篇2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4年9月评审通过) , 属公立医院, 人员身份有编内与编外两种身份, 现有职工327人, 其中编内职工115人, 编外职工212人;副高以上职称30人, 主治以上职称36人。有较完善门诊科室设置, 住院部有内、外、妇、产、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 病床位编制200张。业务用房18000平方米, 2014年业务收入8200万元。
绩效改革前人均产值连续两年下降, 尤其是住院收入大幅度下滑;医护人员劳动纪律松散, 人员流动性较大, 工作积极性低下, 责任心不强, 服务不到位, 绩效分配基本上是吃“大锅饭”, 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医院的发展, 为改变这种局面, 院领导委托财务科, 对现行的绩效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我院对乡镇医院绩效分配方案改革中进行的一些探索。
二、绩效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以人为本, 公益性质, 公平与效率, 以收支结余为基础, 坚持预算考核。
(二) 坚持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 绩效优先的原则, 坚持绩效不与科室收入直接挂钩, 坚持绩效收入不与药品收入挂钩。
(三) 做到统筹兼顾, 合理平衡。公立医院绩效分配, 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 因为公立医院有两种身份人员并存, 工龄长短不一, 职称高低不同, 值夜班与不值夜班岗位差异, 临床一线与医技科室的差异, 因此, 需综合考量, 设置不同的标准与系数, 使绩效方案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三、绩效方案设计
(一) 编制科室预算, 以此为科室总绩效发放的考核依据。对临床科室, 门诊按门诊人次、药品比例、处方值、医疗投诉次数、医疗质量作为考核指标;住院按出院人数、药品材料比例, 医疗投诉次数、医疗质量、医疗欠费、人均费用为考核指标;医技科室以材料成本收入率, 总成本收入率为考核指标。制定预算考核指标奖励和扣罚系数, 用以调节科室总绩效的发放数。
(二) 确定收入、成本的归集与分摊原则。收入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归集, 对转科病人的业务收入,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收入划分。科室直接成本按科室进行归集, 公共成本按“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分配, 并选择好分配参数, 对门诊注射室成本按门诊各科室产值进行分摊、供应室成本按卫生材料各科室材料收入分配、其他成本按器械消毒次数、手术包数量分别分摊, 麻醉科、手术室成本在手术科室按手术人数分摊, 洗衣房成本按洗涤物品标准成本乘数量进行分摊, 水电成本按科室水表、电表直接计入, 保安保洁成本科室面积进行分摊。对内部相互提供劳务, 按已制定内部服务转移价格标准结算, 纳入各科室成本。
(三) 测算临床各科室绩效计提率。以各科室三年收入、成本、结余、科室总绩效数据进行测算。
1.确定各科室标准配置人数, 以标准人数作为科室总绩效计算的依据。标准人数的配置须院领导、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共同讨论确定, 以保证人员配备的科学、合理。
2.按收入、成本归集原则, 计算三年各临床科室平均收支结余。
3.按近三年临床医生、护士按职称分类统计三年不同职称年平均绩效。依据同职称医生、护士绩效平均数, 确定副医生/副主任护士、主治/主管、医师/护师、医士/护士的绩效比率。
4.以各科室配备人数与各类各自的职称, 与医生、护士三年绩效平均数相乘后求和, 计算各科标准总绩效。
5.以各科标准总绩效除以各科室三年平均结余, 计算出各科室绩效计提比例。该比例作为参考基数, 院领导班子应根据各科实际业务开展情况, 人员布局, 医院业务导向等各因素综合平衡后作为初步科室绩效计提比例, 下发到各科讨论。
四、确定医生、护士个人绩效系数
主要考虑因素职称、工龄, 既要体现对人才的尊重, 体现知识的价值, 以要考虑职工对医院的贡献, 以及人才队伍的稳定, 又要提高人员积极性, 打破职工二元身份局限, 让职工有一种主人翁的归宿感。基于上述因素考虑, 我院设置的职工绩效系数分为基本绩效系数、职称系数、工龄系数, 三个系数之和即为个人绩效系数。基本绩效系数为1;职称系数按副高、主治或主管、医师或护士、医士或护士, 分别为0.3、0.2、0.1;工龄系数按1-5年, 每年为0.02累计, 6-10年每年按0.01累计, 超过10年按0.15为工龄系数的上限。
五、科室绩效二次分配
(一) 医院层面按照绩效二次分配原则, 制定科室绩效分配总原则和导向, 基本上是向临床一线倾斜, 以工作量分配为基础, 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医院根据绩效率与当季收支计算出科室总绩效, 二次分配由科室进行分配, 科室发放总绩效与科室预算指标挂钩, 对不能完成预算指标进行相应扣减, 对超额完成预算指标科室给予奖励, 医院层面要求严格执行预算, 促进医院的发展。
(二) 科室按照医生、护士标准配置人数, 以及医生、护士对应不同职称相应医护比例, 计算科室医生总绩效和护士总绩效。门诊科室医生按门诊人次、收病人数、出车次数、医疗投诉次数作为绩效考核的基本量化指标, 科室以此计算医生工作量的标准分值;住院科室医生按管病人人数、手术例数、分娩例数、病历质控等量化指标, 科室以此计算住院医生工作量的标准分值。
(三) 医生按标准分值和个人绩效系数, 计算个人绩效分值, 汇总计算科室医生总分值, 按科室医生总绩效/医生总分值, 计算得出分值价值, 乘医生个人绩效分值, 则可计算每个医生绩效。
(四) 护士绩效按科室护士按绩效系数汇总, 按护士总绩效/护士总系数, 乘护士个人系数得出护士个人绩效。
(五) 医技科室、药剂科绩效分配按科室工作量乘个人系数计算标准工作量, 汇总计算科室总工作量, 以科室总绩效/科室总工作量乘个人工作量计算出个人绩效。个人工作量统计以科室特点, 确定工作量统计项目, 报医院审批备案。
(六) 行政、后勤、病案、收费绩效以全院职工平均数为基数, 按三年科室平均数与全院职工平均数测算, 得出科室系数分别为0.8、0.5、0.8、0.6, 按全院职工平均数乘科室系数乘个人系数, 得出个人绩效。
(七) 科主任、护士长绩效分别按科室医生、护士平均绩效的1.5倍, 科主任绩效与其科室管理、预算指标完成程度相关, 由医院进行考核。给予科主任、护士长较高的绩效, 目的就是为了让科主任愿意管理, 使其承担责任与其报酬相匹配。
总之, 绩效分配改革过程, 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 也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 同时, 也需要适当妥协, 换取整个方案的推进。而我院刚二甲评审通过, 而束缚医院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绩效分配, 院领导以二甲为契机, 以制度创新要效益, 促进医院绩效分配改革, 我院的绩效改革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 既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又要及时发现绩效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努力改进和不断完善绩效方案, 把大部分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摘要:根据我院体制、人员构成、地理位置等现状, 结合近二年医院经营状况, 针对职工普遍存在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思想, 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劳动价值不能体现等矛盾, 我院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 稳定医疗人才的队伍, 提高医院综合服务效率, 进行公立乡镇医院绩效分配改革方案探索。
关键词:乡镇医院,绩效分配,改革
参考文献
[1]何蓓, 张宗光, 李翠, 左群等.河北省乡镇卫生院现状及实行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中国卫生经济, 2013 (04) .
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卫生部《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通知》的发布,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此次改革强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行,给作为医院管理内容之一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及时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满足改革需求,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
我院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城市医院,在经历一年多的改革尝试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既体现了档案管理在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也见证了档案管理在改革中的进步与发展。
1 医院档案为医院改革提供了可靠依据
医院档案是医院建设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全方位记录着医院的事业发展,是医院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原始信息,它能为决策者提供理性思考的基础,促进医院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医院的竞争实力,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其中的每一项决策都可能影响着医院未来发展的命运,因此,充分阅览并借鉴各类档案并汲取其中的有效信息,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医药卫生部门在做出改革决策时必须慎之又慎的首要工作。比如,此次公立医院改革尝试实行医药分开,为此,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查阅历史数据,深入了解此前药品收入在各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情况,并結合医院发展的实际,制定实行本地医药分开的步骤及计划。简而言之,只有立足本地实际,才能在坚持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医院改革模式,才能使医院做出正确决策,更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
2 公立医院改革对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2.1 医院改革扩大了档案收集范围,档案归档范围应及时更新
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各设区医疗机构逐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改变服务模式,如门诊实行全天候服务、无假日医院,导医导诊、电子病历、临床路径、优质护理、信息化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辅导、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巡回医疗等,为患者提供多方位、深层次的优质服务。伴随着服务项目的拓展和服务内涵的深化,各类医疗护理文件、原始诊疗资料、数据信息急剧增加。近年就增加了医德医风、临床路径、优质护理、社区家庭健康档案等数十种内容,在丰富医院档案内容的同时,也给档案的收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医疗资源共享、检验结果互认等措施的全面普及,更使档案收集渠道更加分散化。
因此,为适应不断出现的改革内容,应及时调整档案收集方法,注重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针对不同医疗机构的共享内容,尝试建立相应的联合建档的收集方法和管理制度。对新增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中形成了档案资料要分门别类通过多种渠道予以收集,形成良好的收集归档循环;对增设的专科门诊、诊疗科室、服务部门还应做好兼职档案、信息员的建档指导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要定时调整或更新档案的归档范围,使各部门的兼职档案员有“法”可依,及时归档,避免归档材料的流失。
2.2 医院改革使档案管理模式更加现化化
信息化建设是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化的普及在方便病人就诊、缩短病人等待时间、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效率以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当前,各大公立医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对病人而言,可以通过自助模式在电脑上完成相关信息的录入,如自助预约、自助挂号、自助存款、自助评价等;对医务人员来说,则可以实现OA办公自动化、电子病历、移动查房、移动护士站等多种智能化的信息系统。这些载体形式的变化,为医疗服务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也给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课题。这些信息资料的汇总、存储及归档必然使档案管理更加档范化、精细化,特别是使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显得更为必要。档案室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向计算机终端工作站适时收集挂号信息、预约数据、病人反馈意见等原始信息;对政务信息则在工作业务中进行文件信息数据处理的同时,执行电子文件形成与归档的功能,使档案室成为更加现代化的信息储藏中心和利用中心,使医院向数字化医院迈进,为未来的信息资源全面共享打好基础。
此外,信息化也应该被应用到档案自身的管理中。医院改革过程中,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有增无减,并且要快速、准确、系统地提供。但目前,许多医院的档案管理仍停留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无论从数量上、内容上、速度上都难以适应医院改革的快节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档案管理的现化代奠定了基础,可建立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实现档案从目录到内容全面信息化,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实现档案的远程管理。实践也证明,档案管理工具越科学,检索时间越缩短,档案查找的准确率、全面性会越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越广泛而深入,那些沉睡在恒温库房中的历史书卷才能真正被唤醒,才能显示出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价值。
2.3 医院改革要求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深入
长期以来,医院档案特别是综合档案更多地注重案卷数量、整理及保管,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制约了档案信息的二次加工和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档案事业自身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医疗改革,医院档案工作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医院管理,融入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潮中,主动了解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档案管理与医院改革的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而档案管理的重心也迫切需要在整理、保管的基础上向收集、开发利用转变,为医疗改革提供多渠道的信息服务。要加强与医院各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医院各项工作的需求,探索档案流向和服务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档案利用规律,为利用者的决策准确提供档案信息参考;要围绕医疗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编研工作,以便于用者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下一阶段的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要推动档案馆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方向发展,搞好档案、资料、情报信息的一体化服务,这样可以使医院的各种信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医院信息的完整体系,为医院改革的稳步推进打造良好的基础。
总之,医院离退休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老龄社会发展形势,做好医院离退休工作的必然要求。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入发展,离退休人员参加的各类社会活动越来越多, 在这些活动中必定要产生各种有价值的资料,需要管理者从全局高度,积极探索档案管理的新途径, 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度开发此类档案信息资源,为现实工作和社会需要服务。
参考消息:
[1] 刘晓卿,肖 艳. 医院档案综合管理的意义及对策[J]. 现代医院,2005,5( 12) : 147-148.
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篇4
案的通知
鄂州政办发〔2012〕47号
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鄂州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行。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鄂州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鄂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形成具有鄂州特色的改革路径和模式,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鄂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建设“两区一市”的总体战略部署,按照“全区域统筹、全流程设计、全方位配套、法人实体运作、政府有效保障”的思路,加快转变卫生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城乡一体、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质,公平优先,效率提升;坚持解放思想,立足市情,大胆探索;坚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协调推进。
(三)工作目标
针对公立医院存在的公益性偏离、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规范化的监管机制、科学合理的政府保障和多渠道补偿机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考核分配机制、市场化的药品采购供应和定价机制,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实现“三升三降”,即:群众的满意度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上升、医务人员待遇合理上升,医疗总体费用增长速度下降、患者个人支付比例下降、医患纠纷发生率下降。努力把鄂州建成鄂东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区。
二、重点内容
(一)创新管办体制,建立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的公立医院办医模式
、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成立鄂州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挂靠市卫生局,主任由卫生局局长兼任。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作为政府办医职能的执行机构,对公立医院的资产、财务和领导班子按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不干预公立医院具体经营管理业务。具体职能:一是承担公立医院公益性主体责任,统一协调财政、医保、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及社会资本等各方对医院的投入,建立可持续的筹资机制;二是负责公立医院资产运作。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依法实施监管,审批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大型设备配置计划等重大事项,按规定向公立医院注入资产和运用公立医院资产控股、参股、并购其他医疗机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效;三是负责公立医院财务监管。编制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预算、决算报告。审查公立医院财务预决算。向公立医院派驻总会计师,对公立医院财务进行监督管理;四是负责公立医院领导班子的考核管理。建立健全院长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对医院主要领导及管理层的绩效考核。、落实卫生全行业管理制度。将市卫生局现有对公立医院的人事、财务、医院运营的监管职能划归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实施全行业管理,承担以下职能:一是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二是加强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等要素的准入,依法对医疗市场进行监管;三是建立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开展公立医院等级评审,督促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四是建立分级医疗管理制度,实行医疗机构分类指导;五是加强卫生信息管理和公示,引导群众合理就诊、理性消费;六是建立医疗质量督查、评价制度,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二)创新治理结构,建立三权分离、相互制衡的现代医院组织架构
建立公立医院理事会、监事会,完善院长负责制,形成以理事会为核心,理事会、监事会、医院管理层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明晰所有权、完善管理权、强化监督权,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具体方案待省、市联合出台《鄂州市公立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试行办法》后制订,先在市中心医院试点,再在其他市直公立医院铺开。
(三)创新补偿机制,建立渠道多元、持续长效的投入保障体系
1、推行以医院为责任主体的药品购销保障机制。积极改革药品购销机制,逐步取消药品顺价加成15%的政策。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为过渡阶段。在财政保障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以医院为责任主体招标采购药品,确定购进药品品种和价格,各公立医院以省中标价为销售价,购进价与省中标价之间的差价部分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偿。达到“两降一保”,即药品采购价格下降、药品销售价格下降,保障医院健康运行。第二步,为零差率销售阶段。在财政保障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的情况下,以医院为责任主体招标采购药品,确定购进药品品种和价格,各公立医院以实际购进价进行销售,最终实现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2、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打通基金、打通目录、打通身份,建立多品种、可选择、可转接的医保制度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三网合一”的医保运行模式。探索实施“总额控制、基金预付、单病种付费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办法,实行全域即时结算。一是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预拨周转金制度;二是对门诊统筹的医疗机构实行按人头付费;三是对住院病人实行单病种付费;四是对没有纳入单病种付费的病种,按照“保证疗效、合理施治、控制自费、结余共享、超支共担”的原则实行限额付费。五是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完善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支付方式,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3、实行政府分类补偿制度。公立医院通过服务创收解决日常运行经费和在职人员的工资。由政府购买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设立医疗救助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对公立医院治疗“三无”病人等公益性医疗救助活动给予专项补助;设立重点学科发展奖励基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重点专科建设;政府承担经批准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项目资金;对公立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后的政策性亏损给予财政补贴;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妇幼儿童医疗机构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按履行公益性职能及市场盈利能力情况给予不同补贴政策。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在严格制止发生新债的基础上,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形成的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
4、建立全成本核算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和低于成本的项目,如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检查费,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合理降低。改革医用耗材采购办法,合理控制医用耗材价格。
(四)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城乡共治、资源共享的医疗服务体系
1、完善开放合作、竞争有序的多元化办医机制。放宽医疗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重点发展短缺专科特需医疗,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需求。民营医疗机构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法律地位,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职称考评、科研项目、专科建设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对待。探索医师多点执业,支持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加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特需医疗服务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医疗收支节余应按规定用于医院的发展。
2、建立外加推力、内增活力的分工协作机制。一是借力提升公立医院管办水平。通过部、省属医院对口支援,重点加强我市公立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科发展、医院管理等,力争一年起步、两年见成效、三年进入全省市州第一方阵;二是优化区域结对支援模式。采取“分区包建”方式,建立市直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结对支援关系;三是探索建立具有内在利益纽带关系的医疗集团。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在保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投入政策和方式不变、人事关系不变、医疗机构名称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市直公立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行政统一领导、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配送、业务统一考核,形成有利益联系的医疗共同体,并逐步发展成为医疗集团。
3、建立规划科学、均衡发展的医疗资源配置机制。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完善功能的原则,对现有的公立医院进行调整,强化市妇幼保健院、市传染病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将其纳入公共卫生系列,在妇幼保健院加挂妇女儿童医院的牌子;重新规划建设市精神病医院;引进民营资本将市二医院迁至城南新区。政府不再举办综合性医疗机构,在新规划的功能区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医疗需求的综合性医院,在主城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满足群众特殊医疗需求的专科医院。重点建设10个特色乡镇卫生院,使之达到国家中心卫生院标准。按城乡一体化要求,在106个农村新社区建设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五)创新激励机制,建立责利相称、人尽其才的人事分配制度
1、完善编制管理制度。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根据功能定位,实行“控制总量、结构管理、动态管理”。原则上,根据实际开放的床位数每三年重新核定一次。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按床位数与人员编制1:1.4的比例核定,500张以下的按1:1.3的比例核定。在总编制内预留5%专门用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配置编制和人员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得低于90%。
2、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制度。科学确定岗位及待遇,实行因事设岗、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编制作为岗位的设定依据之一,不作为人员的身份标识。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院长、副院长等领导班子成员按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任命或聘任。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学科带头人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聘,由院长聘用,报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备案。新进一般人员一律逢进必考、合同聘用、同工同酬。职工聘期由医院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院的需要确定。探索推行职称评聘分开机制。职称评定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医院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决定是否聘用,可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聘任办法由医院理事会提出,职代会讨论通过。
3、实施员工绩效工资制度。公立医院自主确定员工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方案,全员参与社会保险,新进人员试行职业年金制度。完善公立医院人员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等挂钩,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技术尖子人才倾斜,提高临床一线人员工资待遇水平,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科学确定岗位绩效工资总额和分配办法,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比例各占40%、60%,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年终按绩效考核结果发放。医院年岗位绩效工资的总额不超过当年总收入的35%。
4、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确定医院绩效目标考核指标。一是医疗业务量。主要考核门诊病人数、出院病人数以及相关检查检测的病人数量;二是考核医疗质量。主要考核治愈率、好转率、诊断符合率、检查结果的阳性率等;三是考核医疗服务效率。主要考核病人的满意率、病人的投诉率、门诊病人的平均费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及时间、药占比等;四是经济效益。主要考核成本控制、日常收支结余率、每例病人平均医疗成本、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等;五是工作难度和医疗技术应用成果。主要考核完成治疗的疑难病人数量和高新技术开展例数等。
5、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专科建设。大力实施“5121”工程,即“十二五”期间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10个,培养学科带头人20名,引进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名,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二是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全科医生制度;三是构建有利于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大力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六)创新服务理念,建立流程优化、运转高效的惠民便民服务机制
1、打造互联互通的“数字卫生”。在市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中心,在各级医院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居民医疗信息系统。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预防、卫生监督、血液管理、卫生准入等信息,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实现跨机构、跨部门的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持卡就医实现“一卡通”。
2、建立共享互认的医学检验机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鄂州市医学检验检测中心,依托市中心医院成立鄂州市医学影像中心,在此基础上推行医学检查检验“一单通”。
3、完善社会化后勤保障机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承担医院的后勤服务,提高医院后勤服务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将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对医院运行影响相对较小的后勤服务项目,如保洁、运送、保安、餐饮、绿化、洗涤、设备维修等,委托给社会服务企业,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保障医院正常运营,降低服务成本。
4、探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根据医院规模、诊疗项目、硬件设施、技术力量等因素,细化标准,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路径,逐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实施范围,促进医院因病施治、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5、全面推广“冬梅护理”。提升“冬梅护理”品牌,从亲情服务、人文关怀、生活料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形成“冬梅护理”服务路径。积极推行“冬梅护理”模式,在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提供一条龙式的亲情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组建鄂州市护工服务公司,聘用专业护工承担病人生活料理服务,让医院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优质护理工作。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发挥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作用,每季度召开一次医改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就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行协调督办。加强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各部门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责任,跟踪监测。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将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通过责任书形式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制定改革跟踪、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掌握试点工作进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检查督导,推进改革任务的落实。
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篇5
发稿时间:2015-11-10 21:06: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0
今日观察
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入,昆明市政府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了《昆明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送审稿)》,从完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构建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四个方面,致力于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
昆明公立医院如何坚持公益性质?能否真正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兴许可以从《实施方案》看到许多信号。
完善服务体系
公立医院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将城市一级医院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科医院、老年护理和康复等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三级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昆明地区每所公立三级综合医院与2所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帮助县级医院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开展执业医师服务社区工作。
昆明将增强规划约束力,严格控制现有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原则上政府不再新办常规医疗服务机构,公立医院特需病床设置不超过医院床位的10%。
启动分级诊疗
按照《方案》,昆明市在全市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综合运用医疗、医保、宣传等手段,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根据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服务范围等情况,将医疗机构分为首诊医疗机构和转诊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治疗,首诊和转诊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双向转诊。今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以上,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
鼓励社会参与
昆明市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把控公立医院数量、布局和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扩大卫生资源总量。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落实《昆明市推动社 会办医(国家)联系点工作方案》,拓展发展空间、放开市场准入、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改革医保付费方式、实行优惠财政政策、探索医养融合模式、加强服务协调和信息联动、促进人才交流和对口帮扶、加大科技人才扶持、依法加强行业监管、落实规划用地、落实税收政策、营造公平舆论环境,到2020年非公医疗机构床位和服务量达到全市总量30%的工作目标。
实行院长聘任制
根据《实施方案》,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院长聘任制,推进院长职业化建设。建立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国有资本规范管理,理顺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医疗联合体的管理关系。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按照维护公益性的要求行使职权,通过民主程序决定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和运营管理。加强股份制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监管,向3家改制医院派驻董事和监事。强化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行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外派制度并定期实行轮岗。
改革薪酬制度
昆明市将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在现有编制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创新编制管理方式,逐步探索实行编制备案制,建立市级卫生计生系统内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在国家薪酬改革方案出台前,先行探索制定公立医院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改革方案,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扩大医保范围
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鼓励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方式,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缩小政策报销比例与实际补偿比例的差距、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日间手术和部分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今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并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服务,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30%,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推进医药分开
全市所有公立医院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3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间的利益链。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积极争取省级支持,以市为单位,以省级中 2 标价格为上限,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医师多点执业
昆明市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探索多点执业备案管理试点,使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则上所有城市公立医院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应接受培训。探索整合利用现有资源,设置专门的医学影像、病理学诊断和医学检验医疗机构,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大型医用设备共享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公立医院的医学影像、病理学诊断和医学检验等医技辅助科室,通过标准化建设和行业评估,可面向社会其他医疗机构开放,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电子档案
构建标准化卫生信息平台,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市、县两级医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居民健康和慢性病管理水平。今年底前,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区域平台对接,实现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基本完成所有二级以上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云南日报 记者 浦美玲
新闻链接 昆明实施医改这几年
2009年,国家新一轮医改启动,昆明市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公立医院改革、医师多点执业、社会办医国家级试点城市,全市9个县(市)被确定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据统计,截至目前,昆明地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92个,5.12万张床位,5.76万名卫生技术人员。
医改以来,全市争取到中央和省级投资基层卫生建设项目253个,新建业务用房79万平方米,争取各级资金48.09亿元,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4385.38万人次,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改造建设县区级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卫生监督机构,全市190个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标准。
目前,昆明地区已有186家民营医院,1.2万张床位、资产38.2亿元、从业人员数达1.8万人。
探索医联体模式,市延安医院兼并重组呈贡区医院、与高新区合作创建高新医院、与市医投公司合资新建昆明市医学影像超声诊断中心,市一院创办星耀医院、与东川区人民医院合作办院,整合共享医疗资源。
2009年4月,昆明在全国率先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现昆明地区已办理5484人多点执业,61.3%的人员流向民营医院,26.9%的人员流向省、市、县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其中86.5%流向县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2010年2月以来,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制度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常态化运行。
全市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先后安排13个县级医院建设项目,新建业务用房25.4万平方米,新增病床2000余床,基本实现“每个县都有1—2所达标县级医院”的目标。
德州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篇6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5〕53号)和省卫生计生委、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社厅、物价局《关于做好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准备工作的通知》(鲁卫体改字〔2016〕2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省、市决策部署,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把深化医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2016年上半年全面启动所有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主体作用,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着力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构建合理就医秩序、推动社会办医、加强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联动。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确保全市公
— 1 — 立医疗机构同步改革,强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与社会办医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公立医院改革环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城市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公立医院,在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绩效考评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改革政策。
(三)基本目标。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基本路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办分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合理界定政府、公立医院、社会、患者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公立医院科学补偿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通过降低药品耗材费用、取消药品加成、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药品使用和医疗行为等措施,留出空间,同步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构建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以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分工协作机制为支撑,综合运用社保、行政和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合理就医。
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机制,打造具有内生动力和持续活力的医疗服务保障机制。
(五)设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坚持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开,合理界定政府作为行业监管者、部分机构出资人的职责,以及公立医院作为独立事业法人的自主运营权。要组建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运行监管、绩效考核,协调解决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明确办事机构,承担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稳步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市卫生计生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六)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享有运营管理权、人事管理权、收入分配权等自主权。由公立医院拟定《医院管理章程》,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通过后,报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核准备案。章程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层的职责和产生方式,资产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则,投资计划、财务预决算、人事管理、收入分配,院长的权利义务,章程修改程序等。具备
— 3 — 条件的公立医院成立理事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策权。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执行理事会决策事项,负责医院日常管理工作。成立监事会,由出资人代表、外部专业人士和医护人员代表组成,负责对理事会、院长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公立医院理事长、党组织书记一般应由同一人担任。理事长不是中共党员的,应配备专职党组织书记。建立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实行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执行。理事会决策前,医院党组织应事先研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探索试行院长公开招聘,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公立医院党组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职责。健全公立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其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作用。(市卫生计生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七)完善多方监管机制。强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建立属地化、全行业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落实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强化对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加大对违规支付、骗取和协助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等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监管和审计监督,强化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的会计监督,加强医疗服务价格调控和监管。发挥人大、监察、审计机关以及医疗行业协会、学会等 — 4 — 社会层面的多方监督作用。健全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对严重违规失信者依法采取惩戒措施。(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审计局、市物价局负责)
(八)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医院考评机制。研究制定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指标,每委托第三方对公立医院运营情况进行评估。考核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机构编制部门组织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卫生计生部门制定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综合改革成效。(市编办、市卫生计生委分别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配合)
三、建立公立医院内部激励机制
(九)深化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公立医院编制、人员管理方式,全面实行编制和新增人员备案制,原编制内人员事业身份记录在案。由医院根据业务水平、类型特点、床位数、门诊量等确定人员控制总量,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备。医院在人员控制总量内制定并执行用人计划,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医院根据规定自主拟定岗位设置方案,合理配置医师、护师、药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人员,按规定公开招聘,实行分类管理。可以采取考察方式直
— 5 — 接招聘医院紧缺的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岗位设置方案及公开招聘、直接招聘结果实行备案制。对已经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由医院自主聘用。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控制总量内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推进公立医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员控制总量内的所有医生以及其他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市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别牵头,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配合)
(十)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核定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适当放宽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倾斜。公立医院根据内部绩效考核制度自主进行收入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薪。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院长实行年薪制,其他人员收入由医院按照“定岗定薪、以绩取酬”原则自主确定。收入分配方案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按规定程序实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十一)强化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公立医院内部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体现公益性质,重点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 — 6 — 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治疗等收入挂钩。(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负责)
(十二)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行总会计师制,强化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的会计监督。健全医院财务审计和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推进医院信息公开、财务公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降低门急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长幅度。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逐步提高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占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的比重,杜绝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规范医生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和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破除逐利机制。规范建立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诊疗。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预约和分诊管理,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鼓励推行后勤服务外包。(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四、建立公开透明的要素配置机制
加强改革整体设计,在取消城市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同时,— 7 — 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落实政府财政投入,建立起与之配套、相互衔接、公开透明的要素配置机制。
(十三)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取消城市公立医院药品加成。2016年6月1日零时起,纳入改革范围的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后,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实际减少的收入,原则上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80%,政府补偿不低于10%,其余部分通过医院加强核算、节约成本解决。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以下。
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办法,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的比重,确保公立医院良性发展。到2017年,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中(不含药品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按照统筹兼顾、合理控费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近三年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情况、医保基金筹资情况等因素,兼顾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和患者就医需求,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指标,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严格实施考核,实现对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管控。到2017年,总体上个人卫 — 8 — 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物价局负责)
(十四)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在先行放开知名专家诊察费等130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基础上,扩大医疗服务项目自主定价权试点,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按照总量管理、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调整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包括诊疗、护理、中医、手术、床位等,降低CT、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检验价格,降低的费用全部用于提高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在保证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的前提下,将通过推进药品和耗材招标采购、流通、使用等方面改革降低的费用,主要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与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步进行,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检验价格与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步进行。医保支付政策与价格调整政策相互衔接、配套联动,医保基金支付的服务项目支付标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通过谈判合理确定,促进形成合理服务价格。(市物价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十五)强化医保补偿和控费作用。
推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在采取总额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按病种为主、按服务单元、按床日等医保复合式结算办法。2016年,力争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30%以上的出院病例实行按
— 9 — 病种付费。2017年,全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完善医保基金结算办法。按照“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原则,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对结余资金与超支费用的分担办法,在保证医疗数量、质量和安全并加强考核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结余资金由定点医疗机构合理留用,费用超支由定点医疗机构合理分担机制。对超出总额指标的医疗机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对因参保人员就医量大幅增加等形成的合理超支给予补偿,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
调整医疗保险支付结构。完善不同病种、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差别化服务收费和医保报销政策。规范医保医疗服务项目、服务设施和医用耗材结算办法,建立新增准入机制,确保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对医保目录内价差大且用量大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实施限价支付;对营养治疗等辅助类药品适当调整支付比例,确保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负责)
(十六)落实并完善政府投入政策。各级政府要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 — 10 — 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由政府根据服务成本、服务数量和质量,在综合绩效考评基础上,采取奖励或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补助。落实对中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妇女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市、区两级财政在中央、省财政取消药品加成补助的基础上,按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际,落实好政府补偿政策。改革财政补助方式,强化财政补助与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关系。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单体规模,引导医院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人社部门对公立医院提出具体控费指标。每年11月底前,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公立医院控费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出具评估报告,依据评估情况给予奖惩。(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五、构建协同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以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作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导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构建起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分工明确、密切协作、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七)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按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充分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各级医疗机
— 11 — 构功能、服务人口与服务半径等因素,编制出台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分类制定床位、人员等资源配置标准和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重点控制综合医院数量和规模,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建设市东部医疗中心,完成市人民医院新门诊楼、市中医院病房楼、市妇女儿童医院病房楼建设,加强市精神卫生中心及传染病院建设,市级公立医院床位增加到6000张以上,提升中心城区医疗水平。(市卫生计生委、市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十八)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按照常住人口每千人不低于2张医院床位的标准,为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预留空间。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康复护理等紧缺服务以及中高端服务,与公立医院形成有序竞争和有效补充。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在水、电、气、热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执行同价标准。依法落实银行授信、抵押担保、债务融资、税收优惠等各项扶持政策。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具体数量和地点的限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多种形式,支持民办医院健康发展。到2020年,社会力量独立举办的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5%以上。
— 12 — 鼓励公立医疗机构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向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派出管理、技术团队,促进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提高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允许公立医院在保障国有资产和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展与社会资本的合作。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在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方面加强合作。鼓励公立医院采取联合、参股、兼并、收购、托管等形式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中医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中医药服务,举办一批层次合理、规模适当、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区域中医医疗资源情况,鼓励社会力量优先举办妇科、儿科、骨伤、肛肠等非营利性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护理院,支持提供中医特色的老年病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市卫生计生委、市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物价局负责)
(十九)强化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各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公立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沟通与协作。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探索构建包括医疗联合体在内的各种分工协作
— 13 — 模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并引导开展有序竞争。在统一质量控制标准前提下,实行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探索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依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专门的医学影像、病理学诊断和医学检验中心,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大型医用设备共享使用。(市卫生计生委)
(二十)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原则上所有城市公立医院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应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积极扩大全科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培训规模。推动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推动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公立医院骨干医生培养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强化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加强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培训。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二十一)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构建区域卫生信息网络系统。推进基层卫生计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为基础,以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六大业务应用为重点,搭建全行业信息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体系。2016年底前,基本实现区域内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 — 14 — 生机构与区域平台对接。2017年,实现全市范围内人口健康信息互联互通。
实施医疗“互联网+”行动。发挥互联网优势,在公立医院优化就诊流程、开展远程医疗、监控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分级诊疗、防控精神疾病、提高辅助诊断水平等方面,构建快捷、便利的诊疗服务模式,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医。
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应用。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强化远程会诊、教育等服务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所有二级以上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二级及以上医院与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负责)
(二十二)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德素养和医风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公开透明的医疗信息披露机制,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疗风险的普遍认知。健全医疗纠纷应急处置和调解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引导患者及家属依法依规合理解决医疗纠纷。严厉打击“医闹”行为,依法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健全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减轻参保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经济赔偿负担。(市卫生计生委、市委宣传部、市法制办、市保险行业协会负责)
六、强化组织实施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进一步理顺医改管理体
— 15 — 制,建立健全强力推进机制,围绕重点改革任务,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二十四)加强联动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从改革大局出发,加强部门联动、上下联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各级医改、卫生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改革各项工作。财政、人社、编制、物价等主管部门要搞好政策衔接,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推动改革顺利开展。
(二十五)加强督导考核。市医改办、市卫生计生委、市编办等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对改革进展、成效的监测评估和督导检查,定期通报改革进展,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二十六)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医改政策培训,做好医改政策解读,增强各有关方面的政策执行力。要加强正面引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改革信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市检察院,军分区。各民主党派市委(支部)。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5月4日印发
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篇7
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是指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全部过程的外部境况, 是指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它的基本特征是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渗透性和可塑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关系反映在对工作主体、客体、内容与方法均产生影响, 并且受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1]。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以后, 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和重点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客观剖析和理性应对成为一个新课题。
1 改革使思想政治工作环境面临突破性的变化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成为今年直至今后一个时段的“主旋律”, 其核心是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改革所涉及的重点既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无法适应工作的需求, 也给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带来了突破性的好机遇。
根据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 使县级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突破的改革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改变“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根据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 县级医院对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 并要求县必须制定适合于当地的县域总控药品目录, 同时又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不低于基本药物品种总目录数的60%, 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30%。
二是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提高的医疗服务收费包括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诊查费、床位费, 增设一般诊疗费 (含药事服务费) 。调整医疗服务收费的原则是“总量控制, 结构调整”。
三是改进医保支付方式。调整增加的收费部分由医保基金和政府补偿。因政策调整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当期赤字的, 由财政予以保障;同时同步推行医保结算制度改革, 实行总额控制下的多种结算方式的应用, 包括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和按人头付费等方式改革。
2 改革使政治思想工作环境出现带特征性的变化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 使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出现了带有特征性的新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医务人员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长期以来, 在“以药补医”的环境下, 医务人员往往身负沉重的心理和道德包袱, 呈现出矛盾和双重的认识和行为。一方面,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要求医生们恪守“救死扶伤”的崇高品格;另一方面,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趋利环境的诱导, 使医生们身不由己地开大方, 开贵重药品, 以至于被人们指责为“卖药”, 少数医务人员甚至走上邪路[2]。实行药品零差价后, 医务人员的经济压力消除了, 趋利诱导因素消除了, “处方权”真正成了医生们手中实行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神圣权力, 医生们为此重新找回了尊严;所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 使医务人员感受到了技术的价值, 体现在行为上就是在医疗过程中的加倍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 这才有可能使讲了多年的“以病人为中心”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对管理层认识和行为的影响。以院长为首的医院管理者曾经长期为之困惑的是:尽管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一起努力降低药品收入比例, 但由于医院本身的经济压力, 又使医院管理者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医院的收益[3]。这样, 既往的“总量控制, 结构调整”、“均费双控”、“单病种收费”等举措在执行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有的甚至形同虚设。药品“零差率”和医疗服务收费的调整, 使医院改革受制的“羁绊”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松解”, 这就引导院长等医院管理层以新的视觉思考医院管理问题, 并调整管理的理念、形式和内容。
三是对医院综合考核模式改变的影响。公立医院的改革长期以来实际上处于一种“改而不进”的半停滞状态, 因此医院的综合考核体系也几乎一成不变地运行着, 科室和医务人员逃不脱经济指标的考核, 甚至还会出现“鞭打快牛”式的年年加码, 从上到下几乎都将此视作医院发展的“政绩”和“绩效”[4]。本次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对医院考核体系不啻是一个“震荡”, 将促进医院考核体系作重大调整, 随之也将会对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3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变化后的对策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上述多方面影响, 势必带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变化。如何审时度势, 因势利导, 在新的环境中调整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这成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致力探讨的新课题。
3.1 管理层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的认识应由“虚”变“实”
一是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公立医院长期以来没有思想政治工作专门机构, 原有的党委 (支部) 办公室虽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 但终因事务繁杂或缺乏应有的职能要素, 而未能恪守职能[5]。为了适应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应设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专门机构,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新问题, 调查了解医务人员的思想动态, 开展相关活动, 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
二是建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制度建设、医患沟通、医院承担的社会责任、医院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 营造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环境。
三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教育员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现阶段社会特征的了解, 对有关国策、政策、行业规定、本单位规章和规范的学习掌握, 对新医改方案精神和内容的学习掌握, 同时了解员工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认识程度和思想动态。
3.2 工作方法应从更好地体现员工积极性保护和激发角度实行“顺应性”、“前瞻性”和“引导性”
一要重视团队建设。重提“集体主义精神”并赋予新的内涵, 重塑新医改形势下的医院团队精神和团队形象。
二要重视骨干榜样。重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观念, 使全体员工学有标杆, 行有榜样。在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过程中, 注意发现典型事例, 并进行解剖分析。尤其应借助“三好一满意”活动等形式以典型带动群体。
三要重视绩效考核。针对医改突破的重点, 医院应及时调整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运作环境和考核办法。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中应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树立贡献意识, 增强员工的执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努力践行道德建设。
摘要:该文针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变化, 分析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变化影响因素和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出现的特征性变化,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层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的认识应由“虚”变“实、工作方法应从更好地体现员工积极性保护和激发角度实行“顺应性”、“前瞻性”和“引导性”等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平.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2 (4) .
[2]王红.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23) .
[3]郑志方, 等.与时俱进, 创新开展医院思想政治工作[J].经营管理者, 2010 (18) .
[4]胡峥毅.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J].医院管理论坛, 2010 (7) .
安徽芜湖公立医院改革路径 篇8
A、分级诊疗,双向就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京华周刊:芜湖这几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力度很大,取得了可喜成绩。您觉得,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韩肃:第一,公立医院管理、机制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何充分调动公立医院院长、管理层及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不是大锅饭体制,我们通过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公立医院院长、管理层及一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通过人事、收入分配的改革这些杠杆作用来完成的。
第二,随着医护人员积极性的调动,通过医药分开,使药品的价格大幅下降,使老百姓得到实惠。比如:2009年和2010年,我参加芜湖电视台直播的“政风热线”节目,接受老百姓投诉,有一个中年妇女打电话给我,问为什么两家医院药品价格不一样?我一听发愣,原来中年妇女得了糖尿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买的胰岛素药一支比在另一家便宜了3.7元。我作了一个解释,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了医药分开,那家省立医院医药没有分开。老百姓感到药品价格下降。三年下来累积下降1.6亿。对于不生病的没感觉,对于长期吃药的有感觉。
第三,通过政府加大投入,通过整合卫生资源,优化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往90%的优质医疗资源在镜湖区,镜湖区有一院、二院、宣城地区医院,还有中医院。在城北开发区、城东新区、城南没有设到。以病人到二院就诊为例,城北开发区到二院打的来回需五六十元,城南三山区到二院来回需六十多元。还没看病呢,经济成本就加大了,而且老百姓不方便。现在通过优化组合、布局,第一人民医院迁到城东;中医院迁到城南;在城中区,市二院进行提升、扩建;在城西区,新建了弋矶山医院门诊住院大楼,不仅保障了市民医疗需求,还辐射皖南和江北地区。总投资十几个亿,政府盖好大楼交给医院,使每个区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方便了老百姓就医,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第四,完善了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每个乡镇都有一个规范的卫生院,每个村都有一个规范的卫生所,社区服务机构也比较完善,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得到了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
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2010年9月,我们探索建立医院集团化改革向区级医疗机构延伸新机制,打通制约双向转诊制度的瓶颈,整合了区级及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对3个县的对口帮扶;强化了全科医生的培训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实行了大医院派到乡镇社区帮扶,乡镇医院到大医院免费进修,以此来提高医疗水平,引导老百姓进基层看病。通过这些整合,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五,大力推行了便民惠民措施。比如:预约诊疗,不像以前要排队挂号,可以电话预约,可以网上预约,也可以到医院进行预约。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避免了排队的高峰。再比如:通过优质护理或者无陪护病房,大大方便了病人及其家人。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或子女在外面为自己的事业奋斗,根本无暇照顾病人,请一个护工每天要80元至100元。由护士为你服务,不需要家人或护工服务,一级护士每天40元,二级30元,三级20元,由医保出,私人可以自己出,护士给你做护理,一价格便宜,二专业化,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有的病人说:比自己家闺女护理得都好,给你洗衣服、洗头、洗脚、喂饭、剪指甲……
我们还实行了无假日的门诊,没有双休日,24小时全天候服务,尽量方便群众。
B、在保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有增有减,来调整合理的价格
京华周刊:在公立医院的改革过程中,有遇到阻力吗?如何克服这些阻力?
韩肃:阻力肯定有。人们习惯惯性工作方式,担心能不能做好,改革涉及到利益问题,市委、市政府有一个正确坚强的领导,决心很大,强有力的推进,各部门相互配合。既要积极稳妥,又要解决医院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加强政府的投入,给予优惠的政策;比如:医保由后付制改为预付制,怎么适当调整医疗技术和劳务价格,而降低药品加成和检查费用,有些削减,有些增加,来保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有增有减,来调整合理的价格。通过这些措施,来为改革铺平道路,打消院长的顾虑,消极转化为积极主动参与改革。
开会时,院长总是提出担心,改革后医院主要收入不靠卖药,收入会不会下降?政府投入这么少,怎么调动职工积极性?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政府怎么来加大投入,给些优惠政策,来使我们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一个新的变化,这些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C、以前医药公司、配送公司围着院长和科主任转,通过医药分开后,现在院长和科主任一身轻
京华周刊:公立医院改革后,您曾说,医院没必要多开处方,那么如何调动医院医生的积极性?
韩肃:以前医药公司、配送公司围着院长和科主任转,通过医药分开后,现在院长和科主任一身轻,找他们没用,因为他们现在没有进药权。以前你像苍蝇一样被盯着,请你吃饭,甚至腐蚀你,现在不会了。
我们加强管理,定期对开处方前十名的医生进行公示,请有关专家对他用药情况进行评价,是否合理地临床用药。发现某种药品在一定时间销售量增大,停药,不给进。为什么?有促销手段在里面。
我们有一整套考核办法,通过看病人数、医疗质量、学术水平(论文、科研)、患者满意度等对医护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加大了医德医风及行风建设,在卫生系统创建无红包医院,带来了可喜的现象。以往投诉服务态度差,医生拿红包。去年芜湖电台直播的“政风热线”节目中,我接了10个电话,其中有6个电话是表扬我们医生拒收红包,服务态度明显好转,给予表扬。连节目主持人都感到惊叹。10个电话,六七个称赞怎么拒收红包,关心病人,其他3个咨询医保报销问题。现在医院绝对不拿红包,我不能讲没有,绝大多数能主动不拿。
D、采取以大带小,各具特色,形成品牌,错位发展
京华周刊:我们知道,芜湖市组建了市三大医疗集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而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我们想知道的是,医疗集团到底是什么性质?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
韩肃:医疗集团仍然是事业单位,只是借用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要以企业和事业来衡量,要充分体现公立性和公益性,不主张创收,不主张赚多少钱为目的。
为什么要采用企业化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采取以大带小,各具特色,形成品牌,错位发展,让它们之间既要有良性竞争,又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品牌,最终目的为老百姓在芜湖看到病、看得起病和看好病。
比如:为何让它们形成特色、品牌?我们是中小城市,以前很多疾病转到南京、上海去治。现在我们通过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人在芜湖能看到病。
我们借鉴企业管理制度,在医疗集团增设一个总会计师,进行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使得发挥更大效益。以前事业单位不注重这个,把企业化的理念带进来,哪些要核算?哪些要精打细算,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价值增值。包括员工的绩效考核,我们也借鉴了企业化的理念。
京华周刊: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到2015年,我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说: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留下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依我个人的看法,芜湖市三大医疗集团的性质还是事业单位,只不过是属于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或者叫准公益类的事业单位。
韩肃:就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不叫准公益类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行政执法类的改为执法单位,企业化的改为企业,剩下的社会事业又分全额和定向定额事业单位。医院属于定向定额事业单位。
我们取消医疗集团的行政级别,人员定编定岗,还有不合格人员的分流,然后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定”的原则,全员竞聘,合同化管理。
事業单位分类改革,芜湖市2008年就搞了。
E、人的生老病死都可以得到信息化的管理
京华周刊:芜湖市的公立医院改革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韩肃:药品加成比例加成10%,让了5个百分点进行销售。下一步深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完善一个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采取三种办法:其一,调整部分的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其二,财政加大投入;其三,适当时候,增收药事服务费,等等措施。这就使医生不指望通过药品加成来提高收入了。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进10元,卖10元,不可能对药品收入有兴趣了,这叫无利可图。原来有10%加成,下一步零加成。
第二,怎么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通过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和总额支付等综合支付方式的改革,来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按照这种路径走,不可能出现多检查、多开药现象。
按病种付费,治疗这个病,你就拿这么多钱。比如:开一个阑尾,医院如果开6000元,实际上只需4000元,另外2000元你自己负担。这样逼着你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进行成本核算。既解决病人的疾病,又解决正当的收入。
药品、检查费,实际上是蝇头小利。100元10%才10元,药厂和配送公司得大头,企业仅仅得10元。开个阑尾4000元,2000元药费医院只能得200元。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医院会想办法尽量收入多一点,这样逼着医生不会多开药。
第三,完善“金医工程”,加快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使医院的信息化、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和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连成一体,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系统连成一体,能做到有效地方便快捷,有效地监管,提高效率,减少人员成本,而且能实现资源共享,对每一个医护人员医疗行为和质量进行监管,便于考核。
比如:你在这家医院就诊,拍了X片、CT片、生化分析,全面进入信息化,你到其它医院,通过网络能调出来,不需要再做CT等,减少了重复检查,节省了费用开支,方便了群众。
再比如:得了胆囊炎,医生怎么诊疗的,马上就能监管到。人的生老病死,都可以得到信息化的管理。
F、芜湖药占比达到38%,在全国也很少
京华周刊:卫生部陈竺部长曾经说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大大减轻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但不可否认,它还会刺激参保者多吃药、吃贵药、小病大治等问题,从而使社会医疗总费用增加而不是减少。芜湖市存在这种现象吗?又该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呢?
韩肃: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合作医疗,芜湖市城市和乡村均超过了98%,几乎是到了全覆盖,老百姓也有钱看病了,能解决大部分人的病。但医疗费用没有得到大幅度增长,药品的收入在下降,药占比达到38%,在全国也很少,门诊人均费用、出院门诊费用横向比(与同级兄弟城市比),我们属低的。我们要横向比,因为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耗材、药品等,是很贵的,物价也在上涨,不能纵向去比。
G、今年接待了30多批考察团来芜湖考察交流
京华周刊:芜湖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对其它市的医改有何启示意义?
【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推荐阅读:
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09-26
公立医院的改革07-08
公立医院改革难点08-19
公立医院改革论文12-20
公立医院改革汇报09-20
公立医院的改革12-07
公立医院体制改革10-12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11-15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评估08-09
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打算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