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建议》读书心得(精选13篇)
《小学科学教学建议》读书心得 篇1
《小学科学教学建议》读书心得
在一些科学网站上早在两年前就浏览过喻伯军老师发表的《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30条》,当时看到如此详尽完善的建议之后,我的心情很复杂。现在再次细读,心情依然复杂,也不知道如何来描述这种复杂的心情,兴许有欣喜,有感叹,有沉重;或许还有其他。
我来自诸暨市实验小学,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已10多年,经历了《常识》到《科学》教材的变革,新课程理念的洗礼。应该说现在看到这样一份针对我们小学科学教师的《建议》的出台,第一反应心中感到无比欣喜!
◆说欣喜
欣喜一:《建议》的出台更加坚定了小学科学终将缓步走出边缘学科的信心,它就像一位含羞的小姑娘,以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妩媚之美逐渐展现他的`刚阳底蕴,成为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这是一个原因,为小学科学角色的转换内心感到无比的欣喜。
欣喜二:《建议》的出台即将更加规范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更加规范小学科学老师的教学行为,给我们科学老师制定了一把清晰明朗的标尺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欣喜三:让我们看到了小学科学教育的希望,看到了小学科学教育的前景无限广阔。
感叹一: 师资力量的普遍缺乏,科学老师数量不能保证,导致很多科学老师都以兼职老师的身份出现,科学课的质量难以保证。
以我们学校为例,听有关人士调查我们诸暨市实验小学是全市拥有专职科学老师数量最多的一所学校。
《小学科学教学建议》读书心得 篇2
一、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差, 刚学过的知识, 变一个说法或者换一个情景就又不会了, 这说明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较弱。教师在抱怨的同时, 也应该去好好找找原因, 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了今天的这种现象和局面?
1. 学生没有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含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课改的深入,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摆脱以往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思想, 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情恰当合理地选择、利用和重组教材内容, 使知识结构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类比更频繁, 更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含义, 找到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 为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但也有一些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走进了“误区”, 把教学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为学生提供精美的材料上, 重视的是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堂, 而忽略了对科学知识本质的挖掘, 导致学生的知识浅表化, 更谈不上运用和迁移知识。
2. 新知识不能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
相较于语文、数学这样的主课, 科学课的课时较少, 三至六年级平均每周两节, 一至二年级平均每周一节, 这样少的课时就造成了两次课之间的时间间隔大, 从而使得学生对上节课学的旧知识已经开始处于模糊状态。所以, 教师在讲新知识的时候, 往往要从“零”讲起。根据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的积累过程, 也是一个知识不断被同化的迁移过程。这一方面给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增大了很多, 另一方面证实了学生当初在学习知识后再现的机会不多, 所学的知识未能上升到运用的阶段, 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的纵向迁移与转化。
3. 学习的科学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把更多的教学重心放到了教学过程上, 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课堂中的“热闹”程度,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离, 教师只教会了学生这个知识的意思, 而没有教学生如何去运用这个知识, 学生的知识横向迁移能力也随之变弱。只有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或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 也就实现了学习的横向迁移, 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有意义。
总之, 在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问题上, 面临的问题很多, 主要有: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 旧知识再现的概率很低, 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程度不够紧密。其中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否深入会直接影响和定知识再现的概率以及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 所以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到位是关键。
二、对学生迁移能力欠缺的思考
虽然说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能否培养和提高孩子迁移能力的重要基础, 但是任何一个问题的产生都不是由单一原因导致的, 应该多角度、辩证地去看问题, 所以其他原因对此问题的形成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 师生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名合格的科学课程教师, 不仅要精通有关科学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 更重要的是要有关于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即最终在头脑中形成的应该是打破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界限的知识网络。目前, 不要说形成打破多学科界限的知识网络, 很多教师甚至没有在科学体系中准确地把握住科学知识体系, 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 刚毕业从事教学工作, 对课本并不熟悉, 自己还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样, 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迁移能力, 只有教师从自身做起, 加强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提高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视, 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更加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2.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备课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只有把课堂外的教学资源与书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算是完整的备课。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是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 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所以选取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 应该是教师备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 很多教师没有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把课堂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忽略了生活中的案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神奇效果, 使得学生没有认识和理解知识的本质含义。
3.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即便是找到了知识上的共同要素, 了解了知识的本质特征, 也不一定就能实现知识有效的迁移。班级授课制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 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 有的学生可以很快、很轻松地实现迁移, 而有的学生则表现得相当困难。个体差异的形成和生理、心理、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有着很大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认知基础、情感准备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班上那么多学生, 有的学生较为灵活, 与生俱来知识迁移能力就较强, 有的相对会差一些, 这便是差异。那么, 怎样去处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呢?这就需要教师去正确引导学生。
4. 学生没有形成科学思维
迁移能力的欠缺并不局限于科学知识, 还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上的迁移往往比知识更为重要。在科学课上, 从最开始的预测到学生探究, 再到最后的得出结论, 似乎确实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 但学生只是在这种“热热闹闹”的过程中走马观花, 并没有对其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所以更谈不上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科学的思维, 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迁移。
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迁移能力的欠缺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 存在师生知识体系不完善的原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没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没有形成科学思维等多方面的因素, 但是可以看出教师在这一问题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三、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一点建议
新课程的理念是从使学生“学会知识”到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转变, 要想使学生“学会学习”, 即有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 应该首先解决认识问题, 然后建立相应的制度, 最后拿出具体的措施。建议如下:
1. 把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作为头等大事
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可以说已经成为学生“学得更好”的基石。凡是具有创造才能的人, 大都有一种在事物最不相像的地方捕捉到最朦胧的相似线索或共同要素, 并拿来加以应用的能力。但是大部分学生难以自主地找到知识间的共同要素, 所以教师只有先从意识上关注学生的迁移能力, 再仔细研读教材文本, 充分、全面地挖掘教材内涵, 找出知识的本质特征, 才能使学生把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迁移。由于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学生学习知识时所处的学习环境和学生对教师与其他学生的态度都影响着学习迁移的产生。所以面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 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认知学习上的个体差异, 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以便做到有教无类, 更好地去关注那些在个体差异中处于不利位置的学生。
2. 在评价中量化学生的迁移能力
科学的评价,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激励教师的进取, 推动科学教育蓬勃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也一样, 在评价的促进下才能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地体会进步与成功, 才能开展得更好。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应把学生的迁移能力量化到评价中去。每节课的知识学完之后, 要实行课课练, 考查学生的横向迁移水平;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寻找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 并对思维活跃、纵向迁移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 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被认可的, 其他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地效仿着去做。这样, 学生在评价中才能感知迁移能力的重要性, 并一步一步地提高。
3. 向学生渗透科学思想
想要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上, 扩大迁移能力的成效, 这就需要向学生渗透科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应先让学生自主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随之建立假设,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在讨论中明确怎样实验、如何分工、应注意什么。教师应走到每个小组中去, 师生共同探究, 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由学生代表表达出组内的看法, 进行各组之间的交流学习、互相评价, 对于有分歧的观点组织争辩式的讨论。在这整个过程之中, 学生学会了合作, 体会到了解决困难后的欢愉, 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学生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是生活中, 收益颇多。
由此可以看到, 想要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可以通过加强师生对迁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等多种手段。但这一切都需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会学习、高效学习。
综上所述, 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已经成为所有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 只有把培养迁移能力纳入课堂的三维目标中去, 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才能使其做到真正有效地发展和提高。
摘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在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上存在着无法与旧知识联系、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等问题。其原因是师生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没有建立科学思维。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提高师生对迁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等多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科学,迁移能力,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许传利.生物学复习课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 1997 (03) :16-17.
[2]仲小敏.论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挑战与发展[J].人教期刊, 2005 (08) :81-85.
[3]李俊杰.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A].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4 (03) :112-113.
[4]李进起.小学科学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策略[OL].http://www.docin.com/p-256271078.html.
[5]李林.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2 (12) :54.
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篇3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改带来的全新理论和耳目一新的教材,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的传统评价观的突破,更是为广大教师的课改实验打开的方便之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小学科学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值得探讨。
一、目前农村小学科学学科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我们学校是乡镇所在的一所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也在40多岁,教师们在落实科学课教学上力不从心。
(二)教师专职任教科学的少,多为兼职,专业知识欠缺,不能胜任教学。
(三)教学设施、器材缺乏,实验教学难以落实。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用房有盈余,可是都不能作为实验室使用。不是没合适桌凳,就是没有通水通电,更没有实验器材。目前,各村小全都没有实验器材可用。
(四)科学教材的循环使用,严重影响科学教学的有效落实。教材的循环使用,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要从实际出发,不影响教学。小学科学教材上设计了大量的记录表,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还有要求学生填写完整的实验方案、学生的新发现等等。而教材循环使用,上届学生记录了,下届学生就无法使用;如果另行记录,教师必须另行设计印制记录表,学生另行购买笔记本,费时费钱,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此举的确缺乏调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降低了教师教学效果。
二、农村科学课程实施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大家都知道有高考、中考,现在“小考”又回来了。而现在的小考与前面两个并称“三考”。自从国家实施小学升中学免考就近入学后,小学考试就取消了。但事实这样吗?取消考试并不意味着就不用考试,上级也要求学校要拿出成绩来,成绩用什么来衡量?那不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吗?你这所学校成绩怎么样,还不是用升学率来说话。作为学校的领导在这样的压力下,你说他还能按正常实施素质教育吗?在现在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仅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其他都只是摆设,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三科课程上,你说其他课程能真正实施吗?把学生的科学素养列入学生的素质考核中去,这样的呼吁不知有多少年了,可是能真正的实施吗?到头来还是走老路,成绩说了算。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没有多少个领导能做到让学生去学科学知识。
(二)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课程实施资源缺乏。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课程必须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空间、材料、设备、环境、场地等课程资源都难以保障,无法满足教育的正常需要。当然,在新课程实施中,缺乏课程实施资源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缺少课程开发的动力与意识。
三、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改革目前班级制度。班额的巨大导致教师无法关注全体学生,一个老师让一个教室里的五、六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难度可想而知,因为老师面对的是注意力相对较难集中的少年儿童。只有实行小班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保证新课程的正常实施。
(二)对农村教师免费培训。教师学历影响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学历较高的教师一般对新教材比较适应。而农村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提高学历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各种在职培训却收费不断,教师叫苦不堪。因此,应该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免费在职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而且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强化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识;要符合教师的需要与特点;要加强送课、送教下乡的制度。
(三)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当前,要促进课程改革,国家急需出台与新课程理念相应的考试政策,进行考试改革。目前重要的举措是:在考试的目标上如何体现多元性,即兼顾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评价;在考试的方式上体现多样性,突破原有的纸笔考试,将笔试与口试等多种方式结合。
《小学科学教学建议》读书心得 篇4
在这几天,我阅读了叶永烈写的叶永烈讲诉科学家故事100篇这本书。科学家故事100个里讲的都是名人,他们各自都发明了东西,让现在的我们带来了幸福。
里面一个个故事吸引了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里面写的是牛顿请来一个还就没有见到过的一个老朋友。他端来了一盘烧鸡给老朋友吃,后来他说要去拿东西了,但是老朋友见他好久也没有来,就自己先吃起了烧鸡,再等一会儿,牛顿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打开盘子,见里面有骨头,牛顿一拍脑子,说我听好了饭了,我记性怎么这么差啊,说完,又回到研究室里,读到这儿,我的心被打动了,牛顿学习是这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我要学习牛顿那样可贵的精神,我再往下看,牛顿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可是我看到最后,但是我真有个小问题憋在心里,为什么牛顿会发明望远镜,他这种东西是哪来的?他怎么会发明,他成功的目的是什么?科学家故事100个 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让我们懂得许多道理。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范文) 篇5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注意了小----------------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组内的相互合作和观察研究。在实验的现象分析和总结中,知道用三棱镜、水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彩虹,牛顿盘能把多种颜色光混合成白光。知道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知道了彩虹多形成于夏天雨后的原因……。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我都要向大家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更多的自然科学问题”……这些语言的肯定与鼓励,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课上时,我经常说:“你们真棒!……”,这不仅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教----------------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科学实验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因地质宜笔者在教学“油菜花开了”时选择了黄瓜花,原因是学生了解和熟悉这花而且容易收集。
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材料笔者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选择木头、纸、塑料等几种玩具型的材料,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代表性的材料不仅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如笔者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选择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体验
在教学“蜗牛”“蚯蚓”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笔者准备了挨饿的蜗牛、----------------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菜叶、苹果片、火柴、放大镜、蚯蚓、潜水碟子、树叶、记录纸等。学生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了解了蜗牛不吃有蜡质的树叶,会游泳,怕烟火,运动时腹足如波浪般前进;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运动时身体伸缩前进。
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的思考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将成为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挑战。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以下谈谈使用《科学》教材以来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
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靠耳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等,让孩子亲自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
奇,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是激发学生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
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比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眼睛的科学》一课,用计算机动画来演示晶状体的调节过程,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眼睛,看不同距离物体时肌肉、晶状体的变化过程,有效地弥补了----------------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实验不足。这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枯燥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让我们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来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相整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科学课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科学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自行探究、求知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能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注意了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和观察研究。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我都要向大家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更多的自然科学问题”??这些语言的肯定与鼓励,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教----------------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
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张建华
于2014年9月25日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一定的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科学教材《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是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忙得不亦乐乎。
又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温度计的秘密》实验的时候,我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小药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探究得兴致勃勃。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1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是一门容纳各个学科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础阶段的课程。它兼容了自然常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在一些专职的教师反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兼职的教师更是感到不知怎么讲。我以前是教数学的,说实话,上数学课,没感觉有什么知识点能把自己难住了,上课也比较顺手。自从改教科学后,发现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只好边教边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科学课教学的重点也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能力上,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如:科学实验需要材料,而有些材料比较不好找,如果只是老师做演示实验或由老师提供材料,我觉得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会大降低,于是我就尽量让学生用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比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探究得兴致勃勃。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范文共有6839个字,可免费下载或阅读。本站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复制或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助你顺利写稿。下载该篇范文:
下载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读书心得 篇6
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
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教师讲解多,必然减少学生练习、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外语实践的密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外语活动。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平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并列和反复地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各种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外语实践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快节奏指的是学生学习和操练的节奏要交替紧凑。当然所谓的“快”不是指一味的进度快,而是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要快速、协调。为了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师生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可借助于一些手势语、体态语和暗示来表达教师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都必须用正常语速,用外语提问只说一遍的好习惯,以保持明快的节奏感。
1、课堂教学活动目标要明确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Whatwouldyoulike?”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设计“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习食物的单词rice,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dog,hamburger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CanIhavesomenoodles,please?Sure。Hereyou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2、情境创设要真实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表演,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我利用pen,pencil,pencil—case,eraser,ruler,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再如在学习“Atthezoo”话题时,我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cat,dog,monkey,bear,tiger的特征,并能说Ilike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
然而,在一些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用大量的时间和语言创设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授“Myclothes”的内容时,设计了开服装店,买服装的活动。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分四人小组分别在家里draw一些服picture带到课堂上开展活动。但是在授课时教师首先教学生用纸和彩笔在课堂上制作shirt,T—shirt,skirt,dress,trousers,sweater,jacket,vest,jeans,pants等图片,结果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制作“clothespictures”,最后教师匆匆忙忙让学生用做好的“clothespictures”开展clothesshop,进行对话练习。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
3、运用手势唤醒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语言学习与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对语言的充分理解密不可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充足的学习自信、坚定的学习意志以及大胆的实践精神能加快学生对输入语言的吸收和内化,提高课堂效率。有时,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手势,就能一起学生的注意,是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及生活经验来理解内化来自老师的语言知识,形成语言理解能力。
4、简笔画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简笔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简笔画的特点是:构图简洁,画法简单,随用随画,使用方便。其作用在于有效运用简练的绘画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概念,辨析词义,操练句型和掌握课文内容等,起到化难为易,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小学生科学阅读的必要性与建议 篇7
一、开展科学阅读的必要性
1、教科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也少有教师意识到指导学生阅读或扩展阅读范围。其中小学科学教材多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但在每个单元后增加了名为“资料库”的阅读材料。笔者发现许多科学教师并未重视“资料库”的使用,“忽视了另一套课外阅读童书的存在”。
2、教材中的阅读知识包含的信息量不够,不能满足儿童科学阅读的需要。
如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阅读库只有4页材料,含《我的月球之旅》、《天文学家的“第三只眼---天文望远镜”》、《火箭和航天飞机》等三篇短文。笔者遴选到《十万个为什么之宇宙与自然》和《地球与宇宙》二书就可以作为本单元配套阅读的科学童书,为学生科学探究提供了知识的素材。
二、科学阅读的建议
当我们把科学课本与其他学科课本进行对比,很容易发现科学课本里基本是一张张的图片和一个个的问题,少有整段的文字。而在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我们对知识的汲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阅读,学习研究而消化的。由此可见,在科学课教学中融入合理的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快更好的学习。
想要达到有效地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强行输入到学生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中。必须注重科学教学与阅读实践的连续性,强调阅读方法的科学性,科学的阅读离不开科学课本,同时力争改变课外阅读被弱化的现象,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笔者就亲身教学经验来谈谈小学生科学阅读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科学教学与阅读实践的连续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礼物来接受。”课堂学生看到教师呈现的实验材料有浓厚的兴趣,一个个都跃跃欲试,而真正动手操作时往往在缺乏目的性,只是跟随教师指导操作,没有完全理解实验的目的,这样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果能对这节课的课本内容继续开展阅读,深入思考缘由,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二)科学阅读的方法
1、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小学生的很多学习活动缺乏目的性,教师应当指导、安排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开展相关阅读,这样目的性更强,有利于学生够顺利地开展阅读资料的活动。例如:学习了《动物的卵》,可以借助《昆虫记》对各种昆虫的求偶、交配,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2、制作阅读卡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小培养小学生阅读科学资料后的摘录习惯,制作成阅读卡片,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分类处理,并且在班级里展览,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能有效快速扩展学生科学阅读的知识储备。
3、写读后感:将科学知识的阅读与语文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写写科学的读后感,提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人文素养。
(三)科学阅读离不开科学课本
外出听课,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节课下来,教师始终没有让学生看一眼课本。在一线科学课程教育教学上的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课本广泛地遭遇了“冷落”,仅仅起到作为教师“教本”的作用。为什么?这应该是值得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去思索的。不管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学生都很少关注科学课本,可课本是属于孩子们的,况且我想由文本阅读缺失所造成后果已不仅仅是自主能力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科学人文底蕴和科学语言素养的缺失。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8
2、科学读物。学生阅读科学图书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启蒙的过程。包括科学美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漫画以及科学数码、动漫等电子类资料都是科学读物。徐杰老师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方法,1、比较性阅读;2、求解性阅读;3、质疑性阅读;4、创造性阅读。他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教学策略:1、阅读材料为情境,设疑激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以阅读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分析,深刻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3、以阅读材料为依托,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材料为连接点,多向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他还解释了指导孩子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和怎样指导孩子的科学阅读等。
张元喜老师展示的是:《比较水的的多少》,在这节课中,张老师注重的是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理解水占据空间的意义,理解体积单位毫升的意义。他的讲座题目是:《浅说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辑思考,学会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意义,画食物链;通过ppt在生物链中的传递,认识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曾老师讲座题目是《思考的力量―从“超越实证”到“超越逻辑”》,有他自己深刻的思考和深度。
对照这些特级教师,自己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
1、加强科学学习。针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多学习科学理论,认真阅读科学史,科学原著,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
2、向优秀教师学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多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和讲座。学习优秀教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小学科学教学建议》读书心得 篇9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刘加霞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本书。这本书以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背后都有作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思考。该书作者列举出了我们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个真实而细小的问题,并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有针对性又有扩展性。也许它并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但却真正为我们的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线教师重点应该做哪些工作呢?为了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刘加霞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中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了较深入地探究:一、把握数学概念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二、技能的背后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学数学课堂;四、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我认为要做到有效教学,必须做到:
课前精心备课。课前精心的准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靠课堂内的发挥。课前充分的准备是不可缺少的。课前的备课主要包括:资料收集、知识结构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方案、情况预设等。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有时单纯依靠课本上的教学资源是不够的,这需要老师针对所教授的知识点从知识的结构、知识延伸、内容拓展、练习题型方面收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设计的全面性;数学的知识点都是有梯度性,都是上下联系的,作为教师必需要将这种联系弄清,并很好的.运用在教学设计中;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由此我们在上课时一定要进行分析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是基于学生的设计,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一条,根据学生特点、课的特点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方案,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一定预设,对各种情况做出处理。
第二要做到课中周密组织,细心指导。如何组织活动、安排环节、都要在老师的掌握中。教学组织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正常进行、学生能否快乐有效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像一位朋友一位长辈在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进行细心的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有时可有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帮助解决,而有的时候必须要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在超过能力范围解决不了问题时,在回答问题“卡壳”时,这时老师的指导和提醒就显得那样的及时而有用。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一定的尺度,不是遇到问题就帮学生完全解决。纠正学生的思维,拉回正确的方向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内容要把握,并不仅仅是教学生正确解题,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的方法指明思考方向。另外,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喜欢关心自己的,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学生在老师这样的关注下,学习就是有效的。
第三优化练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练习的设计还要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
科学读书心得 篇10
《科学漫画》教会了我很多知识。我知道了:当我们北半球是夏天的`时候,南半球正是冬天;而且我们人类早已经能人工降雨了,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控制天气呢;还有当我们突然摔倒时,手或者胳膊会不自觉地撑地,原来这是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
《科学漫画》还教会了我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电是从哪里来的,只知道家里到处都得用电,现在我知道发电就是一种能量的转换,连柠檬、橘子等都可以发电,我还亲手用橘子做了个实验,试了试,但是没有成功。还有,为什么“1+1=2”?为什么飞机能隐形?……
大自然的奥秘可真多,我一定要多学知识,多思考,长大后才能发现更多的奥秘。
★ 科学教师读书心得
★ 《当下的力量》读书心得
★ 论语的力量读书心得
★ 经典科学读物十万个为什么读书心得
★ 《梦想的力量》读书心得个人感触
★ 科学的力量高中作文精选
★ “榜样力量”交流会心得
★ 几点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范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11
又一次捧起苏霍姆林斯基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六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另外在读书时不能只为了读书而读书,首先读书得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古人云“教学相长”,这学就包括读书。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师只关注教材文本与教参文本,“没有超越教材和教参的属于自己精神文化的东西”。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优秀教师的教案我们原封不动地拿来,可课堂上却往往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能尽得其妙矣。而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教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由于读书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和思想,就能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其次读书要和写作结合起来。用老师的话说就是“让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写是相互促进的。大量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时常练笔则能更快更好更多地内化阅读的内容,二者相互作用,使阅读更有品位,使写作更有思想和深度 第三 教师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提醒大家读书不能看热闹,要学会思考。只有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让阅读深入我们的内心,渗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这样的阅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阅读。
《给教师阅读建议》读书心得 篇12
闫老师在书中以“阅读”为主题,解说了阅读的意义,提出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她还讲述了应该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样写读书随笔等等。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读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特别是《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一章中,闫老师说:“她的成长史就是完善质结构的阅读史;她的成长史就是笔耕不缀的写作史;她的成长史就是课堂实践的磨练史;她的成长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从她的成长历程中,我看到了一个坚强、勇敢的追梦人!
1、越忙越要读书
闫老师在书中提到:“越忙越要读书。”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从小就喜欢书的香味,长大后对书更是情有独钟。学生时期,我是图书馆的常客,每周两本书。工作后,几乎读都是教育书籍。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到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又从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到窦桂梅《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要知道的七件事》,还读了朱永新的《我的阅读观》、《新教育》等。也读了其它一线教师的教育随笔,有高金英的《没有音乐照样跳舞》,李红霞的《创建一间幸福教师》,张青娟的《做学生最好的成长导师》,阿伦的《爱上课》,常丽华的《教室,在书信中飞翔》等。在朋友们的推荐下,我又读了《遇见未知的自己》、《苏菲的世界》、《本色》、《静悄悄的革命》等书籍。通过阅读,我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八年的写作空间,受益匪浅。十年的历练,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一个老师要想做到优秀,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要想从优秀走向卓越,一路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当你取得一些成果的时候,忙碌的时刻也会随之而来,一波接一波的任务从天而降。不知什么时候,放在床头的一摞书只看了几本。有时,我会感叹时间都去哪了?也许,就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走了。有时候也会反问自己:“真的这么忙吗?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吗?”其实,不是。是自己的内心浮躁了,连静心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座右铭:“音乐可以调节心境,读书可以净化心灵。”突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有听音乐了。以前每晚都会聆听半个小时音乐,看上一个小时的书,灵感来临的时候,我也会打开电脑,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一篇随笔就这样诞生了。
2、好书不妨重读
闫老师在书中还提到:“好书不妨重读。”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就拿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来说吧。我第一次读时,有些句子不太理解,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第二次再读时,我能体会作者的心情,也会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并能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最近,我准备再次重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心得日记一则 篇13
上学期我任教小学三年级科学。在教学中我不断摸索各种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小学生因其年龄尚小,较高年级就更显得的活泼。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发育还不健全,他们端端正正坐一节课会感到很疲劳,上课很没意思。如果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加入游戏,竞赛,表演等,让他们边玩边学,扮演各种角色,他们就会感到乐趣无穷,精神振奋,因为他们的身心都得到了活动。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的课型应是以玩中学为主。
科学课程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个多元的目标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转变,更需要探索与科学课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科学评价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了他们对于自己的信心,使得他们对于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及责任感,从而来鼓励了进一步的学习,并最终促进终生学习。
小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已经适应了语数英科等学科的学习,从开学前3周来的整体情况看,学生学习气息浓厚,明显长大了。开学初我依据他们上学期表现、成绩的综合评定,为他们编排了4个学习小组,(每组7人)并为起了好听的名字,如蓝猫淘气队,小鲤鱼队,神兽金刚队,绿精队,这些都是他们喜欢的动画团队,每一个动画小队成员只有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我想试一试三年级小学生用杜郎口的教学实施课程改革,如小组长批作业,副组长检查知识点的记忆,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反思得失等。但对于学科助理的培养还有一定的困难,也就是我要树立的小老师,我正在试图让他们发挥作用和潜力,比如锻炼他们的组织才能,语言表达能力,仪表自然大方等综合素质。对此我设计了三年级科学学习小组评价表和小干部评价表,每天每周对他们的表现进行即时评价。我一直认为,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后,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最关键的过程,因为丰富、愉快的教学过程直接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追求高效课堂就是要用方法与智慧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以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杜郎口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教学模式,但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结合我们的学校、班级以至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很多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学校,都应该认识到,关键的问题在于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纯粹的照搬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建议》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网络研修心得08-22
小学科学老师培训学习心得07-16
小学科学听课及授课心得09-15
林子小学 王慧 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10-19
小学科学有效教学05-11
搞好小学科学教学06-20
小学科学教学问题07-07
杨用军-小学科学研修心得体会06-06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培训心得体会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