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共9篇)
乳腺增生 篇1
乳腺增生的原因?
乳腺增生原因之一: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乳腺增生原因之二:长期食用含雌激素的产品
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产品。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
乳腺增生原因之三:饮食结构不合理
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疾病。此外,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高血压、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原因之四: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
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也是乳腺增生的原因。
乳腺增生原因之五:精神因素的影响
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如何预防乳腺增生
1睡觉规律
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团结的力量大,各种激素协同合作自然能打败乳腺增生。
2好心情
没错,乳腺增生最怕的就是你心情好!因为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孕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增生,已增生的乳腺也会在孕激素的照料下逐渐复原。
3和谐性生活
和谐的性生活首先能调节内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当然,性爱也会刺激雌激素分泌,不过在孕激素的监督下,雌激素只能乖乖丰胸,没有机会使乳腺增生。另外,性高潮刺激还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乳房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增生。
乳腺增生 篇2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与制剂
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广西维康民族医药研究所提供;乳康胶囊,陕西安康中药厂提供;阿斯匹林,南宁恒生制药厂提供;乙酸,上海试剂一厂提供;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黄体酮,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雌二醇试剂盒,孕酮试剂盒,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提供。
1.2 动物
SD大鼠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仪器
YSD-4G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安徽蚌埠医学院无线电二厂生产;XY-3型显微镜,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
2 方法[1,2]
2.1 造模
取SD未孕大鼠60只,体重为170~200g,随机分为6组,各组10只。其中空白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25mL/kg,连续25天,其余5组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每天1次,连续20天,继而改用肌注黄体酮5mg/kg,每天1次,连续5天。
2.2 给药
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乳康组灌胃乳康胶囊7g/kg,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g/kg、8g/kg、16g/kg,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连续30天。
2.3 乳头高度测定
停药后次日,各组大鼠脱颈处死,采用螺旋测微仪测量第2与第3对乳头的高度。
2.4 组织学检查
实验大鼠处死后,取下第2对完整的乳腺,用10%福尔马林固定。取左侧乳腺,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乳腺组织根据病理状况分为Ⅰ~Ⅳ级,Ⅰ级(正常乳腺组织)为乳腺小叶不增生(-),腺泡数量较少,腺泡和导管不扩张,处于静止状态;Ⅱ级增生(+)为乳腺小叶无明显增生,个别腺泡和导管有轻度增生,无扩张;Ⅲ级增生(++)为乳腺小叶大部分增生,部分腺泡和导管明显扩张;Ⅳ级增生(+++)为乳腺小叶明显增生,腺泡和导管处于极度扩张状态,腺上皮细胞呈扁平状,腺泡内扩导管内有大量的分泌物。Ⅰ级记为1分,Ⅰ~Ⅱ级记为1.5分,Ⅱ级记为2分,Ⅱ~Ⅲ级记为2.5分,Ⅲ~Ⅳ级记为3.5分,Ⅳ级记为4分。计算每组动物乳腺评分,进行秩和检验,平均秩次越高提示增生程度越重。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级(半定量)采用秩和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观察药物对大鼠乳头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中、高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大鼠乳头高度,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效果更明显,见表1。
观察药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中、高剂量组病理积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表明其能显著降低大鼠乳腺的增生程度,见表2。
(±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5 讨论
壮医认为,乳腺增生(壮医病名:嘻缶cijfoeg),是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导致,或恣食生冷肥甘,致谷道不调,痰湿凝滞,或劳倦内伤,气血失调导致龙路火路不通,郁结于乳房,进而出现乳房肿块,疼痛,可伴月经失调、心烦易怒等症。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由一点红、王不留行、桃仁等壮药组成。据《常用壮药临床手册》记载,一点红(棵离垅Golizlungz)味苦,性凉,具有除湿毒,清热毒,散瘀肿的功效,主治乳痈等;《广西壮药材》中记载,王不留行(棵勒柽Golwgcaengz),甜,微寒,能除湿毒,祛风毒,通乳,用于治疗乳癖,乳汁不通。本制剂具有抗乳腺增生、通龙路火路、散瘀肿、止疼痛等多重功用,临床应用显著效果。本实验采用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治疗,能明显减轻由雌二醇和孕酮所致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结果显示,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乳头高度,减小增生的乳腺腺泡体积,减轻导管扩张程度,减少分泌现象,且随剂量的增大,效果更明显,各指标改善情况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具有明显的抑制乳腺增生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对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的乳头高度,缩小增生的乳腺腺泡体积,减轻导管扩张程度,减少分泌现象,各指标改善情况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具有一定的抑制乳腺增生作用。
关键词: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乳腺增生,药效
参考文献
[1]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78.
乳腺增生不是乳腺癌前奏 篇3
乳腺增生是体内内分泌紊乱,激素分泌不均衡引起的,主要是雌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孕激素相对减少,对乳腺的保护作用下降,所以产生乳腺结构的异常。乳腺增生表现为乳腺的实质和间质增殖,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的乳腺结构紊乱,乳腺增殖过度而复旧不全产生的疾病。
育龄妇女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但是大部分属于单纯性的乳腺增生,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同时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月经结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乳房不适症状明显减轻,肿块减小,这种情况一般不会癌变。但是有一种乳腺增生就是病理上说的囊性乳腺增生病,这种增生的腺泡导管末端高度扩张形成囊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可呈乳头状增生,导管内形成乳头状瘤,这种情况属于癌前病变。在囊性增生的基础上容易出现非典型增生,中重度的非典型增生癌变的机会明显增加,囊性增生合并非典型增生大概3%~4%的比例发生癌变,其它单纯性增生,基本不会癌变。乳腺增生的治疗一般以自我调节为主,以辅助用药为辅,调整自己的情绪,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尽量少吃高能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还要尽量避免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特别辣的食物、浓咖啡、浓茶,多吃一些清淡食物,从自己的角度去缓解和改变。第二,得了乳腺增生要定期自查,如果发现有肿块,或者有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如月经结束以后肿块不缩小;质地较硬,这样的情况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另外,增加运动可预防乳腺增生,也可服用舒肝理气、软坚散结的中药来进行调理。
乳腺增生是什么原因 篇4
乳腺增生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那么又是哪些原因导致内分泌激素紊乱呢?中医认为: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紊乱,面部色斑。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检查方法 篇5
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
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G6805-Ⅰ 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全部停服。
2、乳腺增生的中医外治法
(1)温经络、化痰散结之药膏阳和解凝膏合黑退消,外敷于乳房局部。
(2)乳香、没药、黄柏、大黄、冰片,共研细末,蛋青调敷患处。
(3)香附末、麝香末、蒲公英,以醋煎之,调敷患处。
3、常见证候类型调养方法
1、肝气郁结
辨证要点:心烦易怒或精神忧郁,胸闷胁胀,失眠健忘,阵阵叹息,乳房结块,胃纳欠佳,口苦咽干。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或沉弦。
饮食调养:宜食疏肝理气散结之品,如海带、海藻、紫菜、牡蛎、鳖甲、陈皮、白芍、决明子、野菊花等。
药膳举例:佛手甲鱼汤
2、痰瘀互结
辨证要点:胸胁胀闷,痰多难咯,纳少腹胀,肢体沉重倦怠,月经失调,痛经或闭经,经色暗或有瘀块。
饮食调养:宜选用利湿、化痰、活血、散结之品,如海带、海藻、鳖甲、牡蛎、紫菜、丝瓜、冬瓜、薏米、茯苓、杏仁、白萝卜、陈皮、芦荟、山楂、黑木耳、洋葱、玫瑰花、红糖、黄酒、葡萄酒等,但是,要注意饮酒要适量。
药膳举例:莲子薏苡仁炖牡蛎肉;海带甲鱼猪肉汤;三七炖鳖甲汤;瘦肉枝莲汤。
3、充任失调
辨证要点:月经周期紊乱,量少或行经天数短暂或淋漓不尽,或闭经;腰膝酸软或伴足跟疼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
饮食调养:宜选择同补肝肾之品,如枸杞、生地、熟地、淮山、桑椹子、五味子、黑芝麻、牛奶、猪肚、猪肾、猪肝、黑木耳、香菇等。
乳腺增生 篇6
SCL-90.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吴文源教授所进行引进修订的,并且建立了中国常模。该量表与其他同类量表比较具有比较高的信度和效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卫生以及精神科的各个方面。该量表包含了90多个具体的项目,综合起来是9个方面的额心理问题,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焦虑以及精神病性。调查时候要求每一为患者对自己近一周来的情况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对每个症状进行分类,从1级(没有症状)到5(极度严重)级,将2级以上的患者定性为阳性。
门诊专业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效测试,在护士发放完问卷之后,由患者自行阅读问卷的指导语,待患者完全明白之后可以答题。对于患者看不懂的一些问题,医护人员要采取不加任何暗示和倾向的语言将文字的意思告诉患者,让患者进行独立的自我评定,以保证问卷数据的详实准确。本组调查中月经前后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患者答题时间为20min。对于所得的资料进行北辰心理测试软件2.0分析,相关数据采取SPSS10.0进行检验。
本次的研究结果发现乳腺增生的患者在强迫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精神性与恐怖方面表现较为突出。患者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乳腺增生是一组以乳腺结构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紊乱而引发的乳络瘀阻。临床上常常表现为乳房的非周期疼痛和周期性疼痛,乳房肿块也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另外,这种疾病因为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很容易使得患者产生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的情绪,从而使得患者陷入难以摆脱的消极状态。
本次的研究发现月经前期患者和常模相比较,在躯体化以及人际关系的敏感和精神病性表现都比较突出。乳房在月经前期的主要生理变化表现为肝气旺盛、乳腺小叶发生生理性的增生。
随着经后经血外泄,肝气得舒,则会使得乳腺的小叶从增生变为复旧。患者的.情绪也会出现倦怠与精神不振等等症状。对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护理。第一,心情豁达、调情怡性。《内经》中强调精神内守和谈单虚无。因此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愉快的心境。这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减轻躯体的症状。第二,对不良情绪进行宣泄。患者要把不良的情绪尽量地对外进行表达和宣泄出来,以此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改善患者的心情,使得对患者自身的身体伤害减轻到最小程度。第三,做好充足睡眠。《睡诀》中提到要先睡心后睡眠。
乳腺增生 篇7
1 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的误区及乳腺增殖期超声表现
乳腺小叶增生超声表现常被描述为:腺体组织增厚、变粗,小叶间纤维组织结构紊乱,轮廓不清,境界模糊,典型时腺体层可表现为“豹纹征”或“斑马征”。目前超声医师所诊断的乳腺增生大多指病理上乳腺小叶增生或微囊型囊性增生。
然而乳腺增生的超声诊断标准却很难统一,首先乳腺发育跟年龄的关系很密切,不同年龄的乳腺不但腺体厚度不同,而且腺体组织成分比例也不同,中央区和边缘区也不尽相同;其次还受到激素水平的干扰,包括生活水平的不同及生理阶段的不同,比如怀孕期、哺乳期、长期食用保健品等;再次,乳腺小叶增生的声像图变化不尽相同,有的以腺体厚度为主,有的以小叶增多为主,还有的以小叶分布不均为主。乳腺增生的患者基本上都是体检发现或乳腺疼痛就诊发现,一样的超声表现,症状不同;症状相似超声显示有所不同,也是困扰医生的原因。
超声如何去诊断乳腺增生,众说纷纭。单纯依据腺体组织结构紊乱等下结论主观性太大。有人便依据临床症状去下诊断的,如有典型临床表现的就算没有超声上的典型表现也下乳腺增生。有测量腺体厚度和乳腺导管宽度的,依据腺体厚超过2.0cm;导管宽度超过0.2cm为标准。对于这两种笔者认为不妥,完全依靠临床症状做诊断,影像学作用丧失;就算病理上开始出现增生,但超声上可以未有表现,是不是增生这个要让临床医生从临床症状诊断,而影像诊断还是要依据影像的客观图像。单纯依据腺体厚度及导管宽度去定义增生的没有注意个体差异及月经周期乳腺组织结构自身的改变。乳腺的发育人各有异,乳腺厚,不代表有增生,乳腺薄,也不代表没增生;而乳腺导管增宽可能是月经周期乳腺组织自身的变化,在增殖期乳腺导管延伸,管腔扩大。另外乳管内径粗细不等,,外区0.05~0.3cm,平均(0.19±0.067)mm,中心区输乳窦最粗0.6cm,平均0.325cm±0.12mm。腺管长约1.3~4.0cm,<3.0cm占34.8%,>3.1cm占65.2%,平均(3.0±0.9)cm,间质型乳腺发育差者长仅0.4~0.6cm[1]。不注意个体差异的诊断会使得过度诊断。根据月经周期我们把卵泡期和黄体期简称为增殖期,此期的乳腺基质密度是逐渐增加,导管管腔也是逐渐开放的,声像图表现是乳腺腺体组织增厚、变粗。增殖期乳腺和月经第6、7天或月经干净后几天内乳腺的声像图变化也是明显的,不要把增殖期乳腺正常的变化当成乳腺增生。增生期不同于增殖期,增生常指的是病理状态,而增殖期是正常的生理周期。笔者观察比较过10余例处女月经开始后第7天和增殖期乳腺的超声图像,声像图有明显区别,另对10多例曾被诊断为乳腺增生的病人让她月经第7天来复查,原来扩张的乳腺导管及腺泡不再明显,这也都是符合月经周期中乳腺组织学变化的。因此如果在增殖期看到乳腺有增生表现应该在月经开始后第7天再次观察给与确认,如果乳腺小叶及导管此时不在出现扩张的表现,乳腺增生的结论是不该下的。那此前的结论给予“符合增殖期乳腺声像图表现”更为合适。
对于乳腺增生的超声诊断还有些其他的观点:如判断是否增生增添了按年龄的因素,如有超声表现腺体组织增厚、变粗,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或呈大小不一的低回声与粗大的稍高回声斑块相间,构成“豹纹征”改变,无囊性和实性结节的。20岁前和绝经后10年的尽量不下乳腺增生的诊断,20岁前就下了乳腺增生的诊断,那么可能要带乳腺增生的“帽子”一辈子。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腺体萎缩变薄,脂肪增多,此时也可看到大小不一的低回声与粗大的稍高回声斑块相间的超声表现,但这很可能是腺体萎缩脂肪填充所致,当然也可能是乳腺小叶扩大和腺泡增生的,而这和服用营养品、夫妻生活和谐或有相关性。还有学者提出以乳腺结构不良来代替乳腺增生的诊断,但并没能获得更多的认可,不少学者认为提出乳腺结构不良不能确切的反应本病的实质和形态变化,因为本病的本质是乳腺主质和间质增生性病变。还有人提出慎下乳腺增生的诊断,认为临床上更关心的是有无占位性病变[2]。更多的人对诊断乳腺增生是带有了感情色彩,怎么算增生确也成了模糊含混的概念。
2 讨论
而乳腺增生是否客观存在呢?我对此也有过疑惑。因为早期的一些超声诊断及病理学书籍中均提及过乳腺增生是相当普遍的表现,尸检中有近90%的女性有乳腺组织增生。那么假想一下这些尸检组织学报告是不是绝大部分都是在女性乳腺还处于增殖期来进行判断的呢?增殖期乳腺和乳腺小叶增生的组织学区别又有多少呢?乳腺增殖期超声表现和乳腺小叶增生超声表现如何区分?病理对于乳腺增生症的分型尚未完全统一,诊断单纯小叶增生确也存在主观性,对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病理关注的是更有意义的囊性增生症、腺病、纤维腺病和放射状疤痕等。而新近的超声专业书籍中已不再提及乳腺小叶增生的超声诊断,《超声医学》第五版根据乳腺质地分为了间质型、中间型、导管型,从而也说明根据乳腺腺体厚度和导管宽度来判断乳腺增生是不合理的。其新的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分级诊断标准在国内已被广泛接受,它的使用也使得超声诊断乳腺疾患更为简单合理。
至此我们已没必要纠结于乳腺增殖期超声表现和乳腺小叶增生超声表现的区别,了解乳腺腺体组织周期性的变化,不再盲目诊断乳腺增生,推广使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这些是我们超声工作者更应当注意的事情。
摘要:近年来超声医师诊断乳腺增生的病例颇多,而对于如何才算乳腺增生存在较大主观意愿,缺乏统一客观标准。增生病变组织形态学改变复杂多样,命名繁多,病理分型中的小叶增生超声诊断主观性最大。在月经周期中乳腺小叶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可以简单分成了增殖期和月经期。增殖期乳腺小叶逐渐扩大,腺泡增生肥大。月经期导管系统逐渐减少,周期第28天上皮细胞凋亡数达最多。乳腺增殖期超声图像和乳腺增生图像是否存在明显区别,是否我们存在把增殖期乳腺报成乳腺增生?了解到乳腺周期性组织学变化对我们是否诊断乳腺增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声,乳腺增生,乳腺增殖期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38-145.
乳腺增生及其调治 篇8
有患者提出患双侧乳腺增生,服了十个月至一年的药后怎么还有肿块?提出这种疑问,主要是对乳腺增生的认识还不完全正确所致。其实,乳腺小叶增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约占全部乳房疾病的60%。80%-90%的女性会发生此病,并且可能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病变是以腺体小叶和乳腺导管末梢扩张、增生和囊性改变为主的病理过程。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多由于孕激素分泌不足和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多,致使月经周期中乳腺组织的增生和复旧过程发生紊乱而患病。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大多数乳腺增生症是安全的,只有少部分可能有发展成乳腺癌的危险。单纯的小叶增生并不会发生癌变,而临床上小叶增生中95%为单纯的小叶增生,只有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不典型增生者才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目前认为只有小叶增生伴有导管上皮的重度不典型增生是癌前期病变,而绝大部分的小叶增生并不是癌前期病变。
乳腺增生的自我检查
女性患者良好的乳腺自检习惯和正规的体检相结合,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最佳途径,我曾在《乳腺癌的预防与治疗》一文中作过介绍(载《老友》2004年第10期)。乳腺自检方法是:先是看,即站在穿衣镜前,双手上举过头或双手紧贴臀部,使胸部挺起,这样可使乳腺肿块、乳腺不对称和皮肤轻度下陷显现出来。二是摸,即平卧在床上,查右侧乳房时,右肩部用枕头垫高或右手上举过头,左手手指并拢,平放在右乳房上。用左手指端掌面从乳房边缘外上方开始,以乳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依次触摸乳房的外下、内下、内上方,检查一圈回到原处。手指向乳头靠近3厘米,再触摸一圈。一般检查3次,使乳房每个部位都被摸到。再轻轻挤压乳头和乳晕,看有无溢液,如有是什么颜色。同样方法检查左侧乳房。正规的体检要求是:一般情况下,20~40岁的女性每3年检查一次乳腺,40岁以上者每年应作一次乳腺检查,50岁以上者每年还应拍一次乳腺X线片。
乳腺增生的调治
乳腺癌诊疗规范 篇9
一、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二)乳腺触诊。进行乳腺触诊前应详细询问乳腺病史、月经婚姻史、既往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卵巢癌)。绝经前妇女最好在月经结束后进行乳腺触诊。
受检者通常采用坐位或立位,对下垂型乳房或乳房较大者,亦可结合仰卧位。乳腺体检应遵循先视诊后触诊,先健侧后患侧的原则,触诊时应采用手指指腹侧,按一定顺序,不遗漏乳头、乳晕区及腋窝部位,可双手结合。
大多数乳腺癌触诊时可以触到肿块,此类乳腺癌容易诊断。部分早期乳腺癌触诊阴性,查体时应重视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变硬、乳头糜烂、乳头溢液,以及乳头轻度回缩、乳房皮肤轻度凹陷、乳晕轻度水肿、绝经后出现乳房疼痛等,应提高警惕。诊断时要结合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必要时可活检行细胞学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1.乳腺X线摄影。
常规体位包括双侧内外侧斜位(MLO)及头足位(CC)。对常规体位显示不佳或未包全乳腺实质者,可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补充体位。为使病灶显示效果更佳,必要时可开展一些特殊摄影技术,如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等。(1)适应证:
1)乳腺肿块、硬化,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2)筛查发现的异常改变。3)良性病变的短期随诊。4)乳房修复重建术后。5)乳腺肿瘤治疗时。
6)其它需要进行放射检查或放射科医师会诊的情况。
对35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查体未见异常的妇女,不建议进行乳腺X线检查。(2)诊断报告基本规范见附件1。2.乳腺超声。
用于所有疑诊乳腺病变的人群。可同时进行乳腺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乳腺超声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双乳下界,包括全乳及腋窝。(1)适应证:
1)年轻、妊娠、哺乳期妇女乳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2)对临床触及的肿块及可疑异常进行确认,进一步评估临床及影像所见。3)评估植入假体后的乳腺病变。4)引导介入操作。
(2)诊断报告基本规范见附件1。3.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可用于乳腺癌分期评估,确定同侧乳腺肿瘤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多灶或多中心性肿瘤。初诊时可用于筛查对侧乳腺肿瘤。同时,有助于评估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范围、治疗缓解状况,以及是否可以进行保乳治疗。
(四)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是通过综合分析临床各种信息及病理形态得出的最后诊断。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时,需要临床医生提供完整、确切的临床情况,及时、足量的组织标本。1.组织标本固定标准。固定液:10%中性福尔马林液。
固定液量:固定液要超出标本一倍以上。如标本过厚过大建议中间更新一次固定液。固定温度:室温。固定时间:视标本情况而定。2.组织标本取材要求及处理。(1)术中快速冷冻送检标本。1)核对标本及申请单。
2)观察标本,测量3径线(长×宽×高)并以厘米记录,描述性质。有条件时照大体像或描画标本简图。3)典型病变区取材快速冷冻制片,如大体提示恶性肿瘤应另取1~2块肿瘤组织立即固定,用于免疫组化检测。
4)报告发出后立即对剩余标本进行取材,固定12~24小时。
(2)针穿标本。解释:因为细针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针穿标本包括细针及粗针穿标本。
核对标本及申请单。观察、描述送检标本的数量及大小,用伊红染色,薄纸包裹。送检标本必须全部取材(如临床标注序号,则按序号取材编号),注意勿挤压和折断标本,平行摆放,固定6~12小时。(3)腔镜标本。
核对标本及申请单。按送检顺序全部取材、编号,平行摆放,固定6~12小时。(4)切检标本。
核对标本及申请单。观察标本、测量3径线(长×宽×高)并以厘米记录、性质描述,有条件的照大体像或描画标本简图。大体观察异常部位尽量全部取材,固定12~24小时。肿瘤部分全部取材。如肿瘤过大,则取材应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部位,至少肿瘤最大切面要全部取材,包括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5)保乳手术标本。
1)术中周切缘标本。核对标本及申请单。观察标本、测量3径线(长×宽×高)并以厘米记录、性质描述,有条件的照大体像或描画标本简图。按临床标记取材(有条件的推荐标本全周取材),记录组织块对应的方位。剩余标本固定12~24小时后进行术后取材。如送检切缘为临床选送,则按临床选送标本的切离面取材、制片观察,并在报告中注明。
2)保乳术后标本。核对标本及申请单。未行术中周切缘病理检查的标本有条件的进行大体标本摄像或描画简图,确定肿瘤位置及乳头端。以肿瘤与乳头端连线的垂直方向每隔5毫米做一个切面,每个切面按顺序依次逐一连续取材,记录组织块对应方位。(6)乳房切除标本。
1)新鲜标本。核对标本及申请单。对大体标本进行观察、测量、描述,有条件时进行摄像或描画简图。外科医生根据局部解剖体征和术中所见,分组送检淋巴结,定位淋巴结引流区域。或由病理医师解剖标本中的淋巴结(至少10枚),检出淋巴结全部取材。以乳头与肿瘤中心/切口/瘢痕的连线切开标本,并使标本底部相连(以保持解剖学位置),如标本过大,可与之前切面平行做几个切面。冲净血水、擦干标本后固定24~48小时后进行取材。
2)固定标本。与第一天的切口平行做多个切面剖开,观察并记录。主要取材部位包括乳头及肿瘤最大切面的一片组织全部取材;肿瘤组织全部取材。大体观察异常部位取材。3.判断乳腺癌组织学分类和pTNM分期(见附件2、4)。4.其他。
(1)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主要针对浸润性导管癌的浸润性癌部分,根据下列指标进行分级。腺管形成:肿瘤切片中,腺管结构大于75%为1分,占10%~75%为2分,小于10%为3分。核多形性:细胞核大小、形状及染色质一致为1分,中度不规则为2分,呈明显多形为3分。核分裂计数:10个高倍视野0~5个核分裂象为1分,6~10个为2分,11个以上为3分。
上述三个指标所确定的分数相加,3~5分为I级(高分化),6~7分为II级(中等分化),8~9分为III级(低分化)。
(2)癌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
淋巴管侵犯:肿瘤切片中未见淋巴管受侵为(-);可疑淋巴管受侵为(±);有1个淋巴管受侵为(+);有2个淋巴管受侵为(++);有3个及以上淋巴管受侵为(+++);因制片或肿瘤送检不完整等原因致使肿瘤全貌不能被观察到为(无法评估)。
血管侵犯:标准同上,分为(-)、(±)、(+)、(++)、(+++)和(无法评估)。神经受侵:标准同上,分为(-)、(±)、(+)、(++)、(+++)和(无法评估)。其他组织受侵:乳头、皮肤、脂肪、胸肌、胸壁等组织受累情况,包括大体及镜下所见。
肿瘤范围:按肿瘤所占据位置描写,将乳房分为乳头乳晕区(E)、内上(A)、内下(B)、外上(C)、外下(D)及乳腺尾叶(C’)6个部分。包括大体(M)及镜下(m)所见。淋巴结转移:镜下证实的转移淋巴结数目及淋巴结外软组织受侵情况。(3)治疗效果的组织病理学评估。
乳腺癌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后出现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可作为评价其疗效的组织病理学依据。由于此种病理形态学改变相似,故其疗效的组织病理学评定标准基本相同。判断为0级(无效),I级(部分有效),II级(显效),III级(特效)。(4)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和基因的检测及判定。
1)免疫组化法检测类固醇激素受体(ER和PR)。每批染色都要有阳性对照(内、外对照)及阴性对照,对照切片均出现预期结果的同批染色切片,可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判定。显微镜下观察评估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和着色强度(强、中、弱)。癌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着色者为ER(PR)阳性细胞。
2)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neu 蛋白。每批染色都要有阳性对照(外对照)、阴性对照(内、外对照),对照切片都出现预期结果的同批染色切片方可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判定,判定浸润性癌细胞的细胞膜着色情况。结果分为(-)、(+)、(++)、(+++)。3)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neu 基因:选择浸润性癌区域核大小一致、核边界完整、无重叠、绿色信号清晰的癌细胞,随机计数至少20个癌细胞核中的红色和绿色信号数目。计算比值(20个细胞核中红色信号总数/20个细胞核中绿色信号总数),结果分为阴性、阳性、临界值、无法判定(见附件6)。因乳腺癌本身存在异质性,且受检测系统、抗体、检测方式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因此,复检时应提供初检所用检测系统、检测方式(全自动、半自动、人工检测)、抗体名称及浓度、探针名称等。(5)病理报告。
乳腺癌病理报告内容及格式见附件5。
三、鉴别诊断
乳腺癌需与乳腺增生、纤维腺瘤、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结核等良性疾病,与乳房恶性淋巴瘤,以及其它部位原发肿瘤转移到乳腺的继发性乳腺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时需要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仔细地体格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乳腺核磁共振等),最后还需要细胞学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
临床查体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约占80%,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活检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借助穿刺尽快明确诊断。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增加了鉴别诊断的困难,需借助影像学检查定位病灶进行穿刺,或在乳腺X线技术引导下放置金属定位线,再经外科切除活检明确诊断。
少数乳腺癌患者伴有乳头溢液,需与乳腺增生、导管扩张、乳汁潴留、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等鉴别。有条件的医院可借助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查找癌细胞,通过乳管内镜检查,了解乳管内有无占位性病变,需要时再经活检明确诊断。
四、治疗
(一)治疗原则。
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
(1)小叶原位癌:绝经前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治疗5年;绝经后口服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降低风险;若不能排除多形性小叶原位癌可行全乳切除术,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2)导管原位癌:
1)局部扩大切除并全乳放射治疗。
2)全乳切除,视情况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乳房重建。
对于单纯原位癌患者,在未获得浸润性乳腺癌证据或者未证实存在肿瘤转移时,不建议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然而,仍有一小部分临床诊断为单纯原位癌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被发现为浸润性癌,应按浸润癌处理。单纯小叶原位癌的确诊必须依据手术活检结果。2.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1)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3)全乳切除并前哨淋巴结活检,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
(4)老年人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或全乳切除,受体阳性患者需进行内分泌治疗,视情况做前哨淋巴结活检。
(二)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原则。
乳腺癌手术范围包括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乳腺手术有肿瘤扩大切除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除原位癌外均需了解腋窝淋巴结状况。选择手术术式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2.乳腺手术。(1)乳房切除手术。适应证为TNM分期中0、Ⅰ、Ⅱ期及部分Ⅲ期且无手术禁忌的患者。主要采用的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Halsted传统根治术创伤较大,随机临床试验显示较改良根治术未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故目前多数医院已逐渐放弃。
(2)保留乳房手术。严格掌握保乳手术适应证。实施保乳手术的医疗单位应具备保乳手术切缘的组织学检查设备与技术,保证切缘阴性;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设备与技术。保留乳房手术后美容效果评价标准见附件7。
保乳手术适用于患者有保乳意愿,乳腺肿瘤可以完整切除,达到阴性切缘,并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年轻不作为保乳手术的禁忌,小于等于35岁的患者有相对高的复发和再发乳腺癌的风险,在选择保乳时,应向患者充分交待可能存在的风险。
保乳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包括既往接受过乳腺或胸壁放射治疗。妊娠期需放射治疗。病变广泛,无法完整切除。最终切缘阳性。相对禁忌证包括肿瘤直径大于5cm和累及皮肤的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硬皮病和红斑狼疮。
3.腋窝淋巴结的外科手术
处理腋窝淋巴结是浸润性乳腺癌标准手术中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以确定分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1)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通过切除前哨淋巴结(最先接受肿瘤淋巴引流,最早发生肿瘤转移的淋巴结),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来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减少因腋窝淋巴结清扫而导致的上肢淋巴水肿。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有放射性胶体和蓝色染料。对于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无明确转移的患者,可以做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若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可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若前哨淋巴结阴性,则腋窝不需再手术。
(2)腋窝淋巴结清扫。应切除背阔肌前缘至胸小肌外侧缘(LevelⅠ)、胸小肌外侧缘至胸小肌内侧缘(Level Ⅱ)的所有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要求在10个以上,以保证能真实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在切除的标本中尽量寻找淋巴结,逐个进行组织学检查。保乳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因切口小,解剖范围广,手术操作应精细。
4.即刻(Ⅰ期)乳房修复与重建手术。
乳腺癌治疗应严格遵循肿瘤学治疗原则,在规范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若患者有乳房修复或重建的需求,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加即刻(Ⅰ期)乳房修复与重建或延迟(Ⅱ期)重建。
(1)病例选择。大多选择Ⅰ、Ⅱ期乳腺癌,术前评估可以根治的患者,应向患者充分说明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
(2)术式选择。乳房修复与重建手术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乳腺癌分期及根治手术创伤程度、健侧乳房情况等。
1)局部肿瘤切除的患者,组织缺损较小,可采用局部乳腺组织转移塑形、部分背阔肌肌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若对侧乳房体积较大或伴有下垂,则同时行对侧乳房缩小或上提术。
2)单纯乳房切除无乳房皮肤缺损或缺损较小, 术后无需放射治疗的年轻患者,可直接于胸大肌下放置假体。3)根治手术造成组织严重缺损,可选用自体肌皮瓣移植到胸部重建乳房, 如腹直肌肌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等。
4)术前如能预计患者需要行术后放射治疗,首选自体组织修复重建的方式,不选择假体植入。若患者不能在术前确定是否术后需要放射治疗,又选择了假体乳房重建的方法,皮肤缺损小于4cm,可采用胸大肌下即刻放置组织扩张器,待放射治疗结束后,再更换成永久性假体。
(3)术后护理。为不影响后续治疗的开始时间,必须重视乳房重建术后护理。假体乳房重建或扩张器置入除按隆乳术常规护理外,必须确保引流通畅,皮瓣下无死腔。自体组织重建乳房术后要密切观察皮瓣血运,采用腹部皮瓣的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制动。(4)综合治疗及定期随诊。即刻乳房修复与重建手术不影响肿瘤的治疗和定期随诊,术后2-3周后根据病理结果合理安排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肿瘤治疗后的随访内容及间隔时间均遵循肿瘤学治疗原则。由于放射线不能透过硅胶假体,接受假体重建的患者随诊时可选择彩超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三)放射治疗。
⒈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
原则上所有保乳手术后的患者均需要放射治疗,可选择常规放射治疗或适形调强放射治疗。70岁以上、TNM分期为Ⅰ期、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单纯内分泌治疗。(1)照射靶区。
1)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但腋窝清扫彻底(腋窝淋巴结检出数10个),且不含有其它复发的高危因素的患者,照射靶区为患侧乳腺。
2)腋窝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 4个,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腺、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
3)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但含有其他高危复发因素,如年龄小于等于40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Her-2/neu过表达等,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腺,和(或)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
4)腋窝未作解剖或前哨淋巴结阳性而未做腋窝淋巴结清扫者,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房,腋窝和锁骨上/下区域。
(2)放射治疗靶区设计及计量
1)常规放射治疗乳腺/胸壁野:采用内切野和外切野照射全乳腺。上界:锁骨头下缘,即第一肋骨下缘。下界:乳腺皮肤皱折下1-2cm 内界:体中线 外界:腋中线或腋后线
照射剂量:6MV-X线,全乳DT 50 Gy/5周/25次,不加填充物或组织补偿物, 原发灶瘤床补量。原发灶瘤床补量:在模拟机下根据术中银夹标记定位或手术疤痕周围外放2-3 cm,用合适能量的电子线或X线小切线野。
补量总剂量:DT 10-16 Gy/1-1.5周/5-8次。也可采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技术进行瘤床补量。2)常规放射治疗锁骨上/腋顶野: 上界:环甲膜水平。
下界:与乳腺/胸壁野上界相接,即第一肋骨下缘水平。内界:体中线至胸骨切迹水平沿胸锁乳突肌的内缘。外界:肱骨头内缘。
照射剂量:DT 50 Gy/5周/25次,可应用电子线和X线混合线照射,以减少肺尖的照射剂量,并与乳腺切线野衔接。
3)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需在CT图像上逐层勾划靶区和危及器官,以减少乳腺内照射剂量梯度,提高剂量均匀性,改善美容效果;降低正常组织如肺、心血管和对侧乳腺的照射剂量,降低近期和远期毒副作用。采用正向或逆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仍以内切野和外切野为主)。年轻、乳腺大的患者可能受益更大。CT扫描前要用铅丝标记全乳腺和手术疤痕,以辅助CT确定全乳腺照射和瘤床补量的靶区。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1)适应证。对术后全身治疗包括化疗或/和内分泌治疗者, 具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 需术后放射治疗: 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大于等于5 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2)腋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4个。
3)T1、T2、淋巴结转移1-3个,包含某一项高危复发因素(年龄小于等于40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Her-2/neu过表达等)的患者,可以考虑术后放射治疗。(2)放射治疗靶区及剂量。1)锁骨上/下野。上界:环甲膜水平。
下界:与胸壁野上界相接,即第一肋骨下缘水平。内界:体中线至胸骨切迹水平沿胸锁乳突肌的内缘。外界:肱骨头内缘。
照射剂量:DT 50 Gy/5周/25次,可应用电子线和X线混合线照射,以减少肺尖的照射剂量。2)胸壁野。
上界:锁骨头下缘,即第一肋骨下缘。下界:对侧乳腺皮肤皱折下1-2 cm。内界:体中线。外界:腋中线或腋后线。
照射剂量: 可采用X线或电子线照射,全胸壁DT 50 Gy/5周/25次。
电子线照射时常规全胸壁垫补偿物DT20 Gy/2周/10次,以提高胸壁表面剂量。常规应用B超测定胸壁厚度, 并根据胸壁厚度调整填充物(组织补偿物)的厚度, 并确定所选用电子线的能量, 减少对肺组织和心脏大血管的照射剂量, 尽量避免放射性肺损伤。采用X线切线野照射时需给予胸壁补偿物以提高皮肤剂量。3)腋窝照射野。对未作腋窝淋巴结清扫,或腋窝淋巴结清扫不彻底者,需做腋窝照射。①锁骨上和腋窝联合野。
照射野范围: 锁骨上和腋窝区,与胸壁野衔接。
照射剂量:6 MV-X线,锁骨上区DT 50 Gy/5周/25次。锁骨上区深度以皮下3 cm计算。腋窝深度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计算,欠缺的剂量采用腋后野补量至DT 50 Gy。②腋后野。上界:锁骨下缘。下界:腋窝下界。内界:沿胸廓内侧缘。外界:肱骨头内缘。
照射剂量:6 MV-X线,补量至DT 50 Gy。
对于原发肿瘤位于内侧象限同时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可考虑内乳照射,但存在争议。常规定位的内乳野需包括第一至第三肋间,上界与锁骨上野衔接,内界过体中线0.5-1cm,宽度一般为5cm,原则上2/3及以上剂量需采用电子线以减少心脏的照射剂量。
和二维治疗相比,基于CT定位的三维治疗计划可以显著提高靶区剂量均匀性,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照射。对于特殊解剖患者的射野衔接具有优势。采用常规定位时,也建议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优化剂量参考点,选择楔形滤片角度,评估正常组织体积剂量,以更好地达到靶区剂量的完整覆盖,降低放射损伤。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指征与未接收新辅助化疗相同。参考新辅助化疗前的初始分期。放射治疗技术和剂量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对于有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应该在完成辅助化疗后开展;如果无辅助化疗指征,在切口愈合良好的前提下,术后8周内开始放射治疗。辅助赫塞汀治疗可以和术后放射治疗同期开展。放射治疗开始前,要确认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50%,同时避免内乳野照射,尽可能降低心脏的照射剂量,尤其是患侧为左侧。
4.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射治疗。
胸壁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是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复发最常见的部位。胸壁单个复发原则上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放射治疗;若手术无法切除,应先进行放射治疗。既往未做过放射治疗的患者,放射治疗范围应包括全部胸壁和锁骨上/下区域。锁骨上复发的患者如既往未进行术后放射治疗,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全胸壁。如腋窝或内乳淋巴结无复发,无需预防性照射腋窝和内乳区。预防部位的放射治疗剂量为DT 50 Gy/5周/25次,复发部位缩野补量至DT 60-66 Gy/6-6.5周/30-33次。既往做过放射治疗的复发患者,必要时设小野局部照射。
局部区域复发患者在治疗前需取得复发灶的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
(四)化疗。⒈晚期乳腺癌化疗。
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目的不是治愈患者,而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治疗手段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必要时考虑手术或放射治疗等其它治疗方式。根据原发肿瘤特点、既往治疗、无病生存期、转移部位、进展速度、患者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手段,个体化用药。
(1)符合下列某一条件的患者首选化疗: 1)年龄小于35岁;
2)疾病进展迅速,需要迅速缓解症状; 3)ER/PR阴性; 4)存在有症状的内脏转移。(2)化疗药物与方案。
1)多种药物对于治疗乳腺癌均有效,其中包括蒽环类、紫杉类、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铂类药物等;
2)应根据患者特点、治疗目的,制定个体化方案;
3)序贯单药化疗适用于转移部位少、肿瘤进展较慢、无重要器官转移的患者,注重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4)联合化疗适用于病变广泛且有症状,需要迅速缩小肿瘤的患者;
5)既往使用过的化疗药物应避免再次使用。患者首次化疗选择蒽环类药物为主方案,或蒽环类药物联合紫杉类药物,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一般首选含紫杉类药物的治疗方案。而蒽环类和紫杉类均失败时,可选择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铂类等单药或联合化疗。2.可手术治疗的乳腺癌辅助化疗
对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月经状况、血常规、重要器官功能、有无其它疾病等)、肿瘤特点(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HER-2及激素受体状况、有无脉管瘤栓等)、治疗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若接受化疗的患者受益有可能大于风险,可进行术后辅助化疗。(1)适应证。1)腋窝淋巴结阳性;
2)对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少(1-3个)的绝经后患者,如果具有受体阳性、HER2阴性、肿瘤较小、肿瘤分级Ⅰ级等其它多项预后较好的因素,或者患者无法耐受或不适合化疗,也可考虑单用内分泌治疗; 3)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只适用于那些具有高危复发风险因素的患者(患者年龄<35岁、肿瘤直径≥2cm、分级Ⅱ-Ⅲ级、脉管瘤栓、HER2阳性、ER/PR阴性等);(2)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1)首选含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有:CA(E)F、AC(C环磷酰胺、A阿霉素、E表阿霉素、F氟脲嘧啶);
2)蒽环类与紫杉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如TAC(T多西他赛); 3)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如ACT/P(P紫杉醇)或FECT;
4)老年、较低风险、蒽环类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选用非蒽环类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有CMF(C环磷酰胺、M氨甲喋呤、F氟脲嘧啶)或TC(T多西他赛、C环磷酰胺);
5)不同化疗方案的周期数不同,一般为4-8周期。若无特殊情况,不建议减少周期数和剂量。70岁以上患者需个体化考虑辅助化疗; 6)辅助化疗不与三苯氧胺或术后放射治疗同时进行;
7)育龄妇女进行妊娠试验,确保不在妊娠期进行化疗。化疗期间避孕; 8)所有化疗患者均需要先行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3.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指为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切除率和保乳率,在手术或手术加局部放射治疗前,首先进行全身化疗。(1)适应证:
1)临床分期为ⅢA(不含T3,N1,M0)、ⅢB、ⅢC;
2)临床分期为ⅡA、ⅡB、ⅢA(仅T3,N1,M0)期,除了肿瘤大小以外,符合保乳手术的其它适应证。(2)化疗方案。
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均可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推荐含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
1)蒽环类方案:CAF、FAC、AC、CEF、FEC(C环磷酰胺、A阿霉素、E表阿霉素、F氟脲嘧啶); 2)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方案:A(E)T、TAC(T多西他赛); 3)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ACT/P(T多西他赛;P紫杉醇); 4)其它可能对乳腺癌有效的化疗方案;
5)HER-2阳性患者化疗时可考虑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3)注意事项。
1)化疗前必须对乳腺原发灶行核芯针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查,区域淋巴结转移可以采用细胞学诊断;
2)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后实施新辅助化疗; 3)不建议Ⅰ期患者选择新辅助化疗; 4)一般周期数为4-8周期;
5)应从体检和影像学两个方面评价乳腺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疗效,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或WHO标准评价疗效;
6)无效时暂停该化疗方案,改用手术、放射治疗或者其它全身治疗措施(更换化疗方案或改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7)新辅助化疗后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留乳房手术; 8)术后辅助化疗应根据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周期、疗效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五)内分泌治疗。1.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1)首选内分泌治疗的适应证。1)患者年龄大于35岁; 2)无病生存期大于2年; 3)仅有骨和软组织转移; 4)或存在无症状的内脏转移; 5)ER和/或PR阳性。(2)药物选择与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月经状态选择适当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一般绝经前患者优先选择三苯氧胺,亦可联合药物或手术去势。绝经后患者优先选择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药物或手术达到绝经状态的患者也可以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
2)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失败的患者,可以考虑换用化疗,或者换用其它内分泌药物,例如:孕激素或托瑞米芬等。2.辅助内分泌治疗。(1)适应证: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的早期乳腺癌(2)药物选择与注意事项。
1)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首选三苯氧胺; 2)绝经前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可以联合卵巢抑制/切除;
3)三苯氧胺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已经绝经,可以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4)绝经后患者优先选择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建议起始使用; 5)不能耐受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患者,仍可选择三苯氧胺; 6)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治疗期限为5年;
7)针对具有高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延长用药仅针对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8)ER和PR阴性的患者,不推荐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
(六)靶向治疗。
目前,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进行靶向治疗,主要药物是曲妥珠单克隆抗体。1.HER-2阳性的定义。
(1)HER-2基因过表达:免疫组化染色3+、FISH阳性或者色素原位杂交法(CISH)阳性。(2)HER-2免疫组化染色(2+)的患者,需进一步行FISH或CISH检测HER-2基因是否扩增。⒉注意事项。
(1)治疗前必须获得HER-2阳性的病理学证据;
(2)曲妥珠单克隆抗体 6mg/kg(首剂8mg/kg)每3周方案,或2mg/kg(首剂4mg/kg)每周方案;(3)首次治疗后观察4-8个小时;
(4)一般不与阿霉素化疗同期使用,但可以序贯使用;(5)与非蒽环类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可同期应用;
(6)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开始治疗前应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期间每3个月监测一次LVEF。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停止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至少4周,并每4周检测一次LVEF: ①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6%;
②LVEF低于该检测中心正常值范围并且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0%;
③4-8周内LVEF回升至正常范围或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5%,可恢复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 ④LVEF持续下降超过8周,或者3次以上因心肌病而停止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应永久停止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
3.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1)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方案。1)紫杉醇(每周方案); 2)多西他赛; 3)长春瑞滨; 4)卡培他滨;
5)其它药物或联合方案也可以考虑。(2)注意事项。
1)晚期患者建议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的联合化疗;
2)ER和/或PR阳性的患者,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内分泌治疗同期进行。4.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1)适应证:
1)浸润癌部分检测到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 2)浸润癌部分最长径大于1cm或腋窝淋巴结阳性; 3)不存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的禁忌证。(2)注意事项。
1)不与蒽环类药物同时使用,但可以与紫杉类药物同时使用。紫杉类辅助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开始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
2)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辅助治疗期限为1年;
3)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期间可以进行辅助放射治疗和辅助内分泌治疗。
五、诊疗流程
(一)诊断流程。
(二)治疗流程。
六、随访
(一)临床体检:最初两年每4-6个月一次,其后3年每6个月一次,5年后每年一次。
(二)乳腺超声:每6个月一次。
(三)乳腺钼靶照相:每年一次。
(四)胸片:每年一次。
(五)腹部超声:每6个月一次,3年后改为每年一次。
(六)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基线骨扫描检查,全身骨扫描每年一次,5年后可改为每2年一次。
(七)血常规、血液生化、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每6个月一次,3年后每年一次。
(八)应用三苯氧胺的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盆腔检查。
附件:1.乳腺影像学诊断报告基本规范
2.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3.乳腺癌的TNM分期
4.乳腺癌的pTNM分期
5.乳腺癌病理报告内容及基本格式
6.乳腺癌HER2/neu FISH检测报告基本格式
7.保留乳房手术后美容效果评价标准
8.绝经的定义
附件1
乳腺影像学诊断报告基本规范
一、X线部分
报告内容包括以下5方面:
(一)临床病史及检查指征。无症状筛查或临床症状描述。
(二)乳腺类型。
根据腺体比例分为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四种类型。
(三)X线影像所见:
采用乳腺X线专业词汇对病灶进行描述。1.肿块:大小、形态、边缘、密度; 2.钙化:形态、分布; 3.结构扭曲; 4.特殊征象。
对病灶的位置采用钟面和/或象限进行描述。
(四)与既往片比较。
(五)总体评估。1.未定类别。
0类:现有影像未能完成评估,需要增加其它影像检查,包括加压点片、加压放大、加拍其它体位,或行超声检查。2.最终类别。
1类:阴性,乳腺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
2类:良性发现,存在明确的良性改变,无恶性征象。包括钙化的纤维腺瘤、多发的分泌性钙化、含脂肪的病变(脂性囊肿、脂肪瘤、输乳管囊肿及混合密度的错构瘤)、乳腺内淋巴结、血管钙化、植入体、有手术史的结构扭曲等等。
3类:良性可能大,建议短期随访。期望此病变在短期(小于1年,一般为6个月)随访中稳定或缩小来证实判断。这一类的恶性率一般小于2%。触诊阴性的无钙化边界清晰的肿块、局灶性的不对称、簇状圆形或/和点状钙化这三种征象被归于此类。建议在此后6个月时对病灶侧乳腺进行X线摄影复查,第12个月与24个月时对双侧乳腺进行X线摄影复查,如果病灶保持稳定,则可继续随诊;若病灶有进展,应考虑活检。
4类:可疑异常,但不具备典型的恶性征象,应考虑活检。这一类包括了一大类需临床干预的病变,此类病变无特征性的乳腺癌形态学改变,但有恶性的可能性。再继续分成4A、4B、4C,临床医生和患者可根据其不同的恶性可能性对病变的处理做出最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