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共7篇)
乳腺囊性增生 篇1
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 是妇女多发病[1]。常见于中年妇女, 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 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 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 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其病因为乳腺病系内分泌障碍性增生病[2]。一是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 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二是部分乳腺实质成份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 使乳房各部分的增生程度参差不齐。临床表现: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特点是部分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 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肿块或局部乳腺增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1]。搜集我院已确诊的乳腺囊性增生病女性患者58例进行疗效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治疗对象为临床医师确诊的女性患者5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平均年龄42.1岁。对照组28例, 平均年龄40.7岁两组年龄28~48岁。病程6个月~2年, 5例2年以上, 其中8例患者同时患子宫肌瘤。个别患者子宫肌瘤多发。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桂枝茯苓胶囊, 每日3次、每次3粒, 饭后服, 维生素E胶丸每粒100mg, 每日3次每次1粒, 疗程为12周。对照组采用乳宁片.规律服药, 疗程也为12周。
治疗前组间病情均衡, 均以触诊为主, 结合彩超等辅助检查, 观察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大小硬度和分布范围等相关症状体征。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60.71%。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3 讨论
桂枝茯苓胶囊处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中的桂枝茯苓丸。处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药、桃仁 (去皮、尖、炒) 各等分组成[3]。其功效为活血化瘀、缓消癥块。处方中:桂枝能通肝阳, 芍药能滋肝阴, 茯苓能补心气, 丹皮能运心血, 桃仁攻症痼[4]。攻补兼施, 可以使得瘀血去而新血无伤, 癥瘕消而胎元无损。实为寓攻于补之良方, 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所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也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近些年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乳腺增生。常多见于35~45岁女性。详细询问病史及临床检查后大多可得出诊断。因该病属慢性病程, 所以治疗也需按疗程用药[5]。在治疗过程中除规律用药外还应合理安排生活、适当休息、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疲劳、保持乳房清洁。更需要的是畅情志、少思虑、勿忧怒、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才能使气血畅达、五脏安和、药物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以达到治疗目的。最主要的是嘱咐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
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 是妇女多发病。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特点是部分患者具有周期性[6]。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 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肿块或局部乳腺增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经过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具体病例研究观察, 经过长时间的疗效对比,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 具有明显作用, 且具有中药制剂毒副作用小得优势。
参考文献
[1]吴再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韩振国, 闫卫军, 张迪迪.新订小柴胡汤合攻坚汤治疗乳腺增生185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13, 42 (15) :940-941.
[3]Li X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assage in treatment of breast cystic hyperplasia diseas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J].Chinese folk medicine, 2013, 21 (5) :45-46.
[4]程宝书, 高润生, 吕豪.新编汤头歌诀[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5]李东阳.乳腺囊性增生病外科治疗中一些争议问题的探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 (12) :986-987.
[6]Sun ND, Guo XL, Li J, et al.Breast 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 disease patients to prevent[J].Chinese J Breast Resection (electronic version) , 2010, 4 (2) :223-226.
乳腺囊性增生 篇2
另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脂肪摄入过多,可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强化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导致乳腺增生。
还有许多人为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人流,不生育或30岁以上生育,不哺乳,夫妻不和,含激素的保健品等等,佩戴过紧的胸罩,过紧的胸罩易压迫淋巴和血液循环,都有碍乳腺健康。
乳腺囊性增生 篇3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消乳散结胶囊;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0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36-01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少数可发生恶变,多发于20-30岁的女性身上,其致病因素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较为少见,一般为单发,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乳腺囊性增生病多发于25-45岁女性身上,其病理分析为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的紊乱。目前临床上少见囊性改变,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普遍称为乳腺增生症。而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以育龄期妇女为多见,乳腺纤维腺瘤生长缓慢,无明显痛感,患者不易察觉。而乳腺囊性增生病可引发乳房胀痛,并伴有月经不调。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本文结合我院以手术疗法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医乳腺病证诊断标准来执行,①无意中可发现乳房出现肿块,多见于一侧,质坚韧、无压痛,活动度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腋窝淋巴结不肿大;②钼靶乳房摄片可见到边缘不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四周透亮,有粗大的钙化点。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来执行[1]:①乳房胀痛并可触及肿块,肿块多于双侧乳房出现,乳头有分泌物;②乳块大小及胀痛的程度与月经有关,常在经前加重,经期后好转;③肿块呈结节状、颗粒状或片状,大小不一,无粘连,肿块可分布于乳房各个象限,质韧而不硬;④腋窝淋巴结一般不肿大;⑤乳腺红外线透视可发现虫状或点片状阴影、血管粗乱。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经X片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经B超、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钼靶乳房摄片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入院后于围手术期接受口服消乳散结胶囊辅助治疗,该药可软化增生组织,消乳散结胶囊是由柴胡、白芍、幺参、昆布、香附、淀粉、牡蛎、瓜蒌、猫爪草、黄芩、夏枯草、当归、丹参、牡丹皮、土贝母、山慈菇、全蝎组合而成的,一日三次,每日三粒,需连服一个月,疗程结束后B超检查显示增生组织已软化并消散,再行瘤体局部病灶切除术,无需重建整形[2]。
2 与传统手术的比较
傳统手术采用将增生组织与瘤体整块切除的方法,其创面较大,需重建整形且手术难度系数大,术后乳房外形较差;而在围手术期配合消乳散结胶囊,可起到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散结止痛之功效,自2010年开始,凡入我院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消乳散结胶囊辅助治疗,术前影像复查显示,增生组织基本软化消散,可直接行瘤体局部病灶切除术,腺体组织切除少,无需重建整形,术后可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由此可见,与传统手术相比较,乳腺纤维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配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更利于患者的康复及预后。
3 讨 论
本次探讨的消乳散结胶囊为纯中药制剂,临床资料证明其在治疗乳腺纤维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上具有显著的疗效。该药的处方为柴胡、白芍、牡蛎、瓜蒌、猫爪草、黄芩、当归、丹参、牡丹皮、土贝母等组成,该药方具有化瘀散结的作用,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据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可分为两类:肝郁痰凝型及冲任不调型,前者多见于青年女性,后者多见于中年妇女,临床上少见恶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性增生病同属乳腺良性疾病,但并不完全排除癌变几率。其发病机制均与雌激素代谢水平有关,作者查阅自2008年至2012年我院乳腺患者临床资料发现,患者最小为18岁,最大48岁,患病群体趋向年轻化,但是暂未发现癌变病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乳块大小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触诊可有大小不等的团块状物,有触痛感;乳腺纤维腺瘤包块较恒定,不随月经变化而改变,一般无痛感,可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
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单个较小者可临床观察,较大或多个或生长较快者必须尽早手术切除,而乳腺囊性增生病一般采取药物调理,西药治疗易复发,中药有其独特优势,中医认为乳癖系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以疏肝解郁、化瘀散结为治疗机制,二病并存,中药调理能解决乳腺增生,再予西医手术行瘤体局灶切除,缩小了组织手术切除范围,不需重建乳房整形,保持了良好的乳房外形及乳腺生理功能特征,避免了传统手术中的整块切除及重建整形且术后还存有乳房形态不良的后果。
综上所述,根据乳腺纤维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理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手术切除瘤体,中药化解增生组织,可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重要的是手术与消乳散结胶囊联合的方式避免了乳房重建,保留了患者乳房的完好形态,不会对患者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素婵.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36例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21).
乳腺囊性增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女性, 年龄19~57岁, 平均年龄33.6岁, 其中30~40岁37例;未婚2例, 已婚54例;病程3个月~6.5年, 平均2.2年;肿块直径2.0~4.5cm, 平均3.2cm;单侧18例, 双侧38例。
1.2 诊断标准
(1) 一侧或两侧乳房内发生大小不等、境界不清、质韧不硬的可活动性囊性颗粒状、结节状、片状的肿块; (2) 乳房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3) 经乳房红外线、X线钼靶、彩色多普勒以及病理检查排除其他乳腺疾病。
1.3 辨证分型
(1) 肝郁痰凝型:多见于青年妇女, 乳房胀痛或刺痛, 肿块随喜怒消长;伴胸闷胁胀, 善郁易怒, 失眠多梦;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弦和细涩; (2) 冲任失调型:多见于中年妇女, 乳房肿块或胀痛, 经前加重, 经后缓减;伴腰酸乏力, 神疲倦怠, 月经失调、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 苔白, 脉沉细。
1.4 治疗方法
林氏乳癖方组方:柴胡12g、当归12g、路路通10g、合欢皮10g、川楝子12g、橘叶6g、王不留行10g、桃仁10g、制香附10g。随症加减:乳块质硬加炮甲、生牡蛎、昆布;经期痛显加赤芍、三七参、怀牛膝;体瘦多怒, 多梦口苦加生地、焦枣仁;痛轻块显加三棱、莪术;头痛烦躁、口苦目赤、舌红脉玄加丹皮、山栀、夏枯草;头痛绵绵、目涩口干、舌红少津加女贞子、白芍;腰膝酸软、久婚未孕、神倦无力、脉沉迟加仙茅、仙灵脾、知母、黄柏、巴戟天等。每日1剂, 分2次煎服;结合心理疏导和饮食调节, 4周为1个疗程。
1.5 疗效标准
治愈:乳房肿块、疼痛消失, 彩超示乳腺结构正常, 停药后 3 个月不复发;显效: 肿块缩小1/2以上, 疼痛消失;有效:乳房肿块缩小低于1/2, 疼痛较前减轻;无效: 肿块体积、疼痛及其他体征无明显变化[1]。
2 结果
在第1个疗程:治愈12例 (21.4%) , 显效16例 (28.6%) , 有效21例 (37.5%) , 无效7例 (12.5%) , 总有效率87.5%;在第2个疗程:治愈18例 (32.1%) , 显效24例 (36.9%) , 有效11例 (19.6%) , 无效3例 (5.36%) , 总有效率94.6%。
3 分析与讨论
3.1 中医特征
祖国传统医学中称乳腺囊性增生为“乳癖”, 是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 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外科正宗》谓乳癖多由于思虑伤脾, 恼怒伤肝, 郁结而成”。《疡科心得集》云:“有乳中结核, 形如丸卵, 不疼痛, 不发寒热, 皮色不变, 其核随喜怒消长, 此名乳癖”。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肝脾亏损, 痰淤积聚等多种原因导致冲任失调而成[2]。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情志不遂或思虑过度, 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滞血淤, 思虑伤脾、脾失健运、肝脾不合、肝郁痰凝、痰浊内生、阻于乳络而发;或因冲任失调, 上则乳房血行淤阻、乳络阻塞、痰浊凝结、结成瘕痞块而发病, 下则血脉未下、经未下泄、经水逆乱而月经失调。
3.2 辨证施治
(1) 肝郁痰凝型施治应疏肝解郁, 化痰散结;冲任失调型施治应调摄冲任。 (2) 本方中的柴胡、香附、橘叶、合欢皮舒肝理气开郁、宁心和血;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王不留行、桃仁、三七参、赤芍活血通经, 苦泄宣通, 消肿散淤;三棱、莪术破血行气逐淤;路路通、昆布、怀牛膝祛风活络, 利水退肿、活血散淤;穿山甲通经络活血, 消肿止痛, 引药直达病所;川楝子、丹皮、山栀、夏枯草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补肾助阳、益精强筋、行血消肿;生牡蛎、焦枣仁重镇安神, 潜阳补阴,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3) 全方具有疏肝解郁, 活血散结, 理气止痛, 利尿消肿之功效, 根据辨证施治随症加减, 诸药协同、灵活变通、其效甚佳;另外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有利于本病的康复和预防[3]。
综上所述, 使用林氏乳癖方加减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 进行个体化辨证施治, 具有疗效好、效率高、恢复快、治疗依从性高等优点, 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瑞君, 陈世龙.慈姑三仙三甲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5例疗效观察 (J) .河北中医, 2010, 32 (9) :1311.
[2]刘志勇, 李芳, 喻文球.乳癖消散方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疗效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 (8) :741-743.
乳腺囊性增生 篇5
1 乳腺囊性增生病诱因及其机制
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主要是由于患者脑垂体-卵巢轴分泌功能失调, 导致患者孕激素下降, 造成乳腺导管扩张形成。这种疾病致癌率比正常妇女高4.5倍。且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中年妇女中。而从中医角度来看, 乳腺囊性增生病主要与人体肝、胃功能发生紊乱或者失调等有关, 属于“乳癖”范围, “乳癖及乳中结核……随喜怒消长, 多由思虑伤脾, 恼怒伤肝, 气血疲结而成”[2]。本人对我院自2012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治疗时间 (单日、双日) 将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有50例患者。实验中, 患者均为女性患者, 年龄39~64岁, 平均年龄为41.5岁。这些患者均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诊断标准。
2 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方法
目前, 对于这种疾病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为主, 而非手术治疗又包括了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2.1 手术治疗:
临床上, 手术治疗在乳腺囊性增生病效果较好,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常见的手术方法有乳腺神经血管断离术、乳腺区段切除术、局部微侵入性治疗术等。曾繁文等人对临床上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采用乳腺肿块切除术进行治疗, 实验结果显示, 患者经过医护人员手术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且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恶变患者, 减少了临床误诊率。
国内外相关实验结果显示, 对乳腺囊性增生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但是, 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把握患者手术的适应证, 且手术治疗后患者容易复发, 影响乳房美观且不能根治。因此, 手术治疗应针对局限腺体增厚, 诊断不明确, 或有恶变可能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2.2 乳腺囊性增生病西药治疗方法:
临床上, 西药在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中使用也较多, 常见的药物有他膜昔芬、嗅隐亭、甲基肇丸素、甲状腺素等。研究表明, 乳腺囊性增生主要是由于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 造成孕激素分泌不足[3]。因此, 临床上黄体酮或安宫黄体酮治疗效果显著。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乳腺囊性增生与乳腺组织局部雌、孕激素等受体的含量及敏感性增高有关, 开始使用受体拮抗剂治疗, 如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丹那哇有抑制卵巢功能, 减少性腺激素分泌, 还可降低催乳素水平。嗅隐亭有调节激素水平、抑制下丘脑分泌催乳素作用, 而他膜昔芬能够有效的阻断患者雌激素。国外医学界报道: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膜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一定效果。国内卫梅征等用他膜昔芬治疗乳腺囊性增生, 临床治愈率达94.2%, 有效率达成100%。
相关实验结果显示, 他膜昔芬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确切。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大, 如月经失调、白带增多、性欲减退, 白细胞降低, 最严重的是子宫内膜增厚而转为子宫内膜癌, 并且停药后复发率高[4]。
2.3 乳腺囊性增生病中药治疗方法:
从中医角度来看, 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于“乳癖”范畴, 且这种诱因较多, 主要是患者郁、怒造成肝受损, 导致患者气滞血疲从而形成肿块。因此, 采用中医治疗时主要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疲等为主。阴述亮[5]等人使用重要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 中药药单具体如下:30 g牡蛔, 30 g昆布, 30 g鸡血滕, 15 g王不留行, 15 g三棱, 6 g柴胡, 9 g鹿角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每日服用1剂, 3个月为1个疗程, 有效地帮助患者理气舒肝, 调理经血。徐涛采用桂枝伏琴胶囊治疗80例 (分为两组, 每组40例) 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 实验中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 实验组患者中15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20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总有效率为95%, 优于对照组患者 (总有效率为85%) 。
本人对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治疗时间 (单日、双日) 分为两组, 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天晴乳消方:夏枯草20 g, 丹参20 g, 香附15 g, 地龙12 g, 牡蛎20 g, 乳香10 g, 玄参20 g, 浙贝母15 g, 柴胡15 g, 桔核15 g, 荔枝核15 g海藻12 g, 昆布12 g, 漏芦12 g, 蒲公英12 g, 王不留行12 g, 白芍15 g, 仙茅15 g, 老ā草15 g等。实验中, 两组患者治疗90 d (实验中分为两组, 每组50例患者) , 实验组患者有20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患者基本痊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肿块、乳房疼痛症状好转, 但是乳头还会溢液;3例患者临床症状与入院前相比有所改善,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性 (41/50, 82%) (P>0.05) 。实验组患者中由于患者需要长期用药, 只有26例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低于对照组患者 (38例患者满意) ;实验组患者恢复时间为 (96.14±9.43) d高于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 (80.83±6.35) vs (81.04±6.26) 没有差异性;但是实验组患者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
3 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展望
由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在临床上发病机制复杂, 诱因也比较多, 尤其是非典型增生疾病, 它与乳腺癌诱发关系密切。因此, 临床上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 帮助她们尽早治疗, 这对于预防乳腺癌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中医药在治疗这种疾病过程中有着很多优势, 且临床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但是患者用药后药物起效时间较长, 且患者需要长期用药, 给患者经济带来很大负担。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是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作用[6]。因此, 今后在乳腺囊性增生病研究上, 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此外, 我们还应加强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的临床实验力度, 拓展中医药在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上的前景。
4 结束语
乳腺囊性增生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乳腺疾病中位居首位) , 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造成这种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 临床上采取有效方法治疗该病有效的地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效果好, 能够有效调节患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 帮助患者调节内分泌系统, 值得推广使用。但是, 这种药物在临床上还需要进行大量实验, 并在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建立统一的标准, 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临床上妇女中比较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诱因也比较多, 约占临床乳腺疾病的50%~70%。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紊乱, 并引发其他疾病及其症状。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造成这种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 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治疗还没有有效的方法, 虽然传统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但是患者治疗后也会产生很多并发症,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本文将根据临床接收治疗的1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分析,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乳腺囊性增生病,内分泌功能紊乱,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
参考文献
[1]李丽蓉.小金丸与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1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3 (6) :125.
[2]邹晓, 刘诚聪, 程广, 等.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青岛医药卫生, 2011, 34 (5) :370-373.
[3]张耀如.中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分析[J].山西中医, 2007, 23 (2) :22-23.
[4]陈静, 唐荣, 杨明, 等.柴瓜消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10, 17 (9) :1344-1348.
[5]阴述亮, 杨慧珍.乳腺增生与良胜肿瘤现代诊断治疗学一乳腺囊性增生症[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308.
乳腺囊性增生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1月-2008年6月在我所肿瘤门诊就诊的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病史在3个月以上共265例,年龄25岁~53岁,中位年龄40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腺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伴周期性乳腺疼痛,多与情绪及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1周症状加重,月经后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且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查体可触及肿块呈结节结构,质韧,大小不一,多有触痛,可被推动,腋窝淋巴无肿大。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
1.2 方法
1.2.1 分组
按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45例,对照组12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 治疗
治疗组:服用乳核散结片(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片,每日3次;三苯氧胺(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 mg,每日2次,维生素E每次100 mg,每日2次。对照组:服用三苯氧胺每次10 mg,每日2次,维生素E每次100 mg,每日2次。2组疗程均为8周。月经期间暂停服用。
1.3 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根据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标准(1996)。临床治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消失,无触痛,停止治疗3个月后无复发;显效:乳房疼痛和触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肿块明显缩小变软,肿块直径缩小1/2以上者;有效:乳房疼痛和触痛减轻,肿块直径缩小不足1/2,或肿块缩小1/2以上但乳房疼痛未减轻;无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或单纯乳房疼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
本次研究总的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各组有效观察总数,χ2=12.68,P<0.05,2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另临床上发现使用三苯氧胺对疼痛的显效较快,但缩小软化肿物作用不如乳核散结片。265例患者未见有不可逆的副作用。
3 讨论
月经周期内乳腺同样有周期性的变化,当雌激素和孕激素平衡失调,表现为黄体期孕激素减少,雌激素的量相对增加,致使雌激素长期刺激乳腺组织而缺乏孕激素的节制与保护作用,乳腺导管和小叶在周而复始的月经周期中增生过度而复旧不全,从而导致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生。临床上至今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西方国家以内分泌治疗为主。三苯氧胺是一种非甾体抗雌激素类制剂,能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过高的雌激素刺激乳腺管及管周组织过度增生、硬化。有学者研究发现三苯氧胺可减少乳腺40%的典型性增生风险和32%的不典型性增生风险,可减少总活检率22%。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相对危险度下降28%[2]。
维生素E的作用是诱导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调节性腺的功能,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降低毛细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减少渗出,保护乳腺上皮细胞免受过氧化脂质的破坏,对乳腺管起保护作用;还能维持胆碱脂酶活性,发挥中枢镇静作用,提高痛阈,增强对疼痛刺激的耐受,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3]。因此,维生素E在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协同作用不可忽视。
中医学认为乳腺囊性增生与精神因素有关,主要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病机则以肝郁气滞,痰淤成癖为主,冲任失调兼而有之,肝气郁结致冲任失调,郁久化热成痰;或肝气犯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或气机不畅,气血失和,血行受阻而成癖,郁癖痰互结,阻塞脉络,则成乳癖。乳核散结片由淫羊藿、鹿衔草、当归、黄芪、山慈菇、漏芦、柴胡、郁金、昆布、海藻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当归活血调经;郁金助柴胡当归疏肝活血;黄芪助当归补气活血;山慈菇、漏芦、昆布、海藻软坚散结;淫羊藿、鹿衔草温阳补肾,调摄冲任。全方具有疏肝解郁止痛,软坚散结,理气活血,调理冲任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乳核散结片具有调节机体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4],对乳腺囊性增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5],并有良好的抑瘤作用[6]。
本组研究表明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维生素E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各自发挥其药理作用,协同作用于乳腺组织,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起效快、疗程短、耐受性好、副作用小、药物价格低廉,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维生素E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本所26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维生素E),对照组(三苯氧胺、维生素E),疗程均为8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P<0.05)。结论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维生素E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比三苯氧胺加维生素E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乳核散结片,三苯氧胺,维生素E,乳腺囊性增生病
参考文献
[1]金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12):4~6
[2]Tan CE,Wang JP,Costantino JP,et al.Effect of tamoxifen on benign breast disease in women at high nisk for breast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03,95(4):302~307
[3]朱昭远.三苯氧胺、维生素E联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868例观察[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6(2):142~144
[4]倪依东,梁海清,田少鹏,等.乳核散结片对乳腺增生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4):35~36
[5]方佩影,张明.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5):264~266
乳腺囊性增生 篇7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与制剂
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广西维康民族医药研究所提供;乳康胶囊,陕西安康中药厂提供;阿斯匹林,南宁恒生制药厂提供;乙酸,上海试剂一厂提供;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黄体酮,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雌二醇试剂盒,孕酮试剂盒,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提供。
1.2 动物
SD大鼠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仪器
YSD-4G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安徽蚌埠医学院无线电二厂生产;XY-3型显微镜,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
2 方法[1,2]
2.1 造模
取SD未孕大鼠60只,体重为170~200g,随机分为6组,各组10只。其中空白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25mL/kg,连续25天,其余5组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每天1次,连续20天,继而改用肌注黄体酮5mg/kg,每天1次,连续5天。
2.2 给药
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乳康组灌胃乳康胶囊7g/kg,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g/kg、8g/kg、16g/kg,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连续30天。
2.3 乳头高度测定
停药后次日,各组大鼠脱颈处死,采用螺旋测微仪测量第2与第3对乳头的高度。
2.4 组织学检查
实验大鼠处死后,取下第2对完整的乳腺,用10%福尔马林固定。取左侧乳腺,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乳腺组织根据病理状况分为Ⅰ~Ⅳ级,Ⅰ级(正常乳腺组织)为乳腺小叶不增生(-),腺泡数量较少,腺泡和导管不扩张,处于静止状态;Ⅱ级增生(+)为乳腺小叶无明显增生,个别腺泡和导管有轻度增生,无扩张;Ⅲ级增生(++)为乳腺小叶大部分增生,部分腺泡和导管明显扩张;Ⅳ级增生(+++)为乳腺小叶明显增生,腺泡和导管处于极度扩张状态,腺上皮细胞呈扁平状,腺泡内扩导管内有大量的分泌物。Ⅰ级记为1分,Ⅰ~Ⅱ级记为1.5分,Ⅱ级记为2分,Ⅱ~Ⅲ级记为2.5分,Ⅲ~Ⅳ级记为3.5分,Ⅳ级记为4分。计算每组动物乳腺评分,进行秩和检验,平均秩次越高提示增生程度越重。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级(半定量)采用秩和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观察药物对大鼠乳头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中、高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大鼠乳头高度,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效果更明显,见表1。
观察药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中、高剂量组病理积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表明其能显著降低大鼠乳腺的增生程度,见表2。
(±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5 讨论
壮医认为,乳腺增生(壮医病名:嘻缶cijfoeg),是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导致,或恣食生冷肥甘,致谷道不调,痰湿凝滞,或劳倦内伤,气血失调导致龙路火路不通,郁结于乳房,进而出现乳房肿块,疼痛,可伴月经失调、心烦易怒等症。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由一点红、王不留行、桃仁等壮药组成。据《常用壮药临床手册》记载,一点红(棵离垅Golizlungz)味苦,性凉,具有除湿毒,清热毒,散瘀肿的功效,主治乳痈等;《广西壮药材》中记载,王不留行(棵勒柽Golwgcaengz),甜,微寒,能除湿毒,祛风毒,通乳,用于治疗乳癖,乳汁不通。本制剂具有抗乳腺增生、通龙路火路、散瘀肿、止疼痛等多重功用,临床应用显著效果。本实验采用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治疗,能明显减轻由雌二醇和孕酮所致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结果显示,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乳头高度,减小增生的乳腺腺泡体积,减轻导管扩张程度,减少分泌现象,且随剂量的增大,效果更明显,各指标改善情况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具有明显的抑制乳腺增生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对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的乳头高度,缩小增生的乳腺腺泡体积,减轻导管扩张程度,减少分泌现象,各指标改善情况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具有一定的抑制乳腺增生作用。
关键词: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乳腺增生,药效
参考文献
[1]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