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和企业经营

2024-09-10

囚徒困境和企业经营(共5篇)

囚徒困境和企业经营 篇1

素质教育和囚徒困境

假如你和你的同学都面临一个选择,两个人都承认一个事实,两个人都可以得90分;如果一个人承认了另一个人没有承认,则承认的得100分,未承认的不及格,或抄一百页课本抵罚;假如两个人都不承认,则只要以后都坐第一排就可以免遭不及格的危险。

这是我们今天技术经济学课上做的一个简单“赌博”,其实结果早就是可以确定的了,就是题目的纳什均衡――都选择了承认了。

上面的例子其实就是囚徒困境的模型。

上海的车牌价格就是这个模型的完美演绎。按理说,如果购车牌的人联合起来,都只出100元钱,那么车牌就会100元钱成交,不利之处就是谁先出价谁先得到,排在后面的就没有机会,所以,为了能得到车牌,必然有人率先打破游戏规则,出高于100元的价格,以此类推,就不断推高了车牌价格。

素质教育也是如此。

谁都知道填鸭式的教学不好,不利于孩子的综合素质成长,但是,考试的标尺不看综合素质,只看那几门课程,于是,就会有家长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资源,不得不多学习一下奥数什么的`,结果,别的家长不得不跟进,最后,素质教育就变成了填鸭式教育了。怨谁呢?

虽然学历不是万能的,但是在中国,好工作毕竟少数,况且更多的家庭的父母不是李刚,企业招聘首先看学历和学校,然后才看素质,家长们不得不让孩子先高分,再考虑高能力了。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所以,想在中国推行素质教育,我看这简直是梦想,比中国足球获得世界杯都难。

囚徒困境和企业经营 篇2

关键词:囚徒困境,中小企业,融资,信用

1 中小企业融资决策难题——囚徒困境

博弈即一些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的规则下, 同时或先后, 一次或多次, 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 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中小企业在获得贷款后, 是选择守信、按期归还贷款本息, 还是失信、拖欠甚至不偿还贷款, 是一个博弈问题。简单的博弈分析便得到证明:

假设企业选择诚实守信的概率为p, 投资方对中小企业还款能力的审核成本为c, 中小企业所需的投资额为I, 企业自有资本为W, 企业所需的融资额为A (A=I-W) , 项目成功时的利润率为γ, 失败时的利润率为0, 项目成功的概率为p1, 因此企业投资该项目的预期利润为π=p1Aγ, 银行的贷款收益为R, 且R>c, π>R。

1.1 未引入惩罚机制的博弈分析

中小企业申请贷款后, 金融机构有两种选择:接受贷款申请或拒绝贷款申请。

当金融机构接受企业贷款申请, 中小企业也有两种选择:诚实守信、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或者不讲信用、拖欠甚至不偿还贷款。中小企业选择诚实守信时, 企业的收益为p (p1Aγ-R) , 金融机构的收益为p (R-c) ;中小企业选择失信时, 企业的收益为 (1-p) A, 金融机构的收益为 (1-p) (-A-c) 。

当金融机构拒绝企业贷款申请, 中小企业选择守信时, 企业的收益为0, 金融机构的收益为p (-c) ;中小企业选择失信时, 企业的收益为0, 金融机构的收益为 (1-p) (-c) 。根据分析建立博弈策略收益矩阵, 如表1所示。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在金融机构接受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后, 如果存在p (p1Aγ-R) > (1-p) A, 即守信带来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收益, 中小企业就会选择守信策略。相反, 如果p (p1Aγ-R) < (1-p) A, 即失信带来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收益, 中小企业就会选择失信策略。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企业选择守信时, 由于p (R-c) >0, p (-c) <0, 金融机构会接受企业贷款申请;企业选择失信时, 由于 (1-p) (-A-c) < (1-p) (-c) , 金融机构则拒绝企业贷款申请。

通过分析得知, 未加入惩罚机制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选择就是金融机构接受贷款申请, 企业按时还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差, 向银行借款往往不是以“诚信”为本, 而是以“欺”和“赖”为主, 因此, 必须引入某种惩罚机制, 使中小企业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这样, 在融资过程中, 中小企业就会自动选择诚实守信。因为在引入惩罚机制后, 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具有传递性, 如果企业拖欠了某家银行的贷款, 当企业再次申请贷款, 该银行或其他银行就会拒绝贷款, 从而阻碍企业的融资活动。

1.2 引入惩罚机制的博弈分析

假设D (A-D<0) 为企业失信所造成的一系列未来损失的现值, 它包括企业因一次失信而在以后的经济交易中无法获得贷款, 从而无法从事投资带来的未来收益的减少。

当金融机构接受企业贷款申请时, 中小企业选择诚实守信, 企业的收益为p (p1Aγ-R) , 金融机构的收益为p (R-c) ;中小企业选择失信, 企业的收益为 (1-p) (A-D) , 金融机构的收益为 (1-p) (-A-c) 。

当金融机构拒绝企业贷款申请时, 中小企业选择守信, 企业的收益为0, 金融机构的收益为p (-c) ;中小企业选择失信, 企业的收益为0, 金融机构的收益为 (1-p) (-c) 。根据分析建立博弈策略收益矩阵, 如表2所示。

引入失信惩罚机制后, 就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p (p1Aγ-R) > (1-p) (A-D) , 企业守信获得的收益大于失信收益, 企业会选择守信作为其优先策略;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由于p (R-c) >p (-c) , 金融机构接受贷款申请的收益大于拒绝贷款申请的收益, 金融机构就选择接受贷款申请。因此此博弈存在“纳什均衡”, 即金融机构接受贷款申请, 企业诚实守信, 双方利益均实现最大化。

可见,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一直处于囚徒困境中, 同样, 金融机构在做出放贷的过程中仍然处于囚徒困境中。最后二者博弈的结果是都没有实现最大的满足程度。

2 中小企业的培育——信用评价

企业信用评价是由专职机构或部门, 按照一定的方法, 对在经济活动中的借贷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程度进行分析, 并以专用符号做出评估报告的一种管理活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偿债信用意愿、信用能力的综合评价来增加资金供需双方的透明度, 引导投资者规避风险, 同时促使中小企业重视信用, 充分利用信用优势筹集资金。

融资信用评价对中小企业提高信用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1) 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信用评价, 能使中小企业明白自身的信用程度, 刺激中小企业增强信用意识, 加快建设“诚实守信”的企业信文化, 提升企业整体的信用形象。

(2) 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信用等级的高低与融资成本成反比, 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 有利于投资者按照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给以企业恰当的资金支持。

(3) 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融资信用评级结果会转化成企业动力, 激励企业重视经营管理能力, 努力开拓经营, 加快发展。

融资信用评价对银行、担保机构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根据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评估结果, 银行和担保机构可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还款信誉等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囚徒困境”和“分粥制度” 篇3

在博弈论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假设有两个人合伙犯罪而落入法网,他们面临这样的选择:1、两人都死不招认,警方也很难找到确凿证据,最后有可能将他们都无罪释放;2、主动认罪并检举揭发同伴,达成辩控交易,自己则可能获得较轻的制裁,比如说只判3年徒刑;3、就是虽然你自己死不招认,但却被同伙揭发并被证明有罪,则会受到严厉的制裁,比如说判处10年徒刑。

被分开关押、分别提审的犯罪嫌疑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除去道德的因素不谈,单就这两个人的处境来说,当然是两人都相互信任对方,最后大家都从轻发落或被无罪释放。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第二条路:“卖友求荣”。

在制度经济学中,老师经常会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有数人组成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这些人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人,没有大奸大恶,也没有活雷锋,他们面临一个切实的问题——吃饭问题,每天要分食一锅粥,但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刚开始,大家会互相谦让,你多一点我少一点好象也没什么关系,但时间长了,大家就不好相处了,就需要建立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实验了很多方法:1、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来分,可时间一长,发现没有人可以“拒腐蚀永不沾”;2、大家轮流分粥,这样等于默认分粥的人可以为自己多分一些,每天都会出现有人撑着有人饿着的状况,导致资源浪费;3、成立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又发现效率低下……最后,最简洁高效公平的制度终于产生了:每人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必须等别人都拿完了粥,他才能拿自己的那一份。如果他分得不均,毫无疑问,最少的那份肯定是他自己的。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经济人,每个人都会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来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尽管经过博弈,最终的总体效果不可能达到最优,但这是人的本性。在可能的条件下,他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效益最大化。第二个故事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既然每个人都有可能自私自利,那么我们需要制度来保证大家的利益相对公平。经济合作不可能建立在道德的约束机制上,而是应建立在制度的保证上。

让我们从理论回到现实,回到我们投资理财的主题。对于许多人而言,不论是自己投资创业做公司,还是做高薪职业经理人,都会面临一个选择合作伙伴和与他人合作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经常会走进这样的误区:

一、自己没有足够的经济理性。这个问题在众多小企业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小业主在扩大规模 、选择合作伙伴时,往往选择的不是自己最需要的人,而是最需要自己的人;不是选择能够给自己、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人,而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人。说白了,就是经常把朋友哥们儿拉进来。不是说朋友哥们儿不能合作,而是说一定要排除个人的好恶,不要大量地拉进那些和自己性格特点、思维方式、行为倾向都极为相似的人,这样的同质重复,势必使公司丧失生命力。

二、忽视制度的建设而过分借重道德的约束力。市场经济的前提就是经济人的理性假设,我们不是否认道德的力量,但这与经济行为完全是两个范畴的事情。在经济行为中,我们首先要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对方是自私的,他会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且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一是要比对方更“狡猾”,二是要有公平合理、易于操作的制度。任何人一时的聪明愚蠢都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依靠所谓的“分粥制度”。你总不能寄希望于自己“检举揭发”他而他却“守口如瓶”吧?也不可能说自己死抗而被他用自己来与警察讨价还价、无罪释放吧?

所以说,只要你在从事经济活动,就要相信理性与制度。你可以用很高的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同样要求别人。经济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和逻辑,在经济领域中,各位最好还是不要想当然地按自己的“道德”方式去做事情。

经济人与道德人-从囚徒困境谈起 篇4

经济人与道德人-从囚徒困境谈起

市场失灵更深层的原因是”经济人“走入了”囚徒困境“,经济人的合作是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而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经济人的合作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政府失灵证明它也不是解决困境最有效途径,经济人难以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本性利己,因此,”经济人“向本性利他的”道德人“转变,才是”经济人“走出”囚徒困境“的可行之路.

作 者:李刚 黄正华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6(2)分类号:B82-053关键词:经济人 道德人 政府 合作

囚徒困境和企业经营 篇5

1 激励绩效指标的建立

“激励”[1]这一术语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 即通过各种客观因素的刺激, 引发和增强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即内驱力, 使人达到一种兴奋状态, 从而把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在建筑企业中, 物质激励类指标包括构成目标利润的主要因素例如产量、质量、生产成本、工期进度、安全等。

精神激励指标主要针对企业员工各种素质的要求。因此, 建筑企业中精神激励类指标主要有员工的操作技能、工作态度、业务知识、劳动纪律及协作态度等方面。

2 模型的构造及改进

本文对国有建筑企业的激励机制的设计, 正是源于博弈论中“囚徒困境”这一模型。在企业中员工对工作而言, 可供选择的策略均为 (努力, 偷懒) , 为简便起见, 可先考虑两个员工之间的博弈, 其余情况可依此类推。设有员工A, B, 将会产生四种战略组合 (努力, 偷懒) (偷懒, 努力) (偷懒, 偷懒) (努力, 努力) [2]。

建立模型和盈利矩阵见表1, 表2。

注:在模型三、模型四和模型五中, 不论哪种策略组合, 企业所付出的报酬总和却是相同的。

在本文的模型中, 为了简单明了的说明问题, 把各种绩效指标统一定性为“努力”和“偷懒”, 实际工作中“努力”和“偷懒”的具体定义和划分根据相应的各项绩效指标来决定。

3 激励制度的建立与模型的对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发挥国有建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非常重要。

3.1 物质激励

(1) 薪酬激励。

国有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的特点, 对不同岗位的职工采用不同的工资制。

(1)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加部分股权激励的薪酬制度。此外建筑企业还可结合具体的情况实施期股、期权激励等, 这种薪酬制度的实施课让高层管理人员把眼光放远, 在较长时间内都能为公司负责, 从而实现自身和公司的长期价值[3]。

(2) 项目经理实行项目工薪制。项目经理在项目初期交纳一定金额的风险抵押金, 在项目完工后按完成的成本、利润、安全、质量、工期、精神文明等各项指标进行考核, 此外, 另兑现额外特别奖励或罚款[3]。

(3) 一般管理员工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奖金发放随月或季度按完成施工产值一定比例计发;同时对于上市的国有建筑企业, 员工年终可根据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股利分红。

(4) 生产型从业人员实行计时、计件工资制。

3.2 建立产权合约激励

当前已经产生了一些此类创新的激励手段, 如“股票期权”、“激励期权”, “员工持股计划 (ESOP) ”, 融资收购 (MBO) 等手段[4]。

(2) 建立完善的经济保障制度激励。

3.3 精神激励

(1) 建立先进文化, 进行感情激励。

企业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 建立先进的文化, 对员工进行精神熏陶, 能在员工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 建立平等而亲切的感情。建筑企业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宗旨, 营造“家”的氛围, 使每个员工树立企业即“家”的基本理念。这样一来就能让员工产生情感上的归属感, 从而有效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 建立先进组织机构, 进行教育培训激励。

在进行先进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 充分考虑改善和提高员工的需求, 让合理的组织结构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建筑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和灵活, 全员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并对员工建立培训档案, 实施动态管理。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制定员工继续教育制度, 对通过自学考试或高一层次学历考试的员工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3]。

(3) 做好员工的职业规划设计。

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 提供不同的岗位, 建立完善而合理的晋升通道, 让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提升;设立行政岗位和技术岗位, 让员工各尽其才, 各显其能。无论是哪种岗位, 薪资报酬应与个人贡献对等, 而不应产生岗位的差异。

4 结语

本文基于“囚徒困境”模型所建立和改进的模型在对国有建筑企业激励制度的设计中, 对各种绩效指标, 均可以用本文的模型加以量化考核员工, 可以说是为我国建筑企业激励制度的设计从实际操作和量化上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3]董玉静.浅谈国有建筑企业激励机制的运用[J].现代商业.

上一篇:美乐蒂阳光少儿英语下一篇:寒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