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网络

2024-09-01

如何学习网络(精选12篇)

如何学习网络 篇1

如何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如何高效学习

步骤

1、寻找独自学习的环境。一般情况下,找寻没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东西的地方最好。

安静的地方,独处的房间。

关掉所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如果你要使用电脑辅助学习,那么不用关)、音乐播放器等。如果想听音乐,那么选择那些没有歌词的轻音乐。

清理学习区域内用不到的东西,把学习资料和工具整齐摆放,以减少压力,提高注意力。

如果周边有人吵闹,你又无法阻止他们,不妨开启一些白噪音。你可以上网查查什么是白噪音,上面还有免费提供白噪音的网站。

2、将学习资料,如笔记本、课本和草稿纸等拿出来。如果用电脑学习,不要打开邮箱和聊天工具。

3、学习中间适当休息,不要让自己太过疲劳。安排不同的科目交替学习,但注意不要混淆科目之间的相近内容。

4、寻找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有些人利用有色卡片帮助记忆。如果现成的方法对你都无效,那么看看能否创造些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

5、使用SQ3R的方法进行阅读:

跳读(Survey):快速阅读标题、小标题、注释等重要信息。

提问(Question):结合标题和小标题的信息,在读完一章或一段之后,在大脑中形成几个关于这篇文章的问题。

细读(Read):仔细阅读文章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

复述(Recite):口头复述你的问题和答案。可以利用在阅读过程中记下的笔记,但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回顾(Review):回顾全文,再次梳理文章的脉络,以便之后在学校学习时用到。

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不解的内容,可以上网搜索或查找相应的文献进行研究学习。

6、细水长流地学习。不要等到考试前的最后一晚才临时抱佛脚,做好学习计划,细水长流地学习。

7、下定决心学习,不要因为一点困难而畏惧退缩。一旦开始,你就要有不因自己的懒惰或畏难心理而放弃的决心,做到有始有终。

小提示

大声朗读学习资料,并用笔标出重点。

每两小时学习之后要休息二十分钟,吃点东西、喝口水或去室外走走。这样可以促使你在下一段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集中注意力。

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不要与人交谈。

怀着空杯的心态学习。开始学习前,先清空自己的大脑。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盛不下再多一滴水一样,装满东西的大脑也会学不进东西。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要打瞌睡。

即使不是你最喜欢的科目,你也要暗示自己,这是你喜欢学习的内容。

下定决心。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想想你的梦想,会增强你学习的动力。

将学过的东西,在大脑中形成画面回想一遍,有助于你的长久记忆。

将所学的东西与你的想象联系起来,你想象的画面会帮助你记忆所学的内容。

不断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帮助学习。假如你是个听觉学习者,你可以把要学的内容大声朗读出来,以帮助理解记忆。

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眼前的作业题上,不要任由思想到处飘荡,一会儿想想其它科目的作业怎么做,一会儿又想想学校里的美女帅哥什么的。

警告

先理解,能帮你更快更有效地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学习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头脑、平静的心情。不要一边生着闷气,一边做作业。

阅读之前,要了解阅读的目的。在读的时候,要始终牢记阅读的目的。

不要过度学习,也不要临时抱佛脚。否则,会增加你的压力,提高学习的难度。

[如何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如何高效学习]

如何学习网络 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 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 学生应尽量摆脱以前被动学习的方式, 而要主动去学习, 感兴趣去学习, 这样, 学生一定会快乐的学习, 快乐的成长。下面我来谈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一、怎样使学生对自主学习感兴趣

先说说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 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 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1.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如何教, 学生就如何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占的是主导地位, 学生是次要地位。而如果我们改变这种模式, 将教学模式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 那么学生就不再是被“填鸭”的一方, 而是真正动脑筋的一方。另外, 这种模式中的老师并不是彻底退出教学环节, 而是要起一个方向引导的作用, 可以在大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把握。譬如, 可以对一节课先设出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中要用到已经学过的知识, 也有在本节课内要学习的新知识, 但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知识, 而是让学生在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自己去补充、学习新的知识, 老师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帮助。这样, 学生既完成了任务, 取得了成就感, 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那么学生会非常乐意的将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学习。

2. 老师的引导

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做甩手掌柜, 要给予恰当的帮助;但又不能做保姆, 什么都帮, 要拿捏一个度, 这个分寸, 还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的摸索。

3. 学生能自我控制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能适应的, 为什么不能适应?因为过惯了老师讲知识的日子, 要让他自己去动脑子, 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当有学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去学习发现、去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那么他就会放弃学习, 转去做其他无关的事情, 所以在这一点上, 老师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没有学习的自控能力, 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将是空谈。

二、为什么学生要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性的, 有的学习比较省事, 俗话说“脑子比较灵光”, 有的学习比较费劲, 就是传说中的笨。如果将会学习的同学和不会学习的同学放在一起学习, 那么学生与学生之间会有一种无形的竞争性, 不会学习的同学也会比平时个人学习的压力和自觉性都来得高, 学习效果比平时要有所提高。另外, 不会学习的同学还可以请教会学习的同学, 学习一些好的学习方式和思路, 对他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三、怎样有效率的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人类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 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可定义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1. 提出问题, 学习者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导向, 通过提出问题, 促使学习者卷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促使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 又要有一定的可接受性。一个有难度又可接受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把探究性学习引向实质和深入。

2. 收集数据 (证据) , 扩展和解释问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 学生需要搜集用于解释和评判问题的证据。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动手操作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可以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实证材料, 对他们的探究进行扩展和补充。

3. 形成解释, 学习者对所探究问题作出回答

解释是将所体验到的直接经验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解释要超越现有知识, 提出新的见解。对学生来说, 解释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和知识的增长。

4. 评价结果, 学习者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 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 或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实验等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求证和评价。在探究性学习中, 学生须要面对不同的解释结果并展开讨论, 通过比较各自的结果, 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推理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等, 以保证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结论与适合其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5. 检查结果, 学习者交流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找出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表述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引入新问题或者加强在实证资料与己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已有的联系, 结果是学生们能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矛盾, 或引发新的问题, 导致进一步的探究或最终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共识。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网络 篇3

一、教会学生怎样充分利用好计算机网络

第一,引导学生搜索有用的学习资料和好的方法,并能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是很好,在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是有限的,针对这种现象,我特别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第二,我向学生推荐两个搜索引擎:Google和baidu 搜索,学生们因此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不仅缩短在有限的时间内速度找到资源,而且还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知识是无穷大的。

二、挖掘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没有好奇心,也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没有注意就不会去发现、去探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成为学习的奴隶。与其强迫学生苦涩地学习,跟在老师的后面死记硬背,不如大胆创新,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本身的注意、好奇和兴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计算机最关键的动力是好奇心、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倒置的方法,即先不告诉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先告诉学生结果,再由学生自己去探讨获得结果的方法,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进行“艺术字”的教学中,我先演示事先做好的几幅艺术字。学生看到漂亮美观的艺术字后,问:这些漂亮的字是怎么样做出来的?然后我再演示讲解艺术字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学好计算机

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生化每堂课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如:在《制作贺卡》教学时,我首先利用HiClass SW广播教学让学生欣赏获奖的一些图文并茂的精美作品。“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并且让他们比较每幅作品是否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样在思考中他们知道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都迫不及待地要动手操作。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锻炼,操作上也有了一定的經验积累了,这时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书上的内容,然后来进行相关的操作,在操作中来发现问题,做好记录。这样由于学生真切的感到遇到了困难,也就迫切的想要解决,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一种倾向,是行为的动力。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的乐趣

让学生感到有用武之地,学习就会更加愉快、积极、主动。例如,在教汉字输入以后,我就讲文字编辑软件的使用,进行排版练习。在教学完后,我让学生在电脑上写作文或默写诗词,写完后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提高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写作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劳动成果的滋味。

在教Flash课程时,我针对知识结构,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如当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讲完帧的使用后,我让学生利用这些基本操作方法随心所欲地设计各种动画。他们设计出不同的动画时,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教师应利用现有的与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知识紧密结合的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例如,上机的第一步便是鼠标和键盘的使用,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刚开始指法练习时,不少学生的手放在键盘上却不知如何去动,好像此时的手已不听自己使唤。怎样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指法的同时对指法练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打字速度呢?我在鼠标练习教学过程中增加了“纸牌”游戏。在翻牌的过程中,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在移动位置时,又巩固了拖动操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美好的前景,也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深刻影响将会改变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并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的根本变革。

五、让学生在课后学会应用

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想到用,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为人脑的延伸物,让计算机为我们思维、动筹、论证、决策,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的孩子们为什么能在国际大赛中摘取金牌,就是他们学以致用,在用中加深理解,把计算机变成了自己的得心应手的工具。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泛指学用一般工具,对学用计算机这种智力工具,就不仅仅是“生巧”了,而是“益智”,有利于开发智力。计算机中浓缩着人类智慧的结晶,集成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通过人脑指挥电脑,电脑帮助人脑的过程,会使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在未来世纪大智大勇,富于创造才能的人,一定是会使用电脑帮助自己工作的人。

如何学习网络 篇4

1、利用白天时间

一般来说白天的时间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是最好的,因为睡了一觉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记忆力与思维能力都非常好,这个时间段用来背诵或者学习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和难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利用好琐碎时间

对于英语单词或古诗词背诵,相信是很多人最头疼的事情,对于这些背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琐碎时间,不用占据我们是主要学习时间,而且通过琐碎时间的反复背诵会加深我们的印象。

3、学习要安排轻重缓急

如何学习网络 篇5

做人需简单,不沉迷幻想,不茫然未来,走今天的路,过当下的生活。

记性太好,有时候是一种负担。容易忘记往事的人,是幸福的。

幸福应该是来得巧,而不是来得多。就像口渴时喝上一杯冰麦茶,而不是吃撑时再上满汉全席。

忘记失去的`,感激拥有的,期待将至的。随风而行,随遇而安。

如果总是跟过去过不去,觉得未来没未来,那现在就只会是乱糟糟的现在。

有时候,冷漠并非是无情,而是一种避免被别人伤害的工具。

我们永远不会像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幸福,也永远不会像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痛苦。

人生不要活的太任性,因为你是活给未来的你。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你。

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

生活,都有“艰难”这个副产品,却也有时间这副良药,将不幸变成有幸,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时间是单行道,过去了,回不来。

爱一个人的感觉很踏实很安定,不是二选一,也没有如果,更不是将就和替代。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如何利用电脑网络学习英语 篇6

[作者] 赵宝斌

[内容]

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 电脑辅助语言学习(CALL -Computer -Aided

Language Learning)得到了进一 步的应用。 通常我们通过各种手段辅助英语

学习,但利用因特网学习英语同其他的手段相比,有许多优点,如 :信息量大,

因特网上的信息可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交互性强,使用电脑可

以让你在一个比 较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相互交流;知识更新快,网络上的语

言,同实际的语言发展同步;趣味性强,电脑软 件采用的多媒体技术引人入胜。

所以因特网可以更好地辅助我们学习英语,在因特网上,我们通过下面这些方 法

辅助我们学习英语。

1.访问英语学习网页。有些网页提供了各方面大量的英语学习信息和资料,

象听、说、读、写、语法、测 试、背景知识等,这些资料,包括一些声象资料

都可以下载下来,下面推荐三个国外英语学习网页:

1)eleaston.com/english.html

2)www.eslcafe. com

3)www.aitech.ac.jp/~iteslj/

如果你想访问更多的网页,可通过搜索引擎来进行查寻,如:雅虎(Yahoo),

你可以键入:“TESL”、“ ESL”、“TEFL”、“EFL ”“”English learning“、

”English study“、”Distance learning“等单词和 短语进行搜索,你会找

到你想要的信息和资料。

2.参加网上的在线英语学习新闻组。通过网上的英语学习新闻组,交流学习

英语方面的经验,询问学习英 语中碰到的问题。

现推荐一个国内新闻讨论组的服务器:济南万千 webking.

online.jn.sd.cn。首先设置好新闻服务器, 然后从讨论组中找谈英语学习的新

闻组。你可以看到大家在网上正在讨论的英语学习问题,通过向新闻组发送 电

子邮件,你可以发表你的意见,也可以提出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有人会给予答

复。

3.利用电子邮件参加英语学习讨论组。这种方法和在线新闻讨论组形式差不

多,但这种方法更经济,而缺 点是没有前一种答复问题快。因特网上有许多英

语学习讨论组,象英语精读讨论组、科技英语讨论组、英语写 作讨论组、在华

英语外教英语教学讨论组、亚洲人讨论英语学习和教学讨论组等,现推荐三个国

外讨论组:

1)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讨论组一地址:listserv@cunyvm.cuny.edu只在信

体上写上:sub TEST-L你的名, 你的姓;

2)英语学习爱好者讨论组一地址:Majordomo@coe.missouri.edu只在信

体上写上:subscribe English- 1;

3 )英国广播公司(BBC )主办的英语学习讨论组一地址:majordomo@

lists.bbc.co.uk只在信体 上写上:subscribe BBC-ELT。不同专题讨论组的

订阅方法有所不同,当你发出预订这些专题讨论组的电子邮 件后,一般你会收

到两封信:一封是你被通知成功地加入到讨论组里,另一封信是说明该组的目的、

使用方法 以及主管人和单位的`名称和地址。有的需要你发一封按要求写的回信,

有的让你读该组的章程和规定。你同意 后,发回一封有你署名的邮件。这里有

两个重要地址要说明一下:一个是发给全体专题讨论组成员的地址,该 地址可

以提出问题和就别人提出的问题发表你的观点。如果该组有1000人的话,这1000

人都能看到你的问题和 观点。还有一个地址是发给该组主管人的,如果你有什

么技术问题或想退出该组,可以发给该地址,一定不要 发错。

4.参加电子布告栏系统(BBS )英语学习讨论。电子布告栏就象一块大公告

板,你可以把有关英语学习的 问题粘贴到上面,有人会作出答复。现推荐一个

电子布告板,搜狐(SOUHU)BBS”英语论坛“。进入搜狐论坛 网页

forum.Sohu.Com/forum/,首先进行用户注册,要求你起一个

名字,设一个密码,并要 求你填一些其他有关内容,如:通信地址、电子邮件

地址和电话等,然后进入布告栏。如果你想访问更多的网 页,可通过搜索引擎

来进行查寻,你可以键入“BBS ”进行搜索。

5.在网上交国外笔友,通过电子邮件我们可以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因特网

上有很多笔友网页,在这些网 页上,你可以看到来自各国的人打出的征友广告,

你可以选择你要交的朋友,你也可以打出你自己的征友广告 ,你很快就会收到

同你交友的邮件,现推荐三个交笔友的网址:

1)www.wfi.fr/volterre/keypals.html

2)dei12.lang.uiuc.edu/penpals/

3)www.linguistic-funland.com/addapal.html

如果你想访问更多的交友网址,可通过搜索引擎来进行查寻,你可以键入

“penpal”和“keypal”进行搜 索,你会找到更多的网址。

6.免费订阅英语学习杂志。因特网上有许多免费的英语学习杂志和定期发给

你的有关英语学习方面的电子 邮件。现推荐几个免费的电子邮件杂志:

1)地址:vu47-request@burger. forfree. at 只在信体上写上subscribe

vu47和你的电子邮件地址, 每周会发给你一封有学习英语词汇、短语和语法内

容的电子邮件;

2)地址:trivia@mailbits.com你就会每天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对英语的

一个词或一个表达形式做解释说 明或说出来历和典故;

3)地址: up-to-date-idioms-subscribe@onelist.com你就会每个

工作日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每次 教你一个美国成语,给予解释并举例;

4)国内的免费电子邮件杂志“英文天地”, 地址:list @ soim.com.主

题上写:subscribe English。 每周会收到三封有关英语学习的电子邮件。

7.利用因特网上的聊天室(chat room )进行英语方面的交流学习。

现推荐雅虎聊天室:进入雅虎网页 http: //events.

[1][2]下一页

>yahoo.com/netevent/Chat Rooms/,首先进行 入室注册, 要求你起一个名字,

设一个密码,并填一些其他内容,如:通信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等,然后进入 聊

天室。你还可以下载网上寻呼(ICQ )软件并注册得到自己的ICQ号,可试一试

随机聊天,也可以随意找到你 想谈的人。随后, 如果你想同某人直接用麦克风

谈话,下载buddyphone即可。

8.利用因特网可以查寻英语学习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因特网上有许多查寻

系统,如:字典、百科全书、图书馆等。现推荐几个查寻系统:

1)www.m-w.com/dictionary在线英英Merriam Webster字典;

2)www.ipl.org/网上公共图书馆;

3)clever.net/cam/encyclopedia.html网上百科全书。

学习英语需要一个英语环境,但是我们不可能经常和英语是母语的人直接面

对面地交流。因特网可以说从 空间上拉近了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世界

变成了地球村,给世界上的人们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交流的 机会。利用网络

学习英语可弥补一般方法的不足,必将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学习中如何有效掌握学习策略 篇7

一、英语教师在掌握学习策略中的关键作用

(一) 在学习中相信大部分的学生都深刻的体会到, 如果有了教师对自己充分的肯定与赞美, 那么一定会在学习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但是反过来如果自己的付出还是得到教师的批评与否定, 那就更加提不起对学习的兴趣。对于中职生的英语学习中也是如此, 他们本就因为各种原因而学业没有那么优秀, 英语的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差, 因此对英语的学习更是厌恶。而作为他们的教师, 则要仔细去发现学生们的特点, 并且在学习中充分的给予他们尊重、肯定与赞赏, 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受到鼓励之后, 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 现在全国或者全省的范围内都在实行统一的英语教材, 但是统一的教材未必就适合中职院校的学生。因此, 在课程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们有效的掌握到学习的策略, 教师可以进行自主的创新, 这种创新也必须要在符合教材的基础之上, 适当的对统一的教材进行取舍或者增加其它知识, 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发符合本校学生自己的教材, 为其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手法, 使英语课程适合于学生。

二、如何有效的掌握学习策略方法

(一) 英语单词的学习策略方法

英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一方面, 在单词的学习中, 教师应该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学中出现的新单词进行充分的扩展与补充, 比如说在对学生进行新单词的教学中, 可以通过相关的例句或者词组, 在不同的语境中列出新单词的反义词、近义词或者同根词等等, 也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去补充。让学生们在实际的语句运用中掌握新单词的用法, 以及与其同义词的区别等等, 从而对新单词灵活的运用, 在阅读和文章的写作中做到融会贯通。

另一方面, 想要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单词的学习策略, 就要做到从根本上了解单词的本意以及它明确的运用方法。在文章的学习中如果碰到有生词的出现, 教师就可以根据语境的意思进行明确的及时分析, 使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更能把握住知识。另外, 还可以对词义的结合进行强化训练这方面进行的练习题目。

(二) 英语句法的学习策略方法

单词是组成语句的基础, 语句也是组成文章的基础, 而如何有效的掌握英语学习策略, 最重要的就是句法的练习。在进行英语的教学中, 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从简单向难点过度, 逐步的在练习中提高学生们优秀的句法掌握。在学习方法的方面则可以教育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章阅读, 进行潜意识对句法的印象, 并且在阅读中了解语句的特点以及应用的背景, 并且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效的进行引用, 或者进行模仿写作等等。

相对于在教师的教学中, 则可以采用语句的合并、语句的改写等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与此同时, 应该进行对常用的词组或者语句进行经常性的练习, 使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 并且可以在英语作文的写作中对结构复杂的句式可以应用自如。通过这样平时课程中大量的练习, 提高学生们对于语句的熟悉度, 掌握语句的应用, 从而可以提高英语作文的写作, 也能避免出现中文惯性思想出现在英语作文中。

除此之外, 在英语的句型中,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五种句型之外, 还有许多其它特殊的句型需要学生进行掌握, 如There be等强调、倒装句等句型。这些句型如果能够被学生熟练的应用,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英语作文变现力。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让学生们能有效的把握住这些特殊句型的学习策略呢, 这就需要教师在句法的教学基础上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了。

(三) 英语句式的多样化学习策略方法

英语的句式从结构方面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三种。例如并列句多是以and, but, so来进行连接, 它们之间的语句关系是并列的。从其各个的特点上来看, 其功能的表现性也各有不同。并列句和复杂句因为结构比较复杂, 能够表达相对来说复杂性的内容, 并且句子整体较长。而简单句结构就比较简单, 表述简洁有力。而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优秀的英语作文中大部分都运用了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 并灵活的进行转变, 从而才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最佳。

三、中职英语掌握学习策略的技巧

在本人对中职英语的长期实践教学中, 同时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 对如何有效的掌握英语学习策略积累了一些技巧。

(一) 学会运用规律。在英语的教学中有许多规律可循, 比如说对单词的记忆, 其实大部分的词根都是一样的, 都是后缀进行变化而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词义, 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 就会容易掌握单词学习的策略。

(二) 学会运用推理。英语的文章阅读中涉及到大量的词汇、词组, 有些甚至于教师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对于学生来说, 不要让其养成碰到生词就查字典的习惯, 而是要根据上下文的表现或者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对生词的推理, 从而理解文章的意思。

结束语

英语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学习的过程, 同时也是掌握学习策略并且投入运用的一个长期过程。英语学习贵在坚持, 作为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 更是应该根据学生们不同的特点, 而更改传统的教学观念,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 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学习策略, 比直接对其进行教育要有效的多, 而且学习的策略能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学习质量。

摘要:本人在中职英语课程长期的实践授课教学中, 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如何有效的掌握学习策略进行不断的探索, 本文也就此为研究目标, 分析了其相关的内容。首先就教师本身进行了定位, 然后就英语学习中单词、语法等内容的学习策略进行了阐述, 最后总结了一些给予学生学习英语的技巧方法, 希望能够借此主要对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帮助。

关键词:英语,中职生,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桂珍.中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 (02) .

[2]陈涛.影响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 (08) .

如何学习网络 篇8

【关键字】网络环境 网络化学习评价 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传统学科评价的不足日益凸显,笔者尝试在网络环境下针对不同学科尝试开展学习评价,力求对职校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客观。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想法及做法。

一、网络化学习评价概念的界定

网络化学习评价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教育评价即: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把学习评价的信息反馈给学生也是非常重要。在学习评价标准设计时,也应对学习信息的反馈内容、反馈时期、反馈方式进行评价。

网络化学习评价。对于网络化学习评价,笔者更愿意把它当做一种机制来理解,复杂的理论体系和可实践的操作内容决定了它的这一特点。笔者觉得,网络化学习评价应该包括如下内容:(一)教育评价和网络化学习评价是一致的,后者包含在前者内。可以理解为,运用网络环境进行相关教育,对学习的人和学习过程、成绩进行评价。(二)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对学生学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三)网络化学习评价并不是仅限于鉴别,在探讨网络化学习的“增值”途径上,也应该加以推广和应用。

由此看来,网络化学习评价并不是教条式的,它是灵活和开放的,所以无需作什么精准科学的定义。在其具体内涵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和认识它:第一,网络化学习评价就是根据网络化学习目标对教育价值做出的判断。第二,对其价值判断和增值的途径进行探索,这样一个过程,网络化学习评价不能缺少。

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注意的几点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它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关系的变革。不仅仅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支柱,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一)主体多元与过程多面的统一

1.主体多元在以往的评价中教师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往只注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昨天”的评价,没有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学生、教师(包括学校学生自己的任课教师,也包括学生在网上聘请的导师)、家长(自己的家长、其他同学的家长)、科学家(主要指在网上自愿担任学生志愿者的科学家)等人士参与评价。

2.评价多面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由原来的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由被动反应转变成积极的意义建构,从评价具体的、独立的技能转变成整体和跨学科评价,注重了元认知(自我监控和学会学习的技能)和认知技能(动机和别的影响学习和成功的因素),转向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从零散的事实的积累和技能转变为强调知识的应用。如果只是凭借书面测验和考试并不能适应科学课程的发展,以多种方法对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观察与记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教学内容,然后以此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并改善教学方法,如果必要应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这样的观察应长期、系统,同时需要相应的记录。

杰出表现记录: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活动过程中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信息(如学生的超常表现、独特见解、新奇创意等)及时记录在案,供终结性评价时参考。

测验与考试:这个有两个方法,其一,进行学习前的摸底考试,看看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如何。其二,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考试方法不应拘泥于以前那种书面考试的死板模式,应以新情景的运用为主,口试、笔试和临场实践操作等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要求来,推陈出新,有趣好玩,又可以检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恰当选用评价工具

网络背景下常用的评价工具有:网络化的统计、个人网站、BBS论坛、课题文档、BLOG电子档案袋等。

三、数字化评价的推荐模式

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各种类型的试题库,学习者通过使用一些随机出现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借助统计图表或S-P表进行学习水平的学科评价。

模式一:单机版。

电脑游戏式利于激发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交互式评价主要应用在基础方面,答案是唯一性,较简单。评测型工具(自主测验型、挑战型、游戏型等)常见形式有:选择、判断、拖对到正确位置、填空;数据统计主要是对学生的考试成绩等借助excel进行统计、排序、分析,这种评定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程度、等级或数值,分别称为定性量表、程度量表、等级量表和等值量表。

模式二:网络版。

网络版模式常见载体有专题学习网站、电子档案袋文等。

专题学习网站:优异研究院是一个能体现互动学习精髓的教育网站,实现了传统学习模式向现代学习模式的转变。可指导学生申请优异研究生,享受优异网提供的免费教育服务并更好地开展在线研究性学习讨论;作为教师,可以申请成优异导师免费建立导师个人专集。 电子档案袋。借览文件夹评价,创立学生电子作品集。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将每个学生在相关课程学习期间做的所有工作总结、整理成个人的“文件夹”,并进一步制作成个人和课题组的网上学习主页(包括学习计划、学年论文、学习体会、读书笔记、调查报告、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和资料库等),反映某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取得的进步,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以此作为评定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灵活选取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习方法之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篇9

一、分析学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

1。学习时间很长,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刻苦就会有收获,即使在疲劳的时候依然要坚持,可是当学生疲劳的时候,思路变得不清晰,面对大量的知识,觉得很乏味,甚至失去兴趣。有时候,上课、以及自习课容易走神,学过的部分容易被忘记掉。一些学生由于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身体素质也在下降,甚至生病,这样一来要想高效的学习,可能性不大。

2。重复着大量同样的内容,没有做到精简。高三结束之后,如果有心把自己曾经做过的试卷、作业、资料等拿过来看看,一定会发现重复了大量同样的内容,甚至是原题,还有一些学生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无限大的题海中,从做题的时间上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从做题的数量上看,面前的一堆纸张已经说明了问题。那么现实中能解决了多少属于自己的问题才是关键。

3。学东西仅靠死记硬背,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也没有将自己学到的内容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现在的高考,很少考查哪些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大部分集中在理解和运用上,如果知识不能体系化,运用化,仅仅靠死记硬背的话,即便你能对考点倒背如流,考试分数可能依旧不理想。特别是一些文科的考生,很多人觉得背书是根本出路,某某科如何背,可想而知,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在接下来备考中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4。没有根据的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安排学习规划。很多学生被动的跟着学校复习的节奏走,自己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更没有得到解决,问题摆在那,没有得到解决,你怎么会能做到不断的完善和进步呢?高考竞争强度可想而知,谁能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谁就能脱颖而出。

5。资源没有合理的运用。作为高三的学生,要合理的运用资源,可供选择的资源有老师、资料、同学等等。现实中,你遇到的难题,也许对别人来说,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很多人由于性格的因素,觉得一切靠自己,需要别人帮助却不好意思表达。包括我班上的学生有很多也是如此,有的学生从来没有单独问过题目。如果有一天静下心想想,自己为什么丧失掉很多机会,很容易想到自己曾面对多么好的资源却没有应用好。

6。心态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由于自己学习效率不高,害怕看到高考倒计时牌,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时间追着跑,而不是自己合理的应用时间,还有的学生由于对学习认识方面的存在不足,觉得难题、瘸腿科目就很难补上了,随着时间离高考越来越近,变得很纠结,纠结这个词以前解释过--用一半的时间怀疑自己,用一半的时间来宽容自己,结果整天把自己弄得不快乐,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当然影响备考效率的心态因素很多,需要及时调整。

除了以上六个方面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例如学生学习的方向、方法、应对考试策略等环节中存在不足,也会影响学习效率,毕竟是学习效率靠考试来检验。面对以上的问题,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如下:

二、学生如何高效的学习

1。写下那些让你感到焦虑和担忧的事情。你日夜兼程、身心疲惫,为的就是能早日解决你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棘手的问题。那些让你感到焦虑和担忧的事情,更是你迫切需要的解决的。现实中,只要你想进步,就会遇到困难,自然也会有一些事情让你焦虑和担忧,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逃避,掩盖,还有很多人自负,当然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会收获失败。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一样,那么要想问题得到解决,前提是知道自己遇到哪些棘手的问题,预判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备考就是为了更好的应对,而不是掩盖与逃避。举一个例子:

某某同学在全面审视自己以及认清形势后写下这样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一直以来困扰他的问题,还有在分析的基础上,可能将会出现的问题:

长期困扰自己的问题:

性格因素:拖延、偏激、浮躁、、、

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语文现代文阅读存在问题,数学解析几何、最后一道压轴题不容易把握、、、

考试中遇到的问题:时间分配不合理、笔误、、、、、、

最担心的事情:、、、、、、

在分析的基础上,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现实中,为什么说自己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主要因为,自己很难看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特别对备考的中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看清楚自己还是有必要的。

2。需要适当的反思,进一步思考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

反思也是为了更全面的审视自己遇到的问题,例如说上面列举的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看看有哪些是与自己实际情况很相近?我们找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反思一下以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做的,为什么没有效率甚至没有效果?这样对于很多问题你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3。有效的利用时间。时间是水,如何化零为整是一门学问,效率高的学生都是非常善于讲别的同学嬉戏打闹的时间充分利用。

4。集中利用资源优势解决你遇到的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阐述,有时候,最好的资源就在身边,这个世界,方法总比困难多,可是很多人只迷恋有一个万能的方法,能解决自己棘手的问题,可是一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这个方法,原因是想法错误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审视一下自己,你的老师、同学、资料、同学手上的资料,有哪些值得你利用的呢?

5。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运用在做题上。有时候,学生问我,整天背诵英语单词,可是英语成绩就是不见提高,这是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你背诵的东西没有在现实中运用,导致你背的单词,是独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忘掉了。

如何学习网络 篇10

寒假中,同学们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此时高三备考已经进行了一半的路程,最适合停下来反思自己复习过程中的得失。在此我们仅以学习方面的优劣对考生进行划分,和大家共同探讨不同层次的考生在未来的复习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1、优等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优等生在这里指的是成绩处于一本线以上的考生。对于这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来说,往往会因为学习上的优越感而漠视学习上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考试中的失分点渐渐变成了“盲点”。他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① 继续保持优势是前提。这部分同学首先要认识到高三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阶段,其他同学很有可能通过正确的复习方法,追赶上来,因此不能对以往取得的成绩过于满足。

② 从小处着手是原则。优等生失分的地方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因此考生就要检查自己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习惯性失误和习惯性失分的现象,抓紧时间及早规避。另外在答题过程中也要注意步骤完整、书写规范、尽量使用学科术语,确保能拿到的分数不丢分。

③ 学科均衡前进是目标。虽然优等生在分数上具有领先优势,然而仍然存在自身的弱科弱项。只有将弱科补好、让强科更强,才能使各科均衡地向前发展,而不至于担心考试中弱科弱项随时可能带来的隐患。

2、中等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所谓中等生,也就是成绩在二本线上、一本线下的考生。对于那些录取率较低的省份和教学质量平平的高中里的中等生们,更要在高三这关键的一年好好努力一番,争取使成绩从中下游变为中上游,甚至突破中等生的框框,一跃成为优等生。这类考生备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跟上复习进度是前提。在高三复习的时候,一些中等生往往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弱科弱项而忽略了与老师复习同步,就好比狗熊掰棒子,错失了吸收老师讲授重点知识和解题技巧的最佳时机,使自己整体成绩提升举步为艰。

② 合理分配时间是保障。中等生在时间分配上是最为难的:一方面想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一方面又想努力提高弱科弱项。因此这类同学需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以保证复习能够高效而持续稳定的进行下去。

③ 补足弱科弱项是关键。弱科弱项是中等生们感到特别棘手的地方,但也确实是提高成绩最具希望的地方。因此这类考生要重视对弱科的复习巩固,避免一提到成绩,要么只看到自己最出色的科目而忽略了弱科的存在,要么只看到自己最薄弱的科目而失去了复习的信心。

文章转载至:ces学习法

3、学习较差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这类学生是指成绩在专科线上、二本线下的考生。这部分考生所面临的处境有点尴尬,因为成绩不尽如人意,往往受到老师的忽略与同学的嘲笑,因此他们的内心非常脆弱。那么,这部分同学是不是想要提高成绩就无计可施了呢?他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① 树立临考自信是前提。成绩较差的孩子一般存在自卑心理,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会畏首畏尾,不敢对自己有太多的期待。但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倘若考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顽强的毅力紧追猛赶,成绩迅速提升的可能性相当大。所以,不管在什么时间段,都不能放弃自己追逐的脚步。

如何学习网络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学习 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47-01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倡导阅读教育,让名著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经典伴随学生成长。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参与“语文主题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给学生一份快乐,引导学生成长

“语文主题学习”就是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让学生把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以阅读文章为主,尽可能地增加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好语文。做好“语文主题学习”要努力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阅读指导

对学生進行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既完成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小学阶段最基本的阅读数量,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把学生引入到阅读的自由王国之中。因此,“语文主题学习”深受学生的喜欢,用阅读的方式,给学生一份快乐,给学生一条自我成长的路径。“语文主题学习”所选书目都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外古今的精美篇章,能使学生从小就接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

(二)“语文主题学习”

开展班级“语文主题学习”读书会、校园读书会、亲子读书活动、师生读书会等多种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亲近文字、亲近文学、亲近文化,营造了一个自由阅读的空间,使学生在快乐、自由阅读的同时提高了文学素养。

(三)以阅读为主要方式

以阅读为主要方式,打造书香校园,倡导书香家庭,建设书香社会。学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积极策划和举办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学到最优秀的人类文化精品,让学生与最杰出的人物对话,使学生通过“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阅读的效率。“语文主题学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有力地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每篇文章都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典型性,富有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在朗读、诵读和默读中学会学习。选取的文章彰显了经典文化和人类精神的魅力,蕴涵着生命与心灵的智慧。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故事屋》丛书,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逐步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主题学习”承载着重要的教育责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学生可以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深深地感知世界、认识人生、感悟生活和提高审美情趣。如在五年级下学期,可结合课本内容,教学生学习《真爱无声》一书中的文章,这些文章彰显的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的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学习指导,教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孝心,使学生从文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也为学生成长为一名品德高尚、道德优秀的好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师生共同参与学习,重建语文课堂文化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脚下。”“语文主题学习”就是让师生共同参与语文课堂教学,重建语文课堂文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学习语文,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中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新。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阅读中注重搞好多重对话关系;强调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为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学生直接地去接触文本;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充分阅读、潜心阅读、体验感悟,通过阅读汲取智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语文主题学习”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是智慧人生的引路人。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文化素养,首先要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学习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博览群书,笔不离手,圈划批注。如学了《三顾茅庐》这个历史故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充分利用“语文主题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三国演义》。在课内与课外的阅读中,我设计了部分有趣的思考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以此把学生带进《三国演义》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些题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能细心一些,就很容易找到答案,通过简单的回答,给学生带来了兴趣。其次是教师让学生在“语文主题学习”中自读自悟,把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阅字典、资料解决,把读懂的文章、段落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和收获,读不懂的句子标上问号,进行集体讨论。再次是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如何学习网络 篇12

近几年,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科学调查、增强学习体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首先,利用万维网可以方便访问到海量前沿科学信息,还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互,这取代了面对面的会议与传统文本。其次,课堂中信息技术的精心编排能够增强学习者对科学思想的理解,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并使其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

但是,信息技术与科学学习的整合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对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要求,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一有闲暇时间就要练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再如,科学学习需要真实情境的创设,这也需要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如果希望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工作,那么学生参与的活动必须是真实有意义的,这意味着学生应该获得机会来应用他们日益增长的科学知识、练习制定决策、学习有助于科学家获取知识的社会实践和讨论。同时,真实性的需求对传统学校环境也提出了挑战,因为活动中包含着自我导向的学习者,他们通过不同的来源调查、解释、评价信息的可信度,进而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这样的活动很难实现。

如何克服上述难题?尽管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了一套工具来支持这种努力,但是单独的信息技术改变不了科学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如果希望利用信息技术转变科学学习方式,不仅需要塑造教师的教学法,而且需要研究者与教师的协同,并且需要我们去探索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协作性、实验性和评价性。

当前,已经有大量实例表明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学习方式转变是可行的,但这需要对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实施原理进行深刻理解。而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针对特定目的开发的,这就意味着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受到如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教师已有的关于技术的应用与情境的知识、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教师使用技术作为替代或辅助的教学实践。我们只有对这些因素进入深入探索,才能保证信息技术与科学学习实现深层融合。

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的内在逻辑

首先,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需要学生研究他们自身的疑问与问题,并搜集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有人认为,当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进行针对自身的调查并参与研究时,他们就有可能呈现更多的自主性,掌握更高的学习技巧,这也能够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关系。这个结果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被解读为“学校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其次,科学上的探究学习需要使用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来整理、分析和展现数据,这些数据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当学生进入网络与协作学习时,学习中就包含基于网络的通信工具,并用其分享信息。这些基于网络的技术,如网站、电子邮件、音视频的应用程序,都能够支持学生在本地或远程搜集、分享或传播信息。如果学生能够使用技术进行搜集、分享、传播信息,并且信息传播的范围超出了原有班级的局限,那么信息与通信技术就拥有了支持学生展开科学调查的可能性。

我们在探讨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的本质时,可以发现,使用技术的科学教学在学习本质上是一个使用工具谈判与交易的过程,这些工具带有自己的社会、文化与认知维度。McKinley建议,“所有知识反映的及其本身都是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知识的来源”,因此,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构建的、循环的、共享的。脑海中有了这种想法,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就能够通过网络访问分享信息,这就是科学学习的探究核心。

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的四个研究方向

在德国,“allgemeiner Didaktik”类似于通用教学理论,它包含计划、行为、教学思想等内容,“Fach didaktik”类似于特定学科教学理论,如科学、数学,德国的教师对这两种教学理论有着严格的区分。“Fach Didaktik”专注于特定学科、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Fach didaktik”三角形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图1)。三角形显示了教师、学生、学科内容间的关联,并把它们作为三个互相独立且彼此关联的实体。

在美国,教师教学法研究的关注点不是学科内容,这导致了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离,课程研究关注课程的实施与构建,教学研究关注测量结果与测量方法。舒尔曼使用他的学科教学知识(PCK)范式提出并描述了教学法与内容的交叉部分(如图2)。舒尔曼强调内容与教学法的整合,认为这可以塑造教师的专业技能,并认识到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的混合,它是教师的职责范畴,并能够展现出教师对自身专业的独特理解。

承继舒尔曼的PCK理论,Mishra和Koehler提出了TPACK理论,并指出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与概念基础,应该集中对教师行为与实践进行定向研究,强调重新定义PCK理论框架的重要性,应用技术的教师教学法理论框架需要考虑到工具、实践、境脉,以及这些因素结合的方法。Mishra和Koehler认为,在三种元素的融合中,TPACK超越了各个元素的简单叠加,并把孤立地使用某一元素视为对良好教学的损害。因此,当教师使用技术支持教学时,TPACK能够展示出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

基于TPACK理论,Angeli和Valanides将TPCK修改为ICT-TPCK模型,模型特别强调在教与学环境中ICT的整合。学习者对具体学科内容具有已知困难,也具有对学习中的境脉知识的了解,两项内容组合后会产生一定的意义,当特定的技术类型与内容、境脉、学习者、教学法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时,教师的ICT-TPCK将受到ICT影响,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使用ICT的能力有所了解,这样才有助于改造并增强学习。在科学探究性学习案例中,这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新方向:探究学习社区(Co I)创造科学学习混合新空间

基于此前的研究,近年来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又产生了新进展:通过创建探究学习社区来创造科学学习混合新空间。

研究者发现,当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探讨问题时,他们需要频繁地通信以寻求解答、分享收获、查找新的信息,其中既包括课堂组织内的通信,也包括课堂之外的通信。Garrison、Anderson和Archer将面对面的协作学习与虚拟的协作学习结合在一起,对在线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创建了名为“探究学习社区(Co I:Community of Inquiry)”的框架模型。这一框架将网络视为组织成员使用数字工具进行通信、连接、聚集在一起的手段,从而试图透析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中将不同的元素进行精心的组织编排。

探究学习社区框架描述了三个元素:社会存在、认知存在和教学存在。关于社会存在,研究者指出在线环境塑造了组织成员的身份,学习者通过分享进行探究,在社会层面与精神层面投入精力展开这类活动。认知存在描述的是智力的参与,在网络建立起来之后,学术上对智力参与的研究越来越多,认知存在也意味着在线网络成员思想不断优化的过程,指出了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想法会产生汇聚,方便学习者进行整合与应用。最后,教学存在是建立在教师知识、教师对社会功能与认知功能的认识之上的,这需要开发出支持学习目标的教学法策略。Akyol、Garrison、Ozden讨论了教师与学生在分享过程中的角色,他们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担任的是促进者与向导的角色,对讨论与学习进行引导。

探究学习社区强调境脉因素。在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上,学习者在探讨中通过阅读、倾听、回应其他人来寻求正确的观点,通过这种多模态的讨论模式可以获得附加的学习体验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在线学习的境脉带来了新的复杂因素,Angeli和Valanides认为根植于社会的知识深受境脉的影响,因此,境脉与教学法、ICT、学习者同等重要。他们认为,针对校内的学生,教师对哪些事情可行、哪些事情不可行的理解受到教学与学习任务选择与实行的影响。当学习活动中包含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交流的时间不局限于课内时间时,新的境脉规则就会适用。例如,上课时在计算机上学习意味着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个任务,而在家或在校外时,学生就可以花费更多时间进行阅读、思考、回应。如果教师计划使用ICT在课外时间进行教学,就需要对ICT教学法进行精心的编排。

探究学习社区强调混合式空间的创建。在线学习环境下,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的学习者都可以随意加入,原有学习者与新加入的学习者一同参与练习,创建了混合式的第三空间。例如,当学生在课外通过视频进行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等传递信息或资源时,混合式空间就随之产生。在异步学习活动中,可以使那些不擅长面对面表达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自由地表达观点,并同他人一起参与到共同的意义构建过程中。因而,教师需要仔细考虑这种情况对教学的影响,这不仅要考虑ICT与教学法、学习者、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还要对包含其中的境脉有明确思考,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时规则与惯例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总之,这种共享活动需要教师适当管理,使其成为整个学习境脉的组成部分,以形成学生随时进行合作学习的资源。

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探索综述

回顾本文中讨论的五个理论框架,可以看出这些框架是如何定义教师教学法的。纵观这些框架,我们可以对它们如何定义教师教学法进行审视,从中有所感悟。上页表对本文展示的框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概览。

Fach didakik阐述了教师教学法概念,但没有把它区分为一项独立的教师知识;PCK把教学法知识与内容知识的融合视为一个独特的领域,从而实现了这一区分,但是它没有对技术的复杂性进行表述;TPCK或TPACK强调解决特定技术的实践和过程,而ICT-TPCK在基于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定义,它阐述了ICT的特征及其对教师教学法的影响;CoI框架提出了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教师教学法,它定义了一种与面对面环境明显不同的学习空间,其中包含着社会、情感和认知三个学习维度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Angeli和Valanides的ICT-TPCK模式阐述了在使用ICT技术的教学中不同的学习境脉构成的学习体验,在科学探究学习案例中展现的教师教学法框架就是一种融合了现实课堂境脉与网络境脉的混合模式,图3展示了一种可能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PK代表教学法知识,ICTK代表ICT技术知识,CK代表学科内容知识,LK代表教师对学习者的了解知识,CXK1与CXK2代表不同的学习空间,这些因素交汇形成了一种包含着混合式学习环境的特殊ICT-TPCK类型。

上一篇:骨科手术同意书下一篇:政治课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