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心得体会

2024-10-2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工程实践心得体会(精选8篇)

工程实践心得体会 篇1

本次认识实习定期为两周,通信工程实习心得。这两个星期在带队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前后参观了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通信服务中心、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视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子楼程控交换实验室、长沙市联通有限公司的应急通信车以及湖南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等,并听了湖南电信集团李主任、中国的网通湖南公司技术员郭学姐、中国联通技术员李学长、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主任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

1、湖南电信集团李主任精彩讲座

7月9号这一天我们参加了认识实习动员大会,会上带队老师王教授给我们说明了实习时的注意事项等各项事宜,并鼓励大家见习时要勤于向技术人员提问,继后湖南电信李主任给我作了一次十分精彩的讲座,他的讲座分为三部分内容:1)国家信息化战略、2)路径依赖与技术创新、3)电信网络可靠性。李主任给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努力学习,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部署为机遇点努力创新,认识路径依赖对一个人的影响,并扬善避恶。同时提出电信网络可靠性研究方面目前国内较为欠缺,同学们要抓住机遇,争取早日成才。

2、参观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通信服务中心的维护基站

7月10号这天我们参观了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通信服务中心,此中心主要负责面向铁道校区的5000多个用户提供铁通通话服务。在机房,工作人员主要给我们讲述了铁通通信的主要流程以及一些主要设备所提供的工程以及在通信网络中所起到的作用。老是重点给我们讲解了程控交换机的工作(此机房使用的是华为c&c08型号机):c&c08交换机可提供丰富的pstn、isdn业务并且可提供个性化的集团用户行业化解决方案。已经服务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主要地市XX多万集团用户。采用c&c08交换机有利于运营商赢得用户、赢得竞争。c&c08交换机128模块是大容量综合网络集成系统,由中央交换网(cnet)、中央处理模块(cmp)、同步定时系统(cks)、通信控制模块(ccm)、业务处理模块(spm)、共享资源模块(srm)、线路接口模块(lim)、后管理模块(bam)和综合告警箱(alm)九大部分组成。该系统提供足够多的标准物理接口和大型网络连接矩阵,通过软件加载指配网络资源和信令协议,从而构成各种大容量交换系统。

3、参观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视台、电子楼程控交换实验室

7月11号我们前后参观了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视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电子楼程控交换实验室。在电视台,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目前电视信号的现状,并指出现在数字信号正在大力发展,其将取代模拟信号指日可待。此电视台共有频段550mhz,一般每个电视台频道为8mhz,因此此电视台的容量为550除以8约为68个频道。仔细思考一下也差不多,我们平时看的电视就大概有50多个。电视台的信号主要是商家提供,也有一部分是直接从卫星接收的,接收来的信号一般都是通过光缆传输过来的,这个时候在接收端就有个光接收机来将光信号转变为模拟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后进行频道解调,并输出给终端的用户。

工程实践心得体会 篇2

1 成人夜大教育的特点与现状

成人夜大教育属于学历教育, 必须严格按照入学方式、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知识考核等一系列的规定来操作, 只有考核合格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成人夜大教育学员在年龄、层次、经历等方面参差不齐, 有的学员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 而现实又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专科及以上的学历和知识层次。因此他们希望学习起来越简单越好, 取得认可的方式和方法越简单越好。这时, 需求的现实性和学历教育正规性便产生了矛盾, 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就会造成顾此失彼。

成人夜大教育的学生来源主要是社会各行业、各阶层人员, 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 知识层次参差不齐, 年龄大小不一。他们没有连续的学习经验, 具备几何知识的情况有很大差别, 有的是中专生, 已经学过《工程制图》;有的虽然是高中毕业, 但仍停留在初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有的甚至不具备几何知识。因此, 在教学上仍按照日校生的方法进行的话, 教学效果将不甚理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成人本身的特点, 根据他们以后工作中的需要来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2 从实际出发, 优化教学内容

成人夜大授课时数与日校生相差不多, 但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因为成人夜大学生来自生产、工作第一线, 他们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应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必须把握好系统理论与知识应用的度;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 知识以体验、应用为重点。比如画法几何部分有一些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失去存在的实际意义, 可删去其中大部分内容, 教学时本着“必须和够用”的原则, 精选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容, 而把重点放在正投影基本理论。如工程实际中的截切和相贯一般出现在圆柱或圆筒上, 并且是正交形式, 且在加工中自然形成;其他的截切和相贯形式不但作图繁琐, 而且零件上也很少出现。因此回转体截交线、相贯线部分的教学内容要简化, 以减轻学生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

由于成人学生大多为有一定职业基础的现场操作人员和中等技术人员 (技校或中专毕业) , 教学内容应以“读图”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即要求学员熟悉工程制图的投影原理, 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明确工程制图的规范和要求, 掌握画图的基本程序和技能, 熟练识读各种工程图件, 准确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和要求, 从而指导操作和施工。同时, 通过画图技能训练还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工程制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课程,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分有合相得益彰。例如, 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在讲解截交线和相贯线时, 作者坚持在黑板上作图讲解, 同时徒手绘制一些相应例题的模型, 这样做既可以给学生演示作图方法和步骤, 使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对知识加以理解和消化;同时通过示范作用强化学生对国标规范的认识与应用。

在机械制图部分内容中, 作者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信息量大、生动形象、效率高。它可以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讲清楚或难以讲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模型演示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此外,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 在讲解“剖视图”时,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清楚地看到剖切面位置, 投影时哪些线原本是可见的, 但剖切后不可见了;哪些线原本是不可见的, 但剖切后在剖视图中要保留的等等。

成人夜大学生要同时兼顾工作、学习和家庭, 课外复习、巩固的时间少之又少,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应放在课堂上。《工程制图》是一门注重动手操练的课程, 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应多安排一些习题课;同时在每节课中要边讲边练, 通过随堂作图练习, 有意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作图速度和质量, 鼓励学生在大量作图练习中探求和总结作图技巧,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适当缓解夜大学生的工学矛盾,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 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避免眼高手低。

结束语

成人夜大教育是为工作在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实用人才提供专业知识和学历需求服务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 灵活、高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从而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工学矛盾,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技术,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探讨并解决在成人夜大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汝生, 张焕.成人高等函授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之我见[J].科技信息, 2008, 2:36.

[2]钟高.成人高等教育《工程制图》教学体会[J].科技资讯, 2009, 36:164.

[3]楼芬.成人业余生机械制图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5) :245.

工程实践心得体会 篇3

早在2006年的全国电子政务工作会上就明确提出:到2010年,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站在“服务型政府”的立场来看,“在线处理”至少要实现单个流程的全过程网上处理,并努力实现跨层级、甚至是跨部门的并联审批。笔者就工商、卫生、税务、交通、社保、环保、海关等代表性行业和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处理”情况进行网上调研,归结为以下几种模式:一种是在部门级或省级仅限于“办事流程的网上公示”、“相关表单的下载”;一种是在部门级或部分省级范围内实现了部分项目的在线填写申请、在线查询和许可公示,但多数是在多个不同的系统中分别实现,没有直接的数据交互;还有一种是仅在部分省级范围内实现在线填写申请、在线查询和许可公示,且各省所用系统不同。总体上,缺乏在线处理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网上行政审批的深度实现和良好运行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要解决好的一道难题。广西质监局在推行“金质工程”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大胆实践,通过“金质工程”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使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批实现按顺序、按时限办理,行政相对人从网上提交申报材料到去办事大厅领取证书,不必与任何人联系,规范了公共权力的行使,真正体现服务于公众的目的。在采取多种举措促进“金质工程”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良性运行发展的同时,广西质监局还显著提升了行政效能,将所有在网上受理审批的区局具有终审权(无需报送总局审批)的许可事项在法定办结时限的基础上提速了30%,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项目背景

“金質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的要求正式立项批准,并将严格验收的工程项目。“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开发,依托专网建立系统,纵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采用二级(省局和质检总局)或三级(市局、省局和质检总局)部署实施运行。“金质工程”应用系统在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实施应用工作的难度,故在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之前采用试点的方式。

质量技术监督部分在“金质工程”应用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包括特种设备监察、食品监管、质量监督、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等八大系统。经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动报名,再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筛选,最终确定广西质监局为“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质量技术监督部分的第一个试点局,全面部署“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在全区系统内同时应用。2009年6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同志出席了在广西质监局召开的“金质工程”应用系统运行试点现场动员会议并发表了讲话,正式启动了试点工作。应用系统采用二级(省局和质检总局)部署模式,全区采用省级大集中部署,将所有“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部署在广西区局中心机房,由信息中心统一维护。经过系统安装部署、调试、人员培训、试运行到正式运行,将全部应用系统逐一推进上线使用。至2009年12月18日,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作为最后一个上线运行的应用系统在广西质监局正式投入运行。

二、应用系统简介

“金质工程”应用系统通过将组织机构代码、产品分类代码等基础数据在全国系统内共享,保证了关键业务数据的协调一致性。“金质工程”是一个实时的系统,通过数据交换机制,各区县局、地市局办理业务的数据可以实时地传输到省局,省局的数据可以实时地传输到总局,为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行政监察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是“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质量技术监督部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实现了质量技术监督业务(食品、工业产品、特设设备、计量等)行政许可从新申请到许可发证乃至后续变更、扩项、注销等行政许可生命周期内的全过程审批工作的信息化处理。系统依据许可管理权限实现总局独立办理、总局、省局联合办理和省局独立办理三种业务模式,实现许可业务同级和分级协同及信息流转。该系统是集咨询、申请、回馈于一体的“一站式”窗口,包括行政许可工作和行政许可监督监察两大平台。

(一)行政许可工作平台

行政许可工作平台包括在线申报服务系统与许可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分别面向公众和办公人员提供在线申报和审批办理服务。

1、在线申报系统

在线申报服务系统主要实现三个功能:在线申报、结果查询与信息反馈以及结果公示。

(1)在线申报:采用向导方式,引导用户从许可事项类别、属性、办理流程、政策依据等定位到许可业务的申请,通过互联网在线填写行政许可申请书,在线提交申请资料。

(2)结果查询与信息反馈

为互联网用户提供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状态与结果的查询,以及其他信息查询。行政许可申请人可以依据申报号查询已申报许可事项的当前办理进度,可以看到审批过程中工作人员给予的反馈信息。

(3)结果公示

向社会公示企业或个人获证信息,公示获证企业或个人名称、发证日期和证书有效期,可以通过企业或个人名称进行查询。

2、许可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行政许可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是一个依据许可业务专业类别、办理人员工作角色和办理权限等而定制的办理人员在网上办理业务的工作环境,实现受理、审查和审批各环节的信息化处理。系统对各流程进行时限管理,实现自动计时、超时预警等功能。用户登录系统后将显示当前待办行政许可任务信息,也可以查看已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信息。

(二)行政许可监督监察平台

该平台实现对行政许可业务办理进度、流程状态、办理结果等内容的全程监控,以便对行政许可工作人员的行政许可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三、试点应用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

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是“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中涉及使用对象面最广的一个应用系统,也是实现起来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在推行网上行政审批过程中,针对我国在电子政务创新政府管理的过程中重“电子”轻“政务”、“数字鸿沟”、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和信息安全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广西质监局信息中心主动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经试点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采取相关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

(一)重“电子”轻“政务”问题及解决措施

以“电子”与“政务”并重的理念,重点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程序障碍和管理障碍问题。

1、程序障碍问题及解决措施

程序障碍源于网上办事与现实中办事在流程、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冲突。网上许可审批需要根据信息化的特点对原有的流程进行梳理、调整和实现。质量技术监督的行政许可业务的程序障碍主要表现在对于原有流程的调整和实现方面。

与其他行业或部门相比,质量技术监督网上许可审批办理同样分为受理、审查和审批三个环节,不同的是较大部分行政许可项目的受理、审查环节又具有特殊性。原有流程的受理环节,多数项目的申请要求提供相关证照的原件,从而涉及到网上办理的原件提交和确认问题。提交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申请方将政府部门出具的相关证照原件扫描上传,确认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审查组实地核查时现场核实或由申请方在领证时提供原件给业务人员验证。部分项目在审查环节需要特殊审查(如专家评审、检定、实地核查、抽样检验等),专家评审和实地核查涉及到网上专家选派、专家网上查看申请资料、技术审查费的网上缴纳与确认以及相关技术审查报告的真实有效性验证等问题。专家选派通过在优先考虑企业所在地域的基础上,对专家数据库进行随机抽取来实现。考虑到派出专家分散在全区各地,由业务人员向专家提供申请项目的关键索引信息,由专家通过互联网登录到系统事先查看申请资料。对于技术审查费的网上缴纳与确认问题,通过统一对外提供缴费账户,申请方可以到指定合作银行的全区网点按相关规定进行缴纳或登录指定合作银行的网上银行按照向导进行支付,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系统查看企业上传的缴费凭证扫描件或通过指定方式查看对应账户的实时到账相关信息进行确认。

2、管理障碍问题及解决措施

管理障碍根源于信息化过程中的责、权、利三者关系是否能协调统一。通常,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电子政务中心(或信息中心)只负责网上审批的技术实现,仅从技术角度提出方案的实施建议,对各个职能部门业务的具体开展没有督导权。具体的效果好坏要取决于各个职能部门对网上审批业务的重视程度,从而导致“责”、“权”关系的不协调、不统一。

在管理制度方面,广西质监局一直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举措,并在近年来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不断提炼提升工作效能。广西质监局局长邓于仁于2010年1月在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兼职教授学术年会上,作了题为《建立服务型机关——要靠科学管理制度》的专题演讲介绍了相关的经验。局领导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试点之初,就组建了以邓于仁局长为组长的试点领导小组以协调管理整个试点工作,下设试点办公室,具体工作由信息中心负责。试点工作一启动,就由试点办公室草拟并经各业务处室会签和局领导审核制定了“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运行试点实施方案,下发全区系统内各单位。全区各市局也对应建立了试点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试点运行实施方案。

依据《行政许可法》及行政许可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许可业务的办理均有法定的办结时限。因此,对于许可业务的办理环节要执行严格的时限管理。为保障“金质工程”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行,由信息中心拟稿并经审核通过,在全区系统内执行网上行政许可审批工作规范,使得各单位、各部门在网上行政许可审批办理中有据可循,监督监察工作有据可依。作为技术支撑部门,信息中心除了从技术角度提出技术方案和拟定工作规范外,还定期将系统运行及业务办理的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并通过内部办公系统提交给监督、协调部门和局领导审阅处理。这些做法真正体现了 “优在制度”、“重在执行”、“严在监督”和“成在整改”的质监人管理理念。

(二)“数字鸿沟”问题及解决措施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鸿沟已日益成为信息时代的全球性问题。“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是指基于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差别而产生的,存在于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現象。为保障网上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的良好运行,广西质监局针对系统内部和外部用户,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弥合“数字鸿沟”。

1、内部解决措施

为了确保系统内部业务人员能够正常使用系统办理业务,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及时反馈和解决,相关的措施包括组织大规模的培训、建立技术联络员制度和问题反馈解决机制。培训采取了“考核培训”和“二次培训”两种方式:“考核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业务人员考核通过才算培训;“二次培训”要求各市局培训合格的业务人员对未参加培训和未通过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直至合格。由于“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由质检总局开发和提供总体技术支持,广西质监局信息中心采用了技术联络员制度。针对各质量监督业务分类(如食品、计量和特种设备等)的监管系统及其所属行政许可系统部分,都指定了技术联络员。技术联络员一方面收集并整理系统内用户反馈的使用相关问题给总局的技术支持部门,另一方面也协助系统内用户解决实际问题。问题反馈机制的建立使得问题能够及时接收、解决和核实,是通过在全区系统内下发文件,对技术问题的收集、整理、反馈和处理方式进行说明,并规定问题反馈必须提供的相关信息来实现的。

不仅如此,局领导强调对基层应用和相关落实情况及时检查和协调解决。在行政许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前,区局副巡视员林爵权率领信息中心人员到玉林、柳州等地进行了督察调研,深入了解市县局实施“金质工程”的进展情况,技术人员现场收集指导并帮助解决“金质工程”试点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

2、外部解决措施

为有效地引导行政相对人使用网上行政许可系统,广西质监局特别在广西金质网(即广西质监局主页)开设了“行政许可审批办事指南”频道,架起了一座申请企业、个人与质监局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该频道按照行政许可申请的业务分类进行导航,申请个人、企业可以方便的查看网上办理的相关要求,可以通过在线留言和邮件进行问题反馈,还可以通过网站公布的热线电话及时与技术和业务部门沟通,及时解决企业在申请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频道还提供申请流程的简要说明文档便于下载和查看,并给出了详细的申请操作说明帮助,用户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部分在网页上直接查阅。

为使申请个人和企业逐步熟悉并使用网上许可审批系统,系统应用采用了逐步过渡的方式。系统开放运行的第一个月实行网上申报和纸质申报同时并存的方式,从第二个月起取消纸质申报。为了深入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正式运行1个多月后,区局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组长门传真带领驻局监察室人员一行到武鸣县对我局实施行政许可网上审批情况进行调研,主动收集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立法处于滞后状态。尽管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但仍需进一步贯彻落实。此外,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整体自主研发能力还亟待提高。因此,电子政务的应用要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增强信息安全。

除了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规定进行系统环境的评测、配置和管理外,广西质监局还在“金质工程”应用系统的部署和访问控制两方面采取措施以增强信息安全保障。在系统部署方面,采用分域部署,将在线申报服务系统部署在互联网(外网),将许可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和行政许可监督监察平台部署在质检专网(内网)。内外网之间采用数据交换机制,在保障内部数据的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提供注册和不注册两种方式便于用户进行申请。在访问控制方面,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对系统内部的账户和权限分配指定专人实行分级管理,新账户的建立和已有账户的修改必须通过相关的审批手续方可执行。

四、体会和展望

“金质工程”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系统在广西区质监局自正式运行至今将近三个月,尽管还有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广西区质监局2010年召开的全区质监工作(视频)会议上,由于区局信息中心在“金质工程”(一期)广西项目建设中贡献突出,区局党组授予区局信息中心特别奖。在2010年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质检总局王勇局长表扬广西壮族自治区质监局认真做好试点工作,为全面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工程积累了经验。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不仅需要从程序上为网上审批的实现创造良好环境,还需要开展网上审批的各级政府和政府机关本身从管理体制、技术培训、弥合“数字鸿沟”和重视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入手,为“网上审批”朝着更有效、更实用的阶段迈进扫清障碍。

依据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2010年底前我国将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2008年底明确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电子签名法》。相信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网络和法制应用环境逐步建立和健全,在管理创新特征鲜明的推广和示范工程为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导航引路下,并联审批、“前台受理”和“结果领取”电子化这些难题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也会早日实现。

工程实践讲座心得 篇4

王凯

0943052183

在本期的国际学术研讨实践周中,除了校内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几次学术讲座,学院还邀请了一些专业内知名的社会人士来为我们做了几次实践讲座。几次的讲座都非常精彩,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以下就分别介绍一下我参加的这些讲座给我带来的知识和心得体会。

实践讲座一

报告题目: 结构计算在房屋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主讲人:吴体 时间:2012.6.30 主要内容:

6月30日,我们第一次工程实践讲座是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吴体教授级高工,为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做了一场题为《结构计算在房屋鉴定工作中的应用》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吴总工程师耐心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结构计算在房屋鉴定工作中的应用的具体内容。此次讲座,我们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吴总便首先介绍了各种房屋鉴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标,并简要对比了中国和日本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异同。随后,他结合自己参加玉树地震、映秀及清平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现场救灾工作,图文并茂地讲解房屋鉴定的基本要点,并指出当前我国农村民居设计和施工存在很多缺陷,相关监督机制有待完善。讲座分析的重点是工程鉴定与加固实例,吴总结合工作经验举出大量生动的案例,强调鉴定工程中合理进行结构计算的重要性。并且指出我们不能盲目地迷信计算软件,也不可主观臆断,选择计算模型必须与实际工程保持一致。讲座过程中,他还不时地引入相关司法案例,告诫同学们以后从事工程建设要时刻把“责任重于泰山”放在心上,为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以下是讲座过程中物品得到的的一些知识点,首先是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 鉴定工作分类

 鉴定工作中的计算判别条件  合理进行房屋鉴定计算的要点  房屋遭遇泥石流后的检查要点

 工程实例

吴总从以上几个方面为我们具体展开了此次讲座,从知识和专业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结构计算在房屋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吴总以其诙谐生动的讲座展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具备的综合能力和人格魅力,激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场面热烈。在答问环节,吴总用“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鼓励我们踏实学习,充分利用眼前的机会。通过这次讲座,我们不仅对本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启发和规划。

实践讲座二

讲座标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和养护改造技术现状及展望

主讲人:吴涤 时间:2012.7.2 主要内容:

在我国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公路桥梁、隧道中,除一些结构较特殊、特大桥梁或长大隧道及高速公路在设计或建设过程中就制定了后续养管计划外并按期执行外,多数地方道路桥梁、隧道由于经费等种种原因很少开展桥隧结构定期检测,较常见的多为桥隧结构遇到遇到突发性灾害引起损伤而开展的特殊检查或检测。

我国已建公路桥梁和隧道的数量庞大,其运营期间的养护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强对养管部门专业养护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养护意识和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讲座开始,吴主任首先就我国公路建设及维护加固状况进行了整体系统的介绍,再现了我国道路发展建设历程。接着,他引用实际工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路桥事业的新技术,新规划,并对路桥建设状况进行了探索与思考。进而提出了当前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在场同学的思考与探索。吴主任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向我们展示了桥梁建设的最新技术以及道桥维护的整个流程,提出了自己对道桥事业发展方向的探索。报告显示,我国目前道路桥梁建设正处于高峰期,在对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应对已建工程的维护、加固方法进行合理的把握。最后,吴主任指出道桥事业关系到国防、经济以及民生,因此在建设中应多方考虑,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利益,更要严把质量关,做到利国利民。

虽然当前公路桥隧检测具有较大市场,但由于公路行业检测机构众多,检测市场竞争较激烈,再加上少数养管部门追求低价检测管理理念的影响,造成了低价检测竞争的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了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检测市场恶性竞争的结果是不但扰乱了其健康发展,而且无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使检测质量

经过吴主任的详细讲解,我们不仅对中国路桥事业有了新的认识,也由此进行了认真思考,并积极与吴主任进行交流互动。吴主任在回答同学们提问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土木行业广阔前景的展望,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信心。

实践讲座三:

讲座标题:Introduction to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y 主讲人:Dr.David Ma 时间:2012.6.27 主要内容:

此次讲座主讲马老师主要用英文来和我们讲解介绍,由于自己英语水平有限,只能根据自己临时做的一些笔记写出部分讲解内容和心得。

以下为摘录的部分讲座内容: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ivil structures, envisioned to have adaptive capabilities to conform to new circumstances, has long been a primary interest for engineers.Recen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se structures have employed modeling, control, and monitoring techniques.Significant advances using these techniques are evident in many civil and mechanical applications.In this talk, the general concepts of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y in structural modeling, control, and monitoring are introduced.The issues, concerns and considerations of futuristic smart structures are also discussed.抵抗荷载因素的设计也在逐步的细化和专业化,更好更合理的结构也在应运而生,根据不同的荷载,设计不同的结构,不同特点的结构。意识,行动,决策三者的关系也相当的重要,在结构设计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做决策的时候,要通过得到的数据来推导相应的知识,根据各个杆件的性能来进行设计,充分考虑结构的安全问题,裂缝,节点破环,腐蚀,杆件失效,荷载承受能力的降低,直到最后的破环都应给予严肃的对待。随着智能结构的发展,将会在以后建筑中占据很重要的角色,对以后的建筑观将会掀起新的浪潮。

rimary concerns:

Safety:normal or extreme events Comfort: Functionality Reliability(可靠性)Sustainability(可持续)

Why failed?

Type:Earthquake、Winds、Traffic、Blast

Features:Uncertain、Time—Varying、Geographical… Structural loads are:Dyne(Time—Varying)Allowable stress:

Stress Designed Allowable Values Allowable Values depend on a factory of Safety.Loa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LRFD)

Uncertainties considered in load and resistance Faced Earthquake,we can make better Structure Ideal Structure System:

Desired Feature:Adaptive ness How to do it? Sensing:Penciling stimulus.Civil Infrastructural Systems.Vibration(振动)Loading Deformations Material properties Environment Human behavior Deformation(变形)Deflection

Strain

Stress

此次讲座虽然自己听懂的不多,但是也从中获得了一些知识,更从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激励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实践讲座四

讲座标题:毕业12年的感悟——工作选择、角色转换、职业发展 主讲人:卫江华 时间:2012.7.4 主要内容:

此次讲座时由我们2000年毕业的师兄带来的关于他毕业后十二年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讲座中江师兄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众多学弟学妹们准备了一份毕业前的经验大礼。

首先,江师兄为我们展示了此次经验交流的主要内容:

1、找合适的工作

2、选好工作单位

3、职业发展。之后就从各个方面为我们详细展开。首先是找合适的工作,一)读懂自己——全面了解分析自己的性格、爱好、社交能力等,二)找符合自己特点的行业——有利于发挥自身特点。然后是选好工作单位,选择行业中有影响的单位——影响力,选择行业中成长性较好单位——机会 使命、价值观、愿景、理念、企业文化等 基准方中的使命:为城市建设投资商提供咨询、设计、管理的全过程、全面专业服务;为城市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心力。基准方中的价值观:全面建筑观、全过程设计服务、全面专业的设计服务。

基准方中的核心价值观:成就客户、持续创新、专业服务、团队合作、诚信守法。

基准方中的愿景:成为中国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建筑设计企业集团。

基准方中的设计理念:创新、技术、服务。最后是职业发展,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稻盛和夫

能力:先天的,如才能、智商(0~100分)

热情:后天的,如干劲、努力程度等(0~100分)

思维方式:心态、对人生的态度思想等(-100~100分)

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的结果

讲完这些,江师兄又结合自己毕业后12年的经历,以自己的心路历程为主线,为大家带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课。最后江师兄总结了自己12年的感悟:思维方式健康,心态积极,凡是多看好的方面,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持续精进(改进、学习),团队精神,资源整合。

实践讲座五

讲座标题:日本防灾建筑及东日本大地震介绍 讲座主讲人:田中礼治 时间:2012.7.5 主要内容:

1.日本建筑防灾功能

2.日本建筑法律

3.东日本大震灾

此次讲座是由田中礼治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田教授是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特聘高端外籍教师、日本东北工业大学教授、日本建筑学会理事。此次讲座亦可谓难得,虽然大家之间语言不通,但在现在翻译的帮主下,整个讲座也开展的非常成功,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知识。

讲座开始,田教授变给我们展示了关于小学生试行防灾教育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介绍了本地防灾教育的特点:1,通过了解建筑物产生振动的现象,有益于保护自己的生命;2.通过体验建筑物的震动,能有效的防止恐慌候群症。接下来田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在日本的建筑基本法中抗震结构,耐震结构,隔震结构的具体内容。并且包括了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发生破坏的类别:弯曲破坏,剪切破坏,粘结破坏,连接部位破坏,固定破坏。之后田教授以东日本地震为例,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向我们详细展示了在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特征表现及震后次生灾害,特别是给日本带来重大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海啸。东日本地震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地震动引起的破坏,海啸引起的破坏,地基的破坏,核设施的破坏。在数次地震中,由于日本的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较为完善,因此由于房屋倒塌造成的损失并不多,而作为次生灾害的海啸却给日本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讲座中田教授还展示了在地震中团结互助的好处,并总结了海啸破坏教大的原因:1.在建筑基本法中没有关于海啸的设计规定,2.过于依赖防潮堤,抗海啸建筑方面的研究滞后。实践讲座总结

教学实践心得——人体工程学 篇5

我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很紧张,本来写得密密麻麻的讲稿,可一站到讲台上,面对陌生的面孔,新奇的眼睛,还是有些语无伦次,好多本来打算要讲的内容都被我省略了。下课后,唐老师给我提意见时特别强调我声音不够大,对自己不够自信。与学生的沟通不够,只是完成了自己既定的教学计划,但没有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课堂是学生的,学生不听课,你就得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兴趣,你得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课堂。”

在第二次上课时,我及时改正了第一次课的缺点和不足,带了小蜜蜂,讲授知识点时穿插了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在其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体会到了最大的关键是:一堂课不是你是主角,忽略了配角,应该和同学多互动,才能上好一门课。

教师在讲课中有时会碰到学生打乱教学计划的情况,这是一定要发挥教育的机智,不可一味命令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的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对教师也是一种教学智慧的考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感谢毕业实习,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节实践教育课。

通过学习和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我偶有所得。

一 扎扎实实打基础

通过做课件,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也发现了很多以前自己该学的基础知识没掌握好。而站在讲台上,就更应该强调基本性的掌握,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还要揭示它的本质。

二 以学生为本,注重其能力提高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永远是外因,学生才是内因。教师那里的知识再好,如果不能成为学生的,对学生来说,都是无用的!特别是当前的高考试题,灵活多变,所以更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把学生在例题和习题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来,长期以往,学生在这些经历中慢慢学会了思考,变得灵活机智。

三突破思维定势,推进开放探究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总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钢结构工程监理工作实践与体会 篇6

一、开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监理大纲制定、监理合同签订之后).组建监理队伍。

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配备总监和必要的监理人员。人员配备应能涵盖钢结构所涉及的各类专业,同时提倡人员相互渗透一专多能。

我所沿用的钢结构监理组组织形式一般有二种,一种形式多适用于总包单位、钢结构分包单位、制作安装单位基本上为一个单元体的垂直隶属系统,与之适应的监理组体系是按专业分工即总监下配设焊接,结构探伤、涂装等专业工程师;而对某总体工程有数个钢结构分包、制作、安装单位甚至一个大工程设计单位也为多元体时,多采用横向组织结构体系,即采用总监下属驻厂监理工程师为主体,探伤、涂装等巡回监理,驻厂监理师则选用复合型人材。总监与驻厂监理工程师充分发挥协调工作。例如,在延安中路(中段)五个钢结构标段中的七、八座主桥、五座天桥监理中,我所分为二个监理组各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上述二种组织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监理人员在工程开工之前尽快熟悉工程图纸、项目有关情况和工程所选用的规范、工艺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定较为切实可行的监理实施细则;熟悉图纸和规范、技术条件时除了充分理解消化设计思想设计意图外,对于多个设计单位,多个制作单位还应当通过沟通协调,进行统一“度量衡”工作,达到标准、要求、做法上相对统一,使所监理的项目,在规格、指标、完工表式方面相对一致。而熟悉项目情况,则需对业主、施工单位甚至民工包工队伍也要有相应熟悉,特别是实际施工队有大厂的本厂职工,有分厂职工甚至是民工包工队,对他们的质保系统运转情况,人员素质,应有所了解,有些还需制定计划与措施进行“调教”,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施工前题。熟悉工程,还需对整个工程工作量、工作重点、难度以及施工集中的季节,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春夏季节施工则需加强黄霉季节焊条烘焙监理,冬季施工则需加强寒冷季节钢结构施工质量特殊要求监理措施。.合同业主、设计及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商资质和加工场所条件进行考察和审查:对条件不足的承包商提出整改或限令整改意见,在满足基本条件之后再会签资质审查报告与开工令:

开工前要对制作单位进行考察与资质审查,提出的整改与限期整改意见,须经业主同意。以延安中路(中段)高架钢结构监理为例,我们曾针对某制作厂由于开工前胎架设置刚性不足、难以保证总段建造变形的控制,质保体系相应专业力量不足;以及另一标段制造天桥时,总包实际上没有自己的制作实体单位,又没有选好分包单位等问题提出较明确的整改意见,限令整改。在指挥部的支持督促下,这些单位领导十分重视,逐一改进,基本达到要求,然后我们才开出了开工令。.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方案的合理性及技术条件的一致性进行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完善与强化质量管理及工期目标控制,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从施工制作到吊装现场工作,坚持监理工作责任到位,坚持重要质量控制点的旁站与实测验收。我们只少量地聘用退休人员,注意在职人员与退聘人员比例。同时,我们注意发挥施工单位主观能协到性,督促施工单位,实行自检、互检、专业检验三级检验制度,以有效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今后监理中各种协调工作顺利进行。

二、工厂制作阶段:

开工准备

(1)审查工厂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系统,沟通彼此之间的联系,建立与技术部门及质保部门的正常工作联系。

(2)审查工厂的质量控制方案,与技术部门及质保部门共同商定本工程实际质量检查的内容、质量按制点、监理验收的内容。

(3)与技术部门、质保部门商定用于本工程的各类质检报告内容与格式。

(4)审查材料质保书,确定材料复查内容;参与材料复查试验。审查装璜材料质保书。

(5)检查材料仓库收发制度;焊接材料的一、二级库情况,焊接材料焙烘、保温设备完好情况(含温度鉴定有效期)及相应的纪录登记。焊接材料发放台帐、焊条回收制度。

(6)审查工厂提交的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或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批准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或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

(7)参加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8)审查焊工资质及有效证件。

(9)审查无损检测(NDT)人员资质及有关设备的鉴定有效期。

(10)审查用于工程的长度计量器具的鉴定有效期。

(11)检查除锈、涂装设备情况,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其产品质量是否能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12)协助业主审核并签署开工令。

2.制作实施阶段

制作实施阶段钢结构监理分下列四个专业进行监理,即:结构监理;焊接监理;无损检测(NDT)监理及涂装监理。

(1)结构监理

放样质量抽检,内容为草图、样板、样带、下料情况;

小拼板及T字组合梁质量检查(拼板拍片),抽检后签证;

U形槽钢加工质量抽检;

腹板、顶板、底板外形尺寸、坡口切割质量抽检、底板轧角抽检;

腹板、顶板、底板装配构件划线检验;

总装胎架检验(外形、分段线、坡度),检验后进行签证;

分段就位与拼装质量检验;

焊后分段分解,各工地拼装接口的坡口状况及板材边势平整度;

复验工厂提交的分段检验报告数据,签证认可。

(2)焊接监理

①巡视检查:

在工件施焊时,焊接监理加强巡视检查:焊接材料使用是否正确、焊前准备是否到位、焊接工艺条件是否满足、工人是否持证有效、焊接规范是否合适等。

②焊缝质量监理:

对接焊缝:对一、二类焊缝表面质量一般100%进行检查签证;

全焊透角焊缝抽检;

贴角焊缝,抽检。

(3)无损检测监理:

审查各类焊缝无损检测的类别及长度是否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指定RT(X光拍片),核查RT检测部位是否符合技术条件;复证RT检验报告;审查UT(超声波探伤)报告;

根据业主委托或业主请第三方,必要时复查部分焊缝。

(4)涂装监理:

检查除锈工装设备是否符合技术条件;

预处理质量复测、粗糙度、除锈是否达到等级;

分段工程除锈质量检查;

分段工程涂层膜厚、牢度等质量情况;

检查并签署报告。

三、现场吊装阶段

现场吊装是检验制作阶段工作成效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检验钢结构与土建嵌接情况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钢结构监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现场安装监理应在吊装前与制作厂一起对所有墩梁标高,墩梁间距,支承中心矩等有关数据进行复测,对焊按施工与变形控制方案进行认可监理。

对吊装过程中起重、吊运方案乃至交通按排(市政工程)应一起进行讲座和各方方面面在业主主持下进行协调。

吊装后对梁间装配状况与支座密贴情况进行检查。

吊装完工后对现场主要受力焊缝进行表面质量、无损控伤、涂装进行监理,并对桥面长度、宽度、拱度主要尺度进行监理。

由于钢结构尺度往往以毫米计算,土建尺度往往以厘米计算,分头施工易造成总体吊装产生不吻合或局部返工。为此应在制作接近完工时,事前应进行协调,以避免差错。总之,现场监理要求监理人员本着勤、严、细、实精神工作。

四、工作结尾阶段

结尾阶段主要工作是参与工程初验、核收、终验、定级。监理在这之前应完成监理总结和质量评估,监理总结应对整个监理过程主要技术环节、主要技术质量、指标,如何监理、监理结果、监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管理过程与结果进行实是求事的总结评述,总结还应包含各项主要质量指标测量结果,以及监理单独复测结果进行表述。最后对工程质量作出评估,并参与以质量监督站为主的质量等级评定。

工程实践心得体会 篇7

1 医院基本情况

我院是1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开放床位603张, 病房护理单元27个, 护理人员416人, 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80%以上, 病房床位与护士比为1∶0.4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护理单元19个, 占到了病区总数的70.3%。

2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要方法、步骤

2.1 全院动员, 全员参与

①院领导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高度重视, 院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 将其作为2010年、2011年重点的工作之一, 并成立了由院长亲自担任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 由此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 并纳入目标管理。②医院多次召开中层干部、护士长、护理人员大会, 对这项工作进行部署和宣传, 强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护理工作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 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客观要求。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深入调研, 分析医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制订明确的进度安排、部门分工和工作措施。与此同时, 还多次组织召开总务科、设备科、药剂科等支持部门协调会议, 现场办公解决问题。④护理部多次召开护士长及护士座谈会, 了解各科室工作实际、护士的思想状况, 并与他们有效沟通, 统一思想, 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2 强化培训, 逐项落实

①护理部围绕卫生部提出的16项重点工作修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临床各类护士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及出院、入院等相关工作流程, 结合《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及《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开展基础护理操作培训, 规范各项护理工作。编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相关知识》下发科室, 组织学习, 对照标准要求, 逐条逐项落实改进。②注重舆论宣传, 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向全院职工及社会宣传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通报工作进展, 并在医院简报开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专栏, 介绍先进做法及典型事迹, 达到相互学习、共同借鉴的作用。同时公示基础护理项目和内容, 接受社会和服务对象的监督。

2.3 试点先行, 典型引路

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我院采用科室主动申请与医院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确立了首批3个试点病房 (消化内科、心内科、妇产科) , 通过他们先行一步, 做出样板, 总结经验, 推而广之。在试点病区多次召开现场会, 让他们介绍具体做法及经验, 靠典型引路, 形成你帮我赶的良好工作局面。

2.4 蹲点指导, 适时推广

护理部深入科室蹲点指导, 对照《山西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评细则》《医院实施优质护理工作标准 (试行) 》, 积极引导和解决科室难点和疑惑。不定期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碰头会、试点病房护士长工作会, 对各试点病房的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等进行及时评估, 并提出整改意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在全院推广, 于去年底将示范病区增加到19个。

3 实施效果

3.1 护理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改变, 整体护理有效落实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实行责任制和小组责任制两种模式。为病人提供从入院到出院, 乃至出院后的全程无缝隙护理, 使病人的每一项护理工作均有效落实到责任护士。改变以往固定的排班方式, 实行弹性化和人性化排班, 根据临床工作量灵活调配护理人员, 保证一定的护理人力分配在不同的护理班次, 加强了晨晚间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 保证整体护理有效落实。

3.2 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深化,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2.1 基础护理更加扎实, 护理工作更加规范

在晨晚间护理、温水擦浴、翻身、修剪指 (趾) 甲等基础护理的过程中, 更全面地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了解他们的皮肤、身体、心理等状况;在护理和沟通的过程中, 掌握病人对病情、治疗、护理的意见和要求, 针对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使其稳定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为疾病的诊治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为病人护理, 观察大小便颜色、量是否正常, 为病情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大家一致认为, 基础护理是做好专科护理、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石。如为气管插管病人做口腔护理, 可观察病人是否有口腔溃疡, 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并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有力保障。

3.2.2 就医流程进一步优化, 护理服务更加到位

各试点病房均在流程上进行优化和规范, 方便病人需要。如建立预约检查登记本, 完善检查预约的流程和方法, 护士负责预约并提前做好病人宣教和指导;各科室注重排查非护理工作内容, 简化护理工作程序, 规范物品、药品管理, 完善抢救车管理制度, 规范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建立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 减少护士书写时间;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护理部制订相关管理制度, 各科室根据科室特点完善规范和管理措施, 护士按时到床头发药, 有效避免了口服药漏服、错服现象;对高危病人、使用特殊药物、置入特殊管道的病人使用安全标志, 起到警示作用, 保证病人安全。

3.2.3 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护理人员服务观念进一步转变, 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 从关爱病人的角度出发, 积极进行小发明、小创新, 科学地解决临床工作中一些护理问题。护士自制冰袋, 方便高热病人使用;新生儿病区在早产儿的护理中, 采用遮光布、用毛巾做成鸟巢形状, 为病儿创造光线温和、低噪声、有依附感的酷似母亲子宫的环境, 对患儿的成长及疾病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重症监护病房 (ICU) 针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意识清楚不能说话的病人, 使用写字板与病人沟通, 不能写字的使用图片示意, 使病人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还为意识不清的病人播放舒缓音乐或家人留言, 促进病人早日清醒;心内科为外出检查的病人备用硝酸甘油片防止病情发作;手术室强化舒适护理理念, 为病人自制保暖垫, 备恒温箱加热液体等, 真正从细节之处为病人着想。这些细微服务, 让病人感觉更加贴心、舒心、放心, 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3.2.4 各病房结合专科特点, 健康宣教更有特色

妇产科在病人入院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 介绍科室特点及相关健康知识;消化科建立床头宣教卡, 制作健康教育板报, 用文字代替语言, 为病人提供了更大的接受空间;内分泌科每周六上午为糖尿病病人和家属进行相关健康知识讲座;普外科将服务延伸至院外, 对出院病人进行家庭访视和电话随访, 及时满足病人从出院到复查期间的健康需求, 受到病人普遍欢迎。

3.2.5 注重专科质量, 提高专科技术

为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护理部成立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小组、压疮预防与护理小组等, 并制订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方法等护理规范, 修订了压疮预防与护理规范, 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 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3.3 护士主动学习意识增强, 医护配合更加协调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以来, 医护治疗组配合默契, 医护关系更加融洽。责任护士主动参与医疗查房, 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病情, 为病人提供主动护理服务。病人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时, 医生会提前告知责任护士。随着基础护理的落实和巡视病房时间增加, 护士能更及时地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 特别在发生危急情况时, 护士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发现, 及时处置, 使医疗安全有了更大保障。

3.4 护理管理更加到位, 逐步实现垂直管理

初步实现了护理垂直管理, 护理人员的调配、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纳入护理部统一管理, 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与护士绩效挂钩, 极大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几年来共招聘200余名护士充实临床一线, 并从岗位津贴、夜班补助等方面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待遇, 合同护士实行同工同酬, 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外出学习等与在编护士同样对待, 有效稳定了护士队伍。

3.5 支持系统服务意识逐步转变, 后勤保障更加到位

各支持系统积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满足临床需要。如配备体温甩降器、洗头机、病人基础护理用品;总务科、设备科、供应室实行下收下送, 尽力保证临床物资供应;营养食堂尽力解决病人饮食供应问题等。进一步强化了病人服务中心功能, 完善流动导诊、主动服务、保证行动不便病人陪检护送, 保证非正常上班时间急诊取血、取药及标本送检等外勤工作, 减少了护士出科时间, 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

3.6 整体护理水平明显提高, 病人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 整体护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取得了明显成效, 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给予充分肯定, 满意度达到98.3%, 共收到表扬信上百余封、锦旗20余件;试点病房听到更多的是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表扬和感谢;各试点病房实现了护理零投诉, 陪护率明显下降, 病房秩序明显好转。同时, 社会效益凸显出来, 医院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4 体会

4.1 领导重视是关键

优质护理服务是系统工程, 只有一把手重视, 此项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4.2 观念转变是根本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需要全员观念转变, 全院一致行动, 不断完善服务环节, 优化服务流程。

4.3 后勤支持是保障

临床工作需要医院支持系统的有力保障, 只有营造全院服务临床, 临床服务病人的良好氛围, 医护人员才能全身心为病人服务。

4.4 护士素质是基础

护士队伍的综合素质包括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认识、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等, 是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群仙.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研究, 2011, 25 (1B) :158.

[2]许凤琴, 尼春萍.综合医院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J].护理研究, 2010, 24 (11B) :2988-2989.

[3]王颖, 李秀云, 汪晖, 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的运作与成效[J].护理研究, 2010, 24 (12B) :3267-3268.

[4]王宝珠, 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究, 2010, 24 (10A) :2614-2615.

工程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篇8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51-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对有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的激烈竞争的时代。21世纪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博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敬业奉献精神,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良好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1]。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教学来学习知识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知识成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原始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迫切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各高校都设有校内工程实践基地,主要对学生进行机械制造和电子产品制造的实训,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对培养方案中没有规定的学生的自发的实践活动却重视不够,而自主实践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

一、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运作模式

为了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学习为主为全面综合能力培养,特别是其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07年通过整合原校内实习工厂和工程训练中核心,成立了新的校内工程实践基地——“工程坊”,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内涵,探索把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践教学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保持原有教学实习,并将其定位于课内基础实践训练的基础上,新增了自主实践和项目实践,形成从课内基础实践训练、课外创新制作培养到团队项目活动的实践体系[3]。

1.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工程坊的基本教学任务,2010版教学计划中设有机械制造实习(也称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简称电工实习)和测控基础实习(简称测控实习)。实习均采用按照教学计划集中进行的方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的需求选择实习种类和学时,分别设有0.5周、1周、2周和4周的金工实习。其中0.5周的金工实习,学生参观机械制造各工种并实习其中一个工种;1周的金工实习,学生实习现代加工和传统冷加工中的2个工种;2周的金工实习,学生实习现代加工和传统冷加工中的4个工种;4周的金工实习,学生实习现代加工、传统冷加工和热加工的所有工种。电工实习设有0.5周和1周,0.5周的电工实习,学生实践配电基本技能和电子装调基本技能;1周的电子工艺实习学生实践制图、配电和电子装调技能等。测控实习为期一周。

2.自主实践。自主实践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凭兴趣自主到工程坊从事的各项实践活动。为了确保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期间的安全,方便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开展,工程坊规定所有进入工程坊从事自主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参加工程坊举办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分“基本安全培训”和“专业工种安全培训”两个级别。经过基本安全培训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自主实践活动卡”,学生可持卡从事相应范围的实践活动,并具有参加“专业工种安全培训”的资质,专业工种安全培训设有机械加工类、电子电气类和特殊加工类三大类。机械加工类分冷加工(含车工、钳工、铣工等工种)、热加工(含铸工、锻工、焊接等工种)和现代加工(含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工种);电子电气类包括电子装调、PCB板制作、测控系统等工种;特殊加工类包括木工、缝纫、海报印制等。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参加“专业工种安全培训”中任一工种的培训,培训合格的学生,工程坊在其“自主实践卡”上做出标识,并获得相应工种实践活动的安全操作资质。

3.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工程坊进行的实践活动。工程坊为其开辟专门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科技项目活动队实行项目申请—评审立项—组建团队—自主运行管理的项目运作模式,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工程坊项目实践方式。项目活动以PDCA的模式开展。通过PDCA模式,培养学生的目标导引的自学能力、不断探索的创新能力、实际制作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表达能力和协调管理的领导能力。

二、新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和运行效果

经过5年的建设,工程坊已经具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条件,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已形成并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发挥作用。

1.教学实习。2011年工程坊承担了约2500人的金工实习;约2400人的电工实习和约620人的测控实习。由于目前正处在新旧版教学计划的过渡时期,其中测控实习是2010版教学计划新开的实习,人数以后会大幅增加。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实习。新增了实习种类——测控基础,在实习内容上拓宽工种门类,在金工实习中增加了木工实习等;更新实习内容,引入了先进的加工工艺,增加了激光打标、创意制作等内容;在训练安全操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概念和加工工艺,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教学实习通过实际产品的制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通过创意制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自行设计作品的加工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

2.自主实践。2010年共进行了10场“工程坊基本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学生260多名;机械工程部开设了包括车、铣、钳、钣金、木工等7个工种的“专业工种安全及技能培训”,电子工程部开设了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充电器制作、声光控开关制作、微型调频收音机制作等14个项目的培训,全年共培训学生800多人次,比2010年增长了一倍。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成功的根源。自主实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满足学生制作类的技能的培养外,充分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如工程坊开展了光控开关、电动卡通猫、声功放音箱制作等5项电子装调基础培训和自动称重系统、转速控制系统的实现等7项测控类的培训项目,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人兴趣,把学生的业余时间吸引到工程坊学习实践。

3.项目实践。2011年工程坊组织的学生科技项目活动已达11项,常年在工程坊活动的学生有300多名,在2011年的学生科技竞赛项目活动中,ABURobocon机器人队获国内选拔赛优秀奖;SIFE团队获优胜奖和最佳团队队长奖等;机械创新大赛获挑战杯全国赛一等奖;飞思卡尔智能车队获“飞思卡尔”杯全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项目获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等;RoboCup机器人队在2D仿真组获得全国三等奖。项目活动队通过自主管理,以参加和完成竞赛为载体,全方位地从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观察、实践、思维、交流、整合培养学生,锻炼了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

對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高深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新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改革了原教学计划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入了灵活而自主的训练和实践,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创新实践的兴趣,扩大学习知识面;补充了团队合作的训练,通过项目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领导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平台。通过各类实践教学,“为学生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盛凯,毕燕.浅谈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8-80.

[2]张春梅,王晶,宋超英,张四聪.以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科学建设工程坊[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12):4-6,1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学生如何对待爱情下一篇:地测科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